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济模式范文

时间:2024-01-26 17:5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经济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经济模式

篇1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资产形态发生了变化,经济环境和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要求也与从前有了很大的区别,这就更加突出了传统会计计量模式的局限性。尤其是物价变动和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更是对传统会计计量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传统会计计量模式的局限性

(一)传统会计计量模式不利于经营和投资决策

传统会计计量模式指的是历史成本或名义货币会计计量模式。由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仅能提供过去的成本数据,而制定经营和投资决策必须以现在的和未来的会计数据为依据。因此传统会计计量模式不能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与制定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也就是说,虽然传统会计计量模式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却缺乏进行经营和投资决策所需要的相关性特征。

(二)传统会计计量模式缺乏时间上的一致性

传统会计计量模式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所以它在资产负债表上是将不同会计期间所购置资产的购入价格混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企业的非货币性资产在不同的会计期间购置取得,而其总成本是各会计期间购入时历史成本的简单相加。由于各会计期间物价水平的不同,将它们未分配的历史购置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上加在一起,这似乎并不具有实际意义。

(三)传统会计计量模式为操纵会计报表提供了机会

在传统会计计量模式下,资产按取得时的历史成本进行计量,资产耗费或使用的计量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成本法、移动加权平均成本法、个别计价法、市价法、毛利率法等等。这样会计人员就有可能根据不同会计时期的不同会计目的而选择某种计价方法,以实现利润的虚减或虚增,粉饰会计报表,达到避税或融资的目的。

二、物价变动对传统会计计量模式的挑战

物价变动对传统会计计量模式的冲击与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价变动冲击了币值稳定假设

传统会计计量模式是以币值稳定假设为前提的,即假定用于经济事项计量的货币价值稳定不变,或其波动幅度不足以影响所计量会计事项的结果。在物价稳定时期,按传统会计计量模式所编制的会计报表的确可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经营成果,并为企业内部的经营决策和企业外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及债权人的信贷决策提供依据。然而,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各种原因引起的物价变动,均会造成币值的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相同的货币量在不同的时间代表着不同的购买力,相同的资产在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价格。不同时期的资产尽管在会计账簿、报表中有详细的反映,但却是一堆没有综合意义和比较价值的数据的简单罗列,丧失了会计信息应有的可比性和综合性。

(二)物价变动冲击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物价变动不但使币值失去了稳定,同时也使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失去了客观性和可靠性。因为,货币计量单位本身的不稳定还只是一种从物质量到价值量转换形式的不稳定,而交易与事项本身的不稳定,更会使人们赖以相信的历史成本不能可靠地体现资产价值。物价的变动,使得资产在不知不觉中自行改变了其本身所代表的价值,确切地讲是自行改变了其所对应的货币量,这使得以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的资产价值形同虚设。然而,企业账面上的资产价值却一直以历史成本加以反映,而不考虑当前实际价值的变化。

(三)物价变动冲击了费用与收入配比原则

费用与收入配比原则是为了按谁受益谁负担的精神准确地计算出各会计期间生产经营成果而设定的一项原则。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算的,而在计算与同期收入对应的费用时,大部分项目采用的是历史成本。现行销售收入与历史成本相配比确定的生产经营成果,显然是不真实也不可靠的。

三、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计量模式的挑战

多年以来,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与报告问题一直困扰着会计界。而自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其最显著、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和迅猛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对现行财务理论和实务构成了强烈的冲击,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计量模式的全面挑战。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性质及特征使得对它的计量成为必需

所谓衍生金融工具,是指一种价值取决于其它基本相关变量的金融工具。目前,企业所操作的衍生金融工具基本上被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只能作为资产负债表的表外项目进行列示。然而,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建立在未来市场价格趋势预测的基础上,既有可能带来巨额收益,也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因而具有极高的风险性。因此,若仅将衍生金融工具作为资产负债表外项目而不对其进行确认与计量,将会对报告使用者构成隐藏的巨大风险,影响其正确决策,实际上损害了企业外部关系人的利益。正因为如此,报告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已成为当前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重大问题,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确认和计量,不但是广大投资者的要求,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尤其是会计信息相关性所必需的。

(二)衍生金融工具对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强烈冲击

传统会计计量模式对会计要素的计量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尽管上世纪80年代的物价变动使得人们对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进行了重新审视,但在高通货膨胀年代过去后,历史成本因其客观性和可靠性,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然而,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和迅猛发展,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遇到了难以逾越的困难。但是,为了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又必须分阶段、真实地反映其所持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于是专家学者们推出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主张在衍生金融工具计量中例外性地使用公允价值。可以说,衍生金融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并引起了人们对后续计量的重视。

(三)衍生金融工具对损益确认的“实现”原则及权责发生制的冲击

在传统会计计量模式下,对损益的确认采取“实现”的确认原则,即要求所确认和计量的损益必须是已经实现的,而且对已实现的损益应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予以确认。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使损益确认的“实现”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首先,“实现”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都要求以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基础,对于未来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则不予确认和计量。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发生预示着将来一系列的财务变动,这些未来的财务变动在传统财务报表上无法反映,将使财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残缺性甚至虚假性,致使风险无法预知,衍生金融工具的管理无从下手,满足不了决策者的需要。其次,对衍生金融工具损益的确认,势必对权责发生制产生影响。这是因为,对衍生金融工具损益的确认,不能简单地在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确认和再确认的同时确认当期损益,而要求按持有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决定是否确认及何时确认。

四、对我国会计计量发展的思考

篇2

然而,PC互联网冲击波刚过,移动互联网冲击波的影响又一次来袭,一方面继续延续着PC互联网对于传统媒体去中心化、脱媒化影响的深入,一方面又孕育着更多的发展的机会,传统媒体如能将在应对PC互联网冲击过程中所收获的经验教训,在移动互联网冲击波来临之时,借势而为,因势利导,将移动互联网冲击波的影响过程中的冲击转化为机会,或许可以抓住这一轮发展的新机会。

以下只针对三种媒体形式进行分析举例。

传统纸媒:与互联网充分连接的最佳时机

影响指数4:

机会指数4:

传统纸媒在面临互联网冲击波的时候,首先选择的是开辟数字报网站,将自身的内容进行数字化改造,争取进入数字化传播的主流阵列,但是却未曾达到内容数字化传播和自控渠道掌握的追求目标。

其中内容数字化传播因为传统传播生态体系下,“唱片模式”被打破和随之而来的“单曲模式”的兴盛,使得曾经近乎于垃圾的或者具有鲜明区域局限性的内容无法适应传统PC互联网对内容的需求,进而使得所谓为王的内容无法被最大限度传播;

与此同时,自控渠道的建设由于提供信息的单一,以及第三方公共平台拥有对于更多单曲内容聚合整合的优势,使得渠道入口逐渐形成了垄断,以至于信息传播的渠道入口被几家互联网媒体巨头所垄断,传统媒体的自有传播渠道形同虚设。

然而移动互联网浪潮带来的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场景模式的应用,使得传统纸媒的渠道价值,以及介质等优势,拥有了一个可能性,即可以直接借助公共的开放平台,借助传播受众个体的力量就可以实现连接和交互,大量的二维码在纸媒上的使用,“媒体电商化”、“内容电商化”、“内容扩展化”等不同的业务模式得以展开,都是移动互联网技术普及的自然结果和产物。

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定位技术的应用,个性化需求满足的实现,“SOLOMO”模式的兴盛,也使得传统纸媒过往更多的具有本地化特征的低价值信息,可以借助这一应用,在满足特定用户在特定区域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需求方面发挥作用,进而使得缺少广域传播价值的内容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同时,纸质媒体有深度有观点的优质调查新闻和评论新闻内容,会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环境的成熟,进而拥有了更为广阔深度传播的渠道和平台,优质的单曲内容成为社会化媒体的重要传播主体,单曲传播以及交互互动的实现门槛大大降低。

目前媒体主要从事的“媒体电商”业务,以及“内容电商化”业务,都是借助传统报纸版面,以及影响力和公信力资源,在传统报纸版面上进行内容呈现,并借助二维码、移动APP软件、微信微店、淘宝店铺等工具和开放平台,实现内容信息的直接延伸阅读,以及所涉及商品信息的直接消费和购买,进而提升了传统纸媒信息消费体验的层次和水平,使得曾经分离的信息传播、市场营销、以及产品销售等多个环节的体验具备了一体化实现的可能性,传统媒体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也更加多元,并且体验良好,一体化特征明显,对于客户业务的直接促进作用又显而易见。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让传统纸媒过往无法实现的内容延展需求、信息服务提供一体化需求、优质内容的交互需求、内容价值多次挖掘实现需求得以低门槛实现,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建立新闻门户,进行规模化的数字化进程的传统新媒体策略的需求指数不断下降,移动互联网工具平台对于传统纸媒影响的同时带来的是更多的更大的发展机会,总体来说,带来的机会要大过威胁。

电视媒体:彻底颠覆来临前的最后冲击波

影响指数5:

机会指数2:

电视媒体曾经因为其独立的渠道网络,以及对于家庭客厅场景的绝对统治地位在传统媒体序列中一直保持着优越的地位,然而互联网带来的是渠道中心化地位的被打破,传统电视传播网络之外的互联网传播渠道的普及,以及成为社会信息传播主流渠道之时,就是传统电视媒体从鼎盛时期走向衰落的开始。

而娱乐化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使得更多的互联网企业投身其中,传统电视媒体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不断在恶化,发展的空间不断被压缩,PC互联网时代的OTA业务已经让传统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和地位受到严重的威胁。

场景消费时代的到来,带来的是客厅娱乐时代的终结,看看这一群体有几个看的不是离线下载的视频?

然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冲击是更大的,这种冲击主要便现在传播渠道分流基础上的场景垄断局面的打破,过往电视媒体可以通过巨大数量的频道内容提供,使得用户在客厅进行电视媒体消费过程中拥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权,然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随时随地在线,随时随地个性化消费便利,使得传统客厅场景下的聚焦主体已经从电视转移到了手机之上,并且这种转移还伴随着更为广阔层面的聚焦的转移。

当下,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终端技术的进步,用户留在客厅的时间被手机所取代占有;另外一方面,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终端,又将传统电视节目的消费由客厅带出到了上班路上,旅行途中,各种视频客户端优质内容的供应,电视剧以及自制娱乐节目借助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终端,在更多的场景被消费,传统电视媒体的消费主体地位被彻底改变,进而接近消亡。

传统电视媒体借助移动互联网工具和平台的力量,进行内容信息传播的努力也随着更多互联网视频媒体自制节目的增多而变得不那么重要,而自建渠道平台的选择,又因为技术、资金、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得寸步难行,移动移动互联网对于传统电视媒体行业的颠覆深度不断在加深。

渠道媒体:场景时代的连接中心正在形成

影响指数2:

机会指数4:

互联网新媒体对于传统纸媒、电视产生影响的同时,却未对传统的渠道媒体,诸如户外大牌和LED媒体,以及分众传媒这种遍及特定渠道的电视媒介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相较于纸媒,渠道媒体对受众传播的影响力具有强制性,并且具有定时、定点、定场景等一些可量化的特征,也使得纸媒缺乏的对于目标受众可量化描述的弱点得以弥补,这种渠道媒体随着人流的自然流动直接产生传播效果,进而得以保持传统媒体的典型特征,受到互联网冲击较小。

虽然电视媒体的场景特征也十分明显,并且环境相对优良固定,但是一方面,现代人生活的碎片化特征,不具备享用传统电视媒体长时间段消费的特征,另外一方面,正是由于客厅场景的舒适环境,包括WiFi、设备、家人等环境因素的充足供应,使得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而取代了电视作为客厅聚焦中心的地位。

渠道媒体,以广泛布局于商业写字楼等场所的分众电视终端,因为其提供信息(广告)的碎片化,与受众电梯场景环境中碎片化的时间相一一匹配和对应,与此同时,封闭的环境以及Wifi等互联网信号条件的缺失,使得此场景中,用户与互联网的连接交互处于一个短暂的空白期,也使得被动选择的分众电视终端的信息传播成为这个场景下最好的信息消费内容,进而使得其广告传播效果受到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十分有限,渠道媒体更加接近一个世外桃源的场景环境,使得其暂时与互联网失去了短暂连接而产生了创造价值的机会,渠道媒体的价值在此时达到了最大化。

然而,这种强制性的信息推送方式,基础联网条件的匮乏以及相对固定的场景带给渠道媒体的红利很快会消耗殆尽,渠道媒体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改变对于这一红利的过度以来。

在此过程中,以分众为代表的渠道媒体具备了先天的优势,完全可以借助已经普及的终端设备,搭建起WiFi热点(据说分众已经开始这么做了,具体情况不祥),免费提供给相关场景下的目标受众,使得目标受众可以通过这个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而连接的工具就是用户手中的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在此过程中,渠道媒体曾经的强制性信息推送传播的设备成为一个局部场景下的互联网接入设备,成为这个场景下的互联网入口中心,一个基于固定场景下的,相对可描述目标用户群体的小的社群就得以形成,曾经作为信息传播手段的电视终端设备成为了这个场景之下的入口和数据交互中心。

一个封闭的场景环境,在享受完了封闭带来的红利之后,将传统的终端设备变身成为互联网的入口,借移动互联网普及的大势,变曾经封闭的场景环境为一个与互联网充分连接的开放环境,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传统的渠道媒体掌握住了入口的控制权,并拥有了用户数据收集的便利。

这样的变身,可以将曾经完整意义上的传统媒体直接转变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基于这种入口的开辟、连接的建立、数据的汇总、服务模式的创新以及交互互动的实现,在此基础之上的商业价值挖掘或许就是这种渠道媒体未来商业价值实现的最好基础。

借助互联网入口的流量导入,借助数字化实现对于目标受众群体的汇总和聚合,使得分众这种具备传统媒体特征的渠道媒体具有了和互联网媒体企业几乎一样的条件,那就是改变曾经无法直接清晰表述目标受众具体情况的粗放式的广告传播模式,进而实现对于精准目标受众的行为掌控,基于这种互动数据基础上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已经不简单变现为一种广告服务,或许未来基于渠道媒体之上的社区生活服务、O2O业务、社区电商业务等都是曾经作为一份传统媒体所不能实现预知的,只有移动互联网大潮来袭,从业者能够谙习这种变革的机会,主动变革才能创造出的未来。

篇3

【关键词】传统模式;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优化

机关事业单位车辆配备随着单位的发展逐渐的增多,车辆调度管理也就显得十分重要,科学的对机关事业单位车辆实施调度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单位工作的效率,对领导的工作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机关事业单位的发展,所以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实现节约调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1 传统模式下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的特点

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工作与其他单位车辆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要想做好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工作,需要对机关事业单位用车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并熟悉机关事业单位车辆管理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各方面的工作。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工作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特点:(1)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具有公共性,这主要是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具体的工作内容造成的,车辆调度对机关事业单位各方面的工作顺利进行有一定的影响,如离退休干部用车、单位各处室用车、领导用车等等。(2)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具有一定的机动性,这主要与单位工作性质决定的,机关事业单位一半以上的业务活动都是突发性质的,这就需要车辆调度管理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保证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3)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工作还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着不仅仅要求驾驶员具有娴熟的驾车技巧,还需要其对车辆的构造等有很深的认识,以便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

2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关系着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目前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有一些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缺少健全的管理制度支持,这就导致在实施车辆调度管理过程中,没有相应的依据。如在车辆使用过程中,没有进行记录,或者在车辆发生故障后,没有车辆维修管理制度,导致不能及时的恢复车辆正常状态,都对相关部门车辆核算、部门车辆使用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由于没有健全的车辆调度管理制度,调度员对车辆的使用分配方面存在混乱现象,常常将车辆调给关系好的人员,这就改变了车辆原本的使用性质,使车辆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还给机关事业单位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2.2 机关事业单位车辆管理成本较高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物价的升高,特别是油价的升高,机关事业单位在实施车辆调度管理中,花费的成本费用也越来越高。管理成本费用主要包括车辆维修保养费用、车库建设与维修费用、车辆耗油费用以及其它各种费用。由于对车辆调度管理的不合理,没有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导致失业单位车辆使用成本高,对机关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2.3 单位车辆配置存在不合理现象

机关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工作性质与工作内容的不同,导致其对车辆的使用情况也不尽相同,不同职能的部门需要配置相应的车辆。但是目前机关事业单位中,对车辆的配制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没有对车辆进行科学合理的配制,有的用车量不大的部门却配置了很多数量的车,而有些部门用车却相当紧张。这种情况的存在,不仅仅使得机关事业单位中部门与部门之间产生横向矛盾,也会对机关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3 优化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的原则

针对上诉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对其管理进行优化,但实施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需要坚持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办事原则,单位车辆调动管理需要以单位的大局考虑,树立实事求是的办事意识。驾驶员在用车过程中,需要保证车辆的整洁,别且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具备良好的时间观念,任劳任怨,保证每一次任务都圆满完成。(2)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还需要坚持统一调度的原则,这有这样才能保证用车的效率。对于单位领导公务公车需要优先安排,机关事业单位中的各个处室用车,需要提前申请,说明用车事项以及时间、地点等,调度室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车辆给予使用。

4 优化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对策

4.1 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制度

任何管理工作的实施都里不来健全的制度做支持,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只有对管理制度不断的完善,才能为工作的实施提供指导与依据。制定严格的车辆调度制度,保障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提升机关事业单位车辆使用效率。

4.2 不断优化单位车辆配置

对机关事业单位车辆配制实施优化,根据单位各个处室的工作性质以及内容,合理分配车辆的使用,在调度的过程中,坚持以机关事业单位发展大局考虑的原则,避免出现车辆分配不均产生内部横向矛盾现象的发生。另外,还需要根据单位以及当地实际的财力、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单位购置车辆的数量,满足机关事业单位的用车。

4.3 做好车辆管理成本预算工作

对单位的车辆管理费用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以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益。可以说,成本预算是实施管理中关键的环节,对机关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提升有很大的影响。在实施成本预算的过程中,需要对机关事业单位的车辆配置情况、车辆维修费用、燃油费用等进行详细的研究,并进行相应的市场调研工作。此外,对单位每年的公费经济严格审查,从预算开始严格的把关,保证车辆公用经费用到实处。

4.4 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车辆的管理

机关事业单位用车过程中,对车辆的管理也是调度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等,对车辆实施管理与控制,可以在车辆上安装GPS等设备,对车辆的使用情况以及状态进行详细的记录。这种高智能的车辆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减少大量的车辆使用成本,还能保证车辆使用安全,降低车辆维修成本,提升机关事业单位车辆管理的相应效益。

5 总结

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与其他企业单位有所不同,这主要是与单位工作性质决定的。目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车辆配置不合理、成本控制不足等,不仅对机关事业单位车辆管理工作实施造成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机关事业单位的发展。所以必须坚持做事性、效率性的原则,对车辆调度管理实施优化,完善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制度,对管理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加强对车辆的管理,全面提升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工作效率,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芮杰.探讨如何优化传统模式下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J].管理科学,2014,25(3):285-286.

[2]朱汉清.车辆调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7(1):270-271.

篇4

大批纺织印染企业的关停,印染产业新规迭出,如何远战筹谋,政府各项亮剑行动,剑指喉结,如何化险为夷,集聚升级,万吨指标,如何落地操作……系列问题摆在绍兴纺织印染各大中小企业面前。如何更好地将集聚企业转型发展,更好地融资,成为新状态下,传统纺织印染企业起死回生、壮大发展的重要工作,将对稳定绍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绍兴地区传统纺织印染集聚企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1.1行业能耗大、水耗大、废水排放大,加快转型刻不容缓

纺织行业中的印染产业是纺织产业链中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关键行业,也是能耗、水耗、废水排放量都较大的行业,加快行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绍兴柯桥区印染产业在全国全省纺织印染业中都有重要地位,作为能耗高、污染大的行业,纺织印染COD(化学需氧量)及氨氮排污量均占柯桥区的95%以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严峻的环境压力。

1.2绍兴地区传统纺织印染集聚企业转型发展事关行业提升发展

对绍兴地区尤其是柯桥区而言,传统纺织印染集聚升级工程是转型升级项目,事关传统纺织产业提升发展。通过集聚升级,能够快速提升柯桥区、浙江省乃至全国纺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有效增强纺织印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1.3绍兴地区传统纺织印染集聚企业转型发展事关行业提质提档

绍兴地区尤其是柯桥区,纺织业是其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民生产业。实现的产值占全县区业经济的63%以上,印染产业更是柯桥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随着国家整体经济从传统模式转型提高,印染集聚升级工程自然成为优势打造项目,事关全国1/3印染产能提质提档。长期以来,柯桥区印染行业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足,每米平均利润不足0.1元。预测转型升级工程完成后,将淘汰落后产能33.89亿米,产品年均附加值提高15%左右。

1.4绍兴地区传统纺织印染集聚企业转型发展绿色环保符合国家发展总体要求

纺织印染集聚升级工程是绿色环保项目,事关节能减排、土地集约节约。绍兴地区尤其是柯桥区是个资源小但能耗大的小区,节能减排、土地制约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印染企业集聚发展,配合国家新法律,配合省G20峰会召开准备,进一步提高环保检查后,通过企业选择性关停、热电厂布局调整,可以减少排放的1/3左右,更好地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实施“腾笼换鸟”,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效。

1.5绍兴地区传统纺织印染集聚企业转型发展事关民众诉求

纺织印染集聚升级工程是一项民生公益项目,事关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强烈诉求。随着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G20峰会的日渐临近,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要求的日渐提高,“水、气、泥”环境污染成为摆在各居民面前最关注的民生问题。通过集聚转型升级可以改变印染企业布局散乱监管难的局面;通过集聚发展可以改进工艺、更新设备、集中处理污水污泥,可以用天然气、蒸汽替代煤作为热介媒质消除二氧化硫排放,而转型前单靠企业单独运作难以使企业做到这些,使整个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

2绍兴地区传统纺织印染集聚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困境及原因

2015年1月1日起,国家实施新《环境保护法》,加上G20峰会在2016年9月即将在杭州召开。大批纺织印染企业的关停,印染产业新规迭出,如何远战筹谋,政府各项亮剑行动,剑指喉结,如何化险为夷,集聚升级,万吨指标,如何落地操作……系列问题摆在绍兴纺织印染各大中小企业面前。而要转型升级成功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成为企业起死回生或者发展壮大的最大制约因素。

2.1地区多数纺织印染企业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常态

绍兴仅柯桥区有纺织企业近万家,中小型纺织印染企业占比94.8%,形成了从前道PTA到织造到服装家纺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纺织产值占全国纺织经济总量的3.1%,并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中国轻纺城,被誉为“托在一块布上”的经济强县。

而中小纺织印染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效益不稳定,难以形成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自身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抗风险能力弱;地区商业银行运行体系更多考虑大中企业而偏轻中小微企业;贷款信用担保机构规模小,风险分散与补偿制度缺乏;金融体系结构不合理,政策支持力度仍不够;相关法律制度缺位,市场秩序建立正进行中等多种原因,导致地区中小纺织印染企业单以个别力量在企业信贷过程中困难重重,成本畸高,导致企业转型升级困难加大。

2.2市场运行环境不佳,进一步加大地区纺织印染企业的转型融资困境

自2007 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呈逐年下滑趋势。从需求侧看,外需中,全球出口增速10 年见顶回落,过去的2012―2015三年持续零增长,中国较难独善其身,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低成本优势不再,令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绍兴地区传统的纺织印染生产企业发展优势不再,整体经济发展形势机遇中存在着很多严峻考验。企业发展缓慢,产值逐年降低,绝大部分企业发展规模未扩反而有所萎缩。

而新环法与G20峰会召开更使整个纺织印染行业的发展遇到了阶段性的困境。行业遭遇瓶颈,导致银行民间资本等都更不愿意将资金投向纺织印染行业,使得融资困境进一步加深。

3绍兴地区传统纺织印染集聚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融资新模式探究

地区纺织印染集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是必然,如何更好地融资,筹集资金帮助产业的发展进步,通过企业组合融资、新模式融资,帮助和重振绍兴地区纺织印染企业的发展。

3.1大中型传统纺织印染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模式扩大资金来源

自2013年起,经过长期发展,柯桥地区已培育产值超10亿元企业3家,超亿企业8家,建立省级以上技术中心5家,另有一批规模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中。地区政府可以通过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鼓励和引导这些规模以上企业直接融资,有效地为企业发展壮大、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政府为此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手段,建立绍兴市直接融资后备企业信息库,更好更全掌握民营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的“大数据”;为这些后备企业制定合规的“金融+资本”的培育模式,由工作小组或专业团队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对接服务。

企业通过上市和挂牌可以积极开展股权融资,打开资本之“窗”,拓宽经营视野,进一步提高市场化程度。引入的资金可以更好地用于企业升级和新设项目。鼓励符合条件的规模纺织印染企业发行债券或扩大债券规模。同时,鼓励纺织印染企业应用创新工具补充运营资金,如发行同业存单、资产支持证券和私募债。地区政府要加快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功能,形成信贷市场、资本市场等多轮驱动的融资新格局,加大对纺织印染集聚产业中创新型、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助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走出困境。

3.2加快利用大数据平台,打造融资新模式

大数据年代,使用大数据模型的方式,可以解决数据的收集、整理、加工问题,同时可以解决使用信用风险模型所算出来的某一个企业的信用等级问题。传统操作中,银行业对企业的信用管理多是依靠信贷中经验,但企业管理者的信用是一个复杂的几何体,不仅仅是资产信用,更是强调思想和品行,所以可以利用大数据建立一个长时间的、全面的、系统的模型,对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的信用进行正确的评级。绍兴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加快完善信用信息系统、信用档案数据库建设,推出适合纺织印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信息征集、评价体系,为进一步融资提供信用帮助,用大数据还原中小纺织印染企业的真实经营状态,帮助企业加快融资速度,降低融资成本。

3.3提高租赁融资方式使用率

融资租赁在杭州宁波发展相对较快,但绍兴近几年才被大众企业所熟知,但有效使用仍不多。当前纺织印染企业面临排污处理技术要高、生产技术要提、设备更新要快等问题时,多数企业中小企业购置生产设备需要融资时,除了向银行贷款等传统路径之外,还应提高融资租赁获得信贷支持。国际上,融资租赁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金融工具。

当前,融资租赁市场上,主要有直租和转租两种模式。直租是指A企业扩大生产,需要购置一批费用较高的新设备,可以由融资租赁公司B提供这笔费用,A企业购买这批设备,设备所有权属于租赁公司B,A企业每月向B支付设备租金,直到还清全款。此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减少一次性投入购买设备的款项,减少资金的占用率,降低成本。

而转租是指当A企业需要一笔资金用作企业经营时,可以将企业的设备“变卖”给融资租赁公司,以此获得资金,但A企业出卖设备后,仍可以正常使用该组设备,但需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

纺织印染企业需要引进新设备或技术时,购置费用较高,若无抵押物,从银行贷款的希望很渺茫,从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融资成本又过高。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资金问题。依托这一新项目,朱先生的企业留住了客户,还提升了企业的产品层次,赢得了更多的客户。以融物的方式,实现融资目的,可以为企业技改项目等提供一条长期、稳定的融资渠道。

3.4有效利用企业专利权、排污权等无形资产融资

第一,商标、专利权质押。纺织印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拥有自己的商标专利。而商标专利权的质押身份地位不断被明确。加上其作为知识产权,具有流通性强的特点,地方政府近几年也通过各种政策在不断推动,保障商标专利质押融资的发展,同时,相较于其他资产的评估,商标权质押率比专利、著作权要高,发明专利的质押贷款额度一般为其评估价值的25%~30%,使用新型专利仅为15%~20%,而商标权可达40%,甚至更高,商标权质押更为金融机构所接受,其手续简单,价值评估复杂性相对于专利权等质押要小得多。结合以上特点,绍兴众多纺织印染企业首先应该创设自身的商标和专利,在此基础上,用自身商标和专利权质押融资。

篇5

关键词:传统经济循环经济利润 成本

一、循环经济概述

“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了《清洁生产计划》,在全世界推行清洁生产。之后的绿色消费、绿色GDP、节约型社会等概念都是在循环经济的理念上发展起来的。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循环经济的思想,之后一直致力于探索循环经济在实践中的应用。目前与发达国家之间的CDM合作是将市场经济规则引入到循环经济的一大创新。

传统经济是一种直线经济,它从大自然中索取物质和能源,又将废物丢进大自然。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和谐的发展模式,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学术界对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区别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结果主要如下表。

二、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成本收益分析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对经济、社会各方面都起着关键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研究企业的行为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传统经济条件下,由于自然资源的廉价性甚至无偿性,生态成本的外部性,以及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等,要支付工人工资,要进行污染治理等等,所以这时企业的成本核算主要是:

C0=I+D+V+G+W

其中:I:固定资产投资;D:除工资以外的企业经营费用;V:工人工资;G:由政府征收的外部不经济补偿费;W:企业支出的生态环境治理费。

而企业的收入主要是销售商品而获得的,假设企业除了主营业务以外没有进行其他业务和投资活动,那么,企业的收益为:

I0=P×Q

利润R0=I0 -C0= P×Q-(I+D+V+G+W)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企业会想尽办法提高P或增加Q,但是处于“红海”中的企业往往很难成功做到这一点;另一途径就是降低C0,这是红海战略中企业普遍采用的成本化战略。其中,I与生产规模密切联系,不能随意缩减;D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等,倘若这些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变,通过提高效率、采用节能措施等,大幅降D的可能性不大,换句话说,改变D的主动权不在于企业本身;V是激励员工和获取员工忠诚度的有效途径,也不得随意缩减;而理论上G和W则是相关度为-1的负相关关系,即企业对污染治理投入减少X,政府就因此向企业多征收补偿费X,反之亦然。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当前我国政府对企业造成环境污染的惩罚力度不够,实际多征收为Y,Y<X。因此,企业选择污染不治理或少治理以此来减少成本从而增加利润。

三、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成本收益分析

循环经济要求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

(一)减量化原则

就是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进而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减量化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在生产中常常表现为产品小型化和轻型化,从而在产量不变时,仍能减少原材料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C11。此外,减量化原则要求产品的包装应该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物排放的目的,降低污染治理成本C21。

(二)再使用原则

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使用原则要求抵制当今世界一次性用品的泛滥,生产者应该将制品及其包装当作一种日常生活器具来设计,使其像餐具和背包一样可以再三被使用,同时应避免过分包装,从而减少废物排放,降低污染治理成本C22。再使用原则还要求制造商应该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而不是非常快的更新换代。这样,在一定的时期内在社会需求总量不变的条件下,产品的销售量会减少Q。

(三)再循环原则

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再循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级再循环,即废品被循环用来生产同种类型的新产品;另一种是次级再循环,即将废品资源转化成其它产品的原料。不管何种形式的再循环,都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C12。

另一方面,要贯彻循环经济的原则,必须首先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条件,这就要求企业增加技术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研发成本C3。

综上所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成本核算主要是:C*=I+D+V+G+WC1C2+C3

仍然假设企业除了主营业务以外没有进行其他业务和投资活动,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收益为:

I*=P×(Q-Q)

利润R*=I*-C*=P×(Q-Q)-(I+D+V+G+WC1C2+C3)

=R0+C1+C2-C3-P×Q

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以自身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企业或者增加R0、C1或C2,或者减少C3或Q。增加C1或C2,就必须加强循环经济的理念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运用;由第三部分可知,要增加R0就必然放弃污染治理;减少C3或Q同样意味着放弃循环经济而回归到传统经济。这是一组矛盾的决策组合,企业又很难在事前衡量各要素的量,高度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在循环经济面前望而却步。

三、两种经济模式下企业的行为选择分析

企业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在竞争的环境中,其最终目标是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但许多企业仍然是以短期利润最大化作为目的。当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假如不存在任何惩罚机制,那么企业必会放弃社会利益而追求自身利益。如在资源利用方面会酿成“公地的悲剧”。因此,企业在进行经济模式选择时,既不会遵循传统经济,也不会遵循循环经济,它选择的唯一准则是:maxR。所以,

当:R0> R*时,即C1+C2-C3-P×Q<0时,企业宁愿污染环境,损害社会利益,也还坚持传统经济模式。

当:R*>R0时,即C1+C2-C3-P×Q>0时,企业会选择循环经济模式,从而促进了社会利益。这就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描述的: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不自觉地增进了社会福利。

余姚市历山电镀厂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起初,由于工艺落后,只对废水进行初步处理之后就排入当地的河流与农田,对当地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用水。作为补偿,电镀厂为村民支付一部分自来水费,使得外部成本一部分内部化,每年增加成本约3万,而污水初步处理的年运行成本很少以至于可以忽略,旧设备的购置成本作为沉没成本忽略。

几年前电镀厂引进了技改项目,为了改进工艺,购置了新的工艺设备,初始投资为15万,以10年折旧。形成的废料,免费提供给当地水泥厂作为原料,并支付相应的运输费。并使工艺废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使整个生产工艺实现废水、废渣零排放,电镀厂无需向村民支付自来水费。但该处理系统的年运行成本及运输费达100万之多。

一个企业为什么要舍弃每年赔付3万元的补偿费而采纳101.5万元的废水处理,其根本原因是伴随农民对补偿费用的增加和当地政府开征的超标排放费之和将大于达标排放的处理费用101.5万元,而这种企业被动采纳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在主观上满足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客观上减少了外部成本,保护环境的同时,增进了社会利益的获得。

四、相应的对策分析

在资源日渐枯竭、环境与发展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已经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怎样引导企业选择循环经济模式,是当前宏观经济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政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在推进循环经济过程中发挥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一)完善污染收费政策

虽然我国已实行了“谁污染谁付费”的政策,但收费标准一般很低,对企业行为的约束力很小。因此,增加惩罚力度,直至上述第二部分中的Y≥X,使得企业污染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性全部内部化,甚至支付额外的代价,从而增加传统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成本C0进而较少利润R0。

(二)采用生态税政策

生态税是对那些使用了对环境有害的材料和消耗了不可再生资源的产品而增加的一个税种。它增加了传统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成本C0,促使生产厂商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

(三)制定补贴政策

对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进行的技术研发活动给予适当补贴,从而减少研发成本C3进而增加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利润R*。

(四)提供技术咨询

大多数企业本身不具备技术研发能力,主要依靠技术引进。引进何种生产工艺才能达到循环经济的标准以及从何处引进等问题会困扰企业。政府应该在此过程中扮演中介桥梁的角色,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从而减少企业技术引进的成本,即减少研发成本C3进而增加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利润R*。

[参考文献]

[1]陈华.循环经济:西方国家的经验做法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外企业家,2005(9).

[2]罗俊霞,李忠斌.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行为选择.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3]沈传河,王键.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体制机制尝新.经济论坛,2005.

篇6

论文内容摘要:西方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理念经历了末端治理、生态治理、深生态治理三个阶段,在探索循环经济的实践中,我国也要注意循环经济“循环量”的理性限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政策功能的终极性、循环经济实践过程中对“面污染”源与“点污染”源的倒置、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是简单环境保护手段等问题。

循环经济思想源于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1970年,A•克尼斯等人基于生态系统的危机,即物质代谢结构的崩溃而撰文提出了“物质循环分析论”(也称生态经济理论)。20世纪70、80年代以来,日本、美国和西欧各国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循环经济在本世纪初传入我国,并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

西方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

末端治理阶段。20世纪70、80年代,德国、日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早期都经历过末端治理过程。末端治理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中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不但治理成本高,而且生态恶化难以遏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生态治理阶段。末端治理虽关注环境问题,但只是就环境论环境,过分的依赖技术,一旦遇到技术不能解决的生态问题,就无计可施,甚至出现反对经济增长的消极做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提出了生态治理的循环经济理念,并通过立法加以实施。生态治理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强调在生态阈值的范围内,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从原来的仅对人力生产力的重视转向在根本上提高资源生产力,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切实有力地保护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这种理念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采用全过程的“清洁生产”,以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目的,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

深生态治理阶段。深生态治理是在生态治理的基础上,不仅强调“生产—资源—环境”的关系,实行生产全过程治理,而且主张将制度、体制、管理、消费、文化等因素通盘考虑,注重观念创新,注重生产、消费方式的变革,将生态治理的领域从生产、环境领域扩张到管理、文化等生活领域。深生态治理理念主要体现在绿色运营管理、绿色消费、绿色文化等理念上。21世纪以来,西方国家还形成了绿色运营管理的深生态治理理念,它将循环经济的思想贯穿于企业的运营管理中,要求从产品设计、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全方位展开,包括绿色设计、绿色物流、生命周期评估等,它涵盖工业、农业、交通、商业和消费各类社会活动,需要各种新技术和相应的管理方法的支持。

循环经济模式的核心内容

循环经济模式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经济增长的方式。与传统经济模式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忽略了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经济增长以大量消耗自然界的资源和能源以及大规模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造成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经济模式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它以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作为实现经济的增长手段,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与此不同的是,循环经济模式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以经济学原理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整体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揭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高效合理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即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循环经济以3R为原则,即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资源化(recycling)为运行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次)生资源最小量污染排放(必要审慎的污染排放)”的反馈式流程。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对于各国和整个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循环经济实践应注意的问题

(一)“循环量”的理性限度

国内部分学者认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解决环境问题和落实可持续发展观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存在对循环经济概念泛化和任意夸大其作用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也会拖延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佳时机。如认为循环经济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产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首先,不管从经济生产的有形排泄物还是无形排泄物而言,工业生产不仅生产我们需要的产品,也生产我们不需要的“产品”。其次,根据热力学第二法则即熵增大法则的存在,一旦熵增大之后,如果熵不再增大,则绝对不能还原。再次,由于回收再利用的技术局限、使得现有的技术对现存工业“排泄物”尤其是气体等无形的“排泄物”大部分不能回收,再加上国民回收意识的匮乏导致回收行为的“呆滞”,回收行为本身的不经济性导致回收行为可能被经济主体“理性的”短视经济行为替代等。使得循环经济在实践中绝非理论上而言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二)发展模式的政策功能终极性

国内部分学者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一劳永逸的处理好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问题。但笔者以为即便循环经济模式可以按理论的要求予以物质循环,但是,世界各国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源需求量都在不断增加,资源的消耗必然要求再开采新的同类资源,那么在此情形下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循环经济视野下的资源需求量等于物质循环量加新开采量。因此,循环经济的循环量绝对不可能完全等于原始投入量,由于不可生资源的存量在一定时间内是恒量,需求量的增加必然导致其存量的绝对减少。在此假设下,循环经济也许只能相对延长攫取时间,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同时这与循环经济理论建立的生态学理论基石也是相悖,在满足环境容量下构建经济体系和规模应是循环经济实践的第一要义。

(三)实践过程中对“面污染”源与“点污染”源的倒置

我国循环经济实践中只重视“点污染”源(企业工业污染等污染源)的循环经济探索,而忽视“面污染”源(生活、农业等污染源)循环经济摸索,这种判断是对世界环境污染“面污染”源与“点污染”源倒置趋势的误解。首先,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伴随着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倘若没有符合循环经济价值理念的消费意识加以指引,通过“消费决定生产”这一市场指示,我国构建的循环经济“点污染”源的控制几乎要被釜底抽薪;其次,我国的农业“漫灌”现象严重,不仅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导致甲烷(CH4)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再次,城市生活垃圾几乎可以营造与城市同等规模的垃圾之城,生活废水导致流经城市的污染指数和负营养值不断攀升。而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次)生资源最小量污染排放(必要审慎的污染排放)”的反馈式流程。如果片面注重整个流程中的某一环节,可能会导致整个循环产链的断裂,进而导致循环经济这一制度创新的功能缺失。

(四)不是简单环境保护手段

循环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一样,都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经济增长的方式。循环经济不能简单地等同环境保护手段,其首先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环境保护需要的资金和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求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的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前提和保障。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环境、社会发展上片面追求“经济这一极”,在当代人和后代人环境福利分配上片面追求当代人的经济利益,在国家、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环境责任上片面强调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的污染与受动治理,片面强调单纯的国家末端治理和规范惩治。而循环经济模式将环境治理从末端治理向整个生产链环节延伸,从单一治理主体向全部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和互相协调配合转变。其实质是在环境容量的支配下安排我们的生产消费活动,促进和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蓉.资源循环与共享的立法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电子商务 国际贸易 消费偏好 方式创新

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

从国家的角度而言,国际贸易即为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劳务通过某种形式进行交换。在传统国际贸易模式下,国际贸易一般通过进出口企业或贸易公司等载体完成交易过程,其中存在的问题是进出口产品信息流通慢、信息不全面。因此,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贸易企业可以利用信息不流通而换取差异价,增加了整个交易过程中的贸易成本。电子商务利用网络为有效载体,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网上交易和电子支付。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其特点在于节能、低成本、高效率。并且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其已经超越了新型商业运营模式的价值,不仅改变了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而且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与结构都受到其的影响发生变迁。

近年来,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国际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一些欧美国家开始利用电子商务促进本国的对外贸易,甚至有学者断言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开展国际贸易是世界度过金融危机的重要选择,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市场的重要力量。那么电子商务是否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如若,其影响的表现如何?电子商务又否带来国际贸易的方式创新。经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是:电子商务分化了国际消费偏好,中小企业的市场由电子商务构建的虚拟市场供给,国际贸易中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职能角色发生转变。而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国际贸易方式创新,主要集中在贸易主体、载体、手段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创新。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测度

(一)电子商务分化国际消费偏好

电子商务形成超空间的消费商务模式,消费者利用这种商务模式进行产品消费。而正是这种商务模式,也使得消费者在种类、替代性的产品之间进行消费选择,消费者在有更多消费选择余地的同时,更能促使生产者进行更多的产品发明。同时电子商务的商务模式给贸易中的小额消费提供了便利,节约了小额消费者的消费时间,提高消费效率。也最大限度的缩短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消费距离,消费者只需要有消费需求,便能在技术层面与生产者取得联系,并进行消费。当然,电子商务的商务模式对国际贸易的主要影响还是分化世界消费偏好倾向。网络技术加快生产者产品信息的流动,消费者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各产品动态,一旦形成消费,便能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统一的示范效应。而这种示范效应的消费理念、消费时尚又能通过网络向世界各地进行传播,促使世界消费倾向统一,从而影响整个世界的消费理念。而在这种消费理念条件下,在电子商务中处主导地位的消费者便会逼迫企业进行差异性同类产品生产,其结果是使商品、服务更加独特、完美,各类商品、服务也会在市场中进行更为细致的分化。随着这种消费趋势的发展,国际贸易模式也必将向着特色和多元化取向发展。

(二)中小企业市场由电子商务构建的虚拟市场供给

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的中小企业均面临市场不足的问题,甚至有些因市场不足问题而破产。电子商务所构建的虚拟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广阔市场,为中小企业在面对资金短缺、订单不足等困境时提供了不少帮助。尽管中小企业在虚拟市场中的贸易地位和传统经济市场相同,但是相对而言,在虚拟市场下,中小企业的贸易障碍将远少于传统经济市场,中小企业不必像传统经济市场那样支付高额经营管理费、广告费用等,从而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投资成本,提高了资金效率,这对于资金不足的中小企业而言是关键。同时由于电子商务的便捷性,中小企业通过网络形式产品信息、招商意向等,相比传统经济市场,缩短了中小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

而且在电子商务所构建的虚拟市场中,很难存在如传统经济市场中的垄断行为,从而为各中小企业提供了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在传统经济市场中,大企业的规模效益、组织能力和销售渠道都相对优于中小企业,再加上大企业一般经营时间长,社会影响力强,中小企业不具备与大企业相竞争的能力,导致传统经济市场中某些行业为大企业垄断。而如果中小企业在后期以追随者的身份进入市场,即使中小企业具备优秀的管理精神和创新技术,也将面临极大困难,都不足以打破该行业的垄断局面。而虚拟市场则不同,只要中小企业具备与大企业相同的商誉,并拥有优秀的管理精神和创新技术,都有可能打破行业的垄断现状。

(三)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职能角色转变

相对传统经济模式而言,电子商务简化了整个营销体系,降低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诸多其它环节,从而使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能够直接达成交易,降低成本。传统的经济模式下,生产者与消费者一般无法直接联系,而是需要通过许多复杂层次,并经过众多环节才能达成交易。如此情况下,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往往存在如商,批发商与零售商等中间环节,成本逐级递增,最终达成交易后的费用已经超过商品所具价值,一定情况下不利于消费者的消费平衡心理。而电子商务则不然,消费者可以直接与生产者直接完成交易,节省了各中间环节的支出,从而使商品价值最大化,满足了消费者的平衡心理。一方面可以增加消费者的消费频率。另一方面,增强了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沟通,消费者可以直接向生产者提出个性化需求,并依据消费结果对商品进行各类相关性的公平评价,从而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生产者的市场调查需求。电子商务的这种消费观念转变,其实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角色转变。消费者的角色从以往的纯粹被动消费者角色演变为企业的业务参与者,而生产者也从以往的盲目生产逐渐向着调查生产转变,通过市场反馈的市场信息,进而不断的调整与改进生产经营策略,以取得企业的最好发展。

在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的这种角色职能转变,无疑为各国消费者及企业提供了便利。由于国际贸易处于差异较大的环境下,各国消费者具备不同性质,而传统消费模式无法直接向生产企业提供一手市场资料,消费者亦无法完成与生产企业的直接交易,二者之间无法达成交流,阻碍了整个消费过程。而电子商务可以通过网络熟知消费者与生产力,提供各国的消费与生产差异,直接向消费者传达产品信息,亦直接向生产力反馈消费信息,使得国际贸易的频率增加。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方式创新

(一)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主体及载体的创新

随着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不断运用,信息流逐渐在供应链中处于主导地位。拥有卓越技术的单个企业便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将其专业内的同类企业纺织成网络形式,以更有效的方式向经济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在这种背景下,国际贸易的整个结构发生了重大变迁,大批向经济市场提品或服务的“虚拟”企业应运而生,国际贸易中的经营主体与消费主体都超出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企业在这种“虚拟组织”的功能和效果促进下,其能力已经大大超出原来单个企业极限能力范围。各虚拟企业可以联合起来向全球范围任意扩展,以使得各组织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同时它们又不需要像传统经济模式那样,受到各种资本关系关联的影响,进而不需要受各强制性权力的制约,具备灵活性。尽管电子商务中的这种“虚拟组织”主体,看起来像是一个具有命令系统的经济组织,但实际情况其只承担了一定的信息功能,并不具有某种实体性。因此,电子商务又为中小企业进入虚拟市场提供了便利,扩展了国际贸易中的经营主体数量。

另外,国际贸易中的载体组织结构被电子商务冲击,传统国际贸易下的经济经营方式发生变革,进出口商和进出口贸易公司已经不再作为国家间商品及服务的主要载体。相反,商流与物流取代传统国际贸易中的载体,为进出口商品及服务提供报关、商检、仓储运输等服务,并及时向各成员提供商贸信息咨询、市场分析、进口产品的保税展示等信息,降低了国际贸易经营主体的经济投入,提高经营效率。

(二)电子商务带给国际贸易的手段创新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改变的最大特点是对其运作方式创新,且这种创新方式在国际贸易中的各个阶段都有所体现。首先,在国际贸易的交易前期,生产力通过电子商务扩大产品的贸易范围和产品市场所占比。消费者则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贸易信息,锁定自身所需要产品,增加消费选择。国际贸易交易前期的这种互拉互动,共同完成了商品信息的供需实现过程,突破了传统交易模式局限性,是对国际贸易交易前准备工作的创新。其次,在国际贸易的磋商过程,经营与消费双方不需要进行单证交换的磋商,而是通过电子商务系统和专用数据交换协议进行双证磋商,电子商务自动完成网络信息传递,减少了传统交易磋商中因人工干预而导致的失误,这是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磋商方式的创新。其三,传统贸易中的合同需要进行实体性的签订,效率性不高,且由于地域关系,大多数合同的签订都未实际进行或是被取消。而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合同订立可以通过网络完成,电子签名被法律所认同,提高了交易完成率。这是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合同订立方式的创新。其四,电子商务完成了对国际贸易的中合同履行监督,交易双方需要认真完成交易过程的所有合同责任,才能完全拿到交易过程的应有利益。这是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合同履行方式的创新。

(三)电子商务健全国际贸易有关法律法规的创新

尽管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事物出现在法律范畴内,但是对于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在我国,新《合同法》第11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不难发现,我国已承认了电子合同的法律效用,并且通过颁布电子签名法来完成电子合同签订。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许多国家制定了有关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为规范电子签名、保障电子交易等电子商务活动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第2条规定:“‘数据电文’系指经由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类似手段生成、储存或传递的信息,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电报、电传或传真”。尽管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至今还未制定有关国际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但是其提出的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文件内容已经对世界各国的电子商务产生了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希颖.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方式创新[J].商业时代,2006(30)

2.孙明凯,吕宏晶.电子商务形式下国际贸易变化的研究[J].商业时代,2009(26)

3.应小凡.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积极影响与存在问题分析[J].商业时代,2011(11)

4.王莉.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山东经济,2003(6)

篇8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1循环经济的内涵

学者通常将“循环经济”定义为自然生态规律(系统论、物质循环论)指导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即“循环经济”强调的不是经济循环,而是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资源的循环。从内涵上认识循环经济,有3点需要加以肯定:(1)环境和资源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环境和资源是人类与大自然的直接对接方式,循环经济是完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即循环经济要完成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有效保护。(2)循环经济是一个经济活动过程。循环经济属于经济学范畴内容,符合经济学的价值形成规律,即循环经济要将环境与资源问题内生于经济过程,用价格导向而不是政策导向指导循环经济的发展。(3)对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是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传统的经济学以价值形态评价经济发展水平,循环经济不以传统的经济学价值形态评价循环经济效率,同时考虑了资源的节约水平和环境的改善水平。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为“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减量化原则(Reduce)针对资源利用的输入端,即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尽可能少地使用资源和排放废弃物。单位产出的资源使用量的减少和废弃物排放的减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的压力,但是当人口数量上升,产品总量需求增加时,必然使资源使用量增加,废弃物排放增加,这时再结合再利用(Reuse)与再循环(Recycle)。因此减量化原则(Reduce)是核心内容。再利用原则(Reuse)属于过程性原则,要求生产出的产品或包装能够以初始形态被多次重复使用,延长资源的利用率,避免过早转化为废弃物。再循环原则(Recycle)即输出端原则,要求生产出的产品在完成其初始功能后,能够继续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资源,即废弃物的再生或再利用,减少最终废弃物的处理量[1]。

2循环经济的模式

为了使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近年来国际社会推崇使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2]。这种循环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的对比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1)对“废物”的认识不同,传统经济模式对于资源投入生产后,除需要的产品外,其余以“废物”形式排放到自然环境中,而循环经济模式,认为“废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资源经过适当优化配置,仍能够投入生产,进行多次的循环使用。(2)“废物”的“资源化”,通常需要具备3个条件:一是经济主体有使用“废物”的权利。二是经济主体有使用“废物”的技术。三是经济主体有使用“废物”的经济动力。即经济主体在“废物”的“资源化”过程中,需要有立体的产权保障、技术保障和利益保障。(3)“再生资源”,即“废物”的再次利用,增加了资源的效用,这里的“再生”区分为“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废弃物的再生”,“废弃物的再利用”指不改变其物理结构或化学性质,对废弃物进行简单再处理即投入使用,如废旧瓶子的回收使用。“废弃物的再生”指改变废弃物的物理结构或化学性质中的一种,进行再处理后使用,属于“降级循环”,价值低于资源价值。总之,循环经济属于经济学问题。循环经济的价值形成体系,需要体现经济价值、环境价值与社会价值。如何研究资源的效用问题,如何将影响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价值与社会价值分割融入经济主体单元,是我们需要研究的[4]。

3循环经济的实施战略与实施路径

对于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诸大建提出适合中国发展的C模式。C模式不同于传统经济发展的A模式———高消耗高排放高增长,亦不同于目前发达国家所采用的B模式———环境压力减轻,技术革新推动经济缓慢增长。C模式强调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应保留一段必要的缓冲时间,在这个阶段内,应逐渐完成以下过程:资源消耗、污染排放速度小于经济增长速度;高技术、知识型第三产业为主推动经济增长,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从零增长到稳定的减少。陆仲武等参照发达国家工业发展历史,提出中国应穿越“环境高山”,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人口多、资源贫乏,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模式,未来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环境社会问题,具体参照指标为增加万元GDP的环境负荷的年下降率———监测万元GDP的环境负荷的总量和年下降率,使其年下降率等于或大于GDP的增长率。金涌等认为当前技术水平条件下“穿越”环境高山,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难以实现,考虑到科技水平越高,环境曲线峰值越低,从而提出中国经济的“爬坡”方案,即科技水平和GDP同时增加时,平稳爬过环境高山[5]。减消耗、降排放、降低GDP的环境负荷,仍然需要技术创新作为支撑,循环经济下的技术创新,将不限于产品工艺过程、产品本身的创新。从生态效率角度考虑的功能革新、系统革新(如产业布局、城市规划),从更大范围思考将更能提高整体的循环水平,提高循环效率。在实施路径方面,循环经济涉及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基础设施和综合领域下的3组循环,即单个对象的小循环、共生组合的中循环和区域层面的大循环。

4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率测度

生态效率是目前国内测度循环经济的主要方法,生态效率即产出与投入之比。其中“产出”为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投入”为企业生产消耗的资源及造成的环境负荷,计算指标的数值越大,则生态文明程度越高,反之亦然。循环经济的生态效率指标体系通常涵盖社会、经济、生态3个系统的指标数值,研究层面通常集中在区域、城市、产业和企业层面。采取的方法多为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关联法、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对于循环经济生态效率的测度问题,陆学等认为存在以下方法上的不足:(1)效率的提升不能代表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在减少,即经济总量的提升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在增加。指标背后的这个事实值得我们更加关注。(2)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活动过程,不能将具有全球性、长久性、不确定性影响的气候问题、生态问题等外部问题进行内部化处理。(3)指标体系中指标的选择具有主观性,不同数量或质量指标的选择会使结果出现异同。

篇9

关键词:发展循环经济对策

资源的稀缺日益影响经济的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出资源枯竭与环境威胁的困境,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现实和亟待研究的重点经济问题。甘肃省由于历史等原因,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现象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要走出一条新的经济发展道路,最佳的选择就是走循环经济的道路。

甘肃省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才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达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才能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种经济发展模式

从资源流程和对环境影响的角度看,人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三种模式,即传统经济模式、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

传统经济模式。这是一种由“资源—生产—消费”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生产过程,是一种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三高一低”,即“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的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和一次性的,它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这必然导致资源的短缺和枯竭,并酿成灾难性环境污染的后果,其严重程度已危及人类的生存。

过程末端治理模式。这是一种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繁荣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典型特征是先污染、后治理,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时期,就采取这种模式。这种经济模式的进步表现在于,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但由于重在强调生产过程的末端治理污染,导致治理成本太高,技术上难以支撑,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把大量有用的资源当作废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在浪费资源的同时使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循环经济模式。这是一种“资源—生产—消费—资源再生”的物质循环流动生产过程,它把物质、能量进行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在环境方面表现为低污染排放,甚至零污染排放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其主要特征是“三低一高”,即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以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础,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其和谐纳入自然生态的物质能量循环过程,以达到产品洁净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物高效回收的目的。这样可最大限度的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使资源在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作为一种先进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不但要求人们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经济新思维,还要求在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领域倡导新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著名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甘肃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

甘肃在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伴随着资源的低效率利用。甘肃省是一个人均能源占有量相对不足的省份。目前省内煤炭探明保有储量86亿吨,人均贮量仅有400吨左右;石油资源贮量人均仅10吨,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金昌、白银、嘉峪关、玉门、窑街等重点资源型城市(矿区),现在都面临着资源日益枯竭的严峻形势。与此同时,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影响着甘肃省经济的全面发展。甘肃省煤炭资源的综合开采回收率仅为30%,而现阶段我国重点煤矿的回采率平均为6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也只有37%。而甘肃省内矿产资源开采中,乱挖滥采、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资源的加工利用基本上仍是“资源—产品—废弃物”一次性单向粗放型利用方式。

(二)能源消耗增长速度过快

甘肃省1999年至2003年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分别为3.98%、3.23%、1.88%、4.36%、11.82%;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分别为9.90%、8.70%、9.40%、9.40%、10.10%。逐年能源消耗呈递增趋势,尤其是2003年能源消耗增长速度超过经济的增长速度1.72%。这种以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仅加重了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而且造成资源严重的浪费以及资源的低效率利用。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

(三)能源消耗和废物产出量偏高

在长期形成的国内分工格局中,甘肃省“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占很大比重,其中大多数传统企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既造成能源的高消耗,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2003年,甘肃省GDP和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国的1.11%和0.85%,但甘肃省能源消耗总量是3375.08万吨标准煤、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是2073万吨、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是20899万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是4033亿标立方米,分别占全国的2.01%、2.06%、0.98%、和2.03%,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甘肃省在资源高消耗的同时,伴随着废弃物高排放。甘肃省万元工业总产值废物产生量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甘肃省内万元工业总产值排放的污染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要比东部地区高出1~5倍。资源高消耗和废物的高产出,必然导致资源枯竭、草地退化、水土流失、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使甘肃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四)能源的消费结构不合理

甘肃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占相当大的比重。甘肃省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储量比较贫乏,再施以过度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会造成能源的严重短缺,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甘肃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为主,而且根据甘肃的能源禀赋条件,这种结构今后20年不可能有太大变化。这对甘肃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将造成压力。

甘肃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对策

(一)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

推进循环经济是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要通过教育宣传,让全社会懂得什么是循环经济,认清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提高公众的资源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为发展循环经济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要特别加强对青少年的环境资源意识教育,使他们树立起循环经济的意识,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回收、绿色生活方式等与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活动逐步变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二)加快立法工作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资源的利用涉及社会、经济、环境各个方面,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法律机制,进行科学的管理,保障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已经起步,但至今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框架。为了有效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甘肃省除了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之外,还必须加快地方性循环经济的立法工作,形成和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明确政府、企业、社区和公民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责任和义务,并建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确保法律的有效性和严肃性,为保障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建立循环型社会提供良好的法规和政策环境。

(三)推广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与传统的末端治理污染相比,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清洁生产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传统的末端治理污染与生产过程相脱节,即“先污染,后治理”,重在“治”;清洁生产则要求在产品设计、原料选择、工艺流程、废物利用改进等各个环节,不断加强管理和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重在“防”。二是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集约型增长方式。传统的末端治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上;清洁生产则是走内涵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实行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企业要积极主动防治工业污染,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使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逐步实现零排放,从而达到治理污染和改善环境的目的,收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效果。

(四)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

循环经济的技术载体就是环境无害化技术,主要包括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大力发展甘肃省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重点在以下方面:科研管理部门要把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作为甘肃省科研工作的重要领域,重大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要优先列入科技计划,政策上予以引导,投入上予以倾斜;明确科研重点和科研方向,针对目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要矛盾,近几年内应重点将工业废水、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作为重点攻关项目;建立开放型的科研体制,通过降低门槛,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科研力量和技术;积极鼓励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帮助企业解决资源综合利用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中的具体技术问题。

(五)加快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

目前,甘肃省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大都以追求GDP及GDP增长率为目标,导致片面追求GDP,无视资源环境成本的投入和消耗。在GDP高速增长的背后,往往掩盖着资源存量和生态环境的巨大赤字。因此,对于甘肃这样一个生态基础和环境都比较脆弱而对资源依赖程度又很大的地区而言,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显得更为重要。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水平考核方式,即在重视GDP增长水平的同时,加强对经济效率以及单位GDP的资源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污染排放量等指标的考核,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从而将循环经济发展指标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考核体系。通过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实施,促使社会各部门抛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走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2.吴季松.循环经济[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3.孙国强.循环经济的新范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篇10

 

一、循环经济与农业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新经济”概念中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另一部分即知识经济。倡导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发展模式,效仿生态系统原理,把社会、经济系统组成一个具有物质多次利用和再生循环的网、链结构,使之形成“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流程和具有自适应、自调节功能的,适应生态循环的需要,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高效的生态型社会经济系统。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废弃物。

 

农业循环经济是以生态规律为基础,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产业系统是一个包括农业产业(种植、林、渔、牧、农产品加工业等)、农业一工业循环、种植一养殖一工业一营销、农业一工业一旅游业等系统的大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有着天然的互为关联、共生共存的紧密关系,构成不同形式的生态产业循环链。农业各产业系统之间的这种天然的不可分离的共生共存关系与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是发展农业产业链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是由农业大产业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目前,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受到环境污染、土地贫瘠化、农产品销售困难、农村就业不充分、农民増产不増收等一系列问题所困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带动农民持续増收不仅具有现实必要性还有着相当的紧迫性。

 

(一)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恶化,农药等的广泛使用造成农业资源的不断恶化和短缺。目前在占国土面积2/3以上的山区、农牧、农林等生态脆弱地区,普遍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相当严重。而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则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另一大因素,尤其是降水量南北分布严重不均和年际间变异过大,使约占粮食播种总面积55%的重要农业区淮河以北的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水资源只占全国总量的14.4%。生态环境的恶化己经不允许我国农业的高速增长依然靠拼资源和牺牲环境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二)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而“三农”问题的核心则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本质上说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可以通过循环利用自然资源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产出。比如可通过立体种植,强化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通过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利用生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原理,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化学物质的输入,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因此,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十分必要的。

 

三、传统经济模式与循环经济模式的异同

 

(一)传统经济模式

 

从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经历来看,传统的经济模式是一种单向的不可逆的经济模式。它遵循的是“资源—产品—消费—污染排放”的发展方向(见图1),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基本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党的十七大再一次明确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注重可持续发展,传统工业化模式下的“大量生产一大量消费一大量排放废弃物”的技术经济范式必然会被淘汰。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正确途径。

 

(二)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循环经济模式遵循的是3R原贝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原则。其指导思想是为世界普遍认可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这种经济模式要求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把清洁生产、资源及其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见图2)。循环经济模式包括三个层次的基本含义:(1)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对物质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上的最优运用,即在资源减量化优先为前提下的资源最优利用。(2)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和程度与生态环境友好,对环境影响尽可能小,至少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3)在发展的同时建立和协调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既是环境资源的享用者,又是生态环境的建设者,与自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可见,循环经济是在对传统经济进行思考、创新而形成的更高级、更先进的经济形态和经济发展模式,比传统经济具有更多优点。

 

(二)南方“猪一沼一果”生态模式

 

这一模式是以林草为屏障,养殖业为龙头,以沼气建设为中心,联结果业、粮食、甘蔗、烟叶或渔业等农业生产构成多层良性循环、利用和增殖的农业生态系统。它是在吸收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农业生物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工程模式。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达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

 

(三)观光生态农业模式

 

这种模式依托旅游业而发展,也是以生态价值观为导向的经营模式。适合在较为繁华的城市周围、近郊等交通便利的地方发展。这种模式要求根据自身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以旅游观光服务为手段,在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培植名贵瓜、果、菜、花卉和特种畜、禽、鱼以及第三产业等新型产业,进行农业观光园建设,如目前比较流行的“农家乐”等。

 

当然,近些年来对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远远不止上面提到的三种,还有一些探索,如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生态种植模式、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及丘陵山区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型生态农业模式等。这些模式都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可以借鉴的经验。

 

五、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

 

(一)劳动力素质

 

我国人口总量大,农村人口增长过快,目前农村总人口己达到9亿人。这些人中,多数是不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低素质人口。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使本就不足的人均农业资源更加紧张,使这些资源仅能起到维持人口生存的作用,对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作用十分有限。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测算,最近3年我国每年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将超过千万,同时城市化的进程和科技的发展每年还可能新产生农业剩余劳动力600万人。这些低素质的劳动力,由于不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很难在依靠科技发展为支撑的现代农业体系中生存。而高校等相关人才培养机构培养出来的人才数量远远落后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从农民自身来看,由于教育体制的原因,农民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远远少于城市的孩子,这间接影响了农民子女素质的提高,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知识基础薄弱,很难适应农业向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

 

(二)土地产权的制约

 

目前农村的缺乏对土地使用权的长期考虑,更缺乏土地使用权继承和有偿转让的规范政策,以至于在实行过程中出现随意缩短土地承包期限、调整土地承包范围、更改土地合同的侵权行为和农用土地流转、土地征用过程中,侵犯农民土地合法权益的现象。这样的结果使农民对农业用地缺乏保护的积极性,往往为了短期利益而滥用土地,采取掠夺式的经营方式,不能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影响了农业的循环可持续发展。

 

(三)工业化和城市化滞来的负效应

 

工业化的进程在过去的时期内一直是以牺牲农业发展为前提的。工业发展不仅占用原本就稀缺的农业用地资源,而且其产生的大量废弃物也不断伤害着农业自然生态,对农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而城市化的进程更是以低成本扩展城市边缘的农村,不仅让耕地数量减少,也使耕地质量下降,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每天排出的大量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侵占了更多的农业用地,所排出废气引发了一些地区的酸雨,严重破坏了各种农业资源,不利于农业循环经济的有效发展。

 

(四)法律缺失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还在于没有具体的法律与之相匹配。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法规。为了从指导思想上、从制度保障上充分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并构建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支撑体系,这样才能让农业循环经济更好更健康地发展下去。

 

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一)构建农业自然资源价格调控机制

 

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使得农业资源越来越稀缺,而相伴随而来的则是环境问题的恶化。因此,建立起农业自然资源价格调控机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合理的价格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对农业资源和环境资源的珍惜,降低法律实施的成本。而构建农业自然资源价格调控机制的具体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第一,明晰农村土地的产权,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收益权、财产抵押权等。对于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土地被征收改造问题,需要通过严格的机制约束,设法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第二,合理确定水资源价格和用水价格。任何淡水资源开发都应支付相应的水资源价格,任何用水价格都应当包括水资源价格和水工程价格及污水排放价格,而目前仅支付了水工程价格。同时还要进一步落实水资源保护的补偿机制,加大补偿力度,鼓励区域间水使用权转让,充分运用“无形之手”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第三,着手评估自然环境价值和实施环境使用付费制度。一般地讲,自然环境的价格等于环境能容纳的最大排污量。因此,任何企业、农户、政府、自然人使用自然环境都必然付费,如果其行为对环境可能产生“负效应”,应采取事前评估、达标排放、污染付费等措施,环环控制,实现资源、环境的源头治理。

 

(二)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立法

 

对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少农民并不认同。原因之一是农民或者环境意识不高、安于现状,或者自私自利思想严重,认为只要自己承包的土地现在能够保持产出,不投入或少投入一点算一点,以后能不能产出与自己无关。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低,虽然目前的耕作方式落后,但是能够保证每年稳定的收益。而发展循环经济在短期内面临着资金投入的压力,虽然从长远来看符合农民的利益,但资金、技术和信息等问题制约了当前农民的转变。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立法就显得十分必要。农业循环经济立法后可通过发挥法律的强制作用,扭转农民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提高其环境意识,使其逐渐抛弃自私自利的小农思想,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杜绝短期行为。同时,农业循环经济立法还可以将政府的责任与义务列出来,通过规定经济激励制度、技术支撑制度、信息服务制度及政府的职责等内容,帮助农民解决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技术、信息等问题,化解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能给农民带来的风险,消除他们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顾虑。总体而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场生产方式的变革,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没有法律的保障,发展循环经济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立法。

 

(三)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以农业经营活动的市场化、集约化为主要内容,是实现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现实途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要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从整体布局出发,从长远利益出发,形成立体种养加工一体化以及农林牧副渔各业互补的产业发展全链条,以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利用自然生态资源、清洁生产以及人类经济、生态、社会和谐发展的综合目标。各地要根据各自的条件,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在循环发展的模式下,抓好各类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实现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于一些具有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带动作用大的农产品加工业,要从政策上给予积极培育扶植,发展绿色农业。要突出区域特色,把培育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开发结合起来,既能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格局,也能从总体上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积极采取适当的解决措施,提高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増强农业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程度,就可以更好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