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量化考核细则范文

时间:2024-01-26 17:2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班级量化考核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班级量化考核细则

篇1

关键词:数学课堂;小学生;提高主动性;合作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272-01

众所周知,小学六年级毕业生青春萌芽、活泼好动。然而,在学习领域,尤其是数学学习领域,基于各种各样的因素,我所接这些孩子中的多数却是沉默、放弃,甚至是自卑的。教学行为方式转变,对这些数学基础薄弱、数学兴趣很少甚至早已丧失的孩子来说,不啻于一声惊雷。而采用班级内分小组量化积分的评价策略后,事实证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合作学习以及良性竞争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效果;这也给了我很大的推动力,让我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有效学习,帮助他们在数学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小组量化积分”考核就是根据各学习小组的具体学习情况,在学习、纪律、合作等方面制定出统一的目标和考核标准(即班级学习小组量化评比细则),对小组成员进行定性、定量考核,再将个人考核成绩纳入小组总成绩,并以各学习小组为单位定期进行创先争优评比激励的评价过程。“小组量化积分”的评价策略,有效促进了小学数学课堂学习小组的合作互助,并引导学习小组走向良性竞争。

“小组量化积分”策略的实施步骤,关键是确定量化积分细则并遵章执行。这是学生数学学习小组的文化建设核心,是学生自我约束、自主管理的准绳。在实际操作中,我的学习小组管理积分激励尝试实践是:每个小组当天的起评分是20分,组员的加分、扣分都直接兑现在小组积分里;每天由值日班长负责积分小结,每周由量化积分专员负责统分评优,前两名的小组给予约定的激励奖励。这样的积分管理细则,就让班级里的小组既是纪律上的互相监督小组,更是学习上的互助小组,有效促进了组内的团结互助和组间的良性竞争,极大地调动了班级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2

优秀班集体考核细则一一、常规管理总分:(100分)

1.卫生(50分) 2. 路队(15分) 3. 三操(10分)

4. 安全(15分) 5. 其他(10分)上交材料、班级文化、集体活动、班队会等

二、考核内容

(一)卫生考核(50分,扣完为止)

1.教室、清洁区、走廊无果皮、纸屑、瓜子壳、痰迹、无乱涂乱画乱刻。教室门框、窗框、窗台、后阳台、饮水机、讲台、玻璃、天花板、瓷砖、阳台及栏杆无灰尘、蜘蛛网。室内物品摆放整齐,洒扫工具入柜。不随地乱倒垃圾。不在校园内拍卡、玩纸飞机及各种带有安全隐患的玩具等。不随意践踏花园,不破坏花草树木。 以上一处不合格扣1分

2.乱倒垃圾、乱丢乱弃、吃零食发现一次扣5分。

3.早、中、晚卫生打扫及时(早上早读课之前,中午预备前,下午放学后半小时之内)。未及时打扫一次扣5分。

(二)路队

1.各班按指定地点(花园以南、操场上)站队,(一年级除外)。每班分东、西站队,举好路队牌,在校园内按顺序出校门。路队整齐,不打闹、不讲话,不在校门口下队。(以上一处不合格扣1分)

2. 早、晚放学由班主任老师护送出校门,班主任未送队扣5分。

(三)课间操

1.课间操一律在教室门前集好队,由班主任带下楼,不打闹、讲话,集队不拖拉。做操时教室不得留学生补课、做作业(生病的学生除外),发现一人次扣1分。(以上一处不合格扣1分)

2.班主任未跟班每次扣5分。无故全班未做操扣5分。

3.无课间操的班级,班主任应把学生有序组织在教室内,学生随意出教室或教室内无老师一次扣5分。

4.周二、周五要利用好早操、课间操时间上好晨会课,一次未上扣1分。

(四)安全

1.课间不追打皮闹、做危险游戏,严禁攀爬墙头、花园、篮球架、窗台、阳台。不携带管制道具、棍棒、烟花爆竹、打火机、红外线、发令枪等危险品、易燃易爆品进入校园。(以上发现一人次扣5分)

2.清校后(清校时间为放学铃响后20分钟)不在学校逗留。(发现一人次扣1分)

3.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发现一人次扣1分)

4.校园内发生安全事故的,发现一次扣5分,造成恶劣影响的当月班集体考核不参评。

(五)其他

1.无故不参加集体活动每班扣5分;

2.升旗、集会等活动集队差、纪律不好,未穿校服,每人次扣1分;

3.认真组织晨会、班队会,一次不上扣1分;

4.按时上交材料,一次未交扣1分;

5.学校布置任务未完成,如黑板报、班级文化布置,一次扣5分。

6.每周一、三、五穿校服,5人以上每人次扣0.1分。

三、加分细则

1.班主任手册、素质报告书学期评比获优秀的在学期末年度考核积分中加1分;

2.凡政教处举行的各种活动,如:广播操比赛、班级文化布置等团体活动,按积分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在当月文明班级考核中加3、2、1分。

3.对市、县举行班队会等公开教学活动或任务的,参照教师年度考核细则公开教学一项加分。

四、几点说明

1.班主任考核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凡班级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班主任年终不予评优、评先(任课老师课堂教学安全事故,与班主任无关);

2.文明班级评比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每月从高分到低分,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获得一等奖的班级为当月的优秀班集体

3.教干每天晚放学后的值班检查纳入当月的文明班级考核。

4.每学期按总分从高到低分别上报市、县、校优秀班主任(辅导员)。

优秀班集体考核细则二一、优秀班集体条件

(一)模范执行《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礼仪常规》,模范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评比活动,成绩突出。

(二)有一个好的干部核心

1、班委会、少先队能主持班队日常工作,组织教育活动,完成好学校交给的任务。

2、有干部会议制度,定期研究班上工作,干部的模范作用。

3、有分工,每个干部都能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4、有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帮助,配合好。

5、积极开展教育活动,每学期应有质量较高的教育活动或主题班会二次,以检查学生干部能力和集体水平,并上交主题班会活动汇报,给政教处。

(三)班集体有学期的奋斗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步骤措施并做到人人皆知,有正确的舆论,是非观念清楚,能抵制不良作风,对本班内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向老师反映,配合老师做好个别生转化工作。

(四)有浓厚的学习气氛,课堂纪律好,学习成绩三分之二以上的科目学习成绩的及格率、优秀率在年级平均值以上,全勤率高.

(五)积极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积极参加学校、年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包括社会实践、军训、劳动及其它各项活动,表现突出。

(六)全班学生讲文明,有礼貌,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班级之间团结好,有良好的组织观念,无严重违纪现象。

(七)体育活动开展较好,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卫生、课间操检查后年级中游以上,体育成绩及格率85%以上。

(八)无严重破坏公物现象,无违法乱纪现象发生。

(九)班级中不断树立学生中各种类型的好的典型。

二、优秀班集体评比办法

(一)学校德育量化评比扣分情况在年级后平均值以下。

(二)班委会根据优秀班集体条件和本学期工作情况写出书面总结。

(三)年级组长召开年级学期工作总结会,各班代表汇报工作,提出申报,年级任课老师评议,学生干部和老师投票,初评选出先进班集体。

(四)年级把书面材料及填好《优秀班集体评选申请表》报政教处,经校行政会通过。

三、奖励办法

(一)优秀班集体每学期评一次,第一学期初评张榜公布;第二学期总评授发奖状。

(二)优秀干部人数可适当增加。

(三)照像奖励,学校光荣榜公布。

优秀班集体考核细则三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集体荣誉感,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构建和谐校园,特制定本办法。

二、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由校长室、教学教研处、政教处、少先队等部门组织的优秀班级评审小组,负责部署、领导、审核优秀班级的考评工作。

2、学校少先大队负责文明班级评选的具体工作。

三、评比与奖励办法

1、每学期评比一次,每年级一名,根据各项得分累计出总分。

2、原则上总得分年级第一名评为校优秀班级。

3、学校颁发奖状和奖金。

4、校优秀班级的评比结果作为班主任考核的依据之一。

四、附则及说明

1、有以下情况不得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1)班级里发生责任安全事故。

(2)班级学生出现严重违纪违规现象(如打架斗殴、故意损坏学校财物等)。

2、本细则未尽事宜由大队部负责解释。

3、本细则制订后自二0一一至二0一二学年度第二学期试行。

五、江镇镇中心学校优秀班级考评细则

1、常规管理:少先大队考评成绩80分以上的每次得10分。

2、学业成绩:语数期末成绩达标的每学科得20分。

3、其它:能按要求完成学校布置的工作任务,每项工作得10分。

4、奖励:

(1)夺得流动红旗的每次加5分;

(2)在学校竞赛中获年级团体第一名的加10分;

(3)学生在学校组织的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的镇级分别加5、4、3分,县级及以上加10、7、5分;

(4)学生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的每篇加5分;

(5)学校代表队在县获名次奖的每生加2分(最高不超过10分);

篇3

【关键词】量化;评价;激发;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经常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多次获得成功的满足,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话真知灼见地道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兴趣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它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它能调动、激发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为了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结合以下几方面分析,开展了《注重过程评价 培养学习兴趣》的课题研究。

1 开展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研究是评价方式改革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作真实的记录,对学生学习过程作客观评价,是对学生评价方式的探索和尝试。

2 开展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研究是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化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了规范,让学生明白了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但它只是纲要式的,对不同年龄特征的学生要求还不够具体,评价的操作性还不强,这样对学生言行举止的规范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对学生的成长起不到很好的激励作用。我们只有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细化,深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促使学生形成各种良好习惯,才能为他们以后深入的学习和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开展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研究是建设良好班级的需要

古语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量化细则的制定是由全班同学集体讨论决定,这样制定的细则认同度高,使学生承担了执行的责任,对学生产生无形的约束“压力”,这种约束“压力”随学生觉察到班级内意见一致程度的提高而增强。一旦某个学生出现“越轨”行为,就会遇到班集体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自己的态度,自觉纠正自己的行为。在这种“压力”的驱使下,班级学生有意识地将“要我遵守规则”转变为“我要遵守规则”,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卫生和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班风。

4 开展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研究是解决学生学习现状的需要

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有些家长教育观念淡薄,认为学习好坏无所谓,学不好有地种,不重视对学生的早期教育,不注重对孩子智力的早期开发和兴趣的培养。有的家长初中都没有毕业,再加上自己对知识的遗忘,不能协助老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农忙的时候忙着种地、收庄稼,农闲时打麻将、玩扑克、喝酒等,这些都不能对孩子形成正面教育。学生课间休息生龙活虎,异常活跃,但在课堂上无精打采,不专心听讲,学习气氛不浓,对老师的提问答非所问或不知所云,作业不认真完成,或者不完成。这些无疑是学习没有兴趣的表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5 开展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研究能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这也是外因促使内因转化的结果。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制定的各种班规班纪,其目的是约束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最终形成良好习惯,在培养研究中采用在舆论监督下的学生自评方式评分,自评与自我总结相结合,逐渐变“他律”为“自律”, 逐渐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目标。

为了课题研究能达到预期目标,学校在该项研究实验中以江西街乡学校四至六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开展研究。从2010年3月起用三年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探索符合各年级学生实际的学习过程评价细则,总结高效的检查量化与评比模式。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组织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学习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定期研讨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学校重视研究工作,拨给每班研究经费,对每学月和学期结束过程量化评比得分进步较大或名列前茅的学生进行奖励,该经费由班主任管理,使用情况由班长记录,每期结束将开支情况交学校领导审计。

(2)以课堂为依托,在各项教学活动中量化学生的各种习惯表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日常教学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塑造学生人格的主阵地,从点滴做起,从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入手,及时量化评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家校合作,争取家庭的积极配合。一方面,积极向家长宣传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动员广大家长一起来做好这项工作。另一方面,把家庭评价得分纳入学生过程管理考核,让家庭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篇4

一、班级自主管理中小组合作的基本方法

我将原来班级的8个小组改编为13个小组,按四人小组进行班级日常管理。四人小组的划分尽量考虑到孩子的性别、性格、学习成绩、综合能力等差异,小组中有强有弱,有男有女。

分别为小组成员编号。在小组活动中,每组最弱的那个同学有双倍加分的权利,他在学习或纪律、劳动等方面有所突破时,可以得双倍的分数,这有效提高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学们自己研究出小组量化考核细则,加分、扣分都以组为单位,小组竞赛。同学量化。各小组利用班会进行总结交流。小组主要以合作学习、课堂讨论为主,碰撞思维,分工进行汇报。让每个组员都有思考的时间和表达的空间。

二、班级自主管理中小组合作的日常管理

1.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每组有两个记录员每天以顺时针顺序给前一组积分,负责每天给各小组统计分数。

2.班会总结,评选“明星小组”。每周的班会课上,我先对各小组的获星情况作汇总。每周采用“贴星”或加分等方法,一周组内评比一次,小组之间选出一个星级小组,全班进行表扬,每位获奖组员发表的获奖感言,既起到感召作用,又增强了自我约束力。

3.角色轮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组中单一的角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实行角色轮换制度,让学生在不同的管理岗位上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三、班级自主管理中小组合作的成效

班级自主管理为每位学生创造了参与组织管理和实践的机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获得了“班级小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学会自我管理。

1.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人都是小组的主人,个个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在小组内部每个人都对小组负责,维护小组的荣誉和利益。在合作中,学生既学会了与他人沟通交流,又增长了知识。合作中大家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发挥特长,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尤其后进生,也会受到关注,大家来帮他,他会找到自信和价值。

2.同时,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又让学生增强了竞争意识,培养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小组合作的建立促进了小组内和小组间的竞争,学生们都想努力为小组争光。在竞争中同组同学也会时常督促帮助本组成员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在竞争的压力下,小组成员齐心协力促进了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3.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把管理权交给了学生自己,把班主任从烦杂的琐事中解脱出来。比如孩子们自己讨论确定了小组量化考核评审细则。学生在积极的讨论过程中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决心为之努力,自己制订的规则显然比老师或学校指定的更让孩子容易接受和遵守。虽然在践中难免出现一些失误,但学生可以在挫折中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勉励,自主思考,为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篇5

一、发挥班委会、团支部的核心力量。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班集体,班干部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为班级的火车头,起着“唯余马首是瞻”的作用。因此,我经常组织班团干部进行培训学习,阐明学生自主管理的意义,提出要求,即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又要积极开展工作,大胆管理,制定出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班规。刚开始时班主任一定要协助班团干,精心指导,实践中在恰当的时候放权给班团干。如:对一些班级的量化考核,班团干有权力对班上的好人好事给予加分,给予表扬;对一些不良行为要及时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批评指正;树新风,扬正气;培养基本的组织领导能力等。

二、充分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参与欲望。第一要教育学生牢固树立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的思想,让学生明确自己是班集体的一份子,应该群策群力、热爱集体、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光;第二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在班委的组织下,学生们可以民主评议,反复讨论,共同制定出比较科学的班规。对班上的量化考核人人参与。例如每个同学在做好教室、宿舍和卫生责任区的值日及保洁之外,还要互相监督,互相勉励,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对做得不够好的敢于揭发,敢于批评,让正气压倒邪气。这样,班主任就可以从幕前退到幕后,充当起参谋来。本人经过实践,获得较好效果:从上学期至今,我班的课堂纪律和晚休纪律都没有因有违纪现象被学校点名批评,相反多次受到学校的表彰;一学年来,我班的公物保管最好,从没有被总务科罚过一分钱(包括电脑室的设备);不论是集会还是早操、课间操,我班学生总是第一个到会场,并能保持良好的会场纪律;早操和课间操每位同学都能按时到操场参加且个个都做得很认真。一叶知秋,这就是学生自主管理的成功所在。

三、主动承担学生干部解决不了的难题。这种难题主要集中在个别思想工作上。因为通常个别谈话的对象都是存在某方面的问题,所以这种交流必须以客观、平等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和全部的爱心为前提,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班上曾有一位女生,初中以来就与邻班的一位男生关系密切,上学放学都同行,同学们都有议论。这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但是又是必须处理的一件事情,所以我找她进行了第一次谈话。首先,我选择了教室外的走廊作为谈话的地点,因为这样,让同学们知道我对这位同学的这种行为是重视的,然后我们进行了交谈。我问她:“你知道今天我为什么要找你吗?我猜得出来,因为我知道你迟早会找我谈话的。”她回答。“那么,你也认为发生这种事,是会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的了?不是,我觉得这没什么呀。不过有的老师已经找过他了。那么你是否认为没必要谈呢?我觉得好象没什么好谈的。接下来我就以见惯不怪的语气告诉她,其实这在初中生中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然后给她讲述了我在初中时,同班同学类似的情况。她马上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并追问结果如何。我告诉她,我的这些同学最后都各自成家了,其实当时可能也并非像我们同学想象的那样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只不过是关系比较密切而已。对呀,其实男女同学关系比较要好也并不一定就是大家想象的那种关系。我觉得,很多问题,在女同学中,往往只是从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如果和男同学讨论,又会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这样一来,就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那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四、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监督制度。班级管理离不开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如果一个班级没有班规制约,就如一盘散沙,教师管理起来,就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自我管理能力差,但可塑性大。因此,就要有一套完整有效的监督制度,使他们相互激励,相互教育,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篇6

关键词:农村;小学;内涵建设

怎样才能更好地加强农村小学的内涵建设呢?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内涵发展的切入点――认清形势,明确责任与目标

经过学校全体教师的认真思考与讨论,我们把学校形象定位在:靠质量求生存、靠特色求发展上。有了这样的形象定位,坚持社会参与、村校联手、城乡联姻和学校群策群力,把学校办成家长满意、社会满意、教师满意、学生满意的内涵发展总体目标。

二、内涵发展的关键――加强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

1.领导班子建设

校长的修养和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内涵的发展,而建设一支优良的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用自己优异的工作成绩去影响其他人,带动其他人,主动地去想事、做事、做成事,让其他人无懈可击。

2.教师队伍建设

(1)确立目标,制订管理措施

学校为了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每到学年初都要制订并实施《中心校教师教育教学考核细则》。把学校管理工作内容量化考核,分管领导组织实施,让全体教师有章可循,真正做到干与不干就是不一样。

(2)人文关怀,为管好人创造条件

充分调动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协助学校工作,关心教师工作和生活,发挥工会凝聚作用。每年组织全体教师过好教师节,开展好新年活动,重阳节定期为退休教师送温暖,把他们请回来,看看学校的变化,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关心困难教师等,这些举措深受上级领导的肯定与教师的欢迎,为教师创造性地完成本职工作打下了人文基础。

三、内涵发展的核心――以德育人

学校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抓手,要求教师做到遵纪守法,为人师表,注重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示,用高尚的情操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品质。每到开学初,学校都要依据教育发展形势对教师提出要求:热爱、同情、尊重学生,知识广博。有耐心、温和、容易接近,对学生实事求是,严格要求,教学方法好。按照要求,并让教师严格执行。例如,有的教师写到不要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就是不简单,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就是不平凡。在学生教育方面,以《德育工作规程》为载体,搞好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创新特色的建设工程,初步开展对特色班级的打造工作,努力做到“一班一品牌,班班有特色”。

四、内涵发展的方向――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抓好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我校制订并实施了卓有成效的一些方法

如,建立学习制度、常规管理制度、早自习制度、月考制度、抽考制度、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周、文化周、兴趣小组、班级特色项目展示活动等。

2.建立新的教学观念和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每个学期学校通过教学观摩课的形式推出1~2节校优秀课供教师观摩与研讨,努力打造课改创新的教师队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理念已深入人心,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就是说,每位教师的发展本身就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一部分。

3.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促进教师自身成长

学校在引导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通过制订并实施《教师教育教学奖励办法》《教学考核细则》激励教师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五、内涵发展的基石――搞好社会力量办学

学校每年抓住“六一”儿童节、教师节,邀请镇、村、村企领导来校与师生共同庆祝节日的契机,通过捐资助学,用以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学校还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感受学校的教学环境,享受先进的办学设施,让学校文化、制度和教育理念走进家长的心田。在以人为本的共同理念中营造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使学校工作稳中求进,校风、班风日益向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篇7

一、积分制策略运用的理论依据及案例比较研究

1.积分制理论依据

积分制在日本环保、我国户籍管理、绩效考核等领域中都有运用。在教育领域,如学分制、日常规范评比、班主任管理中也验证了其成效。

积分制采用加分、减分的方式,奖励需要的行为,减少或消除对自身不好的行为,是一种强化,符合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

2.积分制运用案例的比较分析

笔者在任教班级中展开了对积分制运用的比较实验。选择一个男女比例各占一半、课堂较沉闷、不主动发言的理科班,以及一个男生5名、女生20多名,不管上课还是下课都是静悄悄的文科班。理科班积分量化为“默写、问问题、作业、考试”,文科班积分除此以外还增加了“值日、为班级做事、其它学科学习”等细则。评价分为加分、减分两档,每周一次积分统计,分数最低的小组在班级中为大家表演节目,第二周分数清零,重新计算。

实验结果发现:理科班课堂发言中,出现好几位发言和背书主动者,形成一定的竞争意识,出现的问题是“小组发言落在少数同学身上”。文科班改变很大,从被动学转向主动学,从9月到12月积分累积变化为:发言从52次上升到240次,默写全对58次上升到140次,主动帮忙从0次上升到170次,请教老师从20次上升到170次……可见积分制有效,语文学习与班级管理以积分制整合,效果更显著。

二、语文合作学习中积分制策略的有效运用

1.民主制定,积分量化

民主制定积分制,教师与学生全员参与,充分讨论与征求意见,形成公约,自愿结组,并自主确定小组名字,比如“由我作组”、“杂货铺小组”、“星空随想”等。组队后先给出一个星期的“蜜月磨合期”,让学生体会自己在小组内的存在感,适应期间可申请换组调适,整个过程都是开放的,充分尊重学生的民主意愿。

积分制还需充分讨论出细则,有分层的指标,比如语文学习方面下一级指标是发言,而课堂发言又分为四级指标,如发言有思辨、精彩,发言清晰、完整,发言准确、但表达需改进,参与发言、但不准确,分别赋5分、4分、3分、2分的积分,这样的量化细则就能照顾到小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

2.自主管理,积分制度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也就根本不可能有正常的教育。”因此积分制实施主体一定是学生,教师需要“隐退”幕后,培养一支能够公平、公正参照积分制自主管理的队伍。小组长每星期更换,轮流负责小组内成员“积分的盈亏”。整个班级的小组管理实施主体是值日班长,同学们机会平等,每人都可申请做值日班长,使学生真正地实现了自治。

积分制度化不仅体现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还体现为每个组员积分的制度化。我们制作了每组一张的“积分点卡”,让每个人的努力都能显而易见,从而激励小组合作学习。

3.小组拼盘,积分科学化

为了提高组员的主人翁意识并解决组与组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我采用了小组每星期抽签,使小组间可以组合,以二小组拼盘方式来赢取积分,以此可以削减小组发展不平衡的负面作用,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比如一个小组在接力写随笔的积分中常落后于别的小组,采用“拼盘”形式之后,该小组得到另一小组的有力支持,落后面貌得以改观。

4.合理分工,积分责任化

组间不平衡现象得以改善之后,需要正视的是学习小组的内部差异,“因材施教”可以解决小组内的不平衡。如在《种树郭橐驼传》“感知人物形象”这一教学环节中,我给学生提供了学习任务单,4人分工合作:找一位会画画的学生尝试用3分钟时间为郭橐驼画一幅简笔画;一位学生负责梳理出郭橐驼一般情况:姓名、籍贯、职业、特征、主要事迹等;一位学生写一句能代表郭橐驼的经典语录;最后一位学生阐释小组人物画创意及经典语录的选择理由。任务单引导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任务,真正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

5.小组反思,积分动态化

积分制在实施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过分量化,“唯数据”。分值和细则的制定需要做出调整。在动态调整中,提高了积分制的可操作性,强调了学生的参与度,体现了积分“补丁”的修复能力,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尊重。

6.理解包容,积分弹性化

积分制要留有弹性空间。在实验中有两个特例。其中一位是男生,父母很忙,无法监护,形成了迟到、旷课、抽烟等坏习惯。我同意他毛遂自荐担任值日班长,但由于自身旷课等原因扣分过多,打击了同组组员的积极性,所以规定他的积分扣到5分为止,从而让这位男生较易达成目标,又保证大多数的积极性。另一位是女生,小组落后,拒绝表演节目。我跟她沟通之后,采取她说的一些方法加入计分细则中去,还批准她暂时不参加积分制。经过一段时间,她调适好之后主动加入,而且表现积极。所以,积分制也要尊重少数甚至是个别学生的需求,留有弹性,才会显现出它“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7.小组评价,积分激励法

为避免小组合作学习走向“唯分数”,我们进行了综合评价方式的探索。每月进行一次小组成员的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同时以进步的分值作为评价的一项重要参考。每学期的总体评价将每月的统计进行汇总。以组为单位的的积分制,保证每个学生既在展现自我,同时又有集体意识,每月表扬优秀者,制作海报张贴在班级中,以此形成积分制激励文化。对于分数偏低的小组进行“表演”的惩罚,搭建展示平台,积极引导学生的综合表现。

三、积分制有效运用效果

在实验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9.5%的学生认为积分制的好处有:克服了胆怯、拖沓,调动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促进组内合作交流;18.9%的学生认为弊处有:增加了学习压力,使学生关系有点疏远,制度上仍不完善;19.1%的学生家长认同其鼓励性价值。上文个案中的女生写下这样的感言:“这是我从小学到高中从没体验过的制度,很特别也很有效。至少我在这一年里觉得自己改变了很多,和同学的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有进步,和同学的合作也更加默契,这是令自己惊讶的改变。”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为依据,以《中学德育大纲》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标准,结合我校实际,以“先进班集体”的创建为契机,通过“先进班集体”的创建活动,加强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提高班主任管理能力和水平,培养一批精干的德育教育队伍,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使我校班风、学风更上一个台阶,从而把班集体构建成健康、和谐、洋溢文化气息的精神家园,把我校办成珠晖区一个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名校。

二、精心组织制度健全

1、精心组织认真考核

我校历来重视班级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了由校长、书记负责,政教处选拔、考核班主任工作实绩的长效机制,组建了一批得力、精干的班主任队伍,做到组织落实。学校开展“先进班集体”创建活动后,一是建立了班级创先考核评审小组,由校长担任创先考核小组的组长,书记和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全体校务会成员、年级组长参与的创先考核小组。二是加强创先的组织领导。由政教处牵头,各职能部门协调参与,对创建评审班级进行定期的检查(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指导和督查。三是在创建周期满后,由创建评审小组根据“先进班集体建设考核内容与标准”,采取查、看、问、测等方式对班级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根据考核的结果,对符合“衡阳市中小学先进班集体建设考核内容与标准”的班级,授予学校“学校先进班集体”称号并予以表彰。并从中选出最优秀的班级参与“区优秀班集体”的创建和评选。这样就做到了班级建设和班主任队伍长效考核机制与组织的落实。

2、制度健全评价客观

我校在班级管理和班主任队伍建设上,立足制度规范,评价客观。根据我校实际,我校对班级、班主任工作制定了《珠晖区一中班主任工作管理制度》、《珠晖一中和学校纪律卫生工作制度》、《2010年衡阳市珠晖一中先进班集体评选方案》、《珠晖一中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珠晖一中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积极分子、文明示范生评选办法》、《珠晖一中班级管理、养成教育评价量化细则》、《珠晖一中温馨寝室评比细则》等制度来规范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通过这些实际可行、操作性强的制度有效的做到了有据可依,有章可行。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考核实现了制度化,常规化。在这些制度的管理下,也涌现了许多像194班这样优秀的班集体,培养了一大批像彭盛斌这样优秀的年轻的班主任老师。

三、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

我校班主任队伍建设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做了以下工作

1、是加强对班主任的队伍的培训

首先是班主任队伍的校内培训工作。通过班主任例会、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班主任政治学习的等形势多样的形式对班主任,特别是我校充分利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的方式对班主任、班主任工作进行培训,每年我校都组织全校班主任进行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通过优秀班主任的经验介绍,班级管理典型案例分型对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效果不错。二是校外培训。每个暑假我们都指派一定数量的班主任参加市、区班主任工作培训,并进行考核,2010年下半年我们有指派王润华主任、肖美华老师参加了省班主任工作培训。三是邀请专家到我校进行班主任培训工作。在2010年下半年,我们就邀请了著名教育学者王岚教授对我校班主任工作进行培训。四是班主任网络培训,我校借助“国培班主任培训”这一网络平台,对我校中青年班主任工作进行了培训。

2、目标明确内容具体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的好坏,班主任是关键人物,因此每学期开始,政教处都要对新任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培训,主要是如何管理学生的方法,如何抓班级的各项工作,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抓后进生转化,如何做家访等使班主任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进入角色,为抓好班级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榜样示范争创先进

我校在开展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活动中,采用了榜样示范法,采用评优树先、德育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形象去教育和影响一些班主任、影响一些班级,达到教育培训目的;采用情感熏陶法,用班主任的示范作用即以教育者的高尚品德和情感陶冶受教育者,这也是班主任培训教育的重要形式;自我教育法,采用参与班级管理,发现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引发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来激励班主任创新班主任工作方法,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4、激励机制提升品牌

我校历年来就有在班级评优、班主任任评先传统,通过有针对性培训,提高班主任管理能力和水平。通过创先争优,评选优秀班主任、优秀班集体来提升我校办学水平,激励班主任勤管班、带班。特别是这次区、市“优秀班集体”的创建活动极大的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的激情,在班级管理中花心思、动脑筋。二是在学校经费极其紧张的条件,学校尽其可能的提高班主任待遇。三是在年底的评优评先工作中,对获得区市优秀班集体的班级班主任予以表彰和奖励。自2007年来我校的班风、学风和校风有了很大的提高,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周边群众的表扬。学校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新阶段。班主任队伍的战斗力较以前有了更大的提高。

五、转变办学思路培养优秀班集体

班集体是学校根据教育

和管理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基层集体,是学生置身其间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一个功能健全的班集体,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很多人在离开学校生活多年之后,仍念念不忘当年的班级。可见班集体对学生个体影响之深远。根据新形势下的德育教育新环境,我校在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培养什么样的班集体的问题上,结合衡阳市“先进班集体建设考核内容与标准”进行了思考和有益的探索。

1、以集体主义精神凝聚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是一种“精神共同体”。它不是人员的简单组合,而是相互间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集体主义精神以其强大的凝聚力,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目标聚合为集体共同的思想、情感和目标,从而强有力地支撑起班集体这座大厦。其关键在于有效地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集体主义思想教育需要灌输,但不能仅靠灌输,更不能靠说教。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活动。一个新的班集体组合之后,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并赋予积极的意义和高尚的情趣,造成融洽向上的集体心理气氛,从而催化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自觉性。这次参评市优秀班集体的我校194班,就是集体教育的结果。该班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班级的荣誉感,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学生的情感态度在这次市优秀班集体的创建、评选考核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更远的获得优秀班集体如190班、195班、198班都具有这样的特性。

2、以和谐的人际关系陶冶学生

班集体教育和管理的对象是人不是物。人际关系不同于其他一般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进行机械的操纵。人际关系是以人的情感与心理的沟通为基础的,所以班集体管理是人心的管理。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集体氛围,是一个成熟的班集体的标志,对学习与生活其间的集体成员具有特殊的激励和陶冶作用。实践表明,在一个以关心他人、与人为善为荣的集体里,人们自律、互律、互助、共进。孤独者得到温暖,缺陷者得到补偿,愚者因而变智,弱者因而变强,人的内在积极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创造性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这样,既可促进成员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又可增强班集体的内在活力,极大地提高集体活动的成功率。我们学校在班主任这项工作涌现了如肖美华、许克红、张才金、胡友贻、鈡彦远、许凤娇等一大批爱岗敬业、工作扎实的班主任老师,他们爱班级、爱学生。和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间关系,都让这些老师带的班级特别的优秀。

3、以科学的班级管理规范学生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集体要维护自己的统一,必须有一定的行为准则与判断标准,这就是集体规范。在班级管理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和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同时还要以此为依据,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在全体成员的参与下,制订若干合理而且可行的具体条例与规定,如班级公约、课堂常规、学习纪律、卫生公约等,以引导和规范集体成员的日常道德和学习行为习惯。

篇9

究其来源,量化管理出自于企业。其根本目的在于使被管理者统一行为,进而统一认识和思想,最后衡量对象的是一系列的数字。但究其本质,学校毕竟不是工厂、企业,被管理者是活生生的、具有极大能动性、可塑性的人。依赖量化管理的效能,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是本末倒置,是与人本管理相悖的管理手段。

管理的最佳效果,就是集体与个人同时得到发展。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一个集体能呈现出超强的向心力、巨大的活力和无穷的创造力。教育管理不同于其他的管理,其真正的目的就是唤醒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观和价值感,使他们成为活生生的有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个体。而教育发展到了今天,量化管理则有碍于时代的发展要求,暴露出种种弊端。尽管如此,仍有许多学校穿新鞋,走老路,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感忧虑。

一、量化管理不利于教师的发展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其主体是教师。而作为教师,有各种需要,他们都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这些正是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的主要特征。教师的工作性质,更不同于企业中的工人,极具能动性和创造性。试想一个教师如果机械地重复或者按部就班地去工作,那他将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德国教育思想家斯普朗格告诉我们:“如果教育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那么培养出的人,有悟性,却没有灵魂;有知识,却没有精神;有活动,却没有选择的欲望。”用量化来衡量教师的工作,无疑给教师套上了一具无形的枷锁。束缚了教师的思维,抺杀了教师的创造性,久而久之,教师就会变的机械,没有热情,甚至于麻木不仁。

管理应着眼于发展,管理教师实际就是为教师服务,而不是对教师管制,在注重管理科学化、有序化的同时,要确立生命意识,确立“教师第一”的意识。毫无疑问,教师发展将带动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在于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归根结底,量化管理是不利于教师发展的管理。

二、量化管理对学生的发展不利

对学生和班级实施量化管理,违背了教育的发展观。量化、属于工业时代的产物,它所适应的考核对象,应该是可以用一个绝对公平的尺度来操作的无生命的“物”,而对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人来说,是很难通过具体数字来量化的。譬如:对于学生违纪行为的量化打分,其前提就是学生不能犯错误,也不允许犯错误,否则、就扣除相应的分数。我们知道学生群体的特点:不断犯错又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实际上是给教师,特别是给班主任施加压力,然后再让他们把压力转嫁到学生身上。这样,表面上看来,是消除了错误,但所有错误的幼芽,都如冬天的草一般,一旦遇到适合的环境,就会立刻生长起来。纠其量化管理的本质而言,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管理方式,是等待错误出现的一种惩罚性措施,是与教育的发展观、前瞻性不相容的。可以说是一种较为落后的、封闭的管理方式。

此外,量化管理与人本管理是不相符的。人本管理的思想实质是——关注生命个体,让个体在和谐的工作环境中发挥潜在的创造力,以达到或超越预期的目的。而量化管理以制度或条框,甚至数据,衡量教师的劳动,前者在于激发、激励,后者在于规范、抑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理念。

尽管如此,目前众多的中小学仍然在沿袭旧制,不思改革,将量化管理视为管理教师与学生的主要措施,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细致的规则,诸如《量化管理制度》《量化管理实施细则》《量化管理登记表》等。这不能不引起管理者的深思。

从学校管理的演变及发展趋势来看,柔性管理、人本管理、文化管理等管理理念的出现,要求我们不仅要从学校管理的内部去考察其逻辑,也要从外部去探究其影响因素。学校管理必须充满智慧与艺术,让人的解放与自由得以最大限度的实现。

篇10

一、基本情况:

xx小学地处xx县北端较偏僻的山区,自然村落分布零散且大小不一,几年来,通过学校的布局调整,现仅有完小校三所,中心幼儿园一所,幼儿学前班2个,全校在校生数509人;中心校上学年在校生数205人,分为六个教学班。全校有专任教师20人。

二、教学常规管理的主要做法:

为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推进小学素质教育三个一工程建设,我校严格遵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在教学常规及创建特色学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逐步步入正轨,现简要汇报如下。

1、建立常规检查制度。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福建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华安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我校结合校情,相应制订了《xxxx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成立了教学常规管理机构,建立了xxxx小学教学常规月查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细则要求和量化标准,常规工作每月必查,此外,还开展优秀教案评比和优秀学生作业展评等,让全体老师明确教学常规的规范要求,并对照规范要求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2、常规管理的执行情况。我校几年来持之以恒地以上述文件或规定为准绳进行教学常规的管理,做到了高标准,严要求。可以说,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已经初见成效:那就是常规管理的规定已经成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习惯,所以,几年来,我校的教学质量居于全乡各校的前列,为基层各校起到了教学和教学常规的示范作用。具体说来,有四点:①按省颁课程计划编足开齐各门课程,建立了校长、教导主任巡课制度,保证开齐、开足课程;②每月检查教师教案作业及学困转化辅导等常规工作并及时评价,反馈检查中存在的问题,限期进行整改;③中心小学领导不定期下校检查教师备课、上课、批改情况,督促教师认真完成本职工作;④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教师的教案和学生作业评比展评活动,鼓励教师认真做好备课、批改作业等常规工作,规范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要求。⑤建立教学质量检测制度和学困转化跟踪制度,力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⑥把平时的常规检查情况纳入学期教师工作考评和绩效考评。

3、教材和教学资料的征订使用。严格按照省颁课程计划使用教科书,没有违规使用教科书之外的读物和增加教辅资料。资料室教学的用书、资料齐全,有专人管理,制度规范,出借归还手续齐全。学校能组织教师根据本地实际,合理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4、开课情况。严格按照省颁课程计划的各门课程,有校历表、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教师严格按三表上课,并建立了校长、教导主任巡课制度,保证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三课两操得到落实,活动类课程以组建社团来让全校学生人人参与,主要的活动有:书法、音乐、朗诵、美术、体育等,活动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安排、有组织、有场所、有老师现场指导、有活动记录,根据学校和本地区实际,开设了我是茶园小卫士、家乡的茶叶、选好茶、泡茶等综合实践活动;每年的六一儿童节都举办了文艺汇演,每年举办一次体育单项比赛活动,上个学年,我们是举行了体操比赛的单项比赛活动。

5、教学质量监控检测制度。严格按漳州市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制度的实施意见,每学期组织期中、期未教学质量监控检测考试,统一安排对调监考,并以年段学科为单位,集中进行评卷、统计成绩,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各科试卷卷面进行分析,并确立薄弱班科,进行不定期的教学跟踪,中心小学还制定了教学质量评比量化方案,纳入学期、学年教师工作(绩效)考评。做为年度考核定级的主要依据之一。

6、学校建立学困生帮扶措施,建立了学困生个案记录,解除学生厌学心理,树立学习自信心,各班科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为学困生提供无偿查缺补漏,学生的平时补差作业列入常规检查的内容之一,提高了班科的及格率。

7、教研方面。我校重视对教学过程的指导和管理,重视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成立中心教研组和学科教研组,围绕新课程理念探索学校课程的实施,改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有计划地开展校本教研,构建了具有较高实效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在这方面,我校的工作是扎扎实实的,而且是有特色的。单就上学年,我们组织学校骨干教师为龙头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让骨干教师发挥带头作用,传递他们所学的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进行农村课改教学尝试,开展中心校送教下乡活动,做到培训几个人,带动一批人,甚至整个校。其后,我们组织了各基层学校教师到中心小学开设课堂教学汇报课活动,充分发挥了农村中心小学的教研领头羊的作用,通过这一活动,带动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经过这两年来的活动,大多数教师能够较熟练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和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所有参与的教师都由衷地说收获很大。

在校本教研方面,也作了有益的尝试。我们也作了一些具体的规定和指导。如,每次开研讨课或汇报课,都要求学校做到课前说课,课后评议反思总结。并注意积累资料,包括:①原始教案;②试教后的讨论会记录;这些,都可以从我们的教研活动所收集的材料中看到。

8、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方面:我校根据新课程的需要重建了教学管理制度,如教师评价制度和学生评价制度。建立完善的教师发展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发展水平、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等各项内容有详细的考核评价细则,每学期对每一位教师进行一次发展性评价,综合学年两个学期的考评成绩,做为年度考核的成绩,教师认真对照考核评价制度,制定学年和学期教学计划,并能按细则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在学生的成绩评定方面,如语文、数学、英语成绩评定采用平时成绩+期未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其它学科通过平时的考查进行评定,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兴趣爱好、习惯方法等方面则采用平时过程评价进行综合评定,认真填写小学生素质教育报告册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平时的作业采用等级+评价,注意恰当运用鼓励性评语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

9、家校沟通,促进家校信息交流。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每学期到少举行一次家长会,与家长交谈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在家表现,学校还建立了教师家访制度,设立家访簿,班科任老师每学年对每位学生至少有一次的家访,家校配合,促进了家校的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