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教育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26 17:5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保教育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保教育的意义

篇1

幼儿是未来的主人翁,对于低碳环保这样的一个话题,应该是从小就作为一种观念渗透到幼儿的思维模式里去,让他们对低碳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意识。而怎么让环保低碳这样一个话题变得丰富多彩,变得乐趣无穷,让幼儿主动地去学习、去了解环保低碳应该怎么做呢?下面将从四个方面谈谈我在教育实践中的想法。

一、关注资源环境,发现低碳环保与我们的关系

一本书、一张纸,这些全部都是环境的一部分,提醒幼儿们注意,自己是无时无刻不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的,告诉他们,假如没有了纸和笔,他们就会无法体验画画写字的乐趣;没有了桌子椅子,就没有得坐;没有了水喝,就没办法解渴。然后提出问题:小朋友们,知道纸和笔是怎么来的吗?然后从这个引入话题,讲述木头森林,以及它们在自然界的作用,教师通过语言结合图画或者是录像纪录片,以放电影的形式吸引孩子们去了解环境问题,然后提出一些趣味性的话题让小朋友思考,同时告诉幼儿,要珍惜用纸,因为纸是由森林变化而来,没有了森林,后果很严重。具体可以在视频里边看边解释,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简单道具模仿森林砍伐以后造成的泥石流或者沙尘暴的场景,让幼儿能切身体会。告诉他们节约用纸,就是低碳环保的良好行为,从而杜绝幼儿在平时对纸张等物品的浪费。与此同时,我们在平时学习中见到的很多东西,例如可爱的企鹅、北极熊,都慢慢地失去了家园。如果我们做到了低碳生活,这些问题都会有所改善。

二、优化人文环境,体会低碳环保的真谛

幼儿对周围环境是比较敏感的,要想让他们爱护环境,首先幼儿园的环境要做到绿色环保。只有校园干净整洁了,幼儿才能去保护这样的环境,如果校园自身都是垃圾遍地。自然幼儿也不会在意乱扔垃圾这样的不文明行为。

在做到整洁的基础上,还应该尽可能地种植各种各样的鲜花、绿草。既可以给所有师生一个美丽的学习环境,还潜移默化地告诫幼儿,这样的环境才是舒适美丽和值得我们爱护的。帮助他们建立最原始的对美的理解。

幼儿的环境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老师和家长的言传身教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有非常强烈的模仿能力,所以老师和家长平时的行为习惯,都会成为幼儿的榜样。因此老师在学校就要起着一个优秀榜样的作用,平时用水用电,要注意节约,不乱扔垃圾,不大声说话,不随地吐痰。要做到低碳还可以做到出行不远的地方尽量步行,少用空调,平时的生活用水循环利用等等,并且在生活里就可以向幼儿解释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对低碳环保有什么意义。当然,老师也要和家长做好沟通,应该给幼儿建立什么样的榜样,提醒家长在家的时候也要注意环境保护的细节行为,尤其是不要抽烟,不要大声喧哗,开车出行堵车时间长就熄火,洗澡节约用水等等。有家长的配合,幼儿的低碳环保教育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渗透一日活动,提高幼儿低碳环保意识

要想让幼儿真正做到低碳环保,必须从他们身边做起,在他们的一日活动中随时随地渗透低碳环保观念,让他们知道,一日活动中,需要大家低碳环保的地方无处不在。例如洗手时告诉幼儿随手关水龙头,再结合环保教育活动《小水滴去旅行》,让幼儿更深刻地理解节约用水的原因;幼儿用纸作画时,提倡双面画,并将一些废纸进行回收再利用,让每一张纸都合理利用起来;离开教室时,及时关闭各类电源设备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细节,但是在这些细节中,幼儿得到的是受益一生的低碳环保意识。

四、结合节日活动,加强低碳环保宣传力度

篇2

一、幼儿园是对儿童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场所

1.提高教师的环保素质。教师具有较好的环保意识和丰富的环保知识时,才能影响并带动小朋友们开展各种环保活动。教师环保意识的提高,一方面要靠自身的不断努力,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幼儿园也可以邀请一些有关环保问题的专家来讲学,传递环保信息,丰富教师的环保知识。2.幼儿园的环保教育应渗透到“一日活动”及各科教学中去,在国际国内一些主要的与环保有关的纪念日,幼儿园应积极开展环保专题教育活动。幼儿园在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有较大的机动性,教师可采用游戏、画图画、讲故事、唱歌跳舞、谈话、放录像、欣赏图片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围绕纪念日的主题,开展相应的环保知识教育和环保宣传活动。幼儿园如能持之以恒地开展寓教于乐的环保纪念日系列教育活动,对丰富儿童的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3.创设具有环保特色的幼儿园。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空间多种植花草树木,以增加幼儿园的“花园”气息;还可设置一些醒目可爱的环保标志等,以便经常提醒孩子。另外,每个班都应重视自然角的建设。这些对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二、创设优美环境,萌发幼儿美感

1.美好的环境创设成就美好的心灵,不良的环境造就不健康的心理,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大部分是通过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获得的。设想,如果一个幼儿园果皮满地,到处是脏水,垃圾,没有绿化,地上垃圾老师熟视无睹,孩子见闻目睹,长大了怎么会成为一个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人呢?为了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必须优化环境。2.我们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时,更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入手,对幼儿的环保行为加以强化,根据幼儿一日生活的内容,提出“五学会,五不”的要求,即学会正确用餐,不讲话,不掉饭粒,不随便乱扔垃圾,学会主动入厕,不随便大小便,学会走路轻、做事轻、说话轻,不大声喧哗,节约用水,随手关水龙头,不浪费水的好习惯,平时我们教育孩子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纸张,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在一日活动中,我们都会带幼儿去外面捡纸屑,看到地上有果皮纸屑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从而使孩子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如一次春游活动,孩子们把东西吃完就乱扔袋子、果皮。而这次我组织幼儿自发带上塑料袋,在春游途中孩子们都能做到把吃剩的果皮,饮料瓶收入袋中,我们还与幼儿共同收集废纸、易拉罐,每天早上幼儿喝过的牛奶瓶、可乐瓶,我们都把它收集起来卖掉,用这些钱买一些书本、花草,既节约能源,又减少污染,天长地久,幼儿逐渐转化为自觉行为,培养幼儿从小讲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要注重方法,灵活开展

1.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幼儿,幼儿具有好奇,喜欢表扬等特点,因此教师在教育时应注重方法,灵活多样,让幼儿在表扬声中快乐地接受教育。一次,老师带幼儿到草坪上边做游戏边吃食品,当准备回园时,我发现原来碧绿的草坪上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孩子们把吃剩的垃圾袋扔了一地,当时,我真想大声训斥他们一番,但转念思考,这样做并不一定会让他们真正意识到错误,反而会吓着孩子,甚至有可能使他们形成逆反心理。如此看来,我何不抓住时机对他们进行一次环保教育呢?我讲了一个《猴子的家》的故事,跟他们讲环境保护的知识。果然,孩子们在听完故事后,抢着拾起了垃圾,不一会儿,草坪上的包装纸都拾干净了,而且孩子们都很高兴。2.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加强孩子们的感性认识。带孩子看看满山遍野的“白色污染”如何剥夺我们不多的青山绿水,让幼儿逐步确立环境保护的意识;组织幼儿多看环保方面的书籍、动画片。

四、教师在环境保护教育中树立榜样

自己首先要有强烈的危机感、责任感。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同时还要身先表率,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如看见废纸就拾,不随地吐痰,等等。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可使幼儿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强化幼儿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篇3

关键词:体育教学 环保意识 培养 渗透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保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加强环境教育也成为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几乎涉及所有的学科领域,这种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它在环境中应该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在体育课内、外活动中开展环境保护的教育,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培养道德素质是

很有优势的。

一、利用校园环境熏陶学生

体育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时间在室外进行,而室外校园环境有育人的功能,洁净美观的大楼、蝶飞蜂鸣的校园花圃、充满诗情画意、弯延曲折的花廊、绿意满盈的运动场,这优美的环境就是一道道多姿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具。但这些教具的组成融入了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人们在调整生态系统过程中的盲目性造成了生态的失衡和人造环境,我们在调控生态环境时也对其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这一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依赖我们对生态环境的积极调控。要向学生渗透这样的意识:世界是我们的世界,环境是我们的环境,每个人都要关心、爱护我们生存的世界、所居住的环境,消除人与自然的隔阂,使之互相渗透、互相沟通、共同发展。教育学生爱护我们的校园,从不乱丢垃圾开始,爱护树林和学校的基本设施,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创建优美校园的意识。

二、在课堂中培养、渗透

课堂是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要抓住时机,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1. 创设情境、结合游戏、启发诱导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如:在准备活动搬动游戏中,可把白色排球堆在一起当作“白色垃圾”,让学生充当“清洁工”,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环境教育;又如在奔跑游戏“穿过小树林”中让学生想象一下没有森林的日子将会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那将是一个满目黄沙、没有生机、风沙肆虐、山洪泛滥的世界,学生的心灵此时会受到强烈的震撼,环境意识也增强了。

2. 结合教材进行环境教育。

在进行游泳教学时,启发学生: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水都被污染了,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教育学生不要向江河倾倒污水杂物,保护我们的水源,也可以在课中安排一次清除水底垃圾的活动。进行足球教学时,要结合绿色的草坪对学生进行爱护花草、保护环境的教育。

3. 把传授进论知识与环保教育有机地结合。

如:在向学生讲授跑的原理时,教育学生跑步时正确呼吸,远离噪声音,不要跟随机动车后面跑;介绍健康知识时,教育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不要吸烟酗酒、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学习运动竞赛各种基本规则时,介绍悉尼、雅典奥运会在环保方面所做出的成绩,并联系北京2008年奥运会所提出的“绿色北京”、“绿色奥运”,恰到好处地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4. 利用自然环保增变化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

春天,遇到风沙天气,提问学生:为什么近几年我国出现大规模的沙尘暴天气?夏日、烈日当空时,提问学生:如果有一天臭氧层被完全破坏,我们还能不能这样在操场上锻炼?秋天阴雨连绵时,提问学生:为什么有的地方会出现下酸雨的现象?冬天里遍地霜白时,提问学生:为什么白霜会化黑水?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并从中受到教育,从心灵深处了解环保的意义。

三、结合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课外活动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泛性、自由性、实践性,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活动课中,可以充分利用活动课的多样形式,使环境教育更贴近学生,学生会更乐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环境意识的渗透,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课外活动的题材广泛、手段多样,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环保意识的渗透,养成维护优美环境的良好习惯。

1. 通过野炊、郊游、爬山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惬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感情,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 结合运动竞赛和大型活动,教育学生做文明观众,不大声喧哗,不乱扔果皮纸屑等,保护环境的清洁。

3. 结合废物利用。在环保问题中废弃物品的处理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在笔者走访过的学校里,各校体育器材设备都存在不足,我们可以利用废纸,将其粘成纸球,补充排球的不足;可利用废弃的可乐瓶、雪碧瓶等做成简易的保龄球;废轮胎可将其立起当做小山羊用……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肯动手,许多的废物都可以重新被我们利用。要教育学生增强环保意识,让学生把这种利用废弃物的环保意识延伸到社会。

4. 结合各种纪念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捡废物卖,将卖得的钱捐给孤寡老人或买给父母一份礼物等,这样既增强了环保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尊老、爱老、敬老的道德品质。

结语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学生对环保的认识不断提高。我们应要求学生从现在做起,善待生命、善待自然、善待地球、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环境保护是全球生态变化的客观要求,教育要发挥优势,让学生都拥有积极、健康的环保理念和行动,让我们校园整洁明亮,让我们的社会文明、向上。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浙江教育报社.

篇4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环保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将环境保护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环境污染与防治是和化学技术紧密相连的,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且能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就必须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环保教育。高中化学教材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着眼,整个知识体系以化学物质为开端,最后又归结到人类文明及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上去。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贯穿在整个教材的始终。所以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的因素。

一、高中化学教学与环境教育相关

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涉及到许多的实验,如硝酸性质的探究、氯气的制取等都带有一定的环境污染,尾气的排放是实验污染的最大来源。教师应在不改变实验内容和原理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改进,使污染降到最低程度。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都隐含着环境教育的内容,如消毒剂、臭氧层破坏、土壤污染、室内污染、核武器的使用等。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结合教材,在课堂内外将环境教育延伸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许多化工厂生产过程给环境带了巨大的污染,如酸雨、工业废水、土壤污染、白色污染等,有些工厂投入大量的原料,却得不到可观的产量,没有体现化工生产的原子经济性。

大气污染的学习从初中跨越高中,从无机到有机,教师在学生完成了新课知识的学习以后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归类和整理,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又使学生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和空气一样,水对于维持生命有着至关重要作用,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随着环境的恶化,天然水已被严重污染,劣五类水体范围不断扩大,饮用水水源受到威胁,人类自身的饮水安全保障受到削弱。因此,水体污染已成为人们最关心的环境问题。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涉及到对水体产生污染的主要化学物质有: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全民普法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是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的好场所,但根据化学科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课上又不能向专门讲解法律知识,只能是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度地渗透一些相关法律知识,以教育学生增强法律意识。一般的渗透方法是讲解某类物质或操作方法对环境的危害相关的法律条款防治方法。例如学习 SO2时介绍煤和石油的燃烧、金属矿石冶炼等产生 SO2污染大气产生酸雨酸雨危害引入《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关于禁止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气体介绍防治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化学知识和环保知识,更进一步了解了环保法制知识,增强了环保法制观念。使学生知法、懂法,为了将来更好地守法,这也是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教学大纲的思想教育的要求。

二、高中化学教育对环保意识的培养

1、实验操作的改进

化学实验总是伴有气体,如会产生氯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对环境有害的气体,还有固体和液体的生成,这些产物绝大多数是有毒、有害物质。在化学实验中无论是学生探究还是教师演示都必须对尾气进行吸收处理,不直接排放,减少排污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我们一定要做到“使用药品减量,洗涤用水减量”,这样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减少污水的排放。化学实验完毕的很多药品可以回收利用,如:银镜反应的废液的回收利用,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也减少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有害物质的排放。

2、在研究性学习中渗透环境教育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如果仅在课堂和实验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显得过于重视知识性和理论性,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环境教育利在实际,保护环境重在行动。所以在学习中贯穿环境教育势在必行。开展环境教育研究型学习活动,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办法采取行动的过程,这样的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3、在教学中注重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被世界各国人民共识,是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一个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已明确要求“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持续发展包括持续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内容,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增长,做到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主张公平分配,满足当代和后代的全体人民的需求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节约实验药品、指导学生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很多学生在实验时不考虑药品的用量,“跟着感觉走”的随意性很大,甚至会认为用量越多越好,搞得实验室毒气弥漫。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加以引导,使学生逐渐在化学实验中树立“定量”意识。

4、鼓励学生开设形式多样的“化学与环境”的系列专题讲座。例如,联系在居民生活区建热电厂,开设“煤的综合利用与酸雨的形成及危害的专题讲座”;联系西部大开发,专讲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的专题讲座;联系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沙尘暴,举办“环境破坏与沙尘暴”专题讲座等。此外还可以以化学中的环境教育知识为基础,采取课题研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究,如设计“电池与环境”的课题,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实验,撰写小论文,组织调查,开展讨论等活动不仅可以了解电池发明的发展史,而且认识电池的分类、构造、原理、用途及对环境鲍道害,从而自觉回收干电池,防止污染。

5、利用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每年的6月5日即世界环境日,3月12日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在这些重大节日中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能力,也达到了环境教育的目的。在活动中,为同学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学生真正行动起来,培养实践能力,并在活动中获得一些环保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践、观察、分析,使他们能够感悟到人在环保中的责任和作用,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6、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同时,还可以考虑在实践中进行环境教育。比如:参观化工厂、社区环境调查和亲近大自然等。另外,从日常生活中树立环境意识,比如不使用塑料袋子、一次性筷子,将垃圾进行分类等等。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感受,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提高了参与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培养中学生的环境意识,开展对学生的环境教育,方法、形式、内容多种多样,要求我们每位教师,学生要通力合作,上下一致,从各个角度,各种场合开展环境教育,树立强烈的环境责任意识。只有我们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共建一个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林宝风等.基础化学实验技术绿色化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许信旺.可持续发展与当代环境教育[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4, (5).

[3]韩素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辽宁师范专科学报, 2007, (1).

篇5

    一、由全球问题看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工业“三废”的大量产生,使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据资料记载,1943年9月美国洛杉矶首次发生了光化学污染,即“洛杉矶烟雾”事件;1952年12月在英国伦敦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在日本,曾因含汞废水通过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转移、循环、累积而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水俣病”事件;由于全球温室效应,引起人体组织缺氧,导致头痛、神经麻痹,甚至危及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显然,环境的污染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温室效应”现象越来越严重,生态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植被荒芜、沙漠化严重,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人们生存的环境受到严重威胁……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若不加强环境管理,让不断增加的工业“三废”继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等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对全民族特别是在校学生进行环境、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是不可缺少的,这就要求从中学化学课开始抓好环保教学。

    二、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

    1.结合现行教材,利用化学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

    化学教材中,涉及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知识,如氯气的制备、工业制硫酸硝酸、合成氨工业、炼铁炼钢、电解与电镀等化工生产过程,而且在中学化学课本中,有很多个化学实验,多属于有毒、易燃、易爆物的制备及性质实验,可进行环保教育渗透的内容很多。因此在化学教学时,应加强对环保教育的渗透,从化学角度出发,讲明污染源的生成及危害原理,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原理上明白危害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2、环保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

    教师要教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倡导低碳生活,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节约电能。要注意随手关灯,可以使用高效节能灯泡。除了电灯,在使用其它电器方面也要注意,尽量选择低消耗节能产品,不用电器时要切断或关掉电源。

    (2)节约水资源。许多废水都可以循环使用。洗脸、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来擦地板、冲厕所、浇花等。淘米水则是很好的去污剂,可以留下来洗碗筷,还可以少用洗洁精,减少水污染。

    (3)节约用纸。纸张的循环再利用,可以避免从垃圾填埋地释放出来的沼气,还能少砍伐树木。

    (4)减少废气排放。交通废气和工业废气是生活废气的主要来源。我们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还可以骑自行车,尽量少乘坐私家车。工厂里的燃烧垃圾、生产商品等而产生的大量滚滚的浓烟弥漫在城市里。他们应该把废气经过加工和过滤处理,再排放出来就可以减少污染。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然后释放出氧气,所以我们要大量地种树,尤其是在公路旁。

    (5)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废纸被直接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饮料瓶、罐子和塑料等一次性物品也可以送到相关的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家用电器可以送到专门的厂家进行分解回收。家里可以准备不同的垃圾袋,分别收集废纸、塑料、包装盒等,每天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尽量做到“变废为宝”。面对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日益短缺的现实,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拯救地球、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3、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的意识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物质的化学性质、制备都是通过实验去验证。学生做实验时,教师应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则,注意减少污染,将环保教育融入其中,对验证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实验后废物的处理等,学生自身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养成了良好的化学实验习惯,自觉把废液、废渣倒人废液缸中,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实验课渗透环保教育意识。

    三、利用环保法规,强化环保意识

篇6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环保意识 养成教育

近20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如今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有害气体超标和雾霾等现象日益严重,这些现实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身边的不少人随手扔弃废旧电池,乱吐口香糖、乱放鞭炮等现象也反映出人们的环保意识软弱。而环境与化学有密切关联,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能结合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化学老师的责任,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逐步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认识自然和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

教师应该收集、积累环保信息使教学紧密联系实际,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将环境保护意识融入化学课堂教学中。环境危机意识是环境教育最切合实际的切入点。如随着废气、废水、废渣排放量的增加,我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在教学中可以结合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及其危害,让学生形成环保忧患意识,从而保护环境的决心。如结合汽车尾气、空调等制冷设备的大量使用导致臭氧层被破坏,臭氧空洞又导致越来越多的不明人类疾病与生物变异,癌症发病率随之上升。结合硫酸、硝酸的工业制法及炼钢炼铁的工业流程,介绍工业污染及废气、废渣的处理;结合金属元素的教学,介绍重金属对水源及环境的污染并给人体带来危害;结合有机物中高聚物的内容,介绍白色污染及其危害的解决办法,等等。课堂是传授环保知识和意识的主阵地,化学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身边的环境污染情况,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学生探究学习,如指导学生通过网络等媒体收集关于水污染的情况及治理水污染的信息,并分组讨论为什么要禁止白色垃圾,为什么禁用含磷洗衣粉等,让学生通过探索问题的答案增强环保意识。

此外,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倡导低碳生活。例如随手关灯,节约用水,低碳出行,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努力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二、利用化学实验环节,渗透环保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在环境保护上有着非常实际的应用,治理污染的技术也大多是化学实验基础上的应用,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有直观性。

在实验教学中,化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做实验时,可以身体力行地进行环保教育,指导学生改进实验装置。如在做有毒气体放出的实验时,对气体排放要增加吸收或转化装置,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又如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对于未反应完的一氧化碳,可以通过燃烧转化成为无污染的二氧化碳气体,制备氯气时剩余的氯气可以用稀碱液吸收,等等。

发展微型实验,在保证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情况下采用微型实验不仅节约了药品,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如:氯离子的检验、卤素之间的置换萃取实验等就可以通过微型实验完成,效果很好。

对实验结束后的实验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妥善处理,严禁随意丢弃,以减少污染。比如银镜反应后含重金属的废液就应该回收到指定器皿里,并引导学生思考回收的意义及回收液如何变废为宝等相关问题,指导学生从身边做起,在化学实验中自觉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此外,在实验教学中,经常向学生介绍常用化学试剂的有关性质,贮存和使用知识,以及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如苯酚、汞等有毒且易挥发的物质,钾、钠等易燃物,它们的使用和保存就是很好的教学案例。

三、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环保教育仅仅依靠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与生产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才能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通过组织参观、调查、研究性学习等多样的实践活动,进行实地环保教育。如组织学生测定大气污染物浓度,到附近工厂进行污水排放,观察污水处理情况,了解工厂在处理工业“三废”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并让学生开动脑筋,设想如何改进处理“三废”的方法和手段。通过组织学生测定大气污染物的浓度,测定雨水的pH、测定附近河沟和湖水的酸碱度,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身边环境,同时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最好的方法不是先污染后治理,而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分小组讨论等探究性学习方式,查找如何处理环境污染及如何进行废物利用。让学生将收集到的环保知识及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亲身体验,以短文的形式写出来并选取优秀作品贴在宣传栏中,让更多学生阅读,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将教学内容和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和用途,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蒋帮本.化学教学中环境保护意识的渗透[J].中学教师,2009,04.

篇7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 环境化学 环保意识

人类以其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但同时却给自身带来环境污染的不幸。近代屡屡发生的公害事件终于使人们承认了这一事实,并发现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最为严重。治理已发生的污染固然重要,而根本大计还在防患于未然,要使人们在建设的同时考虑到环境的影响,树立“环境意识”。可见,在中学向学生介绍有关环境化学与防止环境污染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一、加强中学生环境化学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我国广大农村这块净土带来了新的环境污染和劳动保护问题。“八五”期间报道,当时我国大气污染程度已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50-60年代污染最严重时期,每年的排尘量为2300万吨,年排放SO2量达14610万吨。到本世纪末,燃烧煤和机动车辆排放出的废气将对大气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若不加强环境管理,让不断增加的工业“三废”继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对全民族进行环境、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务必从中学教育抓起。

二、结合化学教学对学生开展环境化学教育

(一)通过课堂教育把环境保护作为小公民自觉行动

环境化学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即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去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化学行为,以及反应机制、积累和归宿等。由于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不相适应的。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首先就要从学生做起,从课堂做起。当学生在高中做制取CO,NO2,H2S等有毒气体实验时,应强调学生注意对制取气体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化学药品用量的适当(尽量采用微量,只要达到实验效果明显即可)以及设计吸收尾气的装置等。实验完毕,还应将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可回收的尽量回收,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通过实验开展环境化学知识教育

中学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社会造就合格的后备劳动者。中学化学教育对环境科学的学习将起启蒙作用,应很好地利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中学实验室的污染源多,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中的有毒物质有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例如,初中用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有可能有尾气放出,它既污染了教室环境又严重地影响了师生的身体健康。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是还原氧化铁时需要CO过量,过量的CO怎么处理,应该增加尾气收集装置,用个气球或用酒精灯点燃尾气都能处理掉。因此应设法改进实验装置,使整个反应过程在一个安全系统内进行。

三、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认识

(一)从人类与大自然的协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的《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应有所增加,可以充实包括环境保护、新内容、新能源、海洋、卫生保舰食品等方面内容,但应限于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范围之内”。可见,环境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并应着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基础知识面的扩展上。要以地球化学知识为基础、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线索,讲授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展示好的生态小环境和污染严重区的对比,简明介绍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以讲座、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深切地感到环境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二)针对温室效应引导学生分析此类生态问题

运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引导分析“温室效应”,使他们了解到由于大气层CO2浓度逐年上升,太阳能辐射的一部分——地球红外辐射热不能透过大气层,因而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升温、冰川溶化,直接影响着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情况,以提高对控制“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的认识。还应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人类必须控制战争和固体废物燃烧、大力发展森林等结论,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取得当地环保、水保、森保等部门的支持,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

(四)结合第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查,使他们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谷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现场对比,丰富学生环境方面的知识,结合已学的知识,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问答。例如,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防治途径如何?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环保基础。

四、通过学生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促进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报道1993年全年生产和使用化学农药达25万吨,农村改革后,单纯依赖使用化学农药的单元从过去60万个生产队,扩大分散到亿万农户,直接接触农药的约有2-3亿人,每年全国因农药中毒伤亡人数超过10万人。由于缺乏生态、环境意识与农药常识,环境科学教育又未跟上,因而全国各地滥用剧毒化学农药的现象相当普遍。这不仅危及亿万农民的生命安全,也祸及全社会几亿个普通家庭。通过学生向亲人、朋友及社会各界宣传环保知识,不仅可促进当地环保工作的开展,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而且还可推动无公害生物农药的研究和使用。

综上所述,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应该成为环境污染的祸首,而应该是美化环境的先导。为此,中学化学教育应该把环境保护的知识贯穿于始终,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指导工业生产,优化产业结构,变废为宝,保护环境,美化地球。

【参考文献】

[1]李博主编. 高等教育. 生态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高级中学. 化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8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物理课堂 教育方式 形成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1-064-01

现在我国已经由传统的农业大国逐步过渡成为了一工业强国,但让人忧虑的是,工业化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过度开发等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如何处理好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也是贯彻落实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因此,国家对环保问题高度重视,并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法律法规,把环境保护和环保教育制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因此,物理新课标也对环保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把物理课程中相关章节中的环保教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为什么要加强环保教育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们首先要让自己和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下面是笔者在环保杂志上摘录的一些材料:

环境恶化无路可退:中国的环境问题并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环境污染问题就已非常严重。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纪90年代五类水质就占到了80%,整个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条巨大的污水沟。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银行、原国家环保总局以及一些科研单位曾经分别做过研究。环境损失(财产性损失和健康损失)占中国GDP的比重少则为3%至4%,多则达到11%左右。

全国有400多个处于缺水状态。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质污染引起的。如浙江省宁波市,地处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口,却因水质污染,最缺水时需要靠运水车日夜不停地奔跑,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的各个企业。

文字触目惊心,现实不容回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为什么要在中学的物理课堂上加强环保教育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培养他们的理想、前途意识,更应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应该让他们看到在环境问题上出现的严峻问题,要让他们知道:环境问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在环保问题上作出自己的努力,既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也是对世界、对国家的相应责任。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主阵地,各个学科都有进行环保教育的责任,形成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这是我们的德育目标。而物理学科在环保教育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它更关注生活,研究身边的很多现象。它的很多章节都与环保息息相关,对学生在环保上的教育显得和谐自然,也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对身边事物倾注更多关爱。

三、物理学的主要章节中涉及到了哪些环保问题

1. 光学部分:可见光污染、红外线线污染、紫外线污染等。

2. 电磁学部分:主要有天然的电磁污染和人为的电磁污染,热电污染。

3. 声学部分:噪声污染。

4. 原子物理部分:核污染。

5.物质的形态和结构部分:各种垃圾特别是废旧电池等的污染、废气污染、废水污染等。

四、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

在物理教学进行到了相关章节,教师应该适时适当地插入环保教育,并鼓励学生通过讨论、上网查资料,实地调研:包括亲自去测量一些数据、走访当地的工厂和环保部门等活动。看到污染的程度,找到污染的原因,并争取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实际操作方法:

在讲到光学部分的电磁波谱时,我让学生先利用课余时间,找找身边的一些光污染情况,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汇总。结果同学们很有发现:夜间的汽车头灯、电焊弧光、建筑上使用的玻璃幕墙等都造成了可见光的污染。

提到解决措施时,我让学生自由发言,由于有充分准备,学生们互相补充。很快获得共识:为防治光污染,须针对形成的原因和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一,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控制玻璃幕墙),改善工厂照明条件,减少光污染来源。二,采用个人防护措施:防护镜、防护面罩、防护服等。

同学们比较有直观感受的是大气和水的污染。因为我区是国家级的化工园区,所以在讲物质形态部分时,我征得学校的同意,把学生带到园区的工厂和废水处理厂,让他们切身体会污染情况和治理措施。在归途中,我们特地到长江边观察了很多工厂的排污口,发现了的问题同学们都做了记录,并且我们师生一起将江边的垃圾进行了清理,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环保从我做起”的理念。

五、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

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新教材更是强调通过实验探究来得知识。所以实验课在物理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就直接涉及到环保的问题,教育学生“ 环保无小事”,节约也是一种环保!

篇9

一、明确教育教学目标,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为培养初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化学教师要制定好环境保护教育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中在学习中建立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观念。

1、让学生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和危害,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学会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会运用化学原理消除污染。

2、充分利用教材、网络和社区资源,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3、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环保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爱护环境、关爱他人的人生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有些化学实验会产生有害气体、有害废水等有害物质,对教室、实验室等造成污染,甚至影响到师生健康。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对每一个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实验,都要强调注意事项,讲解如何避免污染,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与环境有关的实验,都是一个很好的教材。环境保护无小事,环境保护从身边做起。

1、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稀的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硫粉的用量要尽量的少,只要不影响到实验现象即可,若实验后还有硫没有燃烧完,要及时熄灭,不能让其持续燃烧,防止二氧化硫逸散到教室中造成污染。

2、做一氧化碳还氧化铜的实验,为防止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尾气不能直接排放,要用气球收集或直接点燃,并引导学生讨论是否还有更科学的处理方法?(用导管把尾气引到氧化铜下方点燃,既可防止污染,又可节约能源)

3、在做酸、碱与指示剂作用、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时,把其中的许多反应改成微型实验,改在点滴版上做,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也减少了废液的产生。对实验后的废液,要求统一倒在指定的地方,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三、结合具体例子,加深学生对环境污染危害的认识

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巨大贡献,工农业的发展促进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污染。

化学与工农业的生产紧密联系,为了使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在教学进程中,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环境污染造成危害的影像和图片资料,对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介绍一些具体的真实事件,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感受到生产中若只重视生产而忽略环境保护,其后果不仅是造成环境污染,甚至严重危害到人类的健康。

1、在空气污染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份是比较固定的,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如: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日至9日,大雾笼罩英国全境。从11月28日到12月6日,就有4千多人死亡,直到60年代才查清这次烟雾事件是由于烟雾粉尘中含有三氧化铁,促使空气中二氧化硫生成硫酸雾,吸入人体后导致死亡。

2、在爱护水资源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水休污染,不仅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如:紫金矿业污染事件, 2010年7月3日,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废水渗漏量达到9100立方米。事故造成汀江大部分水域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汀江沿岸及水库的养殖业遭受灭顶之灾,约400万斤鱼被毒死,当地居民停止饮用自来水,靠买瓶装水生活。

3、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教学中,让学生正确理解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摄入一定量的有害元素就可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如三鹿奶粉污染事件,2008年婴幼儿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导致众多婴儿患有肾结石,最终确认“人为向原料乳中掺入三聚氰胺是引入到婴幼儿奶粉中的最主要途径”。其后此事件涉面及扩大,许多制造商的奶制品被揭发也含有三聚氰胺。后来,这个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中国企业500强企业“三鹿集团”最终破产。

四、开展社区环保调研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社区活动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社区资源,有效地开展与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环保参与意识,争当环保小卫士。

1、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积极开展与环境有关的社区调查活动,引导他们发现环境问题、展开探究、获取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密切联系现实和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如:组织学生参观本地企业如造纸厂、合成氨厂的生产和废水处理性况;组织学生调查本地水域中水葫芦狂长的状况;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提出治理的初步意见;组织学生调查常见食品添加剂种类,讨论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通过以上活动,可以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环境污染的能力。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绿色环保爱护环境保护生态

环境是一切自然资源的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在我们努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其实也在不知不觉中加速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所有的进步,很多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已使人们深深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保护环境已经成了全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成了全世界的共同行动。因此,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树立环保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环境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将环境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寓环境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让环境教育在语文课上绽放异彩,成为语文教学的靓丽风景。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让环保之花永驻孩子心田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寓环保教育于教材感悟中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中礼赞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讴歌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篇章有很多,这些篇章无论是内容还是插图都编得非常地美,教师就应创设一定的情境,带学生进入如诗如画的大自然,使儿童的心灵获得美的感受,从而激发出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课文《鸟的天堂》讲述的独木成林的大榕树,树林中栖息着成千上万只白鹤、麻鹤、灰鹤和其它鸟雀。白鹤、麻鹤朝出晚归,灰鹤则夜作昼息,它们相互更替,井然有序,构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鸟的世界”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 《海底世界》、则将视线转向蓝色的大洋深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些课文语言优美,文辞精彩,犹如一幅幅画卷,让人陶醉,使人遐想。品读这些课文,仿佛让人呼吸到榕树的清香,聆听到百鸟的争鸣,目睹到 海底的奇异,感受到自然带来的心旷神怡。教学这些课文,教师要坚持以读为本,凭借语言文字反复朗读,充分激起学生向往和神游的美好心愿,加深内心体验,获得真切感受。并由此展开想象,投入课文描写的自然境地,在心灵上获得审美享受。从而热爱自然家园的殷实和美妙,并深知在地球上,人类,植物和动物,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生物圈”,“朋友圈”,彼此共存共荣。

二、寓环保教育于日常活动中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除了在课堂上精于渗透外,教师还应该抓住时机,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一些环保小活动,以促进环境意识的增强。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如在执教低年级课文《爷爷和小树》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让学生回到家里动手和父母同种一盆花。从生活细节入手,融入环保意识。学完《哪座房子最漂亮》后,面对我们朝夕相处的美丽校园,身先示范,主动和学生一起打扫校园卫生,拾捡小吃袋、纸屑等垃圾,给花坛除草,并让班级学生办了以“美化校园,人人有责”为主题的手抄报。如:学了《鸟的天堂》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写一个小小的心愿,班级还共同制定一份绿色环保宣言,并动手制作一些环保绿标语,如给校园草坪制作环保标语:别踩我,我也怕疼!!在室内张贴一些具有提示作用的环保标语: 保持清洁!勿乱扔垃圾、纸屑!不准随地吐痰!使学生在运用中学语文,在学语文中学习环保知识,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保护生态。

三、寓环保教育于语汇教学中

语汇积累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把环保教育贯穿渗透到语汇积累教学中。在收集有关动物的词汇如狮子、熊猫、大象 老虎、猴子、鹿、蛇、狐狸、熊等动物的活动中,使学生认识熊猫是仅生存在中国的濒危动物之一,我国特别重视其保护,设立了专门的保护区。像孟加拉虎、象等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世界各国都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只不过我们常能见到的动物,可能是在动物园中,甚至生活在笼子里,为什么不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它们的家园里呢?从这些语汇教学中,可以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思考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共同生存发展等问题。

四.寓环保教育于作文教学中

作为教师,作文教学只是传授些作文技法,注重于技巧的训练,而对思想教育环保教育注重不足,这是不可取的。翻开中国文学史册,在星光灿烂的文学长河里有多少诗人墨客,用手中的笔书写了讴歌自然,咏叹人文的千古绝唱和不朽名篇,如李白在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秀美的大自然如一幅画展现于我们面前,从而激起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激情。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色彩绚丽,真实描绘出了初春的明媚景色。作文课上,我引导学生以前人为榜样,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提高环保的意识。另外,我还要求学生用手写环保文章,从而加强对环保内涵的理解。作文课上,在文章题目拟定、选材等方面,倾斜于环境保护。如我多次在班里开展了以环保为题的作文竞赛,像《争做环保小卫士》、《还我绿色》等,在平时学生的日记写作中,我要求学生注重环保,多写环保。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让学生多方调查研究,撰写出“环保”调查研究报告或论文,对写的好的调查报告和论文在班中展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注重环境教育,不但提高了学生写作技巧,为学生选材提供了素材,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主动性。

五、寓环保教育于危机意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