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学模式范文
时间:2024-01-26 17:58: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医学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国、加拿大;医学教育模式;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616(2017)18-251-03
加拿大是世界上医学教育模式比较先进的国家,我国医学模式和加拿大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比中国和加拿大的医学教育模式,充分认识到我国教育模式自身的不足,可以完善我国的医学教育体系,培养符合世界潮流,满足人们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医师人员。
1医学院校的比较
医学专业是加拿大的热门专业之一,在加拿大有17所公立医学院校,历来深受政府以及人民的重视。加拿大著名的医学院校,主要有麦吉尔大学、蒙特利尔大学、多伦多大学、皇后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阿尔伯塔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學、卡尔加里大学、渥太华大学、萨省大学等。每个大学都配有教学医院来配合学校的教学,作为临床教学基地,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在中国,大多数是综合性的专业类院校,在学校内部设立医学院,根据2017年最新的数据显示,有超过百所院校设立医学院,2017中国最佳医学院校综合排行榜前几名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等。
对比加拿大与我国的医学院校可以发现,加拿大医学院校的知名度要普遍高于中国的医学院校。根据2017年的世界大学医学院排名的最新排名结果显示,多伦多大学位于第12位;素有“北方哈弗”或“加拿大哈弗”的麦吉尔大学,排名第27位;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排名第28位;麦克马斯特大学排名第33位,在100名以内的大学有7个,400名之内的有16所院校。中国有13所大学进入前400名的排名,其中,只有北京大学、国力台湾大学以及国力阳明大学(台湾)位于前100之列。
由此可见,我国的医科大学知名度还远远不如加拿大,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国应该继续深入打造知名学府,提高世界竞争力。
2医学教育模式的比较
2.1入学条件
加拿大受美国的影响,实行北美医学模式,入学条件是完成三到四年的本科学习(也有部分学校招收本科二到三年的学生),获得学士学位之后才有资格进入医学院进行学习。在入学时,要通过文、理和面试三方面的考核,同时,加拿大还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会影响学生的面试成绩,相应加减分数。有些学校还注重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通常在面试时更注重观察每个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而不是专业知识素养。
中国则通过统一的高考由学生选择合适的学校,学校再进行自主招生,录取相应比例的学生。中国现在的医学教育模式主要分为三年制临床型或科研型硕士、三年制科研型博士、5年制(临床本科)、7年制(硕士学位)、8年制(本硕博一贯制)等。本升硕时需要进行一次考试并且要符合本科学校的全部包括论文、成绩等的要求,硕升博时需要再进行一次考试,并且有相关年龄、成绩限定。部分学校会有面试环节,考察学生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等能力。
2.2培养目标
加拿大的医学教育更强调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行为素质三个方面。从知识培养方面看,加拿大的高校更注意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用到的实用性知识,例如关于加强疾病的预防、治疗以及康复方面的能力,这样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实际生活;从技能培养方面看,主要强调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批判式思维、临床和自主学习等方面。这样学生在处理问题时可以自己思考解决办法,批判式地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加强了实践能力,遇到难题不放弃,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更加积极主动的投身于医疗事业;从素质方面看,加拿大学校十分重视四种行为素质的培养:对待自己、对待患者和家属、对待同事和对待社会。对待自己,即要清楚的认识自己,把握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不能强出头,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对待患者及家属,不能出现烦闷的态度,认真为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患者的病情病例,不把生活中的压力带到工作当中来。对待同事,要礼貌谦让,团结一致,共同解决问题,发挥团体的优势作用。对待社会,要有一颗宽容之心,热爱社会,打造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国对于医学生的培养目标普标偏高,对于一所医学院来说,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就是打算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我国现行的医学模式下,大部分学校是在按照临床医生来培养的。但是问题明显,就是需要的时间(五年本科)是完全不够的,由于时间短,任务重,老师需要教授的知识多,学生需要理解的知识也多,在课程紧密的情况下,学生缺少了反思的过程,导致所学的知识不能够很好地掌握。这种脱离实际的培养目标导致社会上对于五年本科生的水平不信任,因此医学本科生要想在未来从事医生行业就只能选择继续深造,否则就相当于浪费了五年时间。这种培养目标制定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来自社会的压力占相当大的比重。社会上要求大学生毕业就投入到工作当中,那么大学生就要在大学期间完成这个并不容易的转变,学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中,就只能通过加强学生的课程学习来使学生更快速地融入到社会中。
2.3课程设置
下面以加拿大渥太华大学与中国的广西医科大学的ICM(临床医学导论课)课程为例,探讨加拿大与中国课程设置上的差异。渥太华大学ICM课程采用的是多学科临床的组成方式,广西医科大学是以独立课程方式呈现;渥太华大学ICM的课时是持续两年,而广西医科大学的课程时间只有一学期;渥太华大学的教学方式是以讨论和两年轮转见习为主,广西医科大学则是授课配以临床短期见习;渥太华大学教学主要与学生为主,而广西医科大学主要与授课教师为主。相同的是课程设置时间都在第一学期,课程结构都是授课加见习的方式。由此可见,加拿大的医学课程设置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更为紧密,见习课时多,以学生为主体,讨论积极,与实际的联系密切,更能深入地了解知识应用技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中国的医学高校普标存在重视专业知识而不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医生是社会上至关重要是一个角色,首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考核方式与职位分配
在加拿大,学生可以根據自己兴趣、爱好以及自己未来希望从事的职业方向等主观因素进行自主选择科室实习。在学生毕业时,要经过一次考试,不通过这次考试则不能从事医生的行业。但是,通过了考试并不代表有资格从事医生的工作,在取得了学位证明后,学生需要在医院实习,进行相关的培训,通常时间为4~9年,培训期间可以享受相关薪资待遇。待实习培训结束后,取得行医执照,方可正式入职。在中国,学生毕业之后需要进行医师资格考试,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临床技能考试两种。只有通过这次考试,才有资格从事相关的工作。
4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加拿大医学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在加拿大医学院中,每个学校的临床教学基地给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而且加拿大还高薪聘请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来给学生授课,学生可以在临床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加拿大学校还让学生提早接触患者,跟随医生出诊或者进入手术室,学习到与患者相处时的言谈举止技巧,熟悉进手术室时的流程与气氛。实习期间还会参加学术交流活动,见识到困难问题的处理办法,更好的加强与患者、同事以及医师的沟通与交流,更加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中国的医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尤其是在课堂上。教学方式多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由于进行实验的地点、授课时间等的限制,实验做的相对较少。而且中国的传统考核方式是以笔试为主,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牢靠,但学习的自主意识薄弱,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弱。由于临床实践少,与患者接触少,容易引发医患关系,许多学生毕业后不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医院的环境之中,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
5加拿大的教育体系给中国带来的启示
我国医科大学要加强学校的教学质量,优化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学校要把控招生环节、在校考核环节,改善原有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加强学生的思维逻辑训练。改善课程设置,增加实验的比重,组织学生系统、长期的学习,在考核时增加实验分数的比重,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学生有规律地进行实习活动,真正的让学生进入到医院中去,接触患者,与病人交流,根据自己的导师的要求,完成相关的课题研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手术中,注意观察,善于思考,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适当安排课程,在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的从医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医疗事业工作者。
篇2
[关键词]学科教学;分课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9-0032-0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界对教学模式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与研究。但已有的研究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一是介绍国外教学模式的理论较多,结合国内教学实践探寻适合我国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较少;二是局限于教学模式的一般研究,结合具体学科特点创建学科教学模式的研究较少。在教学研究领域,以课型进行教学模式的研究还是一个崭新的视角。它的新体现在对教学模式研究不足的弥补:一是它的研究紧密联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与实践,以新课改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为目标,更具有有效性;二是它的分课型是结合学科,以学科不同知识特征为前提的教学模式研究,更具有操作性。
一、课型与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结构
课型与教学模式这两个术语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对其内涵的确认是分析展开的基础。
(一)课型与教学模式辨析
课型有两种理解。一是课的类型,即按知识特征、教学任务对课程内容进行归类,比如阅读课型、识字课型。本研究“分课型构建模式的意义与关键”中的“课型”指的就是此类含义。二是课的模型,是对各种类型的课在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师生活动方式、需要时间等方面的共同特征进行抽象和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模型、模式。在此意义上的课型实为教学模式,比如《“抒情类课型”研究》《“韵文识字类课型”研究》中的“课型”即指教学模式。本研究“分课型构建教学模式的意义与关键”最终目标在于寻找教学模式。
(二)课型的本质与划分要求
课型本质上是依据学科知识的特殊性、教学目标的特殊性对教学知识的归类。比如,语文课可分为识字课、阅读课、作文课、口语交际课等。还可以有其他的划分,比如可依据内容、形式及文本的核心价值要求,将语文阅读课型继续划分为认知类课型、抒情类课型和明理类课型等。课型的划分随着标准的不同而划分种类也不同,我们在划分时应兼顾两个标准:一是概括性,这样构建出的教学模式才具有代表意义;二是具体性,这样构建出的教学模式才具有操作性。一般来讲,课型的划分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文本的知识特征与表现形式,这是最主要的划分依据,如英语课可以划分为单词课、阅读课等课型,语文课可以划分为诗歌、现代文、古文等课型;文本的教学要求,如按教学目标的要求不同,阅读课可以分为认知型、明理型、抒情型等。
下面笔者以小学语文抒情类课型为例来说明划分课型的依据。有研究者这样定义该课型,这类课型一般是依托于内容的学习,逐渐感知并领悟理智感、道德感、美感,以提升、丰富学生的精神生命质量。对于高年级教材来讲,它的内容形式多以抒发社会情感的古诗词和抒情性散文、叙事性散文等文学类文学作品为主。该课型的划分首先考虑了文本的知识特征,认为抒情类课型的文本特征应是以抒情为主;其次文本形式是古诗词、抒情性散文与叙事性散文,它的教学目标一般是以情感目标为主,以丰富、提升学生的情感品质。
(三)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分课型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抓住教育过程的主要特点,对教学的组织方式作简要概括,是对教学程序的抽象描述。这个抽象过程是排除教学过程中次要的、非本质的东西,抽出主要的、有特色的部分。
虽然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教学模式,但这些所谓的“教学模式”都应具备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才能成为教学模式。构成一个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程序。下面笔者以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为依据,简要阐述分课型教学模式应包含的基本要素。
1,课型划分的依据与特征(理论依据)
分析某类课型的特征在分课型教学模式构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课型的特征是该类课型划分的依据,也是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方法)设定的基本依据。在《“韵文识字类”课型研究》中,作者是这样分析该模式的理论依据的:“苏教版教材十分重视多识字、快识字,创造性地编写了‘韵文识字’教材,即将原本不相关的汉字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巧妙地将抽象的文字与具体的意义紧密相连,编织成图文并茂的韵文,表现出很强的形象美、音韵美、意蕴美。”
上述对课型的分析实际上是对该课型知识类型的特征及知识编排特征与意图的分析,这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的设计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2,课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课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设定的依据有两个:首先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这是新课程教学目标设定的基本依据;其次是课型的特征,这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内在依据,体现出课型教学模式的个性特征。比如音韵识字类课型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在《“韵文识字类”课型研究》中,作者在分析了音韵识字类课型的知识与编排特征后,确定这类课型总的教学目标为:“一是在教学中多角度地把汉字的知识结构与学生识字的方法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教结构――用结构’的长程课堂教学结构,形成韵文识字常规;二是充分挖掘教材一专多能的育人价值,突出识字、写字的首要功能,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享受审美情趣,为学生进入阅读打好基础;三是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让学生在诵读和书写中培养识字能力,体验汉字的音美、形美、情美,感受汉字的魅力,生发主动识字的愿望。”“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述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该目标是按照三维目标的三个维度展开的,每一维度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又充分利用了该课型韵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策略与目标。
3,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是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是对教学过程的描述与概括。在《“韵文识字类课型”研究》一文中,作者总结该课型的教学程序如下。
定向积累,主题交流。这一步骤是课堂教学的热身活动,往往是选取与教材有关的“词语百宝箱”内容,让学生对对子。主题交流是为了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障碍点,进行开放式教学。
创设情境、语境识字。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语言环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语境与情境进行识字。如教学“贝”字时,教师先呈现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贝壳,再展示“贝”的象形字,使学生从字源中了解“贝”字的形和义的联系,加深对该字的理解与记忆。
诵读词串,想象入境。教师教学时要重视词语
之间的停顿和整个词串的节奏,在人情入境的诵读中产生“声像同步”,在识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联想识字,分类交流。韵文中的生字都出现在具体的语境中,教师可以非常自然地引导学生边想象边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按汉字结构、造字法、同音字、同偏旁、趣味识字等进行分类交流,保证汉字的识字率与巩固率。
当堂反馈,拓展延伸。从上述程序来看,教学模式的程序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可以总结出两点:第一,任何优秀的课堂教学程序离不开导入,导人既可以达成知识目标,也可以达成情感目标,还可以引入方法目标,因而教学模式程序的第一步应是导入;第二,教学程序的最后一环是教学评价与巩固环节。教学程序应设计巩固与评价的环节,以对教学目标达成的效果进评反馈。比如《“韵文识字课型”研究》教学程序中就包括了这一环节:生字要当堂书写,当堂默写,了解个体和群体的情况,捕捉生成资源进行再次利用,并让学生总结学习心得,以达到巩固的目标。拓展延伸可照课文“编创词串”、在课外找相关的资料、制作“识字卡”等。
二、教学模式的固有矛盾与分课型探究教学模式的合理性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都需要一定条件,因此不存在对任何教学过程都适用的普适性的模式。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很多人期待在课程与教学方面探索一种能适用于任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但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实践证明,这种期待没有实现,也没有可能实现。这种“不可能实现”的原因来自于教学模式的一个固有矛盾。
(一)“概括性与操作性”:教学模式特征的悖论
分课型探究教学模式的本质是依据知识特征及不同特征知识的不同教学目标要求来设计教学模式。课型可以进行多种划分,依据的标准可能有多种。比如新授课与复习课的划分,这是以知识是否学习过为标准进行的划分。与此相对应的就是新授课教学模式与复习课教学模式。这类课型的划分概括性强,总结出的教学模式同样概括性强,这是优点。但是,其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参考价值并不高,如果用贬义的词来形容,那就是相对模糊、笼统。试想,假设有人总结出了新授课的教学模式,比如探究式新授课教学模式,那么它是否对物理新授课、语文新授课的教学都具有指导价值?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教学模式概括性越强,对教学的指导价值就越低,没有操作性的所谓的教学模式已不具备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操作性。相反,教学模式分得越细,对教学的指导价值就越大。针对新授课而言,如果不同的学科、不同学科里不同特征的内容分别探究不同新授课的教学模式,那么对学科教师的教学指导就相对具体。比如诗歌鉴赏课,依据的是诗歌、鉴赏的特征来称谓的;新闻、报告文学类课型,依据的是这类知识的新闻性特征进行归类的,并依次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模式,其对这类知识内容的教学指导意义就大。那么这里似乎存在一个矛盾,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概括性,这是一个上限,概括性越强的教学模式应是价值越大;但教学模式的另一个要求在于,其对教学的指导性越强、越具体,其价值也就越大。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模式时不能太概括,究竟这个度如何把握呢?
(二)分课型探究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概括性与操作性”悖论的最佳平衡点
教学模式应是指导教学的有力工具,特别是对于教学模式所对应的知识类型来说。教学模式的概括性是它的另一优点,正是有概括性,才使其研究有了价值,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适用。教学模式的前提或首要功能应是对教学的指导性,如果没有指导性,其概括性又有什么用呢?目前,许多所谓的教学模式已失去了教学模式的基本价值。“近年来在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与教学模式高度相关的研究,其中仅17%涉及到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绝大部分是教学模式的理论构想,操作性不强。”本研究认为,上述现状应是当下教学模式研究的一个误区。基于课型的教学模式探究则可以避免实践性、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同时又具有概括性,应该说是教学模式概括性与实践性的最佳结合点,因为它符合以下两个标准。
第一,不同特征的知识对教学方法的要求不同。教学模式设计最主要的理论依据来自于所要教授知识的特殊性要求。不同特征的知识对教学的要求是不同的,这是教学模式设计的出发点。如果某教学模式没有考虑知识的特殊性,那么这样的教学模式就不具有针对性。分课型正是基于上述考虑而提出的。下面分别以高一语文(人教版)两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为例说明分课型探究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的阅读鉴赏课,教材选取了四首新诗、词,分别为《沁园春》《雨巷》《再别康桥》与《大堰河――我的保姆》。高一学生在这类现代诗歌阅读方面,字词上基本没有障碍,那么教学模式的设计就可以直接安排学生阅读教学内容。因为阅读是体现出其“情”的重要手段。针对这类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就应以适合现代诗词教学为特点,字词的学习就可退为次要位置,教学模式中就可以不考虑字词的学习问题。
第二单元为古代记叙散文,分别为《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与《鸿门宴》,虽然同样以鉴赏为目的,由于是古文,其字、词与句的学习就不能忽略,学生没有良好古文基础的话可能不能顺畅地阅读,教学模式中就不能没有生字、词的教学。
由语文第一、二单元的教学内容特征来看,虽然都为语文鉴赏课,但由于现代文与古文在知识特征与教学要求方面的本质区别,教师在构建教学模式时就不能忽视差别而笼统地概括。分课型构建教学模式,既能照顾到教学模式的概括性,因为它是对一类知识教学策略的概括,又具有针对性与操作性,因为它关照到知识的特殊要求。
第二,不同特征的知识对于不同年级学生,其教学目标要求不同。这是教学模式设计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比如同样为抒情类教学内容,其最终目标要求都为“领悟情感,丰富其精神生命成长的质量”。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情感适应期,要求感知并唤醒一般情绪,如喜怒哀乐;中年级学生处于情感丰富期,要求唤醒并践行道德情感;高年级学生处于情感提升期,要求提升并完善其审美能力和责任感。因此,在情感类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探究中,教学模式要体现年级特点,体现不同教学目标要求的特点。
(三)教学模式的探究是对优秀教学实践的总结与提升
教学模式能为各学科教学提供具有一定理论支撑的、模式化的教学法体系,为教师在仅凭经验和感觉进行教学与重视教学的提高和反思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每个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只不过这个模式可能是下意识的,教学者本人并没有意识到。比如,教学论上认为最古典的教学模式是讲-听-读-记-练,而这一教学模式不正是我们正在批判的大多数教师采用的只专注知识传授倾向的教
学吗?可见我们的教学是有模式的,只不过我们没有意识到。
在此情况下,无论教学效果如何,教师总结出自己的教学模式都是必要的。对于教学效果一般甚至较差的教师而言,如果不刻意反思自我教学实践,改进已有的教学模式,那么其教学可能永远是低水平的教学重复;对于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而言,如果不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那么这样的优秀经验就无法实现共享,并且也没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三、分课型探究教学模式的要求与建议
教学模式的研究是为了寻找一种适合特殊知识类型的相对理想的教学程序,我们不期望能找到一种最理想的教学模式,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为此,我们就应正确认识教学模式与教学的关系,在构建教学模式时意识到以下五点。
第一,教学模式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结合体。教学模式具有封闭性,它只对某一类知识的教学具有指导与参考价值。就英语教学而言,如单词课课型模式、语法课课型模式应分别对单词课与语法课的教学具有指导价值。当然,这样的指导应是相对的,绝不是禁锢教师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指令。“那种认为存在一种唯一的最佳教学设计模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事实上有多少设计者与设计情境,就有多少设计模型。”任课教师完全可以在已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创造。这也正体现出教学模式的另一特征――开放性。
第二,三维目标的达成是教学模式设计的起点与终点。对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及对教学设计的评价是针对目标的达成来进行的。教学模式建构的最终目的在于有效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不仅要重视知识目标的达成,还要注意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有效达成。
第三,教学模式应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或备课,以方便教师的教为出发点。这实际上是对教学模式操作性的要求,目前众多教学模式因为缺乏这一点,导致推广价值不高。
篇3
关键词:医学教育;服务模式;医学院校;图书馆
一、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存在问题
(一)基础条件尚需提升
图书馆合格指标体系对馆舍面积、馆藏结构、馆藏数量、书籍质量等做了具体要求,目前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图书馆比照指标体系或多或少存在差距,而经费投入不足是主要原因。经费投入少会造成部分医学院校图书馆馆舍面积不够,阅览场地狭小,设备安装局促、图书信息资源存放密集;经费投入少还会造成馆藏结构不合理,医学院校图书馆对医学书籍馆藏比例有要求,国内的医学专业书籍出版量较小,国外的医学专业书籍价格昂贵,医学类图书比例不达标;经费投入少更造成馆藏数量不够、质量不高,目前纸质图书期刊价格逐年上涨,国家本科教学评估指标要求生均图书3册,由于医学类图书出版较少,又要求满足生均3册指标,部分图书馆出现满足了医学类图书采购就满足不了数量,满足了数量就无法保障馆藏结构比例的矛盾,最终书籍数量、质量无法保证。而经费投入也决定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优劣,如今各高校虽然加大对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却依然赶不上价格上涨的速度,从而无法采购更多的知识平台。
(二)服务医学继续教育缺失
医学院校图书馆在医学教育中普遍承担图书馆利用入门和文献检索教学两门课的教学任务。主要介绍怎样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怎样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偏重于检索技能的培养,缺乏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各教学院系联系,医学继续教育是医务人员提升自我医疗水平的重要途径。附属医院是医学院校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院校的临床教育基地,是医学实践的重要场所。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医疗从业人员的医学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图书馆在保障基本医学教育(本科、研究生)外,还应承担服务毕业后的临床医师的医学继续教育职能。然而,当前各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继续教育水平并不高。由于图书馆与临床附属医院业务联系较少,一方面临床医师医疗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很难抽出时间到图书馆学习,一方面图书馆没有深入临床医疗一线收集临床医疗工作者们的信息资源需求,造成图书馆在采购书籍时缺乏针对性,花大量资金所购书籍不能够发挥实际作用。其次国家对高校图书馆有社会化服务要求,高校图书馆应向全社会开放,中国图书馆学会倡导图书馆要以人为本、普惠均等,社会上个体医疗工作者、对医学知识有需求的大众以及疾病患者对医学院校图书馆知识资源渴求。然而,除了部分图书馆部分空间选择性向大众开放外,大对数图书馆对社会化服务持排斥态度,造成图书馆部分资源闲置和浪费。服务医学继续教育职能发挥不够。
(三)馆员素质参差不齐
馆员素质是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院教育质量重要保证。目前,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结构复杂,部分学校将图书馆作为解决高端人次引进家属的安置地,实际工作水平与现实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第一、部分工作人员学历偏低,没有足够的学习能力,没有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造成现代化信息资源设备的浪费;第二、各种专业人员偏少,缺少兼具图书情报、外语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造成各种外文资源记录错误、存储和提取缓慢,外文资源平台利用率偏低;第三、缺少有医学教育背景的工作人员,造成医学信息收集处理混乱、解答和服务无法满足师生的基本要求;第四、图书馆对医学教学内容的动态跟踪能力较差,导致师生无法在检索导航时获取相应的信息,学科服务和嵌入式教学无法开展。
二、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模式构建措施
构建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模式需要加大经费投入,要优化馆藏结构,丰富馆藏内容、多形式开展读者培养,提升图书工作人员的认识,提升服务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从多方面高质量地服务医学教育。
(一)建立经费保障组织
医学院校图书馆应在学校层面组织建设图书信息管理委员会,负责经费的预算和申请,在成员构成上以主管院长为组长,组员可由各院系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科研团队负责人以及国资、财务、审计、后勤保障等行政部门构成。委员会根据图书馆提出下年经费预算计划,讨论分析其合理性与针对性是否符合学校当前发展需要,形成经费计划,申请下年拨付。图书信息管理委员会会议应定期和不定期召开。讨论年度经费计划为定期会议,讨论临时项目为及时会议。这样通过代表全学校各部门意见的经费申请容易得到保障。
(二)优化馆藏结构
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就必须建设适合医学教育的馆藏结构。首先,要针对学校当前的发展情况、学科专业、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资源基本建设,医学院校主要以医学教学为主,在进行书籍的采购和筛选时,要将医学相关的书籍作为主要采购内容,从而为教学、科研提供信息支持。其次,要围绕重点学科进行特色建设,对于学校重点学科,在资源采购上予以倾斜,以保持重点学科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和特色性。再次,要深入挖掘读者需求,积极与教师交流和沟通,了解师生的需求,选取更多专业性强的书籍,并且要了解学校的新增专业,及时补充采购新专业所需书籍,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读者提供服务,确保图书馆内的藏书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最后,要大力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数字阅读在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阅读方式,资源采购时要根据医学院校的教学实际,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并进。建立适合医学教育的馆藏结构就是要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符合专业发展的医学院校图书馆,全方位为学校的医学教育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1]。
(三)加强馆员能力培养
医学院校图书馆馆员是服务医学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其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的质量。加强馆员能力培养,首先是要从思想上树立“一切为读者,为一切读者,为读者一切”的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其次要培养馆员运用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整合馆藏资源,完成资源推送的能力[2]。馆员要充分掌握医学院校的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等,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实时更新推送的馆藏书籍信息。再次,要加强馆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沟通技能。最后还需要培养馆员要操作利用计算机能力,并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总之,医学院校图书馆馆员应该是一个复合型的人才,只有提高馆员素质、提升馆员服务水平,才能适应服务医学教育的需要。
(四)创新检索教学手段
文献检索课是图书馆的传统教学科目。在培养学生检索技能时,教学手段要创新,既要具有理论性和方法性,又要具有实践性[3]。文献检索教学时,第一必须要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教学体系,通过模拟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各步骤,运用“养成式”“现场情境式”等教学方法,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4]。第二必须要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内容体系。既要有传统的图表法、比较联想法、三基法为典型的教学方法。也要有基于信息素质教育诱发式教学,激发学习热情,养成自主学习;第三构建文献检索课的微课平台。微课教学平台通过微课、慕课等大型网络学习平台实现在线教学与交流,新颖的学习体验,生动的学习氛围改善了课堂教学质量[5];还可利用基于微信平台的新型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让手机成为一件有效的学习工具。实践证明,微课测验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授课[6]。图书馆文献检索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更好地服务医学教育。
(五)拓展服务医学继续教育领域
医学院校院图书馆是学校信息集散中心,是从事医疗事业的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最佳场所,同时也是对医学知识有兴趣的社会各界理想的学习之地。要服务好医学继续教育,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图书馆与各附属医院联系的长效。机制建立图书馆与附属医院联系的长效机制,是发挥服务医学继续教育职能的重要措施。图书馆可派专人与附属医院医教科对接,定期进行意见交换,加强馆院联系。在文献采购之前收集统计临床医务人员的信息需求,可以避免采购的书籍脱离临床实际的尴尬局面。2.搭建图书馆继续教育协作信息平台。图书馆要依靠发达的网络交流技术,搭建继续教育信息平台。医务人员可通过平台远程访问图书馆提供的电子资源,馆员可借助于平台密切与医务人员联系,听取医务人员的建议,也可通过各种及时交流工具实时获取医务人员的所需学习的知识,并根据获得的信息及时收集整理该方面书籍,反馈给临床医务人员,有效的满足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知识需求。3.利用循证医学嵌入临床医疗科研。循证医学是医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收集整理的大量临床案例是循证医学教育的基础。是临床医疗的重要文献案例支撑。为更好的开展临床科研,图书馆员除了归纳整理书籍外,还需要对书籍资料的潜在价值进行开发利用,提供可参考的案例给临床医务人员阅读、学习和研究。4.加快社会化服务步伐。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知识需求也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希望获取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愿望日益强烈。《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15)要求高校图书馆要开展社会化服务。社会上部分行医群体和对医学有兴趣的群体对医学书籍阅读和查询有需求,其应该与校园内部的学生和教师一样拥有查询、阅读图书馆内书籍资源的机会,医学院校图书馆应该增加自身的开放性,不能对繁多的信息资源进行独占独享,要增加社会化服务内容。要积极学习和借鉴过国外先进的经验技术,发展社会化信息服务,丰富服务内容。社会化信息服务并不是单纯的承担社会责任,还是增加社会大众医学知识、疾病预防等知识的教育行为,对我国国民健康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三、结语
篇4
一、数学建模与数学建模意识
所谓数学模型,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在做了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并通过数学语言表述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数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都以各自相应的现实原型作为背景而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各种数学公式、方程式、定理、理论体系等等,都是一些具体的数学模型。举个简单的例子,二次函数就是一个数学模型,很多数学问题甚至实际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二次函数来解决。而通过对问题数学化,模型构建,求解检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方法称之为数学模型方法。我们的数学教学说到底实际上就是教给学生前人给我们构建的一个个数学模型和怎样构建模型的思想方法,以使学生能运用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必须首先通过观察分析、提炼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再把数学模型纳入某知识系统去处理,这不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抽象能力,而且要有相当的观察、分析、综合、类比能力。学生的这种能力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把数学建模意识贯穿在教学的始终,也就是要不断的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学信息,从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我们熟悉的数学模型,进而达到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使数学建模意识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
二、培养数学建模意识的基本途径。
1、必须从数学教材、教学本身结合高考导向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虽然数学建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但对于中学生来说,进行数学建模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他们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是要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首先我认为可以利用现行的数学教材,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典型的基本数学模型,如函数模型、方程模型、不等式模型、数列模型、概率模型、几何模型、几何曲线模型等。可通过几何、三角形测量问题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思维过程。学习几何、三角的测量问题,使学生多方面全方位地感受数学建模思想,让学生认识更多现在数学模型,巩固数学建模思维过程。
2、应尽可能地注意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数学广泛的渗透到了各个学科,促进了各学科的数学化趋势。
在建模教学中应重视选用数学与物理、化学、生物、美学等学科知识相结合的跨学科问题和大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如投资买卖、银行储蓄、优化、测量等方面)的数学问题,从其它学科中选择应用题,通过构建模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该学科难题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数学与其它学科的呼应,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其它学科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建模意识的重要途径。
3 、把构建数学建模意识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过程统一起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主要应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实质上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为建模活动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大的实践性,还要求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而且在建模活动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所给问题的条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直觉思维、猜测、转换、构造等能力。而这些数学能力正是创造性思维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
通过数学建模教学,使学生有独到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思考方法,如善于发现问题,沟通各类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核心。
三、 把构建数学建模意识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过程统一起来。
在诸多的思维活动中,创新思维是最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是开拓性、创造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我认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有三点基本要求。第一,对周围的事物要有积极的态度;第二,要敢于提出问题;第三,善于联想,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构建学生的建模意识实质上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为建模活动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大的实践性;既要求思维的数量,还要求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而且在建模活动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所给问题的条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直觉思维、猜测、转换、构造等能力。而这些数学能力正是创造性思维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
篇5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教育;管理模式;教育教学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内涵
著名教育家赫伯特(R.Hubert)曾经说过“人是通过发展与教育的过程,经过若干阶段才真正成为人的,所以需要借助种种作用来促进成长,教育的目的使用情感来促使学生个性化,加强人与人的亲近和合作”,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活动,而且是培养有个性的人。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管理活动都必须是教师和学生服务的,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
二、实施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实施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是顺应社会和时展的要求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已经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类信息技术与日俱增,人们每天的生活都在不断发生变化,高新技术正在一次又一次的改变人们的思维和习惯。技术的发展源于人类的创新,是人的知识、智慧和能力的结晶,由此可见,知识经济时代尤其重视科技的创新和人类潜能的开发利用。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创造性,人的文明程度越高,社会的发展程度越高,人的价值和地位也就越来越高。教育的目的是培育人才,特别是培育高素质、有创造性的人才,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采用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手段,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学习新知识,顺应时展对人文教育的需要。小学是人生教育的第一步,教育管理必须要重视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自身发展成才。
(二)实施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是构建人性化管理氛围的需要
在传统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下,学校占据了绝对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各样的制度来约束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从而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一切为了学校工作任务的完成。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只是应试的机器,使学生丧失了本应有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事实上,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都希望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小学教育管理应当要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的成长,给他们构建人性化的管理氛围,使他们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能力,面向未来,全面发展。同时,人性化的管理氛围也有助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沟通,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与支持,从而更好地完成小学教育的目标,发挥小学教育的价值。
三、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教育观念陈旧落后,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
国内很多地方的小学管理者还在实行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这种教育观念对于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非常看重,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思想素质的提升。作为学校的管理者,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还在根据以往的经验在教育和管理学生,这显然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二)管理缺乏民主,教师主体严重缺失
教育管理并非学校校长一人的职责,而是一个多元的管理主体,包含个体、群体和领导者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在教育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小学管理中,就是校长和其他领导安排和制定方针政策,教师只需要按照方针政策执行就可以了,学生成绩好就可以代表这个教师非常优秀,教师也不需要其他创新,这样的教育管理模式明显忽略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另外,学校这种管理模式也是不民主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几乎没有话语权,也没办法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创新教学方法,对于教师的积极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三)应试教育影响下,管理过于注重考试结果
应试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学校管理从上到下都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进行,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能够有个好成绩,教育功利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学校管理者只看重考试结果,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于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四、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小学教育在学生人生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属于教育的起始阶段,因此,小学教育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其中,教师和家长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学校管理者要善于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样也包括与学校的关系。学校管理者要注重教师与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能按根据以往经验安排教学,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校要用人文关怀来关心每一位教师,深入了解每位教师的教学情况和生活状况,切实解决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项困难。另外,学校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当中来。
(二)逐步完善学校民主管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民主管理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有助于帮助广大教师参与到学校教育管理当中,调动他们教学的积极性,树立主人翁的意识。学校民主管理在发挥教师主体作用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管理者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学校的不断创新和长远发展。为了保证学校民主管理的顺利实施,学校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相关制度,并成立专门的民主管理部门,要求学校重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当中去。为了全面实行民主管理,全校的教职工都应该参与到学校管理当中,让学校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三)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营造和谐学校
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当代学校教育都在追求的目标,特别是我国一直在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校教育管理对于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至关重要。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给教师和学生以精神上的鼓励,还能够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校园文化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关系的重要平台。加快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不仅仅是顺应时展的要求,也是为了给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校园环境,让教师感受到浓厚的人文广怀,从而在工作中更加努力,把自身的快乐和幸福传递给身边的学生。同时,和谐校园还有助于学校内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产生强大的向心力,推动学校健康向前发展。
(四)提高管理者素质的与自我发展
任何一个管理模式和管理自由度都存在一个核心的人物作为灵魂,支持这个模式和制度的运行。潜在力量和显像力量失衡时,将会导致管理上的动荡。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体现出管理的自主性、民主性、录活性和发展性等特征,这对学生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教书育人”就是通过“教书”这一手段和过程达到“育人”的目的,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功能,所有老师都有育人的职责,学校道德教育的成效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的道德素质决定的,教师及各类管理人员要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与作用,确立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的观念,要求学生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形势和发展趋势,面对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能够因势利导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也成为了当前小学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构建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就是本着关心人、照顾人、尊重人、培养人的想法来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教师和学生不仅仅是管理的对象,更是管理的主体,要把他们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董明善.人本管理模式下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探索[J].文教资料,2012,05:141-142.
[2]郑路.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探索[J].家教世界,2013,10:42-43.
[3]苏为.坚持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J].学周刊,2014,11:12.
[4]王丽香.以人为本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研究[J].才智,2013,33:51.
篇6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
目前,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已从精细化走向了大众化,而大众化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是教育管理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我们既要坚持传承下来的传统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又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创新,探究出一条以人为本的新型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以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1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现状
我国的高校教育已在短期内适应了现今大众式的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逐渐趋于稳定阶段。在此阶段,深化大众教育内涵,稳定大众教育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把以人为本的课题引入到教育教学管理的新模式当中已然势在必行。1.1教育教学管理陈旧化,缺乏创新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于学校制度严苛搬照,学生对教师的言听计从的迂腐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依然主流。在高度集中的教育管理系统下,制度的制定和推行完全依赖于上级政府和机构,很少做到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行政化”的管理制度,使得学校内的行政人员是主体,他们是教育教学理念的核心,而忽视了真正的主体人员,教师参与不了管理,学生参与不了主体,一味的重复现有的陈旧管理模式和制度,缺乏人为本身价值的创新,忽视了现代管理思想中以人为本对教育教学管理的特殊意义。1.2学生缺少自主选择性现如今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压力巨大。学生转专业十分困难,高考填报志愿时,学生并未对所选专业有更多了解,然而专业一但选定,转专业则十分的困难;学生选择课程不能做到自主,选择好专业,专业课程则是行政化安排,学生根本不能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往往出现逃课等尴尬的场面;学生不能自主的选择教师,一个老师的好坏往往决定着学生课堂的集中力,然而在现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下,学生往往不能自主的选择教师,都是根据学校安排的进程接受教师;严苛的考试制度成为升学和入学的令牌,成了毕业和就业的关卡,“只有好成绩”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无疑是高校教育教学以人为本新管理模式的绊脚石。
2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宏观管理体制僵化中国的高校管理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陈旧迂腐的思想根深蒂固,宏观局面下,行政化的管理贯彻于整个教育教学领域,久而久之,宏观体制的僵化使得现如今的大众式教育教学模式缺少人文关怀,缺乏主人翁意识。2.2教育思想观念陈旧教育价值观念的偏差是导致人文情愫缺乏的主要原因,中国教育受到经济的影响,教育价值观念更偏向于教育的工具价值,主张教育应当以实现社会理想为最终的目的,教育必须先满足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这就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教育教学成为衡量人的能力标杆,造成大学难入,就业困难局面。2.3教学资源不足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已经从精细化过渡到大众化,这就意味着学生数量增多,学生求知面的多样化。然而我国对于教育教学的投入力量远远跟不上学生的需求速度,师资队伍、教学管理队伍、实验场地、教材等资源,以及后勤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均不能满足需求。所以教学资源的缺失也是导致人性化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3发展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对策
3.1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教学理念作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既是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又是教育教学管理发展中的客体。对于人的管理始终是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作为主客体的人不应该被动的消极的接受来自管理主体发出的各种信息,而管理主体应该从人文角度出发,充分的了解人、研究人的需求,充分满足人的合理需求的前提下,保证教育教学机制的正常运行,从而将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化其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3.2加大教育教学资源投入树立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教学资源的投入是先导,教育教学资源是基础,没有基础,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就不可能得到长久的发展。因此,政府要加大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师资力量,高校也要广泛融资、吸纳人才,强化师资队伍、专业、课程、教学基本建设工作,为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发展打好基石。3.3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3.3.1关注学生的发展在大众化教育的今天,学生无疑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关注学生的发展就应当放在首位。教育者应该因教施材,辩证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3.3.2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无视学生权利的存在将被证明是个严重的错误,学生应该在学校事务中拥有自己的发言权”。这就要求学校要给学生足够的选择空间,包括专业、课程、教师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人翁意识。
4结语
无论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进程来看,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必须将人放在发展的核心地位,通过行政者、管理者、教育主体多方面的相互合作,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真正实现当代高校教育教学的人性化,使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
作者:王周红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邓义桂.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2008.
[2]肖玲.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问题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0,(6).
篇7
关键词: “1+3” 教育模式 学生管理 高等学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逐步深入,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在积极探索和创新过程中,先后启动了学分制、转专业制及厚基础的通识教育等改革,高校“1+3”教育模式即是对通识教育的最新尝试。这种改革是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关键一步,“1+3”教育模式给大学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不仅加强了大学生的基础教学和养成教育,做到了厚基础宽口径,而且弥补了扩招后高校教学资源的不足,解决了高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但这一尝试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的挑战。
一、高校实施“1+3”教育模式内涵与依据
1.“1+3”教育模式的内涵
“1+3”教育模式即是将本科四年的教育分为两个教学阶段。入学第一年,不分专业和院系,集中学习一年的基础课,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等五门基础学科。大学二到四年级再分院系和专业进行学习。“1+3”教育模式实现了“高中生”与大学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引导大学新生迅速进入角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通识教育作为“桥梁”,引导大学新生跨越知识“鸿沟”,走出坚实的“第一步”。
“1+3”教育模式中,通识教育被摆在人才培养的关键位置。这一大胆尝试的目标很明确,即“厚基础宽口径”。主要模式为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按一个专业大类招生,一年级本科学生实行集中教学、集中管理。打破专业限制,不分文理先学习基础课,所有的课程重新安排和改造。除了专业课和英语等公共课外,更多的是接受综合素质教育。“1”年的教育结束后,开始专业调整与专业教育,即进入“3”年的专业教育阶段,实现“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教育目标。
2.“1+3”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
高校“1+3”教育模式是在高等教育所倡导通识教育的理念下应运而生的。通识教育作为一种理想的高等教育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这种“自由教育”最初是指一种少数自由人才能享有的教育,它不关心实用的目的,注重心灵的陶冶,追求身心和谐发展。“自由教育”的这一理念对西方教育的课程设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改变了这一状况。工业化的浪潮使社会对专门人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所以大批以传授实用知识和技术为目的的专业性学院和大学纷纷建立起来,大学教育逐渐变成了职业训练,自由教育的精神日渐衰退。随着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专业教育显然已成为大学教育的主流。但是现实不容回避专业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过分注重专业教育的结果是:忽视了专业教育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了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的现象。这种现象有悖于当代科技发展的总趋势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这些并不是教育的初衷。因此,19世纪末美国的一些教育家提出了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理念。[1]
迄今为止,人们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哈佛大学的报告给出的定义是:通识教育是指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到的那部分教育,它包括有效的思考、思想的沟通、恰当的判断、分辨各种价值等基本内容。[2]我国学者李曼丽女士也对通识教育作了如下诠释:“所谓通识教育是指提供广泛的、非功利性的、非专业性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它旨在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人格的公民,它与专业教育相对应,与专业教育一起共同属于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3]当今大多数研究者认为,通识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格及社会责任感,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近年来,对于通识教育的讨论日趋热烈,国内一些高校也开始实施通识教育,如北京大学创办了人文基地班、乾元国学班及元培计划教育试验,复旦大学在2006年创建了本科学院。高校“1+3”教育模式即是对高校通识教育又一新的尝试。
高校实施“1+3”教育模式的必要性有两点:一是克服因专业及学科限制所导致的学生知识构成单一、迁移及创新能力不强等弊病,加强学科的贯通性;二是克服在非科学的专业教育模式下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严重失调、人文精神失落、人格及道德素质水准下降的不足,加强教育的全人性。[4]
二、“1+3”教育模式下学生管理的特点
“1+3”教育模式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具有灵活性和集中性,但由于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大学生活实际上是分为两个阶段,因此在管理模式上与传统的管理方式会有所不同,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管理分区集中化
高等教育的育人理念是“以人为本”,这种理念具体落实到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就是着眼于新形势下高校“1+3”教育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从学生需要出发,改变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学校与学生处于管理和被管理的对立格局,适应高校发展要求,变管理学生为服务学生,通过角色转变,来应对学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1+3”教育模式对于一年级和二、三、四年级的学生实施分区集中管理、集中教学,一年级成立专门的一年级工作部,有专门的领导、教师及管理人员,其各项学生管理规定可在高校指导思想的大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二、三、四年级按专业分院系进行集中管理。两种管理模式均实行专职辅导员制,按国家教育管理部门规定每150―200名学生一位专职辅导员进行配置。
2.管理目标阶段化
在管理目标上,“1+3”教育模式中“1”和“3”的两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1”阶段的管理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为人处事的能力;“3”阶段的管理目标,侧重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潜力的发挥及创新能力等的提高。注重社会实践能力及素质拓展,同时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力求在专业领域内做出一定的成绩。
当然,从严治校、从严管理的思想在采用“1+3”教育模式的高校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管理就是要以一定的规章制度来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生管理中,“规章制度规范,各项纪律严格,学生奖惩分明”的原则要在“1”和“3”的两个阶段都能充分表现出来。
三、“1+3”教育模式下学生管理的问题
“1+3”教育模式对于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目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的新的模式,在学生教育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大学生入学教育和引导问题
学生思想教育问题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1+3”教育模式中,通过成立一年级工作部,可以集中、全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党团活动,有利于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1+3”教育模式毕竟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个尝试与挑战,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憧憬着“象牙塔”的美好,有的学生踌躇满志,对某个专业学习兴趣十足;有的学生很早就绘制了一幅自己大学生活的理想蓝图。然而,进入大学后,对于学校的集中管理方法及授课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误解,感受不到大学的总体印象,看不到学兄学姐活动的身影,似乎大学只是“后高中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想观念很容易产生偏差,他们或者迷茫不前,或者逃避现实,或者自甘堕落。因此,“1+3”教育模式下学生思想的引导问题不容忽视。
2.大学生校园活动开展问题
一直以来,高校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组建社团和兴趣小组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这项工作一直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自扩招以来,一些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学资源及学生经费等方面存在不足,“1+3”教育模式通过分区管理很好地缓解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活动场所不再集中,大型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也能有效地调配。但是由于分区管理,大一学生与高年级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与学习,这一矛盾在大一学生开展校园活动的问题上最为突出。大一学生刚刚踏入大学校门,在他们眼中一切都是新鲜的,对于一切校园活动都充满好奇与冲动,都是由于没有学兄学姐的指导与支持,很多活动与工作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前进,可能会使很多耐挫力差的学生还没有体会到组织活动的乐趣就自暴自弃。可见,高年级学生对引导大一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反,高年级学生也需要大一新生的生活激情和参与活动的热情,在指导大一新生的过程中,高年级学生的组织才能得以体现,自我价值方能得到肯定。这种学生群体的单一性与交流模仿能力的欠缺性是“1+3”教育模式下学生管理最突出的一对矛盾。
3.“1”与“3”工作的衔接问题
如前文所述,“1+3”教育模式在完成了一年的通识教育后会将学生分到各个院系进行三年的专业教育。所以一年级工作部与院系的工作有个交接的过程,从学生管理这一方面来讲,很多问题便应运而生。就学生而言,他们似乎又重新做了一回新生,新的校园环境、新的老师、新的课程学习及院系管理模式摆在了他们面前,在懵懵懂懂中他们去尝试培养专业兴趣,参与院系的学生活动。这对学生来讲,又是一个新的挑战。对院系辅导员来说,这些学生的基本情况全然不知,更重要的是,部分学生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后,对大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不再激情满腹,对很多问题及活动有了一个审视的过程,这对院系的学生文化生活建设提出了一个挑战,老师在规范学生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想学生与院系辅导员都能快速地适应自己的角色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四、对高校“1+3”教育模式下学生管理的几点建议
“1+3”教育模式是教育改革的最新尝试,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变革所带来的问题与困惑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克服改革过程中的困难。
1.有效沟通和融合“1”与“3”
“1+3”教育模式是一个有效的整体,分区集中管理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并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但同时,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在认知上不能很好地形成对大学的整体印象,在四年的学习中,要经历几次转变,从“后高中时代”到调整专业,再到院系管理。要使学生很好地适应各种大的调整和转变,就要在学生教育管理中有效沟通和融合“1”与“3”。在具体的工作中,对学生要加强引导,一年级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学业任务的同时,可以开展大学导航计划,让学生了解校史、学术专业、大学理念等,这样学生们才能真正熟悉大学,认识各院系专业内涵及各院系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目标,从而更快、更好地适应高年级的学习生活。另外,在学生活动的开展方面,也要注意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的相互交流、沟通。
2.加强养成教育与心理疏导
“1+3”教育模式的目标是“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在管理学生方面要实现培养一批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的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大学生的目标。养成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受教育者通过长期培养、反复训练,把教育者所施行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变他律为自律,成为自觉的行动,并养成习惯。从当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际看,养成的问题十分突出,高校的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和目标,组织观念淡薄,没有足够的自我约束能力,所以进行养成教育迫在眉睫。“1+3”教育模式针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应侧重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而过渡到二、三、四年级对于养成教育要加强监督和引导,使养成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内化为每个学生的基本品质。
另外,在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可能会出现由于适应不良、思想观念偏差等原因导致的心理困扰。所以,在学生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心理疏导,尤其是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及早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学生的不良心理进行及时的疏导。同时可利用班会、团内活动等对学生进行整体上的疏导和教育,从而使学生能够摆正思想观念,及早适应大学生活并做好学业规划。
3.注重社会实践与素质拓展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正确认知的中心环节,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接受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方式,是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最有力的手段。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走进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不仅锻炼和完善了自身,而且在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了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所学与实践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很好地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而素质拓展能够锻炼大学生的意志,使他们在体验中感悟人生,帮助大学生真正走向成熟。所以积极开展这两项活动对于高校来说是极其有意义的。
“1+3”教育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更应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论是通识教育阶段还是专识教育阶段,都不能单纯以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判断学生的优劣,不能单纯以四六级通过率、考研率来作为衡量好坏的指标,要以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为基本出发点。任何教育模式都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相信“1+3”教育模式会实现教育改革上的一次飞跃。
参考文献:
[1]鲍宇科.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一种哲学的视角.浙江社会科学,2007.4.
[2]周森林.试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中的一个误区.职业圈,2007.9:61.
篇8
关键词:一主三学;小组互学;能力培养
“一主三学”教学模式是郑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孙龙国教授,遵循新课改的理念,依托电大强大的一线师资力量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总结出的一套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强的教学模式。我校于2011年8月在七八年级的部分学科中试点推广“一主三学”教学模式。为使诞生于高校的教学模式适合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课堂,我们正在积极地研究并赋予“一主三学”教学模式以新的内涵。“一主三学”教学模式可具体表述为:以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为中心,并围绕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全面便捷的导学、助学、促学支持服务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型。该模式共包含五个教学环节:目标导学—主动自学—小组互学—选择助学—评价促学。“小组互学”在其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实施以“小组互学”为主渠道的课堂教学,探索“小组互学”与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其实践意义是很明显的。
一、课堂教学中“小组互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所谓“小组互学”,就是在学习小组中,不仅展示“主动自学”的学习成果和经验,而且通过“小组互学”,展开讨论与交流,进行互动答疑,辩驳质疑,初步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解决不了或拿不准的疑难问题,使学生学习向纵深发展。主要表现为:
1.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互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践行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著名的教育家埃德加·富尔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句话令笔者深有感触。1917年,陶行知从美国学成回国后,考察了许多学校,对当时学校教育的状况极为不满,因为“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将近一百年了,在我们手上,陶行知的准确判断至今都还没有付诸实践。那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而将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领悟放到了次要地位。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知识就像无源之水,没有新思想的产生,知识的获得必然是十分有限的。而“小组互学”把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调动了起来,还学生以课堂的主体地位,这完全符合新课改的思想,具有现实的理论依据。
2.在课堂中加强“小组互学”有利于学生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
当前,科技飞速发展,我们学习的很多内容都是开放性的,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局限在老师给出的答案中而不再思考。“小组互学”是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接受外界的信息,因为信息的来源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在对问题的相互探讨中,所有的参与者都获得了受益,都促进了各自的学习。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并且还通过情意因素促进学生认知以及非认知品质(如人际交往等)的提高,同时也满足了每个学生“影响力”和“归属”方面的情感需求。
3.在课堂中加强“小组互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
“小组互学”避免了单一的讲授法中大多数学生“旁观”“旁听”的被动学习状况,赋予全体学生更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的突出,每个学生都是学习小组中重要的一员,都有展示自我和接受帮助的机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且也为了整个小组要取得成功,并且小组其他的成员也在鼓励自己成功。较为强烈的动机将导致更为长久地参与到教学任务中去,这样,反过来又促进了学习。在“小组互学”过程中,基础较差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目睹基础好的同学所做的示范。同时,与在那种不承担个人责任的小组中的同学相比,学生具有更多的责任感,有了责任感,就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二、“小组互学”中教师需要做好的几项工作
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小组互学”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进行科学的分组
笔者认为比较好的分组模式应该是AABBCC的形式,每个学习小组中依据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等指标按照“两优两中两差”的原则分配。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发言者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发言者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2.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小组互学”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中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小组互学”、“小组互学”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3.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小组互学”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互学”在教学中的运用,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小组互学”的时间以教学的需要而定。
4.及时做好课后总结
教师对“小组互学”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互学”的良性循环。
三、“小组互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学生在“小组互学”中,主要是通过讨论、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小组互学”的有效性,必须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一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的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一生的发展。
2.培养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
“小组互学”中,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小组互学”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学生在“小组互学”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4.培养学生组织管理的能力
对问题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小组互学”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培养学生评价的能力
“小组互学”活动中的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四、“小组互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进行“小组互学”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小组活动重视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
“小组互学”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能把“小组互学”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2.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
“小组互学”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问题,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3.“小组互学”内容和时机缺乏恰当性
教学中恰当的时机和有针对性地讨论问题是“小组互学”成功的基础,否则可能适得其反。而部分教师却误认为不合作就不是创新,不讨论就不是实践新课程,因此每一节课都要挤出几分钟让学生匆匆忙忙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概念的理解要讨论,公式的推导要讨论,解题方法归纳要讨论,却不考虑互学交流的内容是否有价值,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组互学”在“一主三学”教学模式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我们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正常现象,这需要我们教师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扎实的实践研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使“小组互学”逐步完善,使“小组互学”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龙国.“一主三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M].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
篇9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395.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7-0639-01
【关键词】 客体依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认知;学生
依恋是一种心理结构或过程,依恋模式的类型会对人产生重要的影响,包括对人格形成、个体发展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甚至持续终生。艾滋病流行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不仅包括生物学因素,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心理、行为因素,如、吸毒行为等。艾滋病(AIDS) 在我国的流行日趋严重,有研究报道,我国AIDS患者中15~29岁青少年约占60%[1],在全世界范围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15~24岁青少年约占1/3[2]。大学生正处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的形成阶段,生活经验相对缺乏,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对该群体进行健康教育是开展全民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讨依恋模式对非医学专业大学生HIV/AIDS认知的影响,笔者对某高校在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以期为改进对大学生等青少年人群的艾滋病健康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从某高校在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中随机抽取4个年级5个专业的大学生共1 324名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 298份,应答率为98.0%。调查对象的年龄为20~23岁,其中男生占55.0%,女生占45.0%。
1.2 方法 按照自愿参加、保密、匿名的原则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采用Horowitz设计的问卷进行依恋模式的测量,同时调查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及对自己及他人的评价。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5 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依恋模式类型 问卷调查得到的依恋模式类型分布为:安全型727人,占56.0%;沉溺型260人,占20.0%;漠视型168人,占12.9%;恐惧型143人,占11.0%。
2.2 依恋模式与HIV/AIDS态度的关系 安全型得分与大多数正面态度呈正相关,与负面态度呈负相关;而不安全(包括沉溺、漠视和恐惧型)依恋模式则相反。在对HIV感染者的态度方面,安全型得分与不歧视感染者的态度呈正相关(r=0.310,P<0.05),沉溺型得分与之呈负相关(r=-0.057,P<0.05),恐惧型得分与之呈负相关(r=-0.206,P<0.05)。在对高危行为的态度方面,安全型得分与不赞同程度呈正相关(r=0.201,P<0.01),漠视型得分与之呈负相关(r=-0.102,P
3 讨论
本文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1 29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依恋模式安全型占56.0%,沉溺型占20.0%,漠视型占12.9%,恐惧型占11.0%。与蔡海燕等[3]报道有差异,可能是由于调查人群所学专业不同所造成的。调查对象接纳感染者的态度与安全型呈正相关,与沉溺型、恐惧型呈负相关。调查结果还显示,安全型愿意帮助艾滋病病人,而不安全型对HIV感染者持否定和歧视的态度,漠视型与对感染者的态度之间没有相关性,这可能是因为漠视型个体只关注自身,而对其他人或事漠不关心。对高危行为的态度,安全型和沉溺型重视社会道德标准,对于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持否定态度;而漠视型个体并不重视道德标准和他人的意见,反而持相反的态度。但对感染HIV风险的态度,安全型个体对自己和他人都信任,对感染风险的认识不足;恐惧型则相反,这是因为他们既不相信自己有能力预防艾滋病,又怀疑他人,从而保持高度谨慎。
目前,在全民中开展艾滋病的预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校大学生已成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人群,他们的认识及态度将直接影响日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4]。学校在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探索该群体如何加强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式,使大学生通过正规渠道学习有关性健康、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知识和技能,减少他们的过分恐惧和偏见,使其正确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对有效预防艾滋病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笔者研究认为,不同依恋模式个体与HIV/AIDS相关态度有明显差异,在干预工作中应依据依恋模式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干预对策,调整干预工作的侧重点,从而提高对青少年人群艾滋病健康干预效果。
4 参考文献
[1] 王进力,刘金英,郑光丽,等.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及态度的调查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5,32(5):509-510.
[2] 何雪平.中专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调查.江苏卫生保健,2005,7(4):51-52.
[3] 蔡海燕,王德斌,程静,等. 医科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行为及其依恋模式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748-750.
篇10
关键词: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学会临床做事的方式方法、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逻辑、训练扎实的临床技能的重要阶段,在其整个临床职业生涯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1]
由于住院医师制度的推出,在原本研究生更侧重理论学习的研究来说,又增加了36各月的临床实践学习。一时在学生的培养、时间的高效利用与分配、管理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混乱。高效、有序、协同、合作、指导性强、应用性强的教育管理模式体系一直并没有完全建立。鉴于此,我院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强化目标管理。做好过程及结果监督。形成我院特有的43323的中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2]
一、搭建四位一体平台
1.构建校院培训基地学生“四位一体”的高效协同管理模式
随着规培制度与专硕培养的并轨,研究生管理就由原来的三方管理即导师、二级学院、校研究生院对研究生的三方协调管理转向了由导师、二级学院、校研究生院和规培医院共同参与的四方管理。在原来三方管理基础上又增加了规培医院的教育与管理。在管理模式发生转变后,给本来就不是很成熟、很完善的研究生管理体制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各管理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是否通畅,对研究生管理是否规范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立“四位一体”的高效协同管理模式,有机地将各自岗位分工明确,责任细化,并建立相应的沟通机制,时时将学生的学习、规培、科研、思想动态等信息交流,均衡时间分配,并建立相应的沟通交流平台。从而实现有效的协同管理。[3]
2.制定院校基础教育基地与住培培训基地接轨管理制度
制定两个管理教学单位相关制度。如定期例会制度、责任分工制度、问题处理机制等,确保干事有依据、沟通有平台、协调有对象,解决有效率。从而实现分工不分家的两地接轨制度,充分发挥两地教学与住培的教育管理优势,形成合力。实行信息共享、教育方式方法共享、优势资源共享,强化沟通、协调在开展教育过程中的集约化和高效化。
二、严控三个教学环节
三即三个环节,即培训、监督、考核等跟踪管理环节。培训、监督、考核是保证研究生保质保量完成学业任务的基本保障。因此要定期对学生召开学习进度说明会,要以科室为单位组织召开专科培训会,要明确培训目标及培训的实效性,注重学生在学习、规培中的考核,落实考核时间进度推进表,实行两周一次的主会制度,完成学业中的监督管理工作,细化考核制度。
三、打造三支精英团队
三即三支队伍。组建管理团队、考评团队、标准化的导师培养团队。
1.四向管理均衡分工,科学建设管理队伍
由于研究生管理涉及方面多,沟通协调面广,所以学院要精选力量参与到研究生的管理中,要明确导师、辅导员、住培教师、研究生院教师的责任分工,细化工作内容,确定工作流程。对各自相应的工作内容开展正规的培训。
2.成立专业的培训考评小组
学院层面要联合教学、学工、住培医院精选人力对学生进行定期考核,包括学生的出勤、学业中期掌握程度,规培科室应知应会掌握情况进行考评,要实行定时考核和定向考核结合的方式。要注重学生学习中的过程性考核。考评结果可以作为日后评奖评优的参考基础,并对学生成长做成长鉴定,形成详细的学生成长档案。
3.组建标准化导师培养团队
定期开展研究生导师临床培训,其中包括导师政治思想、觉悟及自觉性。定期邀请国内外优秀医学学者进行学术交流,鼓励导师参加学术研讨会、教学管理会等活动,加强管理制度培训,解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自身院校有关招生选拔、培养、学位授予及导师遴选等方面规章制度培训,帮助临床医学导师明确培养目标,掌握培养方法。
四、搭建两个实践平台
二即两个实践平台。借助国家级临床大赛平台和社区义诊平台。国家级的临床技能大赛和社区义诊是检验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结合及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因此我院特别重视这两个实践平台的建设情况。在国家级大赛前,学院会组织由本、硕、博组成的团队进行比赛。增强了学生梯队培养。同时配备专业教师专职辅导学生大赛。同时,在社区平台建设上,每周都会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带队到社区义诊,现场问题现场解决,增加了对诊病、处方的交流沟通,切实地将教学课堂搬到了社区现场。同时,我们针对研究生开设第二课堂德育分制,确保了学生的有效参与性。
五、提升学生三个能力
三即三个能力培养。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二课堂活动体系平台、心理健康咨询平台提升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
1.成立研究生骨干学生组织,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增强研究生学生组织在学生业余生活中的作用,开展研究会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科研、临床等培训工作,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强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有效弥补老师下班后时间利用率低下的现状,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2.构建研究生第二课堂活动体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通过学生组织,举办趣味运动会,文艺表演类的茶话会,养生保健大讲堂等学生喜欢的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避免因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和工作而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
3.医院心理咨询室免费向学生开放。会有专职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徹底解决因学业重、压力大等心理问题造成学生身心伤害。
参考文献
[1]陈建超,张文倩,杨淑宇,等.中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刍议[J].卫生软科学,2017(01):46-49.
[2]卢艳,陈广涛,苏菁.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索[J].高教学刊,2017(17):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