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机械化范文

时间:2024-01-26 17:5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生产机械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生产机械化

篇1

1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进一步增加农作物产量。 不断实现农业机械化,可在进一步改善各类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基础上确保作物收成和产量的稳定性和增加性。还能确保农作物在播种季节和收割季节得以及时性地种植和收割,利于各农作物的生长,也进一步避免了农作物收成的流失。 

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产值。 产值低下是水产、禽类以及农作物等农产品中初级产品[1]的最显著和最主要特点,但倘若将其通过机械化进行加工,就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产值。从实际的角度来看,很多地区的农业特产若未经加工和包装就不能被称为商品,无法以正规的商业渠道进行销售,导致许多特产过度堆积而腐烂,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若能将这些农产品通过机械化进行加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农产品销售道路,从而在提高农户收入的基础上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农业生产中推行机械化,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传统人力劳动的使用力度,减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耗费(生产时间等),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得以最大化地提升,从而进一步缩小工农业之间的各方面(经济等)差距。 

2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农用机械制造业较低端。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农用机械制造业尚未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形成完整产业发展链接(市场研发——规模生产——推广销售[2]),特别是部分小型农用机械制造业尤为显著。这就导致农用机械制造业出现企业力量薄弱和不够专业化的不利局面。最终不仅会使各农用机械在后期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机械的使用寿命,不利于农用机械制造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用机械推广难度较大。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的农用机械生产行业中,大中型农用机械的生产总值仅占据25.00%左右的比率,其余均属于小型农业机械生产企业。而这些小型农用机械生产企业多以生产规模小、企业综合实力薄弱为主,且其社会影响力更是不言而喻,从而导致这些企业在进行市场推广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进一步增加推广难度。 

农用机械设计针对性低。尽管我国经济建设已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就与发展,我国人民经济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质的飞升,但仍然有很多农村地区经济等各方面因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普遍落后。而各农用机械生产企业在对农用机械进行设计和推广时并未进行实地考察,从而导致其所制作的农机无法满足部分经济、交通等均较落后地区的使用需求。售后服务得不到实质性的保障,也会大大降低农户购用农机积极性和欲望。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实际应用中的主要特点和核心内容是机械化生产代替传统人力劳动[3]。随着我国城市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加,农业收入有限,便吸引了大部分以青壮年为主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因此,导致农业生产力大量流失。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不但能够显著性地减少劳动力的耗费,还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的愿景,可对上述问题起到很好的解决作用。 

季节性强是农业生产的显著性特点,各类农作物的生产种植对时间和环境等都有其特定的需求,一旦错过了最佳的播种或收获时期,就极有可能降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而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农作物播种和收获的效率性。如,东北地区小麦收割机的效率是人工劳作的40倍[4]。 

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无法控制和伤害性较大的一种因素,尤其像旱灾、水灾以及虫灾等对农作物的侵害性极强。而在抗灾中不断加强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力度,可进一步加快灾后农业生产的恢复速度,从而尽可能地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和损害,确保农业生产的再次发展。 

3 结论 

农业生产相关行业尤其是农用机械生产行业应就农机在各区域农业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进行全面性的分析,并在此前提下制定和實施针对性的有效措施。从而尽可能地将农用机械与农业生产和谐化,以进一步推动农机制造业和农业生产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亚杰.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中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展望,2016(36):68. 

[2]杨国柱.农业机械化应用现状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6(20):63. 

[3]袁小西,勾红梅.设施农业中农业机械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6(07):38-42. 

篇2

1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化是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的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标志。现代农业要想发展,必先发展农业机械化,这是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农业机械也得到广泛应用,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向其他产业转移,又进一步扩大了对农业机械购买使用的需求,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预计,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将从45%提高到70%左右,因此,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必然,并会加快速度,向更高的质量、更宽的领域不断前行。

2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

若要谈及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和重要地位,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农业机械相较人力、畜力的优势和取得的成就。下面就近几十年来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所做的贡献逐条分析。

2.1提升农田劳作的效率

据数据显示,采用农业机械装备替代人畜力劳作,可大大提高农田作业效率。如在耕田作业中,采用一人一牲合作的传统方式,工作10小时的作业量为5000平方米;而使用耕地作业机组的话,相同时间的作业量高于60万平方米,其劳作效率为前者的100倍以上。除此以外,还可在选用良种、科学灌溉、合理施肥等方面,比传统方式更为优化有效。农业机械不仅可以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改善艰苦的农作条件,还可以降低劳作疾病的发生,改变农民群众的生存状况。

2.2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我国地理条件复杂,自然灾害频繁,一年四季,几乎总有灾害发生。北方偏干旱,南方多雨水,而干旱和洪涝则是对农业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如在1998年的洪涝灾害中,全国共29个省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据统计,农田受灾面积为2229万公顷,成灾面积为1378万公顷。而传统农业的不足是种植经营规模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因此大力增强农业的物质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一直是摆在农业生产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党和国家始终关注的重点问题。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和排灌机械的增加应用,极大地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如果在干旱地区和季节,利用机械化灌溉技术和节水设施,进行喷灌、滴灌、渗灌等方式灌溉,可大约节省农业用水50%,有效地缓解了缺水地区水资源匮乏的困难。另外,农业机械的使用还可以实现精耕细作、增产增效、降低粮食损失,从而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创收致富、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在农产品的加工、干燥、贮存等工序中,利用农业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降低农产品腐烂变质率,提升农产品品质;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实现规模作业,可降低农作成本,同时拥有农业机械的农户,可以通过农机租赁服务获得合理报酬;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面积应用,降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量的剩余劳动者释放出来并从事第二、三产业,为农村人口的增收拓宽道路,同时能够促进社会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

2.3提升土地产出率

农业机械可以实现深耕作业,疏松土壤,加深耕作层,将地表的杂草、作物的残体掩埋到底层,待其变质腐烂后,可增加土壤中有机物质含量。不仅如此,还可使潜伏在土壤中的害虫遭受机械损伤,同时暴露出地表的虫卵在天敌捕杀、阳光暴晒的方式下得到铲除,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促进农作物增产;先进高效的农业机械装备为保护性耕作、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等农业生产领域提供技术支持,也可提升土地产出率。

2.4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传统农业种植为一家一户分散的小农经营模式,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打破了这个相对落后的传统方式。如在我国一些地区,许多农户通过组建生产合作社的方式,集资购买大型农业作业设备,扩大农业规模,集中生产,再通过合作办厂,统一订单,统一销售,实现产销一体化,提高了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有利保证,在提高耕作效率的同时,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2.5改善和保护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可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如通过加强水利工程一体化建设和科学耕作,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可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通过利用农作物秸秆回收、粉碎、还田一系列技术,能降低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和化肥流失,增加土壤有机化合物质;通过机械化处理畜粪,能有效减少畜粪污染,提高有机肥的利用率。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6改善农民的精神面貌,促进社会文明发展

相较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中的机械设备的使用需要农民操作者不断地加强学习和操练,因而需要其在农闲时进行自我学习或参加培训活动,进而改变以往农闲时聚众赌博的不良习惯,降低犯罪发生率,形成积极向上的农村生活氛围,稳定文明社会的发展。

2.7积极有效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能够促使其不断更新进步。农业市场对先进机械设备的需求不断促使农业机械科研人员加大对先进机械设备的研究和制造,而农业机械的生产企业为了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就会将研究的新成果转化为实在的机械设备产品,投放市场,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提升我国农机科研和制造水平。同时,机械设备的广泛使用也会对农机制造业的市场产生优胜劣汰的效果。目前,就全国农机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来看,研发制造企业多为规模小、结构散乱、竞争力不强,而国际化的领军企业寥寥无几。通过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的应用,稳定高效的机械装备必定会受到农民群众的喜爱及推广,从而长期站稳市场,这样的良性循环就会促使在农机市场占有率高的一部分生产企业做大做强,再加大力度投入研发生产中,构建出具有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精专高质的产业集群,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大而强、小而专的行业结构,对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3结语

篇3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发展

前言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标准。高效设施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可以减轻农民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

1 农业机械化发展之路

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之路,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开始,到合作化时期,农机化开始起步,推广新式农具。

第二阶段,时期,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农机化得到一定的发展,建立了大批国有和集体所有的机耕队、代耕队,大型国有农场的机械化水平也有较大提高,大中型农机具发展较快。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初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比较特殊,大中型农机具发展几乎是停滞的,而适合农家小户使用的小型农机具则大量发展。由于适应了分包到户的一家一户生产模式,这种小型农机具,使得田间作业的机械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是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时期,农机装备和农机服务都出现了令人瞩目的进步,数量急剧增加,马力逐渐提高,尤其是大马力农业机械,增长极快。

第五阶段,以2004年为界,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更新换代频率加快,大马力农机具大量增加,农业生产机械化率也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农垦系统,一些农场、管理区机械化作业率几乎达到了100%。

2 农业机械化给农业生产力带来巨大变化

自1978年我国正式开展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有了一种新的经营土地的模式。为了更好的去种植自己负责的土地,农民开始关注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如今,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我国绝大多数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途径。

农业机械化大大的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减缓了农民在农作上繁重的劳动,挖掘出人们农闲时间的剩余价值,农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农业机械化使农作物抗御天灾祸事的能力大大提高,保证了农业经济的稳定性。农业机械化对于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是一个重要前提,农业机械化也是现代农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座里程碑。

农业机械化对于巩固我国农业的地位,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将会成为我国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拉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大了我国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大有裨益。

3 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现实困难

3.1 劳动力转移困难 由于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和规模等因素的限制,农业劳动力很难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客观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另外,发展农业机械化对劳动力需求的数量减少,但素质要求提高。而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多,素质差。

3.2 资金困难 农业机械化的农机科研开发、投入生产和农民购买农机产品需要大量的资金。一方面,自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户为单位经营后,农业资金难以集中使用。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财政暂时拿不出很多的资金来投入农业机械化,这对农业机械化造成了很大困难。

4 发展农业机械化应注意的问题

4.1 实事求是,有差别地发展 我们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量力而行。

4.2 加快工业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工业以及其他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能吸收农村多余的劳动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创造条件。

4.3 拓宽投资渠道 实现农业机械化,需要大量的资金,离不开国家的帮助。

4.4 注意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农业机械的发展为解放生产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现代化农业机械的使用加速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采取相应工程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已经刻不容缓。

5 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的措施

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要根据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总体状况和实际需求,找准发展定位,多渠道增加投入,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强化科技创新为主要手段,提升效益和效率为主要目标,加大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力度,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速度、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沛县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

目前在沛县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一是菜农对机械化作业的认识。多数农民认为机械化作业达不到人工作业的质量,不愿接受。二是菜农在核算成本时,并不考虑自己劳动力成本,认为机械作业成本较高,一时接受不了。三是对于购买机械的机手来说效益不突出。四是设施农业对作业机械的要求较高。

针对如上问题,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了解农业机械的好处,提高对生产机械化的认识。二是建立示范基地,为设施农业机械生产厂家提品示范表演的场所。三是协调政府各部门,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四是积极改善设施条件,适应机械化作业要求。五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力。六是要求设施农业机械各生产厂家加强技术革新,保证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让用户满意。

篇4

可提高土地产粮能力实践中可以看到,通过机械化的应用,深耕、施农家肥,可有效提高土地产粮能力,产粮效能非常显著。其中,深耕作业可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的中下层变得疏松,促进土壤含水部位向下移动,从而增加土壤含水量。正所谓“深耕一寸土,多耐十天旱”,便是机械化应用的作用体现。同时,通过深耕作业可以增强土壤自身的透气性,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对消除杂草、病虫害等,也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通过机械化深耕施肥,可以促使下层土壤熟化,增加农作物根系的营养吸收能力和范围;改善耕层水、肥以及气和热条件,从而提高土壤地力,促进农作物根系的快速生长,提高粮食产量。

2、增加农作物抗害能力

农业机械化实现了防灾、减灾机械设备的支撑,对于减少各类病虫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实现粮食安全生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才能有效保持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丰产丰收,成为农业生产的核心。实践中,依靠农业机械设备,将现代工程、生物以及环境技术等进行集成化,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效率,这样才能确保粮食的安全生产。

3、农业机械化的具体作用

3.1可以实现防春旱目标通过秋翻、秋整地以及早春耕地作用,可以有效加深耕作层,使耕层土壤团粒结构更好,促使耕层最大限度地容纳反浆水分,堵塞土壤水分的大量散发;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水分的消耗,减弱表层导热,减缓地表自上而下的化冻速度。尤其是近年来,行走式抗旱播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有效地解决了春旱对播种产生的影响。

3.2抗夏涝、耐风刮

农业机械化耕整地,实现播种、拿全苗以及齐苗和壮苗的一次性,确保了后期发育,使农作物根深叶茂,这样就可以实现夏季抗涝、抗风以及抗倒伏目的。较之于人畜播种的农作物,植株倾斜超过60°的株数,可以有效避免减产34%以上。

3.3可以消灭病虫害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应用的不断深化,药剂机械喷洒技术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因机械喷洒效率非常的高,而且效果也比较好,所以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能,最大限度地将病虫害消灭初级阶段。

4、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可以促进技术转化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载体和物化,要实现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就必须依靠现代农业机械化。就国内玉米生产而言,玉米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程度实现了70%左右,大大提高了玉米生产效能,尤其是收获阶段的机械化效能更高。据调查显示,以农业机械为基础和载体,从精量播种、高效植保以及保护性耕种和秸秆还田等方面,实现了农业先进技术的大面积应用和推广,这主要得益于农机机械的应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水、种以及肥和药的应用效率,而且还有效地改善了现代农田耕地质量,对于挖掘粮食作物的增产潜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机械播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化肥均匀施在种床下,使农作物能够均匀地得到等量肥料,这是传统人力、畜力难以实现的。尤其是机械化精少量播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深施肥,从而使种、肥相互分离,从而大量地节约了肥料和种子。通过对比分析,机械施肥效果非常的高,一般比人力、畜力施肥效率高1.5倍,而且肥效还可有效提高大约17.5%。深施肥比种肥同床出苗率提高10%,肥效提高25%,节省种子10%,增产10%。

5、农业机械化可以有效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的劳动观念发生了变化,更多的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导致大量的土地闲置或者荒芜。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有效地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效化,无需全家老小齐上阵,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比如,传统模式下的农业生产,尤其是秋收时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而农机机械化生产可以大大缩短时间,只要一周即可基本完成收割,机收机翻同步进行,大幅度提供了粮食效能。

6、结语

篇5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粮食生产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185-1

1 提高地力

公主岭市采取深耕加施农家肥的方法解决提高地力问题,收到良好的效果。深耕首先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底墒。深耕可以疏松土壤下层,使土壤的含水部位下移,增加土壤的含水量,即增加土壤的底墒。农谚所说的“深耕一寸土,多耐十天旱”就是这个道理。其次能加强土壤的透气性,从而提高了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再次有利于消除杂草和病虫害。同时也能促进根系发育,增加牧草及饲料作物的产量。深耕可深层施肥,有利于逐步熟化下层土壤,增加根系吸收营养范围。深耕可以打破旧犁浅耕形成的犁底层,加深耕作层疏松土壤,并把地表的杂草、作物的残体和根茬埋到底层腐烂,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耕后耙地可以把农家肥均匀地混合到耕层中,扩大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动范围。从而改善耕层的水、肥、气、热条件,提高了土壤地力,扩大作物根系的生长领域,促进了作物生育。

2 培育壮苗

机械化播种做到了开沟深浅一致,种子定量均匀的落在湿润而平坦的种床上,覆土薄厚均匀并能做到先使湿土回位再覆表层土避免夹干,并实施机械化苗带重镇压技术,保墒性好。并且机械播种效率高,能够适时把地种在火候上。近几年,公主岭市又推广了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更好的解决了一次播种拿全苗、齐苗、壮苗的问题。

3 促进先进农业技术的转化

农业机械是农业科技的物化和载体,当前,从现代意义上来讲要精耕细作,必须依靠机械化的使用。以玉米为例,现在玉米实现了全程的机械化,机械化程度达到70%以上。近年来以农机为载体,从精量播种、保护性耕种、高效植保、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等这些农业的先进技术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主要依赖于农机的作用。提高了水、种、肥、药的利用率,改善了耕地的质量,挖掘了粮食增产的潜能。比如说机械化精少量播种技术,能够把化肥均匀的施到种床下,使颗颗玉米都能得到等量的肥料,是人、畜力所难办到的,而且机械化精少量播种能够做到深施肥,使种肥分离,节肥节种提高肥效。机械施肥比人、畜力施肥效率高1.5倍,肥效提高17.5%。深施肥比种肥同床出苗率提高10%,肥效提高25%,节省种子10%,增产10%。土地深松,能使玉米每亩增产200斤,水稻的机插要比人工插增产100斤。

4 增加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农业机械化提供了防灾减灾装备支撑,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为实现粮食抗灾夺丰收提供了有力的作用。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怎么样保持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保障粮食的丰产丰收核心要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两个基本问题。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承担起这两个使命。只有培育好农机手,才能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才能解决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只有依靠以农业机械为载体和引领,把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环境技术等等这些技术集成化,才能不断的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才能种好这个地。所以,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应用的重要作用。

4.1 防春旱

实行秋翻秋整地和早春耕地,加深了耕作层,增强了耕层土壤的团粒结构,使耕层能容纳较多的反浆水分,切断了表层的毛细管,堵塞了土壤水分散发的通路,减少了水分消耗,减弱了表层的导热能力,减缓地表由上向下的化冻速度。尤其是近几年公主岭市推广行走式抗旱播种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春旱影响播种问题。

4.2 抗夏涝耐风刮

机械化耕整地不但实现了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齐苗、壮苗,而且后期发育良好,根深叶茂,夏季既抗涝又抗风抗倒伏。与人畜播种相比植株倾斜大于60℃的株数减少34.4%。

4.3 躲秋霜

公主岭市无霜期仅为140天左右,秋霜来的早。同是最佳播种期播种,人畜力播种,开沟深浅不等,复土薄厚不均,苗出的有早有晚,不齐不全不壮。而机械播种苗齐苗壮苗全,秋季成熟早,可以躲过早霜侵袭。

4.4 消灭病虫害

公主岭市近几年推广了药剂机械喷洒技术以来,由于机械喷洒效率高、效果好,有效的提高了植物保护能力,把病虫害消灭在初发期。

5 缓解劳动短缺的矛盾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现在留在农村的农民在劳动观念上,也要有体面的劳动,有尊严的生活。机械化程度的水平,已经确定了农民的种植意愿。农民种粮不再是苦力活,提高了种粮的意愿,减少了土地的闲置。同时,实现农业机械化也加快了作业的进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现在不需要再男女老少齐上阵收割玉米了,依靠人力秋收要搞一个多月,现在我们大量的农机机械承担了秋季玉米收割的主要任务,只要一个星期左右就基本上收割完成,全国也就是20多天。并且机收机翻同时进行,使这个过程缩短15天的时间,赢得了宝贵的农时。机械化作业效率提高以后,为增产创造了条件。

总之,实行农业机械化,解决了人畜力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保证了大规模粮食安全生产,促进了粮食稳产高产。2011年全市粮食产量达60.5万吨,比2010年增长了1.46倍。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是粮食生产的先进手段和载体。

篇6

关键词 烟草生产;机械化作业;现状;问题;建议;陕西旬阳

中图分类号 S572;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077-01

旬阳县被确立为陕西省环秦岭“山地金”的特色品牌烟叶示范基地,已培育了逾4 hm2的优质烟叶基地。人工培育优质烟叶,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精准度方面都很难达到其严格的要求水平。因此,烟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烟草机械化也就成为使旬阳地区烟草农业达到新高度的转折点。

1 旬阳县“山地金”烟草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必要性

旬阳县在发展烟草农业过程中,已经在着力提高烟草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技术。烟草农业的机械化生产不仅结合了七匹狼烟草基地的建设,而且还依靠丰家岭烟草合作社,进一步开展了整地起垄、育苗作业、移栽植株、烟田管理、采收烟草、烘烤烟叶、拔杆等全程的机械化技术。旬阳县的近28.67 hm2烟田示范田,也已引入了烟草的播种机、烟草剪叶机、烟田覆膜机以及农药喷洒机、拔杆机等,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地推广微耕机、热风炉和起垄机等机械设备。当代烟草农业发展的关键就是其机械化的推广。当今烟草行业形成共识――没有烟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烟草行业的现代化。然而在实现我国烟草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中,当下仅局限在旋耕机、起垄机等为主的机械设备中,而其还远远不能满足烟草农业的发展要求,严重地阻碍了烟草农业的进一步的发展。烟草农业的机械化也是提高烟叶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机械化的应用,不仅可以在增收方面发挥作用,也可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节省水肥投入,进而降低了生产投放的资本,从整体上实现了节本增效。机械化烟草生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与传统的烟草作业相比,机械化生产完全取代了原有的纯手工以及简单人力工具等,降低了烟农工作的强度。且烟草种植期短,无疑加大了烟农的工作难度。而烟草机械化生产就可以节省栽培时间,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烟叶栽种。

2 “山地金”烟草农业的现状

在旬阳县的工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烟草食品逐渐成为其五大工业集群之一。而在农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烤烟也成为了近30年来的主要产业。旬阳县烟草行业的发展,不但使得该农民收入增加,也使得工业增产,整体上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及农业素养。旬阳县近30年烟草农业的发展,一跃收获了“西北烟叶第一县”、“陕西烟叶标准化示范县”、“国家优质烟叶示范基地县”等称号。其烟叶的种植规模也已扩大至全省的1/4,产量也已占全市的2/3。旬阳县这个拥有着40万农民的农业大县,烟农们凭借其智慧和勤劳,不断创造奇迹。旬阳县从技术、服务、管理等多个方面形成了具有该地区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的烟叶发展理念,并在此基础上,依靠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开拓了烟草农业机械化市场。陕西省开始对环秦岭的特色烟叶的开发施以关注,对旬阳县烟草农业发展的重视,无疑是该县烟草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新契机。旬阳县在人才技术成熟的情况下,将大力利用农业机械化模式生产烟草。

3 “山地金”烟草农业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

3.1 烟草农业机械化推广较难

对于大多烟农来说,单位面积种植的烟叶收入虽然较高,但是由于烟草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其投入的劳动力相对较多,劳动的强度也很大,这就导致了烟农种植的烟叶规模不能扩大化,收入也普遍较低。如何攻克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成为了烟农进一步发展烟草的关键。当下的烟草机械化能够实现耕地、整地、施肥、起埂等机械劳作,以及中后期进行的中耕、植保、采摘、烘烤等机械化作业。因此,整体来说,旬阳县烟草机械化程度较低,且其适应性较差,普及推广的面积也较小。这些原因直接阻碍了旬阳县当地烟草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3.2 多丘陵地貌阻碍烟草机械化的发展

由于旬阳县属于多低山、丘陵的地貌,耕地层相对较浅,交通不便,机械设备的适应性较低,加上烟农文化水平的限制,增大了农机的推广难度。再加之烟草农业的机械种类较少,机械化程度相当低,也直接影响了烟叶的生产效率。旬阳县的丘陵地貌,影响了该地区烟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烟草农业机械化基础相对较差,远不能满足烟草生产的要求以及农村经济创收的指标。

4 制约旬阳县烟草机械化发展的原因

旬阳县烟草机械化难以形成规模,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1]:一是农机的结构不合理,设备大多老化、陈旧,超期运行使得烟草效益降低。二是烟草农业机械产品的种类较少,且配套农具也不多,功能单一化,部分烟草机械的功能也不强,服务的范围局限性大,作业率低等,都是影响烟草生产综合效益的因素。三是烟田的配套基础设备建设滞后,丘陵烟区多为贫困地区,当地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连片的烟草田也缺少被硬化的机械耕道,导致机械设备很难进行田间作业,进而制约了农田耕作的机械化进程。四是烟叶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不高。烟农的文化素质相对不高,使得当地的烟草生产水平相对落后[2]。大部分烟草机械对烟(下转第79页)

(上接第77页)

苗及烟株的整齐度等的技术要求较高,而丘陵烟区的烟草机械较难推广,很难达到机械设备正常工作的条件。虽然当地有少部分烟农购买了烟草机械,也会因为当地标准化的程度不高而影响效益[3]。

5 建议

促进旬阳地区烟草农业机械化的重点就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的原则,要改变烟农传统种植的观念,创新发展的思路,并且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烟草机械化的发展。一是认识到烟草机械化生产对烟草发展的益处,让烟农认识到机械化发展的必然性。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烟草的宣传力度,大力营造出一个烟草农业机械化的良好环境。三是加大烟草农业部门和烟草生产部门的合作,优势互补,提高烟草农机化水平。四是提高烟草农机的多元化,增加烟草机械种类,并且考虑旬阳县地貌等因素,多引进适于当地烟草生产的机械。五是注重烟草机械设备的维护和升级,保证烟草农业机械服务体制完善,并注重对烟草农机大户的培养和扶持[4]。

6 结语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优质、特色的烟草农业的不断发展,使得旬阳县烟农收益颇丰。烟草生产对农机化新技术、新设备的需求,为烟草农机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烟农们应该大力推动烟草向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发展。

7 参考文献

[1] 徐金花.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95-103.

[2] 姬便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4):130-132.

篇7

关键词:现代生产;特点;农牧业;机械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062

现代机械化生产的农牧业,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畜商品率等,来实现农牧业的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为了使农牧业生产可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农牧产品的发展方向,应该更加着重强调其多样化、优质化、高效等等,使其符合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农牧业的机械化生产和发展,应该也要根据现代农牧业的发展,不断的做出调整,以便加快农牧业机械化的发展。

1 新疆阜康市城关镇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业基础设施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

新疆阜康市城关镇农业机械化生产和建设起步晚,其农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所以大型、高端、精准作业的农牧业的机械和工具都无法适应本地生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机械化作业的推广和应用[1]。

1.2 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

新疆阜康市城关镇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和投入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补贴资金投入。还有部分是农牧民对农业机械工具的自我投入。新疆阜康市城关镇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资金投入十分不足。大型、高端、精准作业机械保有量很少,并且土地也都比较分散,无法实现大规模化的作业。这都严重的影响其现代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制约了其整体经济的进步。对于农牧业机械使用的推广,以及整体的发展状况,还远远达不到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2]。

1.3 政策不够重视,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

目前,新疆阜康市城关镇的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惠农政策。但是,在现代化的农业发展角度来看,还有很多不足。所以,地方的惠农政策,还需要继续加强和完善。不断的激发农村农牧民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农牧业的机械化发展。

1.4 农机技术员技术水平不足,影响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

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农业机械的使用率不高的原因是很多都是基层的农机技术员技术能力不足。在农业机械工具的使用以及后期的维护保养等工作整体水平不足,这就很大程度上的降低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制约了新疆阜康市城关镇农机化的发展。

2 从现代生产特点看农牧业机械化发展方向

2.1 提高机械化对农牧业综合生产力的支撑作用

为提高新疆阜康市城关镇的农牧业机械化生产力。需要重视机械化在农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大力的开展机械化作业,加快机械化建设的步伐。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工程技术的推广。积极扶持和推广大型、高端、精准的机械化作业,以及其配套技术。对于机具的更新换代,全力推进现代化的生产。通过地方政府优惠政策扶持的优势,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和机械化技术。要注意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尽快实现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2 坚持机械化农业发展道路

新疆阜康市城关镇的农业发展中,由于其受气候的作用影响,其重要的作物都是旱地作物。针对这点,就要注重去发展旱作农业机械化。要使用符合干旱缺水地区的蓄水办法,使用免耕种植等机械化技术。对有效的旱作农业技术与机具进行推广应用。发挥农业机械在旱地作物生产上的作用,提高旱作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旱作节水农业机械装备质量,进一步推广节水灌溉等一体化的机械化滴灌技术。

2.3 不断推广农牧业机械技术的应用

推广农牧业机械技术的应用,需要掌握好关键的机械化作业技术。把握好现代化技术的农业发展方向,选择科学合理的机械化生产方式,提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机械化水平。研究和解决大棚温室智能化技术也是整体技术关键和重点,提高产品的商品率。

2.4 提高农区畜牧业机械装备水平

在新疆阜康市城关镇的农区畜牧业发展中,需要不断的积极推广规模化的机械养殖和经营模式。政府采用优惠政策扶持农牧业的机械化大生产。实现从饲草种植,到后期加工和运输的机械化模式。重点是大力发展一些优质饲料的生产,缓解牧区饲草不足的问题。

3 结 语

本文主要是探讨了从现代生产特点看农牧业机械化发展方向。对于农牧区的合理化机械作业,进行了一些讨论。在农牧区域的划分上,不同的地区可以使用与其相符合的机械化发展模式,从而更好的实现农牧业生产机械化,形成一个标准化的机械化作业系统。

参考文献

篇8

1.1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机械化是以先进化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工具,来替代传统的人力或者畜力生产,从而使得翻土平地、抗旱抗涝和播种施肥等,这些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的农业活动的效率能够大幅提升,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采用农业机械化设备工具,农业活动中的复种指数能够大幅提高,许多地方能够从原本的1a1熟的模式,升级转变为1a2熟甚至1a3熟,大幅提高了土地的生产效率,从而整体上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采用农业机械化设备工具后,相比于传统的人力或者畜力生产,能够更有效准确地把握播种、施肥和喷洒药剂的时机,从而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产品质量,进而也能够间接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科技化的基础条件。在农业活动中实行了机械化后,能够有利于农业活动中高科技技术手段的应用,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2农业机械化能够使农业生产活动呈现规模效益,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通过先进化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工具,来替代传统的人力或者畜力生产,能够有效提高农业单位生产活动的机械作业量,降低农业单位生产活动的机械损耗量,从而更好地将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生产活动的规模效益联系在一起。通过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应用先进化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工具,可以有效突破我国传统的以家庭的农业经营规模为限的小农生产模式。通过大型的先进化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工具,实现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活动运作,进行农业规模化的生产,进而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活动单位规模的成本。农业机械化的采用势必与农业的规模化生产相互促进,通过先进化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工具进行规模化的农业生产,能够在规模化的条件下,更好地配置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各种要素,通过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生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获取农业机械化的规模效益,进而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1.3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解放农村生产力,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推广农业机械化,势必将大幅降低农业生产活动对于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进而能够有效解放农村生产力,降低农村劳动力对于农村土地的依赖程度,为农村生产力提供从事其他工作的机会,进而有效地为农村劳动力增加收入,促进农业经济整体的发展。通过农村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推广,有效地解放农村生产力,这些农村生产力可以脱离土地,在农村内部从事养殖和培育等高附加值的非种植类农业活动。这些农村生产力也可以转移到城市中去,参与城市建设,既能够增加农村劳动力的收入,又能够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最终不仅起到了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壮大。

2通过农业机械化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2.1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政府必须出台相关的政策,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农业机械化。深化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理念,充分调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工作人员,在充分结合实际农业机械化需求的基础上,做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的研发与推广工作,进而起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要坚持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的自我研发与技术引进共同发展,不仅实现农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有效合作和共同研发,更要适时引入和吸收国外农业机械化方面先进的科技,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有突破性的进展,促进农村经济取得突破性的发展。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项目,促进农业机械化设备水平的提升。升级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装备规模,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手段,推进农业机械化设备和科技水平的整体优化升级,最终通过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2加大对于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近些年来,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但仍旧很多偏远的农村区域没有充分实现农业机械化。想要通过农业机械化来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要加大对于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让广大农村都能够充分地实现和应用农业机械化,提高农村地区土地的生产能力和劳动力的产出效率,进而促进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当在财政政策上,对于农村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采取一定的政策倾斜,成立农业机械化的专项基金进行运作,给农业机械化以一定的资金支持,为广大农民购置农业机械,提供切实有效的国家和地方政策保障以及资金减免和补贴。也要根据我国各地农业发展的不同格局和不同特色出发,结合各地农业机械化的实际情况,着力提升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水平,最终促使我国各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整体提升,促进农村整体经济协调平衡发展。

2.3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推广,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活动的生产效率,也引发了农村社会的劳动力、社会发展态势以及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的变化,因此,想要通过农业机械化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推广,大幅降低农业生产活动对于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使得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应当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机制,妥善解决农业机械化所引起的剩余劳动力问题,进而有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将农业机械化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也缺乏切实可行的规范制度对于农业机械化进行管理,因此,应当建立明晰的规章制度来对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推广进行规范与管理,以更好地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由于农民的学识水平普遍不高,目前还存在着对于农业机械化重要性认识不足和农业机械化设备使用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要加大力度,提升农民对于农业机械化的认识与使用能力,提升农民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整体素质,最终实现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的目标,使农业机械化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结束语

篇9

随着农业结构的的调整,土地所有制的变更,大型拖拉机作业已不太适应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农业生产。因此,为了适应调整后的农业结构,小型拖拉机随之问世,并且其保有量逐渐增加。现在运用于农业生产及运输业的小型拖拉机、农用专用车,在农机市场已占主导地位。小型拖拉机及农用专用车,无论从价格上还是适用性上,都符合当前的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地位,特别是小型拖拉机具有双重作用。农忙时用于农业生产,农闲时加入运输行业。小型拖拉机及农用车的普及运用,是新型农业结构的必然产物。小型拖拉机对普及一家一户农业生产单位的农业机械化起主导作用,没有小型拖拉机作业于农业生产,新的农业结构下的机械化很难实施,农业生产将滞留在落后的农业生产水平上,所以新的农业结构又要依靠农业机械化来带动才能向前发展。近几年来春旱连年不断,小型柴油机及水泵又逐渐走进每一农户。就地打井浇地抗旱已成为近几年春播时的新任务。水利建设及保护水资源,创造良好农业生产环境已是当务之急。而要完成上述工作,必须有动力机械的配合。

2用于农业生产力的农机具

2.1耕整地环节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所有制的改变,耕整地作业机具也必须更新,由过去的大型宽幅作业机具转为小型窄幅作业机具,以适应新形式下的农业生产。这种改变,正是应合于农业结构的结构。我们知道,土壤整地是农业生产基本环节,而耕整地过程必须由农业机械才能完成,所以,无论是农业结构怎样调整,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都必须依靠农业机械完成。双向梨及全方位机械深松技术的问世,又创造出新的耕地方式,为了粮食生产上新台阶创造出良好的土壤基础。所以农业机械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而变化,同时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生产,又为农业生产创造新生机。

2.2播种机的更新换代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关系

过去使用的播种机多为六行,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这种宽幅播种机已不适应一家一户的田间生产,它以逐渐被小型播种机所淘汰。现在小型播种机已占领播种阵地,且播种机的播种性能越来越好,播种质量越来越高,机械化精密播种已成为现实。机械化精密播种机的问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节本增收的功效,充分体现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服务与导向作用。精密播种机的产生与利用,给一些农艺方面提出了高要求。

2.3其他生产环节

目前中耕机具也是以单、双行为主,收获机也由过去的大型收获机向小型方面转移,这都是为了符合当前的农业结构。小型脱粒机的发展,也是适应一家一户农业生产单位的又一体现。小型玉米脱粒机给农民带来很大的方便,确保了粮食的及时上缴与出售。

3农业机械化随着作物布局及种植方式的调整而不断更新发展

当大田作物以玉米为主时,利用玉米生产的播种机、中耕机、灭茬机等一系列机械发展得很快,玉米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有些发达地区,种植玉米已达到全盘机械化。同时,人们也不断地挖掘玉米生产潜力,不断地寻找玉米高产的种植方式发生变化时(如大垄双行、玉米与矮棵作物间种等),玉米生产作业机具也有所改变,以适应其生产。近几年,有些杂粮作物种植面积有所扩大,那么,适应各种种植作物的农业机械也将随之发展,以满足并适应不断变化的农业生产结构。

4新的农业增产增收技术,必须依靠农业机械化完成

篇10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粮食产量;检验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化农业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对于提高粮食产量、解决少数地区温饱问题、协调全国粮食分配、拉动农村经济等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核心环节。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的出口额增加意味着我国粮食产品的国际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这从内外两个角度加大了我国对粮食产量的进一步需求。粮食产品生产率的提高需要依赖高水平的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与粮食产量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农业机械化与粮食产量关系进行研究,以期正确制定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促进我国农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粮食产量的提高会引致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即在长期均衡关系内粮食产量的提高对农业机械化进程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和预测能力。相反,短期内粮食产量的提高对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不明显。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是长期效应,短期内仅仅存在提高生产率作用,这种结果说明粮食产量的提高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长期结构调整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形成机械化服务规模效益。

在过去我国机械化的提高对粮食产量的提高长期促进作用不明显,这与发达国家的一般发展状况不同,其中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基本农田属于家庭小规模化,大规模化的农业机械效应很难形成,但短期内却可以提高作业生产率,这是我国固有的农业生产特点。同样分析结果也显示虽然农业机械化规模与作用结构不断扩大,但对粮食产量的生产并没有演变成有效刺激,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这与我国农业生产制度是有一定关系的,小规模的家庭承包很难形成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规模效益,又由于生产性农田人均基数小,使得多方农业生产者就更难合作寻求粮食产量的突破;其次,由于我国生产性农田地势及种类多元化,既有肥沃平坦的,也有农林性质的,更有阶梯型山地性农田,这就导致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标准繁多。如适用湖北平地的小麦农用拖拉机就不能适用广西山地,所以农业机械化很难对粮食产量的长期提高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大型设备费用较高,使得农民短期内很难接受,也使大多数生产者依旧停留在家用小型农业机械上,生产效率长期内不能提高,这就使得其长期内对粮食的生产促进作用不明显。

通过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与粮食产量关系的实证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产量的提高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长期刺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提升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形成农业机械化服务,促使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粮食产量增长和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经济水平日趋提高,最终惠及农业生产者。但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粮食产量的长期增长促进作用不明显,仅仅存在短期生产效率的加速作用。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的农业生产制度、生产性农田的特点和生产性农业收入水平有关。为了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事业的科学发展,使得农业机械化与粮食生产按照同步发展规律的要求协调发展,良性互动,最终我国农业发展才能走上更好的科学化道路。为此我们提出以下两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