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现状分析及就业对策范文

时间:2024-01-26 17:2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失业现状分析及就业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失业现状分析及就业对策

篇1

关键词:本科师范生;就业现状;对策研究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教育作为兴国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教师在整体的教育改革与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主导,引领,示范等多重作用。师范院校作为教师教育的“主场”,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为了解本科师范生的就业现状,笔者以河南省的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等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搜集资料等方式对本科师范生的就业现状进行较深入的了解。在发放的500份问卷中,收回446份,其中有效问卷436份。通过对资料的搜集和问卷的分析,来了解河南省本科师范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缓解就业压力增添理论指导。

一、本科师范生就业现状

(一)师范毕业生人数增加迅速,就业选择趋同,出现供需矛盾。据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2011年、2012年普通本科学生数的总计中,师范生分别为29万、30万、33万;另一方面,毕业生大多倾向于去大中城市任教,不愿去农村或偏远地区,出现了就业扎堆现象;此外,师范生教学技能知识匮乏,很多人不能胜任教师这份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张车伟指出,“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和劳动力市场之间还没有一个有效的连接。因为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渠道并不特别畅通,导致许多单位、企业急需大量掌握比较好的技能的大学生却找不到,同时大学生们又在为找工作而四处奔波”。[1]

(二)非师范类毕业生加入到教师行业,教师岗位竞争激烈。国家对教师教育采取学源和师源放的政策,致使师范生的就业政策逐步与非师范生的就业政策并轨,特别是2003年《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面向社会招聘有教师资格的非师范类高校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以后,我国建立了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开始实施教师职业资格制度。[2]非师范类毕业生可以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参与到中小学校的应聘中。

二、本科师范生就业形势严峻原因分析

(一)就业期望值过高。师范生在求职时功利色彩浓厚,未考虑就业饱和度和自身实力,引起教师的结构性失衡。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公办学校的教师已达到饱和状态,可很多毕业生仍首选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边远地区急需教师却无人问津。据收回的436份问卷数据显示,有32.1%的人的理想工作地是大都市,43.1%是中小城市,3.9%希望回到生源地,7%愿意去乡镇农村工作,13.3%的人想回家乡工作,剩余0.6%认为工作地点无所谓。

(二)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轨。大多数师范院校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过多关注学生的教育见习,以致毕业生教学技能不足。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教学能力信心方面,28.7%的同学“很有信心”,44.5%的人认为“说不清,教书还可以”,18.6%的人认为是“学校问题,没有信心”,8.2%的人认为“自身能力不足,无信心”,大多数同学都承认自己马马虎虎可以教书。

(三)招聘单位门槛增高。一方面,河南省本科招生数逐年增多,2011年、2012年、2013年招生人数分别为22.65万、24.92万、25.94万人,本科师范毕业生也是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国家鼓励非师范类毕业生投身于教育事业,许多非师范类学生加入了教师队伍。这些就导致中小学校在聘用教师方面提高了门槛。驻马店人才信息网2014年4月23日了“河南省驻马店西平县高级中学的招聘启事”,其招聘对象为“以硕士研究生为主、部分学科无硕士研究生的可招本科(不含专升本)师范类、体育音乐类高等院校毕业生。”

三、缓解就业压力的对策

(一)师范生要从自身做起,转变就业观念,正确定位。

目前,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师资是非常匮乏的,国家和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如硕师计划,特岗计划,这些政策都鼓励师范生到偏远地区任教,然后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毕业生择业时要从自身实际出发,转变就业观念,善于抓住机遇,不要期望一毕业就找到薪金高、待遇好的工作,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实现自己的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在校学习期间,也要积极参加教学实践活动,例如“三笔一话”比赛,试讲比赛以及课件制作大赛,扎实基本功,提高教学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二)师范院校应完善课程设置,帮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首先,高校在师范生培养中要重新定位教学目标,在课程结构中增加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开设教育观摩课,让师范生在模拟教学中增强自身的教学技能。其次,师范院校要安排好学生的教育见习,主动与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增加师范生的顶岗实习机会。最后,学校要拓宽就业渠道,及时反馈就业信息。学校之间加强横向联合,建立师范生就业网络联盟。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要及时搜集各个招聘单位的招聘信息,分类整理并输入就业网络,给学生提供就业参考。目前,东北、华东、华南地区已经实行了就业网络联盟,很有成效。

(三)国家应均衡教育投资,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农村教师工资。

针对毕业生就业的地区差异问题,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地区的办学环境,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增加社会福利。从政策上向农村和偏远地区倾斜,均衡教育投资,鼓励师范生去一些偏远地区任教,并为他们提供深造学习的机会,让师范生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拥有一个良好的职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本科师范生是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是后备军,其就业问题会影响高师教育教学以及基础教育教学的发展,同时也与新生力量的发展紧密相连。要通过学校改革,社会国家鼓励和学生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来缓解本科师范生的就业压力,从而使教育系统协调运转。

参考文献

[1]余国宇.师范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

[2]杨志秋.师范生就业问题探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0,12(5):96-100.

[3]伯尼斯・麦卡锡,丹尼斯・麦卡锡.自然学习设计[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一版.

篇2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总体而言各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已初见成效,但与此同时就业指导工作也存在许多不足,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笔者就此提出了解决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建议和意见。

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一)各院校就业指导中心都已设立,就业指导体系初步形成

每所大学均设立就业指导中心,并且由过去的只侧重应届毕业生,而转为面向所有年级、所有学生服务。就业指导中心人员的组成有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一般是由各院系的辅导员作为就业指导的兼职人员。就业指导中心除了提供给学生就业服务之外,主要还负责定期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定期安排指导日和指导会议,约请专家来学校讲话座谈、并展示与就业有关的信息资料和图片,这些信息资料包括国家颁布的就业方面的文件和政策、社会对大学生需求预测、当年的就业形式介绍以及计算机管理提供的数据资料。

(二)就业指导课程基本纳入教学计划

各高校基本都遵循教育部出台的在高校中开设就业指导课的相关规定,已经将就业指导课纳人教学计划,使之成为专业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以全过程就业指导理念为基础的贯穿于本科四年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并且部分学校在组建就业指导中心的同时,还聘请专职教授建立就业指导教研室,选聘校内专兼职教师、校外知名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共同组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开展课程研究、学生思想动态分析、职业态势调研等工作。

(三)学生积极参加与就业工作相关的活动

据了解,部分高校成立了与就业指导工作相关的社团组织。这些社团由学生自发组织成立,是一个由学生独立运作的、非营利性的组织,但同时又有学校和就业管理部门以及专家教授的业务指导、政策支持和具体参与;学生就业社团的主要作用是依托学校资源,联系社会各界人士,校企联动,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提供建议与指导,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发散网络。

此外,各高校还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校性“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等相关主题活动,组织系列的专题互动式论坛和访谈式讲座以对新生进行规划意识的启蒙,对高年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实操锻炼;以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

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指导工作机构已经设立,但整体就业体系尚未完善

目前尽管各院校都相继设立了就业指导机构,但就业指导机构都不是学校独立的部门机构,往往是与招生部门或者学工部合署一个部门。因此,在就业工作中,具体工作的二级学院没有专职从事就业指导的人员,相应的办公条件不足,没有开展工作所必须的相关经费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二)各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力童相对薄弱,人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多数都属于行政编制,这些教师往往是从学校行政岗位转岗而来,甚至是一批在计划经济下长期从事就业工作的老师,他们最大的弱点是虽然拥有一定实际经验但缺乏就业理论基础支持,或者虽具备一定就业理论经验,但没有就业实战经验,从而导致了高校就业指导与社会需要相脱节,很难成为高校就业指导领域中专家和专业人才,一方面这些人往往要忙于应付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很难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经常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因此很难为毕业生提供全面完善的服务。而兼职的辅导员老师往往工作任务重,且流动比较快,同时又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所以难以积累工作经验和提高专业能力。因此,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日益复杂,加强就业指导的工作者队伍建设,使就业指导实现专业化,将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就业指导课程虽已开设,但未起到实效

虽然各院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总体而言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实用性;二是从课程设置本身来看,就业指导课往往属于公选课,课时数少,并往往在大四以后才开设。具体而言:

1教材内容比较陈旧,几乎全是理论,缺少切合实际的应用知识,与学生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不少高校对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的宣传指导是就业指导最主要的内容,更有甚者只是通过发放/就业须知、就业指导手册等方式,就一切万事大吉了。据一份抽样调查显示,只有不到20%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有用”,学生们对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最大的不满是: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缺乏交流与沟通,不少学生还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不实用”、“信息量小”、“内容太陈旧”等。

2.同时,几乎所有高校就业指导的开展是从在大学四年级才开始,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就业动员会、各类就业指导讲座等方式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样的就业指导对多数毕业生而言为时过晚,除了少数一人校对自己有明确职业规划的学生外,多数毕业生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仍然未能从思想上、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而能够在大学一年级就对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测评和帮助实施服务的学校寥寥无几。

三、解决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建议和意见

(一)应建立自上而下的完整的就业指导工作系统

建立完整的系统的就业指导工作机构是有效实施就业指导工作的硬件要求。但唯一的就业指导部门设置并不能满足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因此建议学校自上而下的设置三个层次的完整的就业指导工作系统。第一层次,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总体协调与用人单位、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用人单位网络,代表学校参加就业工作会议、参与就业政策的部署,总体设计学生的就业发展趋势,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向各院系部署就业工作计划,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总体规划等。第二层次,院系就业指导机构。负责把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相联系,建立稳定的用人单位网,开设就业心理咨询、就业技巧等指导,召集各班负责人讨论就业动态、负责校就业指导中心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等。第三层次,专业辅导人员。这主要是指专业的就业辅导员。专业辅导人员由具备一定心理学、咨询学、高等教育管理学等相关知识的教授担任,他们能够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和辅导。每个专业配备一个专业辅导人员,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就业现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学生顺利走向市场提供帮助。在就业机构和人员不断地完善和充实的基础上,就业指导工作的辐射面会更加地广泛,工作的内容会更加地细致人微。因此,目前来说,形成完整而又稳定的就业机构可以保证就业指导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改变传统就业指导课程模式,实行全程就业指导模式

教育部教学文件指出“加强毕业生指导,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人日常教学。”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该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内。但与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相比,新型的就业指导课程应该是:全程化、阶段化、试训化的模式。具体而言:①全程化:是指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学生的就业抉择也是其大学几年准备和努力的结果,全程就业体系明确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始终。②阶段化:大学生自身身心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所以在面对就业时,也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因此在大学的每个阶段应实施以不同内容和方法的就业指导。③实训化:大学生就业本身就是一门实践的学问,无论教给学生多少求职面试的技巧,最后都要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过程中实践,所以,就业指导课程要以实际操作与训练为主。

(三)应以信息网络为平台,将就业指导工作逐步延伸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资源,将就业指导工作的渠道进行延伸。一方面应该加强就业网的开发、建设和维护工作,与社会上各就业人才市场、专门型人才网站及相关高校就业网联合,充分利用其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网上招聘、远程面试等,指导毕业生学会和充分利用相关网站获取就业信息并得到全方位的就业指导。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增加就业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网络可以超越空间和时间,在任何学生需要的时候接受就业指导。因此,在就业指导教师相对于毕业生比例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开辟网络就业指导课程、网上咨询、网上推荐以及提供就业过程中需要的大量信息。以往的就业指导工作似乎更侧重于一种学生的单向接受,而网络的介人就可以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不仅是一种点到点的交流,而且可以是一种点和面的交流。网络的开放性特点使学生的提问和老师的解答都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就业问题,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四)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就业指导工作堕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像国外的某些高校那样,学生一人学就开始对其进行各项服务,如职业倾向测试,成长职业规划,让心理专家对其进行辅导,在毕业后仍然对其进行职业跟踪等,他们表示,在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的今天,就应该透过采取这些措施,切实提高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才能让学生认同他们的工作,并对学生的就业提供切实有用的服务,从而解决有的毕业几个月后仍然找不到工作的问题。

篇3

[关键词] 高校扩招 金融危机 生物类专业大学生 就业 对策

一、高校扩招和金融危机背景下生物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

1.高校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大学生就业难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近年来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困扰我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招生规模,大学生规模急剧增长,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经突破2500万,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2%,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据教育部统计,2003年大学毕业生是212万,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到2010年将达到630万左右。尤其是当前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和我国经济的周期性调整压力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慢,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经济和就业产生严重影响,造成企业用人需求总量相应减少,可供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将进一步减少,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加大。新的国际与国内形势对大学生就业无异于雪上加霜。

2.生物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

生命科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前沿学科,是社会科技发展的产物,在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健康、食物、能源、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开辟了崭新的路径,因此,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总会受到世人关注,这些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报读生物学专业。由于过度宣传,生物专业受到热捧,引发“生物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我国已有200多所院校设置生物学专业,每年毕业生达几万人,由于专业的局限性,再加上我国生物技术产业没有发展到像美国等发达国家那样的规模,造成生物类专业的大学生暂时性过剩,就业形式更加严峻。相对于有些专业,生物专业大学生就业面狭窄,可供大学生就业的岗位少。

二、生物类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生物类专业大学生知识广而不专

从就业方向来看,生物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进入科研机构或中等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但其中相关每一个职位,都基本上有对应的专业存在,你会受到生物制药专业、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的挑战,也会受到园艺园林、植保等专业的冲击。当去竞争同一岗位时,很难占到优势。

2.地区性差异造成中小城市就业率偏低

生物技术行业基本属于高科技行业,大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相应的新需求不断增加,这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可能性。中小城市在这个方面的发展则相对缓慢一些。据统计数据显示,生物类专业在就业求职的学生中,有80%以上的人选择在北京、上海及重要的省会城市工作,认为留在大城市对本专业及个人以后的发展都能提供更多的机会。以衡水市为例,衡水市就业市场对生物类大学生的需求不大,仅集中在教育行业以及为数很少的酒类、乳品等食品行业,生物制品公司规模小、科技含量低,难以吸引到高素质的人才。

3.生物类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生物类大学生自身的素质与企业的用人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作为理工科的生物类大学生,虽理论基础扎实,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具备一些专业方面的技术,但是综合素质方面尚有欠缺,如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营销理念、人文素质、应变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等。在现代企业中,对求职者除了要求专业知识扎实,更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企业的发展,而这些综合素质的锻炼正是被生物类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最容易忽视的,许多企业将招聘的重心转向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生物类人才甚至其它专业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生物类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解决生物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建议

1.根据自身优势准确定位,未雨绸缪

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生物类专业毕业生应克服困难,顺利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就业机会,而不是怨天尤人、丧失信心。应树立不断完善自我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首先,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做好初步的职业规划,沿着制定的方向,不断完善自己。比如对于有志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生物类专业大学生,应积极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在校期间争取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努力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技能。其次,要积极关注学科发展动向,广泛阅读专业相关文献,为自己将来要从事的专业方向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将来准备从事教育事业的学生来说,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表达能力、良好的教师基本功是在大学期间必须着重培养的;如果对生物产品营销管理有兴趣,除了要学好本科阶段的专业课程外,还应锻炼自己的工作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适当地增加营销管理方面的知识,这样在将来的求职中才有可能争取更多更好的机会。

2.考研深造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一条途径

生物科学专业的科技含量要求较高,因此对于这个学科的学生来说,选择继续深造对于以后从事专业的科学研究也是有必要的。若要进入本专业的科研院所或生物领域的企业,行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很强的科研能力,而这是大学生在四年本科生涯后根本无法具备的素质,所以,考研也成了生物专业专业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基本上每所大学的生物类专业学生至少80%选择考研深造,考研率都在30%以上。

3.未来的展望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人口、环境、食物、资源与健康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解决这些问题要依赖生命科学研究的进步。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一批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形成,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把生物产业作为战略产业重点发展,目标在2020年,全国生物产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以上,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潜力专业,生物学专业的前景还是很令人期待的,生物学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广阔,随着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生物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激增,生物类专业的大学生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赵楠.新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3):134-136.

[2]高琼,赵海燕.生物科学类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与就业指导[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2):33-36.

[3]熊毅,李英伟,李燕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2):56-59.

篇4

关键词:日语教育;交际能力;教学模式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在文化背景的许多方面有类似之处。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两国人民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方面又存在不少文化背景的差异。长沙学院日语专业2007年被遴选为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和高职业素质的日语人才。本文结合本专业的建设实践来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问题。

一、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现状

目前,日语教育已经从“传授知识的内容和构造类型”转型到“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学习”,“跨文化教育”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已经到了必须认可跨文化交际教育、跨文化理解教育以及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时代。那么,目前国内跨文化日语教学研究状况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又存在哪些问题呢?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来解决跨文化缺失这一现状呢?为此,我们对长沙学院日语专业以赴日研修一年回国的68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调查他们与日本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的语言和文化障碍等问题。首先调查了用日语和日本人交流时,在语言上碰到的障碍主要有哪些?有45人提到了敬语的使用困难,32人提到了不能很好地将书本上的内容用于与日本人交流的实践等问题。接着又问了关于文化方面的问题“为了跟日本人建立更加良好的关系,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或让你难于理解的方面。”的回答中,有55人提到了跨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43人提到了日本人说话的暧昧性,不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果断拒绝别人等。由此可知,敬语作为日语学习的难点高居首位。其实,敬语最能体现日本社会的文化,学习敬语必须先了解日本文化,才能很好地理解敬语所代表的内涵,才能根据说话对象的不同而恰当地使用敬语。暧昧表现、女性用语、省略等,也是日本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语言学家都曾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论述,它们都与日本文化密不可分。长期以来,我国的日语教学与研究一直局限于日语语言形式,把重点放在了语法研究、构词研究上,而忽略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对学生的非言语行为能力、文化辨识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样使得学生真正在和日本人进行实际交际的过程中,缺乏在恰当的场所使用恰当的语言的能力,常常不会根据所在场所和交流对象的不同而灵活使用日语,或者不自觉地或无意识地会用中国的文化标准来衡量日本的文化,按中国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来选择说话方式,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摩擦的产生。虽然在目前的跨文化教育中,有不少日语教育者提出了要注重文化背景知识在课堂上的输入,要注重文化教学方法等观点,并且做了相应的研究。但是在整个日语教学体系中跨文化教学缺乏系统性,呈现零散性和重复性。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对策研究

因此,在现有跨文化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形成有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未来跨文化日语教学的发展总体趋势和要求。那么首先要对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探索,形成跨文化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然后通过跨文化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也就是如何通过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让学生在对日本文化的认知的基础上,体验跨文化间的冲突,从而达到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包容。

1.建立理论、实践、素质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模块层次结构。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日语人才培养的要求,建立语言基础扎实、应用能力过硬,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三个体系互相支撑、互相渗透的课程体系。以企业真实活动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重点,进行课程整合,搭建专业课程平台。首先,构建“日语语言文学+跨文化交际能力”两大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日语语言文学基础课程方面加大听、说课程的比重,高年级专业课中开始语言演习、口译等课程;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方面开设日本语言与文化、日本礼仪、企业文化、跨文化交际等选修课;在实践教学方面,积极开拓对象国的实习基地,我校日语专业在日本拥有JTB公司、大和皇家旅游休闲集团、北海道东凤饭店等21个海外实习基地。同时,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为日语专业的学生提供赴日留学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各类的实践活动,培养其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实践教学设计上采取“由模拟情境到真实情况的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式,设计了课堂教学与实践和课外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块。从课堂教学延伸到第二课堂;从校内的日语角扩展到社会外事活动的体验;由国内的模拟学习走向国外进行工作实践。通过系列的实践学习和体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长沙学院日语专业始终贯彻“认知、理解、体验三要素双向结合和良性循环”的思行结合的教学理念;大力使用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手段;积极推广国内外优质的纸质和多媒体教学资源。①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根据中日文化交流和经贸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及时汲取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减少陈旧的教学内容,本专业已在湖南省内率先使用了国内日语专业最新的优秀教材。②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语言教学体现着鲜明的应用性、实用性、实践性特点。教学中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改革与研究,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提倡将知识转变为能力,对教学内容的组织注重采用多种灵活多变、自由而又实用的形式,因材施教,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根据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中各类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和特点,积极探索和研究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注重语言知识中重点和难点的讲授、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实践教学主要注重语言技能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以培养听说技能为主的专业基础课程、以日本礼仪为主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以旅游日语、商务日语为主的岗位实践课程中,应用和推广在本专业已取得一定成效的“三结合教学法”,即认知―理解―体验三结合,采用直接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和功能意念教学法相结合的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比较自然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具有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在高年级课程中,侧重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采取任务式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对教学难点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启发,让学生从认知日本语言文化因素过渡到理解语言和文化,最终达到对语言和文化的深刻体验,真正培养出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素质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的日语人才。在教学手段上,以精品课程为中心,大力推行现代化教学。采用集声音、文字、图像为一体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节约课堂板书时间,加大了教学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根据各课程特点,合理分配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化教学方式的使用比例。

日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落脚点在建立由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要素构成的跨文化日语教学一体化框架,形成跨文化日语教学模式。通过建立系统的跨文化日语教学体系和模式,推进日语教学改革,将有力促进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日语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琴.日语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6).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刘慧云,黄琴.日语教育中的跨文化教育方法的探讨[J].社科研究,2008,69(6).

[4]刘慧云,向洁.海外研修中的中日语言文化研究[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10).

[5]2003年修订版的《高等学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Z]

篇5

【关键词】高校 英语教师 职业倦怠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陕西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及其专业化发展研究”的成果,批准文号SGH10020;西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项目“文化自觉视野中的高校外语教育认同研究”成果,批准文号G2015KY020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85-02

一、引言

21世纪,社会高度国际化、信息化使高等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高校集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于一体,承担着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任务。教师职业倦怠影响教师工作绩效、创新能力及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从而严重影响教师知识、技能水平的发挥,是一种隐形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在我国,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尚未引起关注,针对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情感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自从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提出“职业倦怠”以来,它的研究日渐受到重视。教师由于其职业特殊性--培养正在发展中的人,较之其他职业人群,其职业倦怠产生的消极影响更大。教师职业发展是当前各国教育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教师职业发展成为各国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国外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关于高校教师尤其是外语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大学公共外语因其公共课程的地位处于学科边缘,使教师缺乏专业归属感。除此之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对英语教学水平和方法“费时低效”的批评一浪高过一浪,这使教师对其角色产生困惑,职业认同感降低。阻碍了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因此,研究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职业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和促进高校英语教师队伍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三、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和工具

本研究以陕西高校公共外语教师为对象,在参考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所编制而成的马氏工作倦怠量表基础上,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含20题,其中个人成就感分量表7题,去人性化分量表6题,情绪耗竭分量表7题。本量表采用5点计分,有“1”(完全不符合)至“5”(完全符合),被试教师依据自身的实际感受作答。问卷调查历时一个月,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9份,回收有效率74.5%。

(二)数据分析及讨论

利用SPSS13.0对问卷初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对高校公共外语教师职业倦怠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通过逐步回归得出教师有关人口学变量分别与教师工作倦怠及其各个维度的关系。

数据表明,从事高校公共外语教学多为女性教师,男女性别在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维度上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性,女性更强烈的倦怠感可能是多数女性兼顾家庭和事业,更容易产生情绪衰竭。教龄的差异对于职业倦怠的情绪耗竭和去人性化两方面都有显著影响。究其原因,多数教龄短的教师是中青年教师,相比资深教师,他们更难获得科研项目、教学任务繁重,且家庭负担、经济压力等经常影响其工作热情,工作之初的满足感不断受到打击。与其他学科相比,高校公共外语教师学历层次普遍不高,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并未存在显著的差异。然而,职称差异在教师职业倦怠的低成就感和去人性化两个因素上差异显著,教师的职称越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较高,工作压力小,职业倦怠感就越低。

如何预防缓解高校公共外语教师职业倦怠,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了解其职业倦怠产生的根源及危害,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科研能力,在个人成长中体验成功的快乐。第二,学校应以人为本,科学管理,落实教师主体地位,学校管理者应给英语教师提供更多的在职进修、出国短期培训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业务素养。第三,国家应该落实终身教育政策,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参加继续教育,确立教师价值,切实提高教师收入。学校应完善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度和考评机制,促进队伍的和谐健康发展。综上所述,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需要社会、组织和教师个人三方有效地协调方能得以减缓和解决。

四、结语

自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势头,国际化语境中的高等教育需要高质量的英语教学。综观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状况,国外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结果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获得的,很多理论与实践中的经验都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过程。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顺应了我国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为管理者调动高校英语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该队伍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一定的可操作性的建议,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增强高等教育竞争力。

篇6

关键词:失业保险金;申领率;对策

当社会分工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必然会出现失业现象。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劳动者由于非本人原因暂时失去工作,致使工资收入中断而失去生活来源,并在寻找新的就业机会时,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金作为失业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对再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失业保险金的有效申领对于失业保险制度的存在意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际中,失业保险金发放比例低,周期长以及一些客观的原因导致职工失业保险金申领率较低。笔者对我国现状的失业保险金申领率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原因,提出提高职工失业保险金申领率的良策。

一、职工失业保险金申领现状分析

通过对200家用人单位2016年缴费满一年以上的3625位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具体情况和原因的走访调查(见表1):根据上面的统计图表,离职和公司辞退为现行职工失业的主要表现原因,根据失业保险政策,绝大数人员不符合失业保险金的申领条件。

二、对职工失业保险金申领率低的原因探讨

(一)失业职工对失业保险金申领意识差

一般情况下,失业职工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也比较淡薄,对失业保险政策缺乏了解,有些失业职工甚至不知道失业时可以去社保部门领取失业保险金。有一部分失业职工遇到用工单位阻碍时,不能够坚持依法维权,保护自身利益。再加上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现状,职工就业的流动性较大,当与上一家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之后,往往急于进入下一份工作,基本上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经历去办理申领失业保险金的手续。

(二)用人单位忽视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般情况下,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面对支付经济补偿金时往往不太主动或不愿意,解除劳动合同往往采取不主动提出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调查中属于离职或辞职的比例占绝对优势的主要现实。

(三)社保机构缺乏宣传

一些社会保险机构对于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政策缺乏实质性的宣传,也是导致失业职工对于失业保险金政策不够了解的原因之一。对于失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没有采取有效的监管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用人单位应尽的法律义务。失业保险金的申领手续繁复,也是导致职工和用人单位有畏难情况的原因之一。

(四)失业保险金领取政策严苛

目前我国的失业保险政策设置比较严苛,享受待遇的条件限制较多。如规定因本人原因中断的就业职工不能合法享受失业保险金领取的待遇,从而导致了很大一部分失业职工被拒之于申领大门之外。另外,失业保险金的设置标准较低,法律规定的失业保险金领取标准为当地职工最低标准工资的60%-70%。国际上一般是以失业保险金替代率来计算月失业保险金占失业前本人月平均工资的比例。因为国内目前各地采用的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都是固定值,与个人的缴费工资无关,因而采用人均年失业保险金支出占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比重来衡量失业前后的收入高低。其中,人均失业保险金支出等于失业保险金支出总额和领取失业保险金总人数的比值。因此,这样的失业保险金标准很难保障失业职工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保障,也对失业职工申领失业保险金积极性是一种打击。

三、提高失业保险金申领率的建议和对策

我国早在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中就明确规定,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失业保险制度的目的绝非只是对失业人员进行“生活救济”,更重要的积极意义在于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它既应该能够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维持劳动能力,又应该能够避免福利惰性。然而现行的政策对于失业保险金领取的政策刚性比较大,要合理提高失业保险金申领率,需要释放增强制度政策的弹性。因而用工单位和社会保险机构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社会福利意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失业职工对失业保险金申领的积极性。

(一)合理提高失业保险金的标准

国外较成熟的研究成果标明,过高的可能带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造成恶劣的劳动力市场扭曲以及社会总产出的下降;过低的失业保险金则无法保证失业者的基本生存需求,即可能扰乱有效调节收入的分配差距、无法稳定失业者的日常消费水平,甚至有可能损害到经济运行的效率。而今我国失业保险金结余庞大,表明失业保险金申领的门槛偏高,失业职工领取的标准偏低。结合现状的调查,失业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原因中属于本人意愿的比例占大部分,建议取消“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申领条件以提高失业保险金申领率是符合现实条件的。对国家现行标准“失业保险金标准为当地职工最低月工资的60%-70%”的规定宜进行适当的调整。国内目前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来确定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标准,如北京、广东、四川、陕西、甘肃、辽宁、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南等。其中比例最低为甘肃省,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标准相当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57%,比例最高的北京市,最高时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90%。武汉市失业保险金为该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因而根据现状失业保险金结余情况,失业保险金标准可以调整为当地的职工最低月工资范围为60%-100%,具体根据各地方基金收支的情况进行浮动。这样有利于提高申领失业保险基金的积极性,失业职工基本生活也有了更好的保障。

(二)用人单位需依法维护好失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保护好失业职工的合法权力和利益,严格依据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主动向失业职工告之失业保险享有的权力,履行失业经济补偿金以及为失业职工提供失业证明和相关材料的义务,真真切切的维护好失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社会保险机构加强服务及其策略

各地社保机构需要全力支持失业职工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的权益,并加大对失业职工的政策宣传,形成失业保险金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简化办事流程和办理程序,并改善社会服务态度,最终达到失业职工积极申领失业保险金的目的。针对我国失业人员的特征,应当采取不同的引导和鼓励措施。比如,对接受职业培训职工,可继续发放一定金额的生活费和交通补贴费;对灵活就业的从业人员,可以维持发放失业保险金一段时间,使其有足够的精力积累职业经验,能够寻找更稳定的工作;对于因个人不履行自身工作职责而造成失业的,则适当缩短其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或降低待遇标准;而对于已就业且收入能够达到一定标准的,则停发其失业保险金。

四、总语

综上所述,当前形势下,我国失业人员中多数人受教育程度不高,企业的主动履行合同法的意识参差不齐,在失业保险制度的执行尚需完善和提高,面对这些现实现状存在的特点,结合各地方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优化对策和措施。因地制宜的制定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标准,强化企业的法律意识,加强社保机构的宣传服务力度和服务策略,以合理提高职工失业保险金领取率。故本文旨在通过一系列合理的建议和策略来保障失业金制度的有效实行,从而能够发挥出失业保险金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天红.中国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6,(03):12-18+36.

[2]周江涛.失业保险金给付博弈分析及其优化设计[J].西北人口,2014,(03):6-9.

[3]杨翠迎,王国洪.我国失业保险金标准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2014,(04):57-63.

[4]黄燕萍,邓利娟.如何提高失业保险金的使用效率: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153-158.

篇7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失业保障在维持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用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反思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1.建立阶段

1986年为了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实行劳动合同制,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国务院颁发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这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暂行规定》虽然对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构成要素如实施范围、对象、资金来源、支付标准、管理机构都作了说明,但正如它的名称一样还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其实施范围狭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保障能力有限,失业救济性质明显。

2.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改革的力度加大,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浮出水面。为了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1993年国务院又颁发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以代替1986年的《暂行规定》,但是《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并没有对《暂行规定》有大的突破和超越,失业保险原有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新的形势下有些问题甚至更加尖锐和突出,从而导致了失业保险在经济改革中没有担当起应有的责任,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改革的进程。

3.巩固阶段

1999年国务院的《失业保险条例》,在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强化失业保险的保障功能、强调失业保险权利与义务的对应、体现失业保险的性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方面无疑有很大的进步。确立了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的基本宗旨。将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建立了国家、单位、职工三方负担的筹资机制。在支出项目安排上,强调了失业保险金及其相关支出,增加了职业介绍补贴的开支项目,取消了生产自救费和管理费。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按照高于当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则制定。提高了统筹层次,实行了市级统筹。加强了基金管理,规定失业保险基金必须存人银行的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覆盖范围窄,多数失业者享受不到失业保险金待遇

自《失业保险条例》实施后,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比过去大,但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就业岗位有限的实际情况比较而言,还是显得比较窄。我国广大农村还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虽然现行的失业保险条例已把农民合同工纳入社会保险体系中,规定对工龄满1年以上、雇用单位已为其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农民合同工,可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其支付一次性生活补助。但是,这不能覆盖大量进城从事短时间打工的农民和每年从大中专院校毕业走向社会,短期内难以就业的毕业生,他们的失业保险问题也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2.失业保险金来源渠道狭窄

失业保险金主要来源于征收的失业保险费,而各地的失业保险金以县(市)统筹,在当地使用。可见,失业保险金来源渠道单一,统筹层次低,防范和分散失业风险的能力不高、调剂能力差。

3.失业保险仅限于生活救助

《失业保险条例》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但是实际上,我国失业保险仅围绕失业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展开,在如何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没有过多的涉及。面对越来越多的失业人员,没有相应的就业激励机制和再就业培训措施,单靠给予生活救助是不够的,最终会导致保险基金不足,无法保障众多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三、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对策

1.调整失业保险制度理念,充分认识就业保障的重要性

社会保障应该具有就业保障的功能,其基金的支出,构成社会消费需求,与经济扩张和收缩之间存在着一种反向运动的内在联系。在经济繁荣、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社会消费需求具有扩张倾向性时,社会保障金支出就会减少;反之,社会保障金支出就会增加。因此,只有达到充分的就业,才会从根本上减轻社会保障的负担。因此,应把失业保险制度与积极劳动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就业导向型的失业保障制度,以实现扩大就业的总目标。

2.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拓宽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渠道

由于失业本身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让所有非自愿而处于失业状态的人都能够享受一定的失业保障并获得就业的机会,使失业保障进一步社会化,做到应保尽保。当前,要尽快将刚毕业暂未找到工作的学生,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被精减下来尚未找到工作的人,农民合同工,农村潜在的失业者等纳入失业保险的范围。同时,要拓宽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渠道,建立基金来源多元化的失业保障体系,以满足基金不断增长的要求。

3.将失业保险与促进再就业工作联系起来,营造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宽松环境

推动失业人员重新就业本身就是失业保险工作的一个有机部分,失业保险除了对失业人员进行救济外,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促进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提高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因此,要将失业保险与促进再就业工作密切联系起来,加强对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做到失业培训工作经常化、有针对性,着力于全面提高失业人员的素质。另外,要营造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宽松环境,做到一要适当降低创业的门槛,减少失业人员创办企业的资金限额和各种限制条件;二要为创业者提供适当的资金支持,包括实施放宽贷款条件、降低贷款利息等举措;三要对失业人员创办企业提供一定的税费减免,降低创业的负担;四要鼓励创办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以缓解就业的压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而失业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高度的重视。我国应根据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国家经验,不断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职 就业 家政服务

就业难一直是困扰着高职院校和高职毕业生的问题,毕业生就业率高的学校生源就十分充足,反之则不足,就业率与生源成正比。如何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如何开辟新的就业市场、新的就业途径是高职教育必须面临的新问题。

一、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分析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

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作为高等教育一部分的高职教育面临着学生难就业和学生毕业就失业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一方面大量的高职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大量的企业却招不到熟练的技术工人;一方面企业急缺复合型的高级技术工人,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因未开设相应专业,提供不了这类毕业生;就业市场和用人市场的脱节导致毕业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出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难”局面。

(二)现状分析

1.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

很多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过分强调“求高、求稳、求一步到位”在职业规划时没有深入思考,自己有何特长,适合从事什么行业,什么岗位,自己能胜任什么岗位,忽视了自身的实际能力。高职毕业生和本科生一样理想的工作单位是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和500强企业,但事实上最终去向大都是民营与私营企业,就业岗位大多是操作工、文秘、前台、销售等初级岗位。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眼高手低”现象,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或到岗后不甘心从事当前的工作始终想跳槽,不安心本职工作,导致经常性主动失业。

2.院校专业设置滞后

学校在进行市场调研后发现市场缺什么专业、热门什么专业学校就开设什么专业,等学生毕业时才发现此专业在几年的时间里已经饱和。由于学校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往往新专业开办后又不能立刻停招,只好继续招生,导致学生就业质量不高。其次高校间专业设置太相近,缺乏特色专业。例如旅游管理专业文科、理科、工科院校都在开设,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肯定优先选择有特色的旅游院校的学生。因此高职学校专业设置滞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没有特色专业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另一个原因。

二、家政服务业的现状及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家政服务业孕育产生。家政服务业是近些年迅速崛起的新兴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它是以家庭成员为服务对象的行业。

(一)家政服务业的现状

2011年苏州市常年从事家政业的约有2万多人,多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农村妇女,年龄在40-55岁之间,文化层次不高,大多数都没有接受过专门技能训练和培训,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从事的工作为做家务、照料老人、接送小孩、看护病人等。这些家政服务人员构成了低端家政服务市场并且正在逐步饱和。

随着中等收入阶层人群的不断扩大,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从烦琐的家务中解脱出来,工作之余更好地享受阳光、健身和社交生活。因此,对家政从业人员不再满足能做卫生接孩子等简单的服务,导致为了更好地改善生活质量而需要的专业性、高层次的中高端家政服务人员严重缺乏。

(二)现状分析

1.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涌入城市,由于年龄大、学历低、没有一技之长为了生活只能从事简单劳务型的家政服务,如煮饭、洗衣、维修、保洁、卫生等;

2.由于社会对家政服务业培训缺乏专业性和持续性,使初级的劳务型家政服务人员无法变成中级的“知识技能型”服务人员,无法从事护理、营养、育儿、家教等中级的家政服务;其次高校专业建设不重视,忽视了家政服务市场对中高端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没有适应需要去培养高级“专家管理型”服务人员(如高级管家类的家务管理、社交娱乐的安排、家庭理财、家庭消费的优化咨询、家庭健康的指导等专门人才)。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方向与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已由数量转向质量,高职毕业生如何体现自己独特的社会竞争力,如何解决就业难,提升社会地位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社会对家政服务尤其是高质量的家政服务人员有大量需求,而大学扩招毕业生不断增加,劳动力资源丰富,甚至是富余的情况下,把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和家政服务业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不仅能解决现实中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尴尬问题,而且可以保持社会稳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丰富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

高职教育中很多人还没有踏入家政服务这一行业,还不了解社会对家政服务的需求,面对迅速发展的家政服务业,而开办家政学专业的学校却屈指可数,据《中国青年报》报到2007年吉林农业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国际女子学院相继开设了家政本科学历教育。但每年毕业的几十人远远无法满足广大市场对高素质家政人员的需求。因此将家政学专业渗透到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做好定位打好品牌定能为高职学生开辟一条就业的新途径。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当今市场的激烈竞争,实质是人才质量的竞争,作为为社会输送专门人才的高职院校,应明确新时期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是复合型、适应型、全面型、“一专多能”的综合人才。高职院校在做好充分市场调研的前提下,开设家政学专业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家政服务和家政管理的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目标和课程设置,让学生在校期间能系统的学到有关家政服务的各种课程如:财务、管理、理财、医疗保健、法律、文秘、育儿、策划、英语、茶艺、插花、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培养学生高超的专业技能和过硬的动手能力。

另外根据市场需求、用户需求和学生自身的特点,以提高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核心,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家政服务教育培训。让学生通过国家、社会认可的持证上岗考核和家政服务等级考核,让一部分学生成为“知识技能型”服务人才,一部分成为“专家管理型” 服务人才。初级的“简单劳务型”服务人才可以让社会弱势群体担当,在家政服务高层次发展的同时也给他们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而高职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能满足市场不同层次需求的复合型中高端家政服务管理人才队伍。

(二)扭转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家政服务就是保姆替人做饭、打扫卫生、照顾老人,是外来打工妇女干的活”、“低人一等”、“伺候人”等陈腐观念不仅在学生中存在,在学生家长、社会中也普遍存在。要扭转这种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方面需要学校通过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端正思想,正确认识家政服务业,树立职业无高低贵贱,只有社会分工不同的职业思想。请中高级家政服务人员给学生做讲座通过他们的切身体验让学生认识、了解家政服务业,树立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另一方面政府要重视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借助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家政服务业在“服务百姓、便捷生活”方面的突出作用,扩大家政服务业的社会影响力,端正社会对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偏见和歧视提高家政服务业的社会地位。把家政服务业提升为一种正当的、有文化含量的、高收入的职业。

在树立学生对家政服务业认识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很多家政从业人员工作时间都在雇主下班后,这就暴露出雇主对家政人员的不信任,担心将家里的钥匙交给家政人员会发生财产丢失的情况,在以往的新闻报到中也确实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因此要求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培养“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人民军队作风,切实从雇主的角度考虑问题维护雇主的利益,严格保守雇主的秘密,经得起各种诱惑的考验。逐步增强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一般的家政服务员都是纯一色的女性,很少有男性涉足。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和特殊的工作确实很需要男的帮忙料理。在市场需求中男性家政服务人员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且他们的收入往往高于女性,因此要打破家政从业人员都是女性的传统观念,培养男家政服务人员。

(三)加强对家政服务业的规范管理

家政服务业是城市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规范家政服务业不在简单的是企业行业的事情而应是政府工作的一部分,因此要发挥政府在发展家政服务业中的主导作用。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出台行业规范标准, 提高中介机构的资质要求, 规范家政服务业的运作程序和管理办法,加强对家政服务业的规范化管理,逐步将家政服务业纳入正规化、法制化的轨道。

建立和完善家政从业人员的上岗和培训机制,提高家政服务业准入门槛,严格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完善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等级酬劳标准,规范劳动合同, 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家政服务人员关心的是工资待遇、劳动关系和尊重,雇主关心的是信誉、安全和优质服务,管理部门督促家政企业与用工人员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督促家政服务人员参加养老、医疗、工伤等基本保险,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家政服务业的良好氛围。家政服务公司、从业人员和雇主签订书面劳动合约明确三方的责任、权力与义务,使三方的法律责任更加明确,维护家政人员平等的社会地位。

总之,家政服务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高职教育培养的中高级家政服务人员不仅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解决了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实际问题,为学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孙雪松.掌握高职学生心理,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A].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94-95.

[2] 刘正良.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与高职教育改革[A]. 职业技术教育,2008(16):25-28.

[3] 李艳梅.我国家政服务业的现状分析与规范化建设[A].社会科学家,2008(7):107-110.

[4] 顿祖义,牛亚莉.高职院校家政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13-15.

篇9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职业取向;就业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来临,从2008年至今,中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劳动力市场近十年来的供求关系呈现出总量过剩、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矛盾突出的现象,这次危机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依附性和外向型企业来说是雪上加霜,局部地区、行业的就业形势进一步紧张已经导致整体就业形势更加趋紧。而目前中国城市劳动力中约四分之一的人持有大学学位,中国已经呈现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供求矛盾的影响分析

1. 2001年-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

受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自2001年至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毕业人数和未就业人数逐年攀升,但就业率却出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这些现实的数据反映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供求矛盾严峻的态势。

2.金融危机对广东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供求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金融危机形成新的就业问题,社会职业对高校毕业生层次需求改变。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跨国公司和电子商务的崛起,亟待新兴高端人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有力地冲击了依附于外国进口的初级生产加工制造业,这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弱势:民族企业发展力量弱小,新型产业发展规模狭小,缺乏抗风险能力强的品牌企业。

(2)金融危机引起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经济收入是引起高校毕业生择业的首要因素。此次问卷调查,对受访者进行了“毕业后求职地区”调查,结果显示:上海30%,北京24%,广州22%,深圳17%,成都7%。表格显示的是2010年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的GDP占全国GDP总量的比例,以及被调查的毕业生择业地区的选择情况。

二、广东高校毕业生职业心理取向变化的现状分析

1.职业取向的基本模式

职业取向是指人们希望从事某种职业的态度倾向,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所持的比较稳定的认识、评价、态度、方法、心理倾向,是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职业、追求职业及其所达到什么水平、程度的主观向往。它既是人们职业理想的直接体现,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直观表达。根据高校毕业生职业心理取向的模式的不同,可以将职业取向划分为:自我中心模式、环境中心模式(包括职业、岗位中心模式;组织中心模式;家庭中心模式;地域中心模式等)。

2.金融危机影响下的高校毕业生职业取向的现状分析

(1)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调查中,76.5%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广东地区或家乡择业,并且抱着“只要成功就业就好了”的心态,忽略了岗位的发展前景,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现象从侧面反映了部分毕业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没有准确定位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造成人力资源的损失。

(2)职业选择存在趋同性、集中性。在此次调查中,大多数同学选择的职业不是与自己专业对口的科研、技术岗位,而是选择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这一类当前社会地位较高的岗位,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不景气,在调查数据中只有8.26%的毕业生会选择商贸类的岗位。这反映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取向已经从前几年崇尚经贸等热门岗位逐渐回归为“铁饭碗”的争夺战。

(3)职业核心竞争力弱。在调查中,毕业生指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或能力主要是“.解决问题及沟通协调能力”,次之则是“相关工作和实习的经验”。现在的许多毕业生解决问题及沟通协调能力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毕业生应多参加社会实践,建立广泛的人际交往圈,为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做铺垫。

(4)职业期望水平过高。据调查显示,66.25%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的期望工资水平都在4000元以上,对职业要求期望过高,薪水要求高,就业地区位置要求高。这一心理导致一些毕业生错过好岗位,造成岗位竞争地域的不平衡分布。当问及毕业生的能力缺陷时,调查结果集中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欠缺。目前的毕业生能够术业专攻的并不多,在专业知识不牢固的前提下,就业必然会碰壁。

(5)自主创业热情高涨。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热情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调查中,有58%的高校毕业生有创业的意向,但真正能够付诸实践的还是极少数人。近年来,在国家创业政策的鼓励与支持下,一些毕业生毕业后趋向于自己创业,这反映了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部分毕业生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通过自己创造岗位来降低失业风险,同时也促进新的岗位形成,带动社会就业。然而由于经验不足、资金缺乏等原因,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的案例还并不多见。

参考文献:

[1]柴晋华.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影响及对策分析.网络财富,2010-3.

[2]李国彦.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知识失业”问题探析.中国商界,2010-2.

[3]王继威,陈兆仓.治理逻辑与路径选择:金融危机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供给.郑州轻工业轩辕学报,2010-2.

篇10

关键词: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驱动;对策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以及项目管理的不成都市当前的城镇化进程转入从量变到质变、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从重数量的外延式扩张向重品质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实现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向转变,而“创新驱动”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党的十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充分表明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来说,科技创新将是重要抓手和成功的关键,是当前成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城镇发展中强大的软实力[1]。

二、 现状分析

(一)成都城镇化的主要成就

2011 年底,成都市城镇化率达到6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约16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95.3 %。城市建成中心城区面积达到483.02 平方公里,比2010年增长27.46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率35.4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17%,用水普及率达到98.17%,用气普及率达到95.58%,市区污水处理率96.73%,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0.68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4.98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45平方米,天然气供气总量226637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量达134790吨,地铁运营线路长度达17.6公里,GDP年均增速保持12%以上,成都工业化水平在达到45.23 %时,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为1.48,处于国际公认的1.4~2.5的合理水平[2]。

(二)成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

1、科技创新未能有效支撑引领城镇化

成都市的新型城镇化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时期,对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城镇化健康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有效支撑和引领。然而,成都市的城镇化建设的“科技含量”偏低,仍然面临许多体制及其制度上的障碍,如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对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科技创新作用缺乏规划;标准建设滞后,强制性规划少,科技发挥作用的渠道不通畅;科技产业化应用示范工程等推进力度不够等。

2、城镇化发展质量不优

当城镇化率达到60% 时,社会矛盾往往集中多发,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城市综合负载能力问题。第一,就业不足。据2012年成都市统计年鉴数据和CHFS公布的2011年数据,成都市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6.65万人,失业率为0.8%,低于中国城镇整体8.0%的失业率。但该失业率并不能反映成都市总体的真实失业率,因为农村存在大量的劳动力人口,21-25岁以及51-55岁劳动者的失业率最高,成都农村就业率仅为36.54%,城镇就业率为55.54%,均未能达到充分就业;第二,贫富差距拉大。成都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2011年底,城市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23932元,农村居民人居纯收入9895元,前者是后者的约2.4倍;第三,住房短缺。虽然成都市目前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0.68平方米,较上年有所增长,但住房保障制度未能充分落实,打工人员群租现象普遍,大量农村居民转为城镇户口或者要在成都市真正定居,因财力不够,房价、物价高等,难以实现;第四,交通拥堵。成都市整个在中心城区出行车量接近临界点55万辆,并且80%的主要路段以及60%的主要路口已处于饱和或超饱和状态。12个拥堵路段平均行车车速长期低于10公里/小时,在路段车速等级划分中,全部处于最低的7级。第五,环境污染。成都市2011年成都市全年有17天大雾天气,空气质量优53天、良269 天、轻微污染39天,轻度污染3天,中度重污染 1天[3]。

三、 对策研究

相对于成都过去注重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经济水平单方面的提高,应该通过科技创新集群化,集约利用城市空间资源,以现代化为目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质量,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通过把科技创新拓展城镇化在城镇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创新空间,将成都市打造为充分运用科技进步的“智慧之都、成功之都”,切实推动成都城镇与生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实现伟大“成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成都”。

(一) 科技创新推进“产城一体”、“产城融合”,为城镇化提供基础

产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产城融合”将会带来大量就业的机会,特别是能够满足两类人,即有专业技能的年轻农民工和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因此,将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构筑成都市宜居宜业的发展格局,将大大提高成都市城镇化发展质量。注重“三区合一”,即生产区(园区)、生活区(社区)、校区合一,促进“产”、“城”、“人”融合。园区内规划住宅、超市、街区、游园等生活配套服务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配套设施,集实体产业发展、创新集群导入、完整生活配套设施为一体,让我们的城镇更加宜居,避免出现“堵城”“睡城”“空城”,城市里的人根据产业发展转移到一片集中区域,降低集中对中心城区交通、资源、基础设施等的重复规划浪费,减轻中心城区的综合负载能力。

(二) 科技创新驱动工业转型升级,为城镇化提供支撑

一是,构建技术内生型、服务增值型制造体系、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产业技术体系,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同时要在强化转移农民、带动农业的作用上下功夫,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速城镇化进程。二是取代低成本劳动力为基础的工业增长模式,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的技术含量,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推进产品创新、产品制造业创新,以更多的自主技术创新支撑产业的发展,实现从“成都制造”到“成都创造”,加强企业节能减排和技术改造,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突出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就业多的产业,坚决摒弃浪费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粗放增长方式,实现生产技术人性化、绿色制造、绿色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向经济开发区和重点乡镇集中,解决城镇化农民的就业问题[4]。

(三) 科技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成为主要突破口

促进成都市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加大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用现代化的新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传统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区域服务业和差异化区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和民生服务。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尤其是需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相互促进,未来中国消费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来自服务需求的增长,使服务业与城镇化双轮驱动,成为推动城镇化的主要突破口。通过建立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提高生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比重,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建设,着力引进境内外知名商业地产投资商和运营商,提升现代服务业载体的运营管理水平,形成“成都服务+周边制造”、“成都总部+全球市场”的产业发展格局。(作者单位:西华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振亚,汪荣. 工业化、城镇化与科技创新协同研究[J]. 科研管理, 2012, 30(6):70-11

[2]甄晓飞.科技创新与新农村城镇化建设[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3) : 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