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治定义范文

时间:2024-01-26 17:57: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防治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防治定义

篇1

[关键词] 柴胡注射液;生物活性测定法;PGE2;下丘脑神经细胞

[收稿日期] 2013-05-13

[通信作者] 王志斌,主任药师,E-mail:

中药注射液是一个多成分综合作用的体系,少数指标性成分不能完全反映其整体质量,更不能完全保证其临床疗效。2010年版《中国药典》新增的中药生物活性检定研究指导原则[1],旨在以中药的生物效应作为评判中药质量的标尺,使中药质量与其临床效应接轨。本实验以期在对柴胡注射液解热作用机制研究的基础上[2-3],建立与整体作用途径一致的离体模型,并探讨柴胡注射液在体外对PGE2干扰作用的相关性,探索柴胡注射液体外抑制升温递质PGE2释放生物活性检定法的建立。

1 材料

1.1 动物 SD孕鼠,SPF级,孕期16~18 d。合格证号SCXK(京)2006-0009,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试剂 柴胡注射液(昆明兴中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00405)。种植培养基:78%高糖DMEM培养基(GIBCO产品,货号12800-058)+10%胎牛血清(天津市灏洋生物制品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091023)+10%马血清(Hyclone,货号SH30074.02 )+1%青链霉素(GIBCO,货号15140-122)+1%L-谷氨酰胺(培养基放置2周后加)(Amresco,货号0374);维持培养基:96%NeurobasalTM Medium(Gibico,货号211203-049)+2%B-27 Supplement(Gibico,货号17504-044)+1%青链霉素+1%L-谷氨酰胺;D-Hanks平衡盐(按比例配制后115 ℃高压灭菌15 min:KCl 0.2 g,KH2PO4 0.03 g,NaCl 4.0 g,NaHCO3 0.175 g,NaHPO4・12H2O 0.066 g溶于500 mL去离子水中,pH 7.0~7.2);rrIL-1β(美国R&D,货号501-RL);PGE2含量ELISA试剂盒(RB,货号CK-E30446R);MTT(Amresco,货号E859);L-多聚赖氨酸(Sigma,货号P-1399);胰酶(Amresco,货号0458);DMSO(Amresco,货号0231)。

1.3 仪器 PB602-N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ClassTypeB2型生物安全柜;NAPCO6500型二氧化碳培养箱;倒置显微镜(Olympus);SpectraMax190型酶标仪;HZS-HA型水浴振荡器;XT2-30型解剖镜(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

2 方法

2.1 SD胎鼠下丘脑神经细胞的培养[4-5] 取18~20 d SD孕鼠,腹腔注射4%水合氯醛麻醉(1 mL・kg-1),75%乙醇消毒后无菌环境中取出胎鼠,浸入预冷D-Hanks中取出胎鼠大脑。解剖镜下仔细剔除胎鼠大脑的软脑膜和血管,并以视神经和灰结节交叉点定位,分离出双侧下丘脑,将其转入冰冷的D-Hanks中。将处理后的双侧下丘脑剪成约1 mm3的碎组织块,将剪碎的组织块转入具塞离心管中置冰浴环境,放置沉淀后吸弃上清,再加入冰冷的D-Hanks洗3次。加入适量37 ℃预温的0.125%胰酶,37 ℃消化15 min,消化期间每间隔5 min轻轻震荡1次。消化完毕后放置沉淀,吸弃胰酶,加预温种植培养基终止消化2~3次。再加入适量种植培养基中用抛光后的玻璃吸管轻柔吹打消化后组织碎块10~20次。吹打后过200目筛,吸少量细胞液用0.4%台盼蓝计数,保证细胞存活率在95%以上。加种植培养基调整细胞密度为1×105~3×105个/mL,接种到0.025 g・L-1多聚-L-赖氨酸预处理过的细胞培养板中,置CO2培养箱中培养(37 ℃,5%CO2) 4~6 h。待细胞贴壁后,换维持培养基(96%Neurobasal+2%B27+1%青链霉素+1%L-谷氨酰胺)继续培养,此后每3~5 d半量换液1次。

2.2 PGE2含量经时变化监测 下丘脑神经细胞培养7 d后,换液过程中,加入终浓度为40 μg・L-1的rrIL-1β刺激,并分别在刺激后的1,2,4,8,10,12,24 h收集细胞液,3 000 r・min-1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放置于-20 ℃备测PGE2含量。每一收集时间点同时设6个复孔,并设不加rrIL-1β刺激的空白对照孔。按ELISA试剂盒说明测细胞液中PGE2含量。比较经rrIL-1β刺激后不同时间点细胞释放PGE2的含量变化。

2.3 柴胡注射液对rrIL-1β刺激下丘脑神经细胞释放PGE2含量变化的影响 按上述方法培养下丘脑神经细胞7 d,加入终浓度为40 μg・L-1的rrIL-1β刺激,40 min后,按组间系数0.8加入终浓度分别为10.00,8.00,6.40,5.12,4.10,3.28,2.62,2.10 mL・L-1的柴胡注射液并开始计时。10 h时收集细胞外液,3 000 r・min-1离心10 min,取上清备测PGE2含量(未及时测量则将上清液置于-20 ℃保存待测)。平行设置不加药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设6个复孔。按ELISA试剂盒说明测细胞液中PGE2含量。计算不同浓度柴胡注射液对PGE2释放的抑制率(抑制率=模型组PGE2含量-给药组PGE2含量/模型组PGE2含量×100%)。并分析柴胡注射液加样浓度与对应细胞液中PGE2含量变化是否线性相关。

2.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实验结果以±s表示,多组样本间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法检验,两两比较用LSD法。相关性分析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P

3 结果

3.1 rrIL-1β刺激下丘脑神经细胞释放PGE2经时变化 rrIL-1β刺激下丘脑神经细胞1,2 h后,未测到细胞液中PGE2含量有明显上升,细胞释放PGE2与空白组无显著性差异;随rrIL-1β刺激时间的延长,rrIL-1β刺激后4~12 h,细胞外液中的PGE2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升高(4,8,10 h:P

与空白组相比1)P

图1 rrIL-1β刺激下丘脑神经细胞释放PGE2经时变化

Fig.1 The rrIL-1β stimulation of hypothalamic neurons release PGE2 variation with time

3.2 柴胡注射液体外干预PGE2释放量效关系考察 rrIL-1β刺激下丘脑神经细胞10 h后,对照组细胞液中PGE2含量与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P

3.3 柴胡注射液与IL-1β刺激下丘脑神经细胞液中PGE2含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将柴胡注射液加样浓度与对应的加样后细胞液中PGE2含量变化做相关性分析,可知柴胡注射液给药浓度与给药后细胞液中PGE2含量变化相关性良好。回归方程Y=-0.583X+16.638,提示柴胡注射液给药浓度与IL-1β刺激下细胞液中PGE2含量呈正相关(r=0.949,P

4 讨论

目前研究认为,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在外源

表1 柴胡注射液对PGE2的抑制生成作用

Table 1 Effect of bupleurum injection inhibitory rate of PGE2

表2 柴胡注射液给药浓度与PGE2含量变化相关性分析

Table 2 Bupleurum injection analysis for the variation of concentration and PGE2 content

性和内生致热原条件下产生的单向或多相热的过程中,PGE2是发热介质学说中最重要的中枢介质[6]。本实验通过柴胡注射液抑制体外下丘脑神经细胞释放PGE2,进一步证实了柴胡注射液的解热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发热中枢PGE2释放有关。研究表明下丘脑可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释放PGE2。并有体外实验表明,用IL-1β可诱导离体培养的下丘脑组织释放PGE2和cAMP增多[7-8]。本实验选用rrIL-1β刺激下丘脑神经细胞释放PGE2离体模型,并用柴胡注射液干预该模型PGE2释放。实验结果显示柴胡注射液干预下,离体模型PGE2含量降低,且干预作用与剂量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

根据中药生物活性检定研究指导原则,生物活性检定发的建立应考虑建立专属性强,操作简单,检测迅速、准确的模型,且优先选择离体模型。从实验结果可知:rrIL-1β可刺激离体下丘脑神经细胞释放PGE2,释放的趋势是PGE2含量先上升,至10 h达到峰值,而后下降至正常水平。根据这一趋势,可探索性建立离体模型,确定解热药物在体外作用机制实验中升温介质PGE2的测定时间,为发热和药物解热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对柴胡注射液体外抑制PGE2释放进行量效关系考察,结果显示柴胡注射液对IL-1β刺激下丘脑神经细胞液释放PGE2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且相关性显著。线性相关结果提示浓度与对应的抑制率之间线性较好(r=0.911)。初步对在前期实验基础上建立柴胡注射液生物活性检测法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根据整体动物实验确定的检测指标,以及根据体外实验建立的离体发热模型,并且结合柴胡注射液体外抑制PGE2释放的考察,使建立柴胡注射液离体发热模型的生物活性检测法,使其质量与临床效应关联成为可能。本实验的试验思路和结果为柴胡注射液生物活性检测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完善柴胡注射液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一部[S].2010:附录ⅩⅧC.

[2] 左泽平,王志斌,高阳,等.柴胡注射液对LPS大鼠解热机制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2,28(4):57.

[3] 高阳,王志斌,左泽平,等.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解热药效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10):696.

[4] 王旭辉,张岫竹,王伍超,等.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培养的新方法[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31(17):1709.

[5] 王兰,郑慧媛,宋天保,等.体外下丘脑神经细胞培养技术探讨[J].陕西医学杂志,2005,34(5):538.

[6] 黄启福.病理学[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7:127.

[7] 王达安,胡巢凤,杨皓庄,等.α-促黑素细胞激素对IL-1β刺激离体兔下丘脑释放PGE2的抑制作用[J].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98,19(2):5.

[8] 王达安,胡巢凤,杨皓庄,等.α-促黑素细胞激素对IL-1β刺激离体兔下丘脑释放cAMP的抑制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7,3(4):360.

Bioactivity assay of Bupleurum injection for inhibiting

PGE2 release in vitro

ZUO Ze-ping1, WANG Zhi-bin1*, GAO Yang1, GUO Yu-dong1, WANG Bi-song1, SU Bin2, SONG Cheng-cheng2

(1.Beijing Institute for Drug Control, Beijing 100035, China;

2.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1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in vitro model of PGE2 released by hypothalamic neurocytes under rrIL-1β in vitro interference, and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the PGE2 content and the effect of the drug effect concentration in the model under the effect of Bupleurum injection.Method: Hypothalamic neurocytes were cultured in vitro, and added with rrIL-1β(40 μg・L-1) stimulation.Cell sap was collect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ELISA was adopt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PGE2 in cell sap collect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Hypothalamic neurocytes were cultured in vitro, added with rrIL-1β(40 μg・L-1) stimulation and the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Bupleurum injection.The changes in the content of PGE2 in cell supernatant were detected by ELISA.An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ample concentration and the inhibition rate of PGE2.Result: The rrIL-1 cells could stimulate in vitro cultured hypothalamic neurocytes to release PGE2 and reach the peak at 10 h.Bupleurum injection could significantly interfere the release of PGE2 in the in vitro model (P

篇2

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收到省人民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后,于11月10日召开全体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此前,10月中旬,由袁荣祥副主任带队赴宁波、温州、台州、丽水征求意见,10月下旬又征求了省级有关部门的意见。现将审议情况报告如下:

2003年我省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来,先后实施清洁空气、大气复合污染防治专项和新一轮治气“三大行动”,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明显进展,大气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有所提高。但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气污染负荷仍然较高。2014年,全省11个设区市中,除舟山外其余均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69个县以上城市中,仅有9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为认真贯彻落实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很有必要重新修订我省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环资委认为,省人民政府提请的修订草案针对本省大气污染防治现状、特点及监管需要对上位法进行了补充、细化和必要的创设,内容基本可行,建议提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同时,提出以下修改意见。

一、关于完善和细化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问题。法律的有效实施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具体可行的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上。修订草案第四条第一、二款和第五十七条虽已依照大气行动计划及其分工方案对部门职责及追责作了规定,但由于部门监管职责不够明朗以及问责追究相对较轻,这不仅容易造成部门间的相互推诿及不作为的现象,而且也容易降低法律的适用性。目前,上海、江苏等地对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都作了较为明确的具体规定,为把“对监管者的监管”落到实处,同时又考虑到与长三角地区的法律衔接,建议修订草案鉴借兄弟省市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和细化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条款,切实达到部门监管职责清晰、问责追究有章可循。

二、关于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问题。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是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一项重要制度。上位法对未达标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作了规定,本修订草案对此没有涉及。但由于目前多数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不达标,这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就显得格外重要。为使这项制度在我省更具操作性,建议修订草案除上位法规定外,应进一步明确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的内容,包括空气质量、因素分析、阶段目标以及各阶段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同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以确保这项制度在我省更好地贯彻实施。

三、关于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总量控制及削减问题。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总量控制及削减对整个大气污染防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修订草案第九条对行政区域和一般排污单位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作了规定,但由于我省“低小散”的“块状经济”明显,区域性污染相对比较突出,加上重点排污单位的污染,直接影响着我省的大气环境质量。如果只按行政区域和一般排污单位分解落实总量控制指标,就容易造成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污染物变相转嫁或被平均的现象,从而规避法律对其总量控制及削减的要求。因此,建议修订草案除行政区域和一般排污单位分解落实总量控制指标外,应重点明确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分解落实总量控制及削减指标,从而实现行政区域和重点区域、一般排污单位和重点排污单位“双控”的目的。

四、关于企业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和实时数据传输责任问题。企业监测设备正常运行是确保数据准确的重要前提,而企业监测实时数据又是企业举证和环境监管部门的法律证据。修订草案第十三条虽对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监测作了规定,但由于目前有的企业法律意识淡薄,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偷排偷放时有发生,给环境执法部门调查取证、及时查处带来难处。为强化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大气环境保护责任,建议修订草案进一步明确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和实时数据传输的责任,并辅以明确、严厉的违法惩罚措施;同时,将企业监测实时数据作为企业举证和环境监管部门的法律证据,以确保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举证有据、环境执法部门监管到位。

五、关于禁止露天焚烧秸秆问题。秸秆处置是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修订草案第四十一条对秸秆处置尤其是禁止露天焚烧秸秆作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目前一些偏远山区农民祖祖辈辈都有靠露天焚烧秸秆的传统习惯,它既可烧死害虫及虫卵,又可肥地。偏远山区集中秸秆处置成本很高,具体实施比较难。为使秸秆处置更切实际,建议修订草案依据上位法第七十七条授权条款,在城镇、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主要干道以及大气环境特殊保护区附近,可以先划定露天焚烧秸秆禁止区域,以确保这些区域真正做到有令禁止、有令能止。

篇3

关键词:岩石边坡,防治,生物措施,

中图分类号: G353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在水利、公路、铁路、矿山等建筑工程建设中,经常有大量的开挖,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大量的土坡和岩石边坡,导致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失衡。相比土质边坡可以通过人工防护和绿化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生态恢复,岩石边坡由于缺少植被生长所必需的土壤条件及养分条件、边坡自身坡度较大等特点很难恢复其原有生态环境。而传统的岩石边坡防护措施如喷锚、浆砌片石骨架、水泥骨架、挡土墙等,虽然能有效确保边坡的稳定却极难防治其边坡灾害,且这些防护措施与周边的景观协调性差,满足不了现代城市景观和人们追求舒适居住环境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变迁,岩石边坡防治的生物措施将日益彰显其发展潜力。

2传统生物防治措施

岩石边坡的生物防治措施,在国外发达国家应用历史较长,国外对之有较明确的定义,即“用活的植物,单独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和非生命的植物材料相组合,以减轻坡在的不稳定和侵蚀”。传统的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人工种草

人工种草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坡面简单播撒草种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其优点在于施工简单、造价低廉,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如由于草籽播撒不均匀、草籽易被雨水冲走、种草成活率低等原因,往往达不到满意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的坡面冲沟、表土流失等边坡病害将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程,使得该技术近年应用较少。

2.2 铺草皮

平铺铺草皮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面铺设天然草皮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其优点在于施工简单、工程造价低、成坪时间短、护坡功效快、施工季节限制少。缺点是由于前期养护管理困难新铺草皮易受各种自然灾害,往往达不到满意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坍滑等边坡灾害也将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程。近年来,由于这些缺点以及草皮来源紧张的原因,使得平铺草皮护坡的作用逐渐受到了限制。

2.3三维植被网植草护坡[1]

三维植被网护坡是利用植物结合三维土工网等工程材料对边坡进行加固。它综合了土工网和植物护坡的优点,起到了复合护坡的作用;土工网不仅具有加固边坡的功能,在播种初期还起到防止冲刷、保持土壤的作用,对减少边坡土壤的水分蒸发,增加入渗量也有良好的作用;同时具有吸热保温的作用,有利于种子发芽、植物生长。

2.4植生袋(带)护坡[1]

植生袋是将含有种子、肥料的无纺布全面附贴在专用PVC网袋内,然后在袋中装入种植土,根据山体形状对垒起来以实现绿化,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基质不易流失,可以堆垒成任何贴合坡体的形状,施工简易。

上述几种措施,都更适用于土体边坡,或弱风化的岩石边坡,一旦边坡自身条件限制,则对植物的选择将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生物防治措施也需要在传统的植被防治基础上作出相应的发展才能顺应不同边坡错综复杂的状况。为了顺应实际情况,以下几种新型生物防治措施应时应景而生:

3新型生物防治措施

3.1 植被混凝土[2]

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是采用特定的混凝土配方和种子配方,对岩石边坡进行防护和绿化的新技术。它需要根据边坡地理位置、边坡角度、岩石性质、绿化要求等来确定水泥、土、腐植质、保水剂、混凝土添加剂(三峡大学专利技术)及混合植绿种子的组成比例,混合植物种子是采用冷季型草种和暖季型草种根据生物生长特性混合优选而成的。其具体做法是:先在岩体上铺上铁丝或塑料网,并用锚钉和锚杆固定。将植被混凝土原料经搅拌后由常规喷锚设备喷射到岩石坡面,形成近10cm厚度的植被混凝土。喷射完毕后,覆盖一层无纺布防晒保墒,水泥使植被混凝土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防护层,经过一段时间洒水养护,青草就会覆盖坡面,揭去无纺布,茂密的青草自然生长,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岩坡防护与绿化问题。但其缺点是成本过高, 并不适合工程建设的经济性考量。

3.2 水泥生态种植基[2]

针对植被混凝土的缺点,国内也开始研究适合岩石边坡喷射施工的水泥生态种植基,水泥生态种植基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多孔人工材料。固体物质包括粗细不同的土壤矿物质颗粒、胶结材料、肥料和有机质以及其它混合物,土壤选用适合于植被生长的土壤,胶结材料为低碱性水泥和河砂,在种植基固体物质之间,是形状和大小都不相同的空隙,空隙由成孔材料产生,成孔材料采用稻草秸杆,空隙中充满水分和空气,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植被混凝土优点,弥补了其经济性不足的缺点。

3.3 客土喷播护坡技术[3]

所谓客土喷播技术,就是将植物生长的基础――土壤与有机基材、粘结剂、保水剂、肥料、酸碱调节剂和种子等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机械充分搅拌均匀后,利用客土喷播机提供的动力喷射到坡面上形成植物生长的土壤层,种子发芽、生长成坪后,可以对边坡的稳定起到有效的保护,从而达到快速重建植被生态系统和生物护坡的目的。客土喷播防护边坡主要靠植物的根系来实现,植物根系垂直扎入较为稳定的岩土层,如同在边坡上打了无数的锚杆,对边坡起到锚固的作用,浅层交错盘结的根系对边坡起到加筋的作用,把整个边坡连接成有机整体。此外,植物的茎叶能避免坡面被雨水直接冲刷,并能有效减缓地表径流速度,从而起到保护边坡的作用。

3.4六边形混凝土空心砖植物护坡技术[4]

六边形混凝土空心砖植物护坡技术适用于坡度缓于1∶ 0.75 的全风化、强风化的岩石边坡。可防止边坡受雨水侵蚀,避免坡面上产生沟槽。该技术优点在于节省材料,造价较低,施工方便,宜在春秋施工,雨季施工时,为使草种免受雨水冲失,应加盖无纺布等。其缺点是不能全覆盖护坡,易出现局部斑秃;蓄水能力一般;维护烦琐,人工浇灌时水分会沿坡流失,费工费水。

3.5 浆砌片石骨架植草护坡技术[5]

浆砌片石骨架植草护坡技术是指用浆砌片石在坡面形成框架,在框架里铺填种植土,然后喷播植草的一种边坡护坡措施。这一技术适用于边坡高度不高且坡度较缓的各种强风化岩石边坡。

4 生态护坡植物选择

为了更好地达到护坡的绿化效果,植物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植物的选择应该注意以下几点[6]:一是要充分考虑施工目的和绿化目标;二是要适应施工场地气候,发芽能力、繁殖能力旺盛;三是能改善土壤性质,使之肥沃化,地表植被效果好,土壤加固效果好;四是不同特性的植物要组合选择;五是种子容易获取、使用安全。岩石边治生物措施常选用的植物是高羊茅、白三叶、狗牙根、黑麦草、结缕草以及早熟禾等。

5 结语

现代城市应是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不能一味注重经济效益发展而忽略对生态的保护,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生物措施能有效地对边坡灾害进行防治, 不仅有利于边坡的稳定,而且还可恢复植被、吸收噪声、减少太阳辐射、净化大气污染、调节局部小气候等这样得以实现边坡防护和景观绿化两大功能的完美结合。生物措施中植被的根系有提高表层土粘聚力的作用,同时由于土体加筋材料的形成,对于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有很大的意义。这种防护方式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也是边坡防护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陈莉,曾光辉,程心意,史启敏,浅议植被护坡的应用及发展[J],2007,9(38):127-130

[2]张俊云,周德培,李绍才,岩石边坡生态种植基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20(2):239-242

[3]肖建波,客土喷播技术介绍[J],北京水务,2009,4:39-40

[4]赵警卫,芦建国,王荣华,七种生态护坡在高速公路边坡的应用效果[J],公路,2006,1(1):201-204

篇4

在杭州东方电子商务园,我见到了“车蚂蚁”团队成员之一,欧阳锋。

从B2C到C2B量身定制养护方案

欧阳锋不是“西毒”,他的真名叫文威,是车蚂蚁本地汽车服务平台的品牌总监。车蚂蚁的核心团队从阿里巴巴集团走出来,因此公司也传承了阿里文化,同事之间的称呼都以花名代替。因为公司做的是汽车服务平台,同事花名也多与汽车有关,办公室里会经常听到“威震天,过来一下”、“轮胎,这个事情你来处理一下”的声音。

“我们经营的是汽车后市场服务。”欧阳锋说。何谓后市场?欧阳锋介绍,汽车的前市场、中市场是围绕买车前和刚买车时的一系列产品市场。而汽车后市场则包括汽车保险、贷款、保养维修、汽车租赁、打车等一系列产品服务市场。

2011年,2号车库――一家汽车用品行业垂直B2C网站平台开始创立,这便是车蚂蚁的前身。但在探索的过程中,团队渐渐发现一个问题,B2C模式对于2号车库来说“太重”,要建仓储、仓库,还要拥有自己的物流,比起淘宝、京东这些早已占领市场的B2C网站,没有优势。因此在摸索中,受到在线服务交易平台“猪八戒网”的启发,2013年4月,车蚂蚁平台全新上线。改版后的车蚂蚁采用C2B模式,即车主在平台上发起汽车保养需求,提出预算,什么时间有空。网站再根据其要求,提出几套方案,由车主从几套方案中选择最合适的一套,可谓汽车保养的“私人订制”。

“车主在过了保之后要保养汽车,一般有两个途径:4S店和周边的汽车服务门店。4S店保养一般价格较贵,而去非4S店保养,车主也会有顾虑,比如服务质量是否OK、提供的汽车配件是不是正品。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如何让车主选择服务有保障的汽车保养店。”欧阳锋说。

输入车型和公里数就能显示好几种服务套餐供选择

从去年4月开始,大半年里,车蚂蚁团队首先是跑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进行商户整合以及思想培育工作。第二是在杭州进行小规模测试,即车主能否接受互联网时代的养车方式,以验证这种模式是否为市场所接受和认可。“当时在阿里巴巴的测试显示,反响很好。”这些测试和推广的结果让团队成员们很有信心。

在推广的过程中,车蚂蚁通过在楼宇投放视频广告、电台广告、发放DM宣传单、软文及网络广告等方式,已经做了初步的推广尝试。“我们把DM单页做成两面设计,一面是宣传内容,另一面是临时停车卡。这种方式,很多人都乐意接受。”

毕竟线上养车这种方式对于大多数车主还是闻所未闻,那么,如何确保车主能够接受这种方式?欧阳锋对此表示胸有成竹。

“车主刚买车时会在4S店经历一段时间的保养期,无法接受来自第三方的信息,因为他已经认准了4S店。而过了保养期,车主就没有了选择。车蚂蚁则给了车主一个选择的机会。”欧阳锋还认为,大部分车主懂开车,却不懂养车。“国内的城市生活这么忙碌,有时间研究如何保养车吗?”例如机油、机滤,什么时候换,换什么牌子,车蚂蚁都会一一列出方案。“就拿科鲁兹某型号的车来说,这种车型的机油是全合成还是半合成,机滤牌子是、博士还是环球,匹配度要求非常高。我们将告诉车主这些知识,帮他做决策。”

在车蚂蚁网站,车主只要输入车型和已经跑了多少公里的数据,点击检测,就能显示汽车需要做哪些服务。“如果还不放心,车蚂蚁还会告诉你,同类型的套餐已有多少人选择,让车主对所选服务更有信心。”

与车蚂蚁合作的汽车门店,其维修环境和服务流程都经过了检验。而维修保养所需配件,全部是原厂拿货,并非寄给车主,而是寄到车主要去的服务门店,经过验货之后再签收。车主只要享受养车服务就好。而产品如果出现质量问题,车蚂蚁负全责。

现阶段没有考虑盈利毕竟潜在市场是广阔的

就像其他电商大佬一样,起步阶段确实是个漫长的过程。目前车蚂蚁还未开始盈利,不过欧阳锋表示,团队现在要做的,还是让更多人接受这种方式。国内已有不少网站开始借鉴这种模式。“我们起码早起步半年。”

据统计,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保守估计有2亿辆,而杭州市的汽车保有量约为110万辆,其中在2009年前买的车,即需要做养护的汽车,则占总数70%以上。“站到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这个市场的空间非常大,我们并不担心盈利问题。”

篇5

关键词:朝阳;鲜食枣;无公害;丰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S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8-0042-02

0前言

枣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已有400余年。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大面积栽植枣树的国家,全国现有枣树面积10000余万亩,年产鲜枣11~13亿公斤,其中,优质鲜枣产量仅占总产量的5%左右。当今全世界仅有韩国有枣树生产,其它国家没有。所以,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枣果及其枣加工产品出口国家。在世界枣树生产和贸易中占绝对优势,从消费趋势看,枣果及加工品,以其独特风味和保健价值,已被西方人所接受,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价格上扬。目前,全国人均枣果占有量不足1kg,国内市场的潜力很大。朝阳地区现有2~30a生枣树100万株,总面积5000亩,总产量在50000kg左右,农民积极性很高。

1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

1.1无公害食品的定义

我国对无公害食品(通称绿色食品)的定义是“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方式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我国规定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档。

1.2生产无公害果食品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耗者对食品的需要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无污染、营养、安全的无公害食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2001年国家农业部开始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力争用5a的时间,使大多数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质量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全国将在很短时间内逐步实行无公害食品的市场准入制。

鉴于上述情况,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不仅是未来发展方向,也是农产品增值和市场开发的热点,势在必行。

1.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1.3.1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特点无公害果品是特指无污染、安全、优质果品。决定了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特点是生产全过程无公害化和果品质量的提高。

生产无公害果品,在实施每一项技术时,既要考虑无公害,又要兼顾产量和质量。

1.3.2无公害果品生产途径

(1)保护环境,减少工业污染(土、水、空气)。

(2)科学合理施肥,阻止化肥污染:施肥要做到: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如堆肥、厩肥、饼肥等;园地间种草木樨、沙打旺等绿肥作用,既能改善土壤肥力,又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推广应用无污染、用量小、肥效高腐植酸粪肥料和微生物肥料;使用化肥时,要与有机肥、微生物肥料配合使用,并限制用量。禁用化肥中的硝态氮肥。化肥用作追肥要在果实采收前20d停用。

(3)综合防治病虫害,防止农药污染: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限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重视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的应用。

(4)搞好储运,防止产后污染:果实采收后,要在无污染的地方储藏,并禁忌用不准使用的防腐剂、杀菌剂处理。

(5)建立健全无公害果品监测体系:一要产地环境监测,控制污染;二要对果农的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测,以提高无公害优质果品的合格率,保证无公害果品的质量。

2鲜食优良品种枣园的管理

2.1园地选择

枣树为喜温、喜光树种,为了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枣园要选择在背风向阳、土壤肥沃、地下水位在1.5m以下、排灌良好的地方。注意不要在低洼地和风口的地方建园。生产无公害枣果,必须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境条件要求,严格选择园址。

2.2栽植方式和栽植密度

鲜食枣品种枣树,以生产无公害优质枣果供应市场为目的,适宜建纯枣园,采用宽行密植的栽植方式,以便于实行集约化管理,达到高产、高效、优质的经营目标。栽植密度应根据气候、土壤条件、品种特性而定。一般密植枣园,行株距4×1.5m(每亩111株)、4×2m(每亩83株)、4×3m(每亩55株);较高密度枣园,行株距为3×1.0m(每亩222株)、3×1.5m(每亩148株)。平地栽植枣树要求南北行。山地光照条件好,可进行等高栽植。

2.3整地

根据设计的行株距,于栽植的前一年雨季进行整地。整地方式采用水平沟(宽80~100cm、深70cm)整地和大穴状(穴径80~100cm、深70cm)整地两种形式。整地时将上层熟土与下层生土分别放置,用表层熟土回填。同时利用草灌植物进行分层压青。

2.4 土壤管理

2.4.1深翻扩穴深翻扩穴的时期,秋季在采果后至土壤上冻前,春季可在土壤解冻后进行。在距树冠投影外缘,挖环状沟,深60~80cm,宽1m,不要伤粗根太多,并注意将表土与心土分开堆放,用表土回填。以后随树冠的扩大再逐a向外扩展,深翻要与施有机肥结合进行,深翻后要进行灌水。

2.4.2刨树盘、除根f春季枣树萌芽前,在树冠投影范围内,刨松土壤15~25cm深,目的在于改善土壤结构、蓄水保土、增厚活土层、促进根系生长。清除根f可减少养分的消耗,因为根f的发生,对树势及结果影响很大,必须及时刨除。

2.4.3中耕除草在生长期内对枣园经常进行中耕除草,可防止地表板结,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肥料分解,消除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中耕除草全年可进行3~5次,中耕深度为6~10cm。

2.4.4间作绿肥作物枣园间作绿肥可以供给枣树有机肥料,还起到了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稳定土温等作用。绿肥要及时刈割,就地翻压或堆沤,也可用于覆盖树盘。适于枣园间作的绿肥植物很多,如草木樨、沙打旺等。

2.4.5覆草在树冠下或全园覆盖杂草、绿肥作物、农作物碎秸秆等,一般覆盖物厚度为20~25cm。作用是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4.6施肥管理施肥时期:秋季施基肥,在枣树落叶后施入有机肥料(圈肥、堆肥、绿肥等),加混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施基肥也可在春季萌芽前进行。追肥分四期进行,第一次在萌芽前,以氮肥为主,适当配合磷肥。此期追肥能使萌芽整齐,促进枝叶生长,有利花芽分化;第二次追肥在开花前,以氮肥为主,配以适量磷肥。此期追肥可促进开花坐果,提高坐果率;第三次追肥在幼果发育期(坐果后)。在施氮肥的同时,增施磷钾肥。其作用是促进幼果生长,避免因营养不良而导致大量落果;第四次在果实迅速发育期,此期氮磷钾配合施用,以促进果实膨大和糖分积累,提高枣果品质。

3无公害果品生产病虫害防治要点

3.1人工防治

人工防治是最古老且沿用至今仍在采用的有效病虫害防治办法,人工防治包括人工捕捉、刮树皮、摘除病虫果和剪除病虫枝、刨树盘、清扫果园枯枝落叶、树干绑缚草绳草把诱虫、树盘覆地膜、绑塑料裙阻止害虫上树等措施,以上方法多用于越冬代各虫态的清除,以压低病虫害发生的基数。如做得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无公害果品生产的首选防治措施。

3.2检疫防治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限制进入对生产构成重大威胁的病虫对象,这些病虫以特有的方式寄生在植物材料或其产品中(包括接穗、种子、苗木、果实、木材中),并随之传播。因此,要万分注意检疫,以杜绝后患。如枣树苗木、接穗必须对枣疯病进行严格检疫。

3.3物理方法

主要有灯光和点燃火堆诱杀成虫、涂粘虫胶粘虫等。

3.4农业栽培措施防治

如通过合理的平衡施肥壮树抗病;合理修剪保证树体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防止病虫害发生;园地生草,改变果园的生物种群;禁止混栽,避免病虫交叉为害等。

3.5生物防治

依靠天敌及其代谢物,对特定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进行控制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

在枣园中生物防治过程,主要是捕食性和寄生性等天敌,对植食性害虫进行捕杀的过程。生物防治可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降低农药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如介壳虫和红蜘蛛类较难防治的虫、螨类,可发挥生物防治的优势。黑缘红瓢虫是介壳虫的天敌,每头瓢虫一生可捕食2000头介壳虫,其幼虫和成虫可捕食介壳虫的卵、若虫和成虫;如防治桃小食心虫可在成虫出现期运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糖醋液(红糖0.5斤、醋1斤、水10斤,混合配制),诱杀雄蛾,每亩枣园均匀的挂6个糖醋液罐(挂在树冠中部),即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3.6药物选择与防治

优先采用的农药制剂,如:(1)植物源农药,如除虫菊、松脂合剂等。(2)微生物源农药(活体)Bt制剂、浏阳霉素等。

(3)农用抗生素类农药,如农用链霉素、四环素等。(4)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农药,如灭幼脲等。(5)性信息引诱剂,如桃小食心虫及枣黏虫性诱剂等。(6)矿物源制剂与配剂,如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锌、高锰酸钾、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

允许使用的人工合成的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如多菌灵、粉锈宁、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

采用化学防治,一定要坚持保护天敌生物,减少环境污染的原则,还要遵循农药使用规则和执行国家关于农药在果品生产中有关残留有害物质的标准。

4结论

通过优良品种的正确选用,合理定植枣园,加强土肥水管理,正确修剪,采取措施提高座果率,正确选用农药,果品无公害,达到1年见果,4~5年大量结果。6年以后亩产量1000~1500kg且连年丰产。

参考文献

[1] 刘春治.果树栽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 王立新.经济种栽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3] 肖福.枣,栗,榛栽培[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篇6

关键词:森林  病虫害  综合防治方法   

    0 引言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从维护生态平衡的观点出发,采取综合防治和生态控制措施,强化预防工作,实行综合治理。在指导思想上,要实现由重除治向重预防转变。在防治策略上,采取综合性营林措施,搞好重点林业工程项目,将病虫害预防措施纳入规划设计中,实现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转变。

    1 综合治理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单靠其中某一种措施往往不能达到防治的目的,有时还会引起其它的一些不良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专家小组对综合治理下了如下定义:害虫综合治理是一种防治方案,它能控制害虫的发生,避免相互矛盾,尽量发挥有机地调和作用,保持经济允许水平之下的防治体系。

    2 综合治理的原则

    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是一个病虫控制的系统工程,即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整个森林生产、栽植及养护管理等过程中,都要有计划地应用改善栽植养护技术,调节生态环境,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不使其形成超出危害标准要求的策略及措施。要使自然防治和人为防治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加强自然防治能力。

    在实行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2.1 从生态学角度出发 森林、病虫、天敌三者之间有的相互依存,有的相互制约。当它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环境中时,它们的发生、消长、生存又与这个环境的状态关系极为密切。这些生物与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就是在育苗、移栽和养护管理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地调节和操纵生态系统里某些组成部分,以创造一个有利于植物及病虫天敌的生存,而不利于病虫孳生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从而预防或减少病虫的发生与危害。

    2.2 从安全角度出发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里各组成成分的运动规律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既针对不同对象,又考虑整个生态系统当时和以后的影响,灵活、协调地选用一种或几种适合园林实际条件的有效技术和方法。如园林管理技术、病虫天敌的保护和利用、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对不同的病虫害,采用不同对策。几项措施取长补短,相互辅佐,并注意实施的时间和方法,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将对生态系统内外产生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既控制了病虫危害,又保护了人、天敌和植物的安全。

    2.3 从保护环境,恢复和促进生态平衡,有利于自然控制角度出发 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并不排除化学农药的使用,而是要求从病虫、植物、天敌、环境之间的自然关系出发,科学地选择及合理地使用农药,在城市园林中应特别注意选择高效、无毒或低毒、污染轻、有选择性的农药(如苏云金杆菌乳剂、灭幼脲等),防止对人畜造成毒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充分保护和利用天敌,逐步加强自然控制的各个因素,不断增强自然控制力。

    2.4 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 防治病虫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病虫的危害,使其危害程度低到不足以造成经济损失。因而经济允许水平(经济阀值)是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概念。人们必须研究病虫的数量发展到何种程度,才能采取防治措施,以阻止病虫达到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这就是防治指标。病虫危害程度低于防治指标,可不防治;否则,必须掌握有利时机,及时防治。顺便需要指出的是:在以城镇街道、公园绿地、厂矿及企事业单位的园林绿化为主体时,则不完全适合上述经济观点。因该园林模式是以生态及绿化观赏效益为目的,而非经济效益,且不可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病虫的防治。

  3 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

    3.1 搞好城市森林的种植规划 在考虑城市美化的基础上合理配置植物品种,要注意长远解决病虫害问题。针对本地区发生严重的害虫种类,减少其喜食植物的种植,多规划和栽植抗病虫的或耐性强的植物,减少有害生物的适生寄主。

    3.2 防治有害生物入侵,加快“三个体系”建设 

近年来,外来有害生物对我国林业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尤其是美国白蛾在我区周边的天津、辽宁、河北、陕西等地严重发生,直接对我区林业构成威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海关、商检、森检部门和木材检查站要各司其职、协同作战,严密堵塞外部入侵渠道。林业部门要坚持每年疫情普查制度,抓好常年监测工作,适时开展专项调查,发现病死树和新的有害生物,及时上报送检。

    3.3 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在相当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相关。对生长势差的应及时施肥、浇水、松土锄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虫枝条。这样不但可以调节植物养分,还可以减少病虫来源,通风透光增强树势,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越冬、繁衍、为害的环境条件。

    3.4 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

    3.4.1 保护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是持久的,效果是显着的。一旦天敌在田间建立了自己的种群,它就可以长期持续地对害虫发挥控制作用,这是化学农药所无法达到的。城市具备开展生物防治的条件,一是城市林业种类丰富,适合天敌的生存和繁衍,我们应该加强对天敌的利用和保护,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创造利于天敌群落发展的条件。二是城市建筑对园林植被的分割形成的“海岛生态”有利于释放天敌。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加强了对植保工作的立法和管理,建立了植物保护工作新的管理标准,特别是作为可持续植物保护中重要措施的生物防治技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很多生产和销售害虫天敌产品的公司,生物防治正逐步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3.4.2 选择使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天敌,消灭害虫,对人畜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讲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如:利用bt乳剂防治国槐尺蠖,每年喷两遍药即可控制其危害,而用化学农药每代害虫都必须防治两遍以上。1987年郑州市森林大袋蛾大发生,危害成灾,施用生物农药灭幼脲进行超低容量飞喷防治,防治效果达到98%以上,完全控制了该虫再度大发生,分析原因主要是既消灭了害虫又保护了天敌。生物农药除了bt 乳剂、灭幼脲外,最近几年生产的花保、烟渗碱等,这些都是防治园林病虫害的首选农药。

    3.5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化学防治只在必需应急时进行,实施靶标防治,尽可能地选用具有选择性、低毒、对环境污染小的药剂,少用或不用广谱性的化学农药,经常变化用药品种和混用配方,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施药方式也应采取涂茎、根施和注射等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6 改进农药施用技术 目前,城市病虫害防治中大多使用常规喷雾方法。据测算,常规喷雾从施药器械喷洒出去的农药只有25%至50%能沉积在植物叶片上,不足1%的农药能沉积在靶标害虫上,而仅有0.03%的药剂能起到杀虫作用。这种施药方法不仅效率低,造成农药浪费,还使大量农药流失到非靶标环境中,造成人畜中毒,污染环境。因此必须改进化学农药的施用(特别是喷雾)技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降低农药在非靶标环境中的投放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3.7 稳定森防队伍,确保资金投入 各级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承担着森林病虫害防治、预测预报和森林植物检疫的重要职责,担负着保护国土生态安全和生态建设成果的重要责任。因此,各级人民政府要重视和加强森防队伍的建设,确保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篇7

关键词:森林  病虫害  综合防治方法   

        0 引言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从维护生态平衡的观点出发,采取综合防治和生态控制措施,强化预防工作,实行综合治理。在指导思想上,要实现由重除治向重预防转变。在防治策略上,采取综合性营林措施,搞好重点林业工程项目,将病虫害预防措施纳入规划设计中,实现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转变。

        1 综合治理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单靠其中某一种措施往往不能达到防治的目的,有时还会引起其它的一些不良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专家小组对综合治理下了如下定义:害虫综合治理是一种防治方案,它能控制害虫的发生,避免相互矛盾,尽量发挥有机地调和作用,保持经济允许水平之下的防治体系。

        2 综合治理的原则

        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是一个病虫控制的系统工程,即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整个森林生产、栽植及养护管理等过程中,都要有计划地应用改善栽植养护技术,调节生态环境,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不使其形成超出危害标准要求的策略及措施。要使自然防治和人为防治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加强自然防治能力。

        在实行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2.1 从生态学角度出发 森林、病虫、天敌三者之间有的相互依存,有的相互制约。当它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环境中时,它们的发生、消长、生存又与这个环境的状态关系极为密切。这些生物与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就是在育苗、移栽和养护管理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地调节和操纵生态系统里某些组成部分,以创造一个有利于植物及病虫天敌的生存,而不利于病虫孳生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从而预防或减少病虫的发生与危害。

        2.2 从安全角度出发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里各组成成分的运动规律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既针对不同对象,又考虑整个生态系统当时和以后的影响,灵活、协调地选用一种或几种适合园林实际条件的有效技术和方法。如园林管理技术、病虫天敌的保护和利用、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对不同的病虫害,采用不同对策。几项措施取长补短,相互辅佐,并注意实施的时间和方法,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将对生态系统内外产生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既控制了病虫危害,又保护了人、天敌和植物的安全。

        2.3 从保护环境,恢复和促进生态平衡,有利于自然控制角度出发 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并不排除化学农药的使用,而是要求从病虫、植物、天敌、环境之间的自然关系出发,科学地选择及合理地使用农药,在城市园林中应特别注意选择高效、无毒或低毒、污染轻、有选择性的农药(如苏云金杆菌乳剂、灭幼脲等),防止对人畜造成毒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充分保护和利用天敌,逐步加强自然控制的各个因素,不断增强自然控制力。

        2.4 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 防治病虫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病虫的危害,使其危害程度低到不足以造成经济损失。因而经济允许水平(经济阀值)是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概念。人们必须研究病虫的数量发展到何种程度,才能采取防治措施,以阻止病虫达到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这就是防治指标。病虫危害程度低于防治指标,可不防治;否则,必须掌握有利时机,及时防治。顺便需要指出的是:在以城镇街道、公园绿地、厂矿及企事业单位的园林绿化为主体时,则不完全适合上述经济观点。因该园林模式是以生态及绿化观赏效益为目的,而非经济效益,且不可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病虫的防治。

        3 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

        3.1 搞好城市森林的种植规划 在考虑城市美化的基础上合理配置植物品种,要注意长远解决病虫害问题。针对本地区发生严重的害虫种类,减少其喜食植物的种植,多规划和栽植抗病虫的或耐性强的植物,减少有害生物的适生寄主。

        3.2 防治有害生物入侵,加快“三个体系”建设

近年来,外来有害生物对我国林业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尤其是美国白蛾在我区周边的天津、辽宁、河北、陕西等地严重发生,直接对我区林业构成威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海关、商检、森检部门和木材检查站要各司其职、协同作战,严密堵塞外部入侵渠道。林业部门要坚持每年疫情普查制度,抓好常年监测工作,适时开展专项调查,发现病死树和新的有害生物,及时上报送检。

        3.3 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在相当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相关。对生长势差的应及时施肥、浇水、松土锄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虫枝条。这样不但可以调节植物养分,还可以减少病虫来源,通风透光增强树势,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越冬、繁衍、为害的环境条件。

篇8

【关键词】法库县绿色食品玉米生产技术

一、适用地区

法库及周边地区绿色食品春玉米生产。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适用政协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著名日期的引用文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9317大气污染浓度限制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科学栽培

通过选用抗、耐病虫品种,轮作倒茬,科学灌水和施肥等一系列栽培管理措施,提高玉米本身抗病虫和抗逆能力,预防和减轻病虫害发生的方法。

2.安全控害

在科学栽培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合理的农业、物理、生物、生态等防治措施与规范的化学防治技术,把病虫草鼠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一下,将农药等有害物质在农田环境及玉米产品中的残留控制在国家标准允许的水平内,使其对生态环境以及包括人畜、天敌在内的非靶标生物的负面影响降低至最低限度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3.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生物及其天然的代谢产物防止玉米病虫害的方法。

4.物理防治

根据病虫对某些物理因素的反应规律,利用物理因子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5.生态防治

利用寄主与有害生物对环境条件要求的差异,创造一个有利于玉米生长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繁衍的环境条件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目的的方法。

6.化学防治

利用化学药剂来防治玉米病虫害的方法。

7.安全间隔期

最后一次施药局里收获的天数

四、产地环境

大气环境:应符合GB9137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浓度限制值执行。

土壤环境:应符合15618中的二类二级标准,并要求土壤肥沃,适于玉米生长。

水质环境:水质应符合GB5084规定。

法库地区按照绿色食品环境质量标准2010年全境环评合格。

五、生产管理措施

1.选地

选择保水保肥,排水条件较好的中上等费力地块。

2.整地改土

争取做到秋翻,秋耙压。早春土壤化冻15cm左右时,采用耙、耢、起垄、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3.品种选用

根据当地的热量资源选择生育期长短适宜、品质优良、抗逆性强、审定推广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平原地区生育期在130左右,法库部分山区生育期在120~125天之间。

4.种子检疫

选用的种子要经过检疫,不合格的种子严禁种植。

5.种子质量

种子纯度、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超过85%。

6.种子处理

播前将种子在阳光下晒2~3小时,若种子表面有病菌孢子时,可采用温汤浸种灭菌,用55~57℃温水,浸泡4~5小时;或实行种子包衣技术防治地下害虫。

7.施基肥

7.1肥料施用应符合NY/T394要求,优先选用绿色食品专用肥料。也可选用腐熟的农肥。

7.2每亩施用优质有机肥1500~2000 kg。若土壤缺磷或缺钾,可配合施用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磷酸二铵、硫酸钾等,一般每亩施用磷肥10~30 kg,钾肥5~10 kg,氮肥,以尿素计,每亩总量不超过20kg。

六、播种及种植密度

1.播种时间

在5~10cm土层低温稳定在8~10℃时播种,具体时间是4月中、下旬,提倡适时早播,充分利用底墒。(不包括保护地玉米)。

2.播种方法

畜力播种可采用垄作,机械播种可采用平作,行距55~60cm,株距依密度而定,也可采用大垄双行、“比空”方式种植。采用条播或穴播。

3.播种量

条播每亩用种3~4kg,点播每亩用种2.5~3.5 kg,精量播种用种1.5 kg。

4.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以3~5cm为宜,土干深些,土湿浅些。浮土厚薄一致,播后进行镇压。

5.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因品种、土壤肥力、播种早晚、种植方式不同而异,一般种植密度为3000~4500株/亩。矮秆、株型紧凑品种宜密,土壤肥力高宜密,播种期晚宜密,大垄双行、“比空”种植宜密。

七、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1.1补苗

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查苗。缺苗严重时要及时补种,不严重时可采用借苗或移栽补苗。

1.2适时间苗、定苗

玉米间苗宜早,间苗次数一般依田间出苗率、病虫害危害程度掌握。一次间苗、定苗,可在幼苗4~5片叶时进行。二次间苗,第一次在3~4片疏苗,第二次在4~5片叶时定苗。

1.3种耕除草

1.3.1中耕

铲趟要适时及早进行。定苗前和拔节前各铲趟一次。要将苗眼和苗旁的杂草铲净,产后即趟地。

1.3.2杂草的综合防治

严格执行杂草的检疫制度,控制杂草传播;清选种子、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清除灌溉水中的杂草种子,防止杂草种子入田。

1.3.3除草剂的使用

下列除草剂可任选一种。

1.3.3.1每667m2用麦草畏(百草敌 dicamda)48%水剂25ml~40ml,在玉米4叶~6叶期,对水喷雾。有风天不要施药。

1.3.3.2每667m2用二甲戊乐灵(除草通 pendimethalin)33%乳油150ml~200ml,在播种后或出苗前5d对水喷施在土壤表面。注意此药对鱼有毒。

1.3.3.3每667m2用乙草胺(acetochlor)50%乳油100ml~160ml,在播种后或出苗前对水喷施在土壤表面。乙草胺对已出杂草无效。

2.穗期管理

2.1 追肥

若玉米植株生长较弱,应在拔节后追肥;若玉米植物生长旺盛,则在大喇叭口期追攻穗肥。每667m2可追尿素10kg~15kg。

2.2 灌水

抽穗开花期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每667m2不超过50 m3。

2.3中耕培土

在施入穗肥后,要随即进行中耕培土。

八、病虫害防治

农药使用应符合NY/T393的要求。

1.病害防治

以选择抗病品种最为有效。其他措施包括及时清除田间遗留的病残株;清除地头和田间杂草;避免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力。

1.1玉米丝黑穗病

20%粉锈宁乳剂200ml拌50kg种子。

1.2玉米茎基腐病

播种前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0.2%拌种。

1.3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灰斑病、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可在玉米心叶末期到抽穗期或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防一次,连续防治2~3次。

2.虫害防治

2.1 地下害虫(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

2.1.1农艺措施

通过耕翻、清除杂草上的虫卵和幼虫等。

2.1.2化学防治

下列方法可任选一种。

2.1.2.1 用50%辛硫磷(phoxim)乳油50ml,对水500g拌玉米种子40kg~50kg,堆放3h~4h后再播种。拌种在遮光条件下操作。

2.1.2.2 施毒土,每667m2用50%辛硫磷乳油100ml,加水500g,拌入20kg细干土中,施入垄沟中。

2.2 玉米螟

2.2.1 农艺措施

选用抗虫品种;处理越冬寄主,在5月中旬以前对寄主有玉米螟的秸秆、根茬等用100g/ m3白僵菌粉剂封垛。

2.2.2 生物防治

2.2.2.1赤眼蜂释放

在玉米螟产卵始、盛末期各放赤眼蜂一次,视虫情程度决定放蜂数量。每667m2 每次释放1~3万头,卵盛期加大放蜂量。

2.2.2.2 白僵菌施用

将含40~80亿/g孢子的菌粉1份,拌颗粒10~20份,于玉米心叶期以每667m21.5kg~2kg施在玉米顶叶内侧。

2.2.3物理防治

玉米螟趋光性强,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于玉米螟成虫羽化初期开始,每晚9h到次日4h开灯。

2.3 粘虫(夜盗虫)

2.3.1 药剂防治

每667m2用80%敌敌畏(dichlorvos)乳油100~150ml,对水稀释1000~1500倍液喷雾。

2.3.2 诱蛾采卵

在田间插草把(谷草把、稻草把、玉米干叶把)诱蛾产卵,将卵集中消灭。

九、收获

1.收获期

当植株基部叶片变黄、苞叶呈黄白色而松散、籽粒变硬呈固有粒形和粒色时,及时收获。

2.收获方法

采用站秆人工收获或机械收获,不可地面堆放,单收、单运、单放、单贮,防止与非绿色食品玉米混杂。

3.产品质量

收获后及时进行晾晒。籽粒含水量达到20%以下时脱粒,脱粒后进行清选。产品质量达到NY/T418的要求。

十、其他

篇9

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农业病害虫的防治环节尤为重要。目前主要是采用化学农药来抑制农业病虫害的频发,虽然具有快速、高效、使用灵活等优点,但是随着化学药剂的增加和盲目大量的施用,致使农业害虫的抗药性提高,施药次数增多,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药的效能降低,杀伤天敌,破坏生态平衡,使自然控制虫害能力减弱;由此产生残毒,污染环境,使多种鸟类、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此外,还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等。

要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必须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综合防治的方法来治理农业病虫害。无论是从生态角度还是经济角度,这都被认为是最有吸引力的方法。

一、农业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农业病虫害发生潜在危害性大,传播广泛,各种农作物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区,各种材料可能带来不同的病虫害,一旦这些病虫害在某地区发生为害后,就有可能传播到其他不同地区、不同的作物上,给这些病虫害传播到大范围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由于虫害病害种类多样,一般虫害、病害发生多是多种害虫、多种病原物共同侵染为害所致,症状复杂,给诊断和防治带来了困难。

二、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内容

农业病虫害的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在病虫害预测、诊断以及调查危害的实际情况、分析发生流行的条件和规律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通盘考虑,将植物检疫、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等防治手段和措施加以优化组合和协调运用,探求一种综合防治方法,充分把握农作物生长的生理时期和病虫害的最佳防治时期,经济、有效地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之下,从而获得最佳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昆虫学家马世骏这样定义:“综合防治是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易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方法,以及其它有效的生态手段,把害虫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以达到保证人畜健康和增加生产的目的”。

农业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包含着生态学、经济学、环境与资源保护学等多个学科视角的理论思想。从生态学视角看,农业的高产稳产必须建立在植物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司的协调基础上,从而建立或保持最好的农业生态系统,不断促进和培养环境资源。从经济学视角看,要充分重视自然控制因素,有计划、灵活地选用必要的防治措施,讲求实效,降低生产成本,把害虫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从环境与资源保护学视角看,根据环境保护原则,科学地选择和使用农药,尽量减少农业生态系统以至整个生物圈的有害副作用,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注意问题

农业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从农业生产的全局或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出发,创造抑制病害发生危害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有益生物存在繁殖的条件,因地制宜,优化协调各种防治措施进行病虫害治理。

因此,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充分利用自然天敌,可通过人工繁殖、引进、移植天敌等技术进行生物防治。第二,要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做好田间及时排灌和清理工作,可提高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有效控制病原生物的侵染。第三,要把握最佳时期防治,同时强化预警和监测机制。第四,科学使用生物制剂,研发高效、低毒、低残毒生物农药。第五,合理运用转基因技术,有效防控病虫害的发生。

四、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法律思考

(一)现行法律政策的缺失

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涉及政策法律较多的就是植物检疫防治。植物检疫防治方法也称为法规防治方法。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首部以动植物检疫为主题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实施条例》,规定了检疫职权问题、检疫措施和法律责任等具体问题,还颁布了若干具体的办法和名录,出台了与国内动植物检疫直接相关的众多规范性文件,其中最具约束力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条例》,对疫情的预防、产品的检疫和紧急防治等制度都作了明确的规定。然而与很多国家诸如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相比,我国的立法起步晚且不完备,国外的动植物检疫立法较早,在实践操作中又附之配套法规、检疫规程,这些都值得我国进行学习和借鉴。

此外,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只要求“有关部门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和“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激素。”没有对污染防治的具体监管、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各项措施作出详细规定,有待于法律的进一步完善。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存在着法律效力不强、条例内容滞后等问题,呼吁《农药法》的正式出台。

随后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虽然规定:“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种子、农业机械等可能危害人畜安全的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经营,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登记或者许可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资料的安全使用制度,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生产资料和其他禁止使用的产品。”以及“健全动植物检疫、防疫体系,加强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杂草、鼠害防治”,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如何进行农

转贴于

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问题,立法尚有不足。

2009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规定了“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限量规定及其检验方法与规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制定。”但是农药残留的具体标准尚没有作出规定,需要严格掌控农药残留的具体指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转基因农作物技术发展较快,然而却没有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对此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段子渊处长出席北京生命科学论坛第四次会议时,呼吁尽快出台《转基因法》,将各个部门的十多个条例统一在一起,以便引导转基因产业迅速壮大,同时加强安全管理。

除了上述立法的不完善,没有一部关于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方面的专门性的法律法规,缺乏针对性和强制保障力;也存在体系上的缺陷,尚未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起包括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经济激励措施等在内的政策和法律体系。而且我国各级政府以及分管部门行政监管不力,对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不足,缺乏相应的惠农益农政策、资金技术扶持。国家和政府缺乏对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法制宣传,市场监管缺失,使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认识缺位,维权意识淡薄,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我国的综合防治法制体系

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当务之急就是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政策和法制体系,学习国际先进的理念和理论,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生态农业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框架体系内的法律法规,出台惠农益农政策,确保资金技术扶持,加强预警监测机制,完善各种配套制度,严控市场流域,大力研发生物农药和转基因技术,使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得到全面有效地推行。

五、结语

篇10

关键词植物化感作用;化感物质;可持续农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S47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261-02

“可调控性”一直是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最大区别,如何通过人工的控制以达到最大的生产力很久以来都是农业生产的首要目标。特别是19世纪80年代以来,“石油农业”的迅猛发展,各种肥料、农药、能量大量被人类倾倒入农业生态系统中,人类在短期内取得了巨大的生产效益,但是与此同时,这种巨大生产效益的背后却是农业乃至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不断恶化。因此,在对整个人类行为的反思中,人类迎来了可持续农业时代,开始寻求各种途径以了解作物与作物之间、作物与环境之间的互相作用关系,于是,早就成为生态学领域重要内容的植物间化感作用开始被农业生产认识、利用。初步介绍了植物间化感作用的概念、组成物质以及释放方式,同时对化感作用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评述。

1植物化感作用的概念

化感作用(allelopathy)这一概念最初是在1937年由德国科学家Molish提出来的[1]。他认为,植物的化感作用就是1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之后,随着研究者工作侧重点的转移,这一概念逐渐被修正,用它仅仅表示1种植物(包括微生物)通过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到环境中,而对其他种属植物(包括微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有害影响(Putnam,1985),故又称为异种抑制效应或异株克生作用,起这种作用的化学物质叫做他感作用物质或克生物质。到了80年代中期。E.L.Rice将植物间有益的作用和植物体对自身的自毒作用补充到植物他感作用的定义中[2],成为普遍接受的定义:植物化感作用就是指1个活体植物(供体植物) 通过地上部分(茎、叶、花、果实或种子)挥发、淋溶和根系分泌等途径向环境中释放某些化学物质,从而影响周围植物(受体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这种作用或是互相促进(相生),或是互相抑制(相克)。从广义上讲,化感作用也包括植物对周围微生物和以植物为食的昆虫等的作用,以及由于植物残体的腐解而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2植物化感物质的种类与释放途径

2.1植物化感物质的种类

化感作用广泛存在于森林植物中,国外最早报道[3]森林植物化感作用是在2000年前Pling对黑胡桃(Juglans nigra)毒害致死其下农作物的观察。但因化感作用机理的复杂性,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们才开始在植物化感作用的试验验证及化感作用物质的提取、分离、鉴定方面做大量工作。

Rice(1984)将化感物质大体上分为15类:①简单的水溶性有机酸、直链醇、脂肪醇、脂肪醛和酮;②简单的不饱和内脂;③长链脂肪族和聚乙炔;④萘醌、蒽醌和复合醌;⑤简单的酚、苯甲酸及其衍生物;⑥肉桂酸及其衍生物;⑦香豆素类;⑧类黄酮;⑨单宁;⑩萜和甾类化合物;{11}氨基酸和多肽;{12}生物碱和氰醇;{13}糖甙硫氰酸酯;{14}嘌呤和核苷;{15}其他化合物。

2.2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

化感作用物质几乎存在于森林植物所有器官中,如叶、根、花、果和种子等,这些物质虽很少,但有时能强烈影响植物自身或其他植物的生长。众多研究表明,植物化感作用物质的释放方式主要有根分泌、淋洗、挥发和植物残体分解4种。一是根分泌。根分泌是指那些健康完整的活体植物的根系由根组织向土壤中释放化学物质[4] 。不同类型的植物根系以及同一根系的不同部位能分泌不同类型和不同浓度的化学物质到土壤中,这些根的分泌物质及其相应的分解或转化物质是植物化感作用研究所关注的。二是淋洗。树木代谢过程中分泌一些影响植物生长的化感物质,如有机酸、糖、氨基酸、类糖物质、赤霉酸、萜类、植物碱和酚类化合物等黏附于表面,在雨水、露水和雾滴作用下,从树木淋溶下来,进入土壤或直接落于其他植物上而产生影响。林秀贤(1987)研究发现,核桃楸苗木浸出液大幅度降低红松、樟子松、兴安落叶松和红皮云杉等树苗生长高度。曹光球等研究[5]认为,木荷和丝栗栲等鲜叶浸提液可明显促进杉木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三是挥发。萜类化合物是主要的挥发性化感物质,这些物质挥发到空气中或被植物直接吸收,或随着雾、降水进入土壤根系,对其他植物或母体植物种群产生化感作用。四是残体腐解。森林植物凋落物花、果、枝和叶等腐烂后,其中复合物或聚合物被微生物分解而释放出某些化合物对周围植物起化感作用。研究显示:巨尾桉枯落物的水浸液对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6]。

3化感作用在可持续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长期高剂量使用化肥、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人工合成化学物质的自然降解十分困难,对环境造成直接污染,并通过人为运输、动物活动、气候条件和食物链造成远程污染和次生污染。但是,这些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带来的生产力又是维持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如何解决好这种短期有害而长期低产的矛盾,是发展可持续农业所必须面对的最主要问题,开发天然农药,采用自然有效的方法提高改良土壤改状等,这些成了现代农业的研究热点,如何利用好化感作用为实现可持续农业服务,无疑也是发展可持续农业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1合理利用植物化感作用的相生效应进行植物套种,提高农田生产力

生产中,有的作物在一起套种会提高作物产量,而有的则会减产,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作物间存在着化感作用。如高粱对杂草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作物与高粱套种可有效控制杂草,提高作物产量;玉米与大豆、小麦与豌豆套种,也可提高产量;而番茄的根分泌物及其植株挥发物对黄瓜生长有明显抑制效应,故不宜种在一起;苹果的根分泌物会抑制小麦的生长等,证明了选择好合适的套种作物是提高农田生产力的有效措施。

3.2注意作物自毒作用,合理使用轮作生产技术

长期以来,连作障碍一直是造成作物减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人们常把原因归结为栽培管理不合理、土壤衰退以及病虫害引起的,而没有注意到作物分泌于土壤中某些次生代谢物质对自体毒害作用的可能性,即化感作用。我国东北连年种植大豆从而造成大豆减产,可能与大豆的自毒作用有关[7]。稻田中水稻残株抑制第2季水稻幼苗生长现象是自毒作用的典型例证,如我国台湾省1年2季单一种植水稻,第2季产量长期低于第1季,有时减产达25%,已从水稻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大量的酚酸类化感物质。

3.3利用化感作用进行杂草的生物防治

利用杂草相互间及杂草与作物间化感作用和竞争,可对杂草进行控制。生产中积极利用克生效应防除杂草,不但可减少农业投入,节约成本,同时不会产生由于人工合成化合物的使用而带来污染环境问题,可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如冬小麦释放的化感物质能抑制茅草生长;大麦释放的化感物质可抑制繁缕生长[8];刺槐分泌鞣酸物质能抑制多种草本植物生长;核桃、蔷薇、高粱、向日葵、茄子、菊、番茄等能分泌克生物质。生产中广泛开展利用植物化感作用的克生效应,直接利用化感植物套种或地面覆盖,化感物质的人工提取直接作为除草剂等措施是有效防除杂草的途径。

3.4利用化感作用进行病虫害生物防治,开发无公害农药

植物的许多次生代谢物能有效地抵御害虫或病原菌的侵染,故开发利用植物源杀虫剂和杀菌剂是当前植物保护工作的热点之一,也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需要。据报道,某些植物体内可分泌羟化物质、单宁等抑制昆虫和小动物的取食,限制昆虫生长甚至使其死亡,从而达到保护自身不受伤害的目的[9]。如从除虫菊中提取的除虫菊酯对昆虫有触杀和麻痹作用。目前许多杀虫剂是以植物为药源或是模拟植物中的天然成分合成的,又称“无公害农药”,它的使用不但可及时大面积防治病虫害,且高效、低毒、低残留,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残留,保护人类身体健康。无公害农药(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将是未来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也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要求。

4结语

随着对化感作用的作用方式及作用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也愈来愈清晰。通过对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有助于增进对自然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结构本质的认识;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植物化感作用的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农业生产中害虫治理等实际问题;有助于减少人工合成化学物质的投入,开发新一代无公害农药与作物生长调节剂,从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形成结构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农业增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5参考文献

[1] MOLISH,H.Der Einfluss einer pflame auf die andereallelopathie[M].G Fisher Jena,1937.

[2] E.L.RICE.Allelopathy(2nd ed)[M].New York:Academic Press lnc,1984.

[3] HARBONE J B.Biochem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higher plants.Introdu-ction to Ecological Biochemical[J].Academic Press,1982:175-207.

[4] 赵杨景.植物化感作用在药用植物栽培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J].中草药,2000,31(8):124.

[5] 曹光球,林思祖,刘雁,等.几个树种化感物质的初步分离与生物测定[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10(2):22-25.

[6] 赵绍文,王凌晖,蒋欢军,等.巨尾桉枝叶水浸液提液对3种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0,16(1):14-17.

[7] 阎吉昌.连作大豆化感作用研究[J].大豆科学,2002,21(3):2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