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和科学管理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4-01-29 17:5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科学和科学管理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科学和科学管理的区别

篇1

【关键词】管理科学 发展 自然辩证观

人类的社会活动及对活动效率的追求形成了管理。管理的诞生,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社会活动,同时也提高了人类自我的认知能力,并对人类的文明进程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对管理进行科学的探索,又催生了管理科学。由管理的功能和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决定了管理科学在产生、发展过程中必然与自然辩证法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管理科学的产生及发展

从管理科学的定义来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管理科学是指管理学及其研究对象、研究历史、研究方法和内容等。狭义上的管理学是指管理丛林时代的管理学派,及运筹学和数理学派。从管理思想史来看,现代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1900-1930),是以F.W泰勒、M.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上,泰勒所著的世界上第一本科学管理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问世,标志着人类在长期管理实践中科学管理思想的形成。

(2)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1930-1960),是以梅奥、麦格雷戈、马斯洛等为代表的“行为科学”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梅奥的霍桑实验、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行为科学的崛起及其广泛应用,同时心理学展开了对管理科学的实验研究,社会学也开始把管理作为社会群体生活的一个方面来加以研究。

(3)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三阶段(1960-1980)是以多种管理学派并存为特点的“管理丛林”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科学管理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从整体上来把握管理和环境的关系,使得管理科学更具哲学色彩。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四阶段(1980-?),就是“企业文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上,把文化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来,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管理科学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一个正确的哲学理论来进行指导,自然辩证法就为管理科学提供了这样的指导作用,使得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的更加科学、合理。

二、管理科学与其发展中的自然辩证观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科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与自然辩证法相关联,管理科学的发展史也充分体现了自然辩证法。

(1)管理科学的发展体现了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是世界最基本的特征。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无法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事物、现象、过程存在联系。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而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就构成了运动,运动是永恒的。管理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就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后一个阶段总是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即管理科学的产生给后来的管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之后的阶段是第一个阶段的继承和深入发展。

(2)管理科学的发展体现着对立统一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也即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源泉、动力以及实质内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动力,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依据。矛盾的双方既斗争又统一,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不断变化,相互推进,为新事物的产生提供依据和动力。如果把管理科学的发展史按模式来划分,可以分为机械模式、生物模式和社会模式。单从一方面看,这些理论是对立的,但从整体看,它们又是统一的,共同推进管理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3)管理科学的发展史体现着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辩证唯物主义指出,无论任何人认识何种事物,都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开始,再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的辩证运动也表现为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以及二者的统一。泰勒在工厂管理工人的过程中,在管理的实践中耗时31年才将管理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写出标志着管理科学产生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梅奥在进行多次实验之后才提出了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的观点。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又经整理后上升到理论。从实践基础上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即是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4)管理科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体现科学技术哲学。随着管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集各种知识理论与研究方法与一体的学科体系。管理科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的这些趋势相互渗透和作用,更加体现了其辩证发展的性质。

三、管理科学中自然辩证化的发展趋势

管理科学发展到现今阶段,从自然辩证法的观点来看,管理活动中的哲学色彩、管理理论中的哲学思想日益增强。表现比较突出的就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人文倾向这一趋势。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人文文化不断向其渗透。显然,这是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东方文化,特别是受中国古代的人性哲学影响的结果,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人文性日益增强的趋势,是其哲学化的具体表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影响并吸收西方文化新素质,形成了以人伦本位、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准则和“高产乃为善”的劳动道德为特征并区别于欧美的工业文明。

篇2

关键词:管理的实质;管理的职能;逻辑简单性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005-03

一、问题的提出

管理是渗透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一项活动,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条件。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群体组织的出现,管理工作逐渐演变为一项独立的活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管理活动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应当是同步的,也就是说从有人类历史活动开始,就有管理活动。在人类的历史文化之中,有关管理活动的记载和论述也是文化内容中的重中之重。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可以看成是社会管理思想。小到个人生活的管理,大到家庭、企业、组织、国家乃至天下的治理,都是管理所研究的范围。管理学应当是研究管理活动的本质特征、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有关方法的科学,是人类管理经验的总结的基础上人类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成果。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科学也会不断地发展。所以出现不同的理论观点、不同的思想主张、不同的原则方法是不足为奇的。但是,从管理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人们普遍认为管理科学的正式产生应当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算起,即从泰罗《科学管理原理》(1911)的问世算起,为此,泰罗也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这种尊称的获得与人们对科学的见解有关,即认为科学必须是通过严格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这一观点也是科学界所认可的。不过一门科学的产生往往不是个体现象,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所出现的普遍现象的反映。在泰罗时代,与其同时或稍前稍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许多管理学家,如(法)亨利·法约尔、(德)马克思·韦伯、(英)林德尔·厄威克、(美)切斯特·Z·巴纳德等,他们都对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后,随着人类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第二次、第三次产业革命的迅速发展,管理科学也与其他科学一起迅速发展,并成为当代科学群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突出地表现为各种管理理论的不断涌现,就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情况来看,除科学管理理论之外,又相继出现了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质量管理理论等不同的派别。这些理论的提出,无疑极大地丰富了管理科学的内容,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需要研究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管理学界,人们在引进和消化国外管理思想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1997年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学原理》指出,学术界存在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1)忽视理性的重要作用而过分注重经验;(2)任凭经验简单积累,对离散型的思维方式所导致的理论混乱局面,理论工作者一直无力进行成功的梳理;(3)随意使用“新潮”词汇;(4)管理理论越来越偏离管理实践的需要;(5)非理性的人本主义潮流利用了人们的情绪,而渐渐将管理引入一种新的神秘主义境地;(6)强调了企业的外环境而忽略了企业的内环境,将企业的命运之宝押在体制等方面,在实际的效果上形成了又一次淡化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强调环境影响的“工具论”的回潮;(7)几乎所有管理理论工作者都注意到了一个事实,管理理论的主干思路在近几十年里几乎没有多大的进展。从“古典科学管理学派”到“行为科学学派”、“现代管理科学学派”,再到“综合的现代管理学派”,主干思路似乎已经发展到了尽头。之后出现的许多自称学派的理论体系,实际上仅仅是一些枝节观点,根本称不上是一种理论学派。最起码的是无法与前面的这样一些理论学派相提并论。我们认为,以上问题确实存在。但从学术发展的过程来看,也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问题是面对这些现象,学术界应当采取什么方法予以解决?有人指出这些问题的存在,这是一种积极的推进科学发展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应当引起学界同仁的思考和讨论,共同探讨和厘清管理科学的基本概念,对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进行重新整合,以期使管理科学的理论概括更精辟、更深刻、更简明、更系统、更有说服力。这是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着这一原则,我们试图从管理的实质问题入手,对有些观点进行一下整合,抛砖引玉,贡献些绵薄之力。

二、管理的实质

科学研究中为了准确地揭示所研究的对象的实质,经常使用定义的方式对其核心概念加以界定,用以表达对象的本质特征及其与其他概念的逻辑关系。因此,不同的定义往往反映着立论者对于对象的不同看法或不同的理论假设。所以,厘清概念的工作不是无聊的消遣,而是“正名”,是认真的理论思考。特别在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论观点的争论时,每一种理论都不是无稽之谈,都有它的道理和依据。因此,理论的整合就要求我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根据逻辑简单性的原则加以概括。从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有关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人们对管理本质的看法是各式各样的。比如:MP·福莱特(1942)认为,管理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其基本观点是将管理界定为“完成工作的艺术”,并强调了“通过其他人”这一特征。这个定义的问题是排除了自我管理,即将自我管理没有包括在内。同时,也没有考虑到单个人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如家务管理、饲养管理等对于非人的物的管理。P·罗宾斯和M·库尔塔(1996)认为,“管理这一术语指的是和其他人一起并且通过其他人来切实有效完成活动的过程”。他们强调的是“活动过程”,并突出了“和其他人一起”这一特点。同时,强调了“切实有效”的要求。“活动过程”的看法,无疑是可取的,但如果不和其他人在一起难道就不存在管理了吗?切实有效固然重要,但那些效率不高的管理活动,也不能被排除在管理之外。S·路易斯、H·古德曼和M·范特(1998)认为,“管理被定义为切实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也是“过程”论,但他们强调的重点是“支配合协调资源”与“达到组织目标”这两个特征。我们觉得这一表述是比较精确的。还有R·普伦斯特和F·阿特纳(1997)认为,管理者是“对资源的使用进行分配和监督的人员”,而管理则被定义为:“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和(或)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和利用各种资源(信息、原材料、货币和人员)来制定并达到目标的活动”。这一定义更为详细,突出了“行使相关职能”这一特征。以上定义反映了国外学者对于管理本质认识的变化和不断深入。我国学者在吸收和消化国外学者观点的同时,在他们所编著的教材中,也提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定义。例如:杨文士和张雁(1994)主编的管理学教材中认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徐国华(1998)等编著的教材中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喻晓航、齐善鸿(1997)编著的教材认为,“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实现某项活动的最佳的目标而进行的包含计划、组织和控制等职能的综合性的活动”。这个定义符合逻辑简单性原则。周三多教授(2000)等在总结国内外相关定义的基础上,为管理提出的定义是:“管理是指组织中的如下活动或过程: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该定义详细地罗列了管理的职能,并且是目前我国学术界比较认同的观点。但在他编著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一书中,又有不同的表述,认为“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这个定义强调了协调活动,也具有逻辑简单性。

综观上述有关管理定义的各种论述,说明管理学界在不断地寻求对管理的本质的最简要的科学的表述。面对以上有关管理实质的不同陈述,我们能不能综合各家之长,求得一个相对简要且能深刻揭示管理的本质特征的定义。这里我们冒昧地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供大家讨论。我们认为,从以上学者的论述中,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管理是一种过程;又认为管理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还认为管理与对于相关资源的调配有关;同时管理有许多职能,其中最重要的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另外,在这些不同的职能中,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最为核心的职能。我们认为,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五大职能中,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讲,决策、计划、组织和领导只不过是实现控制的不同方面而已。因此,我们可以简要地将管理的定义表述为:“管理是人们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对于相关资源进行调配与控制的过程。”这个定义避免了关于人数是单数还是复数的争议,也消除了有效和最佳的要求。关于职能种类的问题,我们想作进一步的辨析。

三、新定义的特点及管理职能的辨析

为了教学的需要,我们在自己的课堂上不得不对管理的定义和职能方面的争论,进行认真地思考和辨析。我们认为,将管理定义为“是人们为了实现预期目标,对于相关资源进行调配与控制的过程”。甚至再简单一些,将“调配与控制”简化为“调控”,也是可取的。因为在这个新的定义中包含着下述特点:首先,它汲取了“过程论”的观点,虽然没有出现“活动”二字,但是,只要一讲到“调配与控制”或者“调控”,人们就会知道这是一种活动过程。其次,定义突出了“调控”的实质,因为“调配与控制”正是所有管理活动的最本质的特征。特别是从上个世纪中期,随着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的提出和成功应用,使人们耳目一新。许多管理学家也重视了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来阐述管理学的问题,例如将企业看作是多因素的、多层的、多功能的、动态的、开放型的社会技术系统。而控制论又和有目的活动有关,控制就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所进行的调节与选择的活动过程。此外,我们强调“实现预期目标”,是为了突出一般的管理活动。如果强调科学管理,可以增加“有效地”这一副词,所以“有效地”三个字可有可无。但是,管理的目标问题非常重要,它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最后的归宿,是不能省略的。另外,定义用相关资源概括了管理的对象。其中包括有人、财、物、信息、时间等。总之,在新定义中大体包含了管理活动的所有要素:管理者是“人们”;管理目标是“预期目标”;管理对象是“相关资源”;管理职能是“调配与控制”或“调控”。这个定义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周详性和逻辑简单性。

当然,定义只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的特征,有一些特性是定义所不能涵盖的。例如,管理的手段(工具)和有些职能,在我们的定义中没有反映,更重要的是没有必要出现。在讲到管理的实质问题时,有的学者非常重视,甚至以罗列职能的方法来定义管理。我们也赞成将管理的职能特征作为最重要的“种差”。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合乎“属加种差”的逻辑规范的科学定义。但是,从管理学的历史上看,人们对于管理职能看法一直存在着分歧,最常见的有三职能、四职能、五职能和七职能之说。那么,究竟哪一种提法比较合适,这也是有必要深入讨论的问题。目前管理学界关于管理职能的分歧,突出地表现在对其种类的划分上。从管理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法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最早提出了企业基本活动和管理的五种职能。基本活动包括:技术、商务、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而管理的职能主要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是长期以来为多数人所认同的划分方式。不过几乎在同时,英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林德尔·厄威克则认为,管理有三大职能,即计划、组织和控制。他又提出了与其相对的三项原则,即预测、协调和指挥,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与完善。我们认为,厄威克的看法是非常精辟和深刻的,他不仅抓住了管理的最重要的职能,而且揭示了管理职能与其相关活动的关系。后来大多数教材将管理的职能压缩为四种: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从上世纪中期,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将管理视为“决策”以来,人们纷纷将决策从计划中提取出来,作为一项独立的职能。这样在四职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决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到,信息和创新又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所以人们又将信息的获取与创新作为管理的新的职能。这种与时俱进的努力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由此而来就难免会出现一些概念上的重复、交叉和逻辑上的混乱。例如,当人们将计划作为管理的首要职能时,并没有忽视决策的作用。因为决策与计划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不可分割的。决策是形成计划的前提,它与厄威克讲的“预测”相类似。计划是决策的逻辑结果,所以不提决策并不意味着排除决策,只不过是隐含着决策而已。如果将计划和决策都作为管理的职能,难免有重复的嫌疑。当然,我们也可以用一个新的概念来概括两者,即“策划”,这样也许比较妥当些。也有些学者将人员配备、指导、指挥、激励等作为管理的职能。但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其实人员配备是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指导、指挥和激励是领导的主要作用。如果将它们与组织和领导并列作为管理的职能,显然是一种重复,因此可以完全省去。

信息获取是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先决条件,我们认为没有必要作为一项单独的管理职能提出。关于创新的问题,有的学者将其作为管理的重要职能,并认为这也算是一种管理理论的创新。但是,当我们仔细翻阅有关管理创新的内容时,觉得它们完全可以放到组织变革之中去。因为,所谓任务创新、制度创新、结构创新、技术创新等均属于组织变革的问题。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喻晓航在其《管理学原理》中,统计了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国外十三种管理学著作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其中组织、计划和控制为多数学者所认可。指挥、激励、人事、沟通等,所涉及者均在三至五种以上,如果将这几种职能归纳在领导之中,其统计数也在十种以上。这远远地超过了对其他职能的认可。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值得强调的管理职能理应概括为“策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种。根据逻辑简单性原则,也不需要再增加其他项目。至于这些项目之下的细目问题,尚可以进一步商讨。在知识激增的情况下,在各种观点层出不穷的时代,从逻辑简单性原则出发,对相关的概念和原理、原则进行整理和综合是很有必要的。它对于形成管理科学的范式以及该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会有所帮助。最后大家看到,这里我们对于管理职能整合的结果和以往大多数管理学的教科书的四职能归纳几乎没有区别。唯一的变化是将“计划”改成了“策划”。其实不做这样的变化也没有关系,因为计划中包含着决策。这种螺旋式的回复现象,是否可取?或者这种回复是否意味着大家有可能在新的条件下达成新的共识?这些问题有待于学界学者的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1]喻晓航,齐善鸿.管理学原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1-3.

[2]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4,183-184.

篇3

《大学语文与写作》考试大纲

一、考核目标

主要考核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阅读、分析浅近文言文、一般语体文的能力以及写作常用文体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语言知识、文学常识、阅读分析、基础写作。

(一) 语言知识

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

2.了解常用文言虚字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和同一个文言虚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二)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主要包括古今各种文体知识;中国古代和现当代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作家的朝代、字号、文学成就、诗文集名称、代表作、在文学史学上的地位;重要作品的作者、出处及名句;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三)阅读分析

对于古代、现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大意,段落层次,主旨或中心论点,哲理内涵,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者的思想观点、感情态度,作品所用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比兴、白描、象征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引用等)能进行准确深刻的欣赏分析。

(四)基础写作

基础写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理解应用文写作知识,并会具体运用写作知识进行写作实践,具体掌握书信、通知、通告、通报、请假条、感谢信、慰问信、倡议书、总结、调查报告、广告、合同、申请书、产品说明书等的写作;二是根据所给题目或材料,撰写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文字通顺,标点准确,书写整洁,不少于800字。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分数:试卷满分150分。

3.考试时间:150分钟。

4.试卷内容比例:现代文学作品约40分,古代作品约50分,作文约60分。

5.题型比例:单项选择题约20分,填空题约20分,阅读分析题约50分,应用文写作20分,命题写作40分。

四、参考教材

季孝良编著《专升本大学语文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吴相洲主编《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徐秋儿主编《现代应用写作实训》,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曾湘宜著《应用文写作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内容提要和要求

第一章 管理概论

1、组织与管理的定义。理解组织与管理的涵义,理解管理的研究对象:管理主体——管理者的基本特征,以及管理客体——管理对象及环境的特征。

2、管理的学科分类、特点、性质和基本原理。理解管理学的特点和性质;深刻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

3、管理的基本职能。熟悉管理的基本职能,并能对组织进行管理职能分析。

4、管理机制和管理基本方法。认识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能对各种管理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深入理解泰罗科学管理的要点及其贡献;理解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以其要点;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深入理解梅实的人际关系学说与霍桑试验及其结论。

3、管理理论丛林。理解管理理论丛林的主要流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

4、管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理解西方管理思想中对人的认识的发展变化,理解管理科学研究的内容的发展变化。

第三章 管理的计划职能

1、计划工作。理解计划工作的含义,计划工作的类型及步骤;掌握计划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掌握计划工作的方法和技术。

2、战略性计划管理。理解管理目标的性质,远景与使命的含义;掌握战略性环境分析的要点,及战略选择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各种新型的企业资源计划方法。

3、决策理论。深入理解决策的概念,掌握决策的类型、决策的原则、决策的程序;掌握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决策分析方法。

4、预测理论。理解预测的概念,熟悉经济预测的种类,掌握一般的预测方法。

第四章 管理的组织职能

1、组织及组织工作。深入理解组织与组织工作的含义;掌握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熟悉组织结构的类型。

2、组织结构的设计。理解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组织结构设计的目标任务和组织设计的原则。

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理解管理幅度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理解部门与职权划分的类型及相互关系;

4、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理解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组织结构、集团结构的优缺点,及管理特点,了解如何发挥每一种组织形式的作用。

5、人员配备。理解人员配备的涵义及原则;理解人员配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理解管理人员的来源及对管理人员工作评价的原则;理解管理人员培训和发展的方法。

6、组织力量的整合。理解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概念;理解和认识直线与参谋两者在组织中的角色及其关系;理解委员会的概念。

第五章 管理的领导职能

1、领导理论。理解领导的概念,与管理者的区别,领导工作的实质,领导权力的来源。理解几种典型的领导理论;了解领导的修养与素质以及主要的一些领导方法与艺术。

2、激励理论。深入理解激励的涵义与作用,激励的作用过程;理解最主要的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熟悉常用的激励方式与手段:物质利益激励、社会心理激励、工作激励。

3、沟通。深入理解沟通联络的含义与作用;熟悉沟通的类型和常用的沟通方法;理解沟通障碍及实现有效沟通的途径。

第六章 管理的控制职能

1、控制的一般理论。理解控制职能的涵义及作用;熟悉控制系统的构成(基本要素)、组织运转的基本要求、三种基本的控制类型(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理解控制的原则与要求。

2、控制的过程、内容和方法。理解和熟悉控制标准的涵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熟悉管理控制的内容;理解和掌握常见的管理控制方法:专项控制:计划控制、时间控制、数量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人员行为控制等,以及综合控制;理解预算控制与非预算控制的涵义

第七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

1、创新职能概述。理解创新职能的内涵及其在管理职能中的作用意义;熟悉创新的特征、种类与内容。

2、创新的过程、原理、方法与管理。了解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类型、创新的过程、创新的原理及创新方法;理解创新管理的涵义。

二、考试题型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满分150分。

三、参考教材

篇4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机构;策略;竞争优势

一、经济环境

当今社会,经济环境处于快速变化中,这种变化可以通过以下现象来描述。在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和投资方的需求下,呈现不断增长的供需竞争。在这种经济环境中,成功的竞争组织就需要不断地改进他们的性能,包括采用降低成本、革新流程,来提高对市场反应的速度。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的组成被视为当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其人员以及他们的管理方式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得益于其他关于竞争成功与否的因素作用,考虑到竞争优势的基础已随时境变迁。那么,发展出一套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和策略的不同的参考框架,是很有必要的。1.传统的竞争手段、规模经济等,依然可以提供竞争优势,但是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对于组织的可持续性发展更为重要。2.人力资源管理的宗旨是要保证和维持组织所需的有技术、忠诚和充满干劲的人才大军,这就意味着要采取步骤来评估和满足未来人们的需求,增强和发展人们的内在能力和潜能。这都是要通过提供学习和连续的发展机会而获得。3.目前人们对人力资源认识不足,在管理方面上存在和面临着许多问题,在运营过程中,常常把人力资源视为人力成本。当发展成功时,组织对人才的需求也同样强烈。但是,一旦遇到挫折,减员增效就成了解决困难的必要手段,这样将给组织部门带来隐患。对此,应该在观念上更加重视,进一步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二、人力资源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是指一个组织或单位为客户所创造有别于其他组织或单位的价值。按各行各业来说,它体现在服务或者市场之中。1.处于同一组织中,由于存在个性差异会对组织效益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不同的组织中所起到的作用性质也可能有所不同,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领导者自身的目标在工作中起到积极的影响力,就应该为其发展目标,提供动力和智慧。从竞争而言,能够更加有效地给予反应。2.基于资源的观点,人力资源的系统,通过发展可以持续地保持竞争优势,而许多组织部门持续卓越的表现也得归功于其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以获取竞争优势的能力。3.从20世纪的最后几年开始,人力资源管理开始意识到是人决定着市场或者设备,一个组织的各个方面,除了人之外,都是有惰性的,只有人才是最重要的,使用人可以产生价值,维持一个健康的经济。更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了,通过人力资源所获得的成功是可持续的,而且不容易被竞争者模仿,这是因为源自有效管理人员得到的成功不容易被识别。

三、人力资源管理目标

1.近几年来,人力资源培训滞后,组织机构逐步认识到培养人才是单位的第一要务,在管理人员上进行投资,针对职工开展执业生涯规划,开展对不同个性的职工,在其职业发展道路上给予有区别的指导、设计,进行综合知识、专业技术等特殊能力的培训,坚持完善培训体制、引导和激励,进而提高相关能力。2.为了确保组织部门能够认识其目标和所需的知识,要逐步发展智力资源,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管理,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精神,让员工在工作中融合起来,实现多赢的目标,不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促进队伍综合素质。3.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想逐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我们就要从以人才招聘的环节开始树立起长期的发展战略,为应聘者计划好其职业发展的正确道路。只有这样,管理水平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4.加强和注重文化建设,以文化驱动机制来造就创新,从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科学管理,层层分解任务到人,激励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项工作中,实现其目标和价值。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人力资源管理,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和困难。个人认为,应从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以科学管理合理引导为手段,创新人力资源科学配置。1.“以人为本”实现合理化管理。“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创新的思想基础,人才管理需要一批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员工,对待工作要兢兢业业,有责任心和公而忘私的精神,在工作中吃苦耐劳,肯动脑子,充分实现每个员工的自身价值。2.用科学管理合理引导为手段,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在过去的年月里,见证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包括两个变革,第一个变革是将过去的人事管理变为人力资源管理。第二个变革是由人力资源管理变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3.通过变革,组织部门意识到人才是重要的资源,除了协调好人力资源政策和实践外,还与他们的需要息息相关。人力资源只有通过合理的政策和实践来进行管理,有其相伴的恰当的行为,才有所需要的驱动力。换句话说,就是为了员工能够在各自岗位上掌握更多技能,培训他们干什么就学什么,缺少什么就补什么,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4.总之,人力资源管理实施的理论前提是:人是关键资源,而且组织部门性能主要依赖于他们,因此,只有拓宽引进人才,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政策的运行能够有效发挥和实践,架起一座相互了解的桥梁,有保障地发展和配置优秀人才,确保有才干和有动力的人员被组织部门所用,以满足现在和未来的要求,更具有目的性、科学性和前瞻性。

五、结论

综上所述,从各个研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力资源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是以公益化和服务为主导的,是搭建人才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窗口。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还有许多除人力资源之外的多种因素,也同样有很大影响,笔者希望业内同行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化管理,实施优质服务,最终实现提升人才市场的管理,达到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邹怡君.浅析个体化差异理论在专科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经济师,2012(12)

[2]李啸尘.新人力资源管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3]葛雷利.员工个性差异与异化管理策略,2007

篇5

关键词:管理思想演变 真理性探讨 理论创新 价值观

管理实践古已有之,但系统理论的形成并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却不长。一般认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出现的古典管理理论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此后,管理学经过百年发展,已成为学派纷呈、主张林立的学科了。从其发展的历史及内容来看,本人认为,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早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代、社会人时代和现代管理时代。管理学科的发展,从本质意义上来说,是在科学理性、制度理性和道德理性三者之间寻求一种“最优解”。

一、西方管理理论百年发展轨迹

西方管理思想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于20世纪30年代,成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完善于20世纪80年代,新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

(一)早期管理思想的形成

在早期管理思想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反商业、反成就和很大程度上反人性的文化价值观。管理思想大多散落在古代的史籍和各种著作中,没有相应的专著或出版物。如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提供了关于管理和组织的远见卓识:劳动力的专门化,部门职能,集权、分权和授权,配合与领导力等;我国古代典籍《孙子兵法》关于战争原则的论述至今仍吸引着大量的读者,其中关于战争中的节制和谨慎、速度、灵活性和适应性、战略的运用等思想是与现代企业的战略管理思想息息相通的。然而,文艺复兴为工业化革命以及后来对于理性的、正式的、系统的管理知识体系的需要创造了前提条件。亚当·斯密(Adan Smith,1727—1790)在他的《国富论》中创立了古典学派,并成为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奠基人。他提出:只有市场和竞争,才是经济行为的调节因素。市场上“看不见的手”将确保资源获得最好的配置和得到最有效率的回报,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上,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国家在经济上的自身利益将给所有人带来最大的繁荣。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第一个明确将管理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同土地、劳动、资本相并列。由此,人们开始考虑个人得失,但它必须适应某种理性的管理框架。在这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随着文化的改变人们的管理思想也随之改变而逐渐演变。

(二)科学管理时代

经过英国工业革命的洗礼,西方国家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产生了以美国的弗雷德里克·W·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51)、法国的朱尔斯·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1841—1925)、德国的马克斯· 韦伯(Max Weber,1864—1920)等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较系统地探讨了经济管理问题。泰勒等人倡导的科学管理,主要探讨了在工程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他们认为:当时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是很大的。于是他们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所谓标准的操作方法。用这种标准的操作方法对全体工人进行训练,并据以制定较高的定额。这就是所谓工作定额原理。为了使工人完成较高的工作定额,除了使工人掌握标准操作方法以外,还必须把工人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以及作业环境加以标准化。这就是所谓标准化原理。为了鼓励工人完成工作定额,他们提倡实行一种有差别的、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度。泰勒等人认为,通过科学管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两者都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并提出了“一等工人”的说法和“人岗匹配”的管理术语。泰勒对设置合理的绩效标准和计件工资率激励机制以及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的评论是:产量提高的真正潜力并不是“更辛苦地工作”,而是“更聪明地工作”,“科学管理的本质就是伟大的心理革命”,体现了他主张劳资双方互利关系的哲学思想。此外,泰勒等人还对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划分、职能管理制的采用和组织结构上的管理控制原理等进行了探讨。泰勒的代表作是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1912年泰勒在美国国会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对泰勒制和其他工场管理制听证会上的证词,也是研究科学管理的重要文献。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是以大企业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的,而且他认为他的理论不仅适用于公私企业,也适用于军政机关和宗教组织等。他的管理理论主要包含在191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他认为,管理不同于经营,只是经营的六种职能活动之一。经营的六种职能活动是: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这六种职能活动,是企业组织中成员分担,只不过由于职务高低和企业大小的不同而各有侧重。至于管理活动,则又包含五种因素,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法约尔对管理的五种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十四条管理原则,即:分工、权限与责任、纪律、命令的统一性、指挥的统一性、个别利益服从于整体利益、报酬、集权、等级系列、秩序、公平、保持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法约尔还特别强调管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可以通过教育使人们学会管理并提高管理水平。

韦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方面,他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这集中地表现在他的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韦伯主张,为了实现一个组织的目标,要建立计划、分工、职权等级、权利、义务、指挥管理体系或阶层体系。组织中,任务分配、教育训练、薪金、升迁制度等要通过明文规定形成一种“职业的”管理,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规定的规则和纪律。这些规则和纪律是不受个人情感影响而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组织成员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这种不偏不倚的态度不仅适用于组织内部,而且适用于组织与外界的关系。韦伯认为财富是评分机制,而非目标;他认为有钱的个人、国家是新教特点的代表,懒惰是坏的;勤奋工作才是要旨;专业化劳动分工是神圣的;过度消费是一种罪;应重视储蓄。这种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能提高工作效率,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组织体系。

(三)社会人时代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单纯地强调管理的科学性、理性化不能保证管理的持续成功和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20世纪30年代,霍桑试验证明生产率不仅仅是取决于管理的科学化,而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积极性和态度,而员工的积极性和态度又取决于员工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霍桑研究将人际关系运动推向前台,并提出了社会人的主题。这也是泰勒和科学管理的后继者们在组织中,以及管理者在如何应对新时代精神的工作中,发现了新的维度,由此也有了管理理论的一次重要转变:一是对人而不是对生产的更多关注;二是告诫人们降低组织结构的僵化程度,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三是只是将经济激励视为动机结构的一部分;四是更多地关注情感的非逻辑性,而不是效率的逻辑性。揭示了人际关系运动以及作为文化环境产物的几个基本观点:提倡社会的、人文的技能,而不是技术方面的技能;强调通过集体和社会团结来重建人们的归属感,以便克服精神的混乱;注重通过工会、参与式领导,将工厂中的正式组织和社会系统结合起来,使权力均等化;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时期的管理思想为社会、组织、企业和全体社会人应对经济萧条(1929年经济大萧条)提供了重要的发展理念支撑。从此,人际关系学派提出了“社会人”的概念。与此相适应,产生了“以人为导向”的管理思想,这是管理史上第一次明确了人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在以后形成的行为科学中,则始终把人放在管理工作的重要乃至中心位置上,管理也因注入了人的感情而充满了感性。

(四)现代管理时代

二战后,随着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企业外部竞争愈加激烈,对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科学经营决策要求也随之提高,这时行为科学理论对此已力不从心。于是“理性主义”从沉睡中醒来,迎来了综合古典科学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的现代管理科学,强调理性精神和人本主义的有效结合、组织结构的创新与发展、管理问题解决范式;积极寻求对管理及其目的、职能和范围的更好理解,改善组织绩效和增强对人的理解,平衡个体和组织在寻求各自目标时的需要,把组合与经济、技术、社会和政治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管理学理论研究更具专业化:一是源于教学、研究和实践所需对管理理论进行了综合探索;二是对组织中的正式要求与组织人的非正式维度之间的和谐展开了探索;三是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研究、管理决策量变分析;四是跨文化与全球化管理问题探索;五是商业伦理、公司社会责任感和管理思想发展新思路研究;六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在生产中的地位发生了革命性变革,更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更强调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实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以能力特别是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本资本的价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于理论创新和实践过程之中。纵观管理学的演变,现代管理思想的脉络可简单概括为:系统管理—科学管理—生产管理—运筹学研究—生产与运筹管理—计算机系统理论和管理信息系统;早期“人文主义”—社会福音派和工业心理学及社会学—人际关系和“社会人”—对霍桑试验的再考察—自我实践双循环学习—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及组织理论;对法约尔的重新发现—戈登和豪厄尔报告、皮尔森报告—管理者的角色及对管理者工作的研究—商业政策—公司理论、战略管理—一般管理理论;韦伯和正式组织理论—作为社会及技术系统的组织—企业的行为理论—组织理论的大量出现—组织与环境及跨文化管理。

二、管理学理论的真理性问题

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美国社会科学家大量涌入商学院,这对管理思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他们带来了不同的研究视角,研究工具以及研究理念,由此也引发了关于组织和管理理论的激烈争议和评判。“已有的管理学理论并不是绝对的真理”的争论成为新的理论研究热点。本人认为,这一问题的讨论既涉及到管理学的科学性,也关系到管理学的真理性或真理标准,对管理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有关管理学理论研究忽略了管理学范式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而是认为“弱科学性”是由管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的。由此回避了管理学真理性的本质讨论,回答管理学的科学性问题,就应当承认管理学理论是客观的相对真理。

首先,应当承认管理学真理性问题的提出,是与托马斯·S.·库恩的范式学说中的 “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概念直接相关的。所谓“范式”库恩(1974年)作出的明确描述是:指特定的学科共同从事科学研究必须要遵循的公认的“模型”,研究者应遵从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标准等科学研究相关的所有东西。“不可通约性”是库恩考察科学史后得出的想法:即使在最严格、客观的物理学中仍然有相互冲突的物理世界。库恩的范式不可通约概念,对科学的“理性”和“客观性”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表示两个范式之间找不到共同的基础来理性地作出评判。不可通约性在管理学研究中可以包含三重意思:一是有关组织及其管理的科学标准不同,如什么是组织及其管理的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导致了管理学真理性问题;二是组织及其管理概念的变迁问题,也就是具有相同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问题;三是管理学研究者的世界观的差异问题。这里,我将重点讨论管理学真理性的本质问题,而这一问题涉及到管理学家们对组织及其管理中的多元化范式能否通约的看法。

第二,不同范式的不可通约,其实意是“不可共量性”的意思,并不是说范式不可比较。因为过分地强调不同范式的不可通约,可能导致人们在认识管理理论的思想方法上走极端的情况。范式的不可通约,可能导致范式的绝对不同,可能导致一种范式把另一种范式视为假想之敌的情况。这就可能否认不同的范式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特性,导致主观臆断和相对联想。应当承认不同的管理学范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互相补充、相得益彰。这是因为管理学发展是常规性与革命性、连续性和间断性、继承性和批判性的统一;管理学发展过程中各种范式虽有质的差别,但绝不是新范式对旧范式的替代,也绝不是新范式对旧范式的简单否定,而是辩证的扬弃,既新范式是对旧范式的批判和继承,新范式中包含着旧范式的客观的、合理的、正确的内容。本人认为,在不同的范式之间存在着合理发展的链条,它既可以对前后发展的不同的管理学范式进行比较,也可以对同一时期在同一领域内对立的管理学范式进行比较,从而揭示出管理科学不断演化的事实。

第三,应当从新视角认识管理学的真理性。作为历史科学的管理学范式中没有“不可违背的”东西,也没有“不可通约的”东西,一切都是可变的、可修正的、可抛弃的。鉴于管理学发展存在一时期同一领域内对立的管理学范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合理演化的客观事实,本人认为,不能用“弱科学性”来说明管理学真理的性质,而是应当承认管理学理论是客观的相对真理。而不能用一套超历史的理性标准来规定管理学,用简单的理性图式和理性标准来描述管理学发展史,这就是的社会历史观。

第四,在科学理论不断出现的过程中,同一个事物会同时出现不止一个的学说,这些学说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因为自然界中的每一个事物进程,都是由多种因素所控制和制约的,而因素是在不停的变化和转移当中。我们找到了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这就是我们要得到的规律。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至于得到的规律是不是真理,就要看这个规律对事物整个过程的分析是否全面,是否完整,在自然界中同类事务中是否有普遍的适用性。真理揭示的是对事物全面完整的、系统的、抽象的、符合事物发展过程的逻辑关系。理论系统都像一座金字塔,真理就是金字塔的顶点。形成这座金字塔所有的基石都是真理的各种观点和看法。所以真理本身对人们的重要性,比不上人们追求真理过程的重要。管理学理论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的促进和发展,已诠释和验证了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而探求真理的过程,使人类的历史放射出绚丽多彩的光芒。

三、管理学理论的贡献与创新

管理思想史就是一部人类如何提高效率的历史。从亚当·斯密对劳动分工的系统研究开始,泰勒、卡尔·巴斯、甘特、哈林顿·埃莫森、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以及后来的行为科学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管理效率进行了研究,但无一例外都是围绕着“数量”中心,即如何增加产品的产量。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顾客的需求特征从量化、规模化转变为质化和个性化,他们对产品的质量、样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过去卖方市场的那种“以量取胜”的企业战略失去了实际意义,从而转向寻求“以质取胜”的道路,“质优者胜”成为了市场经济竞争中一条铁律。各个企业开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也往更高层次发展,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许多知名学者都提出了有关质量管理的观念和理论,如戴明的“领导职责14条”和“PDCA循环”、朱兰的“重要的少数”与“有用的多数”及“三步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费根鲍姆的“9M因素理论”、石川馨的“全公司性质量管理”、克劳斯比的《质量不花钱》和《完美无缺—不流泪的质量管理》等等。“质量管理是企业经营的生命线”的观点逐渐成为企业和其他组织的核心理念。

从回顾中不难看出,虽然每种理论都有所不同,但所有的理论都是针对当时的具体环境,都是围绕提高效率这一管理的核心问题而展开的。提高效率经历了从以“量”为中心到以“质”为中心的转变这是一种新的哲学思想的转变。但无论是“量”还是“质”最终归宿都是管理效率的提高,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生命力。效率是管理永恒的研究中心。正如雷恩所说:“人们并不是理性的,而是由本性支配的,因而通过理解这些本性,就可以揭开迄今未探索过的心灵的秘密。”人性观是管理理论的依据,也是构建管理理论的逻辑起点,西方近代管理思想的发展,清晰地展示了人性假设与管理模式之间的必然联系。没有“经济人”假设,泰勒就不会提出科学管理理论,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是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趋于一致;之后,梅奥从“霍桑实验”中认识到除了对经济利益的需求外,人们对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也很重要,因而否定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没有“社会人”假设,梅奥就不会提出人际关系理论;当代管理学派中对人性的假设纷繁复杂,马斯洛基于社会中人的自尊与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提出了“自我实现人”,他认为人都是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接着,麦格雷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Y理论;在当今社会,人们受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陶冶和洗礼,人性变得非常复杂,沙因在综合“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复杂人”,强调了社会中人的需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因各种情况采取适当的多样性模式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除了利己等特征外,在做出经济行为时,会有道德的自我约束,越来越考虑到或顾及到社会的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即“道德人”。通过对上述西方管理思想中人性设定的演变过程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由“经济人”、“社会人”到“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再到“道德人”,这条主线也反映了中国的古代哲理:以人为本,本理则固,本乱则国危。它将沿着人性假设的深入思考而不断深化和完善。然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管理学发展的趋势也向着新方向快速迈进。一是研究对象不断外延,不只是组织内部的事务,更加关注组织与全球的关系;二是使命不断提升,不再是提高效率,首要任务将是精心培植核心竞争力;三是研究重点不断聚焦,直接对准组织间的竞合关系、文化融合、竞合双赢;四是管理内容不断深化,由对人、事、物的管理转变为对知识的管理;五是研究方法更加科学,突破定性分析,注重数学模型、经济学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

四、管理思想的演变与文化价值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经济的飞速发展,加之中国从官督商办到全民下海,从国家垄断到自由竞争,从中央计划到市场主导,中国成为新兴市场国家的领跑者,使得人们的眼光重新从西方转向东方,开始研究中国管理模式及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许多学者研究后发现中国管理模式及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长处往往是西方管理中所欠缺的地方。管理科学与文化的融合带来了管理学革命性的变化。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威廉·大卫认为,对于这种源于中国式的管理,“我们一旦理解了它就能够将它与我们自己的组织形式进行对比并了解我们的环境内还缺什么东西”。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洽生学。治国学适应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需要,包括财政赋税管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场管理、货币管理、漕运驿递管理、国家行政管理等方面。洽生学则是在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起来,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学问。这两方面的学问极其浩瀚,作为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一些要点: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中国传统思想的优点主要是:重视发挥人在管理中的能动作用,注意各种管理因素的协调平衡,善于从整体的、长远的管理目标出发来决定各种管理措施,努力在管理的过程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倡导群体凝聚的精神,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产生了诸如系统工程思想、运筹学思想、信息思想、综合管理思想等实际应用的光辉范例。管理学理论植根于行为科学,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经济学,最早探索东方管理思想的学者复旦大学水教授认为,管理思想在三个方面表现出从中方到西方、再从西方到中方的回归:其一是大家所公认的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其二是文化对管理发展的作用,其三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他认为,其具体表现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 权益制衡的“三为”管理思想的回归。

然而,当代西方管理兴起的“人本主义”思潮、现代管理思想中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出现路线分歧以及中国及东亚国家新经济所引起的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讨论都不意味着传统式的人文管理已可取代西方科学的管理,科学管理理论与新的时展现实相结合赋予了新的生命力,科学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变得更合理。事实上,正是由于管理的成功,管理正迅速地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资源和发展中国家的基本需要。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言:“从作为人们的专门的研究对象,社会的经济机构,管理与管理者正成为发达社会中普遍的、独特的、本质的器官”。科学与人文的界限并非绝对的,人类的进程与一切事物的进程一样,合乎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合理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应该是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从外部看,管理思想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价值观以及环境挑战和国际挑战影响下,不断实践和发展。同时,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汇合和互补,也将会形成一种全新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并成为当今管理科学发展中的一个“热点”,为管理学的不断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A·雷恩、阿瑟·G·贝德安著,孙健敏、黄小勇、李原译.《管理思想史》(第6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

[2]罗珉.《论管理学的真理性》[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4)

[3]韩学亮,初冰,王宵.《基于观念范式的管理学与经济学同源性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1)

篇6

毋庸置疑,会计委派制是我国政府极力推动的结果,其目的在于规范会计行为、强化会计监督、根治会计信息失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日渐分离,经理人员拥有越来越大的经营自,并且完全控制了企业的财务会计系统。在“内部人”控制下,有的企业随意篡改财务会计报告,粉饰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的情况,导致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削弱了国家财经法规的严肃性,误导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微观决策,带来了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会计职能弱化,会计监督乏力,会计秩序混乱已经成为滋生腐败的重要源头。

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触及诸如产权制度等深层次的根本性问题,社会调控和监督体系还不完善,特别是注册会计师尚未发挥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警察的作用,法律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约束与惩戒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有序性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之一。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已迫在眉睫。为此,政府决定从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入手,试行会计委派制,这是相当必要的。可以这样讲:会计委派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为会计委派制的提出与推行提供了直接的驱动力量。

二、会计委派制——悖论研究、理性探讨

会计委派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度,根治日趋严重的社会腐败。但是,理性地看,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既有企业内部管理的问题,也有企业外部控制的问题;既有观念变化的因素,也有体制变革的原因。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会计群体行为失控,会计定位存有偏差,会计法规体系不健全等都会导致信息失真,而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抓其一而漏其三,往往会掩盖事实,推卸责任,贻误深化改革的有利时机。因此,笔者认为:会计委派制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实践中的可行性是应该探讨也是必须探讨的。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核心问题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而我国政府所认同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公司制。这一基本思路,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当然,现代企业制度的表现形式并不仅仅是公司制这样一种方式,并不排斥其多样性的问题。但是,现代企业制度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不应该影响我们按照既定的改革目标走下去。那么,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呢?通俗一点讲就是“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分明、管理科学”。这主要是针对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组织的特点来说的,很有针对性,但不严密、不科学。但即使是这一要求,现在也没有得到根本落实。我们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产权问题。当然,政企早就应该分开,权责早就应该明确,这已无须多谈。有人讲,“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和关键,笔者不愿苟同,但也不敢否定。管理科学很重要,管理不科学,不讲究科学的思路和方法,不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研究,不进行科学的决策和控制,不计成本,不讲效益,开源不足,节流不力,什么类型、什么成分的企业也搞不好。但是,科学管理的动力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产权的明确,来自于机制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问题是产权问题,只有产权明确了管理科学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此,我们一定要淡化国有企业国有产权的成分,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投资主体多元化。

公司制是一种集体出资、共同治理、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法人企业制度。其核心问题是法人特征,即投资者将其财产的所有权有条件地让渡给企业,从而形成企业财产权——公司的资产归企业所有,而不是投资者或债权人,公司的债务由企业承担,而不是投资者或股东;只不过公司应当对资产的出让者承担资本保全、增值或到期还本付息的责任和义务,即会计上所讲的权益。怎样才能使得投资者或债权人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从宏观上讲,要立法,通过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来保障其合法权益;从微观上讲,要强调共同治理,即由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共同管理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体系,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法人治理结构,抑或公司治理结构。

现在有一种误解,认为一提现代企业制度似乎就是要把所有的企业都改造成公司制企业,实际上多种企业组织形式并存是世界上极为普遍的现象。不同的组织形式对各方利益的保障程度和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比如业主制或合伙制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生产经营结构单一、持续经营能力较弱,出于对债权人利益的考虑而规定为无限责任,同时并不以企业名义交纳所得税;相反,公司制企业,由于规模较大、生产经营结构复杂、持续经营能力强、具有“永续的生命力”,出于对投资者利益的考虑而规定为有限责任,同时要以企业的名义交纳所得税。只不过,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相对于过去来讲是更先进、更主流、更具代表性的一种企业制度,正因为如此,我们往往选择公司制企业的经济业务流程来分析和研究会计问题,会计委派制的研究也不例外。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产物,实质上是一种契约或制度的安排,即是一种联结并规范股东、董事会、经营者或管理者和职工权利、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其核心是对经营者责权利的制衡与安排。如何计量与披露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完成与履行情况,会计的作用便凸现出来。它通过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揭示来对经营者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同时通过会计的控制与监督职能维护公司资产的安全、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通俗地讲,经营者所承担的责任能否完成以及完成情况怎样,应该通过会计来报告与揭示。那么,会计应以怎样的立场、观念来报告和揭示这种责任呢?会计界有多种看法与理解:有会计是服务于股东的委托人会计观;有会计是介于委托人与人之间的中间人会计观;有会计是为人服务并解除受托责任的人会计观;有会计既为委托人服务,又为人服务的双重身份观;有会计应当从国家利益出发,服务于宏观经济管理的国家利益观。笔者赞成第三种观点,认为会计应当回归企业,应该成为经营者的人。因为会计作为一种职业,与律师、医生、教师等并没有根本的区别,他受雇于谁就应该为谁服务,当然他必须遵循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另外,无论从形式还是实质上会计都不能独立于企业而单独存在,这也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和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并不赞成会计委派制。但从现实来看,会计委派制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三、会计委派制——现实选择、审慎推行

理论研究是为实践服务的。现实的问题是:我们提出了现代企业制度,但现代企业制度并没有真正建立,国有投资主体缺位极为突出;我们提出了法人治理结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虽然一应俱全,但并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制衡机制,始终解决不了国有资产流失、会计监督弱化的问题。究其原因,问题就出在我们并没有建立过真正意义上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制企业,多是在设定的前提下大谈国有企业改革或改制。我们讲会计要回归企业,也是以假定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和完善为前提的。如果离开了这个前提,会计回归企业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分析应该看作是会计委派制现行合理性的一面。

篇7

关键词:科学管理;泰勒;我国企业

1.泰勒科学管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追溯泰勒科学管理传入我国的时间,甚至早于欧洲。早在1914年,我国民族工业家穆藕初先生意识到科学管理的巨大价值,不远万里到美国向“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当面求教,而后开始着手翻译包含“泰勒制”精华思想的《科学管理原理》[1]。遗憾的是,20世纪复杂纷乱的中国环境,并没能使科学管理扎根结果。纵观我国企业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总是不断地被政治变故和战争所打断。以市场经济算来,我国企业真正迈入市场化,在按照企业规律运营的历史短短的二三十年中,科学管理被一些更新潮的管理概念和术语所湮没,很多企业还没有夯实基础就盲目地追求管理前沿;未形成严谨有序的职业化团队就开展企业文化等。时至今日,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内部仍然带有一定的经验主义等原始色彩。从普遍意义上讲,当前我国企业的管理还处于一种“草莽管理”的状态,然而,并非所有的我国管理者都认清了这点。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具体地说,管理缺乏严谨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延续性,其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科学管理。

2.泰勒科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管理制度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1)用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泰勒写道:“人的生产率的巨大增长这一事实是文明国家和不文明国家的区别所在……如同节省劳动的机器一样,科学管理的最核心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单位劳动力的生产效率”[2]。

(2)提升效率的有力工具是标准化与工时研究。在科学管理诞生之前,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工具都是根据师傅的经验制定的,作息时间和机器设备也由管理人员依据以前的记录来确定。为改进这种方法,泰勒选择熟练的工人,记录他们的每一项生产动作,每一道工序。通过分析来去除不必要的部分,再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以及额外的延误时间,就是该工作所必需的总时间。据此得出一个工人的合理对策日工作量,这就是著名的“工作定额原理”。

(3)培养“第一流的工人”。这里说的第一流的工人并非劳动模范,而是指在其适合的工作岗位上从事其适合的工作的人。泰勒认为,培养第一流的工人,主要是管理者的责任,使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优势与其本职工作相配,并且要使员工乐于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工作。

(4)实行薪酬激励制度。泰勒提出新的计件工资方案,其中包括由管理层制订以工时研究和分析为基础的定额标准,在此基础上采用按工人完成定额的情况确定工资报酬的“差别计件制”的激励性薪酬制度。另外,泰勒特别强调,薪酬支付的对象并非职位,而是工人。也就是说薪酬激励的重点在于生产工作的效率,而不在于工作的类别,这样能够克服“磨洋工”的现象,最大限度地激发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5)在工人与企业之间,要停止过去的敌对关系,开始新的合作关系,即“精神革命”。过去,企业更关心低成本,而工人更关心高工资,这就产生了矛盾和冲突。泰勒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需要工人与企业的合作。“精神革命”的目的就是使双方意识到提高效率对方法都有利。泰勒将这种企业与工人之间的合作关系称为科学管理的实质。

(6)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泰勒认为,工人仅凭经验无法找到科学的工作方法。因此,这些工作应交由计划管理部门去做,而执行职能则由一线管理者和工人来承担,并且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这也与我国古代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殊途同归。

3.现阶段研究泰勒科学管理的意义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农耕时代,有过辉煌的农业文明,但是由于历史发展的特殊性,不曾经历西方工业革命的洗礼,无法形成真正的管理科学。中国的封建社会,在此历史条件下,机器大工业生产不可能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中国也不可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转为资本主义社会。没有社会化大生产,就无法形成标准化的作业流程,也就无法形成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这些体现工业文明精髓的要素。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尽管有了高速的发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拥有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硬件设施,然而我国在企业管理方面仍然有待于提高。

总体来看,在资本经济关系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观念具有相当程度的合理性,所以,他的理论和实践能够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取得成功。国外有研究指出,根据劳动生产率的数据,当时完全推行科学管理方式的大多数工厂,的确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例如最先应用并取得成功的美国通用洗车公司以及福特公司等等。而科学管理方式的精髓及其在泰勒之后的不断被完善,更是历史性地提高了西方国家的生产力,为人类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把科学管理评价为生产力发展的一次巨大革命[3]。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企业面临科学思想缺乏、经验色彩浓厚等严重问题,很多企业仍然停留在家族式企业的阶段,管理还没有走上正轨,这正与当年一战后刚刚开始学习科学管理的欧洲的市场环境极为相似,而在此程度上探讨“人本”、“文化”、“战略”等显然是不现实的,其普遍缺少科学管理所提倡的规范化、流程化管理作为基础。在西方企业忙于进行企业流程再造、企业文化等环节时,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并意识到我们所面临的也不是这些概念,而是从最基础的理念出发,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建立起标准的企业运作流程,所以当代中国企业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科学管理,实现从原始化、粗放化、经验化管理的管理模式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转型。因此,从现实情况来看,科学管理是当前我国企业最薄弱、最亟待提高的环节。科学管理也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经阶段。回归科学管理,首先就要根据我国企业所处的背景和实际情况,倡导科学管理精神,回归管理起源,踏踏实实地学习科学管理的精髓,理解和掌握科学管理基本方法和原理。泰勒的科学管理源于工厂的流水线作业,但是其方法、原理和理念决不仅限于流水线的管理,而是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管理领域。从本质上讲,泰勒的科学管理是一场革命,把人的小生产思维方式转变为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思维方式,如果没有这场革命,就不能真正地进入现代文明社会。而泰勒自己也承认,科学管理不是固定不变的,应该结合不同企业的不同阶段、不同情况来探索和制订科学的管理方法。(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2]泰勒,FW.科学管理原理[M].马凤才,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5.

[3] 达尔·尼夫.知识经济[M].樊春良,冷民,译.广东:珠海出版社,1998:48~55.

篇8

关键词:西蒙;决策管理理论;范式;西蒙范式

作者简介:包玉泽(1974-),男,河南南阳人,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武汉大学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管理学理论和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谭力文(1948-),男,四川成都人,武汉大学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管理学理论和企业战略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受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管理学》建设项目资助,项目负责人:谭力文。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4-0005-04 收稿日期:2009-04-12

管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为我们展示了它进步的不确定性本质,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学派林立,孔茨(1980)称之为“管理理论的丛林”。在当代西方管理理论丛林之中,在杜威、巴纳德、阿,瓦尔德等对决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西蒙、马奇等吸收行为科学、系统论、运筹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学科课程过,创立了决策管理理论学派。由于该学派的理论论证严密、体系完整,故在当代西方管理理论丛林之中独树一帜,西蒙也因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进行的开创性的研究,获得了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并成为决策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由于西蒙等人的研究,吸引了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管理理论丛林中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西蒙等人的研究又为后来的研究与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最终形成了库恩意义上的决策管理理论“范式”。

一、西蒙决策管理理论范式的哲学基础

任何一种思想都是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管理学也是如此。管理学家们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某种哲学去思考和处理管理问题。探究西蒙的管理思想也就有必要首先了解其思想的哲学基础。

西蒙管理思想的背后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在《管理行为》一书中,西蒙指出其研究的逻辑起点是逻辑实证主义(西蒙,2004)。从逻辑实证主义的哲学观出发,西蒙将科学界定为“对于可观察的世界以及运作方式的陈述”(西蒙,2004),科学可以分为理论科学和实用科学,其区别在于理论科学是纯事实的描述,而实用科学除此之外还具有祈使性。事实命题有对错、真伪之分,而伦理命题无所谓对错、真伪。所以要判断实用科学命题的真伪,必须剔除其伦理要素,剔除方法一般采取假设的形式。因此,科学无法告诉我们应当怎样,只能告诉我们在什么条件出现什么结果。基于此,西蒙发展出了他的管理学科观,并认为建立原理之前,必须能够运用文字精确地描述管理型组织的面貌和运转状况;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一个基本假设,即决策制定过程乃是理解组织现象的关键所在,并通过此来精确地描述管理型组织的面貌和运转情况。在此基础上,西蒙试图完善或重建组织管理理论。

二、西蒙决策管理理论范式的构建

(一)西蒙决策管理理论范式的学科观

西蒙从逻辑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引发出对于管理科学本质的看法以及如何构建管理学理论等观点。西蒙认为管理学像任何一门学科一样,仅仅关心事实叙述。一旦有伦理语句出现。就可将其分解为事实部分和伦理部分。而且只有事实部分与科学有关。与科学分类相对,管理学也分为理论管理学和实用管理学。理论管理学是对有组织群体中的人类行为方式的描述;实用管理学是由这样一些命题组成:要想通过活动,以稀缺的资源达到管理目标的最大实现,应该如何做。即实用管理学强调在管理实践中,要致力于研究管理资源有限性和提高管理效益的关系,以实现管理目标。

西蒙这样规定管理学的性质是从他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中推演出来的。对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西蒙首先驳斥了认为其区别在于社会科学包含伦理规范的观点。认为真理或谬误不能用“应当”句式予以断定,所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并不存在这样的差别。至于人们通常所说的,社会科学的复杂性和采取实验方法的困难都不是根本差别。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别是:社会科学同有意识的人打交道,而人类行为受知识、记忆和预期的影响。将预期作为社会行为中的因素,人的行为便与环境中物的方面没有什么不同。因此,管理学能够成为科学。

从西蒙对管理学性质的界定及分类,可以推出,管理理论的功能有二:一是描述功能;二是解释功能。关于这一点,西蒙在《管理行为》中用形象的比喻给予明确地说明,他的思想是“组织解剖学和生理学,并不打算涉及如何解决组织弊端的问题,本书涉及的领域属组织生物学,而不是组织医药学。本书对实际管理问题的唯一贡献就是:合理的医疗实践只能建立在透彻的组织生理学知识基础上。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进行与组织相关的描述和分析,管理实践问题的诊断和解决都只是次要的”(西蒙,2004)。

(二)西蒙决策管理理论范式的构建方法

如何建构理论呢?西蒙认为如果对管理的描述不能达到更高的思辨水平,就不能在能辨别和验证正确的管理原则方面取得迅速的进步。他认为,建立原理之前,必须能够运用文字精确地描述管理型组织的面貌和运转状况。然后,“管理研究的正确途径。要求识别出所有重要的诊断准则;要求我们用一套准则去分析每种管理状况;要求我们通过研究搞清楚几条相互排斥的准则所占的权重”(西蒙,2004)。因此,西蒙首先就致力于构建充足的词汇和基本分析方法。

正如日本管理学家占部都美所言:巴纳德是现代管理论的生父,西蒙是巴纳德的直接继承人。巴纳德在研究中在把个人视为具有有限的选择能力的基础上,把组织定义为一个有意识地对人的活动或力量进行协调的体系;这一协作系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信息交流、做贡献的意愿、共同的目的。而组织的平衡,则是组织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巴纳德强调:组织的存在取决于协作系统平衡的维持(巴纳德,1997)。这种平衡开始时是组织内部的,是各种要素之间的比例,但最终和基本的是协作系统同其整个外界环境的平衡。于是,巴纳德独创性的思考了正式组织的各要素,即专业化、诱因、权威、信息沟通、决策等,提出了经理人员的职责。

西蒙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及巴纳德对他的影响,并在有些地方直接沿用巴纳德所使用的概念及理论。西蒙继承了巴纳德关于人的决策能力有限性的思想,但他在这个思想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心理因素对企业中人的决策行为的影响作用,认为人的决策行为是受学习、记忆、习惯等心理因素影响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符合现实的“管理人”认识。同时,西蒙继承了巴纳德的组织概念,把组织定义为一群人彼

此沟通和彼此关系的模式。西蒙在研究中注意到,组织中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由“决策”和“执行”两个方面组成的,管理不仅应该被看作是行为的过程,而且也是决策的过程。因此,决策制定过程是理解组织的关键所在,决策行为是管理的核心,决策也就成了西蒙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单位,西蒙以此为切入点,通过组织决策过程的角度来理解组织,以此为基础去分析组织问题。

(三)西蒙的组织理论

西蒙对组织的看法属于理性系统的视角,即把组织看作是一种为了完成特定目标而设计的工具;工具的好坏取决于结构理性概念所包含的许多因素。在对传统管理理论研究批判的基础上,西蒙以自己构建的基本分析词汇和基本分析方法体系,并对组织问题进行了探索。西蒙认为决策制定过程乃是理解组织现象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对人类决策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后,西蒙以此为基础去解释组织中的一些现象,如组织和人之间的关联、组织对人的影响等。

西蒙首先把组织描述成一个由个人组成的平衡系统,组织接受货币或劳动的贡献,并提供诱因作为回报,这些诱因包括组织目标本身、组织的存续和成长以及与这两者无关的刺激。西蒙认为组织对个人的影响是组织对个人决策依据的某些前提的影响。组织主要通过权威、沟通、培训、效率和组织忠诚来影响个人决策过程。西蒙认为,决策是一个复合过程,各种决策要素都能追溯到参与决策前提确定的许多人身上。因此研究个人被授予的自由权限和组织对个人选择的决策前提产生影响,总是有益的。如果给定一组完整的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那符合理性的决策只有一个。如果确定了理性人制定决策时依据的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就可以控制他的行为。施加影响力就是通过控制决策前提进行的,自由裁量权则与制定的前提数相反。西蒙分析后提出,影响力模式主要包括内部(效率原则、组织忠诚)和外部(权威、建议、信息、培训)因素。确定每种影响模式的运行程度和方式是组织的一个根本问题。

三、西蒙决策管理理论范式的方法论特点

在人类认识真理的过程中,面对同一客观对象往往会提出各种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认识和理解,究其原因,不仅是由于人们所面对的客观世界的极其复杂型,认识结论的差别更多地是来自于认识方法和手段的差别。由于管理学所涉及的事物的特征,使得方法论问题对引导人们达到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总结西蒙的管理思想,可以看出他坚持了经济学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方法论、价值要素和事实要素的区分、目的一手段的分析方法等。

(一)个人主义方法论

所谓个人主义方法论,就是把社会看作是无数的个人活动组成的,个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一切社会现象、组织机构、重大事件都是个人决策的结果,是由个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所采取的行动而引起的。因此,所有社会现象都应追溯到他们的个人行为基础,社会理论必须根植于个人态度和行为。个人主义方法论思想源于原子论假说。但是,哈耶克(2003)认为原子论的个人主义是假个人主义,因为这种观点认为任何社会现象都可以“原子式”地化约到个体来加以解释,也即个人可以是孤立自足于社会,并且是预设和前提性的。而哈耶克理解的“个人”,在性质上乃是一种社会动物或政治动物,强调对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人或个人行动所具有的社会性质进行阐述是极其必要的。他认为忽视个人所具有的社会性质而从“唯个人主义”角度认识世界必然导致“原子论”的分析思维,这将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方法论具体化。因此,哈耶克的个人主义方法论是强调把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作为立足点来解释社会整体,

同哈耶克一样,西蒙也是以个人作为分析的基本单位,具有逻辑上的分析优先性。据西蒙所述,对组织的科学描述就是具体地分析作为组织参与者的个体所作的决定,以及他们在做这些决定时所受到的各种影响。同时他是把人放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分析,认为人类理性是在制度环境中塑造出来的,理性的个体是,也一定是,组织化和制度化的个体(西蒙,2004)。并详尽分析了组织对个人的影响机制,尤其是权威的影响力,为什么对塑造人类行为如此有效。因此,其方法论是个人主义的。

(二)价值要素和事实要素的区分

西蒙的研究是以价值要素和事实要素的区分为基础的(Miller,2008)。在研究中,价值要素与事实要素是相互关联、交错在一起的。西蒙认为:事实命题是对可观察的世界及其运作方式的陈述。事实命题原则上可以经过检验来确定真伪(西蒙,2004)。价值要素与决策制定者或者行为者本身的价值观念和伦理观念有关。对于价值要素,人们不可能通过科学的方法确定其是否正确。

那么怎样判断管理者的决策是否科学合理呢?西蒙认为,价值要素和事实要素的区分相当于目标和手段的区分。也就是说,人们行动的目的为何,是属于价值判断的问题,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要采取什么行动最恰当,则属于事实要素的问题。人们不能对目标本身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因为它属于价值判断的问题,但人们可以对实现这个目标所采取的行动方案正确与否进行科学的评价,因为它属于事实要素的问题。所以西蒙指出:决策总是可以从这种相对意义上来评价,就是只要给定要实现的目标,就可以确定决策是够正确,但是,目标的变化蕴含着评价的变化。严格地说,我们评价的不是决策本身,而是我们判断的决策与宗旨之间的纯粹事实关系。也就是说,判断一项决策是否正确,就看其所采取的手段是否能有效地实现目标,因为它是事实性的问题。(西蒙,2004)

(三)目的一手段的分析方法

在论述价值与事实的关系时,西蒙使用了目的一手段链的方法,但目的一手段的方法在西蒙的管理思想中决不是仅此而已。实际上,它是西蒙另一个重要的方法论思想。通过目的一手段方法,西蒙建立了独特的决策分析工具,而且目的一手段的方法也决定了西蒙的理性观。

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而决策过程是可以用目的一手段方法来分析的。决策过程中被人所选的方案,实际上是达成预期目的的合适的手段,而目的本身是更大目标的工具,也就是说目标结构的特征是层级式的。整个层次系统的每一层次,都可视为下一层次的目的和上一层次的手段。所以目的一手段层级系统既是个人行为的特征,也是组织行为的特征。当然,真实的行为实际很难达到高度的有意整合,他们并不像一棵树,由主干一节节地分下去,而往往是关联性较弱的蛛网结构。而且越往高层次、越接近主干,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联性越弱,整合性越差。

以上可见,西蒙十分重视对方法论的研究,并且管理理论研究中同样坚持了这一思想。他提出的许多观点使管理学建立在一个以一贯之的思想体系之上,为管理学的科学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西蒙决策管理理论范式的思想价值与挑战

没有范式,便没有科学,因为范式是理论化了的坐标或

罗盘。以此坐标为底基,才有可能将某一研究范围归类于规范化。范式决定了研究的着眼点,决定着哪些问题是允许提出的,也决定着如何回答所提出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与手段(库恩,2003)。西蒙在坚实的哲学认识论、方法论基础上,着力构建一系列适于描述组织,适于刻画管理组织运转方式的工具一――系列概念和术语,并将其视为起航的港口,以此为基础去分析组织问题,形成了决策管理理论范式,并被一群学者所推崇,表现出了强大的张力。

1 西蒙范式为企业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科学主义特征的范式

管理学作为科学,是揭示人类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理论体系,尽管20世纪初在西方就产生了以泰勒等为代表的经典的科学管理运动的思潮,但是泰勒的范式只是揭开了管理科学化的序幕。作为西方20世纪主流的西方科学哲学,逻辑实证主义于20世纪30年代日趋成熟,并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科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以科学改造重建社会科学几乎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西蒙以组织及其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然主义的认识论,即像自然科学认识自然及其现象一样来认识管理现象,以规律(法则)的探寻和科学预测为目标,向管理者提供在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概念、原理、法则、方法,把科学一贯秉承的理性传统在管理学研究中继承和应用,把人抽象为有限理性的“管理人”,并在管理学研究中尽量排除人的主观价值判断。

2 西蒙范式为后来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了一个分析组织行为和现象妁有效方法或框架

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视角、参照系或基准点和分析工具(钱颖一,2002)。西蒙断言:管理就是决策,这使我们看问题时能直指关键的、核心的问题;西蒙关于组织的描述是与实践者的经验相吻合,为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建立了标尺;他也为管理者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即前提。西蒙把人的抉择看作是由前提推出结论,因此,一项复杂的决策就好像是一条大河,是由构成决策的无数前提所组成的众多溪流汇合而成的,而复杂的组织也就是如何纳入这个有效的模式之中的问题。另外,西蒙的方法论是多层次的,既包括哲学的,也包括具体的方法论。

3 西蒙的研究为后来的组织理论和管理理论研究提供了研究纲领(Cohen,2007)

管理学面对的是具体的人,而传统的经济人假设在管理中应用的缺陷在当时也已经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才有了后来行为科学的滥觞,但其对人的认识却十分具体,需充分考虑情景因素。故难以让人捉摸,而科学的理论需要抽象。西蒙则着重分析了心理因素等对决策行为的影响作用,提出了更符合现实的有限理性假设(李永鑫等,2007)。经济学家从西蒙的有限理性出发,实现了决策理论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融合(王今朝,2006),将其纳入主流经济学的框架内消化吸收,发展出了三支:第一支以Wald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家将不完全信息与有限理性挂钩;第二支以霍奇逊、Radner、科斯、威廉姆森、张五常和青木昌彦为代表从信息成本或交易成本角度理解有限理性;第三支是一些信息经济学家、行为经济学家把非传统的决策者目标函数引入。在管理学领域,有限理性假设为管理工作打开了新的思路:如相对于传统的集权,有限理性的管理人假设则要求恰当地分权;组织不仅是用人,也应该是发展、培养和造就人的学校等。同时,也派生出了新的管理理论:马奇等人运用社会学、行为学的理论对决策过程和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决策进行了深入研究;西蒙等则进一步研究了计算机技术发展和人工智能对决策的影响;赛尔特等学者提出了描述组织决策过程的卡内基一梅隆模型,把组织决策视为由许多部门和各种立场观点的人共同做出的超越个体管理者范畴的管理主体集体决策,不仅促进了有关个体决策的有限理性观的产生,而且对组织层次的决策也提供了许多新见解。

4 西蒙把管理科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区分,为我们今天破除实用主义思想对管理理论发展的负面影响提供了思想源泉

管理理论与实践二者合而不同,作为独立与管理实践的理论,应该是不受任何先验性的情景因素的影响,而管理实践则是实践者在理论指导下,对情景因素做出的主观判断。实用主义则是人们重实践而轻视理论,甚至误解理论。

5 纵观人类知识妁增长史,我们会发现,知识一方面会表现出线性的连续累积增长特征,一方面也有非线性的批判性知识增长特征

管理理论与实践领域也都表现出时尚化的特征(Abra―hamson,1996),无疑会影响管理学科的发展。而西蒙在研究中表现出的知识累积观应为我们重视和发扬。

尽管西蒙的决策管理理论范式表现出了强大的张力,但是正如孔茨等的总结:比起决策来,有更多的管理工作;在同一时间,着重点即过于狭窄而又过于广泛(Koontz,1980)。因此,不可否认的是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但是管理不等于仅仅就是决策。另外,西蒙的思想也深受经济学科的影响,如个人主义方法论和逻辑原子主义,但是能否根据个体特征而推出整体特征则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另外,西蒙把管理看作是可以像自然科学那样研究的一门科学,强调科学与人文的区分,但在现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关于管理学科的科学性特征和人文性特征也备受争议,受人文主义思潮影响比较深的学者也对西蒙的范式提出了质疑。

五、结语

篇9

论文摘要:科学管理是一种教育管理工作方式。科学不同于科学主义,科学管理不同于科学主义管理,科学管理有自己的内涵与特征、产生与发展及限度。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一方面要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批判和防止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的倾向。

一、科学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一)科学的内涵

为了更好地理解科学管理,首先对科学要有正确的理解。“科学”一词在西方有比较严格的界定,英文中“science”是natural science的简称,意指自然科学。英国著名科学史学家W. C. D丹皮尔在其著作《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可以说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可以说是对于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性研究。”“科学主要是追求纯粹知识的自由研究活动。”“科学按其本性来说,就是研究自然界的规律性的。”罗素认为,科学是诉诸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诸于权威的一切确切的知识。“确切的知识”,是指“从经验得来的知识”,即关于有限领域的、具体对象的、一定程度精确的或有实证根据的知识,而不是靠信仰得来的知识。我国著名学者赵震江教授与罗素有相似的看法,他认为在现代西方社会语境中,科学一般假设世界是有序的,关于客观世界的必然性的判断是可以通过经验,特别是观察来证实或证伪的,对客观世界的经验是可以通过对条件实施控制而重复证实的。我国1987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将科学规定为“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社会科学大词典》将科学规定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体系。”

我们认为,科学有两层含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手段、科学组织、物化的科学成果等知识体系部分,属于科学的“形而下”层面;而在追求客观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思想、科学信念、科学精神等组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则属于科学的“形而上”层面。正如科学学的创始人贝尔纳(J·D·Birnal)所指出的:“科学是对未知的发现,是在非常不可预见的要素之中的发现。”“科学可以作为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系统,一种维持和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以及构成我们的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势力之一。”

科学不同于科学主义。科学主义,“在哲学上是指由于科学的过分膨胀而导致的对科学的工具价值和科学原则的无限扩张,以致视科学为万能。”而“科学是不断地追求真理的活动。科学精神是一种正确地对待科学的态度,科学精神就是求真。科学自信而又老实地坚持‘世界是能被认知的,但它将永远无法被完全认知’;因而求真也是一种宽容的精神,因为真理是要不断被批判和检验的。”科学在对象和方法上有自己的范围和限度。

(二)科学管理的内涵

对于科学管理的涵义,研究者也有不同的看法。萧宗六先生在其所著的《学校管理学》中指出:“所谓科学管理,一般是指凡是经过反复实践并证明能够提高效率的,是合乎客观规律的管理,它的含义既包括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技术的管理,也包括运用成熟的管理经验、讲究管理方法而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地管理。”“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最初是由美国人泰罗(F·W·Taylor,1856-1915)提出来的。------20年代末科学管理则从‘动作与时间’的研究转人人际关系学的研究。”萧宗六先生所谓的科学管理可以包括经验管理、古典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顾明远则在《教育大辞典》中从两个方面对“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 )”作了解释:(1)指按客观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组织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的理论与实践。其理论、方法随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完善。(2)古典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美国管理学家泰罗创立的一套企业管理制度,亦称“泰罗制”。周祖城先生认为科学管理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泰罗及其追随者所倡导的一种管理学说;第二层含义是指“科学地进行管理”或“科学的管理”,区别于凭经验的、盲目的管理。他还认为,这两层含义差别很明显,前者是特指的,特指管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或一种学说;后者是泛指的,泛指灵活运用一切已为人类社会实践所证明的科学的管理理论、思想、方法等进行管理。

我们认为,科学管理是指教育管理行为遵循教育和管理规律,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科学的、理性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实施管理的一种教育管理方式。科学管理方式相信科学理性;注重把调查、统计、测量、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所获得的结论,作为管理行为选择的依据;注重对管理对象、管理过程和管理效果进行量化分析,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它包含两个层面:“形而上”层面就是科学管理相信科学理性,在本质上是一种求真的科学精神;“形而下”层面就是科学管理有自己的特点和限度。

科学管理作为一种教育管理工作方式(或称科学教育管理),有别于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科学主义的教育管理是一种绝对的管理观,可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的人性观:唯科学理性。科学主义认为人性就是人的科学理性。人的作用在于,一是运用自身的理性认识发现科学知识,并且去掉人的价值理性以及非理性的干扰,做到“价值中立”;二是人必须相信和服从由理性得到的科学知识。管理的世界如同自然世界,人只是有科学理性的人,作用在于认识管理规律和服从规律,甚至人本身的思想和行为也是有客观规律的,是管理中的确定因素,是一种可以计算的“资源”。第二,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的管理方法:科学方法万能。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强调四个方面:一是将对象理想化,即自然科学研究首先必须将对象进行分析和隔离,把对象理想化;二是数量化,在简化对象之后,还必须用数学公式将其确定表达出来;三是最优化,所有规律都是反映最优状态的,而不是反映现实状态的;四是程序化,科学制定的步骤要严格遵循,每一步都不能出错。科学主义主张标准化、定量化、最优化、程序化是最好的管理方法。第三,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的管理目标:效率的最大化。科学主义教育管理对人进行“经济人”假设,运用理想化、定量化、最优化、程式化的管理方法,其目的就是选择最优化的方案,使教育管理达到最大化的效率。追求效率实际上就是追求最大化的标准。第四,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单一的科层制。科学主义的思想体现在组织结构中就是科层制。科层制是建立在理性行为基础之上的权力结构。理性权力在整个组织中的设计,采用的是能直接控制人员的活动,并使活动达到具有高度可预测性的程度和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率。这是科学主义的思想。科学主义教育管理认为,科层制是教育的唯一组织结构,不管是教育行政还是学校管理,都要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权力的层次结构,这样才能保证教育组织效率最大化。

(三)科学管理的特征

1.科学管理是一种相信科学理性的管理方式。科学管理方式确信教育管理是有规律可循的。教育管理需要用严格的方法来收集、分析、整理数据,建立假设并对假设进行检验、论证,然后用于实践。科学管理承认教育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要以事实为基础。“以事实为基础的管理和以经验为基础的管理的区别不在于管理时是否提供事实,而在于以什么态度来提供事实。把管理决策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还是主要依赖经验而把事实作陪衬。”科学管理强调全面占有事实,全面收集信息,系统分析信息,然后作出决策。这是一种相信科学理性的态度,是一种求真的科学精神的体现,而科学精神本身是教育管理内在的追求目的。

2.科学管理是一种注重定量分析的管理方式。无论是经验管理还是行政管理,对管理对象和管理过程的分析都止于问题的性质、特点、规律、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处理方法等定性层面的研究,人们不会为管理对象去设计一个数学模型,去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决策等。科学管理方式不仅对问题进行定性分析,还要对问题内在深层的本质特点进行量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决策。例如,对于学校办学规模和成本效益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学校办学规模小则成本效益低,办学规模大则成本效益高。这是一种定性分析的经验性结论。教育经济学利用数理统计手段对学校办学规模与成本效益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学校办学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有一个临界点。当学校规模较小时,随着规模的扩大,其生均成本降低,同时固定资产的使用率提高,办学效益随之增加;当规模继续扩大,超过临界点时,生均成本的下降趋势开始变得不甚明显,甚至有上升的趋势,这时固定资产使用率的变化也趋于缓慢。因此,学校办学存在一个适度规模的问题。这是一种典型的科学管理的分析方式。

3.科学管理是一种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手段的管理方式。科学管理方式将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育管理中来,形成了整体优化原则、动态平衡原则、合理组合原则、开放闭合原则、信息反馈原则等一系列的管理原则。科学管理将数学、统计学、计算机及传播学等科学的技术手段引人教育管理,为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具体的技术手段,如教育调查、教育测量、教育预测、教育规划、教育实验、教育统计、教育诊断、教育评估、计算机辅助管理等。

二、科学管理作为一种教育管理工作方式的产生与发展

(一)科学管理方式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泰罗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管理落后,生产混乱,劳资关系紧张,工人“磨洋工”现象大量存在,企业效率低下。泰罗认为,企业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管理部门缺乏合理的工作定额,工人缺乏科学指导。因此,必须把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系统运用于管理实践。基于此,泰罗提出了科学管理的一整套理论,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提出工人操作的每一动作的科学方法,以代替过去单凭经验从事的方法。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育和教育,使之成长成才,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由工人选择各自的工作,并各尽其能地进行自我培训。第三,与工人密切合作,以确保所有工作都按照所制定的科学原则行事。第四,管理者和工人的工作和职责几乎是均分的。管理者应该承担起那些自身比工人更胜任的工作,而在过去,管理者把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职责都推给了工人。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引发了科学管理运动。首先,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大学里正式学习管理学课程以及对企业领导进行教育的必要性。其次,随着科学管理逐渐进人美国工业的实践,它也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激发了英国、欧洲大陆、苏联以及日本的兴趣。最后,其他领域开始感受到科学管理的影响,而且通过在组织结构、政策、指导原则以及新兴大型企业中的表现,科学管理的思想超越了工厂管理而扩展到一般管理。科学管理为效率和理性提供了一种声音,既有实践的目标,也有理论的内容。科学管理反映了它所在时代的精神,为其在教育管理领域中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二)学校教育的发展催生了科学管理方式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20世纪初,美国的公共学校教育迅速发展,学校管理面临着新的棘手间题。同时,国家和社会用于教育的开支不断增加,巨额的教育经费引起社会人士对学校工作的关注,他们开始猛烈抨击旧的学校管理方式,向学校要效率,迫使学校管理人员开始借鉴泰罗的科学管理方式。20世纪头10年的教育科学化运动也强调科学方式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教育科学”运动的奠基人爱德华·桑戴克断言:“我们可以客观地研究人类的行为”“人性的真实情况可以被制成供量化的科学进行研究的材料”。“教育科学”的方法被承认为管理的基本工具,并对教育管理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1913年弗兰克·斯波尔丁(Frank Spaulding)和富兰克林·鲍比特(Franklin Bobbitt)将科学管理的思想运用于教育管理实践。斯波尔丁将注意力集中在量化方法的重要性并将它作为记录、分析和比较教育的产品和成本的手段。他将科学管理的技术运用于编制预算、计划资金和控制教育经费等方面。鲍比特认为,教育管理有必要借鉴和应用科学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在他看来,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可以用来应对城市学校所面临的管理方面的挑战。他在论文《用来解决城市学校系统问题的若干一般管理原则》中写道:“在那个多数人都谈论着‘科学管理’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可能性时,似乎就值得研究一下这种比较有效地管理形式的原则,以便弄清楚是否有可能应用这些原则解决教育管理和监督方面的问题。”由于学校教育的发展,斯波尔丁和鲍比特将泰罗的科学管理概念引进教育管理,促进了科学管理方式在教育管理领域的发展。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管理方式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得到普遍推广

科学管理方式需要采用现代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技术手段对教育管理进行科学分析与管理。继泰罗制与科学管理运动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行为科学理论提出,开始了对人的行为规律和人际关系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将用于战争的运筹学、数理统计引人工业管理与教育管理;此后,经济学、工程学、数学和统计学的新成果及信息技术,都被用于解决教育管理活动中的复杂问题,而这些复杂问题靠经验管理和行政管理方式是无法解决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管理科学日臻完善,尤其是系统科学提供的系统分析的思想、原则、方法和手段为管理决策提供了新思路;同时,预测技术、线性规划技术、网络技术、系统分析、计算机辅助管理等逐渐进人教育管理领域;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教育评估、教育诊断、教育预测、教育规划、教育决策、教育质量管理等成为常规的教育管理理论和技术手段。这些为科学管理方式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普遍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三、科学管理作为一种教育管理工作方式的限度

科学管理方式以反映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的科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技术手段来实施教育管理;注重把调查、统计、测量、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所获得的结论,作为管理行为选择的依据;注重对管理对象、管理过程和管理效果进行量化分析,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其主要优点就是前文所阐发的相信科学理性及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体现的科学精神。这里我们着重探讨一下科学管理方式的限度。

(一)科学管理方式难以用于非理性因素的分析

科学管理方式注重理性的逻辑分析,长于量化的数据处理,强调直接的因果关系。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的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教育管理中存在大量的非理性因素,如人的经验、情感、意志、灵感、直觉、创造性、机会等,这些是无法按科学方式进行定量描述的。

(二)科学管理方式难以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

教育管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教育管理的主体—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人。人是有着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立场、习惯、情感、价值观。在用科学管理方式处理教育管理活动中的各种问题时,这种主观因素不可避免地渗透其中,使分析的结果带上主观色彩,影响决策的客观与公正。比如,学校管理中有学生评教。每到学期末,学生按照学校设定的教学指标体系给任课教师打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量化评估,再由教务部门将每一个班级全体学生的打分相加并计算平均数,得出每一位教师该学期的教学质量评估分。这个学生评估分数将进人教师的教学档案,成为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理论上,采用这种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是科学的,它似乎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难以给教师一个公正的评价,这样得出的教学质量分往往不具有可比性。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大家公认的好教师得到的评估分出现比大家公认的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得分低的现象。如果分析原因,就是统计学中的不同样本不具有可比性原理,不同班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群体评价标准,有的班级学生打分松,有的班级学生打分紧。所以,以这种方式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缺乏公正性,这样的评估分数掺人了主观因素。

(三)科学管理方式难以用于模糊性因素的分析

篇10

1.烟草档案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时期新形势下,烟草档案管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和烟草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烟草档案管理工作也应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寻找科学的管理规律和成功的管理经验,有效利用更多更有价值烟草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实现烟草档案工作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有力推动烟草档案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烟草档案是一种信息资源,烟草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和知识信息性能够满足某个方面社会需求时就形成了烟草档案的价值。烟草档案是单位和业务工作的查考凭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条件,是生产活动的参考依据。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烟草档案工作管理手段、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烟草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传统的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存在着烟草档案管理模式不新、管理科学化水平较低、烟草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不强,烟草档案管理资金短缺、硬件设备和技术落后、烟草档案现代化的基础工作差等问题,烟草档案在手工检索的途径上做了大量的工作,造成了烟草档案材料更新速度慢、整理归纳所需周期较长、编制检索工具中出现求“多”不求“精”等现象。为此新时期烟草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日显紧迫,信息化、人性化、服务化的发展趋势对当前的烟草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烟草档案主管部门在管理手段、管理方式上区别于传统烟草档案管理,突破人工整理烟草档案的局限,逐步实现烟草档案管理现代化。

2.新时期烟草档案管理创新的建议

思想观念的创新。管理观念的创新是烟草档案管理的灵魂,是时代的要求,只有观念创新,才能有管理创新和服务的创新。如果烟草档案人员没有创新的意识,就会影响烟草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即使有一流的烟草档案管理设施,也不能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信息资源服务。烟草档案人员要牢固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的观念,建立与时代合拍的烟草档案意识,切实改变过去烟草档案重管理轻利用的思想观念,实现烟草档案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式服务,将封闭式服务转化为开放式服务,使烟草档案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人才的培养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新技术为烟草档案管理提供了物资基础,计算机的应用对烟草档案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现代烟草档案管理工作中,不断的实践,开拓创新,来推动烟草档案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首先是人才的培养是关键,要求我们不断的加强烟草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不仅具有良好得思想观念、创新性的思维,并且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懂的更多的信息技术。烟草档案管理人员不断的学习丰富的专业知识,开阔视野,优化管理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文化素质,正确的运用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烟草档案管理的技能,做好新时期的烟草档案管理工作。要敢于开拓,提出新方案,创新新理论,用新的管理方法和技巧,让烟草档案管理工作具有独特性、新颖性、灵活性、潜在性等,为烟草事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理论知识的创新。要建立健全烟草档案管理模式,就应保证烟草档案完整,安全,高效。这就要求我们烟草档案管理者要与时俱进,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和工作态度,正确的掌握和应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在新的领域中探讨、创新,让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与现在的科学信息方法相结合,改变过去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的落后,运用当今的信息技术,真实的记载烟草档案所记载的原始性,真实性,技术性,技术成果、减少传统管理的烟草档案的收集、分类、整理及保管,也不符合当今社会对信息化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烟草档案工作者,要具有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在这网络中要吸纳新知识,引进先进的科学理论观念,还要遵守烟草档案信息化的管理法制,

烟草档案服务手段的创新。现在很多单位管理工作没有很好得落实,根本上没有意识到烟草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要么会被某部门兼并,或被某职人员兼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解决烟草档案管理的原始资料的长期保存和稳定。不断的完善服务手段,用创新服务来满足烟草档案管理的需要。现有的服务手段,即不能完全的脱离老的烟草档案管理的方法和经验,又要逐渐的引导烟草档案管理者正确的树立新观念,充分的运用现代化的工具,在学习产业化的年代,加强计算机技术在烟草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加强网络信息服务,增强烟草档案管理的质量,使的烟草档案管理信息得到充分的物畅其流,通过烟草档案管理的服务化,多样化,现代化,来满足烟草档案管理全方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