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范文
时间:2024-01-29 17:5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问题解决途径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活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其独有特色和体系。很多教育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教师已经认识到,教育科研在解决学校教育实际问题、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育理论建设等诸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非常作用和意义;中小学教育科研对新课程改革的中小学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中暴露出了一些急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现状及解决对策等问题展开探讨。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状问题
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总体来看,中小学教育科研整体水平还不够高,这远远还不能适应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我们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对中小学教育科研人员的认识上来看,中小学教研人员普遍对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某种程度上说,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较以前大有提高了。他们已经认识到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活动改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很大帮助,认识到科研可以使教育教学理论更加完善成熟。但是,从大体上来看,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工作存在许多观念上的错误。
首先是,搞教育科研是专家学者和专门机构与专业人员的事。很多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只是教师而已,充其量不过是传道、授业和解惑,搞教育科研只会分散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次是,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学校管理人员只是把教育科研与评先进、评优秀挂钩,把科研工作的进行作为考核教师的手段之一。这会导致一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教育科研只是证明个人能力的一种方式,是提高工资的一种手段,是换取名誉的一种途径。
再次是,不少中小学教师把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简单地理解为的数量多少。他们盲目地通过在各种期刊上来证明自己的科研能力,甚至为了增加的数量,不惜把大把的时间与精力花了各式各样的期刊上。
(二)从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实施的过程来看,中小学教研人员在教育科研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教育科研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教育科研的管理角度上看,学校管理者忽视对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很多学校出现这种情况,只重视立项和结果鉴定时的管理,忽视整个教育科研工作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一些教师教育科研课题申报成功,获得立项以后,科研工作就立刻进入停滞状态,申报人员将其放置一边,学校管理者也没有进行指导和管理。直至结题阶段,申报人员才开始找资料,补记录,编写研究报告,东拼西凑,整理出一套材料,拿到一个国家、省级或市级的奖状或证书就告一段落。因此,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对课题的监督、检查、成果的鉴定上。
2.教师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存在理论指导不足。
中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也正是因为此,中小学教师缺少足够的时间及时学习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一方面,他们掌握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较少或者比较肤浅,难以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即使掌握了一些教育方面的理论或方法,大部分中小学教师也无法用他们所掌握的这些教育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遇到的教育问题,因为他们经验丰富但理论基础薄弱。
(三)从中小学教育教研成效角度上看,不少学校的教育科研流于形式,科研活动相对贫乏,数量与成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反差
一方面,从理念上来说,很多学校对于科研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存在。从调查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对于教育科研持重视的态度,尽管部分学校提出了各自的口号,但在具体的行动上却缺乏对于教师从事科研的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到行动上欠缺实际作为,这和学校领导自身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有一定的关系。
另一方面,从质量方面看,虽然一些学校尽管立项了一定数量的课题,但从省、市、区三级课题网络的构建角度看,还不理想,学校对区级课题的研究还不够重视。但是一些学校由于管理不够严格,管理制度存在但没有切实地执行和保障,研究过程不扎实,导致立项课题的研究质量不高。在科研部人员进行课题中期阶段检查时,发现一些研究课题的教师随便拿一些无关的资料充其课题档案,造成课题资料充实丰富的假象,有的根本没有过程性的资料,只是口头汇报。
再一方面,从结果方面来看,一些学校一学期下来,没有举行一次科研活动,使得课题研究出现申报热、过程冷的现象。学校教科处平时所做的工作就是催报材料、检查课题。教科处在每年需要申报课题的时候才和教师有了接触,才对教师有了要求,而平时没有针对性指导。教科处与教研组相互孤立,各教研组也没有可以深入研究的专题或课题,导致一些教师认为科研的真实意义不大,做与不做并无实质差别,对教学没有多大影响。
教育研究成果价值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许多重要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还相当薄弱,有的还近乎空白;二是教育科研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功能没有充分表现出来。科研的宗旨是要改进实践。教育科研应该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服务,真正以改进教学为目的的科研活动并不多。
(四)从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上看,中小学教育科研经费的严重不足导致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积极性不高
虽然学校非常支持教师搞教育科研,但经费问题仍然是阻碍教育科研顺利开展的一道难题。总的说来,直属学校要好于管理区及区内中学。在“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省、市级课题申报交纳评审费,或者外出参加课题培训学习需要报销差旅费和学习资料费时,有的直属学校就可以把立项课题教师的这些费用给予报销,多数学校不能这样做。
一般来说,对于各级规划的课题,相应的管理部门应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但是,科研经费现状是,科研所需要的经费远远高于管理部门所给予的数量,中小学教师申请的科研项目要想出成果,除了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外,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以上多个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总体水平并不高,已较难适应新形势下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要求。
二、针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针对上述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许多学者们在教育科研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小学教育科研要想走出误区,不断地提高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素养和科研的水平,本人考虑到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
(一)确立科学的教育科研观念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研究型教师已成为新形势下对当代中小学教师的时代要求。所谓研究型教师就是把中小学教师的日常教实践与理论分析创新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中小学教师要向 “学者型”、“研究型”方向发展,以研究者姿态出现 在学校舞台上,实施“有效教学”,实现教育创新 。
一是,中小学教师要认识到,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既不同教育专家的教育科学研究,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经验总结。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应该是在研究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教育理论的充实和创新。这样,既不会把教育科研工作专家化、专门化,又不会把教育科研工作看作教学工作之外的附加工作。
另是,中小学教师要在发展自身、发展学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育科研工作,摒弃科研是为了“晋级评优”的思想,克服形式主义和应付了事的工作态度。广大中小学教师要认识到只有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提升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教育科学理念培训,以先进的理念指引中小学教育科研
中小学教育科研加强理念培训是指,中小学教师要接受教育理念的指导,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而不是对教育实践遇到的问题或教育创新进行盲目的、无计划的、随意的经验总结。具体说,中小学可以聘请教育理论工作者进校指导或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教育培训,熟练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基本步骤,以理论武装自己。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从事系统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以此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的科学素养、教育素养。
(三)改革和完善教育科研的管理体制
如何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我们认为,从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现状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教育科研管理制度要从课题选择、评审、立项开始,到课题的检查、鉴定及奖励,整个教育科研过程需要不断完善。不能在一些教师刚开始申请课题时,学校表现很积极,整个科研过程却不闻不问,加上教师自身也很懈怠,使得整个研究过程极为松散,科研成为空谈。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对整个科研的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及时督促,对不能按时完成研究任务的教师取消其研究资格,结题时不予上报。
严格申报教育科研课题的教师资格。有的教师平时教学工作质量不高,考核成绩较差,但数量不少,申报课题很积极。对于这种教学工作考核成绩不好的教师,在制度中应明确规定,在课题申报或者验收时不应给予过高评价,必要时取消其上报资格。
可以设立专门教育科研管理机构,同时打通科研、教学、教师培训之间的关系,使得教师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在申报教育科研课题时得到必要的指导,从而营造广大教师积极参加的科研环境。
(四)建立建全教育科研激励机制,加大对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科研部门和学校共同推动教育科研
要改变中小学教师进行科研工作的功利思想,调动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必须建立教育科研激励机制。通过教育科研激励机制,引导中小学教师端正进行教育科研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实践。
一方面,学校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来评价成果的价值,不能根据发表文章数量来评职晋级,否则会挫伤一部分真正想从事研究的教师的积极性,影响研究结果的价值和实用性。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设立教育科研基金,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充分的科研经费支持,使教师在从事科研工作时无后顾之忧,从而提高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进修学校科研部应坚持宣传、推动,通过专题培训、专项检查等过程性的管理督导,确保课题科学、规范性的实施,使课题达到真做,出真成果,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另外一系列规章制度、奖励条例的颁行,使中小学教育科研得到了激励与制度保障。例如每年根据学校课题的数量和质量评选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极大的提高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的的热情。
(五)重视教育科研成果,把成果推广和应用到教育教学教育教育工作当中。
科研成果价值偏低是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较为普遍的现象,很多教育科研成果对教育实践中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未涉及或未作深入研究,大部分提出的研究成果仍然是口号式的,虽然有些道理,但是可操作性很低,实用价值不大。事实上,评价一项科研成果是否具有价值应该看其对本校甚至中国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是否有帮助,其现实意义尤为重要。
只有科研成果面向实践,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因此,教育科研成果是否运用到学校实践中去,是判断教育科研活动是否具有价值的关键。通过教育科研活动,把研究的成果应着眼于推广应用并产生价值效益。再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系统的成果推广应用,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建立更科学、规范、有效的机制,逐步化解推广应用的误区,真正让优秀的成果转化为教育生产力。
参考文献
[1] 刘尧 刘惠青,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教学与管理,2001年12期
篇2
关键词:课题设计论证;基本结构;申请评审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1-0005-03
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设计论证是课题申报与立项阶段最重要的工作,也是《课题申请・评审书》中最主要的内容。课题设计论证是否科学合理、具有价值和创新之处,直接关系到申报的课题能否成功立项。
一、课题设计论证的撰写
课题设计论证的内容一般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国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评述、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课题研究的目标、基本内容、思路与方法、课题研究阶段、课题研究的基础、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参考文献等,每项内容的撰写都有一定的要求。
(一)课题名称
教育科研选题应把握价值性、科学性、创新性、具体性和可行性原则。课题名称的表述要完整,一般应包括三个部分,即研究的问题(内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表述用语要规范,使用学术性的语句,不能用大白话、比喻句,不能用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应研究具体问题,不能太大、太笼统,要小题大做,不能大题小做,课题越大,研究越空;名称要简洁,能不要的字尽量不要,一般不超过20个字,如: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自助口语交际训练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课题研究的背景就是分析研究的理由,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分析研究的有关背景,如理论的、实践的或政策的背景,说明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二是通过分析本地(校)本人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问题的针对性何在。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意义要以实践应用的论述为主论证,分析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但作为中小学的研究,更应侧重从微观和实践的角度分析,指出本校或自己在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突出解决这些问题对教育教学、学生、学校的实际作用,从而体现研究的现实意义;以发展理论的论述为辅论证,中小学科研也应当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应用和发展发挥作用,因此研究者也应该从某种理论或理念的操作性不足的角度说明该研究的理论贡献价值。这些都要写具体,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即文献综述
通过查阅资料、搜索发现国内外近似或同一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一是前人在此问题上究竟做了哪些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二是前人在哪些地方还做得不够,留下了什么研究的空间;三是前人的研究对于自己的研究有什么启发。容易出现的问题有:把工作现状、实践现状等同于研究现状;因为资料占有不足,致使分析上出现偏差;既没列出代表性的著作,分析也很简单,针对性也不够;罗列几本书或几篇文章、缺乏分析或者把所有的文章和书本都一一罗列上去。
(五)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与同类研究相比较,本课题在理论上的突破和实践中的价值。可以从研究视角、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去做。
(六)课题的界定
界定研究对象,根据自己的选题,确定研究对象。首先,一定要介绍清楚你的研究对象来源于哪些地区;其次,这些研究对象是如何选取的;第三,你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哪个年龄段,哪个学历层次等等;第四,你的研究对象大体需要多少人,基本分布等,也可根据研究的需要对研究对象分类。核心概念的界定,要对课题中的关键词下操作性定义,尤其是要解释清楚自己本研究中的相关概念的实际含义。核心概念不是泛泛的概念界定,目的是通过对核心概念的界定,使概念的内涵变得清晰、具体,有利于参与研究的人员统一认识,有利于课题研究的实施,也便于别人按照研究者规定的范围来理解研究的结果以及评价该研究的合理性。
(七)研究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一要明确、具体解决什么问题,不能笼统;二要最终不说或者少说过程;三是目标要紧扣课题, 具体明了、准确精练,而不要引申太多。
(八)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研究内容即研究目标的细化,通常是把课题提出的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个小问题,并加以列举。
(九)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研究思路就是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的总体路线,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阶段。
课题研究的方法很多,研究方法本无好坏之分,都有其特点和使用的条件、范围,因此,必须的、最适宜所研究题目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同时要注意各种方法的搭配和综合使用,这有利于从不同的视角,全面、立体、完整地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一要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要求全面选择,二要根据课题研究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应选择。确定切合本课题实际的三四个研究方法即可,排列顺序为最主要的方法在前,次要方法靠后。对研究方法的表述不是对方法概念的解释,而是要介绍如何使用该研究方法,要结合研究过程具体化,做到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相对应。
(十)课题研究阶段
基本上包括研究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成果形成和结题阶段。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要达到什么要求,用多少时间,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
(十一)课题研究的基础
即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论文、著作等);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和评价。
(十二)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
包括组织保证、制度保证、经费保证、技术保证,即课题组人员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职务、专业、年龄),研究时间、经费、设备、资料等条件。
(十三)参考文献
课题研究具有相当程度的学术性,正规的设计论证要求列出参考文献或参考书目。主要参考文献,一般限填20项以内。要做到文献资料具有权威性,标注规范完整,从而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
课题设计论证应对以上内容进行全面阐述,不可遗漏某一部分。
二、《课题申请・评审书》的填写
教育科研《课题申请・评审书》的填写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格式要规范,行文要恰当
这是严谨治学的外在表现。在填写《课题申请・评审书》时,字体、字号要一致,摆布要均匀,大段的文字要注意行间距适当。评审书中多为表格,要注意页面设置,切忌跨行断列。课题负责人及其单位要签章,承诺信誉保证。
(二)正确理解填写项目的专业内涵
课题类别中的青年专项课题,对课题组成员的年龄有明确限制。学科分类,中小学一线教师申报的课题往往属于基础教育,比如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更偏重于基础教育,而不是专门的德育研究。研究类型,往往取决于申请人单位的属性,中小学一线教师一般适合做应用研究,而研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多倾向于基础研究和综合研究。预期成果必须提供研究报告。
(三)课题组成员的组成
一般研究周期在两年左右的课题,课题组成员以5~10人为宜。这些成员的组成可分为三类:一是有权之士,为课题的研究创设良好环境,提供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二是有识之士,对课题的研究内容有独到见解,是学术研究的领导者;三是有志之士,他们是课题研究的执行实践者,从资料的搜集到成果的整理,不辞劳苦,甘于奉献。
(四)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及承担的研究课题
这既表明课题申报的研究基础和学术能力,也能彰显课题组承担课题的实力,因此所呈现的内容既要全面充分,又不能牵强附会。
(五)阶段性成果
研究周期较长的课题,应该分别有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成果形式指最后的研究结果以什么形式呈现,教育研究成果可以有研究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专著、教材、教具和教学仪器、教学软件(包括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影像资料(含课件)、典型的教案、教具学具、学生作品等。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呈现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立项之初就要做到分工清楚、职责分明,每项研究任务落实到人。
(六)课题经费保障说明
篇3
研究者单位:
在《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这个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工作,现将我们的工作总结如下:
• 课题的选题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学校工作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以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为载体,开展初中生的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在课堂中渗透,在细节中体现,在活动中发展,在家校联动中巩固,切实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道德教育既是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个人今后成长成材的必要保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及时的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表现不够积极,道德教育效果不尽理想。此外,家庭、社会也没有为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都是制约现阶段中小学生道德教育质量的因素。因此,必须要客观看待道德中小学教育现状,探究提升道德教育质量的可行性措施。
• 课题的选题意义
1.是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客观要求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对外界事物的辨识能力较弱。如果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法,提升思想品德课堂的兴趣性,给予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念指导,就可以使学生不断的实现自我提升和发展;反之,如果学生不能接受到正确的道德教育和价值教育,就容易受外界不良信息的诱惑,形成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价值观念,严重情况下还会走向违法犯罪道路。通过在思想 品德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具备是非辨别能力和价值判断意识,提高对外界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这也是道德教育的目的所在。
2.是贯彻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现实需要
思想品德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是教育基础,社会道德实践是关键。因此,新课程改革后,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方面,通过参加具体的社会活动,或是在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践行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例如,在学习完“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这一章节内容后,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尊重他人,并在下节课让同学们讲一件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尊重他人的事。通过这种实践性的课后作业,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能够让学生将所学道德教育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希望通过本课题《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既符合我校特点又符合学生实际的方式,能够行之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思想品德学科相结合,使他们能够尽快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学生发展观理论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引导下,研究教育科学,讲究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每一名学生个性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开掘学生的潜能,促进所有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马克思人的发展的学说
根据的基本原理,人的素质的发展和完善就是一个人类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改造的过程。教育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中介环节,通过这个中介,使人类个体从接受人类文化遗产发展到创造新文化,人的素质正是沿着这样的历史过程不断得到改造、提升和完善。将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小学品德教育相结合就是通过教育促进人类传承与弘扬的过程。
• 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初中语文新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的根基。
1.使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剔除各种不良文化的糟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2.通过研究使教师明确的重要性,通过培训使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与中华传统美德结合的意识与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用多媒体突破时空限制,创设教学情境,丰富课堂的教学容量。
3.以“品德教学跟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为指导思想,初步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品德课程教学策略及“品德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课堂教学模式。
4.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使中小学校思想品德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
• 课题研究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不可能面面俱到,首先是“新课标视野下”的一种研究,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以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作统帅,抓住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基本特点,从中小学生的特点出发,确定了研究的价值取向。
因此,我们立足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如何宣扬中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诸如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以及如何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和如何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作为研究重点,结合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好了相关的思想品德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从而制定了弘扬民族文化的途径和策略。
课题研究的重点:
1.现代中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了解的现状调查分析;
2.中小学品德教材所蕴涵的本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弘扬;
3.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的策略研究;
4.家乡传统文化的发掘与研究;
5.在新课标下弘扬本民族文化的策略以及文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6.研究如何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
• 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体现民族文化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
3.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品德课程的实践活动(如勤学篇、励志篇等以及课本剧表演、观看有关展示民族文化的影视录象等)寻求新品德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中小学品德教学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各个课题组的负责组织小组成员从收集整理资料、编写教案、编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撰写教学反思、撰写教学论文、开展观察课并择优拍成视频、撰写研究成效、撰写研究子课题结题报告等方法研究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
• 课题研究的具体发展
设计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16年6月--2016年7月
主要组织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让全校教师知道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然后针对学科特点开展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研究的主题,同时填报申请表,研究形成研究方案。
第二个阶段:2016年8月—2017年1月
进行课题研究中期小结,整理汇总研究产生的效果、产生的资料、讨论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并讨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三个阶段:2017年2月—2017年8月
进行第三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
1.进行中期评估
2.布置下阶段工作
第四个阶段:2017年9月一一2017年10月
进行课题研究全面总结,形成研究的实践和理论成果,并上报总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结题。
八、课题研究成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表了相关论文,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意义、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完善措施与思路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录制了课堂教学视频音像、制作了微课课件以及教学课例,为以后的品德课程教学提供了经验借鉴。
从教育教学工作而言,开展本项目研究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的新路子,完善了“科研兴校”工作体系,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参加教研教改的积极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教育教学成绩更上一个台阶。
对教师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教学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充分意识到:教师要坚持先进的课改理念,要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教师要完成角色定位的转变,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开发意识;教师要敢于创设标新立异的课型;教师要确立以情感沟通与心智互动为核心的教学交往。切切实实感受到教改带了带来的好处:课好上了,学生变聪明多了,成绩也上去了,自己的教学视野也开阔了,不再是个“教书匠了。
九、分析“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的意义
1.让全校教师初步认识到将传统中华优秀文化引进品德教学课堂的真正意义,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2.丰富了我校教师的教学素材,让全校教师能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3.使我们学校的教学跟上了全国乃至世界的步伐。
4.增加了课堂趣味,从最大限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十、分析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的打算
当然,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课题研究还没有彻底“深入人心”,部分老师认为这些试验研究仅仅是“做秀”,无益于成绩的提高,尤其是对中小学生没有什么帮助,甚至会影响中考,这种观点也得到一些家长和学生的认同,因而一些老师对课题研究存在抵触情绪;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存在误解,有些老师花了很多力气设计教学过程,只重视教学形式,而忽视了教学效果,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在加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下,试验研究中老师们基本都能做到或意识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却重视不够甚至认为完全不必要;
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自觉地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努力克服课题研究中和其他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使教育教学改革结出累累硕果。
十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的问题和思考
经过课题研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1.有些申报小组不够重视,到要求结题时间没有完成预定的目标,或是完成极少,甚至有些申报成员并没有收集到任何资料,更没有自己制作课件和提交体会。
2.有些申报成员并有真正认识到这个课题的意义,而是出于应付,所以收集到的资料并没有什么价值,对教学不起任何作用。
3.有些课件和课例和收集到的资料没有体现这个课题的最初宗旨――有效性。
4.部分成员在媒体选择上比较随意,出现完全使用下载材料,不考虑自己的学生特点,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5.部分成员在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引进中小学品德课堂中后,没有及时反思课堂效果,或是反思和说明太过简单,失去说明和反思的意义。不能体现课题“研究”的目的。
所以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要加大课题研究指导,让所有申报成员理解这个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同时要加大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和验收工作,让这个课题研究在我校产生更大效果,从而带动全市的课题工作的开展,推动我校我市的教育。
十二、分析“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下阶段研究设想
在总结以往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不足,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设计了两方面的设想:
1.初步确定2017年10月以后加强教师研究能力的培训,在现在研究的基础上拓展与中华传统美德与品德课程教学有关的多个子课题。多方面提高教师的与教学相关能力。
2.加大学习研究性学习开展力度,确实落实学生研究性学习工作。
篇4
论文关键词;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培养模式
教师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中等教育师资人才的主要基地。12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高科技、信息化时代,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前途与命运,作为教育事业基础部分的基础教育与中等专业教育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等必然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这对我国传统的师范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过程中仍面临不少问题,笔者结合湖南科技大学的实际情况,就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作进一步分析。
一、我校教师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观念逐渐淡化。湖南科技大学是由湘潭师范学院和湘潭工学院两所本科院校合并而成,有几十年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历史,它凝集子几代人在教师教育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在社会上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两校合并后虽然保留了原有的师范专业,但学校基于提升学科水平、提高师范毕业生考研和到非教育领域就业的竞争能力等方面的考虑,将工作的重心转向了追求专业的学术性和综合性,教学内容向综合性大学靠拢,直接导致了师范专业的教师教育特色的削弱。比如我校从2(0刃年到205年,师范类的招生人数依次是1841、1955、1553、1772、1589、1492,在校师范类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
(二)教师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我校目前尚缺乏教师教育的整体观念,对教师行业的师资培养缺乏整体性的制度安排,师资培养并没有把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师资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从而导致教师培养和培训一体化程度不高,与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衔接不够。高等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缺乏衔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辐射与职业教育师资的养成缺乏衔接,教师的双专业特征没有能够体现,不利于教师资源的整合。
(三)教育类课程设置不合理。在传统的“学科本位”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因此,学生的本体性知识掌握良好,而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太小,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较差。近些年来,实习单位和社会用人单位对我校师范生的普遍评价是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我们的学生不是自己“不会”,而是老师不知道怎么教学生“会”。目前,在我校的师范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教育类的课程一般是“老三门”,即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论,再加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测量与评价。以我校2(0)4级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类课程为例,教育心理学犯学时(2学分)、现代教育学犯学时(2学分)、现代教育技术犯学时(2学分)、教育测量与评价犯学时(2学分)、语文教学论70学时(4学分)。教育类课程总学时为18时(共12学分),仅占总学时数的8.2%。而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类课程普遍在20一30%之间。如美国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为73%(教育实习占21%),法国占巧%,德国占03%,新加坡占60%。
(四)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教育实习时间短,模式单一,成为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校师范生基本上采用四年级利用6周的时间集中到中小学进行实习的模式。在此期间,实习生除了进行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外,还要进行课外活动指导、教学实验、社会实践、教育教学调研等。由于实习时间短,上述许多内容只是走过场,很多实习生刚刚进人角色,实习就已结束,加之实习期间经常受到就业和考研的干扰,使得教育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另外,目前的实习只是一次性的,不重视“模拟实习”和“见习”的作用,实习生缺乏对中小学的感性认识,更不了解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规律。这样的实习,难以使师范生迅速积累个人实践知识,形成教育教学能力。
二加强我校教师教育的若干举措
(一)建立组织机构,加强教师教育研究和管理
1.成立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顾问,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另一名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师教育工作相关的职能处室和教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教师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艺术三个研究小组,分别由教务处处长和人文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和研究小组组长。
2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在学校教研经费中拨专款积极支持教育类课题的立项与申报工作,使教师教育研究常规化并提高针对性,以课题研究带动和提升教师教育整体水平。
3.每年从教学经费中安排专项经费,逐步建设好教师教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训练的物质平台。
4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实行归口管理。教师基本技能归口人文学院,班主任工作技能、多媒体教学设计与操作、CIA课件制作等归口教育学院,艺术类课程归口艺术学院。提高教师授课的专门性,提高教学的质量,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二)创新培养模式,适应不同人才的发展需要
根据教师的双专业性质和学生的不同需求,积极探索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的“3l+”模式及部分非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模块化,努力提高教师质量规格和专养成,后一年进行专门的教师技能训练,享受师范生的待遇。培养方案模块化即非师范类专业在第四年都安排一个教师培养模块和专业深化模块供学生选择,以发挥非定向型师范的学科优势,并培养各种类型的师资(尤其是职业教育方面的师资)。
(三)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1.优化课程结构,加大教育类课程比重,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教育类课程主要由教育理论课和教育技能课两部分组成。教育理论课开设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和职业道德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教育技能课开设教师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学科教材教法、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等。通过调整,逐渐使教育类课程达到总学时的02%左右。
2精选课程内容,提高教学内容对不同专业的适应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大师范类专业的师德教育;公共基础课的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和选择,做到有用和够用;选修课程要合理规划,必须有利于满足专业加深、专业转换或职业适应等需要而系统开设,以利于促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
3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互通共享,提高利用率。协调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推进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加强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发挥CIA课件和网络等媒体资源的作用,实现多种媒体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
(四)加强教育实习,增强实践教学实效
1.教育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中强化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基本途径。为了切实增强实习的实效,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强化教育实习:一是创造条件保证低年级学生每年都有一定的时间到中小学见习,增加师范生对未来职业的感性认识和归属感;二是增加试教、模拟实习的机会,充分利用观摩教学录像、“微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丰富和充实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真实情景感受;三是延长实习时间,逐渐探索周乃至一个学期的实习模式,让教育实习真正成为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一环。
2要建立一支稳定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提高师资培养的质量。采用“校内教师+校外导师”相结合的模式,聘任校外有丰富基础教育经验的教师担任专业发展导师,充分利用校外导师所具备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开展专业拓展活动。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要建立所比较稳定的实习学校,每年投入一定建设资金,使其成为教师教育的实训基地和改革阵地。
(五)改善育人环境,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1.充分调动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积极性,尤其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示范作用。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
篇5
一、我校教师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一)教师教育观念逐渐淡化。湖南科技大学是由湘潭师范学院和湘潭工学院两所本科院校合并而成,有几十年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历史,它凝集子几代人在教师教育方面的聪明和经验,在社会上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两校合并后虽然保留了原有的师范专业,但学校基于提升学科水平、提高师范毕业生考研和到非教育领域就业的竞争能力等方面的考虑,将工作的重心转向了追求专业的学术性和综合性,教学内容向综合性大学靠拢,直接导致了师范专业的教师教育特色的削弱。比如我校从2(0刃年到205年,师范类的招生人数依次是1841、1955、1553、1772、1589、1492,在校师范类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向。
(二)教师教育的目前状况和未来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我校目前尚缺乏教师教育的整体观念,对教师行业的师资培养缺乏整体性的制度布置,师资培养并没有把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师资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从而导致教师培养和培训一体化程度不高,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衔接不够。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缺乏衔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辐射和职业教育师资的养成缺乏衔接,教师的双专业特征没有能够体现,不利于教师资源的整合。
(三)教育类课程设置不合理。在传统的“学科本位”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因此,学生的本体性知识把握良好,而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太小,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较差。近些年来,实习单位和社会用人单位对我校师范生的普遍评价是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我们的学生不是自己“不会”,而是老师不知道怎么教学生“会”。目前,在我校的师范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教育类的课程一般是“老三门”,即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论,再加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测量和评价。以我校2(0)4级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类课程为例,教育心理学犯学时(2学分)、现代教育学犯学时(2学分)、现代教育技术犯学时(2学分)、教育测量和评价犯学时(2学分)、语文教学论70学时(4学分)。教育类课程总学时为18时(共12学分),仅占总学时数的8.2%。而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类课程普遍在20一30%之间。如美国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为73%(教育实习占21%),法国占巧%,德国占03%,新加坡占60%。
(四)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教育实习时间短,模式单一,成为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校师范生基本上采用四年级利用6周的时间集中到中小学进行实习的模式。在此期间,实习生除了进行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外,还要进行课外活动指导、教学实验、社会实践、教育教学调研等。由于实习时间短,上述许多内容只是走过场,很多实习生刚刚进人角色,实习就已结束,加之实习期间经常受到就业和考研的干扰,使得教育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另外,目前的实习只是一次性的,不重视“模拟实习”和“见习”的功能,实习生缺乏对中小学的感性熟悉,更不了解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规律。这样的实习,难以使师范生迅速积累个人实践知识,形成教育教学能力。
二加强我校教师教育的若干举措
(一)建立组织机构,加强教师教育探究和管理
1.成立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顾问,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另一名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师教育工作相关的职能处室和教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教师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艺术三个探究小组,分别由教务处处长和人文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和探究小组组长。
2加强教师教育理论探究,在学校教研经费中拨专款积极支持教育类课题的立项和申报工作,使教师教育探究常规化并提高针对性,以课题探究带动和提升教师教育整体水平。
3.每年从教学经费中布置专项经费,逐步建设好教师教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练习的物质平台。
4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实行归口管理。教师基本技能归口人文学院,班主任工作技能、多媒体教学设计和操作、CIA课件制作等归口教育学院,艺术类课程归口艺术学院。提高教师授课的专门性,提高教学的质量,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二)创新培养模式,适应不同人才的发展需要
根据教师的双专业性质和学生的不同需求,积极探索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的“3l+”模式及部分非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模块化,努力提高教师质量规格和专养成,后一年进行专门的教师技能练习,享受师范生的待遇。培养方案模块化即非师范类专业在第四年都布置一个教师培养模块和专业深化模块供学生选择,以发挥非定向型师范的学科优势,并培养各种类型的师资(尤其是职业教育方面的师资)。
(三)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1.优化课程结构,加大教育类课程比重,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教育类课程主要由教育理论课和教育技能课两部分组成。教育理论课开设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和职业道德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教育技能课开设教师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学科教材教法、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探究方法、教育测量和评价、中学生心理咨询和治疗、教师基本技能练习等。通过调整,逐渐使教育类课程达到总学时的02%左右。
2精选课程内容,提高教学内容对不同专业的适应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大师范类专业的师德教育;公共基础课的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和选择,做到有用和够用;选修课程要合理规划,必须有利于满足专业加深、专业转换或职业适应等需要而系统开设,以利于促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
3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互通共享,提高利用率。协调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推进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加强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发挥CIA课件和网络等媒体资源的功能,实现多种媒体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
(四)加强教育实习,增强实践教学实效
1.教育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中强化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基本途径。为了切实增强实习的实效,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强化教育实习:一是创造条件保证低年级学生每年都有一定的时间到中小学见习,增加师范生对未来职业的感性熟悉和归属感;二是增加试教、模拟实习的机会,充分利用观摩教学录像、“微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丰富和充实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真实情景感受;三是延长实习时间,逐渐探索周乃至一个学期的实习模式,让教育实习真正成为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一环。
2要建立一支稳定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提高师资培养的质量。采用“校内教师+校外导师”相结合的模式,聘任校外有丰富基础教育经验的教师担任专业发展导师,充分利用校外导师所具备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开展专业拓展活动。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要建立所比较稳定的实习学校,每年投入一定建设资金,使其成为教师教育的实训基地和改革阵地。
(五)改善育人环境,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1.充分调动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积极性,尤其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示范功能。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
篇6
一、 新课标、新要求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称《标准》)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学途径,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Learning by doing)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于新课程标准是在新的理念指导下编制的,新课程标准的落实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先进的教学途径的支持。与其它教学模式相比,“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相匹配的,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途径。
二、 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
有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小学占13.8%,初中生占5.7%,高中生仅占2.9%;“知道也不举手”中,小学生占4.5%,初中生占14.5%,高中生竟高达53.8%(孙云晓: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20个发现,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特别是在农村普通高中,这种情况尤为突出。通过调查访谈,专家们认为,学生上课不愿主动提问发言,其实是学生的主动参与权实现不充分的表现。而在“任务型教学”中可将整个对话或阅读课文设计成一系列英语学习任务环,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中,通过个人、对子、小组活动形式,经历与人合作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中,展示各种才华,提供最大化语言习得机会,体验或多或少的成功,增强自信,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实现教学目标。我校---洞头县第二中学是一所最普通的海岛学校。虽然近年教学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一些学科的成绩依旧不令人满意,与其它县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英语学科。诚然,客观现实的诸多因素制约着教学的本质,但是教师课堂教学随意性大,缺乏系统的课堂设计,趣味性和兴趣性不高,教学模式老一套,导致教学目标不能落实,教学效益低下。学生也由于基础薄弱,兴趣不高,难以接受,甚至一些学生对英语彻底失望以至放弃。而英语学科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新教材的使用,这种矛盾和差距将会愈来愈严重。因此,在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学习和学情调查研究之后,课题组从2002年春就开始旨在探索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途径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三、课题的理论基础
1、杜威实用主义认识论: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的认识论作为教育理论基础,提出了“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学习的目的并非记住僵化的条条框框,而要解决个体现实社会所存在的问题。语言学家Herbert H. Clark (1996)说:“Language is used for doing things.”学习语言既不是背诵孤立的单词,也不是熟记脱离语境的句子,更不是记忆枯燥乏味的语法规则,而应当教会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把要求做的事情做好。词汇和语法都是为“做事情”或“完成任务”服务的。
2、习得与互动理论:语言习得指出创设类似学习母语的真实环境,是一种轻松无意识的师生、生生及学生和环境中的互动关系。互动使学生学得的材料具有实践性。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输入材料稍稍超过个体学习者的现有水平,更有利于互动的产生和学习习得能力的培养。印度语言学家N.S.Prabhu提出语法知识可以而且必须会在交际活动中“学得”(pick up)。
3、社会语言学: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者能用语言描述对象、陈述观点或感悟材料的内容及深层内涵,即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标。语言运用时不但受规则制约也受文化习俗的限定。语言运用能力既要顾及语言的正确性,更应涵盖语言的得体性。
4、人本主义心理学:内在学习潜力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和教学环境的外因要发挥作用,必须通过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完成任务。当教师尊重了学生的意愿,相信他们的能力,就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融洽的师生关系克服了的阻碍,加速了学习进程,更利于学习任务较早完成。课题研究的实践和操作(一)课题研究的目标①探索“任务型教学”途径和我校普通高中英语教学相结合的一种课堂教学框架;②汇编适合我校的“任务型”课堂教学途径的任务设计集;③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主动去习得英语,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力争提高我校教学质量; ④尝试在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过程的评价构想(见获奖论文《浅谈新课标下任务型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评价过程化》);⑤尝试在“任务型”教学理念下高中英语写作课的模式探讨(见获奖论文《任务型教学理念下的高三英语写作课的探索》);⑥英语新闻或多媒体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尝试,培训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见获奖论文《以英语新闻促进高中英语的创新教学》),同时汇集部分课件集;(二)、课题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步骤及措施
1、方法:本课题研究综合运用经验总结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为主,同时也辅以文献法、调查法、对比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法,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明确教学改革思路,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以实践为主,探索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各种类型及其操作方式,不断进行反思、组织公开课、实践课、进行总结,并以此指导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研究的基本思路为:(图略)
2、研究的步骤本课题虽然从立项到结题只有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但是课题的前期酝酿、准备早已在2002年春就开始了。课题申报成功后到现在结题,主要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2年7月---12月。①成立课题科研小组,积极宣传发动,明确职责,统一思想。调查分析“任务型教学” 目前在国内外、省内外研究现状,收集相关资料。②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申报立项。③编印学习材料,采用集体和分散学习的方法,组织教师系统学习相关理论、培训教师。④搞清了以下几大问题:“任务型教学”的理论背景;“任务型教学”途径的内涵和外延;任务学习的一般操作;实施课题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2)探索阶段:2003年2月---2004年6月。 ①对“任务型”教学途径进行深入的试验和探索,主要实施探索任务型教学理念下的备课及课堂教学的一般操作,分析和收集有关数据,分析它是否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及“任务型”教学带来的变化等。 ②实施探索,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和实际课堂教学的操作能力,对课题实施的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力求课题研究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③每三个星期进行一次课题组会议,内容包括:课题实践课、说课、评课、经验总结交流教科研活动,平时随时可以开展个别讨论。④定期进行教学技能培训,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
(3)总结阶段:2004年6月—8月。 ①收集、分析、整理、提炼有关研究材料,为最后的总结做好准备。②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撰写结题报告,编辑《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任务设计简集》并且编印成册。③召开面对全校的课题成果汇报课,并且做好相关准备工件。④如有可能要求学校召开课题领导小组会议,对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初步鉴定,准备或确定下学期推广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3、研究的措施
(1)宣传发动,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会和课题实践课(每人每学期至少上四节课),商讨研究对策,营造教育科研氛围;
(2)统一思想,认识到位,定期进行科研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科研素养;
(3)加强师生联系,定期举行座谈会,及时听取学生意见并改正不足;
(4)加强课题过程的管理,及时搜集课题研究材料,建立课题档案袋管理制度;
(5)及时了解和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关注和督促学习的过程;
(6)理论联系实际,发现不足问题及时解决,不断总结经验,反复推敲,最后确定。
4、研究的原则
(1)分工负责原则。建立课题研究定期汇报制度,明确各成员在各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定期检查、督促,不断修改完善。
(2)实事求是原则。本课题就是根据“任务型教学”理念及其模式和我校教学实际相结合,从最基本的问题来研究,脚踏实地,不脱离实际和客观现实。
(3)创新原则。“任务型教学”本来就是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要求有点高,而本课题就是要找准研究的突破口,大胆实践,形成具有普通学校的课堂教学特色。 (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本课题以课堂实践为载体,不断丰富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理念,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课题研究的结论和思考
一、 课题研究的成效
1、得出一套比较符合普通海岛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具体课堂教学模式实例见获奖论文《浅谈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设计P22》
2、成功编写了《任务设计集》。此任务设计集聚了课题组成员的近两年的心血,它是在充分理解了“任务型教学”理念的精髓和在掌握其课堂一般途径后,在大家一起讨论,不断修改之下完成的。当然也借鉴了他人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探索和整合了任务型教学途径在普通高中的实施,其更加富于社会信息和时代气息,也充分结合我校处于海岛和农村的现实条件,一些教学素材就来源于学生的身边,来自于学生的真实世界和生活实际。因此,课题组成员深深体会到此成果的珍贵和份量,这也是本课题最大的研究成果之一。说明:本《任务设计集》主要以高一英语为主,高二则以任务简集为主,高三则以写作课为主。(表略)
3、对“任务型”教学模式有了新的认识。(1)在实施课题的过程中,课题组归纳了“任务型教学”的各种任务类型,其中有几种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也十分适合普通高中学生的实际水平,在课堂教学中也往往收到较好的效果。 (2)任务的结构。“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具有其自身的结构性,它有任务目标、输入材料、活动方式、师生角色、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其与传统教学法之间的差异在于前者注意信息沟通,活动具有真实性而且活动量大,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
4、课题达到了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主动去习得英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发展合作精神,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为此,课题组做了如下一些调查分析:①有关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由于高一使用新教材和任务型模式的教法,直接导致了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改变(见表1)。课题组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情况做了一次调查分析,从中不难发现,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发生了变化,实验提高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表一: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统计表(表略)
②在口语水平上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高低在一个侧面上反应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的高低,口语也是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因此,我校从2001年起就在高一年段实施英语口语测试,并作为期中、期末测试的重要部分。其主要内容为:流利程度、准确度、交流策略、主要意思表达度四个方面。从表中我们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口语的四个指标平均得分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其中实验学生口语的流利程度的提高较明显,但是主要意思表达的提高不是很明显。
表二: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英语口语测试平均分统计表(表略)
③在综合应用能力上不断提高
表三是在2004年春一次高一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竞赛上,实验班和对照班参加竞赛学生的各项数据统计,由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的听力、阅读、应用在平均分上都有所提高
表三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英语听力、阅读、应用平均分(表略)
④在学生竞赛方面成绩斐然。2003年在洞头县首届学生英语口语节上,我校学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实验班的包小云、朱珊珊同学获得了二等奖。⑤在教学成绩方面逐步提高。表四 实验班101与对照班102在高一入学(中考)、第一学期期末、第二学期期末成绩统计一览表(略)从表中可看出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实验班的成绩较入学相比有所提高,虽然提高的幅度不是很明显,一些数据可以说是让人担忧,但这也是我们做课题的主要原因。但从总体上看,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生率指标有了可喜的提高,让课题组感到非常欣慰。从中也反应了教学成绩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一促而蹴的。可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继续保持一颗永恒的科研之心,继续实施任务型教学途径,我们定会取得好成绩和成效。
5、促进了课题实验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改善教学行为,促进素质优化。
①促进了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高教科研是教师成长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载体,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教学实际解决教学存在的问题,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反思,不断提升教科研素养和提高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因此在良好的教研氛围中,教师汲取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提高了教研能力。近两年来课题组教师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和参加各类教学技能评比,获得了较好的荣誉,其实也实属不易。
表五 课题组教师在各类评比中获奖统计一览表(略)
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确立提高了课题组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近两年的课题实践研究,课题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加速了教师成长进程,其教学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深受学校领导的好评和学生的欢迎,课题组教师可以说在我县也有一定的声誉。这些成绩的获得都是课题实施研究带来的结果,我们也体会到做课题的意义和乐趣所在,让我们尝到了甜头。
表六 课题组教师在课堂教学评比、公开课统计一览表(略)
二、课题研究的结论和思考
(1) 课题研究的结论
1、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及理念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口语、阅读理解和写作等综合方面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且从平时课堂观察看,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高,合作意识较强,口语表达能力强。
2、提高任务设计的质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是实施任务型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3、恰如其分的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标准是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
4、任务型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需要是教师要有一口authentic(真实的)的口语。
5、课题的实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课外材料的搜集和整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英语的热忱。
6、任务型教学途径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较高,尤其是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主动探究精神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对于学习一贯缺乏主动性的学生来说,任务型教学途径可能会使他们掉队。因此,关注学生学习的动态变化尤其重要。
7、并不是所有的教材都适合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每节课都用任务型教学途径也是不现实的。同时任务的设计一定要遵循任务设计的原则(见获奖论文:《浅谈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设计P21》),否则可能会出现学生不能开展任务活动,课堂出现冷场等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思考
1、由于任务型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的,因此学生合作精神增强了。但是独立思考下降了,而且有向其他学科蔓延之势,学生往往一遇到问题就爱讨论。如何把握好度的问题,是教师们当前争论的焦点。在教学操作中,如何处理好合作、竞争、独立意识的培养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2、高一新教材起点高,进度快,加上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经常给出大量的时间用于学生讨论,因此我们的课时会出现不足。所以,如何更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如何正确处理能力培养和考试的关系,也是课题组接下来要研究的课题。
3、在任务型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信息差基本相等,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教师的语言水平要求。同时,一个教学课题的实施,必须有相应的师资为保证,以适应新的教学任务。说心里话我们是第一次做市级课题,没有经验可谈,没有专家指导和成功经验借鉴,开展课题研究也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因此,如何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一个非常重要而且迫切的课题,尤其在农村普通中学。
4、虽然我们的任务型设计和课堂教学比较适合实验班的学生水平,但是随着近几年普通高中的扩招及生源质量的下降,如何继续实施任务型教学途径或者是如何把任务型教学途径和“分层教学”相结合,这也是另一个课题。
推广的价值
在“任务型教学”理念下,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其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操作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激活状态,他们获得的更多的是运用语言的能力。随着学习任务的不断深化,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越趋自动化和自主化,学生了愈能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由于有意义的任务活动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的欲望,使学生有话可说。小组讨论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口头操练的机会,而且是一个集思广益和互相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其智力水平。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大力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其教学理念已经广泛被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其实也得到了在一线教师的认同与实践的证明,而且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理念,不管是在重点中学还是一般的普通高中都有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① Jane Willis 1996.[M]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② David Nunan 1989 [M] Design Tasks of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③ 高歌 关于任务型学习活动的思考 《教学月刊》2001年7 月
④ 左焕琪等《全国中学英语教学调查与分析》1990年[M]
⑤ 池方浩 池哲萍 《教育课题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⑥ 《TBLT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技巧》 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2002年
篇7
一、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线,推动陕西教育科学发展
1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抓好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机关和高等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对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将学习实践活动与谋划教育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成效。在国家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适时启动《陕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工作,对未来12年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全面规划部署。启动《陕西省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工作,研究制定《陕西省普通高校设置工作若干意见》、全省中小学发展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和制度,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持续发展。
2 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第十七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筹备召开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做好省属高校领导班子的调整补充工作,指导有关高校做好党委和纪委换届工作。健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党内民主政治建设。加大高校领导干部交流任职工作力度,加快校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步伐。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加强对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实绩考核。制定2009-2013年全省教育系统干部培训规划。探索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新路子,推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全面推进高校基层党、团组织建设,继续做好在高校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进一步加强高校统战工作。健全高校教代会制度,做好民主推进校务公开、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等工作,建立健全民办高校工会组织,促进高校民主政治建设。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
3 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活动,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加大对财务、基建、招生、采购、教材出版、校办企业、科研经费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切实加强对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监管。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加强学校财务监管和内部审计,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4 大力加强教育法制建设。进一步推进教育地方立法工作,开展修订《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办法》等法规的立法调研。学习、宣传、实施《教育督导条例》、《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加大教育法律法规贯彻实施和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全面落实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继续开展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推进依法行政,积极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认真做好行政审批、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进一步规范委厅机关法律事务办理工作。
5 切实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启动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从2009年开始,每2年对全省中小学校进行1轮督导评估,市、县(区)两级每年共督导评估6000所学校,监督指导学校规范办学。创建3个“双高普九”县(区),评估验收4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区),督导评估与考核7个县(区)的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督导评估10所省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围绕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继续推进教育强县创建和复查工作,创建1~2个教育强县和一批教育强乡镇、复查4个教育强县。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
6 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展国际间高水平科研合作和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鼓励开展与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合作办学。加大教育领域引智工作力度,吸引留学人员回国来陕工作或以各种方式为陕西服务。认真执行“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和国家公派留学项目,做好因公出访团组派出工作,全面实施“陕西省高层次人才海外培养及教师出国培训计划”。做好外国留学生招生和管理工作,加强对全省自费留学中介机构的监管。做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抓好我省4个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中学实习基地建设。做好邵逸夫、朱英龙、王永庆先生赠款建校项目的各项工作。加强我省高校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7 加强委厅机关建设。加强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虚心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努力提高教育行政管理科学化水平。统筹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强化综合协调、公文审核、会议管理和督查督办职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开通机关办公内网,进一步整合优化全省教育网络资源,努力办好省教育厅门户网站,积极推动教育政务信息公开。做好教育和保密工作。加强青年干部的培养和使用。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不断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深入推进文明机关、学习型机关和节约型机关建设。关心职工生活,努力改善机关办公条件。
二、大力实施六大工程,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一)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工程为抓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8 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各个方面,抓住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师队伍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等四个关键环节,不断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制定《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全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市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加快我省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各级青少年校外教育联席会议的统筹管理职能和作用,建设好、管理好中央和省级立项建设的74所县级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广泛开展“三讲两实践”系列教育活动,组织举办全省第四届中小学生科技节,深入开展第6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培养德育工作典型,创建具有陕西特色的中小学德育品牌。
9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努力使全省中小学都能按照国家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继续实施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调研视导和网络研修活动。做好2009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工作。组织开展基础教育重大课题研究,继续抓好校本教研工作。举办薄弱学科教师研训班,加强义务教育薄弱学科建设。开展义务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组织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积极推动教科书循环使用。加强基础教育学校的规范化管理。
10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加强高校思想理论课新课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全年培训200人。举办四期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培训班,举办两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继续加强5个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设,以纪念建国60周年为契机,组织多种形式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广泛开展世情、国情、社情教育。在全省高校积极推行心理健康教育普查工作,将试点范围扩大到15所学校。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进一步提高网站点击率。继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滚动调查。
11 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改善学校体育卫生办学条件,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骨干体系建设。通过开展评估督查活动,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建立健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预警机制,推进重点地区学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抓好科学营养和预防近视工作。推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办好陕西省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组织参加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开展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积极推动我省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12 推进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继续完善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制度。全面推进中考改革和学生评价方式改革,抓好中考及中考分析反馈指导初中教学工作,抓好中考加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工作。继续落实将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薄弱初中的改革措施。落实《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意见》,抓好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理、化、生操作考核工作,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上半年出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改革方案。在高考自主命题中体现素质教育导向,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做好2009年度我省各类招生计划及生源计划编制工作,加强对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进一步完善网上报名、网上填报志愿办法和高考短信服务平台功能,做好省级考试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为考生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采取有效措施治理“高考移民”。
(二)以实施民生八人工程基础教育项目为抓手,促进基础教育协调发展。
13 做好学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大力推进灾区中小学布局调整。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受灾中小学一期新建校舍建设项目缺,资金,加强督促检查,确保秋季开学前完成建设任务,把项目学校建成功能完善、质量可靠的放,G工程。做好后续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规划。
14 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提前一年实现新机制改革目标,使我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小学每生每年350元、初中每生每年550元,生活费补助标准达到小学每生每年500元、初中每生每年750元。在组织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同时,稳妥推进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配合财政部门研究提出城市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
15 抓好民生工程基础教育项目的实施。积极实施中、省重大教育投入项目,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农村义务教育生活设施改造项目、中小学条件装备项目、普通高中建设项目、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初中校舍改造项目。扎实推进城镇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和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选择1~2个县进行完善学校设施“整县推进”建设模式试点。以学生食堂、宿舍卫生安全为重点,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建设劳动实践基地,抓好全省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
16 推动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规范城市幼儿园管理。按照三级推进、内涵发展、整体提高的思路发展高中教育,抓好省级标准化高中、示范高中创建工作。做好特殊教育学校与启智学校建设工作,根据国家下达我省的2008年度特殊教育项目建设计划和投资,协调指导项目建设的实施:会同省发改委积极争取2009年度特殊教育项目。继续做好民族教育与教育工作。开展普通话测试员培训工作,加强语言文字评估,促进社会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化。
17 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和普及实验教学县创建工作。扩大陕西省基础教育专网覆盖面,继续实施远程教育工程应用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远程教育应用工作。开展市、县级技术支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工作。深化远程教育培训和应用研究,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研究引领工作。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实验和实践教学条件,提高实验和实践教学水平,创建和复查一批普及实验教学县。
18 抓好教育对,支援工作。进一步拓展教育对,支援领域,推动高校和城市优质中小学对口支援农村薄弱学校、困难学校;进一步推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提供经费、物资和智力支持;组织对重点支持吴起、平利教育发展工作进行中期检查督导,总结和推广经验。
(三)以实施人人技能工程为抓手,构建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网络。
19 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把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进一步扩大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完成招生33万人的任务,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以扩大城乡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为重点,拓展东西合作、西西(陕西和重庆)合作新领域。制订和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和引导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行为。加强对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统筹管理,建立并完善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电子注册制度。
20 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紧紧围绕“人人技能工程”及其六个项目(县级职教中心建设项目、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示范专业和精品专业建设项目、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短期技能培训项目),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努力建成覆盖全省城乡的职业教育网络,确保全省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全年完成短期技能培训16万人。重点支持各市综合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公共平台)建设;每个市重点支持2~3个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突出特色,形成优势;创建若干所国家优秀和10所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8个专业性、10个综合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48个示范专业、12个精品专业。实施“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创建3所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30个高职重点专业、5~6个高职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建设工程的示范作用,引领全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1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制度。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启动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计划。研究制定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以各市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动员企业广泛参与,联合各县级职教中心,建立10个区域性(市级)职业教育集团;以行业为依托,组建一
批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教育集团。举办数控技术等6个专业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完善大赛相应制度建设。
22 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加大市级政府统筹力度,以各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心,实行省市共建、资源共享,建立市级职业教育中心。继续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全省新建7所县级职教中心,加强3所县级职教中心。以县级职教中心为核心,着力加强资源、政策、资金、培训“四统筹”。深入推进“一网两工程”,充分发挥县级职教中心主阵地作用,新建100所省级示范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组织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培训工程。
22 推进成人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发展。加强对全省社区教育实验区的督导评估工作,确定一批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积极支持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建设工作。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和自学考试等重要作用,努力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四)以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重点学科建设工程为抓手,促进高校内涵发展。
24 加强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着力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创建省级精品课程100门、教学名师50名、教学团队50个、特色专业50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50个,引导高校积极争取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加强对高等教育实践经验与成果的总结,做好教学成果评选工作。巩固教学评估成果,完善教学评估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机制,促进高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实施“高等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工程”,充分利用我省“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推动高等学校图书资料文献信息共享系统的建设。
25 深入推进重点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深入实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工程”,按照《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做好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建设项目的中期和年度检查。开展2009年度省高校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大力培育高等学校优势特色骨干学科。做好“211工程”三期建设和“985工程”二期验收和三期建设的推进工作,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进程。
26 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度。办好西部大讲堂和博士生论坛,培育、评选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建设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开展研究生英语课程质量检测,抓好全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监督保证体系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创新水平。加强学位管理,积极推进学位授权制度改革,做好第十一次学位授权审核和学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进一步推进专业学位工作。
(五)以实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不断增强高校科研创新和服务能力。
27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组织高校申报“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专项项目、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省科技计划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培养资金项目、科学技术重点研究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重点资助与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关联度密切的、有可能产生标志性成果并能够实施转化的项目,遴选100项科研成果和可转化项目组团参加东西部投资与贸易洽谈会,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化。
28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对全省高校现有重点实验室软、硬件建设进行全方位调研,通过调研编写陕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指南,推进重点实验室开放合作、资源共享、成果转化。组织全省高校申报省“13日”工程研究中心。组织高校申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继续推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完成第三批10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考察立项工作。加强对科技成果的管理,完成2009年省教育厅到期项目验收结题工作,自然科学成果、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奖工作以及省科技成果奖励的推荐工作。推动高校企业改制,推进高校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
(六)以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为抓手,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29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组织师德宣讲团,深入市、县和学校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学习宣传抗震救灾英雄教师,大力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贯彻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提高我省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
30 开展全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积极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学习长效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明确省、市、县、校及各级培训机构的职责,指导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投入力度,深化培训制度改革。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和“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计划”。继续实施“阳光师训”项目,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50000名。完成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省级培训1500名,培训者研修1000名,高中新课程骨干教师省级研修1000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4000名,中小学实验教师技能提高培训600名,中小学班主任培训1000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培训400名。启动陕西省中小学名校长培训工程,建设陕西省中小学校长培训网。进一步加大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力度,完成中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120人、提高培训250人、高级研修培训250人、“送培下乡”培训200人、培训者培训60人。认真组织职称评审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组织评选陕西省第八批特级教师。继续做好特设岗位教师和教育硕士的聘用与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工作。
31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实施“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子项目”,完成1200名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任务。开发一批具有陕西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包。制定《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意见》,研究制定省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和师资培训基地考核管理办法。依托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面向省内中等职业学校招收职教师资本科班、硕士班。启动实施中职骨干教师国际交流合作项目。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好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加大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的力度。推动实施高校“三秦学者计划”,建设学术骨干体系。制定《高校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管理暂行办法》。
32 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有关学校的岗位设工作的指导。完善高等学校和厅属事业单位各级岗位设置标准和聘任办法,做好专业技术岗位的聘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编制管理,开展全省中小学编制工作调研,理顺农村与城市中小学编制标准关系,解决农村中小学编制标准偏低的问题。建立全省中小学校及教师信息数据库,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
建设和管理。
三、着力抓好六项重点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33 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构建以校园招聘市场为基础、区域协作市场和行业市场为补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好“陕西省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调生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切实做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状况,指导学校建立与就业状况挂钩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的预警机制。做好普通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成人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
34 认真实施学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绩效工资制度,规范教师津贴补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实施意见;指导高等学校实施绩效工资。依法提高教师待遇。
35 鼓励和规范民办学校健康发展。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依法落实鼓励扶持民办教育的政策措施。制定全省独立学院过渡期方案。继续组织开展“放心上民校”专项整顿和宣传活动,引导民办学校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规范民办幼儿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的规定,加大对民办高校的督查力度,严格民办高校办学条件,规范民办高校招生工作,引导民办高校提高教学质量,保持民办高等教育在全国的优势地位。
36 积极帮助高校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加大对高校的资金投入,加强高校财务风险控制,健全高校财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省属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积极协调有关金融机构,帮助高校调整优化融资贷款结构,减轻还贷压力;深入调查研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逐步化解高校经费难题;适应高校资产快速增长趋势,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加快实施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篇8
关键词:理工科;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20世纪末,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部提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经过十几年的教育实践,我国高等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在推行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引发了我们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反思。
通常所指的文化素质是一种内化于人的心灵深处的精神气质和人格品质,既反映了主体对文化客体的认识关系,也反映了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它具有思想启迪和行为养成的基础功能。而理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则是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授与具体实践活动以及环境氛围的熏陶,对学生进行价值导引、精神提升和人格塑造。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一个简单地读几本书、听几支乐曲的问题,也不只是刻意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而是侧重改善学生的思维结构,优化学生的价值观念结构,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
一、目前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薄弱的原因
(一)根源于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和现实就业的压力
目前,我国教育需求与供给的突出矛盾,教育结构的不合理,用人制度的局限,考试与择业竞争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升学竞争,强化了“应试教育”。就普通高校而言,虽然近几年来采取扩招的政策,但仍然无法满足众多学生上大学的迫切需求。这样必然会造成并加剧塔尖(大学)对塔身(高中)和塔基(初中和小学)的“指挥棒”作用,直接诱发并强化中小学阶段的升学竞争与筛选功能。塔尖的存在,意味着升学空间有限,越往塔尖,淘汰率越高,竞争就越激烈,只有经过多次筛选而获得成功的少部分学生,才有可能登上塔尖。于是,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层层选拔,层层淘汰。不仅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大学挤,而且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往重点班和重点学校挤,甚至尚未入学的幼儿也往好幼儿园挤,幼儿园的娃娃往条件好的小学挤。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阶段的升学率在逐年提高,但升学竞争状况愈演愈烈,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现象屡禁不止。
多年来,我国社会用人中的“惟学历”几乎成为定制。无论是招聘还是提拔干部,往往先看学历而不论能力,似乎学历高必然能力强,学历可以取代能力。有时,一个学历标准,就将许多能胜任某职的人排斥在外。我们无意贬低学历的价值,所反对的只是机械盲目的“惟学历”倾向。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同样学历的人们之间,其能力是相差悬殊的。仅凭这一点,就没有理由只看学历,更不必说人各有所长了。“惟学历”倾向的存在,意味着有较高的学历,就可谋到更合意的职业,就会获取更高的待遇。这种倾向必然诱发人们为高学历而奋斗,为升学而竞争。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则直接诱发了偏重与升学相关学科的学习倾向。本来,中小学更应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但由于升学考试包括高考历来偏重于知识水平的测试,中小学过早地瞄准与高考相关的学科的学习与考核,否则,就难以获得高学历。这种情况加剧了以升学和获取高学历为目的的“应试教育”。
随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择业竞争日趋激烈。教育作为个人谋生与发展的手段,在经济结构尚未完善、择业渠道有待拓宽的今天,人们会不可避免地加入到谋求最佳出路的竞争之中。择业与升学尤其是选择理想的职业和考取重点中学或大学,主要是靠考试来定夺,按优胜劣汰的原则,以分数高低来衡量,分数高则被录用或录取,分数低则被淘汰。不少学校为使学生在竞争中取胜,则不顾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往往采取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的办法,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甚至迫于种种压力而增加学生的负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理工科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关系没有理顺
专业教育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因此,能否充分通过专业教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是衡量文化素质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和实质性进展的关键因素。专业课程之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的同时,应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文文化素质培养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同时,把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贯穿专业教育始终,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
但目前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首先,就承担专业课教学的教师来说,多数教师过去所接受的依旧是传统的分科的单科教育,所接受的人文教育内容相对缺乏,因此难以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其中。很多教师甚至认为,专业课教学不同于文化素质课,没必要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其次,就学生而言,专业教学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多数学生极为重视专业学习,即使教师讲得很枯燥,学生依然能够坚持吃下。这就使某些人对在专业课中融入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产生怀疑。再次,在专业课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难以量化。可以说,由于竞争机制的引入,大学教师大都承担着相当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工作量极其繁重。教师的文化素质良莠不齐,对教师在专业课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难以提出具体要求,因而目前尚无法建立起完善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三)良好的课程体系未能构建
理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应该包括拓展知识、提高品位、健全人格、学会做人四个方面,因此各个学校为达此目的,纷纷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通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使之成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主渠道。然而人文素质课程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难以形成体系。课程的设置多由教师自由上报,随意性较大,显得较为凌乱。当然,也有一些质量不高的课程充斥其中。因此系统的人文素质体系亟需建设。其次,师生双方对人文素质课均缺乏热情。同时,由于缺乏教材,教师对所教课程难以做出明晰的要求;课程的考试方法也一般为开卷或写论文;学生对之重视程度低,有很多学生往往是冲着学分而来。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由于缺乏师资,一些重要的人文课程难以开设,凡此都影响到人文素质课的深入展开。再次,就教学内容来讲,目前理工科高校所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多以“概论”或“通论”的面目出现,内容很多却要用极短的课时上完,即便教师讲课非常精彩,课堂气氛活跃,然而由于学生对此类课程不太用心,课后难以花费时间加以巩固,因此课程收效不太明显。
(四)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效果亟待提高
众所周知,校园文化对学生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师生的信念和追求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各个学校都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将一些著名的专家请进校园给学生作讲座,将一些高雅艺术团体请进来演出等;有些院校还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或搞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的展开,对于巩固深化文化素质教育的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是间接的文化知识转化为主体素质的桥梁。从素质的形成来看,这种转化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知识的输入和吸纳,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就难以内化;其次是实践中外界刺激与个人体验的互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融合为素养;最后为主体的“悟”,主体完成自身素质的建构。而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为主体的转化提供了契机,创设了情境,因此它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情感,这种理性情感的核心是责任感,责任感的核心是价值取向,而价值取向的获得则来源于生动活泼的现实环境”,也就是说,文化素质的最终形成有赖于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成功开展。
然而,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长期以来,人们所理解的高等教育就是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活动,所谓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被排斥在高等学校的教学之外,这就妨碍了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形成。有些院校尽管也开展了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但由于经费有限,把专家请进来容易,让学生走出去却较难,有的院校甚至连专业教学所必须的实践活动都难以保证。另外,有的学校为了摆脱组织管理难度较大的难题,干脆让学生自己去搞社会调查。这种“散兵游勇”式的社会实践很难保证效果。
二、理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分析
构建良好的课程体系,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提升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主渠道,也是使文化素质教育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学生对此主观上不重视,沉重的专业课已经比较繁重,加之人文素质课大都安排在晚上或者周末,实施的效果很不理想。一方面,课堂气氛的调动确有难度,教师讲得自得其乐,忘乎所以,然而学生却无动于衷。另一方面,当教师把所讲的内容“大话西游”式地通俗化了以后,课堂气氛确实有所改善,教师却有亵渎人文素质课的感觉。这就要求院校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改善教学条件,鼓励教师自编讲义,从外部条件上为人文素质课的教学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学校应重点建设人文素质精品课程,聘请一批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主讲,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改革理工科大学生的课程体系,减轻大学生的专业负担,使学生有时间和精力扩充文化知识,将人文选修课改为必修课,尽量扭转重文轻理现象,使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切实提高理工科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扭转目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困局,我们需要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消化和吸收,根据理工科院校的具体实际,确立一套适应理工科院校实际并且行之有效的课程设计方案。
我们通常所指的课程体系包括显性和隐性课程两部分,显性课程具体包括教学指导思想、专业划分、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结构、类型、数量、内容)、教学方法(含实验)、教材教具、教学评估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等,隐性课程具体包括师生互动以及校园文化、文化氛围等等。就大学生本身的素质教育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的教学活动,其中又以学科专业课程为主,这是最核心、最符合其特点的一个方面;二是实践活动,这是起着基础性作用不可或缺的方面;三是校园文化的熏陶和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这是具有性质同时渗透力极强的一个方面。前两方面属于显性课程范畴,第三方面则属于隐性课程范畴。总而言之,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整体上其实就是课程、校园和社会综合作用的系统教育。从广义上说,学校教育的三大类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正好与上述三大支柱相对应。其中,活动课程既可体现在学科课程之中,也可体现于环境课程之中。在目前的现实情况下,教学仍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因此素质教育也主要通过各门课程来实现,不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学科、语言学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渗透素质教育的内容,即“寓素质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二者融为一体,协调发展。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理念方面,基于不同的培养目标和着眼点,目前广泛得到接受的有三种典型的理论取向。一是学科本位型,它认为教育就是授受具有严谨的学术体系的各门学科,而不应考虑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以及现代社会课题的探究;第二是学生本位型,它认为学习是学生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创造意义、产生知识,学习成果的取得有赖于学生的主动介入以及丰富的教育环境的提供,所以要以“课程适应学生”而非“学生适应课程”;第三是社会本位型,它认为学习是一种直接经验的活动,而且是一种集体活动的过程,所以主张课程必须凭借社会的分析取得目标和内容并加以设计,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这三种理论取向实际上反映了课程的三种不同属性,即文化属性、人本属性和社会属性。
而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整体上其实就是课程、校园和社会综合作用的系统教育,应当体现上述三种属性的辩证统一。这种系统教育的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又包括学生在知识和情感的作用下道德素质的完善和人格修养的提高,同时也是学生在与校园甚至社会交互过程中能动地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环节。由此可见,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上,要以遵循知识的整体性及人的发展规律为前提,以课程建设、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作为基础,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在传授科学知识、开展社会实践等方面渗透文化素质教育。
三、理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具体构建
在具体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可以把显性课程中的学科课程大体分成三个层次,即基础课层次、专业课层次、相关专业课层次。基础课层次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层次开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相关专业课层次包括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专业课层次是职业技能、学术能力的培养;基础课层次是培养各种素质和潜能;相关专业课层次则是一种辅助,目的是拓宽专业面。所以,专业课层次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就要比其他两个层次高一层。在量的要求上,可采用学分制来规定各层次课程的学分比例。根据我国对人才要求的实际情况,在理工科院校,基础课层次可占50%(其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可达20个百分点),专业课层次可占35%,相关专业课层次可占15%,力求使学生达到全面发展的专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这种课程体系的教学不能像以前那样由各单位、各教师之间孤立地进行,而是要求全校教师以培养学生为目的,共同商讨制定教学计划。这样,教师之间、各系之间就要互相联系,形成一个全校性的课程系统,凡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学生都有机会选择。这种课程和教学还必须顺应知识结构的形成顺序,就是先基础、后专业,再进行扩大专业面的教育。近几年,有些国家(国内也在试点)将理工科大学本科低年级作为基础教育段,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集中加强一般基础课的教学,三、四年级才开设专业基础和适当数量的专业课。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国情,在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受到基础教育,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可开设大学语文、写作、演说、历史、伦理学、公关学、社会学等课程,可放在一、二年级进行。根据我国高校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课程要定位在文学、艺术、历史、哲学、语文5个学科。从针对性上看,上述课程设置符合我国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水平较低的实际。我国教育长期重理轻文,基础教育长期推行应试教育,使学生缺乏系统、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与训练,大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普遍低下,历史、哲学知识贫乏,汉语水平偏低,加强上述学科训练,正好切中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病。从科学性上看,上述课程安排也符合文化素质教育的特点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解决“做人”的问题。“文、史、哲、艺”是人文学科的核心,最能体现人文精神,以此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核心,便抓住了建立高质、高效课程体系的关键。从系统性上看,与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内在系统相吻合。人才培养主要有3种类型:知识教育、情感教育、技能教育;与此相应的是3种类型的课程:知识型课程、情意型课程、工具型课程。历史哲学是知识型课程,文学艺术是情意型课程,语文是工具型课程,三方面有机结合,便构成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教育模式与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应注意适当地将管理知识结合到部分专业课中。然后,再让学生学习边缘学科。这种课程体系,目的是将理工科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有限的大学时期打下创新专业学科应具备的基础知识,提高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及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思考能力,确立改造社会的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的着眼点在于不仅使学生具有解决目前社会生活及有关专业方面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而且要使其具有不断学习能力和创新以解决今后所碰到各种问题的潜在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在专业课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开设人文选修课使文化素质教育有了形式上的保证,也便于一些院校的实际操作。由于在专业基础课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是隐性的,量化的难度较大,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要努力挖掘专业课中的文化成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将科学与人文融为一体。从学校来讲,要树立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的典型,加以鼓励,用他们的经验激励其他教师;积极鼓励教师从事该类课题的研究,为他们申报此类项目提供便利。条件成熟时,可以用是否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作为衡量教师教学优劣的标准之一。
我们所构建的活动课程体系包含了各类集体活动与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等。具有学生参与自主性、课程内容和要求以及形式的非标准性和非同步化的特点,它强调知识技能的综合和创造性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发展兴趣和发挥特长,也有利于促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人文关怀。校方应加大投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同时,将学生的社会实践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强化组织管理,纳入教学计划。鼓励大学生向社会实践学习,自觉地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目前,一些高校如南京邮电学院将社会实践活动目标化管理,他们依托于学生的专业素养,广泛服务于社会,并且与相关企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这样就确保了社会实践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而我们所构建的隐性课程一般指校园文化。对校园文化的界定,比较通常的表述是从社会学的观点出发,认为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在分类上归属社区文化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在大学社区中生活的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精神上具体化的文化形态。因此,校园文化,对于素质的形成,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往往比课程教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所以,进行素质教育,另一重要的途径是要采取切实的措施,营造优良的校风;开展多种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学术的、文娱的、体育的活动,使学生受到优良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一般说,通过校园文化所形成的素质,往往更为深刻与牢固,影响及于终生。除了通过教学和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之外,学校有关的各种活动,都可以充分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
总之,要深化理工科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必须加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重视理论基础的学习;改善具体的操作方法,进一步加深文化素质课的改革,加强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还要通过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将文化素质教育“内化”为学生的主体自觉,最终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Analysis
ZHANG Yi, SONG Zhen-chao
- 上一篇:乡镇近期重点工作汇报
- 下一篇:税收举报奖励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