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安全教育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26 17:29: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安全教育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安全教育建议

篇1

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群众的巨大恐慌,带来不可预估的经济损失及心理创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群众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及传播认知能力不高,造成病毒人传人现象增多,加速了病毒的传播,同时也导致传谣信谣者众多,对国家公信力造成负面影响。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提高广大群众对疫情认知状况,更应该从娃娃抓起,从根本上带动和提高人民群众防范意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此,特建议如下:

1、把公共卫生安全课程录入中小学教材,学校每学期定期开展课堂教学与实操(演习)教学。以此增强中小学生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使其成年后不会轻易地信谣传谣,疫情到来后不会造成心理恐荒,能理性应对疫情。

2、校园内宣传栏专门设置针对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并及时进行更新。同时要充分利用班会、校会、专题讲座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卫生安全教育。

3、学校也可以在其他的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内容。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公共卫生安全教育有机整合。 

4、通过游戏、实际体验、影片欣赏、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以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效果。

篇2

1.意识不强

农村小学生的家庭安全教育缺失与家长自身的素质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农村小学生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多数在高中以下,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少之又少,主要集中在教师、乡镇公务员、以及少量的企事业单位。受教育程度低,使得他们对孩子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衣食住行这些物质方面,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方面则比较欠缺。

2.投入不足

我国整体教育经费的投入,在2012年才刚刚达到GDP的4%。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经费在总量上投入不足,对于安全教育方面的经费就少之又少,甚至没有。教育行政部门颁布了相应的安全工作通知,却没有以足够的资金来与这些安全工作配套,重视不够直接导致投入不足,而投入不足则成为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安全工作不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模式框架

1.设立安全教育课程

设立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主要是指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安全教育进课堂做出明确的规定,比如每学期至少要有10课时的安全教育课,平均每两周有1课时的安全教育。虽然安全教育在课时数量上较少,但在质量上不能“缩水”,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要像教授其他课程一样,按照备课、讲课、答疑,甚至考试等程序和方式来做好教学安排。

2.开发安全教育教材

目前市面上关于小学生安全知识的读本很多,内容基本上都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社会生活安全、网络安全、校内外集体活动安全、饮食卫生安全以及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等方面。这类教材读本的特点是内容全面,但没有突出特色,对于特殊地域的学校不是特别具有针对性。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学校可以整合出一套更具针对性,更加适用于本地区的安全教育常识教材,作为对上面所说的通用教材的补充。

3.组建安全教育团队

在农村小学,没有专门负责进行安全教育的教师岗位,也没有专门的安全教育经费,要组建安全教育团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能够组建一支质量较高、成本低廉的安全教育团队呢?笔者考虑可以由校长牵头,返聘离退休教师中在安全教育方面有经验、有热情、愿意发挥余热的班主任教师来承担这项工作。

4.探索多样化的安全教育方法

在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教师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以外,还可以进行案例法、模拟实践法、竞赛法等多种尝试。其中案例法主要是邀请灾害亲历者或者救援者进行实际案例的讲述,这种方式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使学生对灾害有一个比较真切和深入的了解。模拟实践法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防灾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逃生的本领。

5.尝试对家长的延伸安全教育

篇3

关键词:中小学生 安全教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78

在我国,中小学生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一般年龄在6~15岁左右,由于年龄尚小,生活常识和社会经验不足,所居处的环境日益变得复杂,安全性相关的问题逐渐成为威胁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方面,且问题越来越突出。然而由于学校、家庭教育理念的脱节,区域教育的不平衡性,安全教育在学校内大多流于形式等等,中小学生的安全保障是丝毫不容乐观的。频发的中小学生校园安全事件,说明学校安全工作从教育到保障皆存在“缺位”现象,抓好安全教育是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治本之方和长远之策。

1 影响中小学生安全的问题

1.1 安全问题的表现

传统的威胁中小学生安全的问题,比如:溺水、雷击、车祸、踩踏、食物中毒等。如果要做一个问题排行榜的话,交通安全事故无疑是榜首。全国每年约有2万多名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伤残、死亡。如何让学生们安静地迎着阳光上学,不用担心那些飞来的横祸,如何让大人们不用心急火燎地接放学的孩子,不再不放心孩子一个人回家,这些都是眼前的问题,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另外,公共卫生问题相当突出,含三聚氰胺的劣质奶粉、地沟油等让人谈之色变,如果说生活简单的等于衣食住行,那食和行自然是人们美好幸福生活的必须,同样应放在建设和谐校园,构建青少年安全成长环境的首要层面。

另外,新问题层出不穷。以前的中小学生,手机电脑都很少接触,大都处于一个相对闭塞也相对稳定安全的环境。而如今,可以轻易地看见小学生玩着手机、平板电脑。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大多过早接受各种各样的有益或有害的信息,暂且不谈这些信息的优劣,在这个通信极端方便的环境下,网络上散布的各种不良信息,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诈骗等各种手段威胁心智不成熟的学生的案例也已经屡见不鲜,而应对这个新环境新形势的方法策略却跟不上步伐,所以这个问题也是威胁中小学生身心安全的重要组成方面。

1.2 安全教育游离主体教育之外,亟需重视

与不容乐观的安全环境相比较,安全教育的现状同样让人忧虑。相当多的学校一边大会小会强调安全问题,另一边却恨不得将学生的所有时间安排。当堆积如山的书摆在课桌,当沉重的书包压在学生的肩膀,当我们一边埋怨着教育体制,一边摧残式、填鸭式向学生灌输各种公式、做题技巧,一边喊着素质教育的口号,高举应试教育的大旗,向更高的升学率进军时,教育的初衷离我们远去,安全教育也被遗忘。所以说,安全教育很大程度上是游离于主体教育之外的,亟待我们通过更科学、更生动有趣的方法,更端正重视的态度来对待。

1.3 威胁学生的安全问题在不同区域、不同年龄段皆有不同重点

安全问题多如牛毛,然而却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准绳。城市与乡村,中学生与小学生面临的问题却有很大的区别,而同一个城市不同地区,同一所小学不同的年级遇到的问题都不尽相同,但却是有规律可循的。总体而言,年龄段偏小的学生遇到安全威胁的机率更大,城市地区安全问题更加复杂多样,城市区域受到交通安全威胁更多,乡村地区则主要是寄宿制学习的食品安全、教育投入不足、资源落后为起因的一系列问题。必须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同问题区别对待的方法来预防、解决发生或未发生的安全问题。

2 解决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建议

2.1 政府主导,创造和谐社会环境

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对中小学生成长的影响至关重要。政府主导,意味着更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基于义务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这些投入当然尤为必要,但必须用到实处,解决实际问题。生命安全本是学生作为一个自然人最基本的保障,如果政府在有足够经济条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域设立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专项基金,那将对于中小学生的安全提供了更强有力的保障。创造和谐社会环境的任务艰巨,各级政府应当在观念上非常重视,做好预防、宣传、评审、监查工作,尽快处理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障问题。

2.2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我国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当下很多学校普遍传出“2>5”的说法,就是每个周末的两天假经常让此前五天的学校培养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付诸东流,因此中小学生家庭应积极与学校配合,不止关心学生的成绩,更要共同全面监护学生的安全。家庭和学校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恰似两辆马车,齐头并进时马车上的人才能安稳快速前进。可以经常陪伴学生左右、负责任的父母绝对比千万本书籍的灌输式教育更有效,更让学生感到心理的安全。

2.3 学校积极开展以实践为主,科学理论知识为辅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学生健康成长。[1]这样的教育目的,自然使得安全教育与其他科学启蒙、语言文学教育等有本质区别,理论教育则主要是交通安全知识、急救知识,安全意识教育等。如果以实践为主,采用社会实践、比如义务维持交通秩序、安全教育电影展播、摄影绘画展、主题出游等为主的方式,将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与积极性,同时可以使教育效果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7-2-7.

篇4

关键词:小学生 生命教育 开展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生活状况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现在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一家人宠爱一个孩子,孩子的受教育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溺爱导致孩子任性、脆弱,不能很好地面对社会上的一些问题。现代小学生的生命意识极为薄弱,因为缺乏这方面的专门教育,孩子不懂得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在遭遇一些突况、遭受到威胁时也不能够正确的处理问题,这导致很多小学生会出现自我伤害或者是意外伤害的情况发生。伤害事故一旦发生,不仅会给小学生的生理带来很大的疼痛和打击,也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伤害,这对于年纪尚小的小学生来说是很严重的伤害,对于他们的快乐和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学校父母和老师应该加强合作,从小开始对孩子开展有效的生命教育,提升他们的生命意识,让他们在任何时刻都能够保护好自己,特别是在遭受到突发的由伤害性的事故的时候能够有良好的应对能力,能够使自己不受伤害。开展行之有效的生命教育能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能够相应国家素质教育和全方位发展的号召,还能够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工程。开展生命教育需要有一定的策略和方法,本文作者就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一、生命教育的含义

生命教育就是公民在各个阶段学习的与生命有关的教育内容,包括对生命的起源、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的思考和学习,能够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生命。生命教育在公民成长和生活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必须的,能够给公民带来最恰当的教育和引导,能够让我们对生命有一个更加细致、更加直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享受生命,让我们的生命价值能够在每一个阶段都得到最好的体现。

二、对小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一)帮助学生养成珍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生命是我们所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因为没有人的生命可以重来,这就使得我们必须要珍惜生命,更加有尊严地享受生命。小学生时期还是生命很稚嫩的阶段,很多小学生都不理解保护生命、珍爱生命的重要性,容易遭受到伤害。小学生的心智和思维模式尚未成熟,他们不能够较好地思考生命的价值,并且珍爱生命。小学生自杀、伤害同学、溺水等事故往往让我们沉痛不已。小学生不知道一旦生命消逝是怎样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生命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命观,知道生命的重要性,养成珍爱生命的良好品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保护好自己,同时不去伤害他人。

(二)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现在的小学生虽然在父母和老师的呵护下长大,但是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比如说,在教室里吵闹追逐就容易摔倒,造成伤害;与同学打闹也容易使自己受伤;学生在上下学的路上以及在公共场所都可能遭遇到危险的情况……这些情况可能对学生造成失分严重的伤害,追悔莫及,但是学生还尚未成熟,他们不懂得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让自己不受伤害。防范于未然永远比亡羊补牢来得重要,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生命教育能够让学生增强对危险的防范能力,更好地保护自己。当危险发生时,接受过系统化的生命教育的小学生不会慌乱,更能够冷静地面对问题,并且采取措施来规避风险或者降低对自己的伤害,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生命。

三、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家长要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学生的起步教育。因此对于学生的家长来说,必须要注重在家庭中开展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命教育不是只凭借一次课程或者一次谈话就能够完成的,需要的是长期的坚持和常规化的教育。因此,家长可以在每天的晚饭结束后和学生进行简短的交流和谈话,可以是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的知识,也可以是针对“512地震”、“强台风”“校园踩踏事故”等事情展开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养成应对这些问题的能力。总之,家庭教育是不能忽视的,在生命教育中必须落实到位。

(二)学校要开展专门教育

学校可以说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的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因此要开展有效的生命教育,就必须要注重在学校中的课堂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熏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学校可以在宣传窗中放一些有关生命安全教育的相关图文和事迹,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也能学到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如此之外,课堂教育也是重中之重,教师要定期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主题课堂,并且在常规的课程中渗透进去,让学会懂得珍爱生命。

(三)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

理论化的生命安全教育可能对于学生来说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和感知能力还不强。学校可以开展一些适当的实践活动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知道生命的可贵,同时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让学生感知那些为了正义的事业而牺牲的勇士们的精神,使他们对生命的价值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另外,学校还要定期开展“地震安全逃生”“火灾安全逃生”的演习,让学生能够在遇到这样的灾难的时候学会安全逃生,保护好自己。

总而言之,生命安全教育能够让学生感知生命的价值,学会珍惜生命,同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伟龙.农村小学生命教育实践初探[J].考试周刊,2015,(16).

[2]夏春梅.对小学实施生命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师,2008,(S1).

篇5

【关键词】 小学; 性安全; 性教育

Reflection on Sex Safety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a survey of three districts in Chengdu

SHAO Changyu1, MEN Congguo2

1Educ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Chendu University, Chendu 610106

2 Chendu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hendu 610000, Sichuan

【Abstract】 Objectives: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ex safety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and explore on the content and methods of the sex safety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Methods: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resent status of sex safety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Results: The various programs of sex safety education were carried out in differen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but primary sex safety education is still unsatisfactory. Suggestions: It is advised in this study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sex education management;to further enact and improve the sex education curriculum; to strengthen education for sex protection and sexual abuse responses, to radiate the education to parents; and particularly strengthen the sex safety education in urban-rural primary schools.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sex safety; sex education

长期以来,由于家庭、学校及社会很少对儿童开展性安全教育,致使一些儿童遭受害的案件屡有发生。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儿童在受到害后没有及时向家长或社会求助,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最后变得极度自卑、压抑、孤僻,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人大都羞于谈性,中国家长也很少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因此,学校应肩负起性教育的主要责任。然而,现实不尽人意。前期的调查表明,有47.1%的3~4年级的小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害;且有一成以上的孩子在遭遇害以后,不知道如何应对[1]。因此,加强小学性安全教育已经迫在眉睫。为了有的放矢地搞好小学性安全教育,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了解当前小学性安全教育的现状,了解小学已经开展了哪些性安全教育工作,还有哪些没有开展,城市小学、城乡结合部小学和农村小学性安全教育有无差异。为此,我们对四川省成都市三个区的小学进行抽样调查,希望通过小学校长、教务主任或班主任的反馈,了解小学性安全教育现状,并找到更好的对策,以促进小学性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从成都市抽取金牛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三个区的部分小学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35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其中城市小学54所,城乡结合部小学39所,农村小学57所。

1.2 方 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小学性安全教育现状进行调查。问卷分两部分,一部分调查小学1~3年级的性安全教育情况,另一部分调查小学4~6年级的性安全教育情况。问卷内容包含:“珍爱生命”教育;性保护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问卷由小学校长、教务主任或班主任填写,让其评价本校开展了哪些性安全教育工作。以选择形式调查,每题限选3个答案。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问卷对小学1~3年级与4~6年级性安全教育现状分别进行了调查。除了分析总体的教育情况,同时也对城市小学、城乡结合部小学、农村小学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进行了分析。

2.1 小学1~3年级的性安全教育现状

2.1.1 “珍爱生命”教育涉及的内容 问卷调查了“珍爱生命”教育涉及的内容。结果见表1。

结果显示,小学低年级珍爱生命教育主要涉及了:“我从哪里来?”;“我是父母爱的结晶”;“父母、家人为我的成长付出爱心”;“老师为我的成长付出艰辛”;“生命独特而可贵”。而关于生命的产生过程,如与卵子的结合,胎儿的生长,胎儿的产出等是教育的薄弱环节。其中,关于“我从哪里来?”的教育,城市小学和城乡结合部小学比较χ2=4.568,P=0.033

2.1.2 “认识身体,保护自己”教育涉及的内容 小学性教育是否涉及“认识身体,保护身体”,也是调查内容之一。结果见表2。

结果显示,各类小学对于“认识身体,保护身体”的教育都有所涉及,但比例不高,其中关于“每天外阴的清洗方法”的教育很薄弱。关于“男孩女孩不一样,要互相尊重”的教育,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比较χ2=11.571,P=0.001

2.2 小学4~6年级的性安全教育现状

2.2.1 “青春期发育”教育涉及的内容 小学4~6年级涉及“青春期发育”教育。结果见表3。

结果显示,关于“青春期发育”的教育,在小学4~6年级都有所涉及。其中,关于“悦纳身体变化”的教育,城市小学和城乡结合部小学比较χ2=3.846,P=0.050,城市小学优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关于“男性第二性征发育及保健”教育,城市小学和城乡结合部小学比较χ2=5.158,P=0.023

2.2.2 “性心理”教育涉及的内容 性心理教育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调节自己的心理,促进性心理健康。因此,这项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是此次调查内容之一。结果见表4。

结果显示,小学关于“性幻想与性梦”和“正确看待”的教育很薄弱。关于性别意识的教育各类学校都有涉及,但差异不显著。

2.2.3 “性保护”教育涉及的内容 “性保护”教育应该是小学非常重视的性教育内容。那么,各类小学“性保护”教育的情况如何呢?调查结果见表5。

结果显示,小学很少进行“怀孕与避孕”的教育,而对性器官、害等其它几方面的教育都有所涉及。在“预防性病与艾滋病”教育方面,城市小学和城乡结合部小学比较χ2=5.444,P=0.020

3 讨论与建议

3.1 小学性安全教育状况

3.1.1 各类小学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性安全教育 从表1、表2可以看出,小学1~3年级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珍爱生命”和“认识身体,保护身体”的教育。而表3、表4、表5表明,小学4~6年级已经不同程度开始了青春期教育、性心理和性保护教育。这说明小学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性安全教育意识,并认识到性教育的部分内容要从小学低年级开始。从学校性教育的历史变化来看,这是一大进步。长期传统文化的禁锢造成许多中国人对性的问题遮遮掩掩、难以启齿,二三十年前,家长、老师几乎不和学生谈性的问题。而现在,随着越来越多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呼吁以及媒体的报道,教师们的观念逐渐转变,开始敢于谈“性”,并且新一代的校领导和年青教师越来越认识到性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勇于在性教育方面作一些教学尝试,并在性教育领域做一些研究,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与人才培养。

3.1.2 小学性安全教育仍不尽人意 目前,小学性安全教育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关于生命的产生过程,性器官的清洁卫生,怀孕、避孕的教育是小学的薄弱环节。表1表明,关于生命的产生过程,是教育的薄弱之处,而在小学低年级,这方面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学生都渴望了解自己是如何来到人世间的。如果教育总是回避这一问题,那么这一疑问就会一直在他们心里,甚至到成人也不得而知。表2表明,关于外阴的清洗方法之类的性卫生知识,学校很少讲授。上世纪60年代,总理讲过一段这样的话:“要在少女月经初潮前、少男首次遗精前,把性卫生知识教给孩子们。”然而,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忽视了这一教育。表4、表5表明,关于性幻想、性梦及怀孕、避孕的教育,几乎为空白。当前学生的青春期普遍提前,有些学生早至9岁就进入青春期,因此,小学高年级回避性心理以及怀孕、避孕的教育,有可能造成学生的无知,进而产生因性幻想、性梦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怀孕带来的伤害。有些学校和家长对这一教育有所顾虑,担心会诱发学生的不良行为。实际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报告表明,性教育不会导致青少年的增长。英国政府规定,对于5~16岁的孩子,“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将成为一门必修课,修完以后还要进行相关的考试,而且必须通过。这是英国试图达到2010年将18岁以下青少年怀孕率减少一半这一目标的重要一步[2]。

由表1、表2、表3、表5可以看出,城乡结合部小学和农村小学性安全教育普遍不如城市小学。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小学性安全教育意识更强烈,师资力量更强。而农村小学师资薄弱,教师普遍对性教育的敏感内容感到难以启齿,常常回避、放弃。当今,农村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都很迅速,滞后的性安全教育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3.2 小学性安全教育的建议

3.2.1 改变性教育管理观念 性教育管理观念滞后是导致学校性教育缺失的首要原因[3]。因此,应着力改变小学性教育管理观念,尤其要改变校领导的性教育管理观念。当前各地的小学校长都会参加在职或短期离岗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如果在这些培训中加入性教育的相关内容,则有助于改变校长们的性教育管理观念,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包括性安全教育在内的各项性教育工作。

3.2.2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性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许多小学主要通过性知识讲座、性教育渗透课来开展性教育,这还远远不够。性教育涉及的内容广,教育方法与其它学科差异大。因此,要系统开展性教育工作,性教育课程的开设必不可少。性教育课程的开设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只有具有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才能更好地开展性教育课程教学工作。在许多小学,由于开展性教育工作的教师的专业性不够强,因此很多重要的内容被省略,即使学生问到,老师也含糊回答,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困惑。学校需要定编定岗,加强对性教育师资的培养,使他们能成为真正的性教育专业人才。

二是研究课程内容的设置。小学时间纵跨六年,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性心理与性生理发展差异大,因此要探讨各年级学生性安全教育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便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育。根据日本性教育协会编著的《性教育指导要项解说书》的解说,小学六个年级的性教育内容不尽相同,且“不受引诱”、“当别人向自己打听道路的时候”、“欲望与行为”、“性伤害的防止”等性安全教育一直贯穿整个小学,只是不同年龄阶段,内容有所不同而已[4]。

三是探讨性安全教育方式、方法。只使用传统的语言讲授法开展性安全教育是不够的,需要探讨多种形式活泼、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比如有些小学采取图片展示、模型教学、录像观摩、游戏、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了性知识。

3.2.3 加强性保护和应对害的教育,并将此项教育辐射到家长 目前,小学生遭遇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学生为什么不能有效地应对性伤害,原因主要有二点:一是家长对孩子没有进行过性安全教育。二是有些小学这方面教育仍是空白。由于家庭和学校性安全教育的缺失,致使一些孩子完全不知什么是害,不知如何应对害,不了解怀孕、避孕知识。因此,在小学阶段应该加强性自我保护和应对害的教育。既要教会学生保护身体的隐私,有效应对害,又要教给学生怀孕、避孕的科学知识。同时,学校要将性教育辐射到家长,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对于长期在外务工的家长,学校可以发放一些性教育资料。有些家长的认识存在误区,担心性教育演变成“性鼓励”,学校要积极和家长沟通,改变家长的观念。已有前期研究表明,大部分小学生希望从父母处得到必要的性教育和性指导,遇到性困扰时,他们更愿意与父母交谈而不愿去找老师,他们表示与父母进行一些与性有关的问题的交流,显得更自然[5]。所以父母要担当性安全教育的重任,而学校要对父母进行相关指导。只有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开展性安全教育。

3.3.4 加强城乡结合部小学和农村小学性安全教育工作 从表1、表2、表3、表5可以看出,在性安全教育的许多方面,城市小学优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和农村小学。因此,城乡结合部小学和农村小学应加强性安全教育工作。城乡结合部的学生来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进城务工的农民的子女,一部分是城市下岗工人的子女。这些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更谈不上性教育。而农村小学学生家长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有些学校留守儿童较多。因此这两类学校性安全教育任务更重。学校要转变观念,将性安全教育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既要完善性教育图书资料,又要提高教师素质,以确保此项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胡珍,严明.最大的悲哀莫过“不可使之知”――小学3~4年级学生性知识与性保护教育调查报告[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15:27.

2 魏霞,杨育林,张明.济南市小学生性教育现状调查[J].中国校医,2004,18(1):28.

3 关青.我国学校性教育管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教育科学,2009,25(6):26.

4 张德伟,饶从满.日本中小学的性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0,27(6):28.

篇6

关键词:国民 安全教育 调查研究 意外伤害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002-02

1 问题的提出

安全问题是关系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安全意识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的安全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威胁国民安全的因素范围越来越广,来自于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生态环境、疾病流行、犯罪行为、恐怖活动等方面。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安全教育应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生作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希望,安全教育尤其重要。让国民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阶段通过安全教育的学习,根据自身知识、身心发展的水平,逐步适应各阶段有针对性设置的相关安全教育课程,达到提高在校学生安全意识、生存技能的目的,从而有效地避免各类意外事故的发生。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为了充分地了解现阶段我国对国民进行安全教育的情况,发现安全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随机抽样调查了河南师范大学的部分学生。共发放问卷976份,收回976份,收回有效问卷100%,完全符合抽样调查的原则,该样本具有代表性。我们认为这次调查,基本可以看出学生在各阶段学校,进行安全教育的基本情况,大体反映了我国有关安全教育可能存在的问题。

2.2 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有关学校安全教育文件、现状以及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设制《国民安全教育问卷调查表》,于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河南师范大学《野外生存》选修课上进行了25题92个单选题和多选题的调查。

(3)专家访谈法:通过对教育、公安、交通、消防、医疗卫生、地震等相关部门的专家进行采访,针对安全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并请专家对问卷的可信度进行了检验。

(4)数理统计:运用SPSS8.0统计软件进行汇总调查问卷,整理和提取,得到了大量、准确的数据。

3 结果与分析

(1)此次调查为随机抽样调查,学生来自于河南各地以及部分其它省份的学生。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来自农村和城镇人数的比例不平衡。城镇尽占19.77%,城镇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人数比例高于农村。

(2)通过表1得知:受调查者在小学阶段接受过安全教育只有37.57%,没有接受过安全教育的已远远超过了调查人数的一半之多;在中学阶段,安全教育情况有所好转,接受过安全教育的学生提高到50.28%。也就是说,现在我国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中,接受过安全教育的仅仅只有接近一半,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安全教育的重大缺失,也是我国青少年安全问题存在的重大隐患。

①中小学接受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有35.07%,宣传板报有31.88%,走廊标语有11.88%,以观看视频有8.70%,以模拟演练形式开展的只有6.90%。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只采用单纯的嘴上说教“要注意安全”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多组织一些演练,才能遇到真正危险的时候临危不乱。[2]

②调查中发现,在个人安全意识伴随在校期间的安全教育开展情况有所提高,但提高不明显或者说安全意识没有显著提高的达71.17%。曾经有42.09%的人曾出现过人身安全问题,这对于国民的人身安全是一件岌岌可危的事情,国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见表1)

(3)被调查人员在对学校安全教育情况上看出,满意的只有31.48%,我国9年义务教育规定6岁以上人人都上学,而现在只有1/3左右的学生对学校的安全教育表示认可,这种状况表示,我国的学校安全教育还不够完善,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国家应该加大学校安全教育的力度。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有99%以上的认为,安全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重要的,是我们生命安全保障的一部分,只有受过安全教育,我们才能安全成长。在调查中只有3人认为安全教育不重要,可见国民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是非常高的。

(4)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学校或者家里,从调查学生安全知识主要来源显示只有18.08%的学生是从学校接受到安全知识教育的,25.42%来自于家庭。宣传媒体或其它来源占56.5%。可见,我们没有很好的运用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阵地,学校教育是国民接受知识,形成意识的重要阶段。如今我们并没有在学生教育时期,系统的安排有关安全的教育课程或知识,这不能不说是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缺失。

(5)在调查学生认为最有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中,交通安全占77.97%,其它意外安全事件的有6.5%,人为暴力事件有7.62%,野外安全事故有3.11%,火灾有3.67%,地震、洪水见交、台风等自然灾难有1.12%。

交通事故是最让人担心的,事实上不懂或者不遵守交通规则,是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我们在马路上随时可见,走在快车道上的行人,毫无准备和表示就穿越马路的人,闯红灯的人。造成人身伤害的报道天天可见,据2012年有关部门统计,仅1至10月就有798的行人因违反交通规则死亡。全国每年1.6万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交通事故在其中占了相当的比重[3]。

(6)被调查者认为,安全教育的最好形式是专设安全教育课的有64.97%;播放安全教育录像、张贴海报宣传的占29.37%;班主任平时进行教育、开会进行安全教育有5.66%。大部分学生认为,专设安全教育课是最有效的安全教育形式,而我们平时所做的安全教育方式并没有得到学生们的认可,说明我国现行的安全教育形式和方法有待改进。安全教育应具有针对性。

(7)由表2可知,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身心发展的水平,有针对性设置的相关安全教育,从而提高在校学生的安全意识、生存技能,才能有效避免各类意外事故的发生[3]。就近期教育部提醒“各地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对学生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特别要根据节假日多发易发事故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滑冰安全、用火用电安全、燃放鞭炮安全和乘坐车辆安全教育”。就河南光山县小学砍人事件也能看出小学生勇敢合理的自卫防范是可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调查显示,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对女生进行防身自卫训练的有53.67%和42.09%,占调查总人数的95.76%,认为没必要和无所谓的分别仅占2.54%和1.70%。女性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是容易遭到人为伤害事故的人群。因此,加强对女生有关自我保护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8)大学生在各方面已经趋于成熟,有能力接受更高层次的安全教育训练,除中小学生开展必要的普通安全教育外,还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安排适当高层次的安全教育。如野外生存、防恐怖、防欺诈、意外灾难的求生方法等有关的学习与训练。

调查学生最担忧的大学校园治安问题中显示:盗窃事件放在首位,依次是诈骗事件、火灾事故、意外事故、打架斗殴、传销。学校应该对有关校园治安问题进行有效预防,解除和防范这类事情的发生。(如表2)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我国的国民安全教育不够普及、深入和规范,在教育的主要阵地中小学教育阶段,也只有偶尔在节假日里才会受到老师、家长们的安全教育,很多学生的安全知识不完善。

(2)国民的自我防御和预防危险发生的意识较为薄弱。

(3)我国的安全知识主要来源比较分散,而学生认为最好的安全教育形式是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

(4)大多数人认为现在的学校安全教育,虽然采取某些措施,但只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到实位。

(5)有85%的人认为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有必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和性别,分别在小学、中学开展普通的安全教育课;超过1/2的人认为,很有必要在大学开设适合大学生更高层次的安全教育课程。

4.2 建议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现在安全教育途径主要来自于国家教育、家庭教育和少量的学校教育。国家安全教育主要是通过网络、电视、标语等形式;家庭主要以口头告知等;学校教育基本上都是以大会形式展开,个别学校也组织过演习。如今科技不断的进步,交通逐渐发达,以往的安全教育形式,显然效果不够明显,现在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所以这种安全教育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不能再保护我们的安全。我们提倡“和谐社会”,就应该做到时时刻刻都有安全意识[4]。我们应该在学习能力最强的阶段加强对安全意识的培养,进行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并通过演习、演练,形成系统的认识,使安全防范意识根深蒂固的存在在国民的头脑中。

(1)安全教育制度化。

把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课程体系中去,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编写教材,使安全教育正规化,让其在占有教育内容的一定比重;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生理、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方面的特点,构建安全教育分级模式,明确每一级安全教育内容和方式,建立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课程安排体系,将安全教育始终贯彻到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去[5]。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使国民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同时全面系统的接受安全教育,以彻底扭转现存的安全教育缺失。

(2)安全教育实际化。

学校可以在开展安全理论和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与有关部门联合,请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的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培养,多进行模拟灾难的演练,抛弃现行的板报、标语、广告等形式的口号式教育方式。把安全教育知识化,行为化,切切实实的把安全教育落在实处。

(3)安全教育素质化。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安全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面对危险能临危不乱,处变不惊,让自己安全脱身。正如罗斯福所说:“除非你同意,任何人都不能伤害你。”

参考文献

[1]二00七年二月七日国务院办公厅〔2007〕9号转发《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Z].

[2]姚云.扎实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势在必行―― 有感于桑枣中学师生在汶川地震中无一伤亡的奇迹[J].教育科学,2008(4):64-67.

[3]全国学校安全教育网[EB/OL].http:///.

篇7

为确保学校师生上放学的道路交通安全,新学期一开始。维护校园的教学、生活秩序,与学校一道一方面加强对校园内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加大学校“绿色通道”建设和学校周边交通环境的整治。以进一步增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他自防自护能力,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据了解,每年因各种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儿童少年死于非命,而因交通意识缺乏和淡薄引发的交通伤亡事故,中小学生伤亡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牵涉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需要交警、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负责,齐抓共管。

去上学、上班、买菜…当我走在马路上,每天都要出门。交通安全是很重要的有些人问“大热天不系安全带行不行?卖瓜农用车咋不让上高速?

能不能不系?据统计,有关人员解释:热天上高速也必须系安全带?一些咨询的司机说大热天上高速系安全带更热。发生交通事故后,前排司乘人员如系安全带可有效减少70%的伤亡。安全带是为车辆发生意外后专门保护前排乘坐人的生命免受伤害而设计的能有效地保护前排乘坐人避免二次碰撞。目前天气炎热,一些人在行车时图一时凉快不系安全带,实际上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

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全挂牵引车以及设计最高时速低于70公里的机动车辆,卖瓜农用车为啥不让上高速?据《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不得进入高速公路。农用运输车、两轮摩托车因安全系数低,防护措施差,极易酿成恶通事故,所以不能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能否健康成长,孩子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从幼儿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能达到一代人和一个社会的良好秩序的百年大计。

交通法规规定,做到行车安全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无牌无证的车辆不能上路,二是年满18岁并考取了相关驾照才有资格驾驶车辆。然而,交警在上路巡逻执勤时发现,有相当部分的车辆“三证”不齐,一些还不符合法定年龄的学生也骑车上街。看来,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问题任重道远,如何让中小学生平平安安上学,高高兴兴回家呢?

篇8

联邦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法案来督促地方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来保障校园安全。《校园禁枪法》就曾规定所有接受联邦教育基金的州必须通过并执行《改善校园环境法》,否则将被取消领取联邦教育基金的资格。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例,1997年州政府通过了学校安全领域的标志性立法《学校安全综合规划法案》,该法案要求每所学校拟定校园安全综合计划,制定与社区紧密合作的综合安全措施与项目,形成年度评估与更新制度。2000年,纽约州颁布《拯救计划》法案,专门治理校园安全,将攻击教师、学校职员与学生的罪名从原来的行为不检上升为D级重罪,加强保障师生安全。并对幼儿园到十二年级学生提供礼仪人格教育及预防暴力课程,要求所有学区制定一套完整的校园安全法规,提供职员防范暴力训练,学校要公开所有校园暴力事件的信息,建立起新的防范暴力计划。美国学校安全与否及是否在校园安全上做出改善成为政府评价学校及是否给予资金支持的重要评判标准,成为政府管理教育事业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3.严密的美国校园安保是校园安全的重要屏障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枪支弹药管理比较松散,各种校园暴力等危害师生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所以按照联邦和地方立法的要求,所有学校都必须建立系统、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和危机管理机制。一些有条件的学校已安装金属探测仪、监控摄像、护栏等设施。例如,设立门禁或来客登记制度,96%的公立学校要求来客登记,80%的公立学校实行封闭的教学环境管理,不允许学生在午餐时间外出;53%的公立学校对在校内建筑物实行严格的限制。美国中小学一般都聘有校园警察(或称校园辅导员,并成立校园辅导员协会专事指导和监督校园辅导员的工作),制止校园内的各种非法行为,保护师生安全和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先进全面的校园安全管理为安全教育提供先决条件

1、系统的校园安全管理网络学校安全不单是学校的事情,需要得到政府、社区和家长的支持。首先,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州政府和地方学区为保障学校安全提供必要的人、财、物的支持,各种专项资金源源不断地充实着学校的保卫工作;第二,地方政府特别是警力对校园安全的支持。一方面地方警察局帮助学校制定适合学校特点的校园安全计划,组织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校园安全培训和教育;另一方面是警察进驻校园。近年来,美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聘请了经过宣誓、得到执法机关认证、被授予警察资格的专业人员组成的校园警察,其职责是执法和服务,可携带枪支、拘捕犯人、按地区法及州法律和联邦法律办事;第三,家长、社区和教师组成的安保系统渗透到学校安全的每一个角落;第四,先进而全面的校园安全措施和设备。为了确保校园安全,防止他人携带刀枪等武器进入校园,大约39%的城市学校安装了金属探测装置,还有一些学校安装一种名为“School Lobby”的高科技系统。“School Lobby”将学校员工、学生的全部资料和照片储存在系统中,每个学生、员工以及来访者都有一定权限的带磁条的ID卡,学校可以追踪所有在校的学生和教职员工、来访者的行踪。可以看出,美国校园的高科技手段正在建立完善的防火、防盗、报警等安全防范体系,确保校园的时空安全。

2、全面的校园安全评估聘请专业的安全评估机构对校园进行评估是美国中小学确保校园安全的又一措施。学校安全服务署对学校进行细致的考察和评估,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安全计划,使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改善校园安全状况。安全服务署的评估对象主要有:学校的防暴措施、校警的工作情况、安全规范和细则、技术性防范能力、安全教育和实训、预防和调停工作、内部安全以及与社区的合作程度等。通过分析事实和数据来评估学校安全工作的政策及其实施的合理性,对师生进行学校安全方面的调研,对学校已往发生的犯罪和违纪事件进行分析,检测安全设备的运行情况,分析其他的公共资讯(如整个社会的犯罪率),采用专门的分析模型。安全服务署的评估工作一般是“暗访”,考察环节和内容会提前告知校方,但不事先对考察时间和考察地点进行流程安排,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正常进行,保证了考察结果的真实性。

3、全面的安全预警机制为了预防犯罪发生,根据《校园安全法》,美国校园安全管理部门建立了完善的犯罪警报体系,定期排查和安全信息成为保护校园安全的又一屏障。公开的安全信息要求:第一,只要学校开放,必须每天安全信息;第二,年度安全报告;第三,犯罪信息统计,一旦校内外或当地有案件发生,犯罪警报将被及时,特别是有关性犯罪嫌疑人的资料包括: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嫌疑人的性别、肤色、年龄、身高、衣着、体貌特征、携带物品,案件的主要过程和后果,防止此类犯罪发生的建议,公布联系方式并希望得到相关线索等等;第四,即时警报,当有恶性事件发生时,必须第一时间将案情公之于众,以引起师生和家长的重视,做到防患于未然;第五,制定紧急事件预案,要求包括疏散程序和步骤。

三、系统的安全教育体系提高师生安全综合能力

1、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安全教育对教职员工和学生同时进行安全教育是美国保证校园安全的特征,也是最有力的措施之一。当有危害校园安全的危机事件发生时,教职员工会沉着冷静地组织学生自救和他救,不至于引起恐慌和混乱,这是保证师生安全的必要条件。学区和学校制定的安全训练计划必须是同时针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其他职工都要和学生一样定期接受安全教育训练,提高在突发事件中自救和帮助他人的能力。如美国学校的防火演习:当课堂上突然响起防火警报时,教师和学生会保持良好秩序,快速走出教室和校园,在安全地带等待消防人员的到来。

2、教育手段多样化美国非常注重对中小学生的防灾教育,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第一,安全教育讲座。美国学校经常联合社区、警察局等部门,邀请专家到学校为师生做专题性安全教育讲座,或根据真实发生的案例向师生传授防灾减灾知识等。消防队在给学校师生进行消防安全讲座时甚至会开上设备最先进的云梯消防车,让学生亲身感受消防的魅力和作用,这种体验式的授课深得师生的欢迎。第二,安全教育演习及课程。在美国,影响力最大的安全演习是美国红十字会开发的“灾难演习”培训课程。“灾难演习”课程主要致力于向教师和学生传授灾难安全的内容,提高对危险、对人在灾难中脆弱性的认识,掌握灾难和救助的知识与技巧,提高自救和救助他人的能力。“灾难演习”课程主要针对美国发生频率较大的灾害事故,比如地震、闪电、飓风、洪水、龙卷风、火灾等,在课程中传授防灾技巧及提供安全信息,如防火与安全、伤病预防与处理等。课程的形式灵活多样,如教师常将消防安全课编成一个小话剧,让学生参与其中演出,告诉学生当遇到火灾时怎么办、怎么求救、怎么报警等。到2005年底,已有380多个红十字分会在全美推广了这个课程,520多万儿童参加了课程学习,并在近年被正式列入全国的校园课程,为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安全教育。

3、教育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美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注重实效性,因此安全教育内容都是和中小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贴近生活的,比如防火安全教育、应急教育、自然灾害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内容,以促进学生形成安全意识,增长自护、自助和救护他人知识和技能为教学目标。

四、美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促进中小学安全教育的措施不一定完全适合我国,但是其有益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1、安全教育课程的专业性、科学性可以有效促成安全教育的推广美国消防协会开发的“关注危险”课程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成为美国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除了推广力度大之外,课程本身具有的特点也促成了课程的成功推广。课程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阶段来设计,寓教于乐,让学生主动参与:如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课程以游戏、参观为主;高年级课程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以讨论和参与为主,尊重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特点。除此之外,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强的团队参与也是课程成功的关键因素,根据不同地区灾害特点研发课程,如阿拉斯加州将更多的重点放在地震防灾上等。这启示我们在进行安全教育课程开发时应注重课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充分吸收来自实践一线的智慧与经验,这是安全教育成功与否的基础。

2、法律支持是安全教育实践的有力支撑法律支持是美国安全教育得以长足发展的重要原因,从联邦政府到州、学区,都为学校安全和安全教育提供了法律保护,将安全教育作为学校重要的教育任务确定下来,并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安全教育的良好氛围。迄今为止,我国还未出台一部关于校园安全及教育的法律,尽早颁布并实施校园安全法律不仅是健全法制、完善教育法规体系的需要,更是使安全教育拥有法律保障、得以在全国实施的重要依据。

3、共同参与、协助是安全教育推广的基础美国中小学在实施安全教育时充分考虑家庭、社区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将家庭成员、社区纳入到课程计划中,而且中小学安全教育离不开环境的影响,所以良好的社区氛围、长期有效的媒体宣传、家长的重视都是安全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安全教育本身是一个涵盖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课程,所以安全教育不应仅仅是学校的责任,社会其他组织特别是和中小学生安全相关的专业性机构,如消防部门、卫生部门、交通部门都应参与到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中来,给安全教育提供科学的素材。另一方面,这些专业组织应给安全教育提供实践演习的场地,如定期带领中小学生到消防部队进行参观,观看和参与消防演习,听消防官兵讲解火灾的危害、预防和灾后自救、救助他人等安全知识,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篇9

【摘要】本文指出,在全社会高度重视学生安全的大背景下,学校安全教育却陷入了以下误区:少与社会衔接、不重视实践、堵而不疏、因噎废食,这些现象导致安全教育效果不佳。

【关键词】安全教育误区

近几年,因家庭监护缺位、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缺乏等原因而引起中小学生安全事故频发。这一现象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由教育部、公安部牵头,国家十部委2006年推出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各级教委也加强了对中小学安全工作的管理。在如此高压下,各个学校也以“安全第一”为理念来指导学校工作,安全管理成为中小学校常规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我县的情况来看,在县教委的领导下,全县中小学都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制度;配备了专职保安,健全了门卫制度,建立了校外人员入校登记或验证制度;把安全教育纳入课程计划,每学期不得少于六课时,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课就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每学期至少举行两次地震或者火灾逃生演练,每个学校都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很多学校还建立了集体放学制度,要求班主任把乘车回家的学生带到指定的地点送学生上车。随着安全管理工作的强化,中小学生安全事故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然而,就是在这样严密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制度下,我县在2012年还是发生了七件中小学生意外死亡事故,其他的交通或意外伤害事故就更多了。七个,在统计中或许只是一个冰冷的数字,是一个很小的百分数,然而具体到那七个家庭,却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看到家长那绝望的表情,我们不禁要问:“学校的安全教育是怎么啦?”教师们无奈地回答:“我们已经做到了‘安全教育天天讲,安全行为时时抓’。”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说:“我们的管理工作很到位,我们的制度很健全了。”

笔者作为市级相关课题的具体负责人,对学校安全教育高度关注,经过两年的观察研究,发现学校安全教育普遍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只重校内教育,少与社会衔接

交通安全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全县每年因交通事故而导致学生受伤的安全事故有几十起。学校对交通安全的教育是十分重视的,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统计,每位学生和家长都知道过公路看红绿灯,不搭乘无营运资格和超载的车辆,不在公路上追打等基本的交通规则。可是我们还是看到学生乘坐没有营运资格的摩托车、面包车,在上学和放学高峰,客车上还是人挤人、人挨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据我们的调查,一是有的学生的住家相当偏远,没有客车可乘;二是客车运力不足,如果不搭乘超载车辆,学生根本无法准时上学或回家。去年12月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因附近某镇的一辆客车侧翻,客车上的学生受伤。那段时间交管部门加大了检查力度,特别是下午放学的时候,不准客车超载。我校的学生大部分都需要乘车回家,严禁超载导致很多学生只有走路回家或者搭乘摩托车、面包车回家。这种情况是相当不安全的,家长的意见很大。本来严禁超载是为了学生的安全,结果反而把学生置于更不安全的境地。

安全教育和管理不能仅仅是在学校里进行,还应与社会各界协调和联系,特别是交通部门和政府管理的办公室。在上学放学的高峰期,加派班车,加大运力,让学生能安全地上学、放学。对于偏远的地方,政府可以用补贴的形式,在放学和上学的时候加开一班客车。

学校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或者单纯地让学生记住交通规则,而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联合社会力量,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二、只重视言教,不重视实践

随着安全教育的普及,我县每学期都要求学校举行火灾逃生演练。教师也经常教育孩子不要在野外用火、玩火,当火灾发生时要用正确的方法逃生。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行走,打开火灾应急箱,正确使用应急物品;当自己身处高楼时,要尽力向楼下逃生。在演练中,学生的方法不可谓不正确,行动不可谓不迅速。然而这一切都不过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据了解,现在是百分之百的学校都配备了灭火器和消防应急逃生箱,但是,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亲自动手使用过灭火器灭火,也不知道怎样快速打开消防应急逃生箱,更遑论使用里面的物品进行自救了。不要说学生,据笔者保守估计,至少有一半的教师也不能正确使用这些消防设施设备。我们只看见在新闻镜头中部分教师或者学校请来的消防队员拿着灭火器灭火的“飒爽英姿”,实际上广大师生根本就没有操作过这些设备。平时从未实践操作,在火灾发生的紧急情况下,怎么能够正确使用这些设施设备逃生自救呢?

由此可见,我们的安全教育还只停留在单纯的说教上,学生根本就没有机会参加实践,遇到紧急情况,学生受到伤害就是必然的了。可是如果要求每个学生都使用一次性的灭火器进行练习,就目前的经费来说,也是不现实的。现在国家对各个学校的实验室、音乐室等六大功能室的建设搞得如火如荼,相应的教具学具配备完善。在此基础上,应该给每所学校建立一个安全教育活动室,配备相应的教具学具,让广大师生都能熟练使用消防设施设备,当遇到紧急情况,安全系数岂不是提高很多。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也不应局限在校内。应该把孩子带到本地的大型超市等公共场所,让孩子们能辨认安全通道,能找到消防应急箱的准确位置。这样,如果在这些公共场所遇到危险,他们逃生自救的机会就更大了。

三、堵而不疏

2012年我县就发生了三起学生溺水死亡事件。教师们经常强调不准私自下塘河洗澡,每个池塘和河边都贴有“不准游泳”的标语,学校还和塘河周围的农民建立了联系,请他们共同教育孩子不私自下塘河洗澡。可为什么还是会出事呢?那就是我们的安全教育走入了一个只堵不疏的死胡同。我们不准孩子这样,不准孩子那样,可是爱玩爱闹、乐于探索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只禁止不引导,只会让孩子越发好奇而偷偷到河里游泳,危险性更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给孩子们开设游泳课,有条件的家庭也可以在家长或者专职教练的带领下让孩子学习游泳,教育孩子到有救生员的游泳池游泳。这样,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天性,又能让他们学习一下自救的本领,岂不两全其美。 四、因噎废食

因为最近几年安全事故频发,很多教育主管部门都明确规定学校不得组织学生集体参加校外活动。很多传统集体活动项目都被取消,如每年的春游、秋游、重阳节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对于10年前的学生来说,每年的春游、秋游恐怕是他们学校生活中最美好的记忆,而现在的学生再也没有这种集体生活的美好体验。重庆市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红岩村革命纪念馆现在恐怕很难发挥教育作用了。近年来,我们区县学校根本就没有组织学生去参观。学生十分渴望,广大家长教师也觉得这项教育不可或缺。然而“安全”就像紧箍咒让我们动弹不得。更有甚者,2012年上学期我县抽测小学学生体质,其中有一项是50米跑。因为有的小学操场太小,就建议组织学生到中学进行测试,但是这违反了“学校不得组织学生集体外出活动”的原则,于是这项测试取消。试想从小学到中学不过几百米的距离,还有老师带队,会有什么危险,这岂不是到了因噎废食的地步吗?

一方面国家安排了社会实践课程,要求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区、走进工厂、走进军营参加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为了安全,我们又不能组织学生参加任何校外的集体活动。在这样矛盾的政策中,教育工作者无所适从。有人建议让学生自己利用假期去参加社会实践,但是如果说学校组织的活动都不安全,难道学生自己去就安全了吗?而且有些实践活动没有统一的组织,学生也无法完成。

篇10

1、“重保护轻教育”的问题普遍存在

案例:笔者所在市某小学一年级学生患有轻微先天性心脏病,入校时班主任曾经询问孩子体质情况,由于上述原因,家长并未告诉实情。结果在一次体育课上,孩子奔跑两圈后猝然倒地,经抢救无效身亡,给家庭留下血淋淋的悲剧。分析:在每一名学生进班前,家长需如实将学生特异体质如过敏史、健康异常、家庭疾病遗传基因和先天疾病病史等情况告诉老师,便于学校教师针对个体,因人施教,也避免学生过度运动出现身体不适。但少数家长思想上有顾虑,担心学校不接收或者师生歧视,故意隐瞒事实,造成学校不知情现象,留下安全后患。

2、对学校的安全管理不知情,了解甚少,未能形成合力

案例:本校要求在上课途中学生因病家长接其离校,家长在门卫处必须出具班主任填写的统一印制的《证明条》。有的家长因为孩子生病心急,不按规定交验,与门卫发生争执,给孩子也带来负面影响。分析:多数家长对学生入校后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成绩关注较多,对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重视不足;对学校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关注的多,对安全管理、安全措施、规章制度不知情、了解少。

3、家长自身缺乏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欠缺

案例:家长带孩子乘坐公交时前拥后挤,抢占座位。更有甚者家长自己带头做违法的事,如酒后驾车、横穿马路、闯红灯、翻越栅栏等。分析:老师应该直指家长在家庭安全教育上的误区,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安全教育观念,从安全教育的源头上进行防范。

二、学习知识,教会方法

由于文化程度、家庭因素、社会环境、职业背景等诸多原因,家长对家庭安全教育涉及内容不能系统全面的熟悉了解。因此,本校汇总6-12岁小学生在校外所有需要家长教育的知识,运用PPT课件讲解,直观形象的图片、视频、文字,通俗易懂的“转达”给家长。

1、日常生活中安全常识教育

包括交通安全常识、游泳安全常识、用电用气安全常识、预防火灾常识、上网安全知识、日常起居的自我防护及受伤后的应急处理。一是向孩子传授烧伤、烫伤后的应急处理方法,二是被昆虫或者其它如猫狗等动物咬伤抓伤后的应急处理,三是其他情况下紧急处理和自我保护。

2、突发事件中的逃生技能训练

一是火灾中的逃生常识:主要向火灾传授火灾中的呼救技巧、逃离火灾现场的常识、遇到室外火灾时的应对措施。二是地震中的求生技巧:如将书包放在头上、靠墙根蹲下、迅速到平地上等。三是遇到龙卷风、泥石流、沙尘暴的时候的自救方法:室内的人立即关门窗、野外的要在高处的被风处趴下等。

3、珍惜生命,自护自卫

一要了解自己身体出现的特殊情况,不逞能,不做超越自己体能范围之外的事情;二要有防人之心,三要刚柔并济,机智应对,四要救人而不舍己,五要适当收敛光彩,不要炫耀自己。

三、掌握方法,科学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