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疗模式范文

时间:2024-01-26 17:57: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医疗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医疗模式

篇1

>> 基于行为心理的现代医疗建筑景观空间设计探析 新医疗理念下医疗建筑设计探析 现代项目管理在中小型建筑设计院的应用探析 关于现代医疗模式对其建筑形态的影响 现代医疗手术部设计模式研究 建筑施工企业直营项目模式探析 现代医疗建筑人性化空间设计初探 现代医疗建筑装饰与环境设计的关系 现代医疗建筑装饰与环境设计 现代医疗建筑结构设计的思考 浅谈现代医院建筑与医疗环境设计 现代星级酒店建筑设计探析 现代建筑立面装饰设计探析 现代住宅建筑设计探析 探析现代建筑电气设计 探析现代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 现代绿色建筑设计的探析 现代住宅建筑优化设计的探析 关于现代住宅建筑设计探析 现代高层建筑设计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经济法律 > 现代医疗建筑项目联合设计模式探析 现代医疗建筑项目联合设计模式探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联合设计是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国外设计师先进的设计理念,合理的工作流程,为中国医疗建筑的创作带来了全新体验。联合设计中内地建筑师的重要角色贯穿项目始终。合理分析文化背景与思维模式的差异,为创新设计带来机遇。 关键词:联合设计、医疗建筑、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精神文明需求的提高,建筑文化到达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时代,外国设计团队的进驻,再度提升了我国建筑设计的品质。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内项目采用了与外方联合设计的模式。外国建筑师紧随现代潮流,塑造了一批造型鲜明、风格迥异的建筑精品,给国人带来了一场场视觉盛宴。与此同时,他们的足迹也映射在了国内医疗卫生事业当中。医疗建筑作为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建筑类型,其设计难度和项目差异化一直是行业内所公认的;而我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紧缺且配置不均衡的社会问题又增大了设计师构思此类建筑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因此,如何更好的满足医疗建筑自身功能的需求性,深入解读我国医疗模式的独特性,创作出更具亲和力和地域特色的医疗建筑形象,对中外联合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联合设计是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国外事务所先进的设计理念,合理的工作模式,使参与合作的内地建筑师体验全新的设计过程、开拓设计思维。 前期阶段:国外设计师会对场地的自然条件、地势地貌、气候特征做深入细致的调研,无论是新区新建,还是老院改过扩建,他们会用大量的分析数据推断出更加合理的设计条件。尤其是当项目建设在城市的繁华地带,周边有大量的现存建筑和完整的城市规划时,他们会对用地周边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多角度取景,以便能将新建建筑的形体更好的融入城市肌理中去。 此外就是他们对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关注。正是由于中国设计师“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原因和近些年来西方对中国文化研究的热潮,在方案的前期构思阶段,他们会比我们展现出更加敏锐的洞察力,将婉约的东方内蕴通过外向的感性思维演绎出来,成为了这些脍炙人口、为人津津乐道的优秀建筑设计的灵魂所在。(图1) 方案创作阶段:

使用手工体块模型进行方案推敲是众多国外事务所进行前期设计的共同之处,他们的模型不是切割很细,意在点到即可。体量模型无论从视角、多维空间都比电脑模型更具直观性,更易获得清晰、明确的整体印象,使设计者和评论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对方案总体的把控。其实此类创作手段在我国众多建筑院校里的本科教学过程中均已传授,但大多数的学生进入设计院实践后,迫于项目紧张的周期以及市场规律的压力,基本采用计算机建模软件替代了之前的手工模型,之后就是伴随着地方部门、业主建设方的众说纷纭,一次次的决议、一轮轮的修改,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事倍功半,最终偏离了设计构思的初衷。(图1) 二.联合设计中内地建筑师的重要角色贯穿项目始终

从80年代初期的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康复中心开始,医疗项目使用联合设计的模式已历经了多年来探索和磨合,日趋成熟。而在这个过程中内地建筑师所扮演的角色值得我们深思。

1.当前联合设计的分工主要是国外事务所负责方案的前期工作,国内设计单位负责初设、施工图等一系列技术设计环节,这恐怕也是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紧迫型建设周期而形成的。事实上,国外建筑师之所以能够完成建筑精品,就是得益于他们从构思到实施整个过程对项目的严格把控。因此,这种割裂设计阶段的方式也是他们所不适应的。那么如何将先进的设计理念自始至终的贯彻下去,这就需要内地建筑师的努力来实现。通过参与整个项目的设计过程,在前期与外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尊重和领悟对方的设计理念和核心技术;在后期设计中协调好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多做换位思考,将设计中亮点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2.以理性、严谨为原则国外建筑事务所在其国内设计了众多形式严谨、功能布局合理的医疗建筑,得到了公众的认可。但在我国某些大型综合医院项目中,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没有完全遵循现行的医疗布局模式,过度追求造型新颖,视觉冲击,违背了形式来源于功能这一医疗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但问题的产生与设计过程中内地建筑师对原则的把控力度以及对我国医疗现状的理解不无关系。此外,就是作为中国建筑师,我们无论是从规范的解读、理论研究,还是实际使用、切身体会,都有着外方无法比拟的优势。国内外医疗资源分配和管理模式的差异很容易造成国外建筑师在设计中对空间尺度、功能布局、流线组织产生偏差,这些都需要通过我们的指正和沟通才能得以及时纠正。

三.合理分析文化背景与思维模式的差异,为创新设计带来机遇,同时也是挑战。

1.建筑布局组合模式的差异

欧洲地广人稀,伴随后工业时代的单元化、模块化,建筑师将其演绎为一种流行设计手段。在欧洲普遍使用的模块化护理单元,经济高效,十分适用于建筑密度较低,层数不多,用地充裕,分散式布局的医疗建筑群落中。但是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受日照、用地条件、总体布局模式的影响,不具有通用型。

亚洲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大多国土面积不足,人口密度较大,并且城市化程度高,因此医疗建筑呈现竖向集中式的布局,且往往是门诊、医技在下,病房落于其上,层数较多,因此竖向交通压力很大,需要配置充足的楼梯和电梯以满足使用需求。竖向集中模式同时会带来复杂的管线排布,导致设备层数量增加和建筑物层高的提高,从而提升工程造价。此种模式还会带来较高的容积率,不利用城市总体规划的平衡,增大用地周边的交通压力,因此不适用于我国城市大型综合医院的建设。

2.利用自然气候条件和人工调节手段

北美建筑师在其国内设计的医疗建筑为了节约用地,减短流程,多采用水平集中式布局,除了病房、靠近外墙的功能用房拥有采光外,其余大量用房均位于建筑部的内部,成为了“黑房间”,完全依靠全空气系统和人工照明;病房虽可采光,但不考虑朝向,并且为了安全,外窗均不能开启。以上设计策略在我国强调“南北朝向”、“自然通风”的南方地区乃至多数北方地区都并不适宜,并且在日益强调节能减排的今天,过度依赖于人工设备调节室内微气候也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3.医疗流程模式的区别导致功能布局的不同

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倡高质量医疗服务、处处以患者为中心的就医模式是伴随其医疗保障体系和雄厚的社区基础医疗形成的。但就我国目前的形势,患者无论病症轻重均要投靠大型综合医院,加之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提供“患者至上”的就诊环境难度显而易见:例如美国医院的ICU,每两间病房中部就会设置一个护士监护站,但国内的ICU基本都是大空间,中央一个集中护士站进行监控;国外医院基本都是单人间,而国内新建的大型医院能够提供少量单人间、双人间,多数为三人间的病房条件都可谓可圈可点了。(图3)

在亚洲、欧美等发达国家,人力资源费用昂贵,因此很多大型医院采用了智能物流机器人传输系统,只需要一个指令,机器车就可以通过埋设在楼面面层中的磁力装置或者天花板上的定位系统引导其到达目的地,能够大大减少医院内护工、保洁人员数量,并且可靠性高,降低交叉感染利率。近几年,在国内某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有少数医院引入了此种系统,但由于其自身昂贵的造价,短期内全面普及还具有相当的难度。

篇2

【关键词】口腔正畸;治疗;现代医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061-1

正畸治疗以美观、功能和稳定为主要目标。在我国,随着口腔正畸事业的迅速发展,正畸医师的人数成倍增长。但由于正畸医师所受教育不同,其治疗水平也有很大差别。口腔正畸治疗虽然远不及外科手术,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我们应该将口腔正畸治疗与现代医学模式结合起来,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正畸治疗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保证正畸治疗顺利进行。

1口腔正畸治疗的目的和意义

错颌畸形是指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导致的牙齿、牙弓、颌骨和颅颌面间的畸形。口腔正畸治疗是正畸医师在现有条件下使用现代技术使患者牙齿、牙弓、颌骨和颅颌面问关系协调一致,并使口颌系统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治疗手段。口腔正畸医师应在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下,根据每个人的差异,提出适合每个个体设计方案,并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征求其同意后付诸实施。正确的正畸治疗应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仅使患者口颌系统功能得以正常发挥。而且能满足患者和家属的心理需求,使患者抛却自卑、恢复自信、对社会环境充满信心。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

2正畸治疗的要素及相互关系

正畸治疗的要素主要包括:患儿及家长(或患者)、医疗机构、医务人员。

2.1患儿及家长(或患者)因素

患儿及家长(或患者)因素主要包括以下:①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业、身体状况、、现病史、既往史。②患者口腔解剖条件。③患者可用于治疗的费用。④患者可用于治疗的时间一患者复诊多在2O次以上。⑤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值。了满足心理需求和得到社会承认是患者接受正畸治疗的目的,但他们并未意识到错颌畸形造成的口腔疾病,所以患者对矫治的期望值过高尤其是爱美女性。

2.2医疗机构因素

医疗机构因素主要包括:①医疗机构使用的仪器设备。②医疗机构所拥有的材料条件。③医疗机构所能完成的矫治种类等等。

2.3医务人员因素

医务人员因素主要包括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医务人员对矫治过程并发症的认识。正畸治疗疗程期间并发症多种多样,医务人员应有足够的认识。在治疗过程中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4正畸治疗各要素间的关系

患者、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患者是服务的对象;医疗机构是保证,为患者提供基本诊疗环境和设备条件保障;医务人员是主导。协调好医患关系,在现有条件下提供尽可能满足患者要求的正畸治疗。

3正畸治疗中的若干辩证关系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正确把握如下辩证关系。

3.1动态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错颌畸形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是错颌畸形的两大因素。以乳牙期和替牙期的局部障碍为例来看:乳牙早失、乳牙滞留、恒牙早失、恒牙早萌、恒牙萌出顺序紊乱等过程,正畸治疗的手段也要有相应的连续性。另外,正畸治疗还应该坚持科学性的原则。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设计将连续性与科学性有机结合起来。科学性表现在正畸治疗的每一步必须符合正畸治疗的原则。必须符合人体的生物学要求。

3.2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

医师与患者的关系似乎是主客体关系,医师是主体,在治疗中起主导地位。但是患者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能有意无意地参与医师正畸治疗的思维,直接影响着治疗方法的选择,患者是否合作和配合决定了医师实施的治疗方案能否顺利进行。有些患者对正畸过程有自己的要求,医师应在不违反治疗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其要求。

3.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口腔正畸讲究美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对美的要求与日俱增,要求正畸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正畸结束后应达到功能实用性和美观艺术性的统一,而且还要注重其稳定性。正畸医师不仅要注意本专业的发展,还要培养和提高自己对美的认识,使正畸治疗成为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一门艺术。

3.4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口腔正畸治疗讲究普遍性的原则,但由于每个患者不仅在其口腔条件、自身条件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且他们对正畸的要求、期望值也不同,所以口腔正畸治疗要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是普遍性的表现形式。正畸医师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案。

4小结

现代医学模式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良好的医学理论和精湛的医技,还要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艺术修养。口腔正畸治疗要求医护人员一定要在恢复患者口颌系统正常功能的基础上满足其心理需求。对于有因错颌畸形引起心理障碍的患者要不断对其进行疏导,消除其自卑感,并融入社会医学的内容,使患者对社会环境充满信心,恢复正常社会生活,使其成为正常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 张福利,马宏坤,徐维廉.为医学会诊一当代医学的主要缺憾[J].医学与哲学,2000.

篇3

论文关键词:现代医院;职业化 管理建设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逐渐被推向市场。外部环境的变化,给各级各类医院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又带来了严峻挑战。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以业务为主的传统的经验管理将被以市场经营为主的职业化管理形式所取代。职业化的管理是不断实现医院管理现代化,向管理要效益、凭管理求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关于现代医院职业化管理的探讨离不开对传统专家型经验管理模式的反思和已变化了的外部新形势认识。

1当前我国医院管理现状

1.1管理观念落后,主要以经验管理为主 改革开放前,特别是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前,我国医院都实行政府拨款补助的差额预算方式,一切事情政府包揽,没有市场经营概念,医院的管理被人为地简单化为单纯的业务管理,医院管理者主要是业务专家和技术骨干。同时,当时医院管理相对简单,凭经验管理已游刃有余,经验管理成了最主要的管理方式。由于尚未彻底摆脱传统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影响,加之人们思维定势的作用,当今我国绝大多数医院仍沿袭经验管理模式。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医院管理者不足1/3的人接受过管理岗位培训,1/2以上的管理者所掌握的管理知识主要来源于平时工作经验的积累,大部分人缺乏现代医院管理所需的市场经营知识,我国医院管理普遍落后,严重制约医院发展。

1.2管理者的人力资源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认识 目前我国医院存在的一个普遍而突出的问题是,医院的发展还主要依赖医疗设施的购置和规模的扩大,对医院人力资源的认识仅局限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对管理者的人力资源价值缺少充分的认识,并依据传统意识,把管理人员作为一种成本纳入经济核算,而忽视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的增值性。研究表明,在一个经济组织里,在结构、人员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管理有时可以提高50%的效益,管理者的人力资源有巨大价值。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许多医院最欠缺的不是技术和设备,而是具有新观念的管理者。加强医院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借管理求生存和发展,充分发挥医院管理的人才优势是许多医院蕴藏着的巨大发展潜力。

1.3缺乏相应的管理职称体系,管理队伍很不稳定 在医疗卫生系统,我国早已建立起相对完备的医疗技术职称体系,依据相关的职称评定制度和医疗技术专业论文、论著的多少,以及工作年限的长短,医疗技术人员可以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作为对其专业技术能力和劳动质量的肯定,从而获得更优越的工资、奖金和福利等待遇。但医院管理人员至今无独立的职称体系,从事医院管理的行政职称均采取挂靠临床技术职称的做法,因而无法用传统的职称晋级评定方法对医院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工作质量做出客观的评定。兼职式的医院管理人员,人在管理岗位上,但主要精力仍放在原来的医疗业务上,难以一心一意从事医院管理工作,医院管理队伍很难稳定下来。

2医院管理职业化的现实基础

2.1医疗卫生改革推动医院逐渐走向营利市场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对医院投入比例逐年下降。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投入占医院收入的平均比重为30%以上,200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7.7%,2003年抗击非典,在政府投入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也仅占8.4%。由于政府投入过低,医院运行主要靠向患者收费,医院运行机制出现了市场化倾向,医院从单纯的福利性机构逐渐转变为“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医院投资主体也出现了多元化,涌现出一批外资医院和民营医院,形成了以国有医院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医院并存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国有医院被进一步推向医疗卫生市场。国有医院在体现公益性的同时,不得不寻找各自的市场空问,追求各自所理应追求的经营利润。

国有医院步步走向市场,政府财政趁机逐渐减少资金投入,医院成为半经济实体,不得不采取企业化运作方式获取一定的经营收入,由此引发医院经营模式的调整。多年来,那种只注重业务管理的内务式的经验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现代医院管理的需要,医院不得不或多或少地参照企业管理模式调整管理运作机制,建立起现代医院职业化管理模式。医院经营管理模式的调整,对医院管理者个人素质提出了不同的和更高的要求。一个优秀的医院管理者,不仅要有一定的医疗知识,还要有先进有效的管理知识和技巧,更要有一个聪明的市场经济头脑。传统的医院管理者往往缺乏系统的经营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很难适应现代医院经营运作需要。一批拥有较多经营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进入医院职业管理队伍成为可能。

2.2医院为主的医疗卫生机构问竞争方式的转变 近年来,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模式即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以往医院盖大楼、买设备,唯恐自己不够大,小医院也拼命扩张硬件,力图跻身大医院的行列,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急剧膨胀和不合理配置。但一个医院的发展要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如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服务半径、辖区人口、社会经济水平、医院人才结构、医院设备水平、医院管理水平、竞争对手的情况、本地疾病谱等。医院的竞争力了拥有硬件优势外,更主要取决于其品牌形象、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特别在医疗资源相对饱和的地区,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是最具开拓价值的空间,而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离不开医院的高水平的有效管理。在总体规模适度的前提下,加强医疗技术和管理为主的医院建设,形成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优势,是提升医院自身竞争力最具潜力、最具效益的选择。

以医院为主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竞争方式的转变,其实是由外延发展模式向内涵发展模式的转变。医院的外延是指规模环境和装备水平,以及服务范围;内涵是指医院的质量和效能。发展外延对增强医院竞争力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具有一定吸引力,但内涵建设才是医院发展的根本所在、品质所在、价值所在,没有内涵的外延是空洞的、无力的,只是空中楼阁,是不可能获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在处理内涵和外延发展的关系上,应对内涵建设采取优先发展战略,这个基础夯实了,市场竞争力才会增强,自然会促进外延的发展。医院职业化管理就是通过加强医院现代化的管理水平,整合各种资源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娴熟的市场操作能力,赢得各种资源放大的市场回报价值。

2.3患者对医疗卫生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用较低廉的费用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满足广大群众不断提高的基本医疗卫生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以及群众生活质量和对现代医院期望的提高,现代医疗卫生服务的对象、内容、范围和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医疗服务已由过去的病人扩展到需要各种帮助或咨询的健康人和亚健康人群,已从纯生理性健康观过渡到大健康观,求诊者的心理和社会适应性问题也被纳入现代医疗卫生的思考范围。医院已不再把自己的服务对象称为病人或患者,而称之为求诊者。电子商务化医疗服务、预约上门服务也可能成为未来医疗卫生服务的新时尚。为了一切病人,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已成现代医院管理共识。

群众医疗卫生保健需要的持续增长和层次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医院期望值的上升,必然推动医院服务、任务的逐步扩大和医院管理内容、方法、手段的不断翻新和调整。这使得医院管理工作难度增大,变得更为复杂,更加精细和专门化。传统的医院业务管理仅仅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医疗卫生的市场主导上,要改传统的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不断加强对求诊者的全面分析和了解。根据不同病情、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消费需要,制定出相应的人性化的优质服务,单凭有限的经验,很难应付现代医院管理的需要,传统医院管理必然向现代医院经营转换,医院的经营管理客观上存在着职业化倾向。

3医院管理职业化的现实途径

3.1提高对医院管理者人力资源价值认识,发挥管理人才优势 医院管理者是医院未来发展的宝贵的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生产力的一支主力军。虽然他们不像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给医院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但通过有效管理可以给医院带来倍乘的潜在利益,医院管理者的人力资源价值不可小视。在医院不断被推向市场之后,职业化的医院管理队伍更是顺应了时展的要求。如果说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是医院腾飞的一翼,而另一翼就是职业管理者。在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在未来的发展长空中,医院的两翼都不可缺少。提高对医院管理者人力资源价值认识,发挥医院管理优势,是现代医院发展的强大动力。

3.2医院业务管理和非业务管理适当分离,形成各自管理优势 在传统的医院管理实践中,我国医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有效的管理方法。在现代医院经营管理中同样离不开对医疗业务的有效管理,医院医疗业务管理,始终是一个医院不断发展的命根子,业务管理上不去,谈现代医院经营就失去了任何前提。医疗业务管理需要很强的医疗专业知识和医疗业务管理经验,任何外行人员都难以胜任这项工作。医疗技术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在业内拥有相对较高的威望和感召力,他们常常顺理成章地成为医疗业务管理者。随着现代医院管理复杂化,一些非医疗业务性经营管理同样地决定着医院未来发展的状况,且其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非医疗业务性经营管理者不仅需要传统的医院管理知识,更需要拥有现代医院管理所必需的管理学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工商管理知识和相关法学知识,而这些知识是一般医疗业务人员所不具备的,也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学习和实践轻易获得。实行医疗业务管理和非医疗业务性经营管理的适当分离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现实性。本文所讲的医院职业管理实指医院的非业务性经营管理。

篇4

【摘要】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医疗器械采购的标准化工作也在不断进行完善。受当下医疗机构管理模式影响,我国传统的医疗器械采购模式存在一定缺陷,不能适应现代化医疗体系的新要求。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医疗体系的稳健发展,满足现代化健康产业提出的发展要求,对传统的医疗器械采购模式进行革新就成为我国医疗体系发展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从医疗事业中的器械采购模式出发,将我国医疗器械集中采购模式与美国GPO采购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对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医疗器械 新模式 采购 GPO

据调查发现,在传统的医疗器械采购模式中,很多医疗器械的生产商若要让医疗器械的销售渠道得到保障,常常会选择在一个批次的产品生产出来之前就对各大医院建立一定的公关。这样医疗器械销售“套路”的存在势必会导致一定的商业贿赂行为。为了应对商业贿赂和医疗器械质量低下等问题,我国卫生部决定实施医疗器械采购型模式,将我国医疗器械采购模式从传统的“市场型”转变为“计划型”的集中采购模式。一、“美国式”GPO组织运行模式分析(一)美国式医疗采购模式 美国式医疗器械采购模式主要走三条发展路线:第一是“互联网”,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的不断深入,美国的医疗器械采购方式采用了网络销售的渠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对医疗器械进行销售。第二是批量采购,对医疗器械进行集中下单,各类器械同批次进行订购。第三是根据地方性法律法规妥善处理各方的利益关系。在美国,大部分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都是通过GPO(Group Purchasing Organization)进行采购的。 GPO是美国的一个集团采购组织,成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该机构的成立初期目的是为了能提高一些小型的医疗机构和个人在商场中购买医疗器械的“杀价”能力。GPO采购组织自成立之日起便迅速发展,经过了二十多年的不断自我完善,在美国以“发散式”的发展方式成立了一百二十多家分支组织。在之后的发展中,GPO不断的进行组织合并,使得采购的产品多样化、经营范围不断扩大。今天的GPO已经发展成为了世界顶级的医疗采购销售组织,总分支组织超过两千家。(二)GPO运行模式的优点与弊端 GPO组织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防止t疗机构中各个单位出现腐败、贪污、“吃回扣”等社会问题。在运行的过程中,GPO组织是以中介的身份在医疗器械生产商和医疗采购机构之间,在交易的过程中,各大医疗器械会先向GPO提交一定的申请资料,待GPO审核完毕后,会与确定下来的器械供应商进行价格的谈判,通常情况下,产品的数量越大,最终的定价也就越低。医疗器械采购机构通过GPO购买产品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成本,更能确保商品的质量。器械的供应商会与GPO签订管理费的合同,这份合同是完全公开透明的。正因如此,才能避免医疗机构内部出现腐败。 值得注意的是,GPO毕竟属于集中采购组织,竞争压力的减少可能会促使医疗器械的采购发生垄断,使医疗设备的最终使用者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害。而且,通过GPO所购买的医疗器械并不能保证一定比医疗机构直接向器械供应商直接购买价格低,毕竟在购买的过程中,产品的不同型号和规格都会有所变动。二、中国式集中采购模式优点与问题 近年来,中国的医疗器械采购模式也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为了杜绝医疗机构中的腐败和医疗器械价格过高的问题,从二零零一年开始我国政府全面推行医疗器械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合理的对医疗器械价格进行规划,合理的对医疗器械质量进行把关。做到了真正的为患者考虑、让利于民,有效的解决了以上医疗采购管理方面的问题。 随着我国政府对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深入推广,各个零售医疗器械供应商的整体价格有所下降,整个医疗器械市场的产品质量也大大提高,对医疗器械的集中采购和管理拓宽了市场流通渠道,避免了医疗机构“吃回扣”问题的同时,更将一些不合格、产品质量低下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淘汰。与此同时,各个医疗机构也在不断的进行自我采购模式的创新和发展。争取寻找到一条具有针对性的采购模式。 但随着集中采购新模式的不断发展,同时在医疗器械市场中也出现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大量的医疗器械在市场流通,造成了医疗器械市场鱼目混珠、秩序十分混乱、廉价的产品无人招标。虽然,我国政府在极力的避免这些负面问题,但受采购管理体系不完善的影响,依然不能得到最好的解决。三、中美两国在医疗器械采购模式上的对比分析 美国的GPO组织作为中介人在整个医疗器械采购中出现的,其最大的特点是在组织运行的过程中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式,政府的干预较少。把让利于民作为其生存发展的目的,具有极强的经济实用性。其在采购的过程中不仅为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提供了保障,更有利于降低医疗机构的采购成本,这是我国医疗器械采购模式中应该借鉴的。中国与美国在医疗器械采购方面都是集中性采购,这样的采购方式都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但是,中国的医疗采购模式主要是“自己人”的采购,政府干预强,市场监管方面较弱,因此,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在今后中国的医疗器械采购模式中还要进行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在集中采购的基础上,各个医疗机构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医疗器械采购模式。例如,在医院固定的每月集中采购模式中增加“以患者为中心,临时需要临时采购的人性化服务模式”、“挂网模式”和河南的有标底招标模式等。 我国的医疗体系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促使我国传统的医疗器械采购模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运行需求,集中性的采购模式顺应时代的发展,不仅仅有利于医疗机构的采购成本降低,更让利于民,是我国在医疗器械采购模式中的创举,做到了“双赢”。受医疗体系管理模式的影响,现存的医疗器械采购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还要在今后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参考文献:[1]沈芬,陈龙,吕付山,等.公立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监管模式新探[J].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2013,(05).[2]李萌.关于医疗器械采购管理问题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25).[3]陈永法,黄晓娟.国外高值医用耗材采购管理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09).

篇5

【关键词】 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 对医院的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正在促进各医疗机构在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和资产管理等方面模式的转变[1-3]。医疗设备是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最基本要素, 也是不断提高医学科学技术水平的基本条件, 已经成为现代医疗的一个重要领域。传统的医疗设备管理存在很多的弊端和不足, 设备使用率不高, 有时也会出现资产不明流失。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构建对常规的设备管理起到促进作用, 同样医疗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也是未来医疗管理的主流[4]。针对口腔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体系以及管理程序一定要有较强的规范性, 医院信息管理模式不仅仅是模拟手工管理模式, 要按照医院管理体系进行规范化, 信息化, 合理化的设备管理机制。口腔医院的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申购、维护、保管以及资产账物的管理等。

1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及意义

目前各临床科室的医疗设备的账目, 由医院总务科附设的设备管理部门实行统一账目和科室分页账目管理, 临床科室设备资产粘贴包含资产编号、资产名城、规格型号、使用部门、使用状况和开始使用日期等基础信息的资产卡片, 年底进行设备资产核查时, 由人工逐一核对在册设备资产和实物, 做到帐物相符。由于设备资产卡片粘贴位置的原因, 为核查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既费时又费力。对于大量的在册设备资产。若运用包含各种需要的设备基础信息的二维条码对设备资产进行信息化管理, 做到一物一码, 实现实物信息与电脑中的数据库设备资产信息进行对接, 不但可以建立完备的医疗设备电子档案, 避免人工核查的繁杂, 还能够准确无误的掌握设备资产的分布情况和使用状态, 大大提高医疗设备的管理效率。在进行设备资产的调配使用时, 只需根据设备资产的调拨使用审批结果, 对数据库中设备资产的基础信息进行调整即可, 从而做到对设备资产的动态管理, 保证了设备资产的使用和管理一体化。通过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构建了完备的设备资产数据库, 不仅可以对设备的使用、质量和服务等方面的指标进行自动量化统计和分析, 为医院的资产管理提供了删除支持和保证, 还提高了医疗设备的管理效率。

2 构建口腔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核心

信息化管理的构建与其核心内容是密不可分的, 依据自身的医院特色和管理模式, 建立包括完整、合理的数据库和信息化管理流程, 是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核心。牙科综合治疗台、光固化机、超声洁牙机等医生标配设备, 加上印模取材、义齿修复制作、种植治疗、颌面外科手术、放射辅助诊断等项目的开展, 组成一个数目庞大的口腔专业设备群体[5], 因此, 需做好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①根据医疗设备的使用特点, 设计开发具有医疗设备完整信息的资产管理数据库。②二维条码容错、纠错能力强, 而且译码可靠性高, 其译码错误率不超过千万分之一[6], 设计医疗设备的二维条码编制程序, 研发医疗设备的二维条码式管理系统。③做好医疗设备基础数据的采集, 确保数据准确, 为医疗设备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和资产的数据核算创造条件。④设计开发完备的临床科室和全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 规范管理流程, 实现各个临床科室的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

3 医疗设备信息网络和医院网络管理要相互匹配、相互统一

医疗设备的管理是口腔医院管理的一部分, 随着现代管理手段、管理效率, 以及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 实现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是未来医院整体信息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具有二维条码系统模式的设备专用管理软件管理医疗设备, 做到医疗设备信息网络和医院网络管理的相互匹配和相互统一, 实现全院各科室医疗设备数据的联网, 设备数据随设备的使用变化而变化, 不仅能满足临床科室对在用设备的状况实施有效管理, 使医疗设备从计划购买到最终报废的全过程实现流程化管理, 还可以实现医疗设备数据的共享, 可以为财务管理带来可以使用的数据, 满足各类报表的统计需求, 方便各项设备资产的指标查询, 是医院实现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4 小结

口腔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构建对常规的设备管理起到促进作用, 同样医疗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也是未来医疗管理的主流。针对口腔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体系以及管理程序一定要有较强的规范性, 医院信息管理模式不仅仅是模拟手工管理模式, 要按照医院管理体系进行规范化, 信息化, 合理化的设备管理机制。若可以深入的研究信息化构建过程遇到的一些问题, 持续深化方案, 就可能从根本促进口腔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的发展, 让设备器材的效益以及成本核算得到增强且稳步发展;为决策系统给出相应的数据, 其中涵盖同期对比、统计等;要持续的完善口腔医疗器械的维修以及计量管理。

医疗设备的发展从根本影响着临床学科的进程, 而口腔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构建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所以, 口腔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已变成口腔医院管理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 古庆恩,于巍,刘广生.医疗设备管理与使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8年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 14(16):1372-1376.

[2] 董兆华.对医院设备管理的思考.中国医学装备, 2010,1(11): 42-43.

[3] 汤黎明,朱兴喜.医院医学工程科技术管理规范专题六医院医疗器械账目财务统计管理技术规范探讨.医疗卫生装备, 2011, 18(08): 1004-1008.

[4] 李明航,王国宏,刘胜林,等.医疗器械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信息工程技术的融合.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五届青年委员会第二次年会暨《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年会论文集, 2011, 19(07):811-817.

篇6

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大致上来讲主要有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微观方面主要指医患之间的沟通不顺畅导致信息不对称,双方不能够换位思考。从患者角度讲,可以获取医学信息的渠道有限。很多患者对医学科学都不甚了解,更甚者认为“现代医学可以解决患者所有问题”。尽管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很多疾病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人类尚未攻克的医学难题还很多,科学技术条件也限制医学难题的攻克。但患者及家属并不了解,对治疗效果抱有过高的期望,一旦实际的治疗效果与期望不符,势必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甚至严重的医患冲突。其次,即使获取到有限的医学信息,因各人文化素质不同,对信息的理解也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及家属无法理解具体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在具体治疗过程当中,仅凭自己有限的医学知识主观评论医生的诊治行为,甚至过分干涉诊治行为。从医生方面讲,技术至上的观念源于旧的生物医学模式。

医务人员过分强调生物因素而忽略其他致病因素,造成旧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化的困难。医务人员仍坚持生物医学模式的诊疗观并未转变,而患者又要求医务人员按照现代医学模式进行诊治。医患之间的期望差距较大,必然会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继而引发医患矛盾。其次,在临床医疗服务中,充分理解、同情和尊重患者是大部分医务人员所欠缺的,只解释病情结果而没有分析过程,造成患者一知半解的状况。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内心世界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给予高度的关注,强调医学决策首要考虑的是以患者为主体而不是疾病本身。缺乏以病人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人文环境是诱发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宏观方面,我国现行的卫生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未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现行的医疗保险机制不健全是医患矛盾尖锐的根本原因。

二、医务社会工作者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功能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解决医患的途径主要有:医患双方协商和解、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诉讼这三种,各有利弊。而医务社会工作者由于其本身的专业性、与病人及家属建立的良好关系,在调解医患关系中可以发挥传统调解途径所不能发挥的功能。医务社会工作是医务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知识与技术在医疗卫生机构,从社会及心理层面来评估并处理医疗服务中的问题,作为医疗团队的成员,共同协助病患及家属排除医疗过程中的障碍,协助医生帮助患者早日痊愈,达到身心平衡,并使患者因疾病的产生之各种社会问题得以解决,同时对促进社区民众的健康也有很大帮助。具体而言,医务社会工作者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所能发挥的功能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当信息提供者,提供咨询服务

医务社工要深入社区、医院广泛宣传医疗常识。让社区居民、医院患者多渠道获取医疗信息,普及常见的医疗常识,了解医院的医疗资源,包括专业特色,治疗项目等。此外,医务社工也要普及医疗鉴定等信息,在处理医患纠纷时提供投诉途径、医疗鉴定途径等,让患者通过正式的维权途径维护切身的利益,避免患者及家属采取非法途径和手段处理医患纠纷。

(二)提供心理辅导,疏解情绪

对患者而言,心理状态和情绪也是影响病情的不可忽略的因素。医生往往只注重患者生理层面的疾病而忽略心理和社会因素,这就使得诊疗过程中患者感受不到人文关怀。患者对于自身患病已经情绪低落,冷冰冰的诊疗过程更加剧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更有甚者会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甚至选择自杀。医务社工可以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疏解不良情绪。对医生而言,繁重的工作使得医生倍感压力,自身的情绪也无处排解,又怎么苛求医生时刻对病人微笑关怀。医务人员也需要医务社工对其情绪疏导,缓解工作压力带来的不良影响。医患双方各自的情绪有渠道予以疏解,从另一面来讲,也有利于缓解医患关系的冲突。

(三)提供政策建议,促进医疗卫生系统的改革

篇7

[关键词]医疗体制改革;中医院;管理创新;激厣机制

众所周知,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医疗卫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且医疗水平的进步能够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提高国民身体素养,中医院作为医院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明显,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与沉淀,并且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场所。[1]在当前的发展模式下,因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我国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有所欠缺,尤其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区域其医疗水平面临严峻的挑战,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效率,需要从现实出发,从医疗体制改革入手,提出相关的管理措施。

1医疗体制改革下中医院管理面临的环境与挑战

从基本属性分析,中医院与其他企业相同,均受到外界环境与内在环境的影响,在宏观经济的影响下,医疗体制改革以及现代医学模式深化发展,我国中医院管理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各项改革的深化发展下,中医院公益性角色得以强化,其外部环境变化导致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影响,根据不完全统计[2],在笔者所在地区中医院数量超过10家,其竞争加剧,另外医保部门与参与保险的职工对医院的选择性也不断增强,各种优质且高效的服务成为了病人选择的主要标准。二是在外部环境下,中医院经营管理的内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很多情况下,中医院原先的弱项会伴随着医疗体制的变革得到增强,甚至发展为强项,比如像传统模式下就医时间选择、主治医生选择、治疗方案选择具有局限性,但是在医疗体制变革下,这一系列的缺陷均得到完善与改善,这种模式下,中医院如果仍旧采取传统管理思维,则无法真正提高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需与时俱进。

2医疗体制改革下中医院管理创新的现实意义

21实现医疗队伍的专业化

在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下,我国医疗队伍得到壮大,且朝着专业化方向不断发展,从某个角度分析,在传统模式下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尤其表现在农村医疗方面,然而现阶段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以及医疗政策的变革下,医疗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原先医疗不规范现象消失、收红包现象被打破,各类不良之风逐渐被打击,其医患矛盾得到融洽,各类医疗纠纷案件得到减少。[3]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在对待患者方面医疗工作人员的态度越来越好,责任心也得到提升,越来越多的医疗人员端正了自己的工作态度。

22实现科学技术先进化

毋庸置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才能真正提高经济水平,中医院在医疗体制改革中加强创新,可以实现科学技术的先进化。一是国家政府加强对中医院管理的重视,加大科技的投入,诸多科研项目得到全面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医疗事业的发展。换而言之,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正改善了传统的医学模式,利用各类先进的仪器与设备能够快速诊断患者疾病,在第一时间内提出治疗措施。[4]二是科技人员队伍不断强大,在之前的发展趋势下,因缺乏相应的制度,且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导致人才出现滞后性,严重影响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不断出台相关的政策,且在更大程度上给予金钱与物资的投资,在无形之中提高医疗水平。

23完善管理者队伍

在中医院管理中管理者队伍便是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积极完善管理者队伍表现为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养,提高管理者的管理知识,并且管理者需要在日常管理中通过应用有效的手段与医疗人员加以沟通,将“高高在上”的态度消除掉,另外管理者还需要具备协调能力,如果出现问题与矛盾,或者出现意见不统一、利益冲突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要具有良好的素养、有效的凝聚力,在管理中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真正提高管理水平与质量。

3医疗体制改革下中医院管理创新措施

31坚持本国特色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中医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产物,可以说我国医术熠熠生辉,无论是神农氏还是华佗,无论是李时珍还是扁鹊,均为我国中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众所周知,中医在国际上享有盛名,故中医院的地位十分重要,在医疗体制改革下中医院改革中需要注重中医院的发展,还需要注重中医与西医的差别,从实际角度出发,不断提高中医服务技术,积极打造一批符合时展要求,符合国家要求的中医人员。另外政府部门还需要积极提高报销比例,并合理采纳患者的意见,真正实现中医的特色与完善。

32创新管理方法

在近几年,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中医院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产物,对提高服务质量具有推动性。在新时期中医院要想实现管理的创新性,可以对其管理方法加强分析与探究,比如病人入院之后所开展的一系列医疗活动,包括挂号、交费、检测、住院,中药材的质检、选购、加工等均需要额外关注,这不仅关系医院的发展,并且也对整个医疗市场造成影响。中医院管理者可以加强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通过调研资料、整合流程、统计处理、得出结论,尽可能地减少各项医疗差错,不断提高工作效率。[5]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这种管理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因经验管理所造成的各类误差,还能够实现数据的处理与分析,P者认为,这是医疗体制创新变革下中医院全面管理的主要选择。

33创新管理模式

在中医院现代化管理模式中需积极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这不仅是中医院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医院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与新方向。在中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中,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整体素养、知识结构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在积极提高医院人员素养的同时,那么首要条件便是坚持以人为本。从理论角度分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核心,能够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推动医院的发展与进步,其中要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则需要做到两点:一是需要以病人为中心,要将病人作为亲人,尽快解决病人的各项问题,实施人性化医疗服务,真正提高患者的满意度。[6]二是需要将医院员工的积极性进行调动,中医院需要结合当前的发展趋势,树立医护人员终身学习理念,让医护人员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医疗技术发展的态势,如此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满足医疗卫生多层次的发展需求,这不仅是中医院管理的根本,也是中医院发展中不容小觑的主要内容。

34创新激励机制

单纯地从现代管理学角度分析,激励机制是管理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在医院这种比较特殊的行业之中,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激励手段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满足中医院发展的要求。此外,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医护人员依靠的是自身知识、业务水平、科研成绩,在这种发展趋势下要想真正促使竞争具有活力,那么则需要采取优胜劣汰的手段进行激励。且中医院需要根据对员工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探索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员工的潜力,真正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另外,中医院的激励机制需要坚持以医学技术为主导,尤其在进行评价的时候需要具有真实性、先进性以及实用性,整个评价过程要公平且公正,真正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中医院管理人员还需要打破传统的思想观念,采取现代化激励手段,真正实现精神与物质激励的整合,这样才会真正提高中医院管理的可行性。

35构建医疗制度

据相关文献得知[7],现阶段我国医疗水平与服务质量比较低,“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仍旧在个别地区存在,其中中医院具有特殊性,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这一点出发,积极构建切实有效的医疗制度,最为主要的是做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将政府部门提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延伸,在医疗体制改革下,遵循中医院自身发展的情况,制定有效的医疗政策与规章制度,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证中医院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还可以保证其管理工作不出现混乱局面。

4结论

总而言之,在我国时代的不断发展下,中医院管理问题备受关注,在医疗体制改革下如果仍旧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则无法提高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甚至还会阻碍中医院的发展与进步。笔者认为,中医院管理问题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结合国家政策以及各项改革,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构建医疗制度,坚持本国特色,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入其中,实现中医院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涛医疗体制改革下的中医院管理创新研究[J].才智,2015(20):339

[2]刘宏,侯芳霖创新服务模式以提升中医院管理水平[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149-150

[3]黄翠云,黄健现代化中医院后勤管理创新[J].中国医院,2014(3):79-80.

[4]邓宗伟实施医改试点中医院管理路径的创新和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174-176

[5]许惠玲试论地市级中医院管理创新[J].学理论,2013(18):102-103

篇8

医患关系是指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关系,是医疗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活跃的一种人际关系。

在我国医患关系可以大体分为:传统医患关系、现代医患关系。传统的医患关系相对比较单纯,因患而求医,有患才有医;医因患愈而荣,患因医高而敬。医生取得病人的信任与配合,以提供医学知识和技术的方式服务于病人,并向病人收取一定的医疗服务费用,医患始终是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关系。在现代的医疗体系中,“医”已经由施治者变为参与医疗活动的医院全体职工;“患”也由求医者变为与之相关的每一种社会关系,就医场所也由“家庭”变为了“医院”。 医疗服务费用也是改为先将费用交到医院,再由医院支付给医生一定的费用。这时医患关系所呈现出的消费模式特征表现越来越明显。由于更多利益主体的介入,现代医患关系不再单纯,而是呈现出愈加复杂的变化。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的医患关系出现了尴尬和混乱的局面,医患关系不断激化并愈演愈烈。

传统医患关系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小农自然经济、等级专制政治的社会背景上的。伴随着医生地位的变迁,我国传统的医患关系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平等互信型、权威型、型。我国近代医患关系的发展是传统医患关系向现代医患关系的过渡时期,同时中医也经历了急剧变化。到了现代,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医患之间的直接利益冲突就成为中国的现代医患关系。

在国外,医患关系同样被人们视作研究的重点。关于医患关系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是层出不穷:医患角色关系理论、医患冲突关系模式、医患之间的谈判秩序、医患交流与沟通理论、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研究、基于医疗保险制度的研究……这些也对我国的医患关系模式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很有效的理论支持。同样,各国在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也值得我们参考、借鉴和学习。

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医患关系是在基本和谐之中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谐。造成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因素主要有:政府投入相对不足,医疗纠纷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医院经营管理相对薄弱,医疗质量滑坡,医政法律尚不完善;医生的法定收入与其工作的强度和风险并不相称;医患互不信任,互相提防;患者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期望值过高,超出医院和医务人员现有的医疗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导向偏差;等等。医患关系的不和谐,也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医疗纠纷的发生,随之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以及十分消极的后果。对于和谐社会,医疗纠纷的发生势必将影响人们的安定团结,进而影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对于医院,不仅给医院的名誉带来了恶劣的影响,也严重扰乱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对于医生,除影响了医生工作的积极性外,过度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效果。对于患者,在人力、财力、无力上的损失都是相当大。医患关系的不和谐,是阻滞我们更好发展的最大阻力。

如此,就我国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以及可能引起的一些后果,笔者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加大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基于我国的现实国情,总体来说,国家对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相对过少,从而使“以药养医”以及“过度医疗”现象普遍存在,医院只能借此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严重限制了医疗机构的发展,而且对于医生的道德素质和专业操守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考验,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影响了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所以加大政府的逐年投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2.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快实现人人享有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提供多种可选择的医疗服务为目标的,公平、高效与合理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对于农民、进城务工人员、贫困人群,都要对其有罪基本的医疗保障。使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及提高,以避免由于经济上的贫富差距造成健康上的贫富分化。

3.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法律意识。医患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同样需要用成熟的法律来调节。我们建议由法律专家及医疗专家一起出台一部独立的医疗法规对一些医疗程序的细节、技术或操作等做出严格的要求,详细规定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医疗损害的赔偿项目和标准。让医患双方都能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促进医患关系更和谐的发展。

4.调控药品价格。降低药品价格是缓解百姓经济负担,缓和医患矛盾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完善药品流通机制,以保障药品的附加价格降到最低。药品进入医院透明化,加价率透明化,使得百姓在药品经济负担上付出达到最小化,进而消除患者对医疗机构和医生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思想误区,缓解医患之间的根本矛盾。

5.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目前我国的农村和城市的医疗资源分配十分不平衡,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在医院的数量、位置上应加以干涉,合理布局,让患者可以就近治疗。尤其是应该加大对偏远贫困地区医院和社区医院的建设和投入。并且让基层与上级医院的医生互换岗位、互相学习,将先进的医疗设备资源共享,都是维护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

6.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加强医患沟通是确保医疗质量的重要条件,病人的理解和配合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条件,只有医生与患者就疾病的情况进行认真的沟通交流,才能确保诊疗过程的顺利完成。进而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和对医生的信任感。

7.提高医疗人员的素质,杜绝“庸医”现象。首先要从医学生开始做起,要经过严格的考核才上岗从业。其次,要注重对在职医生的专业知识的深化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加大医德医风建设,医护人员的心里素质建设,医生的自身修养建设以保障医生的最基本的素质。

8.建立优秀医生数据库及医疗事故数据库。建立并完善优秀医生数据库,可以对社会上的优秀专业医师资源进行资源共享,解决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充分发挥优良人力资源的作用。建立医疗事故数据库,把医疗事故的个案变为全社会的财富,让医生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减少事故的再次发生。

篇9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 绩效管理

一、国内医院绩效考核及管理现状

目前国内各医疗单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手段千差万别,但在薪酬分配机制上,已有的一些理论和模式的激励效果不是很显著,人员工作热情不高、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现象普遍存在。建立体现优绩优酬、多劳多得的薪酬分配模式已成为医院管理者的共识。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平台支持,大量的医疗信息、经济信息处理停留在手工层面,效率低下、采集量不足,管理行为不能延伸到全方位各环节,一些工作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成本控制不到位,资金使用缺乏计划,材料物资进销存管理不规范,资产管理流于形式,致使绩效考核及管理模型缺少有效的信息支持,激励和分配缺少公平和差异化,没有实行量化到个人考核,奖励薪酬分配上基本实行的是平均分配,没有做到优绩优酬、多劳多得。

二、网络信息化建设是医院现代化经营管理的需要

依靠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可实现医院管理有力、运转高效、医疗信息处理及时,在医疗信息处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物资仓库管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但截至目前,多数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还没有进行系统功能的集成化以及网络信息数据的共享,尤其是在经济信息管理功能开发方面,多数医院建立的是相对独立的单一业务管理系统,如会计信息系统、仓库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等等,并没有从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上进行创新,只是单机操作层面上的部分业务的自动化,各个独立业务之间没有进行关联,结果是各个部门和系统如同一个个“信息孤岛”。

构建面向未来的医院现代化信息系统至关重要。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医院管理理念在不断创新,适应极富挑战的现代医院管理需求,面对全面烦杂的管理课题,利用网络信息化平台提高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成为医院管理的必备手段。医院的网络管理系统是将LIS系统、HIS系统与运营系统搭接并进行系统集成,规范相关业务数据传递流程,使财务业务处理过程优化、信息集成、功能集成,实现一张原始凭证一次录入,数据经网络自动传递,完成会计账务处理、成本核算、统计分析,也可以使绩效考核评价工作自动完成;通过HIS、LIS、PACS系统能够实现诸如病历书写、病历分级等工作以及医学检验、医学影像信息的共享等等。

三、以网络信息化为支撑的绩效考核管理建设成为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从国家宏观管理层面,国务院提出要在全国事业单位实行绩效考核;医改工作提出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工作数量、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对医务人员进行综合量化考核。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要在“服务、安全、质量、成本、效率等方面持续改进”。为更好地提升医疗单位的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施绩效考核管理已成为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以往的绩效考核管理存在众多弊端

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医疗卫生行业也在不断探索尝试创新医院经营管理的模式。实施绩效考核已是业界优先选择的管理模式,但以往的绩效考核管理,总结归纳起来,具有以下特征:

1.信息整理、数据归集的效率低。 无论是医疗信息(病历书写质量、医疗核心制度执行、病历分级管理、手术前后诊断、临床主要诊断与病理诊断等),还是经济信息(科室的收入、成本、利润、工作量),大多以翻阅书面资料、手工整理计算为主;

2.信息披露方式面窄。由于信息没有实行网络化,考核结果仅以公示、会议期间通报的方式披露。

3.信息传递过程单向性、传递方向单一性。 由考核小组整理出各自的考核结果,集中于某个部门,最后用与奖励分配,不能够传到医院领导层、科室管理层。

4.考核结果的使用范围局限。仅用于奖励分配,在医院的持续经营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5.考核效果能动性差。由于信息没有实现平台共享,医院领导层、科室主任不能够甚至根本无法较好的查阅、分析不足之处在哪里,如何督促科室持续改进、修正缺陷、弥补不足。由于工作模式以及条件存在的局限,使得考核效率低、监测的信息少、信息的披露渠道窄、内容不完整、不能做到上通下达,没有很好地发挥出督促科室、员工持续改进的积极作用。

(三)以信息化为依托的绩效考核管理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方向

建立网络信息化支持的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方向,它融入了医院管理新理念,是医院发展管理理论的创新,符合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要求,必将实现医院在新形势下的可持续发展。医院网络信息化系统可实现网络信息自动传递,职能部门通过网络共享数据,多项不同工作都能借助于集成化网络平台实现。信息管理范围增大,数据归集整理效率大幅度提高。解放了人力,提高了效率、质量与效果。披露的内容全面完整,信息披露方便快捷,各层面利用绩效考核数据参与管理决策。通过分析不足之处,及时有效督促科室持续改进,绩效激励能够满足医务人员的物质期待,激发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工作方向清晰、目标明确,工作缺陷快速弥补,医疗隐患及时发现、修正,医疗质量得到提高;通过整改服务质量与服务效果,患者、科室满意度得到提高,医患纠纷会减少,医院的社会效益会逐步呈现攀升,经济效益必将增长。

(四)依托网络信息化平台的绩效考核管理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意义

伴随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医院的HIS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远程诊疗系统以及包含了会计核算、物流、资产管理、成本核算、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等七大子系统的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将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对接与共享,必将形成医院现代化管理的方向。由此开展的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经济总量的增加和运营成本的节约;有利于员工的成长和创造能力的提高;能够充分实现优劳优酬奖勤罚懒制度的落实;较大程度地克服了相关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如考核单一性、片面性等的不足,促进医院乃至科室的综合运营效率提高;总之,以网络系统平台为信息支撑,借助于平衡计分卡管理理论,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才得以积极开展,面向员工人的绩效考核才能真正实现,同时促进单位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景明.朱护峰.医院管理新模式[M].北京:人民

军医出版社,2009(1).

[2]赵金相,樊小玲.网络化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理论

与方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9).

[3].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北京:2011.

[4]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安排,2011.

篇10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形成与管理

农村合作医疗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医疗制度,而医疗档案管理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根据现阶段档案管理实际看,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全面促进档案工作与新农村发展融合,全面服务于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是其根本。

1 农村合作医疗档案不足

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群众素质上有着显著的差异,使得档案工作的开展受到限制。现阶段,不同地区的农村档案工作开展情况不同,甚至出现在同一个市级地方档案工作开展的不同。

(一)经济发展落后

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不均,地方经济发展失衡存在一定的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政府提出让一部分先富起来,进而实现共同富裕,但在实际落实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不同的地方由于环境、地理条件的不同,使得农村医疗难以找到落脚之处,进而直接影响医疗档案的形成。

(二)农村村干部人员缺少稳定性

在一些农村地区,村干部整体素质、文化水平等较低,并且在农村发展中,村干部人员时常发生变动,缺少稳定性进而造成农村医疗档案工作得不到落实;另一方面,针对医疗档案工作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将其抛之脑后进而缺少有效的保障,缺少影响力;此外,由于综合素质较低没有较高的思想认知,使得医疗档案工作得不到有效开展。

(三)缺少有效的管理制度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在档案管理工作上落后于国家要求,由于缺少有效的管理制度、档案信息收集不完善、缺少科学合理性。另一方面,对于医疗档案的利用率较低,使医疗档案没有发挥真正的效益。

2 加大农村医疗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

在上世纪60-70年代中,曾经出现合作医疗工作,但是由于人们缺少正确的认识与经济发展落后,以及系统的档案管理制度使得合作医疗没有得到长久的发展。21世纪的到来,合作医疗再一次出现在社会发展中,这一次需要抓住机遇,第一,宣传合作医疗对农民群众的有效作用,以为医疗档案的形成与管理奠定基础。建立健康档案、病例档案、追踪档案等。随着国家医疗档案政策的完善,通过医疗政策作为宣传工作的突破c,将党与国家的政策方针贯穿在农民群众思想意识中,让其懂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理念,真正理解:无病防病,有病有钱治病的现实道理;第二,构建资料、图片、病例、现代技术立体化档案工作服务新农村医疗制度模式,继而确保医疗档案管理走向制度化、系统化管理。实行一人一档动态化跟踪新形势,让农村合作医疗发挥真正的作用。构建有效的医疗档案也是农村医疗工作的重要保障,推动医疗档案工作的落实,这将成为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3 完善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新制度

各地方政府必须积极投入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建设中,首先,要以乡镇的卫生所为重点,加大对农村卫生所医疗基础设施的投入,以达到每一个村设立一个卫生所,使农民的一些小病可以及时就医,方便农民的生活。构建一个完善并且全新的便民、利民的农村合作医疗模式,从而增强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应切实的给予支持,不断的改善当地乡镇的就医环境,与相应的医疗保障,完善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解决一部分农民因为医疗费用的开支,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的伤病,选择不去治疗或负担不起治疗的开支的问题。同时也应该举办巡回医疗,组织医疗力量,到当地的乡、镇、村为农民进行无偿健康检查,宣导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的防疫,提高农民的医疗常识,普及卫生知识,从而达到真正的造福于民。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农村合作医疗站工作的医疗人员,应该建立并收集前来就医病人的就医资料、病历档案,对严重的患者送往大医院治疗,乡镇的医疗站工作人员应该与大医院的相互配合,建立病人的档案。第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政府要尽到应尽的责任、注重社会管理,明确所肩负的职能、义务,放长远眼光,重视基层指导工作;第二,确保制度规范化、完善化。积累经验、模式化管理初建档案管理系统,进而实现完善化的管理模式,推动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的形成与完善;第三,加大档案管理人才培养,增加科技投入、经济投资,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从根本上落实人才培养;第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医疗档案管理也要主动引用网络管理模式,实现资源共享。

4 稳步发展,一体化发展模式

当农村合作医疗初步形成规模后,要坚持立体化的建设目标。紧跟现代社会档案发展,防止再次出现档案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坚定不移的将档案工作落实到农村医疗工作中,以为农民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档案管理需要认真负责,做到档案管理工作主动投入到农村合作医疗事业中,以收集完整的数据资料,实行系统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提升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做到真正为农民群众服务,加强合作医疗档案的适用性,提高利用率。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医疗档案管理可以实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管理方法,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让农民切身感受到医疗档案管理的有效作用。档案管理能够体现出真实的医疗状况,因此,需要管理人员做到真实记录;作为一名档案管理者,需要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是时展的印记、是档案工作的重要保障,是一种宝贵的物质财富。

因此,根据新农村经济发展、物质发展、医疗服务等完善农村医疗档案管理,以利民便民为基础基本理念,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寻求新的档案管理新制度,以推动新农村经济发展。充分利用档案优势,为合作医疗档案工作创造新的方法,以构建新的发展形势,实现档案工作为农村合作医疗与人民群众共享的基础上,让农村群众能够从思想上认识到现代化发展下的政策开放,进而认识到农村合作医疗发挥的重要作用。

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中主要是对农民信息、补偿信息、财务信息的管理,将传统纸质管理与现代化计算机管理相融合;第一,县级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构建数据库、实现一体化网络连接模式,村镇办公室投入到参保信息中,采取统一化管理模式;第二,县村镇办公室将补偿资料录入计算机中,乡镇办公室并负责档案信息整理、储存,定期上报档案总信息;第三,县、乡办公室要归档文件、会议资料、财务资料等。

5 结语

总而言之,完善的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模式,有助于农村医疗事业的发展,从而走向完善、科学合理的发展形势,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国政府进行新农村建设;规范的医疗档案管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笔者分别从:农村合作医疗档案不足、加大农村医疗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完善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新制度、达到稳步发展,一体化发展模式四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芳.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安全及其管理策略[J].科技风,2015(03).

[2]刘丽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功能及制度建设[J].兰台内外,2015(04).

[3]程文.对完善我国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的思考[J].才智,2016(25).

[4]黄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档案管理,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