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26 17:29: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改革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家及区域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等调整所带来的诸多变化,使新的技术含量高的岗位不断产生,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各种类型的应用性、技术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立足于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出适应这种变化的 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成为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针对我国高职学生英语技能普遍较弱的现状,公共英语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新形势下,以往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因此,本文从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影响高职英语教学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实际,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目标,提出了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措施和方向。
一、高职英语教学问题分析
1.片面注重专业实践课的教学,忽视英语教学
在目前的高职教学中对待公共英语,学校、教师甚至学生往往都忽视了其重要性,采取应付的态度,英语教学更多的是课程设置的需要,是考试的需要,是考证、考学的需要,对于英语在实践中的运用缺乏意识。
2.课程设置陈旧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英语课程设置上都缺乏创新,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体系老套,只是一种以知识传授和课文讲解为中心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英语口语课、听力课、写作课、专业英语课开设得很少,不能体现高职英语的特色。
3.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差
常常有这种情况,一名学了两三年英语的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学了不少语法,但是见了外国人不能开口讲话,给他一份英文报纸都看不懂,写封英文信函也感到无从下手,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过去听的、读的、学的全是课文而不是实际生活中真人真事的语言交流而高职教育中的英语教学应该把实际应用作为教学工作的最基本途径。要培养实际应用的能力,课堂教学必须结合模拟实训。改革开放提供了更多的涉外活动的机会和涉外就业的机会,这些机会能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即使缺乏这种机会,我们可以搞模拟情境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际。一方面要加大投入改善实习条件,另一方面倡导开放式办学,联系一些外企,依托和服务于外企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才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落后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观念偏离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要求忽视了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导的教育,忽视了人才培养要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特点,忽视了人才教育要满足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要。
二、高职英语教育改革的基本对策
1.改革总方针
(1)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积极情感因素
教师应从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情感因素入手,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实施情感教学。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2)加强对英语教师的检验和培训
在教学过程中,不定期组织专业英语老师听课,认真分析其听课后的反馈,站在公正的角度对任课教师进行建议的提出和肯定。定期组织任课英语教师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与专业知识,重点包括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培养和运用,为教师提供适当的教学指导材料。
(3)构建高职英语听说培养模式
在新形势下,大学英语的教学要求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已经从传统的以阅读为主发展到以听说为主。目前强调的是口头优越于文章,强调的是“原描”教学法,即不强调语言本身,重要在于开口说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发言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大量的操练,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学得有兴趣、有成效,养成了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组织形式多样化
(1)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是根据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按照学生的成绩、要求将学生整体分成不同的层次,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面向中等生,照顾后进生,提高优等生。
公共英语教学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要求以及真实能力,再结合学校教师等诸多因素,将所有进行公共英语学习的学生按照整体水平的高低分成不同层次(班级),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等,突出学生的差异来进行教学。
(2)采用灵活的考试评比原则
增大平时成绩的分数,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进步。把平时测验与期末考试结合起来。
(3)刺激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
近几年来,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这为教师的教法创新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舞台。我发现在英语课堂上使用多媒体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就业的关键
1.拓展英语语境实践教学
英语语境实践教学是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落实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中教育要从三个方面出发,使教育事业适应未来需要的精神,适应我国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要求。现行的英语教育正经历一场变革,英语素质教育迫在眉睫英语课程学习,既是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的基础课程,学校对语言实践教学要加强重视,把传统的课堂教学逐渐向实践教学转移,在教学安排上保证创造学习语境、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条件和时间。教师在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时,加入语境设计,加强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基础词汇及重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加强对英语的文化背景认识提高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敢于开口善于开口说英语的习惯,鼓励学生动中学、用中学、乐中学。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针对高职高专的学生主动性差,但活跃的特点,在课后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排练英文短剧、购买英文书籍等。在观看电影之前,向学生讲解与电影有关的英文词汇及文化背景,从社会的各个角度让学生了解外国社会的人文风情、民族特色。学生在观看后,普遍觉得不仅可以学习到一些比较地道的英语,并且还锻炼了听力,对外国的文化知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可谓寓教于乐,一举两得。
总之,应该认识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改革是必然的趋势不改革,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是没有出路的高职教学必需强调实用性和针对性,英语是高职的一门必修课,加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正是高职教学的本质要求,也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点与希望所在高职英语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这是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的,因此我们要立足于这个方向,不断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参 考 文 献
[1]徐小贞.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职教论坛,2004(5).
篇2
关键词:高校教育改革;现存问题;解决措施
二十一世纪是个经济时代,同时也是知识时代,而在经济知识时展过程中,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教育类别及层次的增多和深化,针对教育改革的问题越来越明显,社会各界学者专家都呼吁教改的推进。为此,有必要对我国教育改革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从中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高校教改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不符素质教育
科学技术是推动科学领域发展进步的动力。学科间相互交融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将促使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等各方面发生巨大的变革。各大高校必须积极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强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以适应经济科技发展进步的需求。但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功利性教育理念,即在教育过程中重视讲解专业知识,忽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结果导致学生无法全面发展。此外,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造成绝大多数高校学生缺乏基本的道德和心理素质,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最终发生“出走”、“自杀”等情况,而这无疑是在警示我国高校教育进行改革。
(二)教学体制及方法过于落后
传统学年制导致许多教学方法无法灵活运用。在以往高校教学过程中这种制度虽然能够适应其需求,但经济知识时代的发展进步,促使这种制度的弊端日益显著。一成不变的教学计划,使得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方能毕业,而无法实现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前或延后毕业。因此,不利于学生科学合理的安排自身学习计划和时间,导致学习效率过低。再加上,学生不能选择已确定的学习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受到阻碍,不利于因材施教的实施。另外,还有对学生主体的忽略,这些都将影响到高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解决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教育是以建立完善的优秀人才培养框架结构,提供给人才不间断的技术支撑和动力为最终目标。教育改革则是视理想教育模式为根本目标,即通过对教育体制和制度改变,以此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呼应的良好教育机制框架。为此,我国在进行教育改革时,首先是要确定教育本身的诉求,坚持人性化、素质化教育理念,本着一切为培养学生个性满足学生需求的思想,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在推进教改的过程中,关键点在于一个突出和一个淡化,所谓突出指的是自主性、人文性,而所谓淡化指的是成绩论、结果论,通俗来说就是进行更加自由开放的教育,促使学生真正能够享受到教育服务,最终满足其需求。
(二)健全教改制度体系
教育改革不是空口套白狼,针对没有强力执行保障的改革措施而言,教改就只是口头宣言,毫无可执行的意义。实质上就我国来说,前期提出教改措施以及相关战略方针相当积极完善,但鉴于中后期执行力度不足,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最终导致预想效果未能充分发挥。为此,我国当前要将健全教改制度体系视为首要任务,通过制度执行落实教改策略,保障教改措施的有效性。另外,在贯彻落实教改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监督审查,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地方权力加以约束,使教改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深化,真正落到实处。总而言之,执行和落实教改措施,对教改是否可取到良好收益至关重要。
(三)创新传统教学模式
高校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在课堂上师生间的关系是讲授者和被接收者,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状态,教育改革却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仅仅是学生开展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高校方面应鼓励教师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个性化,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探索,以全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特别是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教学手段与考核方法,教师都应充分运用,站在指导者的位置帮助学生高效学习知识。针对创造型的教师而言,其担负着异常重要的责任,必须教会学生有机结合理论和实践,快速收集整理有效信息,以及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和学习,促使学生真正能够学以致用,进而培养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四)加强高校间的学术交流
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我国教育工作不能再拘于一隅,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通过全球一体化发展将我国学术精品和文化推向全世界。首先,各大高校间必须加强学术交流,以创造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技术进步的良好氛围。特别是针对优质高校可积极制定国际化发展计划,多方位宣传其优秀科学研究成果。同时加强高校外文网站和期刊的组织创建,多方位传播相关学术成果,促使世界各国了解我国高校。要实现国际化教育,其一是加强优秀社会科学成果的宣传介绍;其二是借鉴国外成功的教育形式,实现多样化教学,进而提高高校竞争力和办学层次。而大力推广优秀文化成果,有利于我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和亲和力进一步增强。
三、结束语
我国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虽然短期效果和行为具有较高有效性,但长期成效并不乐观,特别是我国近年来推崇素质化教育,但由于受限于传统教学观念,绝大部分高校教学理念并不符合实际要求,同时我国教学体制以及方法明显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培养更适合我国社会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由此可见,我国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健全教改制度体系,为教改的实行落实提供强力保障,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促进人文化教育和素质化教育的发展,以及创新教学模式,加强高校间的学术交流,最终实现高效合理的教育改革,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姗.我国高校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4,(11):93-93.
篇3
一、改革举措
(一)制定科学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为保证教师质量,摩尔多瓦制定了科学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教师职前阶段开设的课程包括专业学习课程(specialtycourses)、基础教育课程(fundamentalcourses)、教学实习(internship)、人文通识课程(coursesofgeneralculture)、选修课程(optionalcourses)等[4]。具体来看,专业课程的设置目标在于帮助职前教师形成专业化能力,并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基础教育课程侧重培养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例如制定教学具体目标和课堂计划、设置教学情境等,课程内容包含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学实习分为三类:初级实习(initiationclassroom-practice)、专业教学实习(teachingclassroom-practice)及正式课堂实习(stateclassroom-practice)。初级实习和专业教学实习要求教师在由学校设立的特殊教学环境内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在正式课堂实习阶段教师将被安排在真实的中小学课堂情境中;人文学科课程专注于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选修课程则更多考虑教师的自身兴趣,因此课程种类及样式较多。综合看来,摩尔多瓦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以兼顾专业性与教育性、贯彻教师发展的实践性为目标导向,融合多学科内容,旨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发展,体现了教师专业化的整体发展取向。
(二)规范教师专业认证制度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摩尔多瓦教师发展的重要目标,为此教育部制定了严格的教师认证制度。《摩尔多瓦教育法》规定,摩尔多瓦每5年就要进行一次强制性教师专业认证。由地方教育部门代表和教师工会代表共同组成的教育评估委员会(EvaluationBoards)作为教师评估的主导机构,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考核。考核内容分为教学、亲师关系、科研三大类别,具体包括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专业评估、交际和社会包容、自我发展、发现问题六项具体能力(见表1)。这六项具体能力涵盖了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处理亲师关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体现了摩尔多瓦对教师的全方位要求。通过资格认证的教师须拥有3年的教学经验,才有资格参加更高层级的专业认证。摩尔多瓦教师专业认证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估,教育部门在对教师进行审核后划定专业等级。摩尔多瓦教师的专业等级分为三个层次,由低至高分别是二级教师、一级教师和高级教师,每个层次的教师标准都有不同的要求(见表2)。
二、改革特征
摩尔多瓦教师教育改革注重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的结合。在宏观层面,通过强调健全法律规范、完善师资培养体系为改革奠定了实的制度保障;在微观层面,聚焦教师质量的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完善和教师专业认证制度的规范。
(一)以体系化的政策法规为基石前苏联时期,摩尔多瓦实行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模式,教师教育发展的民主化、法制化程度不高。因此,摩尔多瓦独立后教师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健全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摩尔多瓦教育法》颁布初始,教育部首先对摩尔多瓦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确定了改革的基准。随后,摩尔多瓦在教师教育领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涉及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如针对教师职业标准的《普通教育机构教师标准》(theStandardRegulationoftheGeneralEducationalInstitution)、加强高中阶段学校管理绩效的《高中组织管理与运行细则》(theRegulationonOrganizationandFunctioningofHighSchools)、完善教师资格认证的《教学与管理人员资格认证条例》(theRegulationontheAttestationofTeachingandManagerialStaff)等。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摩尔多瓦最终建立起以《摩尔多瓦教育法》为基础、以众多政策法规为辅助的教师教育发展体系,这为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表1摩尔多瓦教师职业资格能力标准[6]类别能力能力要求教学课程教学能力掌握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学科的基础知识班级管理能力创建班级文化,加强班级管理,组织学生活动专业评估能力对教学活动进行自我分析和测评亲师关系交际和社会包容能力能够与学生家长进行融洽沟通,遵循教师职业道德,包容多元文化科研自我发展能力研究学科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科知识进行研究发现问题能力能够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修正。
(二)以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为依托摩尔多瓦教师教育改革特别重视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性。为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摩尔多瓦打破了统一的课程计划制度,教育部规定高等教育机构可以依据学校培养目标和师资状况制定具体的课程计划,而且可以自主确定课程计划体系中各个类别课程所占比例,从而实现多样化的师资培养目标。例如,在课程开设方面,理工类大学、综合类大学、师范类大学、体育类大学四类大学在基础教育和专业学习科目的设置、人文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开设、教学实践环节的安排都是基于学校自身特色制定的,充分体现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见图1)。人文学科课程注重培养教师的人文情感与创新能力,这对教师职业道德能力的形成和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篇4
摘 要 社会的发展,使得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不断加快,人们对教育的质量也更加关注,高校教育改革也不断深化。体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对教学改革产生影响的因素也比较多,而且人们对体育课堂的要求也不断增加,这就需要不断对其进行改革。本文主要对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影响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一些改革的措施,以便促进我国高校体育课堂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 体育课堂 教学改革 影响因素 改革措施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种理念和思想不断涌入我国,尤其在教育行业,人们对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质疑越来越严重,在高校教学中,体育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并没有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下面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 一、对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产生影响的因素 (一)学校方面的因素
我国目前高校教学改革主要以就业为基础,更多高校则是把精力集中在专业知识与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的这一目标,很多高校都对体育课程的学时进行压缩,但是体育课程内容却没有发生变化,教师们为了在时间限额内结束教学的任务,迫不得已就提高教学的速度,这就使教学质量受到忽视,更不会增添一些新内容,也不会对教学的方法进行改善。而且,体育教学除必需的人力资源外,还需要体育设备、器材和场馆等投入,但是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制约,很多高校教育的观念比较落后,对体育投入的资金比较缺乏,很多配套的设施缺乏,这是对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 (二)教师方面的因素
在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时,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第一,体育教师教育的观念,一些高校体育教师都从传统的教学中走出来,受到传统教育影响比较大,所以很多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依然遵守传统教育的模式,形成固定的思维,在这一教学思维的影响下,会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第二,一些教师本身的能力缺乏。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学校,学校缺乏对体育老师的重视,对体育教师安排培训和进修的机会相对较少,对他们进修考评的力度也比较缺乏。但更多的还是因为教师自身的原因,一些教师还沿袭着多年教学的内容,不会对教学进行创新,没有和体育教学时展的要求相结合,因为自己的能力比较欠缺,很难完成教学改革的任务,这些都对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有很大阻碍。 (三)学生方面的因素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首先,很多学生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受传统的教育影响,很多学生对专业课学习比较重视,忽视其他的课程。而且,传统学习的习惯也有很大影响,使一些学生无法很好的适应教学新环境,这也对体育教学改革有一定阻碍。此外,很多学生缺乏自主进行学习意识,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也比较缺乏,积极性比较低,没有充足的信息等。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要使传统体育教学的观念得到改变
高校体育课程兼有方法与理论教学,还涉及社会和自然学科,所以,对体育教学进行研究,不仅需要提高学生身体方面的素质,还要对学生心理素质与精神进行培养,借助体育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就要使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障碍得到消除,教师需要对学生学习的状态与心理的变化进行关注,对每个动作进行认真讲解,并给予适当鼓励,增强他们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教师也要切实发挥出带头作用,进行教学时做好示范动作,积极的对自我进行展示。 (二)要对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改革
教学的内容选择和扩展需要以学生需要为基础,首先要对竞技模式的教学进行淡化,对原来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在强化传统足球和篮球以及排球等项目的教学时,还要开设一些非竞技选修课,比如体育舞蹈、游泳以及武术等。还要打破传统班级的建制,按照必修加选修,传统加健康,特色加选项,课内加课外等模式进行教学,还要把带有地方特色的体育以及安全教育和体育课程教学相结合,真正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扩展与创新。 (三)要对体育课程教学的评价方法进行改革
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要多关注学生健康与发展,改变传统的单一打分与成绩达标等显性的评价模式,要把评价重点放在学习的过程中,比如,学生学习的态度、积极性、学习的能力等。要使传统静态的评价模式转变为动态的评价过程。此外,还要注意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也要改变观念,加大对体育的重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需要引起教育界的重视,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切实发挥出体育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王林毅.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及改革措施[J].运动.2014(8):66-67.
[2] 张健.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及改革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4(36):107.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011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生首次接受正规教育,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教会学生认字,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除此以外,语文教学还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只有识字后才能进行更高级的学习活动。随着教育改革事业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教育改革不断发展和进步。但是在语文教学改革进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师应该注意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语文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1. 语文课程形态不清晰
当前,在开展小学语文认字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带领学生逐字逐句进行认字,即以讲读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完成认字学习,教师达到了育人的目的。尽管这种方式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教学方式过于单调,学生无法从中获取其他知识,这就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了阻碍。
2. 理解与表达不够恰当
语文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渠道,语文教育的核心功能就是通过语言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事物,并利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事件表_。同时,语文教育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欣赏能力。但是,从我国语文课程的教材安排来看,自主阅读占了大部分,对于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训练内容较为欠缺,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严重失衡,阻碍了学生的进步。
3. 忽略实践活动的开展
当前,社会精神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在不断提高,很多国家已经开始注重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实施,因为学生只有在实践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才能让学生既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敢于实践的精神,从而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我国目前的语文课程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理论知识和笔试教育较为偏重,忽视了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相脱离,学生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针对存在问题采用的应对措施
1. 去伪存真,优化教学手段
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由于面对的是小学生,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返璞归真,摒弃多余的、浮华的教学内容,将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即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利用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行语言训练。一方面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语言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语用能力,还能让教师从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在新课实施过程中,语文教学提倡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因此,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手抄报、剪贴报等制作,将课外阅读、课内学习中的好词佳句、对新闻事件的看法等以报纸的形式展现出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 舍压取进,营造良好的氛围
小学生都比较好动,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也应该营造愉悦、生动的氛围,以便打破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压力。语文学习活动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思维,将学习内容融入学生的内心深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学会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方式,让学生进行故事性文章的扮演,从扮演过程中体会角色的思想感情,从中了解相应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 避虚就实,将教学落到实处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将实践训练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对话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材料文本来展开对话,引导学生逐字推敲,对字词和句子、段落进行理解。在进行文章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理解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作者抒发的情感和表达的胸怀进行了解。另外,在对文章进行深入了解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即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进行分析。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写作,可以利用命题作文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全新的教学模式融入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小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体,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新课改的宗旨进行正确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选择出最合适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得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雯靖.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10).
篇6
自从1999年高校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到 2004年,中国大陆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2000万人①,居全球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 19%,比1999年提高了8.5个百分点,比2003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见表1)。2004年全国共招收普通本科、高职(专科)学生447.34万人,比上年增长 17.05%;共招收研究生32.63万人,比上年增加 5.74万人,增长21.35%。在学研究生总数达到 81.99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16.56万人,硕士生 65.43万人。高等教育资源扩大,校均规模增加。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成人高校2236所,其中普通高校 1731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684所,校均规模 13561人,生师比为17.44∶1;高职(专科)院校1047所,校均规模3209人,生师比为13.15∶1。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对21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如何实现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中国还面对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此,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定了高等教育新的政策措施
2004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转了教育部《2003— 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政策部分,确定了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促进高等学校质量提升和教学改革、深化教育投入制度改革等措施,全面地体现了这期间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改革方向,比较突出地反映在四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调整、优化办学和布局结构,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在以往5年规模快速增长的基础上,把握好发展节奏,促进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教育培训、现代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各类高等教育持续协调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应该进入一个增幅适当放缓的阶段。2010年,大陆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预计达到 2500万人以上,其中在学研究生 180万人左右,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超过23%。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相互协调。特别是要推动各类高校合理分工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科技贡献和社会服务方式;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状况,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办学模式,优化高校布局结构,缩小区域间发展水平差距。
二是通过体制创新,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 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要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继续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集中力量优先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使其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及开发水平迈向国际前沿,成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基地。启动大学科技创新工程,提高高校的原始性创新能力和解决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组织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的研究。
三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包括以下具体做法:建设1500门精品课程,建设一批国家级示范教学基地和基础课程教学示范中心,并通过互联网促进资源共享;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规范专业设置管理;推进双语教学和聘请国外优秀专业课教师;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问的鬲等职业教育,等等。继续提高高校教师整体水平,鼓励教授上台讲授基础课,开展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活动,继续设立青年学术带头人专项奖励资金。进一步完善特聘教授岗位制度,面向世界范围遴选拔尖人才,鼓励开展原始创新研究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争取在若干年内吸引、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优秀学术带头人。
四是深化各项改革,大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主要包括:深化各项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深化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和高等学校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进一步深化高校办学体制改革,加强机制创新,对民办高校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也面临新的挑战
早在1993年,中国政府就做出了逐步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决策,但一直推进缓慢,主要是由于中央业务部门主管各行各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后来这一格局起了关键性转变,1998年国务院机构调整,大幅度撤消合并主管行业部委,成为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难得契机。
通过若干年的“共建、调整、合作、合并”,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涉及到900多所高校,597所高等学校合并组建为267所高等学校;原来国务院有关部门直接管理的367所普通高校,改革后只有100所左右。教育部直属普通高校从34所增加到72所(这72所是由125所普通高等学校、12所成人高校、4所中专和9个科研单位合并组建而成);同时,继续负责管理一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要是面向成人的高等教育)。国防科工委、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等10余个部门管理着40所普通高校,原来归属业务部委的3年制专科院校全部划转归地方政府,其他本科院校均实行了省级管理、地方与中央共建的体制;国务院还将高等职业学院/专科学校设置的审批权以及招生计划权授予省级政府,扩大了省级政府统筹本地区高等教育的责权利,基本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见表2)。
总的趋势是,普通高校增多,成人高等学校数量逐渐减少,大多数成为新设置高职院校的基础资源。
当然,国务院及教育部在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教育经费投入、教育发展规划等方面,对各省级政府和有关中央部委负责的高等教育工作实施宏观指导性管理。教育部作为国务院主要负责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计划(能够有效控制的只是本科和研究生招生计划)、学校审批(本科阶段)、具体政策法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教师与学生等的职能管理工作。
目前的问题是,许多地方政府和高校扩招以及新设高等学校(包括学校升格)的劲头仍然很强,高职院校的新增势头也比较大,近3年来以每年140所的速度递增,显示出省级政府对国务院下放的高等教育管理权责,有尽可能用到最高程度的倾向。但是,与学校和学生增长幅度不相称的财政拨款并未配套,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公用经费支出,分别比2002年下降了6.56%和4.12%。有的省对所属本科院校生均财政拨款都不到1500元了,还急着申办新的本科院校,试图依靠贷款或欠债搞建设、然后提高学费的路子来发展,潜在风险越来越大。
按照国际经验,相对于人均GDPl000到3000美元的经济水平,很难支撑太大的高等教育规模,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也很难吸纳那么多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另外,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很不平衡,到 2020年,我国的公共财政还要始终面临着支撑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和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艰巨任务,公民对非义务教育的成本负担比例呈现出相当沉重的态势。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在我国的学生入学录取、政府广义投入和家庭广义成本分担三个方面之间,很可能出现一个边际点。因此,对2020年前的高等教育,不应该对规模扩展速度过于乐观,而应该把重点放在内涵发展和注重质量上,客观地判断基础条件和办学优势,实事求是地确定本地发展规划,理性地控制招生规模。进一步促使高等学校面向国家建设和市场就业的现实需要,这不仅对高校,而且对各级政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加强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不断改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目前,大多数高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办学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学术质量和师资水平总体上也有了普遍提高。同时,质量问题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特有问题,也比以往显得更加突出。经多年实践,包括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在内的质量保障系统已初步形成。从1981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起,除了进行学位授权学科的评审和定期评估外,还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进行了研究生院评估;此外,还开展了学位认证工作。1990年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提出,要通过对普通高校进行教育评估,来增强高校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从1994年开始,教育部采取“合格评估、优秀评估、随机性水平评估和水平评估”四种形式,对有关本科高校进行了教学工作评估,取得了良好效果。2002年,教育部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适用对象为所有普通本科高校。 2003年,教育部又制订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对26所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了评估试点,2004年在全国全面展开。最近,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提出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基本思路,并在2005年初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加以重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了5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制度,全面推进评估工作。2004年已有60多所本科学校按计划进行教学工作评估,预计5年内对全部本科院校完成评估工作。今后高职院校每5年也要接受一次评估,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完善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制度。这项工作已开始试点。高等学校也要探索和建立本校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机制。
第二,建立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状态数据采集和制度。国内近年来有民间的高等学校排行榜,已经引起高等学校、社会各界尤其是考生及家长的关注,也存在不少争议。教育部将实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年度公布制度,并逐步建立和开放数据库网上检索系统,增加高等学校办学的透明度。
第三,建立评估中介机构,不断提高评估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教育部专门成立了学位和研究生教育评估所、本科高职教育评估中心,逐步建立政府、高校和社会有机结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试图通过评估,推动学校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办学思想,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四,从严治教,强化教学管理,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估制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就是要从严治教,规范和强化教学管理,特别要严肃教学纪律和考风考纪,维护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实施在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和录取程序方面的“阳光工程”,积极促进教育公平。
第五,进一步完善评估方案,改革评估技术和方法。重视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特点,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不断改进评估方法和技术,使评估的方案和方法充分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和时代特色。
总之,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估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将评估结果作为学校增设专业、确定招生计划、各级财政拨款、进行资源分配等的重要依据。
篇7
关键词: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 改革背景 教学现状 改革措施
一、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和教学现状
2000年10月,教育部高教司颁布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和“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基本原则,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在2008年对《基本要求》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交际技能、学习策略、跨文化交际、职业技能。根据《基本要求》反观我院现有的公共英语多媒体教学课堂,有很多可以研究并改进之处。我院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基于经验的并受到现有课件的很大限制。而这一模式不能体现《基本要求》原则,也不能很好地实现其教学目标,根本原因如下。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目标不明确,高职教育的特点未能充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而我院的英语课程过于注重基础、注重语法的讲解,缺乏对英语在学生将来职业中作用的整体考虑,导致高职高专公共英语的应用性不强,培养的学生不能有效地应用英语,所学内容与将来工作岗位脱钩,不能学以致用。
基于以上根本原因,现在我院的公共英语教学存在以下弊端。
(一)教材设置不够合理
职业教育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实现这一培养模式,必须对课程进行改革。而现在我们所使用教材中的课堂活动设置交互性不强,因此以教材本身设置的活动来组织课堂教学,势必僵化,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利用的现有课件(教材附带)设计不科学
课件重点不突出,部分结构不合理。为了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就必须对现有多媒体课件和课本提供的课堂教学参考模式进行整合和改进。这样才能真正使多媒体这种技术手段服务于课堂需要,服务于学生需要,最终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课堂管理松散
教师对课堂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大部分教师对课堂管理的随意性较强,没有统一和一贯的量化标准。这样一是使学生缺乏有效的约束,影响教学秩序;二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监管力度,造成学习效果不佳。
(四)评价机制不够合理
学生的英语成绩往往由一张试卷来决定,导致学生忽略日常学习及训练,只满足于期末考试能够及格就行。
二、教学改革措施
基于以上问题,有必要对我院的公共英语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改革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改革的立足点应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
第二,改革的实现途径为实践。
第三,改革的目标应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既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又包括交际技能、学习策略、跨文化交际、职业技能等。
我们对我院的公共英语教学已作出或拟作出以下的改革。
(一)课程设置方面。
1.改革原有的不合理的教材设置,使教材与职业挂钩。除了全院公共英语课共同使用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教材外,根据各个专业未来的就业需要,还对计算机工程系各专业开设了《IT职业英语》,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了《旅游英语》等,更有选择性地对个别专业的公共英语教材进行了更新,选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授课老师和学生反映本套教材内容简单,形式新颖,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将来的工作,学起来更有兴趣。
2.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开设内容丰富的选修课。修改之后的《基本要求》除了要强化知识及技巧之外,还要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职业能力等。针对这一点,我们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英文电影欣赏、英文歌曲欣赏、英国社会与文化、四级考试强化训练等选修课。在丰富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生活、创造生动的英语学习氛围的基础上,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得到了提升。
(二)改革现有的教学资料
我院现在更为广泛使用的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具有知识讲解细致、背景介绍详细等优点,但同时也具有枯燥、缺乏趣味性、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生的职业能力脱节等缺点。所以我们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其中最主要的是完善现有课件。首先,在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各进行一次问卷调出,以确定学生对学习的预期目标、学生的水平现状、对教材处理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其次,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修改与教材配套的课件,改变原先以教师讲解知识点为主的教学方法,创设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淡化知识讲解,使学生明白“怎么做”和“是什么”,少管“为什么”,精讲多练,以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及职业目标。
(三)改革评价机制
把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挂钩,目的在于使学生注意过程的积累。量化学生的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遵守纪律的表现、课堂回答问题、经典段落的背诵、小组间合作等,所有这些在期末成绩中予以体现。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近两个学期内,我们举办了全院范围内的英语写作大赛,并选拔出优秀选手参加了全国的英语写作大赛;本学期举办了全院范围的英语风采大赛。此外,在课本的学习过程中,还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指导学生进行短剧表演、诗歌朗诵等,这些活动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结语
如何围绕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提高进行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同时也是需要长期付出努力的工作。我们只是作了初步的探讨,旨在抛砖引玉,在今后的工作中还会对这一问题进行不懈的探讨,同时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肯定会有全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张九明.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应重视的三个问题[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1).
篇8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课之一,它的学习不仅为高职类学生的后续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能促使学生形成理性的思维,良好的创新意识以及敏捷的思辨能力,更对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职数学包含多个分支,内容复杂多样。一般高职院校在学习这门课时,所有专业使用的是材,而且各专业是统一进度,学大纲,这种不分专业,不分层次的教学策略,即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专业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对数学的有用性产生疑问。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着重于知识的讲解、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很少联系实际,很少与专业需求相结合,导致学生无法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当然也有客观的因素: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乏味),各个分支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复杂),各个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数学问题也非常多,学时较少,只能“蜻蜓点水”式地讲解,内容很难讲清楚、讲透彻,又由于高职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理解能力较弱,师生互动少,且老师讲授的知识和方法,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并很难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学生无法从根本上达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目的,所学知识也很容易忘记。再加上有些高职院校对数学课不够重视,有些专业甚至取消了数学课程,进而导致很多数学教师失去了教学成就感。很多教师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连数学作业也很少布置,很少批改,很少有针对性的辅导,甚至考试也走过场,考核方式一般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题型基本上是以填空题、多选题、单选题、计算题和证明题等为主,与专业课程衔接不够紧密,让学生觉得数学缺乏应用性。成绩评定也欠科学,在某种程度上严重挫伤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不肯花时间从事教学研究,包括教法改进、教学内容重组、教育技术的使用、来源于实际的教学题材的挖掘等等,这些严重影响了高职数学教学健康发展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职数学教学的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者,需要用亲和的教学态度去感化学生。因为高职类的学生本身数学底子薄弱,在高中时不被老师重视,自尊心受到挫伤,所以要使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必须得有亲和力。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缩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言,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就需要教师要有爱心,有耐心,以情感教学拉动质量教学。
2、适当整合教材,贴近学生发展我们知道,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编制一本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会让学习事半功倍。而在高职院校中,常会出现所教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实际严重脱节的情况,这很大程度上是教材内容设置的不合理,要求我们对所使用的教材重新进行整合。这就需要教师花费时间认真、深入的研究所教授的相关专业中使用数学的情况,具体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用到了什么程度,还需定期与专业课老师进行讨论,发现专业课中的数学思想等等,把这些汇总到一起,然后有针对性的编写出适合本院、本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从而更为贴近学生的发展。
3、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激发求知欲望大多高职类学生都有“实用主义”的思,他们往往对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重视,而对像《高等数学》这样的基础课不屑一顾,因为他们感觉到它的实用价值和作用不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讲授,以此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对经济类专业可选取与其专业相关的经济现象、经济背景有关的问题。例如,生活中的储蓄、利率、保险、税收等问题,经济现象中的成本、收益、利润等问题,以及风险预测与控制、最优化思想和概率统计思想等等。对数控或模具类的专业,在讲曲率概念时,先提出一个与其专业相关的实例:假设某工件内表面的截面为抛物线,现要用砂轮磨削其内表面,问砂轮的半径应选择多大?对与电有关的专业,在讲解微积分时,教师应告知学生电流实际上就是求导数(电量的变化率),求电流作功、电能就要用积分。这样既可以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又能将专业问题及时补充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来,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以数学实验辅助教学。高数的很多内容都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直观的几何图片体现抽象的概念,例如,我们可以利用Mathematica数学软件绘制曲面,演示傅立叶级数的生成。利用Matlab软件可使求导过程大为减化。数学软件的使用,淡化了运算技巧和计算难度。它的应用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乐趣!另外,在讲微积分中的定积分定义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一步步的展示对不规则的曲边梯形的分割,这样学生就会看到一系列连续的画面,很容易理解曲边梯形面积的求法,从而在实例中抽象出它的数学涵义,就是定积分的定义。在高等数学学习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使复杂的数学内容生动化,简易化,这就有助于学生对复杂的、抽象的概念的理解。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数学改革是必然的趋势,需要我们反复实践,不断摸索,逐步实现它的合理性和高效性。作为高职院校的老师,在教改中,应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扩充知识面,提高专业水准,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改革与探索,使高职教育逐步实现由知识研究型向实际应用能力型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李明姬.浅谈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3:367
[2]于祥芬,李莹.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06:69
篇9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措施。
装饰工程概预算是一门技术性、综合性、实践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课程。它的研究内容既有生产力方面的课题,也有生产关系方面的课题;既有理论问题,也有实际问题;既有技术问题,也有方针政策问题。作为室内设计、装饰工程、环境艺术的主干专业课和建筑工程系其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课程改革,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真正掌握装饰工程造价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装饰工程预算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要包括装饰工程分项列项,分项工程量计算,依据工程量套用定额,编制装饰工程预算书等内容,对于室内设计专业的同学来说应具备对一般公寓与别墅装饰工程进行装饰工程预算的能力。目前大部分院校的室内设计专业均开设有装饰工程概预算课程,也有很多相应教材出版,但是优秀的专业教材并不多见,大部分都是“编著”而成,只能用作参考,还达不到教材的标准要求,室内设计专业开设的装饰预算课程与建筑装饰专业有所不同,工程预算主要受室内设计方案影响,与装饰材料、装饰构造、施工工艺、市场价格有直接关系,尤其是在装饰材料层出不穷与施工工艺更新较快的情况下,设计方案对预算的影响就会很大,按照建筑装饰工程预算的方法计算难免会出现一些不相符合的情况,因此室内设计专业开设装饰工程预算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专业性。
一、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对课程了解不够深入,学习兴趣不高,环艺专业归属于艺术类学科,专业课程设置比较注重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对于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了解较少,在没有参加工程实践的情况下对于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了解不够深入,无法提高学习兴趣。
1.2 授课内容繁杂,课时有限。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课程总学时一般较少,在有限的课时内既要完成全部授课内容,还要使学生具有独立编制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文件的能力,具有一定困难。尤其是在没有安排上机实验课时的情况下,工程计价软件的学习只能是课堂上教师做示范,课后学生自主练习,无法保证学习效果。
1.3 教材内容陈旧,无法满足需求。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特点是行业规范和标准更新的速度比较快,以往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不能及时充分反映新规范、新标准并突出其专业性、区域性。
1.4 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实践应用能力弱。环艺专业学生对于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学习态度不够积极认真,只满足于听瞳课堂所教内容,没有主动掌握装饰工程计价技能的动力和需求。很多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实际动手能力较差,无法独立完成完整的装饰工程造价文件。
二、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信心。针对环艺专业学生不了解装饰工程造价行业的事实,授课初期主要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着重介绍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课程的重要性。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最关心的是就业问题,为此在讲述专业知识的同时,紧密联系实际,介绍工程造价专业的社会应用现状,展示装饰工程造价行业的广阔发展前景,强调本课程的实用性和重要性。鼓励学生们抓住机会,在课程结束时能够运用计价软件完成一份完整的工程造价文件,增加就业知识储备。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好本门课程的信心,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造价员岗位培训和资格培训,争取毕业后能够持证上岗。实践证明,第一次课程的专业介绍和铺垫工作为今后课程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调整授课内容,转变教学方法。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课程一直是以定额计价方式为主要授课内容,但是目前我国处于定额计价模式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并轨阶段,为了密切联系实际,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课程的内容转变为以2008年的计价规范为主,兼顾定额计价方法的教学模式。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掌握最新的国家标准和现行的地区计价方法,达到学为所用的目的。
为突破授课内容多、学时有限的瓶颈,主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调整和改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转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丰富授课内容,加大案例教学的比例,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抓住每章节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集中理论讲述、案例描述、课堂练习,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在这一前提下,留好课后作业,让学生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主动地进行本章节剩余内容的自学,结合作业练习,主动掌握全部内容。教师在下次课堂上进行作业的抽查,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讲解,对于掌握比较好的内容进行鼓励表扬,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3 优选教材,适时补充最新内容。除了及时调整选择最新版本的教材之外,还可以根据社会实际的变化及时补充最新造价政策,复印最新的有代表性的地区价目表作为补充教材发放给学生,这样就可以比较及时的解决教材过时、滞后的现象。
2.4 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掌握计价软件。由于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课程需要掌握的概念多,计算规则多,授课内容讲的过细、过繁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而工程量计算规则多数都比较好理解,再结合教材案例,学生只要课后认真练习,都能够学会,所以课堂上只抓住重点难点部分着重讲解,通过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布置课后作业方面注重连续性,每次作业均是由一个单项工程分解出来的分部工程,多次作业内容完成后,会组成一份完整的装饰工程清单计价文件,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也基本掌握了系统全面的装饰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程序。这种加强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方法也能够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及时更新造价知识,适应工程造价信息量大,内容调整变化快的特点。使毕业生真正成为一名既能搞设计会画图,又能懂预算会管理的装饰行业一专多能型人才,这也正是目前装饰企业急需的紧缺人材。
目前,应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进行造价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并且是工程造价从业者必备的技能。因此,在学生学习期间,应同时培养其应用计价软件进行工程造价计算的技能。主要方法是教师为学生选择一种比较常用的计价软件,协助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计价软件的学习版本,通过课上教学和课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基本掌握如何正确操作软件,要求最终应用计价软件完成一份完整的造价文件作为作业上交,达到培养学生掌握计价软件的目的。
三、结语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对传统定额计价模式深刻的改革,总的来说要在“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综合考虑学生专业背景、专业方向、教学目标、时间分配等多方面因素,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以实现预期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们能够学有所长、学为所用,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姜玲.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04)-0466-03
篇10
关键词:高职;税法;教学改革;思路
税法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财务人员应具备的法律知识。因此,《税法》课程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是基础技能课程之一,通过《税法》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企业所缴纳的税收情况,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内容和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由于税收的强制性特点,每个企业应该遵守税法的每一项条例。高职院校《税法》课程实际应用性很强,所以一般的高职院校在教学中比较重视这门课程。笔者经过几年的高职教学过程,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特点和难点,需要加以重视和改进。
高职《税法》课程的特点
税法的知识结构具有综合性《税法》课程教学必须在学生学完《基础会计》课程之后,有一定的企业经营知识的基础后才能开设。因为《税法》课程是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进行,涉及编制会计凭证、账簿的登记及报表的编制等基本业务,所以,要求学生有较好的会计专业知识,能够将税法内容和会计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比如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如果学生不会核算本年利润的形成过程就无法进行企业所得税的核算。
税法的运用具有灵活性税法知识在实际工作运用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一定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白这一点,也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流转税为例,学生要根据企业的性质采用不同的税种。制造业企业和商业企业一般交纳增值税,服务业、金融企业、建筑企业交纳营业税较多。还有的税种需要再分类,例如增值税企业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梳理清楚思路再进行核算,这样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税法》课程教学具有实践性税法知识的掌握需要依赖具体企业经营的过程。在《税法》课程中税的种类较多,一般企业缴纳的税种里金额较大的有流转税和所得税。目前,在企业流转税中,主要是增值税和营业税,其核算过程和上交过程都是网上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了解纳税的上网操作过程,并且将网上纳税的内容和教材中的理论部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实际工作。
高职《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理论教学内容较多,不符合于高职学生的特点《税法》课程内容一开始就是法律基础知识。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介绍这部分法律基础时,大部分学生认为理论性太强,比较抽象,不太好理解,还有的学生觉得没有必要学习。法律基础知识讲授虽然不适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但是为了普及法律的相关知识,每次课堂教学教师都很认真讲解这部分内容,并告诉学生法律基础和税法的关系,这样,学生渐渐意识到法律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税法所涉及的行业较多,学生能力有限税法的内容适用于我国各行各业,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对于高职学生来讲,制造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情况都难以掌握,再涉及建筑业、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的内容,学生要掌握的范围太广。再加上高职的学生大部分不擅长学习理论性的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教学互动环节时,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税法的核算内容对高职学生来说比较复杂税法内容中税收种类繁多,其中主要的税种是流转税类和所得税类。流转税中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内容较复杂。在增值税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将一些固定的公式背下来后,按照套用的核算方法计算,有些学生觉得比较复杂,业务内容中的逻辑关系总是处理不好,容易造成计算错误。还有在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中,学生由于会计核算的知识缺乏,导致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不准确。
学生对税法的理论概念理解不够深刻税法是法律的一部分,其法律概念非常严谨。高职学生对理论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容易混淆几个概念,导致在税法的学习中困难重重。税法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如果不下工夫,容易造成思维混乱,出现计算不准确的现象。如在增值税的计算中混合销售和兼营销售的概念容易混淆,经常出现计算错误的现象。
高职《税法》的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使高职学生掌握税法知识,笔者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采取种种措施,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掌握税法知识并灵活应用。
让学生多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作为《税法》课程的教师,首先对税法的各个应用领域要充分了解,才不至于使课堂枯燥乏味。目前,一般高职学生从高中进入我校以后,严重缺乏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了解,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学生一年级时,建议学生多看一些介绍企业经营学的小说,增加对企业经营的观念。并且,要求学生到企业了解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上网找资料学习先进企业经营的故事。还要求学生有经营的理念,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税法的重要性和资金的重要性。只要学生有这种意识,就能学好税法的内容。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需要建立在教师实践知识充足的基础上的,因此,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到管理比较完善的企业参观,同时在参观过程中让学生计算出每件商品或产品的税金,并计算一个月企业缴纳的税金。经过几次参观,学生对企业经营的观念提高,深深体会到企业经营的过程,也知道了税金作为资金流出,对企业资金的影响,并了解企业领导层对税金的重视程度。
化繁为简,总结规律《税法》课程的内容比起其他课程整体感较差,其所计算的范围很广,这对学生学习《税法》课程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将相似的计算公式总结归纳起来,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学习起来省时、省力。例如,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抵扣计算的方法和委托加工生产消费品计算抵扣办法相似,讲完这两部分内容之后可以进行计算上比较,并归纳整理,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这两个税种。还有在计算所得税时,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共同的部分归纳整理,找出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样,能加深税法知识理解的程度,提高计算能力,同时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归纳整理的学习方式,学生清楚了增值税的计算过程,并且相似的计算不再容易混淆。经过比较学习,学生对两种所得税的计算掌握得很牢固,2008年毕业的学生反馈,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在学校时学得比较扎实,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得得心应手,到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适应很快。
运用模拟企业核算,解决理论教学中的难点在高职教学中经常采用企业案例来说明企业实际缴纳税额的情况。通过企业案例,学生可以多了解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有真实感。比如制造业企业,供应、生产、销售的过程发生以后,当月需要缴纳的税额有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同时还发生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附加税,此外还有的企业根据情况进行印花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等税额的计算。给学生介绍模拟的制造业企业的经营情况之后,给出一些相关的会计资料,计算增值税和附加税,并计算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最后计算所要缴纳税金总额,让学生了解企业给国家缴纳的税金情况,使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整体的企业税金的核算过程,这样,渐渐提高了学生税金核算的能力,同时提高了教学效率。
注重实践活动,进行企业税收调查学习知识的真正意义就在于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出知识应有的价值。教师可以根据《税法》的教学目标,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出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练习;不仅要解决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社会生产、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企业缴税的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税法》课程教学过程中,第1~3周的时间给学生详细讲授增值税和营业税的理论知识,之后从第4周开始要求学生联系制造业企业或商业企业或者服务业等企业,了解并调查企业实际缴纳各种税的情况。首钢工学院会计班每班一般有40人左右,布置税法调查作业时,每班分成10个小组,大约4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找一家交纳增值税或营业税的单位,调查流转税和所得税的缴纳情况。每组设有一名组长负责,要求每名学生都要参与,到教学结束之前一周时间完成每组的税收调查报告。学生开始对调查活动表现积极,对税法的学习兴趣也很浓。经过一段时间学生调查收集企业的真实数据,并参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对企业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但是,学生对调查报告的整理比较茫然,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教师给学生展示往届学生的调查范文,让学生根据每组调查的企业的情况来计算所缴纳的每个税种,这样,学生渐渐清晰了调查报告的整理思路。经过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最终完成电子版调查报告。教学最后一周安排学生汇报税收调查的社会实践成果,利用两节课的课堂时间,每小组的一名代表陈述税收调查的经过和分析过程,同小组的学生互相可以补充说明。教师根据每组陈述的内容和调查报告的分析情况,给每组进行成绩评价,最后把评价结果纳入到期末综合考核当中。税法调查实践活动在首钢工学院已经在三届学生中开展,学生一开始茫然失措,后来逐渐地对税法的了解加深。总之,经过税法调查活动,调动了会计专业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深入企业了解之后,才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同时更加了解了税法知识的灵活性。去年我校2008级会计班学生参加税法调查的实践活动以后,有的学生暗自下决心利用在校期间好好学习会计专业课知识,有的学生准备利用假期时间找一份兼职会计的工作,以便练习所学的税法专业知识。通过组织税法调查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提高了学生相互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
综上所述,《税法》是在高职课程教学中重要的课程,也是职业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会计专业能力,采取各种教学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使学生尽快地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冬云.税法[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 上一篇:即兴演讲的要点及技巧
- 下一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