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4-01-26 17:29: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科学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科学的定义

篇1

关键词:无定河流域;现状;科学管理

1 无定河流域的现状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位于北方,跨的省份较多,由于黄河中流流经支离破碎、黄土高原植被破坏过大,导致植被面积过少,黄河所流经的区域泥土会随着水流往下游流走,特别是夏季一遇到暴雨大量的泥沙和雨水会一起汇入黄河,所以流经的地方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而无定河属于陕西省的北部,位于黄河中游,黄河中下游的水土流失历来十分严重,所以无定河流域目前的最基本问题就是水土流失问题,且无定河所流经的十一个县全是水土流失重点县,在全国都受到了重视,相关工作人员也一直致力于对水土流失的防护和治理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天气问题愈演愈烈,暴风雨、洪涝等都对该流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且当地人民大量开荒种地,破坏植被,导致沙尘暴天气和雾霾天气更加频繁,每年流域的含沙量有增无减;第二个问题就是水资源不足,夏季是雨季,降水量较大,但是由于河流含沙量大,雨水流入河床很高的河里就会顺着河流流向下游,大部分是无法储存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无定河流域的经济状况较差,是陕西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县,所以资金问题、工程建设问题都比较欠缺。由于从古代开始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就已经存在并逐渐加剧,所以无定河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刻不容缓,近年来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逐渐开始实行一些保护措施,缓解了水土流失问题。水土流失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对水利工程对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带来了严重的制约影响。由于天气的不确定性,使得无定河流域干旱、洪涝、沙尘暴、凌汛十分频繁,同时空气质量,环境问题也十分严重,人民种植农产品的收成还要依靠天气情况来决定,收成起伏波动过大,人民生活问题堪忧,所以无定河现状比较严重,必须马上实施治理方案,才能缓解并治理水土流失情况。

2 无定河流域综合治理的策略

2.1 水土流失问题

水土流失问题比较复杂,包含的不只是植被覆盖率问题,也包含着土质问题和河床问题等多个方面,而治理水土流失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一是植树种林,退耕还林还牧,无定河流域属于北方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也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形地势在陡坡上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提高绿化水平,同时当地人均面积大,可以发展牧业,动物吃草会排便,增加土壤肥沃度,也可以减少粮食种植面积;二是修筑梯田,由于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交叉地域,所以可以在斜坡上修筑梯田,固定泥沙,减少泥沙流入河流,打坝淤地也是同样的作用,增加土壤肥沃度,从而增加粮食产量和粮食收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三是上游修建水库,控制无定河流域的流水量,特别是夏季当雨季来临,降水量明显增大,对河流两岸的泥土造成冲刷,且带走泥沙,同时当地部分地区种植水稻,春季正是水稻需要水的时候,而春季也是北方的旱季,所以修建水库既可以缓解旱涝,也可以减少夏季无定河流域的水域面积,减少泥沙量,对下游的治理也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完善水利枢纽建设,也可以起到防洪、发电、灌溉、防淤、养殖、旅游、防凌等综合效益,为当地居民带来收入。

2.2 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当地的水源主要是以降水的方式获得,当地位于暖温带地区,热量充足大致是3400至4500,且以旱地为主,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是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到800毫米之间,降水量较少,虽然黄河流量大,但是从上游流经无定河流域时,人们生产生活用水、工业废水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蒸发旺盛,地表水容易下渗,最后到达无定河流域的水资源大幅度减少,所以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十分明显。

对于如何改善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在当地修建水库,进行水利枢纽建设,既利己又利民,在洪涝时期既可以防洪又可以储存水资源,以备旱涝或者春季农业用水之需,同时水利枢纽的建设可以缓解电力问题,养殖鱼类等动物也可以增加居民收入;第二个就是对污水的治理,污水问题不只是在当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十分严重,工业用水量比较庞大,工业工厂可以引进先进技术来减少水资源的使用,尽量建立用水少的企业,比如服装加工厂,机械制造厂等,同时建造污水处理加工厂对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污水依然可以使用,也对保护环境做出了贡献。污水没有排入河流或者其他地方,从而没有渗入地下,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这项措施是可以考虑采纳的;第三个就是当地政府积极宣传可持续发展政策,宣传节约用水方针,提倡合理用水,政府可以引进先进技术来合理开发水资源,同时严厉打击超标工厂,控制工厂用水量,同时监管工厂污水治理力度,从多个方面来减少浪费水资源的现象;第四个就是开源,可以修建一些工程把外流域的水资源引入无定河流域,以此来增加当地含水量,比如我国水利工程上的引黄入晋工程就是同样的道理,无定河可以把泾河或者渭河的河流水引进本地,来对本地水资源进行分配,合理进行规划开发。

2.3 无定河流域经济问题

无定河流域流经面积较大,但普遍经济能力较差,是陕西比较落后贫穷的地方,当地环境问题堪忧,但是经济问题也不容小觑,所以近年来当地政府和人民在治理无定河流域的同时,也在加强着当地经济建设,只有资金到位了,那么人才、技术才能紧随其后,当地才能更好的进行无定河流域的治理。当地经济发展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开发,当地煤炭资源较丰富,政府和企业可以合理开采煤炭资源,以此来取得收益,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要有节制有计划的开发,煤田开采后要及时填上,避免地表塌陷,由于当地的交通较便利,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为其提供了保障;第二,当地地广人稀,人民可以退耕还林还牧,增加植被面积的同时也可以发展养殖业,以此来促进当地人均收入,将动物的皮毛、乳、肉等均可以加工成产品,进行商业活动。

3 结束语

无定河流域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是比较区域化的,是当地特有的,所以在治理问题上面需要因地制宜、合理进行管理。水土流失问题历来都是黄河治理问题的重中之重,如何治理也成了科学家即有关工作人员所研究讨论的重要话题,同时无定河流域除了水土流失问题也依然存在着水资源不足、经济发展落后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一个区域的管理问题不是一两个小措施可以解决的,所需要的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研究讨论出来的符合当地具体情况的管理方案,所以无定河流域的管理问题还需要更加深入、更加具体的方案来进行根治,文章就该流域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讨论探索,该流域的管理问题依然深远。

参考文献

[1]代锋刚,蔡焕杰,孟毅,等.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模式研究――以韭园沟示范区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05(3).

篇2

【关键词】管理科学;信息管理;经济;运用

一、管理科学

1.管理科学的定义

管理科W(Scientific Management)是各种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的统称,以科学方法运用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科学、统计学、运筹学、系统科学等。

管理科学自19世纪末发展至今,历经以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到现代管理理论,运用范围已涵盖人事的组织和决策、战略规划和战略决策等各个领域。

广义地定义管理科学,是系统分析、决策分析、运筹学、控制论、数理统计及计算机算法的综合运用。

2.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

在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管理科学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运筹学:涉及方法包括非线性规划、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目标规划、大型规划、排队论、网络分析等。

(2)决策分析:包括多目标决策、风险决策、随机决策、群决策等等,一般可通过SPSS系统实现。

(3)行为科学:包括组织行为学、群体心理学。

(4)质量管理:包括统计质量管理、TQC、TQM、六西格玛(6σ)管理理论等。

(5)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企业常用的ERP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决策支持系统DSS等。

(6)其他:计算机仿真技术、经济控制论等。

二、信息管理

1.信息管理的定义

信息管理(Information Management)是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更好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管理的对象为人类社会信息活动的各种相关因素。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常采用技术、经济、政策、法律和人文等方面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制定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保证信息系统有效运转。

2.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从信息管理的过程来看,研究信息源、信息流以及信息宿的基本规律是进行信息管理的基础。

信息源的管理,目的在于明确信息收集的方向,主要内容是研究信息源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根据实际需要,可从内部信息源与外部信息源、一次信息源和二次信息源、静态信息源与动态信息源等方面进行细分管理。

信息流的管理,即研究信息的传递与交流。为更好地运用信息,信息管理过程中,需要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传递,才能更好地使用信息。因此,信息管理不仅包括数据信息的获取,更需要对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分类、加工、处理、传输、使用等一系列的处理活动。

信息宿即信息需求,为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而产生的信息需求,从而促使提升信息管理工作。

在信息的整个管理过程中,需进行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

在企业中,信息管理可分为3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在生产中广泛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如CAD、Excel等工具,对各项基础信息数据进行处理,辅助决策;

第二个层次,是推广计算机的应用,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将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流程进行规范化后,以流程、软件的形式进行固定,推动企业内部信息交流,促进生产、财务、销售等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第三个层次,是引入大型集成应用系统,如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系统、企业管理解决方案(人力资源模块)SAP-HR 系统等。

三、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1.管理信息系统的经济价值

(1)促进内部管理的规范化。为发挥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还需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上下级间的责任义务,有利于促进部门横向交流。

(2)提高信息使用率,有利于企业的各项决策及实施。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加深对信息的处理和分析,更有利于企业适应市场需求。

(3)提升管理效能。快速传递信息,并授予不同权限,提高信息传递效率,进行信息共享,促进公司整体效能提升。

2. SAPHR系统在企业中的作用

通过以上表格分析可看出,SAP-HR系统能处理较多人力资源的基础文档工作,从而提升从业者的工作效率。对企业而言,不仅可以减少相关从业者的人数配置,从而节省人力开支,还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的管理,提高相关工作的准确性。

四、结束语

综上分析,在企业实际经济管理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管理、信息管理对提升管理效能均有较大的作用。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积极开发科学管理的方式方法、提升信息管理技术,从而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运筹学 管理科学 商学院 分级教学

本文得到上海市教委2009年《运筹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资助。

引 言

在商学院多年从事运筹学教学的基础上,笔者比较并深刻体验了使用中文教材和英文原版教材两种语境下的各种不同。使用中文教材时,课程与教材同名都叫“运筹学”。而使用英文教材,则是因了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的推荐,课程和教材统统改为“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两种语境,教学侧重点的差异十分明显,教学心得和学生反馈亦迥异。本文比较它们的异同及该课程在我校的定位和教学实践的变迁并提出个人思考。

商学院运筹学课程的定位

“运筹学”在我国高校早已普遍开设。虽然何谓运筹学,至今尚无统一且确切的定义,但与英文“管理科学”类似,包含规划论、排队论、决策论、对策论、图与网络分析、存储论等内容基本是固定的,只是因专业或课时不同各有取舍而已。虽然近年亦常见名为“管理运筹学”、“物流运筹学”等明显偏重应用的教材,但与英文教材不同的是,中文同类教材直接用“管理科学”称呼的几乎没有。既然“运筹学”与“管理科学”内容基本一致,为什么中文课程名称多舍后者而就前者?笔者认为,差异较多地来自对运筹学与管理学关系的理解不同,课程体系的偏重不同,表现为称呼不同。

中文语境下“运筹学”明显地偏重定量方法自身,数学色彩浓厚,数学化处理方式明显:概念、定理、算法和推导构成课堂的主旋律。

英文语境下的管理科学则有狭义和广义之别。狭义上,管理学界存在所谓管理科学学派(亦称计量管理学派)。该学派认为管理科学与运筹学是同一语:为解决复杂系统的管理决策问题,可以借助各类模型和计算机作为工具,寻求最佳的计划或方案,以达到企业优化目标。Stafford的解释更干脆:所谓管理科学就是运筹学在商业方面的应用。

再看广义。首先,管理理论是指管理学学者经过反复验证修订后,用以解释管理现象的理论。管理学界公认的分支就有:企业管理(含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管理工程(含质量控制与可靠性管理、物流管理、战略管理、决策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等)、工商管理、管理心理学、管理思想史、计量管理学等。广义管理科学已经渗透到管理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内容广泛、门类齐全的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并列的第三类科学。其中许多分支仅将运筹学作为最重要定量分析工具之一,如物流系统工程。其次,运筹学模型难以量化在管理实践中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人的因素,仅仅利用侠义的管理科学定量方法解决复杂经营环境下的组织问题必然会面临诸多实际困难。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管理学院对此的最新解释是:管理科学专注于建立和应用已经被证明确实能帮助说明管理问题的模型和概念,并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在美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个与运筹学有关的专业团体:美国运筹学协会(ORSA)和管理科学学会(TIMS)。前者专注于建立数学模型和模型的优化算法、模拟及随机过程分析方法。后者考虑的问题则要宽泛许多,强调对更一般性问题科学方法的应用并研究管理问题本身,涉及运筹学、统计学、会计学、金融学、信息系统和组织心理学等。只是到了1995年才在争议中合并为运筹学和管理科学学会(IFORMS)。

可见,“运筹学”与“管理科学”关系紧密但却有区别。侠义的管理科学既不注重运筹学的数学基础,也不探究管理学原理,而是侧重依据客观数据、最优化标准和各种数学方法处理管理问题,追求经济和技术上的合理性,是将科学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过程。而广义管理科学能为系统地改善组织的决策过程提供更广泛的工具,运筹学等“硬”决策工具的应用可使之具有更鲜明的科学性,也是现代管理实践基本功之一。但运筹学远不能涵盖广义管理科学全部内容,特别是其中的“软”决策方法,作为一门课程也不可能作此要求。

所以,在管理学越来越清晰呈现出定性与定量交叉化趋势下,商学院完全有必要开设“运筹学”课程。不过,即便从培养目标看,也不宜突出其数学特性,而应将之作为管理问题的数量化工具,凸显其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也就是说,将“运筹学”定位在狭义管理科学上更合理。绝大多数英文“管理科学”教材在大量删减运筹学数学理论的同时增添大量实用管理模型和案例就是一种说明:既鲜明突出了运筹学在管理学中的应用价值,又使“管理科学”的称呼更适合于商学院的氛围和应用导向,便于学生突破对数学的思考范畴,同时提升对管理学进行科学思考的水平。

商学院运筹学课程的设计

既然商学院运筹学课程应淡化数学色彩,恰当地予以设计十分必要。

1.运筹学的核心是应用

运筹学被公认是一门从起源到发展脉络都体现出极强实践性的学科,其精髓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库存、运输、项目、财务、人力资源管理和生产计划等领域都是其擅长之处。对商学院而言,学校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其中经管类学生有机会了解广义管理科学的诸多分支,知识面庞杂,思维活跃,特别欢迎实践性强的知识但手中较少有效的定量工具。所以,运筹学的教学若能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对不同专业学生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内容模块,则可体现该课程的定位,亦容易激发学习积极性。

2.运筹学不是数学课

我们在多年教学经历基础上探索的结果是:作为管理学科学化标志之一,运筹学打通了管理学与数学的界线,在培养商学院学生习惯于利用定量工具思考管理问题(图1所示步骤),从而提升作为科学人的素养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多年的教学互动和来自学生的反馈也提醒我们:运筹学课程最后的着力点应在管理(步骤 I)。

这是因为,首先,运筹学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而商学院相应学时数一般并不多;其次,经管类各专业学生的经济、管理类知识比较齐全,对图1步骤 I 比较容易上手,在对计算机运算结果给予合适经济和管理含义解释方面也有一定优势,但数学基础普遍不很扎实,要在十分有限的课时内接受并熟悉运筹学复杂的数学推导、精巧的算法思路和计算机编程(图1步骤 II 和 III)并不容易;第三,不同层次、专业和类型的学生,专业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学生对本课程的认知和诉求也存在明显差异。例如,理工类专业学生就比较擅长图1中步骤 II 和 III。所以,若偏重算法和编程却轻视应用,像数学课那样罗列一大堆定理和公式,对算法予以严格推导,运筹学就会在商学院学生面前失去其多学科横向交叉联系、强调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特色,出现厌学、为考试而学习、无法实现从理论到应用的过渡等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3.运筹学离不开计算机

现代企业管理中影响某一事务的因素往往错综复杂,即使能建立起定量模型,其后续计算大多极为繁复。若仅仅依靠传统的算法获得模型结果往往需要相当长时间,就会使定量模型的意义大大下降。计算机的出现极大提高了模型的求解效率,使运筹学模型在日常管理中的应用成为可能。正因为此,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不再是是否应当使用计算机,而是计算机怎样才能更好地用于支持决策。所以,在商学院运筹学教学过程中强调并深度融入相应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是必要的。

教学探索与实践

表面上看,同样一门课,我校经历了“运筹学”到“管理科学”的名称变动,但实际上体现了从数学化的运筹学到应用为主管理科学的教学实践的演变。

1.分级教学

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是将几乎处于同一水平的学生放在一起分别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这种教学体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不同科目的不同学习能力的高低将学生群体划分成不同的级别或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班教学。有效的分级教学,能使教师节约精力、突出重点、积累经验。能让学生尽可能地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谋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所以说,分级教学是建立在“以学生成才为本”理念基础上,为实现教学目的的一致性和教学过程的互异性所进行的重要实践,因材施教是分级教学的核心思想。教育部在最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

针对不同课时数的不同专业,我校将运筹学课程分成了A、B两级进行分级教学。具体来说,A级教学中数学处理手法较多,兼顾模型的建立和算法的分析。B级则更注重启发学生在面对管理中存在的大量最优化问题时运用运筹学方法建立模型而非算法分析。例如,其中的一个案例问题是:虽然已经具备现代化定位和通讯设施,若要上海出租车调度系统充分发挥效能,可以利用哪些运筹学模型作为后台支撑?

实践中,我们的分级教学使用不同教材,还对内容进行了较大力度的取舍处理。规划论各专业必修。其他一些分支,则各有增减。如工商管理专业适当增加项目管理内容;物流专业增加存储论部分内容,介绍延迟策略及其模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会增加绩效评估内容;信息管理类专业,则增加计算机模拟和信息价值评估方法等内容,受到学生欢迎。

2.厚积薄发,突出运筹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我们始终把运筹学课程看作是对思维方式的一种培养,是为商学院学生提供“打开一扇窗”的机会:除了要有科学管理意识,更需掌握管理科学的方法。

面对知识面较广的商学院学生,要想上好运筹学课并凸显其实用性,教师需具备充分的定量和经济、管理学知识。例如,库存模型通常将需求区分为固定和相对复杂的随机两类。当学生对需求满足特定分布的假设产生疑惑时,教师就应当能够适时介绍需求数据的获取及利用统计学软件对其分布加以判断的方法,这可加深学生对运筹学交叉性的理解。再比如,对偶价格与资源价值、运输模型算法与经济学帕累托最优原理、敏感性分析与市场波动、数据与市场调研等相关概念都体现了运筹学与经济、管理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交叉,教师足够的知识积累才能应对裕如。唯其这样,不少现代管理方法,如绩效评估、MRP、JIT技术、设备管理计划、ABC分类法等,才能在管理类专业的运筹学课程中得到充分展现。这样做,除突出了运筹学的实用性,也有利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及其相关课程的兴趣,有益于他们对管理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了解。

3.让头脑思考,让机器运算

利用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体验运筹学“人―机系统”的特质,在各高校早已不新鲜。我们发现,这一教学模式也可能使商学院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主要原因是,这种训练方式的前提是学生需要对各类算法和程序(图1步骤II 和 III)十分熟悉,然后才可能或利用EXCEL软件或自行编程实现算法从而完成模型的求解。这种要求显然不是我校学生的长处,若刻意要求,只可能伤害学习积极性。

我们在探索后认为:既然商学院运筹学课程的重点在应用,熟练使用专业软件比了解程序本身更重要。所以,我校坚持采用专用软件“Management Scientist”。除了该软件极端易学节省时间外,还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图1步骤I),使教、学双方都将有限的课时集中在管理模型的修改、合适性方面。具体的做法是,在课后练习中专门安排部分开放性习题,要求学生对管理问题自行设定不同的优化目标和约束并给出最优的决策方案。这就需要学生在建立不同的运筹学模型后对最优解进行比较。如此一来,一方面由于计算量大,若没有软件辅助,几乎不可能完成上述要求。另一方面,学生也能从中领悟到:通过比较软件输出的结果,可以反向思考我们对管理目标和约束条件设定的合理性及可行性,体验“让头脑思考,让机器运算”的现代管理实践。

参考文献:

[1]胡运权.运筹学基础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1.

[2]Stafford Beer. Management Science: The Business Use of Operations Research [M]. Aldus Books. 1967, 87.

[3]贺仲雄,王伟.决策科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114-122.

[4]兰卡斯特大学网页. lums.lancs.ac.uk/departments/ManSci/DeptProfile/WhatisManSci/

[5](加拿大)Peter C. Bell. 管理科学(运筹学):战略角度的审视[M].韩伯棠等.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18.

[6]姚翔飞.工科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模式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8,(3). 85-87.

[7]李志猛,祝江汉,邱涤珊,徐培德.启发式教学在运筹学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4). 58-59.

篇4

关键词:信息网络技术;高校档案管理;科学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132-02

一、档案概念的现代诠释

众所周知,档案具有知识性、信息性、文化性、教育性、政治性、社会性等属性,从档案的来源看,档案是由“文件”有条件地转化而来的。值得指出的是,可以转化为“档案”的“文件”是广义上的,即所有由文字、图表、照片、声音和图像等形成的各种材料。档案与文件既具有同源性和阶段性的共性,也具有时效、功用和离合方面的个性。从文件到档案有一个严密的逻辑批判与继承的过程。从二者所承载的信息来看,其形式与内容是具有相同关系的,但是在时效、价值和系统性方面,二者又是有着明显区别的,用哲学的语言来讲,档案是文件的不断“扬弃”。具体说来,第一是时效性批判,档案是业已整理完毕的文件;第二是价值性批判,档案是业已整理完毕的文件中具有历史保存价值的部分;第三是系统性批判,档案是将分散状态下的文件依照一定的逻辑规律或逻辑划分标准整理而成的信息单元或信息集合。

档案之所以能够成为档案,是因其具有历史的再现性。我们可以对档案概念下一个简洁的定义:档案是能够再现历史真实性、历史真实信息的原始文献。正是因为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所以档案也就继承了文件的原始性,并且档案在继承文件原始性的同时也继承了文件的记录性。

二、高校档案管理的特点

一般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高校通常都具有“小社会”的属性,这种情况至今没有多少改变;同时,由于中国管理体制的特殊性,中国高校都有党政两个大的管理部门。上述的属性就决定了中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的丰富性、种类的复杂性和载体的多样性。

1.档案内容的丰富性

中国高校在档案管理方面的内容相对说来是比较广泛的,有党务管理、行政管理、课程管理、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实验室管理、实训基地管理、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管理等。毫无疑问,在进行上述这些管理的过程中,必定会有大量的文件材料不断地长生出来并且有一部分具有能够再现历史真实性的原始文献被从中提炼出来而成为档案。在上述内容丰富的管理工作中必然会有各种反映各个职能部门的不同业务范围的档案材料,诸如工作计划、制度、请示、批复、报告以及各类会议活动的文件和记录等。同时,作为传承与创造人类文化与文明的高校,在科学研究活动中还会产生研究论文、论著、项目成果、研究手稿、研究者手迹等档案材料。

2.档案种类的复杂性

从高校档案的来源来看,作为中国高校档案的材料除了来自高校本身所有职能部门的反映高校整体工作诸多环节的实际情况之外,还有来自上级主管部门和国内外同类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文件和相关材料。这样的档案来源就决定了中国高校的档案管理种类的复杂性。大致有如下主要档案种类中的一级档案:反映党群管理工作的“党群档案”、反映行政管理工作的“行政档案”、反映教学活动的“教学档案”、反映设备仪器(购置、维护、改造)管理工作的“仪器设备档案”等。在上述一级档案之下,还有诸多档案的子类――依据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可以划分为不同层级的档案:二级档案、三级档案等。

3.教学档案整理的周期性

教学过程以学期为单位开展,原始材料的产生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因此,教学档案整理归档应按学期进行,形成周期性的档案。

4.教学档案学科的专业性强

除了学生工作有一定的共性外,高等院校的各系的专业性都比较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按不同的专业特色实施教学,各种教学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不同学科专业院系的教学档案的整理具有很强的学科专业特性。

5.档案载体的多样性

在承载档案信息的载体方面,传统的档案材料多数以纸质为载体,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档案载体中纸质档案的主导地位逐渐发生了变化。在信息化与网络化较为普及的高校,档案管理部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环保的考虑和保存的长久性需要在高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处于率先的位置。目前,在我国高校中以胶片、磁带、磁盘、光盘为载体的档案载体与日俱增。档案信息内容的记录方式、表达方式与传送方式都与传统的方式有着质的区别。

三、教学档案管理现状

教学档案管理由各个教学院系独立完成,由于缺乏统一的应用系统协调管理,管理的信息化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来提高管理效率。

第一,以纸质档案为中心,管理对象是纸质载体档案,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业务环节大多是手工进行。

第二,电子档案保存不统一,通常采用按目录整理保存的方式,缺乏系统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给电子档案查询利用带来很大的不便。

第三,电子档案保存比较分散,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没有依靠强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系统集成,资源不能共享,导致很多档案重复建档,利用率低,利用手段单一。

第四,电子档案查询利用过程中,没有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在受到计算机病毒攻击时,会使计算机系统瘫痪,电子档案存储目录结构遭到破坏,造成数据丢失,严重时会造成灾难性的错误,导致数据完全破坏。

第五,教学档案管理独立于校园网进行,没有采用有效手段来协调各部门统一完成,不但造成校园网资源浪费,而且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进行重复建设。

四、信息技术在高校档案管理科学化中的应用策略

目前,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中国高校已经得到普及, 并且已经成为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科学化的强有力的推手。信息网络技术与档案管理的密切结合在高校档案管理科学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使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实现了档案资源共享和信息的快速检索与传递。

1.构筑信息网络技术基础平台

档案科学化管理的信息―网络技术基础平台建设包括档案网络建设和有关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档案信息网站的开发与应用。通过相关软件与硬件的开发与应用,构筑起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所需的信息技术平台,实现档案信息传输网络化与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化管理与资源共享。

2.提升档案案卷本身的质量

为了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首先应考虑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对高校档案案卷进行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加工处理以提高档案本身的质量, 为进一步科学地保存档案、确保档案的利用时效、效率和效果,以及实现档案的价值、发挥档案的效能提供最可靠的前提保证。该项工作可以称之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即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来建立起规范化、标准化、可共享的目录数据库。作为档案信息存储系统的数据库,还是对已经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进行深层排列与组合后而形成的专题性的、高层次性的档案信息的分类组合。

档案管理体现着高校的管理水平、展示着高校的精神风貌。在档案的科学化管理中,档案的质量是处于第一重要位置的。档案要体现其最大价值, 必须抓好档案质量这一关键环节。目前,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可以比较好地实现了档案质量的最优化和科学化处理。其实,这一步骤非常便捷。首先, 运用信息和网络技术,使归档资料在风格、版式和纸张方面实现统一分门别类的统一。打印的档案案卷的字迹清晰、整齐,字体及其大小灵活多变以适应不同性质的文件处理,便于借阅和阅读。既充分展示了办公自动化的现代性, 又实现了办公的无纸化。

3.制定科学的档案管理机制

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档案的科学化管理,必须制定科学的档案管理机制并确保档案管理科学化的实施。档案管理领导机构与档案管理者应遵循现代管理机制的相关原则,对档案工作实行科学预测和规划、组织和领导、控制与监督、教育和激励,对档案管理工作者进行组织和调整,以有效调动档案工作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确保档案管理科学化目标的实现。

科学的档案管理机制的制定应符合《档案法》和《档案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将竞争激励机制引入到高校档案管理科学化的工作之中去。在保证档案收集时效性、可靠性与完整性的前提下,档案管理工作还应体现时代精神、社会风貌和高校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档案管理中的“问责制”、档案工作者的聘任制、考评制和奖励制,确保高校档案工作队伍始终保持充分的活力。努力创造一个合理的、规范的、科学的管理机制,提高档案工作管理科学化的水平。

4.提升档案管理者的信息化素养

档案管理者的信息化素养对于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档案管理者的信息化水平与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息息相关。只有拥有一支专业过硬、信息化素养高的档案管理队伍,高校档案管理才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高校档案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国家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以实现国家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高校作为传承和创造科学技术文化的主要机构,高校档案管理者队伍的工作素质代表着国家整体档案管理工作的先进的水准,能够适应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与信息化素养培训,确保高校档案工作者充分适应档案管理科学化的需要。

五、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档案管理科学化已经成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确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在这种情形之下,借助已经普及的信息网络技术作为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的强有力推手,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将有利于高校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篇5

摘 要 鉴于目前管理学迅速发展的趋势,各种不同管理知识相互交融,同时又相互区别,故而本文希望通过对管理学的简单梳理,对其发展性质能有个清晰地认识,对其脉络体系及影响因素能有个基本的思考。

关键词 管理学 文化 科学

管理活动自有人群出现便有之,与此同时管理思想也就逐步产生。生产力的进步和人类管理实践活动的深入推动着管理思想发展,大量的、系统化的管理思想经过整理,形成了能够知道管理实践的管理理论。人类在管理理论的指导喜爱,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推动着管理升级和管理再造活动的展开。

一、管理与管理学定义及理解

所谓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过的程。关于这个概念的定义是经过前人广泛的定义之后给定的一个综合的贯穿管理理论与实践始终的整体意义的概念。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管理学是一门很深奥的知识,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工作的支持,而且任何管理工作都是在某一特定组织进行并为该组织服务的。

二、对管理学一些性质的认识

1.“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的认识

谈到这里,难免不提及到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这一观点上来。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反映到实际工作中应该是与理论和实践相对应的。

管理的科学性,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有大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借用许多科学家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它是一套管理理论体系,它为指导管理实践提供了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管理源自实践但又高于实践,它是很多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大师的经验总结,从而使我们后人能够尽快的学会前人栽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这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省去了很多时间。

管理的艺术性,正是这门科学的魅力所在之处。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充分体现一个管理者的决策组织领导能力。这种能力将决定一个人是否可以担任管理者,无论他是基层领导,还是高层领导。因为同样的管理理论在不同的管理者手中能起到完全不同的管理效果。这就意味着两个管理者在拥有相同的资源的时候,在达到或者实现组织的目标上的程度不同。

管理不仅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实践;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2.生产力的进步既推动着人们对管理科学性的把握,但它又让人们发现管理越来越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时代的变迁往往是由重大技术的突破为其动力支撑的,从人类开始改进耕地种田、制造武器及改进纺织机械开始,技术一直是在不断发展的。从蒸汽机的出现、电的发明、计算机的诞生到今天网络社会的形成,都在不断地促进人们对管理科学性的认识,一方面技术进步的成果作为人们认识管理科学性的工具,使得原本力所不能及的管理问题得到了深刻把握;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又使得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结合程度不断提高,人类对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关系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从怀有“征服自然”的野心开始,后来演变为改造自然,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与自然界共生(天人合一)才是真正的归宿。

3.管理研究的对象不能局限在对特定组织内的管理职能性的研究视野,应当充分考虑与组织外部环境的关系

虽然普遍承认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但很长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却往往把管理研究的视野置身于组织这个“黑匣子”,甚至有学者把组织与其外部关系的研究界定为“经营”而非“管理”的研究范围。罗纳德•科斯在其经典之作《企业的性质》中指出,“经营意味着预测与通过签订新契约,利用价格机制进行操作。管理则仅仅意味着对价格变化作出反应,并在其控制之下安排生产要素。

三、深化管理学内容体系时可以重点研究的课题

1.就研究的基本单位而言,管理学与经济学是不是完全表现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研究方向。许多学者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最小单位是“组织”,研究方向是探讨组织与外部市场环境的关系,而管理学的研究的最大单位是“组织”,其研究方向是探索组织内部的高效运营。一般地说,经济学更关注市场价格,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管理学更关注组织内部的人,重点研究如何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现高效率和高效益。

2.全球化背景对管理学研究的影响。这一方面,国内管理学者比国外管理学者研究显得更为狭窄,包括近年来国内出版的管理学教材也并没有以较大篇幅来进行论述,而象斯蒂芬P•罗宾斯、詹姆斯•斯通纳、加雷思•琼斯等学者的最新管理学著作中都特别重视研究全球化对传统管理职能、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的深刻影响。21世纪的管理者必须把自己定位于世界公民的位置,而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国界去考虑如何造就竞争优势。

3.信息化时代对管理产生的影响。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时空概念正在发生改变,“地球村”成为一种趋势。虽然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但他们都发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为有效的管理提供了必备的信息。信息时代的到来,业务流程的再造(BPR)、电子商务(EC)已经成为一种被社会广泛采用的管理创新模式,而且,我们还发现,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计划模式、组织结构设计、领导方法、控制手段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4.文化因素对管理范式的影响。相对于信息技术所产生的“硬性”管理而言,一种“软性”管理因素越来越受到管理学界的注意。组织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某种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行为范式。这种组织文化可以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被传授给未来的组织成员,从而成为人们感觉、思考、理解相应问题的模式。沿着组织文化这一线索展开的管理学研究热点包括:文化多元化、管理伦理等。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

[2]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奇.管理学(第9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3.

篇6

【关键词】激励;企业管理;竞争力

1 激励的概念

激励作为一种科学概念是国外学者从心理学角度提出来的,最初的含义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种既定目标时的愿望程度,表示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包括一切内心所要争取的条件,如希望、愿望、动机等都构成人的激励。后来,这一概念被管理科学、行为科学普遍引用。随着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的发展,激励的概念也逐渐丰富而深刻。

从现代管理的角度来讲,激励是指充分了解人的需求,努力创设满足人需求的内外部环境,不断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潜力,使人在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2 激励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2.1 激励理论产生的背景:工业革命与生产规模的扩大是推动管理知识体系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与历史背景。工业革命推动了企业使用机器体系扩大生产规模,它要求为之研究和发展新的工业组织形式、管理方法以及激励方式以提高社会生产率,为资本家带来更多的利润。这就是19世纪后半叶在先进工业国家中发生的基本情况。它为管理理论的萌芽形成了适宜的气候与土壤,当时,这些国家中的政治哲理与经济理论的出现也为管理理论的萌芽创造了必需的前提条件。当时,所盛行的是经验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是非常个性化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工业资本家个人的经验与个性,而不是依靠精确定义的知识体系,管理方法、激励手段具有鲜明的个人性质。管理中的知识是靠个人的观察来获得,通过口述,言传教给他人。一个企业的经验不能有效地传给其他企业,其他企业得从头摸索自己的管理方法、激励方式。换言之,主要靠业主的个人经验对组织进行管理,对员工进行激励。

直到泰勒、法约尔和韦伯等人先后提出了科学管理和早期的管理理论,才发展成了管理的知识体系,系统的激励知识和理论也随着管理学的诞生而出现。[1]

2.2 激励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激励的认识和把握也日渐科学全面。概括地说激励理论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三个明晰的阶段:

传统阶段。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是第一个正式谈及员工激励这个话题的,科学管理涉及到分析工作任务和设计工作标准以便开发更具效率和生产能力的工人,泰勒对员工激励的研究是建立在享乐主义的基础之上的,视员工为“经济人”,他认为,对员工的经济刺激能给员工带来欢乐并激励他们提高生产力,惩罚在泰勒体制里也很常见,泰勒和他同时代的人认为,员工一般厌恶工作,他们视挣钱和逃避惩罚视为工作的主要目的,这个时期产生的激励理论,包括薪酬激励制度,当今在许多企业里仍很常见。

人际关系阶段。与泰勒的用产量驱使人努力工作的理论不同,人际关系管理理论的创立者梅奥认为,给员工反馈信息,一定程度的自尊和对他们绩效的欣赏将是对员工最好的激励。梅奥在西方电厂的研究显示社会需求对员工的激励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事部门将激励作为正式职能得归功于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今天,人们已普遍认同这样一种观点:社会环境影响一般员工的满意,相应地也影响员工对工作的满意,人事部门对员工需求和想法作系统地调查以便有效地激励员工是人事部门应尽的职责。

人力资源阶段。人力资源的激励理论不仅考虑到个人的社会和经济需要,而且考虑到个体的参与决策的需要,自我成就需要等。这种观点视员工为复杂人,他们既是组织的重要资源,又具有重要的个人权力,组织和个人效益的最大化在于充分运用员工的技能去实现组织的目标。为了满足员工的需要,企业给员工授权,并提供股权、健康保险等福利。许多企业还提供托儿所、弹性工作时间和地点,工作扩大化和丰富化,健康俱乐部的会员证等其它福利。企业是否考虑到员工的实际需要及对工作环境能动作用的需要,将对员工的诚信、忠实、敬业奉献、生产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2]。

2.3 激励决定企业的竞争力:“激励是管理的核心”这一著名的管理思想,是法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和卓越的企业家法约尔和克利特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现在已成世界各国企业家们的共识。管理活动虽然离不开物的因素,但其主要对象和直接对象是人,管理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协调人的活动来收到预期的效果。现代管理科学强调: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管理工作首要核心的内容就是要努力做好协调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关系,激励人的内在动力,从而增强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世界经济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实力的竞争,企业效益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竞争。如何利用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笔者认为,只要我们抓住激励这个核心,就能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并通过人的能动性有效地开发其它管理资源;也只有以激励为核心的管理,才能依靠人的作用推动科学,技术、信息、智力资源的开发。可以说,以激励为核心的管理是一个国家经济兴旺的关键,也是一个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竞争取胜的法宝。我们不妨从美国和日本经济成功的轨迹中找到佐证。

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较晚的国家,它为什么能后来居上,很快超过英、法、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呢?这个问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便在欧洲引起了一场论战,许多学者把欧洲与美国作了比较研究:欧洲的科学技术不比美国落后,为什么经济却落在美国后面?英国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数量不少于美国,但英国的科学在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方面起的作用却远远落后于美国。论战的结果,取得了一致的认识:欧美之间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不只是科学技术上的差距,更突出的是管理上的差距。法国管理学家薛利伯在《美国的挑战》一书中说,美国所以能后来居上的很重要原因在于管理科学、激励有方,这真是一语中的。美国是盛产世界级管理大师的国度,许多大师的管理理论风靡世界,成为各国管理界的必修课。美国企业界注重对人的激励研究,强调激励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正是美国坚持以激励为核心的管理,才得以在战后一举成为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

经济的兴旺发达离不开以激励为核心的管理。日本经济曾经有过的辉煌又是一个有力的例证。

日本也是一个资本主义发展较晚的国家,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之后,其本土几乎变成了废墟,国民穷困不堪,但仅仅10多年间,从20世纪60年代起,便发生了令人惊异的变化,其经济突飞猛进,一跃而进入世界经济强国之列。到了20世80年代,日本的经济就更使美国和西欧瞠目。世界各国政治家、经济学家对日本的这一奇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各种研究最后得出的一致结论再次证明了同一个道理——主要原因也在于管理科学,对人的激励到位。

20世纪50年代末期之后,日本的企业界由只搞单纯硬件技术的引进,转向重视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的引进和研究。在整个企业界及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掀起了学习、研究管理的。先进的管理,推动日本经济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向来以先进管理著称于世的美国专家,在震惊之中,对日本的管理与美国的管理进行了比较研究。他们发现,导致日本经济发展速度超过美国的根本原因是日本具有适合其国情的以激励为核心的科学管理模式。日本的管理更注重人的因素——注重人的激励,人的作用和潜能的发挥,依靠人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的凝聚力。

日本索尼公司和松下公司在美国获得的辉煌成就,令美国企业界惶恐不安,他们花了许多时间进行研究,希望能找到其中的奥秘。后来一位美国评论家指出:“这并不在于日本有什么奥秘,而纯粹在于人们的忠诚心,他们经过成效卓著的训练而产生的献身精神,他们个人对于公司的成就的认同感,用最简单的话说,就在于职工及领导之间那种充满人情味的关系。”阿纳西教授指出:“日本人看来在成本方面占有巨大优势,使我们大吃一惊的是,这并不是由于自动化,而是因为他们搞出了一套‘依靠人’的办法,他们有一支上紧了发条,鼓足了干劲的劳动队伍,这些人愿意干活,充满激情。美国的许多企业家纷纷紧步日本人的后尘,大张旗鼓地标榜”把人放在第一位。

日本人自己也深深感受到自己的这一优点,他们自豪地说,日本与世界上其它国家迥然不同,日本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资源就是人的辛勤劳动。把人而不是把物和金钱看作最可宝贵的资源,这是日本经济腾飞,使欧美国家刮目相看的最主要原因。用美国人的话讲,日本企业所以超过了美国企业,是因为比起美国的重视“硬件”(战略、结构、制度)的管理来说,日本企业更注重“软件”(技能、人员,风格)的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作用,采用符合人情味的管理方法[3]。

美国的一些学者曾对全美的60多家杰出公司进行了调查,试图找到美国优胜者成功的诀窍,在调查之后他们惊人地发现,美国的这些杰出公司之所以杰出,也正是因为它们执行着与日本企业同样的管理原则——关心人、尊重人、以激励为核心,把人的作用放在首位,靠企业的凝聚力战胜困难,靠全体人员的力量推动企业发展。有些公司由于长期坚持这样的原则,所以能经受住种种风浪考验,渡过道道难关,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4-5]。

美、日经济后来居上的发达史表明,在当今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竞争,主要取决于管理的竞争,而管理的竞争则越来越取决于对人激励的竞争。

参考文献

[1] 许庆瑞.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M],1997:8

[2] Eugene Mckenna , Nic Beech.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M].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Ltd, 1999

[3] Frederick E.Schuste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M]t. Virginia:Reston Publishing Company,1993:113-120

篇7

关键词:物流学学科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

1引言

物流学是一门综合学科,物流产业是一个新兴聚合型产业,它的理论与实践必然在中国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竞争的国际化、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的一体化使现代物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级阶段。许多专家指出,现代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实践的发展,需要对物流学理论更深入、更规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这就迫切需要建立和不断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我国物流发展的要求、适应物流学理论研究和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提出关于对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两种设计方法,望引起各界同仁们的争鸣和共同探讨。

2.构建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必要性

从二十世纪初,美国人提出物流这一概念开始,就有许多争论,并逐步深化与发展,到目前为止,各国对物流的定义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同小异。物流业已成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重要产业,已是既成的事实,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无可质疑。物流作为一门科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国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是,物流尚未作为一个学科屹立于众多成熟的学科之林,这个学科就是“物流学”。直至目前,物流学还是一个没有进行充分研究的新学科,建立和不断完善这样一个学科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能?这个学科下面又应该包含哪些子学科、其学科体系究竟如何?这是长期致力于物流实践、物流理论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训的专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2.1物流实践的发展急需明确物流学学科体系

目前,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和物流学理论研究上的滞后已严重影响了中国物流实践的发展。物流实践活动对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影响日益明显,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然而,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物流学学科体系至今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致使物流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研究清楚,物流学学科的本质还没有被全面揭示出来,进而直接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

2.2新兴的物流学呼唤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

物流学理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物流概念、物流技术和物流模式,产生了许多传统学科无法解释的问题,带来了传统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就必然要求建立起物流学学科。通过理论研究,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物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由管理学、经济学、工学和理学等相互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物流学学科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作为一个学科,物流学有着自己的学科体系。从物流学理论研究出发产生的建立物流学学科体系的需求,是学科发展的必然。

2.3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

为适应物流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社会和经济发展各对层次物流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长,目前我国物流教育正在快速发展(见下表),从2001年仅有一所高校招收物流专业,到2003年9月已有47所高校在办物流专业。但是,我们的同仁中仍在对有关物流的学科专业的内涵进行着讨论。例如,对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从系统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称为物流系统工程,简称为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规划、管理和控制,选择最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顾客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组织管理活动过程。”这样,就从方法论、工学、管理学三个角度对同一概念产生了三种定义。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试想,在这种内涵混乱的情况下,必然产生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由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产生的。

近三年我国招生物流专业的高等学校数

专业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物流管理

1

7

37

物流工程

2

10

2.4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对今后学科的调整和完善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的物流学学科体系正在建立过程中。由于受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等问题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呈现一个分散的状况,再加上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物流教育条块分割的状况也未得到彻底的改变。因此,各学科专业的研究领域、研究目标、研究的重点不明确。新设的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等专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原来某一物流相关学科的转型,使物流学学科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进行构建,以期对今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调整和不断完善起到指导作用。

3.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设计方法

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发展历史表明,一个学科的成熟将要引发这个学科与相关学科的集成。对于在一定层次和高度已经认识清楚的事物,人们将会在更高的层次上来认识。物流学学科的发展也是这样的。以前人们所认识的重点是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这些学科。目前我们认识到,这些学科必需进行集成才能达到更大规模的优化,而这个更大规模的范围就是物流学学科的研究范围。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地管理控制物流的全过程,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总费用最小,因此,经济指标是衡量物流系统的基本尺度。研究物流学必然涉及经济学的有关内容,特别是近代兴起的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都和物流研究有密切关系。在对作为物流要素的对象物的研究中,以及对对象物产生时间维和空间维物理性变化的方法、手段的研究中,又涉及到工程技术科学的许多领域。在运输技术、仓储技术、搬运和包装技术中融合了机械、电器自动化等学科的成果。对物流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必须以数学特别是应用数学、运筹学等为基础,也要以电子计算机作为手段来实现分析和控制的目的,这些都是物流学的研究范畴。综上所述,物流学可以说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或是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鉴于此,我们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提出以下两种设计方法,供大家讨论和完善。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一种设计方法:

将物流学作为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物流学下面进一步分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二级学科。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见表1。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管理学

物流学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物流经济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二种设计方法:

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设立一个二级学科——物流管理工程,该二级学科下可设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多个研究方向。将物流经济作为经济学学科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下产业经济学二级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这种设计方法可鼓励多学科共同研究物流问题。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见表2。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研究方向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物流管理工程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供应链管理

物流系统分析

等等

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物流经济

等等

在上面两种设计方法中,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都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子学科,有必要对这三个子学科作一分析。

3.1物流管理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为:“高效、低成本地将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由始发地向消费地进行储存和流动,并对与之相关的信息流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以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西方物流(LOGISTICS)理论强调物流学科研究的重点就是对物流系统的管理。在我国,物流管理学科应该作为国内物流学的重点子学科进行研究。

物流活动是由物流组织来完成的,而“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企业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业务的具体运作、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效益的考核与评估等都是管理,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物流与许多的管理学专业有关,如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但物流管理学科有着自己的研究范围。

(1)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工具。

(2)物流管理学科的内涵

物流管理研究的对象是物流系统,它是由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物质资料(物品)的运动构成。物流管理研究的核心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品实体运动的客观规律,它包括物品运动的时间及时性、路径合理性、速度的经济性以及物品运动过程中的停滞和相关形质变化的必要性等。物流管理学科是研究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分析处理物流活动,设计建立物流系统,以及对物流问题进行决策的科学。因此,物流管理学科必须以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为基础,以网络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

(3)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

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与科技成就,阐明和揭示物流管理活动的规律,发展物流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物流过程的运作效率。该学科作为一个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方法、管理数学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理论;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管理方法等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物流计划、预测、决策、经营、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4)物流管理学科的特点

物流管理学科具有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特点,将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实践领域,通过分析宏观和微观物流发展的规律,研究发展适合宏观管理和企业管理特点的新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5)物流管理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管理实际是对物流活动的管理,通过这一管理使物品得以合理配置和运动,但是,“物流”或“物流系统”作为概念所反映的物质实体是“物”而不是“人”。物品是企业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它的运动不仅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而且还由于它的运动,使社会经济主体之间形成供应链。科学地进行物流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可消除或缓解经济主体之间联结点上的矛盾。

3.2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学科。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一般都是高度自动化的物流设施,建设前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工程设计,建成后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物流的载体——运输车辆、自动立体仓库、装卸搬运设施的建设等,也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实施都涉及大量的工程和技术,因此“物流工程”涉及到工学的许多学科方向,如机械、建筑、电子、信息、材料、交通运输等等。

在众多的理论研究中,“物流工程”有多种含义(见本文第一部分)。我们认为,“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工程,国家也是把物流工程划在了工学学科门类下。

(1)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多目标决策的、复杂的动态物流系统,主要从工程角度研究上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物流工程学科的内涵

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对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研究。设施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规划设计是物流系统优劣的先决条件。物流工程为物流系统提供了软件和硬件平台。一个良好的物流系统不能仅留在规划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工程建设来实现,物流工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完成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过程,同时也需要规划软件的功能。在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其经济性指标,又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科学性。因此,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以工学学科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它既是技术学科,也有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渗透。

(3)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

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工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根据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对复杂物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以提高物流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4)物流工程学科的特点

物流工程学科具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要运用自然科学中常用的科学逻辑推理和逻辑计算,同时,也常采用对系统进行模型化、仿真与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常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

(5)物流工程学科的意义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培养一批具有工科背景的物流人才。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掌握物流工程同时掌握管理方面坚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物流工程理论、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独立从事大型物流工程项目规划、实施、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

3.3物流经济

物流学科研究大量的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增长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靠的是经济学理论,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在物流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日本行政管理厅统计审议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的流通是与商品的物理性流动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包括物资流通和情报流通。物资流通由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以及运输基础设施活动组成。”日本的物流定义中强调了物流是一种经济活动,物流在日本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从经济学科的角度,研究物流经济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经济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物流产业的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问题。

(2)物流经济学科的内涵

物流经济学科应以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中国宏观物流问题的关注为基础,以深度分析宏观物流发展趋势及宏观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为特色,致力于探索和建立经济发展中的宏观物流理论体系;同时应关注微观物流经济的研究,研究重点集中在与企业问题有关的物流企业制度、物流项目评估、物流市场需求预测等政策和理论问题上。

(3)物流经济学科的目标

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目标为:研究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对物流业发展提出决策建议,成为有关决策部门和企业的思想库和参谋部;加强物流经济理论体系建设并与国际物流经济学科接轨。

(4)物流经济学科的特点

物流经济学科同样具备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相关学科有运输经济、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经济、信息经济和会计学等。该学科的特点就是要紧密结合物流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宏观和微观的物流发展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5)物流经济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物流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同时对实现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物流还以本身的宏观效益支持国民经济的运行,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结构,促使其优化。特定条件下,物流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一个新的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我国产业结构。因此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必将促使国民经济向更加合理的、协调的方向发展。

4.对物流学学科体系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

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物流人才的培养应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物流学学科的设置应立足于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按照这一思路,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如下几点相关建议:

(1)保留现有某些按物流环节设置的物流类专业。这类专业有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包装工程等,它们既是按物流环节设置的专业,也分属不同的行业。这些专业都有他的特定的领域适用性,不一定要全盘改造成为物流工程专业。

(2)尽快构建和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明确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等学科专业的内涵。

(3)加强高校、学术团体、企业之间的交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问题进行不断的探讨,逐渐深化,,在适当的时候向国家提出调整学科专业目录的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丁俊发,现代物流与中国经济发展,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2002,R

[2]何明珂,物流系统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M

[3]宋伟刚,物流工程及其应用,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3,M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

引 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和其他的管理相比,其约束性更强,它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源,需要建筑施工企业结合自身的特点,取长补短,通过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提高施工企业管理的综合素质。在建筑工程实际的施工项目中,管理应使用科学系统的方法观点,由于各个建筑施工项目的特点不同,因此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各项工作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保证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以及使工程顺利竣工。

1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1.1 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先进的管理科学理论的要求

管理科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本世纪50年代该理论体系形成并正式存在,管理科学的目的是通过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多种活动,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把这些模型通过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减低不确定性,以便使投入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较为成熟的管理科学模型有:决策理论模型,盈亏平衡模型,网络模型、资源配置模型、对策模型等。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是要求我们将不断进步和日趋完善的管理科学的理论及时运用于项目施工管理和企业管理当中,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2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纵观历史发展的长河,无论从社会学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改革、发展一体化,己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推行十几年来也是时适应、时阻碍生产力发展。面对新的世纪,如何建立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适应市场需要,适应提升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需要的项目施工管理模式,努力走一条“创新、改革、发展”的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亟需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3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措施创新是保证建筑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良方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与集体,个体企业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影响公正,公平的实现,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仍然较为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壁垒,阻碍和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筑市场是整个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建筑市场有其固的特性,特别是在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存在以上种种问题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法律法规没有健全,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政策导向,政府行为乃至灰色交易,但无论怎样市场经济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必然要求我们的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

2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原则

2.1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适应市场的需要

市场是动态的、变化的,只有适应市场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获得效益。这里的效益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为社会创造的效益和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企业占有已有市场,开拓潜在市场的关键,如果所施工的工程质量不好,进度拖后,那么社会形象欠佳,获得市场就困难。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就增强了企业开拓、占有市场的能力,这两者缺一不可。项目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合同项目规定的范围,从市场的角度,我们应把项目延伸到市场即从市场中得到项目,在市场中执行项目,在项目的执行中增强竞争力,然后参与新一轮的市场竞争。所以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从广义上使项目的内涵前后延伸,深度上,更好地建设好项目,处理好企业与项目的关系,增强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

2.2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对管理模式的要求也不同。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只有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有效地结合,才能发挥潜在的生产力。在补缺经济时期,不愁劳动对象。而在市场经济时期,劳动对象是要靠市场竞争才能获得,如果在竞争中失败,得不到劳动对象,生产力诸要素就不能组合,潜在的生产力就不能发挥和转化,这就意味着被市场淘汰,这是十分残酷的现实;劳动者是生产力三要素的灵魂,是获得劳动对象,掌握、使用劳动工具的主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工具,在如今“高、新、大”(技术含量高、设备新、产量大)设备、器具的使用,工程成本在劳动工具中的凝结就越多,它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使生产力三要素很好、有效的协调组合,充分发挥并使之发展,这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所遵循的原则。

3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策略

3.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观念创新分析

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提高经费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方案,并不是要固定某一种模式,而是要不断寻求符合实际的模式并不断创新完善。这一方案就是探索符合市场规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方案要具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要根据时代要求和遵循创新原则去提出创新方案。

3.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创新

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把项目定义为合同签订后,合同明确的范围作为项目,然后对此项目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随着合同的签订而诞生,随着合同的终止而完结。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它本身又并不是企业,无法承担这一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不能将项目部的运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给企业留下了潜在的隐患;项目经理拥有人财、物的处置权,拥有指挥、决策权,企业对项目经理有责任书,但缺乏有效的制约;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同时进行着数个项目的工程施工,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协调,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创新来加以解决的问题有必要把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进行空间、主体延伸,应从市场跟踪、投标竞争、合同签订、履约、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过程出发,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来建立健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即将项目部作为企业的分公司进行定位和设立。

3.3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体制创新

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方案在创新性施工管理观念的作用之下明确了相应的组织结构,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为此需要管理机制进行创新,来为管理制度的优化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建筑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应当针对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分配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约束机制,确保项目部门日常行为活动的合法性与高效性。与此同时构建一套健全的激励机制,强化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的社会形象与赢利水平。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机制的创新还应当关注风险机制与决策机制的制定及落实情况,确保项目部门决策层行为活动的规范性,以此种方式最大限度的规避与防范市场竞争风险因素。

3.4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技术的创新

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采用从后往前做的模式,根据产品确定技术和工艺,最后确定所采用的技术是自主开发、合作开发还是引进。项目施工管理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而且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占领相应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4 结束语

总之,项目施工管理只有创新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才能使企业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下处于不败之地。但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创造出低成本、高质量、短工期、高安全的项目工程。

参考文献:

[1] 虎少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举措[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3).

篇9

论文摘要:教育组织管理批判理论范式采用西方新的话语方式,对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提出了各种批判性反思。本文主要分析教育组织管理批判理论研究的思想基础和方法论,归纳教育组织管理批判理论的基本主张,并简要说明教育组织管理批判理论范式对教育组织和管理理论发展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教育组织;管理理论;批判;范式

在探讨教育组织管理问题时,批判的立场和观点是一种重要的探讨教育组织管理理论的基本方法。根据库恩的“范式观”,可以把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形成的并持续至今的各种教育组织管理的批判观点统称为教育组织管理批判理论范式(以下简称“批判范式”)。

一、基本概念界定

1.教育组织管理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把“组织管理”定义为“运用组织的权力,通过协调组织内部人力、物力和环境,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和过程”。教育组织管理,指教育管理者通过运用组织的权力,协调教育组织内部人力、物力和环境,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的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和过程。

2.教育组织管理批判理论范式

范式是由相对稳定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社会组织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所共有的信念和较为一致的研究模式。教育组织管理批判理论范式,指教育组织管理活动的参与者和研究者,在对教育组织管理活动中遭受的挫折和困境运用反思和批判的方法进行揭示和分析、力图实现教育组织管理观念和实践的变革时所共有的信念和所遵循的较为一致的研究模式。

二、批判范式的思想基础和方法论

1.批判范式的思想基础

批判范式的主要思想基础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一些学者以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为武器,猛烈抨击教育组织管理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进而建构起具有整合性和辩证色彩的批判范式。以哈贝马斯为首的继承者对批判范式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他的交往行动理论、生活世界的观点以及“技术旨趣、实践旨趣和解放旨趣”三种人类旨趣的论述对教育管理的批判研究有重要启示作用。

我国学者张新平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批判范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是在理论研究的任务方面,社会批判理论认为最主要的是否定,即否定一切既定的、事实性的东西,证实它们是不真实的,必须彻底破坏之。社会批判理论认为,实证主义将一切现存的东西当成“事实”加以接受,这实际上起到了维护现实的消极作用,而解释主义虽然强调了研究者的主体意识,但缺少否定性。二是在完成任务的工具上,社会批判理论认为,实现否定的主要手段是批判。众所周知,法兰克福学派正是以它对科学、文化、合理性以及社会和经济制度的广泛深入的批判而闻名于世的。三是在主客体关系上,社会批判理论认为,两者不仅不可分离,而且由于主客体双方都有可能受到社会不公正意识形态的压抑,因而,主客体双方在互动过程中,除了相互认识和理解外,更关键的是要实现相互的改造,以求得相互的解放。

2.批判范式的方法论

批判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人们实际遭受的挫折与困境,然后根据情境对其苦恼境遇进行分析,包括当事人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在分析阶段之后,需要对当事人进行一段教育(思想的批评),错误的理解被其他的理解所替代,以更好地服务于研究对象的真正利益。最后是设计一个改变原有情境的社会行动方案,并对行动结果进行评价。批判研究作为一种方法论,社会干预是研究的必要部分,而且社会变革的过程是受到特定政治指使的。伯来布鲁克抓住了批判研究方法的政治本质,他指出:批判研究“关注解放——从压迫和耻辱中获得社会阶级的解放,从阻止理性的理念中获得整个社会的人民的解放”。批判研究的社会干预向度一般由两个变革阶段组成。第一个阶段是教育阶段,研究者要挑战参与者对其境况的理解,并揭示他们被压迫和处于不利境地的情境。适合于这一过程的教育模式并不是人们熟悉的正式学校教育形式,而是一种对话。批判研究者或者试图怀疑研究对象所接受的某种意义、动机和价值观,或者研究对象已经感到是问题做出反应、反思和批判。

如果参与者接受了批判观点,并具有谋求变革的愿望,研究者和参与者就可以联手进行第二个过程,即社会行动的阶段,着手纠正处于不利境地的原有问题情境。批判研究不是理想主义的,因为它认识到,理解上的变化并不能改变物质境况,行动和观念在理解世界的过程中是相互依赖的。作为一种社会理论,批判研究的起点都是解决受压迫和生活条件差等问题时如何产生和延续的,有些批判研究主要运用和新的概念来解释贫困、异化和社会冲突的状况;有些批判研究主要是用哈贝马斯及法兰克福学派的观念来解释教育管理问题,他们与前者的区别在于其对社会问题及社会变革的理论做出非物质性的解释。对那些受到影响较多的批判理论家来说,经济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必要条件;而对于那些受哈贝马斯影响较多的人来说,要形成服务于普遍利益而不是特定利益的社会,关键是通过交往理性回归生活世界,以造就协调一致的社会形式。

三、批判范式的基本主张

批判范式所关注的内容涉及教育组织管理的诸多方面,试图通过对结构功能主义范式和解释主义的现象学观点的分析和批判,构建一种反思的和批判的教育组织管理范式。该理论的基本主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组织管理应当作为一门道德科学

批判范式认为,传统的教育管理研究常常忽视或排斥伦理问题。福斯特指出:伦理的思考是教育领导者的首要责任,因此也必须是教育管理培养方案的首要内容。他说:“领导从总体上必须保持一种趋向民主价值的伦理关照,它必须历史地与伦理的意义相关联,作为一种对社区良好的追求……。”可见,教育管理应当是一种批判的道德实践,致力于改革学校文化和学校生活中那些不受欢迎的因素。

批判范式认为,学校的文化与社会关系的改革也不是某个个体的行为,而应是不同层次、不同职位的人平等广泛参与的共同事业。在他们看来,教育管理者应是价值观的代表,既是价值观的创造者,又是价值观的主人,教育管理者的角色就是提出批判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不只是对社会规范和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的传播和保存,而且更关注人间正义、道义、平等和公正,以促进真正民主的实现。福斯特指出,学校管理人员要提出批判的价值观,就要拒绝主流意识形态的假定,正视和处理各种道德两难问题。

2.打破主流教育管理观念,实现教育管理实践的变革

批判范式认为,教育管理研究的任务是质疑并挑战主流的管理观念,反思和批判实证主义和强调价值中立的教育组织管理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主流教育管理观是建立在科学管理的主题之上的,它摒弃管理的情感和价值维度,把经验主义作为获取真理和事实的唯一源泉。百余年来,教育组织管理理论对这种主流教育管理观表现出一种近乎病态的偏爱。实证主义和技术理性在没有反思的情况下成为组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石。福斯特指出,这种理论将“大量的人类事务从真理王国中排除了出去。价值、伦理和道德成为了一个简单的断言和偏爱。……它不容许对人类价值问题作任何详尽的探究,宣称关注这些问题从科学上看是毫无意义的,也是不合逻辑的。”

批判范式为教育管理研究提供了另一种构想现实的方式,以及通过个体的相应行为而推动社会变革的途径。批判范式倡导批判和反思,根本宗旨是使人们被习惯束缚得太深的心灵真正放飞。它尝试把技术旨趣、实践旨趣和解放旨趣整合起来,以设想一种新的教育组织管理理论范式,但“批判理论并不刻意追求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而更看重人们为此付出的精力和代价。批判理论并未提供任何特定问题的现存处方,而只是表明,思想观念本身才是更重要的和有价值的。批判理论并不提供现存的公式,而只想通过反思各种思想来捕捉发生变革的各种线索。”

3.教育组织管理理论是由经验的、诠释的和批判的三个向度构成的一个整体

批判范式认为,传统的单向度的教育管理理论亟待改变,教育组织管理批判理论“具有三层目的:发展基于经验的、非实证主义的组织管理研究;进行意义的解释;以及对那种生活在社会结构之中的个体授权或者不授权的可能影响进行评估。这三个层面实际上就是批判理论所说的经验兴趣、诠释兴趣和解放兴趣。”

福斯特指出,组织管理研究迫切需要建构一种新的三层面模式。层面之一是,通过描述可感知的现实以及经济的和政治的结构,对组织管理展开经验研究。层面之二是,理解个体的建构以及对现实的解释。社会现实是共同创造出来的,要发现事件中所蕴含的意义,就必须探究和理解。层面之三是,仅有描述和理解是不够的,还必须突出批判性反思。福斯特主张,应把对组织管理的描述与解释,与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性审视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因为,只有批判性审视,才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局观点和一种并非简单地观察现实处境的目的意识。

4.重视将教育管理问题置于宽广的文化和政治背景中分析

批判范式认为,主流教育管理科学,对文化、政治、道德和伦理的关注不够。如教育组织管理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企图将理论与现实的社会和政治等背景剥离开来而制造一种超时空的规律,这种做法毫无根据,因为人是生活在特定的组织和社会之中的,组织管理理论必须回答人与组织管理、社会是怎样互动的这一重大问题。福斯特认为,“这都是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但是,如果这些问题永远不受质疑,那么,我们的管理和教育模式就将永远维持老套而难得更新,这势必使我们的教育和学校管理陷入信任危机。”因此,教育组织管理批判理论则将管理实践与相应的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

批判范式对学校文化作了严肃的思考,坚持学校管理要建设民主的学校文化。该理论认为,在20世纪末,学校管理的支配观念仍然是市场竞争和新管理主义,而不是学校民主化的提升。学校教育中也没有事实上的组织民主,学校管理人员处于领导层,等级制度(科层制)是学校组织的基本特征。因此,批判理论主张,学校管理人员应当反思自己在学校中增进民主价值观和民主实践方面的角色,把民主及其诸如自由和平等的观念作为学校组织管理的基础,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性审视,为实现民主的学校文化而斗争。

5.重视学校组织管理活动的根本重建

批判范式主张对学校组织管理活动进行根本改造。批判理论认为,学校组织管理活动的根本重建,会引起学生和教师等人员的参与和批判,并激发出不同的观点,这使他们的异议将不再被忽视和压制,有利于实现民主化的学校组织管理。

在批评理论家们看来,当代管理科学管理科学对本真的教育问题视而不见。这个本真的教育问题就是,学校组织管理活动怎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果管理科学不是教育管理科学论所主张的那种泛泛而论的“共相”式科学,而是真正的“教育”管理科学,那就势必关注本真的教育问题,特别是在学校管理中,哪些人获得了成功?哪些人却被拒之于成功的大门之外?学校组织管理活动中,学校是怎样促进了社会阶层的再生产的?社会及其文化是怎样通过学校教育而再生产出来的?为什么下层阶级的子女容易成为下层阶级儿童的父母?为什么学校无法冲破阶级再生产的循环呢?批判范式认为,以上问题在学校重建中应居于中心地位。

四、批判范式对教育组织和管理理论发展的作用

批判范式形成以来,吸引着许多研究者参与其中。但批判范式仍是一个松散的研究共同体,存在着自身的缺陷,它提出了改革教育管理实践的承诺,但对批判研究项目的评论表明,许多批判研究的项目缺乏社会行动,批判研究者没有兑现把批判研究运用到教育管理实践中的承诺。虽然批判范式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问题,但作为理解教育管理的一个新框架,它在试图整合以往的各种组织理论方面,提供了有益的见解,也作出了可贵的创造性探索,为教育组织和管理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为教育组织管理领域的研究解放思想、努力创新创造了条件

教育组织管理研究通常易受到实证兴趣、技术兴趣的指引,研究者津津乐道于“做了什么”、“怎么做”这类问题,而对“为何做”、“不做又如何”一类的问题关注过少。教育组织管理研究原本是为组织中的人服务的,现在却限制了人的发展,成为规限人的尺度,人成为组织管理理论利用的工具和改造的对象。鉴于此,批判范式提出,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质疑、反思、批判,在于帮助人们从日常之见、烦琐事务、规章条例、职业习惯等束缚中解放出来。批判范式对于受常识、习惯桎梏太深的人们来说,具有重要的解放意义。

2.激发了研究者反思组织管理理论学科性质的兴趣,增进了研究者对组织理论与管理科学本质的认识

我国学者通常将管理学定位于科学中的应用研究。人们将管理学建成一门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的愿望极其强烈,尽管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愿望更多地只是停留在信奉层面,而没有从行为上真正着手构建。而批判范式断言组织管理理论是“道德科学”,这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思考组织理论与管理科学的学科性质,使我们无论愿意与否都得冷静面对组织理论与管理科学到底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抑或是人文科学、价值科学这类最基本的问题。

3.促使研究者从宏观的角度去关注、回答现实生活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在这一社会改革大背景下,教育组织应确立什么立场,采取什么措施,这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如今,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管理学在恢复、重建和获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教育管理研究热衷于赶时髦、抓热点、跟政策,做表面文章,避重就轻,回避探讨重大的现实问题和实质性问题。比如,在教育管理研究中,像公正问题,教育管理者的不道德问题,由于县乡权力运作体制的变化所引发的教育管理矛盾等问题,难以提上议事日程。批判范式由于特别重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角度审视组织与管理问题,强调从阶级利益、权力冲突的视野诊断组织与管理的病理,这种研究旨趣将为改变长期以来已见怪不怪的“赞歌式”研究,带来希望。

篇10

教育期刊有发表容易吗?想必对于很多专业的学者来说,应该都是会选择在期刊上进行投稿的,对于教育方面的人员来说,更是重视,下面学术参考网的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俩看看。

教育核心期刊是在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的方法评定出来的,对期刊的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持续跟踪评价,教育核心期刊的评定以情报学为基本理论基础,将不同的期刊进行分类定义,最重要的期刊就是核心期刊了。

《现代教育管理》(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由辽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教育刊物。本刊将紧密围绕教育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组发稿件,开展讨论与交流,以推动教育管理科学的发展和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发表教育核心论文按时效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时效性强,另一类时效性不强。后者什么时候投稿都行,而前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提前量,到底提前多长时间投稿,一般报刊都会通过报刊启示提醒读者和作者。正常情况下,如果报刊没有规定,双月刊、月刊应提前4—6个月,核心提前半年以上,CSSCI提前一年左右。总的说来,新闻类稿件越及时越好,报刊发行周期越短,提前量相应要小些。投稿最忌讳“马后炮”,一般不是很出色的稿子,“马后炮”是很难发表的,这类稿件不是极有价值一般不会保留到第二年再发。

本文由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教育核心期刊发表内容可以到本站查阅,或者免费咨询线上资深编辑,一定为您推荐审稿周期短的核心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