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1-26 17:3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村官工作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大学生档案管理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一)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查阅服务
大学生档案记载着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情况,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生过去人生经历的记录,是毕业生用来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最有权威的资料;而对用人单位而言,完整的大学生档案可以为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奠定基础,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可以用来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做好毕业生档案传递工作
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毕业生档案传递工作。当毕业生毕业时,大学生档案通过转递工作与学生就业实现同向流动,实现“人档合一”的档案管理要求。转递工作结束后,意味着学校对毕业生的管理工作也就此告一段落。
(一)大学生对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笔者了解到在很多高校,大学生平时没有关心档案去向的意识,只在用人单位要调档时,才去想办法查询其去向。学生的建档意识也比较薄弱,平时老师让学生填写各种表格时,会出现用圆珠笔填写,身份证号码填错等问题。很多学生平时不注意收集材料,对于自己入团、入党时间不清楚,何时担任什么职务,获得什么奖励,也没有记录。
(二)大学生档案管理缺乏标准,不规范
档案材料不健全,如毕业登记表没有毕业生本人的签名,学生成绩单没有教务处的盖章,甚至有很多是复印件。档案材料没有标明日期,导致排序工作无法进行。
(三)大学生档案管理的技术相对落后
在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虽然有很多高校已经采用了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当大学生档案大部分还是以手抄为主,这就导致档案的收集、查询和传递工作变得不是很便利。
(四)缺乏专业性的档案管理人才
目前,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大部分是由高校辅导员兼任的,这些人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而且还要从事其他的学生工作,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很难投入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有些大学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但都是安排的家属和闲置人员,不懂得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别提信息化管理档案了。
三、加强大学生档案管理的应对措施
1、加强大学生档案自我管理意识教育。一方面把培养大学生档案自我管理意识作为“大学生素质扩展计划”的内容,把档案基础知识学习列为大学生必选课,从而系统而又全面地对大学生进行档案基础知识教育,让大学生明白档案的价值,提高档案自我管理的意识。另一方面,在高校要大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开设档案知识的讲座,传授档案知识,提高学生的档案意识。
2、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使档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高校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依照《档案法》制定本校的《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细则,使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篇2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现状;制度;对策
“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当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大学生“村官”计划正是应于这一问题的解决而“出世”的。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若能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才能,势必能使大学生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农村建设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来保证,而大学生“村官”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人才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大学生“村官”计划不仅有利于大大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而且有利于加快农村的经济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保障。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学生“村官”,大学生需要新农村。
一、大学生“村官”问题现状
大学生“村官”是指政府通过严格考核程序在高校中公开选拔优秀应届毕业生,派驻到农村党支部或村委会担任村官,协助处理农村工作,故又称选聘生。大学生“村官”计划有着吸引人才进农村,促进新农村建设、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等积极意义,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村官”存在自身缺陷
1、思想认识欠缺,扎根农村决心不够
担任大学生“村官”,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而做出的选择,有的则是被大学生“村官”的相关优惠政策所吸,而非大学生自身的理想发展方向。不少大学生本身就来自农村,向往在大城市发展,他们选择“村官”到农村工作,大多是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态度,一旦有机会,大多数大学生“村官”会选择离开农村,往城市或更高职位靠拢。在缺乏良好、有效政策的引导下,大学生“村官”能够很好地融进农村,干出点“名堂”的人还是少数,反而有不少人陷入了工作和生活的困境:在农村无法发挥力量,离开又很难找到合适的去处,进退两难。大学生本身思想认识的欠缺或错位,扎根农村的决心不够,使他们本身并未对大学生“村官”制度有清楚的了解和认识。
2、工作职责不清,出现“水土不服”
由于人际关系难处理、利益纠葛较多和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大学生进村第一年多数面临工作难以“深入”问题。在选拔分配大学生“村官”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专业是否对口问题,难以对乡村管理“对症下药”,导致大学生到农村后自我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只是作为村支书和主任的助理,整理资料等等。另外,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岗位设置不清楚,职责不明确,角度很模糊,工作难开展。
(二)大学生“村官”制度的缺陷
1、东西部农村地区差距大
由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尤其是边缘地区农村和发达地区农村,导致大学生“村官”在待遇福利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在理论上按照国家制定的待遇标准,实际上,在地方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尤其是财力限制,在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后能发到手中的数额已经很少。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资源分配不均,东西部差距明显,而且社会医疗福利保障等政策不健全等导致落后地区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大学生“村官”队伍。
2、缺乏相关保障措施
除了少数的大学生“村官”可以留任外,其余的大学生的去向成了一道难题。合同期满后,大学生成了过期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方面困难重重。虽然大学生“村官”有一些优惠政策,如:参加公务员考试或事业单位招考,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用等,但基层工作琐碎而复杂,大学生“村官”鲜有充裕的时间专注学习。大学生“村官”期满后到底如何管理,期满后出路在哪里等相关保障措施的不完善和缺乏导致大学生工作难安心。这也使得村干部、村民觉得大学生“村官”是“临时工”,不会长久在本村工作,不愿也不敢把本村重要工作安排给大学生去做,使得双方难以进一步沟通、融合。
二、大学生“村官”存在问题原因剖析
(一)大学生“村官”问题现状的主观原因
大学生“村官”对自身角色定位不清,对“村官”工作思想上存在误区。相当多的大学生为逃避就业的压力而选择当“村官”,把当“村官”作为一种更好发展的跳板,心态没有摆正,因而无法真正服务农村、投入到农村建设中。此外,不少大学生“村官”自身能力不足,缺乏良好的指导、培训,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大学生“村官”问题现状的客观原因
农村内部情况复杂、问题矛盾多。农村村民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封建思想还较浓厚,家族观念,宗族利益往往放在首位,加上大学生与村民存在生长环境不同、语言差异等原因,交流、沟通起来不是那么顺畅。此外,大学生大多涉世未深,处事能力相对有限,而大学生“村官”是直接面对群众,当面解决群众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有的问题甚至非常棘手,连经验丰富的村干部都难以招架,更何况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更有甚者,由于大学生“村官”并不属于公务员,也不是真正的村干部,一些地方的村干部往往只把大学生当做秘书或文员来对待,总是安排大学生“村官” 打字、送材料等琐碎之事,并不让大学生干实事,埋没大学生的才能。
三、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对策
篇3
一、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上的“扎根”问题。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原因较多,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就业的考虑。调查显示,许多大学生认为担任“村官”是在就业压力下的无奈选择,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仅占四分之一左右。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工作,是由于上级党委政府在招聘前的一些优惠承诺,这些大学生表示在担任一段时间“村官”后,会通过考公务员、考研、提拔等途径,尽管脱离农村基层。可以看出,到农村担任“村官”,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选择。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教育引导大家在思想上扎下根来,集中精力、发挥聪明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有所作为,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职责定位不明确,工作上很不适应。“大学生村官”非官非民,担任助理这样的虚职,并没有多少实权,最终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支书或者村主任手里,有什么想法,想要开展工作,要是得不到其他村干部的支持也只能无可奈何。一些地方的村干部不想让“大学生村官”插手本村的事,一般就安排其打打字、写写报告、会议记录,送材料诸如此类的琐碎之事。“大学生村官”只是个摆设,大学生的才能没有得到真正发挥。
(三)对大学生村官缺乏有效管理。虽然出台“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考核管理办法,但管理和考核机制还很不健全,导致部分乡镇以轮训或中心工作需要的名义挪用“大学生村官”,做免费的劳动力,把“大学生村官”安排到乡镇一级打杂,严重违背了大学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本意。另一方面,对“大学生村官”缺少必要的配套技能培训,自己对当地的情况、如何做工作、工作的困难一无所知。
二、建议及对策
一是出台刚性规定,破除模糊身份。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身份,是使用和管理好这个群体的首要条件。“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中央的导向性政策,相关规定很灵活的,这给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出相应政策,留下很大空间。当前应当按照中央《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精神,依据“先定身份、后定行为”的原则,尽快出台刚性规定,对“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进行科学界定,使“大学生村官”的干事创业、使用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篇4
关键词:需求理论;大学生村官;制度建设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总体上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生理上的需求,包括衣食、住房、基本生活保障、等。第二层次是安全上的需求,包括人身安全、职业安全、经济安全等。第三层次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友谊、情感和归属的需要。第四层次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他尊。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胜任感、成就感等。人们一般按照这个梯级从低级到高级地来追求各项需要的满足。
二、从需求层次理论解析大学生村官计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待遇偏低
当前大学生村官的薪酬待遇总体上还比较低,而且各个地区存在不平衡问题。中央财政按照东、中、西部地区人均每年0.5万元、1万元、1.5万元的标准给予补贴,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承担,各地方财政补贴的标准因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各有不同。以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省慈溪市为例,“月基本报酬掌握在800元左右,试用期满后由镇统一办理社会保险,其费用由镇村共同负担,对市级贫困村涉及财政作适当补助。”[1]也就是说试用期过后基本工资在800元左右,加上奖金及其他补贴,基本在1500元上下。这一工资收入低于慈溪市平均水平,属于中低收入。西部和中部地区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水平比东部还要偏低。较低的工资水平无法满足大学生村官的基本生理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到农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安全感匮乏
大学生村官的不安全感主要源于工资收入水平低,福利待遇差,不足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尽管各个地方出台了一些社会保障政策,并规定大学生村官任职期间的社会保险按照当地全额事业单位在职管理人员政策标准执行,但是大学生村官享受到的社会保障项目不健全和社会保障水平低却是一个事实。
(三)社区归属感弱
“社区归属感是指社区居民对本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的感觉”[2]。多数高校毕业生,尤其是生于城市和在城市长大的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时,会面临着极大的不适应。城乡文化差异大大降低大学生村官的社区归属感。在农村长大的大学生村官,由于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大学时期是在城市度过的,“家庭—学校”式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使这些农村大学生脱离了真正的乡村生活。所以,同样面临着难以融入农村社会的问题。
(四)角色认同度低
1.自我认同度低。大学生村官身份非常尴尬,如果是农民,他们没有土地;如果是工人,他们不享受工人待遇;如果是政府工作人员,又没有编制,工资待遇相差甚远。身份的尴尬严重削弱了大学生村官对自身权威主体性的认同,他们往往很难将自己定位于能给农民带来实际利益,并得到村民认同、最终可以融入到村委决策层,并实现自己价值的“官”,而只是将村官职业作为一个缓冲就业压力的暂时职业。
2.社会认同度偏低。社会对大学生村官的期望值较高,但是,现有大学生村官的知识和能力的确存在缺陷。从专业领域看,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村干部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有4%,其他专业的为96%,有一些竟为数学、外语、天体物理专业的。”[3]从工作经验看,78%的为工作1~3年或刚离校的大学生。从发展趋势看,直接从学校毕业应聘的比重在加大。在现实的供求不平衡情况下,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均面临管理能力、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迅速提高问题。社会对大学生期望的过高与大学生村官难以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社会认同度偏低。
(五)价值满足程度偏低
大学生村官的胜任感和成就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大学生村官的价值实现度。所谓价值实现度,“指的是大学生在农村基层岗位上,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村基层建设作贡献的程度。”[4]“当前大学生村官自我价值实现的情况如下:大学生履职后,很难参与到具体工作中,基本上没有发挥自己价值的占总数的4%;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日常工作,自己的价值发挥得很少,占总数的40%;另外有40%的大学生村官认为,除了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以外,还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做出特殊的贡献;有16%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完全扎根基层,已经成为农村基层建设名副其实的带头人。”[4]三、大学生村官制度建设的对策分析
1.建立和完善动力激励机制。要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较好地满足大学生村官的合理需要。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最为关键的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种动力激励机制。
具体来讲,所谓的动力激励机制主要包括两大内容:一方面是物质性激励,它是指以实物形式的给予作为激励手段,如金钱、物品、生活待遇等等。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大学生村官的薪酬待遇,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满足他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另一方面是精神性激励,它主要是指以授予某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或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给予认可、赞赏等作为激励手段,如荣誉称号、奖状、奖章、尊敬、表扬等等,这些主要用来满足大学生村官的精神需要。大学生村官,与其讲是一种功利性角色,不如说是一种表现性角色,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对那些优秀大学生村官不仅要给予物质奖励,还要多给予精神激励。
2.建立和完善各种保障机制。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保障机制为其保驾护航。首先,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财政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强监管,使优惠政策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其次,要做好大学生村官的社会保障工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内容,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第三,政府的相关激励承诺一定要保证兑现,这样才能让真正优秀的大学生回到农村并扎根农村,用自己所学服务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3.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人才培养机制。目前,大学生村官在不同地区普遍存在社区归属感弱和社会认同度低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大学生村官自身素质不高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有些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的思想动机不纯,有些大学毕业生仅凭一时冲动便到农村任职,对农村社会环境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很难快速融入农村社会,开展各项工作。有些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农村干事创业困难阻力比较大,一旦干不出成绩,便会失去民众信任,使其社会认同度急剧下降。
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村官人才培养与培训方面的重要作用,当务之急是革新大学生村官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大学生村官人才培养机制,为新农村建设输送既懂管理又具备适应农村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4.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的流动机制。流动机制是指大学生村官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的制度。健全流动机制,为聘任期满后的大学生村官创造更好的发展前景。为此,我们要建立富有弹性的流动机制,给予大学生村官更多自主择业的权利,保障期满后“大学生村官”去留的自由选择权。三年合同期满后,如果工作需要,本人也愿意,可以续签合同,继续留在村里工作;如果本人希望到其他地方发展,也可以自愿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此外,基层政府部门应当推荐优秀大学生村官直接进入选调生队伍序列,鼓励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满后参加公务员考试,并给予适当的政策照顾。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考虑在政府机关和乡镇、区县的一些部门充实新的管理人员,拿出部分职位,提供给一些合同到期的优秀大学生村官。
5.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大学生村官政策已经历时十三年,但是目前还没有一部关于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出台,由于法律依据上的缺失,容易造成对“大学生村官”合法权益的侵害。例如,海南省不少县曾经组织招聘一批“大学生村官”,由于缺乏法律规范的制约,所以在个别县里有些“大学生村官”连身份都得不到承认。虽然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曾指出,“从2006年起,国家每年有计划地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就业。到农村就业的,可通过法定程序安排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相应职务。”但是目前这一程序并没有法律依据,导向性政策虽能够灵活适应客观情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却缺乏法律所具有的必要的约束力与确定性。
另外,“大学生村官”政策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之间的衔接存在疏漏之处,其突出表现是“大学生村官”身份所面临的尴尬。目前的《村委会组织法》规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致性原则”,外来大学生群体不具备选举资格,自然也不具备被选举资格,从而失去进入村级领导层的机会,这样的法律规定不利于非本村的外来大学生扎根本村。新农村建设要取得长足发展,今后《村委会组织法》的修改或制定新的《村民自治法》,则应该充分考虑到非生源地大学生村官的权益问题。
参考文献:
[1]慈溪市选拔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实施办法[R].慈溪人事局,2000:第60号.
[2]风笑天,等.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91.
篇5
1.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和任用机制。
(1)完善的选拔体制。选拔要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要有合理化和科学化的选拔标准,不能带有歧视性要求,并要保障选拔的有效性和合法性;通过严肃、严格的选拔程序,选出真才实学的优秀大学生到基层服务,以保证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需要注重很多细节:
(a)应挑选能吃苦、理解农村生活并且愿意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自身价值的大学生;
(b)最好将大学生村官安排在自己家乡,因为他们了解家乡人的思维习惯、民间风俗,思想感情上容易沟通,开展工作会更得心应手。
(2)加强选拔过程的透明度。向公民公开选拔流程、经过和结果,加强群众和媒体的监督。
2.解决大学生村官的身份问题。
(1)解决法律层面的身份问题。
(2)如果大学生村官在工作满一定的期限后,仍然愿意留在当地,继续奉献自己的才能,这就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没有当地的户籍,能否参与村委会的改选。我认为,应当对相关法律法规作一定的修改或补充,使得继续愿意留在当地服务的大学生有资格参加村委会的改选,给有热情的大学生一个正当的名分。
3.加强对大学生村官任用的监督评价。
(1)分期评估,循序渐进。大学生融入到基层实践工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该在其工作的适应前期、成熟中期及其发展后期进行相应的效绩评估监督。
(2)注重过程、成果的综合考评。一套完备的评估体系不仅只是重视其计划实施的结果,也包括在其具体工作过程中根据计划实施中存在的缺点或错误,适时改进,不断充实和完善。因此,“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各地实行过程中,地方政府应根据各自实施的情况,对原有的政策措施作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3)政策透明,群众监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应从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并积极倾听和采纳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坚持以群众的监督评估为客观标准,实现政策的透明化、公开化和科学化。
4.各级政府应为大学生村官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不能只让大学生们停留在配角和附属地位,要重视对他们的培养,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5.根本保障:健全管理机制。完善管理机制,建立起一套适合新时期大学生村干部的管理机制,是保障他们发挥作用的重要一环。
6.保证大学生村官的参政、议政的权利。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决策组织,是一种开放、民主的态度。大学生村官参与决策符合时代精神。
真正将大学生发挥的作用落到具体的岗位上,确定其参与决策的机会,参政、议政的权利。从国家长远利益来说,他们只有在下面真正放开手脚干,才能达到为基层注入活力和新生,才能为国家为农村为行政
体制改革,为政府效能提高也为他们自己的发展最终解决问题,这样才是整体效果和综合效益的体现。
7.保证大学生村官职位的稳定。确保他们在挂职期间职位不会出现变更。
8.提供财政补贴。
国家财政应按照一定的比例提供相应的补贴,以解决好因大学生村官上任而带来的地方财政问题。这一问题的顺利解决,有利于带动更多大学生去当村官的积极性。
篇6
行政村团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领头雁”,对推进新时期下共青团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村团支部书记队伍建设,__x团委对我镇的村级团支部书记队伍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设想。
一、村团支部书记队伍的现状分析
__x下辖14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配备了一名团支部书记和两名团支部委员,团支部书记都是由进入村班子的人员所担任。从大部分团支部书记的工作情况来看,基本能够完成镇团委布置的相关工作,但是也有少数团支部负责人对共青团工作的新要求表现出不适应,存在着一些问题。
1、团支部书记年龄偏大,创新意识不强。据统计,全镇14名村团支部书记中,28岁以下的仅3人,占21.4%;28?35岁的有5人,占35.7%;35?40岁的有4人,占28.6%;40岁以上的有2人,占14.3%。面对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新变化,一些年龄偏大的村团支部书记在思想观念上不能及时更新,不能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缺乏创新思维、开放意识和对团工作的激情。
2、团支部书记文化偏低,综合素质不高。据统计,全镇14名村团支部书记中,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含初中)的有1人,占7.1%;高中文化(含中专)的有8人,占57.1%;大专学历的有5人,占35.8%,但是其中只有2人是全日制高等院校毕业的。文化水平的偏低,造成部分村团支部书记政策理论水平不高,实际应用能力不强。
3、团支部书记条线过多,作用发挥不大。由于村团支部书记是由进入村班子的人员所担任,因此都身兼数职,如兼任民兵连长、统计等等,最多的一人身兼民兵、民政、慈善等九职。多条线的工作使他们真正花在团工作上的时间很少,普遍对团工作缺乏热情,被动应付。
二、村团支部书记队伍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村人才外流,缺少年轻干部。随着城市化的加快,价值取向的变化,农村的年轻人才纷纷走向城市,几乎很少有人愿意扎根农村这块土壤。留在农村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和妇女儿童,致使年轻有才干的农村干部人选偏少。
2、缺乏系统培训,素质提高不快。虽然近几年上级部门比较重视干部培训工作,但是对村干部的培训重心还是放在村主要负责人身上,对村团支部书记的培训较少。在培训内容上,比较注重业务知识培训,缺乏政治理论、能力素质的培训,实用化倾向的培训使得村团支部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不快。
3、村班子职数少,条线分工较多。我镇14个行政村中,村干部职数最多的村为7人,最少的只有4人,而就是这些人,要分担包括农业、土管、卫生……等近33项工作,因此每人必须多头兼职。而团支部这项工作,在农村的各项工作中相对属于不被重视的“弱势工作”,因此使得部分兼职的村团支部书记被动应付。
三、探索由大学生“村官”担任村级团工作
针对村团支部书记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镇团委认为由大学生“村官”担任村级团工作,既能化解存在的诸多矛盾,又有利于推进村级共青团事业的发展。
篇7
大学生观念新,文化高,知识面广,思想活跃,充满朝气与热情,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1.推广科学技术,扩宽农民致富路
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预见性和创新性的发展思路是大学生“村官”的优势领域。毕业于河南财经学院的郑梦洁被选聘为息县小茴店镇李甲道村村主任助理,她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和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在村里免费为村民进行电脑培训,共培训村民310人。她拿出自己的10万元积蓄与村民合办养猪场,组织31家养殖户成立了生猪养殖合作社,同时利用自己掌握的网络知识,将村里的茶园、板栗园等特色项目到新农村商业网站上,加大了本地特色产业的宣传,扩大了客源,带来了效益,受到群众交口称赞。
2.传播新知识,带来新思想
平桥区明港镇的村民们反映,来到他们村工作的大学生们有知识、有见解,为农村带来新知识、新观念。“农村大多数人还是有点重男轻女,如有些人家为了生男孩子就想法设法找门路,有些人找关系检查知道是女孩子还会做流产,对女孩子教育也不够重视,但小宋(段湾村村主任助理)就把村民集起来开会、讲道理,还逐一做工作,通过录像、实例甚至法律等来做村民工作,效果比以前直接罚款、扒房子好多了。在村里办起了教育班,主要讲解如何更好引导孩子、管理教育孩子等问题,现在我们的观念和以前有了很大变化,大家有什么事就会想到找小宋商量一下”。
3.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办事效率
大学生村官们务实高效,求新求变的工作方式给当地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罗山县子路镇张店村委会办公室里的电脑和打印机原来一直处于休息状态,上面落满灰尘,自从大学生黄倩来了以后,便捡起这个长久以来很少有人动用的电脑设备,起草、修改、打印各类资料、协议,大大提高了村委会的办公效率,让村民们很佩服。同时她还利用网络远程教学技术,把农作物生产技术、农民创业经验等以便捷的方式传授给农民,改变了以往主要通过专家面授、村民交流等费时、费财的技术传播方式,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赢得了村民的一致称赞。
4.利用创业资金,推动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村官”们利用各方面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村办实体,有力的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信阳市明确要求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农村改革发展,并为他们提供信息咨询、小额贷款等服务,鼓励创业。市委组织部通过银行争取信贷资金3亿元,其中重点扶持创业大学生“村官”100个,资金1000万元。良好的环境激发了大学生创业的激情,据统计,全市大学生“村官”在综合试验区建设中,参与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1432个,帮助发展专业大户887个,创办经济实体208个,争取项目资金1970多万元,参与招商引资790多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带来了积极的影响,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做法给农村带了新观念、新技术、新的工作方式,有效的缓解了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受到了农村各方面广泛欢迎和充分肯定,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还缺乏相应配套的管理制度和保障制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我认为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资福利低,地区差异大,贫困地区“村官”扎根农村困难
在这次调查中,每当我问到“村官”们的工资和福利的时候,他们总是无奈的咧嘴一笑。大学生“村官”面临的第一个现实问题就是经济待遇偏低。据潢川县张集村主任助理童怡伟(湖北大学毕业生)讲:“市里面拨发的安置费和补助以及每个月的工资都能够按时按量的发放。但是按照这里村干部的工资标准,村主任月工资最高为800元,我上任一段时间了,还没领到工资,就已经倒贴了1000多元。村里没有什么企业,村民都是靠种地生活,实在太穷,连办公经费都拿不出,就不忍心再问村里要钱了。复印个啥东西,上县城办事的路费,都是我自己出钱倒贴”。
这成为了大多数大学生“村官”的现实写照。在不同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待遇也不相同,对他们的影响也很大。北京市农村大学生“村官”每月工资在2000到3000元之间,且还缴纳各类社会保险;非北京生源的高校毕业生还可获北京户口。而北京户口,甚至成了某些大学生“村官”的“原始出发点”。信阳的大学生“村官”无法享受北京户口的优越条件,月工资仅仅800元,刚刚毕业的高校学生,没有其他任何经济收入,工资仍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与拥有7000万农民的农业大省河南比较,河南全省的人均月收入水平尚且有724元。
2.缺乏农村需要的专业技能,难以发挥自身优势
据统计,在信阳市的2867名农村大学生村干部中,从专业知识结构来看,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占约5% ,医学占2% ,工学占6% ,法学占4% ,经济与管理专业占20% ,哲学、历史以及其他占18% ,理学、文学、教育学三者占47%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的知识背景远离农业发展和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没有与农村需要相符的知识背景,就难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很难在农村更好地开展工作。许多大学生“村官”普遍感觉到,在农村无用武之地,发现所学的专业知识很难派上用场,工作起来心有余而力不足。
3.身份尴尬,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大学生担任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官”,再加上现有的户籍限制,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村官”身份的两难境地:既不属于乡镇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又不是村民。这种尴尬身份使很多大学生“村官”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更为现实的是他们的薪水不能正常增加,职务不能正常晋升,社会保障也不能及时办理,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工作积极性下降,甚至出现了不辞而别的现象。
4.农村工作排他性,大学生“村官”工作难度大
农村村级干部对于大学生的到来一方面积极欢迎,另一方面却又担心这些“高级”知识分子日后会取而代之。在这种封建的“官本位”思想影响下,村干部对大学生是存在戒备心理的。从实际情况看,农村做“村官”的都是本村人,外来人几乎没有在村里工作的,村民也已经习惯选择他们所熟悉的人做“村官”。在城市里生活长大的大学生到村级组织工作,村民不了解他们,要与村民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就会比较困难。乡村中这种特有的排他性和封闭性,使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的难度加大,许多人难以融入到农村和农民中去,比农村基层干部需要付出更多和更艰辛的努力。
5.期望值高,功利性强
调查期间,问到一些大学生“村官”三年任期结束以后他们有何打算时,他们毫不避讳的告诉我,其实当初考“村官”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考公务员享受诸多优惠条件,把这三年当“村官”作为考取公务员的“ 跳板”和“ 直通车” 。三年以后他们将进入下一个目标状态。我所调查的36名大学生“村官”对象中,以考取公务员为明确目标的占95%以上。
三、着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大学生“村官”队伍的建议
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来看,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迫切需要有一支高素质农村干部及技术人员。实际上近年来,大批有文化的中青年作为农民工走向城市,农村上大学的毕业生基本上再也不返回农村,许多地区农村,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干部素质相对较低,农业技术人员少,更缺乏有文化的劳动力,严重障碍新农村建设。选派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中央一项战略决策。它的重大意义绝不仅仅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署。
1.制定明确政策,提高工资待遇
大学生“村官”的工资低是一种普遍现象。适当提高他们的工资,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就成了当务之急。试想,在生存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却要他们奉献,这是很不现实的。为让大学生“村官”能够安心工作,就要紧密结合实际,制定明确政策,特别是在工资待遇方面,要有一个政策标准,保证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报酬随着公务员工资的上涨和物价的上涨而不断提高,切实满足他们的生存需要。
据《望周刊》报导,四川省在2007年以前,10年选聘到农村和基层社区任职的8000余名大学生,流失率高达70%之多。2007年度以后按照显著提高了的待遇标准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安心工作的比率则在90%以上。
2.加强农村工作能力培训,帮组提高综合素质
目前,服务于农村一线的大学生“村官”大部分都不是农学专业毕业,多数是在城市长大,既没有农村工作经验,又对农村情况陌生,农村政策了解不多,理解也不深,更不了解农村文化习俗,甚至不会用农民的语言和农民一起交流,容易与村民产生隔阂,致使部分村民对大学生当“村官”持不信任态度。政府有关部门在招聘“村官”后,首先应进行一定时间综合培训,然后再分配下去。在他们工作一段时间后,根据情况再集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真正帮助他们提高农村工作能力。作为大学生“村官”自己沉下身子,静下心来,从头学起,尽快融入农村,提高在农村工作的综合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
3.实行政府“雇员制”,解决“村官”身份困境
在我国现行职业大典分类中,没有大学生“村官”这种职业。建议应将大学生“村官”作为一种职业进行定位,作为政府一种雇员,实行“雇员制”,真正解决他们的身份问题。这样既减轻了村里的经济压力,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福利待遇有解决的途径,又明确了政府和大学生“村官”之间的责权关系,便于对大学生“村官”服务期内的管理,使得大学生“村官”们对未来有个稳定预期,能够安心工作,使他们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4.优先选拔农村生源,鼓励农村大学生返乡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农村长大的大学生“村官”,具有城市长大的大学生“村官”更多有利条件,熟悉本地风土人情,易于与当地村民沟通,能够静下心来去为农民服务,更容易融入到农村的生活中去,开展工作也会得心应手。目前各地所开展选聘大学生“村官”计划主要是招聘大学毕业生,是否有农村背景、是否有在农村工作的经历上则没有考虑。建议在以后的招聘工作中,在同等条件下应该优先考虑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在分配上应该就近分配。鼓励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返乡,在新农村建设这个大舞台施展青年人的抱负。
5.完善激励机制,注重培养“不走的”大学生“村官”
篇8
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急需生力军
在村民自治的大背景下,农民永远都是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当前,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既有纯农户、亦工亦农的兼业户,也有常年外出务工经商的打工者、自主创业的企业家,农村社会管理主体开始多元化,特别是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也积极参与农村社会管理,成为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力量。但长期以来,农民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落后,他们不仅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不够,而且多数对农村社会事务漠不关心,尤其是留守在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即所谓的“386061”现象,是农村社会管理不确定因素。因此,培育一大批新型农民带领广大农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使农村社会管理成为农民的自我行动,显得十分迫切。
与此同时,作为农民带头人的村干部也是农村社会管理的主角。但目前,农村基层组织的职能定位还是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三位一体”,村干部是无所不管、无所不包,显得力不从心以至无力关心。很多村干部表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占用了自己约80%的工作精力,对党建和其他村级事务性工作就很少有时间过问。尤其是不少村干部普遍存在着本领和能力的“恐慌”,有的村干部思想保守,缺乏创新精神,不能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突破个人的局部经验和思维定式,分析形势没有新观点,研究情况没有新见解,发展经济没有新思路,解决问题没有新办法,特别是对农村出现的新矛盾、新情况,深感力不从心,与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
针对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中央在全国范围开展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一大批大学生村官充实到村级组织。目前已有20万名大学生
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一线干事创业。虽然大学生村官较快融入了农村工作,得到了基层组织和群众的普遍欢迎和认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大学生“村官”社会实践经验欠缺,独立处理问题较少,同时经受挫折磨炼不够,心理调适能力相对较弱,很多大学生“村官”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特别是面对农村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利益关系、家族势力关系,他们难以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驾驭能力明显不足。新老交替,青黄不接,管理“真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急需生力军。
积极培养大学生村官填补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真空”
填补农村社会管理的“真空”问题,必须从新村官、新村干入手,不断拓宽选人视野,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真正把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解决处理复杂问题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级领导班子中。目前,选拔村干部眼光不能只局限留在农村里的人,要从原来片面强调致富带头、致富能力的作用转向既能带头致富、又善于协调管理,把善于处理农村社会事务的人才补充到农村基层组织。
大学生村官是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生力军。除了当好宣传员、技术员、辅导员外,大学生还要当好农村矛盾纠纷调解员,应时刻心系群众,情牵基层,多看多听多想,在蹲点调研、挂联帮扶、乃至日常生活中及时发现不安全、不稳定或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情况信息,能解决的马上调解,不能解决的及时反馈给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机构,做到安全隐患早发现、矛盾纠纷早化解、存在问题早整改,有效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另外,大学生“村官”受过严格的教育,有一定知识,是农民心目中的“知识分子”,要有意识地去影响群众,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逐步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形成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新村风。
为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参与村级组织社会管理事务,不断提高做好基层工作、服务农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一些地方积极创造条件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平台。江苏泗阳县依托民事纠纷调解、便民服务、劳力调查推介、远程教育管理、留守人员关爱等“十大平台”,结合镇村实际和大学生村官专业特长,围绕创业富民和社会管理两大方向,为每名大学生村官明确具体岗位职责和年度目标任务,促进大学生村官全面参与村级组织事务管理。其中,该县引导大学生村官进行民事纠纷调解,让他们深入村组、深入农户,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急所求,拓宽村情民意表达渠道,协助村支“两委”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为农村留守人员提供关爱,针对任职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的现状,积极开展各类关爱活动,让他们力所能及地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家庭特别困难的留守老人和儿童,通过照顾家庭生活、辅导孩子学习等方式,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倡导文明新风,他们积极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庄创建工作,推动村居环境治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努力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苏扬州市引导大学生村官特别是法科毕业的大学生村官担任人民调解员或调解志愿者,将大学生村官打造成基层维稳的生力军。该市针对商业用地、客商建设发包工程矛盾、涉农劳资纠纷、干旱缺水纷争以及农村承包地纠纷邀请大学生村官发挥专业知识特长,参与纠纷调解。在司法所设立大学生村官调解专席,制定大学生村官调解值班制度,通过调解实践提升大学生村官的调解能力和水平。同时,引导广大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感情优势,利用治安巡逻、走家串户等时机,主动到群众中去,通过开展“一进百户知民情”和“再进百户谋福祉”活动,引导全市大学生村官深入农户和企业,听取社情民意,撰写民情日记和调研报告,认真梳理排查矛盾纠纷隐患和社会不安定因素,为及时消除社会不安定隐患做出了贡献。此外,组织大学生村官开展涉农、拆迁宣传消除隐患。
而作为较早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北京市,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村社会管理,如有的大学生村官办起了法律学习班,每个月组织村民学习两次,为村民进行普法教育,讲解相邻权关系处理、违章建筑问题等多个专题,由于与村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受到了村民们一致好评。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探索农村社会纠纷和矛盾解决的新机制,已建立起法律咨询室、法制宣传窗和普法工作室,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引导激励新农民参与农村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重在参与。主体就是新农民。其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在外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经验的回乡创业农民工就是新型农民的典型代表。他们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农村经济社会建设,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推进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新型村民组织的建设者,对农村社会管理创新起到了促进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老人、妇女、儿童留守农村,导致农业科技推广不力,公用事业无人兴办,基层组织严重削弱,新农村建设人才匮乏。而农民工的大批返乡,不仅带回了资金、技术和信息,更重要的是返乡农民工经过市场这所“大学”的培育,丰富了见识,更新了观念,接受了开放的思维方式,具备了较强的市场开拓意识和创业能力,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建设的人才瓶颈。尤其是农民工返乡,不仅带回了先
进的生产技术,还带来了崭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得到提升,有助于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如农民工返乡较多的村庄,村民的文化卫生意识、生育观念、娱乐活动、交往行为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为农村社会管理注入了崭新内涵。
篇9
[论文摘要】本文从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应以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以市场条件下人才交易作为框架对大学生村官的有交效需求和充分供给进行系统分析,以地方政府为主导,村民充分参与方式作为大学生村官招录、使用和考评的选拔模式三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村官作为一种长效机制的制度安排。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村官有效需求充分供给长效机制
大学生村官就是通过政府选拔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的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早在1999年,海南省就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等省市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四川省近年来大学生村官的流失率高达70%以上,海南省大学生村官计划渐趋停滞。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大学生村官这种制度安排是不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1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村官的有效需求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合法性,《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因此,大多数地方政府的“空降村官”,多以村支书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形式出现。虽然这些职务的安排有打球的嫌疑,但只要能够得到村民的认可和接受,权且不去纠缠合法性的问题。我们仅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人才交易的方面分析大学生村官的有效需求。
1.1大学生村官岗位的事业平台
在对人力资源的激励因素中,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首要因素是事业平台。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农村,乃至三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农村,尤其是西部或欠发展的农村地区,并不具备吸纳大学生这一人才群体的环境和条件。然而,在以行政主导为特色的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模式中,农村的领导班子和管理队伍的水平和素质,对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以政府需求的方式,搭建一个村官的事业平台,首先在农村村级领导层中引进具有高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大学生人才,作为农村吸纳人才的突破口,无论从成本与效用的比较,还是从可行性考虑都不失为一种立足现实的择优设计。
目前大学生村官就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优势,协助并村委班子,引导农民认识农村发展的模式与大趋势,传播农业科技,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走规模化、集中化和合作化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着力发展农村的社会和文化事业,推进国家的农村社会事业政策的落实等方面施展才干;大力促进农村的民主政治进程,法治进程,促进农村的和谐社会的形成。
1.2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源交易的报酬机制
作为一种人力资源交易的大学生就岗村官,公平、合理的报酬待遇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情况来看,由大学生村官的使用村来承担其薪酬显然是不现实的,一是一般的村集体收入缺乏,根本无力支付大学生村官的报酬,即使是现任职的村干部的津贴,往往也是由上级财政拨付的。因此,现在的大学生村官的报酬都是由省级政府拨款的。陕西省每年每一大学生村官2.1万元的津贴。除了现金报酬以外,政府对大学生村官还附加有若干非经济报酬的条件,诸如考研加分、考公务员优先等,重庆市规定到农村岗位工作满两年的大学生村官可以直接转正为公务员。
纵观这些对于大学生村官的报酬和待遇附加,不难看出具有很强的暂时性和应急性的特征。在陕西,每年2.1万元,对于目前就业状况不佳的大学生来说,考虑先解决目前短期的就业问题,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这种一刀切政策,能否长期执行以吸引优秀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和奉献才能,都是存在疑问的;对于大学生村官所附加的考研、考公务加分或优先的条件,更是与设计大学生村官的实际意义相去甚远。因为如果大学生村官立志于考研、考公务员,他(她)们根本就不会去就应招村官,因为农村根本就不具备考试的学习或复读环境,加那么一点点分数,根本抵不了留在城市或学校复读取得的进步的幅度。再说,到农村去,每天都复习考试课程了,那还有时间和精力承担村官的工作;对于工作几年后能够直接转正为公务员,这倒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果这种政策能够长期实施,无疑,大学生村官队伍肯定会壮大和发展。
因此,大学生村官的报酬机制必须要有一种长效机制,否则,现行大学生村安排,也就是毫无意义地解决了一些大学生的临时就业,与真正意义上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去甚远。
1.3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除事业和待遇外,吸引和留用人才的重要因素是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其考虑的主要内容有事业发展前景、职位提升的阶梯、收入增加的预期,以及家庭、婚姻和生活环境。对于受市场经济环境熏陶,越来越讲求现实的大学生来说,这些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必然在其抉择村官的考虑之中。然而,在事业、职位和收入的未来预期不明,个人生活环境明显差于城市的条件下,就职村官只可能是一种短期的或者是权宜的选择。因此,对于大学生村官的需求,从长远考虑,必需为他们的事业发展和生活前景设计出适合其预期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大学生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1.4大学生村官有效需求的长效对策设计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制度安排,不应该是一项临时的、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权宜之举,而是借此机遇,从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农村,乃至于“三农”发展趋势和变迁的战略高度出发,以农村基层管理水平提升的一项长远的工程和长效的制度设计。
1.4.1岗位设置法定化
目前的大学生村官岗位只限于村支书和村主任助理,且没有明确、统一的国家或地方法律确认,这些大学生村官,很容易就被只作为临时性的跑腿打杂工来使用。国家或地方可以通过立法或行政法规将大学生村官的岗位,以及岗位职责进行规范,这些岗位不仅仅限于助理,也可以在大学生不是当地村民的情况下,以村官的身份经由村民选举和认可成为合法的村主任或村支书。
1.4.2报酬待遇常态化
借鉴于行政岗位的报酬待遇,对于大学生村官可以按助理、副职、正职等相应地与科员、副主任科员、副科长等级别予以对应。使得大学生村官的报酬待遇常态化。其它有关大学生村官的考研、考公务员加分等附加措施完全可以不要。
1.4.3组织管理和生活保障双重化
在组织管理上,大学生村官的组织关系保留在县级机关,他们以县派干部的身份,在县城和所工作的乡村拥有和安排生活保障条件。
1.4.4职业生涯通道法制化、正常化
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县乡公务员管理渠道,规定在村官岗位上工作满两年以上的可以经考核和选拔,成为公务员。同时可以将已经被村民选举为村副职以上的正式村官,按相应级别的公务员对待。
2大学生村官的供给机制分析
农村所需要的是大学生村官,而不仅仅是大学生。而目前的情况是只要是大学生,就可以就岗大学生村官,而不论其所学专业与技能。由此而导致的情况是,一些理工科和人文社科专业的大学生村官,由于自身缺乏适应于农村的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出现了无法适应农村环境,专业知识技能无处发挥,只能做一些打杂跑腿的零活。因此,作为农村基层管理岗位的村官,并非是只要是大学生都能适应,同样需要与岗位职责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学必须有针对性地培养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养。
2.1大学生村官岗位的知识、技能
(1)具有一定的农村发展变迁与农业经济的知识和信息;
(2)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的技能;
(3)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
(4)具有农村行政管理,以及农村社会事务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5)掌握党和国家的新农村建设和“三农”政策和法规;
(6)具备基本的现代信息知识和技术的运用能力和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能力。
2.2大学村级行政管理专业或专门培训机构的设置
我国现行的大学专业设置并没有专门针对村官的管理专业。从能够真正的培养适合农村工作需要,又能够留在农村工作的现实考虑,让重点大学或外地大学培养当地所需要的村官人才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在高职学院,地方性的二本院校,或农业院校设置农村村级行政管理专业,有针对性地为农村村级行政管理培养村官人才。
现在大学并没有针对性村官专业,或不设置村官专业的情况下,对于已经选拔确定的大学生村官,必须指定相关的大学再进行一定时间的专门培训。培训内容是大学生村官的岗位知识、技能要求的内容。并且在培训过程中,适当地安排一些实践性的考察和训练的科目和内容。
2.3大学生村官的培养
由于我国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且不同发展程度的农村对于大学生村官的需求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必须以适应当地农村的村级行政管理需要为导向,培养能留得住、用得上的村级干部。在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政策支持方面可以考虑以下内容:
2.3.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适应农村基层行政管理需要的管理人才。
2.3.2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与课程设计
专业的知识技能模块和课程设计不要求统一,而是根据地方的实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村级行政管理的需要,以及当地农村的特色与优势进行具有特色的课程设计。具体实施时可以在保证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设置具有侧重经济管理、社会事业管理、农村文化的组织管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管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与管理等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方向。
2.3.3实践性教学环节
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应该加大对学生实践性环节的训练力度。采取建立实践基地、校村结合的方式,从入学开始,在各个学期都应设置和安排认识实践、调研实践、问题分析实践和具体的专项管理实践等实践性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农村现实的管理能力。
2.3.4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品格的教育培养
村级行政管理专业是为农村村级组织培养管理人才的,因此,必须教育学生具有热爱农村、服务农村和奉献农村的思想和品格。加强学生对农村,以及农村发展的新认识,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与考核
大学生村官作制度安排,只有将其纳入公务员管理范畴,才可能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在这种长效安排中,对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和考核必须体现为建设和发展新农村事业,以及为了加快我国农村的转型与变迁选拔农村行政管理人才的初衷。
3.1大学生村官的选拔
在选拔大学生的过程中,首先明确其目的是为农村村级管理选拔行政干部,必须使应聘的大学生清楚,村官岗位设置不是政府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应急举措,同时就岗村官不应成为择业的过度跳板和再选择的镀金过程,它是奉献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职业选择。其次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必须体现出不同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村级行政管理的人才需求特点。
3.1.1大学生村官选拔过程的政府主导
虽然大学生村官是村级需求,但是就现行的农村,特别是西部或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并不具备对外来大学生的有效需求。因此,对于大学生村官的需求还必须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计划安排。政府承担大学生村官岗位的全部成本。
3.1.2大学生村官岗位需求的地方特色
由于我国农村发展的极不平衡,以及不同的农村具有不同的地域特点,因此在选拔大学生村官时,不能够进行一刀切式的计划安排。对于不同地区大学生村官的知识、技能要求进行深入的调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村官岗位的职责说明。这样就能够保证选拔到适合于当地村级管理需要的不同专业、不同技能的村级管理人才,也能够确保大学生村官就岗后具有其发挥优势的有效的事业平台,和发展空间与前景。同时,也能够实实在在地为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3.1.3大学生村官选拔过程中的村民参与
大学生村官最终是与村民打交道,对农村的了解、与村民的融合是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基本前提。为了预防所选拔的大学生出现不适应农村、村民不接受情况、难以同村民融为一体的尴尬境地,在大学生村官的选拔过程中,安排由村民参与的大学生村官面试环节,以使村民了解当代的大学生知识、技能和信仰品格,大学生了解农村和农民生活状况,双方进行深入、有效的勾通,确保在随后村官工作中的融合基础。
3.2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和业绩管理与考核
大学生村官,是具有我国特色的村级行政管理的一种制度安排尝试,大学生村官工作具有很强的探索性、适应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是一个不断地干中学的过程。因此,对大学生村官的业绩评价应形成融管理、培育与考核为一体的评价体系。
3.2.1制定明确的大学生村官业绩评价体系
大学生业绩评价体系应包括目标责任、岗位要求、发展通道,评价方式,以及奖励措施等完整的激励内容。使大学生村官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职业发展前景。同时,业绩评价体系要既能够保证大学生村官的个人发展和个人权益的保护,也要能够确保村官的工作促进农村的发展与建设,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转型与进步。
3.2.2业绩考核与培养提高相结合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业绩评价过程,不应仅仅进行与升迁、奖励等激励相挂钩的单向结果考核过程。由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探索性,各级政府组织应从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干部知识技能化需要的战略高度出发,对他们更多的进行帮助,培养和促进其农村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业绩评价方式是一个目标沟通、形成共识、支持帮助、结果反馈、不断提高的循环进步过程。
3.2.3大学生村官考评过程中的村民意见表达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业绩考评,必须更多地考虑村民的意见表达。大学生村官的去留、升迁、奖励等,都应以村民的意见作为主要依据。这样,既能够对大学生村官的业绩和作为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又能够促使大学生真正努力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新农村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总之,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不应是一种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临时举措。只有从新农村建设对知识型、技能型村级行政管理人才需要的战略高度出发,以村级行政管理人才的有效需求和充分供给为基础,开展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使用和考核评价工作,才能使大学生村官的安排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赵锦山,《论大学生村官权威的合法性》[J],天府新论,2008年第5期.
[2]李法霞,《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0期(中).
[3]李包庚等,《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思考》[J],青年探索,2007年第6期.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有效需求充分供给长效机制
大学生村官就是通过政府选拔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的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早在1999年,**省就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等省市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四川省近年来大学生村官的流失率高达70%以上,**省大学生村官计划渐趋停滞。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大学生村官这种制度安排是不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村官的有效需求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合法性,《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因此,大多数地方政府的“空降村官”,多以村支书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形式出现。虽然这些职务的安排有打球的嫌疑,但只要能够得到村民的认可和接受,权且不去纠缠合法性的问题。我们仅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人才交易的方面分析大学生村官的有效需求。
1.1大学生村官岗位的事业平台
在对人力资源的激励因素中,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首要因素是事业平台。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农村,乃至三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农村,尤其是西部或欠发展的农村地区,并不具备吸纳大学生这一人才群体的环境和条件。然而,在以行政主导为特色的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模式中,农村的领导班子和管理队伍的水平和素质,对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以政府需求的方式,搭建一个村官的事业平台,首先在农村村级领导层中引进具有高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大学生人才,作为农村吸纳人才的突破口,无论从成本与效用的比较,还是从可行性考虑都不失为一种立足现实的择优设计。
目前大学生村官就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优势,协助并村委班子,引导农民认识农村发展的模式与大趋势,传播农业科技,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走规模化、集中化和合作化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着力发展农村的社会和文化事业,推进国家的农村社会事业政策的落实等方面施展才干;大力促进农村的民主政治进程,法治进程,促进农村的和谐社会的形成。
1.2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源交易的报酬机制
作为一种人力资源交易的大学生就岗村官,公平、合理的报酬待遇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情况来看,由大学生村官的使用村来承担其薪酬显然是不现实的,一是一般的村集体收入缺乏,根本无力支付大学生村官的报酬,即使是现任职的村干部的津贴,往往也是由上级财政拨付的。因此,现在的大学生村官的报酬都是由省级政府拨款的。陕西省每年每一大学生村官2.1万元的津贴。除了现金报酬以外,政府对大学生村官还附加有若干非经济报酬的条件,诸如考研加分、考公务员优先等,重庆市规定到农村岗位工作满两年的大学生村官可以直接转正为公务员。
纵观这些对于大学生村官的报酬和待遇附加,不难看出具有很强的暂时性和应急性的特征。在陕西,每年2.1万元,对于目前就业状况不佳的大学生来说,考虑先解决目前短期的就业问题,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这种一刀切政策,能否长期执行以吸引优秀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和奉献才能,都是存在疑问的;对于大学生村官所附加的考研、考公务加分或优先的条件,更是与设计大学生村官的实际意义相去甚远。因为如果大学生村官立志于考研、考公务员,他(她)们根本就不会去就应招村官,因为农村根本就不具备考试的学习或复读环境,加那么一点点分数,根本抵不了留在城市或学校复读取得的进步的幅度。再说,到农村去,每天都复习考试课程了,那还有时间和精力承担村官的工作;对于工作几年后能够直接转正为公务员,这倒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果这种政策能够长期实施,无疑,大学生村官队伍肯定会壮大和发展。
因此,大学生村官的报酬机制必须要有一种长效机制,否则,现行大学生村安排,也就是毫无意义地解决了一些大学生的临时就业,与真正意义上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去甚远。
1.3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除事业和待遇外,吸引和留用人才的重要因素是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其考虑的主要内容有事业发展前景、职位提升的阶梯、收入增加的预期,以及家庭、婚姻和生活环境。对于受市场经济环境熏陶,越来越讲求现实的大学生来说,这些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必然在其抉择村官的考虑之中。然而,在事业、职位和收入的未来预期不明,个人生活环境明显差于城市的条件下,就职村官只可能是一种短期的或者是权宜的选择。因此,对于大学生村官的需求,从长远考虑,必需为他们的事业发展和生活前景设计出适合其预期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大学生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1.4大学生村官有效需求的长效对策设计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制度安排,不应该是一项临时的、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权宜之举,而是借此机遇,从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农村,乃至于“三农”发展趋势和变迁的战略高度出发,以农村基层管理水平提升的一项长远的工程和长效的制度设计。
1.4.1岗位设置法定化
目前的大学生村官岗位只限于村支书和村主任助理,且没有明确、统一的国家或地方法律确认,这些大学生村官,很容易就被只作为临时性的跑腿打杂工来使用。国家或地方可以通过立法或行政法规将大学生村官的岗位,以及岗位职责进行规范,这些岗位不仅仅限于助理,也可以在大学生不是当地村民的情况下,以村官的身份经由村民选举和认可成为合法的村主任或村支书。
1.4.2报酬待遇常态化
借鉴于行政岗位的报酬待遇,对于大学生村官可以按助理、副职、正职等相应地与科员、副主任科员、副科长等级别予以对应。使得大学生村官的报酬待遇常态化。其它有关大学生村官的考研、考公务员加分等附加措施完全可以不要。
1.4.3组织管理和生活保障双重化
在组织管理上,大学生村官的组织关系保留在县级机关,他们以县派干部的身份,在县城和所工作的乡村拥有和安排生活保障条件。
1.4.4职业生涯通道法制化、正常化
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县乡公务员管理渠道,规定在村官岗位上工作满两年以上的可以经考核和选拔,成为公务员。同时可以将已经被村民选举为村副职以上的正式村官,按相应级别的公务员对待。
二、大学生村官的供给机制分析
农村所需要的是大学生村官,而不仅仅是大学生。而目前的情况是只要是大学生,就可以就岗大学生村官,而不论其所学专业与技能。由此而导致的情况是,一些理工科和人文社科专业的大学生村官,由于自身缺乏适应于农村的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出现了无法适应农村环境,专业知识技能无处发挥,只能做一些打杂跑腿的零活。因此,作为农村基层管理岗位的村官,并非是只要是大学生都能适应,同样需要与岗位职责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学必须有针对性地培养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养。
2.1大学生村官岗位的知识、技能
(1)具有一定的农村发展变迁与农业经济的知识和信息;
(2)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的技能;
(3)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
(4)具有农村行政管理,以及农村社会事务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5)掌握党和国家的新农村建设和“三农”政策和法规;
(6)具备基本的现代信息知识和技术的运用能力和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能力。
2.2大学村级行政管理专业或专门培训机构的设置
我国现行的大学专业设置并没有专门针对村官的管理专业。从能够真正的培养适合农村工作需要,又能够留在农村工作的现实考虑,让重点大学或外地大学培养当地所需要的村官人才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在高职学院,地方性的二本院校,或农业院校设置农村村级行政管理专业,有针对性地为农村村级行政管理培养村官人才。
现在大学并没有针对性村官专业,或不设置村官专业的情况下,对于已经选拔确定的大学生村官,必须指定相关的大学再进行一定时间的专门培训。培训内容是大学生村官的岗位知识、技能要求的内容。并且在培训过程中,适当地安排一些实践性的考察和训练的科目和内容。
2.3大学生村官的培养
由于我国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且不同发展程度的农村对于大学生村官的需求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必须以适应当地农村的村级行政管理需要为导向,培养能留得住、用得上的村级干部。在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政策支持方面可以考虑以下内容:
2.3.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适应农村基层行政管理需要的管理人才。
2.3.2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与课程设计
专业的知识技能模块和课程设计不要求统一,而是根据地方的实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村级行政管理的需要,以及当地农村的特色与优势进行具有特色的课程设计。具体实施时可以在保证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设置具有侧重经济管理、社会事业管理、农村文化的组织管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管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与管理等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方向。
2.3.3实践性教学环节
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应该加大对学生实践性环节的训练力度。采取建立实践基地、校村结合的方式,从入学开始,在各个学期都应设置和安排认识实践、调研实践、问题分析实践和具体的专项管理实践等实践性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农村现实的管理能力。
2.3.4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品格的教育培养
村级行政管理专业是为农村村级组织培养管理人才的,因此,必须教育学生具有热爱农村、服务农村和奉献农村的思想和品格。加强学生对农村,以及农村发展的新认识,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与考核
大学生村官作制度安排,只有将其纳入公务员管理范畴,才可能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在这种长效安排中,对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和考核必须体现为建设和发展新农村事业,以及为了加快我国农村的转型与变迁选拔农村行政管理人才的初衷。
3.1大学生村官的选拔
在选拔大学生的过程中,首先明确其目的是为农村村级管理选拔行政干部,必须使应聘的大学生清楚,村官岗位设置不是政府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应急举措,同时就岗村官不应成为择业的过度跳板和再选择的镀金过程,它是奉献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职业选择。其次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必须体现出不同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村级行政管理的人才需求特点。
3.1.1大学生村官选拔过程的政府主导
虽然大学生村官是村级需求,但是就现行的农村,特别是西部或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并不具备对外来大学生的有效需求。因此,对于大学生村官的需求还必须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计划安排。政府承担大学生村官岗位的全部成本。
3.1.2大学生村官岗位需求的地方特色
由于我国农村发展的极不平衡,以及不同的农村具有不同的地域特点,因此在选拔大学生村官时,不能够进行一刀切式的计划安排。对于不同地区大学生村官的知识、技能要求进行深入的调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村官岗位的职责说明。这样就能够保证选拔到适合于当地村级管理需要的不同专业、不同技能的村级管理人才,也能够确保大学生村官就岗后具有其发挥优势的有效的事业平台,和发展空间与前景。同时,也能够实实在在地为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3.1.3大学生村官选拔过程中的村民参与
大学生村官最终是与村民打交道,对农村的了解、与村民的融合是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基本前提。为了预防所选拔的大学生出现不适应农村、村民不接受情况、难以同村民融为一体的尴尬境地,在大学生村官的选拔过程中,安排由村民参与的大学生村官面试环节,以使村民了解当代的大学生知识、技能和信仰品格,大学生了解农村和农民生活状况,双方进行深入、有效的勾通,确保在随后村官工作中的融合基础。
3.2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和业绩管理与考核
大学生村官,是具有我国特色的村级行政管理的一种制度安排尝试,大学生村官工作具有很强的探索性、适应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是一个不断地干中学的过程。因此,对大学生村官的业绩评价应形成融管理、培育与考核为一体的评价体系。:
3.2.1制定明确的大学生村官业绩评价体系
大学生业绩评价体系应包括目标责任、岗位要求、发展通道,评价方式,以及奖励措施等完整的激励内容。使大学生村官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职业发展前景。同时,业绩评价体系要既能够保证大学生村官的个人发展和个人权益的保护,也要能够确保村官的工作促进农村的发展与建设,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转型与进步。
3.2.2业绩考核与培养提高相结合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业绩评价过程,不应仅仅进行与升迁、奖励等激励相挂钩的单向结果考核过程。由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探索性,各级政府组织应从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干部知识技能化需要的战略高度出发,对他们更多的进行帮助,培养和促进其农村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业绩评价方式是一个目标沟通、形成共识、支持帮助、结果反馈、不断提高的循环进步过程。
3.2.3大学生村官考评过程中的村民意见表达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业绩考评,必须更多地考虑村民的意见表达。大学生村官的去留、升迁、奖励等,都应以村民的意见作为主要依据。这样,既能够对大学生村官的业绩和作为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又能够促使大学生真正努力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新农村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总之,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不应是一种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临时举措。只有从新农村建设对知识型、技能型村级行政管理人才需要的战略高度出发,以村级行政管理人才的有效需求和充分供给为基础,开展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使用和考核评价工作,才能使大学生村官的安排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赵锦山,《论大学生村官权威的合法性》[J],天府新论,2008年第5期.
[2]李法霞,《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0期(中).
[3]李包庚等,《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思考》[J],青年探索,2007年第6期.
- 上一篇:医院质控办考核细则
- 下一篇: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