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价表的意见和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26 17:2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评价表的意见和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师评价表的意见和建议

篇1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小田田”为你整理了这篇教育局社会评价反馈意见建议整改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教育局社会评价反馈意见建议整改工作总结

根据北海市银海区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北海市银海区2019年度社会评价反馈意见建议整改方案>的通知》(北银绩发〔2020〕1号)要求,我局高度重视,认真梳理社会评价反馈的意见建议,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确了整改目标、整改措施、整改时限、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层层压实责任促整改。现将整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整改工作完成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社会评价反馈意见建议整改工作,对承担的群众意见建议整改任务,按照有量化的工作任务、有明确的时间表、有具体的责任主体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圆满完成整改任务,有效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提高教学水平。

二、整改工作的主要问题、措施及成效

整改问题(编号120190050900049):北海市银海区教育资源比较少,教学方面有待提高。

整改目标: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提高教学水平。

整改措施:抓好2019年新建、改扩建学校的建设,加快推进银海区第二实验学校、银滩中学学生食堂及宿舍建设;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提高教学水平;深入各校开展教学研导和各类教研活动。

整改情况:银滩中学学生食堂项目及宿舍楼项目已投入使用,银海区第二实验学校项目已开工建设;目前已通过绿色通道引进急需紧缺教育人才、公开招聘、随军家属招聘等途径招聘教师;2020年以来举办了4期育品育英集中培训,并启动银海区育师行动小学品学教师培养项目;组织开展银海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提高教师教研能力。

三、公开整改成果,接受社会监督

根据政务公开的有关规定,把本单位的整改工作总结在银海之窗和相关的乡镇、村(社区)内公告或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篇2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读者意识 回归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79

从写作角度看,读者意识就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设定并贴近读者对象,与之建立交流的意识。作者在创作时必须要有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即读者意识。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却偏离了这种理念。学生作文的读者往往只有语文教师,学生很难得到多方面的意见,也很难获得读者与作者心灵上的沟通,因而缺乏写作的动力和热情,无法养成认真为文的习惯。那么,如何让学生的读者意识回归呢?

一、创设情境,拟定假想读者

一般来说,学生刚接触一个作文题,往往会觉得无从下笔,只能硬着头皮泛泛而谈。教师如能围绕题意,帮助学生拟定假想的倾诉对象,即读者,学生写起来就不难了。让学生在写作前先思考“写给谁看”,而不是“写什么”“怎么写”,这其实就是在帮助学生建立读者意识。

如笔者在一次“我给同学提建议”的习作活动中,布置学生提前一周观察班上某个同学的学习、生活习惯或发生在那个同学身上的趣事,一周后进行交流、写作。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一种尝试的愿望――到底该给谁提建议呢?用什么方式呢?提什么建议呢?因为观察目的明确,适时有效,课堂的交流也非常成功。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面对作文题目仿佛面对自己的同学,一股倾诉的欲望油然而生。他们站在同学的角度考虑着自己要说的话,思量着该使用怎样的言语。在这个写作过程中,学生的读者意识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二、搭建平台,多途发表作文

当学生完成了自己的习作,兴奋地将自己的作文交给别人时,是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认可的。一旦这种心理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对自己的写作能力充满自信,对今后的习作活动充满憧憬。

多途径发表学生的作文,可以最大范围地扩大学生作文的读者群,使学生的努力得到认可。这里所说的“发表”,不一定非得在报刊上登载。教师可以将学生作文张贴在教室的墙上;将学生作文晒在班级的QQ群里;每次作文课选几篇作文在班级中读一读;鼓励学生编写自己的作文集;让学生写“循环日记” (同一小组的学生轮流在同一本日记本中写日记)……当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向各类报刊投稿。这样多种方式的发表学生的作文,激起了学生的求胜心理和写作的欲望,他们写作时就会全力以赴,尽量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这就是读者效应!

三、多方批改,多元评价作文

培养学生作文时的读者意识,必须改变阅读对象只有教师,评价者也只有教师的局面,必须改变单一的分数为主的评价方式,让更多的读者参与批改。

让读者介入作文评价,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我给同学提建议”习作活动中,学生作文完成后,笔者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批改,而是在看过之后,将作文发还给他们,让他们将作文装进信封,寄给同学(或直接交到同学的手中),让同学对收到的作文进行评价与修改。之后,指导学生针对同学的回信进行二次修改。最后,笔者再安排讲评。评价时,有的学生读自己的作文,有的学生读同学的回信,许多文章都感人至深。

而写“循环日记”,写完后可以让其他同学阅读写评语,让家长阅读写评语,让教师阅读写评语……这其实也是让更多的读者参与评价能够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小组内直接交流评价,即通过小组内阅读、讨论,对小组成员的作文提出建设性意见。这样的评价方式通过频繁的讨论,不断的修改,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一种连续性的写作环境中,达到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学习效果。

四、片断练习,增强对象感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经常练习“某某,我想对你说”之类的片段作文,对象可以是身边的同学、教师,自己喜爱的明星,电影、电视中的人物,也可以是新闻时事和课文中的人物。譬如,学了《早》一课可写鲁迅,学了《灰椋鸟》可写徐秀娟,学了《二泉映月》可写阿炳等。逢年过节学生可以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写贺卡、信件,并评选出最佳信使。母亲节,可编写感恩母亲短信;儿童节,可让学生写对同学和自己的鼓励等。

篇3

一、凸显教师的中心地位

要让广大教师不是在制度的约束下进行工作和学习,而是自动自觉地把工作和学习视为人生发展的组成部分,就必须以教师为中心,把教师置于学校管理的中心地位。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学校的中心工作_教学、科研活动的直接承担者。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工作质量的好坏,工作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决定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以教师为中心,除了要充分考虑广大教师的利益要求,为他们创造尽可能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要使教师真正成为学校办学的主人,包括教师参与学校重大事务的决策。参与学校的管理。以教师为中心还应包括对教师学术自由的尊重和保护,包括在学校营造一个自由探讨学术问题、发表学术观点、追求科学真理的学术氛围。这是一个最为悠久、最为根本的思想,也常常是人们判断一所学校所处层次的重要标准。

二、营造和谐的民主氛围

当前的教师管理中,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权力失衡,教师没有充分的决策、监督与参与的权力。为了使学校更加良性和高效运行,学校应该营造一种和谐的民主氛围,让管理者从过去的“大包大揽”转变为加强服务和引导,大力倡导教师参与管理,建立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其次,应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营造重视教学和教书育人的氛围。教师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风范与人格力量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学过程中诸多环节的管理最后是要落实到教师身上来的。所以教学管理一定要注重发挥教师的民主参与作用,应积极征求广大教师对教学质量工作及领导干部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有关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的设置、教学建设规划等带有很强学术性的工作,更加得让教师发表意见。应吸收广大教师参加有关教学工作会议,经常通报情况,经常倾听群众的呼声。管理者的见识和思维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精通,教师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识见,一定要有效地加以吸收。这既是尊重教师,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必要,也是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的必要。更重要的是对于中肯的建议应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确保教师行使民主管理渠道的畅通,使教师和管理人员互相制衡、互相监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与质量的目的。

三、尊重教师的自由

教师的劳动是高智力的,需要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及创造力,教师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要有“临时处置权”。首先,应赋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较大自主权,教师可以自由地选择研究课题和讲授内容而不必受制度框架的限制;让教师有权力决定课程的基本进度,决定教学的基本方法、教学基本内容的设定、教材的选择、考核的标准和方式及安排教学时间甚至教学场所的自由。其次,要保障教师有充分的学术自由。《教师法》中有一条明确规定:“教师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什么是学术自由?其内涵是,学者应持中立的立场和独立的地位,应保障教师学术方面的言论自由和发表学术研究成果的自由。有了学术自由才有真正的教学自由。最后,教学自由的观念也要求当前的管理者认识到教学其实是一种学术活动,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弱化行政机构对教师的约束,加强教师参与学校学术事务的民主管理,尊重教师的自由。

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评价;评价指标;构建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9-0094-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国家级课题《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BLA100102)子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管理模式的研究》(批准号:GLA102037)子课题;广州增城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三批(专项)立项课题“体育有效教学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开展的研究”(课题编号:ZC1336)的阶段性成果。

一、研究目的

教学评价是为了客观、公正、及时、可靠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效果,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提供具体、准确的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基于体育课堂教学可操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鉴定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效性,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行为,使评价过程成为教师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以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增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为评价检验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体育教学评价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观察法:检验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准备情况和教学评价等评价指标。

(3)问卷法:通过问卷了解学生的体育意识、对体育课的兴趣及对体育教师教学的满意程度等。

(4)访谈法:通过与教师或学生访谈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意见,了解教师对于教学的设计思路或创新理念。

三、构建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1.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设计。

(1)评价指标体系。

①评价指标是根据一定的评价目标确定的、能反映评价对象某方面本质特征的具体评价条目。指标是具体的、可测量的,是行为化和操作化的目标,是可以通过对客体的实际观察获得明确结论的。评价指标只能反映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的某一个方面。

②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对评价对象整体指标或具体指标的系统化的、具有紧密联系的集合反映,是由不同级别的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逻辑结构形成的有机整体。它是衡量教学评价对象发展水平或状态的量标系统,在教学评价方案中处于核心位置。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反映的是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的全部。

(2)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同时还是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因此,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所关注的重点在于教师所有的教学行为,包括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结果和教学评价,其权重由专家组(增城市中小体育教研会9位资深的中小学高级教师组成专家组)鉴定分配(见表1)。

从表1的权重分配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准备和教学评价四个一级指标中,权重值排第一、第二位的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两项指标,分别为:0.263和0.262,相差只有0.001。教学准备和教学评价则分别以0.247、0.228排第三、四位。说明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通过教学所取得的效果是最重要的指标,而教学的效果应该是由教师的教学行为引起的,是教师教学成果的具体体现。要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更全面的评价,教学准备和教学评价二个指标也不容忽视。

2.教学评价的主体。

(1)领导评价:以学校领导为主体的评价一直是教师评价的主流,是学校管理的一种手段,最具权威性。然而,这种单向的,以优劣认定为主的评价,缺少与被评者的讨论交流。

(2)专家评价:由专家从专业的角度对教师进行评价,其意见对教师应该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但专家意见往往会受其权威性的影响,使教师只能被动接受或采纳。

(3)学生评价: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其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感受至深。目前,学生“评教”活动已经成为评价教师的主流,一些学校甚至完全以学生的评价结果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可以采用直接打分、开座谈会、调查问卷、征求意见等方式对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述评、教学效果等工作表现作出评价。

(4)教师评价:教师之间了解至深,能就教师的业务能力、专业水平以及工作表现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特别是在认定教师业务水平时,教师的评价意见更具参考价值。

(5)自我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是教师依据评价标准,对照自己的工作表现来评价自己。自我评价能激发教师的自我意识,产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评价主体。但是评价和个人利益相联系时,教师的自我评价容易出现偏差。

四、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应用程序

1.课前准备阶段。对于一节课的观察评价,往往不能了解被评价教师的整体教学设计。因此,评价者根据评价要求在课前检查教师的教学准备状况。检查分为两个环节,一是检查所有的教学文件和场地设施的准备情况,二是请被评教师以说课的形式介绍教学的基本思路,从中了解被评教师的教学整体设计和教学策略。

2.实际观察阶段。

(1)实际观察,做好记录。①文字实录: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②文字选录:根据主讲人的优势、课堂的特色、存在的问题而记录,也可根据听课者的需要而记录;③录像实录:选用摄像机录制,记录全过程。

(2)实际观察,关注过程。①关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等课堂教学的常态因素;②关注师生的情感交流、身体活动中的偶发因素、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学生认知的主体参与意识、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价值观等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因素;③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身体活动的积极程度、运动负荷等。

3.评价阶段。

(1)自我评价:被评价教师以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和评价标准,指导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以客观、求实的态度对待自我评价,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自己教学活动,这样才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评价者的评价:评与被评教师通过面对面的交谈对话以及交流、讨论、反思,对被评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综合分析,肯定优点,对存在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的建议。

(3)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可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对照评价,也可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技能掌握等指标可采取相应的测量、测验进行评价等。

五、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可操性检验

从2013年3月起开始在增城市中小学推广使用,通过近一年的实践操作后,为全面了解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反馈意见,以调研方式,走访了增城市各中小学200位一线中、高级职称的体育教师,以此进一步了解评价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并对本评价方案按很合理、易操作;较合理、较易操作;一般、不易操作;不合理、难操作;很不合理、很难操作等五个等级进行评定(见表2)。

从表2的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认为有效教学评价方案很合理、易操作或比较合理、比较易操作的占87%,说明了有效教学评价方案被大多数教师所认同。但仍有11.5%的教师认为一般、不易操作,1.5%的教师认为不合理、难操作,这一意见也值得我们认真考虑。

六、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能以教学为主导,内容全面、科学,评价标准可操作性强,便于评价实施。同时,还充分关注到了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对教师教学设计起引导作用,有推广应用的价值和可行性。

(2)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指标选择与确立非常明确,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规范常规教学,有利于促使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3)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能使教师明确评价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了解评价的方法和手段,教师获得自我评价能力的同时,也能掌握对学生评价的方法,有利于教师的发展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建议:

(1)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没有确定评价实施的阶段,所进行的评价实际上属于终结性评价,为了更有效地促使教师发展,需加强形成性评价予以指导教师的教学改进。

(2)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在应用时要强调体育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诊断和反思,注重学生的信息反馈,善于听取多方的评价意见,从多种渠道获得改进教学行为的信息,这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3)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不仅仅是为了发现教师在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和不足,更重要的是为教师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确立发展优势,引导和激励教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红.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可操作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8).

[2]曾庆涛.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5).

篇5

(一)对评价目的的认识存在偏差。目前许多教师和学校领导都认为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鉴定和考核。有的领导把取得教师评价的结果看成教师评价工作的结束。并没有认识到教师评价其实就是为了反馈教师工作的效果,进而作为促进教师改进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而仅仅把它作为一种管理手段。甚至有的学校把对教师的评价仅看作奖金分配及晋升职称的主要依据,因此因为受利益驱动,部分教师为了取得好的评价而走歪门邪道,而不去反思自己的教学。

(二)评价制度结构上存在严重的不合理。首先,从结构上来看,目前主要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的、鉴定性的评价。经常依靠办公室、教室外边的走廊、校园里的道听途说或者偶然见到的现象下结论。缺乏正确、准确、客观全面而又有效的标准,带有较大的随意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较差。这种结构简单、信息传递方向单一的评价系统,不可能充分调动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缺乏教师的参与。评价时当事人也就是被评价教师一般没有在场,反馈信息时也过于笼统,往往是即便年年搞评价,教师们也不知道自己的弱点与强项在哪里。

(四)缺乏建设性意见。有的学校主管教学领导,只是提出批评意见,而不能提出可供参考的有价值的建议,评价过后也不召开教师会议讨论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把教师评价看成一种可以敷衍了事的任务。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现在的教师评价制度及过程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二、如何完善教师评价制度

(一)明确评价目标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首先,必须明确教育评价的目的主要是导向、激励、改进教师的工作。通过评价过程的反馈、调控的作用,促进每个教师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促进学校的领导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校教师的素质及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确立教师评价的正确依据。正确的依据应该是:教师的教育价值观、预期的教育目标、社会的反馈、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反馈等。其中包括:教师的师德水平,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水平,教师的工作能力及水平,要具有管理学生群体的能力,教育教学工作研究和教育科研能力,教师的工作业绩。在以上几项评价依据中,尤以师德和教学能力为重。

三、制定合理的评价方案

(一)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师自评能促进教师自我反省,进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发展。每个教师可根据自己教育教学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两个方面的内容,以及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找出自己的发展优势和不足,然后把拟定出的改进要点和改进计划,形成一个教师自我分析评价表。

(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首先要打破"师道尊严"的局面,让自己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然后,通过学校管理者向学生定期召开学生评价教师的座谈会,作为定性评价;与此同时,教师自己还要不定期地召开学生专题座谈会,作为灵活性、过程性评价;学校还可以在校内设立学生评价教师教学专题信箱。也可以设计学生调查问卷,让学生通过纸面答卷的形式,完成对教师的评价。

(三)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学校管理者在操作评价的过程中,首先要参与教师对教师的评价,与教师个人单独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校管理者要肯定教师的优势,指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可以改进的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四、发挥教师评价制度的作用提升学校管理质量

(一)正确的导向。给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激励功能。能够激起干部,教师发扬优点,促进人们工作的主动性与热情,激励人们将全部精力投入工作,学习。

(三)鉴定功能。成功的教师评价制度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有助于确定教师是否需要及需要接受怎样的培训、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和教师间的交流关系等等。

(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师评价活动。

(五)做好评价后的及时反馈。尽可能多方面收集有建设性的建议并及时反馈给教师。

总之,对教师的评价最终是为了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提升学校管理质量,促进学校更好地办学,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让学校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

篇6

关键词: 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 实施现状 调查研究

高校公共选修课(简称公选课),是指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为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以拓宽学生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素养为目的,集结全校各个学院的特色教学课程,在专业课和通识必修课之外开设的全校性的、面向全体学生的自主选择课程。[1]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分为专业课、基础课两大类,分别承载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内容,基础课分为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从各类课程承载的培养目标的关系看,公共选修课是高职院校进行素质教育和职业关键能力培养以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阵地。[2]然而,在现实的职业教育实践中,由于机制、师资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没能很好地发挥其应然价值。[3]加强公选课的建设,充分发挥公选课的作用,对于目前正在加强内涵建设的高职院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以江苏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进行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以发现高职院校公选课实施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对公选课的需求,为学校完善公选课建设提供对策及建议。

一、调查设计

(一)方法与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全校7个学院2011级、2012级选修过公选课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制订包括调查试测、调查时间、调查方式、调查地点、调查注意事项、调查员安排等内容的详细的调查实施计划。

(二)目的与内容

通过调查,分析公选课实施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对公选课的需求,提出完善公选课的对策及建议。为了全面了解选修课的实施现状,问卷采用综合型的,以封闭式问卷为主,加上若干开放式问题,问卷答案单选和多选相结合。在初步确定问卷内容后先进行测试,试测后进一步修订并最终确定调查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对公选课教学的评价(教学质量总体评价、教师课堂纪律管理、教学态度);对公选课的学习状态(选课情况、到课情况、听课情况、听课效果);对公选课的认识(政策了解、选课依据、选课目的、选课作用、互补选课的必要性);对公选课的需求(开设时间、任选课类别、艺术限选课、开课老师、上课方式、考核方式);对公选课的意见和建议。

二、结果与分析

问卷调查在2013年学期结束前一周的某天晚上分院系分时段开展,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调查共发放问卷786份,回收736份,其中有效问卷704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3.6%和95.7%。被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统计见表1。

表1 被调查学生性别、年级、院系分布表

在选取有效问卷后,运用spss18.0录入有效数据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选择频数统计。

(一)对公选课教学的评价

27.8%的学生对公选课教学质量很满意,47.9%学生对公选课教学质量较满意,满意率为75.7%;教师认真管理课堂纪律和教学认真度满意率分别为78.6%、82.7%。见表2。

表2 对公选课教学的评价

(二)对公选课的学习状态

47.9%的学生没有选到自己想选的公选课;29.8%学生不能正常出勤;课堂上57.4%的学生没有认真听讲,看其他书或做其他作业、玩手机或听音乐的学生居多;上课后,61.6%的学生觉得学有所获,38.4%的学生觉得浪费时间或没什么感觉等。见表3。

表3 对公选课的学习状态

(三)对公选课的认识

学校公选课要求修满4学分,艺术限选课、任意选修课各选2个学分,仍有5.3%的学生不了解选课政策;学生选课目的有一半以上是出于主观需求,但也有42.8%的学生是出于学校的规定,如果学校没规定他们就不会选上公选课;学生选课依据大多的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占51.1%,其次是看课程是否能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对于选修课的作用,比较多的学生认为能发展兴趣、培养个性,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学校公选课的互补原则,有74.3%的学生是认同的,觉得有必要,可以拓展不同学科的知识。见表4。

表4 对公选课的认识

(四)对公选课的需求

学校目前选修课基本都开设在周一至周五晚上,开设的任意选修课类别包括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艺术体育类、自然科学类,根据国家规定开设的艺术限选课包括8门(艺术导论、音乐欣赏、美术欣赏、书法欣赏、影视欣赏、舞蹈欣赏、戏剧欣赏、戏曲欣赏)。

62.1%的学生认为周一至周五晚上开设公选课比较合适;对于公选课的类别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点,选择艺术体育类的最多,占38.5%,经济管理类和人文社科类选择人数差不多,分别占27.3%、22.2%,自然科学类选择人数最少,占12.1%;对于8门艺术限选课,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影视欣赏,占36.9%,其次是艺术导论和音乐欣赏,分别占21.4%、18.9%,书法、美术、舞蹈欣赏只有少部分人感兴趣,戏剧、戏曲只有极少数人感兴趣;对于公选课老师的选择,51.8%的学生会选择水平高、授课精彩的老师,34.2%的学生选择很认真的老师,3.9%的学生倾向于日常考勤不严,拿学分容易的老师;学生喜欢丰富多彩的上课方式,各种教学方式选择所占比例差不多;考核方式中,学生比较喜欢的是开卷考试和根据出勤率评定成绩,喜欢闭卷考试的学生较少。见表5。

表5 对公选课的需求

(五)对公选课的意见和建议

学生认为学校公选课的不足之处主要在课程种类和课程内容的选取上,64.9%的学生认为学校课程种类不够丰富,60.7%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枯燥,另外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觉得老师上课死板、学校的选课制度不完善,29.3%的学生觉得授课教师态度不认真、责任心不强;学生建议学校从改善教学质量、加强选课指导、提供更多可选课程、完善选课系统等方面完善公选课的实施。见表6。

表6 对公选课的意见和建议

开放式问题中,学生比较多的意见和建议集中在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种类丰富的课程,完善选课系统,教师应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丰富上课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强公选课的考勤等。

三、公选课实施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学生学习状态欠佳,师生需共同努力提高公选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调查发现,学生公选课的学习状态不佳:29.8%的学生不能正常出勤,57.4%的学生没有认真听讲,38.4%的学生觉得选修课浪费时间或没什么感觉。虽然大部分学生对公选课的总体评价和对老师的教学是较满意的,但在学生欠佳的学习状态下,教师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教学效率的提高亟须师生共同努力。老师除了在教学内容、教学水平上下工夫以吸引学生听课,也要多关注课堂管理,加强课堂考勤、严格要求学生。学生既然选择了公选课,就要增强学习的自主性,认真对待自己选择的课程,使自己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二)学生选不到自己心仪课程,学校要想办法增加课程数量、丰富课程种类。

选修课应该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或有利于拓宽自己知识面的,47.9%的学生选不到自己心仪的课程,这与选修课开设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为了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学校一方面应采取激励政策鼓励老师多开课、开好课,另一方面应引进优质的网上学习课程资源以丰富课程的种类。

(三)学生仅为满足学分要求而选课,学校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公选课。

如果学校没有学分要求,则42.8%的学生不会选上公选课,学生选课目的不是主观上的需求,而是被动地接受。如此多的学生仅是为挣学分而选课,说明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公选课,学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引导,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任课老师的言传身教。任课老师在强调选修课意义的同时要提高选修课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切实体会选修课的意义。

(四)少数学生对学校的选课政策了解不到位,学校应加强选课规定的宣传。

调查发现,仍有5.3%的学生因不了解学校的选课政策导致选错课或少选课。学校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注重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效果,发挥分级管理效能,加强新生入学教育,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了解选课规定,如印发选课指南等纸质宣传材料,在选课前召开班长选课培训会等。

(五)注重实效,优化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选课需求。

选修课实施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如何解决问题并能更好地开展公选课,学生的选课需求是需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灵活安排开设时间,大部分公选课的开设时间安排在周一至周五晚上,周一至周五的7、8节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课;科学设置选课种类,根据学生的需求比例认真测算现有的课程资源比例;公选课的任课老师要认真,更重要的是授课精彩,老师的上课方式和考核方式不拘形式,可以根据课程特点进行多样化选择。

四、结语

哈佛大学原校长埃利奥说:“每个学生天生的爱好和特殊才能都应该在教育中受到尊重,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独特才能的课程,才是最有价值的课程。”[4]公选课正是这种有价值的课程。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公选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就难以提高。[5]正在加强内涵建设的高职院校要以加强公选课的建设为突破口,挖掘教师的专业特长,多开设优质公选课,同时加强对公选课的管理,充分发挥公选课的作用,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周德军,朱琼,谢维竹,常志斌,鞠建国.创新型人才培养视野下的高校公共选修课价值探讨[J].网络财富.教育前沿,2010(12):6.

[2]罗小芳.从课程关系看高职公共选修课的价值定位[J].职教论坛,2011(8):17.

[3]黄颖,何艳斌.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高职教育,2012(2):103.

[4]罗尧成.中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2.

篇7

一、家长评议活动对幼儿园及教师的促进作用

1.导向作用

家长评议中对教师工作的指标体系给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帮助教师向着这些指标而努力,是具有导向作用的。

2.激励作用

家长对教师的评议可以使教师看到自己的成就和不足,能激励教师发扬优点,避免缺点,促进她们工作更具主动性和热情,激励她们全身心投入工作。这是评议的一种心理过程,驱动教师的内部活力。因此评议活动在客观上对幼儿园、教师也起着督促作用,激励内部潜藏的积极因素的发挥。

3.反馈矫正作用

通过家长评议表的反馈,我们可以及时获得教师教育工作诸方面的信息,可以使我们客观、准确地把握幼儿园、教师的现有状况,也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幼儿园、教师工作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这样便于幼儿园与教师及时调节、及时强化、及时矫正工作的目标与方法,使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得以不断完善、改进,从而达到提高保教质量的目的。

4.鉴定作用

既然评议,必有结果。这结果对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具有一定鉴定作用。在评议的指标体系、方法是合理的、科学的、全面的、客观的情况下,评议的结果也应该相对是合理的、科学的、全面的、客观的。

所以说,家长评议活动对幼儿园、教师工作的改进与提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当我们在看到这些参考价值发挥评议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该有的现象。

二、家长评议活动存在的负面作用

1.不利于家园间的合作

部分教师因为害怕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家长留下不好的印象而影响到评价,在与家长沟通时迎合家长爱听好话、好消息的心理,采取“报喜不报忧”的策略,以至于家长不能真实、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

2.不利于教师间的协作

评议常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日常工作做得越多,跟家长联系越多的教师,招致家长的意见也越多。因此,每当遇到要向家长反映个别幼儿存在的问题或因班级工作要麻烦个别家长时,班级教师间就会互相推诿。这不仅不利于班级日常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教师间的协作。

3.容易使教师产生抵触情绪

个别教师在看到家长对自己的评价不佳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以至于出现一些极端的做法,如在以后的工作中对该家长的幼儿不闻不问等。特别是有些家长在评价中对人不对事,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所以当老师带着这样负面的心理及工作状态去教育孩子,沟通家长,谈何成长,谈何发展?

三、教师产生负面工作状况的原因

1.评议方式的不合理性

幼儿园通过发放表格让家长参与评议,形式上过于单一,而且评价的项目多为“师德修养、保教质量、家长工作等等,过于抽象笼统,很多家长在理解和认识上不够,有差异,导致缺乏正确的评价。

2.家长评议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家长素质的差异导致评议结果的差异,很多家长在评议过程中带有感情因素,往往会对与自己关系较好的教师评价高,而对与自己有分歧的教师评价低。同时,许多家L对学前教育的理解不够,在某些方面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主观性,由此作出的评价就会不太公正合理了。

3.管理者对待评议结果缺乏客观性

其实,无论是高评价还是低评价,最终都将汇总到管理者手上,而有些管理者在对待评议结果时也带上了主观色彩,对工作能力强的、年龄较大的教师,即便有不好的评价,也视若无睹,一笑置之;而对平时工作能力较弱的、年龄小的,或者有些其貌不扬的教师,就认同家长的低评价,更重要的,也对教师造成直接性后果的是管理者将这些评议作为教师受聘任教、工资晋级、职称评定、奖励惩罚等人事决策的依据。

试想,教师如果受到这样不公平的待遇,有谁会去好好工作,又有谁会全身心投入与孩子,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呢?所以,我认为,幼儿园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来使得家长评议活动更有效,更有价值。

四、对幼儿园进行家长评议活动的一些建议

1.设置形式多样的家长评议活动

(1)分期举行评议活动,内容要侧重,条目要具体

这里为什么要说分期,因为要在不同的时期设置不同的评议内容,例如:在教育教学半日开放活动之后,发放的评议内容应以教师的教学技能及班级管理为侧重点,而在学期末则侧重于教师的服务意识、家长工作、师德修养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家长正确作出判断,也可以对教师今后的工作有针对性的提高。

(2)长期开设园长信箱

如果家长对某一教师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而不想直接跟教师交流时,任何时候都可以直接将想法和建议投发至园长信箱中,通过园长向教师反映。

(3)定期邀约家长来园观察

通过定期邀约家长来幼儿园对教师一日工作进行观察,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并通过换位思考来理解教师的教育行为。

2.让家长明白幼儿园评议工作的重要性

我们要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她们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并发放、讲解评价细则,同时了解评价对于教师及幼儿园发展的意义,减少家长评价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做到公正、合理。

篇8

关键词:教师交叉培训;质量跟踪;评估机制;商贸类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05-03

一、文献综述:培训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评估是指为指定培训活动而收集信息的一个过程,其目的在于评价一个培训项目是否有价值、是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评估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估的程序和组织实施包括:评估的准备、评估的实施、评估结果的分析处理等。对培训评估的研究,其理论和操作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实践导向的阶段,19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晚期,以Kirkpatrick模型为代表;(2)过程驱动的操作阶段,时间从1980年代晚期到2000年代早期,代表性的研究是关注ROI为潮流的模型如Phillips在2003提出的ROI评估模型;(3)现在是第三个阶段,研究导向的全面研究阶段。这些研究从评估目的、标准、评估信息收集的对象、方法和指标上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论述,形成了丰硕的成果。而在具体实践中,也不断积累和发展出了很多经验可供借鉴。

(一)评估培训的主流模型及优缺点比较

1、理论渊源及评估目的差异

从评估目的出发,项目评估总体而言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两类。形成性评估旨在提供促进项目设计和发展,希望缺点,以提出解决办法。其实质是帮助形成和塑造更好完成项目质量,因此,形成性评估应当嵌入在整个系统培训过程中。总结性评估是在培训项目完成后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产生一个总结性的判断或结论,其评估的内容包括短期和长期评估。短期主要关注学习者的反应(学习者在兴趣、注意力和学习目标上的动机)和学到的知识,长期主要关注工作中的行为和企业绩效的变化。从评估的内容和主体角度出发,通常有六种常用的教育评估的方法:以目标为基础的评价、目标自由的评价、反应评价、系统评价、专业视角和半官方的方法。其中目标为基础和系统为基础的方法在评估培训中被运用的最多。由此可见,当前流行的目标为基础的评估实际上是总结性评估,而系统为基础的评估实际上是典型的形成性评估。

各种的评估培训项目的框架模型都是在上述方法的影响下提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框架Kirkpatrick,他的模型(1959)追随了目标基础的评价方法。四个评价层次为反映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而从系统视角出发,最具影响力的模型包括CIPP模型(情境、投入、过程和结果);培训有效性系统方法(TVS)以及IPO(投入、过程、产出和结果)模型。

2、评估对象、内容上的差异

在评估对象上,重点包括了受训人员和培训项目两个方面。前者关注培训是否达到提升受训者能力和绩效的目标,如当前最为流行的Kirkpatrick提出的四层次评估模型将培训效果主要集中在受训者的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四个方面。其后,很多学者如Toplis等(1993),Kaufman(1994),Philips(1996)对该模型进行部分改进。这些模型能较好的评价培训的效果,但是在培训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却无法发现问题以及采取什么方法改进培训。基于此,Worthen & Sanders提出了CIPP模型,Bushnell提出了IPO模型,Fitz-Enz提出了TVS模型,这些模型将培训项目本身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关注于评价培训前的目标、计划、资源投入以及培训过程中的组织实施以及培训后的结果等内容,这些模型强调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评估内容和目标,从而有助于从培训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评价和发现问题。

3、评估标准和方法上的差异

评估标准的选择和发展是培训评估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Wam,Bird & Rackham(1970)指出,要想使输出评估获得成功,还需在培训项目开始之前明确培训的预期目标,选择或构建好评估的标准。在针对K氏模型的四个层次评价标准: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中,有学者认为,反应好并不意味着能进行很好的学习。因此,往往在评估中有多个标准,它们反映培训的多个目的和组织目标。

有效的评估信息收集取决于科学的评估方法选取。对培训有效性的评估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在总结性评估模型中,结果层是最难评估的。有学者认为,培训结果有效性评估的两种方法:受训者行为的可观察到的变化,一是自我报告的行为检查表,二是诊断测试。或者运用实验控制组的方法进行事前和事后对比,Kirkpatrick则指出,可以通过同事进行评价。有学者进一步提出,对评估培训参与者对学习的兴趣、注意力和动机等方面的短期结果评估通常运用量表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而长期评估主要关注学习者将培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运用到工作中的情况,即学习转移的评价。而在形成性评估方面,重点对过程的评估方法包括意见反馈表、等级打分表以及对现存记录的分析等。

4、模型的优缺点分析

目标为基础的模型能帮助操作者考虑评估目标,但是这些模型没有定义实现目标的必要步骤,因此无法在获得结果的情况下采取提升培训的方法。因此系统为基础的模型在考虑整体的情境和现状时更有用,如CIPP和CIRO评估模型具有系统性、过程性和反馈性的显著特点。它们不再把评估活动看成是整个培训过程最后一环真正将评估活动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的每个环节,甚至超前于培训活动。评估过程的评价能通过提供发现和改正缺点和失误的系统从而发挥其最大影响。反馈机制提供了对培训流程的连续控制和精炼。但系统为基础的模型不能表现培训设计和评价之间的动态互动。这些模型也没有提供评价的工具。而且这些模型也没有指出评价的合作的过程,即在评价过程中人们可以充当的不同角色和责任。

(二)教师培训质量评估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教师培训在指导思想、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如英国教师培训按教师水平及需求的不同安排培训内容,认为培训、经验、资格、工作安排、晋职之间应建立一种更为紧密、更为清晰的联系。澳、新、泰三国的大学教师培训采取读学位跟班听课或自学课程,实践锻炼,参加短期讨论班和科研工作等多种培训方式。美国、日本采取在职培训与学位认可、工资晋升相结合的制度。

在具体针对教师评估的指标方面,英国师资培训咨询委员会提出了评价教师在职教育与培训的9项指标。在加拿大,教师培训的评估指标的前三位排序分别是:设计和培训的质量,发展知识、理解和技能过程的质量,培训者对培训反应的质量。国内有学者指出,针对教师培训工作本身的评估项目包括培训目标、培训教师、培训方式方法、培训内容等。在具体培训实施中,我国中小学教师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评估的指标体系则由环境与硬件准备、计划与组织安排、培训实施与管理、培训效果四部分组成,共包含17项指标、37项次级指标。

在评估主体选择和评估方法上,评估可由培训专家、培训官员、受训人、领导、同事、学生等从不同角度来评估。在操作中,评估的信息和数据获取可以通过形成评估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开展调查;组织师、生、培训基地负责人访谈;小组讨论法、跟踪研究法,获得主观和客观、定性与定量的数据。

上述关于培训规划、实施以及培训评估主体、对象、内容与指标以及方法等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际运用,形成了较全面的开展培训和评估工作的实施框架,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从我们自身培训项目的目的出发,我们的评估主要借鉴形成性的评估模型,但在具体操作中,由于培训项目的独特性,高校教师培养项目的需求分析、开展以及评估和质量跟踪在指标设计,内容选择、资料收集等方面,必须根据具体的项目特点来分析和制定。具体如表1所示。

二、高职院校涉农教学团队交叉培训实践

为了大力加强中青年教师的职业能力建设,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涉农教学团队近年推出交叉培训。青年教师交叉学习培养计划,旨在利用学院智力条件优势,让青年教师通过跨专业涉农培训,进一步拓展思维,开阔视野,提升综合素质,促进科研和教改研究。

综合叉培训采取全校范围内选课,由各领域专家联合授课的“拼盘式”教学组织、集中授课等形式进行。专业或研究范围主要涉及农业经济、连锁经营管理、创业创新、电子商务、农产品营销、品牌建设、项目申报等方面。

三、多主体、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跟踪评估体系

(一)全员参与质量跟踪和评估

借鉴360度的培训质量跟踪方法和评估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针对我们开展的综合叉培训情况,质量跟踪和评估会涉及课题组、学校人事处和各人事科、课程讲授的教师、参加培训的教师等多主体从不同角度参与评估。评估对象包括接受培训的教师、交叉培训项目过程本身。其中,讲授教师的评估主要针对参加培训的学员教师,其他主体的评估对象则主要涉及到培训项目的各个方面。而培训质量保障的主体范围则更广,除了学校人事处、课程负责人外,还包括相关主管领导等。

(二)运用多种方法,全方位全程质量跟踪与评估

我院的综合叉培训的质量跟踪和评估中,针对培训中、后评估,评估内容涉及到被培训对象和培训项目等。其中针对被培训教师主要包括到课率、通过率和对培训的态度、培训后的效果等方面;针对培训项目本身包括培训目标、培训组织管理、培训教师、培训方式方法、培训内容等。质量跟踪过程则包括了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的各个环节。整个质量跟踪和评估主要通过茶话会、座谈会、培训的记录与总结、意见和建议、问卷调查与统计等方法实施。培训质量跟踪和评估的方法和内容上实现了主观和客观相结合,过程和结果相结合。

(三)多层次培训质量制度保障与提升

1、交叉培训前的责任和协调机制

涉农教学交叉培训计划由人事处总负责,各开课系部领导负责。协调落实各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性涉农交叉课程选课、开课计划,协调授课环节的相关事宜以及研究教师交叉学习的其他相关政策。同时,每门课程建立了课程负责人制度,负责该课程的具体授课教师安排、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内容统筹和衔接等事宜。

2、交叉培训中的联系人制度

我们提出课程班联系人制度。联系人负责学员的考勤和日常管理。联系人随同学生一起听课和参与学习讨论,进行事中的质量跟踪和评估。在授课过程中,联系人及时向任课教师反馈学员的意见与建议,使授课教授们能及时调整、补充上课内容,在培训过程中,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交叉培训后的课程总结和反馈交流

(1)通过建立课程负责人、课程联系人、听课学员三位互补的课程总结制度,从不同方面收集资料,获取对培训课程的满意度、意见和建议,并通过书面形式上报给学校;(2)我们还倡导并实行了课程交流制度。即课程结束时举办座谈会、茶话会以及各种形式的总结交流活动等非正式的反馈制度;(3)各课程负责人通过正式的课程调查反馈制度,反馈学员对开设的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教师的评价、意见及建议。

4、新一轮培训的改进、提升

通过培训后的总结和反馈交流,根据结合问卷调查的分析,新一轮新开设课程形成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而各课程负责人则在新一轮培训中对原开设课程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提升。(1)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提升,删除部分交叉范围小的内容,增加学员普遍需求的新教学内容,提升反应较好的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和新颖性;(2)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增加课堂讨论、实地参观或实验等新的方式;(3)结合教学内容改变教学中的教师组合。

四、“交叉培训”效果分析与建议

通过对高职院校涉农教学团队交叉培训的质量跟踪评估,我们发现:交叉学习实施以来,受到了学院青年教师的热捧,教师们对交叉培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取得了显著成效,被培训教师在访谈、总结和问卷中普遍反应,交叉学习培训,深化了教师交叉学习和科研的意识;有利于丰富知识结构,转变思维方式;有助于塑造学科交流的科研平台、提升交叉科研能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如选课目的与开设课程定位不完全一致;“拼盘式”课程组织方式与课程的系统性、衔接性存在矛盾;课程内容和时间上的限制导致全面性和重点性难以兼顾。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关于改进和完善交叉培训的反馈意见:(一)明确培训课程的定位。完善和提升培训课程的层次,进一步明确培训课程的总体定位。鼓励分类开设培训课程,完善与提升交叉课程层次;(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课程建设。明晰课程内容介绍和要求,加强授课课程教师间的沟通和协调工作;促进涉农课程内容资源共享,提供资源平台。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经营一体化,教学督导

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酒店管理学院实施了“教学经营一体化”人才模式。该模式是把课堂搬到了酒店生产性实训基地,酒店的运营过程就是教学过程,运营过程中教师就是经理,学生就是员工,边运营边教学,用教学指导运营,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完成了运营任务,既锻炼了老师,又培养了学生。教学督导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保障,有效的教学督导监控,可以序化、优化教学内容,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构建完善的教学督导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成立教学督导检查委员会

(一)性质和任务。成立酒店管理学院主任、书记直接领导的教学督导检查委员会,进行教学引导、督促、监控、检查、评价、激励、研讨和保障规范、通报情况、快速反应、建议咨询,与项目部及辅导员等协同工作,旨在保证教学、经营秩序,提升教学与经营质量以及办学水平。

(二)人员组成。酒店管理学院教学督导检查委员会由酒店管理学院领导、教学督导员和餐饮、客房、旅游项目部主任以及辅导员组成。

二、明确教学督导检查委员会工作职责

(一)承担酒店管理学院日常教学督导检查工作。

(二)依据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教学与教学管理差错和事故处理办法》《评教工作实施办法》的指导思想、工作方案和规章制度,制定教学督导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定期召开有关教师和学生座谈会,协助酒店管理学院了解教学工作的有关情况,并提出加强与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四)协助酒店管理学院监督、检查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参与教学改革的研究和讨论。

(五)进行过程性评价(含实践、实习、实训课)。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对任课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了解有关教师课堂(含实践、实习、实训)教学、教材、单元设计、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师授课手册的准备、多媒体设备实用情况、教室卫生、有无调代课手续、缺课学生人数、作业及实验(实践、实训)日监控表填写等情况。听课后要及时向授课教师反馈信息,每月将听课情况汇总,并向项目部通报情况。及时汇总听课情况,形成期中、期末督导工作报告,上交学院督导处。

(六)检查各类实习进行情况,对酒店三个实训经营场所和部分实习点进行工作检查和指导。

(七)协助学院做好考试监督和检查工作,加强考风建设。

(八)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参加有关的教学工作会议,配合系部做好其它有关工作。承担学院交办的有关教学的其它工作。

三、确立督导形式及内容

教学检查采取日常教学检查与定期教学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真正做到常抓质量不松懈。

(一)日常检查。以听课、抽查教学进度、教学秩序、学生出勤为主,依据需要定期召开教师或学生座谈会,了解与教学相关的情况。1.日常听课:指课堂教学督导。督导小组学期内要做到每位教师平均被听课不少于3人次。督导员与被听课老师要做到及时沟通交流,公平公正评价教学效果。

2.课堂检查单元设计、教师手册等实物并当堂抽查学生能力或技能的教学结果实例。

3.检查岗上实践指导教师的实践任务目标、单元设计、岗上实践指导计划、实践教学实施、日监控表的填写、毕业设计及实训效果等。

4. 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或与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个别访谈。

(二)定期检查。每学期分三个阶段进行:期初检查、期中检查、期末检查。

1.期初检查:检查时间安排在开学前1周至开学后第1周内。①检查教师教学准备工作和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检查顶岗实践教学设计,审核顶岗实践任务、教学方式方法、考核办法等设计是否合理、实用。②检查教师的前两周单元设计、教师顶岗安排。③检查教室及实践基地的开课准备情况。④检查教师出勤情况。⑤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及课堂教学秩序。

2.期中检查:检查时间安排在每学期第9至12教学周。①教师是否按课程标准要求组织教学,教学的实际进度是否与既定的教学进度相吻合。②对期中已经结课的上课学时、教学效果及考试等各环节进行检查。③组织座谈会,完成《学生座谈会评教》。调查学生对课程安排、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关爱学生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④对期中新开课的教师到位、学生上课情况进行检查。⑤重点检查校内顶岗实践、岗上辅导及校外实践学习的落实情况。⑥重点检查毕业班级的教学进行情况,检查毕业设计(实习)的计划、安排工作,检查毕业实习(设计)指导教师的落实情况。⑦检查教师和学生遵守教学纪律情况,重点针对教师擅自调课,提前下课,学生无故逃课情况进行检查。⑧教学环境及教学设施运行情况。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网上评教。使学生从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教学效果以及关爱学生六个方面对任课教师实施评价。

通过学生座谈会和学生网评反映的问题与建议及时总结并写出书面报告。

3.期末检查:对整个学期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查,对期末考核的相关安排进行抽查、监督和监控。①组织座谈会,完成《学生座谈会评教》(同期中)。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网评,完成《学生网上评教表》、《学生岗上评教表》(同期中)。③领导评价。由主管领导对教师主动研究高职教育教学理论、遵守工作纪律、完成系(教研室)交办的工作、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方面进行评价。

通过学生座谈会和学生网评反映的问题与建议及时总结并写出书面报告,反馈给任课教师,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篇10

关键词:研究生 调研样本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研究

一、文献综述

鉴于对教师进行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价的重要性,本文在收集、阅读国内外相关书籍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教师绩效评价办法,针对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中可量化的部分,我们在借鉴参考文献中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合理部分,同时归纳总结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现实行的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制作了一套新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希望能够对我校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提供借鉴。针对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可量的部分,谢博基于发展性评价制度建立的教师评价主要是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目标,且评价主体覆盖了从上到下的所有人群;在指标确立方面采取了讨论商议的办法;在指标取值方面,推崇采取模糊区间打分评价。徐爽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信度检验、效度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一系列研究表明高校学生优秀教师观包含教学效能、道德修养、师生互动、志趣情怀、仪表活力、师德品质共六个因素,不同类型高校学生在优秀教师观的六个因素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高校教师与高校学生在优秀教师观的五个因素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在结合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我们又制定了一套评价指标,并根据其设计了调查问卷,对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硕士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汇总分析问卷内容,寻找到学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形象,从而对教师的绩效评价体系改革提供参照。

二、关于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分析

1.高校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教师具备的道德品质维度各选项得票情况及比例如表1 所示。

表1道德品质选项得票明细表

选项

得票

A.为人师表,家庭和睦

21

B.道德高尚,人格健全

27

C.协作精神,富有爱心

9

D.尽职尽责,无私奉献

20

E.耐心友善,言行谦逊

20

F.平易近人,理解学生

28

G.处事公正,平等对待学生

25

H.对学生多一些安慰鼓励

7

I.关心学生前途

20

J.诚实正直

11

K.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16

合计

204

统计数据说明:研究生认为可以反映一名优秀教师的道德品质的指标中,最关注“F.平易近人,理解学生”、“B.道德高尚,人格健全”、“G.处事公正,平等对待学生”和等指标,其次还关注“A.为人师表,家庭和睦”、“D.尽职尽责,无私奉献”、“E.耐心友善,言行谦逊”、“I.关心学生前途”等指标。上述指标的得票率达到78.91%,超过70%,更能代表评价高校教师个人能力所需的主要信息。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1)一个平易近人、处事公正、理解学生的老师更容易与学生相处,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在课堂理论学习和课外实践中帮助学生,研究生也不例外;(2)教师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引导者,只有道德高尚人格健全的高校老师才能为研究生引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结论:通过对上述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分析,我们建议将上述七项指标纳入高校教师道德品质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可参考其得票数进行确定。

2.高校教师的个人能力

反映教师个人能力维度各选项得票情况及比例如表2所示。

表2个人能力选项得票明细表

选项

得票

A.教育理论知识扎实、较高的学科专业知识

39

B.教学经验丰富

12

C.不断更新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和最新的动向

29

D.讲课生动、互动性强

23

E.讲课内容正确、熟练;思路清晰、要领清楚、重点突出

34

F.具备操作现代教育手段能力

7

G.较好的教学启发能力

20

H.良好的与学生沟通能力

18

I.板书工整,简练易记

1

J.具备科研创新能力

10

K.优秀的核心课程设计

8

L.兴趣广泛,能引领时代潮流

5

合计

206

统计数据说明:研究生认为可以反映一名优秀教师的个人能力的指标中,最关注“A.教育理论知识扎实、较高的学科专业知识”、“C.不断更新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和最新的动向”、“E.讲课内容正确、熟练;思路清晰、要领清楚、重点突出”、“D.讲课生动、互动性强”、“G.较好的教学启发能力”等指标。上述指标的得票率达到70.39%,超过70%,更能够代表评价高校教师个人能力所需的主要信息。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1)研究生对老师的教学能力和自身的理论知识有更高的要求;(2)在知识高速更新换代的时代,高校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走在科学前沿,才能够给高校研究生带来新颖的思想;(3)研究生具备很强的独立思考和洞察能力,高校教师授课只有达到内容正确、熟练;思路清晰、要领清楚才能满足高校研究生的需求;(4)部分高校研究生关注DG指标,因为合适的授课技巧能够提供老师的上课质量。

结论:通过对上述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分析,我们建议将上述五项指标纳入高校教师道德品质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可参考其得票数进行确定。

3.高校教师的心理素质

33教师心理素质维度各选项得票情况及比例情况如表3所示。

表3心理素质选项得票明细表

选项

得票

A.职业素养

36

B.科研精神

15

C.处事原则

15

D.聪慧品质

8

E.诚信态度

11

F.求实作风

6

G.个人魅力

12

合计

103

统计数据说明:研究生认为可以反映一名优秀教师的心理素质的指标中,最关注“A.职业素养”、“B.科研精神”、“C.处事原则”、“G.个人魅力”等指标。上述指标的得票率达到75.72%,超过70%,更能够代表评价高校教师心理素质所需的主要信息。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1)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每个教师工作所必需要有的条件。一方面,教师道德对教师具有自我激励作用。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的职业素养对学生道德意识、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2)高校研究生会接触导师的一些科研项目,高校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科研精神才能够更好的指导研究生学习;(3)高校教师的处事原则和个人魅力是获得学生认可和学习的重要方面。

结论:通过对上述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分析,我们建议将上述四项指标纳入高校教师心理素质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可参考其得票数进行确定。

4.高校教师应持有的教学态度

3.4教师教学态度维度各选项得票情况及比例情况如表4所示。

表4教学态度选项得票明细表

选项

得票

A.充分备课

18

B.无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

11

C.上课认真,不应付

29

D.治学严谨

17

E.解答学生问题时耐心细致

32

F.能听得进学生意见

20

G.对学生要求严格

3

H.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19

I.具有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

11

J.耐心辅导,认真批改作业

9

K.指导学生,因材施教

34

合计

203

统计数据说明:研究生认为可以反映一名优秀教师的教学态度的指标中,最关注“A.充分备课”、“C.上课认真,不应付”、“E.解答学生问题时耐心细致”、“F.能听得进学生意见”、“H.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K.指导学生,因材施教”等指标。上述指标的得票率达到74.88%,超过70%,更能够代表评价高校教师教学态度所需的主要信息。

上述调查结果验证了:(1)授课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的最重要途径,教师上课的水平和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果;(2)教师对学生课后问题的态度将影响他们对课堂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还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3)高校研究生的思想和学习方式具有很强的独特性,所以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

结论:通过对上述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分析,我们建议将上述六项指标纳入高校教师教学态度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可参考其得票数进行确定。

5.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方法

教师教学方法维度各选项得票情况及比例情况如表5所示。

表5教学方法选项得票明细表

选项

得票

A.具备广博的教学技术和方法

20

B.讲课有条理,清楚易懂

27

C.能调节活跃课程气氛

12

D.讲课的深度和广度符合大学生要求

23

E.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9

F.注重授课质量和学生接受效果

19

G.注重课内外交流和讨论,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19

H.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相关环节(答疑、练习等)

7

I.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等)

8

J.进行理解性教学,揭示相关知识点的内在原理

22

K.确保学生参与,营造一个秩序井然的学习环境

6

L.注意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15

合计

197

统计数据说明:研究生认为可以反映一名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指标中,最关注“A.具备广博的教学技术和方法”、“B.讲课有条理,清楚易懂”、“D.讲课的深度和广度符合大学生要求”、“E.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F.注重授课质量和学生接受效果”、“G.注重课内外交流和讨论,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J.进行理解性教学,揭示相关知识点的内在原理”等指标。上述指标的得票率达到75.63%,超过70%,更能够代表评价高校教师教学方法所需的主要信息。

上述调查结果验证了:(1)讲课有条理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楚内容的整体思路,教师授课清晰易懂能够让学生更加快速牢固的掌握知识;(2)合理的知识面和知识深度,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果,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结论:通过对上述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分析,我们建议将上述七项指标纳入高校教师教学方法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可参考其得票数进行确定。

6.高校教师的课后指导

教师课后指导维度各选项得票情况及比例情况如表6所示。

表6课后指导选项得票明细表

选项

得票

A.关心学生生活情况

12

B.布置作业讲究精简

11

C.参与学生课余活动情况

7

D.接受学生教学反馈,完善教学方法

32

E.课后创业大赛活动和论文引导

22

F.指导学生实习和社会调查

18

合计

103

统计数据说明:研究生认为可以反映一名优秀教师的课后辅导的指标中,最关注“D.接受学生教学反馈,完善教学方法”、“E.课后创业大赛活动和论文引导”、“F.指导学生实习和社会调查”等指标。上述指标的得票率达到69.91%,超过70%,更能够代表评价高校教师课后辅导所需的主要信息。

上述调查结果表:(1)完善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接受学生的教学反馈,能够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2)高校研究生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结论:通过对上述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分析,我们建议将上述三项指标纳入高校教师课后辅导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可参考其得票数进行确定。

7.高校教师的教学效果

教师教学效果维度各选项得票情况及比例情况如表7所示。

表7教学效果选项得票明细表

选项

得票

A.教材和学习材料选用适当,对学生学习帮助大

11

B.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照本宣科

28

C.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所提高

16

D.能教授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17

E.能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8

F.教学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为人处世

19

合计

99

统计数据说明:研究生认为可以反映一名优秀教师的教学效果的指标中,最关注“B.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照本宣科”、“C.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所提高”、“D.能教授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F.教学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为人处世”等指标。上述指标的得票率达到80.8%,超过70%,更能够代表评价高校教师教学效果所需的主要信息。

上述调查结果表:(1)以理论学习为主的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高校研究生自我提升的要求了,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成为他们对教师的一个重要的关注点。(2) 除了提升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外,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中如何正确的为人处世对于高校研究生也成为高校研究生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结论:通过对上述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分析,我们建议将上述四项指标纳入高校教师教学效果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可参考其得票数进行确定。

8.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

作为教师首要任务维度各选项得票情况及比例情况如表8所示。

表8首要任务选项得票明细表

选项

得分

A.教书育人

41

B.科学研究、发表文章

1

C.社会服务、承接项目

2

D.文化传承

9

合计

53

统计数据说明:研究生认为可以反映一名优秀教师的首要任务的指标中,最关注“A.教书育人”指标。其得票率达到77.36%,超过70%,最能够代表评价高校教师首要任务所需的主要信息。

上述调查结果表:高校是培育人才的组织,高校教师更是培育人才的直接主体。高校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国家人才整体的素质。所以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任务。

结论:通过对上述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分析,我们建议将“A.教书育人”指标纳入高校教师首要任务指标体系中。权重可参考其得票数进行确定。

参考文献

[1] 王志华.大学生心目中优秀大学教师的标准[J].教育学报,2008:61-63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2014:3-11

[3] 谢博.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23-27

[4] 徐爽.高校学生优秀教师观的调查研究[D].重庆大学,2009:8-21

[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滚动资助暂行办法.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