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29 17:5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篇1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老师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和游戏活动,学生可以说出心里话,倾听别人的心声。

2、及时做好笔记、谈话记录。

二、家庭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完成是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教育才是主要的。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多提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小学生知道它的重要性及基本常识,知道心理若有疑问怎样才能获得帮助。

四、从实用出发,教会学生一些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常用方法:

1、学会放松。要使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阅读等方法调节放松。

2、与人谈心。使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找老师、长辈、亲友谈心,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

3、喜欢写小练笔和日记,小学生要学会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没得到本人的允许,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

4、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更好地培养多样的兴趣和爱好。

5、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有利于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6、那些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小学生应当在教师和家长的直接指导下,努力抑制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篇2

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创造健康教育环境,避免学生经常性地陷入危机状态,维持其心理的平和、积极、顺畅,这对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切实开展素质教育;教师和家长应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以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着眼于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而不能将工作重点放在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的矫正与治疗方面。要重点开展团体发展性教育和个别发展性教育,积极开展团体补救性教育和个别补救性教育,在分清主次的基础上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发展性教育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抵御不良心理的影响;使学生在补救性教育中放下包袱,早日走出心理误区,发展健康向上的心理。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就是专门的渠道,但是,仅限于专门的渠道是不够的,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小学阶段各科教学中,各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的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渗透到学校各项活动如班主任工作、少先队活动中去,这样就能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突出现实意义

任何一种教育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一种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教育活动。因此,要开展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学原理和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小学生时期,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都有很大的变化,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但个体身心还很不稳定,容易表现两极性:情绪行为两极波动。

“中学生处于情绪与情感的‘疾风怒涛’时期,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明显。”闭锁性与开放性是小学生的另一个特点,对儿童个体闭锁,对同伴开放,具有喜欢标新立异的感觉。小学生时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行为和行为异常问题时期,这是小学生的基本心理特点,把握好这一特点对我们开展团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要客观、科学地判别学生的心理动态。在对小学生心理问题判别上,要坚持把科学的心理健康标准和客观、科学的心理异常判别手段结合起来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要正确掌握小学生的正常心理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正确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例如,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低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不能简单地视好动为问题,认为好动就是多动甚至多动症。并且要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这是发现、判别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前提。还有,必须慎重区分和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切忌乱贴标签、乱发议论。有的教师轻率地指责学生是“弱智”、“变态”,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宜匆忙下结论,最好能请心理专家进行诊断。最后,还要防止在判别时出现以下几种偏差:把一般心理障碍视为严重心理障碍;把主要是心理障碍引起的问题,视为主要是或全部是生理因素引起的问题;把主要是教育不当造成的心理障碍,视为主要是学生自身因素或其他社会因素造成的心理障碍;把个性品质不良导致的心理障碍,视为智力因素导致的心理障碍;把心理障碍视为道德品质恶劣等。只有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做出科学的判别,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3.要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教育作用。心理咨询者不能认为是病人,不能把咨询者必然地与病人联系到一起、视之为有心理病的病人。在心理咨询中要淡化心理学概念,恰到好处地应用心理学原理,抛弃某种概念的典型“范式”。同时,不能把心理咨询与我们日常所说的“思想工作”混为一谈,要利用心理学原理和恰当的心理咨询模式帮助咨询者走出困境。

篇3

一、关于农村小学生心理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长期的小学教育道路上,学校大多都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及学科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关于小学生的心理教育俨然已经成为社会主要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但是根据综合调查数据显示,农村与城市之间对待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出现了严重不平衡的现象。通过对一些农村学校的具体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概有43%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有5%的学生有严重的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障碍。根据调查可见,我国当前农村小学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够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严重的隐患。

二、学校正确给农村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几项对策

1.学科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

教师在给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认真贯彻并执行国家制定的课程教育计划。在教学方法、手段以及策略方面巩固并强化相关的研究和实践,从本质上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效率。

2.注重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课程培训

农村学校若要在心理教育方面得到明显的成效,主要先提高教师心理教育技能以及相关知识能力的水准。故而,教育部门必须加强对农村教师心理教育技能的专业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注意平衡。不然当一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另一些教师的辅导会出现反效果的现象。

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A-0034-02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很多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来实施,并逐步形成学校新的办学特色。心理辅导站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建设学校心理辅导站是一个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系统工程。下面,笔者着重谈谈心理辅导站建设的一些做法和设想,归结为“一、二、三、四”,即:一个有特色的心理辅导室;两点依托(校本教研和科研);三级预防机制;四大教育平台。

一、创建一个有特色的心理辅导室

心理辅导室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平台。因此,在给心理辅导室命名时,应该突出爱心。例如,可以把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命名叫“舒心园”,将“舒心园”中的“心灵小屋”设计成暖色调的、温馨的个别辅导室。利用心理辅导室,可以开展以下几类辅导。

1. 个别辅导。个别辅导有四种方法:面谈、写信、电话谈心、网络在线辅导。面谈:每周一至周五下午3:30分~4:30开放辅导室接受学生咨询,辅导员本着“真诚、平等、共情”的辅导原则和“一切为了来访者”的服务宗旨,面对面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写信:“心语信箱”每天开箱1次,及时分类回复学生来信。假如来信反映的是普遍性问题,就通过“心灵港湾”广播进行讨论、解答。“心灵港湾”广播每单周一中午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并对学生所反映的普遍性问题进行解答。假如学生反映的问题具有特殊性,就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电话谈心:在心理辅导室,每天都有心理辅导员值班接听电话,对学生咨询的问题进行解答。网络在线辅导:建设心理辅导网站,针对小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如学习适应问题、自我调适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情绪调控问题、青春期的困惑等)进行网络在线辅导。

2. 团体辅导。学校可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着眼点,坚持以团体辅导为主力,确立以心理辅导课为团体辅导的主要途径。①配置适应的教材。目前,心理辅导教材百家争鸣,可以采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吴增强主编的《小学生心理辅导指南》(小学共2册)。还应购置相应的教师参考用书、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自助手册等配套用书。②定时开设心理辅导课,每月第一周周四的最后一节课可以定为全校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固定时间。

二、校本教研与校本科研结合

在校本培训中,要以校本教研和校本科研为依托,实现教研科研一体化。当前,心理健康教师主要来源于学科教师,如何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辅导技巧是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学校要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组内教研活动,将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相结合。校本教研主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而校本培训主要解决“怎么学”的问题。校本培训与校本科研相结合,用教育科研的方法来开展,通过设立科研课题增强校本培训的计划性和系统性,突出校本培训的超前作用,使校本培训更科学、更规范、更超前。

三、形成学校三级预防机制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预防为先,教育为主,发展为重”的指导思想,笔者所在学校构建了三级预防机制,其具体内容为:

为了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每一层参与人员的权限进行严格区分和规定,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构建四大教育平台

1. 营造良好的心育氛围,加强心理卫生的科普宣传。学校通过心灵橱窗、手抄报、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心灵港湾”广播站、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心理健康教育报纸、专题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等多种途径,多形式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师生、家长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营造良好的关注心理健康的氛围。

2. 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辅导。班主任是小学生在校接触最为密切、言行最有威信的人,因此,加强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辅导非常重要。可每年组织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对年轻、骨干班主任进行培训。使班主任能逐渐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到班级管理中,如:通过周记与学生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在主题班会中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和理念;对问题学生,通过家访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及家庭教养方式,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除教材内容的自然联系外,可着重进行“学习辅导”,包括学习方法指导、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能力培养、关注学生学习情绪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等。而“生活辅导”、“人际交往”、“青春期教育”的某些层面则可融入思想品德课、体育与保健课和地方课程等。平时,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应能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巧,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提高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发挥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与学校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心理辅导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远远不够,还需建立家庭、社区与学校教育沟通的渠道,多管齐下,启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成长。①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由在社会上有威望、有号召力,重视家教的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定期举行家长会,由各班班主任发出书面通知,会场实行签到制度,请有关专家向家长们传授心理学知识,指导其做好家庭教育工作。②使用“家长联系卡”,发送获奖喜报。为了加强班主任与家长的日常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可制作“家长联系卡”。学生在校取得一点成绩,有一点进步,或是在思想上.、行为上出现一点问题,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应马上填写“家长联系卡”向家长反馈,及时表扬学生的进步或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③利用家访双向联系。家访是学校和家庭沟通的重要方法。家访主要由班主任完成,可以在开学后分发家访登记本,内容包括家访日期、地点、学生姓名、家长姓名、交流内容、效果等,每个学期的家访次数应有规定。此外,教师还可运用电话、QQ等与家长取得联系,解决一些忙于工作的家长的后顾之忧。④家长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让家长能走近学校的工作,以主人翁的心态参与学校工作。学校可以评选“先进家长”。请先进家长参加表彰大会,与学生一起领取“先进家长”奖状。在成果汇报会上,请家长坐在台下观看,家长看着自己的孩子上台领奖会欣喜万分,没得奖的学生的家长也会因此对孩子加大教育力度。

篇5

〔关键词〕生涯;生涯教育;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8-0016-02

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不仅要靠行政领导支持,学校教师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和个人修养以及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协同帮助,同时也需要不断丰富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途径。生涯教育强调从未来和发展的角度看待个体一生,在自我了解的基础上适应社会并实现自我价值。生涯教育符合学生成才成长的心理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应将生涯教育纳入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生涯教育概念解读

生涯教育源于西方,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书籍报刊杂志及网络上对生涯教育有关概念有很多不同的表述,甚至在有些公开出版物中作者本身的理解就含混不明,因此有必要对此加以澄清。

1.生涯与职业。生涯(Career),从字面意思来看是生计、生活、生命历程的意思,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在日常表述中,人们习惯于把生涯与某种职业联系在一起,比如:教书生涯、舞台生涯。但生涯与职业有很大区别。生涯不仅包括职业选择和发展,还包括与职业相关的一生的经验与活动,如休闲活动、社交活动选择等,即生涯是个人一生职业、休闲、社会与人际关系的总称,是一个人终身发展历程中的个人适应、社会适应和职业适应。正如美国职业管理学家舒伯(Donald E.Super,1970)所指出的,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型态。

2.什么是生涯教育。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涯教育包含个人一生全部的教育活动,学校的整体教育活动都属于生涯教育的范围,是终身教育。狭义的生涯教育是指学校内实施的以达成生涯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手段。我们所说的生涯教育一般是指后者。

生涯教育源于职业指导(Vocational Guidance)。1908年,帕森斯(Frank Parsons)创办了波士顿职业指导局,帮助年轻人做好就职准备,使他们能够进入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职业。后来,人们发现,职业发展与人生中的其他经验和活动密切相关,职业辅导应从只关注个体的外在行为表现和以提供信息为主转变为注重个体的心理特质与心理过程,应以毕生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职业辅导,将职业行为置于人类发展的整体架构中加以考察,不能局限于静态的、单一时间点的职业选择。1971年,时任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兰((Sidney.P.Marland)正式提出了“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指出“生涯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计划,其重点放在人的全部生涯,即从幼儿园到成年,按照生涯认知、生涯准备、生涯熟练等步骤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谋生技能,并建立个人的生活形态”。

生涯教育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然而职业教育并不是生涯教育的全部。职业教育主要是给予受教育者从事某种专业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的教育。而生涯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绝非只是找一份工作而已。生涯教育一是生涯认知,包括个体对自我、职业角色、社会角色、社会行为及自身应负的责任等方面的认识,重点是促进受教育者自我了解、自我接受,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包括职业自我),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及良好的品德、价值观。二是生涯探索,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工作世界,激发对工作世界的好奇心,增进对不同类型的工作角色的了解,探索有关生涯选择的重要因素,掌握一定的生涯决策和规划的技能。三是生涯准备,进一步掌握进入某一个行业所需的知识和相关的职业道德,进一步了解社会需求和个体自身需求,明了自身能力倾向、对职业的兴趣和价值倾向,运用社会资源与个人潜能,通过社会实践中的体验活动,增进受教育者生涯规划和生涯决策的基本能力,从而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目标,并满足社会的需要。

生涯教育也称之为生涯辅导或生涯规划,三者大体的含义是等同的,只是由于使用语境的不同以及出发角度和强调的重点的不同。顾名思义,生涯教育强调“教育”,是灌输给受教育者有关生涯的理念,培养其相应的品质与能力;生涯辅导强调“辅导”即“咨询”,是在互动中促成受导者的自我察觉与领悟;生涯规划强调“规划”,通过选择,制定未来发展的计划策略。

二、生涯教育中蕴藏着极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涵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国良认为,生涯规划概念的演变历程是生涯规划逐步迈入心理健康视野的历程,也是生涯规划的理念与当代心理健康观日趋吻合的历程。个体在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实现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继而影响着生涯规划的整个过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生涯教育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涵。

1.有助于学生自我认识、适应社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在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成长过程中,青少年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是“我是谁、我想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和我如何去做”。生涯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意识,顺应学生的兴趣意愿,帮助学生清楚认识自我,做好自我评估,包括兴趣、性格、能力、资源、限制以及其他品质,同时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职业和劳动世界),特别是了解各种职业成功所必备的要求与条件、优缺点、薪酬、机会以及发展前途。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全面正确地了解自我、了解社会,认识到自己将要扮演的各种人生角色以及相应的责任和所需付出的努力,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职业观,从而科学规划设计自己未来的人生,从实际出发正确选择生活道路;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生涯准备。

2.促进学生明确人生奋斗目标。目标是灯塔,是指南针,有了目标,就避免了盲目乱撞,就避免了事倍功半,就能指引个体在明确的路径上更高效地发展。生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目标管理,它引领生涯努力的方向,让学生树立未来生涯的目标,即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和与之相应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学习在未来面对升学、就业、兴趣培训或技能进修、人生伴侣等大大小小的各种人生选择时,澄清自己的生涯期望,做出趋近自己生涯目标的选择,或坚定意志,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地追求理想实现;或者及时转向,重新定位,在新的道路上继续前进。有些人认为,小孩子不懂事,到学校毕业时或选择工作时再考虑也不晚。须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人的生涯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终身发展的过程,绝不是到了从学校毕业或选择工作时才有生涯教育的需要,而是从小开始,就要建立适当的生涯观念,树立生涯发展的目标。学校生涯教育与辅导应面向所有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持续地进行。

3.促进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生涯是生命意义实践的历程。简单地说,生涯就是“怎样度过一辈子”。生涯教育引导个体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审视个人职业选择与人生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前提下对个体所拥有的各种发展资源进行评估,学会科学选择与规划,通过促进个体自主有序地发展来实现个人与社会之间最积极有效的互动。与职业指导相比,生涯教育具有更加广阔的社会视野和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涵。生涯辅导不仅关注职业的适切性和个人潜能的呈现与提升,而且包含了对个体全方位的生活方式的关怀,是在更深入的层面上关注个人生命意义的实现。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能够促进解决当今青少年学生存在于理想、信念、自我实现中的种种迷茫与困惑,使学生既放眼未来又立足当前,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和社会位置;建立积极的生涯发展观念并掌握一定的生涯发展能力,有利于全体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形成健全人格,在不同的领域展现自我风采,实现自我价值,收获各自的成功、快乐和幸福。

三、实现生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正所谓“未雨绸缪”,生涯规划宜早不宜迟。如果说小学阶段尚早,中学阶段开展生涯教育与辅导就十分必要了。发展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rikson)认为,职业发展在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关键期。美国职业管理学家舒伯(Donald E.Super)把人的生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生长期(0-14岁)、探索期(15-24岁)、建立期(25-44岁)、维持期(45-64岁)、衰退期(65岁以后)。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中学阶段是生涯发展的重要阶段,个体在18岁之前将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中就包含发展职业想象能力、培养职业兴趣和能力等内容。错过这个关键时期会对人的一生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目前我国的生涯教育和生涯辅导仅出现在大学,被称为“就业指导”。在中小学进行生涯教育的寥若晨星。大多数家长和老师认为中小学教育的惟一目的就是升入大学深造,讨论职业生涯是学生大学毕业时的事。中小学生生涯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多数中学生在考大学及其专业选择的过程,表现得不知所措,往往依赖父母作出决定。等到进入大学或走上工作岗位,发现自己缺乏兴趣或不能胜任自己的学习和工作,造成极大苦恼和遗憾。

如前所述,生涯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或工作,而是决定人们怎样生活的贯穿一生的过程,涵盖了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角色和内容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生涯教育的最根本目标不是职业也不是生存而是人生。中小学生处于探索、确定和进行职业选择的基础期与关键时期,是进行生涯发展规划的最佳时期。

生涯教育对于中小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激发学习动力,明确前进方向,适应未来环境,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加之考虑到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沉重,各种科目争相挤占课时,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将生涯教育纳入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通过构建一套与生涯规划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课程(或称之为: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与教育活动体系,重视学科渗透与氛围营造,倡导家校协同共同育人,实现生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的有机结合。(稿件编号:090725003)

参考文献:

[1]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俞国良,曾盼盼.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J].教育科学研究,2008,(9).

篇6

回顾西城区小学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实践的发展过程,我们有如下几点深刻体会。

一 重调查,才可能获得应有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只有重视调查,才可能在充分了解、掌握实际情况和现实基础的前提下,获得提出“积极推进、稳步发展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发言权,掌握做出“全面实施小学心理素质教育决定”的决策权。

我区小学心理素质教育,首先是从调查研究开始的,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研究作为小学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和工作基础。

我们的调查研究涉及到“小学心理素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理论研究的现实情况和应用价值”、“目前西城区小学的学校教育计划和校领导、教师在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真实情况及各种认识或想法”、“学校针对学生进行的有关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各种调查”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通过调查获取的大量可靠、可信、可用的信息,对我区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二 重研究,才可能做出果断的决策和自主的行动

只有在深入调查、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在准确分析实际需要和问题所在的情况下,确定“全面实施、探索创新”的决策方略,确实把握住当前小学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工作方针,从而掌握科学决策、实施、调控与评估这一工程实效的主动权和自。

调查是为了研究,调查与研究是密不可分的。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区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深入进行研究分析,制定可行的计划,我们专门成立了由教育局小教科负责组织的“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专题研究小组”,就如何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尤其是那些困扰和阻碍这项工作顺利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困难,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

研究告诉我们:“实施心理素质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依靠与学生密切接触、对学生发展具有极大影响的教师,发挥其‘教书育人’和‘助人自助’的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当然,教师的教育观念及其教育行为的改变,需要一个长期、系统的培训和强化过程。

为此,我们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不同层次、不同专题的培训。如:我们连续多年每学期组织2~3次专题讲座,请专家就“班主任工作与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与心理素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教师心理素质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开展好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等问题发表演讲,深受欢迎。仅近3年的粗略统计,至少有1500名骨干班主任参加培训,参加讲座培训的约5600人次。

我们针对调查所显示的结果着力研究,并拟出了《西城区小学各年级心理素质培养目标及实施提要》。以“协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总体趋势和规律性特点,从整体上构建出小学各年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与发展的教育目标。它强调在学生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其各个不同的最佳发展期内,施以最适合学生现实发展需要的充分、有效的帮助,促进其健康、良好地发展,并为其今后继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研究组适时将拟好的《西城区小学各年级心理素质培养目标》,于1998年发至各小学征询实施或修改意见,作为《西城区小学德育整体化实施细则》的心理部分,于1999年发至各小学试行并征求意见。这一目标体系的研究与确定,为我区小学全面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整体构建、分步实施、引导推进,提供了指导性的、可借鉴的决策和实践的参考依据。1998年草拟的《小学生学习、生活辅导纲要》,目前正在计划与有关学校联合进行可行性实践研究。

我们“立足实践、勇于实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并无可借鉴经验或范本的情况下,独立创编可使用的教育活动资料。此后,我们在局主管领导的决策指导下,在开明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在有关专家和我区心理素质教育专题研究组成员的通力合作下,经过近三年的努力,陆续完成了小学三至六年级《心理素质》(试用本),以及修订的《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及教师指导用书。

2000年,我们物色并选调了得力的人员做专职教研员,还在众多骨干教师中物色和选聘了五名兼职教研员,以增强区心理教研室小学心理素质教育与科研的力量,并由此构成有层次的组织结构,发挥和扩大科学研究在实践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三 重实践,才能有效地发现真理和检验真理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挥“实践出真知”、“实践检验真理”的关键性作用,只有在实践中,决策者、研究者与实践者才能在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中形成密切配合、协同合作的有效运作方式。

“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实践为重”。注重实践,充分发挥和调动学校一线干部和教师投身教育改革、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参与心理素质教育实践的所有人员,既是教育科研参与者、合作者,又是实践探索的研究者、实践者。

我区心理教育研究中心的学校心理教育(1999年底以前)开展情况统计显示:已有60所学校的25896名学生参加了心理教育活动;有46所学校为8087名学生进行了咨询或辅导;有32所学校的心理信箱收到了3660封学生来信;有50所学校出了354期心理板报;有21所学校自编了398期心理教育资料;有24所学校为2838名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有23所学校的心理热线接待了6967名学生的咨询。

2000年5月,西城区教育局与西城区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评选出5所“心理教育先进学校”、5所“心理教育科研”特色学校、12所“心灵教育活动”特色学校、3所“心灵之友”特色学校,同时评选出“心理教育先进个人”37人。

在西城区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征文中,小学总共有46人获奖,其中有8人获一等奖、15人获二等奖、23人获三等奖。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与研究,有不少学校都从各自具体实践中提炼和分析出具有理性和研究借鉴价值的经验总结,这些不同主题和各具特色的实践与研究成果,基本上反映西城区小学目前全面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总体面貌和实际水平。

例如:实验二小“发挥‘双主体育人’的优势,用‘以爱育爱,以会教会,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工作思路,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本”,在“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中体现为:以教师为主体,重在提高自身素质并为学生提供全面而优质的教育服务;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发展,在具体实践中求知学识,体验成功、积累生活经验,发现自我发展的潜力和动力。这种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是十分可取的。

“继续推广可行性高的成功经验和切实有效的做法,完善和健全小学心理素质培训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准备适时进行全面论证和评估”已经纳入2001年度的工作计划之中。

四 重发展、重创新,实践终将发展,发展必须创新

尽管全面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已在西城区诸小学中被公认为是“一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实可行的必由之路”,但是,就其目前的发展进程看,我区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还处在“长路漫漫”的“求索”阶段,最需要的、也是最为宝贵的,是实践与创新。

西城区小学心理素质教育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无组织到有组织,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实践发展的过程中,每一次突破和跨越,都经历了“面对挑战,有所创新”的过程。

篇7

一、主要做法和成绩

(一)政治思想教育

认真组织开展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制度,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全校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深入开展师德专项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师德培训工作,进一步深化“爱与责任”主题教育活动。

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道德、环境卫生、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全面开展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等;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切实开展公德教育、孝敬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爱心教育、诚信教育;以环保教育为核心,积极开展热爱自然教育、爱护动物教育;以文明礼仪教育为核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加强各学科对德育教育的渗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认真开展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

(二)深入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班主任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班级管理,重视监督岗队伍建设,继续推进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日查制度,将小学生日常规范教育抓细、抓严、抓实,努力达到 “五无”、“五有”要求,(即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学困生有进步),进一步规范我校学生的行为习惯。

加大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力度,加强文明班集体建设,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各年级、各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要根据《小学德育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要求,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着重对学生进行以文明礼仪为重点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在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要坚持高标准、低起点、多层次、严要求、重训练的原则。通过严格的训练,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进一步强化管理中的学生主体意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及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三)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使学生从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图书室面向全体师生开放。

2、把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

3、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对陶冶学生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规范升降国旗仪式,开展好国旗下的讲话。利用好校园广播、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名歌、名曲、名诗文的欣赏;阅读名人撰记,利用广播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习惯培养、审美情操熏陶;组织学生开展道德教育读书读报活动;请校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4、深入开展“主题德育”教育活动,各班利用每周主题班队会活动时间,结合学生年龄和知识的特点,以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各班认真开展每月一个大主题,每周一个小主题的主题班队活动。

5、认真开展好重要节日的庆祝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清明节爱国主义教育等。

(四)深化“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

1、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大力宣传《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和《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2、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积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班级安全工作做到天天讲,认真作好班级安全日志的记载工作,切实作好学生上下楼梯安全,集队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教育。严禁学生在校内追打及做危险游戏。

3、加强学校行政值日值周制度,避免因管理不力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4、做好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交通安全管理,十二周岁以下的学生禁止骑自行车上学。

5、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定期检查校舍、教育教学设施,防患于未然。

6、健康教育要通过板报、专栏、讲座等途径,积极开展健康行为和卫生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

7、加大卫生监督力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8、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区服务,使学校德育“小课堂”与社会生活“大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

共2页,当前第1页1

9、高度重视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效果较好。

(五)完善德育网络体系

1、进一步发挥学校德育的主体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结合学校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

2、继续做好了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通过培训、交流、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促使班主任能做到用爱心去塑造人、用真性去感化人、用榜样去激励人、用人格去熏陶人,将敬业奉献落到实处。

3、加强宣传,利用学校黑板报、宣传橱窗、集会等宣传先进班级体和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4、加大检查力度,改变以前值日领导,值日教师,值日学生各行其政的局面,让值日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值日领导、值日教师和值日学生互相协调,步调一致,把每天检查的情况在全校进行公示,并作好记录,与班主任及班级考核直接挂钩。

5、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通过召开家长会、家校联系制度等形式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班主任要认真做好家校联系册的登记工作,填报班级社会资源库资料,利用一切资源推动学校的发展。统计班级特困生、学困生等相关资料。要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6、重视法制教育,定期聘请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开展法制专题讲座。

(六)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制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并为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做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学生对德育活动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入,参加的积极性也不够高,活动过后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育人效果不够明显。有些德育活动开展还不够及时、程度不够深。

2、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够好,学生对“少先队”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班主任对队会的设计、组织不够科学,队会的育人作用不够好。

3、部分任课教师,对德育的认识不足,认为对学生的教育是班主任的工作,自己上好课就可以了,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和班主任做好班组德育工作,失去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育人素质。

4、对德育工作的考核还不够完善。

三、今后工作打算

1、认真学习《临淄区教育局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实施意见》、《临淄区小学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实施细则》,以此为指导,做好德育工作。健全德育工作考核制度,将德育工作全面纳入班组及教师个人的考核量化,进一步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扎扎实实落实好德育工作。

2、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改善育人环境,进一步搞好校内、外德育阵地建设,保障学校德育工作长期、健康、和谐地开展,使每一名同学都受良好的德育教育。

3、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促进各类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以学科教材为依据搞好德育渗透,进一步达到学科育人的教育目的。

4、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做好家庭教育,各科任教师要自觉主动、定期做好家访,每学期必须全面家访一遍,对个别学生要随时与家长联系促进相互了解,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篇8

心理调适和成长期关怀,作为寄宿制小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不仅有其心理教育的基本属性,更构成了寄宿制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内核。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而言,该项工作是本质地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的,必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养成和全面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给予寄宿制小学生以必要的心理调适和全面的成长期关怀,对完善学校教育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注重学生成长关键期的发展,是寄宿制小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应予以高度重视。其具体目标是对开始出现心理偏差的学生进行有效地心理调适,而对全体学生更应倾注成长期的关怀,为寄宿制小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创设一个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保护性、支持性环境,使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得以形成和发展。这对“二期课改”条件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构想在学校教育中得以实现,是有其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本文试图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教改的视角,对寄宿制小学生的心理调适与成长期关怀问题及其内在规律和机制,给予初步的探讨与阐明,希望对改进我们的教育有所帮助。

一、心理调适与成长期关怀——寄宿制小学生教育的重要课题

对寄宿制学校种种不同的评价。从积极的方面看,首先,对于“独生子女”这一代的诸如过分依赖父母、自我中心、不合群等“通病”,通过寄宿学校的学习生活,常可以获得程度不同的改善;其次,随着寄宿制学校学生社会化程度的相对提高,学生的公共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相比常日制学校的学生也要更强;再次,由于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和家庭生活产生了相对距离,寄宿制学校孩子回到家中,与家长的亲情和交流反而增强了,对家庭生活的融入似乎也更深。总之,从孩子长远发展与健康成长的角度看,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对孩子心理健康和发展确有很多好处。

但事物总有其两面性。从消极的方面看,寄宿制学校的孩子,由于寄宿生活与常日制学校以及家庭生活的巨大差异,也容易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由于教育等方面的原因,“独生子女族”的通病,不仅不能有效去除,有时甚至还可能趋于强烈,尤其是当其以超越行为习惯和一般心理的人格方式表现出来时,更是如此。所以,无论是从寄宿制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还是从学生的人格生成与长远发展来看,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养成,都是至为关键的。尤其是寄宿制小学,如何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有效的保护性、支持性环境,关爱学生的心理健康、健全人格和成长期的发展,就成为现代寄宿制学校办学理念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构成,学校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和道德承诺,也是深入推进整体教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和根本前提。

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寄宿制学校尤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其基本途径是对开始出现心理偏差的学生进行有效地心理调适,而对全体学生更应倾注成长期的关怀,为寄宿制小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创设一个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保护性支持性环境,使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得以形成和发展。

二、寄宿制小学生心理调适和成长期关怀的作用和意义

(一)心理调适和成长期关怀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寄宿制小学生的心理调适和成长期关怀,具有较为突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意义。所谓心理健康教育,通常认为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依据心理学的原理,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 相比而言,心理调适是具体的、局部的,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实践针对性;而成长期关怀,则主要面向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精神情感的各个方面。一般心理调适倾向于矫治和纠正,以解决学生已经发生的心理问题为主;而成长期关怀是对学生学习、生活、行为与人格的全面的关怀,是直接面向、关注并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全方位需要,提供全面的保护与支持。总体上讲,二者不仅在目标取向上高度一致,而且在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指向未来的全面发展上又是互补的。

(二)心理调适和成长期关怀的教育教学改革的作用和意义

社会学研究发现,步入小学生活的孩子,事实上都将面临真正意义上的人生第一次挑战。对孩子而言,小学较之幼儿园,具有更加完全意义上的有别于家庭的社会化的、组织化的特性。孩子们如何适应小学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交往和学习生活,如何从心理上尽快适应?如何使学生在寄宿生活中获得成长关键期的健康发展?应该成为寄宿制小学制定其培养目标与教育计划的基本考虑。孩子们进入学校后,由于受社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学校生活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许多孩子会因习惯了的生活环境改变而变得无所适从,加上人际关系需要重新协调,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也将发生大的转变,需要他去处理与他年纪不相称的任何需要处理的事情,甚至需要他们超越直接的感性需要,在义务、道德、责任等人格层面,作出同以往经验和标准不同的自我判断、自我评价与自主选择。这与孩子心理发展的既有水平具有较大差异,从而产生多样性的心理不适。我们在此给予“换位思考”,不难得出这样的判断:从离开熟悉的家庭而进入新奇然却陌生的学校的第一天起,周遭环境的巨大差异,原有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似乎划上了句号。面对相同的新环境与同一起跑线,孩子们的反应则相差很大。一些比较内向、自理能力较弱的同学,很容易产生类似于“无助者”般的感觉。

他们中的大多数孩子都有着幼儿园的生活经历,但同学的年龄差距加大,而老师的授课教学方法和言谈举止,也有其不同于幼儿园教师的自身规律和特点;尤其是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科教学的方式进行,强度增加,难度加大,导致学生需要有更高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这对学生中的大部分,都构成了直接的挑战。面对变化了的内心感受和外部评价,难免引起情感反应乃至强烈的情绪波动。对刚刚离开家庭和父母呵护的孩子来说,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甚至出现某种心理偏差。比如个体情感与纪律约束之间的矛盾,社会交往的需要与对社会交往的不适应乃至恐惧之间的矛盾,本能的求知欲与因学习对象和学习方式改变而产生的获取知识的困难之间的矛盾,还有比如个别化的兴趣爱好与集体生活的目标指向方面的矛盾等,都将直接、间接地影响他们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在产生这些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避免的心理问题时,教师的帮助、指导、关爱,对学生身心健康和良好适应能力的形成就有着重要意义。笔者所在学校相关课题的研究证明,针对寄宿制小学生的心理调适和成长期关怀,起码有以下这样一些积极价值和意义:

1.有利于学生心理问题得以缓解和纠正。

专家研究认为:“由于学生心理发展源于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根本上取决于环境系统的健康”。[1]寄宿制小学在这方面有着常日制小学所没有的优势教育资源,比如通过“全日化”的师生交往、正面引导和全身心关爱,通过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包容,师生同学的友谊和兄弟姐妹般的情感,以及健康、温馨、快乐的集体氛围和校园环境的创设等,形成了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优势。

2.有利于学生成长关键期的发展。

小学阶段身心发展非常迅速。“各方面都处于形成状态,又充满多方面需要和发展可能。”[2]这段时期的心理调适和成长关怀,其价值,“远远超出该阶段而扩展到终生”。[3]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对于学生寄宿生活以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的关心、帮助与支持,对学生成长关键期的发展极其有益。

3.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从发展的观点看,健全的人格最终将表现在自立合作精神、生存能力和思想情感等各个方面。事实证明,人格上的偏差是个体融入社会的最大障碍之一。寄宿学校作为一个“小社会”,师生、生生间所发生的一切事情矛盾,都要孩子以社会成员的名义去独立面对。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以及时的心理调适和全面的成长关怀,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意识地进行良好的心理暗示与疏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4.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不落在实处就是一句空话。素质教育就是要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个性特点、行为能力进行全面的干预和培养。心理调适和成长期关怀使学校教育更趋完善,是对素质教育一种最好的实现形式。全体学生的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是寄宿制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指向。心里调适和对学生成长期的关怀,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的全过程,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更深层次的研究,更有利于学生的素质发展。

综上所述,心理调适和成长期关怀,最终指向的是学生的精神素质的发展,是对学生的积极、健康的社会人格的全面养成。对作为寄宿制小学生心理调适和成长期关怀的研究发现,心理调适与成长期关怀除了其本身的直接教育教学价值以外,还有着改进现行小学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手段的整体教改和教育教学的实践意义。同时,它还深刻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随着教育工艺和教育技术的日臻完善,还可能发展成为寄宿制小学的教育教学常规。所以,我们可以将寄宿制小学生的心理调适和成长期关怀,看作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呈现方式和实现形式之一。

三、心理调适和成长期关怀的构成原理和实施原则

(一)心理调适和成长期关怀的原理

综上所述,成长期关怀的教育理念和教改实践,构成了心理调适教育的拓展、延伸和互补。进而表现为这样一些机制性的关联:心理调适主要是纠正已经发生的心理矛盾和偏差,成长期关怀则是预防可能发生的,发展有待形成的健康心理;心理调适的对象一般是消极的被动的接受,成长期关怀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心理调适是针对局部学生,而成长期关怀是面向全体学生及其全面发展。

(二)心理调适和成长期关怀的实施原则

1、针对性原则

心理问题有它的普遍性又有个人的特殊性,所以不是一般性的调适而是有针对性的。小学生寄宿在校,独立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影响,会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偏差。针对学生的个体,心里调适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并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使他们的“自信心和今后战胜类似障碍的能力增强”。[6]学生群体的调适与关爱,其通性是针对学生的情感生活,身心健康,如:寄宿制小学生最需要的是关爱,他们从小就不在父母身边生活,使他们对亲情充满渴望。所以关爱都是内在的东西调适也是内在的东西,指向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社会适应性和促进人格成长。

2、私秘性原则

在心理调适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性原则”。[7]对学生和家长所反映的背景资料和谈话内容保密。在心理调适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触及到学生的痛苦和隐私,”[8]家庭的矛盾冲突,以及师生间,学生间的看法与矛盾。“了解问题的细节有助于解决问题,”[9]决不是猎奇或当作闲谈资料,更不能在学生中扩散。处理不当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痛苦和伤害。

3、自愿性原则

在心理调适时要引导学生自愿参加心理咨询,主动寻找喜爱或信任的老师敞开心扉,宣泄内心郁积的事情和消极的情绪。千万不可让学生感到一丝勉强和为难。要让学生了解,参加心理咨询是让我们远离痛苦,寻求健康快乐生活的有效途径。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4、集体性原则:

成长期关怀更多的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和学校的力量。教师是集体的一员,更是集体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寄宿生活使同龄人的交往增多,集体生活是他们习以为常的环境。要有意识引导学生群体间的互相关爱,培养如兄弟姐妹般的手足之情。集体的温馨,同学间的理解,同龄人对他的疏导更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鸣,给他以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5、渗透性原则

心理调适和成长期的关怀,应该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层面和细节。学生在课堂教学、课余活动、生活作息等全天候的寄宿生活中“不仅表现出他们各种心理品质、心理状态、适应能力、人际关系,而且他们的不适应行为,心理障碍也会在自然的状态下表露出来”。[10]成长期的关怀需要教师每时每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寻找和把握适当时机给予学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关怀和引导。教师要善于把关爱、预防和纠正有机整合,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有效的呵护。

四、实施心理调适和成长期关怀的具体策略和做法

(一)、加强保护性、支持性校园生活和文化环境的营造

学生的寄宿生活是多元的,班级活动、课堂学习,生活休闲,与教师沟通或与同学相处等,寄宿生活的多元性,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也将是广泛而深刻的。因此,为学生寄宿生活营造一个保护性、支持性的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欲真正持久地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建康,或许更应贯彻某种‘大健康’概念”,将其置于成长期的总体发展的背景中来理解,“以系统发展观和生态发展观为指导,探讨学生心理的生态模型”,[11]关注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保护性和支持性的校园生活的建设与维护。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促使学生健康、全面、持续地发展。为此,必须要形成针对性的策略与具体做法:

1.类家庭环境的建设

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虽然不可能完全替代家庭和家长的作用,但可以努力创建家庭的环境,努力使学生对爱的需求和亲情得到满足,使学生在这方面的缺失降到最低程度。如教师在生活护理方面,尽可能充当妈妈的角色,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述说,充分理解和满足孩子对爱的渴望。对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可以亲切的抚摸与拥抱,为她们梳头,整理衣衫;临睡前为他们讲故事。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布置寝室,使其充满童趣,符合学生的审美观,又有家的感觉,使孩子进入宿舍就产生回家的愉悦。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间兄弟姐妹般的手足之情,学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包容,互相关爱,学生的感情有所寄托可适当弥补亲情的缺失。

2.在班级里建立起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氛围

(1)引导宣泄,调控情绪。教师要尝试传授给学生一些转移不良情绪的方法:倘若一个人在不开心的时候,可以找个朋友倾诉,可以写日记、弹琴、唱歌、听音乐,还可以做件能使自己愉快的事,玩一玩自己喜欢的活动等。诸如此类的宣泄方法,可使人的不良情绪逐渐消除。如作文“我的烦恼”,众多的学生在文章中叙述了种种不尽人意的事例,在倾诉衷肠的同时,不良情绪也得到了宣泄,得到了消除。

(2)指导乐观,开朗性格的养成。为让学生感觉到我们这个世界是美好的,生活是快乐的,教师可以让他们人人备有一本“快乐本”,让他们学着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努力寻找身边方方面面的快乐。具体的着眼点是:养成幽默风趣的生活态度,它不仅可以给生活增添乐趣,而且还能增添战胜和藐视困难的勇气;多结交身边的好朋友,要真诚相助,互相激励;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生活内容。

(3)分享快乐,感受快乐。学生每周交流一次身边的快乐,使一个快乐变成无数个快乐。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启示,感受快乐的心灵世界,并评选出本周的“快乐之星”,使孩子的心灵充满阳光。

(4)要创设亲近自然,充满童趣,温馨和谐的寄宿生活氛围。校园生活节奏要安排紧凑、有丰富的生活内容。用激动人心的活动,兴趣盎然的学习,情调高雅的休闲,规范有序的生活,温馨和谐的氛围把学生的心灵填得满满的。使学生在校不想家,放假思念同学和老师,毕业怀念母校生活。

3.帮助学生自我调控和互相宽慰

心理调适和成长期的关怀要努力营造支持性和保护性的寄宿生活环境。在这个环境的建设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的作用。主体主动寻求心理健康发展的行为,使心理调适的过程实现互动,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指导和输入,而是引导学生个体之间,学生群体与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成长期的关怀更趋于自然和深厚。

在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时候,教师要及时介入,善于运用班集体的力量帮助学生自我调控和互相宽慰。例:一个学生因父母生意忙不管他,小小年纪觉得活着没意思,情绪一落千丈,成绩急剧下降。老师及时引导班级的学生用各自的方法开导他。同学们用自己的亲身感受现身说法。虽然他们处境相同,但认识与感受不同:有的觉得“父母让我在寄宿制学校读书,是培养锻炼我,让我早日成才”;有的则表达对父母的理解,“他们忙于事业才无法照顾我们,成功人士都很忙”;还有的用诗句格言勉励他:“要珍惜生命,自强不息,回报父母”。学生互相安慰互相勉励,哭在一起笑在一起,通过心灵的沟通,一个忧愁被大家分担。不仅解救了一个学生的心理危机,同时也使全班同学的心理得到疏导。

教师要通过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等途径引导学生:面对挫折,勇于正视,善于自我调节心理。要使他们懂得人生总要经历风风雨雨,问题是怎样勇敢地面对,怎样使自己百炼成钢。

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由衷地为同学进步高兴,为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当同学有苦闷时,会倾听、会安慰、会讲笑话转移别人的情绪。

(二)、优化管理机制,推进全面实施。

心理调适和成长期关怀,对于学校工作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理念。虽然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有了以上的种种认识,积累了我们认为可行的策略和方法。但能否在寄宿制小学的课堂教学,行为习惯养成,在生活护理和辅导等各项常规工作中得以推广、落实,成为寄宿制小学的办学目标,还是一个需要在管理层面加以解决的问题。作为学校领导层,应努力在如何优化学校管理上下功夫。笔者对此问题作了如下初步思考:

1、通过任务驱动,实现目标管理

在“二期课改”的管理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对教学改革产生了迫切需要后,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和研究的欲望,而且会在团队的作用下,使研究广泛而持久的开展。由此迁移,我们结合教师日常工作中的困惑和困难对学生的现状及学校教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使教师深刻理解对寄宿制小学生实施“心理调适和成长期关怀”与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效性之间的本质联系,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推进方面产生的重要作用,以及对提高每一位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积极意义。心理调适和成长期关怀,涉及学校工作与整体教改的大局,因此学校应在把它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学生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对学校各个部门以及全体教师的工作与应当承担的责任,提出相应的任务和要求。促使教师产生改革教育、改进工作的迫切愿望、内在要求和具体工作指标,以对学生的心理调适与成长期关怀为己任,从中获得动力,并且能将心理调适和成长期关怀的教育教学内容,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使学校发展目标与每个人的工作目标以及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最终从总体上推动心理调适和成长期关怀的整体推进和全面落实。

2、把刚性的行政指令转变成柔性的引导和服务

篇9

〔关键词〕流动儿童;研究现状;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6-0008-0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十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流动人口不断壮大,流动儿童也随之增多。2007年国家统计局调查资料显示,目前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简称流动儿童)约有2000万,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流动儿童越来越受到政府、学者、社会的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我国处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国情、世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例如,国家为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正在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异地高考制度已经实现或正在推进,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这些变化对流动儿童产生了重大的心理影响,面对这些新变化,本文对近十年来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利于在新环境下,指导和完善对流动儿童的相关工作。

十年来,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越来越来越多,发表文章达到5264篇。其中,心理学研究者发表文章达204篇,相关的研究主要围绕了以下主题:一是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特征、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二是对流动儿童心理的影响因素、心理机制和干预措施进行研究。

一、研究现状分析

针对近十年来关于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文献情况,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 流动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

国内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相对较差。韩煊、吴汉荣(2010)发现流动女童的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常住女童,流动男童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总焦虑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常住男童[1]。周维维(2011)发现部分学前流动儿童面临着情感缺失,自信心相对不足,交往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2]。邱达明、曹东云等(2008)发现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在儿童孤独感以及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敌对、心理不平衡这些方面的得分与流动儿童学校的儿童和公立学校中的当地儿童的得分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女童心理健康问题更严重[3]。在心理特征研究方面,不同学者的分析因子各异,卢清、陈里霞(2008)将其分为整体健康水平、价值观、社会化、性格与行为特征、学习特点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4]。在心理适应方面,曾守锤(2010)发现流动儿童在Bronfenbrenner所指的四个生态系统(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中均处于不利处境,这种困境可能是导致其心理适应问题的重要原因[5]。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流动对流动儿童并没有带来心理适应问题,反而会使他们拥有一些积极的品质。俗话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陈美芬(2005)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在人格的“有恒性”和“自律性”上的得分与城市儿童的得分基本一致,说明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一样具有较成熟的社会价值观,学习认真、做事坚持、尽职尽责,自觉规范言行[6]。在幸福感方面,徐凤娇、邓瑞姣(2011)发现长沙市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7]。

2.流动儿童心理的影响因素、心理机制和干预措施

在流动儿童心理的影响因素、心理机制和干预措施方面,国内的研究成果比较多,涉及的面也比较广。在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方面,胡芳芳、桑青松(2011)发现:年龄、是否独生子女、母亲的文化水平、不同的家庭功能类型是影响3~5岁流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年龄较大,非独生子女、母亲的文化程度较高、中间型家庭的流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也较高[8]。在影响儿童主观幸福感因素方面,徐凤娇、邓瑞姣(2011)发现家庭功能是影响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最主要因素[7]。在心理弹性方面,曾守锤(2011)研究发现,自尊水平高、积极的应对方式等个体因素和社会支持水平高等环境因素是保护流动儿童免受压力影响,使其不至于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保护因素[9]。

在未来取向方面,胡心怡、刘霞、申继亮(2010)发现在受教育和职业领域均存在三类具有典型未来取向结构的流动儿童,即清晰型、模糊型和矛盾型。其中,教育清晰型/职业清晰型的流动儿童学业卷入水平最高[10]。在自我认同方面,王薇、罗静、高文斌(2011)发现不安全亲子依恋关系和流动儿童感受到的不安全感对其自我认同有较大的影响[11]。在自尊方面,李小青、邹泓(2008)发现流动儿童的学业行为、师生关系也会影响其自尊的发展[12]。

在弹性干预方面,胡进(2002)对一所简易学校的五年级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个体与群体干预。个体干预采用心理周记的形式;群体干预则采用讨论、故事、表演、操作等体验方式,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3]。叶玮琳(2008)对一所流动儿童学校五年级某班儿童的不良情绪进行了团体干预,结果发现:团体训练对于改善男流动儿童的不良情绪(含焦虑、敌对、孤独、自卑和抑郁)有一定效果,但对女流动儿童却未产生显著影响[14]。在干预措施方面,曾守锤(2011)认为要避免给流动儿童贴标签,同时要借助学校的力量开展流动儿童的服务工作,如为流动儿童提供多维度的社会支持体系和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并开办家长学校,加强家校联系[5]。

二、存在的问题

近十年是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时期,研究涉及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揭示以及各种影响因素对流动儿童心理作用的机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研究紧跟国家政策,视野不断拓宽。但在这些研究中也存在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

1.研究缺乏前瞻性且研究视野不宽

研究相对滞后。很多研究都是针对着当前的紧迫问题,研究的都是当下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忽视了流动儿童的未来。同时,研究对象大部分为小学儿童,涉及学前儿童、初中、高中、进入社会或大学的研究很少。许多研究大多针对在当前的制度下流动儿童心理的研究,没有预计政策改变后的流动儿童心理研究。

缺乏中外对比研究。研究者的视野大多局限在国内,其实,一些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曾经或现在存在类似于我国流动儿童的问题,如果能学习和研究他国的教育与管理模式,将有助于有效推动我国流动儿童问题的解决。张青(2007)指出美国流动儿童的教育对策即可为我国解决农村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提供借鉴。美国联邦政府长期实施一种被称作“流动学生教育计划”的项目,该计划的运作方式和服务内容都有具体规范,为有效解决美国流动中小学生的学习和健康等方面问题积累了经验[15]。

关于流动儿童积极心理的研究不够。大多研究者仍然沿用传统的问题模式,将焦点集中在流动儿童的适应困难和心理问题上。但事实上,很多流动儿童很可能适应良好甚至表现出色,生活的困难不是他们的“绊脚石”而是“垫脚石”,塑造着他们积极的心理品质,如坚强、独立、耐挫等。同时,流动儿童的各种适应困难和心理问题,也与政府政策、学校、家庭等多种外在因素有关。所以,研究者除了要关注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和心理问题,更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注重挖掘和宣扬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给予流动儿童应有的公平与肯定。

2.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仍需提高

多种因素影响着流动儿童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首先是取样的偏差,包括:(1)年龄偏差,年龄是影响流动儿童心理的重要因素,研究者选取的被试多集中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而其他阶段的流动儿童群体研究甚少;(2)地域偏差,大多流动儿童被试从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中选取,而中小城市或城镇被试较少。其次是研究方法的局限,包括:(1)研究方法的简化,多采用横向研究,而较少纵向研究,无法动态考察流动儿童的心理变化,对他们的成长进行有效的预测与调控;(2)测量方法不够系统,不同研究者考察流动儿童心理的测量工具不同,有的研究者采用访谈法,有的则采用问卷调查法,这样相关研究间就不能很好地衔接[16]。再次是研究者的限制,流动儿童心理的研究主要由心理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完成,知名学者参与不够,相关经费资助不够,以致不能进行大规模、高质量、深入的研究。

3.研究的系统性有待增强

目前,流动儿童的研究主要还是区域性的、特定性的,各个部门和机构出于各自的目的和任务进行某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全国统一的部署和衔接,相关研究重复较多,深入较少,缺乏系统的理论构建,实质性的解决策略和帮扶策略的提出较少,研究的应用性与实效性有待加强;缺乏对政策层面的研究,当前的心理研究主要还是关注个体自身,较少涉及到制度层面的研究,或者这些制度对他们心理的影响,缺乏学者对政策改革的呼吁。

三、研究展望

首先,整合资源,加强引导。国家相关部门为全国的流动儿童心理研究提供项目资助,把当前需要研究的紧迫问题、重要问题、前瞻性的问题作为项目,由学者自行申报,同时加强各地研究项目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确保研究结果的系统性,加强纵向研究,确保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预测性。

其次,拓展研究对象,完善研究方法。可以把对流动儿童的研究拓宽到成年后和学前两个阶段。同时,以后的相关研究要做好充分准备,确保研究工具可信有效,加强问卷、量表的考证,准确运用统计工具。

最后,拓宽研究视野,树立客观的研究态度。 第一,要防止研究者的刻板印象和认知偏见,客观中立的看待流动儿童的心理状态。第二,要充分关注流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积极和建设性的力量,发掘其流动经历中积极的价值[17]。第三,要加强政策层面的研究,呼吁国家完善政策,为流动儿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共享同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韩煊,吴汉荣.深圳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 1(31).

[2]周维维.学前流动儿童心理状况调查——以浙江湖州市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9(22).

[3]邱达明,曹东云,杨慧文.南昌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上[J].中国健康教育,2008,1(24).

[4]卢清,陈里霞.流动儿童心理特征研究综述[J].鸡西大学学报,2008,8.

[5]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困境、问题、优势及建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6]陈美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格特征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 ,6.

[7]徐凤娇,邓瑞姣.长沙市流动儿童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5(32).

[8]胡芳芳,桑青松.3-5 岁流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1,7.

[9]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和积极发展:研究、干预与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1,1(29).

[10]胡心怡,刘霞,申继亮.流动儿童未来取向的结构分析及对学业卷入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6(33):1506-1508.

[11]王薇, 罗静,高文斌.影响城市流动儿童自我认同的因素探析[J].心理科学, 2011,2(34):447-450.

[12] 李小青,邹泓等.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8, 4(31) : 909-913.

[13]胡进.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J].教育科学研究.2002,11.

[14]叶玮琳.农民工子女小学生不良情绪特点及其干预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08.

[15]张青.美国乡村流动儿童的教育及其经验借鉴[J].外国教育研究,2007 ,4(202).

[16]辜美惜,郑雪,邱龙虎.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2010,4(33):910-912.

篇10

〔关键词〕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经验;实施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6-0004-04

一、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兴起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研究者们认为发展个体的认知(主要是记忆、思维、想象等)是教育最重要的方向,认知教育处于主导而情感教育处于附庸地位,重教书轻育人是主要特点。研究者们为此提出了对应的测量指标――智商。在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之后,以传统的认知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已经逐渐发生转变,素质教育的提出让研究者们逐渐发现智商的高低并不能衡量个体的人生成就和生活满意度,转而研究情感,并提出与一个新的指标:情商,即情绪智力,该指标由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首先提出。情商主要包括认识和管理自身的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的情绪和人际关系的管理等内容,而现在学者们更倾向于使用“社会情绪”“社会情感”来描述。对情绪和情感的深入研究使教育者们意识到,智力在人生成就方面所起的作用被高估,而原本并不陌生的人类情绪、情感在人生成就和生活幸福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t被低估,多项研究还表明情绪智力是学生学业成绩提高的重要推动力[1-2]。

既然情绪智力如此重要,如何提高情绪智力成了新一轮的研究热点。“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尝试对这一问题给出答案。以美国为例,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是指学生学会认识及控制自己的情绪,发展对别人的关心及照顾,做出负责任的决定,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学习过程[3]。已有研究表明,实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并提升学业水平[4-6]。社会情感学习能力是对原有情绪智力的扩充与完善,它基于情绪智力,又融合了教育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

200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球140个国家的教育部实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计划,由此开始推广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国外的成功经验主要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较早实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开发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资源,并形成了自己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体系。

我国在实施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弥补不足,科学系统地开展社会情感学习项目[7]。下面就我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实施状况及如何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做如下梳理和探讨。

二、我国实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经验

2012年,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我国正式启动了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在广西、云南、贵州、重庆、新疆等省市开展社会情感学习项目试点,并由英国北开普敦大学学习行为研究中心研究团队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8]

我国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较欧美国家开展较晚,近年来逐渐起步。在欧美国家成功经验的影响下,在内容上我国将社会情感学习定义为主要由主体(自我、他人、集体)与行为方式(认知、管理)组合成六个维度,分别为自我认知、自我管理、他人认知、他人管理、集体认知和集体管理[9]。虽与国外的维度划分有区别,其强调对自我的管控,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从自我到我与他人,再到我与集体,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在项目实施形式上,我国尝试将社会情感学习的内容融入到丰富的形式中。在政策制定方面,教育部、各级政府推动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实施,以文件的形式下发给试点地区及学校,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2013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更加强调社会情感学习的元素和相关内容。

在师资建设方面,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组织并开展了多次培训者培训,并由参加培训者培训的骨干教师继续培训下级教师,在试点过程中建立了“国家级专家―省级专家―县级专家―校级专家”四级指导模式。在课程实施方面,我国引进了英国的社会情感学习教材(七个主题),并将教材推行至少数民族地区,如新疆在实施的过程中将教材翻译成新疆版本的双语教材。

在评价和反馈方面,专业调研团队会对每一周期的项目实施进行测评,以获得项目效果的最新数据。

在科学研究方面,我国各地分散开展了一些相关研究,社会情感学习方面的科研工作也逐渐受到重视,如宁夏教育厅将“中小学学生社会情感学习研究”纳入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选题指南中。

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我国与英国北开普敦大学学习行为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开展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并组成团队赴英交流和学习[10]。

三、如何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在我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顺利开展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审视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将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推进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顺利实施。以下对我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进行探讨。

(一)完善实施的标准、步骤和原则

国外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无论是项目总体,还是单个社会情感学习课程,都有明晰的标准、步骤和原则。我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实施标准、步骤和原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很多教师仍不知道如何操作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美国CASEL明确规定了社会情感学习的标准、实施步骤和三级干预系统。英国在推行社会和情感方面的学习项目的过程中也有明晰的步骤和原则,指明了政府相关人员、校长、教师、社区、校外服务机构如何来实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

我国在试点结束之后,相关部门应完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各个环节的实施标准、步骤、原则、方法等,明确不同层次参与者的职责和参与形式,督促学校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发展计划,以使项目得到更好的推广。

(二)加强科学研究

发达国家社会情感学习实施标准及目标的确立、课程建设并非空谈,而是基于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我国“情感教育”的研究较多,社会情感学习的研究较少;社会情感学习相关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介绍国外理论和实践经验上,评述研究较多,缺乏实证研究,现有的实证研究更多的是对学生和教师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进行测量[11-12],已有实证研究深度不够,高水平、有影响力的研究较少;缺乏本土化实施策略研究;难以反映我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实施前沿进展,缺乏实践指导意义。应鼓励教育系统开展社会情感学习相关研究,以科研带动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开展,为项目的实施提供理论和数据的支持。

(三)建构本土化模式

我国虽然引进了英国的教材,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经济发展、教育水平与欧美国家存在差异,国情和价值观也与欧美国家不同,适用于英国学生的教学案例用在中国学生身上可能并不合适。因此,在引进国外资源的同时,还应进行本土化的建构。新疆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虽用维语翻译了从英国引进的教材,但对教材的本土化程度低。本土化建设不仅是课程的本土化,还包括其他实施过程的本土化,如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等。如能结合我国的文化和民族元素,将对推进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大有裨益。应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模式。

(四)建立V泛的支持体系

我国政府、家庭和社区在项目推进中的参与度较低,缺乏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整合的能力。从国外的成功经验可知,政府、学校、家庭、社区等都积极参与到社会情感学习项目中。美国的社会情感学习将政府、学校、家长、社区等纳入项目的实施中。一些州将社会情感学习写入政策法案,如伊利诺斯州、纽约州和夏威夷州立法要求学校将社会情感学习纳入教育计划。美国联邦政府还在2009年颁布《学业、社交和情绪学习法案》保障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需求。苏格兰行政院专门出版了一套七个主题(新开始、争吵与和好、向欺凌说“不”、向目标迈进、做好我自己、人际关系、改变)的社会情感学习课程教材。英国教育和技能部网站公布的资源还包括了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活动的指南。澳大利亚政府大力支持社会情感学习项目,专门推出教师职前培训计划。

我国政府应积极推动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实施,力争以文件的形式将社会情感学习纳入基础教育教学计划当中,组织专门的教师培训。学校应该加强各个部门的整合,建立相应制度,鼓励全体教职工都参与到社会情感学习实践中。针对参与度较低的家庭和社区,应设法整合这二者的力量,让学生在课外的时间里也能获得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训练。如开发学校联系家庭的手机APP,不定期向家长推送社会情感学习相关知识,以帮助家长在校外推动项目实施。联合社区志愿者的力量,开展社会情感教育活动。

此外,国外一些成功的社会情感学习课程都是依托大学的研究机构来进行开发的,它们拥有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和丰富的资料库,如尝试绘制“世界情绪地图”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黑犬研究所(black dog institute)开发了青少年警觉心(mindfulness)训练以帮助他们管理不协调的情绪。因此,政府和基础教育学校在推动项目实施的过程还可以积极建立与高校研究团队的联系,开展合作研究,以获得更多的支持。

(五)促进与基础课程结合

与基础课程结合是国外实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一大特色。而目前我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最缺乏的就是促进社会情感学习与基础课程的无缝对接。澳大利亚将社会情感学习纳入中小学教学课纲中,名为个人和社会能力(personal and social capability)。美国在推广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学校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会情感学习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情绪词汇课程(Feeling Words Curriculum)、积极行动(Positive Action)课程、“第二步”(Second Step)课程、强壮儿童(Strong Kids)、促进选择性思维策略(PATHS)、关爱学校团体(Caring School Community)、高效率解决冲突(Productive Conflict Resolution)等在内的上百种。

目前我国没有开设专门的社会情感学习课程,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课时也较少,鲜有主要以情绪智力、情绪素养为主的教学活动,我国可参考欧美国家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开展,在基础教育阶段设置专门的社会情感学习课程;也可在中小学基础课程(班队课、综合实践课、德育课、心育课、学科课)中渗透社会情感学习的各个维度(如美国将社会情感学习与文学、道德教育课结合),让学生在基础课程中也能学习人际交往技巧,情绪调控方法等,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

(六)注重教学、教法的多样性

我国中小学以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为社会情感教育的主要渠道,以讲授法为主,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单一,只注重在学校范围内开展的教学。

欧美国家的社会情感学习教学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发了多种课程形式,注重实效性,强调参与性。英国在小学系统依托SEAL项目的实施开展圆圈游戏(circle time)、同伴计划(buddy sche-mes)以及个人、社会及健康教育(personal,social and health education,PSHE)和公民意识课程等,其中圆圈游戏简单,操作性强,被众多学校引进。

我国中小学应注重使用参与度高、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还应将教学延伸到家庭和社区,如美国学校在开展情绪词汇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求学生将所学情绪词汇与父母分享和讨论。

(七)搭建资源共享和交流的平台

社会情感学习的概念在我国认知度较低,仅在几个省份试点,教师仅能通过有限的文献了解国外社会情感学习的发展动向,缺少获取实施指南和更多资源的途径。借鉴国外经验,社会情感学习项目最初通过建立网站来进行传播,后又有大量的网站设置社会情感专区。CASEL建立了专门的网站(http://)通过搜集科学的证据、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提供资源共享平台支持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实施[13]。英国在推动社会和情感方面的学习项目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实施的过程中,政府免费提供相关项目资源。英教育和技能部在其网站上公开大量社会情感学习的资源,供学校、家长和社区相关人员下载使用,这些资料包括学校指导手册、ppt、家庭社会情感活动、社区指南等。

我国相关部门和学校可整合资源(包括社会情感学习简介、课程资源、实施指南、教学案例、学校管理策略、视频等),上传到统一的开放资源平台供相关人士学习和使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运用社会情感学习项目成果。

(八)建全评价与反馈机制

我国在实施过程中虽已有相关机构进行调研和反馈,但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规范的社会情感学习测评工具,各机构通过自编问卷进行测评,没有统一标准,数据粗糙,影响因素多,无法准确进行追踪研究;此外,项目实施缺乏过程性评估,无法反映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实施全貌。

国外大量社会情感学习方案都会经历严格的评估和分析。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专门设计出版了一套评估工具,全面评估项目的实施效果[14]。我国相关部门应开发相应的测量与评价工具,如对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进行量化的结果性评估工具,以及对社会情感学习课程、学校的实施状况进行评测的过程性评估工具,既强调结果,也重视过程。此外,相关部门和调研团队应及时公布调研相关数据结果,以便学校及时调整项目实施计划。

注:本文为2017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17KY0382)成果。

参考文献

[1]Shriver T P,Weissber G R P. No emotion left behind[EB/OL]. [2012-06-18]. http://casel. org/publications/no-emotion-left-behind.

[2]Goleman,D. (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Why it can matter than IQ[M]. New York:Bantam Book.

[3]The definition of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SEL)[EB/OL]. http:// casel. org/basics/definition. php,2010-05-08.

[4]Zins,J E,Walberg,H J,Weissberg,R P. Getting to the heart of school reform: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for school success[J]. NASP Communique,2004,33(3):35.

[5]Oberle E,Schonert-Reichl K A,Hertzman C,et al. .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ies make the grade:Predicting academic success in early adolescence[J].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14,35(3):138-147.

[6]Greenberg M T,Weissberg R P,O’s Brien M U,et al. Enhancing school-based prevention and youth development through coordinated social,emotional,and american learning[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3,58(6-7):466-474.

[7]罗峥. 美国学校情境中的学生情绪调节训练[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2(2):13-15.

[8]佚名. 社会情感学习与学校管理国际研讨会召开[J]. 教育学报,2013(1):91.

[9]陈瑛华,毛亚庆. 西部农村地区小学生家庭资本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社会情感能力的中介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2016(4):90-96.

[10]田继忠. 赴英国“社会情感学习”教育考察报告[J]. 宁夏教育科研,2014(2):15-16.

[11]胡伶,万恒. 农村寄宿制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调查[J]. 中国教育学刊,2012(9):87-91.

[12]杨玲,杨小青,龚良运. 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现状与培养[J]. 教育导刊月刊,2016(1):68-72.

[13]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The History of SEL[EB/OL]. [2014-03-23]. http:// casel. org/about/index. 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