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16:49: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翻转课堂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翻转课堂论文

篇1

翻转课堂(FlippingClassroom)通常也被译成“颠倒课堂”或者“反转课堂”,这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它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该校的乔纳森•伯尔曼(Jo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两位化学老师为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将带有讲解声音和PPT演示文稿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而引起众人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将翻转课堂分为课前和课堂两个阶段。课前,老师将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录成视频,并将其与相关的学习资料一起上传到网络,供学生自学。学生将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进行总结并归纳出指导要点。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自学中产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并引导学生开展协作探究、互动交流活动,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翻转课堂是教学理念的深刻变革,它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建立起真正意义的生本课堂。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课前自学和课堂探究构成。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完成的,知识内化是由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或者实践来完成的;而在“翻转课堂”上,知识传授是借助信息技术由学生在课前完成的,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教师的帮助与学生的协助而完成,教学形式由传统的课堂讲授加课后作业转变为课前自学加课堂探究。随着教学过程的翻转,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由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促进者。学生由传统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转变为知识的自主建构者。

二、教育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设计

根据对翻转课堂的理解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结合教育学的教学实际,构建出教育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这个教学模型以任务驱动为手段,由课前自学、课内合作交流、课后拓展三个部分组成,包括“确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知识探究、互动交流、评价反思、拓展提高”六个环节。

(一)课前自学模块设计翻转课堂的教学真正实现了“生本课堂”,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作为策划者和组织者,教师在课前就要做好教学准备并组织学生自学。因此,课前自学模块包括确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知识探究三个环节。

1.确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学习活动进行之前,教师要先确定学习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进行。并且要指导学生自觉地将学习目标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始终,保证最终获得学习效果。学习目标主要包括学生要学会的教育学基础知识,要形成的基本教育技能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目标确定时,目标表述要简明扼要,并且要注意全面完整,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既要帮助学生明确要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又要发掘知识内容里面渗透的情感因素,指导学生自觉提高思想素质。

2.明确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是根据学习目标制定的学生要完成的具体工作。学生在了解学习目标之后,还要明确学习任务。学习过程中,将所要学习的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任务中。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使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成就感会不断增强,逐步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的自学能力。根据教育学内容性质的不同,可以确定多种形式的学习任务。知识性的内容可以采用设计知识结构图、撰写小论文、开辩论会、组织知识竞赛等形式;技能或操作性的内容可以采用设计调查表、设计活动方案、进行案例分析或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模拟教学或撰写教育(教学)方案、情景表演、制作教育活动的操作步骤图等形式。

3.知识探究知识探究环节是指为学生提供课前基本的教育学知识,进行必要的理论解析及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源库预习教育学的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教学资源库可以包括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比如讲义、PPT演示文稿、视频资料等。这些教学资源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需要自主学习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案例材料、实践资料等。学生自学的教学资源不仅仅局限于教师提供的材料,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教学资源,比如利用互联网上的文本、图片、动画和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具有趣味性的资源来体现知识的运用。这些资源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学习内容,而且能够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学知识内容之后,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网络交流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聊天室、QQ群、讨论组等多种网络交流工具互相探究,互相解答疑难,实现互动交流。课前,学生通过以上三个环节自主学习知识内容,基本理解和掌握主要学习内容,为课内的知识内化和运用奠定基础。

(二)课内合作交流模块设计翻转课堂的教育学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互动交流为主,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运用。在翻转课堂上,教师充分体现促进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把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课内合作交流模块包括互动交流和评价反思两个环节。

1.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是六个环节中的中心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积极主动地占有和应用,进行独立探究和合作交流,完成学习任务。首先,对于学生在课前学习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学生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去探究答案,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遗留问题,为进一步合作交流扫除障碍。其次,学生合作互动,进行知识运用训练,完成学习任务。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学生通过层层递进式的训练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不拘泥于学习任务的桎梏,独立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向技能的转化。这个过程包括以下五步:第一,成立研究小组,明确学习任务,确定研究课题。在这个步骤中,要确定小组成员,明确成员分工,选定研究课题。第二,搜集相关资料,开展合作研讨。这个步骤要根据已经确定的研究课题,围绕研究内容和教师提出的讨论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第三,根据研讨结果,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给出与学习任务完成相关的提示或要求,对于比较难的任务,也可以提供参考实例。第四,成果交流。每组选派代表与全班同学分享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并进行相互评价。第五,参考同学提出的修改建议,进一步完善学习成果。

2.评价反思评价反思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评价反思可以针对整节课的学习效果内进行整体反思,也可以针对学习内容中的某一个内容进行反思。通过评价反思的环节,学生对整个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梳理,有效促进知识的内化和掌握,巩固学习效果。课内,学生通过以上两个环节进行知识的内化和应用,完成学习任务。

篇2

环境工程物探是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和应用地球物理专业都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涉及浅层地球物理勘探的多种方法,包括地震勘探、电法勘探、声波法探测和探地雷达探测等。是针对深度在0-200m范围内的地下介质的结构和性质开展地球物理探测的一门课程。由于本课程所涉及的探测方法多达五到七种,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理解各种方法的原理、了解各类勘探的依据外,还要让学生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探测数据的处理解释流程,并完成实践能力的锻炼,这对于课堂教学模式而言,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理论和实践中所涉及的各类知识,在课程短、内容多的教学条件下,学生获取知识像“放电影”的过程一样,被动地“观赏”了一遍,结果导致课程结束后,很多学生甚至连各种仪器最基本的连接和设置都没有学会,理论知识也会因为内容较多而产生混淆模糊,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通过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来培养其理论学习的主动性,锻炼其实践过程中的可行性,最终达到符合环境工程物探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和教学目标。

二翻转课堂在环境工程物探课程中的应用

尝试本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在环境工程物探课程中的“探地雷达实验课”上,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探地雷达是一种常用的浅层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依靠向地下发射高频脉冲电磁波并接收反射回波达到探测目的,具有无损、连续、高精度的探测特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检测、地埋管线探测、浅层水文地质环境调查等领域。探地雷达实验课需要预先设置探测内容,设计探测方案,完成仪器操作并处理分析数据,最后给出探测结果,这一整套过程具有环境工程物探这门课程中其他方法实验课的典型性。因此,选择该方法实验课进行翻转课堂教学,也具备该课程的代表性。

1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探

地雷达实验课通常的实施环境为学校内具有已知地埋管线的校园道路上方,学生在学习了雷达理论知识和探测原理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探测设计原理,对埋地管线开展探测,达到探明其位置和埋深的目的。该实验课的教学目标是验证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并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该实验课开展前,学生在前期的课程中主要学习到的是探地雷达的原理和构造,以及仪器的结构和功能,并没有亲自开展过探测设计和仪器操作。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学生通过被动的学习这些知识,很难形成一整套工作方案,导致实际探测效果不理想。此外,在实验课中学生往往只对实验仪器本身感兴趣,忽略了重要的探测设计步骤,这又会导致增加了操作的盲目性,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探测效果。本文为解决上述问题,按照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进行了以下课程设计:在实验课开始前,学生依据教师制作的视频和手册等学习内容进行理论学习;实验课上,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将大多数时间交给学生独立操作,仅留20分钟进行总结和讨论;然后,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探测实验报告。最后,教师通过对学生提交的报告对本次教学进行评估,以邮件的形式纠正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2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

根据上述的教学设计,本研究对该课程的探地雷达实验课完成了以下的教学过程:一,在实验课开始前,教师将相关的探地雷达理论知识和勘探设计依据,使用视频录制软件制作成基于PPT(PowerPoint)的教学视频,提前一周发给学生,使学生有学习准备时间,能够充分掌握知识。二,同样在实验课开始前,教师将依据课程所使用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自主研发的GR(Geol-ogyRadar)探地雷达系统、GR软件处理系统,和本次实验课的探测目标,编制仪器操作手册和软件使用说明。这部分内容是将围绕地埋管线进行的探地雷达采集参数设置、测线布置原则和数据处理流程编制成册,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预先熟悉工作流程,并思考工作步骤中的细节。三,在授课过程中,首先对学生进行以10人为单位的分组,充分发挥“翻转”理念,以学生为主导让各小组自由安排探测中的各项任务。在各组分别开始探测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规定本次探测的总时间,并不主动干预他们的独立工作进程,仅在发生容易导致仪器损坏的操作或其他严重错误时才主动介入,其余时间仅接受学生的提问和咨询。四,课时的最后20分钟,教师对各组的探测过程和结果进行点评,并提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和探测报告的要求。五,课程结束后一周内,学生将报告以邮件形式发给教师作为教学的评价依据,教师也将通过邮件点评报告中的问题和学生的思考,并对探测过程和探测成果进行总结评分。

3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

通过上述翻转课堂教学在探地雷达实验课程中的实施,发现将理论和操作过程的学习放在课外,学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学习预备知识,并讨论设计课堂上的探测方案。这样,学生大多可以在课堂时间内较独立地完成一整套的探测工作,节约了课堂时间的同时,也克服了探测目标的不明确性和仪器操作的盲目性。这种以主动学习来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对于理论学习和操作实践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的教师讲解。绝大多数学生都会为了达到实验课上的管线位置探测目标而思考、准备。并且在分组条件下,学生更能够集思广益,通过相互提醒、沟通的方式,思考小组其他成员的思路,弥补自身方案设计上的不足,最终每个小组所开展的实验、方法都很合理、完善。而课堂时间中最后20分钟的教师点评,又非常好地确保实验课教学效果,即使大多数同学都出现的小错误,也可以在这个环节里被及时纠正。最后,通过布置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达到了一个完整探测过程的拟真化,让学生切实感觉到自己在做一项工作,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而教师则可以根据这份报告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判断和评价。电子邮件的交流则针对报告中的错误或问题,给学生又增加一次纠正或改进的学习机会。因此,翻转课堂的实施,提高了学生在实际操作上的信心,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使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提高了他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另外,也锻炼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三结语

篇3

教师制作教学视频,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在家完成新知识的学习,课上由教师领导学生解决问题,交流探讨,展示提升。这种颠覆传统教学流程的教学形式就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不仅在教学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迎合了教学新理念的要求,更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翻转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翻转课堂中学生需要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情况及理解程度安排学习进度,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其次,翻转课堂有利于个性化学习。教师对于不同学习情况、不同性格、不同经验的学生会提供适合的视频,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因材施教”。最后,视频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可以回放,这样就使得那些因事误课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二、翻转课堂在我国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对于翻转课堂的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翻转课堂大范围地在我国课堂教学中实施依然存在着无法突破的障碍。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严重,网络信息技术还不能达到区域共享。翻转课堂的实施中微视频的观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有信息技术上的支持条件,就不能达到教育公平。微视频是不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否促使学生在家自主完成知识讲授过程也是很难掌控的。课前自学、课上活动和课后巩固,能否做到环环相扣,对教师则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翻转课堂评价机制能否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适应,与本校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对学校来说也是一种挑战。诸如此类的问题严重制约着翻转课堂在我国实施的进展,亟待解决。基于这些问题的考虑笔者产生了如下思考。

三、翻转课堂在地理学科上取得成功的希望所在

地理学科是集综合性、地域性、差异性于一体的学科。它有别于其他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看图、读图、画图,教师还要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翻转课堂在地理学科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要从传统的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要素的有机整合转变成富含教师、学生、内容、媒体、环境等多因素的复杂教育行为。因此,翻转课堂要想在地理学科上取得成功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1.优质的地理教学视频。

翻转课堂的实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完成知识教学过程,因此视频的制作及特点决定着学生的自学效果。在地理学科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视频同样重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教学视频最好做成主题视频,比如“热力环流的原理”、“水循环的过程”等分别做成一个主题视频。并且视频需短小,尽量控制在15分钟之内。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使学生长时间地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地理教学微视频中应该尽量做到图文结合,让学生学会看图、读图、识图。教学视频中尽量不要出现教师的形象,而是以一种声音的出现形式进行面对面的讲解。学生一整天都在学校中对教师早已产生了视觉疲倦,更别提对教师所讲内容的兴趣了。

2.高水平的地理教师队伍。

有人说,翻转课堂使学生在课下都进行了自主学习,削弱了地理教师的作用。其实不然,翻转课堂的操作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和职业敏感度。①地理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专业敏感度。不是每一节内容、每一种课型都适用翻转课堂。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对于翻转课堂的适用性也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凭着专业敏感度进行安排和选择。②地理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在向学生提供视频资源前,还需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根据学生性格、学习情况的不同,提供不同形式的视频,有针对性地布置相应的练习,实现个性化一对一的学习方式。③地理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很强的掌控能力。课堂上的活动需与微课程形成互补。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形成认知聚焦,着重讲解重点、难点,而不是像学生观看的微视频那样面面俱到。在课堂之上能够很好地组织学生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成果展示、归纳总结,促使学生完成知识内化。

3.学校对地理课程及其他课程的合理安排。

①翻转课堂的实施肯定针对的是所有学科,是学校课程整体的变革。这样问题就应运而生,一个学期要开设十几门课,如果每一科都要用翻转课堂,那学生在课下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观看和完成练习,不能迎合学生减负的倡导。这样严重地占用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会理想。需要观看的视频增多,学习的效果便可想而知。本身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学生在课下对知识有很好的理解,教师在课上的讲解不会像视频里那样面面俱到,如果学生对视频授课的内容一知半解,课上进行的活动就没有办法顺利完成,那么翻转课堂的意义就不大。②学校在进行课程的重新安排时应考虑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互补性,课程内部之间的互补性。比如,一天的课程里使用翻转课堂的课程不宜超过四科。同一门课中也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适用于翻转课堂。地理课程中课型主要分为讲授课、练习课、巩固课等,在地理课中可以把练习课与巩固课等其他课型交互使用翻转课堂。

4.地理教学全过程与信息技术的紧密融合。

现阶段人们对翻转课堂更多的关注点在视频观看、视频制作及网络环境中。但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并不是单纯某一个环节做好就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地理学习上应用翻转课堂时,不要只关注微视频而忽略其他环节的重要性。翻转课堂是由知识讲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组成。知识的讲授最终的目的是知识的内化。让学生学会应用,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把新接触到的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学习结构中。如学习了“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这一节,学生就应该树立起环境保护、植树造林的意识。真正的翻转课堂不应该只是关注学习场所,应注重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不应该只关注学生观看视频这一单一的行为,应该关注富含地理教师、学生、媒体、环境、内容等多种因素交错的动态过程。不能只关注在线视频观看,应关注智能诊断系统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富媒体环境。

5.与翻转课堂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机制。

每一种教学模式的提出,教学评价的转变都会成为其核心内容。翻转课堂也不例外,没有适合的教学评价就体现不出翻转课堂实施的效果和意义。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来看,评价主要注重两点:①注重过程和情感评价。教师可以发放学习记录档案袋,要求学生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也可进行学习过程心里变化的跟踪,让同学写课后感想。如学习了“全球气候变化”之后观察学生是不是树立了环境保护的意识,生活中是不是有所行动。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很多,尤其是学生家长及社会也参与了进来。在课前的学习过程中,家长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评价。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协作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内化,学生间可以互评。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往往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究,社会也可参与评价。此外,教师是整个课堂过程的设计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评价不可缺少。最后,学校管理者的评价会使整个评价更为完整。

四、“翻转课堂”在我国方兴未艾

篇4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心。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教师在传统课堂中的地位,形成了新的教学方式———“主导和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的重心不再是教师,教师从原来的单项知识传输者变成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上课之前,教师要做好资料准备,学习资料的形式很多,最著名的就是翻转课堂的实践者———美国的两位老师用PPT录制了一款自己的微视频,通过网络传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家里观看。考虑到学生的课外时间和精力不多,教师不应给学生准备太多资料,不要给学生过多的学习压力,教学视频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还要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学习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课前准备工作。翻转课堂需要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这是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自主学习的程度关系到翻转课堂的实施能否顺利进行,但教师难以深度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了问题,教师也不能第一时间解答,教师和学生之间由此产生了对知识理解的分歧,因此,很多翻转课堂的实践者对此提出了一些实验方法,比如,北京一所中学进行初中生物翻转课堂的实验,让学生在家里观看视频,然后会接受4~5个的问题检验,看看他们对教材的内容掌握了多少,并且根据检验的结果进行研究和讨论。

3.课堂活动。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活动是一个将知识转为学生能够消化的过程,对一些知识的了解学生已经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了,那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就不能再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而应深入到学生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

4.结论与评价。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结论与评价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翻转课堂模式教学是新的教学模式,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新的挑战和要求,有很多成功的案例都表明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那么,如何才能发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呢?这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除了要求学生对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做出评价外,参与的教师也要互相指导,进行教学经验的总结和讨论,从而提升翻转课堂这一新教学模式的课堂效果。

二、初中生物实验翻转课堂的支持系统

初中生物实验翻转课堂支撑系统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实验环境,将教师和学生维系在一个虚拟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中,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拓展教师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支持翻转课堂的进行。

1.在线课堂的实施。在线课堂分为教师上传视频和学生观看视频两部分,教师要上传知识资源,这需要教师专门制作,此外,还包括一些相关学习资料,如初中生物实验的链接、实验练习作业,等等,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则应学习老师提供的资源并提交作业,由此,翻转课堂才算得以成功开展。

2.进行交流。交流是学生之间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方式,它包括多种途径,如撰写实验博客、参与论坛讨论和微信聊天,等等。实验博客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记录下来,记录自己是怎么进行学习的,也可以在论坛上进行话题探讨,通过话题探讨进行沟通和研究,以利于学生和师生之间的沟通。

篇5

作为一名在高职院校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我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化。因此,本文运用世界大学城空间这一新兴概念,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语言输入输出理论为理论基础,针对我们学院英语教学模式更新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如何在世界大学城空间下进行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从而提出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适用于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公共英语教学的新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的起因和内涵

翻转课堂最初是以哈佛大学Eric Mazur教授所倡导的同伴教学(Peer Instruction)为雏形。翻转课堂概念的最先提出是在2007年,由美国的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两位化学老师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提出来的。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最先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是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最初他为了指导亲戚小孩数学而录制教学影片并上传网络。后来,他在自己的TED talk中提到了这一概念,并提供了各种学科主题的学习视频。通过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学生可以在家看课程视频,到学校里做家庭作业。很快,可汗学院成为教育者实施翻转课堂的获取相关资源的主要阵地。由此开创了翻转课堂的先例。简而言之,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将主要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做成短小精悍的视频供学生课前学习,而在课堂上进行答疑、解惑、讨论和交流的教学模式。它主要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以信息教育技术为依托,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视频的录制、网络自学、协作学习、个性化指导、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这种模式能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的读写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技巧,而这两项是21世纪教学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

二、我院高职高专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特征

1.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我院同一个班级里的高职生源复杂,主要来源有两种,一是普高类毕业生,他们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水平不高,第二种是职高类毕业生,这类学生外语基础很薄弱,有的连简单的单词和句子拼写都不会,甚至出现英语零起点的学生,这不利于老师组织和实施统一的英语教学,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有着其教学的特殊性,高职英语更是强调其实用性,需要经常性的实践练习,而在这种基础不同的班级里教学使老师根本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也无法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练习机会,甚至最终考核也不一定公平准确。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存在英语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的问题。他们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处于被动的英语学习状态,主要依赖教师的课堂讲授,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主体。他们有的是因为利于将来找工作而学习英语,有的只是因为考试而学习英语,这类学生学习计划性差,很容易因为遇到一些困难而半途而废。此外,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很好地利用周围的学习资源,他们不善于通过多种渠道自主学习英语学习,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三、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作为一种网络教学平台,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课堂的实施价值

在高职大学英语课堂实施翻转课堂能有效利用当前不断革新的高新技术。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便捷的网络传输环境是翻转课堂的基本保障,目前的高职学生,基本都具备上网的条件,也具备网络学习所需的技术操作能力,尤其是我院学生入学后不久每人都有世界大学城空间账号,现有的资源允许他们随时随地利用便捷的学习终端学习,课前自学教学视频,随时随地向老师反馈信息,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是实现翻转课堂的根本保证。此外大学生具有充足的课外学习时间,这也有利于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翻转课堂能有效解决传统课堂无法解决的矛盾。在传统课堂上,面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老师组织统一的大班教学活动,必然会出现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消化不了,久而久之,他们会丧失学习热情,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厌倦学习英语。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老师在课前首先明确必须掌握的语言任务的目标以及视频最终需表现的内容。然后在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前提下,将其做成8-10分钟,最多不超过15分钟的简短视频,视频中应包含有配套习题或测试。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教材掌握学习内容中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能力,基本完成語言学习要求。对于英语水平偏低的学生而言,该模式赋予他们一定的自由,对于难点他们可以反复学习,知道顺利掌握学习内容。再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可以得到提高。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测试的情况,了解学生学习困难和语言失误。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课堂的教学活动设计,设计语言运用任务,使语言知识在新的语境中得到应用,更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在课中的语言运用阶段,教师应以教学内容语言特点为出发点,答疑解惑,实现第二次的语言复现,以促进有效的迁移,为语言知识的内化打下基础。学生通过小组答疑,小组讨论等方式实现语言目标。由于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在真实语境中的应用能力形成,因此教师在课后还应设计尽可能真实的语言任务和语言情境,让学生更好地内化所学到的语言知识。翻转课堂加强了互动,比如教师与视频教材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视频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翻转课堂有利于提高高职大学英语老师的师资水平。翻转课堂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很好的教材驾驭能力,对学生情况要进行调研分析,语言任务设计科学,微视频质量要高,既要能突破重、难点,又要求教师语言精练;这样才能调动学生主动性,学生才能积极地自主学习。同时,也更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学习者个人主动性。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课前要自主学习视频,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客观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掌握学习进度等。

篇6

【摘要】英语翻转课堂的出现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亦先学后教。同时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教师需要承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要保证课程的教学效果。目前国内外对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的角色也做了相应的研究。该文着重分析了教师的角色转换,同时也提供了教师角色转化和翻转课堂实施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翻转课堂 教师角色 英语教学

一、翻转课堂研究现状及趋势

“翻转课堂”是指教师提前制作相关的视频及电子教材等自主学习课程并指导学生课前完成,此后共同在课堂上参与相关互动的课堂活动。这一理论基础最早是来源于埃里克?马祖尔在1991年创立的Peer Instruction,这是翻转课堂的雏形。而后翻转课堂在20世纪90年代由哈佛大学的物理教授Eric Mazur提出这种课堂形式。翻转课堂开始正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美国多地开展了相应的改革实验,并由此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

我国学者从2010年开始热切关注此研究课题,2013年翻转课堂成为了英语教学的研究热点,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数量快速增长。这种教学模式对传统方式进行了重新构建并展示出其巨大的优越性。它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独立学习教学内容,并在教师带领下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运用,这样可以规避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的弊端。当然也正是由于翻转课堂充分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课堂的师生互动,作为从前主体的教师角色也开始发生了转变。传统教学强调教师输出知识,翻转教学强调教师的宏观把控能力,教师不仅要参与学生的课堂活动,而且要留意学生在该活动中的表现,并及时给予指导。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下M行教学反思,总结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形成相应框架。因此,教师需要从不同角度,善用不同方式对此前的教学活动进行多维度的评价。

二、翻转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在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依赖此技术。而大学生作为乐于接受新事物的代表,自然对网络、信息技术等新生事物有着丰富的兴趣,因此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课堂的结合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翻转课堂应运而生。首先,学生必须通过网络等资源进行课前预习;其次,学生将提前预习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引导下进行知识反馈。这样一来,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开始转变。教师角色即教师行为,是教师的社会地位以及对教师的期望。教师的课堂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教师对外语教学信念,即对教育、教学本质、语言教学本质和特点的理解,还包括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等等[5]。传统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是课堂中的“主演”。并且教师通常只有讲解知识的时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设计教学活动。由于每个班级学生层度高低不一,他们从此层面上来讲缺乏个性化的指导。翻转课堂的出现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师的角色,教学的主要目标不再单单是语言知识的输出,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有学者指出教师从课堂的“主演”变成了集课堂活动组织者、指导者、监督者、协调者、评估者为一体的“导演”。而学生转换为“主演”,他们既是课堂的参与者,又是学习者。

三、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教师角色转化的问题及策略

作为新技术下应运而生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对传统教学的冲击是巨大的。教师作为课堂活动中的重要角色,必然需要克服新教学模式带来的挑战。第一,由于课前预习材料需要由教师来把控,因此教师需要自己制作视频,这对大多数只会电脑操作的老师来讲是一个难关。第二,传统教师的自我认知难转变。大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在面对新模式时难免出现抵触情绪。况且翻转课堂中,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值提高,希望教师不仅能提供学生课堂使用语言的环境,有效地让知识内化,并且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拥有自学的能力。这样的期望使得教师必须不断思考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如果设计课堂活动吸引学生并达到教学目的。教师的备课量会比往常大很多。第三,学生提前预习后必然会产生很多相关的问题,这一连串的问题赋予了教师更多的挑战。

王林海老师指出教师课堂教学角色是否能适应学生的期待、是否合乎语言教学规律、能否得到科学的搭配和灵活的发挥可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新的教学模式的成败[6]。首先,教师要与时俱进,保证拥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以及跨学科知识储备,在多次教学活动中总结得失,训练自己的应变能力和思维能力。其次,师资力量的培训是重中之重。由于翻转课堂需要教师掌握视频制作、剪辑技术等等,这就需要系统的课程来培训教师。同时,翻转课堂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必然带来教学观念的革新,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如何设计活动吸引学生?如果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这些都需要专门系统的指导和培训。

四、结论

翻转课堂的出现,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产物。它的教学理念也是符合当下最先进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和学生都在这种新模式下寻找着各自的正确定位,因此翻转英语课堂在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仍然处于摸索阶段。教师在这个转型期,理应努力地达到学生对教师角色的期望,正当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规范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发展,真正在课堂中扮演好“导演”的角色。

参考文献:[1]Cynthia J.Brame. The Flipped Classroom FAQ [EB/OL]

[2012-9-15]. http://index.php?q=node/7788

[2]范秀丽.试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271

[3]华维芬.试论外语教师在自主学习模式中的定位[J].外语研究,2001(3):76-79

[4]李曦.翻转课堂中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型[J].英语广场,2015(4):74-75

篇7

一、“翻转课堂模式”的定义、产生背景和优点

1.定义

翻转课堂有很多名称,诸如:颠倒教室、翻转教学、颠倒课堂、翻转学习等。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

2.产生背景和优点

“翻转课堂”最早的探索者应该是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汗,在为侄女和侄儿辅导数学功课的过程中,想到了制作教学视频,让更多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享受这一辅导资源。“翻转课堂”整合了直接传授与建构主义学习、面授与网络学习、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让教师、课堂的角色产生了根本变化。课程资源由各种教学短片构成,内容以知识点为单位,聚焦新知识讲解。形式上强调片段化、碎片化,便于网络传播与学习。由传统的教学到技术支持的学教,达到“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认知环节的优化。同时,通过云计算、云存储技术建立可流动、可获取、可应用的大规模非结构化教育数据,海量教育资源与教学过程数据为智能化教育提供了服务。网络技术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介入手段,突破了传统课程教学的基本结构,对课程教学的内容结构、教学流程结构、师生互动结构进行了优化与重构,从而带来了新的教与学方式。

二、“翻转课堂模式”在名师工作室建设中的运用

1.运用“翻转课堂模式”优化工作室成员的职能和工作内容

⑴工作室导师(领衔人)职能:制订工作室工作规范与发展规划;起草每年度、每学期工作重点、进程安排;规划专题学习研究的方案(课程开发、学法指导、研究指点活动安排),引领专业化发展;统筹专题学习的文献资料(专家讲座视频、活动课件、活动视频、相关论文、相关专著);主持举办工作室讨论、沙龙、论坛等实践活动,对工作室成员进行行动培养;持专题培训课题研究,主编论著;工作室成员考评。

⑵工作室成员职能:分工落实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相关培训学习、实践,撰写学习心得、交流资料,反馈意见,参与培训后网上交流活动;参加论坛、沙龙、设计、展示、交流活动;参加课题研究,承担子课题任务;承担辐射性推广培训工作。

“翻转课堂模式”更凸显工作室导师的领衔作用,导师是团队的组织者,是活动的教练,团队的首席。其工作更类似于国外“翻转课堂”中的老师,引领学员学习、讨论,提高、分享。

2.运用“翻转课堂模式”转变工作室成员的学习方式

工作室导师除了自己学习与研究外,要系统地安排团队成员共同学习、实践与反思。主要承担培训内容的选取,课件资源的准备,培训平台的搭建,培训过程的设计,思维展示方式的选定,培训过程的监控与考评。导师兼任设计者、组织者、学习者、指导者、评价者多重角色。

工作室其他人员按工作室发展规划,搜集资料,学习课件、视频,参与讨论交流,撰写教科研论文。可以灵活安排时间,有选择地个性化学习,又有学习共同体的支撑,导师的引领,交流平台的点拨,答疑,思维碰撞。在培训中,工作室其他人员既是学习者和受教育者,又是参与者、实践者、提高者。另外,每学期若干次的团队集中培训,团队内的沙龙、论坛,教学或主题活动观摩,讨论等。由于学员间的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同行能够交流分享,优化了学习流程,有效提高培训质量。“翻转课堂培训模式”作为创新培训方式的手段,促进了导师与学员的科研水平。

3.运用“翻转课堂模式”完善工作室工作的评价机制

“翻转课堂模式”有利于学员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参与培训;交流分享平台有利于导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及时交流反馈,在学习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板,提高了学习效率。在导师的指导下,学员们可以分工合作,有侧重地开展研究,加强了学习共同体的合作,提高了共同体的研究针对性。

三、“翻转课堂模式”在名师工作室团队建设中运用的保障条件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教育设备及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为“翻转课堂模式”在名师工作室团队建设中的运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篇8

关键词:翻转课堂;任务教学;形成性评价;环境工程专业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126-02

专业英语是四年制本科环境工程专业的限选课,它不仅仅是英语语言课程,更与环境工程专业知识密切相关,是一门为环境工程专业服务的语言应用课程,涉及体系庞大而复杂的专业知识,即专业英语=英语语言+专业知识。不同于基础英语,在文体上主要表现为学术论文,一般包括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致谢和参考文献等几个固定的组成部分;在句法方面比较单一,主要是名词化结构多、被动语句多、长句多、后置定语多;在词汇方面,由专业术语、半科技词汇和语言共核词汇构成。为了客观、严谨地陈述科学事实,专业术语多源出拉丁语和希腊语,由词根(root)、前缀(prefix)、后缀(suffix)和连接元音(combining vowel)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派生而成。

目前,南昌航空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仅24学时。在短学时、多学生的教学环境里,如果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内容教学模式,必然出现“教师简单讲讲、学生大概听听,课堂气氛冷清”的现象。因此,探求更合理的教学模式,对课程进行全面改革,是完成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专业英语课程要求的唯一途径。

一、基于任务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近年来,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已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翻转课堂是指通过颠倒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来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的新型教学模式。换而言之,课堂时间主要用于知识的巩固和讨论,而知识的学习在于课下。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和提高学习效率,成为真正的解惑者。

所谓任务型教学,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创设一个个“任务”,根据每次的授课内容,为每个小组设置符合教学目标的研究任务。

综上可知,课下任务的合理设计是现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前条件。任务的设计一定要与环境工程专业前沿紧密相关,又要依据授课对象的特点控制难度,课下任务过空过泛起不到语言应用的实际效果,任务过大过重不仅学生无法完成,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基于任务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以提高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授课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改革

(一)修改教学大纲

课程大纲主要包括授课对象、课程性质和地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习题要求、考核办法和教材等7个方面的内容。本次课程改革围绕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习题、考核办法和教材等几个部分做了大幅改动,如下页表1所示。

改革后,专业词汇和专业文献的阅读等课程基础内容的学习将由课上转至课下,考虑到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仍保留了难点内容精讲,且将科技论文的翻译与写作等知识运用的内容放到了课堂讨论环节。这种精讲与任务式教学法的结合主要是通过实施任务,促进学生自身知识的重组与建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进行阅读、语言积累和应用。

(二)修订教材

结合专业特点和本校学生英语基础,笔者曾在2010年自编了一本课程教材,内容主要涉及人与环境、生态学、大气污染、水污染与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及其处理、噪声及其影响和环境监测等7个专题的科普文章,以及科技论文的翻译与写作技巧的基础知识。使用至今已近6年,部分专业知识略显老旧。6年间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几度调整,课程学时由最初的40学时缩减至24学时,加上学生对专业词汇掌握薄弱,在课程上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进行词汇讲解,因此,根本无法按最初的设想将目标语言与主题内容整合在一起进行内容精讲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许多知识只能“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本次课程改革,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以王立章等人编写的《英汉环境科学与工程词汇》字典为蓝本,缩编专业必备词汇,供学生课前自学,课上随堂检验。另外,从国外各大数据库的环境学科期刊,如“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Water Research”、“Chemosphere”、“Journal of Hazard Material”、“Atmospheric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Pollution”等中选取难度适中的英文文章或部分内容,补充原教材人与环境、生态学、大气污染、水污染与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及其处理、噪声及其影响和环境监测等7个专题的阅读材料,并做到每三年更新一次,与时俱进。

(三)设计课下任务

依据本科培养计划,大学生在毕业论文期间需完成5000字的外文翻译、撰写毕业论文的英文标题与摘要。但大多数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不高,更有部分学生完全借助翻译软件应付了事。为此,笔者提前准备7个专题的30多篇阅读材料,作为毕业论文环节外文翻译的模拟材料,分别以不同的任务形式发给每位同学。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差别较大,任务的设计采取个人任务与小组协作任务组合的形式,同时做好同学间的帮、扶、带。标题和摘要的写作是课程精讲的内容,课后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写作水平。

普通高校的专业课程很难实现小班授课,课下练习产生的几十份疑问根本无法在课堂讨论环节完成。因此学生在完成课前自学后,可通过QQ群、微信群等网络便捷平台进行课前沟通讨论,巩固课下学习效果。

(四)课堂讲解与讨论教学

翻转课堂将知识的学习转入课下,课堂时间主要用于知识的巩固和讨论。因此,课堂第一步是测试学生每个专题的必备词汇量和对专业英语基本语句表达方式的掌握程度,并依据学生水平进行分组。第二是针对学生在课下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讲解科技论文写作和翻译技巧,主要包括:(1)翻译简史及专业英语翻译基本要求;(2)专业英语中数字、符号、公式、化学反应式等的读法;(3)英语科技论文的构成及投稿;(4)标题的翻译;(5)摘要的写作;(6)专业英语中常用句型的英汉互译。

课堂讨论主要是针对7个专题的阅读材料展开。教师首先根据各组学生的英语水平,布置讨论题目,讨论结束后公开发表小组讨论意见,以呈现课下学习和课内讨论的结果。同时要求每位同学从7个专题的讨论材料里选出部分章节,独立完成3000字左右的外文翻译,作为课程的期末大作业。

(五)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

采用任务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组织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实现了大学英语教育从应试教育向应用教育的转变,学生课下练习和课内交流的频率大幅度增加,因此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也不应采用“一考定分值”的形式。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有利于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成绩可由课内词汇测试、课堂互动、随堂报告和期末大作业等几个部分,按2∶2∶2∶4的比例加权确定。

三、结语

专业词汇是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基础,语言的专业应用是课程的最终目标。任务式翻转课堂教学法是将课程基础和最终目标均以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课下预习和准备,专业词汇通过随堂测试检验,专业知识的语言应用在课堂精讲与讨论中进一步升华提炼,最终培养出符合时代特点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确保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延鹏,罗.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4,(28):187.

[2]陈春燕,朱天菊.翻转课堂在专业英语中的探索[J].读与写杂志,2015,12(11):8-14.

[3]王桂莲,等.工科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14):262-263.

篇9

肿瘤学论文4000字(一):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法在肿瘤学放射治疗实践课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本科生放射治疗实践课的教学模式,提高放射治疗实践课的教学效果。方法2015级临床医学系本科生参加肿瘤学放射治疗实践课的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名,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案例教学法(CBL)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LBL)教学,教学结束后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质量评估。结果实验组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习参与感的比例均为93%,對照组的相应比例为80%。结论放射治疗实践课采用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肿瘤学放射治疗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放射治疗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翻转课堂;CBL教学法;本科生;放射治疗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9)09(c)-0124-03

放射治疗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学生除了学习放射物理和放射生物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临床医学的基础,对疾病的临床表现、侵袭特点、治疗转归深入了解,同时又涉及解剖学、影像学等交叉学科内容的运用[1]。放射治疗实践课是在学生结束对肿瘤学放射治疗理论课程学习后安排的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同学通过临床实践全面认识放射治疗的原理和实施流程,对所学理论知识加深理解。放射治疗实践课时少,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让同学在“看、听”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院在临床医学本科四年级学生放射治疗实践课程中,探索应用翻转课堂结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为提高放射治疗实践课的教学效果,摸索科学合理并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打下了良好基础。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系本科生参加放射治疗实践课程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名,共30名。经本人同意后,实验组为翻转课堂结合CBL组,对照组为LBL组。两组均由具有副高级职称且具有带教经验的临床医师带教,现场教学部分由放射治疗物理师和技术员协助教学。教学时间每周1次共2次,每次2h。

1.2教学方法

1.2.1教学准备教学开始前1周,实验组的带教老师将准备好的视频提交科室教学小组讨论,视频内容主要包括放射治疗的设备、原理和实施过程,科室教学小组对视频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科学性、时效性进行质控;选取临床典型病例(鼻咽癌和宫颈癌病例各1例),LBL组带教教师根据病例准备授课教案,并针对教案提出若干问题,问题主要围绕大纲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放射治疗学的内容;实验组带教教师根据病例准备讨论提纲,提纲中重点部分是放射治疗的原则和适应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问题,给出重要参考文献以便学生学习。授课前3d,带教教师将病例和授课教案或视频和讨论提纲分别发给两组学生熟悉了解,LBL组学生熟悉教案,准备问题答案,实验组学生学习视频,根据讨论提纲熟悉知识点,查阅资料准备讨论内容。

1.2.2教学安排(1)放疗中心现场教学:在第1课时,两组同学由带教老师带领,在放疗中心现场教学。由放疗中心物理师协助讲解放疗中心结构设计和放射治疗实施流程,由放疗中心技术员协助讲解演示放疗设备和体模等固定装置,此过程中带教老师结合现场情况带学生回顾放射治疗的基本概念,包括直线加速器、治疗计划系统、放射防护等。教学时间约30min。

(2)课堂教学:①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教师在结束现场教学后进行集体授课,授课内容包括两部分,第1次课的剩余时间,教师以PPT形式复习放射治疗理论知识,布置课后作业;第2次课讲解示教病例,鼻咽癌和宫颈癌病例各1个,重点讲解放射治疗的原则、放疗计划的设计、靶区和剂量处方以及计划评估要点,还包括对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及随访。②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法,现场教学结束后,带教教师带领学生对视频教学内容进行回顾,教师针对视频内容及现场教学中涉及的知识提出问题,将同学分为3组,引导同学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问题阐述,由教师进行点评。第2次课以病例讨论为主,带教教师回顾病例,提出问题,问题重点围绕放射治疗的原则、放射治疗的靶区和剂量,治疗效果的评估,不良反应的处理和患者的随访,以便学生更好地讨论。然后由学生代表发言,阐述对提纲中的问题及病例的看法,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和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和引导。最后部分进行角色扮演,角色包括患者、放疗医生、放射物理师和技术员,学生进行角色分工,展示放射治疗的实施过程以及各个角色的职责。教师对展示过程进行点评,结合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放射治疗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和回顾。

1.3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在课后进行,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涵盖8个方面,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回答“是”“否”或“不确定”,总结问卷结果反映学生对教学的看法,鼓励学生以文字形式写下对教学的感受和建议。

2结果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高达93%的实验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方法适合放射治疗实践课教学,对该教学模式感兴趣。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方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同学的学习参与感和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见表1)。有12名同学写下了自己对教学过程的感想,学生对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方法的主要意见是:现场教学时间短,参考文献和视频资料来源不充分,课前和教师沟通不足等。有同学对教学时间安排提出建议,目前放射治疗实践课程是安排在肿瘤学课程全部结束后,建议将放射治疗实践课程和放射治疗理论课程之后,衔接更紧密,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对照组采用LBL方法教学的同学认为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同学的学习参与感和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能力的比例均为80%(12/15),低于实验组。

3讨论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影像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以及放疗设备、质量控制等的进步,以精准治疗为特点的现代放疗技术迅速发展。放射治疗实践课程安排在放射治疗理论学习之后,旨在通过临床教学,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现代放疗技术的原理和实施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2]。既往的放射治疗实践课程的基本模式包括两部分内容,首先是课堂部分,带课教师以PPT的形式对放疗的原理、放疗设备和流程进行讲解,然后进行现场教学,带领学生参观放疗中心的设备,现场讲解放疗流程,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这种课程模式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差、机会少,“走马观花”的状态让学生普遍感到无所适从,课程结束后对所见所学并无深刻印象。该研究旨在探寻有效提高放射治疗实践课程效果的教学模式,为优化带教方法提供依据。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视频的方法将传统教学中课堂授课的部分移到了课前,由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学习教学内容。课堂上,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可以通过主题讨论进一步提高对学习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教师起组织和引导作用,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的充分的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能在此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更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和帮助[3-5]。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放射治疗实践课程中,让学生在课堂前对教学相关内容有所了解,之后在课堂上对主要知识点进行回顾和讨论,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也可以提高现场教学的效果。

翻转课堂的重点并不是教学内容的视频,而是实现教师和学生课堂上的角色转换,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所以课堂的讨论至关重要,怎样优化课堂内容的安排,提高学生的兴趣是教学研究的重点。CBL教学法选取典型的临床案例,以问题为索引,以相关知识点为支撑,改变师生角色,强调课堂讨论,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是目前医学教育特别是临床医学教育中常用的教育方法[6-8]。将CBL教学法运用到放射治疗实践课程中,将放射治疗的优势与特点、治疗原则、不良反应与实际病例相结合,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放射治疗的理解,帮助学生拓展临床思维,提高临床能力。

该研究中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充分利用了放射治疗实践课程的特点,课前的学习和准备有效的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之后的现场教学中学生更加有的放矢,避免了走马观花式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有目的地去看去听去理解;CBL教学结合临床病例,鼻咽癌和宫颈癌是放射治療临床应用的典型病种,涵盖了外照射和内照射的内容,通过病例的讨论,同学可以对放射治疗的理论知识有更为生动具体的理解。还在教学中加入角色扮演的部分,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更加熟悉放疗过程的实施过程,对于放射治疗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医生、物理师和技术人员的工作分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教学评估结果显示,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习参与感,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放射治疗知识。

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法在放射治疗实践课程中的应用优势得到了初步体现,但是该研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反映现场教学时人数多、时间短。在未来的教学中准备增加教学小组,让学生在教学中得到更好的体验;同时,集中和优化更多的教学资源,给同学提供更多参考文献和视频资料,延长课前准备的时间,增加师生沟通的渠道;在与理论课的教学衔接上,与教学办公室协调,制订更合理的时间安排,力求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放射治疗实践课程是肿瘤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结合自身学科和学生特点,建立完善的教学计划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仍然是值得不断努力的方向。該研究将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法应用于放射治疗实践课程教学,做了初步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一定经验,为摸索科学有效的实践课程教学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肿瘤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MDT模式在肿瘤学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论文

摘要:随着肿瘤学的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多学科综合治疗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向。传统肿瘤学教学是以传授某一疾病为主的核心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念尚未普及到肿瘤学教学中,培养高素质肿瘤学医学人才受限。本文拟从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出发,主要阐述了MDT模式在肿瘤学的临床教学的具体方式及教学意义,通过MDT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医学观念和严密的临床思维,培养并提升他们的诊治技能、临床科研能力和医学人文关怀。

关键词:肿瘤学;MDT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8-0184-02

肿瘤学是一门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综合学科,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肿瘤治疗由单一的外科治疗转变成多个学科共同参与协作的规范化综合治疗,强调各学科协作的规范化综合治疗理念,即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Treatment,MDT)[1]。传统的肿瘤学教学中肿瘤疾病治疗方式单一,导致临床治疗缺乏个体化和全面性。肿瘤学教学中MDT的實施,使临床肿瘤学研究生对肿瘤学的治疗方式系统化和层次化并提高专业能力。

一、什么是肿瘤MDT教学

肿瘤MDT教学模式是与临床医疗过程相结合,教学过程中由一名资深的肿瘤学专家主持,由来自肿瘤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外科、心理科等不同临床科室的临床各学科专家共同探讨实施,多位肿瘤学研究生和低年资医生共同学习。首先是研究生汇报病例,参与者自由、平等讨论,各学科专家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来阐述不同的观点,从而给学生们的临床思维带来不同的启示,最后由支持者以中国最新的治疗指南为循证医学依据,确定合理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肿瘤学MDT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肿瘤的规范化诊治理念及严密的临床思维习惯,可以掌握临床肿瘤学规范化诊疗路径及精准的临床思维方式[2]。

二、肿瘤MDT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肿瘤MDT最大的好处是: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使肿瘤治疗实现规范化、个体化及综合性诊疗,同时明显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和生存质量,最终使患者获益。研究显示[3],学生可以从MDT教学模式中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提高临床综合分析能力,培养新的临床科研思路。具体体现在:(1)培养学生临床综合诊疗思维并提高专业技能;(2)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及科研能力;(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4)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总的来说,MDT教学模式建立在讨论基础上,不仅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助于发散学生的横向思维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4]。

三、肿瘤MDT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肿瘤诊疗方案的制定及实施。在MDT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实施,鼓励学生主动积极搜集病历资料,认真整理和分析病历资料,掌握肿瘤疾病的临床特点和临床疗效,通过临床病历的分析和讨论,结合多学科综合治疗,制定规范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5]。

2.定期开展病例讨论。选择典型病例后组织学生积极讨论,培养学生缜密的临床分析思维。在肿瘤MDT教学中,教师应当提前告知学生所需要讨论的病历,学生提前获悉所要讨论的病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讨论中,不仅使理论知识得到巩固,而且使新知识得到接受,同时学生能够畅所预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方案集体的讨论和分析,并分析其利弊,使治疗方案更加规范。

3.转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形式。现代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图画-实物、理论-病人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推动肿瘤学科教学的发展。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病例教学、实验教学等,不仅拓宽知识面,而且形象地展现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肿瘤学的知识。肿瘤学MDT教学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优化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形式,大量的学习资料通过多媒体教学有效地输出表现出来,从而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提高教学效率。

4.应用循证医学思维指导多学科综合治疗。现代医学模式不断提高了对肿瘤学的教学要求,传统的经验医学已经转变成循证医学[6]。然而循证医学的滞后性难以为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前瞻性依据。通过应用多学科综合治疗及组合新型治疗方式有效地提升临床疗效。肿瘤学的教学,应培养并提高学生使用循证医学的能力,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具体分析,认识和了解各种治疗方案的不同疗效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引导学生通过循证医学积极寻找新的治疗方案。

5.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医学是一门极具实践性、逻辑性、客观性的学科,是研究人的生命的科学。但由于科学发展的局限性,我们对肿瘤的认识还不完全清楚。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探索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培养学生掌握肿瘤专业知识和技能,鼓励他们刻苦地钻研和探索未知领域,从而攻克肿瘤。在肿瘤学MDT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知识,提出自己的问题,与肿瘤学专家交换不同的意见,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探索的热情。通过肿瘤MDT的教学模式,学生领悟了肿瘤治疗的客观性,也深刻地体会到肿瘤研究领域尚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他们探索和发现,激发他们极大的兴趣探索肿瘤治疗。

6.培养学生医学人文关怀。传统的肿瘤医学教育重点阐述肿瘤相关流行病学特征、症状、体征、诊断与治疗,忽略了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交流,缺少医学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学心理专家和医学社会工作者在肿瘤MDT教学模式中的参与,引导学生接触肿瘤患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痛苦。目前恶性肿瘤是世界性难题,大部分恶性肿瘤是无法治愈的,我们需要积极地帮助他们,关心他们,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减轻他们的疾苦。肿瘤学MDT教学方式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肿瘤医学情怀和人文精神。

篇10

[关键词]翻转课堂;软件工程;教学改革

[前言]当今,由于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先导性和战略性,软件业已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软件工程在软件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软件产业的形成及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与其他产业相比,软件产业的发展更加依赖于人力资源,软件产业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对人才的竞争。因此,软件工程人员队伍的成长,特别是高层次软件工程人员队伍的成长显得更为紧迫。软件工程学科发展也非常迅速。新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层出不穷,其中有很多已经应用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这就对软件工程的教育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软件工程的教学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有必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积极探索MOOC、开放式、案例式、翻转课堂等新形式[1-3]。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与特点

(一)含义

“翻转课堂”[4-6](英语:"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又译为“颠倒课堂”。“翻转课堂”模式是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在内容上有所重叠,但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查阅资料和参与讨论变得极为便利,更是催生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演进,各国教育也逐渐朝向以“教师”及“学生”为主体的方向发展,课程与教学的意义也随之转变。“翻转课堂”跳出了一味地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模式,重新调整课堂的教学形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讲课课后复习的模式来调动自身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翻转课堂”目前普遍的核心概念大致包括:第一,课前学生通过看视频讲座、电子书和课程影片完成自主学习,还能在网络上查阅资料和参与讨论。第二,课堂上老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面对面地解决个别问题,既有针对性,又有效率。第三,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风格和接收知识的方式。总之,老师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和促进学生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主动实践获得更有益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翻转教学”的关键有三点:第一是学习主体还给学生,第二是让天赋自由,第三是因材施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地去了解、参与、探索及深入问题,才能真正地让学习深化,而所培养的自主学习态度也是一切创新研究的根本。

(二)特点

很久以前教育工作者们就探索过新的教育模式,即利用视频进行教学。比如,在上世纪50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就利用广播电视实施教育。但是为什么当年所探索的教育模式没有对当时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明显的改进和重大的影响,而现在的“翻转课堂”却备受关注呢?这是因为“翻转课堂”有以下突出的、显着的特点。(1)教学视频精简:大多数的视频都只有几分钟的时长,即使较长的视频也只有十几分钟。每一个视频的内容都有较强的针对性,言简意赅,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便于观看者有针对性和有目标的学习。(2)教学信息清晰明确:视频当中只有手和配合书写进行讲解的画外音。这是“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与传统的教学录像作为不同之处。(3)重新建构学习流程:“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吸收内化”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

二、基于“对分易”网络教学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电子化教学、慕课等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对分易”教学平台是面向移动互联网的新一代教学平台,通过微信关注公众号“对分易”或通过电脑直接打开官方网页进行注册并使用。该教学平台包括“班级学生”“作业”“考勤”“随机分组”“手动分组”“课程资源”“讨论区”“成绩册”“微信消息”“在线练习”“课堂提问”“调查问卷”“投票”“活动”“教学评价”和“电脑端”共16个不同的模块。“对分易”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的课堂时间分配给老师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主张老师和学生时间对分,权责对分。形式上简单地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用于老师讲授,另一半则用于学生进行讨论,实质上让学生对讲授内容进行理解吸收之后,带着问题有备而来地参与讨论,通过对讲授与讨论的有机整合,实现了“教法”与“学法”的高效率教学。

(一)课前任务设计

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6级本科学生当中,我们开始将翻转课堂的模式引入到《软件工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适应软件工程学科快速发展的特点,同时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借助“对分易”教学平台,对软件工程传统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上课积极、参与度高,课前课后参与学习主动,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知识。选取《软件工程》课程中的一个章节“软件测试”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在翻转课堂中,软件测试基本概念的学习是学生在课下通过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自主完成的,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和时间来自由掌控。我们将和软件测试相关的重难点知识进行碎片整理,每个知识点制作一个短小的微视频,视频录制时间长度控制在10分钟以内。由于教学视频是课堂知识传授的关键,所以在录制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吐字清晰,语速适中,情绪饱满。同时,教师还要准备课件、教案、自我检测题和课前学习任务等其它学习资源。最后,教师把所有学习资源发送到“对分易”教学平台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问题,可以在“对分易”讨论区模块当中进行提问,进一步内化知识,提高学习参与度。

(二)课上任务设计

由于《软件工程》课程理论性、实践性比较强,如果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则很难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基本知识的传递,而不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从而出现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差。教师普遍感到软件工程课程难教,而学生则普遍感到难学。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项目为驱动,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将所学知识全部融入该项目,让学生有一种软件开发身临其境的感觉。经过课前学习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软件测试相关技术及用例设计的方法。接下来是向更高层次进阶,乃至覆盖整体软件测试流程的各环节测试工作。以旅馆住宿系统为例,对软件测试流程中的各环节工作进行实例介绍。其中,主干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测试计划制定、测试用例设计、TestLink测试用例管理与设计、缺陷提交与跟踪及测试总结与分析等。旨在让同学们能够结合真实项目体验完整的软件测试工作流程。教师在课堂上随机让学生上台展示学习效果,台下的学生也可以进行讨论与评价,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这个环节,可以把班上的学生分成10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成果汇报,其他小组对成果进行点评,最后评选出优秀作品。

从目前使用效果来看,利用“翻转课堂”使得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并能主动参与到项目的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能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软件项目开发的积极性,并能在软件工程教学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翻转课堂”在课程考核中使用软件项目开发考核方式,能有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在学生专注进行软件开发的同时,还能将书本上的软件工程理论用于实践,并加以总结,以答辩的方式呈现出来,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是课程教学的一项突破与进步。当然,目前这项教学改革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要想全面推广翻转课堂教学,还需要我们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软件工程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田和强,苏春建,李桂莉,等.基于翻转课堂的机械类专业CAD/CAE软件课程教学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4(37):158-159.

[2]林才英,赵杨.翻转课堂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1):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