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师范文
时间:2023-03-25 14:08: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教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我就是从今年暑假才开始看家教的
一开始觉得剧情很无聊,但是看下去以后逐渐被故事发展和角色设定所吸引(好吧我不否认因为有我喜欢的类型=v=)
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这方面是没有绝对的
如果感兴趣,就去看看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这个家教叫汪娟,姐姐上初三的时候她就在姐姐家教的英语,现在放暑假了,她到我、姐姐还有王子玉家教三个人。
她来这里,真是不麻烦不麻烦,根本不用心呢。除了晚上在我家睡觉和每个星期的二、四、六要教我两个小时之外,基本上就在姐姐家了。她才二十三岁,基本上就像是我们的朋友一样,而且一点脾气也没有『基本上基本上,不能一点火也不发啊。』,很好相处的。
如果是她来我们家是有百益而无一害,那你可就是大错特错了。对我来说,她来的最大的害处就是每天晚上从八点到十点都要看书啦,最大的好处就是十点到十二点都可以看电视啦。
现在姐姐可高兴啦,我每天晚上都要去打球,她就乘机不看书。哼哼哼,这下子坏死啦。每天王国骏来找我打球,我就溜出去啦,可是回来的时候,发现姐姐就在自己家里看电视『如果我说我和我姐姐住对门你信吗?』。
好吧,我玩到现在,让姐姐看书也不对哈。
篇3
首先,新市民家庭教育理念对子女的影响。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新市民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农村发展正面临改革突变阶段,很多农村进城上楼,逐步脱离了农村,在城市里“俺家”,继而最终与城市发展、城市生活逐渐相融。其家庭教育理念,也在多少受到城市教育的影响,比如重视早期教育,对孩子成长方面顺其自然,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科学性。但在接受城市教育理念的同时,也逐步调整或者抛弃自己原有的家庭教育方式。虽然这有利于新市民孩子更好融入城市生活,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意味着教育出现了一定的动摇。毕竟城市教育潮流有一个最根本的特征,那就是盲从、跟风。而有这种教育思想,再加上对孩子的一种补偿心理,从而导致孩子在学校里会盲目攀比,不仅比吃、比穿,还比玩具、手机,等等,从而导致孩子爱慕虚荣,过分贪图享受,成了家庭消费的主力。当然,新市民的心态可以立即,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赶上城市孩子的生活;但这在一定程度给他们带来了压力,不仅仅是经济的压力,更多的是心理攀比失衡后的压力。因此,新市民往往会给孩子购买各种乐器、上兴趣班,有条件的家庭甚至还专门聘请家庭教师。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孩子个人素质发展,但却束缚了孩子只有发展的空间,缩减了孩子快乐游戏的时间,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孩子与同龄人交往的权利。这给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其次,新市民家庭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所谓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包括抚养与教育等。对于新市民来说,他们已经在城里落脚,其家庭教育理念也已经得到极大改变,不意识到男女一个样,而且还认识到生二胎给家庭带来的压力。因而新市民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由此带来的是,新市民父母对孩子的陪伴时间自然也增多,这一方面增进了新市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在陪伴过程中,有家长会带孩子去郊游,或者去参观博物馆,等等,也有家长与孩子一起做搜共等等。这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然而也有一些家长缺乏主见,在陪伴孩子过程中对孩子言听计从,过分溺爱,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自然,新市民家庭亲子关系平等化,亲密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新市民家庭逐步形成民主、平等的氛围。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孩子有利于形成活泼的性格,能够拥有广泛的兴趣,以及自信心,这对孩子终身发展有很大帮助。同时,新市民往往都是经过奋斗才到城市里落根,因而比别人充满了更多的艰辛,最然对孩子有的也是一种代偿心理,这会在无形之中给孩子养成一种特殊心理,往往会在心理上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别人合作的精神。这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因而作为新市民父母,在正确摆正自己位置的同时,更要处理好亲子关系,确定基本原则,这样在搞好亲子关系的同时,还能教育好子女。
篇4
一、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缘起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目前,国内学者对教养方式的用词并不严格,有的学者使用“抚养方式[1]”、“养育方式[2]”,有的学者用“教育方式[3][4]”,甚至使用同一种研究工具的研究者之间也出现分歧。笔者认为,抚养方式与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关注点不同,前者主要侧重家长对儿童的生理保育,后者侧重家长作为社会文化的直接执行者对儿童价值观念、态度体系和社会规范的传递与教导。其实,家庭教养方式是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这种互动的结果不仅从父母对儿童的生理养育活动中体现,而且从父母对儿童行为规范的传递中体现。儿童一出生,首先是作为一个生物个体而存在,其最基本的生存和身体健康离不开父母和成人长时间的精心护理、照料。与此同时,他又开始了由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转变的社会化过程,这意味着儿童需要不断学习知识、技能,逐渐掌握社会规范,最终适应社会生活,这一切同样离不开父母和成人的引导、教育。因此,将Parentingpattern这一英文中表示父母教养行为特征概括的短语译成“教养方式”最贴切,它全面地涵盖了上述两个同时进行的层面。我国学者缪小春早在其英文译著《儿童发展与个性》中采用了“父母教养”的说法。从字面看,教养方式既有抚养之意,又兼具教育职能,恰当地反映了家长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充当的角色。
家庭教养方式之所以成为现展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与心理学对人的社会化研究有密切关系。一个具有自身独特性的儿童如何形成同其所处文化中的大多数人相类似的情感和行动的所有那些过程,即社会化,被视为儿童发展的核心。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许多群体或作用力在不同的时间通过不同方式对儿童发挥影响。对个体发展的早期而言,家庭承担了主要的教养职责。虽然家庭的教养活动自婚姻家庭在历史上产生以来就早已有之,但科学的教养方式的研究却受到人们的儿童观及儿童发展理论的极大影响。
在西方,19世纪以前,社会还不存在关注儿童需要的观念。儿童的存在是否有意义取决于他们是否能使成人快乐,当父母无力照顾孩子,他们就会被遗弃。19世纪的北美殖民地,儿童不仅需要承担无穷无尽的家务劳动,而且必须服从父亲这一家庭主要权威。不服从被认为是有罪的,要遭受惩罚。传统和宗教影响着儿童教养活动。随着社会向前发展,人们对待儿童的方式有了一些改善。这一方面归功于洛克、卢梭和裴斯泰洛齐作品的传播,另一方面归功于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的思想的影响。洛克的白板说鼓励父母和教师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最适宜的经验,他的观念仍对当代儿童教养产生影响。卢梭认为儿童需要自由成长,受他思想影响的裴斯泰洛齐强调了母亲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重要性。心理学家霍尔坚信,天性良好的年幼儿童,如果不被过多指导,能够自然成长为有自控力的个体。虽然19世纪末人们赞成父母的爱和感情对形成儿童人格的作用,但20世纪一开始,奖励和惩罚的原则被大力倡导。儿童的教养遵循着严格的时间表,母亲被告知要期望孩子的服从,不理会孩子发脾气,限制他们的身体活动等等。进入20世纪20年代,华生的行为主义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出现,并对儿童社会化过程及家庭教养产生重大影响。两者都相信个体的早年生活对随后发展的重要性。华生从刺激反应的理论出发,相信儿童生活早期稳定行为的重要性。他认为良好的行为必须从一开始就形成条件反射;弗洛伊德则相信有害的早期经验会伤害儿童的发展,儿童的个性成长不能被抑制,需要让儿童表达而不是抑制情绪。20世纪40年代起,儿童的养育观念发生了变化,父母被鼓励要让儿童快乐,让他们感受到爱,鼓励儿童学会自制。
这些观念的变化及理论的产生对社会化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长远而广泛的影响[5](p.324)。学者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儿童的教养活动影响着儿童的行为。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研究者们通过对各种教养情境的大量观察,运用实证法构建起了关于教养方式的种种观点。20世纪40年代,Baldwin从事了一项儿童发展的研究,涉及的儿童年龄跨度很广,从出生直至儿童晚期。在这项研究中,他访谈了许多父母,并多次观察了他们与儿童在家庭中的互动。1948年他在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了民主——控制这两个主要的教养维度,并认为它们在所研究的家庭中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此后,1957年,Sears,Maccoby和Levin等人进行了一项涉及近400个家庭的研究,研究者向母亲提出诸多问题,涉及孩子在家中的行为表现,母亲对孩子哺乳、排便训练、纪律管教等方面[6]。通过与母亲的访谈,研究者们认为教养方式可以被描述为限制的和允许的,这些教养方式影响着儿童的行为。这以后,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作为儿童社会化的最重要的动因,它们如何影响和塑造儿童的行为便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发展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早期研究
在儿童社会化的早期研究中,父母对儿童的单向影响观渗透在学者们的研究思路中,他们努力寻求父母决定儿童的教养维度或模式。西方心理学家研究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时,采取了不同的研究取向。
一种取向是,从父母教养行为的维度入手,探讨某一行为维度或行为维度下具体的教养方法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如西蒙兹从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两个维度区分父母的教养行为,进而指出,如果父母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孩子倾向于顺从、腼腆、被动、缺乏自信心;如果父母接受孩子,则孩子情绪稳定,兴趣广泛,行为更符合社会的要求[7]。由于接受——拒绝实际上反映了父母与儿童的情感关系,支配——服从反映了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因此,众多心理学家开始研究父母对儿童的情感、父母对儿童具体的控制形式与儿童社会行为的关系。如霍夫曼和亚龙,劳顿,韦克斯勒等研究发现,温暖对儿童社会化进程所起的作用是十分积极的,它会促进儿童道德感、成就感、良好社会适应和利他行为的发展。再如,霍夫曼研究了惩罚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他指出,父母使用强制方式,包括对儿童体罚、冷漠地拒绝、剥夺儿童的某些权利以及威胁等,会阻碍儿童对道德规范的内化,也会降低儿童良知的发展;父母使用心理惩罚形式“爱的收回”,对儿童表示失望,孤立、不理睬儿童等,会使儿童产生过重的内疚感,刻板而非灵活的遵守社会行为规则[8]。
另一种取向是将家庭教养方式类型化、模式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鲍姆林特的研究,她从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度以及父母的教养四个方面来评定父母的教养行为,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三种[9]p.457。与专制型、宽容型家庭相比,权威型家庭的孩子是成熟的、独立的,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7]。鲍姆林特的研究揭示,儿童的个性形成并非由父母的某个行为维度决定,而要受到父母整个行为模式的影响,可以根据不同父母的教养类型而对限制作不同区分。权威型父母和专制型父母都对儿童加以限制,但前者的限制是“严格而合理的”,后者的限制却是“无目的、不合理甚至惩罚性的”,因而限制对儿童社会化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不少心理学家的研究都支持鲍姆林特的结论,如韦克斯勒指出,在权威型家庭中使用“爱的收回”会对儿童的社会化起积极作用,而在专制型家庭中使用则起到相反作用,这与使用这种方法时是否适度有关[8]。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前一种研究取向注重具体的教养行为,却忽视了同一教养行为与不同家庭环境结合的不同作用;后一种研究取向试图对父母的教养行为作特征概括,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前者的不足。两者的结合研究清楚地表明,具体行为维度并不孤立地对儿童社会化起作用,只有将它们与父母整体的教养行为模式或类型结合,才能真正揭示出它们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时期,日本心理学家诧摩武俊也研究了母亲的教养态度与孩子性格的关系,其结论与西方学者的结论比较一致。
(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出现了新的进展,学者们开始探求教养方式背后的影响因素,将教养方式的研究从表层推进了一个更深的层面。这首先是基于实践和应用的需要。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者而言,揭示了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指导父母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促进儿童的发展。而探讨制约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为心理学家的指导和帮助提供了依据和策略。其次,推动研究进展的更直接的动力来自社会化进程双向模式的兴起和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的提出。它们促使学者们走出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单向研究的圈子,尝试将父母特征和儿童特征都纳入教养方式体系,并将教养方式放入更大的背景中加以考查。
这期间,国外学者既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社会经济地位及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等家庭系统以外更广阔的层面出发,又从家庭系统内部的一些因素,从儿童特征入手,较全面地探讨了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的影响因素。如,巴斯顿的研究发现,美国、法国和日本这三个国家的母亲对儿童注视他人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在集体价值取向的日本,母亲鼓励并引导孩子注视他人的行为;而在个人价值取向的美国和法国,母亲对儿童注视他人的行为没有明显反应[10](p.114)。又如,Chamberlin(1974)、Lytton(1980)及Minton和Levine(1971)等的研究证实,白人中产阶层的父母更多地对儿童使用建议和解释,更多地对儿童的需求作出应答,且更经常地提供积极而非否定的反馈;而较低阶层的父母更倾向于使用强制和权力介入,对儿童自由更多加以限制[11](p.205)。再如,Cox(1987)发现,与非抑郁的母亲相比,抑郁的母亲与孩子的交往质量差,更多忽视孩子的要求,更多使用控制的手段[12]。Mcloyd(1994)发现,处于压力中的父母自我效能感差,对儿童的温情较少,缺乏耐心和参与,提供的帮助也较少,对儿童的消极控制较多,容易受到激惹[10](p.117)。Martin(1975)发现,父母和儿童的性别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法,与孩子异性别的父母比与孩子同性别的父母对孩子更仁慈、少严厉且更允许孩子自由。还有研究指出,孩子的行为特征,如活动量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活动过度的儿童的母亲比正常儿童的母亲有更多的指令和否定性[13]。儿童的气质也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困难型气质的儿童容易与母亲发生冲突,这增加了母亲的控制,继而增加了孩子问题行为的可能性[12]。
国内学者大多从80年代开始涉足家庭教养方式这一研究领域。起初的研究较为零散,取向较为单一。或从儿童性格入手,或从儿童心理卫生入手,探求有利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形式。但其中也不乏颇具远见的学者,他们探究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并从父母文化素养、职业等角度分析了家长教养态度的成因[14]。进入90年代,随着国际交流的快速发展,发展心理学领域的一些新流派、新理论、新研究模式日渐为我国学者了解和接受。在考虑与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他们逐渐将新思路、新信息运用到家庭教养的研究中,使我们的研究既紧跟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又很快深入到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层面,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概括说来,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教养方式所涉及对象的年龄段更加宽泛,从以婴幼儿为主,逐渐扩大到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
90年代中期以前,学者们探讨家庭教养方式时涉及的儿童多为学龄前儿童,少数研究包含了小学低年级儿童和中学生。90年代中期以来,研究的对象有了较大拓展,逐渐覆盖了小学儿童、初中生和高中生,填补了我国某些年龄段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研究上的空白[1][2][15][16][17][18]。其实,家庭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存在。学龄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家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其影响自然非常直接而重要,这也是众多学者关注学龄前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的原因。但儿童步入学校后,尤其是进入青少年期,虽然主要活动场所已从家庭转为学校,但生活环境和周围刺激的复杂化更从某种意义上凸显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儿童在学校的人际关系、学业成就、对新情境的应对无一不受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或直接影响。尤其当儿童步入青少年期,他们与父母对抗性的增加更需要研究者进一步揭示父母教养方式的变化和特点,为家庭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材料。
第二,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关系的探讨从宏观、笼统走向微观、具体。
以往,研究者是从整体上笼统评估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现在,学者们开始深入探讨它与儿童社会化各个具体方面的关系。这些研究不仅内容上更富有时代气息,而且与当前心理学领域对儿童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的关注,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颇为契合。如,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15];父、母教育行为的结构及其与小学儿童焦虑情绪的关系[19];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17];青少年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20];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2];学习不良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及其自我概念等[18]。
第三,进一步研究家庭教养方式本身,深入探究教养方式内在的结构。
80年代后期,研究者多从单纯类型论的角度来界定家庭教养方式,如将家庭教养方式归纳为娇纵溺爱型、启发引导型、放任自流型、因材施教型、简单粗暴型等等[3]。进入90年代,研究者对教养方式的分析出现新的变化。有的从教养方式的情感维度和行为控制维度来分析教养方式。如桑标(1991)从“接受—拒绝”和“宽容—严厉”两个维度划分母亲的教养方式,从“肯定—否定”维度划分父亲的教养方式,探讨其对中日不同文化背景下幼儿的性格发展的作用[7]。这种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界定从维度上已经有突破,但仍带有西方学者研究的影子。更多的研究者认为,家庭教养方式是一个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的综合体,简单从某一方面或某个维度来看待,势必不能全面涵概家长的教养行为,从而失之偏颇。因此,他们从系统论的思想出发,强调从具体教养行为的不同侧面整体把握家庭教养方式的特征。如,陶沙等从溺爱、忽视、专制、民主、惩罚、成就要求及教育的不一致等七个维度来看待幼儿母亲的教育方式[4]。同样,杨丽珠等也选取了母亲教养方式的溺爱性、民主性、放任性、专制性和不一致性等多个侧面,全面探究其与儿童气质的关系[21]。
还有学者仍主张将教养方式类型化,但是这种类型化与最初研究者的单纯类型论有很大的区别,是建立在更合理基础上的类型论。关颖提出,家庭教育方式既体现不同的情感因素,也反映与客观环境的联系,还与亲子间的互动方式有关,研究者可以从这些不同角度对教养方式分类。林磊选择了溺爱性、专制性、放任性、期望性、不一致性、拒绝性和民主性这七个母亲教养方式的侧面,通过对母亲在七个侧面的得分进行“快速聚类”,得出了五种特征不同的教养方式,分别为极端型、严厉型、溺爱型、成就压力型和积极型[22]。这几种教养方式的差异并非源自母亲不同性质的行为,而源自母亲在相同行为侧面上行为的表现频率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学者们深入探寻父母教养方式的内在结构,试图从本质上把握教养方式,为父母教养行为的改善提供实际参考意见。陶沙、董奇等研究了3-6岁儿童母亲的教养行为的结构,结果表明,母亲的教养行为包括敏感性、接触与参与、交往指导、认知发展指导、积极情感的表达、消极情感的表达六方面[23]。这一结果用实证的方式证明了理论上所认为的日常亲子互动过程中父母具体教养行为的内在结构。
第四,对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探讨更广泛,尝试从多方面寻找影响因素。
亲子双向互动观的影响使研究者在挖掘教养方式背后的影响因素时,将视线渐渐从父母身上扩展到儿童身上,关注双方的特征。学者们经过大量的研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共识。研究表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生育孩子的年龄、婚姻状况等因素影响其教养方式,其中受教育程度、职业、夫妻关系等影响显著[4][18]。学龄前儿童的性别、年龄因素影响父母教养行为的某些侧面,其气质和消极行为特征显著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4][13][21];青少年个体的性别明显影响其父亲的而非母亲的教养方式[1]。近几年来,不少研究者更开始跳出父母外在的特征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的探求,进而深入发掘父母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母亲血型影响其家庭教养行为[24]。还有研究者看到了父母意识和父母教育观念的重要性,认为它们往往体现了父母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者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和教养模式,并进一步探索它们的内容和结构[25][26][27]。
此外,研究者也关注家庭环境、关注父母所处的文化背景,试图从家庭系统内和系统外的因素理解父母的教养行为。王耘等研究了不同家庭类型、家庭经济收入状况等因素对母亲抚养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结构是影响母亲抚养行为的重要变量,主干家庭母亲的抚养行为总体上优于核心家庭的母亲[28]。张文新比较了城乡两种文化背景对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城乡差异,城市青少年的父亲对孩子有更多的情感理解与温暖;城市母亲与农村母亲在对孩子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方面没有差异,但对孩子的干涉、保护、否认拒绝、惩罚严厉更多[16]。
三、影响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的三大因素
综观上述对家庭教养方式研究历程的描述和概括分析,我们不禁要探讨推动研究向前发展,丰富了人类关于家庭教养的认识的诸多因素。
(一)人类对自身探究的好奇心
研究儿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而人是研究人类的最好对象。在儿童发展心理学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我们逐渐明晰了儿童发展的含义和基本性质;懂得了遗传、环境、教育和儿童发展的关系;儿童智慧的发生、发展;儿童的情绪以及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等问题。但儿童发展的过程是复杂的,现实中的儿童也并不是什么“典型的”儿童,他们是千差万别的,我们还有许多问题远没有弄清。如,现代科学还不能明确地界定遗传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限度。在儿童社会化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制度以及当前我们社会中中西方文化的冲撞对儿童青少年将产生哪些影响,如何产生等都有待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在家庭教育领域,哪些因素在影响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儿童与父母的亲子互动,这些因素通过什么方式作用于亲子互动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黛安·E·帕普利在《儿童世界》中说过:“只有知道了我们是怎样的人,又是如何变成了这样的人,我们才有希望创造出更美好的世界。”
(二)理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成果的取得主要受到了几个不同时期关于儿童发展的观点和理论的影响。首先是成人塑造儿童的单向决定观;其次是成人儿童相互影响的双向互动观;再次是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模型。这些观点或理论模型身后都有强大的理论支撑。
早期关于亲子关系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父母的作用。许多研究考察了父母的教养方式、教育观念和教养行为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父母影响儿童的单向决定观背后就隐藏着两种主要理论。其一,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理论中强调的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成年期人格特点在生命的头几年里就已经被决定了;其二,行为主义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认为个体的行为完全可以由后天环境加以塑造。这两大理论派别的观点,促使研究者探索儿童的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教养实践与儿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关系。这成为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开端。更为甚者,行为主义的发展理论也造就了长期在家庭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父母塑造儿童的单向决定论,使众多的心理学家认为要对儿童发展作出解释,只需对儿童的父母及其社会化实践进行考察即可。这使研究者执迷于对父母教养行为和方式的维度及类型的研究,并进一步考察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而仅将儿童视为其自身社会化的被动接受者。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提升了儿童在发展中的地位。在皮亚杰看来,儿童从一出生就是其自身发展的积极动因,他主动从环境中寻找、选择适宜自己的刺激,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这些真知灼见让人们看到了儿童的主动性,并对我们理解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的实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68年,A·Bell对社会化研究中的影响方向进行了再解释,他开创性地提出了“双向模式”说,认为儿童自出生起就表现出明显的天赋差异,而这些差异又影响父母的行为。这引发了整个70年代儿童特征对父母影响的研究[11](p.193)。Bell还提出了亲子控制系统理论,揭示了亲子关系的互动机制。可见,在分析儿童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时,必须考虑“双向原则”。也许“容易抚养型”气质的儿童从一开始就更加服从、友好和独立,容易按权威的方式来训诫,是同样的方法对“抚育困难型”气质的儿童不一定有效,尽管权威教养方式很有价值。这促使家庭教养研究者在注重父母对儿童巨大影响的同时,看到父母使用什么样的方式好还必须结合儿童自身的特点。双向互动观逐渐取代单向决定观,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系统研究亲子互动影响因素的过程中涌现了多种理论观点,如生态化理论,家庭系统理论等。其中,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模型颇具影响。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嵌套在一起的系统组成,这些系统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与儿童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家庭、学校是与儿童关系最密切的微系统;微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构成中间系统;而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影响他们的环境,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条件等构成了外层系统,最后,儿童所处的具有一致信仰、习惯、传统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社会或亚文化的社会机构的组织构成了宏观系统[10](p.16)。在研究设计时,对儿童的分析不应停留在微系统上,而应在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中考察。这一思路促使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者,跳出他们所熟悉的微观系统,而将教养方式、亲子互动的分析放在更广阔的系统中进行,如,关注母亲的血型,关注父母的教育观念、文化背景、社会支持状况等等,使研究呈现出更开阔的视野。90年代,国内关于教养方式的研究几乎都提及人类发展生态学的理论。通过深入儿童生活的现实环境,如幼儿园、家庭,观察儿童,并对儿童的教师、父母进行访谈,从前的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类型学模式被一种基于生态学化的新的“类型学”模式所取代,取得了研究上的新进展[22]。
(三)研究方法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任何一个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直接取决于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水平高低的标志。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成果和进步不仅间接受现代科学系统方法的影响,而且直接受到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些新趋势和新特点的促进和推动。
1.现代科学系统方法对家庭研究的影响
在家庭教养方式研究领域,系统方法的影响从两方面表现出来。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方面,父亲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父亲及家庭其他成员的支持对母亲教养行为的影响渐渐地提到研究日程上。较长时期以来,学者们多关注母亲及其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忽视了父亲、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与儿童的关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与母亲是儿童日常生活的主要照料者和参与者有关;还与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都较为强调母亲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有关。如今,家庭越来越被视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母亲与儿童、父亲与儿童,父亲与母亲间存在复杂的、交互的亲子互动。研究表明,父亲对青少年个体的教养行为与母亲的行为存在显著差异,父亲对子女的惩罚严厉少于母亲,但其对子女的情感温暖、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皆多于母亲[1]。父亲的教养影响孩子的成就感,有成就者一般与父亲的关系亲密[12]。另外,父亲的支持影响母亲抚养行为中的情绪、自信心、积极性和与儿童的亲子关系[29]。第二,研究者从更大的系统层次来考虑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如,关注儿童青少年身处的学校系统与家庭系统的关系,探讨学习不良初中生的父母的教养方式;关注儿童所处的外层系统、甚至宏系统对其影响,探讨劳教人员的早期父母抚养方式,比较城乡青少年父母的教养方式等等。
2.心理学研究的现场化所产生的影响
随着心理学研究应用性的日益加强,传统的理论与实验室研究逐渐转变为各种形式的现场研究,强调在现实的情境与条件下控制和观察心理活动、测定和记录整个心理过程。这与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出现的“生态化趋势”不谋而合。现场研究及生态化趋势对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最大影响在于,它改变了研究者的观念,使他们看到在家庭生活的真实场景中考察父母的具体教养行为,揭示其与儿童社会化的关系的重要性;也促使他们深入幼儿园和家庭,借助与父母、教师的访谈、观察,编制家长教养行为量表,以此反观教养方式的结构、类型。这一研究手法的变化使研究者获得了与以往不同的结论。如,陶沙找到了母亲教养行为的敏感性、接触与参与、交往指导、认知发展指导、积极情感的表达与消极情感的表达等6个因子[23]。
3.研究手段综合化、数学化带来的影响
在家庭教养方式研究领域,研究手段的综合化体现在,对于同一个家庭教养行为,既采用访谈法,又借助观察法、问卷法、评价法,力求使所获得的资料和信息更真实、可靠。而研究手段的数字化意味着研究者能够充分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其他数学方法。在家庭教养方式的探索中,研究者所使用的数据分析手段日益先进、复杂、精确。从最简单的百分比比较,发展到近几年大量使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因素分析、聚类分析等等。统计软件包尤其是SPSS的使用,使研究者可以从多角度快速分析处理数据,产生了高质量的成果。如,桑标运用因素分析法确定了父性意识的9个因子和母性意识的13个因子,还通过多因变量线性模型方差分析,比较了年龄、不同文化水平等因素对父性、母性意识的影响。结果表明,父母的年龄对父性和母性意识有明显影响;母亲的文化水平、职业明显影响其母性意识[26]。
当然,在家庭教养方式研究不断推进,成果不断取得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譬如,生态化研究,许多学者虽然认识到在真实环境中研究儿童青少年的意义,但在实践这一观念的时候过于简单化、形式化。因为仅仅依靠短暂的观察和访谈无法真正把握父母教养子女的行为的实质,更何况这种观察、访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编制一份父母教养行为或方式的量表。从这个意义上,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现场研究或生态取向的研究。生态化研究要求,发展心理学家必须首先对儿童真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进行探讨,作出描述,然后进行更为客观准确的编码,使之量化,最终作出解释。这种强调观察或描述的重要性的思路,与人类学对人类行为和习俗的研究思路相当一致。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中阐明了实地考察和面对面的接触这些方法对研究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她指出,不进行实地考察或面对面接触,我们就无法发现和区别在某种文化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以及人们如何判断具体生活事实。正因为本尼迪克特这么坚持并身体力行,她才在文化模式的研究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文化人类学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如果发展心理学家想揭示亲子互动过程的机制和实质,不能忽视对真实情境中的父母与儿童的实地观察,这也许是研究取得更新进展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方晓义,郑宇.初中生父母抚养方式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4).
[2]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8,(6).
[3]关颖.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化[J].天津社会科学,1994,(4).
[4]陶沙.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3).
[5][美]R.M.利伯特,等.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
[6]周宗奎.儿童社会化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研究,1996,(2).
[7]张丽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3).
[8]夏利民.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研究综述[J].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94,(5).
[9]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0]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1]JoanE.Crusec,HughLytton(1988),SocializationandFamily,inSocialDevelopment:History,Theory,andResearch,
Springer-Verlag.
[12]侯静,陈会昌.亲子互动研究及其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2,(2).
[13]陈陈.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96.
[14]卢乐珍.父母教养态度的形成因素[J].江苏教育·幼儿版,1984,(7-8).
[15]曾琦,等.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2).
[16]张文新.城乡青少年父母教育方式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
[17]魏运华.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3).
[18]雷雳,张钦,等.学习不良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及其自我概念[J].心理科学,2001,(2).
[19]孙永明,等.父、母教育行为的结构及其与小学儿童焦虑情绪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3).
[20]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J].心理科学,1998,(6).
[21]杨丽珠,杨春卿.幼儿气质与母亲教养方式的选择[J].心理科学,1998,(1).
[22]林磊.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4).
[23]陶沙等.3-6岁儿童母亲教养行为的结构及其与儿童特征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3).
[24]郑林科,王树秀.影响家庭教养与子女性格的母亲血型气质研究[J].心理科学,2001,(2).
[25]李凌艳,庞丽娟,等.2~6岁儿童母亲教育观念结构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1997,(3).
[26]桑标,杜乃芳.父母意识的影响因素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
[27]陈会昌,王莉.1~10岁儿童父母的教育观念[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
篇5
雪宁
一个爱哭、爱笑,对生活充满细腻情感的大女生,一个爱读
>> 激励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 浅析教育游戏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呵护幼儿心理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实施奖励与惩罚 在家庭教育中巧妙融入音乐启蒙 积极心理暗示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 体育在家庭教育中功效的研究 《弟子规》在家庭教育中的启示 在家庭教育中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浅谈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 早期阅读在家庭教育中的探究 在家庭教育中应注意几个要点 沙盘游戏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理念和方法 在家庭教育中开展亲子游戏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教师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转换 幼儿游戏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让父爱在家庭教育中闪光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医学 > 家庭教育在家庭特别时光中 家庭教育在家庭特别时光中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雪宁 卢丹丹 玛希娅 ada")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家庭特别时光创意游戏
雪宁
一个爱哭、爱笑,对生活充满细腻情感的大女生,一个爱读书、爱思考,充满梦想的妈妈。现居住在台北的她潜心研习华德福教育理念,将创意和生活美学融入主妇生活和亲子教养中,用一个个奇思妙想让家庭生活充满乐趣,让女儿暹罗小喵的成长充满阳光和潜力。著有《和孩子一起玩创意――启发孩子创造力的四季艺术课堂》等。
当日子总是在忙忙碌碌中更迭,与孩子一起做做游戏的家庭时光,会显得尤为特别。只要爸爸妈妈参与,再简单的游戏也会变得很有意义。台北的雪宁老师,潜心研究创意游戏。让孩子在完成创意游戏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正如她所言,假日的时光正是最好的亲子互动的时光。父母除了可以带孩子去大自然中玩耍,也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玩一些艺术创意的游戏。
《母子健康》编者记
一起玩创意,亲亲创意宝贝
假日,孩子有了充分的时间,可以在家度过。可是,有些父母朋友并不知如何给孩子安排多出来的闲暇时光,要么送去参加各种才艺、科目的课程,要么交给电视或电子媒体“托管”。
然而,平日孩子在幼儿园、学校的时间已经很久了,生活已经非常紧张忙碌了,在校的各种课程已经填满了每个孩子的小脑瓜。如果假日的时光也填满各种课程,没有给孩子休息放松的机会,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害的。这就如同,一个人不停地吃东西,而没有给身体消化和排泄的时间,那么人一定会生病。也许有的父母说,假日学才艺就是一种转换和放松。其实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学才艺,还是学的压力,而非对兴趣或艺术的享受。那么在假日填满了各种课程,对于孩子来说也不轻松。
假日,有些父母觉得孩子一直黏在身边真的好累,只有看电视或电子媒体里的游戏比较可以让孩子安静些、乖一些。可以观察到,每个孩子在电视或电子媒体前的身体和表情都是被动式的、木然僵硬的。然而,充满活力才是孩子的本性。而对于父母爱和陪伴的需求并不是电视和电子媒体可以满足的。
假日的时光正是最好的亲子互动的时光。父母除了可以带孩子去大自然中玩耍,也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玩一些艺术创意的游戏。
与年幼的孩子玩艺术创意游戏时,首先讲个主题小故事,然后再开始创意游戏。这样可以引发孩子的感受、想象,与父母有着更多的对话和互动。
创意游戏:雪人
贝贝用手指着日历问妈妈:“妈妈,冬天到底是哪一天啊?”
妈妈说:“哈哈!冬天啊是一年的尾巴,所以好长,要经历好多个白天黑夜。等春节到了,冰开始融化了,冬天就过去了。”
其实,贝贝不希望冬天快点过去,贝贝最喜欢冬天了,因为冬天会下雪可以堆雪人呀。
堆雪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妈妈和贝贝会用小铲子把地上的雪聚拢在一起,又压又堆成一座小山,雪人的身体就大功告成啦。然后再捏一个小雪球,让它不断地在雪中打滚,对它拍拍打打,小雪球会越变越胖成为一个大雪球,就可以当雪人的脑袋啦。
这时,贝贝再去捡些小石头、小树枝,来做雪人的眼睛、鼻子、嘴巴。雪人看起来胖乎乎、笑眯眯的,真可爱。
贝贝好喜欢和妈妈一起做的雪人,尽管小手又湿又冷,脚也冻得像冰棍一样硬,可是贝贝都舍不得和雪人说再见。回家前,贝贝总会给雪人一个大大的拥抱,雪人也会用冰凉凉的脸蛋亲亲贝贝。
你堆过雪人吗?
与孩子一起做羊毛毡雪人喽!
1.准备一些白色羊毛来准备做羊毛球。
2.准备一盆温热的肥皂水,然后让孩子取少许羊毛塑形成球状,在起泡的肥皂水中浸湿,在手心不断绕圈搓揉至呈圆球状,待毡化紧实后可再加入羊毛包裹在外,以此方式搓揉把球加大到所需要的大小。
3.按照此方式制作两个羊毛球,一个做雪人的头部,一个做身体。
4.把两个羊毛球叠放在一起,相连的部分用针不断刺扎,让两个球的羊毛互相粘连在一起。扎羊毛时下面请垫一块厚海绵。孩子年纪小不适合用针扎时,请大人协助完成,或者改用白胶粘的方式。
5.用彩色笔画出雪人的眼睛、嘴巴、纽扣、围巾等细节。或者用纽扣、吸管、色纸片等涂白胶贴出雪人的细节。
所需工具 白色羊毛,肥皂水盆,彩色笔,白胶,色纸片或纽扣或吸管等。
创意游戏:焰火
春节,贝贝最喜欢观看焰火了。
夜空像个大花园,焰火不断绽放出盛大而绚丽的花朵;夜空还像黑色的画布,焰火就是不断流泻而出的水彩颜料;夜空也是个贪吃鬼,不断把像沙拉的彩色焰火,一盘一盘都吃光光。
妈妈说:“焰火就像流星一样,生命一闪而过,却光彩耀眼。”
贝贝说:“妈妈,焰火是仙女的魔法棒吗?如果我们对着焰火许愿,仙女会让愿望成真吗?”
妈妈笑了,“好啊,我们来一起许愿试试吧。”
贝贝和妈妈双手合十,看着美丽的焰火一起许愿。
不过啊,焰火虽然美丽,可是它们像雷声般巨大的声响有时也会吓到贝贝。贝贝长大以后想发明没有很大声响、没有呛鼻烟雾的焰火,那是不是很棒呀?
你喜欢美丽的焰火吗?
与孩子一起做棉绳画焰火喽
1.准备一张图画纸,剪一段段棉绳若干条,然后捏着棉绳浸泡在颜料中,确认绳子染上色。每条绳子只染一种颜色,避免混色。
2.孩子捏着绳子,让绳子在纸上“散步”,拖曳出各种焰火的线条。也可以用尖头水彩笔蘸颜料,滴落在纸上,然后用嘴把颜料点吹散开成为不同造型的焰火。
所需工具 水彩纸,棉线绳,水彩颜料,尖头水彩笔。
家庭教育新语
对于幼年期的孩子,爸爸妈妈是他们的太阳,带给他们光亮和温暖。孩子的整个世界都是围绕着太阳转的。所以爸爸妈妈首先要照顾好自己,懂得爱自己,成为自我身心平衡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太阳。
在工作、生活、亲子教养中,无论爸爸妈妈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要遵循由爱出发的内心,才能在坚持自我价值重心的同时,耳濡目染地影响到孩子。才能透过事物表象看到背后的动因,才能平和又坚定地把爱和光芒洒落在孩子身上成为他的内在。
家庭教育新语
现代科技的发展,让孩子越来越低龄化被捆绑在荧屏前,缺少多样而有意义的活动。然而电子媒体,包括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电动游戏机等,带给幼年期的孩子的负面影响非常大。
电子媒体主要依赖视觉和听觉感官,而无法调动孩子多重感官的学习,也无法产生人类之间真实的互动关系,剥夺了孩子与人交流的机会。孩子需要在真实的环境中通过真实的活动和互动来学习,而不是被动式的灌输。
电子媒体的快速视觉冲击也会缩减人的心智活动,对于长时间习惯快速视觉效果的孩子还会造成注意力缺失。电子媒体过多的资讯量和传递出的消费主义信息,会膨胀孩子“要”得更多的欲望,其实也是孩子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
在这个媒体过于饱和的时代,爸爸妈妈要更有意识地不让电子媒体过度泛滥到孩子的童年生活中。 家庭特别时光陪伴
说到家庭特别时光中的家庭教育,当然离不了陪伴与沟通。怎样的陪伴才是高质量的陪伴?怎样的沟通才是有效沟通?“如果我们了解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从而去提高亲子陪伴的质量,那么我们的‘操劳’才会变得有意义。”在海外从事幼儿教育7年,并且身兼二子之母的卢丹丹老师如是说。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小小的“便条”成为她与孩子生活中沟通的秘密武器。
《母子健康》编者记
高质量陪伴,让操劳更有意义
在美国时,我曾在一所学校教授中文,我叫孩子们画一幅关于妈妈的画,把画收上来后,我震惊了。十多个孩子的画里,有一大半是妈妈在做家务,有的孩子还在旁边配上一句话:“妈妈总是很忙,没有时间陪我,我讨厌妈妈这样。”那些话让我感觉后背发凉:我自己何尝不是这样呢?总想为孩子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为他们做上最可口的饭菜,可是,孩子需要陪伴的时候,却已经耗尽了大部分的精力与耐心。
从那以后,我花在家务上的时间少了很多,减少无意义的操劳,把更多的时间用来陪伴孩子。做饭太麻烦,我就多买点半成品;衣服难洗,我就少洗一次,一次多洗一点;地毯真的脏一点也没关系,不那么吹毛求疵,过得也挺好。事情一少,心情就好了很多,在规划家庭亲子时光时,就有条理多了。
因为我们所拥有的时间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对于孩子的照顾和培育,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如果我们了解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提高亲子质量,那我们的“操劳”就变得有意义得多。
我有一个邻居叫卡罗,她是一位单亲妈妈,独自抚养一对12岁和10岁的儿女,每周六下午,儿子学画,女儿练琴,她自己却轻松地牵着狗出了门。我忍不住问她:“很多父母在孩子学东西的时候,会陪在旁边,有的甚至自己也跟着学,你为什么从不参与呢?”她回答:“我对画画和钢琴完全不懂,也没有兴趣去学,不如放手让孩子们去尽情自由挥洒,我也趁机放松一下。照顾好了自己,才能更好地去照顾好孩子。”“那你怎么去督促和辅导他们?”她笑了:“从小我就培养他们自律,为自己的事情拿主意。现在他们已经可以全程为自己的事情负责,而这个时候,我就可以享受我自己的生活。”
卡罗告诉我,她曾经是一位被困在家庭琐事里的妈妈。尽管她是全职在家带孩子,丈夫每个月给她和孩子付赡养费,但是,她觉得一天下来,她从来没有静下心来享受过与孩子在一起的快乐,只有操劳。直到有一天,儿子告诉她,更喜欢周末的时候跟爸爸在一起,因为爸爸是全身心陪他们玩的。那一刻,她突然醒悟过来,比起美味的食物,干净整洁的屋子,孩子更需要你用心去陪伴他们。
除了陪伴,卡罗做得更多,她很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们学习自己规划时间,懂得自我控制,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任。孩子们有段时间沉迷于电视,她没有做一个“监督者”,到点了就关电视,而是把更多的权利给予孩子,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她给他们一个星期6小时看电视的时间,如果提前把时间用完了,那接下来的几天就没有电视看。有很长一段时间,她和孩子都在为这件事情各自战斗,矛盾,怨恨,哭闹……但几个月后,孩子们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而她在这种事情上再也不用操心。她说:“我得到的不仅仅是时间,而且我的心不再焦虑,这对于我自己,对于孩子,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我们生活在很融洽的氛围里,无论做什么都能心平气和。”
家庭教育新语
是的,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妈妈的情绪几乎决定了孩子所有的心情。如果带着一份坏情绪为家为孩子操劳一天,那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不如你什么都不做。
做有意义的操劳,给孩子有质量的陪伴,这是为人父母的我们需要努力与坚持的方向。 家庭特别时光沟通
卢丹丹
两个男孩的妈妈,亲子作家,笔名加州魔豆,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美国正面管教认证讲师,著有畅销书《宝宝独立从0开始》《规矩的背后是自由》等。2005年起旅居瑞典和美国,2012年回国定居。在海外的7年,一直从事幼儿教育与儿童心理学的学习与研究,并将自己的育儿心得与国内的父母们进行分享,受到广大父母的追随与喜爱。
与孩子沟通的秘密武器
孩子豆豆3岁那一年,我常常出差,面对他对我的不舍与思念,不知道用什么来安慰,也不知与只顾哭闹不要妈妈出门的他怎么沟通。
一次我突然奇想,给痴迷电话号码的豆豆留下了一张爱心便条,写下我想他的话,并告诉他,如果想妈妈了,就给妈妈打电话。
刚到目的地,豆豆就在爸爸的帮助下给我打电话了,他是如此地兴奋,第一次拿到专门写给他的便条。又是如此开心,他把妈妈写给他的话记在心里。他常常把便条拿出来看,念上面的电话号码,背会了我写给他的话。他睡觉的时候,也把它放在床边,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老公告诉我,那几天,他表现得很自在和冷静,不像以往那样,会因为想念妈妈而莫名地烦躁不安。
自从那次以后,每次出差我都会给他留下一张爱心便条,有时是这样跟他说:“昨天,你在妈妈很累的时候,给妈妈的拥抱,给了妈妈很多力量,现在,妈妈也留下一个拥抱给你,希望在你想念妈妈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也给你力量。”有时,那张便条我是悄悄地留在他的枕头边,告诉他:“当你在香香地睡觉的时候,妈妈轻轻地出去赶飞机了,你有梦到我吗?妈妈会很想你,祝你一天好心情。”有时,我会把那几天需要做的事情,写在便条上提醒他和家里照顾他的大人,这样,与打电话提醒相比,他更能感觉到妈妈的存在。他尤其喜欢我把我的行程画成表格,每过一天,就让他在下面画一个勾,这样,离妈妈回家的日子,就越来越近了。他对于妈妈的离开,不再是遥遥无期的期待,而化成了可以动手删除的日子。
后来,不仅仅是出差,很多时候,一张便条的力量,胜过了其他表达。在他执意要做一件不合适的事情时,我停下来,回到房里,写下自己的感受,我们之间的斗争便没有再继续下去。在他坚持做完一件事情后,我把鼓励和赞美的话,也写给他,他拿到后,比什么都珍惜。我把我的道歉,我的心情写给他,孩子总是能轻易地原谅大人,但如果大人能把真实的内心表达给他们,他们其实更能为自己的宽容找到理由。因为,我们是在做用心的沟通。
我还会常常用便条去提醒,该做什么事情了,一方面,是为了记忆,另一方面,便条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有一段时间,他看电视入了迷,在我们约定好的时间,也不肯关电视。为了这,我们之间进行过很多次权利之争。他觉得,把开始了的那一集看完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我认为,既然承诺了就要去遵守。后来,我用了便条的办法,我没有说话,而是递给他一张便条,告诉他,还有5分钟,时间就到了。这张无声的便条,反而让他感受到了妈妈话里的分量,时间一到,他就关了电视走到我身边来。
后来,他自己也学会了写便条,在我出差的时候,偷偷地塞给我,上面画着我和他。他不会写字,但是我知道,这是他要我想他的时候,就看看。他有时叫我帮他写给他爸爸,上面说,“爸爸,我希望你每天能早点回来。”“爸爸,我觉得你生气的时候很可怕。”
家庭教育新语
把爱写在便条上,把爱写在心里,把爱写在每一个细微的举动中,把爱写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片段,这是一种积极平和的生活态度,在我们与孩子沟通和相处的过程中,为我们表达耐心,关怀,尊重与爱。 家庭特别时光尊重
玛希娅
原名陆玮红。出生于上海,曾任英语教师。后入东京外国语大学学习,主修比较文化,着重研究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获国际学硕士学位。现就职于加拿大蒙特爱立森大学。致力于北美家庭教育、早教、英语启蒙教育研究十余年。为新浪、搜狐教育名博博主,自媒体金牌作者,网易外语频道专栏作者和多家亲子杂志特约专家指导。著有《家庭亲密育儿法》等。
《母子健康》编者记
提及家庭教育这四个字,有点高深莫测,还有些压力,只怕哪点没有做到会耽误了孩子。我们谈到了游戏,谈到了陪伴,还谈到了沟通。显然,气氛开始轻松、明朗起来。接下来的两个话题:尊重与规则,在玛希娅老师的字里行间,让爱与规则在家庭的特别时光中发酵。
尊重孩子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不尊重自己。当自己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时,他们经常讨价还价,一拖再拖;当自己指出孩子的不足,诚心帮助他们时,他们却和自己顶嘴、争吵。这样的情况让很多父母觉得很沮丧。有些忍无可忍的父母只能使用责骂、体罚的方法以获得孩子的服从和尊重。事实上,尽管打骂孩子看似是一种最快、最直接的管教方法,但这种方法很少能让父母赢得孩子的尊重。因为,父母的责打,往往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孩子出于恐惧,或者为了避免惩罚,会按部就班地遵照父母的要求行事。但这么做,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此外,孩子一旦失去了对父母的恐惧,他们就会按照自己的欲望,为所欲为。
反过来,当孩子尊重父母时,他们就会重视父母的看法、观点和价值观。而父母对他们对影响力也更大,有些话,不需要父母重复,孩子就能牢记。因为他们明白父母对他们的要求是正确的,父母从内心深处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成功人士。所以,孩子越尊重父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隔阂越小,父母对孩子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就越大,家庭教育的成功率也就越高。因此,要得到孩子的尊重,父母首先要从尊重孩子开始。
尊重孩子的关键之一就是理解和接纳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有的方法,用在张三身上非常有效,但对李四却毫无作用。要赢得孩子的尊重,父母首先要从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倾听孩子的想法,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并不加评论地鼓励孩子说出他们的看法和见解。孩子的一些观点,即使父母不同意,也不要讽刺和嘲讽,而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用平静的语言和孩子沟通。孩子一旦明白父母愿意尊重自己的看法,那么他们更能够畅所欲言地和父母沟通和交流,也更能尊重父母的意见。
家庭教育新语
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放手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不损害孩子的安全和健康,让孩子决定自己穿的衣服,想吃的食物,想看的书,想交的朋友等等,而不是对孩子做出种种假设和规定。因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碰到不同的问题和情况,父母只有放手让孩子进行尝试,亲身体验各种选择的结果,孩子才会了解自己的需求,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从而学会应对生活中不断遇到的挑战。孩子也会因此更理解父母,尊重父母。 家庭特别时光家规
家有家规,为孩子设定行为规则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还需要给孩子设定明确的家规。也就是说,让孩子明白,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则。事实上每个孩子也都渴望父母给他们立规矩,这样孩子才会明白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被大家所接受和容忍的。如果做错了,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等等。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3~12岁这段时期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父母可以从孩子幼年起,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孩子设立家规:
保证孩子人身安全、健康的生活习惯的规则
确保孩子情感安全的规则
养成正确的道德准则
培养孩子社交礼仪的规则
为孩子进入现实世界做好准备的规则
设立家规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控制孩子的行动,而是通过家规给孩子一个安全的保障。父母通过家规,有效地减少和孩子之间的摩擦,为良好的亲子关系提供了保障。在制定家规时,父母要听取孩子的意见,让他们参与规矩的制定。这样孩子就能够明确家规的内容,再和父母一起执行。在和孩子一起讨论每条家规时,可以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向孩子解释父母对他们的具体要求和期待,并仔细向孩子说明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更有可能得到孩子的合作而遵守家规。比如,吃饭时为什么不能张着嘴巴咀嚼食物?为什么需要和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去朋友家之前为什么需要得到父母的同意?等等。
家庭教育新语
在孩子学习家规的同时,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按规矩做事,就应及时鼓励和表扬,必要时更可给予孩子相应的奖励,让孩子选择奖励的方法。如果孩子违反了规则,父母在处理孩子的错误时更需要尊重孩子,而不是打骂,用负面的语言挖苦、讽刺孩子。在双方心平气和的情况下,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事情发生的经过,帮孩子分析不正确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父母冷静的处理方式,可以让孩子重新审视自己的做事方法,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错误。 《母子健康》编后记
当越来越多的教育界同仁肯定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当越来越多的宝爸宝妈参与到家庭教育学习的队伍中来。我们为下一代祖国的花朵深感庆幸。
篇6
一、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孩子的心理问题折射出了当前家庭教育的诸多缺失,从心理辅导的实际情况分析,目前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错误的家教理念
我们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可能相当多的家长的回答是:“希望孩子学习好,上名牌大学,将来在社会竞争中出人头地。” 过于功利化的教育理念,往往导致的是家长只看重孩子学业的成功,不关注孩子的整体发展,不顾及孩子的兴趣、特长、智力水平、身体素质等,不从实际出发,对孩子期望过高,用单一的标准衡量和塑造孩子。于是许多家长为了孩子 “有出息”,弄得孩子总有做不完的作业,解不完的题;把孩子送往“星期日学校”“假期辅导班”;不停给孩子买复习资料,请家庭教师,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这样做的结果是,有些孩子压根不理解父母的付出,把学习当成要挟家长的武器;有些孩子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对学习无比厌恶,为逃避学习,翘课、离家出走、沉溺于网络游戏;有些孩子因为学习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压力,身心崩溃……一些孩子出现的理想失落、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问题无不与此密切相关。
2.有害的家教方式
教育孩子需要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而家长不当的教育态度、教养方式会造就孩子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有害的教养方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溺爱型。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子女多表现为依赖、自私、任性、骄傲、好吃懒做、胆小怯懦、缺乏独立精神和责任心,没有耐力、情绪不稳等。
(2)专制型。父母对孩子过分严厉、粗暴,动不动就打骂孩子,很少正面肯定和鼓励孩子,孩子感受不到家庭温暖,容易养成抑郁、胆怯、退缩、逃避或反抗、执拗的性格,缺乏自信心、自尊心,有的甚至会变得冷酷、残忍。
(3)保护型。父母对孩子过分照顾、保护,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活动,子女的性格多半消极、依赖、怯懦、没有责任感,缺乏忍耐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的孩子遇事优柔寡断,不适应集体生活。
(4)放任型。父母对孩子冷淡、置之不理,子女多愿寻求他人的爱护,力图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因而有的孩子喜欢惹是生非,有的好攻击挖苦别人,有的却表现为性格淡漠、与世无争。
(5)忽视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忽冷忽热、反复无常,使人捉摸不定,子女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多疑多虑、缺乏判断力,甚至轻生厌世。
(6)分歧型。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常常意见分歧,各搞一套,会使子女无所适从,因而形成易生气、警惕性高、两面讨好、投机取巧、好说谎等特征。
(7)唠叨型。家长总是事无巨细反复唠叨,反复叮嘱,反复说一套大道理,家长没张口,孩子就知道要说什么。时间长了,孩子就对家长的教育实行“屏蔽”,或随便敷衍或躲避谈话。
(8)达标奖励型。规定孩子考试的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名次进入前几名,上哪个重点中学,考哪所名牌大学。达到标准给物质奖励。把学习简单地同物质奖励联系起来,不注意引导孩子认识学习对自身的意义,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时间一长,孩子对奖励麻木了,也就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3.失范的家长行为
家长自身行为的失范,往往是孩子病态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勤奋学习,自己却不工作、不学习、生活懒散;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坚强,自己面对困难的时候却很消极;有的家长要求孩子改正错误,自己却死活不认错;有的家长希望孩子信守诺言,自己却经常说话不算数;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做事要持之以恒,一丝不苟,可是自己做事情常常虎头蛇尾,马马虎虎;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心平气和,自己却经常暴跳如雷;有的家长希望孩子举止文雅,自己却粗鲁低俗……
4.不良的家庭氛围
不良的家庭氛围主要有以下几类:
(1)矛盾的家庭。主要指家庭成员长期感情不和,冲突不断。家庭成员经常当着孩子面相互争吵、讥讽,甚至大打出手,让孩子无所适从,内心焦虑、恐惧。
(2)烦躁的家庭。是指家庭成员性格急躁,没有耐性和宽容,动不动就跟火山喷发一样。这种家庭里缺乏良好的沟通氛围,缺乏理智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过多非理性的情绪化发泄会使孩子变得要么脾气暴躁、喜怒无常,要么懦弱胆怯。
(3)消极的家庭。是指家庭成员对待生活、学习的态度是消极的,得过且过,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缺乏生活热情,对什么都无所谓,缺乏进取心。
(4)冷漠的家庭。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很冷淡,互不关心,各自为政。这种家庭表面看起来平静、理性,但缺乏家庭必要的温情,孩子感受不到家长的精神支持,内心像处于荒岛般无助。
二、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1.家长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提高家教能力
(1)家长要转变教育理念。家长首先要改变不合理的教育理念,转变对成功的理解。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通向成功的道路有许多条,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人们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才能和智慧是不一样的。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一种或几种才能。要引导孩子向适合的方向努力,帮助孩子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2)家长要改变不合理的教养态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养方式。家长要爱孩子,但不能盲目地、失去理性地爱,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尊重孩子,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孩子,要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但不能束缚孩子的个性发展。做到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新时代的家长要成为学习型的家长,要学习科学的育儿经验,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了解当前社会形态下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实际状况,因材施教,采取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养方式。家长首先要学会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肯定孩子的积极想法,试着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问题;其次,家长要注意亲子沟通的艺术,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创造适宜的谈话契机,与孩子平等对话;最后,注意教育策略的灵活应用,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特点,综合应用多种家庭教育的方法,如说服教育法、行为训练法、家规契约法、激励评价法、实际锻炼法、环境熏陶法、心理暗示法等。
(3)家长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对4000名儿童作了调查,结果表明,生活在常有笑声的家庭中的孩子,智商都比父母不和的孩子要高。良好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孩子获得安全感,有利于孩子形成热情、活泼、乐观、善良等个性特点,有利于孩子培养独立性、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有利于孩子的情绪调节与情绪成熟,有利于孩子社会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和父母教育影响力的发挥。因此家长要致力于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亲相爱、相互扶持、勇于承担责任;要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要创造宽松的精神环境,减轻孩子的精神负担,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安全。
2.学校作为重要的教育机构,要发挥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功能
学校作为专业的、对孩子成长起关键作用的教育机构,除了履行教育孩子的职责外,也要承担起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任务。学校可以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沙龙等渠道,就孩子教育的共性问题进行广泛的面上的探讨;也可组织家庭成长团体,以小团体活动的方式促进家庭成长;当然更需要与家长一起进行个案分析,家校及时沟通,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3.社会要广泛关注家庭教育,给家长提供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手里。”这指明今日的父母教育子女,实际上就是在缔造祖国的未来。的确,家庭教育决定着孩子的人生,决定着家庭的未来,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所以整个社会要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多种渠道给家长提供切实的帮助,增强他们构建和谐家庭、正确教养子女的能力。
(1)争取出台地方性法规。规定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年接受培训的课时量并配套相应的保障措施。政府对父母成长工程给予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
(2)组织专家研究并设计有利于父母成长、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课程。课程内容可以涉及:和谐家庭建设与婚姻管理;生育前的身心准备知识;父母的心理成长;优良家庭氛围建设;各年龄段孩子的教养知识;亲子沟通技能训练等多个方面。
(3)建立父母成长培训三级网络。第一级,社区的培训和宣传活动;第二级,加强区域性(地市、县)家长(或父母)研究与培训机构的辐射、推广作用;第三级,成立省级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发挥研究、引领、督导的作用。
篇7
一、审视现有失独家庭救助模式的缺失
计划生育是国家制定的强制性法律法规,但国家对失独家庭的救助保障缺乏统一明确的法律制度保护。地方政府虽持续推进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却停留在对具体经济政策做一些细枝末节的修改,始终难以彻底解决失独群体目前面临的多重生活问题。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多家失独救助团体(机构)发现,无论上海或江苏,无论城市或农村,失独者普遍关注日后的养老问题,包括养老金来源和养老看护人员等问题。下面就详细介绍几种不同救助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力量主导———圆梦养老院和无锡市南长区。政府力量主导的典型是南通海安市圆梦养老院和无锡市南长区,两种不同的政府主导模式,前者适用于农村,后者适用于城市。圆梦养老院是一种政府主导的集中养老模式,它为失独家庭免费配备房间、空调、彩电、伙食等等,同时给予失独家庭共处互相倾诉的场所,这样的养老模式解决了农村失独家庭的养老忧患。但是由于圆梦养老院还在起步阶段,其财政支出仍不足,因此涉及到收费问题。现在的数据统计,每年的超生罚款达到200亿,如果将计划生育看做是国家与公民所签署的合同的话,那么200亿就是违约公民所缴纳的违约金,那国家能否将这笔违约金补偿给哪些因为履约而受害的失独家庭呢?这个问题还需要政府层面的探讨。无锡南长区也是政府主导的居家养老模式,政府为失独家庭购买便民中心的服务,购买游览券、饮茶券等,但此种模式对该城市的民生建设要求极高,试想,倘若没有完备的便民服务中心,没有社区医生,没有完善的社区建设,那么这种政府主导型将会与失独家庭完全脱钩。另外,以政府为主导力量的失独家庭救助模式,服务宏观单一化,缺乏具体个性化;政府行政行为主要集中在经济补助,而对于精神慰藉和社会再适应问题涉及较少。即使是经济补助,各地政府发放标准也有差异:上海失独家庭一次性补助金为5000—8000元,深圳失独农村家庭一次性补助20000元,石家庄给予失独家庭一次性救助金15000元,于是各地对失独家庭一次性补助的金额议论纷纷。我国的二元结构差异也决定了政府对于农村失独家庭的救助和城市失独家庭的救助侧重在不同的方面。相较于城市,农村失独家庭对第三代的抚养问题更要迫切。有第三代的失独家庭是指有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失独家庭,此类家庭结构主要出现在父母50周岁以上的失独家庭群体中,是一种特殊的失独家庭形式。因为这些家庭有了血脉的延续,链接家庭成员之间的链条并没有断裂只是出现了轮空。中国社会是一种非常注重血缘关系的差序格局,第三代的出现能够让失独父母有一个精神的寄托,从而不会过度的意志消沉。但同时又存在着第三代的抚养问题。经济是一方面,(外)孙子女的教育费用、生活开支需要足够的经济支持,而这些父母大都已经退休,劳动能力逐步下降,仅靠微薄的退休工资和政府补助金很难供养;另一方面在精神层面上,父母由于将所有的精神寄托在第三代身上,会无形之中使(外)孙子女感到巨大的压力,无法正常交往。此外,(外)孙子女由于年龄过小,他们遭受的精神打击比父母更难恢复,并且具有很强的潜伏性,失独父母在对第三代进行抚养时如不注意这些潜在的风险,很可能使第三代出现社会发展畸形。例如我们在采访海安县圆梦养老院里的失独老人时,他们认为政府不仅应该解决他们个人的生活问题,而且还需要帮助解决他们(外)孙子女的成长问题。相反的,政府对于城市失独家庭的救助更侧重在老人的日常生活方面。例如,无锡市南长区购买了便民中心的服务。其服务范围广泛,包括有九项菜单式服务———体检、燃气、自来水、市民卡、有限电视、邮政、供电局、家电维修、投资理财咨询等。这种以政府出资统一购买服务的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优越性,但如果深入研究还是会发现些许漏洞。比如,如何消解失独老人的疑惑心理,如何让失独者接受让陌生服务人员走进自己的家门等。失独家庭问题是一个民生问题,又是一个检验政府公信力的标尺。原因有二,一是失独者是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困难不仅仅是一般范畴的医疗、养老等,而且有精神方面的创伤和疾病。二是失独群体日益扩大,从过去相互独立至如今通过互联网QQ群贴吧沟通交流,其对失独问题的诉求意识越来越强,如果不能及时对失独这个庞大的群体进行救助,产生的危害不仅影响一个群体的民生问题,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甚至会造成国家的信用危机。
(二)社会力量主导———上海星星港关爱服务中心。社会力量主导的典型是上海星星港,其最大的特色是同伴哀伤辅导,能够加速刚刚失去孩子的父母走出最悲痛的时期;其次,它运营的正规性———注册且有运营资金,使它能够吸收企业的捐助;再次,机构位于上海,上海市的独生子女政策贯彻得很落实,现有7000多户失独家庭,所以星星港的服务对象和潜在服务对象很广;同时,上海属于我国少数发达地区之一,公民的素质和服务意识强,类似的失独关爱服务中心易于自觉形成。然而,社会力量主导的最大的弊端就是资金问题,星星港如今虽是独立的民办非机构,但是由于资金有限,其工作人员皆依赖福寿园委派,难免会有一定的依附性,且由于缺乏资金,机构在心理辅导等方面提供帮助的范围和效果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其次,失独家庭最初的悲痛是精神上的,但随着时间流逝,他们要面对的是现实的经济的养老和医疗问题,显然,星星港没有能力为他们提供经济层面的服务;再次,星星港中的部分失独家庭不参与机构的活动,但现今缺乏衡量哀伤的标准,无法判定机构中的失独家庭是否走出哀伤,由此机构则需随时为其提供服务,服务数量的扩增必然降低服务质量;最后,由于缺乏注销手续,机构规模日益膨胀,此种因响应计生政策而落入悲痛的人群规模一旦膨胀,将不利于管理甚至容易引发,如上海市月亮湾机构的失独家庭经常上访,不断要求政府补偿。有效的社会救助不仅包括精神抚慰救助,还应包括经济贫困救助。失独家庭的救助应该属于社会救助的范畴。社会救助体系要坚持公益为本,自收自支,略有盈余原则,主要依托企业和社会团体,通过社会资金和社会团体力量的人才优势,通过社会化运作,实现社会救助为主要形式的失独家庭养老。此种救助模式还有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缺乏专业化的心理治疗师和社会工作者。由于其非盈利性,很少有专业化的对口人才愿意加入到这个组织中来。社工作为社会的“治疗师”,经过专业的学术训练,了解专业的方法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更擅长根据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提供具有差异性的专业服务。社工作为帮扶失独家庭的资源连接者,一方面社工直接面向失独群体,帮助他们拓展社会关系网络,形成失独者与亲戚、朋友、邻里的良好互动关系,运用自己的专业服务给予最直接的帮助;另一方面,社工连接着政府、社区、社会企业、志愿者等外部力量,汇总他们的资源,并加以分类,再转移给失独家庭。因此,以社会为主导力量形成的失独家庭救助模式很难吸引专业化的社工和心理理疗师,进而也就很难帮助失独者走出困境了。
(三)宗教力量主导———镇江市辛丰镇古大圣寺。镇江大圣寺作为宗教机构,既可以提供相应的资金建设,又可以用为失独家庭寻求心灵的慰藉,可谓是一举两得。但大圣寺将信佛作为宗教救助的门槛,限制了该机构救助的失独家庭范围,举例说明,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其他多家知名媒体曾对大圣寺进行了一系列的采访报道,当时在各大网站上的点击率也纷纷位居前列。但事实却是多年过去后,中国的大圣寺还是只有一个,类似大圣寺帮扶救助失独老人的寺庙还是没有。究其原因是这种救助模式的要求限制较多,接受帮助的失独老人范围较窄。私人救助在上述救助模式中均有参与,但是力量微薄,如星星港中有理事捐助每年捐助一部分资金,圆梦养老院中有企业家捐助部分资金等等。如果要加大私人救助,那就需要广泛的媒体宣传和号召。
二、对完善现有失独家庭救助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促进养老模式转变,由家庭养老模式转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社区,作为一个最基础的社会服务单元,最直接地承担着帮助弱势群体的义务,因此有必要从社区视角来探讨解决失独家庭困境的问题,同时借鉴国外社会福利方面的经验,结合本国失独家庭特点,切实提高福利水平和基本保障,使失独家庭安心享受晚年。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引起了家庭结构的变化,加之现在流动人口的增加,家庭养老模式在逐渐弱化,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越来越受到追捧。所谓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指老人住家得到社区提供的一些服务和支持,并须支付一定费用的养老模式。上世纪中期,国家是以单位来管理公民,而现在社会是以社区来自我管理,社区已成为人们的大家庭,社区模式基本上解决了失独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情感慰藉和疾病护理等问题。
(二)建议国家设立专项扶助基金,由政府供养失独老人。政府对失独家庭的救助,首先要明确国家和政府在失独家庭问题责任的担当:对失独老人的救助,国家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责任。政府供养失独老人,既是政府责任的体现,更是对他们为计生贡献的补偿,对于失独者而言,这也是莫大的心理安慰和人格尊重。经济补助方面,国家层面应规定一个比较合情合理的补助标准,各地再依据当地实际发展状况进行额外的增补,使其获得合理的经济补偿。在精神抚慰方面,政府在建立心理救助机制的同时,政府可出面为各种帮助失独家庭帮助的民间组织给予制度上的支持,鼓励民间力量的壮大。如政府资助建立关爱失独群体或失独家庭基金等组织,通过政府资助、计划生育救助公益金划拨、企事业单位捐助以及社会募捐等渠道,建立“失独群体或家庭关爱基金”,用于解决失独群体或家庭的困难。另外,建立失独家庭法律援助机制,以帮助失独群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家庭实质上是弱势群体,政府应当建立无偿法律援助机制,帮助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家庭索赔,或者由政府出面协调,督促侵权人承担赔偿等责任”。
(三)建立、壮大社会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服务队伍,建立“劳务储备”。在中国,宗教力量和个人力量很难独自形成气候,因此宗教、个人和企业对于失独家庭的帮助与服务显现出间断性和短期性。从而也就决定了宗教救助和私人救助处于辅助地位。社会力量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其能发挥精神救助的功能,用更加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失独群体,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例如,动员各类人群到社区为老年人服务,鼓励低龄和健康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服务,提倡居家养老、老年人互助、社区补贴、基层组织购买养老服务等。给失独老人提供更多的生活资源和便利。为了满足社会养老事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设立相应编制和就业岗位,提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待遇,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以吸引高层次管理、护理人才,扩大养老产业从业人员队伍,加强从业人员技能培训,逐步实现养老服务人员职业化、专业化。鼓励医疗、救护、营养等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到养老机构就业,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让失独老人可以感受到更加科学与合理的心理抚慰,并且使得这种专业化呈现出一种常态化。
三、结语
篇8
这就是“市场化定价发股”制度结出的恶果。2009年5~6月,证监会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了改革。本来,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改革是投资者所期盼的,但证监会这次的改革置中国股市发展的实情于不顾,超越中国股市发展的历史阶段,强推新股市场化定价发行机制。从而使得新股市场化发行变成了高价发行的代名词,新股发行市盈率从IPO重启时的30多倍一路上升到了金龙机电126.67倍。
“没有最高,只要更高”,成了市场化定价发股背景下新股发行市盈率走向的最好写照。新股成了中国股市最大的泡沫,新股发行成了中国股市泡沫的生产工厂。它在让发行人最大化圈钱的同时,也把巨大的投资风险推向了二级市场,严重危害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危及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因此,这种不合理的“市场化定价发股”制度应该尽快叫停。
为什么在境外成熟股市里普遍采用的“市场化定价发股”制度在中国股市里却成了发行人圈钱的工具呢?这其实是一种必然。
首先,这是由不合理的股本结构决定的。虽然现在的新股发行名义上是全流通,但实际上与股权分置时并没有什么不同。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仍然还是有着70%以上的大小非,以及20%左右的首发流通股。首发流通股比例偏低,人为缩小了流通股的供应,发行价与上市价自然就会因此而抬高。
其次,新股询价制度的不合理。目前新股发行价格的确定。首先是要经过机构询价。但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很明显。一方面,机构投资者的询价水平有限,根本就没有相应的定价能力,而且由于询价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所以机构询价不排除乱报价的可能。另一方面,在发行人与保荐机构的公关下,询价机构很容易报出人情价来。此外,根据询价中的所谓“诚信原则”,报价低于最后确定的发行价格者,将不能参与网下的配售,询价机构为了获得网下的配售份额,因此只能报高价。
其三,发行人与保荐机构(或承销商)为了各自的利益,也会进一步抬高发行价格。而作为保荐机构(或承销商)来说,它的利益与发行人的利益是一致的。发行人融资越多,保荐机构(或承销商)所得到的保荐费用或承销费用也就越多。以至一些保荐机构(或承销商)不顾职业道德,一心一意地帮助发行人多圈钱。
篇9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尤其在亲子关系中,“尊重孩子”有时比单纯的“爱孩子”更能体现一种理性的人文关怀。
我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我十分尊重自己的女儿。有什么事情,我们都是商量着做。
因为一旦建立了尊重孩子的意识,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就不会是像“枷锁”一样让孩子难受,而会成为孩子自己内心的需要,如果不按照“要求”做,就觉得对不起自己。家长所做的只是善意的“提醒”,不是严格的“监视”。如:“是不是该起床了?”“是不是该做作业了?”“是不是该买件新衣服了?”“是不是该出去玩一下了?”等等,用商量的语气,征求孩子的意见,也给孩子提供一个可以发表意见和辩解的机会,让她自主思考,自主行动。
建立平等互信的亲子关系是尊重确立的基础。在一对不对等的关系中,尊重只会是一种“昙花一现”的偶然,而不是理所当然的必然。在平等的交往中,家长放下了架子,抛却了父母尊严,与孩子做朋友,孩子就能与家长自由的交流、对话,这样的情景,能让孩子感受到心灵的自由与温暖,孩子自然就会“信其道”。
尊重不是溺爱。尊重是相互的,是亲子之间意见交流通畅的。家长将事情的优劣分析出来以后,供孩子参考的。行动让孩子选择,让孩子对自己的行动负责。在九年级的时候,孩子对学美术专业还是学文化课时犹豫不决,思想一时陷入混乱。为了尽快打破这种僵局,让孩子下定决心,赶紧向前冲。我分别列举了学专业和学文化课的优缺点,让孩子自主选择,最后,孩子终于下定决心学好文化课,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赏识、激励孩子是尊重华美乐章中的最美音符。一个人,被赏识、激励,那种前进的动力是很大的。我们每一个父母都应该学会赏识、激励我们的孩子,坚信我们的孩子“一定能行”,“样样能行”,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自身潜能,从而突破学习上的困难,迸发无穷的创造力,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孩子的每一天都是在“进步”的,应该得到父母的赞扬。如小学的时候,我的孩子只要认识的字多了几个,有了几个好朋友,今天写的日记比昨天的字多了几个,……,都可以成为我表扬她的理由。
尽管孩子是不成熟的,需要我们去教育、去照顾、去为他们安排成长的道路。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人格,和合理的心理需求,这一些都需要家长予以尊重与重视,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心翼翼的进行心灵的沟通与引导,使他们循序渐进的成长成才。
如孩子有一科成绩不好,经询问得知,不喜欢老师上课的样子。我向她解释,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老师不过是帮助你而已。你不是为他学的,老师也不用你为他而学。即便不喜欢老师,也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而且如果你这门科学好了,你就会感到老师可爱了。不信的话,你试一试?孩子半信半疑的在这一科上多下了工夫,考试成绩上去,老师表扬了她。回家的时候,孩子说老师上课很有“特色”,也不再“讨厌”老师上课的样子了。
如果家长一味的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安排自己认为合理的孩子生活。当他们出现一些如不学习的问题时,简单粗暴的用管、卡、压的办法来处理,而不是更多的去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孩子心中就会“不服”,进而会离我们的初衷越来越远。
孩子八年级的时候,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有些下滑。我发觉了这种情况,我及时向老师求助,也通过上网了解情况。我得知,孩子处于青春期,容易受到外面世界的诱惑,造成孩子分心。于是,在家的时候,我经常与孩子一起做作业,不看电视剧,少逛商店,减少外界的诱惑。试想,如果孩子看了一块有趣的电视剧,白天上课的时候,孩子是不是老想着接下来的剧情是什么,那样的话,孩子能不分心吗?所以,家长必须及时发现问题,科学解决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
有的家长认为,如果每个孩子都是自主的,完全按自己的喜好做事,那岂不乱了套?所以更多强调的是要求,而牺牲的却是孩子的兴趣,独特的思维方式及创造力。这种做法,岂不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难道让孩子循规蹈矩比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的思维方式、及独特的创造力还重要。有很多的教育失败案例往往太在乎秩序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显而易见,什么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一个好的家长应该会珍视孩子在家的每一天,全身心地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保护好孩子的每一次惊奇,并能够在活动中关注孩子的关注,惊奇孩子的惊奇,感受孩子的感受,智慧地引导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不要怕孩子的探索精神,我的孩子在家拆了收录机、小汽车、电脑等,然后重新组合,这就很好,在实践中,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尊重孩子,是我们家庭教育的基点。离开了的尊重,我们的思想教育将会显得张牙舞爪且苍白无力;离开了尊重,我们的文化教育就会变得声嘶力竭且缺少呼应;离开了尊重,我们的科学教育就会机械刻板且了无趣味。
篇10
一、家庭与学校如何有效沟通
学校动员家长参与,不少家长也表现积极,希望孩子的学校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为孩子树立榜样,从小培养孩子热心公益、服务社区的良好品德。如果有兴趣和能力,家长除了参与PTO,也可以加入学校的校长咨询委员会参与学校的决策。如来自维吉尼亚州的华裔王太太作为女儿学校校长咨询委员会的委员,曾经参与学校“新学生纪律处分程序”和“学校迁移预算”的制定。在她的提议下,学校建立了一个奖励制度,就是获得全A的学生,可以跟校长吃早饭。这么多年以来,她每次都当义工陪同,没有缺席过一次孩子学校组织的旅行。别以为王太太是全职妈妈,有充裕的时间做义工,相反她是一名全职职业妇女,她将别人用来旅行的假期,都用来当孩子学校的义工了。她认为,教育孩子不只是老师的工作,也是家长的工作。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关系从来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好坏,取决于家长的参与程度。我参与学校的活动多,所以我跟学校的行政部门和老师的关系是平等的。我觉得家长不应等待老师或学校联系你,而应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因为一个老师有太多的学生,老师只会记住个别的学生。作为全职工作的妈妈不容易,常听到人们说:我要工作以支持我的家庭,但在现实中,实际上是家庭在支持他们的工作。人们需要理解工作支持家庭的真正含义,我们可以平衡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家庭都做得好。参加家长会,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说到家长会,想起我外甥女,慧的故事。慧在我的家乡广州一所中学念书。有一年的家长会后,她的妈妈,我的四姐,铁青着脸回家。原来,四姐在家长会上,看到学生的成绩排名女儿不在前十名,甚至不在前二十名,听到老师在责怪别的家长:“就是你的孩子,拖了全班后腿,害得我们班拿不到名次。”那位家长面红耳赤,难堪得恨不得地下有个洞钻进去。虽然不是说她,四姐也感到很不开心。我想很多中国家长或许也有类似的经验吧,我希望我的猜想是错的。反观美国的家长会就轻松多了。学生的成绩只有老师、学生本人和家长知道,不公开,更不排名。家长会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学习情况,也让老师了解学生在家做作业的习惯,有没有什么困难。美国初中以上,就没有家长会了。小学的家长会一年一次。有些学校在两个小时内,家长自由或预约见各任课老师(一对一/15分钟)。有些学校在一周内的学生上课前或放学后,老师给时间范围,由家长选择时间,会见班主任。家长会每年一次,每次十五分钟,非常宝贵。家长事前应做好准备,用纸写下要问老师的问题:我的孩子在班里的表现如何?是否遵守学校和课堂的规章?学习是否跟得上?跟同学相处融合吗?有否按时完成作业?家长应该如何配合?如果家长有具体的问题,这就是个询问老师的好机会了。作为老师,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鼓励为主,先说好的,展示学生的project、作业、试卷。如果学生表现不好,指出具体的事件和行为,共同寻找可操作的改善方法。总之,无论是家长和老师,家长会是双方沟通的最好时机,是寻求更好更有效帮助孩子在学校学习的途径,而不是责怪对方、甚至挑剔和辱骂。老师总是鼓励家长随时跟老师、校长联系,可以通过打学校的电话、发电子邮件、写字条、约见老师、要求开家长会等。平时如果想了解学校的动向可以上学校的网站,也可以申请一个帐号,上网查孩子的成绩、作业,给老师留言。在小学,班主任老师每个月给家长发一份月刊/信,讲述过去一个月的各课程进度,班级活动和预告下个月课程和活动。有些重要的日子如早放学,节日放假,旅行、考试等事件都会在月刊加以提醒。前面提到,到了初、高中阶段学校不再有家长会了。那么学校和老师如何跟家长联系沟通呢?除了以上谈到的网上查询外,学校也有月刊邮寄回家,学生成绩单也是通过邮局寄到家里。尤其是毕业生,事情很多,收到的信件就更多了。通常如果孩子听话,守纪律,完成作业,家长和老师的见面基本用不着。如果学生有问题,学校会通知家长开家长会。我曾经为一个家庭做翻译。这个学生很聪明,就是不做作业。老师拿他没办法。后来就约见家长,家长是马来西亚华侨,英文不好,学校通过一个政府的教育机构找翻译,就找到我。我在会上为老师和家长翻译,共同寻找一个办法,怎样才能让家长知道孩子有没有完成作业。有一次,在购物中心碰到家长,我问起她孩子的情况,家长说,现在每天她都会查一下专门为孩子设计的作业登记表,红色的表示没做,绿色的表示做了。孩子不完成作业就不能上网、看电视,现在孩子基本能完成作业了。以上的例子说明,孩子的教育不单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家长的参与、配合很重要。我的旧同事哈活女士在公立学校当西班牙语老师有32年了,她告诉我: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孩子完成作业的比例就高,作业完成了,考试成绩基本上也差不了多少。另一家学校的数学老师戈日史先生也说,家长要参加社区的活动,一起合作,为孩子接受最大限度的教育而努力。电脑老师容哈迪先生就认为,学校、老师和家庭、家长的关系是合作伙伴,大家一条心,才能把孩子教育好,缺一不可。如果把学校和家庭比成左手和右手的关系,那我们都很清楚,人的身体需要他们,缺一不可。那么,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如何使左右手更协调地worktogether。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虽然国情校情存在差异,但我们的目标一致,为了我们的孩子更好地成为地球村的公民,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人类、为社会有所贡献,作为孩子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让我们相互配合,互相信任和尊重、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吧。
二、让孩子做家务赚零用钱,培养孩子的理财观
有一天,我一边做家务,一边对当时只有四岁的小女儿说:“你看,妈咪多勤快,做这么多家务。”女儿说:“是啊,你赚零用钱嘛。”我听了很愕然,一个才四岁的小孩,怎么知道做家务赚零用钱呢?但也可以由此看出,美国小孩帮家里做家务赚零用钱是怎样的深入人心、顺理成章啊。有资料显示,在美国家庭,小孩七岁便开始接受零用钱。那么,究竟该给多少呢?有专家提议,根据小孩的年龄以每年一美元来计算。小孩七岁,给七块。可以每周给七块,或每月七块,视家庭经济状况和居住地的生活指数而定。究竟零用钱同做家务要不要挂上钩呢?有一回,我在电话里跟母亲说起给大女儿零用钱的事,母亲反应很大:“帮家里做事,是本份。她吃你的、住你的、用你的,为什么要付钱?你不要宠坏女儿啊!”我说:“在美国都是这样的,女儿的同学不也是帮家里做家务拿零用钱吗?”“你是中国人,不要每件事都学美国人。”母亲说。在美国,77%的八到十二年级的青少年表示:他们要做家务赚零用钱。家务包括:倒垃圾、收拾房间、洗碗、洗衣、吸尘、修理草坪等。不少华人也入乡随俗,按照老美的做法让孩子做家务赚零用钱。沈太太的13岁儿子每周帮家里吸尘、修理草坪。刚开始的时候,沈太太都给孩子钱。后来,每次叫儿子做家务,孩子就和她讲价钱,讲好价钱才干。沈太太发现这样不行啊,孩子变得斤斤计较,只为钱才帮家里做事。她决定不再给钱了,并对儿子说:“我以后不会给你钱了,钱我给你留着,用来买你打球需要的器材。”沈太太的儿子是学校的冰球队员,那些器材可一点都不便宜。潘太太想重新粉刷墙壁,老公工作很忙,请人干收费很贵,她问16岁的儿子想不想接这活,儿子很高兴,他正需要钱看一场比赛。结果潘太太和儿子把家里粉饰了一遍,付给儿子的钱不到请人的一半,她省了钱,儿子也有钱看球赛了,还积累了粉刷经验,为他以后找暑期工提供了方便,真是一举三得。另一个老美史太太有三个儿子,每人都分担家务,她给孩子的零用钱是这样分配的:60%可以自己花,40%放银行用于大学基金。美国人相信,给孩子零用钱的目的是让孩子有机会学习如何管理金钱,这一技巧会对孩子的将来成功与否有很大关系。孩子有自己的零用钱也可以培养他/她关心他人、做善事的爱心。三年级的爱莎跟妈妈逛商场,看到一个玩具非常喜欢,叫妈妈买。妈妈说,到年底你生日时,妈妈可以给你买。爱莎说,我等不及了,到年底可能这个玩具就卖光了。妈妈说,那你就用自己的零用钱买吧。爱莎说,我现在还差两块钱。妈妈说,那你就等钱存够了再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爱莎不再乱花钱,终于将喜爱的玩具捧回家。我的小女儿很喜欢四年级的班主任爵太太,女儿留意到爵太太所获的奖杯都是临时的,比如今年得了这个奖,奖杯这一年是属于你的,下一年就给别人了。女儿计划在学期结束时,送个奖杯给老师。她从学期初就开始将零用钱存起来,到学年结束时,她攒下了足够的钱,给老师买了一个奖杯,上面写着:世界上最好的老师。我们就帮她付邮费。当爵太太收到奖杯时很高兴,她给女儿的感谢信上说:我终于有了一个我可以保存的奖杯。大家都知道孩子做家务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家庭观,也可以有效地作为孩子承担后果的手段。如孩子的房间乱七八糟,家长可以对孩子说:“在吃饭前将你的房间收拾好。”如果到吃饭前,孩子没有完成任务,家长可以说:“好了,你无法完成,你付钱给我,我来帮你做。”从孩子的零用钱里扣掉人工,相信下次孩子就自觉多了。孩子做家务给零用钱的做法好处很多,但有一个原则是:孩子应该自己做的事,不应该有报酬。
作者:邱雯单位:美国湾区新城电台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3家庭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