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特征范文

时间:2024-01-26 17:5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化时代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息化时代特征

篇1

关键词:新经济;企业文化;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一、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新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兴起并广为传播和使用的一个概念,从经济表现来看,是指在高科技产业的带动下,美国已经出现的经济高速增长,同时又与低通胀和低失业率并存的一种经济现象,即:“一高两低”现象。而从更深层次上讲,新经济是指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联合推动下,经济发展过程产生的一系列质和量上的变革并导致世界经济的系统关联结构、功能和所遵循的规则发生了质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经济已经由生产实体产品转变成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和运用。知识和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动力,知识、拥有知识的劳动力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新经济的支柱产业。可以说,新经济是指建立在网络经济和知识、信息经济基础上的,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以规模收益递增为主要特征、以享受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外部性为条件、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交换手段的新型经济形态。

二、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速度文化

由于现代通讯传输工具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时间上的竞争。美国思科系统公司信奉的企业信条是:“在未来的商场中,不再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因此,培育起一种重视速度的企业文化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当务之急。

首先,企业速度文化要求在最快的时间里发现并满足消费者的当前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现代市场竞争的焦点不仅看谁的技术更优良,谁的规模更强大,谁的资本最雄厚,更要看谁最先发现并满足消费者的当前需求,抢先占领市场。其次,企业速度文化要求企业每个员工更新观念,树立时问观念,增强危机意识。企业要营造出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知识和才智的企业文化氛围,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建立起最快速的反应机制,让员工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在各自工作岗位上都讲求效率,不断增强企业的合力,牢牢把握稍纵即逝的商机。

三、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人本文化

新经济时代的人本文化主要体现在内外两方面:1.是企业内部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文化氛围;2.是企业对外要以顾客为出发点,企业的生产与服务必须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标准。

四、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创新文化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创新经济时代,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为一种社会主题。国家的强盛需要创新,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也是通过创新得到的,而不是继承来的,创新是企业战略的核心。企业只有基于创新制订战略,才能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源泉,在竞争激烈的时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突破传统游戏规则,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敢改变游戏规则的人也就是在思维模式上能迅速改变的人。在信息社会中,“明天意味着重大事件”。未来似乎不可预测,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那么怎么让它确定呢?答案应是自然人或者法人这个经济活动主体本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新时代的企业自上而下,每个毛孔都必须充满着创新,通过自身主体创新的主动性和确定性来对付明天的不确定性。

企业要在市场的大潮中做一个成功的弄潮儿,依靠的是其核心竞争力,要增强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创新,包括企业文化创新、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等,企业文化的创新在创新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文化的创新,转变了员工的思想观念。同时也为企业实施文化管理开辟了新的途径。创建于1937年的麦当劳,从最初的汽车餐厅发展到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快餐连锁店,并跻身世界500强之列。不能不归功于它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罗先生创业初期,就为自己设立了快餐店的三个经营信念,后来又创造性地加上了“v”信条,构成了麦当劳快餐店完整的Q、S、c、V经营理念,即质量、服务、卫生、价值的经营理念。正是以这一经营理念为核心,构建了独具特色的麦当劳文化,使麦当劳创下了世界最大的连锁体系纪录。

五、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虚拟文化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各种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于有形资产。虚拟文化可理解为通过专利局、互联网和其它媒体使无形资产增值的人文环境,例如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利、网页和广告宣传等,以及由于电子商务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引起的市场全球化,营销观念、交易和支付手段的变化所带来的思想和观念上的转变。

企业虚拟文化的要旨在于具有灵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等素质。耐克、可口可乐等美国公司就是虚拟经营的典范,它们不断地制造概念,通过概念来进行市场扩张。此外,在新经济中,企业大小的重要性在减少,因为进入虚拟市场的门槛很低,所以任何个人都能够通过网络象大企业一样向全球市场提供非物质产品,既不需要自己拥有生产设备,也不需要拥有销售网络。虚拟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创造消费、购买消费。在全球生产普遍供大于求的形势下,人们的消费越来越超市化,传统的消费概念已经过时,发现消费、创造消费,从有限消费转变为无限消费,就成为虚拟经营的重要内容。

六、新经济时代的文化是一种融合文化

企业自身具有追求发展的内在要求,经济全球化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目前企业已经从过去的恶性竞争逐步转向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型“竞合”关系,主观和客观因素都迫使企业必须不断融合多元文化,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文化的融合铺平了道路,让身处这个时代的企业成为跨文化的组织。实际上,企业融合文化应当是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多元优于一元,合作大于竞争,共享胜过独占,企业有了包容性的融合文化,就能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重组,在更为广泛的程度上成双赢或多赢的商业运作。在最近几年以来,市场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形,只有善于竞争和合作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不断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视觉文化;时代特征;产品;设计;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274-02

一、视觉文化下的时代特征

海德格尔在其著名的《林中路―世界图像时代》中认为时代就是“世界图像时代”:“从本质上看,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而现如今在目前这个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图像”已经不足以概括我们每天接收和传播的信息范围,这些信息在世界文化中占据着更为鲜明的地位,形成以视觉为主导的感性思维,也就是“视觉文化”。

那么当前视觉文化又具有怎样的时代特征。

(一)视觉符号化

文化是由符号的意指功能和信息传递功能完成的,符号则是文化现象构成的实体。

文化符号随时代文化转向而发生着的变化。视觉文化依赖于对存在的视觉化这一趋势,所以视觉符号成为了视觉文化的主体。这完全异于古代,当时只是出于单纯模仿的目的

进行人造物,然后把它看成与本物体密切相关的东西。而现在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人们是主观意识转换成符号运用视觉符号来传递信息,符号波及致世界的每个角落。当代视觉符号相对之前以语言符号位主导的时代更加感性,可以不受地域文化语言的束缚,是科技、经济、文化交融的产物。

(二)应用普遍化

现代文化的交融和发展使得我们身边充斥着视觉信息,因为相对于语言的表达人们对于视觉符号的认知更为有效英国艺术史家约翰・博格(John Berger)认为:在历史上的任何社会形态中,都不曾有过如此饱和的图像,如此密集的视觉信息。因此,我们如同生活在视觉形象的监视下,视觉刺激富裕甚至过剩的文化中。小到图文比例的变化,大到国家形象的塑造,渗透到文化的每个角落,因为快速的生活节奏下是一个消费社会,人们渴望更加快速直观、更加新鲜的体验,视觉化符号就必然成为主导文化的代表。同时,一个现象是多而密集的应用使大众对视觉信息的接收、审美产生了一定的疲劳,并期待于更加直观、新鲜、有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的诞生。

视觉文化的特征在时代中发生着变化,产品战略也寻求着更为自我的生存之道。

二、视觉文化对产品设计的冲击

产品设计,形式追随功能,功能体现于造型。造型便是产品的视觉信息。斯科特・拉什(Scott Lash)将造型视为后现代美学基础:后现代的感受性是造型的,并且赋予视觉感受性以高于字面上的感受性的特权,赋予造型一种超越概念的特权,赋予感觉一种超越意义的特权,以及赋予直接性一种超越更加中介的智力模式的特权。造型是三维的,是物质形态的视觉呈现,根据诺曼的《设计心理学》的看法,优秀的产品往往能通过对人们进行视觉刺激后产生的视觉经验和联想,从而唤起对产品功能、操作方式甚至意义的认知,直观的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使用。

当然还有不利的一面,当代视觉文化下受众的审美需求趋于雷同,以至于在产品设计中出现文化的缺失。传统文化具有底蕴深厚的内涵,现代视觉文化趋势图像的简洁、富有时代感,这两者之间的黄金分割点是难以把控的,于是就出现了盲目的视觉信息提取。例如我们的家电设计,造型简洁有时代感,但是单纯的将“水墨画”“祥云”等贴花进行装饰就说具有中国风并想通过此视觉信息来凸显自己,这便是对视觉文化的盲目追随。

三、视觉文化下产品战略的形成

产品战略是通过对产品进行谋略性设计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一种战略目标,要在当代视觉文化中凸显出具有自我特色的产品设计,首先要回到视觉文化一词中,马尔科姆?巴纳德《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一书中讲到:视觉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视觉文化是对这个术语的文化方面;狭义的视觉文化是对这个术语的视觉方面。因此视觉文化下产品战略应分为两个方面。

(一)产品文化的传承性

上升民族层面来说,泱泱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国度,传统文化是其精髓之所在,是一笔文化巨资。虽然这个时代背景下什么都“快”但是真正具有灵魂魅力的东西依旧能源远流长为世人所铭记。因此中国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需要汲取精髓之精华,文化是产品的灵魂,最为本质的东西。有利于产品设计发展的文化才是需要继承的,那哪些才是文化的体现呢:比如漆艺、榫卯结构以及已经被现代忽略的许多民间工艺技术等都是智慧的结晶,或许表面上它们显的不合时宜,但是我们需要用现代的眼光重新审视它们;比如“天人合一”、“质真而素朴”等古代设计审美思想,这些本真的思想造就了历史文明,为什么面对现代视觉文化时就变得不知所措了呢。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谨慎思考进行二次原创才能为时代所用,才能真正在广义的视觉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产品视觉的系统识别性

文化通过符号来传递,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符号也是一种文化象征。视觉文化时代更需要一种全球性的传播符号,产品战略的目的是要走向世界,那就必须顺应现代的审美情趣,并形成具有自我特色识别的系统。消费社会下的视觉文化受众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选择性的接受。如何在繁杂的视觉信息中凸显出来,外在的产品视觉就尤为的重要。最成功的事例就是“苹果”,所有苹果产品都是采用方与圆的几何造型基础,轻薄纤巧,同时综合色彩的运用、质感的体现等。单纯从视觉识别上来看,具有一致性的同时也明显带有美国文化简洁直接的特征。能直观的唤起人们的视觉情感,从而达到产品视觉与产品的功能的完美结合。

任何文化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是积淀的过程。视觉文化是这个经济、文化全球化时代的主导,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品战略只有顺应时代的变化及时的调整从自身特点出发,才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走向世界,在设计之林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马丁・海德格尔(德)林中路[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1997.

[2]John Berger.Ways of Seeing.London:Penguin,1972.

[3]阿莱斯・艾尔雅维茨(斯).图像时代[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4]马尔科姆・巴纳德(英).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篇3

[关键词]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因素;互联网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02

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仅意味着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更意味着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的巨大变化。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企事业单位的运营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信息化环境下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当前,如何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优化,确保其能够更加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有鉴于此,笔者对信息化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措施,对于促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符合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信息化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

1.1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反映人力资源管理及其运行明显特征的管理形式,以及使人效仿的标准管理样式,是时代特征与企业发展现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直接体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企事业单位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使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模式出现了变革,对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文化因素,包括精神文化(如精神、道德、风气等)、制度文化(如企业规章制度等)、物质文化3个组成部分,信息化环境下变动最大的是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两个方面。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不仅需要考虑到传统因素,更要考虑到随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而出现一些新因素,例如:在信息化时代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要重点突出程序员、计算机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等,而从物质文化的角度来看,信息化时代到来所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设施的变化,例如: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开发和使用等。二是发展战略因素,不同的发展战略所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自然有所不同,例如:扩张性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外部招聘、定量考核和短期雇佣为特征,发展性战略则重视人才的内部培养和长期稳定雇佣。

1.2 人力资源管理技术

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方法)是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实现的基本路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内涵逐步扩大,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究其原因就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力资源管理出现了巨大的变革,对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对比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和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可以发现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招聘录用环节,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对人才的招聘录用主要是通过人才市场或者校园招聘来完成的,更多的是依靠招聘人员的眼光和素质,而信息化时代下的人才招聘则主要以网络招聘为主,一个良好的招聘测试软件对于人才招聘有着直接的影响。其次,在绩效考核上,传统的绩效考核受技术和人力的限制往往较为模糊,难以实现精准考核,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选取相应的考核指标,建立绩效考核模型,从而实现了绩效考核的精准化。最后,人才培训上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才培训基本实现了即时性人才培训,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将人才的培训贯穿于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环节。

1.3 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信息化时代出现的一个全新概念,其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档案基本类似,但功能更加复杂。具体而言,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能够满足人力资源部门随时调动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的需求,从而为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二是能满足对职工绩效进行自动化记录和整合的要求,以此来减少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压力,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例如:工作中常用的签到机就属于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的延伸。三是要满足人力资源部门对人才查询的需求,即人力资源部门在进行人事调动之前将岗位需求输入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人力资源管理平台能够自动提供符合要求的人才信息。

1.4 执行力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果是建立在企事业单位执行力的基础之上的,缺少足够执行力的企事业单位哪怕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企事业单位发展现状相契合,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很先进都很难取得理想中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事业单位的执行力高低是决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因素,而执行力的实现需要以执行文化为基础、以执行机制为保障、以执行流程为关键、以执行落地为目标。其中执行文化指的就是要在企事业单位内塑造“说必行,行必果”的文化氛围,以此来确保改革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能够得到贯彻而不是流于形式。执行机制指的是要根据信息化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保障机制,以此来监督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执行状况。执行流程指的是要根据信息化特点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例如:将人才测评软件的使用等纳入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等。执行落地指的是新人力资源管理措施要贯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

2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实现

2.1 建立全面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链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不是简单的实现信息化办公,而是需要建立一个与信息化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链,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奠定稳固的基础。对此笔者认为需要着重考虑以下几点因素。首先,从人力资源部门整体来看,要确定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范围,包括人力资源计划、招聘、在职管理(包括人事信息管理、考勤休假管理、培训管理、绩效管理及薪酬管理等),以此来确保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在有效的范围内进行。其次,确定部门领导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对此笔者认为关键在于部门领导能够不通过人力资源部门的帮助就可以自主获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达到监督与信息共享的目的。最后,从普通职工的角度来看,要对其职责范围进行划分,例如:根据人事基础信息、内部招聘信息、个人当月薪资及历史薪资管理、个人福利累计、个人考勤休假等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避免出现职工无头绪工作的现象。

2.2 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数据环境的规范化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才数据库的使用,这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在精准度上远远超过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原因,因此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数据环境的规范化是必要且重要的。对此,笔者认为需要实现数据信息标准化与业务及信息流程标准化。其中数据信息标准化包括员工编号、部门编号、职务序列编号、岗位编号、标准编号及试题编号等标识性信息的唯一性、简单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要求标识符能唯一确定一条信息记录,并方便输入与各输入信息,严格按照规范格式及要求进行录入,描述性信息尽量表达简洁而清楚,注意语言的规范性,提高查询效率两个部分。

业务及信息流程标准化则主要指的是对当前人力资源信息整合如员工基本信息、岗位信息等,然后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重新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始终以数据库为基础进行。以员工招聘为例,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招聘主要是在统计所需岗位个数的基础上凭借招聘者的经验进行的,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则是借助数据库分析出所需的岗位个数、人才的基本素质,进而根据这一结果制作人才测评软件,确保招聘的人才能够符合岗位需求。

3 结 语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出现了巨大变革,也对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例如:信息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体系的重新构建等。对此,要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此来确保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才明,王烨.信息化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0(12)

[2]尹英范.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影响因素与建设对策[J].黑龙江档案,2015(4).

篇4

关键词:平面设计;审美意识;时代特征

1基本概念

(1)“平面设计”是从英文“grahpicdesign”翻译而来的,美国人WilliamAddisonDwiggins在1922年最早提出并采用。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平面设计”才成被国际设计界认可,中文也翻译成“视觉传达设计”或者“平面设计”。所有二维空间中的,非影视的设计活动都基本属于平面设计的内容。它是把平面上的几个基本元素,包括图形、字体、文字、插图、色彩、标志灯等以符号传达的方式组合起来,使之成为批量生产的印刷品,使之具有进行准确的视觉传达的功能,同时给观众以设计需要达到的视觉心理满足。

(2)审美意识是一种感知能力,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一种审美心理特征。在远古时代,人们从只求饱暖、有衣蔽体,到了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绝大部分人们希望的不是果腹而是“美食且有文化”、希望的不是仅仅能够遮体的衣服而是有各种各样款式和材质的衣服甚至是高级私人定制成衣以区别于他人,这就体现出了随着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普罗大众的审美意识的一种巨大的飞跃式变迁。

2平面设计中审美意识的时代特征

2.1审美意识有极强的时代性时代性即时代精神,与时代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唐代人以胖为美,发展到现代,人们渴求的是身材苗条,所以各种健身房、私人教练、减肥产品应运而生。上个世纪流行过的喇叭裤畅销于全民“斯迪克”时代、朋克装风靡于滚石那批乐队的“摇滚时代”,过时几十年后又会因社会文化的发展重新流行起来。每个时代的人们都会产生于这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相应的审美意识,而满足于人们审美需要、符合时代需求的设计风格随之产生。2.2平面设计风格的时代性每个时代的人们又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生活品味,因此便有了不同的审美意识和审美需求。正如德卢西奥*迈耶所说:“现代的设计不必受制于古典的准则和传统的构图,而是以空间和节奏通过各种形式和尺寸的单元砌叠、块面的组合进行大量实验,但始终是与现代生活的基本需要相结合,并且是满足审美要求的”。②

3平面设计构成要素的审美特征

3.1图形点、线、面是平面设计构图的基本要素。点在几何学上是一种看不见的实体,在物质内容层面上,它则相当于零。康定斯基认为:“从内在性的角度看,点是最简洁的形态。”③也正是因为它的零起点,成就了其作为平面设计中第一要素的地位。线是由外力推动点的运动而产生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牵引,彰显出它的生命意义。从几何学角度来说,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而无数条线条又组合成了面。3.2文字文字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载体,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变迁,饱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在平面设计中运用文字来进行信息标注与说明,图文结合就能较准确传达出设计者的意图,增强平面设计的说服力、感染力、直观性。3.3色彩色彩语言相当丰富,它在生成鲜明的视觉效果基础之上,能通过不同的配色来营造一种极强的视觉冲击。在平面设计中,在调节色彩明暗度的基础上来表达喜怒哀乐;在对色相、明度、饱和度三者的搭配中,对形象的阐释人的情感,让人在眉眼之间领略到那种震撼的力量,让人收到其中蕴含的意蕴。因此,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它是塑造美、传递美的一种重要的设计元素。同时,色彩还是文化、宗教、人们传统审美观长期沉淀的结果,具有丰富的内容,是传承历史、发扬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这就决定了色彩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4新时期平面设计中审美意识的时代特征

篇5

关键词:信息化网络化现代设计设计特征

20世纪80至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类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这种巨大变化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技术特征,也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设计等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现代设计的手段、方法和程序,而且改变了现代设计的材料、范围和理念。80至90年代以来的设计可说是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设计。

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现代设计不仅表现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设计思想、设计方式的影响,也表现在以计算机及相关产品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的设计风格的探索上,还表现在因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发展导致的人类生活方式设计的变化上,更表现在现代设计组织形式和运作模式的变化上。

从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问世以来,人们就一直致力于利用其强大的功能进行各种设计活动。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成功研制了第一台图形显示器,6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萨瑟兰博士在其论文中首次提出了计算机图形学的概念,奠定了计算机图形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80年代以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利用计算机进行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与制作等成为现实。借助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人们能对现代设计的创意、效果图表达、打样、出成品、设计分析等全过程进行得心应手的控制和模拟,大大减轻了设计师的劳动强度,也大大改变了设计师的工作方式和状态,这是以往人们无法想象的。如在工业设计领域,不仅用计算机能绘制各种设计图,能用快速的原型技术来代替油泥模型,也可以用虚拟现实来进行产品的仿真演示等。更重要的是能建立一种并行结构的设计系统,将设计、工程分析、制造三位一体优化集成于一个系统,使不同专业的人员能及时反馈信息,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并保证设计、制造的高质量。

另外,类型齐全而资料丰富的软件配置又成为各类设计师得心应手的工具,使原来费时、费力、单调、低效的设计过程变得出人意料的快速、便捷、多样化、高效化,设计师可科学理性而又天马行空般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想和设计观念。这种因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而引发的现代设计方式方法和设计观念的变化,正对传统的设计教育教学产生巨大的冲击,引发了世界各国对现代设计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和行动,使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设计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对学生设计理念、设计思维和设计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对学生设计表现手段的训练更为重要和迫切,这也成为现代设计教育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信息和网络时代的现代设计也从越来越单一化走向综合化、全方位化、系统化,不仅能提品的外形设计、工程设计、形象识别,而且能提供市场研究、消费者调查、人机学研究、公关策划、品牌策划、企业网站设计与维护,甚至企业管理等诸方面的服务,现代设计及相关服务已成为企业发展与决策的重要因素。设计不再是设计师单一的个人行为,而是设计师、工程技术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企业家等共同合作的结果。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化、交叉化、全球化对现代设计的必然要求,也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步的现代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科技支撑要素的变化,使得现代工业设计主要方向发生了战略性转移,由传统的工业产品转向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开创了现代设计发展的新纪元。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和IBM公司是世界计算机行业巨头,其技术和设计走在世界计算机产品设计的前列。苹果公司不仅在世界上最先推出了塑料机壳一体化个人计算机,倡导图形用户界面和应用鼠标,而且以独特的人性化理念不断推出新的计算机产品,使原来人们心目中高深莫测而专业化的计算机变得更为友善和人性化,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轻松而随意的伴侣。如1977年的苹果II型计算机、1984年的MAC型计算机、1993年的牛顿Massegepad掌上电脑、1995年的Powerbook笔记本电脑、1996年的eMate计算机和1998年的iMac计算机等,一款比一款新颖、富有个性和人情味。1993年由苹果公司工业设计部主任乔纳森·伊维(JonathanIve1967—)设计的牛顿掌上电脑曾获美国《工业设计》杂志的优秀产品设计奖,并被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1996年他推出了eMate便携式学生电脑,外壳采用半透明的塑料,造型酷似书包,一经推出,便受到学生的欢迎。在此基础上,他在1998年推出了令世界瞩目的iMac电脑,其外形采用了半透明塑料机壳,造型雅致而略带童趣,色彩采用了诱人的糖果色,彻底打破了个人电脑严谨的造型和乳白色调的传统;而其一体化的整体结构和预装软件的设计,插上电源和电话线即可上网使用的便捷,使得人们对高技术的恐怖感荡然无存,高技术和高情趣、理性化和人性化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伊维在谈到iMac电脑的设计时说:“我想让iMac是这样一种设计,用户不用害怕它,即使他们并不知道iMac是如何工作的。我寻求那种没有技术理解也能使人亲近的因素,能与人们过去的记忆产生共鸣的因素。”一语道破了80年代至今现代设计师的设计探索和设计思考的主旨思想,可以说iMac电脑设计在世界计算机设计方面掀起了革命性浪潮,伊维也成为了苹果公司设计的灵魂人物。同时,苹果公司开发的系统软件,保证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一致性,如苹果软件的图形界面、移动光标、拖动操作、下拉式菜单等已成为业界标准,对国际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成就。IBM则在90年代以推出ThinkPad笔记本电脑的设计为突破口,实现了IBM品牌的再生,创造了一种以消费者导向为核心的高质量、高品位、创新而亲近的产品形象,一举扭转了80年代末这个世界计算机巨人日渐萎靡的形象,成为工业设计提升产品品质和重塑企业形象的成功案例。中国台湾宏基公司于1995年请德国著名的青蛙设计公司设计推出了一种介于家电和计算机之间的全新产品——Aspire。该产品采用圆弧造型,大小不同而随机分布的圆孔,具有生活化的情趣;机身以蓝色代替了传统的乳白色,是在计算机设计领域将文化、热情和刺激融为一体的个性化设计的经典作品。该产品颇受市场欢迎,并获得了1996年美国工业设计优秀奖的计算机类金奖。

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日本现代设计更是发挥了“短、小、轻、薄”的特点,以其诱人的外观、精心的细节处理、舒适的使用功能和相对低廉的价格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和世界市场,被称为“和风设计”。如美国《大众科学》评出的1999年全球100项最佳科技成果中,日本的索尼公司就占了5项,成为入选产品最多的公司。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同时带来了对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设计观念和设计形式的变革,具有高度智能化的产品设计成为设计师追求的目标和消费者向往的方式。电视机实现了从选台到调色彩、调音质、排干扰的全自动化,与传统电视机的手动操作相比,既轻松又方便、有效,两者实在不可同日而语。其他如CD音响的多曲目自动选择、摄像编辑系统的自动剪辑功能,都得益于电子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原本复杂、劳累而不确定的工作变得更简单、轻松而高效。90年代美国华裔发明家黄万党,更是推出了他花10年时间精心研制的新产品——“电脑厨师”。该产品主要由一个电脑微处理机、一个小变速机箱、一个记忆卡和一个锅子组成。使用时,只要将切好的食物材料,装入上面的分隔器中,将食谱记忆卡插入,电脑就可根据卡中的指示,在适当的时候将食物放下,何时应炒或翻动,甚至加什么佐料,均由电脑控制。这个“电脑厨师”可准确自动烹调出中、法、意式的各色菜肴。这是人类以往无法想象的设计,而今正逐步在电脑的引领下健步走来,让人们进入理想化的生活境界。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还导致了新现代设计门类的出现,如多媒体艺术设计、网络广告传播设计、动漫设计等,已逐步走入人们生活,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尤其是网络广告设计以其潜在受众多、信息密集、更新快、互动性强及节省费用和能源等特点,对传统的广告设计形式以巨大的冲击,成为了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重要的视觉传达形式。

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现代设计的另一显著特征是设计组织机构的形式、内涵与运作方式与以往迥然而异。原来以设计师个人行为和影响而支撑设计界的传统开始被打破,更多的设计机构以团队精神和集体合作的面目出现在企业和消费者面前。80年代至今,具有国际性影响的设计公司有:美国的奇巴(ZIBA)设计公司、IDEO设计公司、费奇(Fitch)设计公司、帕罗·阿尔托(PaloAlto)设计公司和德国的青蛙设计公司等,其中最具国际影响的设计机构是德国的青蛙设计公司。

青蛙设计公司是80至90年代以来欧洲设计界最负盛名的国际性综合设计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国际最大、最前卫、最重要的设计公司之一,其设计范围涉及家具、玩具、交通工具、家电、广告、展览设计等领域,业务遍及世界各地,AEG、柯达、苹果、索尼、奥林巴斯、ATT等世界性跨国公司都是它的合作伙伴。青蛙设计公司的创始人是艾斯林格(HartmutEsslinger),他于1969年在德国黑森州创办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以后它成了青蛙公司的前身。1982年,艾斯林格为维佳公司设计了一种亮绿色的电视机,取名为青蛙,获得了极大成功;而青蛙(Forg)一词恰好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FederalRepublicofGermany)的缩写,于是艾斯林格便将“青蛙”作为设计公司的名称和标志。

青蛙公司的设计理念与正统的德国理性主义设计有着显著的区别,它认为设计仅解决功能问题是不够的,问题的解决应建立于多个层面,必须经由对竞争市场的分析研究和直觉认识,而该过程的核心理念是“形式追随激情”(Formfollowsemotion),主张跨越技术和美学的局限,以文化、激情和实用性来定义产品。该公司强调,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产品、形象、环境,他们通过愉悦的心态购买的还有价值、经验与自我意识。其设计既有乌尔姆设计学院和布劳恩公司的严谨和简练的特征,又有后现代主义新奇、怪诞、艳丽的特色,在设计界独树一帜,引领了20世纪末的设计潮流。艾斯林格曾说:“设计的目的是创造更为人性化的环境,我的目标一直是将主流产品作为艺术来设计”,反映了青蛙公司的设计思想。如青蛙公司设计的一款儿童鼠标器,造型就像一只真老鼠,诙谐有趣,逗人喜爱,令人忍俊不禁。

青蛙公司采用综合性的战略设计方针,强调企业形象设计、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三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用户需求、市场机遇及产品各方面在工艺上的可行性等,以确保设计的高质量和一致性。1982年,青蛙公司在美国加工厂加州坎贝尔设立了事务所。1986年又在东京设立了事务所,开拓亚洲业务。青蛙公司为许多高科技公司提供设计服务,在设计别重视机器与用户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对用户友好”的计算机,以简洁的造型、微妙的色彩和简化了的操作系统作为其特征,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青蛙公司的全球化战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84年,青蛙公司为苹果设计的苹果II型计算机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被称为“年度最佳设计”。90年代以来,青蛙公司的美国事务所成了美国高技术产品设计最有影响的设计机构。作为一家大型的综合性国际设计公司,青蛙公司以其前卫甚至未来派的特质不断创造推出新颖、奇特、充满情趣的设计,成功地诠释了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现代设计的意义。由于青蛙公司在国际设计界的杰出影响和惊人成就,作为青蛙公司创始人和设计灵魂人物的艾斯林格也因此于1990年荣登商业周刊的封面,这是1947年罗维作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以来设计师仅有的殊荣。

除著名的国际性设计公司外,一些大型电气公司如荷兰的飞利浦公司、德国的西门子公司、AEG公司、意大利的奥利维蒂公司、日本的索尼公司等都在高科技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上做出了非凡的成就,创造了国际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现代设计的奇迹。

参考文献:

[1]《工业设计史》,何人可,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

篇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网络化的生产关系”已成人当代经济发展的鲜明标志,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也受到了冲击,需求新的教育技术和学习方式。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策成部分,在提升国民素质、增加社会就业率、提高社会劳动知识价值等方面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在新时期,加快发展成人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而且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经路径。可以说,加强成人教育管理不仅社会大众提高自身技能、积累个人财富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时展、发展国民经济的必然要求。然而,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环境的特殊性,当前成人教育管理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而且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探讨了信息时代背景下我国成人教育管理的现状和改进对策。

一、当前成人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成人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成人教育管理模式显现出了各种不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笔者查阅了众多关于成人教育问题的研究,并选择性的进行了实地考察,总结了当前成人教育管理模式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1.缺少人文关怀

当前的成人教育主要有继续教育、网络教育以及电大开放式教育三种教育模式,这些殊途同归的教育管理模式大多都过分的强调了教育管理机构等在教育管理中的指导性、规范性,并没有对整个教育体系进行系统整体方面的规划,忽视了教育管理者、接受教育者等多方参与者在教育中人文感觉。

2.教育本质转变为以“获利”为主

大部分成人教育的本质已从教育育人逐渐转变为获取经济利益,教育观念的改变使得整个教育管理模式的各环节都以经济效益为主而忽视了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很多成人教育单位的的现状就是扩大学规模,招收更多学生,收入增加了,但成人教育的质量却降低了,这是当前社会舆论质疑成人教育有效性的最直接的原因。

3.教育管理方法落后

当前的成人教育管理模式基本都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单一,过于强调行政管理中的规范化、标准化,忽视了对教学环节的动态监控和预警,没有针对教学环节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制定预防措施。成人教育管理水平普遍偏低,管理效率打折扣。

4.教育体系缺少灵动性

从教育内容上看,成人教育的管理模式是从传统的学校教育管理模式中演变而来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都以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成人教育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仍与全日制教学内容雷同,缺乏优质的教学资源,教育内容没有体现出当代社会、企业和个人对人才的要求。从教学管理上来看,大多数成人教育授课老师仍以理论授课为主,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实际工作以及学科的行业背景和发展前沿的了解,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创新技能、自学技能并没有得到培养和提高。总之,当前的成人教育管理模式过于呆板,灵动性较差,缺少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没有彰显出时代特征。

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加强成人教育管理质量的对策

1.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思想

信息化时代是一个信息技术更新非常快的时代,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才能掌握新的技术新的技巧,与时代接轨。可以说,在信息化时代,成人及社会对成人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与当代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是相一致的。因此成人教育观念必将发生转变,即从“教育的对象”变成了“服务的对象”,成人教育应当主动服务于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和满足广大学员更新知识、拓展技能、提高素质的需求。在成人教育管理模式系统中,学习的需求者和参与者都是其行为主体,他们有着不同的社会经历和学习需求,有着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这些不同的因素相互作用,不仅影响着成人教育参与者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还决定了知识对于他们的不同价值作用。因此要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整个的成人教育管理模式中要重视教学过程,提倡师生互动式、引导式的教学管理,应当主动聆听成人学习者的观点和看法,考虑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之能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转变过去传统的以学校功能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创新出富有个性的新的成人教育培养机制。

2.实现服务对象和培养目标的转变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动力,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社会需要的是能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等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型、工艺型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应职业岗位的从业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客观上决定了人才质量的重要性。在这种趋势下,成人教育服务对象将不再是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学员,而将逐步转变为培养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满足社会、企业和个人发展所急需的非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进行创新,应是能尽快熟练地掌握先进技术、工艺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还应根据成人学生特点加强对他们获取知识能力、交流能力的培养,变“教会”学生知识为让学生“会学”知识,培养他们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成人教育教学手段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知识的储存、传播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因此,成人教育中教学手段的革新是必然的。电视、录像、教学光盘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计算机网络程序等将大量被运用到教学中,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室将不再是学员唯一的、主要的学习场所,更主要将是利用学校之外的场所来学习,网络辅助教学手段将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学员的学习由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其主动性、创造性的个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体现。

三、结论

从上文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当前的成人教育管理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这些问题显得尤为凸出,严重制约了我国成人教育管理质量的提高,改进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势在必行。信息化时代对成人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当前的成人教育管理模式凸显出来的问题一方面说明我国的教育管理体系还存在很多漏洞,有待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教育管理模式跟随时展转变的重要性。在改善成人教育管理环境的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时代背景,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改进对策。

参考文献:

[1] 洪浩. 和谐社会背景下成人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J]. 职教论坛. 2006(03).

[2] 金丽娜. 学习化社会背景下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控制[J]. 中国成人教育. 2009(19)

[3] 李荣华. 多校区办学条件下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管理模式分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11).

篇7

关键词: 信息时代

人性化原则产品创新 趋势

一、信息时代特征简述

工业设计的物质基础是现代科学技术,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其飞速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以及生活方式,信息时代的特征即计算机智能化和信息的综合化的程度高速发展,人类的高明知识和本领都可以编成程序输入机器之内,并可以根据指令毫无差错地将其重现出来,机器变成了人的辅导者,人们所进行的设计是从“信息”着手,将人们通过感觉和知觉而获得的对事物的认知作用及其效果作为设计的基本价值。由此可见,信息时代的产品将会向非物质化的方向发展,如“生物芯片”、“智能卡”等产品小到薄片状,人物接触的关系日趋缩小,在使用上界面促进了互动,从机械操作演化到电子操作,将逐渐取代身体的参与,在人一机之间的设计上,将转向以眼睛目光为主的间接接触方式,例如视觉感受和知觉过程就是一系列反馈活动参与的过程,如何使视觉感受发生一致性而不是非一致性的波动,如何通过形象的符号系统设计成为人类相通的共同语言而不受民族和地域的限制,成为可直接为人类广泛接受并引导人的思维活动而达到使用方便的目的。因此,产品设计的创新将体现其独有的特征。二信息时代产品设计创新的特征

(—)更加遵循“人性化”设计理念

信息社会的发展,促使产品设计不断更新,但其核心依然是“以人为本”。因为,工业设计的目的永远是为人们提供合理的产品与服务。也正因此,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对“人性化”创新设计的再研究,是为了让产品能够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如果说当今人类社会生活和科技的发展为数字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那么人性化设计则是为这种条件进行升华与诠释。纵观现代产品设计,在缤纷夺目的产品海洋中,以人性化设计为主题的产品总是脱颖而出,并成为经典之作,从这些经典的产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时代的产品设计要做到的“人性化”不仅包括功能方面的,还要包含对使用者心理的感受,要将人的情感融入到设计作品中,在消费者欣赏与享用产品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以获得精神愉悦和情感上的满足。

(二)人机界面的互动设计

在信息时代,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产品构成了人一机(产品)一界面符号认知系统的新语境,使人对产品的认识和操作方式得以改变。在过去时代,人与产品硬件的接触比较单一,而如今新时代的产品设计对人机界面的设计更加灵活多变,从而使操作者在劳动强度、工作效率、环境安全方面得到了根本改善。比如:过去人们在操作机器设备时,要通过复杂的程序,而如今只需简单的命令便可完成产品的使用。同时,互动界面的设计,可以将符号的抽象性转变为艺术形象的设计,使语义的指向性更为直接和明朗,以达到人机语言的识别交流和操作的双向互动,消除以往操作的陌生感和枯燥感,使人机操作过程更加轻松、简洁、高效和安全。此外,在人机互动中,互动的界面设计更加符合人与产品的情感交流方式,使人和产品的关系变得和谐与融洽。

(三)参与设计

信息时代的产品设计更加注重让消费者更多地参与设计。进入信息时代,企业更多地转向根据客户的需要来提供定制个性产品,消费者也更加愿意主动获得个性化需要的满足。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消费者与生产厂家可以更多的交互,消费者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利用网络平台,阐释他们的需求,再通过交互式动态浏览商品的效果图以及商品内在构造,了解商品的内外品质特性,再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配置和再设计,以此定制自己喜欢的产品,真正的将自己的意见反馈到生产方,而最终获得自己满意的商品。例如国外很多厂家设计了一种交互平台,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不断征求顾客的意见,并最终完成个性化产品的制作,同时很多大品牌也会定期举行一些限量版的产品设计,这都体现出让使用者参与到设计过程中的新趋势。

(四)情趣化设计

信息时代,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进着产品设计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如使用者沉浸在网络的现代化生活中,造成人际关系的冷漠、情感的淡漠,身份的迷失等等,因此信息时代不仅要求设计师利用技术来完成产品设计的创新,更要求设计师注重对产品的情感塑造。信息时代,产品设计的创新不再是冷冰冰的面孔,需要设计师利用先进的技术去塑造真正有生命力的产品,使产品的内在文化气质通过外在情感而自然流露出来。例如意大利的设计公司,将情感化设计理念一直进行演绎,我们可以从他们的一件件经典设计中不断体会着情趣化设计的魅力,这些产品不仅方便人们的使用,更会带给人们精神的愉悦。也正因此,情感化产品设计创新更会成为信息时代使用者与产品交流沟通的情感纽带。此外,产品创新中更关注人、机器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并结合人性化设计来帮助人们及时与产品进行情感交流。无论是最简单的产品,还是复杂的产品,通过情趣化的设计,为人们信息时代的生活带来愉悦、方便、舒适和安全。

(五)智能化与虚拟产品设计

进入信息时代,凭借超乎想象的先进网络技术,数字网络化的高科技产品以强大的功能、多样化的造型将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心理。正是这种需求,从而又不断地促使数字化产品以更加完善的功能和更加完美的形式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因此智能化产品设计和虚拟产品设计成为了新时代产品设计创新的新特征。例如,现代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不仅实现了信息的传递,并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在数字化的世界真实地体会并实现了生活的虚拟化,如网络购物、网上交友、网络娱乐休闲、网络办公以及网络婚恋等活动。利用网络技术,大家可以在千里之外进行娱乐交流,甚至可以完成一些家庭任务。比如伊莱克斯公司设计的智能吸尘器,完全凭借网络技术,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控制其程序,并且完全智能化的完成任务。此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使顾客看到虚拟现实的物体实态,甚至可以让使用者去触摸、去感受它。人们需要的不再仅限于现实存在的物质实体,网络化的虚拟产品已被消费者广泛接受和喜爱。比如现在流行的电子宠物和QQ农场等娱乐项目和游戏,就是虚拟现实的最佳案例,大家在虚拟游戏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同时通过这种游戏又使心灵得到升华,能够更加懂得珍惜生活,这就体现出信息时代智能虚拟产品的现实意义。

篇8

[关键词] 信息素养;核心素养;学科;新课标;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23,G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10-0083-07

一、 问题的提出

近一年来,基础教育界和以基础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学者,提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大概要算“核心素养”了。因为即将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会对每个学科教育教学的“核心素养”作出明确的规定。这既可以理解为基础教育在向现代教育转型过程中,将传统“知”“学”“生”①关系上升到制度层面的一种尝试,也可以看着是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回应突出的“知”“学”“生”矛盾的一种策略。五大领域、十数个学科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的确立,不可能因为匆匆拟设之标准的颁布和一场声势浩大的课改运动就会息弥与之相关的讨论与争鸣。讨论和争论会聚焦在哪些方面或问题上,当下还不便猜测,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未能作为全体学习者必须具备的、共同的、最基本的要求被突显,是有违时代特征的遗憾。

二、“信息素养”何以必须成为新课标的一个显著存在

关注人的信息素养培养看上去好像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实际上信息素养作为人的素质构成要素绝对不是一个新事物。亚里士多德说:“人是逻格斯的动物。”换言之,人是符号和文化的动物。可以说,伴随人类社会出现口耳相传的信传和接受开始,对传者和受者的信息素养要求就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在符号尚未成为人类指代和运思物理世界的时代,信息则以声音、体态及象形图画、结绳等方式存在;当系列稳定的符号产生以后,信息则主要以符号的方式存在。人类的一切有价值突破的活动便是往返于真实物理世界和虚拟符号世界之间。判断人群和个体文明的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这个人群和个体创制、加工和运用符号的能力作为标准的。人类的交往与交际活动实际上是人类展示自身信息素养的活动。既然如此,为什么人的信息素养诉求在过去的教学大纲和后来的课程标准中没有提到教育教学应该关注这一问题,而今天对这一问题的遗漏却成了课程标准中一个不应有的显著的遗憾呢?

因为在面对面口头交流的信息方式的主导下,自我被包嵌在面对面关系的总体性之中,因而被构建为语音交流中的一个位置;而印刷术产生之后以书面交流为显著特征信传阶段,自我被构建为一个行为者,处于理性/想象的自律性的中心;信息技术传播阶段,持续不断的随时变化,使自我失去了中心化的位置,呈现分散性和多元化的形态。“身体已不再有效地限制主体的位置”[1] 25。具体而言,今天以比特为介质和以网络传输信息的方式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教育教学方式,它不仅将人们的世界知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有助于人们更加理解智力过程,加强有关学习过程、思维过程和推理过程的知识,而且将会为认识科学提供模型和概念工具。在这一切变化的过程中,人作为存在主体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信息方式在改变原有交流结构的同时,重新构筑了信息传输者与接受者、信息与语境、接受者/主体与他/她的表征关系。换言之,新的信息方式“将一种新的关系强加到科学与权力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群之间、(原作者性)权威与法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消费者与零售商之间。”[1] 24人的存在方式信息化了,或者说人的存在是以信息来表征的。就像“因为文字的技术”不仅“给人类的意识提供了新鲜的资源”,而且因为“有了文字之后,我们就不得不修正我们对人类身份的理解了”[2] 1一样,正因为如此,在以比特为介质,以互联网和物联技术为平台的信息化时代,当信息化成为这个时代最显著特征的时候,人的信息素养才成为对教育最基本的诉求。人的信息素养既然如此重要,那么,该如何来为其作基本的界定呢?

诚然,关于信息素养公认的定义至今尚未确定。不仅如此,概念的语用也并未择定。检索一下进入所谓的信息时代以后,曾经和现在某一段时间流行的术语,基本上是以人们对技术某一侧面的认知来命名的。这自然有些盲人摸象的意味。比如“计算机素养”“媒体素养”“网络素养”“e素养”“数字素养”等等。信息素养则是具有高度综合性和概括性的一个语用。它抽象了上述“计算机”“媒体”“网络”“e”等信息载体的物理特征和“数字”这一符号表征。它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在遮蔽信息载体物理具象的同时,也使其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普适性,使得我们能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讨论这一问题。如果我们历时性地讨论“信息素养”这一问题,那么,近期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中期。

三、国内外关于信息素养概念的探讨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通过实实在在的标准讨论,对人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要求,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没有中断对信息素养标准的探索和完善。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首先提出信息素养这一概念,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次。这一素养概念,其实只明确了信息素养的一些基本要素。即知识、意识和技术三个层面。也就是说比较完整的信息素养不仅应具有明确而自觉的信息意识,而且应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行为的能力。虽然没有严整周延的界定,却不失为一个框架性的约界。1987年,美国信息学专家Patrieia Breivik明确概括信息素养是“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并能够鉴别信息的价值、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这基本上是从技术掌握和信息价值判断两个方面来界定信息素养的。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把信息素养界定为:具有确认信息、寻找信息、评价信息和有效使用所需要信息的能力四个方面。这一界定虽然仍然是要素罗列式似的,但较前述更为明确。它的重点放在“确认”“寻找”“评价”和“运用”这样一些行为表征上。计算机技术滥殇于英国,美国却是较早关注信息素养的国家。其关注焦点随着信传技术的变革与广泛影响社会生产生活应运而变化。如果说美国关于信息素养的讨论还只是学者个人、学会组织和关联度高的行业行为的话。那么,在稍后的日本就已经将其置于明确的学校教育要求,进入了文部省的教育指导纲要。

1991年,日本文部省在《信息教育指南》中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信息的判断、选择整理、处理的能力和信息创造、传递的能力,对信息社会的特性和信息化对社会及人类影响的理解,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和信息责任感,掌握信息科学基础及信息手段的特性和基本操作”。1992年,《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对信息素养的详尽表述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确定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也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对信息能够进行评价、组织并能够用于实际。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将信息素养定义为:“是人能够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

中国以学术机构与组织和国家课程标准名义出台有关于信息素养的界定的文本目前尚未发现。而学者个人关于信息素养概念的阐述,却并不鲜见。大致有这样几种观点:一种认为“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3];一种认为“个体(人)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传播等方面的能力;它是一种对目前任务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在何处获取信息、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加工信息、如何传播信息的意识和能力”[4]。(上述这类界定很多,总的情况是后来所作的界定较前面的内容要素更多、更完善。)这种描述性界定总的特征是其内涵基本上是以信息为加工对象各环节要素的罗列,而外延则是套用“素质”这一概念的定义,是一个拼凑的概念。如果要对其不断延展的内涵要素进行基本的归类的话,则大致包括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道德等诸多方面。这些信息素养的指标虽然已经越来越丰富和完善,但对于信息技术改变人与人之间关系及存在方式的现实,进而挑战传统政治学、法理学、经济学和伦理学等等更深层次的问题却未能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多少反映了技术的发展超出了这些领域学术关怀的期待和视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术反应的滞后,至少说明了学术研究的灵敏度不够、探索性不强。当代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文化冲突越来越突出和尖锐。这一点从各国拟订的信息素养标准在技术指向与非技术指标考量上也可见一斑。

四、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例述

信息素养的教育和培养是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是终身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全体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因此,各国都有自己信息素养的标准。

由表1可见,在同一时期西方国家学术机构和学者个体关于人的信息素养标准存在共同性的同时,也呈现差异性。相同的方面主要表现在关于获取信息的技术掌握、渠道利用等方面。比如“能制定成功的检索策略;能检索信息源,包括能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或其他技术”“高效、快捷地获取与存储信息” “搜集、分析、组织信息的能力;应用数学概念和技巧的能力;应用科技的能力”等。这些素养带有技术理性,是信息素养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力要素。此外,对于信息的科学认识,也是上述标准中普遍关注到的要素。比如 “承认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明智决策的基础”“能认识信息对民主社会的重要性;能实践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合乎道德的行为”“拥有关于信息世界的充分知识”等。这里所述关于信息的认识,既有对信息作为决策重要性的理解,也有对信息社会特征的理解,还有对信息伦理修为自觉的诉求。其他标准有些是关于判断信息价值、整合信息、运用信息,甚至创造信息解决具体问题的要求。这些标准中所涉及的信息,在某种意义上已和前述要求中所说的信息不是相同的概念,即它们已经不是一般抽象意义上的信息,而是牵涉到置于不同情境和专业场域定的知识系统和表征的信息。比如“能为实际应用而对信息进行组织;具有将新信息结合到现存知识体系中的能力”“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评价文献和其他对信息的创造性的表达”“具有促进信息利用内在化价值;拥有关于信息世界的充分知识;能批判性地处理信息;具有个人信息风格”等。不同专业领域和特定情境的信息存在形式和表达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概念、运思方式也各不相同。所以,这些信息素养要求与其说是一般意义上的信息素养,还不如说是专业信息素养更为准确。这样的信息素养标准拟定,给我们一个启示,即作为国家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一般的信息技术掌握标准,是作为工具理性的信息素养标准。尽管这样的信息素养标准必须包括必要的信息伦理和责任诉求,但它并不能替代不同学科课程的信息素养标准,而这些信息素养标准其实就是该学科的核心素养所不可或缺的要素。所以,本文开篇所说新课程标准对于信息素养的关注不够,并非指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对这一问题的忽视,而是其他课程标准中没有意识到特定的信息素养对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

国内学者较早开展信息素养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电化教育研究杂志》,时间集中在2000年之后。由于有国外学者及学术组织和专业机构的讨论可资借鉴,加之信息素养就技术层面而言,具有普适性和通用性,所以讨论主要以选取不同侧面的方式展开,在具体内容上难有创新可言。比如南国农的“信息能力”说,大致包括四个方面:获取、处理、发送等三个方面都属于基本技术素养,“信息免疫能力”是新的提法[6]。这属于个人接受信息安全问题,可以细分为判断、辨别、筛选等。张倩伟的“信息素养”说包括三个方面:信息能力、信息知识和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7]。至于彭绍东的信息素养八能力说[3],基本是上述内容的细化。总之,关注技术的成分多于其他方面。这是因为技术作为物化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具有技术本身的性格,这种性格当技术没有获得巨大突破的时候,对于使用者具有强制性、统一性、标准化的特点。我们姑且称之为显性的信息素养,或者外在的信息素养。这一类别的信息素养是因为客观外在的条件要求所不得不适应的,是构成全部信息素养的必要条件,但对于完整的信息素养诉求而言是不充分的。2003年教育部颁行的各学段(小、初、高)《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分别就信息素养作出规定,但基本以能力要求为主,2012年5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颁发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表述,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对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在熟悉利用技术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究技术应用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伦理观和责任感。”这自然是一个集中外大全的信息素养标准表述,关涉了技术运用、价值判断和伦理责任三个方面。其全面而笼统,但缺少具体的执行指标。

比较上述中外信息素养标准,发现他们一个最大的区别是,国外信息素养标准既有教育教学方面的指向,也有专门机构提供的标准,其普适性更强,针对性更明确,而在国内基本上局限在《信息技术课程》这一单一学科上标准,缺乏信息素养与其他学科素养的关联性、通融性,容易形成两张皮。使除了技术掌握的通用性之外,具体到信息价值判断、信息法律法规意识和伦理责任意识流于一般的日常信息交流中,而没有深入到具体学科的科学伦理文化和社会责任意识层面。

五、结语

目前,中外有关信息素养的标准确立都还没有深入到具体学科层面。这就使信息素养仍然局限于信息技术为支持的单纯层面,而离真正的信息化教学还有相当距离。而信息表征的多元性必须是深入到学科素养之中,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而每一学科的信息表征是既有普泛的共同性,而又有独特的特殊性。如何将学科信息表征标准化,是课程标准研制者和学科教学研究者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否则所谓的信息素养都是残缺的。所以,当务之急是必须明确学科信息素养,学科信息素养是学科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要素,它必须成为新课标的一个显著存在。否则,这个新课标一诞生就有可能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

[参考文献]

[1]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M].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彭绍东.信息技术教育学论纲[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

[4]陈维维,李 艺.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

[5]高淑芳.信息化教学研究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篇9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管理;数据分析

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一系列新的技术具体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实践当中,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信息运行效率和质量。

1大数据应用意义分析

大数据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类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大数据已经成为继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应用之后,对互联网信息化管理有直接影响的综合性应用技术之一。信息技术相关从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纷纷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具体化研究,深度挖掘了大数据技术的潜在价值,使大数据技术走向高速应用的发展之路。

1.1提升了信息管理的效率

大数据应用能够切实有效提升信息管理效率,通过对数据的广泛收集和高效分析,数据掌握者能够更快速地实现信息检索和分析汇总工作,使信息管理工作处于持续的良好状态下,避免信息数据的人为流失,改善信息数据管理的实际模式。

1.2体现信息管理的科学性

大数据技术能够使信息的分类管理和分步管理更加有序和科学。大数据技术将数据片段整合为整体,进而能够实现分类管理,使不同属性的信息能够整合成为一个集合,继而根据相应的信息特点和特质实现有针对地的管理,使信息管理的科学性更加突出。同时大数据技术运用也可以使信息管理的流程化更加有序,实现分步的信息管理,使信息规范性更强。

1.3体现信息管理的人性化

大数据能够根据不同的信息管理和使用习惯,体现出信息应用的人性化。在实际的信息管理过程中,信息管理者所遵循的基本管理规则和事项就会成为大数据技术平台的基本规范,进而提升信息管理的实效性,满足信息高效利用的需要。同时大数据技术平台能够实现可视化操作,降低信息管理劳动量,增强信息操作的专业性。

2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面临的实际问题

信息数据收集、汇总、分析、处理、存储、利用和共享是信息管理的基本流程。多数的信息数据管理都遵循基本的数据信息流程,大数据技术应用到信息管理流程中,其信息管理基本程序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数据收集汇总、数据分析存储和数据分享利用,这三个主要程序阶段当中,大数据所面对的数据信息等量级要远远超过传统形式信息管理所面对的数据量,在海量数据面前,做好数据收集、分析和解析成为关键。目前来看,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面临三方面主要问题。一是数据收集与汇总工作更加复杂。大数据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信息数据的多样性,其信息数据的来源极其广泛,数据类型也更加的复杂,在复杂的环境下,信息管理面临更大挑战。大数据提供的数据关联和聚合技术,使收集汇总的数据信息能够按照统一标准和结构进行存储,进而为后期的数据利用提供保障。二是数据分析面临新挑战。信息管理的重点和核心是数据的分析。大数据的价值产生根本在于数据的有效分析,从异构数据源抽取到集成数据构成了数据分析的基础原始数据,根据不同应用的实际需要,可以从这些具体数据当中选择全部或者部分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对比。大数据在规则等方面产生了变化,数据分析的类别化差异明显,结合应用实际有针对性实现数据分析成为信息管理的新挑战。三是数据解析和管理呈现多元化。数据分析和管理是大数据的技术核心。在整个数据解析过程里,其运算规则是复杂多变的,所形成的数据信息存储管理也表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在数据信息解析和管理方面要积极应对多元化要求,继而提升信息管理水平和质量。

3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应对策略

在数据信息广泛传播和利用的环境背景下,信息管理要围绕时代特征而不断创新和优化,进而使信息管理保持高水平和高效能。3.1树立大数据意识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管理工作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提高大数据意识已经成为优化调整信息管理规则,提升信息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在信息管理工作当中要树立海量信息意识和信息规则管理意识。大数据时代,在互联网等应用推动下,数据信息种类和数量呈现出几何倍数增长,大数据下的信息管理意识要围绕数据持续增长和信息管理规则性不断增强而提升,信息管理思维则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应用而丰富调整,进而满足新时期信息管理的新要求。

3.2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

信息管理依托于大数据技术而发展,有利于信息管理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提升。在数据收集、分析、应用、存储、共享等各个环节,大数据技术都与传统数据技术有区别,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建立起新的信息管理框架,使信息分类管理更加科学、信息运用更为灵活高效,全面提升信息管理的时效性和专业性。

3.3注重数据信息管理安全性

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数据获取和传输渠道增多,信息管理工作的便捷性更为突出。但数据信息管理安全性问题值得关注,建立符合大数据规则的信息管理安全体系,确保海量数据和多元化信息应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结语

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依然将面临种种实际问题。虽然大数据技术为信息管理提供了新机遇,但克服固有和新出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也是深度挖掘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管理潜能,体现其价值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 信息资源 方法与手段 电气自动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91-02

一、信息资源的利用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局限于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知识更新慢,缺乏培养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所需要的平台,学生被动地模仿和接收,其学习的主动性被压制,且受资源和条件的限制,在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存在落实不到位,不能物尽其用,无法培养合格的人才,更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人才培养的模式不断在优化,不同的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都积累了不少经验,新加坡和德国都是职业教育开展比较成功的国家。通过资源共享,我们及时了解最新教育理念、各专业技术领域的新动态和新设备的研制成果,及时调整我们的课程目标和培养人才的方式。

使用信息化技术,是教育模式发生重大改变和提高的基础,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观念,更能培养符合现代信息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

二、信息化教学的核心

在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技术,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合理地应用技术,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更有其独到的优势和发展空间。综合来说,在课程中信息化技术有如下之用。

(一)因教学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信息化技术并不是教育教学本身的内容,是用于进行教学的工具,如最早的黑板、粉笔,后来有了投影仪,影像教学,现在有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互联网技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步推广了教学技术,这种技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根据教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形成的,利用这种技术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其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教学理论更新,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作用的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可以分别从不同角度来审视信息技术在课程和教学中的作用。

1.信息化技术作为媒体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构成教学体系的要素,在信息化教学中, 信息化技术作为媒体成了另一个重要的要素。媒体是连接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的载体,通过媒体,教师和学生进行知识的交流,大大丰富了教学系统,教学更为立体。通过大量的电子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应用,老师通过信息化技术与学生沟通,增强了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立体性。

2.信息化技术作为工具的作用。在教学上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的弱项,一是作为认知工具,学生可以主动积极地接受知识,而不是单一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如使用基于PROTEL DXP进行电子CAD制图课程教学,不但能让学生很快完成复杂图形的绘制,而且也掌握了相关软件知识的应用。二是促进提高效率的工具,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创造力。事实证明,使用MUTISIM9进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完成整流电路、逆变电路、斩波电路等实验,数据精确,安全可靠,效率高。三是作为沟通工具,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交流,学生之间用于讨论,共同进行研究探索,电脑的普及为我们沟通创造了条件。四是作为研究工具,获得信息,评价与选择信息资源,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网络的发达给我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优质服务。

3.信息化技术作为实践设备替代的作用。由于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有大量实践教学环节,所需教学设备多,要求更新速度快,受经费和采购等条件的限制,设施不能满足课程的要求。使用信息化技术模拟生产过程,得到一些确切的数据,仿真实现设备的操作全过程,让学生了解设备的作用和原理。此外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因为实际生产场所使用高压电,环境复杂,对学生人身安全有危害,使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得到更安全的实习场所。如基于STEP 7 MicroWIN4.0的YL-335B自动线实训装置,可以把生产车间的装卸、检测、入库等生产过程全部实现,供电气自动化和相关专业实践课程使用。

(二)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准

教师必须储备本学科领域知识、本课程知识、教学方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有关学生知识、有关教育情境设计的知识、其他课程的知识。而学科教学法知识是学科教师专业知识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知识,对有效教学具有支配作用。目的是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内容,它是学科教师区别于学科专家和一般教育学者而特有的知识类型。因为教师知识的复杂性、多面性和情境性,通过将技术整合到自己的教学之中,融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是技术知识与学科知识融合后产生的一类特殊的知识,体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也是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中获得知识的高水准境界。这类知识已经超越了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教学技术知识的各自内涵,是三类知识的融合。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运用合理恰当的教学技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景,拓展教师的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更好地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不断发展。

(三) 信息化技术起到强化实践的作用

信息技术作用于课程知识,使课程知识的呈现方式发生变化,很好地支持完善教师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对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有明确的指向性,建立信息化的实践性知识体系。信息技术对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不是单纯的作为实践性知识的一部分,而是对于不同的实践性知识类型有不同的渗透作用,还可以通过应用仿真技术\动漫技术\虚拟技术,逼真地还原实践场景。

三、信息化教学对专业课程的促进和发展作用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打破各专业领域的界限,为各领域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空间和前景。如电气自动化专业,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了机电一体化的自动化程度,带来了自动化生产线的出现,把传统的机械工业和新兴的信息产业、电子工业结合在一起,作为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为了贯彻落实“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必须最大限度地使用信息化技术教学,才能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做到彻底改变。

以专业核心课程电气控制技术为例,从基本知识,即低压和高压电气原器件的名称、结构、原理的讲授,到典型控制电路分析,进而典型生产设备控制电路的研究,最终是根据控制对象的不同设计拖动系统,应用基于微处理器的工业控制装置实现复杂的控制过程,实现工业控制的自动化和现代化。

在本课程学科教学法知识的积累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始终贯穿着整个课程教学过程,按照项目教学的要求,分为三大模块,十三个子项目,始终强调师生互动,自主学习,激发热情,挖掘潜能,开发创造性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们可以通过幻灯、图片先认识各种元器件,通过动画技术显示元器件的动作,了解原理和结构、动作过程。在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生借助网络技术了解有关最新元器件的开发研究工作和领域的新发现,为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储备能力。

二是把课堂无限延伸,在讲解典型控制电路时,不再局限于课本的知识,新工业时代技术革命日新月异,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足不出户,把最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互动交流,运用信息技术模拟出融教室、实训室、生产车间于一体的教学情景。模拟出安全可靠的生产场所,实现低成本的工学结合,解决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仿真在最大程度解决了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三是信息化技术带动了研究工作的进行,技术的进步是没有止境的,工业控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也是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得来,对于大型生产设备的控制,通过使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能。我们在讲授生产设备控制电路时,应用了Plc来实现电路功能,大大提高效率,简化了控制系统的结构,最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的热情。

四是考核方式的改变。教学评价是为了检验教学效果,如何开展信息化教学评价对有效实施信息化教学有指向作用。我们通过网络答题,电子CAD设计控制电路,仿真软件应用,全方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知识应用能力和研究能力。

当前,虽然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信息化教学也会不断出现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结合专业领域的发展和变化,我们通过思考信息化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形态三个层面的具体落实,通过对每个层面的信息化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这四个方面要素的正确理解和合理运用,以保证信息化教学在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的有效进行,不断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参考文献】

[1]李春鹏,李棋.教学过程的信息理论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8(8)

[2]阎亚军,周谷平.对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8(1)

[3] 王陆,刘菁等著.信息化教育科研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张筱兰,郭绍青.信息化教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郭俊杰.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