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模式范文

时间:2024-01-26 17:59: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医学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医学模式

篇1

【摘要】英文中有disease、illness、sickness三个不同的词来标志疾病的概念。disease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明病人的躯体器官有器质性病变或功能不正常,是可以观察测量的异常。illness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明病人有主观不适感觉,如感到恶心、头痛、焦虑等症状。sickness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说明某人病了,不能进行正常日常活动了,失去了健康人一般的行为,这是第三者的看法,同时病人也接受,是上面两种情况的结果。本文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对疾病的影响分别进行剖析,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客观的评析,认识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当今社会形势下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恩格尔模式 心理 伦理 疾病预防

【序言】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在其演变过程中有两个经典的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优点在于,奠定了试验研究的基础,推动了特异性诊断及疗法的发展,指导了医疗卫生实践,有效地控制了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保障了人类健康水平。然而其缺点在于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对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重视不够。为此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显得更加人性化了。相比之下其优点在于,解放了医学思维模式,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医学研究的思路得以扩大,社会、心理预防的应用让疾病预防提高到新的层次,为中国医学的发展注入新活力。由于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人类对健康需求的迫切,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影响健康的因素多元化,使得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显得更加适合当今的时展。

【正文】

1989年WHO深化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由四个层次的涵义组成:第一,没有躯体疾病,即传统意义上的健康;第二,没有主观不适感,即自我感觉良好,无不良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的心理健康;第三,社会适应良好,即能胜任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与人和睦相处,与周围社会环境和谐融洽;第四,道德品质良好,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恰当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仍属于心理、精神层面的,可归属于心理健康的范畴[1]。医学模式在健康概念转变的基础上也发生了改变,1977年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医学系统思想,就是把医学研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系统整体,并从整体出发研究各要素组成系统的方式。系统思想的考虑方法是“由上而下”、“由总而细”。它不只着眼于个别的元素、部件的优良与否,而是要求巧妙地利用元素之间的联系,来大力提高整体的水平。医学研究的任务就是从整体联系的观点出发,既要揭示系统、子系统,以及各级要素、各级层次之间的纵向联系;又要提示系统与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要素与要素之间的横向联系。除了微生物、各种物理化学因子外,社会生活中种种事件,如与他人关系不融洽,工作上不称心,经济上困难,都有可能影响健康,引起疾病。所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时,既要重视生理因素,又不要忽视反映社会因素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只有这样才能揭示生命活力的本质,探明人类和疾病作斗争的规律性[2]。

一.生理因素方面

现代医学的特点是科学知识很发达,而各种科学性的检查及治疗方法都是日新月异地在改变与发达。

在药理方面,胰岛素应用于临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是治疗糖尿病最重要的药物,对非糖尿病性高血糖尤其危重症的抢救亦极为重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作为体内最重要的促合成激素,胰岛素不仅仅能降低高血糖,而且能改善代谢失调、炎症应答、免疫功能及出凝血状态,并促进创面愈合等。胰岛素在外科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例如危重病、创伤外科、感染外科等等[3]。

在医技中,磁共振成像可提供病变组织在形态学改变和生理功能方面的信息,已成为进行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工具,亦是介入技术导引的手段。由于MRI具有无创性和信息容量多等点,使其能在生物学医学领域内作深入的研究 [4]。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由于其良好的图像分辨率,能更为精确地分辨粥样斑块的细节特征,成为识别易损斑块,判断支架贴壁情况及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形成的一种新手段,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指导治疗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5]。

对疾病认识,传统观念认为,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或不明原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近年,随着对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有些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是由于造血干细胞质异常所致[6]。1型糖尿病除了位于人白细胞抗原基因区的IDDM1和位于人胰岛素基因区的IDDM2被公认为是T1DM的主效基因外,不断有新的潜在致病基因被发现。几个参与自身免疫反应的重要因子的编码基因如维生素D受体、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B、PTPN22、SUMO4以及Tbet相继在一些人群研究中被发现与T1DM相关[7]。

以上这些只是临床上众多突破中的凤毛麟角,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创新,临床的各种检查及治疗方法也都是日新月异地在改变与发达,为人类的健康做着贡献。但在这个多因素的社会里,健康的影响因素纵横交错,要想达到人人享有健康,我们医务工作人员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除了疾病本身的治疗外,我们还要做好“上工治未病”,努力控制心理、社会、环境等其他因素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

二.心理因素方面

中医学里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其致病的特点:⑴直接伤及内脏:心、肝、脾功能失调为多见;⑵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忧)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⑶影响病情转归[8]。

藏医学中《四部医典》指出:“常显憔悴不安心烦躁”,“伤于寒凉胃疲加哭泣,悲哀又使忧心语叨叨”。即是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势必造成人体七情内伤致病,或早衰,或精神耗散而早逝。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情绪、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均强烈地作用于免疫系统[9]。

在医学科学知识,各种科学性的检查及治疗方法日新月异地改变与发达的情况下,很容易过分地只注重躯体层次的检查与治疗,而忽略病人的心理与感觉的层次,包括家属的心情与人际关系上的反应。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是,病人与家属是整体性的存在,当一个人患了病时,不单是要考虑有病变的器官或部位,还得考虑一个整体的人在躯体与心理各方面是如何去反应、接受和面对。再者,不仅是生病的患者个人本身,还得注意有关联的家属是如何一起来面对与应付疾病。因此,是要全体性的,全盘性的考虑。

心与身是整体的两面,随时都是双双发生反应,无法分开。不能给予不同程度的看法来对待。哪种疾患都要依心身的观点去处理与医疗,并没有哪些疾患是特别要考虑心理的层次,而有些疾患就都不需要考虑。所有的疾病都牵涉到躯体与心理的两个层次,需时时加以注意,并且从两个方向同时去着手进行处理。许多医疗工作要靠精神科与专于躯体治疗的别的科联合一起而来医护病人,以便能发挥各个的特长而做适当的贡献 [10]。

三.社会因素方面

人们逐渐认识到疾病的发生不仅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而且还与社会变革、经济增长、饮食起居等变化有关。人类疾病的构成由以急性传染病为主,向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转变。对付疾病的三大法宝:预防接种、杀菌灭虫、抗菌药物到社会医学、行为医学、环境医学。

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疾病的作用及其规律,制定各种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可见疾病不单纯是生物因素引起的生物学现象,而且还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同社会有不同的疾病模式。而且随着科学研究方法的进步,人类发现引起这些疾病的因素是复杂多样。例如,吸烟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终因肺原性心脏病而死亡;吸烟也可引起肺癌等20多种癌症,还可增加高血压病、胃溃疡等病的风险,这称为单因多果;同样,肺癌可因吸烟引起,可因工厂、汽车废气污染引起,也可因吸入镍蒸气、氢气(有放射性)引起,这概称多因单果。而且这些因素常与人们的社会行为紧密联系。

在19世纪,一批社会医学的倡导者目睹了工业化过程给人类带来与传染病、职业病、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妇幼卫生等有关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开始认识到医学、健康和社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要靠各行各业各部门的协作行动才能成功,这包括给人们提供体育锻炼和休息场所,丰富的业余生活,积极的休息和低胆固醇、低盐、低糖的食品。日本采取行为医学措施,20年内使胃癌死亡率下降30%。全球每年有1400万15岁以下儿童(绝大多数在发展中国家)死于六种可预防的传染病。这些地区的人不是不懂预防措施,而是社会因素妨碍预防措施的实施。故国际医学界公认:社会突破是决定性的,只有政府承担卫生保健责任、动员社区群众参与、健全基层保健网发展经济、制定立法和开展健康教育,才能解决防治这些传染病的问题。国内外经验证明,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加速,社会因素对健康的作用愈益明显,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11]。

四.总结

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揭示宏观活动的基础,信息学、心理学等综合运用促进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考虑思路的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加重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从生物与社会结合角度理解人的生命、健康和疾病,同时也对医护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护不仅要关心病人的躯体,而且要关心病人的心理;不仅要关心病人个体,而且要关心病人家属、关心社会。同时,医护人员要从生理、心理、社会三维系统全面看待疾病的病因、治疗、护理与预防,看待健康。更重要的是该医学模式能在抢救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1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从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变;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对病人需要有感情,尊重病人的尊严、权利及自身的个性特征;重视个体、家庭与社区间的联系;服务模式从以医疗为导向向以预防为导向的转变:即病人教育、早期诊断、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人群健康筛查与群防群治。同时推动了预防医学理论的研究,新的健康观促进了预防医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了高危环境、高危因素、高危人群的“高危”概念和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三级预防策略。健康卫生服务范围扩大为由治疗服务到预防服务,生理服务到心理服务,院内服务到院外服务,技术服务到社会服务。让医学教育更重视人文社科的教育,扩充知识面,加强在职教育,保证在职医务人员知识的先进性。也使得卫生决策以病人为中心而非以疾病为中心,可持续发展、改善全世界人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卢少夫.现代人的心理保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9月1日

[2] 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3] 李东升、欧阳军.胰岛素在外科领域的应用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14期

[4] 金桂云、梁元. MRI的临床应用进展[J].生物磁学.2003年04期

[5] 韦德宇、丁晓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年05期

[6] 邵宗鸿、何广胜.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进展[C].第三届全国血液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2003年

[7] 沈洁、谷卫.新发现的1型糖尿病相关基因[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年01期

[8] 李家邦.中医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年1月1日

[9] 丁玲辉.用现代医学模式探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与心理学[N]..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期

[10] 曾文星.心与身的关系与治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年

篇2

关键词:医学生物化学;模式;生物化学;教学;探索;实践;社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135-02

一、新医学模式下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现状

生物化学在医学教学当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是医学能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重要支柱。在当前医学中,生物化学为医学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意见[1],让医学能够从生物化学角度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从根本上提高医学的质量和水平,让医学发展向着分子学进行发展。同时,生物化学在医学当中占有重要作用。生物化学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糖、脂、非营养物质等。它还包括基因的突变和基因重组,让人从根本上认识到人类性状是由一些基因控制的。与此同时,生物化学还包括一些人体生物新陈代谢功能。例如:三羧酸循环、核苷酸循环等。它指出在人体代谢过程中,是怎样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这样在医学中,对于一些疾病来说,医生可以从根本上认识到发生的原因和病理,让医生可以从本质出发来认识到其中的原理,从而为更好地解决患者医学问题服务,使其尽快发现病灶并做出理论支撑。

当前,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当中,它为培养一批优秀的医务人员做出了杰出贡献。它让更多医生能够对人体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让医生知道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是怎样进行的。这样,我们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医学知识、了解足够的医学常识,以对一些疾病治疗有一套合理的实施方案。这就让我们当代医学治疗从表层转到本质,从根本出发认真发现其中的基本原则,从而为更为准确发现病情、合理安排治疗病情做出重要支撑。但是,生物化学教学当中,我们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学生对于学习生物化学的积极性不高,学到的内容没有得到很好地实践检测,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中不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二、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当中,学生对于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不是很了解,只是知道其中的一些原因,对于深层次的了解缺乏认识。从而导致学生对于生物化学的学习收获不是特别明显,不能更好地在医学中进行创新发展,以促进医学朝着更高水平去发展。(1)学生对于生物化学知识了解不是特别深刻,不能清晰掌握其中的原理。生物化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需要学生能够从微观中认识到其中的一些知识和原理,懂得从微观上来看待一些表观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自主发展和自我学习。生物化学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有很多,包括糖、脂、蛋白质及生物大分子的代谢反应。这些知识需要学生去深入了解其中的原理,懂得其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只是简单停留在记忆当中,对一些知识进行背诵从而记住。但是,对于这些知识是怎样贯穿于整个生物化学的就不知道了。生物化学需要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把握,让学生能够充分学习到整体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对生物化学有清晰认识,让学生能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解决医学的实际问题。(2)教师传授生物化学知识方式相对单一,不能很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生物化学教学当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仍采用传统“教师讲解―学生听课”的模式。这样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基本课堂当中,对于学习这一部分知识而言,不知道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提高和重视。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当中缺乏对于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查,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懂得其中的原理,但是没有让学生在实践当中进行深层次的了解。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教师讲解内容不能通过实践操作呈现在学生面前,只是给学生描叙了一种过程。这样很容易使学生理解不透这部分内容,同时还会造成理解上的误差,不能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其中的原理和方法,也不能让其真正了解这些知识。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不仅能够对这些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模型,以帮助学生记忆这些内容,保证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能够学到最多的知识,让学生不再被动地学习生物化学,而是主动进行创新,让学习动力更为高涨。(3)生物化学教学实践内容相对欠缺,学生不能很好进行知识实践。在生物化学教学当中,学校投入较大时间和精力在基本知识传授当中,但是对于实践操作内容相对欠缺,从而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够不足,不知道该把知识如何运用到实践当中[2]。这就需要学校为生物化学教学创造更多的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在实践当中对于知识进行充分学习和检验。这不但对于学校培养创新性人才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还能为学生个人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同时学生在实践当中获得灵感和创新,让学生知道在实际医学中如何将知识进行运用,保证学生在实践当中充分获取知识。

三、新医学模式下发展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对策

在新医学模式下,要求我们医学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基础,懂得如何进行医学疾病的预防和检测,让医生能够及时发现其中的病因和导致的因素,为更好安排医学治疗,对于病情有准确把握,合理安排治疗过程,从而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手段,解决他们身体上的问题。同时,还要积极进行知识的创新和发展,从原本掌握知识中找到疾病解决的对策,从而促进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让我国医学事业能够有更高层次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医学有一个广阔的空间,能够在世界医学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引领医学前沿的发展。(1)创新和丰富医学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学到最为宝贵的知识。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来进行,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最为丰富的医学知识,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要让学生能够从心底认识到其中的原理和基本过程。教师要改变以往传授知识的方式,不能单单从课本上进行知识的传授,同时还要对于知识进行现实讲解,让学生能够理解透其中的基本原理。例如:在讲解三羧酸循环中,需要给学生传授最为基本的医学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能够通过视频学习到抽象的知识。让学生知道在哪些环节中需要加上羧基,在哪些过程中进行脱氨基等。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对每一过程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让学生不仅可以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同时还能对每一个循环过程有深刻认识,让学生能够从课堂之上学到最多知识,为以后的医学问题的解决和处理打下坚实的基础。(2)注重对于学生实践操作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合理运用各种知识到实践当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当中学生能够重视到哪些内容是我们常常会忽略的,哪些内容是需要我们着重重视的。对于学生实践操作的培养,可以让学生知道在实践当中,医学生物化学是如何进行运用的。在病情诊断中怎样去运用生物化学进行病情确诊和病情治疗,让学生能够懂得这些知识不是死板的,而是活的、能够解决人民实际问题的科学。同时,注重对于学生实践操作的培养,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加深对于一些内容的重视,知道怎样进行医学创新来解决当前医学。并且,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当中,给学生提供实验室进行生物化学知识的运用,真正了解一些基因在复制、转录、翻译中重要的途径,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其中的重要原理,为更好地进行医学创新打下坚实基础。(3)创建生物化学学习教学途径,让学生之间有更好的交流学习的平台。学习生物化学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让学生把自己不懂的知识及时反馈给教师,让教师知道学生在哪些方面中存在疑惑和难题,这样可以更好地解决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还要给学生之间创建交流平台,让学生之间进行很好地交流学习,让学生之间学习生物化学成为一种兴趣。学生当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可以互相帮助解决,较大程度地提升其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平台一些好的学习视频和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进行下载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时间都能学习到最好的学习资料,方便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柏青.新医学模式下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1,(1).

[2]新医学模式下免疫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张红欣,何浩,康莉,宋文刚.医学教育探索,2010,(02).

Abstract:I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biochemistry a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medical contribution,let the medical and health undertakings have made great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This needs in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teaching,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iochemistry,let more people can from the curriculum of biochemistry to obtain the biggest benefit. Based on the new medical mode of medical biochemistry teaching research and analysis,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medical biochemistry teaching problems and the insufficiency,proposed a better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biochemistry teaching new ways and countermeasures.

篇3

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是20世纪医学最伟大的进步之一。做出这个结论并不意味着医学模式转变的伟大工程已经结束。事实上,医学模式转变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上都尚有许多工作要做。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促进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是当代医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保证。

当前,医学模式转变中的道德问题的研究是一项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十分重大、颇具紧迫性的工作。医学模式转变是医学基本观念的变革。医学基本观念的变革必然涉及医学道德问题,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医学模式转变是医学模式转变研究的题中应有之意。但是,医学模式转变所具有的深刻道德内涵,道德建设对于医学模式转变的作用,至今未能引起学术界应有的重视。理论问题未解决,实际工作必然被动,通过职业道德建设促进医学模式转变的工作便无从谈起。

医学模式转变这一医学基本观念的伟大进步与道德评价的缺如、滞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个问题应当引起理论界的特别注意和认真思考。客观地说,医学模式转变的道德价值并非没有人觉察[1]。但检索一下20年来医学模式研究的文献,就不能不承认,这方面的研究是不尽如人意的。总体上看,在医学模式的研究中,伦理学的探讨十分薄弱,对医学模式转变的道德评价是肤浅的,缺少深入的和深刻的伦理学研究。这种状况,甚至造成了一种错觉。似乎在医学模式转变的研究中,伦理学“不在场”、“在场未发言”,至少是“词不达意”。

这与其说是医学模式研究的一种缺憾,不如说是医学伦理学研究乃至医学哲学研究的一种悲哀。质言之,这是当代医学哲学研究中存在的“方法论”与伦理学割裂、医疗实践中存在的医术与医德割裂即“精”与“诚”割裂的一个表现,它反映了不利于医学哲学研究发展的一种片面性和定势。忽略医学模式转变的伦理学研究是基于这样一条逻辑思路:医学思维方式与医学伦理学是截然不同的;医学模式转变是关于医学基本观念、医学思维方式的转变,不属于医学伦理学研究的范畴。在这个意义上说,医学模式转变中的道德问题的研究的意义并不仅限于医学模式研究和医学伦理学本身。当然,这篇文章的分析是以这个具体问题为主题的。

二、伦理学———医学模式转变研究的重要内容

以往人们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的评价,大多是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思考,将医学模式的转变概括为全面的医学观念对片面的医学观念的取代,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必须指出,这种评价并不全面。因为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识疾病,诊断、治疗疾病,较之生物医学模式的优越,不仅表现在思维方式上,还表现在医学道德上。换言之,医学模式的转变不仅是医学思维方式进步的标志,而且是医学道德进步的表现。不过,医学模式与医学道德之间的关系是医学模式转变中更深层次上的东西。

大概正是由于它固着在深层、又不似思维方式那样“实用”,才被人们忽略。这里涉及到对生物医学模式的评价。近代生物医学模式对古代整体医学模式的取代,是医学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医学在近、现代的发展,是以放弃一些本不该放弃的东西为代价的。尽管古代整体医学模式带有笼统、模糊、猜测的性质,但其注重从整体的角度认识健康和疾病,重视包括心理、社会因素在内的诸多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的基本观念,是必须给予肯定的。令人惋惜的是,古代医学重视整体的基本观念,并没有在近代医学中继承下来。

近、现代医学在不断精确、深化,否定古代医学的笼统、模糊、猜测的性质的同时,把古代医学模式的正确的重视整体的基本观念忽略了。用历史的眼光看,近代医学不可能沿着古代医学整体模式的思路,在生物、心理、社会等几个角度齐头并进地发展。在与人的健康、疾病现象密切相关的因素中,近代医学选中了最为直接的生物因素,这是医学不得不走的一条“片面发展”的道路。实事求是地说,生物医学在几百年的片面发展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用发展的观点看,这是符合医学发展规律的。近、现代医学只能首先选择解决生物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问题,因为不搞清楚生物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直接作用的问题,心理、社会因素的间接致病作用便无从揭示。但是,过分重视生物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忽略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毕竟是近、现代医学发展的事实。

这个事实说明,近、现代医学在进步的同时,也存在某些倒退。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忽略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片面的;从病因学、诊断学、治疗学的角度看,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略的,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角度,就是伦理学的角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不仅是医学思维方式的进步,而且是医学道德的进步。显而易见,忽略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本质上是不道德的。

人的心理特征和社会属性是人之为人的最为本质的特征,忽视这一特征,仅仅从生物学角度认识人,诊断、治疗人的疾病,至多是把人等同于猴子。从这个意义上分析,生物医学模式在取代古代整体医学模式的过程中,不仅抛弃了古代医学模式的正确的基本观念,而且不经意地放弃了古代医学模式中的尊重人、强调人的本质特征的道德内涵。勿庸质疑,亘古以来,医学始终是道德科学,医疗活动始终是道德之举,医学有着显著的道德本质。但是,在医学发展的不同时期,医学的道德本质的贯彻是有差异的。就古代医学与近代医学的差异而言,医学的道德本质是内在于古代整体医学模式之中的,或者说,古代整体医学模式本身就体现着医学道德。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的“誓言”、中国药王孙思邈的“论大医精诚”,都有着鲜明的将医术与医德熔于一体的特点。近代医学则不然,尽管讲究道德同样是近代医学的传统,在近代医学史上,许多医学家崇高的道德境界可歌可泣。但与古代相比较,由于近代医学模式中缺乏心理、社会因子,使医学道德不能通过医学模式贯彻,使医学道德外在于医学模式。理性地说,在仅仅从生物的角度认识人的健康和疾病的生物医学模式里,医学对人的尊重,是缺乏载体的。

将人的社会属性、亦即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置于医学基本观念之外,不考虑人的社会性质、心理特征,何谈对人的尊重[2]。如何将医学发展视为一个过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具有向古代整体医学模式复归的含义。当然,当代医学模式与古代医学模式不是一个层次上的,这种复归是就基本精神而言的,被生物医学模式否定了的古代医学模式的整体观念重新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肯定。这种否定之否定关系,也包含着道德方面的含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比古代医学模式清晰的多从而深刻的多的水平上强调人的整体统一性,使医生重新认识到人不仅具有生物属性,而且具有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生物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里,“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识病人的疾病和患病的人,才是从真正的人的意义上认识人的疾病和患病的人。这样,医学对人的尊重就体现在医学模式即医学基本观念之中了。

在生物医学模式居于主导地位的几百年间,医学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惯性和惰性,要在实践中确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要克服这种惯性和惰性造成的定势,其中包括克服忽略人的心理、社会属性,将人仅仅理解为生物体的片面性。这实质上,是道德建设。医学模式转变说明医学道德进步是医学发展之必然,说明当代医学的发展为医学道德进步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坚实的、强有力的保障,医学道德进步已经以医学模式转变的方式反映到医学基本观念之中。但是,又何以说当代医学道德的状况制约着医学模式转变呢,这就涉及到了医学道德对医学模式的作用。医学模式与医学道德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医学道德在接受医学模式转变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作用于医学模式转变。

三、用道德的力量促进医学模式转变

1996年,我提出了医学模式转变在实践上滞后的问题[3,4]。3年来,尽管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人们围绕促进医学模式转变在理论上、实践上做了不少工作,但我认为,医学模式转变在实践上滞后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这是人们不愿看到、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这不能不引发我们深入思考医学模式转变在实践上滞后的问题。

3年前,我把医学模式转变在实践上滞后的原因归结为医疗实践、医学理论研究和医学教育3个方面,并且提出在医学实践中贯彻、落实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无论在医疗实践上、在医学基本理论上,还是在医学教育上都尚有许多工作要做。今天看来,这些观点并未过时,仍须坚持。但是否还存在其它方面的原因呢,比如,在贯彻、落实新医学模式上,已经搞清楚并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在实践上是否已经做的很好了呢,未必。原因何在,非不能也,乃不为也,何以不为呢,由此道德方面的原因就显露出来了。集医学思维方式进步与医学道德进步于一体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和实施是以道德进步为依托的。

医学模式与医学道德进步是相互作用的。医学模式转变有着深刻的道德内涵,可以促进医学道德建设,只是医学模式转变与道德进步之间关系的一个方面。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道德进步之间的关系还有另外一个方面,这就是道德进步对医学模式转变的促进作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在推动医学道德进步的同时,还要求道德进步来保障。这是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道德进步之间关系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是医学模式转变在实践上滞后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在医学模式转变上,相对于思维方式方面的工作,道德建设方面的工作更加繁重。医学模式的转变需要道德建设支持。

篇4

【关键词】高中 生物课堂 个性化 教学

高中生物教学是一项知识系统化、全面化的运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展开独特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将小组合作、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方式运用到教学之中,结合生物实践课程的具体运用,更好地实现整个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学生素质的提升。

一、简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

1. 探究式教学方法运用不全面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习惯采用探究式教学的组织形式,将生物知识与数学、物理、化学知识联系在一起,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存在探究式教学的更多误区。譬如,探究点与知识相偏离,探究过程程式化,运用探究手段相对泛滥等存在不足,并且将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脱节,不利于整个教学知识的全面推进。

2. 合作教学的个性化不凸显

生物教学不单是知识的简单记忆,也需要结合高中学生个性形成、思维意识培养、综合知识舞台搭建、团结合作等多方面的品质形成,尤其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小组合作的活动效果,没有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过分追求在分数、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培养,对于学生个性意识的培养,缺乏整体的引导,在小组合作中也不能采用与教学想要求的具体的方式,造成整个教学效果的不明显。

3. 师生交流的盲目性

从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来看,许多教师希望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整个教学内容的传授,但是,由于学生差异的不同,师生之间的交流往往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到生物教学的各个教学点之中,容易造成与实际生物教学相违背的方面。

二、分析个性化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1. 认知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高中生物的学习之中,尤其是将高中生物知识形成系统化的运用,形成自我探究的兴趣培养,尤其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将对生物知识的情感把握与知识的融会贯通结合起来,让学生能个性化地彰显出对生物学习的认知能力,将个人的生活情感态度与生物知识结合在一起,形成知识系统化的运用模式,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升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2. 兴趣培养的有效手段

通过个性化的生物教学方式,尤其是将情感引导渗透到具体的教学知识点,让学生对生物现象、生物知识与全面的理解,增强知识学习的好奇心,并保持良好的情绪,形成与大自然生物科学知识相融合的追求,将更多的兴趣转移到生物知识的寻求之中,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在教学中将学生感兴趣的事情与生物教学相结合,实施有趣的活动教学,采用个性化的情境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探讨个性化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 教学技巧的个性化运用模式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将教学中积极乐观的情感引导与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意识相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既有知识点的步步诱导,也有各种多样化、形象化的知识引导,形成丰富的生物想象力,并在教学中采用恰当的比喻,构建生物与其他知识的对比度,形成推理的严密性,并通过生动直观的生物实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学到更多的生物知识,可以将学生带到户外,将生物知识放到自然的课堂之中,将教学资源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整体的融合模式,超出高中生物教材的知识点需求,发挥出学生个性化生物学的养成。

2. 重视在实际情景中渗透情感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要注重情境教学模式的融入,尤其是将情感引导作为生物教学的突破口,让学生在生物知识的学习中,体会到知识系统化、连贯性的乐趣,并将个性情感与生物知识形成整体的融合。在当前的现实生活化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构建,是学生真正走进课堂的有效方式,通过创新教学过程的运用,能强化学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情感引导的角度出发,捕捉生活中的情感因素,并积极发现生活经验在生物教学中的整体融入性,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际,形成合理的教学情境,多种方式唤起学生的情感意识与生物教学的融入。

3. 类比教学的知识点融入教学

类比的教学方法作为一种生物教学的有效方式,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形成直观化的教学模式,并与整个经验形成有着很大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想要掌握的知识形成与生活相贴近的知识点,并采用类比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巩固对知识点的整体学习效果。譬如,在教学“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主动运输”的知识点时,将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进行对比,让学生在与生活相联系的情境中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将生物教学的知识点,采用有效的类比方式,主动分析运输需要的过程以及载体需要的消耗能量以及逆浓度梯度之间的跨膜运输效果,更好的发挥出整个教学的作用。在教学中,通过采用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综合知识的运用中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构建与生物知识全面融合的综合管理,提升整个素质。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4-136-03

一、问题的提出

构建和谐社会,大学担当着培养和谐人才的重大责任。和谐人才的标准是德、智、体、美全方位的和谐发展,而和谐心理是和谐人才的基础。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人内在的体验稳定感、主观幸福感和价值获得感。

一方面,大学承担着为国家培养、输送和谐人才重大责任的机构,这一性质决定了在高等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治疗心理疾病,而是促进青年学生形成和谐的心理状态。这就意味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不是心理疾病治疗工作,而是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另一方面,有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在校本科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比率约为15%。这就是说,进入高校就读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健康人群。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兰州大学为例,近年来我们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在校本科生进行了深入的约谈普查,发现大学生所表现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非来源于心智发展扭曲之后产生的疾病,而是学生内在人格发展不够完善引起的一系列消极现象,学生面对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是适应性和发展性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定位于对学生健康完善人格发展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从心理与环境、心理与行为、内在人格等三个方面,促使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心理和谐发展。这种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标志就是学生的自我和谐,表现在对人对己对事上达到的良好的自我认知、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平衡状态。而这种对内协调、对外适应的心理和谐状态,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方面: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人格完整、反应适度、行为协调、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和谐。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三五”模式构建

培养大学生成为和谐人才是一个需要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

(一)一个主阵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

帮助大学生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课程体系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主课堂、主渠道作用不容忽视。课程体系应包括三个模块:

1.主干课程模块――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课程为主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包括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恋爱心理、职业生涯规划、新生生活适应等普遍困扰学生的问题,旨在通过传播普及心理健康常识,使学生认识自身,树立健康意识,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通过这种课堂教学形式,有效解决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帮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及隐患,指导学生自我调适或解决一般的心理困扰,激发学生的心理自助自救能力,预防心理问题障碍化发展。

2.活动课程模块――以专题活动类课程为补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生自主开展活动的基础上,积极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开展拓展训练、自信心训练、压力管理、人际关系训练等团体活动,既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使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达到课程效果的延伸和巩固,从而推进课程教育从广度到深度的发展。

3.支撑课程模块――以专题网站知识普及为支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者可以个人博客、学生论坛等网络平台为载体,建立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网站和网络咨询平台,全方位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常识,交流心理自助经验,打破心理健康课程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广泛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这三大模块互为对应:有机联系、各具特色,全方位落实了“教育为主、面向全体”的原则,有效构建以学生为主阵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

需要强调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三大模块”的运作中,必须遵循“三大注重”的工作原则。一是注重理论的实际操作性――让学生真正理解心理学理论知识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性;二是注重改善学生的行为――努力激发、充分调动学生改善自我的强烈愿望和动机,继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注重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挖掘潜能,发展自我。“三大模块”的充分结合,能够实现每个学生在大学期间都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由此建立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形成课程和团体训练活动相配套的、覆盖所有年级和学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三级大平台:学校领导、教师指导、学生自助成长的三大平台

高等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成才成长为出发点,同时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把教师的科学教育与辅导和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真正有机结合起来。要达到这样教育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班级三级工作网络的效能,建立三大工作平台,有效整合全校资源。

一级工作平台:坚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教师及院(系)心理健康教育专干(主要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辅导员)构成,统筹规划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在政策指导、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和督导检查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各项工作具体落实和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求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及时上报问题学生资料,建立问题学生动态档案,并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指导工作,指导、鼓励辅导员、班主任认真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从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级工作平台:坚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干部工作的中介作用。院(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干部应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学科背景,接受心理咨询的相关专业培训,并接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指导。在学习提高心理问题的辨别能力和矛盾化解能力的前提下,具体组织学院班级心理联络员开展工作。同时,在宏观层面上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中观层面上开展有关心理学知识方面的活动,满足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兴趣;在微观层面上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充分维护学院“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有效运转。

三级工作平台:坚持学生自助组织的基础地位。学生心理自助组织包括班级心理联络员和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处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地位。班级心理联络员由班级和学院推荐,一般任期为四年。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组织严格的培训。其主要职责是宣传有关知识,关注重点人群,及时反馈相关信息。组织学生自由研讨学习生活中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明晰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在学生当中有效营造“感悟生活、珍爱人生”的良好氛围。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由感兴趣的在校学生自愿组成。一般情况下,其活动组织接受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指导,以提高自身素质、开展各类宣传服务活动为宗旨。其活动开展可以是多样的,可通过邀请校内外心理健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心理电影赏析、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型心理知识宣传,为营造全校健康、团结、活泼、进取的学生生活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效应。

学校调控、教师指导、学生实践三级工作平台管理,有利于各部门相互协调、各有归属、各负其责。在全校范围内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核心、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的教师和管理队伍,以及相对稳定、工作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大学生骨干队伍,能有效保证人员的全过程参与、管理的全方位覆盖、工作的全环节展开。

(三)五大通道:宣传教育、团体辅导、个别咨询、测量建档、跟踪转介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把握好障碍性指导、适应性指导和发展性指导三个层次,即突出发展性指导的中心地位,又及时为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解决好问题。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机制应包含五大通道:宣传教育、团体辅导、个别咨询、测量建档、跟踪转介。

1.宣传教育。首先,通过在校报中开设心理健康专栏或独立发行心理健康教育专刊等,及时宣传普及心理学常识,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其次,开展心理知识宣传活动等专项活动,激发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兴趣;再次,充分利用网络信息阵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依托个人博客、校园论坛等平台,建立心理知识普及专题网站,在网上开设现场答疑、在线咨询、小知识宣传、心理测试等多个栏目,既打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方便了教师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和管理。另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全面开通手机、QQ、E-mail等导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平台,及时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网络等手段,解答学生的疑问,开展心理咨询。

2.团体辅导。近年来,团体辅导在高校受到高度的关注和积极的推进。相对于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特点,对障碍性、适应性和发展性三个层次的指导均可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高校中的团体辅导应以为学生发展服务为主要原则,分别从拓展训练、自信心训练、压力管理、人际关系训练、价值选择等方面对学生给予辅导帮助。

3.个别咨询。个别咨询是高等教育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常用手段,主要采用一对一的面谈、信件往来、电话交流等方式进行,是当前解决学生问题最有效和必然的方式之一。值得关注的是,高校的学生个别咨询工作,其主力军并非只有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重要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4.测量建档。辅导的前提在于了解学生,正如医生诊断病患,首先要翻阅的是病患的病例,再探询目前的病情,然后再加以综合分析,学校辅导工作也是一样。因此,学校在广泛普查咨询的基础之上,应积极建立学生心理成长档案,特别是利用月排查和周报等制度,从每个学生的基本资料、成长环境分析、成长过程的心理表现、心理压力在身躯的自然反应等内容人手,将学校所有存在问题的学生资料归档建库,及时跟踪记录发展情况,形成一个动态档案库。这一举措可为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可靠的基础。

篇6

关键词:医学模式;精神残疾;康复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127-01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辩证地提示了人的健康与疾病的规律,准确地反映了人的二重属性,从哲学的高度看待人体与人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医学观,这对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精神病残疾人来说则意义更为重大。

人是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评价,不能只强调人的生命神圣,更为重要的是生命质量的价值,而生命质量是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个人综合状况的一种感觉体验[1]。人的生命存在与生命质量是辩证统一的,要尊重人的价值不但要讲人的生命存在,而且要讲生命质量并将两者统一起来。

1生物医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生物医学模式中,实际上将生命存在与生命质量割裂开来,只强调生命存在而忽视生命质量,对于精神病残疾人来说,这种现象就更加明显。对于住院的精神病人,特别是经过长期的药物治疗后,其阳性症状已经消失或部分消失,阴性症状迟迟不得缓解,认为病人能缓解到这种程度就很不错了,于是乎就放弃了进一步的综合治疗的努力,将病人搁置在一边,以图最低限度的病情稳定,长期关闭在医院里而听之任之。这些病人即使被接出院,作为患者家属来说,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对病人亦不抱太高的期望,只求其安于现状,平安无事、不影响家庭及社会则足已。也就是说如果人一旦患了精神病就等于剥夺了其终生的政治权利,不能正常回归自我、回归社会,这就会使其本来就受损的社会功能进一步衰退,精神病人生命的意义仅仅局限于生存,何谈生命的质量呢?

2康复期精神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2.1自卑感:认为患了精神病就没脸见人,如同犯了严重的错误,做事、言谈慎而又慎,唯恐说错了话、做错了事怕家人及朋友说自己又犯病了.

2.2孤独感:是缓解期精神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由于病人住院时间较长,加之本身的认知功能损害,社会交往能力减退,故感受到没有人能理解自己,深感被家庭、社会遗弃了,致使病人悲观、抑郁、愤懑甚至绝望而采取自杀行为,反过来更加影响病人的社会交往活动,形成恶性循环。

2.3无用感:较长时间住院治疗的本身就会使病人仍须继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给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再加上社会对精神病人的歧视和误解,大多不能恢复正常工作,使病人感觉社会已不承认他们的存在,在社会上已无立足之地,完全变成了一个无用之人。

3现代医学模式对精神病残疾人康复的意义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形成了现代医学观,对于健康、疾病、生命等概念的含义赋予了新的内容。WHO关于健康的定义,更强调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健康。健康是一种积极状态,个人对自己的健康负有责任。由此,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仅在理论上是一次大飞跃,而且对维护广泛、真实的人人平等的健康权利的医学和保健实践也带来了深刻影响[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观认为,健康应包括躯体和心理两方面健康以及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现代医学模式对人的疾病和健康进行了完整的认识,它要求人们全面地、立体地观察和分析疾病和健康问题,用新的医学模式指导个体和群体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把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对精神病残疾人康复来说意义就更加重大。

4精神病人康复的新策略

4.1预防:作为精神疾病,特别是重型精神疾病病因尚不清楚,这给预防工作带来了难度。但从目前研究结果看,不良的心理素质、过多的负性生活事件及严重的社会压力对精神病的发生、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转归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身处理问题和解决矛盾的能力,努力争取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和关爱能减少精神病发生的危险性,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另外,加大精神卫生知识的社会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素质即能做到精神病的早期发现、早治疗,这样就可以提高治愈率。作为家庭要注重督促、鼓励病人做家务、社会交往及学习,作为社会,多给病人以工作的机会则会减缓病人社会功能的衰退。

4.2治疗

4.2.1住院期间的治疗力求使病人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药物的选择主要根据病人的依从性、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副作用及长期治疗计划而定,治疗力求尽可能地消除阳性症状,减少残留症状,辅助心理治疗力求使病人自知力得以恢复,增强治疗依从性,为出院后康复期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4.2.2出院后的康复治疗:对于临床治愈的病人,要长期服用维持量抗精神病药物,才能减少精神病的复发已为众所公认。在保证病情稳定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服用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保证病人身心轻松,不影响日常工作、学习和交往,从而增强病人主动配合治疗的依从性。

4.3建立、健全社区康复机构:社区精神卫生保健的目的是对病人进行康复治疗和素质训练,,防止复发,增强社会功能的恢复,为病人重返社会做准备。

4. 4广泛争取社会支持网络的帮助:这就需要全社会伸出援助关爱之手,多给病人提供一些就业的机会,一则可增强患者人生信心,实现人生价值的乐趣,有利于精神病的康复,另外,对于社会他们亦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人们对人类生命质量的要求会更高,对精神病残疾人来说亦不例外,要切实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确保精神病人的真正康复还将任道而重远。

参考文献

篇7

笔者经过几年来在课堂中的实践探索,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本着“大胆尝试,开拓创建”的原则,采用了“读、议、讲、练”教学法来组织课堂教学,开辟全新的教学天地,旨在深化教学改革,彻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

一、“读、议、讲、练”教学模式在生物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读、议、讲、练”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和学生之间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生物课程教学目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基。

(一)“读”即阅读教材

教师备课过程中要仔细研读新课标对本节知识的具体要求,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导读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地阅读教材。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能从课文当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读”是“读、议、讲、练”教学模式的基础,有目的、有效率地读,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知识的大体脉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二)“议”即议论和讨论

这是对“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是“读、议、讲、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在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相互讨论,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在相互讨论的过程当中,由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对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引导,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认识,共同提高。

(三)“讲”即讲授和讲解

由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限,在讨论和认识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偏差,这就要求教师能及时地对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偏离问题和错误思路进行引导。对于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的知识,教师也要适时地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重难点。“讲”这一环节是“读、议、讲、练”课堂教学模式的解疑阶段,此环节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在讲解的过程中,结构上要注意系统性和条理性,要做到层次鲜明,重点突出;语言上要注意精练、准确、生动;还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直观形象的语言化繁为简。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也可以恰当地运用一些诗词、妙语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解食物链的时候,教师可以引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谚语,通过分析树、蝉、螳螂、黄雀之间的联系,引申出食物链的定义,进而阐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传递过程,既简明易懂,又形象有趣。

(四)“练”即巩固练习

在学生明确掌握了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各方面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地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具备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具体应用的能力,这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读、议、讲、练” 的实践阶段。练习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可以采用“一课一练”式,具体做法是教师根据本节所学知识,设计课堂“小卷”,“小卷”的题量不宜过大,题型不宜过难,主要是本课所学基础知识点,采用当堂面批、课后详解等不同方法进行检查,从中获得反馈信息。

二、“读、议、讲、练”课堂教学模式阶段实施情况分析

(一)“读、议、讲、练”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前后成绩对比

在“读、议、讲、练”教学模式的研究过程中,为了验证此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现对阶段时间内试题难易程度相当的情况下,试验班级的两次考试成绩数据进行统计并加以分析说明:应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班级的及格率约是46%,其中超过80分的只有3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不高,课堂表现不积极,在实施“读、议、讲、练”课堂教学模式一段时间以后,再次进行测试,统计及格率达到65%以上,其中超过80分的有9人。

(二)对两次考试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1.通过测定,从班级总体成绩来看,及格人数有所增加,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比前一阶段有所提高。

2.在生物课堂上,学生能积极地参加讨论,参与意识更强,课堂气氛更活跃,课堂教学效率较之前有很大提高。从目前的调查研究结果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实施“读、议、讲、练”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进一步进行研究和实践。

三、“读、议、讲、练”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经验总结

篇8

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自疑自探

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直观教具,把许多具体事物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做到可见、可触、可尝、可闻,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脑海中生出问题。如,在讲《花》时,引用录象展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花,然后让学生将事先准备的花摆出来,使学生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的情境中展示学习,从而逐渐被各种美丽的花吸引,渴望了解更多有关花的知识。

又如,在讲遗传现象前,让学生做家庭调查,重点针对家庭成员的单(双)眼皮、舌两侧能(否)卷起,有(无)耳垂,有(无)酒窝等性状展开调查,做好记录。学生就会产生:怎么会是这样?是什么造成的这种情形?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渴望去读书、去求索,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非常重要,能够让其体验学习的乐趣,保持学习动力。

二、建设宽松和谐的展示平台,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中解决问题

环境和教育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能起作用。于是我设计学生在组内交流,提供展示的板块,自由地探索和表达学习的心得,学生在这样的“场”中自由自在地玩、想、说、记,实现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学生在长期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学会了怎样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师要把教学看作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反思性的、批判性的、探究性的活动,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应适时鼓励学生,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和旺盛的热情。教师应放下架子和面子,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营造一种充满合作、自由、和谐的氛围。这样以前靠教师讲解完成的学习任务,基本上可以在学生的交流探索中得到解决,效果出人意料得好。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真问题、真学习。

三、大胆质疑,使问题更加深入

利用教材优势,激发自主质疑。不仅要培养学生向老师质疑还要学会向权威质疑,100多年来,更多的科学家继达尔文之后仍在进行着对生物进化现象的研究。随着新的考古证据的不断发现,达尔文的经典进化论也不断面临着挑战。澄江生物群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学生要学会大胆挑战课堂,如蚕只吃桑叶吗?金鱼真的不知道饱吗?在平时的学习或生活中,要求学生经常运用学过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去寻找矛盾的问题。一些现在科学家都没有解决的疑问就更能激起学生不断发奋学习,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求知欲。科学是无止境的,让我们的学生在这无止境的科学领域里大胆质疑、大胆设想、不断探索、不断进取,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在拓展运用中升华

如,在学习《植物茎和叶》时,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叶》的活动,提出叶的类型、单叶与复叶、复叶与小枝的区别、叶面颜色深浅不同等问题,学生对照自己采集的叶,争议、归纳、总结结论,讨论激烈并引出了很多相关的问题,拓宽了思路,训练了发散思维,同时我们结合教材的试一试、动动手、开眼界、实习等内容及时开展《当地动植物标本制作》《血型的测定》《血压的测定》《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危害调查》《当地传染病的调查》等拓展活动,给学生一个更加自主的空间,让他们自我独立发现问题并自我解决问题,积极激励学生求异思维,在求异中发展潜能,在求异中创新思维。

篇9

第一学期课程: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系统解剖学,细胞生物学,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物理,高等数学,大学英语1,体育。

第二学期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大学英语2,中国近现代史,体育,生物化学,病理学,遗传学。

现今医学分为传统医学、基于生物医学模式近展起来的西医,20世纪西医又发展到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或综合医学模式,后基因组时代系统生物学的兴起,形成了系统医学在全球的迅速发展,成为继传统医学、西医学之后中、西医学汇通的未来医学。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教学模式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效果自主学习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知识信息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涌现和更新,“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已成为现代人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学习》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以培养“创新性医学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医学教育,必须适应现代医学和护理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医学知识、应用医学知识和创新医学知识的能力和素质成为大学教育中的研究热点。

自2011年以来,我院在专科护理专业《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以下简称《微免》)理论教学过程中,开展了自主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山东济南某高校护理学院3年制2011级护理专科6个班中,随机抽取2个班,分为实验班级(90人)和对照班级(88人),由同一位老师授课。其中实验班级女生83人,男生7人,年龄18~22岁;对照班级女生81人,男生7人,年龄18~22岁。两个班级在性别、年龄、学历、学业成绩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2.研究方法

(1)带教方法

①实验班级

根据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为理论依据,从《微免教材》中选择理论性较强,并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较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作为学生直接参与教学的内容,例如细菌的基本结构、消毒与灭菌、免疫器官等章节中的部分内容。而对于学生而言是新知识或专业性强的内容,例如细菌的致病机制、细胞因子等,仍然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在开课前1周与班级同学见面,对预实施的教学模式给予详细介绍,明确意义,消除顾虑,使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将班级90人随机分成9组,每组10人,每组选1名组长由学生推荐产生,实行老师指导、小组组长负责的管理机制。

将学生参与的教学内容随机分配到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出授课计划(含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每3名同学负责一个版块的教学。小组集体备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前1周试讲,师生共同点评,最后教师总结,帮助学生完善授课资料。为激发每位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个小组的教学内容在正式授课时由教师随机指定授课学生和教学内容。

②对照班级

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即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

(2)评价方法

①教学效果评价

学生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由课堂参与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随堂测试按一定比例构成。期末考核题目由带教老师出,统一闭卷考试、统一阅卷、统一评分标准。

②自主学习能力评价

采用姜安丽教授编制的“护理专业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调查新教学模式实施前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该量表可反映自我管理、信息和学习合作三方面的能力。最终获得实验班级有效量表78份。

(3)统计方法

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1.实验班级与对照班级成绩比较见表1。

2.实验班级课程结束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变化见表2。

三、讨论

1.自主教学模式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是与他主学习、被动学习截然相反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教学模式是一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体现学生教学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新型教学模式。自主教学模式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可见自主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我们确定了在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中采用自主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自主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根据对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比较(见表1),实验班级的平时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级(P0.05)即未达到有统计学意义的提高。

平时成绩由课堂参与情况(占30%)、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占30%)、随堂测试(40%)三部分组成,综合学生平时表现,发现自主教学模式下,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主动提问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更高,开放性的课后作业完成的更完整,而随堂测验的情况相对传统教学模式下考核成绩略差,分析其原因如下:自主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生根本性改变,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与分工发生转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翁和执行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自主教学模式下,学生更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从被动接受知识和信息变为主动参与,所以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都优于对照班级。

对于随堂测验与期末成绩与对照班级相比未能明显提高,甚至出现平均分低于对照班级的情况,这与卢学琴、肖明等人的研究结果不同。分析如下:第一,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微免》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开展,而他人研究主要针对实验教学,我国高校现状是理论教学大班授课,学生人数偏多,加上学生能够直接参与的教学内容有限,虽然是小组集体备课,但最终能够上讲台授课与发言的学生仅占少部分,难以真正做到学生人人参与。第二,各小组只有在本组直接参与教学时才有压力和动力,才会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而在其他小组参与教学时仍然比较被动。第三,学生的讲台经验不足,通常是根据搜集的资料生搬硬套,缺少授课技巧,难以引起其他同学的听课兴趣,这三方面的原因导致班级整体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不理想。

3.自主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自主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组织管理与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备课而直接参与力所能及的理论教学,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教改前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得分自身对照结果显示(表1),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和3个分量表分都有所提高。其中自主学习综合能力与学习合作能力明显提高,P0.05,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表明自主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结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有以下两点:第一,虽然绝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传统教学法的被动学习,也能认同小组参与式教学法,但是中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习惯了被动学习的简单和轻松,突然面对新教法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一时难以适应,不习惯自己主动去探求相关的知识。第二,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方法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尤其医护专业学生,平时学习任务较重,因此在时间和精力不足的情况下,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效果都会有所降低。这些存在的问题是自主式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改革中需要去积极思考和面对的,进而能更好的提高自主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总之,自主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一言堂”的常规,是在传统教学模式重视知识系统传授的基础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理念。通过在专科层次护理专业《微免》课程中的实践,自主式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方面比传统教学模式有明显提高。但若广泛推广,则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婉莉,曾,易涛等.基础护理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教学研究,2011.

[2]赖秀球,朱家勇,陈传.“自主式”教学方式对实验课教学效果影响的调查[J].广东医学院学报,1998,16(3):305-306.

[3]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林毅,姜安丽.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1):50-52.

[5]刘晓东,张文蛟.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机制[J].教育与职业,2006,(8):22-24.

[6]卢学琴,胡尚连,曹颖等.构建“植物学”课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研究,2010,(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