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内外范文

时间:2023-04-07 05:4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堂内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堂内外

篇1

现在,我订阅了《课堂内外》这本杂志,它给我带来了许多欢乐。

这本杂志很精彩。它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主要杂志,所以我特别爱看它。每每我看这本书,总觉得越看越好看,越看越精彩。

它涉及的内容广泛,有创新作文、作文医院、哈哈镜等等。我很想在上面发表我的作文,可是爸爸妈妈总是拦着我,说我的作文寄了等于白寄。

我爱看这本书,它是我的好伙伴!

篇2

[关键词] 感恩 感恩教育 课堂内外 学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针对我国目前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素质教育完全区别于仅仅以知识传授学习和考试为目标的应试教育,把爱的教育提到首位,是以感恩教育为核心的集知识、情感态度、价值判断、身体健康等各方面综合提升的全面教育。感恩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起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笔者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感恩教育市级十•一五课题研究,探索感恩教育和课堂内外教学的关系,并通过两年的跟踪调查和不懈努力,收到了丰硕成果,在此将所思所感总结如下,以期自勉。

一、感恩教育的含义及其必要性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感恩是指“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因此,所谓感恩教育,是指引导受教育者学会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乐于把这种感激呈现出来并反馈给别人。感恩是中华民族伦理观念和道德品质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我国,自古就有感恩教育的先例,如孔融让梨、古代二十四孝等;也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流传至今。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和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懂得真善美、分辨是非的基本觉悟与要求。但是,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及中学应试教育的弊端,很多中小学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性格孤僻、懒散消沉、麻木、自私、厌学、攀比、早恋、叛逆、网迷、不合群、缺乏责任感、不懂得珍惜等。因此,在学校课堂内外对青少年学生实施全方位的“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学校“感恩文化”,激发学生爱心和责任心,为学校工作当务之急;同时,家长的期盼、孩子的迷茫、学校的困惑与社会的需求,则是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的时代责任。

二、感恩教育的内容

感恩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元素,不仅包括引导学生懂得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师长教育之恩、朋友关爱之恩,也包括教育学生树立起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培养对社会、对集体、对国家的爱和责任感。孔子曰:“仁者爱人”,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懂得珍惜,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也才能担负起强国富邦的责任。素质教育其实就是爱的教育,爱是教育的根本,也是感恩教育的核心。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感恩教育包括对父母之爱;对老师、同学的爱;对所处的每个集体,如班级、学校、社团,甚至真个民族、自己国家的爱。但是,感恩教育绝不是说教,而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和亲身感受来感知并获得认识提升和快乐。作为学生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学课堂――就不能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应该是学生感恩教育的平台,因此,把感恩教育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培养有文化知识,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才的基本途径。而课外实践活动,则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合适的课外实践活动能使学生亲身体验感恩的意义,切实从感恩教育中获得认同感和快乐。

三、在课堂内外渗透感恩教育

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教育来点拨和引导,要通过教育来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对其回馈以感恩的眼光,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

在课堂上,在知识传授中贯穿感恩教育,利用各学科不同特点,以学科渗透的方法进行感恩教育。首先,在研究调查的基础上,设定以知识融合感恩教育的教学目标,并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教育目标。例如,七年级学生要懂得感谢父母、感谢师长、感谢同学、感谢环境;八年级学生要懂得体谅父母、感谢生活、懂得心中有他人;九年级学生要懂得为父母分忧、感谢祖国、回报社会。在实施策略上,以思想品德课为教学主渠道,其他学科跟进,做到各学科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学科整合的教学氛围。例如,现在的语文课教学中,有许多课程内容中就包含着感恩教育。教师创设了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受,让生活走进课堂,融入学习,为理解、领悟父母之爱作好铺垫。借用课件、照片,引导学生走进图文情境,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领悟、体验、表达。注重体验,提升素养。在思想品德课的带动下,其他诸如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也将融入其中。

作为课堂教育的延伸,在课外活动中注重学生切身体验,适时融入感恩教育。我校依据中国传统节日,结合本校学生特点,进行学生需求分析,了解学生对感恩的认知现状,发挥学生在感恩文化节日中的主体意识,不失时机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国际“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重阳节、教师节……这些节日都是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良好素材。在庆祝今年的“三八”妇女节时,我们开展了“感谢妈妈”的活动。活动中,学生给妈妈的一句关心体贴的问候,一杯饱含真情的热茶,一张感人至深的贺卡,无不演绎着人间亲情的温暖。“9月10日”教师节,师生之间一次坦诚的交流,一句真心的话语, 一件特别的礼物(自制的作业本、小作品等),都在述说着人间至纯的真情和中华传统美德。同时,鼓励学生学做父母,体验辛劳。如冬天洗衣、洗菜等体力活动;夏天高温在户外进行劳作。“寒风呼呼地刮着,当我的手浸入0℃以下冰冷的水中时,犹如刀绞一般,冻得直痛心头,实在难熬。”有个同学说,“难怪妈妈一到冬天,满手都是冻疮。有时口子裂开还流血……”有时通过签名留言、评选书信、墙报、黑板报、评选贺卡、作文选优、朗读竞赛、辩论竞赛、诗词竞赛、倡议书、联系卡、日记、周记、学生个人调查等活动,进行个性化感恩教育。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春游活动,增进师生间与学生间的心灵沟通和理解,有益身心,为教育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

总之,感恩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学教育阶段刻不容缓。重视感恩教育并在课堂内外将感恩教育付诸实践,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爱的快乐,学会感恩,是切实实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步骤。学校在感恩教育中形成感恩氛围,更有利于感恩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感恩教育把至真至纯的亲情、友情带进校园,让一种温馨的感恩氛围打动每一位老师、学生。让学生在充满“感恩”的环境中得到熏陶,激发同学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树立同学们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感,促进和睦和谐。让感恩的心,在课堂内外唱响!

参考文献:

[1]韩力军.思想品德(9年级).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卢少军.思想品德(8年级).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田宝富.思想品德(7年级下).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篇3

学生:抱怨老师要求过于严厉,不分青红皂白批评人,留作业太多没时间完成,上课无聊且无趣,得不到老师的信任,处理问题有失公平,时时刻刻都在听听听,写写写,做做做,去洗手间都要跑着去跑着回,甚至没时间去,学生的抱怨多数在课下,在同学之间或者家长面前。

老师们认为自己辛苦授业,但学生不知领情。学生认为自己不管如何努力,也达不到老师的要求。相互抱怨之声不绝于耳,为什么?原因何在?怎样才能营造师生满意的课堂环境,让课堂内外充满信任、公正与和谐?

抱怨不如改变 张晶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相互抱怨的事是常有的。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你有千条妙计,他有一定之规,任凭你磨破嘴皮可学生却不往心里去,施教者是呕心沥血,受教者竟然无动于衷,“一生辛苦谁人解,枉费心血独自悲。”

学生那里也是怨声不断:整天奔忙于书山题海之中,不管是盛夏还是酷暑,真的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可以说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可还是不合老师的口味,达不到老师的要求。

由此而来,相互抱怨之声不绝于耳,师生关系不够融洽,时而竟有“硝烟弥漫,一触即发,短兵相接”之势。这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师生感情的交融,要改变这样的局面,我想首先还是要从教师做起。

抱怨不如改变,自卑莫如奋起。正因为难教,才需要去教,如果每一个学生都是十分优秀的,那还要老师教什么?所谓“千条妙计与一定之规”要看是什么计。顺情入理之计,事半功倍,强词夺理之说必然是适得其反。老师如果真的做到用心、用情去教导,岂能不融化学生心里的寒冰呢?

至于“磨破嘴皮”之说,更是要看说了些什么。说教是教师的功夫与技巧,对某人,遇某事,说什么,怎么说,老师真的该字斟句酌,严而不失温柔,厉而饱含爱意,择人、择机、择时、择事,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发自肺腑的忠言有谁会不为之动情呢?

应当承认,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学生有难教育的一面,的确有他们的一定之规,有时做出的事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就要求我们做教师的要因势利导,把是非讲清,把道理讲透,利用积极的因素,正确引导他们明辨是非曲直。只要教师把自己摆在学生之中,用日常细小的身教去影响他们,感化他们,一个积极向上,相互信任,充满和谐温馨的班集体就一定会形成。(吉林省蛟河市庆岭镇庆岭九年制学校)

“慷慨”地运用激情“吝啬”地使用冷脸宿仲瑞

课堂内外老师抱怨学生不认真听讲、不积极发言、不遵守纪律、上课说小话,搞小动作……学生抱怨老师上课无聊且无趣等等。这些抱怨声的根源在于教师教学没有激情,把学生当作“容器”一个劲地灌输。笔者认为,在课堂上教师应“慷慨”地运用激情,“吝啬”地使用冷脸。作家母国政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作为一个学生,坦诚地说,老师们的冷脸是我中小学生活中最厌憎的,是心灵上最浓重的阴影。如果说那是一种压抑也毫不过分。”其实,不喜欢老师冷脸的学生又何止母国政一人!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为何不同的教师执教,效果完全不同?为何不少学生感到课堂学习枯燥乏味,渐渐地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跟教师没有“慷慨”地运用良好的情绪、振奋的精神感染学生有较大关系,因为“冷脸”是不利于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的。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一个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如果对这些弱点仔细地观察和思考,不仅用脑子,而且用心灵去认识他们,那你就会发现这些弱点是无关紧要的,不应当对他们生气、愤怒和加以惩罚”。这对我们培养自己对学生宽容、坦然的心态,很有启发。

实践证明,做到“慷慨”地运用激情,“吝啬”地使用冷脸,在我们不得不用冷脸的时候,冷脸也才能起作用,否则即使你大发雷霆,学生也会无动于衷。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我们要适时恰当地运用故事、谜语、游戏、课本剧等手段,来引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保障创造平等和谐、寓学于乐的课堂环境,学生的智慧潜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山东省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

转变多一点抱怨少一些王国伟

每个人都会因为某些原因发出一些抱怨,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一般也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可是,要是抱怨特多,几乎每天与抱怨“共舞”,那就有问题了,可能问题还很严重。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越来越多的抱怨只能伤害到老师和学生自身,以及师生关系,显然值得老师和学生们予以重视,想办法积极改变,尽量地避免师生之间的相互抱怨,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我本人也曾经有很长的一个时期,陷于师生相互抱怨的泥潭,差一点形成死结,所幸的是我及时调整了自我心态,主动转变了自我言行,才使得我重新找到建立师生互信的和谐支撑点,继续心安理得地耕耘在教育的沃土上。

作为学校教学一线的主力,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工作不负责任而招惹学生抱怨,我也好像没有抱怨过学生怎么样,即便是偶尔发点牢骚,基本上也是一笑而过,并不会放在心上,所以,师生关系比较和谐,课堂教学成果也还不错。

然而,几年前,因为工作外的一些令人伤感事件的影响,我的情绪降到了冰点,看见学生就会莫名其妙地发火。学生对我的抱怨越来越多,我对学生的抱怨也不断疯涨,课堂教学质量明显下降,这又强化了师生之间的相互抱怨。

篇4

2.爆笑经典

3.DVD将成古董?比尔·盖茨再抛"狂言"

4.博士帽当"礼物"送?刘翔"硕博连读"惹争议

5.青春期的危机?校园"行话"引发争议

6.课堂内外·中学生电脑 网罗天下SUGAR,小千

7.养只猪猪玩搜索沈钟才

8.看我网站擒拿手王志霞,窦沐芳

9.留住魔兽的精彩清凉的风

10.屏保相册动起来周天

11.Newsants,把新闻搬回家刘文彬

12.四招组合技解决Word烦恼韩幸幸

13.为文件夹加入提示信息精灵

14.小手术,给注册表铺设地址栏钟伟,郭德芳

15.图片格式巧转换

16.WindowsXP心得技巧精灵

17.距离有多远水木飞雪

18.没人疼(节选)温文稳问

19.纯棉年代澈

20.亲爱的塔卡

21.卡夫拉的精灵袁涛

22.梦境英雄传说大象在溜冰

23.十二月的萧邦

24.站在2005的尾巴上唱歌--十款年度最具创意MP3大盘点

25.漫秀天下--"漫天下"2005重庆秋季Cosplay漫画公益祭

26.梦幻机甲--机动战士动画TOP.10

27.短信狂人

28.芝麻芝麻,让"捣蛋鬼"进门/这才叫幽默!国外最新笑话大比拼

29.超级实用!电脑操作秘技大派送/又见"口误"!让我们开怀大笑吧

30.动动"歪"脑筋,难倒推理狂/什么东西越冷越爱出来

31.你的口袋会鼓起来么/"英文名字"的妙解

32.少走弯路的十条忠告月儿弯弯

33.学英语易筋经秘诀周童瑜

34.软盘的缘分席君婵

35.千纸鹤阳光

36.有封来信

37.阿紫聊天室

38.甜蜜的副本生涯

39.菜头侠之死饭团漫画工作室

40.《真封神》西歧攻城之郁闷篇

41.遗落在记忆深处力挽狂澜

42.风云录

43.挑战职业配点经验沽猩

44.剑侠情缘Ⅱ武当道家冲级全指南Owin

45.举个大锤玩江湖锤客

46.恋爱盒子卡课堂内外·中学生电脑 卡西

47.三国豪侠传新兵种搭配多来蜜

48.狐猫的魔兽小记狐猫

1.小颠在二五年秋

2.爆笑经典

3."博客"误学业?"网络交友"再引争论/炮轰超女!19岁学生10天出书指责"热门"

4.假新闻进课本?"骗局"教育惹争议

5.网罗天下

6.播客,先"咬"一口再说

7.以小见大,微软见证

8.让头像签名不再单调

9.UC2005Ⅲ令人心动的突破

10.超女李宇春UC万人同聊首创"绝对现场"最高人气

11.别问我,还是问百度--百度另类搜索应用

12.WMP也玩歌词秀

13.我的邮件你收到了吗

14.让打开/保存随心所欲

15.QQ宠物别烦我

16.为QQ硬盘搭建高速路

17.老虎帅呆了(节选)

18.青春树上,我们不做离开枝头的花

19.付小冉的糖果

20.幽浮,别走

21.梦境英雄传说

22.终极PK!终极美丽

23.想看就看超级炫--千元级MP4热力TOP.10

24.衣之盛宴--装备最酷炫网游TOP.10

25.童话,破"网"而出……--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TOP.10

26.课堂内外·中学生电脑 短信狂人

27.周杰伦"音乐秘密"完全解码/咣当!怎样在大街上认出玩《魔兽世界》的人

28.经典"整人"大全!百分百灵验hHTTp://

29.宝石藏在哪儿?有知识的人才知道/猜猜不简单!加减乘除少一点?

30.矛盾!考场遭遇"作弊朋友"/魔女啊魔女,当你终于出版……

31.幸福的黑色

32.我们宿舍"六君子"

33.激励人生的小故事

34.当蚂蚁爱上大象

35.有封来信

36.阿紫聊天室

37.乱舞江湖

38.异域空灵

39.风云录

40.剑侠情缘Ⅱ冲入江湖

41.爱在天地浪漫时

42.梦幻新人之必杀攻略

43.完美世界新手指南

44.少林传奇过往的悲剧

45.合理利用巨魔猎头者--兽人高手的境界

46.《雨石》启示录

47.光盘导读

1.搞笑事件簿

2.爆笑经典

3.白挂了?QQ挂级制度"刹车"引争论\搞笑过头?另类《红孩儿》上映惹争议

4.侵犯隐私?Google地图遭质疑

5.网罗天下

6.千千静听,守候音乐的美

7.又见微软出招--IE7.0全新特性试玩

8.屏幕录像我最牛

9.另类软件技巧三则

10.QQ克隆技术泄密

11.妙用"发送到"菜单

12.别问我,问百度--百度的另类搜索应用

13.盘丝洞轶闻录(节选)

14.开在水中央

15.课堂内外·中学生电脑 兔子卡娜的脚丫

16.梦境英雄传说

17.引爆!SUMMER最后的格斗

18.十"键"埋伏--十款最火爆"异形"键盘大比拼

篇5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课堂内外杂志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重庆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7-4880

国内刊号:50-1079/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6

关键词:多种渠道;识字能力;语言环境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一年级的识字量要求较多,上学期要求识字400个,下学期要求识字550个,且要求多认少写。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语言,发展思维,为阅读减少障碍,满足学生的读写需要。但是,这么多生字,学生往往记得快,忘得也快。那么,如何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培养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就成为每位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从带一年级语文积累的浅显经验来看,笔者认为,识字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老师教,更应从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让识字在课堂内外处处开花。

一、在课内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识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是学生认字、识字的主渠道,教师应通过课堂识字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认字、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一)让学生掌握认识生字的方法

学习生字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文中画出生字,然后让他们利用已有的拼音知识,自己拼读认识的生字,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认识了新的生字,而且巩固了汉语拼音。如果遇到没有标注拼音的课文,学生则可以通过请教同学、老师,甚至查字典来认识新字,同时也使他们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和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分析字理帮助学生识字

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构造规律,运用汉字形与义的关系分析汉字,使抽象的汉字变得形象生动,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增强记忆和发展思维,提高识字兴趣。如:“灾”字,“灾”字的“宀”表示房子,屋中起火就是灾害,还可融会贯通进行归类,“月”“扌”“足”“虫”“氵”等偏旁部首的形声字的掌握。

(三)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找出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如,常用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等方法的运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尽可能让学生先自己学习,先自己探索和尝试。学生自己想得通的,说得清楚的,自然不必教。想不通了,说不清楚,这就是碰壁了,要求解决的欲望变得迫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给予启发,学生不仅容易豁然贯通,同时也加强了主观能动性,因而一定能“举一反三”。

二、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丰富词汇,积累语言

识字教学的重点是识字,但识字不能孤立进行,要与读词读句紧密结合。从教第一个生字起,我们就应该让学生在文中、句中用笔圈出生字,让学生知道每一个生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同的字构成不同的词,不同的字词组成不同的句子,它们都存在于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教学应让学生多读课文,通过读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丰富词汇,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进而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字练习组词、说话,让学生在反复的语言实践中巩固识字。

斯霞老师在谈到随文识字时说:“学生在识字过程中,能随时受到课文中规范化语言的熏陶。刚学过的生字词,就在课文中及时重现,通过学习课文,既巩固了生字词,又进一步领会了字词的运用。这样有利于把课文中的语言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为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三、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关键,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喜欢学、主动学。因此,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是带学生进入“游戏乐园”,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字、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四、在课内外的学习阅读中识字

识字就是为了阅读。通过观察比较,经常读书的学生,在识字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因此,我们在学生一开始识字的时候,就应该鼓励他们阅读。刚开始可读一些内容浅显、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尽早地把识字与理解语言结合起来。为了阅读,学生会想办法去认识它。阅读不仅使学生发展了个性,丰富了精神世界,还能积累丰富的字词材料,扩大识字量。

五、在生活中识字

新大纲强调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教师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生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心灵放飞的权利,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广阔天地,家庭、学校,街道、商场,都是学生识字的环境。

要让学生坚持主动地在生活中识字,还应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把收集到的商品标签、食物包装袋等拿到班里,向同学展示自己认识的新字,并把其得意之作贴在展示台上。

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把学生的主动学习、创新意识调动起来,便能克服识字的枯燥感,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识字,不断增加识字量,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6.

[2]张捷,王标.小学语文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05.

[3]郑国民.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J].学科教育,2012(11):8.

篇7

由于现在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仍然是课堂,所以课内阅读通过语文读本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十分迫切,但课外阅读呢?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因此,面对这头“拦路虎”,语文教师应立足课堂内外两阵地,鼓起“阅读之舟”的风帆,乘风破浪。

一、课内阅读教学法

(一)教给学生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方向。

阅读要围绕文章的主题(中心、论点、说明对象的特征)、结构思路和写作特点进行,包括三点:其一,理解文章的内容,即阅读客体所承载的各种信息、观点、感情。其二,理解文章的表现形式,具体说有两个不同的层面:一是字、词、句、段、篇,这是文章显性的外部形式;二是材料的选择安排、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语言修辞,这是文章隐性的组合手段。其三,理解内容和形式的相互关系,就是理解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这就是阅读文本的方向。

(二)课堂自学与教师引导相结合。

在明确了阅读方向后,阅读文本时,先让学生自学。自学前,老师不要做过多的引导。学生自学后,就让学生针对课文的理解谈自学的体会和感想,在谈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做一个听客,而要适时指点,引导问题深入化或激发不同的看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前面的学生自学与教师适当点拨后,让学生自己总结,从整体上对课文有一个总的认识和把握。

二、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九年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所以在课外这一块重要阵地上,更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首先让学生爱读书。兴趣是探究事物的最大动力,所以先让孩子爱上读书,在校园内营造读书氛围,教师自己首先要热爱阅读,“其身正,不令而行”。在班会课上开辟读书时间,教室可贴一些读书名言,对那些在平时课堂提问中和写作文时能够运用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的同学,尤其要大力表扬,使这些主动进行课外阅读的同学,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会让他们更爱读书,还会带动一大片同学想读书、爱读书。

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时,家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教师应与家长勤沟通,引导家长在家中也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丰富多样、内容优秀的书籍和适宜的读书场所,还要创设读书氛围,自己多读书,并能抽出一定时间陪孩子阅读,共同体验,这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最大最好的激励。

其次是读好书。教师应对学生读书的种类进行具体的指导,学生因为年龄、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所以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爱好,做到有的放矢的指导和介绍。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告诫青少年:专看文学书不好,只看一个人的著作不好。无疑是让我们注意阅读的广度,所以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阅读,才能补课堂教学之不足、课本阅读之不足。

篇8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内外;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049-(2015)19-0035-02

作为一门高中阶段的必修学科,化学相比较于其他学科,与实际的生产生活具有更加紧密的联系,这也就要求高中化学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课堂内的教学,与实验操作等课堂外的知识进行衔接授课,对于学生学习和领悟化学的魅力,提高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十分可行的意义。对高中化学课堂内外结合的教学研究,旨在针对现阶段由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向课堂内外结合的教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更加科学有效地过渡。

一、高中化学简要介绍

(一)高中化学的教学要求

高中化学是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对化学知识进行的进一步的学习。高中化学通过相关的化学测试对学习成果进行检验。高中化学的教学要求,是教授高中学生基本的化学知识,带领学生从化学角度出发,研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现象和化学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发展学生观察、创新、思考等方面的能力。[1]教师应让学生掌握科学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优良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课程安排时尽可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太过枯燥的授课方式,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二)对高中化学的课堂内外结合的教学研究的意义

教育是兴国之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社会文化程度整体提升的现代社会,高中化学因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而备受重视。高中化学是学生了解身边世界的重要学科,也是日后学生在深入相关领域研究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学模式过渡和转变的重要阶段,高中化学课堂内外结合教学的形式对于优化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然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改进探讨。对高中化学课堂内外结合的教学进行研究,旨在明确优化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二、高中化学课堂内外结合教学的现状

(一)高中化学课堂内外结合性差

现阶段,高中化学课堂内的教学多以课本知识授课为主,辅助有相关的习题作业,和试卷考试考核。课堂外的教学有实验操作、化学发展史的认识等。在高中化学课堂内外的授课之中,存在很大的偏向性,课堂内外的结合性也较差。[2]高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仍以理论教学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学生不能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魅力,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大大加重了学习负担,而课堂外的实验所涉及的知识讲解则相对来说并不到位,甚至有些学校对于化学实验仅仅走个过场。这就使得高中化学课堂外的教学作用大大减弱。

(二)学生对于高中化学课堂外的教学重视程度不足

我国教学模式受最终考核方式的限制,过渡步伐相对较缓,高效的优化方案仍处于探索阶段。在高中化学课堂内外结合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对课堂外的化学教学不够重视,配合程度和认真程度都有所欠缺。从长远来看,虽然课堂外的教学模式更加有趣和有效,然而学生大多追求短期考试考核上的利益而更加重视课堂内的教学,对课堂外的化学学习缺乏督促和学习动力,因而轻视课堂外的教学。这也会导致高中化学课堂外教学的实施效果不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高中化学课堂内外的教学形式单一

高中化学课堂内外教学形式较为单一,课堂内的教学往往局限于理论教学,课堂外往往只进行实践操作。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教师教学环节来看,理论与实践的授课内容大多一刀切,相互之间的融合性较差。作为同一门学科的两种授课方式,应当相互渗透,各有侧重,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高中化学课堂内外结合教学的优化研究

(一)合理安排高中化学课堂内外的授课内容

要想充分发挥高中化学课堂内外结合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就需要对高中化学课堂内外的授课内容进行合理分配,从原来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向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模式上发展。高中化学所涉及的知识安排中,根据具体的知识方面,应当安排更为合适的教学课堂去讲解,合理规划与安排教学内容,课堂内外结合发展,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还能开拓思维,促进思考,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和记忆,同时拓宽了学习渠道,有助于学生养成科学有效的学习习惯,不拘泥于学习形式而灵活学习。[3]

(二)采用适当的考核方式

高中化学的考核方式一般以试卷答题为主,学生也更热衷于通过不断的做题来提高自己对化学的认识水平,对于课堂外化学教学考核的缺乏使得学生在课堂外学习时动力性不足,同时缺乏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当采取适当的考核方式,督促学生重视课堂外的教学,如通过布置相关的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能力考核等。让学生在课堂外的学习中同样能得到良好的学习反馈,同时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升对高中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三)加强课堂内外教学形式的交融结合

在对高中化学课堂内外结合的教学研究时,对整天的教学规划和授课方式进行深入研究能够保障课堂内外结合教学方式实施的可行性。在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同一学科学习时,根据知识点所需要的授课形式,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各有侧重,灵活安排不同高中化学课程安排的授课形式。例如在课堂内进行理论授课时,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演练或者视频播放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在实践操作时同样可以对其中所涉及的知识再次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增强理解,强化记忆。

四、结语

高中化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以高考为动力督促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同时,对高中化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进是教育合理化、人性化的有效手段。根据高中化学的教学要求,分析清楚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所存在的问题,利用切实可行的优化改革措施,在内外结合的化学课堂进行应用,尽可能的让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高中化学的授课要点,摆脱一味的枯燥教学,提升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陆亚东.试析高中化学科学探究常态化教学的必要性[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4):3-5.

[2]刘丽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华章,2011(19).

篇9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叫语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事实上,在一个班级中能妙语连珠、口若悬河,真正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学却寥寥无几。大部分同学或是在等待别人的发言,或是三言两语草草了事,还有的的同学甚至连举手交流的勇气都没有,仅仅成为了“听客”。因此,重视学生口语表达,改变沉闷的课堂是当务之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为之:

一、关注个性,创设新型开放的课堂

新课程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新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演讲形式多样,内容灵活,以学生登台演讲为主要方式,通过创设丰富开放的表达情境,使学生需要得到满足,兴趣得到发展,个性得以张扬,让新型开放的课堂成为展示学生个性的平台。

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表现加以赏识。”演讲让学生通过上台锻炼,鼓起说话的勇气,努力克服自身言语上的毛病,学会把听众当成自己倾诉的对象,逐渐消除不敢说的心理障碍,训练学生敢说、会说、说好,由此达到说准、说多、说畅,并能灵活、准确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引导他们走上成功之路,感受成功的喜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力求平等,建立轻松的师生关系

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上,师生间的对话应该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在小小演讲会中,教师要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人格,立足于学生的角度给他们一个表现自我的舞台,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中个性得以展示。教师在学生上台时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位学生,把温馨的微笑洒向每位学生,从而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愚以为:

1.教材拓展,引导学生会说

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拓展知识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学习说话的主战场,教材更是提高口语能力的凭借。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教材中可以使用的主题,让学生产生“我来说”的兴趣和“我会说”的信心。在学习完口语交际《春天来了》以后,我让孩子们回家找和“春天”主题有关的内容。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寻找,包括动物、植物、气象等,让春天的内涵更为丰富。当同学们在课堂上交流时,已经对春天有了更多的了解,也积累了许多关于春天的优美语句。例如:

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万物都睁开了双眼,舒展着身体。小草们都从睡梦中醒来,争先恐后地从土壤里轻轻地探出头来,把大地染成了绿色。各种花儿争相开放,有梅花,有桃花,还有樱花,一片片,一团团,美丽极了……

学生走上讲台,已然成为了一个胸有成竹的演讲者。这样的训练,开拓了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空间,寓口头表达于阅读训练之间,使学生与文本之间继续了内涵丰富的精彩对话。

2.生活延伸,启发学生能说

生活是口头能力训练的广阔天地,培养学生倾听、表达的习惯,可以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生活成为口头表达的源泉。在小小演讲会上,笔者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等方面出发,捕捉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有趣话题让学生进行表达。选择有关学生学习、生活中熟悉又有趣的内容,学生就会感到熟悉亲切、乐于表达。

学生介绍自己的北京之旅,比介绍在书上看到的北京更为生动;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羽毛球运动,比老师介绍体育的运动更为有趣;学生介绍自己擅长的家务,比德育课上的劳动教育更为深入人心;学生谈谈自己心中的梦想,更是娓娓而谈……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条巨龙,那就是中国。

它本是沉睡着,可是,多少英雄儿女加入唤醒它的行列,从到,从《》到《》,这何等的耻辱,刺激了不少中国人民去加入唤醒它的行列,现在,巨龙复苏了,它的一声吼叫震惊了全世界……以此可以看到祖国发展是多么迅速,我相信祖国还会创造出一件件震惊全球的事情。

从现在起,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当祖国的栋梁,实现我的中国梦。”

学生登上讲台,将自己的梦想与大家分享。学生表达得好,就会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从而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成就感,表达的积极性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进行“小小演讲者”的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启迪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让学生从被动地听变为主动地讲,既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了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又从思想认识方面加强了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了良好的交际基础。

篇10

【摘要】 本文是关于二语课堂内外交际意愿的实证研究,旨在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课堂内外英语交际意愿的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根据二语交际意愿现有理论及实证研究结果,作者构建了课堂内外二语交际意愿理论框架,提出了心理、情景及特质三大要素直接或间接影响二语课堂内外交际意愿的假设。依据此假设,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课堂内外英语交际意愿现状及特点;第二,背景变量(即性别、年级、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英语交际动机、交际焦虑、交际能力的自我评价,说英语的态度,英语水平的自我评价及英语交际频率)对大学生课堂内外英语交际意愿的影响;第三,大学生感知到的影响课堂内外英语交际意愿的主要因素。为了验证上述假设及回答以上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了定量及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自山东省三所大学的537名非英语专业大一及大二学生参加了定量研究,他们分别利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出。作者设计的课堂内外英语交际意愿调查表包括三个部分:(1)背景问卷(2)课外英语交际意愿量表,及(3)课内英语交际意愿量表。定性研究则使用了开放式及封闭式问题、半结构访谈提纲及聚焦写作。537名大学生回答了问题。参加过定量调查的9名学生接受了访谈。另外,通过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某大学98名大二学生完成了聚焦写作。本研究主要发现总结如下:首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课堂内外交际意愿处于“可能不愿意”;与“可能愿意”;之间,且课内交际意愿略高于课外。课外,与陌生人、中国人相比,学生更愿意跟熟人及外国人用英语交谈;与多人相比,他们更喜欢二人交谈。此外,它们最愿意在宿舍或在真正需要使用英语的场合用英语交流。课内,当任务对认知需求较低时,大学生更愿意使用英语。此外,当着全班的面或遇到的任务平时练习较少时,他们不太乐意说英语。当对老师的教学内容产生疑问时,它们最不愿意用英语和老师交流。其次,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之外,其余所有背景变量都对大学生课堂内外英语交际意愿产生了显著影响。具体而言,无论是课外还是课内英语交际意愿,女生、大一学生及学习社会科学的学生,都显著高于男生、大二学生及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英语交际焦虑对学生课堂内外交际意愿有负面影响,而英语交际动机、英语交际能力的自我评价、英语水平的自我评价、对英语的态度及英语交际频率对学生课堂内外交际意愿都产生了正面影响。此外,与课外相比,学生课内说英语的动机更高,态度更积极,使用更频繁。本研究还发现,女生比男生课内说英语的动机更强,对英语水平的自我评价更高,对课内及课外说英语的态度更积极,但男生课内实际使用英语的频率却显著高于女生。与大二学生相比,大一学生课内说英语的动机更强,课外说英语的焦虑更低,对英语交际能力及整体水平的自我评价更高,对课内及课外说英语的态度更积极,且课内外使用英语更频繁。与自然科学专业学生相比,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对英语交际能力及整体水平的自我评价更高,对课内及课外说英语的态度更积极,且课外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更多,但课外焦虑也更高。就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而言,参加的学生对英语交际能力的自我评价更高,课内使用英语更频繁,且课外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更多,但对课内说英语的态度更消极。第三,定性结果表明,心理、情景及特质因素对学生课堂内外二语交际意愿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三大因素每一层内的各个变量既可相互作用,也能与其它变量交互作用,一起对二语交际意愿施加影响。具体而言,课内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交际能力的自我评价、二语交际焦虑、交际动机、二语水平的自我评价、态度、话题、教师评价、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反应、课堂媒介语、教师支持、学生的二语水平、性别、年级、专业、班级人数、同伴比较、先前经历、同伴支持、课堂互动、师生关系、课堂安排、课堂活动、任务难度、爱面子、圈内人效应、被动的学习方式、内向和外向的性格。本研究还发现,除情景因素外,影响学生课外二语交际意愿的变量和影响课内交际意愿的基本一致。情景因素由交谈者、话题及二语交际情景构成。具体而言,影响学生课外二语交际意愿的情景因素包括:交谈者的二语水平、性别、年级、专业、交谈者的态度或反应、社会支持、参入会话的人数、交谈者的二语流利程度、先前经历、观念、本族语者、交谈者之间的相对熟悉程度、有趣、刺激的话题、与背景知识及个人经历相关的话题、真情实景、应邀帮忙、对方先说、及模拟真情实景的任务。总体来看,本研究大部分定性及定量结果都和二语交际意愿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但又有许多不同,体现了我国外语课堂内外交际的特点。根据上述发现,作者尝试建构了两个理论模型,即影响课内二语交际意愿的金字塔模型及影响课外二语交际意愿的金字塔模型。本研究结论在理论、研究方法及教学实践上对二语习得及二语教学有所贡献。在理论上,根据定性及定量结果,笔者建构了课内及课外英语交际意愿模型,基本揭示了影响中国学生课堂内外英语交际意愿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二语交际意愿跨文化理论的建构。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把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与聚焦写作等定量及定性方法有机整合并设计了调查中国学生课堂内外二语交际意愿的问卷,在把国外聚焦写作方法率先用于国内二语习得研究及研究工具的本土化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在教学实践方面,本研究对外语教师了解学生交际意愿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课堂内外二语交际意愿及实际交际能力有重要启示。此外,它对外语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然而由于客观条件局限,被试仅限于某省三所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且数据皆来自自我报告,研究的外部效度受到一定影响,将在后续研究中扩大被试范围、使用诸如实验、观察及刺激回忆等方法来弥补此不足。另外,本研究仅限于口语交际意愿,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是外语读、写及听方面的交际意愿。

【Abstract】 This dissertation presents 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ese EFL learners’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Englis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theorie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concerning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L2,the author develop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present study.It is generally assumed that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 i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nfluenced by psychological,situational and trait-like factors.Based on this hypothesis,three research questions were specifically designed:(1) the general tendenc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2) the effects of background variables(i.e.,gender,grade, major,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program,English speaking motivation, anxiety,self-perceive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attitude toward speaking English, self-perceived English proficiency and English communication frequency) on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and(3) the students’perceptions of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students’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In order to test the hypothesis and answer the research questions,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were employed.Regarding the quantitative approach,a survey was conducted with participation of 537 non-English major freshmen and sophomores from 3 univers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L2 WTC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 Inventory which was specifically developed for the present study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1) Background Questionnaire(2)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outside the Classroom Scale,and(3)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side the Classroom Scale.With respect to the qualitative approach,open-ended and closed questions,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schedule and focused essay technique were adopted.Five hundred and thirty seven students answered open-ended and closed questions.Nine participants who had attended the quantitative survey were selected and interviewed.In addition,using stratified random cluster sampling,ninety eight sophomores from University A completed the focused essay.The major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First,with regard to the general tendency,results indicate that Chinese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 lies between "probably not willing" and "probably willing",and their willingness inside the classroom is a little higher than that outside the classroom. Outside the classroom,students are more willing to speak English with acquaintances and foreigners than with strangers and Chinese;In addition,they prefer to talk in pairs rather than in groups.Moreover,they are most willing to speak English in dorms or on occasions where they need to use it for authentic communication.Inside the classroom,students are more willing to speak English when they find tasks are less cognitively demanding.Moreover,they are less willing to communicate in English in front of the class,and reluctant to speak English when they come across tasks which have not been frequently practiced before.They are least willing to communicate in English with their teachers in front of the class when they doubt their course contents.Second,with respect to the effects of background variables,results show that females,freshmen and students majoring in social sciences are more willing to communicate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 than males,sophomores and natural science students.It has also been found that students’L2 communication anxiety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their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Students’ L2 speaking motivation,self-perceive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elf-perceived L2 proficiency,attitude toward speaking L2 and L2 communication frequency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ir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Moreover,students have higher motivation to speak English,more positive attitude and more actual use of English inside the classroom than outside the classroom.Regarding gender, females have significantly higher motivation to speak L2 inside the classroom,higher perceptions of L2 proficiency and mor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speaking an L2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 than their male counterparts,but male students have more actual use of the L2 inside the classroom than females.With respect to grade, freshmen have significantly higher motivation to speak an L2 inside the classroom, lower L2 anxiety outside the classroom,higher perceptions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L2 proficiency,mor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speaking an L2 and more actual use of the L2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 than sophomores. Concerning major,students majoring in social sciences have significantly higher perceptions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L2 proficiency,mor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speaking an L2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and spend more time on English learning outside the classroom than those majoring in natural sciences,but they have significantly higher L2 anxiety outside the classroom.With regard 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program,althoug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oth L2 WTCI and WTCO have been found,students involved in it have significantly higher perceptions of English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ore actual use of English inside the classroom,and spend more time on English learning outside the classroom than those not involved in it,but they have significantly more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 speaking English inside the classroom.Third,regarding the students’perceptions of influencing factors,qualitativ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psychological,situational and trait-like factor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ffect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 either through independent operation or through interaction with other factors.Moreover,variables in the same layer of factors can either interact on one another or interplay with those from other layers of factors.To be more specific,students’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side the classroom is affected by self-perceive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L2 communication anxiety, L2 speaking motivation,self-perceived L2 proficiency,attitude toward speaking an L2,topics,teachers’evaluation,teaching methodology,teachers’responses,medium of instruction,teacher support,students’L2 proficiency,gender,grade,major,number of students in language classrooms,peer comparison,prior experiences,peer support, classroom interaction,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classroom arrangement,classroom activity,task difficulty,face-protected orientation,insider effect,a submissive way of learning,and personality types(i.e.,introversion and extroversion). Except for situational factors,variables influencing students’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outside the classroom are the same as those affecting their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side the classroom.It has been found that interlocutors,topics and L2 communication situation comprise situational factors.The interlocutor component consists of L2 proficiency,gender,grade,major,attitude/responses,social support, number of interlocutors involved in a conversation,L2 fluency,prior experiences, beliefs about L2 speaking,native speakers of the target language,and relative familiarity.The topic component includes interest,sensitivity,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personal experience.The L2 communication situation component is composed of authentic situation,when asked for help,when an interlocutor speaks fwst,and simulated authentic task.On the whole,most results of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study are consistent with earlier findings in L2 WTC research.However,many unique findings reflecting students’actual L2 communication in the Chinese EFL context have also been identified.Based on these findings,two tentative models,Pyramid Model of Variables Influencing L2 WTC inside the Classroom and Pyramid Model of Variables Influencing L2 WTC outside the Classroom,are constructed and discussed.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contribute theoretically,methodologically and pedagogically to SLA and L2 pedagogy.Theoretically,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ults,the researcher constructed two models influencing L2 WTCI and WTCO,and identified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 and their interaction. Thi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a cross-cultural theory of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Methodologically,the researcher integrated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and developed an inventory to investigate L2 learners’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This might be the initial attempt to apply focused essay technique to the Chinese SLA research and the first efforts of the L2 WTC instrument localization.Pedagogically,L2 instructors were suggested to consider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o make an endeavor to enhance learners’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It also had implications for L2 curriculum designers,textbook writers an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in particular.Due to the limited objective conditions,the participants were confined to non-English majors from three universities in the same province,and the data originated from the participants’self-reports.Therefore,the findings need to be confirmed and complemented in future studies with different participants and methods like experimental design,observation and stimulated recall etc.In addition,this tentative study concentrated on the speaking mode,and thus the focus of future studies need to examine students’L2 WTCI and WTCO in listening,writing and reading modes.

【关键词】 课内交际意愿; 课外交际意愿; 二语交际焦虑; 交际能力的自我评价; 心理因素; 情景因素; 特质因素;

【Key words】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side the classroom;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outside the classroom; L2 communication anxiety; self-perceive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psychological factors; situational factors; trait-like fac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