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4-01-26 17:28: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育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教育的内涵

篇1

一、行动学习法的内涵

1.学习论的视角

(1)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行动学习的首要条件也是小组成员的自觉性、自愿性和积极主动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的重要性,同样,情境也是行动学习的一大要素,行动学习的项目必须是真实和鲜活的,行动学习的结果也是着眼于问题的解决和能力的提高以及个人的进步。由此可见,二者的核心观点是内在统一的。

(2)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探究自己的情感,从而学会与教师及班级其他成员的交往,实现自己的潜能。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情感管理,在行动学习中,需要通过彼此关心和尊重,来有效地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表达。由此可见,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很多观点都映射在行动学习的过程中。

2.群体动力学的视角

群体动力学是20世纪4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勒温创立起来的,勒温认为,群体具有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彼此相互影响、具有群体意识和归属感、都以实现某种共同目标为奋斗宗旨等特点。正是群体成员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才使得每个小组成员都不同程度地承担着自己的角色,如小组顾问、联络人、领导者、创新者等等。行动学习是基于小组协作的,在行动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目标是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使各自的项目得以进展、能力得以提高。由此可见,群体动力学理论为行动学习提供了最好的佐证。

3.现象学的视角

现象学是20世纪在西方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现象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对话主义思想,也即对话和交往,目的是使交往、对话的双方在开放性视域中超越现有的视域边界和历史视域的筹划活动,最终实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相互理解和沟通。行动学习强调其小组成员在行动中要充分对话,相互协作,不但要积极、主动、有效地倾听和注意,还要对陈述者的陈述作出回应和询问,通过交流和协商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得出一致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得到了尊重,同时个体和小组的学习经历和他们的感悟、体验也成为日后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源。由此可见,现象学的重要观点和行动学习的理念是和谐一致的。

4.发展观的视角

从广义上来说,发展是哲学术语,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不断运动变化过程。发展是全方位的,是一种螺旋上升的运动,最终指向进步和成长。行动学习是发展式的学习。行动学习中的小组过程主要用于促进内在学习和深层学习,其中小组的作用在于对我们自己的世界观提出挑战,并帮助我们超越以往习惯性的反应,它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从“内部”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使个人或小组的发展得以实现。况且,“学习”本身的最终归宿也是指向发展的。因此,行动学习其实就是发展式的学习,二者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

5.实践观的视角

行动学习是建立在个人对经验的反思和行动的基础之上的,行动学习的项目或任务必须是真实的、鲜活的、来自实践的,“学习”的原始意义是为适应外界的变化和未来的生活,不断地练习,从而积累生存的本领。很多教育家和哲学家都将他们的学习理论和观点基于生活实践、基于个人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感悟、基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由此可见,“知识从实践中得来,理论到实践中检验”的深刻哲理和当代行动学习的思想和理念是跨越时空的完美契合。

二、行动学习法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运用

1.中小学教师培训

目前进行的中小学教师培训都具有以下特点:基于案例的情境学习;基于问题的探究学习;基于群体的合作学习;基于经验的反思学习。而行动学习恰恰是一个以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和工作为目的,并在小组成员共同支持下的持续不断反思与学习的过程。在行动学习中,参与者通过解决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反思他们自己以往的经验,相互学习并提高自己。行动学习法是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展开实际行动四位一体的方法,其精髓是“反思”二字。中小学教师培训宜采用对现实问题、有代表性的个案等进行实践和讨论、分析与反思的方法进行,这些都和行动学习的理念相吻合。行动学习法应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基本思路是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经验,发现自己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引导教师反思、积极参与到培训中来。在对教师进行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引导教师参与到教育科研中来,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行动学习法培训中小学教师,对于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与能力是很有裨益的。

2.中小学远程教育

中小学教师由于平时的工作压力和环境限制,很难抽出大块时间去进行脱产教育,而当今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对人才标准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也对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往往需要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增强。为了适应发展和竞争,他们把参加远程教育作为提升学历和在职培训的首选途径。在中小学远程教育的学习过程中,同一学科的教师大都从事相同或者类似的工作,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类似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以从中选取出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问题,然后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来共同解决:首先提出问题、明确任务,其次成立专门的小组,并推选负责人,然后分析问题的核心,并对核心问题达成共识,接着确立下一步的行动目标,并且制定可行性实施方案,最后对方案的执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合作,相互促进,最后还要进行循环学习,小组成员要反复研讨并对方案进行校正,直至找到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为止。从以上的分析和介绍中不难看出,行动学习法与远程教育的学习理念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是一种特别适合中小学教师学习的好方法,值得我们进一步推广。

3.中小学基础教育

在中小学基础教育过程中,行动学习法有其优越性。虽然教学生学习知识,但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要运用知识去分析、研究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这恰恰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一条途径。另外,在整个“行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亲自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为团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团队合作也提高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目前中小学基础教育大力倡导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和行动学习法的理念是一致的,行动学习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中,都表现出独特的团结精神和凝聚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行动学习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成了真正的主人,同时学生和学校、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了更为亲近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4.中小学校外教育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是科技革命的新世纪。每个学生都不可能在学校学完今后走上社会所需要的一切知识,所以中小学学生的校外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校外教育是提升中小学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行动学习法是以小组形式或团体方式来组织活动的,可以将个人之间的学习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协作和竞争。这样有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发展,使学生摆脱因个体竞争而产生的自私、冷漠、嫉妒、狭隘和孤僻心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体意识、集体观念、领导意识、社会活动能力和民主价值观,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行动学习的课题是基于实际问题的,中小学校外教育这个真实的环境为行动学习的课题选择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二者的结合为素质教育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英]伊恩·麦吉尔利兹·贝蒂.行动学习法.中国高级人事管理官员培训中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 谢幼如,宋乃庆,刘鸣.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的群体动力探究.电化教育研究,2009(2).

篇2

[关键词]学习策略;策略教学;教学设计

[中圈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9-0036-03

开展学习策略辅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路径。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策略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开展学习策略辅导时关注的核心。检视国内学习策略辅导的实践不难发现,一些地方和学校的学习策略教学并不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对策略教学有效性的认识模糊,策略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设计的随意『生大以及策略教学的有效性失却科学规范的检测。牢固树立“为有效而教”的理念,科学设计策略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消解当前学习策略辅导低效性问题的基本对策。

一、策略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在学习策略研究中,策略的有效性与策略教学的有效性是既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两个概念。策略有效性指由于对某种策略的学习和掌握,学习者当前学习绩效的提高幅度;而策略教学的有效性则衡量的是在脱离策略教学之后,学生将所学策略保持下来并迁移到类似的学习情境中,且使学习绩效获得持续改进的程度。只有那些被验证为有效的学习策略方可用作策略教学的内容,策略教学的有效性需以策略的有效性为前提。在规范的策略教学范式中,效应值是通过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被试的后测成绩差异而计算出来的标准分,其计算公式为:

效应值=实验处理组后测平均成绩-控制组后测平均成绩/控制组的后测标准差

依据该范式,教师先确定拟训练的策略体系,在均衡实验处理组和对照组被试的基线水平的前提下,对实验处理组学生进行有关策略的教学。为考察策略的有效性和策略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者需进行4次策略学习和运用的效果评估,即前测、进展测试或称为中期测试、后测以及保持测试。只要确定了两组被试在前测中基线水平相当,通过考察他们在后测中的差异显著性,研究者即可鉴别出实验组学生的策略学习是否有效。若要考察策略教学的有效性,则须进一步比较两组学生在保持测试上的得分差异。一般认为,当效应值达到0.80或以上时即为高效应,0.5左右为中等效应,0.2及以下为低效应。

以上分析表明,有效的策略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策略,还要求他们在后续学习中持续地运用所学策略,并适时予以调整和改进,直至能活学活用。然而,在策略教学实践中,教师常会遭遇这样的尴尬情境:学生即便知道了许多有关学习技术、技巧、规程等策略要素的知识,也很少自觉地加以持续性运用。由此可见,让学生了解学习策略的知识并不难,训练他们在即时情境下使用所学策略也相对容易,但要使学生将所学策略持续使用和迁移到相关学习中,则任务艰巨得多。

二、学习策略教学低效性的消解之道

尽管众多研究证实,学习策略是可教可学的,但很多策略教学的实践并不成功。这是何故?彼得森(P.L.Peterson)对于策略教学中必须处理的教学问题的阐述极富启发性。在他看来,实施策略教学必须解决一系列问题,其中典型的问题有:应当教哪些认知策略?应教给谁?为了使教学有效,在策略教学中必须包括哪些成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认知策略教学?在认知策略训练之后,认知策略的使用是否保持和概括到其他类似的情境中?基于上述观点和我们的研究经验,策略内容的选择是否精当和策略教学方法的设计是否合理可行,是制约策略教学有效性的两大核心因素。为消解策略教学的低效性,策略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具有明确性、组织性和针对性;在设计策略教学方法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适宜的动机驱动下,深度卷入策略学习过程,并在策略练习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对所学策略进行积极的自主建构。

(一)精心选择待教策略

学习策略包括不同的要素和层次,策略的有效性和可教程度因教学时间和条件限制而不同,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学习策略一股脑儿地教给学生。因此,如何选择策略是策略教学中应解决的首要问题。综合已有研究和实践经验,教师在选择待教策略时,应通盘考虑以下要求。

首先是实用性与有效性相结合。基于这一要求,在选择策略时,教师可重点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所选策略必须是有效的学习策略,它们为何起作用和怎样起作用的机理是明确的,且能找到证明这些策略有效性的研究资料。二是策略训练必须为促成学生的课程和学习目标服务,因此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缺陷状况,优先挑选学生急需且又易于学会的学习策略。教师一定要避免选择那些令学生花时费力而“不中用”的策略,因为学生一旦意识到他们花了大量时间来学习某些策略,但其成绩却没有得到提高时,不仅他们使用新策略的愿望会下降,而且还会退回到原先的策略状况。

其次是具体性与一般性相结合。策略教学既要突出某类特殊策略,又要考虑教给学生跨情境性的通用策略。一般来说,过于一般化的策略虽然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但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某种策略意识,且其成分含混复杂,在教学中不利于教师做深度的任务分析,策略学习容易流于形式,也不利于策略的迁移。而过于简单的学习策略,比如,单一的学习窍门“把它用简图标识出来”,则由于策略本身的结构成分过于简单,学生虽然容易学习和掌握,但其应用场景是高度条件化的,不利于学生的灵活应用和概括。一般来讲,中观层面的学习策略,比如记叙文结构语法策略、词汇记忆策略等,因其结构成分明晰,既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又利于操作运用,能教易学且有利于迁移运用,它们才是策略教学内容的最佳选择。

最后是可教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教师所选择的待教策略必须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策略和常用策略,且教师能对这些策略的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其心理成分及其联系与顺序,使策略教学的步骤具体化、操作化,具有便于教学的特点。同时,由于不存在对所有学生都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所选择的策略在满足可教性要求的同时,还必须是能被学生所接受的。关于儿童学习策略发展水平差异的大量研究为教师考虑策略教学的可接受性提供了依据。比如,研究表明,同样是接受“归类回忆策略”的训练和反馈,9岁的儿童从反馈训练中受益最大,7岁儿童对所学的策略基本不能保持,11岁学生则不需要任何意识提醒就能保持、运用该策略。这就提示,归类回忆策略的教学超出了7岁儿童的可接受性。

(二)科学设计策略教学的方法,诱导学生对所学策略进行积极主动的自我建构

学习策略是可以直接教授的,但如果教师忽视

了策略性知识授受的独特性,将其等同于陈述性知识的传授,就极有可能形成以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策略信息和浅表化卷入策略操练活动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策略知识由于不是经由他们积极主动的自我建构而获得的,常常处于僵化状态,学生当然不能对所学策略进行迁移和概括,也不能修正和生成新策略,这就大大降低了策略教学的有效性。塞克斯顿(M.Sexton)等人的研究表明,策略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诱发和指导学生对策略进行积极的主动建构。

第一,激发策略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参与策略训练的积极性。大量关于学习策略及其教学的研究一致表明,学生对策略学习的动机越强其策略运用就越多。可见,提高学生参与策略学习的动机能够优化策略教学的效果。教学经验表明,要提高学生的策略学习动机,教师首先应着力纠正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模糊或错误看法,提高他们对目标策略的认识,因为学生头脑中固有的模糊或错误意念可能会阻碍他们的策略学习。其次,在学生不知道策略是否有用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提供充足的研究证据,让学生明白即将学习的策略对其学有裨益。有时候学生对策略是否有效的看法与教师不一致,对教师的策略教学形成心理阻抗,这时,教师则要通过有效学习与无效学习的案例对比、策略功能的现场试验、学生同伴展示和交流等活灵活现的方式澄清待教策略的功能。此外,在策略训练之初,教师若能清晰交代策略训练的意图、策略掌握的目标以及策略将要运用的条件和情境等事项,将有利于让学生保持适当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实施“精讲精练”,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策略操练。“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来促进认知策略学习的可行办法就是鼓励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新情境中练习使用认知策略”,加涅(R.M.Gagne)一语道破策略教学的天机――学生对策略的掌握和迁移关键要靠有效的策略操练。教师在明晰讲解策略要义和分解示范策略操作步骤后,应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策略操练。其一,适当为学生提供“脚手架”,当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策略任务时,为学生提供有力的支持。比如,在训练之初为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教师可以向学生呈现策略操作步骤的提示单。其二,为学生布置多种多样的策略操练任务,且操练的目标也应随策略教学进程而适当调整。其三,由于学生头脑中常常储存有多种策略,并且它们相互竞争,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只有那种高度熟练的策略才能被作为首选策略。因此,教师应让学生适当地过度练习,力促策略的熟练化和自动化。其四,对学生的操练提供及时且具体的反馈,引导学生对策略练习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其五,引导学生对所学策略进行改进,生成新的策略,使他们成为高度自主的策略型学习者。

篇3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学校教育

校园文化对校园人的约束是一种软约束,是相对于制度而言的。

因此,学校在抓制度改革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由于各个学者研究角度的不同,对大学校园文化的界定还存

在着比较大的分歧,一些学者把校园文化概括为:“课外活动说”“第二课堂说”“文化氛围说”“学校准文化说”“规范说”“校园精神说”。

有的学者从大学的基本属性把大学校园文化理解为:大学人

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

有的学者把大学校园文化理解为:以大学为文化的载体,以几代师生传承和创造的大学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潘先生认为大学校园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的意思。狭义的大学校园文化是指在高等院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

的一种团体意识,精神氛围。它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

即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广义的大学校园文化是指高等学校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它以生活在其中的校园人为主要载体,是有别于其他区社群文化的,又具有一定特性的文化类型。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更加注重狭义的校园文化建设,即一种精神氛围的形成。

美国学者库和霍尔把大学校园文化定义为:校园的历史和传

统、价值和理想的混合,反映在学校的历史、故事、仪式、英雄的传说、标志物和哲学理念中。

结合上面各位学者的定义,我认为大学校园文化是以社会主流文化为先导,以校园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教育文化活动为依托,以学校多年的精神沉淀为基础,由校园人共同创造并认同的行为方式。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大学校园文化的结构,我国学术界有二分法(科学、人文)、三分法(制度、精神、物质)、四分法(制度、精神、物质、行为)、多分法等。

美国学者戴尔和沙因将大学校园文化分为四个层次:人工制

品、观点、价值观和假设。

马超在《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研究》一书中将大学校园文化分

为:环境互动理论、物理模式理论和结果组织理论。并将校园文化分为四种形式:文化载体、社会视角、价值观和理想。“文化载体”包括学校建筑物,学校所传颂的历史佳话和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招生政策和标志性的建筑物,这代表着

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体现学校的精神气质,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行为和心理产生着影响。同时也使别人感受到了学校的强大感染力。“社会视角”指用道德来约束大学中所有成员的言行。“价值观”指大学所体现出的社会的主流文化。“理想”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主旨。

三、大学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大文化中的一个分支,既有社会文化的共

性,也有每个学校的个性,它对学校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大学校园文化有利于学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领军人物,必须站在社会发展的前

列,着力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科技创新人才。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形式单调,不能充分满足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大学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为学生拓宽知识、发展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术活动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它以最快速度传播着先进的文化知识。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

(二)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有着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校园人来说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非制度的隐性因素。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启迪大学生的心灵,把娱乐活动和思想教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了道德教育。

(三)校园文化促进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低级的、腐朽的、不健康的审美情趣充斥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是大学生作为高级知识的接受者,较其同龄人来说在这些方面却有着明显的优势。这不仅仅是美育教学的贡献,大学校园文化在此过程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大学校园中各种艺术活动,不断吸引着大学生的参加,在这个过程中艺术以其具体生动的美感形象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校园中的一草一木都代表着不一样的情结,在这种环境中生活,校园人会自觉不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四)校园文化是学校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大学的课程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校园文化作为隐

性课程,它主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校内人文事迹、各种学术互动课外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有机地补充课堂教学遗漏的方面。

(五)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缩影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被社会主流文化引领和主导

着。但是,它又反映着社会主流文化中最积极和前沿的文化。社会中任何最主流的文化都最先在大学这一区域中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刘德宇.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M].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2]马超.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3]蔡红生.中美校园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篇4

1.教学的目的与基本任务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对教学一词作了如下定义,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这一论述告诉我们,教学是学校对学生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等全面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对学生的成长及未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独特的作用――通过教学,学生可以有效地获得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促进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可以不失时机地实现智力的进步,可以有利于身体的健康成长和发育,可以获得进一步发展自我的能力和条件。

从教学的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推得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互活动,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健康成长,使学生能够成才。而学生成才的标准有五:一是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三是及时地实现智力的进步;四是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和发育;五是获得进一步发展自我的能力和条件。在学生成才的五个标准中,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标准处于基础地位:不向学生传授相应的哲学思想与品德修养的知识,形成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就会成为空谈;不给学生讲授关于体育运动、体育锻炼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和使学生健康成长的效用会大打折扣;不向学生教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不能谈提升学生智力,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自我的能力和条件就会走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因此,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成为教学的基本任务。

2.高校教学的目的与基本任务

高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场所,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是专业人才的“符号”。作为教学的下位概念,高校教学的目的与基本任务就是教学的目的与基本任务的具体化:高校教学的目的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专业人才;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向大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向大学生传授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使大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则成为高校教学的核心基本任务。

双语教学与高校双语教学:分类结果

1.双语教学

依据分类的不同角度或原则,我们可以对教学进行分类。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当然就离不开教学语言,依据使用教学语言的种类,人们把教学划分为单语教学和双语教学。单语教学也称为母语教学,其教学语言是学生的母语,是指所有课程(不包括外国语言课程)的教学语言均是学生的母语;双语教学亦称为多语教学,是指不包括外国语言课程在内的其他课程的教学语言除了使用学生的母语之外,还涉及一种或几种(通常是一种)外国语。

2.高校双语教学

依据教育层次(小学、中学与大学)的不同,人们又把教学划分为小学教学、中学教学和高校(大学)教学。高校双语教学是上述依据教育层次和使用教学语言的种类两种分类角度或原则交叉以后,将高校教学与双语教学相重叠的分类结果。高校双语教学仅指大学教育层次中的双语教学。

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内涵

1.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语言界定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校所教授的和国家教育部所规定的第一外国语是英语。因此,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中的两种教学语言应当界定为中文和英文。

2.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概念

(1)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初级定义:在非外语之外教学中提高专业英语能力

高校双语教学是高校教学的下位概念.自然,高校双语教学也应达成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因而向大学生传授相应专业的系统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大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也是高校双语教学的核心基本任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需要用语言作为载体,因此,我们就以核心基本任务为出发点,从语言载体这一角度来给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下一个初级定义: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是指在非外语专业教学中,使用英语原版教材,通过双语对本专业的课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基本任务是使大学生既能用中文又能用英文掌握和应用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既能用中文又能用英文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初级定义告诉我们,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仍属专业教学;英文只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一种教学语言;形成大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核心基本任务之一。

(2)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中级定义: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是其内核

高校是按专业来组织教学的,专业教学又是通过若干门课程的教学来展开的,因此,高校双语教学自然要落实到课程的双语教学上。在我国高校,不同的专业有一些相同的课程(称为公共课程);相近的专业有少数共同的基础课程(称为专业基础课);不同的专业还有若干反映本专业特点和特色的课程(称为专业课)。我们把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统称为专业课程。那么,对于一个专业来说,双语教学是不是指所有课程(不包括外国语言课程)都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呢?对此问题的回答形成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中级定义。我国高校的公共课程多为帮助大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使大学生增强体质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容,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并且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没有直接关系。因而,公共课程是否双语教学并不影响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界定。于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中级定义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是指在非外语专业教学中,使用英语原版教材,通过双语对专业课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中级定义指出,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内核。

(3)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高级定义:重点是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专业课程

前面论述了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核心是专业课程双语教学,那么,接下来的一个自然产生的问题就是:对于一个专业来说,双语教学是不是指所有专业课程都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我们将通过对该问题的分析来构成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高级定义。我们认为,由于我们所说的专业既包括自然科学的学科专业又包括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而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往往有一些专业课程涉及我国的乡土风情、民族传统、民间传说、甚至宗教文化,对于这样的课程,是不会有英语原版教材的。所以我们认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并不强制要求对所有专业课程都用双语来进行教学,只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用双语进行教学(称其为专业双语课程),当然,用双语来进行教学的这一部分专业课程应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这里,专业双语课程到底应该包括多少门专业课程是没有统一标准的,但有一个基本原则,即自然科学的学科专业的专业双语课程的比例较高。甚至要达到百分之百;而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的专业双语课程的比例较低,甚至一门也没有。至于。提出用双语来进行教学的这一部分专业课程能综合地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知识和技术的原则要求,是因为双语教学的核心基本任务所致。下面给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高级定义: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是指在非外语专业教学中,使用英语原版教材,通过双语对本专业的一部分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专业课程或全部专业课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高级定义认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并不是指对所有专业施行双语教学;施行双语教学的专业双语课程是指一部分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专业课程或全部专业课程。

篇5

【关键词】拼音教学;心理特点;调动兴趣;教学方法灵活

汉语拼音学习是母语学习的初始阶段,也是为识字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掌握了汉语拼音方法还可以帮助说好普通话,扫除阅读障碍。因此,汉语拼音学习对一年级新生而言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因受方言口语的制约,汉语拼音教学一直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实现新的教育目标,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规律,改变过去教法单一、呆板,学生学习时掌握困难的状况,笔者在拼音教学中通过实践进行了创新和改革。

未曾实施教学,先要找准突破口,即从儿童心理入手,打开儿童思想上学习汉语拼音的通道。从儿童的心理特点看,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的过渡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求知欲望强但理解能力差,记忆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形象、具体的材料。另外,一年级新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兴趣有着极大的关系:在高兴时他们的记忆效果好,反之则差。抓住一年级新生这样的认知特点,笔者在拼音教学中重点开发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儿童学习的一种力量,是启动开发儿童智能的一把金钥匙。教师应根据儿童注意力较短、观察不细、形象思维占主导、有意识地记忆能力差的特点,让他们的脑、眼、口、手并用,使儿童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记住一个个抽象的汉语拼音字母,并较快掌握住拼音方法,以达到学生在兴趣和营造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中学好拼音知识的目的。同时,让儿童在不拘一格的学习方式中积极愉快地度过小学学习的第一道难关――汉语拼音。

但处于幼童期的孩子,因十分贪玩好动,单靠图片和活动教具是远远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因为他们不仅好看、好听、还好玩。所以上课时让他们在教师的演示引导下动动手,做做知识性游戏十分必要,也是极为有效的。方法如下:

一、趣味引导,“死”字母“活”记

在以往的声母、韵母教学中,教师教一个字母,学生学一个字母,教学效果不太明显。现在,笔者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让学生把学习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例如在教学六个单韵母时,教师可在课前把单韵母的分解笔画的教具准备充分;然后教师在课堂上将字母的基本笔画展示给学生,同时根据六个单韵母形象特点,编成童话,把分解了的笔画组成完整的字母。引导学生在拼字母的游戏中记住字母的形;接着,教师在巩固练习中稍加指导,学生就能凭借教具很快说出字母的写法。比如在教学韵母i时,学生借助手中的学具,能说出i由1和 ? 组成,1在中格,?在中上格。

二、抓住重点,提高学生听音调和认形能力

在字母教学中,读准音和认清形是教学的重点。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设计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插图,在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这些生动、形象的插图,引导学生辨声母、韵母的发音。例如在教学字母zh、ch、sh和音节zhi、chi、shi时笔者先让学生掌握字母的正确读音,记准字形之后,再让学生反复练读,在对比训练的过程中知道轻、短的是字母,重、长的是音节。

三、师生互动,寓教于乐

动手练习的形式很多,有动笔的,有模仿老师动作的,有摆放学具的,等等。摆学具这一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很多,在语文教学中就很少了,不过它十分适合拼音教学。例如:在教学b―a―ba时由于这是第一次接触声、韵相拼,是个重难点。于是笔者准备这样一个教具,把台历从中平均分成两份,在第一份的每张纸上写上b、p、m、f等声母,另一份每张纸上分别写上a的四声。教学时,先出示b,再出示a,两张纸相碰撞,表示声母b和韵母a相拼,得出ba,接着把声母与a分别相拼。这样的方法简明、新颖,学生也感兴趣,而且制作十分简便,效果明显。在进行摆放练习时,可以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比赛,也可以指名到磁性黑板上进行摆放表演或比赛,即让学生巩固拼音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动手能力,一举多得。

篇6

摘要:现代汉语是大学文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长期以来教学效率低下,必须进行改革。文章探讨了高职高专现代汉语教学内容改革,深入分析了改革必须考虑的问题,提出把现代汉语分化整合为“普通话”、“现代汉字词汇”、“语法修辞”、“言语交际”四门课程的新构想,以期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有所促进。 

 

关键词:现代汉语 教学内容 改革

现代汉语是大学文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语言素养,提高学生语言运用技能的重要任务。但是长期以来,现代汉语的教学效率低下,成了一门令教师头痛、让学生厌烦的课程。20世纪80年代后期,语言学者史有为先生发表了《十字路口的现代汉语课》一文,指出高校的现代汉语教学基本上是失败的,引起语言学界的强烈反响。于是,在现代汉语教学界掀起了一股改革大潮,一直断断续续延续至今。总结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两个方面。但是,以上两个方面的讨论成果基本上很少被现代汉语教学界普遍吸收,进而用于指导教学实践。高校的现代汉语课至今仍然没有大的改观。而且,前人的讨论大部分都是针对本科院校,而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教学要求、培养规格等都有很大差别,针对本科的教改经验在职业院校并不一定适用。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职业院校整合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的设想,期望能够运用于课程教学的实践。 

 

教学改革必须考虑的几个问题 

 

(一)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高等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股高校合并、“专升本”的大潮。同时,职业技术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般来说,职业院校包括原来的高等专科学校和新成立的职业技术学院。其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既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新型实用人才,其基本要求是基础扎实、理论够用、实践能力强,能够学以致用。 

以师范专科学校为例,其培养目标必须重新定位。长期以来,我国建立的是师院(本科)—师专(专科)—师范(中专)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分别培养高中、初中和小学的师资。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这种体系行将崩溃。大中城市的学校,包括初中和小学,现在一般都只接受本科甚至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师专毕业生很难在中、小学立足。因此,当前的师专应该改革以前的单一培养目标,调整为开放立体、多重面向、适应市场的多元培养目标。以师专中文专业为例,其培养目标可面向基层(乡镇、社区、中西部地区)的初中以及小学师资;侧重培养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秘书、文化、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从最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只有不到半数的学生从事教师职业,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则在其他领域就业。这说明培养目标基本符合实际。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以及作用 

师专中文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面向基层的初中、小学师资,二是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秘书、文化、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无论是教师,还是其他应用型人才,都应该具备比较扎实的语言基本知识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比如,需要掌握语音,即普通话、文字、词汇、语法、修辞、言语交际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具备听(即言语理解、信息接收)的能力、说(即普通话、言语表达、言语交际)的能力、读(即阅读理解、信息搜集)的能力、写(即写作通顺流畅、合乎要求的应用文字)的能力。学生上述语言知识的获得直接来源于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但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就依靠为学生创建培养综合语言能力的实践环境。 

(三)职业院校的特殊情况 

职业院校的特殊情况主要是指学生的实际情况。从1999年开始,国内高校普遍开始扩大招生规模。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8万人,2005年招生504.9万人,年均增长24.6%。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步入大众化阶段。近年来,许多大学又新办了独立学院,高职高专院校被放在第四批次录取,生源质量大幅度下滑。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扩招前录取分数线一直稳定在460~480分之间,而近几年的分数线是师范专业400分左右,非师范专业分数线则更低。因此,事实上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录取分数较低。与普通本科院校招收的新生相比,职业院校的学生中学阶段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包括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基本能力。有的学生甚至连“请假条”都表述不清。面对这样的学生,在现代汉语教学改革中必须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使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提升。&nbs

编辑整理本文。

p;

针对职业院校特点确定课程整合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针对职业院校特点的课程整合总体思路: 

重新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掌握基础知识,完善语言能力,着眼语言运用。 

重新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对现有教材内容实行“增、删、改”的调整,将现代汉语整合为普通话、现代汉字词汇、语法修辞、言语交际四门课程。 

努力更新教

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改革考试评价体系,建立立体多元、综合适用的评价方式。 

 

整合课程内容, 

建立“四支分立”的课程体系 

 

(一)“四支分立”课程思路的提出 

一般来说,职业院校由于学制较短,课程较多,每门课程的教学时间相对不长。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新的教学计划把现代汉语定为100课时。由于假期等因素影响,实际只有90课时左右。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既要完成内容繁多的现代汉语知识传授,更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委实难以完成预期目标。出路只有综合现有课程资源,分解融合、优化整合,建立新的课程内容体系。 

语言学者汪国胜先生曾经提出现代汉语课程体系采用“四支分立”的思路并付诸实践。所谓“四支分立”,就是建立现代汉语语音学、语汇学、语法学、语用学。他认为“四支分立”既便于加强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和科学性,也利于加强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并用实践证明了分科教学的可行性。借鉴汪先生的“四支分立”的基本思想,笔者所在学校中文专业现开设的相关语言课程有必修课现代汉语、教师口语、选修课为语言学概论、朗读学。教师口语和朗读学都是针对学生将来从事教师职业而开设的,而相当多的学生毕业后没有从事教师职业,可见课程的适应面太窄;语言学概论一般只在本科开设,专科教学效果一直不太理想。因此,我们可以把现有的四门课程优化重组,形成四门新的课程,即“普通话”、“现代汉字词汇”、“语法修辞”、“言语交际”。提出这四门课程是有充分考虑的,主要是针对师专学生的实际及其必须具备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

(二)“四支分立”课程的具体内容 

四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 

普通话开设30课时左右,每周2节课。这门课程融合了现代汉语课程的语音章,教师口语的部分内容以及朗读学的内容,主要讲授普通话语音知识,包括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系统、方音辨正、语流音变、语音规范、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和语音运用技巧等内容。其核心任务是训练学生的普通话发音,纠正方音,通过系统训练,使学生普通话语音面貌达到较高水平,顺利通过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并取得合格等次。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朗读技能,具备较高的朗读水平。 

现代汉字词汇开设35课时左右,每周2节课。这门课程主要包括现代汉语的文字、词汇两章的内容。汉字部分包括汉字概说、汉字结构、造字法、汉字简化与规范、汉字信息处理简介等。词汇部分包括词汇概说、词的构造、词义、词汇的构成、词汇的发展变化与规范化、辞书等。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汉字、词汇的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文字词汇素养,在此基础上,增强文字词汇的规范意识,能够正确、规范地运用汉字和汉语词汇进行言语表达。

    语法修辞开设55课时左右,每周3节课。这门课程主要包括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两章的内容。语法部分包括概说、词类、短语、单句及其分析、句类、句型、句子的动态分析、复句、病句修改与语言规范等。修辞部分包括概说、词语选择、句式锤炼、常用辞格、语体风格,同时,介绍语用学的成熟成果。比如,话语交际的过程理论、话语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制约话语交际的要素、会话含义、预设等。以上三门课程仍可使用目前的现代汉语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可对有关内容进行删减、增补、更新。 

言语交际开设35课时左右,每周2节课。这门课程主要包括教师口语的部分内容和现代言语交际学的内容,其内容、范围都比教师口语要广阔得多。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在现代社会中具备口语交际的能力。基于中文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只有不到半数从事教师职业,所以开设言语交际课比教师口语课有更大的适应性,而且即使是从事教师职业,也非常需要这些言语交际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安排有言语交际的教学内容。这门课程需要订购相关教材,以满足教学需要。有一种教材,除绪论外共有十七个专题,广泛涉及学生在各种社会交往中所面临的言语交际问题,它们是

编辑整理本文。

:招呼与介绍、拜访与接待、日常闲聊、提问与回答、意见与建议、褒扬与批评、说服与拒绝、协商与谈判、主持与讲话、演讲与报告、讲解与评述、讨论与辩论、求职与应聘、通讯语言、课堂教学语言、体态语言、语言交际中的谬误。这种教材涵盖了言语交际的主要方面,可作为言语交际课程的教材使用。 

(三)“四支分立”课程体系的价值 

“四支分立”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分门别类地细化教学内容,把原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分解开来,每门课程着重完成1~2项教学目标,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同时又有效解决了这门课程教学时间相对不足的矛盾。新的课程体系把“言语交际”作为一门课程开设,这样,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就能落到实处,使前三门课程中所学的语言知识在这门课程中能够得到具体运用。 

 

参考文献: 

[1]史有为.十字路口的“现代汉语”课[j].语文建设,1987,(1). 

[2]汪国胜.关于现代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3]王建华.新编大学生口语交际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曹国军.高师专科现代汉语课程的教材与教学[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7). 

篇7

有效教学 课堂文化 文化

“有效教学”已经不是一个陌生概念,人们在讨论课程改革的时候往往会同时探讨有效教学。综观已有相关文献可以对二者关系推断出两层含义:一方面,一些人认为课程改革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有效教学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途径。另一方面,一些人认为课程改革是逻辑起点,只要课程改革的理念、目的和内容是正确的,就必然会在课程实施中伴随教学的“有效性”。

事实上,有效教学并不是与课程改革呈必然线性关系。因为现实中依然存在这样的状态:课程改革思想、观念和内容的变化并没有导致长期形成的课堂教学定势的变革。这种定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仍屡见不鲜,进而也就有了人们对“三维目标”生搬硬套的批判、课堂“作秀”的质疑等一系列“新课程旧教学”相冲突的教学事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太过片面,忽视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价值观念及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交往和行为方式的整合所构成的课堂文化”[1],特别是对突破课堂教学定势的自觉性不够,对师生主体性与身份转变的固化处理。这些问题的提出实质上就是在探讨课堂文化如何走出瓶颈,“有效性”与“文化性”如何内在统一,有效教学如何从“异化”的表象走向文化的诉求。

一、“我”与“我们”:有效教学的课堂文化主体诠释

有效教学的课堂文化主体不是教师和学生的简单聚集,而是由师生基于共同的理想和愿景组成“学习与生活的文化共同体”,这种联合“会使一群个体的‘我’转型为集体的‘我们’”[2]。“我”与“我们”都是共同成长、和谐共生的课堂文化主体,其中,集体的“我们”即为有效教学的课堂主体间的实然关系。对教师和学生的身份、主体、主体性进行辨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堂主体间关系的应然样态。在文化研究领域,“身份”是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辩证统一。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其身份的自我“本质”层面表现为,在学校整体场域中,教师是教师,学生是学生;其身份的“反本质”层面表现为,教师和学生的身份不是固定的实体,而是根据环境和不同课堂教学场域变化和塑造的。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师生被作为主体而不是教师身份和学生身份来讨论已经被普遍默认。这里就需要对主体的意义进行重申,主体并非直接等同于人,主体是通过主体性这一内在规定性来确立和体现的,而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不仅需要建立在实践活动基础之上,其主体地位的确立也取决于个体在共同体内是否被看作平等成员并获得尊重。承认主体的同时也就确立了主体的权力和责任,这也就是在承认主体间性,这种“承认是双向的,即‘相互承认’”[3]。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或学生要成为主体,就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把彼此看作自主的、有自我意识的人,同时,师生主体也要承担起对自己共同体的责任。法国著名思想家福柯认为主体性是话语的产物,主体地位也是通过话语而产生意义[4]。也就是说,声音是话语行动的载体,是话语主体意向的意义表达[5]。主体性内含着主体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表现为师生如何通过话语所产生的意义成为主体,以及他们在建立主置的过程中是如何表征权力和责任的。由此,可以认识到身份、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不能混同更不能相互等同。现实课堂中,倘若师生主体被固化为权威的教师身份和被动接受的学生身份,那么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课堂文化定势就很难突破,师生主体就会异化为固定身份“镜像”中的规训产物或附加产品。那么,要实现教学“有效性”和“文化性”内在统一,就需要从身份的可塑性和多元性来审思师生身份,从身份与主体性的转变特征来关注师生作为主体的形成方式[6]。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把握是理解有效教学之“文化性”的基础。

二、互动与对话:有效教学的课堂行为文化表征

有效教学并非是“有效”和“教学”词汇的简单拼接,教学“有效性”不仅是对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益的重申,更是要体现并回归教学要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有效教学必然突破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线性”课堂行为方式,改变传统将课堂教学过程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的缺陷[7],以互动、对话和参与的行为方式贯穿课堂生活。

篇8

关键词:内蒙古旅游;英汉双语;英语教学

H319

语料库(corpus, 复数为corpora)是指一个电子文本集,具体地讲就是一个“按照一定的采样标准采集而来的、能够代表一种语言或者某种语言的变体或文类的电子文本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近年来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突飞猛进,百万词级以上的各种类型,各种语言,不同功能的语料库已经较为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双语/平行语料库中的语料来自于两种语言,而且相互对应,也就是说两种语言互为译文。这样的语料库对外语学习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 双语平行语料库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尝试将语料库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宝贵的经验。国内学者将语料库应用于教学主要集中于几个方面,一是应用于阅读、写作和词汇等的教学,如朱瑜发表的《语料库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郭书彩的《语料库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二是将平行语料库应用于翻译教学的实践,如秦洪武、王克非发表的《对应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理论依据和实施原则》,《自建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红楼梦》中英文本用于翻译教学的课堂设计》;三是将语料库应用于特殊用途应用教学,如医学英语、外贸英语等,如施称,章国英《医学英语语料库在ESP课程改革中的应用》。语料库以其语料的真实性语丰富性,作为一种语言资源,能够方便地为教师提供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发现真实语言使用的规律和情境。

二、 旅游资料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建设的意义

伴随我国对外开放的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然而,社会与文化的差异性使得我们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频频出现问题,影响正常交流与合作,因此积极采取措施,建立一个旅游资料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意义重大。这项工作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1. 旅游语料的特征

旅游资料是了解一国社会与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准确的翻译文本能够起到推动对外交流,增进彼此了解的作用;而错误的文本则阻碍对外文化交流,甚至引起误解,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旅游资料中包含很多具有本国和本地区特色的语言,这些语言的准确翻译至关重要。

2. 内蒙古旅游资料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建设的现实意义

在实践应用方面,双语平行语料库可以应用于语言教学、翻译工作、词典编纂等方面。具体到内蒙古地区而言,是众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历史文化。但是据我们前期的研究显示,有关内蒙古地区旅游资源与社会风俗文化的外文译本数量稀少,且水平参差不齐,主要特色事物名称译名不统一,译文内容模糊晦涩等问题比比皆是。同时内蒙古地区很多旅游资料中涉及蒙古族历史文化传统的特色词汇,但在翻译的过程中,部分译者由于不懂蒙语,简单地将这些词汇用汉语拼音处理,这样的译法既不符合名从主人的原则,又无法体现少数民族特色。从而失去了宣传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的功能。因此,本研究拟建立一个语言准确、针对性强、语境丰富、检索便捷的内蒙古旅游资料英汉平行语料库,从而提高内蒙古旅游资料翻译质量,提升自治区的对外宣传能力,进而达到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同时,内蒙古旅游资料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构建,可以为译者提供可靠的辅助翻译平台,并且保证了我区旅游资料英语译文的相对准确性和统一性。

三、 内蒙古旅游资料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建设思路

内蒙古旅游资料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建设遵循了“现实与规范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即在搜集现存真实语料的基础上,对双语语料进行规范化整理。内蒙古旅游资料中涉及很多少数民族事物,汉语中流传的表述都是从少数民族语言中翻译过来的,往往存在不同的版本和译法,经由这些汉语译文翻译的英语译本,与源语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再加上多数译者对少数民族文化本身理解不深,主要凭借汉语译文去了解,因此在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也含混不清,导致英文表述不准确。因此,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建设很大程度上需要对现有的汉语和英语语料进行校正,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语料库的作用。

内蒙古旅游资料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涵盖了景点介绍、解说词、传统与风俗、历史人文、宗教等相关内容。语料来源有书籍、宣传材料、旅游企业、网络。部分语料本身为双语语料,部分语料为英文原著,对应翻译形成了汉语语料,或汉语资料对应翻译形成了英文语料。此外,语料中涉及到的少数民族特色词汇与特色事物的表达均由专家进行了审校,确保准确。本语料库的英汉双语语料全部进行了句级对齐处理,能够使用双语检索工具进行平行检索。

四、 内蒙古旅游资料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正在向着实用、专业的方向发展。通用英语的教学比例下降,学术英语教学被提上日程,出现在各高校的培养方案中,与此同时,各专业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也逐渐在建设和完善中。将内蒙古旅游双语资料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是实现外语教学服务本地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英语教学与社会需求对接的重要途径。

语料库的特点是大而全,涵盖了尽可能多的真实语料。而双语平行语料库在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兼顾双语的平行对齐问题,因此在选择语料的时候更加挑剔。同时,内蒙古旅游资料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建设是为旅游与外宣从业者提供参考,使他们能够方便、快捷、准确地撰写相关英文解说、介绍、导游等材料,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对不准确甚至错误的中英文语料都进行了矫正勘误。经过这样严格的选择与校对的语料库,完全可以跟教材相媲美,甚至在使用中具有更多优势。内蒙古旅游资料双语平行语料库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语料库作为旅游与外宣英汉语言资源

无论是旅游专业、对外传播专业还是英语专业,从事旅游与外宣工作都是各专业培养目标之一。在进行专业英Z教学过程中,涉及内蒙古旅游与外宣的内容,完全可以通过语料库检索的方式,从中提取范例进行教学。

例如,旅游专业学生在学习呼和浩特导游词的撰写时,可以使用Paraconc对语料库进行关键词“呼和浩特”的检索,软件会自动检索出含有“呼和浩特”的中英文句对。这些句对可以作为语言资源用于教学。

2. 民族特色词汇教学

内蒙古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因此具有民族特色的事物、习俗、传统等相关表达数量众多,这些表达和词汇在英语中并没有准确的对应词,不同译者也在实践中使用了不同翻译方法,导致外国游客理解上的偏差,不利于文化的对外传播。经过勘误和校对的语料,在民族特色词汇的翻译方面采取了统一的标准,并请有关专家进行了审校。将这些词汇运用到教学中,能够更快地统一翻译标准,使这些词汇的英文译本逐渐统一,使民族特色事物在对外宣传中以统一的英文名称出现,有利于文化对外传播。

3. 检索查询

双语平行语料库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提供检索查询。当学习者在练习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翻译难题,通过平行检索软件,能够很方便地提取到已有语料的对应翻译。具有5万句对规模的内蒙古旅游资料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基本涵盖了内蒙古境内所有旅游景点介绍以及内蒙古主体少数民族蒙古族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知识,能够基本满足一般需要。

五、结语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与汉族相比,在国际传播中基本处于失语状态。但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深厚,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在对外宣传以及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提高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力。内蒙古旅游资料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建设,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为学习者和从业者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同时也将会对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瑜,语料库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外语界》2009,3。

[2]郭书彩的语料库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教育探索》2009.9

[3]秦洪武、王克非,对应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理论依据和实施原则,《中国翻译》2007,5

[4]自建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红楼梦》中英文本用于翻译教学的课堂设计《外国语言文学》2003,9

[5]施称,章国英,医学英语语料库在ESP课程改革中的应用,《西北医学教育》2015,1

篇9

关键词:尚武精神,;武术;中华民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08-02

一、“尚武精神”的内涵

尚武精神的精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情深义重的侠客精神,广泛汲取精髓的学习精神,和谐发展的道德思想,马革裹尸的爱国精神。

1、战争角度分析

尚武的实质以战止战,达到震慑目的,并不是表面意义的好战。在长期以来,“尚武精神”都被看作是民族和军队的精神脊梁,希望军队对内崇尚武事,而对于每个军人自身可以拥有勇敢、忠诚、奉献、居安思危等性格特点。“尚武者,国民之元气,国家所恃以成立者也。”这是梁启超就总结千百年来对尚武的总结,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我国近百年来也不停出现无数的英雄伟人。他们视国家命运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历史的大舞台上,留下了自己最美的身影。

2、武术文化角度分析

“尚武精神”,是历经了人类社会几千年的特殊文化沉淀,在步入了现代社会新时代之后,依然发展不朽,内蕴博深,被众多智者、学者无限赞赏和推崇。“尚武精神”所蕴含的精神文化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即仁、义、勇、礼、忠、侠。“仁”作为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推崇的是“以仁为本,其为轻,仁为重”的理论境界。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有言:人类最为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有一颗“仁”心,更能自我塑造一颗“仁”心。“义”与“勇”分别为儒家和兵家提倡的德行理论。古往今来,有“义字当前,理该重视。勇往无前,备受赞赏。”如今的“义”、“勇”教育思想也正是很好的诠释了“重义轻利,见义勇为”这一说。“礼”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理论之一。从古至今,我国一直都被冠以“礼仪之邦”,而我国也正是一直延续着自古推崇的的传统美德,宽以待人,诚信为本,尊师重教等精神广为流传,并纳入基本礼节要求,是习武人士的统一养道论之基本。而尊师重道更是自古武者的首要传统礼节。“忠”即指“精忠报国”中的忠诚,身心一致忠于国家,忠于思想,忠于人,这是尚武之人不可或缺的精神。“侠”之本色即为气节,正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是尚武之人侠之体现,并且重承诺,生死不屈。“侠”之灵魂即为义,“侠”之根本即为武。“侠”就是尚武之人有为的体现。

3、民族文化精神角度分析

“尚武精神”隶属于民族精神领域,而民主精神并非只有武术精神,但尚武精神却是有着其它无法比拟的独特内涵,是专属于武术领域的精神文化。李斌与《论武术精神》一书中有谈及,武术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起源于几千年前,历经历史长河仍奔流不息,受到几千年民族精神的文化灌溉,是经过历史进化和沉淀的精髓,同时也推动了民族精神的培养和定型。中国武术在讲究武道技巧的同时,更为注重的是品行,从古至今,武术传承传授的不仅仅是武,还有德,即武术精神。这是极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另类精神文明,奠基了武术精神的发展道路,经过国家各民族的精神文化不断的碰撞和磨合,也为武术精神的养成提供了先决条件。而武术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1)个人的武德修养。讲究的是谨遵“尊师重道”和“孝悌仁义”原则,是每个武者必需的修养。武技必然重要,但德行不可或缺,需要做到武德并修,方能圆;(2)二、集体的道德观念。讲究的是以“扶危济贫,除暴安良”为荣,谨遵“公正”和“义勇”,是所有武者该具有的观念;(3)爱国主义精神。讲究的是谨遵“精忠报国”思想,是每个武者和武术组织必备的精神,实现的是“修身,爱国,奉献”的思想境界。

二、“尚武精神”在当代学校武术教育中的价值

“尚武精神”的价值是人们通过武术行为或者从理论上主动感悟“尚武精神”的内涵,进而形成的与“尚武精神”的价值取向较为一致的价值观念,并能将这种价值观念正确合理地用在生活各个方面,从而形成有益的个人和社会效应的客观存在。由于“尚武精神”所能影响的受众和社会阶层较为的广泛,为了使本研究更为地深入,故本研究将“尚武精神”影响的对象控制在当代学校无数教育上,并以此为研究起点,来深刻地把握“尚武精神”的价值。

1、培育和振奋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历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不断进化和沉淀,是经过各民族精神文化的不断碰撞和磨合,最终养成的特殊精神文化。在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道路上,民族精神起着维持、平衡、指引以及促进的作用,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粹,诠释着民族活跃的生命力、丰富的创造力以及稳固的凝聚力,书写的是民族共存发展的灵魂核心。

作为一个民族,要维系民族的独立和发展,就必须要有着自己独特的蕴含着文化精粹的民族精神,“尚武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浓缩,是民族精神最直接、最突出的展现,是培育和振奋青少年的民族精神的最佳工具。

2、有助于学校武术教育和中国武术体系的发展

武术是专属于我国民族文化的独特底蕴,承载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传承,需要永不停歇的传承下去,随着历史长河奔流不息。因此,武术成了学校体育教学项目的一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太多的高科技慢慢浮现,而蕴含着民族气息的武术教育却逐渐被冷落,武术发展收到了阻碍。正所谓民众要在社会上生存的自在,必须要有思想,而国家要在世界上展露,就必须得靠教育。而中国武术能顺利发展的基础就在于学校的教育,关乎着武术发展的命脉,学校教育具有极强的辐射力和可塑性,能够很大的成长和发展空间,但中国武术缺乏的就是被重视。

“尚武精神”这一精神教育素材不仅是促进学校武术技术教育和激发学生习武热情的内容,更是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民族传统文化及国防思想教育的优良内容。“尚武精神”的内涵和用处若能被社会所认知,其价值必将得到最大化的发挥。首先,“尚武精神”这一以武术为主要载体,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一旦得到广泛认可,将引起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武术管理部门的重视,进而采取措施促进“尚武精神”教育功能的发挥。其次,“尚武精神”在学生中的弘扬会促进学生对武术及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有利于学校武术教育内容和质量的提高。最后,最重要的是如果学生自己完全理解了“尚武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所在,他们将会主动接受并培养“尚武精神”,促进自身全面健康发展和武术文化的传承,进而使学校武术教育的地位得到提高,实现相互促进的最佳效果。

3、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源

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和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具有新生创造力的社会。党的报告中提出,要将对知识、劳动、人才以及创新的尊重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这几项内容。也同时是增进社会活力的重要基础。

“尚武精神”是从武德和勇武中提炼出来的社会公德和民族精神,是习武之外的人较为容易理解和接受并进一步时间和感悟的。况且又有学校武术教育这一极佳的传播途径,如果能在学校武术教育中添入“尚武精神”的教育并弘扬,不仅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4、为学校国防教育提供精神和物质资源

国防教育是抵御外来侵略、颠覆敌对势力、保卫以及捍卫国家的重要保障。国防教育的建设,需要全民参与和提高认识,让大家多参与有关国防建设的社会实践。国防教育主要分为提过国防技术技能、促进国防知识宣传和怎进人民对国防重要性的认识。立足于强身为国,提高国防意识,形成卫国兴邦的共识,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和平年代,居安思危,明白没有国就没有家的朴素理论。并且近年来,国际形势复杂,领土纷争不断。

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及民族凝聚力是关系到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的大事。相对的和平,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越是处在和平时期,越要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小学、高校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教化育人、强健体魄的重要使命。然而,目前我国的学校武术教育的现状只是停留在肢体技艺的传播上,而且项目和内容过于简单划一,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更是只朝着国家政策偏向的竞技武术目标发展。严重缺乏对武术文化,特别是“尚武精神”的认识和传播,很大程度上泯灭了武术这一“属于体育又高于体育”的传统文化项目的教育价值。

国防教育的内容中的国防精神教育和国防技能教育是最为重要和突出的。而爱国主义精神是国防精神教育的核心。而且,“尚武精神”是以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心思想的,它与国防精神教育相契合,是非常好的精神教育资源。中国人的尚武精神与国防教育互为支持,国防教育需要尚武精神的发扬。中国的国防教育离不开体育和武术的有机结合,并作为表现方式之一。学校组织的武术教育如果能与武术完美结合,并结合独有的尚武精神,无疑可以推进国防教育的有效开展并增强国防实力。

三、总结

五千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足以告诫国人,没有爱国奉献精神的民族只能让人民受苦受难,并被世界所摈弃。

尚武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强大支柱,经过历史车轮的磙碾依然一枝独秀,奋发不息。在中国的现在和未来,这种精神将向奥运火炬一样,薪火不灭。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有责任有义务来继承尚武精神衣钵,并通过学校这个组织和平台,把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可以说尚武精神是国防教育的重要资本。也是形成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文化渊源。

因此,学习“尚武精神”不仅仅是为了给予人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形成了尚武自强的基础,更是为了达到强国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建营,邱丕相.武术精神的历史演变及21世纪发展的新趋势[J].体育学刊,2008.10.

[2] 郭守靖.文化学视野下孔子的武术精神[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4.

[3] 乔凤杰.论作为武术精神的自强不息[J].中州学刊,2007.1.

[4] 刘涛.论武术精神内涵的历史局限性及其在21世纪的新拓展[J].中华文化论坛, 2009.3.

[5] 李 斌.论武术精神及其对民族精神的塑造[J].搏击,武术科学,2005.5.

[6] 李岳兵.浅析传统武术精神对提升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J].搏击,武术科学,2008.8.

[7] 温 力.武术与武术文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9.

[8] 于 江.和谐理念与尚武精神的内在统一[N].中国国防报,2010.

[9] 田卉群.尚武精神的逆反[N].北京日报,2007.

[10] 吴永杰.“尚武精神”的内涵及其在学校武术教育中的价值和传承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11] 吴永杰.“爱的武术”合气道[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8):67-70.

[12] 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

篇10

关键词: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三化实践教学模式

目前,企业需求大量经管类专业人才,然而许多经管类毕业生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问题的根源在于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懂技术、会管理、能管理,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管理人才,而不少院校培养的是理论型管理人才,专业缺乏技术含量,学生缺乏经验,专业动手能力不强。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合理,课程教学脱离实际,偏重纯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技术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让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有动手技能,成为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面对困境,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对经管类专业进行了实训课程“项目化、模块化”管理的应用及推广,大胆探索应用型经管类人才培养新思路、新方法。

一、“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内涵

“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主要依据的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流思想,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建构主义是在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学习观,它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依据建构主义理论,立足地方院校实际,根据学校服务地方建设的宗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战略转型,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动手技能的需要,构建了专业实训课程“项目化、模块化、课程化”管理体系。为此,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从六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教学内容的深化:

1.对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动手技能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先后完成《关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关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关于会计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

2.制定了培养学生动手技能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社会对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和会计学等经管类本科专业人才质量、规格和技能的要求,为强化培养学生专业人才动手技能。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都在2008年制订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0年再次修订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在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了学生动手技能的培养。

3.构建了经管类专业动手技能模块和专业实训实习模式。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各专业人才专业技能的要求,构建了管理类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能力三大模块。根据模块设置和专业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就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和会计学三个专业分别构建了多个专业动手技能模块。以旅游管理为例,在专业基础能力模块下,构建了语言表达能力、商务写作能力统计分析能力等专业技能模块;在专业核心能力模块下,导游能力、旅行社经营管理能力、酒店服务管理能力、景区景点管理能力;在专业综合能力模块下,构建了职业综合能力模块。为保证学生实训、见习、实习有实效,湖南工学院除有经管实训中心外,还在校内外建立了11个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了“实训+企业见习+毕业实习”三位一体的管理类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模式和管理机制。例如在旅游管理专业中,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把校内项目训练划分为:形体与礼仪实训、导游模拟、旅游资源调查、市场调查与营销、商务公文写作实训、旅游景点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实训、旅游线路设计和酒店管理综合等;企业见习划分为:旅行社管理见习、酒店管理见习、风景名胜见习等;毕业实习主要是通过毕业带薪顶岗实习等完成。

4.建立了经管类专业动手技能实训项目体系,推行“项目化”管理。根据专业模块设置和学生专业(职业)发展对技能不同的要求,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构建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和会计学等专业动手技能实训项目体系。旅游管理专业设计了23个实训项目,其中,专业基础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演讲与口才实训、旅游英语口语实训)、写作能力(旅游应用文写作实训)、统计分析能力(市场分析与SPSS统计应用实验)4个实训课程(项目);专业核心能力包括导游能力(旅游礼仪实训、导游资格考试辅导、导游模拟综合实训)、旅行社经营管理能力(旅游市场调查与营销设计实训、旅行社管理见习、旅游策划实训、旅游电子商务实训、旅游线路设计实训)、酒店服务管理能力(酒店前台实训、酒店客房实训、酒店餐厅实训、酒店管理软件实训、形体实训、酒店管理综合实训)和景区景点管理能力(旅游资源调查实训、旅游地理见习、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实训、景区景点综合实训)18个实训课程(项目);专业综合能力即职业综合能力,主要是开展带薪顶岗毕业实习实训课程(项目)。同样,在工商管理专业设计了26个实训项目;在会计学专业设计了28个项目。实训项目实施“项目化”管理,每个项目作为必修课,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各项目实训任务。先后完成《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程“项目化”实施方案》、《工商管理专业实训课程“项目化”实施方案》和《会计学专业实训课程“项目化”实施方案》。

5.建立了校内外专业实训基地。在校内外建立专业实训基地,搭建了动手技能培养“学校-见习实习基地企业-就业单位”三位一体的技能训练平台。两所高校先后建立了实验实训中心,搭建校内实训平台,中心拥有的仪器设备都在600万元以上,如湖南工学院的旅游管理综合实训室有旅游规范与线路设计、旅游工商管理、旅游电子商务、酒店餐饮管理、客房管理、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会计学等多套教学软件。湖南工学院近5年还在校内外建立了19个实习见习和就业基地,如:衡阳神龙大酒店校企共建实习基地、恒飞电缆公司校企共建实习基地、衡阳亚新科校企共建实习基地、林隐假日酒店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常宁移动校企共建实习基地等。其中珠海昌安实习基地还被评湖南省首批校外优秀实习基地。

6.制定了动手技能培养严格的管理制度。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先后制定了《经管类专业动手技能培养实施意见》、《经管类实训课程教学管理办法》、《经管类实训课程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等规章制度。坚持专业实训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建立了动手技能培养效果检测机制。

二、“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功能

“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是基于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一定专业动手技能的应用型管理人才的目的而进行的,但学校并不忽视学生理论学习,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通过实施教考分离等手段,引导学生自学,保证学生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证明,“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很好地解决了目前管理类专业教学中“重理论、轻技能”的传统教学范式;解决了理论教学脱离实际和实训教学实效性不足;突破了“以教师为中心”传统的课堂教学范式,有效地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了师生的专业技能,提高了师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就业。“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把管理学中的项目化管理理论和建构主义的理论融入到“项目化”管理之中,创造性地实施实训课程“项目化”的管理,提升了实训教学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突破了原有的实训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偿的困境。

2.“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建立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学”三个专业学生动手技能培养的“项目化、模块化、课程化”实训体系,完成了各实训项目的实训大纲、实训方案,提高了学生系统的、完备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和能力。

3.“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学校-见习实习基地企业-就业单位”三位一体的动手技能培养平台,即把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市场适应能力、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

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对经管类专业进行实训课程“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管理以来,不仅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技能,使两校经管类学生一次就业率达96%以上,而且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也有了显著提高,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化水平的教学带头人和优秀主讲教师,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大大提高,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等各种证书者,占工商管理学科专业教师75%以上,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特别是通过专业实训课程“项目化、模块化、课程化”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生的工作能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不管到一般企业还是到重点企业就业,其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在短期内都得到了领导、同行和认可与好评。衡阳雁城宾馆总经理邓衡午、华天旅游酒店管理学院副院长、湖南华天大酒店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唐元炽、衡钢总公司等一些就业单位老总一致认为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的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高,角色转变快,工作适应快。

[参考文献]

[1] 严佳琪.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012-2-29] 省略/new/287_294_201202/29li846987284.shtml

[2]许华丽刘毅: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对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启示[J].北方经贸,2006.04

[3]刘在云.关于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