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范文
时间:2024-01-26 17:56: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构建生态文明,增强生态意识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不仅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和引导,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因此,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运用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欣慰的是,环保公益与共建生态文明已经在路上――就像歌词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人自觉参与、积极作为、共建生态文明的格局远未形成。“手电筒思维”令人忧虑。“20世纪60年代淘米洗菜;70年代饮用灌溉;80年代开始变坏;90年代鱼虾绝代。”这首民谣非常形象地描述了上个世纪不同发展时期我国一些地区水质的变化。近年来,大江大河的治理和节能减排的推进,工业污染源得到有效的收缩,而面广量大,涉及寻常百姓的生活污染源却汹涌而来,势不可挡。可人们“前门吃喝拉撒,后门排污下河”,一遇到污染,习惯于投诉和指控工业企业而忽略了生活污染源,每个人都先入为主的排除自己对环境造成的负荷,将“手电筒”照向别人。共建生态文明,缺的不是榜样和警示,而是每一位公民的自省、承诺与行动。
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超越,它非常苛刻而严厉地要求人类放弃工业与商业文明带来的急功近利的享乐主义,摒弃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不到火烧眉毛无动于衷的自私心态,必须以自我觉醒与自发的积极行动,毫不迟疑,从当下开始,彻底改变生态与人类两败俱伤的局面。
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速淘汰落后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构筑农业循环经济链网,全面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发展为方向,壮大绿色经济为目标,按照“横抓园区,区域推进;纵抓龙头,产业延伸”的要求,实现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创立若干真正有节能减排特色的园区,申请国家和自治区在土地、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努力把我旗建设成为自治区绿色经济的主要基地。
从自然的绿色,到经济的绿色,到社会的绿色,再到人心的绿色,四者的总和成为推动我旗生态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考。
绿色生态农业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是世界农业发展新形势的迫切要求,对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随着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生产率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同时也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特别是资源与能源的过度消耗,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改善和保护农村环境,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永续生存,实现与环境和谐发展。实践表明,我国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不仅提高了农业产业效益,而且增强了国际竟争力。
绿色生态农业包括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两个方面。绿色农业是指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经验,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绿色农业是广义的“大农业”,包括绿色动植物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黑色农业、菌类农业、设施农业、园艺农业、观光农业、环保农业、信息农业等。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方式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的,允许使用绿色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
4 以节能环保为重点,加大治污减排力度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科学编制生态建设规划,健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生态建设长效机制。加大水保生态建设投入,全面实施“三年植绿大行动”,不断改善全旗生态环境。完善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绿化责任,扎实推进“一矿一企绿化一山一沟”工程,加大采煤沉陷区的生态恢复治理。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强化环境执法监督,加大治污减排力度,净化城乡环境,力争把我旗建成自治区级环保模范城市。
一是,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治理力度,通过源头控制、改造提升、扶优汰劣等措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所有新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新建污染项目,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推广清洁生产。二是,加大环保综合整治。突出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加大河流断面、工业污染源和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控力度。落实“两减三保”计划,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三是,大力推动自主创新。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环保科技开发投入,采用高新的绿色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
篇2
关键词:绿色生态;包装设计;启示
目前,产品的包装设计日益成为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产品时所关注的条件之一。在这种形势下,各式各样的包装品开始涌现,随之而来的是包装废弃物。由于我国在包装物材料选择上未能做很好的把关,导致包装废弃物所带来的污染与日俱增,仅次于水污染、海洋湖泊污染和空气污染。为了改变此种情况,绿色生态设计应运而生。随着社会对环境污染的重视越来越高,绿色生态设计理念成为包装设计的新潮流。
1绿色生态设计与包装设计
1.1绿色生态设计的内涵
第一,低消耗,指在满足产品包装的使用要求且适度合理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禁止过度包装;第二,再利用,指包装在初次使用后能够通过一些处理被再次利用;第三,可回收,指包装废弃物再利用后可以被回收处理,可避免其产生二次污染;第四,可循环,指包装材料回收处理后可以用于新的用途,避免在循环过程中产生污染;第五,可降解,指对于无法被回收循环的包装物,其自身可以自然降解腐化而不产生永久污染。
1.2绿色生态设计与包装设计的关系
绿色生态设计是一种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产品包装设计的新的设计方法。目前,这一方法已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也由此带动了社会对产品包装循环周期内各个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广泛关注,形成了以绿色设计理念为核心的绿色生态包装设计产品工程。因此,对绿色生态设计的透彻了解是必要的,它将引领包装设计的新潮,也将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作为包装设计师,在行业领域内也要与时俱进,不仅要在审美和技术方面精益求精,也要在思想层次注入绿色生态的灵魂。
2绿色生态包装设计的原则与启示
在绿色生态设计过程中所需遵循的是3R1D原则,即减少包装材料消耗、包装容器的再填充使用、包装材料的回收循环使用以及包装材料具有可降解性。如何将绿色生态设计原则切实贯彻到常规包装设计的开发过程中,切实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完整的绿色生态包装设计格局,则是绿色生态设计应用的关键。笔者在自身对于绿色生态设计的理解上提出如下方法以规范设计过程。
2.1功能
目前,市场中不乏过于奢华而无用的包装,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感,却也造成了浪费和污染。而绿色生态包装设计则是要从功能上考虑,主要使得包装的使用目的更加合理。基本的应用思路是对于产品功能作详细分析,确定其最基本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估这些功能需要消耗的材料和能源,旨在寻找一个对环境造成最小负荷的设计方法。这一设计过程是:第一,对产品的功能价值加以量化,并标识出其对应于功能价值的基本参数;第二,根据包装产品的具体功能针对性地列出其目标、理论、时间上的测量参数;第三,评估每项功能单位上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并对比理论和实际上的测量参数进行分析,旨在研究是否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实现用更少的材料和能源消耗的方法;第四,比较新的包装产品与参考产品,不断优化新产品设计开发策略。
2.2结构
从结构角度分析绿色生态包装设计,其目的是使包装的结构更加科学、美观、实用,避免浪费。从这个角度出发,首先要确定的是产品属性概念,并基于此考虑改进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分析产品的功能结构,还要分析产品的材料结构。在功能结构方面应注意:第一,明确所包装商品的形态、重量、体积、品类、属性、运输范围等方面,确定包装产品主体结构功能及附件功能,进一步确定包装产品的使用目的;第二,分析包装设计的整体结构功能,推敲在当前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是否可以合并相关功能或减少附件数量,目前所使用材料是否都得到了最合理的应用;第三,在目前的基础上,是否还可以节省材料和减少体积、重量。在材料结构方面应注意:第一,包装材料的属性与包装用途相契合;第二,整体分析产品的材料构成、使用实效、可拆卸性;第三,尽量在同一包装产品中降低材料种类,以便回收。
2.3循环周期
从包装产品的循环周期的角度去考量产品设计,其目的是在整个产品循环周期内明确包装产品的资源消耗和环境负荷。其具体设计方法是:第一,构建包装产品循环周期的整体运行构架;第二,明确包装材料消耗总数,评估在原材料状态下的能源消耗;第三,确定包装产品于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确定包装产品中再生材料的回收利用率;第四,测定包装产品最终不可回收的废弃物的数量。
2.4评价
对绿色生态包装设计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包装产品的构成要素和社会生态要素。对产品的构成要素的评价:第一,将包装产品拆解为独立的组成部分,并描述各个部分的制造过程;第二,对每一部分的生产过程中对于环境和人身健康可能产生的状况进行量化,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评定;第三,如其中某些部分可能出现的污染问题,要运用特殊的制造工艺,或者通过合理化的产品功能和结构代替出现污染的部分。对生态要素的评价指标主要有环境污染指标、资源属性指标、能源属性指标。
3绿色生态设计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3.1在包装图形中的应用
在图形设计中,设计师往往采用具象图形、抽象图形与概念图形进行设计。具象图形是在自然形态元素基础上加以艺术处理,抽象图形多以点、线、面的组合构成,概念图形是将两者相结合为有机一体来表现。而绿色包装设计在图形上则是根据商品特性所采用自然形态或者与绿色生态环保图片相关元素设计。这不仅在视觉上加入了更多的自然元素,而且还将环保理念融入其中。
3.2在包装设计主旨中的应用
绿色生态包装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满足消费者审美的同时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此外还要更多地在设计中体现生态、环保的理念。绿色生态包装设计是结合了自身理念、产品特点后将绿色生态的理念不露痕迹地体现在包装设计中,并在消费者注意到产品的同时接收绿色生态的信息。
3.3在包装潮流中的应用
目前,绿色元素不仅受到了大多消费者的偏爱,设计师也越来越多地选择绿色元素作为设计包装的基调,甚至一些商家也积极推出绿色生态的设计。这就表明绿色生态设计已经在包装设计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并在社会发展中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4结语
环境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同时也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环境问题也时刻警醒我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时刻关注生态。因此,绿色生态设计是这个时代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生态包装设计是绿色生态设计中的一员,在这个领域中,在绿色包装设计的道路上,设计师的理念和思维是关键。生态环保的理念是当今设计师都应具备的,同时还要将这一理念切实融入自己的设计中,将绿色生态与当代审美有机结合,将包装用途与材料考量落到实处,让越来越多的商家采用绿色设计,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绿色生态包装,让绿色生态的理念传递下去。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绿色生态混凝土;循环经济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对原材料的需求量不断上升,遵守可持续发展观、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经济是我国未来经济结构升级的基本方向。建筑行业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耗项目,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对建筑行业施工原材料进行绿化升级,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绿色生态混凝土是绿色技术的代表,已经在现代社会生产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进一步认识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为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改革升级奠定基础。
1.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
1.1绿色生态混凝土定义
目前,业内对绿色生态混凝土还缺乏一个统一的定义,而在1990年,日本著名学者山本良一根据既有混凝土发展现状,提出“环境协调性材料”概念,强调在现阶段工程建设中尽量保持工程施工与现有环境的相协调。在此基础上,部分学者又提出许多类似的概念,包括“生态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与生态混凝土概念相似的是绿色混凝土,强调工程建设中的环境协调与自适应特性,重视生态建设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要求在现阶段的生态建设中,要保证能降低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并保证自然的可修复与可调节。
综上所述,绿色生态混凝土的定义为:这是一类特种混凝土,是通过材料研选、采用特殊工艺制造出来的具有特殊结构与表面特性的混凝土,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对环境的负荷小,能够主动改善环境;非再生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率高;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功能性。
1.2绿色生态混凝土特征
结合材料过程工程学理论的相关内容,分别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混凝土本身品质等方面判断绿色生态混凝土特征,其主要表现为:
1.2.1节约型特征
绿色生态型混凝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资源、能源的大量节约,有利于推动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当前绿色生态混凝土生产中,部分地区会通过工业废渣与碱金属化合物产生反应,获得碱矿渣水泥;而将硅酸盐水泥生产工艺简化为“一磨”之后,即可通过无熟料水泥配置新型水泥。上述技术的推广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最终达到节能目的。
1.2.2友好型特征
绿色生态混凝土的友好型特征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与混凝土的和谐共生上。与传统混凝土相比,绿色生态混凝土能缓解环境负担,并积极改善环境。以上海世博会为例,在上海世博会上就采用了一种由粗骨料、水泥、特殊增强剂等材料和水搅拌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与常规混凝土相比,该混凝土在质量、透水性能、透气性能中存在优势,使雨水能快速深入到地表中,不仅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压力,也进一步保证了会场卫生。
1.2材料过程工程学理论
材料过程工程学理论被认为是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发展的基础。在传统资源生产中,人们只能无止境的从资源环境中获取资源,在使用后的混凝土被当做废物而随意排放,严重降低了原材料使用价值。针对这一现象,部分学者进行的积极探索,并提出了材料大循环理念,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材料大循环结构示意图
上述结构是材料大循环的基本结构图,从各点的分配内容来看,除了地球与废弃物外,每个驻点都代表着一种产品,能满足人类生产活动需要。但随着现代技术发展,废弃物终将会演化为一种产品,在通过一系列转化后被人们所利用,并转化为整个结构中的任意一点,这就是绿色生态混凝土的发展演变。
1.3绿色混凝土加工模式
就绿色生态混凝土而言,在工程建设中应用这种混凝土,能在保证整体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利用固体废弃物,结合多种再生资源配置高质量混凝土,实现混凝土加工过程中的绿色无污染。
以混凝土生命循环过程为例,其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
图2混凝土生命循环过程示意图
从该示意图中可发现,整个混凝土的生产、使用、废弃、再使用等共有6个环节,基本涵盖了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的主要内容。从该结构中可发现,实现混凝土生命循环过程的关键就是在生态设计角度分析绿色技术,并充分考虑混凝土废弃后的资源回收要求。
二、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
1.混凝土循环经济模式发现的可行性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的一种经济模式,该模式要求在经济发展中要以高效利用资源为核心,并通过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一种根本性变革。
对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而言,其本质就是要实现混凝土产品的“绿化”,需要从生产、施工、使用、报废、再利用等多个环节对其进行优化,最终实现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的生态处理。结合材料过程工程学理论的相关内容,需要通过对单元过程进行优化重组,可以形成满足不同性能和使用要求的绿色生态混凝土的最佳生命循环周,实现这一过程的具体途径,就需要在现阶段的混凝土生产中,进一步联合生态设计、能源减化利用等,在循环经济的思维框架下建立绿色生态混凝土体系。
2.发展分析
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再生混凝土是绿色生态混凝土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要求设计人员在混凝土设计阶段就有意识的选择可循环使用的原材料,当混凝土达到使用寿命后,能够以较低的能源代价回收,将原有混凝土材料的大部分甚至全部资源转化为新混凝土生产的原材料,实现混凝土资源的可再生生产。
结束语:
主要讨论了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先分析了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再结合循环经济对绿色生态混凝土做讨论。总体而言,绿色生态混凝土在未来省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应该得到推广与应用。对工作人员而言,要正确认识到绿色生态混凝土的发展前景及循环经济理念对绿色生态混凝土的影响,重视对创新与应用的研究,为获得更好的工程施工效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立久,艾红梅.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与循环经济发展[J].混凝土(理论研究),2009(01):6-11.
篇4
【关键词】企业 经济管理 发展模式 作用。
一、企业经济管理的绿色生态发展模式及其重要性。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建设一直在飞速发展中。当我们回首一望时才发现,在我们的建设快速、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家园也随之满目疮痍,曾经的鸟语花香、碧波荡漾的乐园,也随着我们片面追求发展而变成了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污染区。许多企业因为环境污染问题纷纷被关停、整顿,这样的非持续发展模式让我们的众多企业、百姓乃至国家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到了上个世纪末期,在全球绿色经济发展浪潮引领下,国内许多地区对投资发展绿色经济热情高涨,开始寻找一条既不损害生态环境又能够使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期实现环境与经济目标的统一。
近几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相继出台了很多环境保护政策,我国的行多产品也因此受到了太多的影响和冲击,主要原因是环境保护不达标,质量标准不过关。这种状态告诉我们,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关于企业对环境的责任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简单要求,而是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随着资源不断减少和环境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建设绿色开发、绿色生产、绿色经营的绿色生态管理模式,成为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和必须。那么企业经济管理的绿色生态模式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作用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绿色生态模式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1。绿色生态文化,是构建绿色生态模式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绿色生态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及其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为全体职工所认同遵循、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对企业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的、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及其与企业成长关系的看法和认识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象征,对企业以及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以有言为,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约束、规范作用。而在企业绿色生态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又势必间接地帮助企业树立企业的良好公众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对树立和创建企业品牌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必须建设绿色生态化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绿色生态技术,是构建企绿色生态模式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核心技术的竞争。
只有当企业的核心技术被不断地创新改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新形势下,企业的核心技术又赋予了新的内涵,那就是在核心的基础上增加了绿色的理念,传统意义上的核心技术,如今已经成了绿色核心技术。
绿色的核心技术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投入的同时增加利润,而且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分依赖,尤其是随着企业把绿色核心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就一定会使企业生产中所产生的污染物、废弃物越来越少,其排放也一定会随之减少,非常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因此加强绿色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是企业节能降耗、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
3。绿色生态生产,是构建绿色生态模式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绿色生态生产是指生产或是再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最小,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最优。
要想达到绿色生产的目的。首先在设计环节就可有绿色的理念,在产品生产之前,就把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费过程中以及废弃后的回收再利用等阶段,可能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全部在考核、评估内容之例,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对环境危害最小,污染最少的方式、方法和产品生产或再生产。其次,就是在生产环节的绿色生态化。这一环节也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绿色生态生产,就是要企业充分利用绿色生态的核心技术,绿色的生产工艺,使污染降低到最大限度,真正做到污染可控、在控。再次,就是生产出来的产品,一定要成为绿色产品,从产品的销售到产品的消费,都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要有利于社会环境的净化。最后,是回收再利用环节,也要坚持绿色生态化的原则。如此一个闭环式的绿色生态生产管理,企业的持续发展战略必将达成。
4。绿色生态制度,是构建绿色生态模式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绿色的经济管理模式,离开制度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制度是保障。绿色的制度要求经营管理制度是绿色,强调在管理过程中,时刻把环保放在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位置;要求营销策略是绿色,强调在营销的所有环节,都要把绿色的理念放在首位,把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和环境保护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公众的消费也要起到一定的正面导向的作用;要求会计核算制度是绿色的,强调核算时要关注企业的社会资源成本,履行社会责任;要求包装制度是绿色的,强高包装简单化、可回收再利用化,包装的设计也要绿色化。
三、结语。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模式需要创新,更需要发展。其发展模式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可发展性和持续性。不能为了新而新,也不能只考虑到眼前的利润。在顾全大局,要眼光长远。企业一定要认清形势,兼顾企业利润的同时把社会责任担起来,把环境保护的重任担起来。因此,必须构建企业的绿色生态管理模式,而且一定要根据本企业的需要,根据大形势的要求不断地进行修正。
参考文献:
[1]杨桂侠.浅谈绿色企业文化的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7).
篇5
关键字:绿色生态;住宅设计;发展
目前在国际上通常将能体现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节约资源并能与周围环境协调与融合的住宅称为生态住宅。绿色生态住宅设计是指在住宅设计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学、环境学生态学及其他的科学技术成果,使住宅对环境无害且有利于人们居住生活。
一、绿色生态住宅设计的技术策略
生态住宅建造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体系包括能源系统、水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物处理与再利用系统等。在绿色生态住宅设计中,要特别注意节能、节水、节约资源以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1.建筑主体的节能设计。绿色生态住宅的能源系统设计不仅要求要对常规能源进行优化设计,同时还要注重对绿色能源的利用,达到建筑艺术与能源利用的完美结合。在具体设计时,可以在住宅的北面设置与厨房相连的封闭凹阳台,减少热损失;合理控制建筑体型系数,减低建筑耗能;对住宅平面设计进行优化,使其有良好的通风性,加强空气对流,创造出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还可以因地制宜的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绿色能源,如利用天然热能来供暖。同时建筑的材料最好选用一些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和可再生使用的材料。
2.声环境设计。绿色生态住宅的声环境设计主要是要进行噪音控制。噪音根据所处的空间有内、外之分。据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室内的噪音超过60分贝时,人们就会有烦躁之感。因而在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时,应该保证室内噪音在白天小于35分贝,晚上小于30分贝。在具体的设计时,尽量将卧室设计在与噪声源相背的方向,可以有效的降低噪音。采用隔音帘也可以显著的阻隔室外噪音,同时在住宅区种植一些植物也可以起到降噪的作用。
3.光环境设计。光环境可以分为自然光和人工照明光。在绿色生态住宅设计中,提倡尽量使用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满足人们的照明需要。在住宅内部的采光也应该优先考虑自然光,鼓励人们使用节能灯具,节约能源。同时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大量使用各种玻璃和灯饰,在住宅设计时也要注意避免附近建筑物的玻璃折射或是其他的光污染。
4.水环境设计。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的水环境系统设计主要是节水,并且还要注意水质和水量。我们国家的淡水资源大约占全球的6%,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较大,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合理利用水资源。在生态住宅设计中,可以采用节水型供水设施,配备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景观用水可以采用中水。并且根据水的用途差别分别设计两套用水系统,一套是饮用水,要求水质必须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另一套是生活用水,利用达到一定水质标准的中水即可,并且中水还可以循环利用。
5.热环境设计。绿色生态住宅的热系统要求在供热中要能人们的舒适度要求,同时还要注意节能和环保。通常冬季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夏季保持在22℃~27℃会让人们感到比较舒适。在设计时可以采用供暖、制冷和生活热水相结合或是安装散热器温控阀等热环境技术来保持室内环境并减少浪费。并且住宅的采暖、制冷中应该因地制宜的采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和绿色能源。
二、绿色生态住宅的发展前景
1.设计规范的出台,推动了绿色生态住宅的发展。目前在我国的建筑住宅设计规范中,要求采取高效节能措施,节约50%的空调能耗并强调住宅的遮阳。在设计规范的指导下,居民的住宅将会更加科学、舒适、节能。并且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开放商、建筑设计人员都会越来越重视住宅的绿色生态设计。在住宅设计中如何更好的利用自然资源、清洁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追求住宅舒适的基础上节约能源、并与周围环境协调是今后住宅设计工作的重点。有专家预测,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在住宅的竣工验收中可能会增加对节能设计的检验这一项内容。
2.绿色生态住宅设计逐渐市场化。早期的绿色生态往往只是简单的技术设计,随着住宅商品化的推进和人们对住宅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住宅设计也快速向市场化推进,其对住宅市场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并且住宅设计逐渐由粗放型向精密设计转化。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竞争力,就必须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和新的设计观念,打造精品化住宅。精品化住宅设计不断能够提高住宅本身的价值,同时还能活跃住宅设计市场,促进中国住宅设计水平的提高。
3.绿色生态住宅辅助设计向专业化发展。在绿色生态住宅设计中,如果只是在建筑结构、水、暖、电等方面进行细化,显然是不能满足人们关于健康住宅、舒适住宅的要求的。因此,住宅设计中的辅助设计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并逐渐向专业化发展。住宅设计的辅助设计主要包括太阳能系统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和室外环境设计。目前太阳能设计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家都开展了大量的推广和应用工作。
4.住宅生态环保设计走向系统化。生态环保是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住宅设计中,虽然生态环保概念被提出的时间还不是很长,但是已经成为了设计的一个重要工作。住宅生态环保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绿化种植系统;节能系统,使用节能材料、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能源二次利用如利用中水;产品材料系统,主要是一些绿色材料、环保材料和接能材料;污染防治系统,防止水污染、声污染、光污染、电污染、垃圾污染等。住宅生态环保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住宅设计的主要方向。
传统的住宅设计对自然资源消耗多、对生态环境污染大,同时也不利于居民的身体健康。绿色生态住宅能够节约能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更能为居民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我国绿色生态住宅起步相对较晚,就更需要设计人员不断的学习、使用和创新相关方面的知识,设计出高品质的住宅,确保住宅建筑与环境相适应,与社会相和谐。
参考文献:
[1]张姝.我国绿色住宅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05)
[2]赵婕,张鹏.设计与发展―――绿色生态住宅[J].价值工程,2004(11)
篇6
关键词: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
在农业发展新时期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一种既能保证农产品产量,又能维护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并且具有科学标准体系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来推动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既十分迫切,又十分艰巨。
1我国绿色生态农业观念提出的背景
我国绿色生态农业理念之所以被提出,其社会背景有以下两方面:
1.1我国农业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时期。我国人多地少,合理有效利用农业资源显得非常迫切。改革开放以来,使得农业生产环境受到工业发展的影响,为了增加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农业资源的利用也非常的不合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的应注重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发展方向,开辟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1.2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传统农业由于受到化肥农药的污染,使得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新提出的绿色生态农业,可以生产出安全可靠的绿色食品,有效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让绿色生态农业这一崭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迅速地落地生根,积极的推广、传播,全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全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
2绿色生态农业模式的特点
绿色生态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以下两个特点:
2.1注重资源的节约,提倡循环利用。绿色生态农业积极倡导使用生产和生活上的废弃物,不提倡使用化学物质,但并不是完全不使用化学物质,这就要求人们对生产和生活用品进行合理的划分,从而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利用,不浪费有效的资源。
2.2注重以人为本,确保产品绿色安全。绿色生态农业要求最终产品绿色、安全、营养。虽然根据健康调查,我国现阶段居民的营养良好,但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很大。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升我国国民的整体营养水平,由于其生产工艺的严谨,从而也从根本上保证了食品质量的安全。
3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3.1改变目前农业发展的不利局面。我国自实施“三农”政策以来,全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不可否认,在实际发展进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的耕地面积虽然相对广泛,但人均耕地少,农业配套设施不完善;第二,农业耕地中,中高产田较少,很多土地因为工业中的“三废”等有害物质污染,致使其性质发生改变,不能产粮;第三,大多为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在短期难以奏效。
3.2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实施绿色农业的过程中,可以确保农产品的整体质量,以此保证提供的产品是绿色的、无害的。现阶段,我国的农产品生产速度极快,但由于施用有机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剂,容易对人们产生诸多潜在威胁。因此,农业发展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中国的人口数量庞大,这就需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来确保产品的质量。建设绿色生态农业,依据严格科学的程序,改变了原有的农业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可以解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新模式是现阶段农业发展模式中的最高形式,绿色农业观念的提出促使农业发展逐渐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但是,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专家和研究学者们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发展需求进行不断的改进,从而实施系统、完备的绿色生态农业,使我国绿色生态农业走上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
参考文献
[1]陈洪卫.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J].北京农业,2015(12):336.
篇7
(一)企业的经济管理理念十分落后
由于我国对企业管理的认知还比较懵懂,大多企业对于经济管理理念的认识并不是十分的深刻,很多理念并不能跟上世界发展的节奏,这造成了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落后。绿色发展的管理理念自提出以来,更是难以得到大多数企业的真正重视。各级政府对于绿色发展模式下的企业的扶持和领导缺乏力度,这制约了我国绿色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在经济管理制度方面的缺失
不成熟的企业管理可以在其管理制度上体现,管理制度的缺陷可能源于缺少人本管理、制度建立不够细节化、操作困难。中国企业管理刚刚起步,还缺乏经验,因此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并不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企及,为了企业迫切地需要优秀的人才来建立适合企业可持续经营发展的管理制度。企业对于经济管理制度的重视是贯彻并落实先进的经济管理制度的坚实基础,在招募优秀人才的同时,企业还应加大经济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通过实施,发现、修改和完善现制度下的缺陷。
(三)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不健全
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完整、健全的管理体系,将有可能导致企业内部混乱,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很多企业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使得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缺乏效率,有管理漏洞存在的可能却无法检查、制约、调整,使得企业无法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经济管理的绿色生态发展模式及其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吸引了不少外资企业来华建厂,本土企业的数量也呈一个较快的加速度增长。在收获财富的同时,大规模兴建工厂的弊端也逐步呈现。建厂对环境的破坏以一个不可逆的态势侵蚀着居民的生活环境。随着世界对于绿色发展的概念的提出,中国政府也逐步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开始完善各项环保法令。而企业建立经济管理的绿色发展模式,不仅是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遵循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还是树立企业形象的一个途径。我国居民深受环境污染所累,如果企业大力推行绿色发展模式,将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很多企业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是认为在生产过程中,分出一部分金钱保护环境将会提高产品成本,使得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然而,绿色企业之所以缺乏竞争力是由于具有制度优势的传统模式下的企业经营没有反映出真实的环境成本。于短期来看,绿色发展模式下的企业是竞争不过传统模式下的企业,但随着消费者对于企业形象的认知、消费需要以及政府对于绿色发展模式下的企业的鼓励政策的颁布,绿色发展模式下的企业将更具有竞争力。绿色发展模式下的企业摒弃以往线性价值实现模式而采用循环价值链的经营模式,这有助于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其他企业、政策制定者等所有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自身实力和外部环境两方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循环价值链模式,企业可以减少资源消耗的成本和环境成本,此时,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使企业不论是对消费者还是政府都有一个良好的形象,并能够在和其他企业的竞争中占据一定的地位。
三、绿色生态模式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绿色生态模式是新形势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了使企业在绿色生态模式下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企业需重视绿色生态文化、绿色生态技术以及绿色生态生产这三点。
(一)绿色生态文化是构建生态模式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企业要想构建绿色生态模式,必须先使全体其员工包括领导层充分理解绿色生态文化的含义、目的、内在要求,使绿色生态文化的概念深入人心,使员工有意识地节约资源。在日常中运用起绿色生态硬件设备,可以时时将绿色的的思想传达给员工,帮助他们在日常办公过程中注意绿色环保。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下,很多企业广泛地使用着打印机来作为记录信息的方式,这将造成很大的碳排放以及纸质浪费,更多新型产品的问世及推广体现着我国对于无纸化办公的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此外,有能力的企业可以适当设立专门的绿色管理组织,建立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系统地管理企业内部的资源。在全体员工团结一致的情况下,企业绿色生态文化将是企业形象的一个体现,接受了企业绿色文化的消费者的态度将会在企业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绿色生态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前提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必须随时更新产品,而在这个绿色管理盛行的时代,企业首当其冲需要研究的方向就是绿色技术。绿色生态技术可以使企业每单位产出的投入减少,浪费减少,更加有效率地利用现有资源,从而在提升企业利润的同时还能减少生产经营对环境的污染、提升企业形象,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硬件设备绿色生态的同时,软件技术也可以为企业经济管理的绿色发展做出贡献。有些生产经营是需要大量地实验,等达到最终效果了才能着手生产的,而这个实验的过程往往会耗费大量的资源。使用有效的软件将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为企业带来利润。不具备独自研发绿色核心技术的企业也可以通过企业合资经营或是独立购买的方式获得相关技术。虽然前期投入的成本可能比较大,但这将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推进的作用。技术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经济性、可靠性、合理性、安全性。
(三)绿色生态生产是实现企业实行绿色生态模式的基础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对应低质量、低效益、低产出。想要摆脱这样没有效率又危害环境的现状,绿色生态生产的问题亟待解决。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改造,使得在生产过程中能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采用无污染、低污染的技术设备以节约资源,减少生产污水、废气、噪音的产生,保护环境;生产时使用无毒无害、易分解的洁净产品,保证产品绿色生态;开展循环回收系统,加强对生产废料的回收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完善合理的生产体系,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流失和泄漏;对于企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物,加强整治力度,减少污染外泄。不仅仅是生产实物产品需要绿色生态,技术类的生产也可以做到。新形势指的不仅仅是时代、观念、政策的新,还指技术的新颖。互联网的时代早已来临,办公不一定要在公司进行。不需要特殊设备的生产经营完全可以让员工自己在家完成,员工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现在已经有不少企业充分地运用起互联网来实现异地办公、异地会议等。这样做,企业可以大大降低如办公室水电费、环保费等管理费用以及员工上下班交通的补贴费用。在做到网上办公的公司还应注意建立企业绿色文化,这里的绿色文化指的不仅是让环保的概念深入员工内心,还包括全体员工团结一致,这样才能让员工和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有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关系。
四、结束语
篇8
论文摘要:从建筑物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影响角度出发,探讨了住区建设的绿色生态意识,以国外生态建筑实例为理论依据,阐述了绿色生态住区的开发与建设在中国的重要性。
1绿色生态住区的产生
1.1绿色生态住区的概念绿色生态住区指从规划用地、建筑设计造型、运营到物业管理等方面在开发与建设中,以生态设计原则为指导,遵循“生态美学”、“以人为本”的创新意识,协调人、自然、建筑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审美关系,以绿色经济为基石、绿色技术做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从而体现住区人格化、自然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并以“人性化”为出发点进行管理的新型住区。
1.2住宅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人类不加节制地开发与建设,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的环境污染问题。于是我们意识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继而出现了绿色生态建筑的理论体系,它是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类居住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在近儿年,绿色住区的研究也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题之一。
1.3绿色生态建筑在国外发展的情况。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国家和地区就开始了生态住宅的系统研究和推进。近年来更加重视,不仅加强了政策支持力度,在节约、再利用和再循环等方面均有新进展,尤其是欧洲生态住宅区的建设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各国都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德国多数大城市普遍有出售绿色建材的商店。奥地利维也纳“波德城”:低能耗住宅区,由6层至7层的住宅楼组成。向阳面有宽大的窗户和阳台,背阳面只有射击孔大小的窗户;平面设计狭长,正面宽度较小,使楼房的外表面积和空间容积比较小;使用热泵从住宅的废气中回收热能来加热日常生活用水,从而满足所需热能的大约50%,太阳能集热器能满足日常生活用水所需能量的另外的30%0
2住区建筑的绿色生态设计
2.1住区建筑的绿色生态设计。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学原理,结合住宅建设特点,绿色生态住宅建设要综合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原则,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先原则,设计、组织建筑内外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能、无废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居住环境。它包括能源系统、水环境系统、气环境系统、绿化系统等方面。
2.2绿色生态住区所需的经济环境。生态环境是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城市规划与建设投资对整体生态环节的创造极为重要,实施过程中的高科技含量是以营利为目的开发商无法实现的。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三年一中变”中,广州市每年投人140多亿,以使城市面貌发生很大的改观,但要是蓝天更多,珠江水更清,空气变干净,还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撑。再看着市场的需求反应。从广州“恩格尔”系数42%而言,广州人已进入小康水平,市民的购房欲望与能力正逐渐同步,而具备优良自然环境又兼现代交通大网络的广州南部区域,极有可能成为城市未来中心居住区,实际上,目前每10个购房者中就有三个人在番禺买房,郊区化居住日势不可挡,前不久,林树森市长一句“5年后番禺楼市升值50%”的话无疑给这块天生丽质的宝地又加了一把油。
3绿色生态住区的系统特性分析与环境效益
绿色生态住区的特性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尽可能节约资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体现3R原则,即再利用、再节约、再循环。对于环境来说,在不影响建筑与小区的结构和功能的条件下,材料与能源的使用是越小越好。这需要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考虑简化建筑立面的造型;使用隔热性强,密闭性好的材料;利用可更新的能源;循环利用资源;节约水资源,大力提倡对可更新新能源的使用等。第二,保护生态系统,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第三,对人的健康无害、使人感到舒适健康,主要体现在材料的选择使用上,必须选择绿色建材或低污染、无毒的建材。
根据住区环境效益表现为环境设计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其经济效益诸多方面的综合效益。生态效益,绿色生态住区环境设计的生态效益可表现在绿色空间设计、水资源系统设计、能源系统设计、废弃物处理、住区道路与居住环境设计诸多方面。即要考虑居住者使用功能和健康等因子、以及建筑造型的特点,又要结合绿色生态住区环境的可行性。绿色生态住区环境设计的社会效益,显而易见的是环境的绿化,目前,我国许多开发商,都将住宅小区开发的绿化率作为小区的重要环境指标之一,相同地段的住宅小区周边绿化环境佳,其销售价或租金要明显高于周边环境欠佳的住宅小区。绿色生态住区环境设计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体现出环境的经济效益。
4现阶段对城市住宅建设存在的误区
目前在住宅小区建设中,发展商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在小区人造景观方面,违反生态规律,跨越了人体生理卫生健康需求的生理愉悦层次,只着重色彩鲜艳、奇异美观心理愉J悦效果。但是,由于消费者的现代生活方式体验还处于初级阶段,未能深刻地体会人造景观的生理愉悦和心灵愉悦的关系。普遍表现在几个方面:广植花草植物,广造模纹花坛,“好看不中用”;过分迷恋热带海滨植物;盲目移植珍奇古怪树种,乔灌木植物成为美化楼盘的装饰物;植物种植位置分配不合理,很少种植吸收有毒气体的植物;重视形态,忽略生态,把植物作为景观摆设;刻意营造豪华水景园林,运行成本高变早溪;漠视硬质“弊端”,热岛效应明显。作为直接影响健康的人居环境中,空气的质量是生态健康最重要的因素,而且疫病传播与居住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人类对建筑的形式、通风、采光、空调、给水、排水、绿化与景观等方面的健康学指标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绿色生态住区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关于其整体研究仍需深入。
5绿色生态住区在我国的发展
5.1提高人们对住区建设的绿色生态意识人们对舒适环境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随着地球环境温暖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异常气候出现期的缩短,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反面就是付出了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高昂代价,反思此前的建筑发展历程,建筑本身所需材料而言,基本的材料,如:砖、水泥、沙石等都是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换来的。而绿色生态住区建设理念的提出,是人类自身的生存需求而采取的一种对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驱动力相互制衡的发展模式。因此,在住宅开发建设中推行绿色生态住区提高到与人类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高度,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
5.2相应政策支持由于绿色生态住区前提投人相对要高且回报较慢,如果没有相关税收、补助金或材料使用的限制,在全国大幅度地推行会有困难。虽然建设部在2001年4月推出了嚏绿色生态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指明了绿色生态住区开发中各个系统的指标和标准,但在建设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的颁发等一系列环节给予的支持还远远不够。只有政策上给于开发者适当的优惠,才能使更多开发商投人到这一新兴产业中来。
篇9
关键词:现代城市;绿色生态;高层建筑设计
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以往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对环境的污染与能源的大量耗用为代价的,尤其是在建筑行业中,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建筑行业始终处在一种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下,面临着极高的环境生态成本。而今天环境污染与能源过度消耗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已经逐步显现,全面推行节能环保理念,发展绿色生态建筑业已经成为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的理念
1.与自然体系相融合的设计理念
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的重点在于绿色生态,因此在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出绿色生态的特点,这就需要更加注重建筑设计与自然体系的融合。与自然体系相融合的设计理念,主要是通过对建筑自然通风、采光等方面的优化设计,使建筑与周边的自然环境体系相融合,形成良好的建筑微环境体系,并对自然光能、风能以及水资源进行高效的获取与充分的利用,减少高层建筑中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的使用,降低建筑运行能耗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人们的舒适度与建筑环境的宜居性,并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2.舒适化的设计理念
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对城市建筑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在仅仅停留于满足人们基本的居住与使用的需求,同时也更加注重建筑的功能性与舒适性,舒适化的设计理念,便是从人的感受角度出发,通过对高层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优化设计,以及现代科技的有效应用,营造更加舒适化、人性化、智能化的建筑环境。当代建筑学、生态学、艺术学和相关科学技术成果的综合应用,为建筑物舒适化提供了新的设计思维。在健康舒适的环境理念当中,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光照和视觉条件、声环境是比较关键的内容。设计方法上要选取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材料,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控制辐射、电波等化学危害,防止建筑间的对视和尴尬的室内通视,做好降噪防噪工作等等。
3.自我调节的设计理念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建筑体与生命体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建筑物同样也要经过“孕育”“产生”“成长”“成熟”以及“消亡”的生命周期,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建造、使用及拆除的整个过程中,也应该同生命体一样,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通过自我的调节实现建筑功能性的不断增强与完善。这就需要再设计过程中,以生命体的角度看待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注重对建筑物自我调节功能的设计与完善,尤其是与建筑使用者密切相关的通风、采光、温湿度等方面的自我调节,同时,还应该注重对自然能源与资源的收集,建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的处理,噪音的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二、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的要点
1.避免对人的危害,保证人体健康
建筑物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服务,同时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对于建筑物使用者而言也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现代城市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以人作为根本出发点,将保证人的生命健康作为设计的首要原则,最大限度减少高层建筑及其周边整体环境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一般在高层建筑及周边环境中可能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包括噪音污染、电磁辐射、化工产品、空气污染以及不良风环境等,在实际的高层建筑设计中,要对建筑的空间布局进行合理的设计,优化建筑的整体通风条件,并且可以通过对建筑通风采光条件的优化,减少空调系统、照明系统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尽量采取绿色环保无公害的建筑材料,减少化学成分挥发对人体的危害,从而充分保障人体的健康。
2.因地制宜,加强自然景物的利用
现代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因功能方面的不同,其选址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建筑物选址的差异性,充分利用建筑物建设位置周边原有的自然景物,将建筑物本身融入到自然景物中,实现有效的造景,提高建筑物及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同时减少人工制造景观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对自然生态的不利影响,并利用自然景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调节作用,改善建筑环境,给人们提供更加舒适良好的生活及工作环境。
3.优化建筑形态设计,加强节能环保
在高层建筑的形态设计过程中,形体系数是十分重要的考虑因素,形体系数关系着建筑物热量的得失,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形体系数越小,相对热量损失越少,越有利于生态环保,而形体系数越大,则所产生的热量损失越多,也越容易造成建筑物的能源浪费。经过技术分析与科学研究表明,在建筑物的形体类型中,圆柱体型建筑物形体系数最小,其在建筑生态环保方面最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圆柱体型建筑物具有良好的均衡性,使其受力结构更加均匀,热量丧失相对更少,也能够实现对风压的良好控制,同时其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有利于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结合现代化技术能够实现对建筑物能源分配的有效控制。目前我国最为常见的建筑形体类型主要是方柱体及变形方体,这类建筑的绿色生态设计,主要应注意是建筑物尽可能接近等变体,以降低其形体系数,减少建筑物的热量损耗,降低风压,实现建筑物节能环保的目标。
4.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减少建筑能耗
现代城市高层建筑大多使用人工能源来维持建筑的运行,同时许多机电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还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空调系统运行不但要耗费大量电能,还会产生电磁辐射以及一定的废气排放,这对于建筑节能环保是十分不利的。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中,要注意对自然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如对太阳能,风能的收集与利用,对大气降水的收集、净化与使用,这些能源都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通过相应的自然能源采集转化系统,以及建筑水循环系统,能够有效的实现这些能源的有效利用,为建筑物提供电能、照明、热水等。同时,还可以将强对新型保温材料的利用,减少建筑供暖能耗以及供暖废渣废气的排放,并通过废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加工、改造及再利用,提高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有效减少建筑物建设以及运行过程中的能耗。
综上所述,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能源节约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已成为必须要重点考虑的要素,在城市高层建筑设计中,应该将绿色生态的理念融入到设计理念中,从生态环境以及建筑使用者的切身感受出发,对设计进行不断地优化,保障人体健康,提高建筑物使用的舒适性,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建筑物建设与运行过程中的污染与能耗,同时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舒适、宜居的环境,并有效推动我国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 周钰,赵建波,张玉坤. 街道界面密度与城市形态的规划控制[J]. 城市规划. 2012(06)
[2] 裴丹. 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方法研究述评[J]. 城市规划. 2012(05)
[3] 赖军. 敬天惜物,取法自然――墨臣的绿色建筑实践[J]. 建筑技艺. 2013(02)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城区;规划设计;策略;实践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建筑专项规划重要性及问题分析
“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中要求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应制定生态战略,开发指标体系,实行绿色规划,推动绿色建造,加强监管评价。由此可见,实现绿色生态城区目标,首要的是做好规划,在具有低碳绿色理念的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开展相关低碳生态专项规划。根据要求,专项规划应包含建筑、能源、交通及市政等相关专项。其中,能源、交通、市政等专项规划由一级开发商负责落实,其实施有一定的保障。绿色建筑专项规划主要用以指导二级开发商进行相关规划设计,其操作难度较大,实施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在绿色生态城区的立项、规划、土地出让阶段,将绿色技术相关要求作为项目批复的前置条件,以此来对二级开发地块进行相应约束。因此,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对于实现绿色建筑的科学化、合理化及规模化发展非常重要。
那么,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应该包含什么内容、如何做、怎样实施?目前业内尚未有统一的说法。由于无统一编写依据、规范可循,导致编制内容深浅不一、涵盖内容各不相同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空泛。有些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着眼于宏观星级目标,一味迎合官方规划要求,缺乏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无地块空间落实目标与规划,停留于概念规划层面;(2)针对性差。没有结合地块提出具体目标和空间布局,或只有星级布局,但没有地块控制引导的措施,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3)无全局观。编制内容不连贯,跨越规划范畴,直接进入建筑单体实施层面。
二、绿色建筑规划实现路径
鉴于上述剖析,笔者以为,绿色建筑规划应是可以引导项目从规划到落地,全部的、体系的规划。内容上不应只有微观的绿色建筑方针需要,还应有宏观的空间布点需要;深度上应有地块的技术需要与引导措施,以及便于后续实施的引导措施与保证措施。笔者认为一套合适的绿色建筑规划应有“生态碳链”有机四步法,经过"项目解读――方案设计――专项设计――实施保障”简单四步,将规划内容像碳分子一样有机、有序的联系在其构造链中。
第一步,项目解读。这一步作为对项目的根本理解与开始想象,包含上位规划、资本剖析及规划愿景三个首要因素。经过对总规、控规及其他相关规划的深化解读,对气候、资本、环境等自然条件进行绿色生态剖析,为下一步进行建筑技术策划供给前提条件,最终提出规划定位与理念。
第二步,方案设计。基于第一步的剖析,包含规划目标与规划布局两方面内容。联系国家十二五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方针需要,依据项目根本情况、技术经济可行性剖析,测算绿色建筑星级份额及方针,基于项目定位、用地性质与建筑功能等特征细化绿色建筑星级及其散布,断定地块绿色建筑星级特点。
第三步,专项设计。相对与第二步的规划,方针规划更深化、细化。将整体方针体系中适宜于落入地块的方针获取出来,作为建筑要点控制方针,依据地块建造量及绿色建筑星级规划对获取的要点方针进行相应分化量化,根据规划要求与二级开发地块出让需要,编制地块绿色技术图则与操控引导及奖励制度。
第四步,实施保障。第四步是帮忙绿色建筑规划得以顺畅施行的重要环节,包含技术扶引、保证措施与施行规划三个方面。依据地域特征,量体裁衣给出不一样绿色建筑星级与用地性质的相应技术措施与建造需要,继而从办理、建造、财务等方面为本规划的执行供给方针保证,最终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建筑建造进展规划与施行过程规划,保证绿色建筑规划的展开与执行。
经过上述四步的施行,一个绿色建筑规划已经开始形成,联系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应能满足绿色生态规划的根本需要。
三、应用案例分析
现以杭州临平新城项目为例,进一步论述“生态碳链”有机四步法在实践项目中的运用。
(一)项目解读
该项目规划面积约6.7平方公里,交通区位优越。规划倡导紧凑城市、活力城市、山水生态新城理念,以“便捷-智慧-低碳-文化-宜居”为主题,倡导金融商务、生态居住、特色商贸、旅游休闲等多种功能的复合与便捷,突出杭州-上海枢纽节点形象,创造高度集聚、功能复合的副城中心区,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山水生态新城
建设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现代居住社区。
(二)专项规划
参考国内绿色生态演示城区的申报需求及调研效果,联系生态城区本身建造现状,思考未来绿色建筑开展的前瞻性与先进性等因素,断定绿色建筑规划方针为坚持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为价值取向,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实现城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同时在空间尺度上实现临平新城区域的协同发展与和谐共生,从而实现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高效运转。
临平新城低碳城区建设专项规划以建立低碳城区建设指标体系为规划的主要控制指标,以各地块的规划设计图则作为实施的主要落实手段,以重点区域的环境模拟优化为规划辅助技术,以低碳建设模式下的减碳量为评价指标,是将低碳规划由概念层面推进到可操作层面的一项专项规划。
预计在低碳模式下临平新城碳排放减量比例可以达到40%-45%,符合了打造低碳城市的建设目标。
(三)指标体系
依据当地特征、地块关联性、绿色建筑相关性及目标可量化的准则,分析项目生态建造目标体系、绿色建筑评价规范等,建立“宜居环境、城市设计与建筑控制、低碳交通、公共配套与社会和谐、能源资源利用和可持续性经济”等六项具有代表性的要点指标体系,同时明确指标的控制性与引导性,并落入地块进行相应规划。依据要点目标分解成果,构成地块绿色技术图则,有力地合作绿色建筑规划的建造执行,以及确保绿色建筑规划总方针的完成。
(四)保证措施
技术保证,针对住宅、公建与工业建筑不一样功能特色,拟定绿色建筑技术扶引,引导地块的绿色开发。政策保证,从组织机构、政策鼓励、渠道建造、人才机制、招商引资等八个方面编制生态城区办理措施与方针措施,确保生态城区的绿色办理机制执行。实施保证,联系国家第一批绿色生态演示城区及其他生态城区绿色建造经历,经过以下三个层面加以操控,构成生态城区“规划-招商-建造”的全过程绿色建筑完成形式。1)规划操控:将绿色目标归入控规,从规划途径进行操控;2)招商操控:将绿色目标归入土地招拍挂程序,将其作为前置条件附于土地投标条件中;3)建造操控:以土地开发方式的不一样别离进行操控,有自建土地、代建土地、批租土地等,不一样的土地类型有不一样的绿色建筑操控与操作形式。
“生态碳链”有机四步法仅仅是笔者初步构成的一套规划思路与措施,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琢磨。它不能代表规划的全部内容,各地生态城区仍需要依据实践情况,量体裁衣的进行个性化调整与弥补。
结语
总归,绿色建筑规划是执行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落实完成绿色生态城区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通过我们不断的探究与努力,才干使其愈加科学、合理、可行,使国内日益增多的绿色生态城区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朝着可施行、可操作的方向大步前行。
参考文献
[1]. 关于印发“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的通知[J]. 建筑节能,201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