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荒的方法步骤范文
时间:2024-01-26 17:28: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开荒的方法步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这一番发言,显示了一个高年级学生在掌握了围绕课文中心思想领悟语言文字的阅读方法后,表现出的“发现交流”的能力。
“发现交流”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显然这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
怎样使学生具有“发现交流”的能力呢?
一、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发现交流”的本领
指导小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应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实际出发。因为他们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一般形象思维和初步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这就是说,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具体的形象的知识,所以对小学生的学法指导,不是进行抽象的讲解,而是应结合具体内容的学习逐步进行渗透。
为了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对此,我不是要求学生去背解释,而是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联系上下文,知道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即使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了词、句的本义后,我也总是再要求学生联系课文来理解这些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然后,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词句所描写
的意境,通过与同类同语的比较,体会这些课文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
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如学习《井》一文时,课文中“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一学生通过阅读发现了“多远!多远!”后面用感叹号,而“多深?多深?”后面用问号,议论道:前一句是感叹号,句中的“多”是“多么”的意思;后一句是疑问句,句中的“多”是“多少”的意思。前一句感叹星星离我们很远,后一句在猜测这井水到底有多深。问题是“发现”的前提,他首先发现了标点符号运用的不同,通过思索,运用已掌握的有关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能力,继而发现和理解了“多”在不同句型中的不同含义,进而达到对句意的颇有深度的理解。这样学习,就有了“交流”的内容。因此,我常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想一想与学过的课文在表述方法上有哪些不一致的地方,想一想新课在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上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并对此提出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提问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二、创造机会,锻炼学生“发现交流”的能力
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它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初步感知了一种学习方法,并不等于就已经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就会在实践中运用这种方法,当然更谈不上熟练地运用。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发现交流”的能力,我在教学的全过程――从课文的导入、审题,到初步感知课文,到分析理解课文,到小结归纳,都创造机会,让学生来进行发现交流。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是在学生想讲而讲不清,想挖而挖不深,想结而结不了的时候才加以点拨,加以启发引导。
教学《南泥湾开荒》一文,学生从审题,阅读交流文章的内容安排,到课文内容如何反映战士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都由学生自己发现交流:课题一出现,学生即运用已掌握的审题的一般思路开始了审题交流。“题目中的关键词‘开荒’。我查了字典,‘开荒’的意思是把荒地开辟成可种植的土地”“‘南泥湾’起限制作用,限制了开荒的地点。告诉我们课文写的是在南泥湾这个地方开荒的事情。”“从课题看,这是篇写事的文章,一般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的。”
至此,学生的交流进入到对课文内容及思路的揣摩。我顺势引导:默读课文,是按这一顺序写的吗?少顷,交流继续,“我认为是按这一顺序写:课文第一、二小节写开荒的起因,最后一小节写开荒的结果,其他是写开荒经过。”我点拨:经过有两层意思,开荒准备和开荒经过,因此课文也可分4段,这样分更能突出文章重点。段落划分好,朗读课文后,学生进入初步领悟中心思想的过程,交流道:“这篇课文是赞美三五九旅战士的。”“赞美他们不怕苦、不怕困难的精神。”我再点拨:请从选材角度看,课文是怎样表现战士们不怕苦、不怕困难的艰苦奋斗的精神的?除此之外,文章还赞扬了战士们什么精神?学生有所启发后边阅读,边从选材角度(一天劳动过程,典型材料――挖荆棘狼牙刺……)紧扣课文内容,阐述了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我只是对什么是乐观主义精神?课文为什么3次使用“在开荒热潮中”?这些学生确有困难的问题,我才加以重点启发讲读。先让学生找到课文对“艰苦奋斗”和战士“憧憬美好未来”的描写,从而帮助他们悟出“革命乐观主义”的含义。
篇2
【关键词】课程改革;地理;教学方法;探微
【Abstract】The new course has brought forward the new request to teaching: Must lay stress on the geographical feature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 way , method and teaching means choosing various nimble teaching, culture taking an enterprising spirit seriously and carrying out an ability. I change concept actively , probe new teaching method , the course adapting to the new in geographical feature teaching, have got fairly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The course is reformed; Geographical feature; Teaching method; Explore tiny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1-0014-01
新课程标准对以往旧的地理学科做了很大的调整,改变了以往“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创设了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为学习载体的新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新课程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突出地理学科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人在地理教学中积极转变观念,探索新教法,适应新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本人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多角度、全方位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鼓舞人从事某项活动的重要动力。”每学期第一节课上,我会重点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谁知道民勤的黄河蜜瓜为什么特别甜?人为什么穿大袍子,却时常露出一只胳膊?为什么藏族人的脸是古铜色的?为什么双线铁路上行车在东面,下行车在西边?能不能调换位置?如何用三角板和量角器量出你所在的大致纬度?”当我告诉他们学习了地理我们就会懂得所有这些我们认为奇怪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当我用地理知识一一解释了以上现象,学生的脸上露出了惊奇而愉悦的神色,我知道,学生已经对地理产生了兴趣。
初中学生的兴趣易激发,但不易保持。为了使学生对地理产生持久的兴趣,甚至迷上地理,在教学过程中要投其所好,不时插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讲到“火山与地震”一节时,联系“印尼大海啸”和“南亚大地震”并教给学生预防地震的常识;讲到“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时,联系美国刚刚发生过的百年一遇的“卡特里那飓风”,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全球生态环境是所有国家的共同责任。讲到某一点知识,可引用大量课外有趣的地理现象,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常常在关键处留个悬念,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的好奇心,真正培养其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活动,能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在每章每节都设计了与之紧密联系的地理活动。如:白天用一块手表测量你所在地的方向,夜晚用自制的简易测高仪测量本地的纬度,用地球仪、手电筒,演示昼夜更替现象等。通过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兴趣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加强地理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学生对地理产生了兴趣,往往不满足课本上的讲解,会把目光投向课外或探究现象的原理或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有了研究的动机和愿望,教师要及时捕捉并认真指导,帮助他们确定探究的内容,教给他们研究的方法,帮助他们写出探究计划;也可与学生一同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指导,最后指导他们写出简单的报告,并对结果作出适当的评价。在探究性学习中要以鼓励为主,以肯定为主,要经常提供机会满足学生的成功欲、表现欲,激发和保持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讲到“水资源”一节时,针对学校附近有一家造纸厂,严重影响学校及周围人家的环境,指导学生确立探究对象,以造纸厂为对象,探究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由于学生平时深受造纸厂臭气及浓烟的危害,再加上探究方便,学生积极报名参加。我根据学生的兴趣,组建了探究小组,并指导他们制定探究计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附近的造纸厂展开了全面的调查,收集资料,采访周围居民,最后写出了总结报告――-《大坝造纸厂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调查及整改措施》,并在全校举行的科技小论文评选中获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通过探究学生也掌握了许多探究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研究奠定了基础。
我认为,实施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点:1、探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指导学生选择容易的、简单的、单一的,一般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社会生活和自然中的资源作为探究学习的内容。2、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专题内容的情境(背景资料)。3、要指导学生设计探究的方法、步骤、目的等。4、要适时指导学生收集获得的信息(数据、事例、现象等),并进行整理。5、要及时在探究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并指导学生在过程中自评和互评。6、适时适地选择合适的方式使学生在组内、班内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及结果,满足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7、教师根据探究性学习需要家庭、社会联系有关场所,争取有关支持等,切实做好学生的后勤保障工作,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8、指导学生对已结束的探究性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书写总结报告或论文并做出适当评价。
三、挖掘乡土地理资源,丰富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篇3
[关键词] 旱区农业;灌溉;科技;人才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8-119-1
一、通渭县农业资源的现状
通渭县是以农业为主的县区,发展旱区农业的潜力较大。一是土地面积广,大部分耕地土层较厚、土质疏松;二是光照、热量充足;三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县农村劳动力近30万人,绝大多数劳动力身体好,文化素质较高,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精神较强;四是土壤、水、空气中的化肥、农药等有害成分残留少,适宜于发展无公害农业。所以,通渭县发展旱区农业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是,资源优势至今没有转化为发展优势,制约农业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旱区农业发展相对缓慢。
(一)自然条件严酷。通渭山大沟深、山体破碎、植被稀少,天然降水极其贫乏、有效水资源奇缺,干旱、沙尘、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干旱已成为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
(二)农业基础薄弱。土地相对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有机质含量少,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完全是靠天吃饭。
(三)农业结构不合理。最突出的不合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自然规律相背离;二是与市场规律相背离,冬小麦产量和市场价格明显低于马铃薯和其他经济作物。
(四)农业综合效益低。通渭农业和农村经济仍是“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下蛋换油盐”的小农经济,仍是广种薄收、耕作粗放的传统农业,处于种什么、吃什么、剩什么、卖什么的提篮小卖水平,市场化、组织化程度低,综合效益不高。
二、发展旱区农业的对策
(一)加强对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建立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要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应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加强对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是目前通渭农业种植在经济水平和劳动力素质水平都较低状况下的有效措施。因此,选择农业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建立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如马营、鸡川、碧玉、陇川等乡镇,形成先发展部分地区,再带动全县发展的思维,通过农业灌溉技术、间作套种技术、农田防护技术、地膜覆盖技术、化肥施用技术、作物新品种技术、病虫害防治和农产品保鲜等技术的配套组装和大范围推广,提高区域农业综合水平,将通渭建设成为定西市高效农业的典型样板。
(二)发展节水灌溉、有限灌溉和中低产田改造
在通渭所有的耕地中,60%以上为中低产田。因水资源的时空调控不力及灌溉方法、灌溉管理的落后,干旱与土壤次生盐碱化成为中低产田的主要障碍因素,同时林业及生态用水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通渭粮食和其它农作物都存在供过于求的问题,所以应以马营、鸡川、陇川、碧玉四乡为节水灌溉、有限灌溉为中心,稳定耕地面积,提高耕地利用率,改造中低产田,切实提高现有耕地资源的质量,改善农田内外生态环境,确保通渭县农业的持续发展。
另外,大力修造水平梯田,将中央财政对开荒造田的资金,转为对节水灌溉和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的补偿,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节水农业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彻底扭转各级政府以扩大耕地规模为政绩的短期行为。
(三)大力扶持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在扶持畜产品加工及农业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的过程中,中央及省级政府要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加快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以此带动西北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改变通渭县畜牧业发展长期滞后的局面,促进通渭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出台优惠政策,为通渭牵线搭桥,组建精、深加工大集团企业,加强东部技术与西部原材料的结合,通过引进外资、发展合资企业等,使通渭成为农产品初加工生产基地、部分精深加工产品的专业生产基地。
(四)积极推行品牌战略
通渭农业的发展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趋势进行,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开拓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市场,实施特色名牌、品牌战略。一是各级政府应通过正在形成的政府网络,市场信息,介绍当地产品情况,实现网上贸易,极大地减少交易成本,尽量减小空间距离对通渭县农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的制约。二是各级政府要树立服务意识,转变职能,有计划、分步骤地选择重点产品,利用电视、新闻网络和其它媒体发动宣传,提高、扩大本地品质优良的农副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的知名度,形成通渭特有的名牌或品牌产品。
此外,政府和各级相关部门要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科学技术和科技人才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引进发达技术,以促进通渭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在现有技术人员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培训、实践生产等方式以提升农业技术水平,还要有计划、分层次、有步骤的引进高技术人才,为通渭农业发展输入新鲜的血液,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推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忠,巩友林,张云霞.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02).
[2]王永霞.秦安县旱作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02).
篇4
【关键词】“反规划”;途径;理论
1 引言
由于我国城镇化迅速发展,建设用地对生态空间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而传统的区域、城市规划对此力不从心,致使我国大范围的生态破坏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在这种情况下,以俞孔坚为代表的景观生态规划学者积极引进欧美国家区域、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倡导“反规划”的理念和方法,试图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充分尊重。
2 “反规划”的概念
“反规划”概念是在中国快速的城市进程和城市无序扩张背景下提出的(俞孔坚,2003)。 “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它是一种景观规划途径,本质上讲是一种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反规划的要意不仅在规划建造的部分,更要千方百计保护好留空的非建设用地”(吴良镛,2002)【1】。
“反规划”旨在利用景观中的河流水系、绿地走廊,林地、湿地构成的景观生态基础设施为城市的扩展建立一个真正理性的框架。
3 “反规划”途径理论研究
“反规划”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借助GIS技术,对景观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用以判别不同的景观安全格局,综合建立不同安全水平的格局。
3.1 思想方法: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基础设施是维护生命土地的安全和健康的关键性空间格局(俞孔坚,李迪华2003)。廊道是生态基础设施的主要结构,而廊道又可分为绿道、遗产廊道等等。
绿道和遗产廊道的概念的做法对于中国大量的线性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发展,被认为是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关键战略之一。不同学者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也提出了不同的廊道宽度。
3.2 实现途径:景观安全格局
景观安全格局是判别和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的一种途径,该途径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基于景观过程和格局的关系,通过景观过程的分析和模拟,来判别这些过程的健康与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格局(俞孔坚,1999)。
该理论把景观过程(包括城市的扩张,物种的空间运动,水和风的流动,灾害过程的扩散等)作为通过克服空间阻力来实现景观控制和覆盖的过程。要有效地实现控制和覆盖,必须占领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性的空间位置和联系。这种战略位置和联系所形成的格局就是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3.2.1 景观安全格局途径和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的基本步骤:
Steinitz提出了从现状景观的描述,到景观过程的分析和评价,再到景观安全格局的判别和确定的六步骤模式(景观表述、过程分析、景观评价、景观改变、影响评估、景观决策)。
3.3 小结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按照一定规律在空间上的有序排列,面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张,需要逆向思维的城市规划方法论,以不变应万变。
4 “反规划”理念的实践应用
4.1 案例
由俞孔坚团队主持的“反规划”实践已有四项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荣誉奖,两项获得的建设部人居环境范例奖。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用土生土长的水稻,营造了一块丰产而富有时代气息的校园绿地,成为都市农业的国际教案;浙江黄岩永宁公园则“与洪水为友”,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重建河滩湿地,并集约化利用河滩湿地,作为滞洪、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市民生态休闲的综合功能区……
4.2 小结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反规划”我们可以有更明智的城市绿地与河流廊道的改造和利用方式,用节约型城市和可持续环境的理念,用最少量人工干预、最少的设计和工程,满足现代城市人的最大需要,创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与人文空间。
4.2.1 对国内外“反规划”理论文献的评述
4.2.2 基于“反规划”理论的研究
国内很多学者都应用“反规划”在城市建设的各个层次规划中针对各自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周万东(2009),通过构建基于反规划的编制流程,研究解决了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过度开荒、无序扩张的问题;王峰,通过确定生态基础设施研究解决了古村落规划中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梁振然(2008),通过转变开发思路建立了旅游规划中的技术规范问题……
上述研究都是以“反规划”理论为基础对现有规划政策进行改进的,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是第一硬道理,所以在“反规划”理论的基础上又有了以下研究:
段元强、李嘉林,以化工园区规划为例论证了“正规划”与“反规划”之间的矛盾是相对的,关键是做到以“反规划”的手法分析规划用地内完整的生态环境脉络及其薄弱环节,用“正规划”的手法对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利用“反规划”的成果进行合理选址。
唐圣钧、风均衡、张海凤进行了基于生态环境约束条件下的永州市城市发展策略研究。提出了一种对生态环境最为有利的城市空间发展框架、人口控制规模和社会经济布局策略。其经济成本未必最低,但必然是更为符合城市发展客观条件、综合成本最低、最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对永州市这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复兴具有积极意义。
4.3“反规划”尚待研究及解决的问题
4.3.1 缺乏人文的及地方特色的东西
有人认为:“土人景观的‘红飘带’,‘稻田大学’,还有其另一个作品黄岩永宁公园的‘盒子’,很明显都是在玩味某种概念,能拿大奖往往是因其概念,创意好,而大玩概念的作品,往往实用性不强,或者即便实施了,也跟现实比较难融合,显得怪异。
4.3.2 居住的适宜性
在低碳住家――北京褐石公寓改造设计为了实现将室内墙转化为温湿调节生态墙,利用苔藓和草本植物生长在室内,从而使整个墙体成为一个气候的调节器,可能不利于人的健康。
4.3.3 推行中的困难
绿道是生态格局的重要结构,但是却很难推行。李迪华(2010):绿道规划最大的困难是官员,最大的问题是土地。
4.3.4 与“发展”的结合
传统的先规划城市建设区域可以因为发展的需要把范围扩大化;同样“反规划”实施的过程中,也可以因为发展的压力,把非建设空间缩小化。要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潜力最大化,不仅是建设空间和非建设空间谁先被规划的问题,更两者有没有很好的协调和统一的问题。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与讨论
“反规划”对传统的基于发展计划的规划在方法论上指出一条根本性的改革出路,对规划师来说,从主要进行有计划的建设规划方案的制定,转向优先制定不建设规划;从被动的因开发建设需要而进行的被动的规划,走向主动的为土地和城市整体的安全和健康而进行的规划。
5.2 “反规划”发展展望
“红飘带”等在2008年的“飘红”,证明了俞孔坚“反规划”思想至少在目前是受到欢迎的,并且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 作为一个清新的建筑小品,“红飘带”等在国内的走红也说明规划不再盲目追求宏大规模,反而有返璞归真的趋势,这无疑是规划界的可喜。
“反规划”的研究随着研究理论及实践的增加,呈现出多方位研究的态势。宏观上我国主体功能区等大方向的政策都开始考虑“反规划”的思想;中观和微观上各大设计院也从“反规划”设计上进行研究等等。诸凡此类,都将推动者这个领域的不断前进、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吴良镛,面对城市规划“第三个春天”的冷静思考[J].城市规划,2002,26(2):9-14.
[2]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2007
篇5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路径选择
作者简介:杨俊中(1963-),男,河南漯河人,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4-0005-04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生态文明第一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被载入党的纲领性文件。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既是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最重要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一环。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点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从历史发展来看,生态文明也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从内涵上看,生态文明应该包括3个基本要素:一是生态意识文明,是指人们对待生态问题的科学的、进步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二是生态法制文明,是指人们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法律、制度和规范;三是生态行为文明,是指在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法制的支配和约束下,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繁荣的各种活动。
(二)生态文明的特点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而生态文明也着眼于人与自然全面发展、和谐共生、持续繁荣。生态文明强调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人与自然的平等观,关注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关注资源、环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承载能力,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具有3个特点:一是整体性。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人与自然都是一个整体系统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单纯考虑经济、资源、环境中的某一方面,应该以系统论的方法全面、综合地考虑生态文明的建设问题。二是和谐性。生态文明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其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荣,因此,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人类、环境、社会三个子系统各自内部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共同发展的理念。三是可持续性。生态文明是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为对象,以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共生为基础,以系统整体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因此,生态文明必然具有可持续性的特点。
二、生态文明在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报告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报告在强调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繁荣、改善民生等工作的同时,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就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放在了同样的高度,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必然要求。
(二)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由此可见,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只有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才会不断提高民众的资源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才能不断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和环境治理工程,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石
十七大报告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为小康社会的子系统,几种文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石。人类历史上因片面追求经济、社会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所造成的灾难不胜枚举,古玛雅文明、美苏尔文明都曾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却都又因为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的破坏而烟消云散。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越创造性地指出:“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
自然界有其千百年来默默遵循的规律,中国儒家提出人们要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强调农民要“生产以时”。统治者要“勿夺农时”。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恩格斯也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类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因此,我们在改造自然、发展经济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科学地处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之间的关系。
(二)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1987年,挪威
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人们享受工业革命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因疯狂追求当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而酿成的恶果,诸如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气候异常等。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也印证了科学发展观虽然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但却决不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而要在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中寻找一个最佳的契合点。
(三)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国内学者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中,肯定了布伦特兰夫人的定义,同时提出“可持续发展还必须是既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需求又未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就使可持续发展理论融入了权衡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内容。十多年前,淮河下游居民饱受河水污染之害,都是因为中上游个别地方为了自己的局部利益而忽视了全流域人民整体利益;如今,沙尘暴灾害日益频繁,也是因为个别区域为了经济指标而疯狂破坏森林,使人类失去了森林的庇护。这些灾害的发生都是由于为了局部利益而放弃整体利益的短视行为造成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在经济建设与生态治理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社会”大系统的整体利益,决不能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生态道德,营造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首先,要开展生态知识教育。生态文明知识亦即生态环境知识,不仅包括符合环保要求的生产、生活常识,也包括生态环境的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生态文明知识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智力支持,加强生态知识教育,培育生态文明意识是在全社会形成生态道德观念的重要一环,生态知识教育要渗透到从儿童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要完善目前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将生态教育的内容融合进德育课程体系和校园管理活动中,通过建设生态校园、生态社区等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
其次。要培养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生态文明意识应当包括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法律意识。培养生态文明意识,除了不可或缺的教育活动外,还要运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传媒在全社会积极营造“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的生态文明氛围,要让生态文明进学校、进社区、进街道、进家庭。
(二)完善生态法制,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约束机制
完善生态法制建设,重点在于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完善生态法规体系。针对目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情况,国家应加强环境立法研究。制定环境立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立法工作。中央要进一步指导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要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地方法备案制度,逐步实现生态建设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生态法规体系的建设中要建立环境保护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定期评价和修订制度,对不适应形势需要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或废止。
法律规范作为一种硬约束,是以其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要体现生态法制的约束力,就要提高相关部门的生态执法能力。生态执法难在执法力量弱、取证难、执行难,针对这些情况,应该加强对环境保护执法机关执法能力的建设,包括增强环境保护系统内部的执法力量,提高工作人员执法水平。通过多种措施来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真正实现生态法规的硬约束能力。
(三)促进生态科技,满足建设生态文明的技术需要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然而,科学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正当人类为经济的飞速增长沾沾自喜时。却不知不觉地步人了生态恶化困境。氟利昂可以作为致冷剂,但散逸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使人们逐渐失去了臭氧层的庇护;含磷洗涤剂的发明可以节约大量制造肥皂的油脂,但却容易导致水源浪费和水体磷污染。进入新世纪后,人类逐渐认识到生态科技对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无汞电池、无氟冰箱、太阳能汽车、可降解塑料等立足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新科技、新产品不断推出。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而现在资源日渐紧缺、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正急待一场生态科学技术革命。为此,国家要加大对各种生态型科技的支持力度,并以是否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衡量新科技价值的重要指标,通过加强生态科技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四)发展生态经济。确保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环节
增强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推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工业企业是造成当前环境污染的主要对象。增强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是发展生态经济的重点。各级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管理,逐步培养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从而使企业在生态文明意识的影响下自觉做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国家要在企业中倡导循环生产和生态科技,使其尽可能多的节约自然资源、规范生产过程并生产对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对一些规模较小、产品单一、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逐步实行关停并转,进而推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合理利用土地。倡导生态农业。针对不合自然规律的围湖造田、毁林开荒以及土地退化、土壤侵蚀等情况,国家应加强土地利用的监管力度,既要防止城市工业无节制地侵占基本农田,又要避免不合理地围湖造田和毁林开荒,要制定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以保证生态和经济的平衡和共赢。各地要大力研发生态技术,推广现代生态农业。要根据土地特点,发展复合型农业。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鼓励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治虫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产业化水平;开发绿色农业,条件合适的还可以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最大程度地实现生态农业的价值。
强化科学管理,规范环保产业。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但经济发展也不能因噎废食,只能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基础上做好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净化和处理,而做好废物处理工作的关键在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环保产业。目前,我国的环保产业普遍存在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管理混乱的情况。以污水处理厂为例,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到2004年底,我国600多座城市已建成了709座污水处理厂,据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调查资料,目前我国已建成的这些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只有1/3,低负荷运行的约有1/3,还有1/3开开停停甚至根本就不运行。因此,国家应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资。增强其职业责任意识,并坚持强化科学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引入竞争机制,使环保产业走向科学、规范、高效发展的轨道。真正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神。
篇6
关键词坡地资源;现状;改造措施;宁夏西吉
西吉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宁夏南部山区,位于大陆性气候边缘区域,属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年降雨量350~500 mm,60%以上的降雨集中在7—9月。全县总土地面积3143.85 km2。2009年,全县辖19个乡(镇),人口48.8万人。
1坡地资源现状
明、清时代,西吉县坡地植被茂密。民国后期开始,毁林、开荒种地现象突出,坡地植被破坏严重。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且物质能量投入少,生产技术水平低,土地用养不当,广种薄收,产品单一。自实施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草建设工程以来,坡地植被虽有较快恢复,但水土流失未能在大面积区域得到控制,坡地植被破坏现象依然存在。坡地植被的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又在不断加剧对坡地植被的破坏,二者恶性循环,使坡地资源匮乏,生活环境恶劣,农田肥力锐减,粮油产量低,农民生活困难。目前,西吉县境内山大沟深,沟壑密度为560 m/km2,植被覆盖率15%,土壤平均侵蚀模数4 200 t/km2,有黄土丘陵、土石山地和河谷川台3种地貌类型,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82.3%、12.1%和5.6%。坡地面积28.4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3%。其中,农、林、牧利用面积分别占坡地面积的47.9%、29.9%和14.8%,其他坡地面积占7.4%。西吉县坡地资源包括坡耕地,梁、峁、沟台荒草疏林地以及沟壑等难利用地,主要由自然环境和农业环境组成。全县人口多,对坡地资源压力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差。荒坡地植物群落低矮、单纯,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自然再生能力弱。境内矿物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为典型的农业县。
由于坡地比例大,对西吉县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水平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依据科学技术打破传统的生产方式,采取多种措施,全面系统地对坡地资源进行更新改造,加速坡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关系到西吉县扶贫大业的成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坡地更新改造措施
根据西吉县坡耕地比例大、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低等实际特点,坡地更新改造应以继续调整农、林、牧用地比例,提高粮食产量,拓宽创收渠道,保障人畜饮水,稳定解决“三料”为前提,以保护资源、增加植被为突破口,依靠科学技术和法制手段,坚持综合规划、统一治理、优化配置、全面发展的原则,按照山顶造林种草、山腰修田种粮、山脚打坝灌溉的改造模式和“先山头、后山脚;先坡面、后沟道;先支、毛沟,后干沟”的改造程序,对全县坡地资源进行更新改造,使农、林、牧用地比例基本达到“三三制”;并实行产业经营和一系列保障措施,以达到改山治水、恢复植被、增产增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2.1造林种草
造林种草是建立合理、高效的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的最佳措施。在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草建设中,西吉县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今后,要在封育管护现有天然林区和草区的同时,对现有的未成林人工林地进行补栽补植;坚持“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实行造林种草前先整地;以乡土树种、草种为主,采取乔灌结合、林草结合的方法,继续在不宜耕作的地段造林种草。
2.1.1林型配置与适宜树种。选择适宜树种、合理配置林型是造林成活的关键。山顶梁峁干旱寒冷,风蚀严重,应选择抗旱、抗寒、耐风蚀、耐土壤瘠薄的柠条等灌木树种为主营造防护林;20°以上坡地及农田地埂以沙棘、紫花苜蓿为主,营造草灌混交林;沟道、河滩,坝岸比较潮湿,以柳树等乔木为主,营造用材林;村旁、宅旁、路旁以杏树或杨树等乔木为主,营造经济林或用材林。
2.1.2整地与造林方法。整地是造林种草工作的第1步,必须在造林种草前1~2年进行。地势复杂的陡坡地或农田地埂,采用小鱼鳞坑整地方式整地;地势较规则的坡地,采用水平阶、返坡梯田或水平沟等方式整地;河岸河滩以及“四旁”的坡地,多以圆穴状整地方法为主进行整地。根据立地条件、时间和树种的差异,合理选用直播造林、植苗造林、扦插造林或截干造林等不同方法进行造林。造林种草后要加强幼林(草)抚育管理,防治病虫兽害,适时间苗、补植、修枝或刈割牧草。
2.2机修梯田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吉县在国家各类扶贫资金的扶持下,利用推土机车机修梯田,其比坡耕地增产粮食85%以上。多年的实践证明,机修梯田是在目前不改变坡地用途的前提下,唯一能够大面积、快速度、高质量地改土治水、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是目前保护生态环境、改变立地条件的一项有力措施,是稳定解决农户吃饭的温饱工程、致富工程[1]。
2.2.1机修梯田建设范围与标准。结合山顶、陡坡造林种草,在6~20°坡耕地沿等高线从上到下连片修筑机修梯田。边机修边拍打地埂,使梯田田面均宽达到10~13 m,地埂高出田面20 mm,梯田总体呈里低外高,左右水平;按具体地形以斜线或“S”型的形状开通梯田区域道路;及时对梯田深翻松土,培肥地力,抢墒播种;根据季节适时营造地埂林(草),加强固埂工程。
2.2.2机修梯田建设重点步骤。机修农田建设的涉及面广,应在机修梯田建设的前1~2年就进行规划,确定机修区域,动员农户留足地块,打乱地界,统一修建,逐块验收。同时,本着“能走水路走水路”的原则,尽一切可能将距水源较近的6°以下缓坡地和已修建的旱作梯田改造成水浇地,以提高粮油单产。
2.3修谷坊和筑坝
沟谷及沟道是水流输送泥沙的通道。一般情况下,当梁峁以及6° 以上坡地得到治理后,流入下部沟道的水流就会大量减少[2-3],加之投资量较大,目前西吉县沟道治理处于滞后状态。沟道治理首先要在支毛沟上游筑谷坊,中下游修筑淤地坝或主干坝,然后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在这些建筑物上造林种草。
2.3.1谷坊。是指在支毛沟修建的高度在5m以下的小淤地坝。谷坊既可拦泥固沟,又可淤地种植,起稳定坡脚、防止沟底下切、抬高沟道侵蚀基点、防止沟岸扩张的作用。支毛沟密度大、沟道比降大的丘陵区,修筑谷坊25~30道/km2,土石山区和河谷川道区布设谷坊8~10道/km2。
2.3.2淤地坝。淤地坝是水土流失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在工程运行前期,可解决当地工农业生产用水和牲畜饮水困难,也可发展水产养殖业。运行后期会逐步变成高产稳产田。坝顶又连接沟壑两岸,可以改善山区交通条件。西吉县黄土土层深厚,是筑坝的优质材料,要充分利用这些材料,采取国家投资、地方配套、农户集资的办法大力修筑淤地坝。
2.3.3骨干坝。修筑骨干坝是沟道控制水土流失的又一防线。为了提高拦洪效益,防治沟壑侵蚀,充分利用水资源,解决牲畜饮水困难和灌溉农田,可在相对大的沟道修建库容较大、坝体较高(一般为20 m以上,坝体土方量大于50万m3)的骨干坝。百年大计,质量第一。首先在选址时要严勘实测,既要确定单坝的坝址坝型,还要考虑坝系建成使用后的运行机理。工程建设期间更要有专人负责,严格把关,确保建材足额到位,确保坝系质量。
2.4打窖、打井
很早以来,西吉县就有打窖、打井的习俗。前者是利用降水资源,后者是利用地下水资源,二者均为西吉县人畜饮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后打窖、打井,要突破传统的习俗,在保证“灌口”的前提下,力争大面积的“灌田”,实行“灌口”与“灌田”双“灌”齐下,双向运作。
2.4.1人畜饮水窖。人畜饮水窖以人畜饮水为主要目的,尽量选择在公路、山坡、场院、屋顶等天然积水场附近,在确保有水集的前提下,避开大树、陷穴就村庄附近打窖,一般选用水泥砂浆防渗层结构,容积40 m3,用红胶泥压窖底,用水泥砂打抹窖壁。1眼井可基本解决1家人、1头大家畜1年的饮水需求。降水多的年份,可利用其灌溉就近田园。应鼓励农户多打水窖。
2.4.2微灌窖。微灌窖以灌溉为主要目的。窖址要选择在具有一定积水场面、靠近村庄或靠近农田的地方,要远离河边,避开大树、陷穴,砂砺层,窖容积一般为60 m3,蓄水后根据不同作物的要求,选择点灌、膜下沟灌、土壤深层注射等方法灌溉。
2.4.3微灌井。微灌井应选在地下水位较浅、水量较丰富、水质良好、距耕地近、土质良好、易于成井、便于灌溉的地方。成井后井台设置井盖,预留管道口,且要配套输水管和单相泵。根据不同作物不同时期对水分的要求,选择合理的方法适时灌溉。
2.5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旨在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联成一体,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以效益增加农民创收,以创收促进坡地资源更新改造[4]。西吉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立足实际,狠抓“种、养、加、销”4个方面。
2.5.1种。种植业是西吉县的主导产业,今后要着力加大基本农田单位面积投资力度,走高投资、高产出、高收益的种植业生产新路子。同时,根据干旱少雨、春旱尤为严重、秋粮收成好于夏粮的特点,在种植业内部 “压夏扩秋”。扩大秋粮尤其是马铃薯这一特色作物的种植比例。同时因地制宜地种植名优特稀的经济作物,如黄花菜、香豆子、中药材以及甘蓝、西芹、胡萝卜等。引进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搞温棚种植,力求生产品种多样化。
2.5.2养。牲畜对坡地植被的过度啃食,是西吉县坡地资源屡遭破坏的原因之一。要采取相应措施大力发展舍饲养殖业,杜绝野外放牧。突破过去“养畜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养羊为换盐”的陈旧观念,发展特色养殖和规模养殖。引进推广适合西吉县养殖的畜禽良种,普及黄牛冷配、秸秆氨化、獭兔养殖、疫病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利用牲畜粪便建沼气池或作为肥料培肥地力。
2.5.3加。“加”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对农副产品进行合理加工,增加其附加值。西吉县要充分利用当地农副产品资源,进行深加工,尤其要把马铃薯支柱产业精深加工作为重点,增加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对小麦、玉米,除做好精粉、饲料加工外,还可重点开发方便食品、糕点系列产品及其他深加工项目;油料要向亚麻深加工方面发展;蔬菜要向贮新保鲜、烘干袋装方面发展;林产品要以杞柳、柠条枝条为原料,进行耱、筐等编织;苜蓿可以加工成草粉、草团、草饼等。
2.5.4销。种、养、加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我消费,更重要的是为了向外销售以取得更大利润。因此,要把产品流通促销作为农民增收的途径,完善以马铃薯、甘蓝、西芹产品为主的销售网络;要把丰富的劳力资源作为特殊商品和新型产业,采取多种渠道加大劳务输出力度。通过各种信息网络向农民提品销售信息,形成“市场牵农户,农户带基地,基地促营销,营销增效益”的产加销一体化、农工贸一条龙的产业链条。
2.6综合保障措施
多年来,西吉县坡地资源得不到有力保护,有其客观原因,也有其主观原因。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小农意识和自我意识强烈,法制意识淡薄,对破坏资源的行为管而不严、打而不力等,是西吉县坡地资源屡遭破坏的主观原因。因此,要在更新、改造客观世界也就是坡地本身的同时,必须更新、改造人的主观世界。
2.6.1强化组织领导,培育新型人才。西吉县区域大,自然条件差,实现坡地资源的更新改造,涉及面广,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工程,既需要有能吃苦耐劳的干部群众,更需要有能组织农户、一届接着一届干的领导班子。不但要制定适合工程实施的运行机制,更要制定适合工程管理的人才机制,要不断培育、引导、更新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队伍,大胆激发这些人的工作热情和开拓斗志,使他们能更好地带领广大群众进行这项工程的实施与管理。
2.6.2控制人口,提高劳动者素质。西吉县目前的人口密度为155人/ km2,已远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界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承载7~22人/km2的标准。该县12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比例达30.5%,比全国高出20多个百分点。因此,要本着对坡地资源长期负责的理念,即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抓好计划生育和人口工作。既要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又要对现有人口进行文化、思想和理论道德教育。通过各种教育手段,树立“少生快富”的理念,树立“保护坡地资源就是保护生活资源”的理念,把实现坡地资源的更新改造变为每个公民的良好意愿和自觉行动。
2.6.3依靠法律,处理不法行为。由于坡地资源的更新改造工作涉及西吉县各村各户,工作开展的初期难免会触及部分农户眼前的一些利益。受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和自我意识的影响,在人们的认识还处在落后状态、未达到较高境界的情况下,势必会有与此项工作相抵触的事情或事件发生。因此,要依据一些有益于开展这一工作的真实事例,对广大农户进行宣传教育。必须依据国家《森林法》《草原法》《土地法》等法律法规教育广大农户树立法制观念,必要时更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禁牧区放牧、偷盗苗木、破坏井坝设施等不法行为通过法律手段严肃处理,依靠法律保障坡地资源更新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依靠法律保护坡地资源效益的发挥。
3参考文献
[1] 贾敬习.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广东省河源市国土资源局充分利用低效园地山坡地开发补充耕地[J].中国土地,2009(6):60.
[2] 崔平,宇赟,肖香云.陕北坡地优化利用目标模式探索[J].商场现代化,2008(36):212.
篇7
关键词 土地整理;绿水;蓝水;配置;生态服务价值
中图分类号 D0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5-0044-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5.008
“绿水”的概念首先由Falkenmark[1]提出,用以与存在于河流、湖泊、湿地、海洋中的传统“蓝水”相区别。相关观点认为,区域或流域内降雨转变为两个主要部分――蓝水和绿水,其中“蓝水”是指区域或流域内的液态水,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及生活用水等方面,而“绿水”是指流域内存留于非饱和土壤的土壤水,其主要表现为包括植物蒸腾、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其它形式的蒸散发。从广义上来看,绿水可以解释为区域或流域内的蒸散发总量;从狭义上来看,绿水是指区域或流域内对植物和生态有益的蒸发量,不包括土壤蒸发和水面蒸发等形式消耗的其他水量。根据上述定义,全球范围内的灌溉农业不仅需要通过灌溉方式获得的蓝水,同时也需要通过降雨直接获得的绿水;而雨养农业则主要依赖于绿水[2]。
目前国内外诸多学者开始将“绿水”引入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中。Jansson等[3]、Hope等[4]提出要摒弃片面强调蓝水作用的传统观念,强调绿水对维系生态系统功能、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性。Rokstrom[5]认为绿水是地球水资源返回大气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径流。从水文循环角度分析,全球尺度内65%的降水通过深林、湿地、草地、农田的蒸发和散发返回到大气,成为绿水,其余35%的降水存储于河流、湖泊及土壤含水层中,成为传统意义上的蓝水[6]。相关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全球用于生态系统运行和人类生活的食物需求的绿水资源约为6.0-6.9×105km3/a[7-8], 地表水资源匮乏的非洲地区更为依赖绿水资源:尼罗河流域的粮食生产所需水源有83%来自绿水,预计到2050年该地区对绿水的需求量会增长103%,对蓝水的需求量只增长29%[9]。
本文从分析绿水资源的内涵入手,探讨大气-地球水文循环中绿水流的影响因素,同时剖析绿水资源对维持全球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之上,以土地整理为研究对象,从水资源公平配置的原则出发,重点研究土地整理中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区域蓝水、绿水配置的影响,为维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土地整理规划提供科学的支持信息。
1 绿水的功能
绿水的本质是通过蒸散发的途径流向大气圈的水汽流,因此影响蒸散发的因素都将会影响绿水。宏观尺度上,绿水主要受气候因素影响;在微观尺度上,绿水还受作物的生物和生理特征以及土壤水分有效性影响。因此绿水流决定于生物物理条件、田间管理水平和土地利用方式。其中,不论是在全球尺度还是流域尺度,人类活动一直在改变土地利用与覆被状况,并以此深刻影响着绿水流的变化。对土地利用改变所导致绿水流变化的估算结果表明[6],从原始社会状态开始到1950年左右,绿水流逐年减少,累计减少总量约为3 700 km3/a;1950年之后,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绿水流又开始增加,到1980年累计增加约为2 900 km3/a。人类对土地利用/覆被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砍伐森林、开荒种田)导致全球蒸散发量比原始状态减少了7.4%,相应的全球蓝水流也增加了2.2%[10]。考虑到农田蒸散发量远低于森林蒸散发量,因此全球绿水流持续减少与全球耕地面积增加的趋势保持一致。
与传统观念中“蓝水”相比,“绿水”是一种视觉上不可见但具有相当重要意义的水资源。就全球范围而言,当前雨养农业是生产人类生存所需粮食的重要途径之一,而60%的粮食生产以及全部的畜牧业肉产品、林产品生产都依赖于绿水[8]。源自农田、水域、湿地、林地等不同土地类型的绿水流,源源不断地流向大气圈,从而为全球农业(尤其是雨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世界粮食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力量。有学者引入生态学范畴中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服务价值等相关概念进行测算,则全球生物群系为了生产各种生态系统产品,每年需要6.2×105km3绿水资源支撑[11]。从上述结果可以得出,一方面生态系统可以为人类提供诸多的环境服务功能和福利贡献;另一方面绿水在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生产功能和服务功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区域蓝绿水配置模型
大尺度水文循环过程中,蓝水与绿水是密切联系、相互转换的。地表径流下渗形成的绿水,经过一系列的物理、生化过程,转化成水汽流进入大气,通过迁移、凝结、下降等环节再次形成绿水和蓝水。对于地表液态水而言,如果被提取用于灌溉,则按其用途被分类为蓝水;若直接发生水面蒸发、调节局部气候,则被划分为绿水。由此可见,蓝绿水的定义只针对某一次循环过程内部的相对作用。当前的水资源集成化管理往往只关注蓝水资源和基础设施的优化管理,忽略了绿水资源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维护中的作用。
“绿水”是极具价值的资源,研究一定条件下绿水资源的配置规律存在其理论和实践意义,不考虑绿水只考虑蓝水的配置模式无法对水资源系统配置机理作出公平而真实的解释。故本文提出兼顾蓝绿水的配置模式,强调在水资源分配中尊重各方利益主体平等享有水权的权利。
在蓝绿水配置模式的研究中,假定流域内划分为N个子区域,各子区域具有确定的拓扑结构(上下游关系)。具体计算步骤及公式如下:
(1)区域蓝绿水量
用径流系数法[12]估计区域产生的蓝水量和绿水量:
Qb,i=10αiPiAii=1,2,…,N
(1)
Qg,i=10(1-αi)PiAii=1,2,…,N
(2)
其中:Qb,i为第i个子区域产生的蓝水量(m3/a);Qg,i为第i个子区域产生的蓝水量(m3/a);Ai为第i个子区域的面积(hm2);αi为第i个子区域的径流系数;Pi为第i个子区域的年设计降雨量(mm/a)。上式表明,降雨除形成蓝水(地表径流)外全部生成绿水,包括植物蒸腾、水面蒸发、土壤蒸发等部分。可见,根据径流系数法划分蓝绿水,属于本文阐述的广义绿水概念。
(2)区域配置水权
从最上游区开始,依次计算每个子区应享有的水权:
Qr,i=Qt,i+∑k=nk=i(1-Rk)Qb,kDi∑k=nk=iDk+wg∑k=nk=iQg,kSi∑k=nk=iSk
i=1,2,…,N (3)
其中:Qr,i为第i个子区域应享有水权(m3/a);Qi,j为上游传送到第i个子区域的蓝水量(m3/a);Ri为第i个子区域内坑塘水域存留蓝水(地表径流)的比例系数,即假定区域生成蓝水中有RiQb,i仅满足本区基本需要,不参与全流域水权公平配置;Di表示第i个子区域的耕地面积;n表示第i个子区域下游最末端的子区域,即参与水权分配的区域共有(n-i+1)个;Wg为绿水当量系数,即绿水相对于蓝水的权重,通过该系数将绿水折算成蓝水,使绿水能参与系统水量配置;Si为表征绿水配置公平性的变量,本文建议采用区域生态服务价值代替,即:
Si=∑mBm×Vmi=1,2,…,N
(4)
其中:Si为第i个子区域的生态服务价值(元/a);Bm为子区域内第m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hm2);Vm为该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元/hm2/a)。
(3)区域传输水量
本区内可利用水资源(非存留蓝水量、上游区域转移水量)与配置水权比较,过剩的蓝水传送到下游区:
Q′t,j=min[Qt,i+WgQg,i+(1-Ri)Qb,i-Qr,i,Qt,i+(1-Ri)Qb,i]i=1,2,…,N (5)
Qt,j=max[Q′t,j,0]i=1,2,…,N(6)
其中:Qt,j为第i个子区域向其下游(第j个子区域)传输的蓝水量(m3/a)。
式(5)表明,以WgQg,i-Qr,i为判断阈值,当WgQg,iQr,i时,区域内多余的水资源量Qt,i+(1-Ri)Qb,i
被传输至下游,多余部分绿水仍然存留在区域内;反之,当量绿水小于分配的区域水权时,绿水及部分蓝水被利用,盈余水量Qt,i+WgQg,i+(1-Ri)Qb,i-Qr,i被传输。式(5)保证了流域水资源管理过程中绿水的不可传输性――全部消耗于本区域内绿色植物或作物的生态功能中。
此外,式(6)体现了分配过程中传送水量Qt,j的非负性。若Qr,j为较大的值,即应享有的水权较大,本区产生的蓝、绿水以及上游传送所得水资源仍不能满足水权需要,(5)式得到Q′t,j为负值,表明本区本身“缺水”,无能力向下游传送水量,需要通过调水工程从区域外获得一定水资源来补充本区用水。如果采用流域内调水保证整个流域自身的水量平衡,此时流域的总水权等于流域内可用于分配的总水量。如果采用流域外调水方式,此时流域的总水权大于流域内可用于分配的总水量。
若流域形状为分叉型,当第i个子区域需要同时向多个下游区域传输水资源,则采用公平性原则,按耕地面积比例分配传送的蓝水量。
若当前区域不存在下游子区,即不需要再向其他区域输送蓝水,则(6)式可简化为:
Qt,j=0(7)
(4)区域实际配置水量
本区产生的蓝水量与上游传输水量之和扣除传送给下游的水量,即为本区实际配置水量。且计算方法为:
Qi=Qt,i+WgQg,j+Qb,j-Qt,ji=1,2,…,N
(8)
(5)按照上述计算步骤,依次计算下一个子区配置水量。
同时从上述数学模型可以看出,令Wg=0,即绿水的效率当量为0或者是忽略绿水存在,则模型反映的是仅考虑蓝水存在于水资源系统的特殊情况。
3 实例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以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孔埠新农村试点土地整理工
程为研究对象,研究区域位于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西北部,
涉及人胜村、堤围村、姚堤村、吴河村、程山村等5个行政村,地跨东经114°39′06″-114°41′12″,北纬30°48′33″-30°50′35″,所在图幅号为H-50-38-(27)、H-50-38-(35)。研究区属冲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农业用水水源主要为当地降雨和研究区南面的万米长渠(连接倒水河),内部主要水系较完善(见图1)。研究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191.2mm,多年平均径流深600mm,总面积766.22 hm2,建设规模666.14hm2(扣除不动工面积)。
土地整理的实施会改变区域内土地利用和覆被情况,而土地利用是人与自然交融最为密切的环节,其变化必然影响农业需水结构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3.2 模型参数
根据《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孔埠新农村试点土地整理规划》(2009.10),研究区区域径流系数α=0.44,坑塘水域存留蓝水比例取Ri=0.2,研究区内水系从万米长渠中平均引水量为Q0=2.183×105m3/a。经过水资源平衡分析,研究区可供水量完全满足农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生态环境用水需求。此外,本文采用Zaag等人[10]的研究成果,假设绿水相对与蓝水的比重Wg=0.5,即一单位绿水与半单位的蓝水效用相当。在生态服务价值计算中,主要参考生态资产价值评估理论体系[13]中不同类型用地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见下表)。
谢高地等人[13]以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部分成果为参考,综合了对国内200位生态学者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建立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
将研究区划分为森林、 草地、 农田、 湿地、 水面、 荒漠等六个一级地类,每个地类的承担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维持、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休闲娱乐等九类生态服务功能,假定生态服务功能强度与该生态系统内的生物量成线性关系,对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做修订,得到生态服务价值单价。由于研究对象存在较大差异性,本文研究中的耕地、林地、水域等地类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直接对应于上述文献中的农田、森林、水体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园地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采用森林和草地的均值;荒草地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采用草地和荒漠的均值;交通用地和居民点等地类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则参考张正峰[14]的推荐值。通过以上途径构建的地类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更加科学,符合土地整理事业本身发展的特色和要求。
3.3 主要结论与分析
结合研究目的,模型参数选择、整理后,采用前文提出的区域蓝绿水配置模型对研究区内水资源配置情况进行模拟,并对土地整理实施前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区内各个行政区域生成的蓝绿水资源及生态服务价值结果如图2、表3所示:
按照径流系数法的计算原则,研究区内各个行政区域(人胜村、堤围村、姚堤村、吴河村、程山村)产生的蓝绿水数量和区域土地总面积呈线性正比例关系。各行政村年
均生成蓝水量最大的是人胜村1.191×106 m3,其次是程山村1.013×106 m3,堤围村0.902×106 m3,吴河村0.684×106 m3,面积最小的姚堤村产生的蓝水量仅为0.226×106 m3。相应各区域的绿水量为1.515×106 m3、1.289×106 m3、1.149×106 m3、0.870×106 m3、0.288×106 m3。由于研究区的水文参数特性(径流系数α=0.44),绿水生成量均大于同区域内蓝水生成量。
区域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结果的排序与蓝绿水生成量基本一致。以土地整理实施前为例,研究区全年生态服务价值总额为6 623 177元,其中程山村提供生态服务价值2 028 576元,占30.6%,人胜村提供生态服务价值1 755 363元,占26.5%,堤围村、姚堤村、吴河村合计提供生态服务价值2 839 238元,贡献率为42.9%。由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上的差异,使得总面积不占优的程山村高于人胜村的生态服务价值:其水域面积可提供1 141 380元的生态服务价值,远远超出人胜村水域面积的560 521元。可见,在土地利用管理中,要充分重视水体对维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意义;在土地整理进程中,不仅从工程技术角度保证水资源的安全性,还要进一步地发挥水资源在水源涵养、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生态作用,促进研究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对研究区的土地进行整治,在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生产能力的同时,土地整理也改变了整治对象的生态结构,提高了研究区的生态服务能力。根据计算结果,研究区全年生态服务价值总额由6 623 177
元增加到6 684 450元,单位面积值也由8 644元/hm2增加到8 724元/hm2,平均增幅为0.93%。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的有效增加,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直接相关。本研究实例中,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开发荒草地、合理布置田间道路工程,以增加农业耕地面积;其他用地类型面积数维持不变。土地整理后,研究区增加有效耕地15.32/hm2,提高年均生态服务价值93671元,扣除荒草地减少带来的生态服务价值消减影响,研究区共增加年均生态服务价值61 273元,折合79.97元/hm2。上述分析说明,科学的土地整理规划不仅能增加耕地的面积,还能提高生态服务价值,土地整理可以实现与生态环境的维护妥善结合。
基于区域蓝绿水量和生态服务价值结果,对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做进一步探讨。模拟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中数据分别为各个行政村承接上游来水、向下游输水及区域实际配置水量变化情况,各系列水量满足水资源系统水量动态平衡基本原理。由于吴河村、堤围村的下游区域通过土地整理提高了耕地面积和生态服务价值的相对份额,依据配置规则增加了区域蓝水和绿水配置水权,直接导致该村向下游输送水量的增加(分别增加21 539 m3、14 372 m3);该部分水量转换为各自下游区的新增来水量:程山村增加上游来水21 539 m3,人胜村、姚堤村、吴河村共增加上游来水14 372 m3。需要注意的是,人胜村、姚堤村、程山村位于水系末端,不存在下游区域,因此不需要向下游输送水资源;堤围村位于研究区最上游,其上游来水量恒等于来自万米长渠的年总引水量。各行政区域的来水量增减值与向下游输水增减值的代数和,即为本区域的实际配置水量的变化值,其中人胜村、姚堤村、程山村由于增加承接上游来水而提高了实际配置水量(分别增加4 799 m3、779 m3、21 539 m3),堤围村由于增加下游输水量而降低本区域实际配置水量(降低14 372 m3),吴河村因下游输水增加幅度大于上游来水增加幅度,实际上也降低了本区域实际配置水量(降低12 745 m3)。
土地整理前后区域水资源配置变化的直接原因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或者说是区域耕地面积和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前者反映的是区域灌溉需水量(蓝水),后者代表的是维护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绿水总量。为了深入刻画该种机理,本文构建的数学模型中定义了“区域水权”,并以此界定区域实际享有水资源的权利。区域水权可理解为区域蓝水和绿水数量的一种线性空间组合,其中蓝水水权配置权重为Di∑k=nk=iDk,绿水水权配置系数Si∑k=nk=iSk。以吴河村为例,土地整理前区域蓝水水权配置系数为0.436,绿水水权配置系数0.323,整理后蓝水水权配置系数为0.427,绿水水权配置系数为0.321。综合考虑区域承接上游来水变化、水权配置系数变化、绿水当量权重、蓝水存蓄能力等因素,土地整理后吴河村蓝水水权减少9 867 m3,绿水水权减少2 878 m3,该村享有水权共减少12 745 m3(其中蓝水占77.4%,绿水占22.9%)。经过一系列的平衡计算,吴河村实际获得的水资源配置量同样也减小12 745 m3,模型这一设计体现了“水权”概念在区域水资源公平分配过程中的重要效用。
4 小 结
论文以土地整理区域水资源配置变化为研究对象,将传统意义上的水资源分解为绿水、蓝水两类概念,分别对应于绿色植物需水和其他需水,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和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和视角。
论文主要通过数学模型深入模拟土地整理实施前后蓝绿水配置差异。模型构建过程中,采用一些重要参数概化、阐释配置关系和内部机理,如存留蓝水系数表明区域内坑塘拦蓄地表径流、满足当地作物需水的能力;绿水当量权重将绿水和蓝水这两种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水资源纳入同一个统计口径中,便于水资源系统的整体协调与管理;蓝水水权配置权重采用相对耕地面积比例,综合反映了区域的农业灌溉需水程度和农业生产承载能力;绿水水权配置权重采用生态服务价值相对比例,放映了绿水资源在满足生态耗水、提供生态服务贡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论文以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孔埠新农村试点土地整理工程为例,对构建的数学模型进行实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整理实现了土地生态服务价值的提高,影响了上下游区域的配置水权、承接上游来水和向下游的传输水量,从而最终改变了研究区域的蓝绿水配置。研究实例未涉及生态服务价值降低的现象(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是本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Falkenmark M. Coping with Water Scarcity under Rapid Population Growth[R]. Conference of SADC Ministries, Pretoria, 23-24, Novermber, 1995.
[2]Hoffb H, Falkenmark M, Gertena D, et al. Greening the Global Water System[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10, 384(3-4): 177-186.
[3]Jansson Asa, Nohrstedt Peter . Carbon Sinks and Human Freshwater Dependence in Stockholm County[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1, 39(3): 361-370.
[4]Hope R A, Jewitt G P W, Gowing J W. Linking the Hydrological Cycle and Rural Livelihoods: A Case Study in the Luvuvhu Catchment, South Africa[J].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Part A/B/C, 2004, 29(15-18): 1209-1217.
[5]Rokstrom J. OnFarm Green Water Estimates as a Tool for Increased Food Production in Water Scarce Regions[J].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Part B: Hydrology, Oceans and Atmosphere, 1999, 24(4):375-383.
[6]程国栋,赵文智. 绿水及其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2006,21(3):221-227.[Cheng Guodong, Zhao Wenzhi. Green Water and Its Research Progress[J]. Advance in Earth Science, 2006,21(3):221-227]
[7]Postel S L, Daily G C, Ehrlich P R. Human Appropriation of Renewable Fresh Water[J]. Science, 1996, 271:785-788.
[8]Cosgrove W J, Rijsberman F R. World Water Vision: Making Water Everybody’s Business[M]. London: World Water Council, Earthscan, 2000.
[9]Sulser TB, Ringler C, Zhu T, et al. Green and Blue Water Accounting in the Ganges and Nile basin: Implications for Food and Agricultural Policy[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10, 384(3-4): 276-291.
[10]Gertena D, Hoffb H, Bondeaua A, et al. Contemporary “Green” Water Flows: Simulations with a Dynamic Global Vegetation and Water Balance Model[J].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Parts A/B/C, 2005, 30(6-7): 334-338.
[11]Rockstrm J, Gordon L. Assessment of Green Water Flows to Sustain Major Biomes of the World: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Ecohydrological Landscape Management[J].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Part B: Hydrology, Oceans and Atmosphere, 2001, 26(11-12):843-851.
[12]Pieter van der Zaag, I.M. Seyam, Hubert H.G. Savenije. Towards Measurable Criteria for the Equitable Sharing of International Water Resources[J]. Water Policy, 2002 ,(4):19-32
[13]谢高地,鲁春霞,冷允法,等.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89-196.[Xie Gaodi, Lu Chunxia, Leng Yunfa, et al. Ecological Assets Valu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3,18(2):189-196.]
[14]张正峰. 土地整理中的生态服务价值损益估算[J]. 农业工程学报,2008,24(9):69-72.[Zhang Zhengfeng. Estimation of Gains and Losses of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with Land Consolidation[J]. Transaction of the CSAE, 2008,24(9):69-72.]
Impact of Land Consolidation on Regional Greenblue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ZHAO Wei
(College of Land Management,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0, China)
Abstract Green water, a kind of vapor flow returning to atmosphere via evaporation or emission, is positive to the plant and ecology in the basin. The raising of the concept of the “green water” will improve human’s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s demand on wat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for green water in a largescale hydrological cycle. Further more, for general land consolidation, a greenblue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equity in the wate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this model, key technologies including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greenblue water, regional water right allocation principle, water transfer law between upstream water resource and downstream water resource, and regional water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have been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ed in the model. Finally, a case studyof Kongbu, Xinzhou District, Wuhan City, is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 (LUCC) in land consolidation have influenced the farmland use structure and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and consequently altered the weight assignment of the regional bluegreen water. That is: the bluegreen wate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Rensheng Village, Yaodi Village, and Chengshan Village has increased by 4799 m3/a, 779 m3/a, and 21539 m3/a respectively while the values in Weidi Village and Wuhe Village has decreased by 14372 m3/a and 12745 m3/a respectively.
- 上一篇:班级规章制度及奖惩方式
- 下一篇:扫黄打非举报奖励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