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1-26 17:57: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国古代/自然规律观念/常/道/理/数/则
【正文】
自然规律是自然界事物发展过程中所显示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法则。严格科学意义上的自然规律观念是随着近代科学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但在此之前,中国和西方古人都对自然界的规律性有所认识。李约瑟(J.Needham)指出,在近代科学产生之前,西方文明主要以自然法则概念表示事物的规律性;西方传统观念认为,正如人间帝王立法者制定了成文法为人们所遵守一样,至高无上的有理性的造物主也为自然万物制定了一系列必须遵守的法则。[1]此即西方古代的自然法则观念。这种观念反映了西方古代的自然规律神创思想,是神学自然观的表现。
由于中国古代不存在类似于西方的那种具有人格性和创造性的造物主观念,因而也就不存在上帝为自然界立法的观念,从而也就不存在上帝创造意义上的自然法则观念。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中用一章的篇幅专门论证中国古代缺乏自然法则观念,并认为这或许可以看成是“中国文明中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在本土上成长的因素”。([1],552页)在他看来,自然法则观念对西方人认识自然规律有相当的启发作用,因而对近代科学的产生有重要帮助。也正因如此,他认为中国由于缺乏这种观念而不利于近代科学的产生。关于影响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是个相当复杂的学术问题,本文无意于讨论。本文所要强调的是,尽管李约瑟关于中国古代缺乏自然法则观念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却易使人产生误解,误认为中国古代也缺乏自然规律观念。关于中国古代有无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否形成了明确的自然规律观念,以及在这方面的认识水平如何,关系到中国古代科学认识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基本评价问题,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事实表明,尽管中国古代缺乏西方那种上帝创造意义上的自然法则观念,但并不等于缺乏科学认识意义上的自然法则观念,亦即并不等于缺乏对自然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和由此而形成的自然规律观念。我国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科学认识活动中,对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性进行了广泛而持久的探索,取得了许多经验性认识成果,创造了一系列具有规律性内涵的重要概念。这些概念的产生和运用,充分表明中国古人已认识到自然界是有规律的,已具有明确的自然规律观念。中国古代有许多这类概念和理论,现举其要者分析如下。
一、天行有常
“常”是我国古代表示事物的不变性和规律性的基本概念之一。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重复出现,明显且常见,最易为远古先民所认识。因此观察自然天象变化,对于早期古人认识自然规律很有帮助。早在西周时,古人即问道:“悠悠苍天,曷其有常?”[2]“常”是常规、正常秩序和法则。春秋时古人已认识到:“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3]“天道”有天体运动规律的含义。古人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行,宇宙天象的变化有其不变的秩序和规则。《左传》在讨论天象变化时也指出:“天事恒象”。[4]“恒象”即常象、常态。天体的运行呈现某些不变的常象,正是这些常象显示了其具有某种规律性。《左传》引述《夏书》曰:“唯彼陶唐,帅彼天常。”[5]“陶唐”即尧帝,“帅”即遵循;“天常”指天之常道,具有一定的自然规律或自然法则含义。
“天”概念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既指与地相对应的天空及其中的一切,也泛指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古人常把自然所成而非人力所为的因素称作天。“常”指事物的常态、秩序和法则等。因此,上述资料说明,至迟在春秋时期,我国古人已初步认识到,自然界存在某种法则,事物的运动变化遵守一定的常规。由此反映了先秦古人初步的自然规律观念。战国荀子明确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6]荀况认为,自然万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性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是我国古人对事物运动的规律性及自然规律的客观性的绝好概括。
《逸周书·常训篇》强调:“天有常性,人有常顺。顺在不变,性在不改,不改可因。”“常性”,是事物恒常不变的基本属性,即事物内在必然性和规律性的表现。古人认为:“性者,万物之本也,不可长,不可短,因其固然而然之。此天地之数也。”[7]万事万物都有其基本属性。正因事物的属性,不可长,不可短,是恒常不变的,因而人类能够认识它,因循它,用它为自己服务。《管子·形势解》指出:“天覆万物,制寒暑,行日月,次星辰,天之常也……天不失其常,则寒暑得其时,日月星辰得其序。”古人发现,日月运行有序,寒暖更迭有时,这是天有其常的表现。正因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人类才能认识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并用其为农业生产服务。因此,认识事物的常性,就是在探讨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
我国古代用“常”表示事物的不变性和规律性的论述很多。除上述之外,还如《管子·君臣》指出:“天有常象,地有常形,人有常礼;”《荀子·天论》强调:“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礼矣;”《庄子·天道》也指出:“天地固有常矣;”《周易·系辞传》也强调:“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常象、常形、常道、常数、天地之常、动静之常等等都是表示事物的某种不变性或规律性。以上仅列举了先秦一些典型论述,秦代以后的文献中这类论述也很多,此不赘述。
先秦古人以常表示事物的不变性和规律性。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古人根据事物的不变状态探讨其基本规律的经验认识过程;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还是模糊的、初浅的,还难以明确区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常态与常规。尽管如此,战国古人已认识到“天行有常”,已初步认识到自然万物的运动变化具有规律性,这一点则是可以肯定的。
二、天地之道
在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中,“道”是应用最广泛的一个表示事物规律的概念。
“道”之本义是道路。人欲到达某个目的地,必须沿着某条道路行进。由此引申,古人把人或物所必须遵循的法则或规律统称为“道”。《尚书·泰誓》强调“天有显道”,《尚书·汤诰》认为“天道福善祸”,齐国政治家晏婴认为“天道不谄”,[8]其中的“天道”都具有一定的自然法则或规律的含义。
春秋时期,老子将道概念提升为最高的哲学范畴,创立了道家学说。《老子》指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附图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之道”,即自然规律。老子强调了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他举例说,自然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是一条自然法则,“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道家学说的创立和发展,促进了“道”作为事物基本规律性概念在古代科学文化中的广泛应用。古人认为,日月星辰的运行,阴阳寒暑的变化,山川草木的枯荣,家族邦国的兴衰,都具有某种规律性,它们分别被称为“天道”、“地道”和“人道”。
汉代《淮南子·谬称训》认为:“道者,物之所导也,”即“道”引导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也可以说“道”是事物运动所遵循的秩序和规律。董仲舒《春秋繁露》指出:“天之道,有序而时,有度而节,变而有常。”汉代郭象也强调:“所以取道,为有序。”[9]“有序”、“有度”、“有常”都是说明天道的规律性内涵。
宋代石介说:“夫三光代明,四时代终,天之常道也;”“五岳安焉,四渎流焉,地之常道也。”[10]张载说:“天地之道,唯有日月寒暑之往来,屈伸,动静两端而已。”[11]理学家程颐更明确地说:“天之法则,谓天道。”[12]这些宋代学者认为,月日经天,江河流地,寒暑往来,万物生灭,都有一定的规律或法则,此即所谓道。这种认识代表了中国古代以道表示自然规律的基本思想。
道作为中国古代的自然规律概念,内涵相当丰富,兹举两例加以讨论。
其一,天地之道,一阴一阳。
《周易》是我国古代富有影响的重要典籍。《周易·系辞·下传》指出:“《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何谓天、地、人之道?《周易·系辞上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古人认为,阴阳变化决定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一阴一阳是天地万物的根本之道。在古人看来,《周易》作者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因此“《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13]从形式上看,《周易》是卜筮之书,但从实质内容上看,它是运用阴阳概念以思辨的方式讨论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是讨论天地阴阳之道的书。《易传》作者对《周易》阴阳之道所作的阐释和强调,反映了战国古人的阴阳规律观念。
中国古代用阴阳概念说明事物规律的论述很多,除《周易》外,还如《管子·四时》说:“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吕氏春秋·大乐》说:“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如此等等,都是强调阴阳在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决定作用,都把阴阳作用看作天地万物之道。阴阳是中国古人从大量事物中抽象概括出的一对自然哲学范畴,表示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根本因素或属性。
其二,天地之道,极而反,终则始。
我国古人发现,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走向其反面,最终完成一个循环运动,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周易·泰卦》说:“无往不复。”“复”是反本复初,更新有始,表示事物的循环运动。《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老子认为,万物的生死变化都采取原始反终,复归本根的形式,这是自然常规。事物盛极而衰,终则有始,这是自然万物生生不息、变化发展的普遍形式和基本规律。中国古人对此有着广泛地认识。《管子·宙合》明确指出:“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庄子·则阳》强调:“穷则反,终则始,此物之所有;”战国军事家吴起说:“夫道者,所以反本复始;”[14]《荀子·王制》也指出:“万物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吕氏春秋·似顺论》也强调:事物的发展变化“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天之道也;”《淮南子》也认为:“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老子帛书·四度》说:“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这类论述在古代文献中还可找出许多,它们都表达了古代对物极必反、原始反终的规律性认识。
由上述可见,“道”具有明确的规律性内涵,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自然规律概念。古人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代表一对决定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因素,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因此古人所说的阴阳之道,很接近于现代所说的对立统一规律。古人反复强调物极必反、原始反终的观念,这种观念揭示了事物的循环发展规律,也含有朴素的辩证认识思想。这些都表明,虽然“道”的规律性内涵仍是宽泛的,一般性的,但却比“常”的规律性内涵更为明确,反映了我国古人关于事物规律性认识水平的提高。
三、万物之理
“理”也是中国古代一个内涵丰富的重要概念,其基本含义为治玉、治理、文理、条理、道理等。因此古人常用其表示事物的道理和规律。《周易·系辞上传》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即指万事万物的基本道理。《管子·四时》有:“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古人把阴阳变化看作天地万物最大的道理,“大理”也即基本规律。《孙膑兵法·奇正》说:“天地之理,至则反,盈则败;”其中的“理”即指事物循环变化的规律性。《庄子》中有多处讲到“理”,如《秋水》篇有“明天地之理”、“论万物之理”,《刻意》篇有“循天之理”,《知北游》篇有“万物有成理”、“达万物之理”,《则阳》篇有“万物殊理”,《天道》篇有“顺之以天理”等等,其中的“理”都有自然规律的含义。
在古代科学认识活动中,人们常用“理”表示事物的道理及其内在必然性。战国秦汉时期,古人对乐器共鸣、磁石引铁、琥珀拾芥、湖汐涨落以及水生动物生理变化与月相变化同步等自然现象进行了大量观察和思考,认为这些现象都是事物之间相互感应的结果,符合自然常理,有其必然性。对于这类现象,《庄子》用“固天之理”加以解释;唐代孔颖达用“冥理自然”予以说明;[15]宋代陈显微认为其中的“隔碍潜通之理,岂能测其端倪!”[16]清代俞思谦则认为,物类相感“皆理之常,无足多异。”[17]虽然古人未能正确说明关于这些现象的具体道理,并且有人认为其理深奥、难以认识,有人认为其理常然、无足多异;但大家都承认其中含有一定的道理和必然性。这同样反映了古人的自然规律意识。
宋代学者对万物之理的强调最为充分。程颢程颐指出:“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物皆有理。”[18]欧阳修强调:“万物有常理。”[19]王安石认为,万物春夏生长,秋冬凋零,是“物理之常”。[20]沈括认为,十二律相生,“听其声,求其义,考其序,无毫发可移,此所谓天理也。”[21]这些都反映了古人以理表示事物的道理或规律的思想认识。
古人认为,“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22]理是事物的道理或必然性。“物无妄然,必由其理。”[23]宇宙万物各有其道理和规律。正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24]人类认识事物,就是要“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24]认识万物之理,就能对其“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故繁而不乱,众而不惑。”[23]我国古代一直重视对万物之理的认识。从先秦儒家主张“致知在格物”,到宋明学者提出“格物穷理”,都是强调认识物理的重要性。
在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中,理具有规律性内涵,但在表示自然规律方面,理与道是有区别的。《庄子·则阳》说:“万物珠理,道不私。”义即万物各有自己的特殊之理,但道则是普遍的,是行于万物、统会一切殊理的大理。关于理与道的区别及联系,《韩非子》论述的最为透彻,其中《解老》篇指出:“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万物各异理,而道尽嵇万物之理。”韩非子视道为万物存在的共同根据和普遍规律,视理为具体事物的形态特征和特殊规律;认为具体事物各有其形态及属性差异,其具体规律也各不相同,因此,“万物各异理”;道作为万物的普遍规律,与万物的特殊规律相一致,所以说,“道尽嵇万物之理”。韩非子对道和理的区别,反映了战国后期古人对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初步认识。这种认识被后人所继承和发展。南宋朱熹说:“道是统名,理是细目;”“道字宏大,理字细蜜。”[25]明末王夫之也认为:“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也。”[26]这些论述都说明,道是一般,理是个别,二者表示事物不同层次的规律性。
理所具有的规律性内涵及其与道的区别,表明我国古人已基本认识到宇宙万物具有不同层次的规律性,反映了古代自然规律观念的发展。
四、自然之数和自然之则
数是事物量的量度,是事物数量属性的反映。由于事物的数量变化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即会引起性质变化,成为新的东西。因此事物的数量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事物的基本属性或变化规律,给人以必然性的感觉。基于这种认识,中国古人也用数概念表述事物的必然性或规律性。
《尚书·大禹谟》记载舜对禹说:“天之历数在汝躬。”其中“历数”是历运之数,指天象季节变化所显示的必然性。《管子·重令》有:“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天道”是自然规律,“天道之数”指自然规律表现出的必然性。《荀子》说:“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其中“常数”是指与“常道”对应的地的运动规律。《淮南子·原道训》指出:“万物之至腾踊欷乱,而不失其数。”汉高诱对此作注时认为,“不失其数”即“各应其度”。此处“数”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限度。
古人认为,“天道之动,则当以数知之。数之为用也,圣人以之观天道焉。”[27]事物运动的某些规律性可以通过其数量的变化表现出来,因而由数可认识事物的有关属性和规律。《淮南子·本经训》指出:“天地之大,可以矩表识也。星月之行,也以历推得也。雷震之声,可以鼓钟写也。风雨之变,可以音律知也。”矩表可测知天地之大,历数可推算日月之行,音律可测度气候之变,钟鼓可模仿雷震之声。在这些活动中,古人主要是利用数量关系去认识事物的性质。我国在战国时即发现了乐器共鸣现象,由于古人不了解其中的道理,长期对之有神秘感。针对这种情况,董仲舒指出:“五音比而自鸣,非有神,其数然也。”[28]他认为,宫商角徵,羽同声相应,是由其“数”所决定的。这个“数”即表示乐器共鸣现象的内在道理和必然性。古代的天文观测和历法推算,是以数认识事物运动规律的典型例子。古人认为,天体运动的快与慢、显与隐等都“有形可验,有数可推,”“非出神怪。”[29]唐代刘禹锡强调:“夫物之合并,必有数存乎其间焉。”[30]清代颜元认为,宇宙间气机消长、万物流变,都是“理数使然”。这一切都说明,数也是古人用以描述事物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的一个基本概念。
“则”同样是我国古代经常使用的一个表示事物法则或规律的基本概念。《诗经·大雅》有“天生zhēng@①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汉代毛亨注曰:“则,法;彝,常;懿,美也。”把“有则”与“秉彝”联系看,其中的“则”应有规范、准则、法则之义。《管子·形势解》指出:“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常”和“则”是天地变化过程中显示出的不变性,即某种秩序和规律性。《管子·七法》也强调:“未尝变也,谓之则。”《易经》有“乾元用九,乃见天则。”“天则”即指自然法则。汉代贾谊在讨论天地万物演化过程时曾问道:“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31]这里的“常则”当指天地造化、万物生灭的基本秩序和规律。《后汉书》张衡传有:“经纬历数,然后天步有常则。”其中的“常则”也是指规律性。
“则”与“法”合成“法则”一词,在古代也较常用。《管子·七法》说:“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显然,法是古人制定的衡量标准,人们必须遵守这种标准才能正常进行有关活动。在此基础上,古人常用“法则”表示社会活动的规范和自然事物的规则。前者如《荀子·王制》有:“本政教,正法则,兼听而时稽之……冢宰之事也;”《荀子·王霸》有:“加义乎法则度量,著之以政事;”其中的“法则”均指有关社会活动的规则。后者如《庄子·山木》说:“物物而不物于物……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周易程氏传》也说:“天之法则谓天道;”其中的“法则”均指自然事物的运动规律。
古人以数和则表示事物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同样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类似概念还有一些,此不俱述。
我国古人不仅认识到事物是有规律的,而且反复强调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老子》指出:“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庄子·渔父》也指出:“道者,万物之所由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故道之所在,圣人遵之。”人类认识了事物的属性和规律,就能有效地用其为自己造福;了不解事物的规律,胡作妄为,则会导致失败,甚至造成灾难。《管子·形势解》认为,如果人的行为“上逆天道,下绝地理,则会造成,天不予时,地不生财”的恶果。因此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古人强调要“行天道,出公理。”荀子指出:“大天而思之,熟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熟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32]面对威力无比的自然界,敬畏它,赞颂它,被动地因时守节,期望物产自然丰富;如何生动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制天命为我所用,使贤骋能,积极创造财富。荀子并且指出,人类有认识和驾驭自然的能力,“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32]因此人类也有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即所谓“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二,则天不能祸。”[32]既承认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荀子这种科学认识思想是十分可贵的,代表了中华民族积极有为、勇于进取的精神。这些论述表明,中国古人已认识到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顺应和利用自然规律的意识。重视探索自然规律,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积极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重要思想观念,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五、结语
由上述分析可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其一,中国古代很早即有明确的自然规律观念。“常”、“道”、“理”、“数”、“则”等一系列具有一定程度规律性内涵的概念在先秦的产生和广泛运用,即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其二,中国古代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总体上是初浅的、经验性的。我国古人虽然很早即认识到天地万物各有其故,各有其必然的道理和基本规律,树立了明确的自然规律观念。但对天地万物之道、之理、之数、之则的探讨却不够深入,对这些规律的具体内容认识不足,长期停留在初浅的经验认识水平上。正因如此,古代许多关于事物规律性的陈述都是“但言其所当然,而不复强求其所以然。”[33]
其三,中国古代的自然规律观念是建立在朴素的经验认识基础之上的。按照李约瑟的说法,如果说由于受神学观念的影响,西方古人把自然法则或自然规律看作是上帝赋予宇宙万物的,是外在的;那么中国古人则把自然规律看作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是内在的。中国古人认为,自然万物“普遍的和谐并不是来自某个万王之王在上天命令,而是来自宇宙万物遵循其自身本性的内在必然性而实现的自发的协作。”([1],596页)正是在对事物长期观察认识的基础上,我国古人逐步发现“天行有常”、“物物有理”,自然万物的运动变化遵循一定的内在规律性。因此,中国古代自然规律观念的建立,是古人对宇宙万物长期认识和探索的自然结果,与宗教神学无关。
有无明确的自然规律观念,是衡量古代一个民族科学认识水平和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志之一。中国古代关于自然规律的认识,是与其悠久而发达的古代文明相一致的。不可想像,一个古代科技文明先进的民族会缺乏对自然规律的基本认识。
【参考文献】
[1]李约瑟(J.Needham):《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第551页,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诗经·唐风》。
[3]《国语·越语》。
[4]《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八。
[5]《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八。
[6]《荀子·天论》。
[7]《吕氏春秋·不苟论》。
[8]《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9]《庄子注·天道》。
[10]石介:《徂徕先生集·怪说上》。
[11]张载:《横渠易说·下经》。
[12]程颐:《周易程氏传》卷一。
[13]《周易·系辞上传》。
[14]《吴子兵法·图国》。
[15]孔颖达:《周易正义·乾卦》。
[16]陈显微:《古文周易参同契笺注集解》。
[17]俞思谦:《海潮辑说》。
[18]程颢:《河南程氏遗书》卷八。
[19]《欧阳文忠公集·笔说·物有常理说》。
[20]王安石:《老子注辑本·天地不仁章》。
[21]沈括:《梦溪笔谈·乐律》。
[22]王夫之:《张子正蒙注·至当》。
[23]王弼:《易略例》。
[24]《庄子·知北游》。
[25]《朱子语类》卷六。
[26]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
[27]《旧五代史·历志》。
[28]《春秋繁露·同类相动》。
[29]祖冲之:《辨戴法兴难新历》。
[30]刘禹锡:《天论》。
[31]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篇2
生态文明相对于“黄色”文明和“黑色”文明而言,可以说是一种“绿色”文明。“绿色”代表希望、生机和安全,意味着均衡与可持续,和平与发展。这种文明模式的推进,将不再囿于对“发展”的肤浅认识上,而将着力于“科学发展”、“均衡发展”、“绿色发展”;将不再囿于对自然规律的浅薄认识上,而是要将人类理性回归到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上来。
党的十报告强调“生态文明”,并点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可见,建设生态文明在当下的中国,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只有推进生态文明,才能建成美丽中国。而在生态文明建设方式的选择中,法治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最重要的保障。
首先,法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应当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展开。重中之重便是应将生态文明、环境权上升到宪法的高度予以规定。应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基本国策写入《宪法》,使其成为国家发展的既定方针。不论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还是文化发展,都应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核心开展。环境权意味着最广维度的人身权益,包括了生命健康权、资源利用权、环境知情权、环境参与权等,囊括了公民基本的人身权益。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环境权应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由《宪法》加以确认。若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的高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便将明晰各自的环境责任。同时,司法实践也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这便要求我们要建立健全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司法组织体系,提高生态司法保障的质量,发挥司法机关作为生态法治监督主体的作用,建立完善的生态法律保护监督机制。
篇3
不违背自然规律
在老子五千多字的《道德经》中,八十一个章节,“无为”二字却在十几个章节里出现了十四次之多。显然,老子在反复论述“无为”的意义,强调“无为”的重要性。那么,“无为”在老子的意识中,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在老子看来,自然万物是由“道”所生,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顺应自然万物的自生自长,决不强行干涉,就是“道”的“无为”。因此,老子认为,人类应当效法“道”的“无为”,顺应百姓自作自息,让百姓按照自己的规律去生活,不要横加干涉,更不要对百姓肆意妄为,这就是人的“无为”。
在《道德经》中有两段话对“无为”做了精彩的描述。老子说:“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译成白话就是:“得道的圣人可以辅助万物按自然规律成长、发展,而不敢妄加干预。”这就是圣人的“无为”。这段话里的“辅”和“为”形成对照。“辅”就是从旁辅佐、扶助;“为”就是通常的行为方式,比如:人为设计、发号施令、操纵控制、排挤压迫等行为。“辅万物之自然”是圣人可以做、能够做的,其他的“为”则是圣人“不敢”做的。老子所说的圣人,是指得到“道”的高人,他的行为应该是全社会的楷模。对于圣人来说,这个“不敢”,显然不是能力上、勇气上的不足,而是责任上、良知上的思考所至。在这里,老子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无为”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是可以做“辅万物之自然”的事,也就是可以做辅佐合乎自然规律的事。“无为”本质上是在告诉我们,行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只能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道德经》中的另一段话又对“无为”做了进一步阐述:“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音:shì),长(音:zhǎng)而不宰。”译成白话就是:“生育自然万物,畜养自然万物,生养了万物但不自己占有,帮助了万物但不自恃有功,管理了万物但不去主宰。”在这段话里,老子通过“不占有”、“不居功”、“不主宰”三个层面,把人的行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同时,也把“无为”的内涵讲得一清二楚。“不占有”就是没有贪欲的行为,“不居功”就是没有名利欲的行为,“不主宰”就是没有权力欲的行为。做到这三个方面的行为,就是“无为”了,面对自然万物应该这样,面对人类社会也应该这样。
施政不要肆意妄为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感悟到,“无为”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种贴近实践的观点,换句话说,是老子针对春秋战乱社会的一种政治主张。这种“无为”的政治主张决不是让人不干事情,无所作为,而是让人做事情符合自然规律,让人们的行为有很高的道德操守。这种政治主张是讲给谁的呢?从《道德经》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是讲给“侯王”的。
老子十分痛恨春秋的战乱,各个诸侯君王为了争夺地盘,肆意发动战争,弄得民不聊生。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意思是说:“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不肆意妄为的,然而又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作所为的。诸侯、君王如果能持守这种“无为”的“道”,百姓们就会自生自长地得到发展。老子在这里显然是针对春秋末期各地诸侯、君王肆意驱使百姓纳税、打仗而言的。他认为,如果“侯王”能持守“无为”,换句话说,侯王们不肆意妄为地驱使压迫老百姓,老百姓就能过上安定的日子了。
老百姓希望无拘无束地生活,过安定富裕的日子,这是人类社会的自然规律。统治者肆意发动战争、役使百姓,就违背了社会的自然规律。所以老子劝诫统治者要持守“无为”,不要对老百姓肆意妄为。
对于“侯王”而言,老子既然主张“无为”,必然反对“有为”。老子说:“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所以难治。”老子这句话十分直截了当地讲出了,都认为“老百姓难以治理,是因为他们上面的侯王官吏肆意妄为地发政令、派徭役、课税赋的‘有为’,所以才难以治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老子认为这种“有为”的结果必然是:“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意在告诫“侯王”们:“肆意妄为的人必然会失败,执掌国家权力的人也必然会失去权力。”
不显示能力、不要争功居傲
我们了解了“无为”的含义,便知道了“无为”决不是不干任何事情的无所作为,而是要“为”,要按自然规律去“为”,去干事。对于统治者而言,“无为”是劝诫,劝诫他们不要肆意妄为,要在政令时首先考虑老百姓的利益,但决不是劝诫统治者任何事情都不干。那么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无为”又有什么样的特殊含义呢?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的最后一句话最明白:“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在这里老子言简意赅地告诉了我们圣人的做人之道。老子明确提出了“为”,就是说,圣人也要“为”,也要干事情,不是无所作为,只是要干的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罢了。老子思想的深刻之处在于“为而不争”,就是“干了事情不争着表现自己的能力,不争抢功劳”。“为而不争”可以看成是一种胸怀,也可以看成是一种道德,但我更愿意看成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极为高明的智慧。这就使老子“无为”的思想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不仅仅是指行为不违背自然规律,而且是按自然规律去行为之后,有了结果,不争功居傲。
老子“为而不争”的智慧,在《道德经》中用不同的语言论述了很多次,显然是在提醒人们:蕴涵在“无为”中的这一智慧是十分重要的,切切不可以忽视。
篇4
关键词 人 自然 社会 和谐发展
一、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
人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动物只能进行维持生命的本能活动,而人则能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新的物质。但人类社会并不能超越自然的制约,并不能完全突破自然的限制。在当今社会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互动的关系基础之上,必须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一)自然生态系统为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生产与发展的基础。但是,人的实践活动是不能离开自然界凭空产生的,自然对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先在性。马克思说:“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实践离不开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受自然的制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工具的出现和应用,大大延长了人的手臂和大脑,但是,这并没有
改变劳动主体受自然制约的性质。一方面,未经人的劳动加工过的天然的劳动对象,比如原始森林,以及未开垦的土地和未开采的矿藏等,要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另一方面,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比如已经被开垦的土地和已经被开采的矿藏,它们虽然打上了人的劳动的印记,但仍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也就仍然受自然的制约。
(二)自然生态系统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社会是一个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中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生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是减弱,而是随着社会和技术进步呈现出了一种加深的趋势。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环境和条件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展,要求自然生态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断全面化。
(三)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的客观规律。
当今社会,人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创造自己的生存环境。人是以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及科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的,也即人的实践是受自然规律制约的。人的自由,不是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的制约,而是在于认识这些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起作用的结果来达到目的。人的活动只有在自然规律所允许的范围内才能成功,违背了规律,就必定受到惩罚。
二、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从根本上讲,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两个既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各自具有不同的内涵,二者存在着质的差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二者是互不相干、各自孤立的。事实上,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互为条件、互相促进、辩证统一的。当今我国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这就为人的发展创造了必要地社会物质条件。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但指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包括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科学、教育、社会思想道德状况的进步等。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既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反映一定社会的社会环境,它制约和影响着人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离不开人的发展。人自身的发展推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上层建筑的必要改革以及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
三、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当代中国经济大发展,生活大建设,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在看到这些成果的同时也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同世界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严重失衡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只有人的力量和自然的力量达到了和谐统一,才能使社会的发展不会受到自然的“报复”,但自然规律和自然力量是永恒地按其自身固有的必然性在发生作用的,它不会迎合人的需要,一旦人的实践活动违背了自然规律,或者超过了它的平衡系统所能容纳的限度,它就会顽强地抗拒人的力量,甚至以种种严重的天灾来报复人的所作所为。当展困境的出现,正是片面的发展哲学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是人类的实践活动违背了自然规律,未能有效地实现同自然界的和谐交换和协同发展,造成了危及人类生存的生态灾难。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当代中国乃至全人类面临的绝大多数灾难性困境,是由于人类社会内部相互关系的严重失衡引起的。
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要求矛盾的双方或矛盾的多方在运动过程中能达到并保持多赢或双赢的局面。具体说,就是既要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前.哲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篇5
关键词:纳西族;传统;建筑;形式;特点
提起纳西族建筑就会一下子想到丽江古城,作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纳西族有着自身独特的建筑理念和思想,在漫长的民族进化中,纳西族人从图腾崇拜到,从生活方式到建筑理念,都形成一个中心的观念,即超然的自然主义思维。丽江古城作为纳西族保留最为完整的建筑,无处不体现了纳西族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为我们阐明了一个最为简单的道理,即一切可破,唯自然不破。通俗地讲,如果在古代社会没有科学一说,那么如何保障大规模建筑的科学性呢?能够既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安全,又保障建筑的和谐美观。这个方法是存在的,那就是自然规律。只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就能够保障传统的科学性,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无处不体现的道理,比如我们对时令的划分,对节气的把握等等,都是长期人类活动中把握了自然规律,就把握了在无科学指导下的神秘。在我们探讨这种发展规律的同时,我们很清楚的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传统建筑对自然规律的把握,这也是本文试图通过对纳西族传统建筑的形式与特点等问题的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即通过对传统建筑形式与特点的分析,找到自然的规律,并通过这种自然规律的体现找到对现代建筑的启示。
1 纳西族传统建筑的形式与特点――以丽江古城为例
说起纳西族传统建筑,丽江古城毫无疑问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丽江古城中国四大保护最完好的古城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两个没有城墙的古城之一。丽江古城建于宋朝,距今已经经历了漫长的9个世纪,自古以来就是附近地区最为重要的集市,是纳西族十分重要的一个城镇。即便是现在纳西族占当地总人口也达到了70%以上,并且还有近30%的纳西族人还从事着传统的工艺制造。从丽江古城坐落的地理位置来看,依山傍水,在玉龙雪山下,丽江素河穿城而过。在入选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古城的理由为,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多元融合的文化为特点,以平民化、世俗化的百姓古雅民居为主题的“建筑群”类型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一座至今还活着的文化古城。
纳西族传统建筑的形式。区别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纳西族的传统建筑没有按照古代统一制式来完成,没有受制于“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复制影响。城中的道路建设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也没有城墙的布置,丽江古城的整体布置可以用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是纳西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再创造的结果。
纳西族传统建筑的特点。城镇和建筑本身就是社会形态的一种直观表达,作为日常生活的载体,个体建筑的使命是生活承载,而整体建筑的使命则是文化承载,我们从民俗中看到了文化,从文化中看到了社会形态,同时也理解了自然。尤其是民居建筑的特点更能够从中找到利用自然的巧妙,出发点就是简洁和实用。丽江古城的建筑特点充分体现出了古城结构上的种种风格,不论是在民居的布局上还是在民居的结构上,还是从民居的造型方面都是完全按照自身的条件和生活习惯所形成,有效地结合了大自然带来的便利条件,同时也吸收了中原传统建筑的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建筑特点,体现了建筑的多元化。不仅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鲜明之处就在于无一统的构成机体,明显显示出依山傍水、穷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质朴的创造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里对纳西民族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丽江民居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
2 纳西族传统建筑对自然规律的把握
什么是自然规律,我们很难从建筑的角度完全阐释清楚。但是我们能够从纳西族传统建筑与自然的结合方面来清楚的明晰哪些地方尊重了自然规律。这样的做法就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理解和把握,同时也是融合自然规律的一种形式。纳西族建筑的结构通过地理位置的选择能够更好地把握好通风、采光和舒适。院内铺砖以红色角岩为材质,一方面是这种材质比较多,成本低,另外一方面,这种材质保证了院落的洁净,即不飞灰也不泥泞;石刻花纹简洁明快,容易雕刻又不失雅观;多以二层、三层楼体结构为主,穿斗式构架、垒士坏墙、瓦屋顶,设有外廊(即度子)。根据构架形式及外廊的不同,可分为平房、明楼、雨步厦、骑度楼、蛮楼、闷楼、雨面厦等七大类。在架构的处理上十分的灵活自然,通过在悬山和木构架来分散整体架构的承载力度,通过建筑技巧和小机关设置来作用于拉伸结构之上,比如地脚、千斤、穿枋等地方,整个构架按照百分之一的斜度进行完善,既保证了整体的立方正,维持了结构上美观,又有效地减少了受力面的压力,增强了稳定性,这也是民居防震的主要原因。抹灰、镶角,为整体美观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纳西族传统建筑对自然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纳西族人的智慧,同时也说明了纳西族人成就的由来。纳西族人之所以能够在建筑上有所成就,一方面是把握了自然的规律,另一方面也是把握了社会的规律,而吸收的社会规律建筑风格同时也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把握。
3 纳西族传统建筑对当代建筑的启示
正如我们前面所进行的阐述和纳西族传统建筑自身的特点解读,我们从中掌握了纳西族传统建筑的特征和原理,掌握了传统建筑对规律性的把握。而这些也正是纳西族建筑得以成名的关键因素,这对我们现代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我们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上要把握整体,建筑不能只考虑自身的特点,更要考虑到整体建筑群的设计,风格的选择上要具有整体特色的支撑;其次,现代建筑虽然坐落在城市当中,处于一个人为的环境当中,但是也要把握好处理自然规律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把握人与自然的规律;再次,纳西族建筑在选材、结构设计上的成本降低原则也是需要我们借鉴的,不能在建筑上过于追求美观,而失去了对建筑的浪费的考虑。最后,现代建筑已经进入了一个“超标”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建筑追求的是独特设计,追求标新立异,追求标志性,更是有些建筑呈现出了“土豪”特色,这既不利于城市建筑的整体和谐,也不利于建筑的合理实用,不仅不能为城市添加色彩,反而影响城市的建设。我们应该在充分认识到纳西族建筑的形式和特点基础上,更加进一步的以人文本、尊重客观规律,建设更多更好的现代建筑。
参考文献:
[1] 于洪.丽江古城形成发展与纳西族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7.
[2] 许涛.地域建筑研究――纳西族传统民居的现代启示[D].重庆大学,2003.
篇6
关键词:人;自然;辩证统一;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020-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美好,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能源短缺等等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在党的十报告中,用了整整一个章节来论述大力发展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不是十第一次提出的,但这次是完整化、系统化、理论化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全党智慧的结晶,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再升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思想,对我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
一、人与自然同一共存
马克思指出:那些“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1]95。恩格斯指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之中的……”[2]518先有自然界,后有人类社会,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先有自然界的存在,才有人类社会的存在。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自然的存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阳光、空气、水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人类的活动必然会受到自然的约束。人靠自然界生活,所以人应该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爱护自然。自然界可以不因人的存在而存在,人却不能没有自然界而生存,人对自然界存在一种依赖关系。就这一点而言,人类同动物、植物是一样的,“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167“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1]178。自然界也离不开人类社会,离开人类生存的社会,去研究人类社会产生之前的自然界,是毫无意义可言的。自然界作为自在的存在,通过人类实践活动即劳动逐渐演化成人化的自然界,自然界深深地打上了人类的印记,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其存在。从这点可以看出,人类又不同于动物、植物,动物只能被动地、消极地适应环境,而人类能认识自然,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
在传统的思维方式来看,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界只能围绕着人、为了人而存在。因此,人类是自然的主宰,人类的利益凌驾于自然之上,自然作为对象被无限地改造和征服,结果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我们一定要克服这一错误的观念,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当然人不能像动物那样被动地、消极地适应自然,任由自然摆布而无所作为。我国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就要正确处理这一问题,我们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要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正确认识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发展、办事,实现人类利益与自然利益的共赢。
二、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提出了“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的重要思想[3]43。马克思还指出:“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3]35这一观点进一步阐明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是通过劳动得以实现的。劳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物质生产的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基本联系,劳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4]。在劳动过程中,人类与自然进行着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交换,自然被人化了,人被自然化了。
然而人们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为了生活得更好,就无限制地对自然进行改造和索取,以此来满足自己的需求,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和谐生存的环境不断丧失。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要改善和恢复已经被破坏的生态自然环境,要维护和保留自然的相对独立性,在遵循自然独特的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利用和改造好人类所创造的自然,注重自然的承受力、注重自然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
三、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马克思指出:“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5]。“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6]。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告诫过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517人类产生以后,随着知识经验的日益积累和生产工具的逐步改善,对自然改造的程度逐渐增强,整个自然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但是,自然界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有其自身独有的规律,自然规律本身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比如物质循环规律、能量守恒规律、新陈代谢规律等等。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但是,人可以使用自己的躯体和物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改变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人类不遵循自然规律,必然会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
传统的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人类是在违背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人们片面地追求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无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工厂向自然界排放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已经远远超过了大自然所能承受的范围,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这些行为反过来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再走以前的发展道路,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的统一。我国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又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我国必须对传统的工业进行扬弃,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支撑。
四、正确使用科学技术有效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关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指出:“自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可看出科学技术的进步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和应用规律,自觉避免那些不必要的遭难后果发生[7]。正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揭示出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人类才能够更好地认识自然、遵守自然规律。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因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8]马克思在这里明确论述了财富的创造和生产的发展不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而是取决于劳动中科学技术的应用水平。马克思还指出:“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可见科学技术进步不仅可以改进机器等生产工具,而且还能够帮助人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原本不能利用的、丢弃的生产废料变废为宝,变成新的生产原料,有效地缓解了资源匮乏的压力。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利弊共存。它既能帮助我们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所需物质资料,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毁灭。历史上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人类社会都将向前迈出巨大的一步,但每一次大自然受到重大的破坏,也都与一定的科学技术发展有关。当然我们所说的科学技术的弊端并不是说科学技术本身,科学技术的弊端是因为人类对科学技术的不当使用。爱因斯坦说:“科技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来促使产业的生态化,运用现代化技术改造和重组经济结构,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并不意味着放弃科技的发展,而是必须以科技为手段,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不动摇,促进科技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926-92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51.
篇7
关键词:网络游戏;游戏特效;游戏;特效
特效,即特殊的效果。通常是由计算机软件制作出的,现实中一般不会出现的特殊效果。特效在不同的行业中有着不同的运用,如,视觉广告、电影、演唱舞台、游戏等。特效的作用是吸引人们的眼球,创造一种逼真的视觉冲击效果,使人们在惊叹于绚丽逼真视觉效果的同时,激发出更多的想象,在游戏领域也是如此。本文主要从游戏特效的概念、游戏特效的重要性、游戏特效的自然性等几个方面入手,探讨了游戏特效在网络游戏中的体现。
1 通过对游戏特效的分析,认识游戏特效在网络游戏中的重要性
在我国网络游戏的兴起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了,从网络游戏的发展趋势来看,其正在成为广大用户群体的消遣娱乐的一种方式。并且,适用年龄层也在逐渐加大,无论老少,都会有一些网络游戏充当其日常生活的消遣方式。用户群的扩大,导致了研发力量的大量投入,同时,也使了一部分游戏公司竞相加入到这个庞大的市场中来,企图占据各个市场。要想使一款游戏能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即能够使更多玩家来玩某款游戏,就要求游戏的整体质量的提高。不但游戏的画面要精致,游戏在视觉上所带来的冲击力也要更大。当然,游戏的程序和策划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种大环境下,游戏特效这个曾经很小的圈子,正在日益地壮大。作为游戏中为游戏场景、角色、道具添加绚丽效果的部分,游戏特效更主要的作用是,为玩家创造逼真绚丽的视觉冲击效果。同时,也能够与玩家的思想产生互动性的共鸣效应。在游戏中玩家所能看到和感受的效果部分,是由角色自身攻击特效、魔法飞行特效、碰撞后产生的打击效果这三部分组成。在整个游戏的制作的过程中,游戏特效的制作比较复杂,它要求制作人和很多部门的沟通协作,所以,特效也是相对其他制作部分中比较靠后的后期制作范畴。根据不同的画面种类,还分为了不同的类型效果,如2D、3D等。需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配合专业软件来制作。同时,又要兼顾游戏的流畅度,尽量保证节省系统资源。这是游戏特效在网络游戏中所占的位置所决定的。特效的多少,会影响网络游戏的速度流畅及稳定,在很多情况下,游戏特效需要考虑周全、做出取舍,尽量保证游戏顺畅。
2 通过对游戏特效的分析,体现出游戏特效的重要性
在游戏开发中,游戏特效占有重要并且特殊的地位。游戏特效制作,是将思维创造变成画面的奇幻效果的过程,它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要想做出好的奇幻效果,需要制作者积累更多的好的想法创意。一个好的想法创意,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例如,某一个特效效果的样式,能成为某一角色的代表性标志,例如《魔兽世界》中的伊利丹・怒风,只要其角色特效一出现,玩家就会知道是他。在整个游戏制作完成之后,游戏效果的画面的格调基本定型,画面的整体饱和度、色彩程度,各种逼真绚丽的效果,会使在这个场景中的玩家感受到不一样的心情:鲜亮光明会使人心情愉悦,阴暗潮湿、画面阴冷抑郁,会让人感受寒冷甚至是不寒而栗。同时视觉效果在搭配适当的音效,以及适合的游戏配乐时,会让玩家在游戏中的游戏体验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
3 在网络游戏中的特效,同样要遵循现实生活中的自然规律性
虚拟世界是客观世界的缩写,现实世界中的一切,我们在虚拟世界里也感受得到,不管在哪个世界,它总是在它的范围内的客观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感知多彩世界的复杂多变,在虚拟世界中,可以充分利用复合色彩来表现特效的自然质感和意境。例如,现实世界的火焰、云雾、闪电、流水、暴风、雨雪、爆炸等,都是设计创作在虚拟世界中的效果的灵感来源。游戏特效也是一样,在意境、质感、真实性和自然应保持一致,才能使人感到,虽然在虚拟世界中但却如同真实世界一样。真实世界的自然环境,也是一个乐趣颇丰,值得我们研究的学科,它不仅融合了美学、哲学、物理等多种学科知识,其产生的效果也多姿多彩、变幻奇妙,甚至超过人类的想象。而游戏特效也是如此,在做游戏特效,尤其是和真实世界相仿类型的特效中,自然规律尤为关键。因为其主体对象是真实世界的人,所以如果模拟的效果不像,就会给人一种假象的既视感,进而产生一种生搬硬套的感觉,影响游戏体验以及玩家们继续停留的时间。
4 通过真实的自然游戏贴图,来体现出自然规律性的重要
要想接近真实,就需要设计真实的游戏贴图。根据设计的需要,制作出所需的贴图,可以进一步地完成特效的制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的同时,首先要考虑到所做效果的自然规律性,绝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例如,火焰效果要符合其运动规律,在特效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其作为一个物理现象的产生和运动。否则,做出来的效果会和现实大相径庭,容易露出破绽。这就是游戏特效的制作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的原因。另外,在真实的基础上,可以加入艺术的加工,但一定要在原有的规律基础上添加艺术创意和想象,从而创造模拟出瑰丽奇特而又具有代入感的特效效果。
5 结束语
在当前的网络游戏中,随着硬件条件的不断提升,玩家们对游戏体验更加的挑剔。因此,在游戏特效在网络游戏中的效果发挥显得越来越重要。特效效果的好看与否,甚至能决定一款游戏的成败。因为如今游戏的宣传,大多依靠炫酷的效果作为支撑,甚至是卖点,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游戏特效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一些具有明显的特殊地域环境的世界观的游戏类型中,自然规律的体现尤为重要。在这些奇幻的世界中,通过有规律的现象构建成了一个美丽的游戏世界。同时,游戏特效的展示也很重要,需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很好地结合,满足玩家越来越挑剔的眼光。
参考文献:
[1] 朱毅,刘若海.游戏特效设计[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篇8
【关键词】以人为本 局限性 以自然为本
以人为本的提出,有助于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利于中国的稳定和发展。但另一方面,以人为本也并非没有界限。在理论层面,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本的关系如何处理?这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以人为本”涉及的几个问题
当前,我们在倡导“以人为本”的同时,还需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以人为本”不是“人类中心主义”。有人认为,我们现在提出以人为本,强调人的重要性和价值,就是在坚持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一种价值观,它强调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主导、支配作用,把自然生态系统当作为人类提供物质的源泉,自然界成了人类征服和索取的对象,离开了人,一切自然物就无“价值”可言。在观念上,将“以人为本”等同于“人类中心主义”是错误的。国内外许多环境伦理学者都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全球环境危机的罪魁祸首。正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使人类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作为奋斗目标,而不顾自然界的内在目的性,无视生物圈稳定的客观规律。
“以人为本”不是享乐主义。西方的人本主义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和尺度,人的价值和自由应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张扬。这种以人为中心、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观念,不断催生出人类对自然界的贪欲和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也导致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盛行。当前,在物欲和享乐主义的导引下,人类已步入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人类在不断地消耗各种资源,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被严重透支了;而另一方面,金钱和物质享乐也并未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实际上,如果将追求和拥有物质财富作为人类的终极目的,人类就会失去了自我,进而造成人性和人文精神的丧失。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要求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因此,以人为本的内涵与人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以人为本”不是索取主义。有人认为,以人为本是最终导致当前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这种说法有些极端,但也不失为一种对人类破坏自然的警告。恩格斯有句名言:“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诚然,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经济时代,可中国的现代化目标还远未完成。有时候,我们与自然的矛盾就会非常突出,这是一个不诤的事实。但是,它不能成为我们一味向向自然索取资源的借口。目前,我国的环保事业还面临很多困难,仅仅为了改变现状而进行环保治理,这不足以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此外,我们依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单纯讲保护生态环境是不可能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渡时期。但是在环境保护的问题上,我们不妨转换一下思维方式,“以自然为本”是一种最佳的选择。总之,以人为本就要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促进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于“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的争论
诚然,“以人为本”的提出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惑。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以人为本”也有其局限性?我们是否应对之进行不断创新与完善?以上所涉及到的问题全部都涉及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也就引带出一个 “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的疑问。
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一般来说,在两者之间,我们是无法做出一个孰轻孰重的判断,当然这样的判断也没有实在的意义。 “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都是哲学价值论的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的概念。站在人类的立场上,人自身永远都不会是无足轻重的,因此,不管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说“以自然为本”就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甚至可以牺牲人类的根本利益,那么,这样的“以自然为本”便不会得到多数人的赞同。难怪何祚庥院士会提出,所谓“以大自然为本”的理论,在科学内涵上是逻辑上不能自恰的理论,在价值观念上是属于伪善式或假冒为善的理论。说到底,人类提出的“以自然为本”最终是为了人类自身。
既然“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发展,那么,探讨人和自然谁主谁次的问题就失去了意义。我们现在考虑的应是人与自然的匹配、共存的结构问题。人和自然原本是辩证统一的。从存在论的角度看,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演化的结果,人和其他动植物同为自然生态系统的普通一员,和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马克思曾经指出,作为主体存在的人具有两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就其自然属性而言,“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恩格斯也曾经谈到:“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②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类的实践活动不能忽视自然的先在性和独立性,人类的活动也必然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和控制,而不能随心所欲。人类实践证明,尊重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并不是指人类对自然界消极、被动的顺应,也不是自然界对人类的绝对服从,而是作为发展主体的人,在遵循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界的能动利用、掌握和改造。
基于此,“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并不存在直接的矛盾。“以人为本”侧重于人的主体地位,“以自然为本”则强调的是以自然为中心,要求人类认识并遵循客观规律。这样,“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关系就转换为人类主体地位与客观规律的关系。我们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简而言之,“以自然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基础。
“以自然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基础
在社会实践中提倡以人为本,首先要以自觉地遵循客观规律为基础,以自然为本作为以人为本的基础。
正确认识自然的价值。人性是构建人与自然价值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基于人性与自然价值的对应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分为内在价值关系、工具价值关系和人本生态价值关系。内在价值关系是人在其自然人性层次上与自然建立起来的一种平等价值关系。在此关系中,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存在者均为平等的价值主客体,人类不具有任何价值优先性,与其他自然物彼此依存、相互制约。工具价值关系是在人的社会属性层次上与自然建立起来的、以人为绝对价值主体、以自然为绝对价值客体的关系。人本生态价值关系乃是人类基于其发展需要,以自身为核心与自然建立起来的价值关系。在生态危机面前,人类认识到,环境危机,并不是自然本身的危机,而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归根结底,是人类自身的危机。因此,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必须重视自然的生态价值,必须在发展人性的基础上,与自然建立起来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谐共生的价值关系。
合理发挥人的主体性。不少人把环境、资源的破坏归罪于人的主体性,认为是人的主体性造成了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因而主张放弃人的主体性,甚至放弃人对世界的改造和控制。然而,哲学却认为,历史就是一个有规律的人的创造性实践的过程。一方面,历史的发展是主体满足自身的需要、利益,实现其价值选择的过程;另一方面,历史发展又是主体认识和遵循客观规律的进程,而不是主体不受任何必然性的制约、任意选择价值的过程。这两方面即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因此,在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我们要合理发挥人的主体性,并且发挥的主体性应该是高层次的、全面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要求人类对外部自然界的规律有清楚的认识,对自身活动的有限性有明确的认识。这种主体性的确立是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生态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高于其他一切自然存在物的本质特征的具体体现。
科学把握“取”与“予”的度。在人类社会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然是无法满足人类无限制需求的,因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如果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污染环境,就会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并会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有机联系中,人的行为应当受到“度”的规制,超过了“度”,事物的发展就会向对立面方向转化。因此,人类首先需要了解自然的极限,在遵循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适当地发挥人的主体性,真正做到取之有节,用之有度。(作者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注释
篇9
关键词:人与自然 和谐关系 可持续发展
自人类从自然界中诞生以来,人与自然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人类凭着自身不断增强的力量,对自然企图驾驭、控制整个自然。正是这样,出现了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危机,并且日益威胁着人类自身。那么,人类要缓解并摆脱生态危机,最根本的出路就是必须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的实践活动使人类与自然构成了“两重性”的关系。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生存所必须依赖的对象,人类的活动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改造索取的对象,人类在自然面前居于主动的地位,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对自然负有责任。
人是在大自然中孕育而生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马克思从自然界与人的关系明确地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和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它为人类直接提供生活资料。人和动植物一样,其一切活动都要受到自然规律的限制和支配,所以人要自觉地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能恣意妄为。
总之,人类要依赖自然,又要不断地改造自然、超越自然,就要通过创造性的活动使人与自然达到完全融合。这样才能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一)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地球能源、资源及生物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人类为了追求高额利润,高速去求得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减少人类可用的自然资源,使物质和能源达到极限;如果人类贪婪的欲望无限,则会造成生态资源和人类需求的失衡,这样注定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增多,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将逐渐增大,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将会日益显著。
(二)人类的物质欲望无止境,对利益的无限追求。随着人类征服自然力度的加强,人类对自然界的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和污染,已经超过了自然界本身的承受能力,结果使得资源枯竭、土地沙化、空气污染、水资源匮乏等等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于是,自然界开始向人类进行疯狂的报复:洪水肆虐、沙尘风暴、土地严重干旱等,这都是人类对自然的无止境的掠夺而遭到的报应。也是人类对利益的过分追求,不顾后果而去破坏自然,这就把人类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三)人类对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长期以来,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进程中,只知道向大自然索取和掠夺,而对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却认识不足,这就导致自然资源被过度耗竭,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如果人类只从自身利益出发,违反自然规律,势必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恶化。
三、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
(一) 要正确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倡导尊重自然的观念。人类必须正确认识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并且要调整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要大力提升全社会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与生态建设。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对公众进行生态教育,加大环保舆论监督力度。强调“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突出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要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正确把握人的行为准则,通过人创造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增强,促进高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三)政府应采取严格的环保政策,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政府要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在制定重大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建设重大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加大自然资源、生态与环境保护等地方法规执法力度,让那些污染环境的主体承担相应的法律赔付责任;在消费上,要树立生态消费意识,提倡节俭,引导合理消费。
(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努力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这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面对出现的生态危机,人类应该进行反思,人类只有回归自然,才能走出生存危机的困境。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建立良好的生态等观念和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茵.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若干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4(12)
[2]王国聘.自然主义与自然的人道主义的统一〔J〕.现代哲学,2001(2)
篇10
1 力学
经典物理的理论力学按照研究方法不同可分为:牛顿力学、分析力学.牛顿力学与分析力学是两套平行的力学理论体系,他们用不同的数学语言表达了机械运动的同一客观规律.
1.1 牛顿力学
牛顿力学把系统中每个质点或刚体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分别建立不同形式的动力学方程.系统中各研究对象的位置和运动之间的联系则通过附加方程来体现.当力学体系受有约束时,还需补充约束方程,约束越多,需要求解的方程越多.
1.2 分析力学
分析力学把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所以动力学方程描述了整个系统的运动规律.动力学方程的形式不随广义坐标的选取而发生变化.
1.3 分析
从理论上看,牛顿力学是从物体受力的角度导出其动力学方程的,分析力学则是从能量的角度来导出其动力学方程的.力仅是力学范围内的一个物理量,而能量则是整个物理学的一个基本物理量.分析力学通过虚位移原理、拉格朗日方程、最小作用原理,把全部力学建立在能量不灭原理基础之上,从而为现代力学奠定了基础.同牛顿力学相比,分析力学的表述方法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在解决许多复杂的力学问题时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哈密顿原理更是深刻揭示了客观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把力学原理归结成了一般的形式,不仅给出了解决力学问题的统一的观点和方法,而且成为新的科学研究的起点,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分析力学在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力学中都有重要应用.分析力学特性充分表明了它的重要性和生命力.分析力学架起了通往近代物理的桥梁,成为处理整个物理学领域的方法.
2 热力学第二定律
2.1 克劳修斯表述
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它影响.
2.2 开尔文的表述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成有用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
2.3 熵增加定律
任何物理过程中各个参与者的总熵必定不会减少.
2.4 微观表述
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的.
2.5 分析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从表面上看互不相干,其实是等效的.它们表述了功变热和热传导两种典型的热现象的不可逆性.自然中一切不可逆过程都存在内在联系,可以从一个不可逆过程推导另一个不可逆过程,而且这些不可逆过程完全是等效的,可以任选一种不可逆过程作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所以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多种表述方式,不论采用何种表述方式,其实质都是揭示热现象过程的不可逆性.
3 黑体辐射规律
科学家对黑体辐射的能量密度分布实验研究得知:当黑体热平衡时,其辐射能量密度按波长分布的曲线形状和位置,仅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有关,而与空腔的形状和组成物质无关.
3.1 瑞利-金斯公式(经典公式)
1900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利用统计力学与经典电磁理论推导出一个经典分布公式,后由美国物理学家金斯于1905年对它作了修改,即瑞利-金斯公式.与实验图线的对比,显示瑞利-金斯公式仅在长波部分与实验相符,而在短波部分与实验极其不符.并且在波长较短时,能量密度趋向无穷大,这即是物理学史上的“紫外区灾难”.
3.2 维恩公式(经典公式)
1896年,德国物理学家维恩通过热力学的讨论,得出一个半经验的能量密度分布公式.与实验曲线对比,显示维恩公式仅在短波部分与实验结果相符.
3.3 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引进能量子概念提出了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的黑体辐射公式——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
3.4 分析
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当辐射频率较低时,可简化为瑞利-金斯公式;当辐射频率较高,可简化为维恩公式.
从黑体辐射规律的研究过程可以看出,如果在科学研究中,对同一现象的描述不能得到符合整体的结论,那结论只是近似的、经验的结论.由于自然的简单性、统一性,如果我们研究得出的结论不能简单地、统一地解释自然现象,说明结论不能反映自然现象的内在联系,还需建立新的概念体系,才可能找到符合物理规律的正确理论.
4 波粒二象性
4.1 光的波粒二象性
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托马斯?扬利用“双缝”实验观察到光的干涉图案,证明光具有波动性.爱因斯坦在普朗克的量子假说基础上,提出光量子假说,得出光的波粒二象性结论.
4.2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德布罗意从几何光学与经典力学的相似性出发,根据类比的方法,提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实物粒子都是粒子性和波动性的对立统一体.
4.3 分析
20世纪前的光的微粒说、波动说与现代物理学的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只是概念的名称相同而已.现在我们知道:光既不是经典的机械波,也不是经典的实物粒子,更不是两者的混合.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这里说的波也不是经典的机械波,是物质波,是具有新物理含义的全新物理概念.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包括光子)是在新概念建立后更高层次上、赋予新内涵的对立统一规律.
5 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有两种表述方式,即波动力学表述方式和矩阵力学表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