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概述范文

时间:2024-01-26 17:56: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媒体的概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媒体的概述

篇1

关键词:体育传播学;新媒体;历史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

因特网于20世纪80年代晚期被引进了欧洲,进一步扩展到东欧、亚洲和大洋洲,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因特网主要应用于机构间的内部联系和探索网络工作。从那时起,因特网也用于联系商业公司,并且现在已经成为电子商务时代的基础了。媒体有助于普及体育,扩大其在澳大利亚社会的影响力,几乎创一个单独的道德和文化世界,报纸的体育版,电台和电视台体育部分是澳大利亚的生活独特的区别。体育、文化和媒体之间的关系也反映大卫的说法,体育是一种用于执行许多邮件,例如当代体育媒体难以匹及,现在确立,体育、文化和媒体是有内在联系的。近年来,学者和工程师探讨扩大这种关系,但仍然存在空间,进一步调查雷蒙德博伊尔和查理海恩斯他们的著作,体育媒体和大众文化,任何希望了解经济和政治,托尔赛斯是塑造和重塑当代体育的经验的书,体育文化和媒体之间的联系。

基于澳大利亚的运动文化的宝贵章节,关于运动和大量媒体的关系,就像对于新技术的介绍。这本书中描写和讨论了一些信息社会。更有甚者,体育采访领域也被介绍,而且这个话题现在成为了这个领域的中心。正如比较珍贵的私人的东西,这个介绍和组织运用电脑,一种新的媒体的汇聚,已经有了一个很深的影响在体育采访的发展上。在网上关于体育系访的激烈碰撞将因此构成重要的部分关于在这个章节的讨论。关于记者的学习作为一个职业团体是最近的一个惊奇的现象。新闻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环节,这里已经有了一个传统的几乎是一个潜藏的阴谋关于新闻本身和它们收集新闻的方式。每当我们讨论有关对体育记者及其工作实际、价值观和信念的研究时,有许多成果可以用来作证。他曾研究走访过35位体育记者,并在他们的工作地点与之交谈。Valeriote的论文集包括描绘体育记者的大体方向,以及体育记者在媒体与大众间的地位和他们自己对于体育的信念。Valeriote意识到,大多时候每一个体育记者都受过教育,每年收入约为20000美元,并且十分坚信传媒对大众的影响。体育记者相信自己的作用就是报导,娱乐大众和表现自己。他们遵守着自己的职业道德,而且写作能力强,能把握住每年体育报纸的大方向。Mark Lowes也是相同领域研究的先行者。他精于理论研究又同时积极参与加拿大的体育记者研讨,十分愿意与体育记者会面。通过对体育记者的考察,Lowes建立了一个关于体育记者工作、价值观和信念的概念。

在澳大利亚,若一份可以为人理解的记者调查实施了,并且为专业的体育新闻业定义为第一步骤的一部分。David Rowe给予体育媒体文章和他们的制造过程特殊关注。在他们研究中,他们聚焦于体育新闻的编写者及他们的专业知识,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写了一个研究课题,其中包含了超过40次的访谈,特别的是Stevenson关注体育新闻中协会和专业知识的背景部分,他们断言体育新闻业应该被认为是一种文化产品的形式,他需要体育记者和媒体经纪人,其他分科的记者、私人运动组织、个体运动员,他们的公众和读者之间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谈判协商。从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Rob Steen记录了反面技术、广播经济手段和打印媒体在广大体育内容的容量方面起了多么重大的作用。同时,他们观察到运动书写新样式改变的突发事件。例如文章深度和文学知识的提高。更特别的他们发现了扩大体育内容容易的贸易驱动和学术学者为提高体育新闻界自己身价的动机之间的重大联系。传播媒介的发展机构,甚至可能走得更远。有人甚至预言一个利用各种新闻平台,如印刷、广播和网络,组织工作新闻的记者组的融合,上面没有强调交互性问题。Mark Conrad设法想未来的编辑部是一个屏幕,显示各组状态屏幕“网页或个人转让,以便有效壁纸的报纸编辑部”。

参考文献:

[1]黄璐,陈新平,李颖.西方体育媒体研究专著述评及其启示[J].体育学刊,2010,17(1):107-112.

[2]黄璐.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西方体育媒体理论发展的宏观比较[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41-47.

[3]黄璐.体育新闻学研究进展[J].体育文化导刊,2010(02):94-96.

[4]黄璐.国际舆论导向下的中国唯金牌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4):341-344.

[5]黄璐.体育政治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与当下维度[J].新闻界,2011(02):11-13.

[6]黄璐.遥望伦敦:媒体政治建构奥运神话的宏观作用机制[J].体育科研,2010(06):78-82.

[7]Rob Steen. Sports Journalism: A Multimedia Primer [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篇2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学 新课改 教学体会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审美能力作为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美育的地位也随之上升。但是处在心智发展特殊期的初中生对美术课缺乏兴趣,部分学生甚至有厌烦情绪,致使教育的预期目的难以实现。面对初中美术教学的两难境地,如何做到既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新要求,又符合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规律,发挥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多年来的一线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教学体会。

一、教师要认清当今的教育形势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势也在不断更新。初中美术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就必须了解当今的教育形势,并对当今的教育有自己的看法,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教学中发挥良好的指导作用。简单地说,当今的教育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学生。因而,初中美术教师要注意到这个要求,要善于以美术教学为切入点来全面培养学生,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到美术教育对自己今后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去努力学习美术知识,充分调动他们学美术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标。

二、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方法、形式都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初中生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阶段,认识和探究事物都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无兴趣,直接影响到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美术,视学习美术为一种享受。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给学生以希望,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初中生的情感丰富而且易外露,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老师和同学赞美时,情绪就会振奋,并能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发求知、探究、创作的欲望与信心。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都被带动起来了,学校的美术教学水平必然提高。

三、改变以往教与学的方式

以往的美术教学常常是教师讲解,强调要记住易出错的环节或部分,学生再操作,学生过于被动、依赖,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知识技能的教学要改变以往一味示范的方式,采用各种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美术教学要达到培养创新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重视辅导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辅导是教师对每个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指导,在美术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术课一般要求教师在15―20分钟之内作少而精的讲解示范,余下的20―25分钟是学生作业时间。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点拨;对个别作业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启发提示;对好的作业要及时展示、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可让该生谈谈其作业的构思、方法等,使其他同学从中得到启发。由于作业时间较长,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为使学生保持兴奋状态,教师可用录音机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音乐情景能激发学生情趣,使学生的思路开阔,思维活跃,而且能优化课堂结构。在教学中把音乐和美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优美的音乐伴随美术作品中美的意境、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激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作画兴趣和愉悦心理的目的。

五、注重技能训练,体验学习方法

以素描和色彩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是训练学生对客观事物在形体和色彩属性上的正确认识、理解和表现能力。《美术课程标准》表述中不仅注意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方法和过程。在教学时教师不但要对学生进行基本功的严格训练,而且要让他们体验、感悟、参与,总结出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应该说,只有通过自己探索、研究、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记忆才是最深刻的。

六、密切联系各学科,拓展美术教育视野

美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学的各科教材中,有许多需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内容、剖析理论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仅用语言文字符号难以表达,而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美丽的图像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着美的教育。因此,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各科教学的联系,拓展美术教育视野,是使学生发挥想象力、提高学习兴致的有效教学途径。如有机结合语文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和文章中的插图,既能增强了讲课的艺术效果,又能增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如在平面构图设计中穿插平面几何知识,可有效地加强两个学科间的知识沟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七、走出校门,开阔视野

课堂教学封闭性较强,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相脱节,限制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教育的主旨是培养年轻一代成为能适应社会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学生美术知识的同时,还应着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如:带领学生观看画展,使学生增长见识,提高艺术修养;参加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绘制公益宣传海报,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组织学生参加夏(冬)令营,使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自然美,开阔视野,受到美的薰陶和教育。

上述的认识与思考主要是笔者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的所感、所悟,记录些许体验与感受,旨在使各位同行共同探讨研究教学方法的优劣,尽快找出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共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使每一堂课都能成为学生精彩的艺术舞台。

参考文献:

[1]莫如海.浅谈初中美术教学工作的几点体会.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2.

[2]罗达瑛.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水平.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3.

篇3

一、研究教材要有深度,是美术教师上好美术课的前提

过去的教材内容是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教学方法是以灌输为主而新教材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人文的东西起来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那就是以人为木”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和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权利,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我们的教材就是为了体现以上目标而编写的因此,充分吃透教材的内涵和精神,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是美术教师上好美术课的前提。

二、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上好美术课的首要环节

教学目标就是船上的舵,它不仅对教学活动设计的方向起指导作用,而且在设计的步骤和方式方法上也具有制约的功能因此,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控制,有利于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个别教师在备课中,考虑了学生的兴趣想到了创新,但却没有想到自己设计的每一个环节的真正目标,比如在上小学美术第一册《谁的鱼最大》课时,有位教师就采用了大鱼吃小鱼的游戏作为课堂导入,并先让学生观看录相,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随后让学生模仿大鱼扑小鱼,相互推拉,引起课堂秩序的混乱,最后不得不草草收场,教学效果当然不理想,教师想采用一些新奇,刺激的游戏吸引学生,却没有想到这一环节到底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方法与目标相背离,期望与效果势得其反,因此,我们说美术课应该有美术课的特点,应该认真设计好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每一个环节中真正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注重双基教学,是上好美术课的关键

美术学科的课改,不能脱离美术学科的教学特点,对传统的东西完全抛弃,重新趟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教改,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是扬弃”是去其糟粮取其精华我们知道,过去的美术教学过于强调知识与技能,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假如我们在美术教学中,不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那么学生的能力又从何谈起在目前的美术教学改革中,部分教师片面理解,认为美术教学要重在发展学生的个性,认为如果讲究技能技法就会约束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在教学中就形成?了一种不良的态势,作品不论好坏,都一律倍加赞赏,甚至到了高年级也疏于对基本功的指导试想不学技能和技法,孩子就是再有灵感和想旬力也很难将它表现出来的我们的许多孩子就是在这样的困感中丢失了原状先那种对绘画的热情,比如:有一次我让学生学习画树,发现很多学生还停留在儿时对树的理解,一根木棒支撑着一个圆再让他想一想怎样画树时,孩子说:“我不知道怎样画”,这时我才觉悟,创作与想象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接触和观察,难道要求孩子凭空想象和设计吗?创造不是闭门造车,它需要一定的基础来支撑,是对已有基础经验的综合应用和提高,因而双基不能忽视。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研究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篇4

关键词: 美术教学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现如今,广大教育工作者对高中美术教学的发展给予了重视,高中美术教学和以前相比,取得了卓越性的进步。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美术教学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弊端,要想真正意义上推进高中美术教学进程,首先要克服这些困难。

一、我国高中美术教学现状及分析

(一)高中美术教师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苏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对高中美术教师的培训显得非常被动。美术教师教学观念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由于专业知识培训的缺失等原因,导致该地区美术教师在专业素质上和苏南经济发达地区教师相比低了许多[1]。要想真正意义上提高高中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除了要学习美术专业方面知识,还要对美术学科周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学习。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的前提是教学观念的更新。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现如今部分地区的高中美术教师没有认识到提高专业素质的重要性,或者仅在美术学科上下工夫,这都是不全面的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方式。因此,高中美术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个人专业素质非常重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与时俱进,将教学内容讲述得详细而具体,避免单一化与刻板化。只有高中美术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才能真正意义上引导学生的学习。

(二)高中美术课程结构在设置上不够科学

高中美术课程结构创新,不仅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系统编排,对美术课程理念和结构也要进行改革与创新。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很多地区在高中美术教学课程机构方面,没有做到全方位优化。新的高中美术教学大纲要求美术课程结构主要分为艺术设计、艺术鉴赏、绘画三部分,经过长期研究发现,这种课程结构设置方式是缺乏科学性的。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应该是由简到难的,关于美的感知,更是由具体到抽象的[2]。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绘画指导部分一带而过,直接向学生传授更为深层次的内容。如果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会过分依赖教师,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独立创作。学生在学习高中美术的道路上会非常吃力,也就导致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有的学生会对美术课程失去兴趣,这是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不愿意看到的情况。长期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高中美术课程中采取艺术欣赏―绘画练习―艺术设计的教学结构方式更为科学。

二、基于对高中美术教学的改革方式及相关对策

(一)优化高中美术课程结构

我国高中美术课程的设置区间一般在高中一年级和高中二年级上学期,高中二年级下学期的美术课程相对前两个阶段来讲相对自由。一些学校由于高考压力,规定从高中二年级下学期起,不再设置美术课程。基于上述情况,在有限的时间内将高中美术课程结构规划得科学合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湘教版高中美术课程内容规划将高中阶段美术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包括:美术鉴赏、电脑美术、设计、摄影、工艺、书法、篆刻七个模块。其中,以美术欣赏部分为例,美术鉴赏要求对学生以进行艺术审美教学为主,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对艺术作品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鉴赏,达到对美术周边活动的分析与判断。美术鉴赏的内容基本是对古今中外优秀作品进行欣赏,这个部分的学了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教师角度来讲,其要做到引导学生了解美术的发展历程,从而达到汲取美术知识的目的;理解不同区域的美术特点与文化意义;能够独立对美术作品进行自我鉴赏[3]。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创设相关课堂环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高中美术课程结构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湘教版高中美术课程的要求来看,将课程设置为美术鉴赏―电脑美术―设计―摄影―工艺―书法―篆刻较为科学。

(二)培养高中美术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以美术鉴赏模块为例,现在一些教师对该部分进行授课的时候,过多地利用先进设施对学生进行教学,多媒体课件虽然有诸多优势,但使用次数过多,会挫伤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应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方面的传授,还应该根据实际课程内容需要,进行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知识的扩充。这样做的目的是铺平学生价值观、感情、认知态度的发展道路。在教学中,对于一些非常有名的艺术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对艺术家的生平做简要介绍。例如播放纪录片《凡・高传》,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关于该艺术家的详细资料。教师在教授给学生工艺美术方面知识的时候,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美术馆参观艺术品。在上湘教版高中美术课程《工艺》时,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一来,将课本上的知识用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对学生学习美术是非常有益的。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美术教学正以稳健的步伐迈向成熟。在美术教学发展道路上存在的弊端是避免不了的,面对这样的情况,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就是解决已经发现的问题,对现有美术课程结构进行系统性的优化,还要及时对高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将高中美术教学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美术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美术鉴赏)[M].北京:人教版,2007:100-105.

篇5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美术;课堂效率;策略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要保证新课程改革能够顺利实施还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与改进,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本文就对提高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提高课堂效率有所帮助。

一、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定位教师角色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更注重教师的教,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形成了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新课改下,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与交流,让师生共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的身份也由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管理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的方向转变,教师在课堂上也不只是注重讲解,而是应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上,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二、更新教育模式,创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

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要把这个阶段的学生培养成具有相同的美术兴趣是不现实的。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发展学生的艺术个性,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很难实现的。新课改下,要改革单一的教学模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实行分项教学的模式,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1.同步教学,这种方式就是全班同学在同一时间学习同一内容,有利于大面积的培养人才,能够保证教学达到统一的水平以及学生能获得系统的知识,这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可以采用讲解美术理论知识、观看教学片、模拟考试等方法来教学。

2.分项教学,高中美术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爱好,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艺术项目,能够与学生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在新学期开始前,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调查,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上课。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项教学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通过为学生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3.个别教学,这种形式主要是教师逐一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因人而异地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现代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和感受,能够帮助学生发挥其最大的潜力。美术教育能够培养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潜能,它的优势在于能够使学生的艺术个性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领思维参与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对学习活动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人物速写的认识这节课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教学思路,可以是“整体―部分―整体”的形式,这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完善以及身心的和谐发展,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与新时代对高中生培养的要求相符合。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从定位教师角色、更新教学模式、引领学生思维方面进行改进,促使教学达到和谐统一的目的,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不断提高其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实现高中美术课堂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爱珍.让学生找回学习的自我: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课时目标的分层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1(04).

篇6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技术;化学新课程

以网络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具有化学学科特点的教学

进行整合,不仅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促进自身的专业水平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而且有益于提升与优化课堂教学,实现素质教育。

一、利用网络资源,更新教学观念,扩充知识储备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这些全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渐地被广大教师接受,并正转化为教师

日常的教学行为,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正扮演着搭建新旧观念转化

的桥梁,通过新课程教育网站、论坛、博客,我们能够及时地了解大家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困惑,得到的收获成果,浏览优秀的课堂案例,倾听独到的思想见解……这一切的一切无不给我们以新的思考和启迪。无疑,这些融入实践的教育理念逐渐通过网络传递给广大教师,并使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逐渐改变自身,改变课堂,改变学生。

网络中强大的信息量,成为一线教师备课的资源库。我们第一线的教师必须对网络中一些好的资源要好好地利用,比如在某些学科网站,有着大量的教学教案、课件、试卷,我们可以下载以后进行筛选、修改加工,最后内化成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教学资料,这样汲取他人长处,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另外,在苏教版化学新教材中,融入了一些前沿科技和最新理论,教师所具备的知识有时难免会捉襟见肘,在备课时,可以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自身先进行“充电”,这样对学生授课时,就能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二、恰当运用,课堂教学的“点睛笔”

新课标提出化学教育应充分体现现代化学发展和应用的趋势,重视反映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在化学必修1《硫酸的制备和性质》中,我们就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将硫酸的工业生产“搬”进教室课堂,让学生亲眼看到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等设备的基本构造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详细流程,甚至利用网络多媒

体交互技术,学生可以用鼠标亲手操作模拟硫酸工业生产,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参与意识得到了明显的加强。运用网络技术中的图像缩放、资源下载、重组等功能,可以把化学教学中所涉及的学生普遍容易混淆的错误实验操作,形象、直观地“做”给学生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说浓硫酸的稀释过程,一直是强调“酸入水”的,为什么不做做“水入酸”呢?如果这样做了就会出现液滴飞溅的现象。由于比较危险,课堂上教师一般是不会演示这种错误的做法的,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自己去完成一下这个“冒险”的举动了。相信学生在看到了飞溅的液滴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水入酸”的操作是错误的了吧!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同时也就解决了在实验室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实验的遗憾了。运用网络技术中的动画演示、媒体播放等功能,还可以模拟化学微观世界,把在化学课上用常规方法难于实现的化学反应、化学实验向学生进行演示,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色彩斑斓的化学信息世界,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的学习中,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通过普通的演示实验,用导线、电解槽、电极、电流表等向学生讲述如何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原理。学生无法从真正意义上理解电子是如何进行定向转移并形成电流的,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若电极不纯,现象并不十分的明显。也就是说,受实验材料的局限,教师的演示只能从宏观角度入手,让学生从实验表面现象去感悟“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而无法了解原电池工作的微观世界。而运用网络技术中的动画效果,就可以让微观世界宏观化,使学生可以清楚地观看到电子是如何由原电池的负极流向正极的,真正准确地掌握

了知识要点。同样在苏教版《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共价键的形成”的教学中,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s、p、d等轨道的形状呈现出来,特别在轨道重叠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头碰头”形成σ键、而“肩并肩”形成π键,两者的区别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还可以通过动画效果,探究这两种共价键的对称性以及稳定程度。这样将枯燥深奥的理论变得形象生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启迪了学生思维。将网络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丰富多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教师必须在教育过程中将网络多媒体技术与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需求有机整合,让课程和教学能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享受化学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学习乐趣。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

新媒体是使用移动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借助卫星、无线通信网、互联网以及数字电视、智能手机、电脑等终端,向消费者提供娱乐服务与信息服务的媒体形态与传播形态。新媒体也叫作数字化媒体,近几年获得快速发展,怎样在新媒体背景下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成为数字图书馆要研究的新课题。目前,数字图书馆在进行信息服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策略,支持数字图书馆更好的发展。

一、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

数字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特点包括:1.需求性特点。信息服务体系能够按照用户要求,在信息快报、信息环境、界面设计等方面体现出个性化。尤其是客户能够定制个人馆藏,增强检索速度,充分满足客户要求。2.专业性特点。数字图书馆可以将专业领域知识、信息提供给客户,及时提供给客户其要研究专业的研究前沿、研究地位及研究现状,并分析与课题有关联的学科动态等信息。3.具有知识性特点。数字图书馆信息化服务能够凭借对不同知识知识的分析、把握、重组,建立起新的知识体系与单元,为用户提供较完善的增值信息与知识,从传统图书馆的文献服务逐步转变成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4.具有主动性特点。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转变传统图书馆用户接受自己提供服务的模式,发展成为图书馆提供客户需要的服务,根据用户研究或学习爱好、兴趣、习惯、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并将相关信息主动推荐给客户。5.具有智能化特点。数字图书馆客户水平差距较大,所需要的信息也不一而同,对于大量信息缺少分析处理能力。数字图书馆运用智能化技术处理知识与信息,降低人工参与的比重。客户在数字图书馆建立个人账户,填写需要的信息方向,计算机系统就会对信息进行挑选、加工,以符合客户要求,另外可以提供默认设置,让操作更加方便,减少客户搜索时间。

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要应对的挑战

在新媒体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对信息服务的研究更加细致,在信息技术持续发展时,数字化信息数量逐步增加,既包括为客户提供的下载数字资源业务,也包括客户对数字服务的反馈与评价。数字图书馆在运行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信息挖掘与储存能力较弱。因为信息时代数据量已从MB级逐步提高到TB、PB级,超过数字图书馆数据储存能力。所以,为获得更多有价值数据,要增加数据储存能力。数字图书馆储存信息的内容,既包括结构化馆藏信息,也包括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的个人信息,怎样有效存储、分析、整理这些数据,是数字图书馆面临的重要问题。

2.信息服务没有更好的利用数字资源。传统图书馆难以处理海量信息,并且图书馆客户的要求在不断变化,管理员储存数据与分析知识的能力较差,缺乏甄别有价值信息的能力,也难以创造性的重组信息。另外,管理员要按照新媒体特点和图书馆发展要求,从大量学术资料与信息中挖掘客户想得到的信息,增加管理工作量,提高工作难度。

3.图书馆中心地位出现变化。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图书馆并非是人们得到信息与知识的唯一渠道,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登陆网络,并获得想要的信息,客户多层次、多领域的信息需求,让数字图书馆面临挑战。图书馆在信息、知识领域的中心地位逐步弱化。

三、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改革创新策略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数字图书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强数据的处理和储存能力,积极为客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改革与创新服务策略,提高客户对数字图书馆的满意程度。

1.数字图书馆向客户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数字化信息具有资源庞大、数据结构及类型多等特点,信息的整理和搜索要确保其能发展出应有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数字图书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图书馆信息资源包括馆藏资源与虚拟馆藏资源,馆藏资源是图书馆建立、发展中拥有的数字信息,如馆藏书目数据库、电子出版物、特色数据库等;虚拟馆藏资源有网络信息、网络数据、在线出版物等,因为数据库资源的来源各不相同,集成在一起的难度较大。借助Map Reduce、Map Reduce、云计算等技术,对馆藏文献、电子文献进行分类、整合,编入查询体系,客户可以通过关键词、ISSN号、书名等查询导航体系找到资料,并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2.数字图书馆主动向客户提供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要分析客户行为、客户需求、客户心理,主动为客户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源。管理员要研究不同用户对信息资源要求的差异性以及新媒体使用的特性,例如,对于科研人员、高校教师,管理员要充分认识他们的研究需要,为他们提供深入、准确、及时的科研服务;对于大学生,可以分析他们的浏览历史、查询习惯和查询方式等数据,为其配置所需的信息与知识。通过问卷调查、直接交流、网站等方法构建起包括客户姓名、学习、电话、爱好等内容的行为档案,建立客户需求数据库,以减少客户搜索信息的时间。

3.数字图书馆向客户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为适应人们对学科知识的需求,向客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首先,数字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收集、整理各类学科的发展情况,了解客户需要的信息,并将图书馆资源介绍给他们,让馆内数字资源可以满足科研人员及高校师生的要求。其次,使用信息技术为客户构建起相关的知识库,既包涵搜索客户需要的显性资源,同时也包括人工整理、分析、加工出来的个性化信息资源。结合不同客户构建起不同的知识库,为客户提供学科化、个性化、智慧型信息服务。

四、结语

数字图书馆储存的信息资源是由馆藏资源、电子出版物、用户个人行为等方面提供或产生的信息。在目前新媒体背景下,借助用户行为有效挖掘而得到的检索目录、流通日志等数据;通过新媒体搜索、研究、整合数据,直接的体现出用户信息需求,在此基础上为客户提供针对性较强的信息服务,形成特色鲜明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这既是增强客户满意度的科学方式,也是数字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重点环节,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增加投入。

参考文献:

[1]张琦.新媒体时代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改革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6,07:186.

[2]陈园.三网融合背景下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J].图书馆学刊,2011,11:45-47.

[3]魏建国.三网融合与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构建[J].图书馆学刊,2011,12:65-69.

篇8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数学教学;传统教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0-094-2

目前,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其应用已逐步进入教育领域,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课堂教学走向生动活泼的“屏幕教学”,真正向创新型教育教学发展。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通过近一段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笔者深刻地认识到:计算机多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联想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具体来说有下面几大优点:

(一)多媒体技术能促进数学思维

多媒体技术可以推动实验、尝试、模拟、猜想等非形式化的、具有创造性的数学思维活动,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得益彰。数学之所以难学,主要原因是它的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对象的形象化、数学关系的显性化对于数学思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发现数学本质。几何画板等数学软件具有强大的形象化功能,通过对知识的重新组织,能让学生从整体上处理数学对象,通过参数赋值、拖动等进行对象变换,在各种表示法之间相互转换以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等等。多媒体技术可以对学生的数学猜想进行演示、验证,甚至直接把对象构造出来,这就能极大地提高猜想的成功率,提高数学结论归纳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二)多媒体技术能提供数学实验实践活动

开展数学实验是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程教材整合的一个重要手段。当你的脑子中出现某种数学思想时,你就通过计算机去实验一下,这就是“数学实验”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通过分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成分,数学工具软件研制者将这些成分组织成可操作的模型结构表示,进而构建起数学学习平台。在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操作菜单选项,根据问题的条件构建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操作、探究和实验,从而使学生能从与传统方法不同的角度来学习数学。因此,“数学实验”有可能改变学生所面对的数学对象和过程的性质,使学生学习数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从中体会数学探究的过程。例如,几何画板提供的学习平台支持数学实验,学生可以利用它对数学对象进行灵活操作、自主探索,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进行观察,开展尝试、模拟、猜想、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

(三)多媒体技术能极大提高作图、运算和数据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作为绘图工具、计算工具以及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工具,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复杂的画图、计算,减少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机械、重复性劳动,提高效率和效果。这是多媒体技术最基本的作用。这种作用虽然与“探究”距离较远,但它却为“探究”提供了手段。例如,利用几何画板可以方便地画出各种几何图形;利用任何一种科学计算器都能进行“六则运算”,求对数,求三角函数值,进行统计运算等。这样,学生从重复机械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可以将有限的“工作记忆”资源用于理解数学本质、探索数学规律上,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四)多媒体技术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

中学生大多喜欢多变、宽松的教学环境。静态的文字、课本及教师的口语则满足不了学生比较活跃的心理需求。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了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个抽象的自然科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有些内容确实不易接受,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直接、轻松地作为一种完美的礼物来接受,留下深刻印象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因而教师对每节课的重、难点进行讲解时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至抽象,这时就需要多媒体的动态画面展现事物发展推理的全过程,它将抽象的、空间的等难以想象的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并且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时,传统教学只能将A、ω、φ代入有限个值,观察各种情况时的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利用“几何画板”则可以以线段b、T的长度和A点到x轴的距离为参数作图,当拖动两条线段的某一端点(即改变两条线段的长度)时分别改变三角函数的φ和ω,拖动点A则改变其振幅,这样在教学时既快速灵活,又不失一般性。

实践证明,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能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云动积极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而计算机多媒体是非常高级,划时代的一种教学工具。然而,正如万物都有正反面一样,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也有它的弊端。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发挥其强大的表现力和渲染力,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但是,单位时间(如一节课)内应以多大的教学信息量为宜是值得教师认真研究的。采用多媒体教学后,若课堂信息量过大,看似教学效率提高了,可学生吸收消化不了,教学效果也是不会好的。过大的课堂信息量和过快的教学进度势必造成多媒体对学生长时间的刺激。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了不断变化的电脑屏幕上,思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稍有疏忽就会跟不上,学生没有时间记笔记或干脆不记笔记,忽视甚至来不及分析理解重要的知识点,造成消化不良。所以,笔者认为,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手段教学融合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充分发挥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控制课堂节奏,重视学生思考与参与,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由于大量使用事先已经输入好的内容,很容易造成课堂教学节奏进行得过快,使一些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消弱了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造成了课堂教学中不能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首先要注意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重视学生的思考与参与。比如,用计算机展示例题或习题的解答过程时,要注意一步一步地给出答案,而不是一下子显示全部的答案,否则学生上数学课就如同看电影一样,没有充足的思考时间。或者是事先只是在计算机上给出例题,然后老师再在黑板上板书例题的解答,这样一来可以放慢教学的节奏,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上黑板上演算,让学生先自己写写解答过程,再借助展示台展示一些学生的解答过程,这样也可增添一些课堂气氛。二来也避免了教师上课只知一味地点鼠标,而缺少与学生的交流。其次,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的作用,避免“满堂电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认知过程,二是情感过程。智能的形成和发展是这两个过程协调发展的结果,单纯强调某一过程只会事半功倍。情感是数学教学的剂、催化剂,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及对数学真理的追求。

(二) 采用片段式课件替代整课式课件

篇9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高中 物理 教学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21世纪学科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对课程实施建议提到: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目前中学生普遍对物理学缺乏兴趣,感到难学。而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和认识新事物的最重要最持久的动力。为了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应不断采取多种手段和形式,包括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此外,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过程,学生能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感官并用的境地,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融为一体,使之变为共同参与学习进程的多维动态方式,使一些深奥的理论、复杂的结构和情景通过模拟仿真的手段呈现出来,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功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而且还能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其创造能力。

一、合理地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1.利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及情感因素参与学习

运用信息技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脑、手、口等感官。大大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调节学生的情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意志力和记忆力。例如:人造卫星发射速度的演示就可以做成动画,贴上一张地球图画,在地球表面以不同的速度发射卫星,当速度足够大时卫星就不会落到地面上。卫星运动可用物体沿轨迹运动来实现,再配以适当的解说及背景音效,就把书上静止的插图变成了生动的动画,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物理情景。这种积极的教学情境使往日呆板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强化了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认识。

2.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实物图像、运动过程,利用“原型”的放大、重复、慢放等特技手段来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同时,还可以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原子物理学时,物质的微观结构可利用声像俱全的动画来模拟,这样在屏幕上创设出一幕有“生命”的微观世界的情境,引导学生入境,使学生领略物质微观结构的奥秘,学生自然会触景生情,并产生探索的欲望,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3.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实践学习环境,达到培养学生感知的目的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类似真实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从中体验,学会在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建构学习经验。例如物理教学中的微粒作用、运动过程的模拟。又如水面上的两列相干波互相叠加时,形成美丽的干涉图样,由于波动过程连续不断,演示和观察起来都比较困难。然而运用计算机的动画效果,就可以将前后两个半周的干涉条纹轮流显示出来,既可自动快慢显示又可控制,以至“定格”观察分析,通过模拟仿真,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呆板为生动。模拟环境不但可以形成与教学环境相吻合的独特教学情景,还可以进行发现学习,如有些危险性的实验,可以通过模拟仿真,使学生既掌握实验要领,又熟悉操作步骤、理解实验过程,使重点和难点得到解决。这样的教学过程不单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探索知识的过程。总之,在模拟环境中教学,除了覆盖我们现有的绝大多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外,还可以开拓新的教学领域。

二、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案例中的合理利用

物理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在内容上有三个方面:提供物理事实,创设物理情境;转化模型,形成表象,认识重要的概念和规律;提供应用物理知识的典型示例和练习。从认知角度来看,就是三个过程:感知,激发认知冲突,提供思维素材――这是启动思维建构的阶段;形成认知表象,转化物理模型,形成物理图景,通过科学思维形成概念和规律――这是形成认知结构的阶段;返回具体,还原模型和图景,解决物理问题――这是活化和扩展认知结构的阶段。下面举个例子加以说明。

〔质点概念的课件〕

质点模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模型之一。它是一种理想化的方法,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扩展对它的认识。能否把一个物体当作质点来处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习质点模型离不开对具体的物理对象及其运动背景的分析,为此,课件中可以创设一系列的质点模型“组块”以引导学生思维和理解。例如:

1.动画:火车在田野上行驶。能否把它当作质点来看待?因为没有背景信息,不知可否。

2.动画:把镜头推进到火车的驱动轮。研究火车车轮的运动,能否把火车车轮当作质点处理?

3.动画:火车过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出桥。研究火车走完全程需要的时间,此时能否把火车当作质点来处理?

4.火车从北京开往上海,能否把火车当作质点来处理?动画:地图上的“点”由北京出发向南运动。

在上面的课件中,展示了一组组动态图景,提出了一个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由实到虚的思维活动抽象出质点模型。在课件中,深入地展示物理学发展中人们对某个问题的认识过程及走过的弯路,对实现学生思维的建构过程有重要的作用。

篇10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辽宁 沈阳 110045)

【摘要】建构主义认为“协作学习”在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并通过构建英语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但在英语网络平台构建中往往需要很多的技术进行协同作业才能完成。本文将在网络平台构建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即新概念多媒体快捷技术体系做一简要介绍。

关键词 建构主义;英语网络平台构建;新概念多媒体快捷技术体系

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理论又称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一理论最早由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皮亚杰将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概括为两个基本过程,即同化(as-stimu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同化过程指把外界刺激提供的信息吸收进来并整合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Schema)中去,它是对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扩充; 而顺应则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由于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所提供的信息,所以认知结构自身需要发生重组与改造,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过程,正是同化与顺应不断循环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的建构过程。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一个动态能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在各种学习环境下,利用自己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的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到的新知识、新信息,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由此得以发生量和质的改变。正因为如此,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他人的协助(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自主利用相关学习资源,通过意义的重组与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也就是说,学习者对于教师教授的信息,并不是全盘地被动吸收,而是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系统上对其进行编码和重组,建构自己的理解,最终形成新的知识。因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应当占主导地位。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看作是学生对外部刺激做出被动反应,即把学生视为知识灌输的对象。这些传统教学模式因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大大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教师的的指导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协作学习”在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交流以及学生和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并完成意义建构,最终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在我国,为了顺应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形势和要求,教育部于2004年1月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通知。[2]通知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改革应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尤其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因此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并通过构建英语网络课程教学平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但在英语网络平台构建中往往需要很多的技术进行协同作业才能完成。现将网络平台构建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即新概念多媒体快捷技术体系做一简要介绍:

该技术体系由桂林理工大学的陈三明博士创建完成。由第一课堂的新概念PPT集成技术——春季技术;第二课堂的学习网站快速搭建技术——夏季技术;PAD移动课堂的APP课件快速设计技术——秋季技术;慕课MOOC平台与翻转课堂的灵活运用技术——冬季技术,组成了整个技术体系。

本文以第一课堂的新概念PPT集成技术——春季技术为例。

1)新概念PPT:PPT+软件蜂群

即在新版PPT平台上,将知识分解成元素,以最佳表达的多媒体小软件(软件蜂群),将对应的元素转换成多媒体屏幕符号。然后集成于PPT平台中,并充分挖掘PPT的内涵功能,形成一套豪华的、快捷的多媒体群件套餐。

2)软件蜂群

(1)文件格式转化软件:

Ispring(PPT转flash技术);Smart Art(将文字转化成图片);wonder share flash软件将多照片生成SWF电子相册插入ppt;flash paper软件将word文档转成flash或pdf格式;格式工厂将视频后从wmv格式转换成Flv格式;在线测验(quiz creator软件)

(2)图片文字效果处理软件:

小图片放大不失真(photozoom软件);光影魔术手;snagit1挖图软件(挖文本、捕捉视频,批量图像转换编辑。);In paint 修图;博客二维码生成(二维码生成器:简单/彩色)陈氏书法家;三维翻页效果(3D page Flip); swiff chart制图工具,动态报表。Edrawmax亿图图示专家 不需要自己画图(各类型图示);inpaint去视频logo软件;mind manager思维导图;SWF quicker绿化工具把下载的flash图片进行修改。

(3)音频视频编辑软件:

音频处理软件Text aloud3可将英文文字直接读出来变成音频MP3,并可以调整语速;录音Audio recording wizard;Adobe audition cs6可以配乐散文,加背景音乐,修正录音效果,降噪,变语速,变调,消除人声,可以中间空白几秒留给学生回答问题等功能;硕鼠视频下载软件;zoomit ctrl+1,PPT缩放小助手缩放 ctrl+2画笔 ctrl+3 休息时间设定显示;flash catcher把屏幕上的flash下载下来;视频处理软件camtasia studio8.4,功能强大。导入视频音频,录制PPT,导出生成视频微课,可以加片头,在视屏中加标题加字幕、添加标注、放大图像、安装后便可以加载到PPT软件中,在PPT中直接录制,并可以预览摄像头。也可以录制屏幕,可以剪掉不想要的视拼,插入其他视频,加入背景音乐应用语音到文本,英文识别率90%以上。

3)实际应用

以大学英语WEB视频微课制作为例:

将PPT的平台平台作为主要制作工具,在其中安装ISpring presenter,这样可以将原有的PPT资料迅速有效地转换成表现效果更强的Flash格式(SWF文件);然后针对不同教学过程的控制部分选用Captivate软件,它是类似于 PPT 的软件,但加入了更多互动效果及流程控制的组件,非常方便教师制作一流的多流程控制演示课件,最后也将其导出为 Flash 格式(SWF 文件),方便插入PPT中;而在设计学生协同作业过程中则借助于 Microsoft公司的OneNote及脑图管理软件Mind Manager,在讨论型学习过程中,这两个软件的有趣使用有效地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同是提升了学生们形成团队作业的意识和能力;在线测试软件 Quiz Creator 软件则加入的一些客观题,有效地控制学习质量。其中有单选题、多选题、正误题、匹配题、连线题、调整顺序、单个填空、多词填空、热点图点击等九种类型的客观题,这些各种类型的客观题给教师提供了评判学生学习质量的多种选择,因为是 Flash 的表现形式,因此让学生如同在游戏中答题,增加趣味性,使课程更加生动。

构建英语网络平台的基础是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水平,对课程的理解把握,设计归纳是加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手段将课程二度消化三度转换后形成多媒体艺术品,将课程生动形象的呈现给学生,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这是传统课程的锦上添花无可替代,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的理论研究的同时,对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手段的不断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Piaget,J.The Origin of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M].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1966.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郑伟,沈丛,杜光明.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建设[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11(29):88-92.

[4]颜少兰,陈三明.大学英语微型视频课程教学模式重构与技术实现[J].中国校外教育,2011(09):118-134.

[5]吴承义.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中美英语教学,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