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研究范文
时间:2024-01-26 17:2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村官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81-01
2008年开始,湖南省每年均招聘大学毕业生数百人到农村任职,对加强农村组织建设、改良农村基层党政干部队伍以及促进农村各方面建设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村官“流失”的问题逐年突显。为了寻找问题存在的原因,进一步开展好大学生村官及大学生就业工作,本调研组于2015年暑假在永州地区开展了相应的调查工作,对调查数据与资料进行了科学的梳理,对大学生村官“流失”问题突出的原因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方面的原因
(一)导向不明确。在中央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中,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得力人才,而新农村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故而针对大学生村官制定的相应政策应构建长效机制。几乎在所有的文件当中,其导向多数还保持在把大学生村官计划当作当前社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与渠道,而没有上升到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内涵层次。目前能够找到的为大学生村官指明出路的政策包括:一是继续留村任职工作;二是参加公务员、选调生招录考试;三是自主创业发展;四是另行择业;五是继续学习深造。从这些出路中可以看出,不仅没有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提供良好的保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为村官的流失大开方便之门。国家虽然一直努力鼓励优秀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农村的工作与服务中去,却没有良好的构建激励机制引导大学生村官们扎根农村、服务农村。
(二)制定欠合理。首先,虽然政策对大学生村官任期期满以后继续留村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有一定的困难。按照相关规定,参与村委会选举与被选举的人选均为该村村民,而村官不符合这一条件,同时由于村民们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上级推荐村官留村任职的做法并不十分拥护;其次,虽然政策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在项目、技术、贷款等方面也给予了相应的支持,但却因为多数大学生村官不具备应有的经济基础、优惠项目于村官自身能力不匹配、政策优惠覆盖范围仅限村官所在服务村等原因,使得有志于创业的村官难以施展,只能另行选择出路;最后,由于政策变化太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任村官的工作积极性与留任的吸引力。
二、环境方面的原因
(一)地方不够重视。不少地方政府对大学生村官不够重视,没有形成科学的培养体系,使得大学生村官们身兼数职,有的甚至一人肩负多人的工作任务,严重打击了大学生村官们的积极性。甚至,有的大学生村官因为工作压力大而影响到了自身的健康,使得这一职务不仅不能实现他们的个体价值,还与中央的计划目的背道而驰,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
(二)工作环境缺乏吸引力。相对城市而言,农村环境多数较差,这是不得不提的现实问题。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投身新农村建设就不得不进入到偏僻、交通落后、设施缺乏、物质与文化基础较差的环境中工作。调查中,只有32%的大学生村官对自己所处的工作、生活条件表示基本满意,多数选择了不满意。同时,在不少农村,村民们对大学生村官的身份缺乏认同,认为大学生村官任期太短,绝大多数服务期满就会离开,给予他们的机会和实权不一定能够帮助相关工作的开展。
(三)工资水平较低。调查中显示,大学生村官们的月收入基本上维持在2000元左右,普遍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对于即将成家和已经成家的大学生村官而言,目前的工资水平较难满足实际的生活需要,也因此,调查中显示,因工资过低而中途离职或不再留职的大学生村官占到了90%。
三、大学生村官自身的原因
因自身年龄、阅历、心理、专业及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村官也不能适应农村工作。一是没有树立在农村长期服务的目标。不少的大学生村官选择到农村任职只是将其当作一种过渡或是跳板,都在计划着尽快通过公务员招考、升学、选人提拔等方式离开农村工作岗位;二是适应能力较差。离开校园心理上的落差较大,不能适应农村的生活和环境,难以度过角色转换的磨合期;三是专业不对口,不能充分展示自己所学知识;四是实践能力较弱。对农村、农业、农民缺乏必要的了解,面对工作中遇见的困难和障碍不知从何着手,不能独立地开展工作,容易与村民间产生隔阂。
作者简介:
篇2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工作长效机制
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提出
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优秀大学生到基层任职,随后海南、浙江等地方相继采用公开招考的方式,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再到大学生村官的选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目前有20多万名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事业一线干事创业。大学生村官主要负责社区或农村事务。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工作,充分运用自己的所学和特长,积极为农村建设、农民服务、农业发展做出贡献,发挥知识底蕴厚、学习能力强、眼光长远、知识增长快、年轻有为的优势,逐渐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同时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解决了一批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在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精英人才流失造成农村工作缺乏人才支撑,为了避免农村发展滞后造成的贫富差距的问题,大学生村官加速了农村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使基层更有活力、凝聚力、战斗力,推进了现代法制化进程,提高了农村领导素质和农民民主意识,进一步巩固了农村基层政权的管理与服务。
二、当下大学生村官帮扶带机制思考
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是一个完整性、系统性、整体性工程,贯穿于“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四个环节,各个环节达到平衡才能使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发挥最大效能。合理的帮扶带机制才能使大学生村官待得住、干得好。
为使大学生村官尽快在基层舞台上干出工作业绩,各级政府一要合理构建帮扶带体系,使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的信心更加坚定,大学生村官刚到农村面临着技术短板、信任危机、经验短缺、信心不足、权限有限、不能不敢放开手脚大干等系列问题,村领导要带领大学生村官快速熟悉乡村环境,牢牢抓住地方村集体优势和特色,共同寻找经济增长点和政策支持。二要构建县镇村三级关爱网络,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支持,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使大学生村官能够迅速定位,承担自己的角色,安心谋发展。三要构建大学生村官成长平台,通过培训、交流、学习,开阔眼界,丰富阅历,使大学生村官参与到招商引资、农业开发、农村建设、农民增收中来、逐渐成为农村发展的主人。四要增强大学生村官权能,扩大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建设中的决策权力,避免受到其他权力的过度挤压,提供资金支持和开发技术指导,降低创业风险。五要建立完善的激励奖励机制,各级政府要及时了解大学生村官工作状况,结合村民意见,选拔有突出工作业绩的大学生村官任领导干部,鼓励大学生村官参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参加企事业单位、进入高校深造”等方式,使大学生村官群体能够在社会中合理流动,同时树立工作典型,加强先进事迹宣传,及时教育处理存在问题的大学生村官,纠正其问题,保持大学生村官群体的优越性。使社会产生共鸣,得到认可。
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要得到群众的接受和支持,才能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农村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在政府政策的宣传下,以及大学生村官的努力工作下,村民一要积极响应各项政策号召,主动关心村集体的发展,提高民主意识,接受大学生村官提出的一些新的发展理念并积极落实到各项行动中去。二要关爱大学生村官,给大学生村官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而不是一味的不信任,还要及时纠正工作中的不足,帮助大学生村官成长。三要对村集体工作做好监督,监督有助于大学生村官在阳光下从事各项事务,有助于大学生村官个人的长远发展。
三、大学生村官面临的困境
一是福利待遇偏低,发展困难,许多年轻大学生面临着成家、立业、养老的家庭负担,面对现实情况,有心无力,难以在基层疑心谋发展,作为最基层的管理者,有着庞大的人力系统,发展难度大。二是工作推动困难,工作繁琐复杂,加之村民素质参差不齐,思想保守,意见和观念分歧大,对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大学生村官缺乏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造成新的思路不能付诸实践。三是大学生村官自身角色定位模糊,在任期内,工作周期短,扮演的角色多,有调研者、政策宣传者、调解者、资源提供者、科技推广者、综合事务处理者等多重角色,容易造成角色混乱甚至迷茫。四是专业知识偏离,所学专业知识不能在这个岗位上得到有效运用,需要学习较多的政策、服务、管理等知识,提高处理问题、协调关系、整合资源的能力。
四、解决困境的途径
要让大学生村官干出一番事业,促进农村的发展,需要切实解决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一要完善制度,强调政策创新,完善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到基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二要健全大学生村官培训制度,给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持和理论支持,提高大学生村官的整体素质。三要完善考核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使功效工作专业化、科学化。四要加大激励力度,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经济待遇水平和政治待遇水平。五要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减少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的难度,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六要拓宽大学生发展渠道,整合这个群体的资源,相互学习,相互帮忙,使各项资源使用达到效益最大化。
篇3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有效需求;充分供给;长效机制
大学生村官就是通过政府选拔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的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早在1999年,海南省就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等省市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四川省近年来大学生村官的流失率高达70%以上,海南省大学生村官计划渐趋停滞。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大学生村官这种制度安排是不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1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村官的有效需求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合法性,《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因此,大多数地方政府的“空降村官”,多以村支书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形式出现。虽然这些职务的安排有打球的嫌疑,但只要能够得到村民的认可和接受,权且不去纠缠合法性的问题。我们仅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人才交易的方面分析大学生村官的有效需求。
1.1大学生村官岗位的事业平台
在对人力资源的激励因素中,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首要因素是事业平台。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农村,乃至三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农村,尤其是西部或欠发展的农村地区,并不具备吸纳大学生这一人才群体的环境和条件。然而,在以行政主导为特色的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模式中,农村的领导班子和管理队伍的水平和素质,对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以政府需求的方式,搭建一个村官的事业平台,首先在农村村级领导层中引进具有高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大学生人才,作为农村吸纳人才的突破口,无论从成本与效用的比较,还是从可行性考虑都不失为一种立足现实的择优设计。
目前大学生村官就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优势,协助并村委班子,引导农民认识农村发展的模式与大趋势,传播农业科技,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走规模化、集中化和合作化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着力发展农村的社会和文化事业,推进国家的农村社会事业政策的落实等方面施展才干;大力促进农村的民主政治进程,法治进程,促进农村的和谐社会的形成。
1.2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源交易的报酬机制
作为一种人力资源交易的大学生就岗村官,公平、合理的报酬待遇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情况来看,由大学生村官的使用村来承担其薪酬显然是不现实的,一是一般的村集体收入缺乏,根本无力支付大学生村官的报酬,即使是现任职的村干部的津贴,往往也是由上级财政拨付的。因此,现在的大学生村官的报酬都是由省级政府拨款的。陕西省每年每一大学生村官2.1万元的津贴。除了现金报酬以外,政府对大学生村官还附加有若干非经济报酬的条件,诸如考研加分、考公务员优先等,重庆市规定到农村岗位工作满两年的大学生村官可以直接转正为公务员。
纵观这些对于大学生村官的报酬和待遇附加,不难看出具有很强的暂时性和应急性的特征。在陕西,每年2.1万元,对于目前就业状况不佳的大学生来说,考虑先解决目前短期的就业问题,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这种一刀切政策,能否长期执行以吸引优秀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和奉献才能,都是存在疑问的;对于大学生村官所附加的考研、考公务加分或优先的条件,更是与设计大学生村官的实际意义相去甚远。因为如果大学生村官立志于考研、考公务员,他(她)们根本就不会去就应招村官,因为农村根本就不具备考试的学习或复读环境,加那么一点点分数,根本抵不了留在城市或学校复读取得的进步的幅度。再说,到农村去,每天都复习考试课程了,那还有时间和精力承担村官的工作;对于工作几年后能够直接转正为公务员,这倒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果这种政策能够长期实施,无疑,大学生村官队伍肯定会壮大和发展。
因此,大学生村官的报酬机制必须要有一种长效机制,否则,现行大学生村安排,也就是毫无意义地解决了一些大学生的临时就业,与真正意义上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去甚远。
1.3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除事业和待遇外,吸引和留用人才的重要因素是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其考虑的主要内容有事业发展前景、职位提升的阶梯、收入增加的预期,以及家庭、婚姻和生活环境。对于受市场经济环境熏陶,越来越讲求现实的大学生来说,这些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必然在其抉择村官的考虑之中。然而,在事业、职位和收入的未来预期不明,个人生活环境明显差于城市的条件下,就职村官只可能是一种短期的或者是权宜的选择。因此,对于大学生村官的需求,从长远考虑,必需为他们的事业发展和生活前景设计出适合其预期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大学生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1.4大学生村官有效需求的长效对策设计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制度安排,不应该是一项临时的、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权宜之举,而是借此机遇,从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农村,乃至于“三农”发展趋势和变迁的战略高度出发,以农村基层管理水平提升的一项长远的工程和长效的制度设计。
1.4.1岗位设置法定化
目前的大学生村官岗位只限于村支书和村主任助理,且没有明确、统一的国家或地方法律确认,这些大学生村官,很容易就被只作为临时性的跑腿打杂工来使用。国家或地方可以通过立法或行政法规将大学生村官的岗位,以及岗位职责进行规范,这些岗位不仅仅限于助理,也可以在大学生不是当地村民的情况下,以村官的身份经由村民选举和认可成为合法的村主任或村支书。
1.4.2报酬待遇常态化
借鉴于行政岗位的报酬待遇,对于大学生村官可以按助理、副职、正职等相应地与科员、副主任科员、副科长等级别予以对应。使得大学生村官的报酬待遇常态化。其它有关大学生村官的考研、考公务员加分等附加措施完全可以不要。
1.4.3组织管理和生活保障双重化
在组织管理上,大学生村官的组织关系保留在县级机关,他们以县派干部的身份,在县城和所工作的乡村拥有和安排生活保障条件。
1.4.4职业生涯通道法制化、正常化
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县乡公务员管理渠道,规定在村官岗位上工作满两年以上的可以经考核和选拔,成为公务员。同时可以将已经被村民选举为村副职以上的正式村官,按相应级别的公务员对待。
2大学生村官的供给机制分析
农村所需要的是大学生村官,而不仅仅是大学生。而目前的情况是只要是大学生,就可以就岗大学生村官,而不论其所学专业与技能。由此而导致的情况是,一些理工科和人文社科专业的大学生村官,由于自身缺乏适应于农村的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出现了无法适应农村环境,专业知识技能无处发挥,只能做一些打杂跑腿的零活。因此,作为农村基层管理岗位的村官,并非是只要是大学生都能适应,同样需要与岗位职责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学必须有针对性地培养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养。
2.1大学生村官岗位的知识、技能
(1)具有一定的农村发展变迁与农业经济的知识和信息;
(2)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的技能;
(3)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
(4)具有农村行政管理,以及农村社会事务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5)掌握党和国家的新农村建设和“三农”政策和法规;
(6)具备基本的现代信息知识和技术的运用能力和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能力。
2.2大学村级行政管理专业或专门培训机构的设置
我国现行的大学专业设置并没有专门针对村官的管理专业。从能够真正的培养适合农村工作需要,又能够留在农村工作的现实考虑,让重点大学或外地大学培养当地所需要的村官人才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在高职学院,地方性的二本院校,或农业院校设置农村村级行政管理专业,有针对性地为农村村级行政管理培养村官人才。
现在大学并没有针对性村官专业,或不设置村官专业的情况下,对于已经选拔确定的大学生村官,必须指定相关的大学再进行一定时间的专门培训。培训内容是大学生村官的岗位知识、技能要求的内容。并且在培训过程中,适当地安排一些实践性的考察和训练的科目和内容。
2.3大学生村官的培养
由于我国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且不同发展程度的农村对于大学生村官的需求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必须以适应当地农村的村级行政管理需要为导向,培养能留得住、用得上的村级干部。在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政策支持方面可以考虑以下内容:
2.3.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适应农村基层行政管理需要的管理人才。
2.3.2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与课程设计
专业的知识技能模块和课程设计不要求统一,而是根据地方的实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村级行政管理的需要,以及当地农村的特色与优势进行具有特色的课程设计。具体实施时可以在保证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设置具有侧重经济管理、社会事业管理、农村文化的组织管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管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与管理等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方向。
2.3.3实践性教学环节
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应该加大对学生实践性环节的训练力度。采取建立实践基地、校村结合的方式,从入学开始,在各个学期都应设置和安排认识实践、调研实践、问题分析实践和具体的专项管理实践等实践性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农村现实的管理能力。
2.3.4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品格的教育培养
村级行政管理专业是为农村村级组织培养管理人才的,因此,必须教育学生具有热爱农村、服务农村和奉献农村的思想和品格。加强学生对农村,以及农村发展的新认识,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与考核
大学生村官作制度安排,只有将其纳入公务员管理范畴,才可能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在这种长效安排中,对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和考核必须体现为建设和发展新农村事业,以及为了加快我国农村的转型与变迁选拔农村行政管理人才的初衷。
3.1大学生村官的选拔
在选拔大学生的过程中,首先明确其目的是为农村村级管理选拔行政干部,必须使应聘的大学生清楚,村官岗位设置不是政府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应急举措,同时就岗村官不应成为择业的过度跳板和再选择的镀金过程,它是奉献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职业选择。其次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必须体现出不同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村级行政管理的人才需求特点。
3.1.1大学生村官选拔过程的政府主导
虽然大学生村官是村级需求,但是就现行的农村,特别是西部或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并不具备对外来大学生的有效需求。因此,对于大学生村官的需求还必须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计划安排。政府承担大学生村官岗位的全部成本。
3.1.2大学生村官岗位需求的地方特色
由于我国农村发展的极不平衡,以及不同的农村具有不同的地域特点,因此在选拔大学生村官时,不能够进行一刀切式的计划安排。对于不同地区大学生村官的知识、技能要求进行深入的调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村官岗位的职责说明。这样就能够保证选拔到适合于当地村级管理需要的不同专业、不同技能的村级管理人才,也能够确保大学生村官就岗后具有其发挥优势的有效的事业平台,和发展空间与前景。同时,也能够实实在在地为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3.1.3大学生村官选拔过程中的村民参与
大学生村官最终是与村民打交道,对农村的了解、与村民的融合是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基本前提。为了预防所选拔的大学生出现不适应农村、村民不接受情况、难以同村民融为一体的尴尬境地,在大学生村官的选拔过程中,安排由村民参与的大学生村官面试环节,以使村民了解当代的大学生知识、技能和信仰品格,大学生了解农村和农民生活状况,双方进行深入、有效的勾通,确保在随后村官工作中的融合基础。
3.2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和业绩管理与考核
大学生村官,是具有我国特色的村级行政管理的一种制度安排尝试,大学生村官工作具有很强的探索性、适应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是一个不断地干中学的过程。因此,对大学生村官的业绩评价应形成融管理、培育与考核为一体的评价体系。
3.2.1制定明确的大学生村官业绩评价体系
大学生业绩评价体系应包括目标责任、岗位要求、发展通道,评价方式,以及奖励措施等完整的激励内容。使大学生村官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职业发展前景。同时,业绩评价体系要既能够保证大学生村官的个人发展和个人权益的保护,也要能够确保村官的工作促进农村的发展与建设,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转型与进步。
3.2.2业绩考核与培养提高相结合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业绩评价过程,不应仅仅进行与升迁、奖励等激励相挂钩的单向结果考核过程。由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探索性,各级政府组织应从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干部知识技能化需要的战略高度出发,对他们更多的进行帮助,培养和促进其农村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业绩评价方式是一个目标沟通、形成共识、支持帮助、结果反馈、不断提高的循环进步过程。
3.2.3大学生村官考评过程中的村民意见表达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业绩考评,必须更多地考虑村民的意见表达。大学生村官的去留、升迁、奖励等,都应以村民的意见作为主要依据。这样,既能够对大学生村官的业绩和作为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又能够促使大学生真正努力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新农村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总之,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不应是一种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临时举措。只有从新农村建设对知识型、技能型村级行政管理人才需要的战略高度出发,以村级行政管理人才的有效需求和充分供给为基础,开展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使用和考核评价工作,才能使大学生村官的安排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赵锦山,《论大学生村官权威的合法性》[J],天府新论,2008年第5期.
[2]李法霞,《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0期(中).
[3]李包庚等,《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思考》[J],青年探索,2007年第6期.
篇4
我叫王志军,毕业于包头师范学院。前不久,通过层层选拔,我非常幸运地成为了一名咱们奈曼旗大沁塔拉镇鄂布根包冷村的大学生村官。面对新的工作岗位,面对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将要从单纯的校园生活转变到社会生活当中来了,它需要我们去更多的熟悉、磨合和适应新环境。因此,感谢领导能给我们提供这次宝贵的培训机会,让我们对未来的农村工作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为期一天的学习培训紧张而充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我们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培训,我对“大学生村官”这个称号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村官的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今后自己工作的展开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但是,同时我也意识到乡村工作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而是充满了多变性和不确定性。站在国家为我们大学生提供的这样一个展现自己实力,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上,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学习,积极探索,发挥自己作为大学生的优势,弥补不足,以最好的状态投身新农村的建设当中。因此到基层后我将做到以下几点:
一、放下架子,融入农村。
我们大学生去了文化知识相对薄弱的农村,很容易高傲自大,放不下架子。这一点,在农村工作中是最不可取的,如果你高高在上,就会脱离广大群众,你的一些想法也就失去了发挥的天地。所以我们去了农村,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好坐标、放下架子,融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和他们交朋友,这样他们才接纳你。要做村官,先做村民,走出大学校园走进农村,我们应当尽快的做好角色转换,把好“语言关、生活关、能力关”,实实在在地为农民朋友们办实事办好事,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顺利的开展。
二、加强学习,更新知识。
现在我们在座的全是大学生,理论知识相对较丰富,但是在农村的实践能力却相当匮乏。所以我们到任以后,仍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和学习。村里的其他村干部、村民、同事全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我们要虚心请教,诚心学习,尽快更新自己的知识层面、尽快适应农村,把自己变成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将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来。我是一名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那么我想我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帮助村里做好农牧食品卫生等各项工作。
三、施展才能,致富村民。
我们都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带着满腔的热情投身农村的工作,我们应当把这份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认真思考、探索,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发挥自身优势,帮助村民们找项目、想点子,将这些一些可行的想法付诸实践,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积极推动发展新思路,带头艰苦创业、带动农村科技兴农,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篇5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观 问题建议
当代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传承者和生力军,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注重大学生健康消费观念的塑造与培养,对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促使其成长为社会栋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消费手段的日趋增多,大学生的消费观也出现了盲目攀比、储蓄观念淡薄、超前过高消费等问题,本文通过对部分高校的调研,分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意见与建议。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借鉴吴 等人的调研方法[1],选取周口地区的周口师范学院、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周口幼儿师范学校等五所大中专院校的四万多名在校生为研究总体,从中随机抽取500名学生为样本,对样本进行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设计采用德尔菲法)。在调研过程中,总体控制调研对象的男女比例、年级比例等因素,保证调研的真实性、全面性、典型性,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在问卷调查时,除了必要的解释说明,调查者不能对调查对象进行过多的干扰,确保每一份调查问卷都是调查对象的真实反映,并且当场回收问卷,回收率100%(无效问卷除外);问卷阶段结束后,及时对问卷进行归纳整理,统计分析,总结问卷的突出特点和反映的具体问题。
表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看,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做到合理消费,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相似[2-3],但是,现代大学生的消费形式更倾向多样化,除了日常学习生活所必需的消费外,恋爱消费、网络消费、通讯消费、社交消费、旅游消费、娱乐消费、购衣消费、培训消费等也同时存在,不同的学生,消费心理、消费结构以及各个消费形式所占的比重呈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其中两名学生的消费结构如图1。总体来看,大学生消费过程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有:
图1:学生甲、学生乙的消费结构图
一是感性消费大于理性消费。大学生缺乏经济来源,没有独立的经济实力,消费没有经济支撑。这种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很少有自主消费计划和消费经验,对消费缺乏理性的判断,对商品的需求缺乏理性的控制,对价值和成本缺乏理性的比较[4]。他们要么是一味地节约吝惜,要么是毫无节制的消耗滥用。可以说,大学生基本上尚未完全形成稳定的、完整的、成熟的消费理念,自控能力较差,很多消费都没有必要性,而是受社会、学校、宿舍周边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冲动消费、随机消费[5]。
二是存在盲目攀比现象。现在大学生整体消费能力有很大程度提升,但也滋生了一些攀比心理。比如,部分同学为了能拥有刚上市新款手机、品牌手机、平板电脑,或者一件品牌衣服、名牌化妆品,就拆东墙补西墙,就从自己固定的生活费中,“勤俭节约,省吃俭用”,省下的钱仅仅是为了满足爱慕虚荣的心理。
三是恋爱消费不容忽视。大学生谈恋爱时的开销往往远远大于没谈恋爱的时候。这是因为,恋爱中的双方,为了取得对方的欢心、满足对方的要求、展示自己的魅力,就会用很大比例的费用来进行物质、娱乐、旅游消费。现在大学生为了所谓的爱情,而节衣缩食甚至借钱度日的情r,在很多高校已经屡见不鲜,严重影响着学生们正常的学习、生活水平。
四是缺乏理财储蓄意识。在校的大学生,其消费费用的主要来源,排在第一位的仍是父母,其他来源则是做社会兼职获得的报酬或在校获得的各项奖学金,而后者不论是数量还是持续性都远低于前者(如图2),在适应了向父母“钱来伸手”的习惯后,就很少有同学会有理财储蓄意识。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
图2:大学生消费费用的主要来源
五是过度超前消费。由于社会上不良的消费风气、家庭消费观教育的缺陷、享乐消费主义的影响、消费心理的不成熟等原因,目前的大部分大学生都有着强烈的消费欲望,加上不断增加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很少有大学生会对每次的消费进行记账,大多数同学的开支往往超出消费计划范围,个别同学在月初时,就常常不自觉地超支,甚至有些同学在学期末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
三、强化大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建议
强化大学生健康消费观,需要大学生自身、学校、家庭、社会四方共同努力。
一是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很多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而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家庭,在我们毫无理智、大把花钱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冲动消费的误区。有很多父母,辛辛苦苦,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用来供我们读书、上大学,当我们在学校大吃大喝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想到,父母还没有买一件新衣服,父母可能正在为几毛的菜钱而和别人讨价还价。所以,无论从家庭孝顺角度,还是从社会风尚角度,大学生都应该增强自控能力,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不能盲目的陷入感性消费误区。
二是对于学校而言,应增强对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教育。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习、生活、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学校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责无旁贷的承担着对学生健康消费观念的培养义务。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的培养,加大对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强化“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指导,进一步塑造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消费的意识;要开展宣传培养大学生健康消费风气的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努力构建节约型校园。
三是对于家庭而言,家庭教育对健康消费观念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和永久性的影响。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必须转变观念,注重对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事情,从小、从小事中锻炼孩子的理性消费意识,使孩子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更快的适应新环境。针对大学生,可以帮助建立具体合理的消费计划,适当控制花销,形成正确的理财思想和理财方法。
四是对于社会而言,要积极拓展校园周边、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杂志、报刊等途径,宣传理性消费,引导大学生反对奢侈浪费、攀比消费,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氛围。
大学生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消费观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能培养好,就会受益终生,反之将不利于人生发展,相信在大学生的自我学习与家庭培养,以及社会与学校这个集体环境的重视关注和努力之下,大学生消费必然是科学消费,良性消费,生态消费,大学生消费的成长之路一定会走好。
参考文献:
[1]吴h, 荆姗姗.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32).
[2]武小莉.加强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 (12).
[3]梁丹丹.大学生消费观现状及其教育策略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 2013.
篇6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信息传递,同时命题和评卷过程的失当都可能导致投其所好心理的形成。因此,要克服学生的投其所好心理需要从教育观念着手,从学生受教、受测、受评的三个阶段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品质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学生回答主观性试题存在投其所好心理的现状
1. 何谓投其所好心理及其实然分析。《中华成语大词典》对投其所好解释是“迎合对方的爱好,有巴结讨好的意味。”《古今谋略辞典》的解释是“用迎合对方心理,符合对方意图的语言和行动来恭维对方,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投其所好,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战术。采用这种策略,可以使对方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某种意向或行动,达到施计用谋的预期目的。”迁移到教育领域的考试环节,学生投其所好心理指的是学生为了达到得分的目的,在编写主观题答案的时候揣摩答案思路和命题者评卷者爱好,希望回答出评卷者亲赖的答案。整个过程中都在为别人的思想服务,没有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学生在回答主观题的时候,如果头脑中反映出两种回答方式:一种是保守传统的答案模式,一种是新颖的有挑战性的答案模式,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前者,因为这种答案的得分机率大于后者。当前仍处于应试教育占主流的教育背景下,面对以标准答案为依据的评价,学生不得不转变思维方式,即使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也得考虑这种回答会不会得分。为此,学生遵循标准答案的评价规则,揣摩标准答案和命题心理,投其所好,以得出更贴近标准答案的答案,获得更高的分数。显然,这是与教育目的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学生个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养成,完全忽视了自我品质的培养。学生投其所好主要是受制于所谓的答案,表现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畏于大胆放开思维考虑问题,总是沿着其设定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长此以往,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就容易思想僵化、思路狭隘、思考灵敏度下降并形成思维定势,考虑问题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自行解决问题能力。
2. 主观性试题的应然要求。主观性试题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按照题目要求完成答案的构建以及书写,强调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并且能够将已经内化的知识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境进行外化。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过程、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应用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和主体性发挥,以期通过自由发挥的方式,开拓学生思维,从不同侧重点来看待问题,从多角度考查学生的思维和能力,以此来选拔出思维灵活严谨,独具创新性,并且能够用所学知识顺利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型人才。
二、学生回答主观性试题存在投其所好心理的原因
1. 课堂教与学的衍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投其所好的心理传递给学生。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积累的经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划出“重点知识”,就是告诉学生哪些知识在考试中出现频率高,会以哪种形式出现,并且分析哪种回答会得到评卷教师认可,怎样回答会得到更高的分数,甚至会分析命题者的命题习惯,不同提问方式会有相应的回答方式。教师有时候会提供一些答题模板,出现猜题押题的现象。这虽然会节省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思考的时间,学生只需背诵,不需要在考试的时候再动脑筋组织答案。这在无形中给学生灌输的思想就是问题的答案是有章可循的,要投答案所好,答题要答到命题者的心坎里,判卷者想看到什么样的答案就回答什么,拿到分数才是硬道理。在他们看来问法与答法都有一套固定模式与联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自己独到的思想,只是简单的答案搬运工。
2. 主观性试题命制过程存在问题。主观性试题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答题的思路,一套合理科学的主观性试题能够测试出学生的能力与水平。主观题命题缺乏合理性也会导致学生投其所好心理。对于一些选材陈旧、情境狭隘的主观题,而且学生自己无法接触也不理解的“偏、难、怪”试题,学生不得不按照命题者的思路准备答案。然而,结果是学生自己也不知道答案的意思和价值。这种主观题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会阻碍学生个性发展。此外,答案的设制过于死板也会影响学生思维的禁锢,因为条条框框的答案使得学生回答的时候瞻前顾后,考虑的外在因素多于对问题本身的思考,却忽视了个性的展示。
3. 主观性试题评卷过程产生误差。主观性试题的评判一般是人工评判,极易受评卷者的主观性因素影响,评分有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评卷者以答案为标尺,更有甚者以自己的知识水平、自身喜好为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作答。甚至有的研究者发现,“在主观性试题的评分过程中,常会出现评分员较少给出高分或低分,所给分数多集中在评分量表中间段的现象,业界称之为‘趋中评分’。”[1]一般而言,趋中评分会导致评判公平性的缺失。甚至对于个别学生的独创性回答,即使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与答案不一致被误判,这不仅破坏考试的公信力和质量,而且也削弱了学生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的积极性,无法真正选拔出优秀学生。在只有分数才能说明能力的应试教育的年代,学生只能收敛思想,让认知观和价值观回到命题者的答案域中,反复让标准答案冲袭大脑思维,形成传统答案模式,而非思考创新模式。
三、摒弃投其所好心理,“投己所好”
篇7
[关键词] 双维度理论;农村籍大学生;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G40-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3-082-3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双维度理论模型下农村籍大学生改善家庭发展状况的意愿与行为研究”(11YB442)
一、概念界定
国际跨文化心理学会主席,加拿大知名教授约翰·贝利(John W. Berry)提出的著名双维度理论模型极具影响,提出保持传统文化和身份的倾向性、与新群体文化交流的倾向性两个维度,并根据个体在这两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区分出四种不同的文化适应策略:整合(integration)、同化(assimilation)、分离(separation)、边缘化(marginalization)。即当文化适应中的个体既重视保持原有文化,也注重与其他群体进行日常的交往时,他们所采用的策略就是“整合”;当个体不愿意保持他们原来的文化身份,而寻求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即“同化”;相反,当这些个体重视自己原有文化,避免与其他群体进行交流时,就是“分离”;当个体既对保持原有文化没有可能性和兴趣(常常是因为被迫的文化),也极少可能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常常是排斥或歧视的原因)时,是“边缘化”。
农村籍大学生是特指这样一群大学生,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具有农业户口,在大学毕业前,其生活来源主要依赖于有农村户口的家庭成员。
二、关于农村籍大学生研究回顾
基于双维度理论模型定义范畴,笔者搜集到的现有文献中对“农村大学生”研究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四类: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研究,农村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农村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教育以及就业教育问题研究,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学人际关系研究。
(一)农村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
现有研究主要从描述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分析其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和心理问题以及产生原因,以及解决对策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适应教育——项关于农村新生再社会化的质的研究》中访谈描述了因城乡文化差异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上,农村大学生社会角色转换过程中的困惑。《在校农村大学生再社会化问题研究》一文则提出了农村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问题,如心理素质不高,价值观念转变,行为方式适应等。《文化冲突、和谐校园与农村大学生社会化》中指出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文化的不同,决定了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社会转型对农村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一文则提到了作为大众媒介的网络对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化产生了许多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校园隐性文化对农村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一文中提到校园隐形文化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观、行为规范、情感等发生影响,应该充分利用校园隐性文化中的经济援助制度、心理辅导、社团、实践活动、校园网络等来帮助解决农村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在经济、心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农村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
农村大学生适应性社会学心理层面的研究主要指出农村大学生在社会流动和对于社会学校生活适应的过程中首先是不适应的,确实存在并且出现了很多的心理问题,比如心理失衡,出现社交焦虑,产生消极的自我心理体验,自卑与自负以及逆反的心理障碍。造成心理健康的缺失,出现强烈的心理冲突。《分层视野中的社会化分析—关于农村大学生生活方式转型的一种描述》通过访谈的方式描述了农村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把农村大学生看作是校园中的亚文化群体。《农村籍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调查》采取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9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情感世界、就业选择等方面的适应情况的电子邮件访谈,全面描述了他们进入大学后表现出的反差、苦恼、不解、焦灼、愤恨、不安情绪等种种不适应状况,涉及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情感、就业等各方面。《农村大学生弱势群体现状、特征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工学院农村大学生为例》中对于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发展机遇、物质生活条件等一方面或多方面处于劣势(如经济拮据、心理脆弱等)的农村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实证调查。采取小规模座谈,单独访谈,及小范围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贫困大学生进行包括生活、学习、心理、人格、人际交往、压力状况和自我认识等方面进行了适应性描述。
(三)农村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教育以及就业教育问题研究
农村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以及进行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除了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关注之外,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也得到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在《关于农村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调查报告》中,研究者使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农村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特征做了详细描述,指出农村大学生总体上都是理性健康向上的。就业教育问题也是教育者尤其重视的一方面。首先作为从农村流入城市大学的农村大学生,其社会化的过程以及适应性生活大部分还是在校园中完成的,而毕业之后的就业就要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社会中,甚至拥有城市户口,改变自身的社会身份,或者回归农村,重新熟悉以前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这些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社会化过程。所以研究者从就业心理层面进行研究。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中同时存在着消极和积极的因素,如果要保证农村大学生的顺利就业,那么就要尽可能的降低消极因素。《关注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中对农村大学生即将离校的心理状态的描述。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主体视角从学校教育出发,做出与城镇大学生的比较。目的是协调就业过程中农村大学生群体与城市大学生就业之间的矛盾和压力。《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中也指出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在国家和个人方面存在积极方面的因素,但是同时也表现出消极心理,比如自卑、功利、怨恨、攀比、听天由命等。消除农村籍大学生的消极就业心理,除了外部调适,更重要的是自我调适。
(四)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学人际关系研究
这部分的研究视角有所转化,不再仅仅专注于城乡差异所造成的农村大学生的被动适应和社会化,而是把农村大学生看作是社会人际交往中的主体,并且把社会背景纯化为农村,研究角度转向了农村大学生流动的源头。当然农村大学生的社会环境不可能完全把城市和农村完全割裂开,所以在城市校园中与所处城市社会环境的人们进行交往,处理人际关系也是研究者关注的另一方面。《农村大学生人际关系初探》中就指出个人因素诸如个人性格、自信心、社交技能、生活环境差异和社会因素主要是城乡环境差异会导致一些农村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和态度不同,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农村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刍议》中则指出农村大学生缺乏自信,对人际交往的必要性缺乏认识,害怕交往挫折。
三、农村籍大学生相关研究评述
综上,现有关于农村大学生的研究比较完整地描述了农村大学生生活及就业等方面的情况,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做了较好的铺垫。然而,现有相关研究仍然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在研究内容上,正如文献回顾中提到的,现有研究多是关注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化、适应性、思想道德价值观教育和就业方面,缺乏对于农村大学生改善家庭发展状况的意愿与行为研究。多数农村大学生将考上大学作为跳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的“龙门”,但对于考入大学后如何“跳入龙门”,即如何通过自身努力与实践改善个人与家庭发展状况等相关问题,却鲜有研究。
2.研究视角上,现有研究多采用不平等视角,把农村大学生看作是被动适应的特殊弱势群体,视为需要帮助和教育的对象。事实上,农村大学生在城乡互动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复杂的。从事农村大学生研究需要把握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把农村大学生摆在研究的主置,从他们的视角和体验出发,深入到他们的生活文化背景中。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这个群体,才能予以该群体客观的特征描述。研究他们在社会中的个人发展,研究本身才能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3.研究方法上,现有研究多数采用的是个案访谈的方法来收集资料,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与文献法来对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就业等方面进行阐述与分析,这只能从个人角度来对问题进行解释,而不能从整体层面来说明农村大学生的现状与行动以及他们在行动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所以,关于农村大学生的研究方法缺乏定量研究。
四、结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中,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获得了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农村大学生怀抱着个人与家庭的期望,肩负改变个人与家庭命运的重任进入城市大学学习。然而,他们的大学生涯是否有助于其改善家庭发展状况,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研究农村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改善家庭发展状况的意愿及其所做出的努力,探讨影响农村大学生改善家庭发展状况意愿的影响因素,探寻促进农村大学生个人发展与家庭发展良性互动的有效路径这一问题,就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个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研究农村大学生改变家庭发展状况的意愿与行为,并分析他们遇到的困难与挫折,探索引导其实现个人发展与家庭发展良性互动的有效路径,有助于促进农村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第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农村大学生是帮助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摆脱贫穷的希望所以,也是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通过探索农村大学生改善家庭发展状况行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境,探寻合理引导农村大学生改变个人命运、改善家庭与家乡发展的意愿与行为的有效路径,有助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和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赖黎明.广东高校农村大学生社会化过程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02,(6).
[2]孙淑娟.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适应教育—一项关于农村新生再社会化的质的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6).
[3]徐新林.在校农村大学生再社会化问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3,(2).
[4]徐新林.文化冲突、和谐校园与农村大学生社会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1).
[5]周明侠.社会转型对农村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J].船山学刊,2007,(4).
[6]刘朝阳,刘益全,魏仙梅.校园隐性文化对农村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J].高教研究,2007,(2).
[7]扈海鹂.分层视野中的社会化分析—关于农村大学生生活方式转型的一种描述[J].青年研究,2006,(11).
[8]张亿全,杰.农村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调查[J].青年研究,2006,(12).
[9]张旭东.农村大学生生活适应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J].青年探索,1999,(6).
[10]韩 龙,赵海龙,毛一峰,刘纯明.农村大学生弱势群体现状、特征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工学院农村大学生为例[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6) .
[11]张炜,芦爱江,潘秀山.关于农村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调查报告[J].中国轻工教育,2006,(3).
[12]雷 腾.关注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J].中国人才,2005,(5) .
[13]刘祎.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6).
[14]郑欣.农村大学生人际关系初探[J].山东电大学报,2002,(2).
[15] 杨志清.农村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刍议[J].农业考古,2005,(6).
篇8
到目前为止,对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时间不长、为数不多。但是我们仍可以按照不同的影响因素将文献分类评述。
1.大学生自我特征对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的影响这类文献通常把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归结于大学生自身的性格特征、交往能力、职业规划,张慧(2011)通过对湖北省的实证调研发现,大学生村官的人际交往与村官的个人因素有关,如性格特征、交往能力、毕业院校、职业规划等,其中大学生的性格特征特别是性格的成熟度对大学村官的人际交往影响最大。她认为“从大学生‘村官’个体的角度来看,他们大部分是刚刚毕业的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学生气’,还停留于根据自己的喜爱来选择交往对象的阶段。”③所以在村官上岗之前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培训,让大学生对村官岗位有一定的认识,树立正确人际交往观念,提高自身人际交往能力。余迎(2012)基于对淮北市杜集区的实证研究,得出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大学生村官的自我认知和交往方式相关,他认为“大学生村官和当地村民之间的人际交往,就是通过相互之间的顺应和不顺应,以及在顺应与偏离之间的平衡,来达到彼此之间的传播平衡的。不管是入乡随俗还是坚持自己,这样两种状态在大学生村官身上并不互矛盾,只要他们能在这两种状态中找到一种平衡。”④
2.政策环境对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的影响这类文献通常把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归结于政策的地方落实情况如工作借调、培训效果等,如林美如(2011)认为村官的人际适应与组织部门的培养和管理现状、政策落实情况、期满出路相关。她认为“完善大学生村官的多方保证机制,优化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服务体系”有利于大学生村官的人际适应。
3.社会环境对村官人际关系的影响这一视角的文章注重于社会舆论、城乡结构、父母态度、村民态度等社会支持因素对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的影响。赵锦山(2008)在对山西省大学生村官的个案研究中发现村官人际关系与城乡二元结构、社会资本、心理需求层次、社会互动等因素相关。特别社会舆论与大学生村官人际满意度有着强关系。对于个体大学生来说,当周边的舆论对其支持时,大学生村官的人际满意度更高。再如周汝文(2011)认为,大学生村官的人际适应与社会资本相关,特别是父母的支持对大学生快速适应农村生活,融入农村有很大帮助。通过对既有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以往对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的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但范围基本上局限于一个省或市,样本总量不大。本研究亦采用实证研究,但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取样,涉及31个省,抽样4528。此外,在以往的研究通常注重大学生村官自身特征如性格特质、毕业院校类别、交往能力、职业规划等;政策的地方落实情况如工作借调、培训效果;社会舆论如媒体环境;他人的态度如父母态度、村民态度;而忽略村落本身的环境。本文探究村落环境与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的相关性,并探讨村落环境各维度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各维度的影响力的大小。
二、资料来源及研究设计
1.资料来源与概况本研究的数据资料来源于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研究”[12JZD043],该项目就全国31省向4528名大学生村官发放问卷并收回有效问卷4252张。
2.研究框架(图)
3.研究假设假设1村落环境与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相关性显著。假设2在村落环境所有维度中,语言环境对大学生村官与村民人际关系的影响最显著。假设3在村落环境所有维度中,村长和村支书的工作作风对大学生村官与上级人际关系的影响最显著。
4.研究方法⑴访谈法。先期对全国12个省(直辖市)、36个市(县)的36名优秀村官,72名普通村官进行了个别访谈,对108个村的村民、村干部进行了集体访谈以及对108个乡镇的国家干部进行了集体访谈。分别采用了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集体访谈法、个别访谈法等。⑵问卷调查法。在对先期访谈录音整理的基础上,对访谈材料进行筛选、编码,形成问卷,向31个省发放问卷共回收问卷4528份,删除无效问卷27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3.9%。⑶数据分析法。在问卷回收后,对其进行编号整理。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将使用如下的数据分析方法。①加权平均方法。村落环境大分为物质状况和人文状况,物质状况分为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人文状况可以分为语言环境、村长和支书的工作作风、宗族或家族势力。这五个维度同样选取各问题来测量(详见表2-2)。对题目进行重新编码,使自变量与因变量等级方向一致。再在各维度中,对问题分值加权平均,得出每个维度的分值。(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题目设计中,1为非常不符合,5为非常符合)。在与上级的人际关系维度上,我们用问题“我感恩上级对我工作的支持”,“领导很放心把事情交给我处理”来测量,在与村民的关系上,通过SPSS19.0因子分析降维,我们选取问题“答应了村民的事情我尽量会去做”,“我能与群众打成一片”,“我很乐意处理里的琐事”来测量(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题目设计中,1为非常不符合,5为非常符合)。在各维度中,对问题分值加权平均,得出每个维度的分值。②描述性统计。描述样本的基本情况,如年龄、学历、性别及其所占的比例。③独立样本的T检验。检验性别与大学生人际关系各变量的差异性。④单因素方差检验。检验不同学历、年龄对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各变量的差异性。⑤Person相关分析。探究村落环境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性及显著性。⑥回归分析。本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法来探究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比较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力的大小。
三、数据分析
1.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本研究的样本来自31个省4528名被试者,本研究最终进入数据分析的统计数为4252,具体见表。从表2可以看到男女村官的比例不是很大,女性只是略多一点,而且大多数村官的年龄在21~25,26~30两个年龄段。学历层次大多数为本科,这符合大学生村官的实际情况。大学生村官作为一种新生的职业,基本上以新生代的大学生为主。
2.差异性分析⑴性别与各变量的差异性分析。表4显示了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村官在人际关系各变量上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分析我们发现,F值和T值的显著性水平都大于0.05,因此可以认为在95%的置信区间,对与上级的人际关系和与村民的人际关系都没有显著差异。⑵年龄与各变量的差异分析。表5显示了不同年龄的大学生村官在大学生人际关系各变量上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显著性水平都大于0.05,这说明在95%的置信区间,不同年龄的大学生村官对与上级的人际关系、与村民的人际关系均不存在显著差异。⑶学历与各变量的差异分析。表5显示了不同学历的大学生村官在大学生人际关系各变量上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显著性水平都大于0.05,这说明在95%的置信区间,对于与上级的人际关系和与村民的人际关系没有显著差异。
3.相关性分析本节主要分析村落环境各变量和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这里主要运用spss的Person简单相关系数来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由表7可知,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语言环境、村长村支书的工作作风、宗族或家族势力与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人际关系在0.0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且度呈正相关,其中语言环境与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人际关系相关度最高,达到35.8%。在大学生村官与上级人际关系方面,村落环境的五个变量也均在0.01的水平上相关性显著,且自然环境、宗族或家族势力与上级人际关系呈负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语言环境、村长村支书工作作风与上级人际关系呈正相关,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与上级人际关系两者相关度高达36.1%。这里主要运用SPSS的Person简单相关系数来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但这样的分析有一定的缺陷,因为相关分析解释的是变量之间相互的联系。但它无法说明因果关系,即无法明确哪个是因变量,哪个是自变量。故我们在做相关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4.村落环境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果关系分析我们在剔除非相关变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用spss19.0做回归分析,整理所得下表8:⑴村落环境对大学生村官与村民人际关系影响性分析。以村落环境中村落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语言环境、村长和支书的工作作风、家族或宗族势力为自变量,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关系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整理得出模型1,模型的R方为0.129,调整R方为0.128,也就是模型1的整体拟合度为12.8%。村落环境的各因素对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人际关系均在0.01的水平上影响性显著,且均为正影响。其中语言环境的影响性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次之。故假设2成立。语言环境对大学生村官与村民人际关系之间的影响力达到33.4%并呈正影响(beta值为0.334),即语言环境提高1个单位,大学生村官与村民人际关系提高0.334个单位。也就是说,语言越一致,越容易沟通,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人际关系就越趋向于融洽。语言对于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很多学者都有论述,“如美国社会学家米德(Mead,GeorgeHerbert)在结合了库利、托马斯等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号互动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动是有社会意义的,人们之间的互动是以各种各样的符号为中介进行的,人们通过解释代表行动者行动的符号所包含的意义而做出反应。符号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比如语言、文字、动作、物品甚至场景等。语言是所有符号中最丰富、最灵活的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包括表情与体态)等人们可以传达各种意义,实现人们之间的复杂交往。”⑤该理论无疑强调了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作用。再如时蓉华(2005)把人际交往看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那种对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享和理解过程。“其中语言符号主要是指人们语言沟通时所运用的字、词;而非语言符号是指人们身上所承载的非言语类的符号,主要指肢体语言。该观点主要强调的是,这种互动双方或多方共同享有和理解的过程。”
由此可见,语言作为一种互动的符号,在大学生村官与村民对事物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实际,在我国大多数村落中的村民仍用方言进行沟通,特别是南方地区和少数民族边远地区,方言不但种类多,而且差异极大,有些地方不但有自己独特的口头语言,甚至还有自身独特的书面语言,外来村官很难听懂读懂。不同的语言符号造成了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隔阂,这是阻碍大学生村官与村民达成人际和谐的重要因素。消除这种障碍因素最好的办法无疑是聘用当地的大学生村官。这也是制定村官政策所要考虑的一点。
村落经济发展水平对大学生村官与村民人际关系之间的影响力达到15.7%(beta值为15.7),村落经济越发达,大学生村官与村民人际关系就越可能融洽。这同样能用社会交换理论来解释,经济越发达的村落,对管理、专业技术知识的需要越强烈,故通常对大学生村官呈欢迎的态度,而大学生村官的知识和管理技能的确也能为村民带来“社会报酬”;而在村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村落经济通常还以农耕经济为主,没有支柱的产业,简单的农耕经济使村官无用武之地,而村民往往会认为,村官的出现不但没有带来实惠,反而占用了资源。从而导致村官与村民之间的人际不和谐。其次,根据拉德克里夫•布朗的社会网络理论人们更倾向于与同质性的人交往,即与自己年龄、地位、思想、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相似的人交往。经济越发达的村落,往往更开放、受教育程度越高,与城市的生活方式越相似,村官与村民之间差异也越小,村民与村官容易相互接受。⑵村落环境对大学生村官与上级人际关系影响性分析。以村落环境中村落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语言环境、村长和支书的工作作风、家族或宗族势力为自变量,大学生村官与上级的关系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整理得出模型2,模型的R方为0.215,调整R方为0.214,也就是说模型2的整体拟合度为21.4%。由模型可知,经济发展水平、村长村支书的工作作风、宗族或家族势力对大学生村官与上级的人际关系在0.01的水平上影响性显著。自然环境与语言环境在0.01的水平上影响性不显著。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性最高,村长村支书的工作作风次之。故假设3不成立。
村落经济发展水平,这个看似与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无关联的因素,却能在大学生村官与上级人际关系上达到33%的正向影响力,即村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1个单位,大学生村官与上级的人际关系提高0.33个单位。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村落经济越发达,村官与上级人际关系越好。这种情况的产生,可能是因为,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村官经济待遇、福利等也比欠发达的地区要好,这使经济发达村落的村官比较重视所在的职位。而在现行体制下,上级对村官的晋升、考核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影响,这使得村官尽力搞好与上级的关系。其次,“根据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人是理性的,人们进行的任何行为都以获得“社会报酬”为基础的,是具有目的性的。所以个体之所以相互交往,是因为他们都从他们的相互交往中通过交换得到了某些需要的东西。”⑦在经济发达的村落,上级通常需要大学生村官这种新生事物。因为经济发达村落往往已经摆脱了简单的农耕经济,村落里通常有一到两个支柱产业,使村落管理出现复杂化、专业化趋势,就更需要素质较高的大学生村官辅助上级进行管理。通过大学生村官的辅助,上级能得到想要“社会报酬”,也更乐意与大学生村官处好关系。
篇9
>> 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异问卷的编制 对大学生村官角色认知冲突的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自我认知与择业的浅析 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在大学生成长中的运用 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及健康行为管理的调查与分析 虚拟与现实:大学生电子阅读情感倾向的认知差异 浅析大学生村官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困惑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村官自我价值的实现 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的现实困境与对策建议 试论大学生创新力的自我培养 试论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的对策 试论大学生村官能力培养的路径 大学生“村官”自我角色定位研究 试论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自我调适 大学生村官政策:愿景与现实 自我认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 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认知及对择业的影响分析 女大学生社会支持、元认知策略和自我效能的关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自我认知教育 论当代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重要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06).
[2]曹大友,孙博.大学生“村官”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8, (12) .
[3]王丽欣,朱哲.对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反思[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05) .
[4]张星星,南国良,刘剑莉. 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分析—— 北京市平谷区马坊镇个案分析[A].中国农村建筑与环境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
[5]周晓琳.村官的感悟[J].新湘评论,2012,(21).
篇10
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的目标应该兼顾国家战略和基层发展两个维度。在大学生“村官”工作领域,国家基层战略关注的具体目标是:国家政权延伸至农村,以实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推进和基层社会秩序的形成;党和国家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舒缓因就业问题而产生的社会压力,同时形成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导向,使更多的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等等。农村基层发展关注的目标是:基层公共事务的处理、公共问题的解决,以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民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个层面都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可以利用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目标分析矩阵(图1)来说明:纵轴表示的是对国家基层战略目标的关注程度,自下而上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横轴表示的是对农村基层发展目标的关注程度,自左向右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这样,大致区分为四种目标类型:
第一类:对国家基层战略目标和农村基层发展目标的关注程度都很低。这是一个“盲目型”的目标模式,与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品性格格不入。
第二类:对农村基层发展的关注程度较高,而对国家基层战略的关注程度较低。这是一种“基层取向型”的目标模式,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着眼点专注于农村基层发展上。这种取向容易获得农村基层的认可,但对整个社会秩序的关注度不够,也不可取。
第三类:对国家基层战略目标的关注程度较高,不在意农村基层社会的发展。这是一种“国家控制型”目标模式,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着眼点专注于国家政权的延伸之上。乡村社会在大学生“村官”工作中感觉不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层面的“实惠”。
第四类:对国家基层战略目标和农村基层社会发展目标都较为关注。这是一种“多元协调型”目标模式,将大学生“村官”作为中介,链接国家基层战略和农村基层发展。具体而言,通过大学生“村官”的介入,一可以服务于国家基层战略,增强国家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控制,既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和基层社会秩序的形成,又通过基层锻炼,促进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为党和国家培养和储备人才;二可以服务于农村基层社会发展,通过大学生“村官”这一新型力量促进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全面发展,提高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质量与数量;三可以在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农村基层社会发展过程中实现大学生“村官”自身的成长成才和自我实现。“多元协调型”目标模式有机协调、整合了多元主体的价值偏好和目标取向,也具有一定可持续发展特性,是可取的目标模式,也是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建设中必须明确和服从的目标前提。
二、长效机制的内容:融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长效机制是属于“工具范畴”的,其合理性需要以“目的”为基础,只有服务于“目的”的“工具”才是合理的。工具理性指的是通过精确计算的方法选择行动方案的理性,用“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思维来判断采取何种行动实施何种政策。价值理性指的是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行为以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是否行动、采取何种行动取决于该行动蕴含的价值意义是否合适,是否符合伦理需求。上文第一类既不关注工具理性,也不关注价值理性,属于非理性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建设如果遵循此类理性模式,将无法真正推动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发展,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自然也就不能称之为“长效”机制。第二类“价值取向型”理性模式强调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的人性化、伦理化和价值化,更多强调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建设要与“国家基层战略—农村基层发展”相融合的目标。但是,目标的实现需要切实的工具予以实现。若一味强调目标而不关心工具(即长效机制)的科学化程度,目标也就无法很好实现。第三类“工具取向型”理性模式强调关心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但是这种理性模式似乎忘掉了大学生“村官”工作应该担负的与“国家基层战略—农村基层发展”相融合的目标,属于是“没有目标”的机制。现有的大学生“村官”工作机制建设更多属于此类。第四类“目标—工具融合型”理性模式以大学生“村官”工作应该担负的“国家基层战略—农村基层发展”为目标前提,在此基础上科学设定有关体制机制,以科学化的方式实现目标。它有助于实现大学生“村官”工作机制的“长效化”——既被多元群体所认可,具有可持续性,又兼具有效性,能够实现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预期效果、效能和效率。
建设中的目标—工具关系
体现目标—工具融合型理性模式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应该主要包括如下三大方面的内容:
一是坚持差别化的选聘、培养机制。“差别化”的原因是实际情况具有多元化特征,村情有差别,大学生“村官”的个性、专长和价值偏好也有差别。因此,在选聘大学生“村官”时,不能单凭“行政能力”、“申论”考试成绩,而应该兼顾任职农村需求、应聘者专业特长和偏好;在任职安排时,也不能单凭直觉或随机进行,而应该结合村情、村需,结合大学生“村官”个性特点和意愿等综合考虑;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培养时,更不能实施“一刀切”模式,而应该根据创业富民、服务亲民、村务管理、专业技术和复合发展等五类分类实施。
二是基于农村公共需求导向的创业机制。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首先必须保障农村基层公共需求的满足,并通过具体的创业行动切实满足这些需求。最终使得其工作能够符合农村的具体需要,让农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个层面取得发展;实现大学生创业与富民相结合、发展企业与发展农村事业相结合、自我实现与农村基层发展相结合;大学生“村官”顺利“进村”、有效“干事”,使大学生“村官”的个性特长、专业特长与现代农业、现代农村、现代农民无缝隙对接等。
三是兼顾国家战略和基层发展的考评机制。考评具有引导、诊断、监督和激励的作用,是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当中的重要内容。据调查,现行考评机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更多针对大学生“村官”本人开展测评,而对某一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工作考核的机制并不多见;更多笼统地、原则性地考核德、能、勤、绩等几方面,并没有切实结合“国家基层战略—农村基层发展”这一目标。因此,以后需要做到如下几方面:考评指标的设计要紧密结合“国家基层战略—农村基层发展”这一目标,重点考察大学生“村官”工作以及个人对国家基层战略、农村基层发展的贡献度;考核内容设计要详细结合国家基层战略、农村基层发展两个维度;考核方式、考核期限、考评主体、结果运用等方面要科学、规范、有效;不仅要建立针对大学生“村官”个体、群体的考评机制,而且要建立针对某地区、某部门大学生“村官”工作本身的考评机制等。
三、长效机制建设的组织实施:增强协调与统筹
在长效机制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统筹层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长效。这需要一定层次的统筹、协调,否则难以促成多元主体的配合,自然也就无法实现机制的“长效化”。目前,应该增强省、市级的统筹力度,由省、市级组织部门牵头,财政部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等部门联动统筹实施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具体而言,需要着重提高如下几方面的统筹层次和力度:
大学生“村官”选聘培养、激励保障、干事创业机制的统筹。一方面,目前存在省聘、市聘、县聘、乡聘乃至村聘等各类大学生“村官”,在来源、选聘标准、“村官”素质、村官的身份、职能角色定位和工资待遇等方面千差万别;另一方面,各地各级有关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培养、干事创业、激励保障等机制参差不齐。这种多层级、缺乏统筹的工作机制在本质上属于“粗放型”,工作整体绩效不高,与“国家基层战略—农村基层发展”相融合的工作目标不相适应。因此,在选聘、培养等方面的机制需要省级、市级统筹,实现整体上的协调和总体工作效率、效果的提升。
大学生“村官”工作监督管理的统筹。目前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本身的监督管理不够,使得实际效果在不同地方存在较大差异,很多地方大学生压根就没有进入农村,而被乡镇“截留”;有的更多从事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如人口普查、迎接上级检查、整理会议材料等;很多地方大学生虽然形式上“进村”了,但要么忙于自己创业,要么忙于准备考研、考公务员,并未真正担当起“村官”职责,等。因此,对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监督管理机制要加强,使这一工作切实生效,省级、市级有关部门要承担此类责任。
大学生“村官”出口机制的统筹。促进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明确其未来出路是保障大学生“村官”积极干事、促成工作绩效实现的重要环节。目前虽然在整体上形成了留任村干部、公务员选拔、自主创业、另行择业和考学深造五条出路,但这五条出路过于宏观,在各地五条出路的各自“流量”和“拥挤程度”不同,对五条出路给予的优惠政策、支持策略也不同,具体成效自然也参差不齐。这种现象一方面使得大学生“村官”整体的流动效率和效果降低,另一方面容易使得大学生“村官”在相互攀比中产生不公正感。因此,需要着重提升省级、市级在五条出路方面的统筹力度。
- 上一篇:扶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 下一篇:小学班级量化考核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