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环境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4-01-27 18:08: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社会环境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社会环境的看法

篇1

世界观

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也叫宇宙观。

价值观

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篇2

一、摆事实讲道理,提高思想认识

说理教育法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观点,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说理教育法主要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

一是谈话,教师就有关的思想问题与学生交换意见,使学生明白有关道理。这种方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对个人和集体都适用,谈话的内容可以结合课堂教学,也可以针对班级当前发生的事件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进行。特别是个别谈话时,对谈话对象的心理特征、家庭背景、本人现状等要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谈话中,教师要以亲切、真诚、自然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做到以诚相见,将心比心,使学生从内心里感受到教师的热爱和诚意,从而启发和触动他们的心灵,为他们所接受。

二是讲解,对需要深刻理解,辩明是非和哲理性较强的教育内容,运用讲解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讲解时根据理解内容的难易程度,可系统解说,也可简短说明,或通过墙报、板报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相关内容。

三是讨论。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小学高年级,当学生对某些社会或道德问题有不同看法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交流思想,共同提高。通常能带来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创设良好环境,潜移默化培养

环境影响对学生品德成长有重要陶冶作用,一般情况下,良好的环境总是陶冶人的良好品德,不良的环境则形成人的不良思想行为。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今天,我们更应自觉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以保证学生品德健康成长。学校要创设一个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小学生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美观清洁的校园,明亮整洁的教室,有秩序、有节奏的教学活动和作息安排,良好的校风和班风等,不仅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产生奋发向上的最佳心理状态,起到心旷神怡的作用,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思想受到启迪,产生美好理想和实现理想的巨大力量。因此,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想方设法地创设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使学生在一个团结、向上、尊师爱生、民主而有纪律的班风熏陶下,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其次,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家庭环境,儿童一出生,首先进入的是家庭,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良好的家庭中,体力、智力、品德、行为等方面会发展得很好,反之,则会染上不良的行为习惯。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力求家长的配合,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建立良好的家风,为学生创设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这个大环境越来越复杂,而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可塑性很强,容易受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产生不良行为。对此,教师要通过教育提高学生抵制社会环境不良影响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去辨别社会生活的丑美善恶。教师还要善于去捕捉社会环境中积极的方面,用以影响学生对美好社会环境和崇高思想品德的追求。

三、发挥榜样力量,激励良好行为

小学生富有模仿性,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可以以一些先进人物为榜样,利用他们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激励教育学生。作为榜样的人物可以是历史伟人、民族英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科学家和各方面杰出的人物,也可以是全国十佳少年和本校或本班的优秀学生。利用榜样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形象而生动,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能激励学生仿效榜样去认识和处理问题,爱憎分明,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运用榜样激励法,要重视见之于行动,要防止“听听很感动,想想很激动,实际没行动”的现象。在品德教育中,我就常看到这种情况,每当学生听到伟人、英雄、模范、杰出人物的动人事迹时,有的激动得流泪,并立即表示出学习的决心。但时过境迁,当时的激动和决心便烟消云散,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抓住时机及时地把学生的情感、冲动引导到行动上来,把敬慕之情转化为道德行动和习惯。所以,我们要把我国中小学榜样教育上提倡的“学英雄、见行动”这条宝贵经验,切实地运用到思想品德教育中来。

四、创设困难情境,磨练坚强意志

道德意志是克服道德实践困难,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小学生意志力比较薄弱,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独立性,坚持性和受挫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意志磨练特别重要。要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要对学生进行意志知识的教育,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在意志培养工作中,给学生以相应的有关意志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懂得了相关的意志知识后,就能针对自己意志方面的缺点,严格要求自己,锻炼自己,收到较好的增强意志力的效果。学生有了相关的意志知识后,还要训练学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克服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困难都当成“千锤百炼”磨练意志的考验。

五、激发自我教育,指导自我评价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就要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愿望,使他们明确意识到社会、家庭、学校对自己提出的道德要求,相信它的正确性,并确信只要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从而产生主动接受教育的精神需要。明确要求,并有了自觉的愿望,学生就会严格要求自己的品德行为,并且能够坚持不懈,把自我教育进行到底。

篇3

一、材料与方法

资料取自我院1968~1988年间住院的精神病病人26425例,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样比=0.04,K=l/0.04=25),抽取样本1057例,剔除无参考价值病例37例,有效病例(应答率)1020例(96•5%),样本具有代表性。按统一表格,以分组、划记(将调查资料按项分别列入整理表内,用划“正”字记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资料整理。调查以病历为主,对记录不清的项目进行了核实,资料具有可靠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精神病病人的年龄、性别与社会环境心理因素的关系(表1)从年龄分析,本组病人中,以21~30岁年龄组居多,共413例,其中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发病者381例,占本年龄组的92%。这是由于青年时期心理变化多,面临升学就业、恋爱婚姻、工作学习等问题所产生的社会应激因素较多,精神负荷较重,川特别是期间,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环境不适应、以及返城后工作得不到及时安排所造成的压抑心理有关。从性别看,本组病人女性高于男性,但差异无显著性(尸>0.05)。31一40岁年龄组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尸<0.01)。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与妇女在现代化社会中的地位易受挫折有关。我国文化受男尊女卑礼教的影响,妇女处于从属地位,精神上易受压抑,在某些农村地区还有一定影响。建国后,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有明显改变,特别是城市,在这种新情况下,妇女肩负家庭和社会工作双重责任,社会责任和心理负荷重,造成的社会应激有关。

2.精神病病人居住地区与社会环境心理因素的关系(表2)表2可见,精神病病人的居住地区为城市高于农村,前者是后者的1.5倍,与国内有的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资料一致。〔3〕这是受社会环境、生活工作方式不同的影响,如城市工业发达、噪音大、公害、工矿企业中的不良劳动环境、睡眠节律频繁变动、集体宿舍中单身职工的互相干扰等,都会涉及人们的身心健康,川使人们长期生活在紧张状态中所致。此外,与社会政治上的动荡,如期间被隔离审查、揪斗的人城市远比农村高,使人们恐惧紧张有关。

3.精神病病人的职业与社会环境心理因素的关系(表3)表3可见,无职业者因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发病329例,占43.57%,其中以从事家务者为多,发病212例,占28.08%;工人因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发病235例,占31.13%;农民因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发病129例,占17.09%。显示无职业和知识层次较低人群社会环境心理因素所致发病多.与国内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资料基本一致。这与物质环境差,经济困难所造成的心理负担大,社会应激多,影响精神功能有关。二2三4•755例精神病病人因社会环境心理因素致精神病的诱因(表4)在调查的1020例精神病病人中,发病诱因为社会环境心理因素的有755例,占本组资料的74•02%。其中以邻里同事纠纷占第一位(20.29%),显示了新型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家庭纠纷占13.33%,居第二位,其中以夫妻不和发生的纠纷为多。此外,亲人病危、意外、政治上的动荡和经济上的变革,都会使人们焦虑紧张,精神受刺激而致病。本组资料中由政治运动所致发病的68例病人中,有51例是在中,由于本人、亲朋、同事被隔离审查或被批判,使其精神受刺激超过了正常情感承受闺而发病。其次,恋爱婚姻受挫、工作学习不满意等,都可成为精神病病人的发病诱因。

三、管理对策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特别是对精神卫生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一般而言,引起人们的损失感、威胁感和不安全感的精神刺激最易致病”。川丹麦苏辛格教授认为:“基因(精神病)+环境(社会环境)分表现型(出现精神病)”。[6j强调了环境因素对精神病的作用,本组调查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对精神病病人的管理,仅仅依靠医疗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依靠社会力量改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因素可以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因此,对精神病病人的管理必须改善社会环境,减少不良环境刺激对精神病的影响,从根本上防病治病。首先,要依靠社会力量,加强对精神病的防治工作。建议在基层(如居民委员会、学校、企事业等单位)建立卫生健康咨询机构,并通过广播、电视等途径,宣传精神卫生知识,指导人们适度劳动,合理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地应付紧张刺激。创造良好的、舒适的、安定的社会环境,把致力于劳动保护、家庭生活、文化娱乐、人际关系、行为习惯等咨询服务作为社会应尽的职责。其次是改善工作和家庭环境。对病人家属及有关单位、学校、邻居做好宣传工作,改变其对精神病病人的不正确看法,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感情,使他们感到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这对精神病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临床可见,一些精神病病人治愈后,满怀信心地走出医院,由于得不到单位的照顾和家庭的支持,有的不给安排工作,有的降职使用,使他们感到孤独寂寞,产生悲观和抑郁情绪,致使疾病复发而重返医院。病人自觉成了家庭的累赘、社会的负担,甚至产生轻生的意念。因此,要取得单位和家庭的支持,针对病人升学、就业、工作、晋升、工资、住房等具体问题,尽量给予妥善安排,使其感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为他们恢复正常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小说文体的阅读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小说,传统的处理方法和其他文体一样,也是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提炼中心思想等,这样的方法经检验,被证明无助于学生切实把握小说的精华,不但不能提升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反而让学生面对小说无所适从。很显然,对于短小的小小说之类的文本,传统的分段加归纳思想的做法似乎还可行,而面对厚厚的动不动数十万字的小说,传统的方法自然就失效了。小说有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引导学生阅读时也应牢牢抓住这三个要素来展开。下面笔者结合一些实例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围绕人物设问,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特征

小说必有人物,人物必有特征。而人物的特征,一般主要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等来实现,也有通过其他人物或事件来侧面烘托人物的。在教学中,在学生初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作者描写人物的语段,围绕着人物的个性特点设问。比如《一个人的遭遇》一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些问题:1.作者所说的“一个人”是谁?2.小说当中索洛科夫是什么样的一种遭遇?3.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凭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问题抛出后,可以组织学生进一步阅读和讨论。为保证讨论的效果,讨论前最好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探讨之中。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寻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并试着组接这些语句所描写的状态,构拟出一个完整的特征鲜明的人物画面,最终全面把握小说的人物特征。

二、抓住矛盾事件,把握故事情节

对于小说而言,人物形象的塑造还得在情节的展开中实现,因此情节的把握也很重要。如何把握情节呢?这看起来简单,因为很多人觉得读了后应该自然知道情节,但实际上并非这么回事。首先,这里讲的是阅读教学中的情节把握,不是一般日常生活中的休闲阅读的情节感知。作为阅读教学的情节把握,不仅要知道故事梗概,还要知道故事如何展开,各个人物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等。一般而言,小说故事情节展开往往靠一些巧合的矛盾事件来推动,抓住这些矛盾事件,即可一步步理顺情节发展脉络。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要引导学生搞清楚林教头作为教头,为什么落得个“风雪山神庙”的境地?这显然是一个矛盾。据此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逆推倒溯,最终弄清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前因后果。

三、把握事件环境,体会小说内涵

小说中人物及故事情节的展开必然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这里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如故事情节展开时的天气、地理状况等,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就是自然环境。二是社会环境,故事进行时,必然有特定的社会环境作为背景,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之所以会发生,就在于当时朝败,高太慰篡权,其子高衙内横行霸道,因想林冲之妻,故意设计陷害林冲。如果没有这些社会背景,故事情节的展开也就失去了依凭。在引导学生阅读小说时,就要注意引导他们把握小说事件展开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又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于事件的。一般而言,作者都会以自然环境来折身社会环境。此外,自然环境的描写有时是为了烘托人物心态,或烘托小说情感基调。比如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祥林嫂被置于这样的一个环境:鲁四老爷那破旧、阴暗的书房,平淡如水的年年搞,家家弄的祝福,世俗的人们对寡妇的鄙视,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冷漠,等等。这些内容共同构建起了一个悲惨世界,揭示了悲剧对于祥林嫂而言必然发生的残酷现实。

四、把握小说三要素,提炼小说主题

再长的小说,最终也有一个主题,这是小说的灵魂,不可或缺。但小说主题不是明确说明的,需要通过文本的阅读予以提炼。如何提炼呢?这就得在全面把握小说三要素的情况下进行。就拿《祝福》一文来说,其中祥林嫂顽强而淳朴,但身世遭遇却十分悲惨,丈夫死亡,孩子丢失,在封建礼教意识隆重的社会环境下,她自然被认为是不吉祥的象征,即所谓“克星”,因此处处遭人嫌弃和迫害,最终以悲剧结束人生。是谁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带着问题引领学生思考,学生很快就能体会到一切缘于黑暗的封建社会礼教制度,而这,刚好就是作者要揭示的主题。

小说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在分析把握时可以分开进行,但在小说行文中,三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人物形象特征往往在情节中实现,而情节的展开却依托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比如《林黛玉进贾府》小说选段中,王熙凤出场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形象很好地刻画了她精明、能干、泼辣的性格特征,但这种性格特征的刻画是在故事情节展开过程中实现的,而这些故事情节又以古时大户人家家庭事务管理需要专人管理的背景来展开的。可见,在引导学生阅读小说,把握小说内容时,对三要素可分步把握,但切不可断了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应注意他们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小说的阅读能力,当然非一日之功可成,也非一文所述能及,需要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积极践行上文所述观点,以期能以最短时间最高效率培养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小学思想品德 教育 方法

一、激发自我教育,指导自我评价--自我教育指导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首先要激发起他们自我教育的愿望,使他们明确意识到社会、家庭、学校对自己提出的道德要求,相信它的正确性,并确信只要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从而产生主动接受教育的精神需要。明确要求,并有了自觉的愿望,学生就会严格要求自己的品德行为,并且能够坚持不懈,把自我教育进行到底。

让学生会对自己的道德进行自我评价,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学会评价自己是先从认识别人的品德开始的,对自己的评价只能重复教师或家长的看法,已慢慢学会独立评价别人,最后逐步过渡到对自己的评价。我邻居有一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孩,有一次她妈妈带她去看电影,要进去时发现妈妈没给她买票,她怎么也不肯进去,很认真地对妈妈说:“老师说了,看电影要买票,妈妈不给我买票是不对的,我没有票进去看电影的话,我也是不对的。”结果,她妈妈给她买了票,她才肯进去。可见,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对学生自我评价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培养他们,要善于运用教材、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对比,并指导他们做好经常 自我监督、检查和总结,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二、创设良好环境,潜移默化培养--环境陶冶法。

环境影响对学生品德成长有重要陶冶作用,一般情况下,良好的环境总是陶冶人的良好品德,不良的环境则形成人的不良思想行为。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今天,我们更应自觉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以保证学生品德健康成长。首先,学校要创设一个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小学生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美观清洁的校园、朴实庄重的校舍、明亮整洁的教室,有秩序、有节奏的教学活动和作息安排,良好的校风和班风等,不仅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产生奋发向上的最佳心理状态,起到心旷神怡的作用,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思想受到启迪,产生美好理想和实现理想的巨大力量。因此,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想方设法地创设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使学生在一个团结、向上、尊师爱生、民主而有纪律的班风熏陶下,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其次,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家庭环境,儿童一出生,首先进入的是家庭,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良好的家庭中,体力、智力、品德、行为等方面会发展得很好,反之,则会染上不良的行为习惯。家庭环境使孩子受到始终如一的道德熏陶,家长的思想作风、道德品质,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孩子。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力求家长的配合,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建立良好的家风,为学生创设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这个大环境越来越复杂,而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可塑性很强,容易受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产生不良行为。对此,教师要通过教育提高学生抵制社会环境不良影响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去辨别社会生活的丑美善恶。,教师还要善于去捕捉社会环境中积极的方面用以影响学生对美好社会环境和崇高思想品德的追求。

三、创设困难情境,磨练坚强意志--意志磨练法。

篇6

小说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通过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塑造来表现主题思想、反映社会生活。小说阅读一直是语文中考盛宴上不可或缺的主菜。它的考查主要是围绕着故事情节的构成方法、人物形象的塑造技巧、环境描写的作用等方面来进行的。由于受考试时间、试卷长度等的限制,近几年来,短小精悍、立意新颖的小小说阅读一直倍受中考语文命题者的青睐。在备考复习中,自然不可忽视。其常见的考点有:

一、把握文意

概括故事内容,理解文章主旨,把握小说的情节脉络,这是中考小小说阅读题的一个重要考查点。它涉及对小说内容、情节、主旨和作者情感等知识的把握和应用。它既可指文本局部整体,亦可指文本全部整体。常见题型:①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②概括小说叙写了几件事;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④找出体现主题的句子或概括小说的主旨;⑤概括小说中某人物的性格特点或主要事迹;⑥对文中某些人、某些事的特点、前后照应的关系加以解说;⑦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等。形式有三大类:填空、表述与判断选择。阅读小说时,首先要从分析情节入手,理清故事脉络,弄明白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和地点、为什么、做了什么事这几个关键问题。

二、评价人物

品味、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体会人物形象的思想感情。小说的中心任务是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作者(作品)的观点、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小说本身包含的丰富的社会意义都体现在人物身上,只有正确把握人物,才能深入领悟小说的生活与社会价值。分析人物性格必须把握整个故事情节和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而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是多样的,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等,这些都必须细心体会和领悟。常见题型:①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②分析人物塑造的方法;③评价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④补写人物的语言、心理等。

三、分析环境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一般说来,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貌,而自然环境则指节气时令及相关的自然景物。常见题型:①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②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常有:交代故事发生的具体场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中考命题常以自然环境考查为主,主要考查环境描写的具体作用,题型常见为表述题。

四、品析语言

体味重要词句的语境意、特殊含义、言外之意及其传达的感情,并对优美语句进行赏析。可以说,这一能力要求具有绝对的普遍性,无论阅读哪种文体的文章,都离不开品味语言。不同作品语言风格不同,不同人物他(她)的个性语言不同,这对我们全面分析人物形象,深度理解小说主题有很大帮助。因而对这种能力的考查,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中考的热点。常见的题型主要有选择、批注和简答。常见的方式如精彩语句的鉴赏,品味语言的音乐性、画面感,品味语言背后的意味、情味等。

五、领会情感

“文章合为时而著”,文章中总是渗透着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人、事 、物、现象、表现等所持有的主张或看法。作者的好恶、褒贬,都会在文章中或隐或现地表现出来,小说也是如此。所以,在阅读中能分析概括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情感态度倾向,并就此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是检验初中学生阅读水平的重要标志。命题者自然也会青睐于此。常见的题型主要有填空和简答,考查角度有:文中某事的叙述或某一句(几句)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概括作者在文中的感情或其变化过程,简述“我”情感发生变化的原因等。

六、揣摩写法

对小说的写作技巧进行评价和赏析,这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入选的作品都是文质兼美、颇具特色的。命题者常常从描写方法及其作用、写作技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布局谋篇等方面设点命题。题型主要有:填空、选择、简答。形式有:这几句话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这一段文字是什么写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说说这一段文字的描写有什么特点;从全文看,文章采用的是什么写法,等等。

七、感悟体验

根据小说内容进行合理联想和想象,进行个性化的感悟和体验,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新宠,也是新课改精神的具体体现。考查的具体形式有:结合阅读经历,谈谈看法;联系文章表达的情感,谈谈感受;根据文章内容,想象情节;是否同意文章的说法,谈谈理由;深入分析句子,想象动作、心理、语言描写;评价人物的形象;自选角度,品读文章;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合理化的建议和设想等。题型都为简答。

【答题点拨】

从近年来中考阅读和学生答题的实际情况来看,最突出的问题是考生阅读材料时的概括表达能力差,对个性阅读题无从下手。一是不能整体理解全文内容或段落内容,不会区分段落或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断章取义,概括不全面,表达不到位,内容丢三落四;二是语言概括性不强,不能突出要点。为此,我们应该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针对目前常见的题型,我们不妨采用如下对策。

篇7

关键词:适应性维度;自我定向适应;社会定向适应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35-0013-02 收稿日期:2016-09-22

作者简介:冯振军(1988―),男,江西中医药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适应性维度基本结构离不开对心理素质基本结构的梳理。研究者对心理素质基本结构的看法综合起来主要有“二维说”“三维说”和“多维说”。“三维说”提出的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基本维度,较为科学地解释了心理素质的基本结构。对适应性维度基本结构进行研究是心理素质相关研究的基础,有利于发挥适应性维度对个体发展的积极作用,提高个体心理素质水平。

一、适应性维度内涵及基本结构

(一)内涵

适应性指个体在具备相应的能力素质和人格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对外在社会环境进行学习和应对,对内在心理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倾向。适应性维度包括自我定向适应和社会定向适应,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基本结构

1.自我定向适应

自我定向适应是指个体对其内部心理过程的理解、调节和控制等适应性过程。自我定向适应主要表现在对生活、学习和职业的适应。

(1)生活适应性。

生活适应主要指个体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生活适应性直接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生活适应能力好的个体生活质量较好,反之则其生活质量较差。个体生活与其学习和工作有紧密联系,因此生活适应性又会间接影响其工作和学习。

(2)学习适应性。

学习适应性指个体通过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式主动适应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学习适应性水平对个体的学习有直接影响,学习适应性强的个体能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效率高;而学习适应性较低的个体适应学习环境较慢,学习效率较低。

(3)职业适应性。

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调整择业取向,通过主动学习和培养兴趣,提高适应职业的能力。职业适应性水平影响个体职业发展,职业适应性强的个体,职业发展前景较为广阔;而职业适应性较弱的个体职业发展前景相对狭窄。

自我定向适应实质上是对内在的心理活动的定向适应过程。自我定向适应的表现之一就是享受孤独。自我定向适应性强的个体,能较好地调节和控制其内部心理过程。

2.社会定向适应

社会定向适应是指个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过程,主要包括社会环境适应、人际环境适应、应激情境适应三方面。

(1)社会环境适应。

能正确认识社会状况,以现实的态度与社会保持协调,包括对社会的认同、对社会的参与性和接纳性。社会环境适应决定着个体的生存,无法适应社会环境,则无法生存。社会定向适应能促进个体在生存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和进步。

(2)人际环境适应。

能够通过自身努力改善人际环境,与他人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环境适应能力不仅与个体人际交往有直接影响,而且会对个体的生活和工作有间接影响。良好的人际环境适应能力使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心态对个体的学习和工作有积极影响。

(3)应激情境适应。

个体在面对挫折与困难时采取的应激反应和应对方法,包括个体对应激情境的归因和自我调节。应激情境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中。应激情境适应能力强的个体能调整好心态,保持良好应激反应,采取正确方法解决问题。

社会定向适应的实质就是对外部社会环境的定向适应过程。社会定向适应的表现之一就是积极参与社交团体。社会定向适应较好的个体,能较好地改变或控制环境,自由选择活动和追求目标。

二、适应性维度基本结构之间的关系

(一)区别

1.自我定向适应和社会定向适应是个体适应维度的不同发展阶段

自我定向适应是个体适应维度发展的较低阶段,社会定向适应是个体适应维度发展的较高阶段。个体首先发展起自我定向适应,也就是对学习、生活和职业的定向适应;通过社会化作用,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的过程[1]。通过社会化这个过程,个体从自我定向适应向社会定向适应发展。

2.自我定向适应是社会定向适应的量变和基础

自我定向适应是个体不断适应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是个体获得和提高适应能力的量的积累。马克思指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2]。当个体的自我定向适应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就会实现从自我定向适应向社会定向适应的转变。社会定向适应既是个体适应维度发展的较高阶段,也是个体自我定向适应量的积累基础上产生的质变。

(二)联系

自我定向适应和社会定向适应都属于个体适应性维度,具有相同的内外部条件和决定性因素。个体适应维度是在具备一定内部条件前提下,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其中个体内在的能力素质和人格素质是个体适应能力发展的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则是个体适应能力发展的外部条件,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则是决定性因素。离开内外部环境和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适应性维度便无法发展。

三、适应性维度的重要性

1.基础性和必然性

适应性维度是心理素质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适应性维度基本结构是心理素质相关研究的基础,心理素质研究必然牵涉到对适应性维度基本结构的分析。

2.影响心理素质水平

个体适应能力的水平与心理素质水平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部分的发展能促进整体的发展。适应能力强的个体,心理素质水平较高;适应能力的发展会促进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

3.影响个体发展

个体适应能力直接影响其自我定向适应和社会定向适应,而自我定向适应和社会定向适应又会影响个体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对个体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自我定向适应和社会定向适应对个体影响的侧重点不同。自我定向适应主要影响个体内部环境即心理过程的适应,社会定向适应主要影响个体ν獠炕肪车难习、应对和防御等适应过程。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适应维度的内涵、分类及关系和重要性三个基本问题。适应性维度是心理素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对适应维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发挥其对个体发展的积极作用,促进个体心理素质的提升,将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大学英语;“类母语”;课堂环境

一、引言

大学英语的学习目标应该与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对此国内诸多外语教育研究者看法颇为一致。如束定芳等(1998)认为扎实的语言基础,较强的语言运用技能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将最终体现在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上。这种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涉及学习者本身的语言知识、认知能力、文化知识、文体知识、其他知识和情感因素。文秋芳(2002)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不仅能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同时要做“言之有物”和“言之有理”。夏纪梅(2002)认为这种能力的本质是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语言的创造与再创造的活动能力。可见语言习得离不开社会文化这个载体。文秋芳(2010)提出要相信人与社会,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融为一体的。那么,人与其所处社会环境之间是怎样融为一体的呢?

二、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二语习得理论

维果茨基用社会文化理论辩证地解释了学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其思维过程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由生物决定的心理系统包括记忆、注意等,一旦遇到文化物品、活动就被重新组织成了一个新的、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系统。这个心理系统是生物因素与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生物因素提供必要的功能,文化因素则使得人类有能力从外部有意识地协调这些功能。因此,外在社会影响并改变人的思维过程,思维过程反过来影响并改变外在社会环境,二者是辩证地结合在一起的。对语言学习而言,社会环境不仅是学习者语言输入的来源,而且是学习者认知能力发展的来源。同时,语言作为人类认知能力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语言能力的发展与认知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人的语言、认知和社会发展都是社会文化构建的,所以学习与发展不仅是认知过程,更是社会过程。与认知理论指导下的语言习得观念不同,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能力的来源既不是语言习得装置,又不是其他机制,而是来源于真实社会环境中语言的使用。由于社会环境具有很强的区域性,语言能力应当反映某一特定社会环境的特征,所以它没有置于学习者的大脑中,而是置于多维的社会环境及学习者接触到的各种话语实践中。并且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不应被视为抽象的形态、句法规则和结构,而应被看成各种社会环境下的话语(speech)。对于二语习得者而言,他们需要体验、吸收、输出目标语社会文化中的新话语。其中,新话语的输出需要在类似母语环境的真实生活中发生,发生在与他人交往与互动中。维果茨基认为与他人交流使得学习者能够获得无论是环境或内在语言机制都不能单独提供的语言知识。然而,学习者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独立完成交流的,为此他提出了“搭建脚手架”和“最近发展区”这两个概念。交流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他人协助或自我协助作为脚手架促进“最近发展区”的产生。学习者首先在与他人交互中接触并展现新的语言形式与功能,随后将这些形式与功能内化,使自己能独立使用语言完成交互任务。由于语言能力置于学习者接触的话语实践中,因此习得发生在交互过程中,而不是交互的结果。交互中他人协助或自我协助发挥脚手架作用,帮助学习者完成自己所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即实现一个“最近发展区”的目标,向下一个“最近发展区”前进。就交互形式而言,口头交互是基本手段,以对话式交互最为常见。

三、“类母语”课堂教学环境的构建

1.对二语教师的要求

如何基于社会文化理论构建“类母语”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呢?与教师而言,首先要对课堂环境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长期以来教师、教材、知识点一直被认为是课堂的三大要素。授课模式基本是教师按照教材上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但当我们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看待二语习得时,则需要把课堂看成一个社会文化环境,并在这个环境下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到目标语言文化里;另外,课堂要尽可能反映外在社会文化的现实,我们不能创造一个与外在真实世界不一致的人造环境;第三,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为每个学生创造属于个人的最近发展区,然后通过对话式交互帮助学生实现各种体裁话语的输出。其次,教师对课堂上的交互要有新的认识。在讲座、教师提问等一些形式的交互中,参与者的权力是不对等的,而Vanlier认为保证对话中参与者权利对等很重要,即每个参与者拥有平等的权利和责任,决定谈什么,谈多久,和谁谈,以及什么时候结束谈话。因此,保证每个学生在对话交互中拥有平等的权利和责任是教师需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其二,交互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协作式对话、知识构建型对话等。日常对话通常具有区域性、未计划性和后果不确定性等特征。因为这些特征,VanLier(1996)指出课堂上的对话交互不能局限于和教师之间的协作型对话,还应包括和实际发展水平相当的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并且能力相当的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更为有效。其三,教师要避免对交互结果进行刻意的引导,接纳并鼓励对同一问题的多种理解。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他们学习。最近发展区不仅指社会支持,还是关于意义的社会协商的场地。因此,最近发展区是认知发生变化的地方。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可以表达相互理解的场所。既然有着不同目标、资源的人互动时,认知会发生变化,那么二语教师就可以大胆地创造各种互动的可能,理解的不同正好为新知识的构建提供机会。二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创造互动活动让学生实践,学生的母语背景和二语能力都不尽相同,正是这种差异让学生获得对同一现实的不同理解,而这才是社会的真实状况。最后,教师要尽可能地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全面记录,定期分析记录内容,然后再反馈给学生,协助学生寻找个性化的语言能力发展独特性。

2.对学生的要求

对于语言习得主体学生来说,课堂是他们对二语社会性使用的主要场所。他们要利用好各种形式的协助实现话语的输出。首先,教师的教学话语属于他人协助中的专家协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话语不仅是可理解性输入,本质上更是他们进行协助的社会表现,在师生交互中构建,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为了使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语言在课堂之外的使用方式,将语言学习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化,教师需要减少独白式话语的使用,利用交互式话语创造丰富多样的、类似真实生活的语用环境。其次,学生之间的协助属于他人协助中的同伴协助,起到互为脚手架的作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有助于培养表达的流利性。另外,还有与他人协助相对应的自我协助,语言学习中自我协助与他人协助同样重要。学生通过心理排练等自我语言协助新的语言形式从心理间向心理内层面转化,从而掌握新的语言形式。除了利用好各种形式的协助外,学生的另一项任务是自我记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详细记录并配以相关音频视频录制材料,然后结合教师记录,探寻自己的语言发展特性。

四、结语

教师和学生首先要充分认识文化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创造类似母语交流的真实情景。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逐步成为目标语言文化的积极参与者。

参考文献:

[1]MarysiaJohnson.APhilosoph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NewHaven&London:YaleUniversityPress,2004.

[2]VanLier,L.InteractioninLanguageCurriculum:Awareness,Autonomy,andAuthenticity[M].Harlow:Long-manPress,1996.

篇9

关键词:基础教育;榜样教育;问题;困境

一、榜样教育的含义

教育是指教育者能够根据国家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进行因材施教。榜样教育也是教育,同样是根据教育目的、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施教。只是榜样教育是以榜样这一特殊的人格形象为载体,在教育者引导下,使受教育者内心产生精神动力、认知发生变化,进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最终身体力行。[1]榜样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来说,目的是提升精神境界。把榜样身上体现出来的高尚品质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质。利用榜样教育使受教育者思想不断的产生认知冲突,不断的发展变化,从而达到榜样教育的目的。

二、榜样教育的理论基础

班杜拉是社会学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在对行为习得过程的阐述中提出了人类的观察学习模式。他认为在观察学习过程中,反应信息的传递时,不同的示范形式起着不同的效果。用言语难以传递图像及实际行动所具有的同等量的信息,而且图像和实际行动的示范形式在引起注意方面比言语描述更为有力。[2]班杜拉把人类的学习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性学习,即通过自己的亲力亲为获得一定的知识;另一种是间接性学习,即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他人的言行等方式获得信息。所以,班杜拉在他的教育主张别重视榜样的作用。班杜拉的研究表明,通过对榜样的观察学习,能够增强具有攻击性倾向男孩的社会适应性,观察能提供个人与世界的信息,并指出世界是如何运行的,该怎样生存于世。[3]班杜拉的这些理论与我们所说的“身教胜于言教”的原则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而为教育上解释学习行为的自律问题提供了依据。[4]教师应该把刻苦学习、自觉守纪、品德优良的学生典范确立为其他学生的榜样,使得学生沉浸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自觉向好的方向发展。同时,我们可以用优秀的先进人物、有成就的成功人士等的事迹来教育学生,从而产生鞭策激励的力量,在教育过程中也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起带头模范作用。

三、基础教育阶段榜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榜样教育中榜样形象高大、空洞、历时久远,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

翻开学生的语文书、品德书,里面树立的榜样长期以来都是雷锋、孔繁森、李素丽等这些大公无私、生活简朴、只讲奉献、不讲索求、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典型形象。班杜拉的社会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们仅有对目标和结果的期望动机是不行的,只有人们觉得这个目标既可望而又可及时,内心才会迫切的去付出行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呈现给受教育者的榜样形象太高大、太完美,只赞扬好的一面,并且对好的方面夸大赞颂,有时甚至与事实相偏差。其实这些榜样人物的精神已与学生的生活相脱节,学生可能会在短期内很崇拜、很欣赏,但由于榜样的遥远空洞,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太远,逐渐地就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即感到榜样只生活在过去,生活在书中,与自己无关,造成了榜样和学生间产生很大的心理差距,对榜样的可信度和模仿性降低,从而削弱了学习榜样动机的产生,最后直接影响榜样教育目的的实现。

(二)、榜样教育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不同年龄的学生在思维能力、思维方式及认知水平上都存在着差异。所以对孩子进行榜样教育时,其内容和形式也应发生变化。只有在了解、分析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后,采用适当地认知发展水平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我国目前的榜样教育是不论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树立同样的榜样形象,不考虑小学生是否能理解榜样教育的内容。

(三)、榜样教育缺乏对学生偶像崇拜的正确引导

“偶像崇拜是个体或群体对自我认同的人格符号所表现出来的极度尊敬、钦佩、欣赏、喜欢和向往的心理和行为。”随着经济的大发展、文化的大融合、科技的突飞猛进,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走向多元化。加上大众传媒等一系列传播流行文化载体的宣传,使得各领域的优秀人物涌现在大众面前。通过这些渠道学生接触到了形形的人物形象,开始沉溺于明星崇拜中。榜样和偶像都可以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二者的区别在于榜样大都是由教育者给学生树立的,偶像则是学生自己主动想模仿的对象。[5]调查显示偶像崇拜普遍存在于中小学中,这种现象已经形成了中小学生的一种文化,而且他们的偶像大多是文体、娱乐明星。现在出现的问题是基础阶段的榜样教育缺乏对学生偶像崇拜的正确引导,有时甚至把榜样教育和偶像崇拜对立起来。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小学生自己选择的偶像与学校给出的榜样相差大,有时还会出现相互排斥;二是中小学生的偶像崇拜没有人去引导,任其自由发展;三是榜样教育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忽视它的存在,这些都是榜样教育达不到目标的阻碍。

(四)、榜样教育方法简单落后

“方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达到一定的目的所采取的活动方式、程序和手段的总和。”榜样教育的方法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榜样教育的目标,通过给学生提供榜样教育的内容,采取一定途径的总和。榜样教育的过程中,不选择运用合适的方法,不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榜样教育的成效就会微乎其微。由此可见,榜样教育的方法对榜样教育的效果影响很大,一个正确的方法对增强榜样教育的有效性起着关键作用。

现实教育中,榜样教育方法简单落后,模式比较单一,不能及时根据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做出相应的调整。据调查,目前基础教育阶段榜样教育基本采用单一的灌输法,即根据教育部选定的榜样人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对榜样进行认知和学习。[6]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思想结构的学生受到的是同样的教育,都是统一灌输。这个方法使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沟通、交流,学生的思想被忽视。学校、家长不了解学生的心理,不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榜样教育。

四、基础教育阶段榜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榜样教育没有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种种问题阻碍榜样教育的顺利进行,归根结底是由于缺乏良好的榜样教育的环境。所谓榜样教育环境是指能给榜样教育的受教育者提供一定的思想品质形成、发展,并且能活动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榜样教育的环境既包括社会环境也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

(一)、重智育轻德育,缺乏良好的学校环境

应试教育一直是阻碍教育前行的重大阻力,高分是应试教育的追求。基础阶段应试教育扼杀了和智育无关的教学活动。由于应试教育的压迫,高分、高升学率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眼中的好学生都是高分低能儿。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提高学校知名度,学校不注意学生情感领域的教育,培养出的高分低能者有的品德不良,有的缺乏社会公德心,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样的学习环境,使榜样教育缺乏良好的学校氛围。学校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教师榜样、校风等方面体现的。此阶段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所以学校环境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引导性。但学校环境中既存在积极地作用又包含消极的影响。如有些教师不能为人师表、仪表作风差强人意,不能公平公正的对待学生,这都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学校里的不健康因素严重影响榜样教育的高效实施。

(二)、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削弱了榜样教育的效果

家庭教育环境是指父母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思想品质的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氛围。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可塑性大。所以父母的言行举止,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都会对孩子带来无形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家庭教育方面、家庭日常生活方面、父母的关系方面、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等。父母的感情好、为人正直、家庭和睦孩子就容易形成一个健康、优良的品德。相反,一个恶劣的家庭环境只会带来消极的影响,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7]还有家庭教育缺乏或者家庭教育不当也会影响榜样教育的效果。比如有些家庭父母关系恶劣,经常吵闹打架,不顾及孩子,不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还有一些由于孩子成绩不好,父母就打骂……这些家长自己不能以身作则,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形象,最后削弱了榜样教育的效果。

(三)、社会环境的不利因素,影响了榜样教育的效果

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思想是在环境的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思想观时时刻刻都受社会环境的影响。[8]随着中小学生年龄的增大,接触社会越来越多,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社会环境的各要素中,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所以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价值多元化的今天道德滑坡现象日益严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泛滥。与自然的相处上缺乏环保意识、肆意破坏自然环境。这些消极的个人思想对基础教育阶段的道德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这种种不健康的思想让人们开始了对“榜样缺失”的思考,开始意识到社会环境对榜样教育不利。[9]此外一些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也会削弱榜样教育的效果。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基础教育中榜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成果

参考文献

[1] [美]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韦小满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76,84,94,96-97,80

[2] 鞠艳.榜样的力量:班杜拉观察学习的研究[J]基础教育,2008(9):62

[3] 刘电芝.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的理论意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4] 宋冬冬.论多元化时代青少年榜样重塑[J].基础教育,2009(8):50

[5] 岳晓东.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异同分析[J].青年研究,1999,(7)

[6] 李文彬.榜样教育与青少年个性发展[J].青年探索,2000,(1)

[7] 冀先礼.当前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的困境、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

篇10

呼唤真正的专业型记者

“专业型记者”的要求在我国新闻界已经提出了很久,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践中一直不能得到推广。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全面展开,无论在内在要求上还是在外在形势上,真正的专业型记者日益成为时代的要求。

1、新闻报道内容大大扩展使得分工和专业成为现实的可能和需要。

我国新闻事业属于社会主义性质,其具体体现就是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主要工作开展新闻报道。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的工作是一切为了经济建设,一切围绕经济建设,把以GDP增长为执政方向标,这直接导致了新闻报道的内容极其狭窄。翻开我们的党报,除了领导活动的报道之外,经济报道占据了主要版面,而社会文化事业以及其他的部门行业的报道非常少,而且报道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活动部署、成绩取得和阶段性总结等方面,呈现一种程式化的报道。报道内容的狭窄直接导致了“分工”和“专业”在新闻媒体中可有可无,一名记者几乎可以报道所有行业的新闻。“和谐社会”理论将社会建设提高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同等的高度,并注重四者的全面和谐发展,政府开始将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服务作为基础性施政内容。政府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以前受到忽视的医疗、卫生、教育、保险等内容繁多的公共建设方面,同时加快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力度。施政内容的扩展和丰富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广阔的内容空间,报道面的繁杂和细分使得记者的分工和专业化成为可能和现实需要。

2、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这对记者的专业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被经济快速发展所掩盖的体制弊端、社会矛盾、利益分配失衡等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中央敏锐地看到了这一挑战,并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审时夺势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并大张旗鼓地推出一系列方针、措施和策略,着手解决这些问题。记者不能像过去那样只作好宣传工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鼓与呼,而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主要工作,担负起“环境监视功能”和“社会协调功能”,一方面要深刻把握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准确地反映发展中凸显出来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另一方面要看到这些问题和矛盾背后折射出的不同团体和群体的利益要求,客观公正地为各方良好的交流沟通做好桥梁的角色。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每一个记者对自己报道的某一行业要具备专家的眼光和能力,才能深度把握这一行业的发展脉搏和内在特质,进而透过繁杂的种种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无疑对记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只有具备这样专业素质的记者才能真正做到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为建设和谐社会担负起新闻人的职责。

摆正心态、学会用平等和多元化的视角采访和传播新闻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之后,我国整体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综合实力大大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结构复杂多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走向开放并充满活力,社会环境日趋多元化,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对这种多元性的尊重和包容。外界环境的巨大变化对记者的业务素质提出了另一个新要求――学会用平等和多元化的视角采访和报道新闻。

1、报道对象上

记者常常被看作是客观公正的代言人,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政府权威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记者多以一种下级对待上级的角色去采访政府官员,其表现出来的或多或少的不够平等、不够客观的立场必然影响新闻的可信度和可看性。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进一步加快民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同时限制政府权力,努力建设一个有限的服务型政府,进而从根本上消除特权思想和官本位思想。记者应当把领导官员看作是普通的报道对象,以不卑不亢的心态,完成自己的采访任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个人权利和主体地位日益受到尊重,记者必须要顺应这一趋势,改变过去在普通的采访对象面前高高在上的态度和思想:公众应该配合和帮助记者,只要新闻需要,记者可以采访公众的一切,包括工作、学习和生活。很显然,在现实中还有不少记者固步自封没有接受这一变化,如许多地方出现了普通公众状告记者侵犯其隐私权利的案件。还有一件反映这一变化的典型案例是:前段时间,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要求新闻媒体必须付费,才会接受记者采访。这可以说是颠覆了大家对新闻采访的传统观念,记者不再是过去所谓的“无冕之王”高高在上,他与采访对象是完全平等的,其活动就像市场的平等交易一样。

2、传播对象上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日益明晰化,伴随而来的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结构将不断趋于多元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为此,中央提出和谐文化建设,提倡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作为一名记者,一名和谐文化的建设者和推动者,需要有一种开放和多元化的心态,在传播新闻的时候注重受众的视角。在具体报道传播过程中:第一要改变过去只把受众看作是单方面接受宣传和教育的对象,尊重受众的主体性及其表达权,更多地传达受众的看法和意见;第二要重视受众的差异化,不能单独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群体的角度看待新闻事件,要多视角、多侧面地考察问题,在传播的新闻中体现多元化和包容性。例如在许多新闻报道的评论中,记者常常是采用印证该记者看法的专家和评论员的观点,缺少相反观点和其他的观察视角,不能获得多数受众的认同。

参考文献:

①、李希光:《畸变的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②、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③、章辉美:《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