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评价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26 17:29: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资源评价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土地评价;土地利用;发展趋势
土地评价(Land Evaluation,LE)又称土地分等,是指依据科学标准对土地的质量、规模、覆盖特征、经济特点等进行的评估,是以土地利用为目的,评估土地适宜性与土地潜力的过程,实质上是对土地生产力的坚定。土地评价自产生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科学的土地评价还不足百年。持续完善土地评价方法,把握土地评价发展趋势,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土地评价的领域运用
1.土地评价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服务于农业的土地评价一向是我国土地评价的主流。近年来,服务于农业的土地资源评价有增无减,但开始逐步摆脱依赖于土地潜力分级,而是更加重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土地生产力水平来评价土地等级。
农用地分等级与股价是农业土地评价的又一显著趋势。该研究已从侧重土地自然属性的发展发展为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的综合资源价值管理评价。也涌现出更多的理论与方法,如成本逼近法、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收益还原法等。当前,农业用地的评价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问题,如农用地分等级与股价主要用于土地级差地租I,但对级差地租II的评价还研究较少,将两种级差货币化的研究也很好,导致用地极差收益的分配缺少有力的科学依据。
2.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指对某块土地的利用方式是否适宜、适宜程度如何、如何适宜进行等级评定。其实质在于评价土地质量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主要是采用土地质量与土地利用间的比配进行。具体为找出影响土地适宜性的主要土地特性,根据土地利用要求选择评价因素,再通过一定的综合分析方法评价二者的关系,从而获得土地评价的适宜性。
3.城市地价评估
土地分等定级是城市土地评价的重要内容。对一个城市而言,通过选择对用地质量、性质影响较大的因素及投入的物化劳动密切相关的因素,按作用于影响赋予权值,按一定的分级标准进行综合评分,评定土地等级。当前,国内城市地价的估算一般采用地租资本化法,先建立地租模型,分析企业利润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计算级差地租,作为估算地价的依据。但是,由于不同行业盈利水平不一,有些行业甚至不产生利润,因此,单纯使用地租资本化法也难免产生偏差。
4.旅游用地评价
旅游用地评价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在理论上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游赏系统评价是根据风景区的组合特点,综合考虑观景点的组合层次划分进行的评价,依据游赏系统对风景区进行评价,建立景区建设分级系统,再依据中心地原理与旅游活动行为特征,从经济效益、方便游客与保护景观资源出发,制定旅游服务分级系统,是对旅游景观的综合性评价,不仅深化了旅游资源评价理论,且有很强的实用性。
近年来我国的土地评价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对土地退化及防治的土地评价是一个重要方面,其次为对特殊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的土地评价。诸多服务于土地整理的土地评价受到了广泛重视。此外,土地评价还延伸到了一些新的领域,如城市土地工程能力评价、工程移民补偿服务地价评价等。
二、土地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存在问题
从国内外土地评价的发展史及研究现状来看,前人在研究理论、方法及手段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土地评价对象不断扩大,评价方法也由定性评价发展为定量评价。但在实际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土地评价通常是由长期从事土地或农业科学研究的人员在实地调查后进行的,这种方法工作量很大,标准也难以统一,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难以进行定量研究。虽然GIS等技术也逐步被引入到土地评价中,但总体而言,仅仅运用了GIS技术的部分功能,其整体未得到充分体现。评价模型的单一也使结果有失偏颇。
随着人口的增加与环境的恶化,以土地资源现状特性为特点的土地评价以难以满足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国内的土地资源评价多是从衡量发展水平出发选取指标,很少考虑反应土地潜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近年来,我国的国土资源评价已由单纯的自然生态土地评价转变为综合性土地评价,然而,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还较少。我国的土地资源评价应当将土地资源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结合起来,探讨土地资源的生态经济学属性、社会属性,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2.发展趋势
近年来,不少新方法开始应用到土地评价中,如数学模型技术、数据库技术、3S技术等在土地评价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土地评价的先进性、定量化及动态预测性明显增强,土地资源评价结果既能表现出土地资源随时间的变异,又能表现出其在空间上的变化。这些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应用也必然会推动土地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需要长期积累观测资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长期努力,土地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储存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为实现区域土地动态监测和数字化打好基础。
在土地评价算法方面,加权求和法仍在使用,并得到了进一步改进,此外,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应用也较为广泛。退火算法、遗传算法、组合预测也在土地评价中有一定的应用,基于可拓展学而建立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物元模型也有了一定的进展。随着土地利用评价研究的深入,应注意引入并融合不同的评价方法,尤其是景观生态研究法,值得特别关注。景观生态研究法将传统土地评价与景观生态学原理相结合,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评价中也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如何将土地资源的水平生态过程与垂直生态过程相结合。
此外,仍有必要继续探索现阶段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评价方法,以实现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国内粮食安全,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有必要强调的是,土地资源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是新兴的土地评价方法,值得尝试并深入研究。
结语:
总而言之,土地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评价研究也必然会走向精确化、简单化、实用化。同时,对土地评价人员的要求也必然更加严格。土地评价人员有必要着力提高自身素质,熟练掌握并运用土地资源评价方法,掌握土地资源评价信息系统的综合运用,准确评估土地资源的生态经济适宜价值,更好的服务于人口对生产、生活的需要,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中春,谢永生,王恒俊.中国土地资源评价研究新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8(03)
[2]谢敏,类淑霞,郭文华,张迪,李蕾.城市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J].国土资源报,2010(11)
篇2
关键词:农地资源;调查;综合评价;罗田县凤三养生走廊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1-2695-05
农地资源利用效率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准确的农地资源评价是农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1,2]。随着人们对农地资源系统性认识的加深,农地资源评价研究经历了从单项资源评价到资源整体综合评价的发展过程。当前单项资源评价集中在水、土地、气候和化肥等方面,如采用频度统计法、专家咨询法、谱系聚类法之分裂法、理论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构建农地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3-6]。更多的农地资源评价研究着眼于区域农地资源整体,逐步走向农地资源综合性评价,并开始注重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有利用综合指数法、区位熵法等评价方法对主要农地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与社会资源)进行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资源优势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7-10]。而当前对大别山地区农地资源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本研究以罗田县凤三养生走廊典型农地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农地资源进行调查,并构建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以期对该区域今后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综合开发提供依据。
1 研究区域概况
以罗田县凤三养生走廊为研究区域,范围涉及罗田县凤山镇、三里畈镇和大河岸镇3个镇的33个村或街道办事处,包括三里畈镇的温泉村、桥头湾、尤河嘴、古塘河、新铺村、叶家湾、宜林村、六家坳等11个村,凤山镇的鸟雀林、中石源河、花石桥、栗子坳、土门坳、河东街、三里桥、黄道山等15个村或街道办事处,大河岸镇的高庙村、罗家嘴、周家嘴、石井头、枫树湾、滚石坳、闵家河等7个村。
根据罗田县凤三养生走廊确定的行政范围,结合2009年底罗田县第二次土地现状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凤三养生走廊土地总面积为13 599.94 hm2,其中农用地为11 096.55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1.59%;建设用地1 621.60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1.92%;其他土地881.79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49%。
2 农地资源调查取样
2.1 调查单元的划分
根据罗田县凤三养生走廊农地资源分布情况及行政村范围,结合实际踏勘线路,将凤三养生走廊划分为39个评价单元,其中农地资源评价单元为35个(图1)。
2.2 调查取样
以35个农地资源评价单元为依据,分别组织土壤测验、农业规划相关人员于2012年2月27日~3月5日先后3次对评价单元逐一取土采样,采样覆盖了凤三养生走廊区内全部典型农地地块,符合农地资源评价调查标准,可满足农地资源评估的需要。
3 农地资源调查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
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农地资源调查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系统性与完整性、评价指标相对独立性的构建原则[11],结合罗田县凤三养生走廊农地资源实际,构建农地物理指标、土壤主要养分指标以及基础设施指标等三大项目层,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具体指标[12,13],共确定10项指标:地貌类型、坡度、耕层质地、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农田灌排条件、交通通达能力,见表1。
构建的指标体系中有定性描述性指标,为使构建指标可量化,需对指标进行度量,具体指标赋值说明如下。
1)地貌类型:根据农地资源调查评价相关标准,结合罗田县实际地貌情况,进行度量确定:水网平原赋值为1.0,河谷平原赋值为0.7,低丘赋值为0.5,高丘地貌赋值为0.3。
2)坡度:根据全国第二次国土资源调查的相关数据,确定小于2°为1级,赋值为1.0;2°~6°为2级,赋值为0.8;6°~15°为3级,赋值为0.7;15°~20°为4级,赋值为0.4;20°~25°为5级,赋值为0.1。
3)根据实际踏勘采集土壤样本,明确评价单元内耕层质地情况,确定黏壤土赋值为1.0;壤土赋值为0.9;黏土赋值为0.7;砂土赋值为0.5。
r>
4)ph:根据农地资源调查评价相关标准,确定ph<4.50或>8.50的赋值为0.2;4.50~5.50的赋值为0.4;5.50~6.50的赋值为0.8;6.50~7.50的赋值为1.0;7.50~8.50的赋值为0.7。
5)有机质:根据农地资源调查评价相关标准确定:农地有机质含量小于10 g/kg的赋值为0.3;10~20 g/kg的赋值为0.5;20~30 g/kg的赋值为0.8;30~40 g/kg的赋值为0.9;大于40 g/kg的赋值为1.0。
6)有效磷(碳酸氢钠法):根据农地资源调查评价相关标准确定:农地有效磷含量小于5 mg/kg赋值为0.2;5~10 mg/kg赋值为0.5;10~15 mg/kg赋值为0.7;15~20 mg/kg赋值为0.8;20~30 mg/kg赋值为0.9;30~40 mg/kg赋值为1.0;当有效磷大于40 mg/kg反而起到副作用,赋值为0.8。
7)速效钾:根据农地资源调查评价相关标准确定:农地速效钾含量小于50 mg/kg赋值为0.3;50~80 mg/kg赋值为0.5;80~100 mg/kg赋值为0.7;100~150 mg/kg赋值为0.9;有效磷大于150 mg/kg赋值为1.0。 8)碱解氮:根据农地资源调查评价相关标准确定:农地碱解氮含量小于50 mg/kg赋值为0.3;50~80 mg/kg赋值为0.5;80~100 mg/kg赋值为0.7;100~150 mg/kg赋值为0.9;有效磷大于150 mg/kg赋值为1.0。
9)农田灌排条件:根据对凤三养生走廊实际踏勘确定:有新建硬化沟渠,认为其农田灌排条件很好,赋值为1.0;如仅有老旧的土质灌排系统,认为其农田灌排条件一般,赋值为0.6;如农田无明显灌排系统,则认定其农田灌排条件很差,赋值为0.3。
10)交通通达能力:根据对凤三养生走廊的农地交通通达能力调查情况,确定:如有县级以上道路,认为其农田交通通达能力很好,赋值为1.0;如有县级道路,认为其交通通达能力较好,赋值为0.8;如有乡村道路,认为其交通通达能力一般,赋值为0.4;如仅有田间机耕道,则认定其农田交通通达能力较差,赋值为0.3;如仅有田间人行道,则认定其农田交通通达能力很差,赋值为0.1。
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多指标定量综合评价中指标权重的确定尤为重要。目前关于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类。其中主观赋权法是由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专家凭借经验来确定指标权重,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客观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主观上对各因素的重要程度难以作出精确的判断,因而需与客观赋权法相结合。客观赋权法得出的权重独立于人的偏好以及经验,克服了主观赋权法的不足。本研究采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综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首先由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专家凭借经验认为土壤常规5项养分指标对农地资源评价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农地物理指标,最次为基础设施指标。因此,综合指标权重确定农地物理指标为0.20,土壤养分指标为0.70,基础设施指标为0.10。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对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再进行平均确定综合权重,见表2。
3.3 综合指数的测度
根据农田评价单元各指标权重和土壤调查、分析测试结果,计算出综合分值,结合农地地力分等定级综合评价指数方案(表3),即可得出农地资源评价单元综合等级状况。
4 农地资源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农地资源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以及养殖水域等,但根据凤三养生走廊农地资源中林地多为有林地,以及养殖水域和草地很少的现状,本研究主要对区域内的耕地和园地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现场踏勘取样获取的现状信息和实验仪器对土壤主要养分指标的检测结果,以罗田县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工作底图,利用arcgis软件对指标体系确定的10项指标进行单要素分析。
4.1 农地物理指标分析
4.1.1 地貌类型 凤三养生走廊区内农地资源以低丘和河谷平原为主,其中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新昌河新浦村、义水河宜林村、鸟雀林村、罗田河石井头村、闵家河村;花石桥村附近部分为高丘地貌;其他区域主要以低丘地貌为主。对应评价单元最终确定第1、2、6、8、35、36、37评价单元为河谷平原地貌;第27评价单元为高丘地貌;其余评价单位为低丘地貌。
4.1.2 坡度 研究区域内的农地资源坡度以二、三级为主,其占总量的78.10%;一级占总农地资源的16.18%;4级和5级比例较小,占总量的5.72%。农地资源坡度等级一级主要集中在新昌河新浦村、义水河宜林村、鸟雀林村、罗田河石井头村、闵家河村;二、三级主
分布在以低丘地貌为主的大部分区域,四、五级零星分布在花石桥村、登场坳村等区域。就坡度一项而言,凤三养生走廊内的农地资源土地平整度状况一般,农地坡度主要集中在10°~15°。
4.1.3 耕层质地 耕层土壤质地是土壤物理性质之一,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土壤质地与土壤通气、保肥、保水状况及耕作的难易有密切关系;土壤质地状况是拟定土壤利用、管理和改良措施的重要依据。虽然土壤质地主要决定于成土母质类型,有相对的稳定性,但耕作层的质地仍可通过耕作、施肥等活动进行调节。调查结果表明,罗田县凤三养生走廊区内农地资源耕层质地主要是砂土和黏土,其中黏土分布在新昌河、义水河、罗田河的河谷平原区域;低丘岗地等主要是砂质土。
4.2 土壤主要养分指标分析
4.2.1 土壤ph 对照我国土壤ph划分,研究区域内的农地酸碱度较好,ph在6.05~7.25,以中性和弱酸性为主。主要位于6.50~7.50和5.50~6.50两个区间,其中6.50~7.50主要分布在中部低丘地区,5.50~6.50主要分布在新昌河和罗田河河谷平原区。
4.2.2 土壤有机质 研究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性较大,最小值仅0.17 g/kg, 最大值达43.45 g/kg,含量较高的主要分布在三里畈镇内新昌河以东义水河以北的区域,含量较低的分布在凤山镇及大河岸镇,但总体有机质含量较低,大多数区域的有机质含量在30 g/kg以下。
4.2.3 土壤有效磷 在农业生产中一般采用土壤有效磷的指标来指导施用磷肥。土壤有效磷含量是决定磷肥有无效果以及效果大小的主要因素。
研究区域内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差异性很大,最高值为84.88 mg/kg位于鸟雀林村,最小值位于枫树湾村,仅1.12 mg/kg。整体上土壤有效磷含量较好,大部分属于三级以上。但需指出的是有部分地区土壤有效磷含量明显超出40 mg/kg的合理值,实践证明,土壤有效磷含量过高并不利于作物增产。
4.2.4 土壤速效钾 钾肥能够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结果和提高作物的抗寒、抗病能力,从而提高农业产量。研究区域内土壤速效钾的含量处于四级和五级两个级别之间,无一、二、三等级,其土壤速效钾含量远低于一级150 mg/kg的标准值,最高值为72.76 mg/kg位于三里畈镇新铺村,最小值仅7.53 mg/kg,位于枫树湾村。其中四级主要集中在大金湾、古塘河村、新铺村附近。可见,凤三养生走廊内土壤速效钾的含量整体偏低,因此,建议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对调查范围区内的农业用地增大钾肥施用量。 4.2.5 土壤碱解氮 元素氮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区域内土壤碱解氮的含量处于三、四、五级三个级别,无一、二等级,其土壤碱解氮含量远低于一级150 mg/kg的标准值,最高值为98.73 mg/kg,位于三里畈镇宜林村,最小值仅28.04 mg/kg,位于大河岸镇高庙村。其中含量较高的三级主要集中在宜林村、叶家湾村、大金湾村附近。由此可见,凤三养生走廊内土壤碱解氮的含量整体偏低。
4.3 基础设施指标
4.3.1 农地灌排条件 排水良好的农地不易受侵蚀,易于机械化耕作。因此,在农地资源评价过程中需考虑到农田灌排情况。在对凤三养生走廊35个农地评价单元进行实地踏勘后,发现其范围内主要存在有因农田土地整理而修建的硬化沟渠,有20世纪70年代修建开挖的老旧灌排系统,也有相当部分区域无明显灌排系统。
4.3.2 农地交通通达能力 凤三养生走廊位于罗田凤三镇、三里畈镇以及大河岸镇的核心区,区内有318国道、省道长三线、胜麻线等,主要村湾也已由乡村硬化道路相连,整体农地交通通达能力较好。但也有少量区域农地因低丘冲积扇改造而成,农地内部道路等级较低,通达能力较弱。农地通达能力较弱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罗家嘴村、七里牌村、登场坳村、花石桥村、古唐河村等区域。
4.4 农地资源综合评价结果
结合各单要素数据,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综合得分,见表4。根据各评价单元综合得分,结合农地资源综合指数测度方案,利用arcgis对单要素叠加分析,得到农地资源综合评价分级图(图2),从图2可以看出,凤三养生走廊区内没有一级农田,只有二到六级农田,且以四级和五级的农田居多,由此可见,凤三养生走廊区域内农地资源总体状况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但区域内农地资源也存在较大差异性,其中较好的二级农田主要分布在宜林村、大金湾村一带,其次主要分布在新昌河与义水河冲积河谷
平原地带,如古塘河村、叶家湾村、新铺村等。
5 结语
1)该研究利用gis空间分析和多源信息复合分析对罗田县凤三养生走廊农业用地进行综合评价,比较深入地分析了研究区自然土壤要素、基础设施条件的地域差异。同时,所选基本单元不是采用传统的以行政单元为基础,而是依据现状地类, 打破了行政区界,使得各行政单元内部的综合评价状况有了较大变化,从而为乡(镇)、行政村内部因地制宜的管理提供了参考。
2)研究表明区域内无一级农田,且以四级和五级的农田居多,农地资源总体状况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主要原因是:区域内农地以低丘岗地为主,土壤主要为砂质土,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的含量整体偏低。
参考文献:
[1] 陈印军,卢 布,杨瑞珍,等.农地资源管理研究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6):21-25.
[2] 孙进群,雷 娜.我国农业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899-20901.
[3] 黄初龙,邓 伟,杨建锋.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6):422-425.
[4] 石丽忠,陈金良,迟道才,等.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多维耦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3):9-12.
[5] 王宗明,张 柏,宋开山,等.东北地区农业土地资源潜力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生态科学,2008,26(4):351-360.
[6] 高桂芹,齐作辉,董玉武.唐山市农业气候资源dtopsis优势分析[j].气象科技,2008,36(2):202-205.
[7] 于伯华,吕昌河.基于dpsill模型的农业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9):53-58.
[8] 陈生永,鞠敏睿.土地资源综合评价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1(5):25-28.
[9] 程绍文,张 毅.湖北省农地资源及其利用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35-39.
[10] 姜文来,罗其友.区域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模型[j].经济地理,2000,20(3):78-81.
[11] 幸 莉.四川省农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1.
篇3
四川省辖区总面积位居全国第五位,农业用地占比相对其他省份教大,所以在城镇化过程中,对土地进行经济收益预测评价是促进协调发展的重要需求。本文以粮食种植的数据为例,采取灰色马尔科夫法进行评价,得到综合评价结果,运用这种方式得到评价结果对四川省城镇化过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根据预测评价结果指导四川省土地的开发方式,降低城镇化过程中的经济效益损失。
关键词:
城镇化;评估预测;灰色马尔科夫
1.引言
四川省的总面积为72917.45万亩,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06%,位居全国第五。其中占全省面积8.2%的耕地面积为5988.8万亩。丰富的土地资源代表农业经济为四川省的经济水平提供着巨大的助力,所以城镇化过程中要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既要打造智慧化城市、推进城镇化发展,也要考虑土地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在决定土地开发方式之前,对现有土地发展模式进行客观的经济效益评价,可以指导四川省城镇化建设过程。四川省的农业经济中以农产品贡献最多,城镇化过程中针对农产品用地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可以避免额外的经济效益损失。采取合理的评估方式,对不同发展模式的土地进行估值和预测,不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也可以指导农林渔牧协调发展,打造农业优势。灰色预测和马尔科夫模型两种方法的结合根据后者的无后效性和平稳过程,弥补灰色预测过程中因数据少和没法反映波动较大的情况。
2.灰色马尔科夫模型构建
2.1灰色预测模型GM灰色预测中的GM模型主要是在系统特征不明确的情况下用主要变量对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其实际内涵是把规律不明确的随即过程看作灰色系统概念内的变化过程,选取的主要变量即为灰色系统的灰变量。灰色预测模型中最为常用的是GM(1,1)。
2.2构建灰色马尔科夫模型首先进行状态划分。由于马尔可夫链当前状态对后续状态不产生影响的特点,通过状态的不同将数据序列划分不同状态,本文是以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比值作为马尔科夫链状态划分的依据。
3.灰色马尔科夫模型的应用
3.1灰色预测应用现以四川省播种粮食土地为例进行土地价值评估,数据如表1所示:首先对单位面积的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设数列x(0)=(4.435,4.702,4.890,4.981,5.036,5.115,5.128,5.235),根据级比定义得级比数列为(0.9432,0.9616,0.9817,0.9891,0.9846,0.9975,0.9796),落在可容覆盖内,符合灰色预测模型要求。其次利用MATLAB的算法对数列进行一次累加生成和模型求解,结果为:y=302.981•e(0.0156536•t)-298.546。预测2013年以后的五年的结果:(5.3336,5.4178,5.5032,5.5901,5.6783)。模型检验结果残差检验epsilon(k)0.1,相对误差和级比偏差值检验均在可控范围。整合以上结果并算出实际值和拟合值的比值结果以进行马尔科夫模型的状态划分,结果如表2:
3.2马尔科夫模型应用首先根据GM(1,1)模型拟合的粮食播种单位面积的产量的实际值和拟合值的比值,以(0.9840.994)、(0.9941.004)、(1.0041.014)三个区间划分状态E1,E2,E3,则2007年和2012年为状态E1,2006年和2013年属于状态E2,其余年份均为状态E3。以2006年的比值状态为起点状态,统计转移到截至2013年个状态的频率,从而建立状态转移概率矩阵。按照状态划分的结果和马尔科夫运算过程得出修正后的四川省2013年以后五年的单位产量及所处状态。
4.结论
根据对灰色预测和马尔科夫链的研究,可以得知结合灰色预测和马尔科夫链得到的结果和实际动态情况更加接近,使得预测的精确度和可操作性都有较大的提高。而且灰色马尔科夫的研究已经在企业经济状况预测评估、交通状况预测、微观层次变化预测等方向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该方法在预测评估中的实际效果。在城镇化过程中针对土地资源进行预测评价即要求结果客观可操作,有要求能反映动态变化过程。灰色马尔科夫模型正好符合对土地资源评估的要求,所以把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引入到城镇化过程中对土地资源进行预测评估可以保证结果的合理性,并基于灰色系统的理念充分考虑动态发展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比如土地资产结构、历史产量、发展前景等要素,这是一般的回归分析预测做不到的。
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收集种植土地上各种作物的产量占比和不同作物的价位,使预测评估的结果反映为直观的经济效益指标。同时将当前土地的发展方式进行经济效益评估结果和将要发展方式的经济效益评估结果对比,对城镇化过程中土地的开发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其次可以在得出土地发展模式价值的基础上有效指导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优化农牧渔林布局,从而提高农业经济。
参考文献:
[1]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2]杨玉珍,卜凡敏,于利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评价与治理[J].东岳论丛,2012,10:185-189.
篇4
关键词:3S测绘技术;土地开发;整理;运用
科技创新在各个领域都很重要,特别是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领域,也间接影响其他行业。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充分利用科技能力,收集和综合分析各种信息,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国家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科学利用和有效管理土地对我国来说尤为重要。20世纪80年代,3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逐渐扩大,特别是在第二次土地调查后的近两年里,3S技术在定界等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例如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绘等。但需要指出的是,3S技术广泛应用于其他土地管理领域,是一个开发的新软件。
1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作用1.1测绘技术的作用
地图学是一门计算和测量地球引力场、地球形状和几何的科学,在此基础上测量地球表面几何物体和自然物体的几何分布,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技术和理论上的困难。根据国土资源开发专项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土地利用和目标,运用工程技术、法律,从经济和行政的角度,改善环境、生活和生产条件的过程就是土地利用的合理化。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土地占有和征用的变化。因此,要缓解矛盾,保证足够的耕地,就必须重视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化,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地形测绘工作要贯穿土地管理和处理的全过程。在测绘工作之前需要获得地形要素,如项目的形状、数量和位置。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合理化与普通地形不同,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提供的数据,对开发区进行综合地形测绘,绘制地形图并协助处理地形图。因此,对地图学的需求较高。在土地开发整理的各个阶段,测绘工作至关重要。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对土地整理进行详细的测绘工作,以保证土地开发项目预算的准确性,从而实现项目的规范化、成本的节约和决策过程的科学化。
1.2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管理各阶段中的应用
1.2.1规划阶段每个规划必须以当前的土地利用图为基础。在土地开发规划的设计和编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根据航空影像和照片进行测绘。这些详细土地分析结果中的大部分地图是在第一次详细土地调查中获得的,主要通过手工制作。因此,为满足规定的精度要求,以避免在时间和实践中区分某些参数,必须在土地测绘过程中运用现代测绘技术,确保测绘符合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3S技术将在地球测绘中得到广泛应用。现代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是通过提供大量准确可靠的数据。1.2.2设计阶段现阶段,要制定规划中的土地管理项目,作为下一步工作的依据。测绘项目区需要精心设计,以满足项目的需要。首先,统一的大地基准是测绘的基础,是精度、坐标模型和测绘方案的保证。因此,有必要在同一高程基准和坐标系下确定土地覆盖综合工程的面积,确保保留当地通常选择的高度标准和坐标。其次,必须确保信息的准确性。设计图纸、方案设计的科学性直接取决于图纸信息的准确性。只有提供的信息准确无误,才能保证设计的可操作性、规范性和合理性。最后,必须进行立体摄影。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基线数据,必须运用多种现代测绘工具和技术,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全面的立体摄影。1.2.3施工管理阶段土地开发项目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管理和建设需要详细的信息分析,准确的地图以及广泛的数据信息。现阶段,最常用的是最新的测绘技术,这项技术的任务很小且很具体。土地利用合理化工程启动后,要达到设计标准和要求,必须保证土地利用的安全、质量和进度。工程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这是保证现代测绘技术能够作为辅助建设者决策的依据所必须的。此外,必须采用现代测量和监测方法来完成该项目。为了找出测绘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在图集绘制过程中,必须运用现代测绘方法,完成土地整理项目的收获阶段。缔约方会议应请秘书处编写一份关于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的变化和林业的报告。
23S技术
2.13S技术概念
3S技术,即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当前支持的三种获取、存储和更新技术之一。是土地观测系统中空间信息的分析和应用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工具,对自然灾害的规划管理和动态监测,包括实现大地测量领域定量指标的科学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GPS是一种基于卫星、航空和航天的无线电定位导航系统,能够为陆地和海洋用户提供准确的信息。近二十年来,遥感技术在资源综合研究和环境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五年遥感技术将在空间、光谱、时间分辨率等方面有新的发展,目前GIS技术进一步发展,该系统主要用于建立各种空间数据库和决策支持系统,为用户提供多种形式的地质研究,地质分析和分析分离功能。然而,3S技术更重要的应用远远超出了上述成果。3S技术的最大价值在于3S的集成,即它不仅包含了现代地图学的所有要素,而且反映了一个学科向多个学科的转化。该技术是在3S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提供绘图上的空间信息。测绘技术包括利用测量仪器等技术对地球进行测前定位。为保证各阶段土壤处理作业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应采用不同的技术和制图方法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的具体特点:基于空间数据的技术信息系统是以系统技术和计算机理论为基础的,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科学管理和有效综合分析地理数据(遥感图像等)的应用、捕获和目标识别,特别是利用探测器收集和传播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在国家和区域一级收集和分析数据。
2.2作用
土地管理是对土地利用、土地结构的综合管理。整个项目涉及的数据面广,如空间、属性等。3S大地测量技术应用广泛,技术体系广泛,传统测绘方式效率低下。3S综合测绘技术不仅可以解决传统测绘方法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提高测绘精度,数据的效率和功能更符合土地管理项目的技术要求,GPS的定位和导航基础设施(即土地处理数据基础设施)使RTK易于用于地面测量和登记也可方便应用于后期接收。在任何地点,高精度的定位、低人为干扰因素都有助于优化设计和模型,其不仅可以提高设计数据的准确性,而且可以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这将保证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的节约。
33S技术的运用
3.1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3S制图技术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测绘技术包括数字地籍测量、摄影测量等。因此,有必要对土地管理过程中的测绘方法进行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制图方案,完善与制图有关的技术设计,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确定地形测量内容作为城市测量规范,作为城市测量的依据等。土地整理工程完成后,一些重要的结构设施可在后续作业中通过GPS进行监测。另外,RS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使用也比较频繁。遥感系统能更准确地反映耕地和湿地的变化。该系统在预测未来环境、气象和地质灾害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优势。此外,全球定位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有助于更有效地分配工作特性、使用权等。同时,通过合理配置电力、灌溉等资源,提高开发区内所有土地的生产力。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通过GIS、RS、GPS等测绘技术,将区域内现有信息数字化,然后,通过整合的过程,清楚地了解如何有效地进行土地管理。
3.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在土地利用规划的现阶段,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项主要技术,它的应用可建立一个实用的信息系统,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各级建立和加强伙伴关系,将土地资源总体规划及相关业务流程与现代技术进行比较,最终完成土地资源的开发。采用通用的计划、修改和自动控制,省去了大量的手工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减轻了有关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科学促进社会发展的现实。
3.3土地动态监测的应用
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和动态是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方法更新慢、图长、误差大,难以及时、准确、主动地识别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变化与不同时期遥感影像的利用,为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提供了准确、快速的信息。GPS提供精确定位,GIS管理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数据、属性和空间分析。通过对不同时期遥感卫星数据的综合分析,提供准确、客观、及时、广泛的变化信息。
3.4在土地评估中的应用
目前,土地利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正在对土地资源的潜力、适宜性和价值进行评价和分类。GPS空间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工具,可以确定土地资源空间变化的格局和数量,作为土地利用综合规划的依据,特别是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另一方面,土地资源评价信息系统的建立不仅有效利用了现有的土地资源评价数据,而且大大减少了土地资源评价的工作量。同时,也有助于收集数据,提高评价质量。
3.5GPS在土地整理外业测量中的应用
在规划阶段,对面积、长度和高度的要求相对较高。通常使用至少1∶5000的地形图作为设计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通常的方法来管理GPS安装,并使用整个站点安装来收集现场数据。第一个高度控制点必须在四个级别上进行比较。工程区的主要大地目标、具置、形状、边界信息等,如植被、居民区、井口等,根据工程的地形特点,采用不同的仪器。此外,动态全球定位系统还可以用来采集数据,如分层道路、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沟道、航道底高等,通过改进GPS接收机硬件和动态发展GPS定位技术,动态载波定位取得了很大进展,加强了全球定位系统在遥感应用中的作用。目前,GPS与各种传感器相结合,GPS在摄影测量和遥感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高精度动态相机的定位;二是借助航空三角测量辅助航空摄影测量,实现航拍照片的精确定点;三是利用其他3个传感器确定载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和空间位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这三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些成果中最重要的是克服了动态全球定位系统(DGPS)在飞机上应用的主要困难,解决了飞机上载波相位模糊的问题。遥感的应用对GPS的实际应用有很大的帮助。GPS在摄影测量和遥感中的广泛应用,无疑对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3.6遥感(RS)技术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空间摄影测量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已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在高分辨率和高达1m的立体观测阶段,摄影测量和遥感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数字摄影测量的出现使人们能够通过计算机处理,从航空摄影测量或遥感图像中获得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它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图像进行处理以获取信息,GIS的基本信息可分为地形信息、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航空影像可以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直接从影像中提取构造信息,提供图形信息;通过航空影像的翻译和专题分类,提供土地信息系统的性能信息。这些影像主要用于编制大、中比例尺摄影图,这些图主要用作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项目的工作图。它主要测量地面的几何结构。控制信息是通过遥感获得的,是全面、宏观、客观、周期性、多层次,虽然有些遥感卫星图像可以用于高空测量,但卫星图像的翻译也应与实际研究相联系,否则翻译质量将难以得到保证。同时,在卫星图像解译过程中,以人为中心的因素占主导地位,这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很高。
3.7GIS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提供了土地资源储备信息,提高了土地管理规划的技术性和可持续性。通过数字模拟地球信息,在其他特殊情况下,避免了计算、设计和规划过程中的繁重工作量。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能够通过实际更新有效地保证数据库中地理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也是一个多层次的信息数据库,包含了气候、地质、水文、自然灾害和经济状况、社会状况等相关问题的信息。目前,全球环境信息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制定共同的土地利用规划,特别是在技术规划指标分析领域。通过全球土地信息系统提供的土地适应性评价、土地规划平衡分析等信息技术支持,提高耕地面积和环境面积分析的广度和深度,快速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经济指标,并完善了工作量矩阵、土地面积平衡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除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合理利用外,还可以有效地确定土地利用方式。GIS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规划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效率,虚拟GIS是一种具有观测功能的三维局部土地利用规划,可以直接观测农田、房屋、道路等虚拟景观。三维模型的设计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支持思维方式和空间模拟。
4结束语
3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土地资源用于经济建设和改善环境,是促进土地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进步。3S技术是土地测绘的主要技术之一,直接关系到土地处理的质量。结合现代数字科学的发展,地图学是土地耕作过程中的主要支撑组成部分,它应用于整个土地耕作过程,与田间数字测量系统、图形系统、硬件和技术支持软件相结合,进行地面的性能研究且实际数据采集比较快速准确。土地测绘工作起步较晚,测绘技术有待进一步发展,要加快有关问题的研究,更好地利用土地测绘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应用于土地管理,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土地管理。
参考文献:
[1]刘飞.测绘工程殊地形的测绘技术探究[J].地矿测绘,2021,37(6):7-8.
[2]张建利,汤利芹,安标飞.工程测绘中GPS测绘技术的应用探析[J].地矿测绘,2021,373(6):30-31.
[3]熊扬坤.试论3S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合理运用[J].居舍,2020,40(27):141-142.
[4]罗太近.3S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华北自然资源,2020,19(2):84-85.
篇5
关键词:平南县;木薯产业;农业资源;评价
中图分类号:S8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4-3403-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14.018
Agricultural Resources Evaluation Based on Pingnan Cassava Industry Development
HUANG Wei-quan,HUANG Pei-zhao,JIANG Dai-hua, Li Wei,YANG Xue-yan
(Agricultural College,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China)
Abstract:Analysed and evaluated agricultural resources(soil,water and fertiliz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ssava industry in Pingnan county based on the abundance index evaluat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resource abundance index of Pingnan county was between 14.87~17.80,with an average abundance index was 16.36, the highest index of abundance was Guancheng town(17.80),and the lowest was Simian town(14.87),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ther townships' composite index of abundance.Besides Simian town, Pingshan town, Dapo town, the abundance index of the rest townships were exceed the average value. The abundanc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index>16 was a good standar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agricultural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overall the territory of Pingnan county wa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ssava industry.
Key words: Pingnan county;cassava industry;agriculture resources;evaluation
我国农业资源评价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首先从土地资源研究开始,经过对农业资源理论的深入研究,对于农业资源的评价逐步从单项资源发展到整体资源。闵庆文等[1]利用综合指数法、区位商法等评价方法,对南京地区的主要农业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资源优势度分析法进行了综合评价。姜文来等[2]提出了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的两大基础理论,即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理论,构建了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量化模型。丁娟娟[3]将资源丰度指数概念和模型应用于农业生产系统的系统诊断,得出用资源丰度指数来诊断一个地区的农业资源状况是可行的。徐勇[4]通过对农业资源的农业生产行为特征及高效利用途径进行系统分析,筛选、构建和设计出了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孙进群等[5]综述了国内近年农业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的基本情况,并提出农业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的发展方向。刘军[6]在阐述农业资源评价综合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湖南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方案,得出2001-2008年湖南农业资源利用的评价结论。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农业资源的研究比较早,农业资源最早于公元前由Aristotle提出,经过西方学者的不断深入研究[7-10],至18世纪末,西方农业学家、地理学家、农业经济学家先后对农业资源的区划和利用进行研究,至1984年,国外科研人员已研究得到农业资源评价的基本模型体系[11,12]。
随着人们对农业资源评价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平南县木薯产业发展的需要,对农业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平南县木薯产业的快速发展,优化平南县农业资源的配置,提高农业资源(土、水、肥)的利用效率,开展了对平南县木薯产业发展中的农业资源(土、水、肥)因素的分析和评价,可为平南县及相近区域木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13]。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对平南县农业(土、水、肥)资源进行评价分析时,根据农业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原则,结合平南县的实际情况,在文献资料和统计资料中搜集、整理、分析得出平南县农业资源的发展现状,建立丰度指数数学模型,对平南县的农业(土、水、肥)资源进行分析,以各乡(镇)为单位计算农业(土、水、肥)资源的要素指标,最后分析资源要素指标。
1.1 采用丰度指数模型
资源丰度通常是指各类资源的富集和丰富程度,为资源的自然属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资源丰度指地区单项资源的丰度或某类资源组合的丰度,也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内各种自然资源的总体丰度。资源丰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丰度可以表示为人均资源占有量,是制定地区规划和长期发展策略的重要依据[14-17]。资源丰度指数模型为:
R=■■(i=1,2,3,...n)
资源丰度指数(R)是描述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指标,设集合A={a1,a2,a3...an}为资源要素,A0={a01,a02,a03...a0n}为资源要素标准量,其中资源要素为:a1为年日照时数、a2为作物生长季、a3为年有效积温、a4为年降水量、a5为土壤钾肥肥力、a6为土壤磷肥肥力、a7为灌溉水量、a8为灌溉机械(I)、a9为化肥用量(Fk)、a10为化肥用量(FP)。
Ri=■(i=1,2,3,...n)
如果Ri>1,说明资源要素ai较为丰富,是农业生产的促进因素;如果Ri
1.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农业资源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因此指标体系也是一套复杂的体系。评价时选取的指标应针对农业资源指标本身,这样才具有代表性,在进行农业资源评价中,各指标均反映出农业自然条件对木薯产业生长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品种的木薯生长需要的自然条件是否受到限制,才能充分体现农业资源的特点。根据平南县木薯产业发展的农业资源(水、土、肥)的特征和利用现状,本研究选取王宏广[18]的资源当量参数。
2 平南县农业(土、水、肥)资源综合评价
根据平南县木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具有农业意义的10项指标来分析评价各乡(镇)之间的农业资源差异。2008年平南县各乡(镇)农业资源指标和指标计算结果见表2和表3。
结合表2和表3的数据可得,平南县各乡(镇)年日照时数、作物生长季、年有效积温、年降水量、钾肥用量、磷肥用量、灌溉水量资源要素的丰度指数均大于1,说明平南县各乡(镇)这七项资源要素比较丰富;而土壤钾肥肥力、磷肥肥力两项资源要素的丰度指数均值均小于1,其中土壤钾肥肥力部分乡(镇)大于1,说明平南县旱地土壤钾肥肥力分布不均匀,这两项资源要素不足;灌溉机械(I)资源要素的丰度指数在部分乡(镇)大于1,说明灌溉机械(I)资源要素是部分乡(镇)木薯产业发展的促进因素,而在部分乡(镇)却是限制木薯产业发展的因素。全县各乡(镇)农业资源综合丰度指数如图1所示,平南县农业资源(土、水、肥)的综合资源丰度指数在14.87~17.80之间,平均丰度指数为16.36,丰度指数最高为官成镇(17.80),最低的为寺面镇(14.87),各乡(镇)的综合丰度指数差别不大。
3 小结与讨论
3.1 土壤肥力和pH因素
根据平南县的土壤调查情况和现状分析以及丰度指数模型评价的结果来看,土壤钾肥肥力、磷肥肥力两项资源要素的丰度指数大部分乡(镇)小于1,其中土壤钾肥肥力部分乡(镇)大于1说明平南县旱地土壤钾肥肥力分布不均匀,这两项资源要素不足,限制了该县木薯种植产业的发展。由于平南县的旱地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不高,整体偏低,是影响土壤钾肥和磷肥肥力不足的关键因素。平南县木薯生长受到了旱地土壤肥力含量水平的影响,有些地方土壤比较贫瘠,有些土壤养分较高。由于平南县的南北都属于山地,因此,要根据平南县不同山地土壤贫瘠状况补充土壤中速效钾和速效磷。根据资料调查,平南县各乡(镇)土壤pH总体呈降低的趋势。这种情况下,应该首先对酸性土壤特别是强酸性土壤施用石灰中和酸性,并选用碱性或中性肥料,如碳酸氢铵或尿素、高浓度复合肥、钙镁磷肥等,既可中和土壤酸性,又可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变施肥种类可以适当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肥料利用率,可起到较好的增产效果。
3.2 水资源和水利设施因素
平南县的灌溉水量资源要素的丰度指数大于1,而灌溉机械(Ⅰ)资源要素部分乡(镇)大于1,说明平南县水资源满足木薯产业的发展,但水利设施在平南县的分布不均匀,限制了木薯产业的发展。平南县除了西江外,还有白沙江、秦川河、大同江等几大河流,大、中、小型水库遍布境内,平南县因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南、北部山区和中部平原气候条件有所不同,但水资源分布差异较小;从平南县的地域来看,从南到北平南县中部地区的乡(镇)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较高,而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的乡(镇)基础设施落后,水土流失较严重,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木薯种植区域绝大部分在南、北地区,水利基础设施成为制约木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设施资源,不断完善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木薯产业发展。
3.3 化肥用量
从丰度指数评价可以看出,钾肥用量、磷肥用量资源要素的丰度指数均大于1,说明平南县各乡镇这两项资源要素比较丰富,是该县木薯种植产业发展的促进因素。但平南县的钾肥和磷肥用量比较大,施肥单一,施用方法不当,造成土壤磷固定,钾不足,肥料利用率下降;有机肥料施用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氮素相对磷钾不足,所以,要合理增施氮肥,同时提高土壤氮磷钾的利用效率。土壤过酸过碱都会降低肥料养分的有效利用,直接影响木薯生长。
采用丰度指数模型对平南县农业资源(土、水、肥)的评价表明,平南县农业资源的综合资源丰度指数为14.87~17.80,平均丰度指数为16.36,丰度指数最高是官成镇(17.80),寺面镇最低(14.87),且各乡镇的综合丰度指数差别不大。农业资源综合丰度指数>16为良好,依据该标准说明平南县全境的农业资源配置总体上适合木薯产业的发展需要;平南县要保持木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不断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通过不断提高土壤肥力质量,降低土壤酸度,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和土壤肥力;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利资源和水利设施,合理、科学使用肥料,各单位、各部门要密切配合,调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为平南县的木薯产业提供平台和条件,在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合力做大、做强平南县的木薯产业。同时,平南县农业资源的配置还存在优化的空间,针对资源配置的不足,提出了如下措施和建议:①优化施肥用量和种类,进行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②降低土壤酸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③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设施资源,不断完善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水利资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闵庆文,李湘阁,李丽平.南京地区农业资源的综合评价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7(3):242-247.
[2] 姜文来,罗其友.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模型[J].经济地理,2000,20(3):78-81.
[3] 丁娟娟.农业资源评价-资源丰度指数评价法[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12(2):78-81.
[4] 徐 勇.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1,20(3):240-246.
[5] 孙进群,雷 娜.我国农业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899-20901,20905.
[6] 刘 军.湖南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65-70.
[7] 范文波.坡耕地土壤结皮的成因及其作用研究[D].西安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
[8] 莎缪尔森.经济学[M].高鸿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 于光远.资源、资源经济学、资源战略[J].自然资源学报,1986(1):1-2.
[10] 王石立.作物农业气候区划[J].气象科技,1983(1):63-65.
[11] 傅伯杰,陈利项,马 诚,等.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1997,12(2):112-118.
[12] 吴国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2):141-143.
[13] 罗兴录.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战略思考[J].耕作与栽培,2001(4):59-61.
[14] 何 晶.广西木薯产业发展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15] 杨萍果.基于资源丰度指数模型的石家庄市农业资源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4):104-107.
[16] 欧阳娟娟,李巧云,关 欣.基于资源丰度指数的郴州市农业资源的初步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636-13637, 13640.
[17] 吴国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2):141-143.
篇6
关键词:耕地后备资源;占补平衡;资源基础数据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5-0001-02
1 概况
1.1 调查背景
根据《石家庄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石家庄市要打造特色突出的中部都市区高端优势产业带、东部平原特色产业带、西部太行山区生态友好型产业带,逐步形成中、东、西良性互动的工业空间开发新格局。同时按照国家和省厅要求,今后各地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必须严格执行“以补定占、先补后占、占补平衡”的规定,当前,异地补充耕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巨大瓶颈。因此,要全力抓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摸清底数,做到定量、定位、定性,彻底解决我市耕地后备资源底数不清、位置不明、质量不定等问题,最终指导全市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的有序推进,探索建设占用耕地本地补充的道路。
1.2 调查任务
一是实地查清全市各县(市)耕地后备资源的位置、面积、权属、地形状况、地貌特征、土壤状况、周边水资源状况等,尤其是耕地后备资源比较充足的西部山区县和未利用滩涂相对较多的县,将其作为本次调查的重点区域。
二是围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指导思想和目标,根据外业踏勘调查的结果和相关影像资料信息,开展耕地后备资源状况分析,形成我市耕地后备资源的综合及专题调查汇总成果。
1.3 调查意义
此次调查以土地详查、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及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等成果为基础,摸清全市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分析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适宜性及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整治开发的措施,为进一步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提供基础信息,同时也为制定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专项规划和项目评估、立项提供依据。
2 耕地后备资源现状调查
此次调研从2012年年初开始,至2012年9月底结束,历时9个月,完成了全市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工作。着重对平山县、灵寿县、行唐县和新乐市四个县(市)可作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废弃工矿(主要指砖瓦窑)压占土地、可开垦的荒草地、可开垦的滩涂及可开垦的其他土地四种可作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土地现状,进行了现场调查,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灵寿县境内3亩以上的耕地后备资源有5441块,面积168048.45公顷。主要分布在灵寿镇、青同镇、塔上镇、慈峪镇、岔头镇、陈庄镇、三圣院乡、北洼乡、南宅乡、牛城乡、狗台乡、燕川乡、谭庄乡、寨头乡、南营乡,其中岔头镇、陈庄镇、燕川乡、寨头乡其他草地面积共146615.78公顷,约占总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的87%。
新乐市境内3亩以上的耕地后备资源有230块,面积2613.12公顷。主要分布在正莫、承安、化皮、东长寿街道办事处、东王、邯邰、南大岳、杜固、协神、木村、彭家庄回族、马头铺等镇(乡),其中正莫、承安、邯邰镇等滩涂面积共1417.59公顷,约占总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的54.2%。
行唐县境内3亩以上的耕地后备资源有5362块,面积293688.47公顷。主要分布在口头、安香、城寨、九口子等乡镇,其中口头、上阎庄、九口子三个乡镇其他草地面积共212412.95公顷,约占总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的72.3%。
平山县境内3亩以上的耕地后备资源有12034块,面积866573.20公顷。平山县的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王坡乡、岗南镇、宅北乡、古月镇、北冶乡、下槐镇、孟家庄镇、小觉镇、合河口乡等乡镇,其中古月镇、下槐镇、小觉镇三个镇滩涂面积共463.3公顷,约占总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的0.5%。
3 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调查评价
3.1 有一定数量的可开垦的耕地后备资源潜力
经调查评价,石家庄市域内耕地后备资源有135.57万公顷。全市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平山、行唐、灵寿、新乐、赞皇等县,其中平山、行唐、灵寿、新乐四县坡度在25度以下可开垦的荒草地面积共134.49万公顷,约占总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的99%。从整体来看,石家庄市还是有一定数量的可供利用的耕地后备资源。
3.2 耕地后备资源存量相对不足和比较紧张
石家庄市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城市,人口增长很快,加上发展的客观需要,建设占用耕地和生态退耕压力也很大,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利用带来不利的影响,客观上减少了耕地后备资源的总量,加速了耕地后备资源的利用,使得耕地后备资源数量的减少加快。
3.3 全市耕地后备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
全市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低山区和丘陵地区,而平原地区分布相对较少。由于山区农业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人地关系又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发挥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的平原地区,由于耕地后备资源较少,可供利用的后备资源数量变得极其有限。另外,全市耕地后备资源分布不集中,使得开发利用工程投资成本加大、工作难度加大、规模效应差,对提高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积极性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4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措施
4.1 体系建设,以制管地
要加快研究制定耕地后备资源的价值评估体系,建立土地使用效率的评价监督机制,用完善的制度体系实现耕地转用的量化管理,为实现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不低于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质量提供量化依据,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以补定占、占补平衡”的政策。
4.2 转换思路,以质保量
在建设用地与耕地矛盾凸显的今天,要从石家庄市的耕地后备资源现状出发,转换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思路,从提高用地质量上入手,通过对复垦、整理土地的再开发,提高和改善土地质量,从而达到节约用地的
目的。
4.3 政策引导,以技促产
政府要通过针对性的政策引导和广泛宣传,将先进的高新技术引入到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去,提高土地单位产量,尤其是对开发和复垦的后备资源,更要通过科学的开发手段,实现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产出效益的
目的。
4.4 集约利用,以地转地
要适当提高城市土地的开发强度,提高工业、开发区的土地使用效率,通过改变土地开发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集约利用耕地后备资源。同时,要拓展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范围,将可开发利用的未利用地转化为耕地后备资源。
5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5.1 加强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和强化土地法制教育,增强土地忧患意识和依法用地、按规划用地、严格保护耕地后备资源的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观念。
5.2 改革土地制度,加强土地管理
明确政府对土地资源管理和调控职责。政府管理土地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规划,及时处理土地利用中各种违章行为,并且对土地供求平衡实现宏观调控。
5.3 不断加大用地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用地行为
加强土地法制建设。要确立法律在土地管理中的权威地位,在土地立法、司法和监督等环节上加大改革力度,早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土地法律制度,使之成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力保护。
5.4 完善土地资源的监测、预警系统
利用先进的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同时制定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科学评估系统,切实把握并及时反馈耕地后备资源的变化状况,为实现耕地的科学、有效管理服务。
5.5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
要优化土地利用的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率,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要加快资源保护与开发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实行“资源保护责任制”,制定耕地后备资源利用的规范、方向和标准。
5.6 建立评价机制,保证可持续发展
篇7
关键词 垦造耕地储备库;技术路线;建设方法;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31-0162-03
Researches on Technical Routes and Key Techniques of Zhejiang Arable Land Potential Resources Database Construction
WANG Jianfeng ,LIN Jihong
Zhejiang Land Surveying & Planning Institute,Hangzhou, 310007,China
Abstract The land administration law stipulates that reclaiming unused land must pass scientific argu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In order to ascertain the situation of reserved arable land potential resources and complete arable land potential resources database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made some researches and discussion from several different aspects, namely, the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the technical route sett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researches as well as its key technologies. The paper reli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Zhejiang Arable land potential resources database.
Keyword Arable land potential resources database;Technical route;Construction method;Key technology
0 引言
浙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人多地少,人地关系长期紧张,人均土地资源较为短缺,耕地资源更是十分贫乏。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耕地占补平衡的矛盾日益凸显,并已对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形成制约。着眼于今后若干年浙江省用地保障需求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开展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建立省级垦造耕地项目储备库,对于浙江省切实履行土地管理法定义务,有效缓解建设用地供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查清耕地后备资源状况,建立省级垦造耕地项目储备库,对服务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和建设用地审批中补充耕地项目的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背景
开展省级耕地项目储备库建设前,浙江省已经先后完成了东部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更新调查工作,同时3S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开展储备库建设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1.1 3S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推广为储备库建设奠定了基础
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和遥感技术(RS)的简称。3S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土地资源评价的定量化、自动化和智能化[1]。利用RS技术,可以直观获取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信息;利用GPS技术,可以实现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准确定位,并可获取坐落、范围、面积等一系列信息;利用GIS技术,可以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空间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联接,形成空间数据库成果,利用GIS叠加分析功能,可获取土地利用变迁等情况。浙江省垦造耕地项目储备库建设要求获取一系列的数据成果,3S技术为储备库建设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1.2 东部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为储备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部署,浙江省于2002年8月至2003年6月全面开展并完成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涉及全省10个市48个县(市、区)。浙江省严格按照《东部地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的要求,以土地变更调查为基础,针对能形成国家级土地开发复垦基地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展调查评价工作。通过本项工作,地方国土部门熟悉了耕地后备资源概念,掌握了业务的调查方法,为全面开展浙江省垦造耕地项目储备库提供了技术人才保障。
1.3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成果为储备库建设提供了现势性较强的基础数据
2003年6月,浙江省全面开展土地更新调查工作,并于2007年全面完成县级调查任务。县级更新调查成果覆盖全省的地类、权属、坐落、坡度、区位等垦造耕地项目储备库必要的基础信息,为开展垦造耕地项目储备库建设提供了较为现势的土地利用数据[2]。
2储备库建设方法研究
2.1 土地更新调查数据与土地利用专业资料相结合
充分收集和利用土地利用专业资料,考虑种养业利用价值、自然增产潜力特征、生态功能特征[3],剔除以下六类不适宜开发复垦区域:1)撂荒的荒山荒地及中低产田;2)海岸带功能区划、已批准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翻案中已经明确列为风景旅游、城市建设、水利、工业等非农业用途或因开发复垦会引发自然生态灾害而被禁止开发利用的区域;3)坡度在25°以上区域;4)灌溉困难区域;5)交通严重不便区域;6)垦造后造成小流域水土严重流失的区域不列入调查范围。同时充分利用土地利用专业资料,用以填写评估因素,确保成果与相关部门的衔接和调查工作的快速开展。
2.2 内业处理与外业调查相结合
内业预判读。根据土地更新调查建立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利用县级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汇总出图斑净面积≥5亩的滩涂、废弃园地、荒草地、苇地、盐碱地、沼泽地、裸土地和≥3亩的废弃压占破坏地、塌陷地、自然灾害损毁地等图斑以及单个图斑面积≥0.5亩的可复垦农村居民点,在县级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初步的标绘,并确定外业调查的区域和路线。
将内业预判结果输出作为外业调查底图,到实地复核或补充调查,在外业调查底图上核实和标绘符合耕地后备资源图斑上图标准的荒草地图斑、滩涂图斑、可复垦农村居民点图斑、废弃压占破坏地图斑等可开发复垦的耕地后备资源图斑,并在耕地后备资源外业调查表中填写图斑的坐落、面积、类型、自然坡度、土壤质地、灌溉水源、水分条件、地质地貌、交通状况、环境影响等情况,为图斑所在区域的可开发复垦评估分析提供依据。
2.3 3S技术相结合
通过GIS技术将图斑矢量数据与更新调查矢量叠加,计算出可开发的地类图斑属性中坡度属性,确定图斑坡度级[4]。同时利用GIS技术剔除不符合要求的地类、坡度、小面积图斑,完成内业预判工作。利用RS技术获取的航空航天影像,结合内业预判结果输出调查底图,同时利用GPS技术等进行实地复核或补充调查。
3技术路线制定
通过试点和论证,确定了浙江省垦造耕地项目储备库技术路线:以县(市、区)为基本工作单位具体实施建立省级垦造耕地项目资源库,以通过验收的土地更新调查成果资料为基础,结合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内业预判,初步确定可开发复垦为耕地的耕地后备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外业调查的区域和路线。然后输出调查底图,进行实地调查,查清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类型和分布,并结合自然坡度、土壤质地、灌溉水源、水分条件、地质地貌、交通状况、环境影响等情况,对照各种规划资料、海岸带综合调查与海岸带功能区划资料等进行评估分析,在调查底图上编制辖区内的垦造耕地储备项目,确定垦造项目预期质量等级,估算垦造项目所需投资成本。填写垦造耕地项目资源一览表,在项目编制完成后,应用GIS软件将垦造耕地项目图斑矢量建库以及属性数据录入,建立辖区内的垦造耕地项目资源库。各县(市、区)在完成辖区内的垦造耕地项目资源库后,进行数据汇总上报。省厅组织省级汇总项目组具体负责上报成果的整理、核实、综合分析和数据入库工作,最后形成省级垦造耕地项目资源数据库,同时进行图件的编制和相关报告的编写。
垦造耕地项目储备库主要分调查、评估、编制、入库和汇总上报等5方面工作:
1)调查。调查面积大于30亩(2公顷)的集中连片(单个图斑面积≥5亩)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滩涂、废弃园地、荒草地、苇地、盐碱地、沼泽地、裸土地),调查大于15亩(1公顷)的集中连片(单个图斑面积≥3亩)可复垦耕地后备资源(废弃压占破坏地、塌陷地、自然灾害损毁地)以及大于5亩的较为集中的可复垦农村居民点(单个图斑面积≥0.5亩)类型、数量和分布状况;
2)评估。对上述调查的可开垦和可复垦的耕地后备资源图斑,根据自然坡度、土壤质地、灌溉水源、水分条件、地质地貌、交通状况、环境影响等情况,对照各种规划资料、海岸带综合调查与海岸带功能区划资料,评估分析土地开发复垦的可能性;
3)编制。在全面分析评估的基础上,认真编制近、中、远期垦造耕地储备项目,确定垦造项目预期质量等级,预测垦造项目所需的投资成本,填写垦造耕地项目一览表;
4)入库。运用GIS技术,完成省级垦造耕地储备项目图斑的图形和属性数据入库,形成省级垦造耕地项目图斑矢量数据库;
5)汇总上报。各县(市、区)省级垦造耕地项目储备库完成并经过自检后,上报辖区内垦造耕地储备项目库、辖区内垦造耕地储备项目矢量数据库等成果。
4关键技术探讨
4.1 储备库建设是东部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继承与改进
东部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查清了浙江省能形成国家级的耕地后备资源情况,从实际整理复垦开发工作来看,必须落到实地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开展,方可实施。因此根据浙江省实际,对东部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具备了项目实施的实际可操作性,同时建立了空间数据库,为后续补充耕地“以图管地”奠定了基础。浙江省共有79个县(市、区)存在耕地后备资源,比东部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48个县(市、区)增加了31个县(市、区)。
4.1.1 微调调查范围与技术路线
东部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以土地变更调查为基础,主要针对能形成国家级土地开发复垦基地的耕地后备资源进行了调查评价,形成了区域性(全省6个区11个小区)成果。浙江省垦造耕地项目储备库建设则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开展调查,同时对调查范围进行了细化和追加,可复垦土地区分为可复垦工矿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技术路线方面也进行了改进,开展储备库建设时,浙江省更新调查成果已经完成,因此基础底图件调整为使用现势性更强的更新调查成果,利用空间数据库特性叠加分析权属、地类、面积、区位、坡度等内容,综合利用3S技术加快了储备库建设速度。
4.1.2 调整调查精度
东部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大于600亩的可开垦土地及大于300亩的可复垦土地。浙江省垦造耕地项目储备库建设则可开垦土地调查面积为30亩以上、可复垦工矿15亩以上,农村居民点0.5亩以上均纳入调查范围,面积更加精确。
4.1.3 改进调查程序
东部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分预报数据和终报两套数据两次上报成果,对预报数据进行了分析,反复修正后再次上报了一次成果。储备库建设成果上报方式改为一次上报,将数据错误问题解决在形成成果之前,以东部耕地后被资源调查与评价为基础将质量检查与数据分析全程参与整个调查工作中,确保成果的精确可靠。
4.1.4 增加调查成果
东部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以2002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开展的调查,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各级图件、报告、数据成果。储备库建设在东部耕地后备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土地更新调查成果,形成县级储备项目空间数据库,经过汇总形成浙江省省级储备库数据。空间数据库成果的建立为后续应用与管理提供了方便,同时对成果制作过程及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成果精度和质量。
4.2 调整数据成果格式
东部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中,上报的成果形成的为属性数据,数据录入、汇总、上报均通过国土部耕地后备资源汇总软件进行。浙江省储备库建设时则未专门开发相应软件。为确保数据可公开交换接收,选择了完全公开标准交换文件格式-E00数据格式作为储备库建设的数据格式。同时明确了基础数据的坐标系及投影参考,将数据格式统一到1980西安坐标系,120度中央经线,3度分带。面积计算中,按照浙江省土地更新调查中规定的椭球面面积计算方法。同时确保空间数据拓扑关系正确。
4.3 建立信息系统
东部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形成了一系列成果,但未采用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和更新。浙江省垦造耕地项目储备库工作在开展时就已经考虑利用GIS技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的管理,并立足用于各县(市、区)开发耕地的立项、验收检查辅助管理,对建设用地报批的耕地补充项目落实检查提供有效手段,可及时查询分析全省及各市、县(市、区)的耕地后备资源类型、数量、质量和分布状况,为评估耕地垦造潜力、保护耕地提供数据依据。信息系统的建立,为垦造耕地项目储备库成果的应用提供了有效平台。
5 结论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浙江省垦造耕地项目储备库建设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目前浙江省垦造项目储备库已经全面建设完成,并作为初始建库成果应用于浙江省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系统中。实践证明,采用3S技术进行的浙江省垦造耕地项目储备库建设,一方面可以极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成果质量,另一方面依托信息系统,实现了储备库成果管理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付标,高鹏,王涛,刘杉,张博.3S技术在土地科学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7):105-109.
[2]马奇.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M].地质出版社,2009.
篇8
[关键词]农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GIS;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0461(2010)07-0052-04
[收稿日期]2010-02-07
[基金项目]江苏省国土资源厅重点项目(2009032)。
[作者简介]郑华伟(1985-),男,江苏淮安人,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土地资源评价。
我国农地资源绝对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匮乏,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呈现紧缺态势,尤以耕地为甚。更为严重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且速度加快:1980年~1996年,年均减少3.5×105hm2,1997年~2005年,年均减少9.8×105hm2。[1]而截止到2005年末,全国耕地资源仅剩1.22×108hm2,2006年进一步减少0.27×106hm2,直逼1.20×108hm2(18亿亩)这一红线[2]。与此同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社会经济发展,粮食的需求量不断提高,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农用地利用集约程度的变化可能比耕地面积缩小更加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呼吁加强农用地内部利用方式与利用程度的变化规律的研究[3]。因此,必须集约经营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率, 用较少的农地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从而有效缓解食物安全及其引发的资源环境安全问题,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
四川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和粮食主产区,其农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直接影响到全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因此,开展四川省农地集约利用研究,为更好地集约利用农用地,提高农用地的利用效率,保障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界定农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农地利用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熵值法和功效函数评价法综合评价了四川省农地利用集约度,并运用聚类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和GIS技术分析了其空间差异,为挖掘农地资源利用潜力、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农地集约利用内涵
土地集约利用是针对粗放式土地利用而言的,农业土地集约利用概念首先由李嘉图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提出[5],即农用地集约利用是在一定面积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并且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的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后人对农地集约利用的解释均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
农地利用是农地资源自然生态利用与经济社会利用的有机藕合,由于农地资源兼具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属性及其系统性特点,对其开展集约利用应基于区域农地资源合理配置和结构优化的前提,而且集约利用应着[于提高区域农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而不应仅仅关注经济效益。[1][6]此外,农地资源集约利用还应有个合理限度,并非投入得越多越好。
农地集约利用是指基于区域农地资源科学配置和结构优化的前提,在有限的农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充分挖掘农地资源的潜力,节约宝贵的农地资源,从而在农地利用上走内涵挖潜和持续发展的道路[6][7][8]。本研究提出的农地利用集约度是指在考虑农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一定时间内投入到单位面积农地上的劳动力、物质等的密集程度及产出效益,是农地集约利用情况的度量[1]。
二、农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
农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众多,且不同的因素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在建立指标评价体系的时候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系统性和全面性,稳定性和动态性,独立性与相关性,资源环境适宜性以及可操作性[6][7]。 在选择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农地集约利用内涵,在参考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4][7][9],采用理论分析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果和持续状况四个方面入手,构建了包含13个指标的农地利用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表1)。
(二)评价模型构建
1.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农地集约利用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因子综合评价的过程,需要根据评价区域的特征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因素因子的重要程度,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目前,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很多,如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因素成对比较法等,但大多数方法的主观性较强,使得计算结果有效性降低。为了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使指标权重确定更加具有科学性,本文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信息熵值法来确定指标权重[10][11]。
熵值法是根据各评价指标所含信息有序度的差异性,即信息的效用价值来确定该指标的权重。[10]在熵值法的计算过程中,运用了对数和熵的概念,根据相应的约束规则,负值和极值不能直接参与运算,应对其进行一定的变换,即应该对熵值法进行一些必要的改进。改进的办法主要有两种:功效系数法和标准化变换法,本文采用标准化变换法对熵值法进行改进。[11]通过用标准化法变换,不需要加入任何主观信息,是一种完全意义的客观赋权法,而且评价结果是唯一的,同时也有利于缩小极端值对综合评价的影响[10] 。
2.农地利用集约度测算
本文运用功效函数评价法对影响农地集约利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12],最后得到农地利用集约度。假定农地集约利用各评价指标为uj(j=1,2,3 …m),aj,bj分别为农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指标值xj对农地集约利用的功效Ui(uj)由下式确定:
三、四川省农地利用集约度评价实例
(一)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位于我国中西部的结合部,东与重庆市接壤,南与云南、贵州省相连,西邻自治区,北接青海、甘肃、陕西省。辖区东西长约1,075km,南北宽约921km,幅员面积48.5万km2,为我国第五大省区,现辖18个地级市和3个自治州。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GDP年均增长14.72%,但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耕地呈不断减少的趋势:耕地总面积由490.91万hm2下降到2007年的394.59万hm2,人均耕地面积也由0.07hm2下降到0.04hm2,已经超过0.05hm2的警戒线[13]。
本文分析的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四川统计年鉴》、《四川农村统计年鉴》,并以四川省国土部门提供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补充。
(二)农地利用集约度评价结果
收集四川省各地级市(州)有关农地利用集约度的评价指标数据,经分析整理后,按照改进的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表1)。根据集约度的评价方法,得到农地利用集约度评价结果(图1)。
1.各地级市(州)农地利用集约度评价结果分析
由图1可知,从投入强度来看,攀枝花排在首位,资阳最后,四川省21个地级市(州)之间的农地资源投入水平的差异较大,各地级市(州)投入水平总体不太高。利用程度最高值出现在成都,由于利用程度为正作用指标,说明成都市单位农地的利用水平最高,有利于农地的集约利用;最低值是凉山,表明凉山的单位农地利用低于其他地方。产出效果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成都、德阳、绵阳、自贡、攀枝花、眉山、遂宁、宜宾、泸州、达州 、资阳、雅安、内江、乐山、广安、广元、南充、凉山、巴中、阿坝、甘孜。持续状况最好的是眉山。
2007年四川省各地级市(州)农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差异明显,其中农地集约利用水平最高的是德阳市,最低的是阿坝州。排在前面的是成都、攀枝花等,这种集约程度差异的出现,主要是和各地级市(州)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
为了更好地分析其内在联系,对农地利用集约度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表2),结果显示:农地利用集约度同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农民人均收入)呈显著的相关性,说明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农地集约利用程度也就越高。
2.各地级市(州)农地利用集约度的空间差异分析
(1)各地级市(州)农地利用集约度的聚类分析
四川省的自然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地关系等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性,由上述条件决定的农地集约利用水平也势必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性。本文运用社会经济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对各地级市(州)农地利用集约度进行聚类分析[14],由此把四川省21个地级市(州)的农地集约利用情况划分为四类(表3):
从聚类分析结果看,第一类地区,也就是农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地区是成都、德阳、攀枝花、眉山、雅安;第二类地区是绵阳、自贡、乐山、宜宾、内江、遂宁、广元、泸州;第三类地区包括巴中、广安、达州、南充;第四类地区,也就是农地利用集约度比较低的是资阳、凉山、甘孜、阿坝。
(2)各地级市(州)农地利用集约度差异的空间分布
为了反映四川省各地级市(州)农地集约利用情况的空间特征,笔者运用GIS技术,在MapInfo中制作农地利用集约度专题地图。
对四川省21个地级市(州)2007年农地集约利用情况,从空间布局上来看,集约利用程度最高的是位于成都平原的几个地级市 ,如成都市、德阳市,该区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质肥沃、河渠纵横密布,作物产量高而稳定,经济发达,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加之人口密度较大、人地矛盾较为突出,由此带来对农地的投入高;雅安市紧靠成都平原,自然条件相对比较优越,但人地矛盾较为突出,投入水平和利用程度较高,进而农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攀枝花市经济相对发达,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人口密度较大,区域人均土地资源的拥有量较少,人地关系较为紧张,农地资源的稀缺性强。
川西高原地区农地利用集约度比较低。凉山州地形复杂,高差悬殊,以中山地貌为主,农田基本条件差,水田少,坡土多,旱涝保收面积小,耕作粗放,生产水平较低。甘孜州和阿坝州地处川西北高原,生态脆弱,地广人稀,人地矛盾较为缓和;经济发展程度低,工业基础薄弱,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低,投入强度和利用程度明显低于其他地方,农地集约利用水平比较低。
四、结论与建议
农地利用集约度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果和持续状况4个方面构建了农地利用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省农地利用集约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农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农地利用集约度在空间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原因在于各地级市(州)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和人地关系紧张程度不同;四川省农地利用集约度总体不高,利用潜力还有进一步开发的可能性。
为使各地级市(州)合理利用农地,提升四川省整体农地集约利用水平,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增强农地集约利用意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大对动力、电力、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科学合理地增加化肥农药投入、适时适地增施有机肥;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对农地实行综合性整治利用,改善农地利用环境,增强农地生态系统调控能力;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产业化经营,调整作物结构和农地配置结构,提高生产力水平;各地级市(州)充分发挥当地优势,采取适合农地集约利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使得四川省整体上的农地利用集约度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朱会义,李秀彬,辛良杰.现阶段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
政策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 2007, 22(6):907-915.
[2]新华网.国土资源部:我国耕地面积下降到18.27亿亩[N]. 2007-4-12.
[3]刘成武,李秀彬.1980~2002年中国农地利用变化的时序特征
[J].农业工程学报, 2006, 22(4):194-198.
[4]崔丽,许月卿.河北省农用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异分析[J].地理 科学进展, 2007, 26(2):116-125.
[5]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2.
[6]张正峰.土地资源管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7]董秀茹,王秋兵,石水莲.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土壤通报, 2008, 39(2):209-213.
[8]Shriar A J. Agricultural intensity and its measurement in frontier regions[J]. Agroforestry Systems, 2000, 49: 301~318.
[9]燕群,徐建华,陈公德.中国农用地集约度与农业气候适宜度的空 间关系研究[J].生态科学, 2008, 27(2):107-113.
[10]苏洁,沈文成.改进熵值法问题的初探[J].现代商业, 2007,(26):187-188.
[11]陶晓燕,章仁俊,徐辉,等.基于改进熵值法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 力的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20(5):38-41.
[12]李柏年.确定功效函数的新方法[J]. 技术经济, 2002,(7):52-53.
篇9
综合研究有现代过程的研究和历史过程的研究两个互相关联、互相补充的方面。地理环境中现代过程的综合研究包括:地表热量、水分的分布、转化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化学元素在地理环境中的迁移过程;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交换。景观学和土地科学从类型结构角度对自然综合体进行综合研究,而自然区划则从区域角度进行综合研究。
在中国近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较之人文地理学更强一些。20世纪50年代以前,林超、黄秉维等就已从事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工作,如黄秉维在30年代编撰了《自然地理原理》[1] 和《中国地理》[2] 等,周廷儒在30~40年代开创对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研究。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经历了20世纪的初的西方近代地理学的传入,又继承了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传统。还受到原苏联地理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密切结合,形成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目前在科学之林中占居一席之地。50多年来,中国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在古地理学、综合自然区划、景观学和土地科学、现代自然地理过程、区域自然地理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1 古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方向的古地理学,主要研究新生代以来的地理环境演变。此项研究遵循“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则,通过沉积、孢粉、同位素、冰芯、树木年轮、考古和历史文献记载等多种分析手段获取各种代用资料,对过去的地理环境进行复原。
我国古地理学研究是随着近代地质学、近代自然地理学、近代气候学等地球科学的出现而起步的。20世纪50年代后,古地理学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周廷儒于60年代初提出发展自然地理学的古地理方向,196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开设古地理学课程,随后创建古地理研究室。《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3] 和《古地理学》[4],分别为国内古地理研究的第一部区域性与原理性专著。80年代后,他将自然景观—受人类活动改变的文化景观—未来景观的预测联成一体进行规律的探索,以期把握未来环境变迁的方向,引领中国环境变迁研究。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上对过去全球变化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古地理学研究也获得了重大进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竺可桢开创的基于考古和历史文献资料的气候变化研究,刘东生、安芷生等领导的中国第四纪黄土及古季风研究[5],施雅风领导的中国东西部第四纪冰川研究[6]、以及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汪品先等领导的中国海域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及其他大量区域环境演变研究[7~9]。青藏高原、第四纪黄土和考古与历史文献记载的研究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新生代以来的地理环境演变,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备受中外学者重视。
古地理学研究的突出成果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过程与全球变化过程在总体格局上一致;青藏高原的隆起不仅使其自身从亚热带景观向干寒方向转化,还导致现代季风环流系统的建立与加强,强化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干旱程度,出现荒漠环境;新生代以来我国的环流系统经历了非季风、古季风和现代季风的演变过程;第三纪是我国自然环境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该时期我国气候普遍比现代温暖,其后随着全球性的新生代衰退,温暖程度逐渐降低;第四纪时期,随着全球性冷暖期的交替变化,我国自然地带发生多次推移;全新世暖期盛期,我国东部地区平均温度较现代高2.5℃左右,增温幅度北方大于南方;气候干湿程度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不亚于冷暖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中国西部和华北的干旱化趋势得到认证;第四纪时期,海面随冰期—间冰期的交替而升降变化,最后冰期时海面低于现代海平面130~150m,与此相应,大规模的海陆变迁成为第四纪东亚地区最显著的地理变化之一。
我国自然地理学方向的古地理研究恰与国际性的全球变化研究相接轨,积极参与了pages等国际研究计划,正进一步深入研究全球变化在中国的表现与响应、以及中国环境演变对全球变化的影响。主要是关注15万年来及两千年来两个时间尺度的环境演变,注重分析技术的改进、新代用资料的开发、高分辨率序列的建立,及定量化程度的提高。
2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研究[10]
综合自然区划研究是对自然区域的划分、研究、描述。一个国家的自然区划水平是反映对自然地理环境认识深度和自然地理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综合自然区划是从自然环境的综合特征出发进行的地域划分。综合自然区划不仅要正确认识地域分异规律,还要深入分析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对各级自然综合体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全面认识。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各地综合科学考察的逐渐深入,各类观测站网的建立,比较全面地、系统地积累了许多基本科学资料,
3 景观学与土地科学研究 土地类型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各要素(气候、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它是在自然地理要素研究,以及继综合自然区划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类型研究,因而其形成、发展被看作是20世纪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陈述彭等[51] 就开展了大比例尺景观调查与制图的实践。此后从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广东鼎湖山、北京怀柔、内蒙古毛乌素、甘肃民勤等地进行大比例尺的土地类型调查与制图,随后相继开展了中比例尺制图与调查研究工作。60年代以来对许多山区进行的山地垂直带研究和制图工作,也是中、小比例尺的土地类型研究[52]。自70年代起,以土地类型为基础进行土地资源评价,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并开展农业区划的应用研究有较大的发展。在林超、赵松乔、陈传康的倡导和推动下,吸取德、苏景观学派和英、澳土地学派的长处,以土地类型为基础的土地资源、土地评价、土地利用、土地规划和土地管理决策的系统研究,已经全面发展为土地科学的系统研究。根据1978年制订的全国自然科学和基础科学发展规划,在全国开展了编制1∶100万土地类型图、土地资源图和土地利用图的研究工作。此期的研究成果,一是提供了宜农荒地自然类型、质量高低、开发条件和面积数量,为国家农业开垦提供了基本依据,二是在土地类型分级和土地系列制图上积累了经验,逐步完善和建立了独立的土地类型学体系,并为土地科学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土地类型调查和制图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下,1981年1月成立了由39个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组成的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编委会(主编赵松乔),参与此项研究的专业人员200余名,至20世纪末,取得的进展包括:第一,确立了土地类型在综合自然地理学中的地位,明确其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中的类型综合体,具有反映地段综合特征和属性的功能。通过系列制图的实践,土地类型基本上可分为三级:土地类、土地型和土地单元。从中国国土辽阔、地域差异大的实际出发,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编委会在土地类之上设立0级单位(土地纲),作为土地类型分级的控制单位,实际上也是综合自然区划的基本单位。土地纲划分的基本依据是水分、温度大尺度分异,将全国划分出:a湿润赤道带,b湿润热带,c湿润南亚热带,d湿润中亚热带,e湿润北亚热带,f湿润半湿润暖温带,g湿润半湿润温带,h湿润寒温带,i黄土高原,j半干旱温带草原,k干旱温带暖温带荒漠,l青藏高原。土地类为土地类型分级单位的高级单位,反映了主导分异因素地貌的变化,如滩涂,低湿河湖洼地,海积平地,冲积平地……等。适用的制图比例尺为小于1∶100万。土地型是土地类下的续分单位,表示植被型(或亚型),土壤类(或亚类)的组合匹配形式,适于1∶20~1∶50万比例尺作图。土地单元是土地类型分级的基层类型单位,表示的是植被群系(或群系组)、土壤属(或种)的组合,或局部地段的综合特征,适宜于1∶5万~1∶10万比例尺成图;第二,具有大批同一区域不同比例尺土地类型系列图件,适于满足不同管理层次级别的精度需求。至1989年,按国际分幅出版了西宁等8幅彩图,鉴定评审通过了北京等23幅,覆盖面积达国土面积的40%以上。各省(区)同期为农业区划需要编制了大量1∶20~1∶50万比例尺土地类型图件,基本制图单位为土地型。以省区级独立完成的有宁夏等19个省区,大部完成的有四川等10个省区;第三,拥有大量典型区域以土地单元为制图对象的资料、图件,是深入解析不同自然区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土地合理布局的基本依据;第四,对某些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土地类型,如沼泽、海涂,荒漠、绿洲等进行调查、制图,在促进区域开发和环境整治中起到了特殊作用。第五,亦有不少理论方法总结,如《土地类型结构与农业综合自然区划的初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53]、《贵州省地域结构与资源开发》[54]、《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土地系统》[55] 等。
以土地类型为基础进行不同利用目的的应用研究,在80年代取得了重大进展。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农业合理用地规划、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方面。《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编制(主编石玉林),基本摸清了我国宜农、宜林、宜牧土地质量与数量,并为国家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在若干地区的研究中,也取得成绩。如自治区土地利用的研究[56],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应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完成大中比例尺的现状调查,这在全国是没有先例的。服务于单项目的的土地质量评价研究,亦有很大发展,如对水稻、柑橘、茶叶、橡胶的单项土地适宜性研究,均可视为土地属性深入研究的成果。80年代后,土地的应用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扩展到旅游、城市用地和环境综合整治方面。旅游质量用地评价依据土地利用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采用景点、景观单元、游览线和景区的结构分析方法进行评价,通过对北京旅游区、乌鲁木齐南山风景区、广东丹霞山风景区、黄果树瀑布区等的研究,初步确立了我国旅游用地评价体系。城市土地评价在90年代中国房地产业的兴起中起到了突出作用,不仅考虑土地的自然属性,更多地依据城市土地的经济价值(地租)进行评估,对于建立城市用地合理结构有积极意义。以土地类型生态属性为基础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的研究,有80~90年代在中国“三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林灌草布局规划、黄土高原重点产沙区水土流失治理设计、吉林西部退化土地恢复整治生态建设、中国脆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利用土地类型空间结构分析方法进行自下而上综合自然区划的工作,80~90年代完成了北京市、贵州省、青海省、云南省、甘青宁“三北”地区、江汉平原区、关中地区、秦巴山地等区域。在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评价研究基础上,80~90年代相继开展了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能力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了以土地评价分等单元为依据的类型等级法,进行了柴达木盆地、黄河大柳树灌区的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由静态研究转变为跟踪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准提高的动态研究,以适应动态管理决策的需求。
由于航空航天遥感资料和计算机的应用,土地研究日益向定量化方向发展。80年代,利用假彩色合成卫星图像和彩红外合成航空像片逐渐普及,解译准确性和制图精度亦渐趋成熟,90年代开展了超小比例尺航空像片的解译及应用。利用卫星像片编制1∶50万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图件在80年代已经成功,利用1∶10万tm卫星像片编制相应比例尺土地图件,已较广泛应用于若干重大项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土地利用管理决策和arc/info软件制图的新技术应用,90年代亦日渐成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作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面近些年正广泛开展,并取得可喜成绩[57,58],成为土地系统分析与评价、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建立与环境效应预测的重要科学基础。但是,不同驱动力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驱动力尤其是人类活动的定量化表述存在难点,从而严重阻碍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综合研究以及动态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运行[59]。
景观作为科学名词被引入地理学,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与某个限定性区域的双重含义。最早是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洪堡倡导景观研究作为地理学的中心问题,探索由原始景观变成人类文化景观的过程。自20世纪30年代景观生态一词为c. troll首先提出,景观的概念被引入生态学,作为位居生态系统之上的一种尺度单元。景观生态学是一门在景观地理学和生态学综合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它以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的结构(空间格局)、功能(生态过程)和演化(空间动态),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的资源、环境管理,具有综合整体性和宏观区域性的特色,并以中尺度的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关系研究为所长。
景观生态学的建立源于西欧20世纪30年代,在80年代进一步发展。在我国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1981~1988年是引入介绍阶段。1983年林超发表了c. troll的“景观生态学”和纳夫的“景观生态学发展阶段”两文的译文,在国内是首次介绍景观生态学的代表性文献。1985年陈昌笃发表“评价z. 纳维等著的景观生态学”,1986年景贵和发表“土地生态评价与土地生态设计”,陈昌笃发表“论地生态学”,对景观生态学和地生态学内涵作了有意义的探讨。1988年李哈滨等发表“景观生态学—生态学领域里新概念构架”,重点介绍美国学派的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60,61]。80年代末,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我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方向、景观空间结构、景观异质性动态变化、景观生态类型、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生态过渡带研究、以及其他方法研究。90年代,出版了几种景观生态学教材。以后,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被国内同行广泛接受。
4 现代自然地理过程研究
早在20世纪50年代黄秉维就提出自然地理学要分别研究地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自然过程,然后加以综合。他指出,从更广阔的视野看,3个方向存在着外延部分叠合的关系,可以将不同尺度的研究结合在一个统一的体系之中,并将导致对地理环境中现代过程及其地域分异秩序的全面了解[62]。这样,就突破了描述性的、以要素为主体的传统综合研究模式,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深入和自然地理综合研究开创了新路。物理过程包括风力作用、水力作用、地表水分和热量平衡;水力作用研究包括径流的形成过程,侵蚀作用与河床过程,则与坡地利用和坡地持续生产力研究相联系,偏重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学科本身的系统研究只是在20世纪末才渐有起色。化学过程原以盐分平衡开端,水盐动态着手,后来转向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地方病和环境保护研究;生物过程则与农业生产潜力相联系。后来,发展为土壤—植物—大气系统(spac)的综合研究。它包括蒸发过程、蒸腾过程、根系吸水过程、土壤水分运动、土壤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交换过程以及水分在传输过程中各环节和界面上的势能变动和阻力等在内的水分传输和能量传输研究。1956年,黄秉维就提出要发展自然地理定位观测与实验。60年代初相继在石家庄、德州、衡水和延安、武功、民勤等地开展定位试验。又于1979年在山东禹城建立了禹城综合试验站,80年代筹建了北京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对太阳辐射能、光量子能量、农田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水分状况、作物叶面温度、作物气孔阻力等进行了为期数年的测定,还对灌水定额和灌溉制度、耕作和轮作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开展了研究,完全与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融为一体。随后几年研究的主要进展是建立了田间试验研究网络。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直接主持的田间试验网络包括从中温带至中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及干旱地区不同生态类型的8个试验站,在80年代进行了两整年的同步观测、其中作为农业生产潜力研究基本组成部分的太阳辐射分光谱(包括紫外、可见光、红外辐射)观测研究在国内是首次开展;建立了计算农业自然生产潜力的数学模型。这些定位观测试验的部分研究可以认为是黄秉维开创的热水平衡研究和左大康开创的太阳辐射研究的继续。但实验研究和测定技术仍然薄弱。1973年黄秉维首先提出了光合潜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项系数的数值。认为,光合潜力是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正常,其他环境因素都处于最适宜状态时,具备最适宜于接受和分配阳光的群体的,高光合效能作物充分利用阳光所能生产的植物质(包括根、茎、叶和繁殖器官含水15%的干物质)。所采用的光合潜力估算方法是将太阳总辐射〔卡/厘米[2]〕数值乘以0.124(后订正为0.123)便是光合潜力[斤/亩]数值。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每项参数的选择都经过比较仔细的考虑,又经过一些验订,总的倾向是偏保守一些。随后又完成了光温潜力、光温水潜力的分析计算方法,并就全国各区域的情况分别予以讨论。此后,农业生产潜力研究被广泛应用到不同自然区域的综合研究工作中。过去几十年,点上的观测试验、方法论研究和过程模拟已经相当深入,还可以继续深入下去,深入是无止境的,但工作内容过细,学科比较单一,已经不像综合自然地理意义上的试验研究。似应建立更加综合的试验基地,开展自然地理、地貌、水文、气候、生态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才是正确的方向。同时,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的综合显得十分不够,亦需要予以解决[63]。
5 区域自然地理研究
区域研究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全国性的自然地理研究成果主要有: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自然区划(初稿)丛书、70~80年代的中国自然地理丛书的《总论》、任美锷主编的《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中国自然区域及开发整治》,赵松乔的《physical geography of china》以及各大学地理系编撰的《中国自然地理》教科书等。
区域性的自然地理研究成果丰硕。《中国干旱区自然地理》[64] 从综合自然地理、地貌、气候、水文、地下水、土壤地理、植被以及动物地理等方面对干旱地区分别进行了概要分析和探讨。《新疆综合自然区划概要》[65] 分析了新疆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资源概况,并对区划划分的各个单元进行综合研究,阐明其基本特征及其利弊,以及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和相应的建设性意见。《自然地理》和《中国的青藏高原》[66] 全面阐述了青藏高原基本自然特征、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诸多要素,揭示了高原区域的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其中,《自然地理》是我国第一部重视从生态学角度进行区域地理阐述的著作,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和赞扬。《横断山区自然地理》[67] 讨论了横断山区地域分异特点、垂直自然带谱、地形因素以及区划界线等问题,进行了综合自然区划。《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土地系统》探讨了高原山地地区土地系统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特征,分析了土地类型、土地结构、土地分区、土地评价、土地生产潜力、土地发展规划和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等子系统,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作用。《中国绿洲》[68] 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干旱荒漠区的基本自然地理过程,绿洲地域系统及其类型、特征和演变,绿洲结构及其功能,绿洲经济与文化,绿洲发展规划与管理体系建设等。《中国天山自然地理》[69] 是对我国境内天山全面系统论述的自然地理著作。此外,较具代表性著作还有《湖南自然地理》[70]、《湖北省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71]、《河南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72]、《青海省自然地理》[73]、《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及其演变》、《青海可可西里地区自然环境》[74]、《南迦巴瓦峰地区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75]、《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自然地理》[76]、《广东自然地理》[77] 等。可见,区域自然地理研究大多与综合考察相结合,始于边远、资料缺乏的地区,而后才逐渐向较发达、人口较多的地区延伸。同时,研究亦从单纯的自然地理学向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此外,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工作还包括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退化土地的整治与恢复、坡地改良与利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自然灾害的综合研究以及环境脆弱与环境冲突研究等领域亦都取得成绩[78~80]。
区域地理学新的发展趋势包括综合研究与区域整合、新区域地理学的兴起、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区域地理研究的信息化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几个方面。强调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关注人在区域性质的产生、延续与演变时所起的作用[81]。
篇10
关键词:农用地;分等;定级;密云县;土地评价;土地开发整理
收稿日期:2008-02-18
基金项目:北京市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项目编号:200602)。
作者简介:刘 颖(1982―),女,北京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环境工程研究。
郭建斌(1962―),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生态环境工程、林业生态工程及水土保持研究。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2-0013-04
1 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进展
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是在特定的用途下,对农用土地质量特别是耕地质量进行评定和等级划分。开展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依法、科学、合理、统一管理农用土地,为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市场的培育,提供完整科学的土地等级和土地价格体系标准。1989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已有的农用地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了《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1](征求意见稿),并在河北省栾城县、黑龙江省肇州县等6个地区开展了“农用地分等定级”试点工作。1999年,农用地分等定级被列入国土资源大调查土地资源监测与调查工程一级项目,并在浙江等省开展了农用地分等定级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立完善的土地价格体系、建设用地征用补偿、耕地占补平衡、农用地流转及土地管理工作[2]等均需以农用地等级和价格为依据。因此,开展这项工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科学进行土地管理的必然要求。
对土地进行评价需从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两方面进行。农用地等别反映不同质量的农用地在不同利用水平和经济水平下的收益差异。农用地分等定级是在特定的用途下,对农用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两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下等级划分,它是将农用地利用要求与土地质量进行比较的结果,并非土地类型研究的简单重复。农用地分等是对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区位差异,等量资本投在相同面积不同地块上而产生的超额利润的评价。我国多数学者认为,是依据构成土地质量稳定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以及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的农用地的质量差异综合评定并划分等级的。它侧重于反映因农用地潜在的(理论上的)区域自然质量、平均利用水平和平均效益水平不同而造成的农用地生产力水平差异。
综上所述,国内研究状况[4]可归纳为三点:一是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已引起国家和多家研究部门的重视,并投人了大量人力物力;二是该项工作经历了由粗到细,由定性到定量的逐步科学深入的过程;三是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国内外所公认的中国土地资源评价理论体系与完整方案。新编《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试图在理论方法体系上有所突破,希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较为完整的方案,为国土资源管理服务。
2 研究区概况
密云县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华北平原的北缘,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6°37′―117°34′、北纬40°14′―40°37′之间。西邻怀柔,南靠顺义、平谷,东部、北部分别与河北省的兴隆县、承德县、滦平县接壤,版图略似三角形,东西最长处约69 km,南北最宽处约64 km,总面积2229.45 hm2,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在土地利用上,耕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山地以林地利用为主,中部为密云水库。密云县有18个乡镇,347个行政村,近几年全县以设施农业、籽种农业、精品农业、创汇农业、加工农业、观光农业为主的农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社会经济条件良好。
3 分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006、2007年北京市农用地分等定级全面展开,在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的组织协调下,我们承担了密云县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的调查。自2006年2月17日起,历时近2年的时间,通过对密云县18个乡镇,347个行政村,939个地块进行野外调查及内业分析,我们对密云县农用地的等别进行了划分。
针对耕地人均数量少,总体质量水平低,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地矛盾将日趋尖锐等问题,采取农用地分等定级制度管理土地和保护耕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农用地分等是根据构成土地质量相对稳定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对农用地的质量优劣进行综合评定并划分等别。根据《农用地分等规程》,密云县农用地分等的总体技术路线如图 1。具体步骤如下 :
(1)以村为工作单元,以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工作底图,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为基础。做好工作准备 ;
(2)按照《农用地分等规程》统一制定的规范和要求,全面调查和收集农用地自然质量 、利用状况、投入―产出状况等方面资料;
(3)以密云县传统的耕作制度及调查所得数据,确定密云县标准耕作制度,确定分等因素,划分分等单元;
(4)采用“因素法”作为农用地分等的方法;
(5)计算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划分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
(6)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分、自然质量等指数、利用等指数、农用地等指数;
(7)划分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农用地利用等别、农用地等别,并进行分等成果图件的编绘;
(8)按村进行分等成果汇总,编制密云县农用地分等成果图。
4 农用地分等成果分析
农用地分等定级是从不同角度对农用地质量的评定和量化,农用地分等着重评定由长期稳定的光、温、水、土、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以土地的自然质量所反映的土地生产能力的差异,农用地定级是在农用地的自然质量差异的基础上,着重对土地利用水平的差异进行评定。
密云县农用地等别涵盖了3至l6个等别如表1。总体来看,农用地等别主要集中在4至7
等,此部分耕地占全部农用地的比例为 80.93%如图2。
5 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的应用
(1)为落实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现“分级管理”提供技术基础。长期以来,密云县基本农田实际划定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只从经济建设的需
求考虑,而忽视耕地的质量要求,普遍存在“划远不划近、划劣不划优”的现象。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的开展,使耕地质量状况定量化,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质量要求,以及实行“分级管理”提供了基础和依据[5]。对于基本农田的划定,可根据行政区内各等别耕地面积从高到低进行累加,累计面积超过总面积的一定比例的,在扣除建设发展必需的耕地外,首先划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这样可保证高等别耕地优先划为基本农田,实现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保护的统一,同时也实现了不同等别耕地采取不同保护措施的分级保护制度。通过在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图上标注基本农田,可以掌握基本农田的空间布局,确保基本农田分布与耕地等别分布相一致,为基本农田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2)为落实严格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现“按等折算”提供技术依据。在1998年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的开展,为耕地占补平衡由单纯数量平衡向数量和质量综合平衡升级提供了契机。具体应用体现在:①农用地分等旨在建立一套以农用地质量等别指数为基础的、全国可比的农用地质量等别序列,这项成果将为实现异地占补平衡换算[6]提供基础。②运用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可以合理地评价,且可以检验新增耕地在不同时期的质量变化。可以及时有效地防止由于开垦不当造成的生态恶化,及时地采取补救措施,从而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为落实严格的征地补偿制度,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提供技术思路。农用土地的存在对农民具有社会保障作用,农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征地补偿不仅考虑农用地本身的质量价格,还要考虑农用土地社会保障价值[7]。近几年来北京市建设发展迅速,全市每年农地征用面积较多,正确、合理地确定农地征用的补偿标准,是征地过程中的矛盾焦点。结合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依据土地估价方法制定了征地区片综合价,即在密云县范围内对不同征用区片,按照不同用途,分别评估确定的农用地价格和社会保障价格平均水平。通过制定和实行征地片价,一方面适当提高了征地补偿标准,另一方面解决了过去同一地段或地块因子土地用途不同而征地补偿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实现了农用地征用价格水平的宏观控制,为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依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奠定了基础。
(4)为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实施、验收等环节的质量管理提供依据。如何评价土地整理的效果,衡量土地整理前后耕地质量是否提高,一直以来都缺乏定量的衡量标准。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能够对密云县县域内土地开发整理前后的耕地质量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建立土地开发整理中耕地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技术方法和工作程序等,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可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耕地质量评价和土地整理效益分析以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应用。比如,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包括等指数、定级指数等反映农用地质量的信息,对这些成果的系统分析,有助于合理确定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区域、区域土地开发整理潜力[8]以及应采取的措施等,提高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的科学性。通过比较土地开发整理前后项目区土地的等级可对整理前后土地质量变化做出定量分析,有助于提高土地整理项目的经济效益。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范管理方面,应增加对耕地质量 进行评定的环节,以提高补充耕地的等级。可考虑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初步设计规范进行修订完善,增加在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对补充耕地等级进行评定的有关内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初步设计完成后须评定补充耕地应达到的等级,在项目竣工后,应对项目土地等级进行测评和验收,认定补充耕地的等级。
6 建 议
从农用地分等结果分析,此次研究工作自然及社会经济资料充分,外业调查详实可靠,后期内业计算采用方法准确,研究结果可信。但此次分等研究环节过程中,指标区划分以乡镇行政区划作为划分依据误差较大,致使部分地块在分等后,结果与地域规律出现偏差。建议在今后工作中,按照自然环境情况对指标区的划分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S].2001.
[2] FAO,Guidelines.Land Evaluation for Rainfed Agriculture [M].FAO Siol Bulletin 52,Rome,1988.
[3] 安萍莉.农用地分等定级中标准耕作制度的确定[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2):45~48.
[4] 高中贵.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04,24(7):514~518.
[5] 郑湘梅.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的特点与应用[J].区域经济,2003(12):88.
[6] 郧文聚,程峰.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四个应用[J].China Land,2005(1):44.
[7] 刘水杏.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21(3):82~84.
[8] 赵登辉.耕地定级与估价的新思路[J].中国土地科学,1997,11(6):36~39.
Analysis、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n Production of AgriculturalLand Classification in Miyun county
Liu Ying,Guo Jianbin
(Departmen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 上一篇:小学生学前教育
- 下一篇:煤矿工人工作心得体会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