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4-01-26 17:2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与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相比,生态农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管理理念,形成循环式的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生态农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应用,不仅创造出了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且有效地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在生态农业的引领下,农业经济逐渐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几年,秉承着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相互促进发展的目标,生态农业的实现方式也趋于多样化,其在绿色环保的理念基础下,探索动植物生存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设计出理论可行性方案之后,利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进行试验实践,取得一定成果并充分确认其长远发展的稳定性之后,再进行广泛应用[1]。生态农业有效地改善了随着农业机械化生产越来越普遍,对环境产生的破坏性影响,解决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达成。在区域农业发展目标中,针对不同的区域,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式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利用当地固有的资源优势,对其主要的农业生产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寻求最佳的切入点,结合对土壤、水源、温度、气候等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互补,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十分有限,农业资源的稀缺一度成为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农业发展中,加强资源的利用率,是现今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生态农业的出现,是实现农业经济合理增长的必然选择,其对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1加速了农业发展的整体进程
生态农业是多种技术以及因素共同作用的成果,其不仅结合了时下最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而且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的农业资源,实行因地制宜的方式合理开展农业活动。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其也会根据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不断改变生产方式,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实现对环境最大限度的保护[2]。生态农业实行以来,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收益,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加速了现代化农业的进程,推动农业整体的发展。
2.2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
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基础,就是现有的农业资源。在生态农业发展逐渐成熟的今天,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不仅减少了农业生产产生的垃圾,还实现了诸如水资源等的合理节约,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给未来农业的持续发展积蓄了更多的基础,推动了农业的良性发展。
2.3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生态农业不仅对现有农业方式提出了改进措施,而且还对以往用不到的农业资源实行了开发探索,基于科学技术的支持,创新出各种各样的农业发展方式,这使得农村劳动生产效率、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都得到了越来越科学合理的利用。这一系列的举措,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并衍生出一系列绿色农产品,最大限度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业综合利用效率的提高[3]。
2.4加速了新农村建设
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生态农业的飞速发展。前几年,在国内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受到进口农产品的影响,使得我国农产价格持续走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丰富了农产品的种类,以市场需求为整体走向,带动农民生产,提高其积极性,不断创造更高的经济利益,使得农村经济得以全面发展,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脚步。
3加强生态农业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具体措施
3.1优化农业产业化结构
想要实现农业长期高速的发展,就要明确自身产业结构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实现农业产业化结构的合理优化。在生态农业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提前做好市场调研,根据市场实际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并尽量选取符合当地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建立一体化生产模式,实现生产加工-出售的全过程优化。另外,还要时刻具备发展的眼光,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前瞻性,变废为宝,利用一切资源,以实现农业生产利益的最大化。
3.2协调生态景观和旅游行业的发展
近几年,农村旅游行业发展迅速,享受生态田园风光逐渐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主力。各种农家乐项目层出不穷,使得人们短暂地远离城市的喧嚣,拥抱自然。所以,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加大了绿色旅游项目的投入,“农家乐”的形式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效地结合,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农村生态景观以及旅游行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将越来越多元化[4]。
3.3完善生态农业的投资融资体系
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国家政策的支持给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也更便于其吸引外来资金的投入。但是目前生态农业的投资融资体系还不够完善,使得资金投入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制定完善的投资融资体系,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并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金的合理运用。外来资本涌入,不仅可以加快新市场的开拓速度,还能够推动生态农业进一步的发展,一举两得。
3.4实现农产品国际化发展
生态农业使得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都要大幅度地增长,那么如果想到实现最终的经济利益,合理的销售至关重要。仅仅依靠国内的销售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实现的农业长久的发展,就势必要打开国际销售的大门。现今网络以及交通行业都很发达,可以借用信息化手段,传播农产品环保健康的优势,进而实现其国内外同步销售,快速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利益,进而提升我国农业方面的综合实力。
篇2
关键词:烟叶;生产模式;专业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F324.6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烟草行业发展也面临着新形势,其行业改革也变得更加紧迫。必须改变原来分散种植的生产模式所带来的弊端,进行烟草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建立起现代化的高效烟叶生产模式,以实现烟草生产的科学化,为烟草工业提供优质的烟叶资源。
1 烟叶生产模式创新的必然性
1.1 烟农队伍建设不完善限制烟草生产的可持续性
由于单纯的农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因此大量的年轻劳动力流向了城市。烟农队伍也受到了严重影响,烟农队伍呈现老龄化倾向,因此其从事高强度劳动的烟草生产工作受到局限。同时,年龄较大的烟农往往文化水平较低,烟农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大部分学历较高的年轻人不愿意回到农村从事烟草生产,烟农队伍急需新鲜血液的补充。
1.2 烟叶生产环节复杂对生产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烟草的生产环节较多,工作量巨大。必须保证烟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移栽追肥、中耕除草、整形打顶、病害防治、适时采收和采收后处理等,这就要求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以提高生产效率。新的烟草生产技术正在不断推广应用,但是并不能完全解决烟草生产环节繁多和用工量大的问题,尤其是部分生产环节无法实现机械化生产。相对于其他经济作物,烟草生产带来的利润越来越缺乏吸引力。
1.3 烟草种植收入相对降低与规模种植问题频出
由于国家不断加大对烟草生产的控制力度,很多地方政府也出台控烟条例,同时年轻人对于吸烟问题的态度出现了转变,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烟草生产的利润空间。与此同时,烟草生产具有针对性,在没有充分的市场竞争的情况下,烟叶收购价格涨幅不及总体物价上涨水平。人工费用飙升也极大提高了烟草生产的成本。由于烟叶生产模式的落后,烟草规模化生产后会面临着管理上的问题。尤其是烟农队伍整体水平较低,无法提升管理效率,缺乏专业化的队伍进行服务管理,导致无法实现烟草生产的规模种植效益。
2 烟叶生产组织模式的专业化
2.1 烟叶生产环节的专业化
2.1.1 机耕专业化
通过多种方式建立起专业化的机耕队伍,以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状况,并提升整地速度与质量。机耕队伍的建设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如机耕专业户与烟农在烟草站的协调下进行机耕合作。
2.1.2 育苗专业化
将烟叶育苗工作交给专业化的育苗个人或单位,以便于其提供健康优质的烟苗。专业育苗单位和个人可以申请商品化育苗示范点建设,通过严格的考察甄选出能够生产优质烟苗的单位和个人。商品化育苗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对于缓解劳动力紧张有一定作用。
2.1.3 植保专业化
在大力建设生态农业的背景之下,烟草生产的环保性也受到关注,统防统治能够有效降低烟叶农药残留,提高烟叶质量。专业化的植保能够保障烟叶疾病防治的系统性,提升防治效果。
2.1.4 采收、编烟与分级的专业化
烤烟质量与烟叶采收的质量情况密切相关,采收的专业化能够有效解决采收标准不统一、采收时间延后等问题,也能够解决劳动力不足的状况。为了保障烟叶能够及时烘烤和分级,建立起编烟专业队伍和烟叶分级专业队伍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2.2 烟叶种植的规模化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规模化种植已经成了一种必然的要求。建立起合理的规模化种植体系,能够有效保障烟叶的机械化生产,通过规模降低成本。规模化种植是烟草生产环节专业化的重要条件,对于烟草产业链条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3 烟草生产管理方式的创新
3.1 生产的户籍化管理
烟叶生产户籍化管理建立的目的就是对烟草生产进行有效管理。实施户籍化管理以后,烟叶生产技术人员能够及时开展技术指导工作,增加了其工作积极性,因为其工作成绩是直接受烟农收成影响的。烟农也能够从该项管理中获得益处,其烟草质量将直接影响其产品价格。该项管理方式已经在山东、云南等烟草产地推广,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3.2 烟叶生产的标准化与优质农业生产管理
烟叶标准化生产是指以标准化原则为指导,通过一定的生产标准来对烟叶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以便于保障烟叶质量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建立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实现烟叶生产管理、验收和规划的统一性。将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引入到烟叶生产中,有助于实现烟叶生产与管理的标准化。烟草的优质农业生产管理是通过对土壤、水分、品种、种植环节、病虫害防治、加工环节和从业者培训等各方面进行管理,从而实现烟农经济利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应的最大化。
3.3 烟叶生产的轻简化组织管理模式
轻简化组织管理模式是指将实现烟叶生产各环节的专业化,以便于简化技术环节,降低生产风险,提升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 练华珍,黄泽生.烟叶专业化生产初探[J].现代农业科技,2009(12):102.
[2] 赵元宽.推行GAP管理是中国烟叶生产的必由之路[J].烟草科技,2003(11):3-7.
篇3
关键词:衡阳市;地方高职院校;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特别是由于非公有制和民营工业的迅速崛起,农业从业人员有较大幅度下降,从1978年的89.03%降至58.9%,而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状况趋好,就业人数逐年增加。2006年衡阳工业企业劳动力需求指数达106.82点,比上年上升4.53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达1928万人,农民工在人数上已经超过有城镇户籍的公有制第二、三产业的职工,而在有些行业、有些地区的第二、三产业农民工已经成为职工的主体,如建筑、建材、采掘、纺织、服装、玩具等行业第一线职工80%以上是农民工。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仅为14.8万人,仅占从业人员的3.9%。显然,加快高职教育的发展,是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地方经济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推手
(一)发展高职教育需要面向地方,主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
衡阳5所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升格的,办学层次的提高只是第一步,办学的定位和办学观念的转变将成为高职教育成败的关键。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既不同于学术型人才,又不同于一般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培养方式上不能完全照搬本科教育的办学思路,必须针对社会应用人才需求趋势,坚持服务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因而,衡阳高职教育应根据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文化结构以及企业经济结构的特点,加强与生产实践、新技术推广、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报务业,因地制宜地设置专业,制定相关的专业教学计划;并不断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专业结构和方向,建立具有衡阳特色的办学模式。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按经济规律去操作。
(二)发展高职教育需要面向社会,主动为社会优化资源配置
要加快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步伐,就是要通过社会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教育体制空间的拓宽、改革,大大提高公有教育资源质量。解决公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与国民日益旺盛的教育需求的矛盾,以为老百姓更多、更合理的教育机会和利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到2010年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有条件的高等职业学校都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这样可以解决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培训工作“证”的问题,拓展高职院校办学空间,从而为学校面向社会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政策。
(三)发展高职教育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需要,积极调整专业布局,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相关专业,研究和开发新的课程和教材,推进高职教育从学科专业本位向职业岗位本位转变,从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转向实践应用教学为主,要积极建设具有校内外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及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以保证办学质量。专业的师资和实训条件必须保证“双证书”教育,即学历文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共同实施。调整后的专业能够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特色中,体现专业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二、目前衡阳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办学经费不足,规模偏小,发展缓慢
目前衡阳市设置的5所职业技术学院,其前身大多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等专业学校,教学设施相对薄弱,发展规模有限。在校生人数、专任教师人数较少。而规模的扩大,办学条件的改善,高职院校特色教材的编写,双师型师资的引进、新专业教学的组织都需要进一步的资金投入,但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绝大多数都是地方政府办学,因而所获得的教育经费和得到的政府重视的程度不太令人满意,使高职教育又成为了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弱势群体。
(二)专业分布分散,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国家在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但衡阳的地方高职教育却呈萎缩状态,问题还是培养模式上。高职教育一定要坚持“准确定位,办出特色”的办学方针,只要有一两个专业打响了,学校也就办活了,只有首先做活,才能做大做强。有的地市高职院校模具专业、护理专业在校生人数较多,而农牧类的畜牧畜医、园林花卉、环境艺术等专业在校生人数较少。可见专业发展不平衡。同时在同一城市的高职院校中开设有多个相同专业,专业结构也不合理。师资队伍建设更是力不从心。双师型教师不到在职教师的一半,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总数偏低,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屈指可数。
(三)产学研形式单一而封闭,高职学生就业较为被动
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技能性、实践性与应用性等鲜明特征。然而,目前衡阳的5所的高职院校还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些特征,主要原因:一是高职院校并没有通过拓展产学研结合的途径去求得高职院校就业渠道的畅通,真正赢得市场,影响了就业率的提高。据统计,2008年衡阳5所高职院校在校生总数为6.6万人,占衡阳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的53.4%。高职大学生数量如此众多,如果其就业导向不明,就会导致严重的就业问题。二是专业设置严重脱离地区经济发展实际。首先,高职院校所开设的某些热门专业并没有经过市场论证,便开始盲目投入,最终所培养的人才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倾向,造成了巨大浪费。其次,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向上严重地脱离实践,脱离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高职院校与企业、社会与在认识上还存在很大差距,产学研合作难以落实
目前衡阳高职院校至今没有产学研合作教育管理的专门部门,办学模式基本上是按照普通高校的机制在运行,尤其是在近年由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后很多专业都在脱离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轨道,学校和企业、行业间还不能达成“默契”。尽管衡阳的高职院校都对产学研合作都是学校比较主动,而企业则是很少真正参与,更无需谈积极性。
(五)办学模式没有体现地方特色,农村经济的产学研合作研究
衡阳是一个农业大市,工业化水平还不及全省平均水平,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也很落后,人们的就业观念还未得到转变,对职业教育培养三农人才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轻视对农村经济的产学研合作研究;在专业设置和产学研方面忽略了农业的主题旋律。我们在对高职大学生所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8.8%,并且比例在逐年上升,有的院校比例则更大,因此,如何将这些劳动力培养成为新一代的城市建设者和现代化新农民是高职产学研合作所面临的新课题和就业导向。
三、发展高职教育对策
(一)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衡阳生态农业发展
服务三农主战场。发展品牌农业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是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2007年,衡阳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650元,这一数据相对全国平均收入而言,明显偏低,如果按衡阳未来五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计算,提高农林业科技人员素质,增加农林产品附加值必将需要在政府的指导下,实行院校主导,企业参与的科技研发与人才培养模式,将我市人口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因此,必需在政府主导下,加强院校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建设农林职业教育集团,为服务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建设“生态衡阳”,培养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劳动者,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是我们在发展中的必然选择。
(二)发展高职教育需要面向社会,主动为社会优化资源配置
要加快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步伐,就是要通过社会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教育体制空间的拓宽、改革,特别是在专业设置方面,要求高职院校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市场需求,开设既能突出合作院校专业特色,又能满足市场缺口的专业。衡阳财经工业职院、湖南环境生物职院、湖南交通工程职院、湖南科技经贸职院和湖南理工专修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财经职院的会计和数控专业、科技经贸职院的汽车修理等,在省内外都有些名气。2006年财经职院开设的材料成形与控制技术、SMT电子表面贴装技术两个专业,就是根据市场需求新设立的。同样,湖南科技经贸职院物流管理专业,也是市场导向的结果。一方面,学校是围绕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开课程;另一方面,为支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衡阳市在7个省级重点专业之外,还设立了10个市级重点专业,予以重点扶持建设。
(三)积极推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主动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和合作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最为突出的特色就是注重与企业、行业协会共建实训室,通过与企业、行业的联合来达到使工业训练中心更为接近真实的生产环境,利于学生进行“真刀真枪”的实训。为此,如衡阳财经工业职院甚至将工厂搬进了学校,建在校内的3家工厂,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一天可挣80元。2008年4月9日,学校又与辉进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达成了《校企合作意向书》,由学院提供厂方所需100个工位的生产场地和办公、仓库用房,投产后的普通操作工原则上由该校学生担任,厂方按学生实际工作量计算生产津贴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们既有了生产实习基地,熟练后又能实际上岗拿工资,一举两得。2004年合并创建的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至今已建成机械加工、数控加工、模具制造与维修、电子电工、铆焊技术及综合实训6个车间,有34个面积为12907平方米的试验、实训场所,该院的实践开出率现已达到95%以上。如今,衡阳的5所高职院校与100多家单位签订了稳定的用人合同,与150家企业单位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仅2007年一年,就“订单式”培养学生1万余名。
(四)建立灵活多样的开放型的办学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地区的高职教育应当为发展区域经济服务;同时,高职学校也必然提出要求:地方应当为本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持。因此,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必然结果,是高职教育地方化,即本地区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全面的服务,地方为本地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高职教育的地方化至少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地方高职教育要主动适应开发本地区优势资源、发展本地区优势产业的需要。为此,地方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科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必须与开发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二是地方高职教育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促进地区经济向区外发展。为此,地方高职教育要加强与本地区企业的全面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并且重点建设与之有关的学科专业,逐渐把学校建设成为在本地区有较大影响的一所大学。三是地方高职教育要主动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促进地区经济向国外发展。地方高职教育必须主动适应这个世界性的发展趋势,促进地区经济早日走向世界,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
(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践基地除了由学校和政府财政的支持外,还有些是由企业参加与支持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要求教学面向企业培养人才,设置课程,做到“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2005年衡阳整合湖南交通工程职院、衡阳财经工业职院、湖南科技经贸职院等多所高职院校的优质资源,覆盖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建筑技术4大专业,成功申报中央财政支持的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2006年已得到中央和省财政各500万元的实习实训设备扶持;今后5-10年,每年都将获得中央财政500万元以上资金支持。2006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再次成功申报中央财政支持的核工业护理专业实训基地。通过这两项中央实训基地建设,整个衡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都被带动起来,目前这一块的投入已达到1.53个亿。
参考文献:
1、张仁全.区域经济发展与湖南高职教育[J].职业时空,2008(76).
篇4
2.把粮食生产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访黑龙江省副省长吕维峰
3.宝泉岭分公司实施"绿满家园"纪实刘晓燕,徐宣凤
4.海伦农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路径探析陈克发
5.创新,撑起腾飞的翅膀——黑龙江省创业农场党委带领职工群众建设新农村工作纪实范克栋
6.又好又快促进经济发展的科学转型薛敏,李宏剑
7.论科学发展观与当前中国的经济战略新农村(黑龙江) 程竹青
8.科学有效处理民生问题,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基于衢州市司法鉴定的实证研究毛玲英
9.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邓舒平
10.从西方城市化历史进程分析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孙广迪
11.浅谈"小组化"班级管理张亚玲
12.浅谈贫困地区多渠道搞好农经工作严敏,郑国贵
13.我国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措施张羽刚
14.松阳县农机化发展的策略分析陈孟法
15.浅谈拖拉机行业发展趋势王海英,刘松蔚
16.葡萄疏花疏果"四字经"麻海燕
17.浅谈白念珠菌与酿酒酵母菌的相关性鲁伦文,刘毅
18.浅谈景谷甘蔗低产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沈志焕
19.案外人异议之诉与执行异议竞合白洪江,范艳伟
20.浅析法律传播学杜开华
21.夫妻一方出卖夫妻共有房屋的效力林镇海,张贤
22.论司法鉴定的规范化建设刘青
23.谈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影响因素和法律思考李敏
24.浅析农民工婚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王珏
25.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李慧敏
26.用民心办民事解民忧顺民意李春君,范艳伟
27.路由器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孙飞艳
28.浅析西方国家惠农政策对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启示潘永金
29.浅谈电力油化班组技术管理刘艳
30.浅析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朱飞跃
31.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探究杜志坚
32.浅析VLAN配置方法成年胜
33.弥勒县蔬菜产业发展探讨张明福
34.小学体育教学的艺术性金立珍
35.《电路》课程学习策略分析赵彤
36.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王玺
37.校企合作模式中机器人教学初步探索蔡敏,武传宝
38.浅谈数学中的合作学习董德蓉
39.浅谈力量训练在跳高运动中的作用庄岩
40.小学美术课中多媒体教学策略张静
4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吕琳
42.我国农村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华冰
43.农村宅基地闲置原因调查与分析-以赣南瑞金市为例曾令权,张立亭,陈荣清
44.独立学院教师流失问题的分析信红娜,杜瑞涛
45.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王朝辉
46.当前农村财务管理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李永兰,王艳,黄冬娥
47.新农村(黑龙江) 试析我县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崔亚利
48.农民增收障碍因素分析及对策班毛展,李娟
49.浅谈园林绿化存在的一些问题与解决办法臧旭
50.排污权交易理论制度与实践研究综述李婷
51.学困生也有"开发商心态"王善香
52.防治葡萄灰霉病的优势拮抗细菌的筛选崔欣,李伟
53.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思考撒玛
54.试论基层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的发展郑国贵,严敏
55.浅谈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王艳
56.浅谈农机监理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潘志辉
57.浅谈企业理财中的税务筹划刘洁
58.当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探讨强海龙,郑绪宝
59.水利工程混凝土外加材料的性能张岩
60.浅析行政调解制度孙言朋,郭爱荣
61.瑞金市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高敏,杨羽,杨长彬,刘小林
62.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杜丽
63.强化农机科技入户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梁桂银,于振和
64.浅谈体育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孙玉巍
65.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祝煜凯
66.一种简单的遥感影像位置精度的评定方法曲洋
67.业余文化团队是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赖启和
68.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蒋伟
69.中学学生英语口语调查分析——天水市石马坪中学学生英语口语调查赵凌,余敏
70.吉林市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与对策宋德梅,李洪刚
71.各国农村水污染控制经验和借鉴幸红
72.农村财务管理的主体转变分析张海琛
73.西部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的适应性曹慧芳,余敏
74.论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夏兆友
1.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关红庆,苗秀珍
2.新农村建设中支农资金管理措施探索张玲
3.新农村建设需要文化支撑周亚文HttP://
4.浅淡农村文化的软件建设新农村(黑龙江) 赖启和
5.扎兰屯市农村社会矛盾纠纷情况调研报告刘朝晖,刘朝霞
6.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新论冯先灵
7.闽西农村"留守妇女"相关困境分析江小敏
8.农村电力市场的发展分析胡琛
9.浅谈对大学生村官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刘明川
10.论农村社区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闫培林
11.村支书的人口计划生育观罗炳锦
12.高新农业技术走进移民搬迁贫困乡村-和静县贫困乡村额勒再特乌鲁乡察汗乌苏村的农业变革楼爱玲,赵慧,屈涛,顾健,吐尔洪,张爰浩
13.青牛黑液肥在油茶低产林上应用效果试验吴承文
14.5%天然除虫菊素(云菊)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杨美秀
15.大棚蔬菜灰霉病发生严重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耿梅凤
16.旬阳县农田地膜残留情况调查与分析钱宝花
17.浅谈如何防止化学除草剂的药害王遐务,王家东
18.提高农作物杂交种子的生产效率的思考高伟
19.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技术刘艳丽,陈建华,王芳,李伟
20.大棚草莓异常果的发生及预防措施陈志霞
21.贵州侗族传统糯稻种植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潘永乐
22.苹果树腐烂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丁学功,赵怡红
23.绿色水产饲料添加剂刍议梁德才
24.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抚顺辽五味"简介刘非,都惠中
25.日光温室黄瓜连作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朱四平,李喆
26.蔬菜农药残留问题解决途径探讨李红
27.贵州普安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邓忠治,张杰
28.化解村级债务推动农经发展葛正秀
29.天目山野山茶资源的利用及其效益顾红英,过婉珍
30.加快基地建设发展蔬菜产业徐俊彩,南洋换,陈俊科
31.强化组织优化服务全力推进农业保险池建梅
32.裕安区特色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苏强
33.莲都区黄村乡杨梅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陈德松
34.缙云县大洋镇高山蔬菜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邓建平
35.发展"前家后"庭院经济模式促进山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水泉坪发展"圈、沼、厕、厨、园"五配套农业循环经济的启示钱宝花,冯自社
36.对祁阳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现状调查与对策赖赚生,王善元
37.浅议农用地拆迁补偿评估与土地发展权价值刘勋涛,靳剑辉
38.新农村(黑龙江) 浅谈农业信息产业发展张学莲
39.湖南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对策方威,李冲
40.对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陈芳
41.推进旬阳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王东顺
42.凤县种植业现状调查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途径于明新
43.试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陈风华
44.对发展静宁纸箱包装产业的几点思考李娟
45.用SWOT法分析成都市一般乡镇发展策略犹明波
46.谈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计量祁志华
篇5
改革开放尤其是“十五”以来,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广西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已经显现,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崛起,工业化进入由初级向中级过渡阶段,现代产业已具雏形,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二是产业技术水平整体提高;三是产业布局集约化趋势加速;四是产业发展由粗放逐步向集约转变。
从总体上看,由于广西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产业结构仍不合理,现代产业发展滞后,尚未真正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明确发展目标,转变发展方式,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培育发展现代产业,重点在几个方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一、关于转变工业发展方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广西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作为加快发展的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发展资源型工业和现代制造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增强。特别是一大批交通、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和氧化铝、汽车、石化、钢铁、水泥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并逐渐进入投产期,为广西加快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积蓄了相当的发展能量。
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广西工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主要体现在工业总量小,结构层次低,自主创新能力弱,开放水平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煤炭、石油、铁矿石等战略性资源贫乏。
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重点通过实施五大战略,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一)实施大工业战略,实现大产业支撑发展
重点打造冶金、汽车、电力、有色金属、机械、石化、食品等七大千亿元工业产业;大力发展建材、造纸、电子信息、造船、纺织服装皮革、木材加工、医药等七个销售收入200--1000亿元的特色优势产业。围绕发展上述重点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节能改造,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继制糖业之后,尽快建成铝工业、汽车、锰业三大全国性产业基地和钢铁、石化、机械、修造船区域性产业基地。
(二)实施大集团战略,实现大企业引领发展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资产重组,着力打造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在钢铁、有色金属、林浆纸、汽车、机械、石化、制糖、水泥等重点产业领域,培育一批强优企业,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2012年形成3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超500亿元、10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超300亿元的特大企业。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配”的发展路子,强化产业配套和企业的社会化协作。
(三)实施大项目战略,实现大项目带动发展
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起点的重大工业项目。
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要尽快建设成为装备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环保一流、产品一流,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和世界领先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中石油石化二期工程。在积极推进钦州1000万吨炼油工程尽快建成投产和北海20万吨聚丙烯石化项目尽早开工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中石油年加工1000万吨炼油、年产100万吨乙烯、年产100万吨芳烃炼化一体化二期工程的前期工作,延伸以乙烯、丙烯、芳烃为龙头的产业链,逐步形成石化产业集群。
沿海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林浆纸一体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广西拥有种植速生丰产林的优越条件,是我国发展林浆纸一体化产业的重点地区。林浆纸产业的发展,不仅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带动造林、化工、包装、印刷、物流等产业发展,创造众多的就业机会。芬兰斯道拉恩索集团和印尼金光集团亚洲浆纸业公司(APP)两个国际造纸巨头落户广西沿海,不仅能促进广西造纸工业的发展,还能迅速壮大北部湾地区的经济规模,加快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
(四)实施大品牌战略,实现大品牌促进发展
着眼国内国际市场,依托和鼓励骨干企业,加强品牌发展规划,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完善品牌激励政策,培育、保护、扶持和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大产业有大企业,大企业有名品牌。到2012年,新培育20个以上中国名牌,其中培育形成2--3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知名品牌。
(五)实施大合作战略,实现大合作共赢发展
坚持“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的理念,实施充分的开放合作战略,切实加强部区合作、央企合作、外企合作和民企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引进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尤其要抓住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深化拓展多区域合作,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促进开放发展、组团发展、集群发展、错位发展、绿色发展,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二、关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要实现这一战略任务,必须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增长由追求数量的增加向注重质量效益的提高转变,促进农产品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由无品牌、少品牌向有品牌、多品牌转变;加快农业效益由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转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节约农业、循环农业,实现农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加快农业功能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不断开发农业功能,加快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功能由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功能,向同时具有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转变。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方向和重点
今后一个时期,广西农业发展要围绕巩固农业基础和农民增收为中心,进一步优化种养结构,转变农业种养方式和农业经营方式。总的方向是,以现代物资条件装备农业,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以现代经营方式管理农业,以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努力构建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农业体系。
1、切实加强粮食生产
近年来,由于耕地减少、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广西粮食总产量不稳定,粮食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设施薄弱,遇到严重自然灾害就会导致粮食生产的波动。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首先是粮食播种面积要稳定。要采取综合措施,缓解这个矛盾,引导经济作物特别是甘蔗合理扩大规模,避免盲目发展,同时扩大早稻和晚稻播种面积,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大力推广“水稻―玉米”、“玉米一水稻”和水田一年三至四熟玉米等水旱轮作模式,大力发展冬季马铃薯,扩大旱杂粮种植面积。其次以发展超级稻、优质稻为重点,要加快粮食作物良种选育、引进和示范推广,加强“种子工程”建设,以示范推广超级稻、优质稻、优质玉米单交种和脱毒马铃薯良种为重点,筛选和推广一批品质优、单产高、适应性抗性强的主导品种,集成推广高效栽培技术和栽培模式,挖掘增产潜力,提高单产水平,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00亿斤左右。三是要大力推进粮食集约化生产,集中力量重点扶持广西32个粮食生产重点县,加快桂北、桂中、桂东南地区水稻优势产区和桂西北玉米优势产区的建设,实现粮食生产的区域化。四是要抓好落实国家的种粮补贴政策工作,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目前国家对粮食生产的补贴很大,在广西各类补贴每亩大约有近100元。要鼓励农民充分利用补贴政策,积极发展粮食生产,同时解决好种粮的大户拿不到补贴,拥有耕地但不种粮的农户可以拿到补贴的等问题。五是支持和鼓励土地承包权流转,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加强农资价格监管,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增加粮食生产效益,促进了农民种粮节本增收。
2、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经过多年发展,广西已有一批农产品产量排全国前十位,排全国第一的有甘蔗、桑蚕、木薯、八角、松脂、剑麻和人工造林面积;排全国第2--5位的有家禽、柑桔、香蕉、油茶、桐油;水产品、蔬菜、森林面积等保持在全国第6--8位;生猪产量由2005年第12位上升到目前的第8位。
蔗糖业是广西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广西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产业。目前,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占全国糖料总面积的50%以上,糖料蔗产量和产糖量均占全国的60%以上,为社会创造了10万多人的制糖业劳动就业机会,全区有50多个县(市)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糖业,一些主产县蔗糖业的税收占到县级财政收入的30%--70%,是1200多万种蔗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蔗糖业在广西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蔗糖业的蓬勃发展在振兴广西经济,促进工农业的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带动农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进一步巩固提升广西蔗糖业在全国的地位和水平,把蔗糖业发展成为联结工农两大产业、由大变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主要措施:一是稳定种植面积,提高甘蔗单产为主攻方向,加快良种繁育和品种更新换代;二是推进蔗区水利化、机械化;三是延伸产品产业链,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四是加强能糖联产技术研发;五是推进蔗糖业流通现代化;六是促进蔗糖业纳入法制化。
桑蚕产业。国家实行“东桑西移”的桑蚕产业战略性转移政策以来,广西桑蚕业凭借自然资源优势、蚕业科技优势、及人力资源优势得以迅速发展。在短短5、6年间,广西桑园面积已由最初的20万亩发展到2007年的200多万亩,蚕茧产量也由1.9万吨增加到22.6万吨,面积和产量都增长了10倍多,缫丝加工企业已发展到60多家,蚕桑产业的工农业产值达120亿元。但广西的桑蚕业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以生产原料茧和缫丝为主。
桑蚕生产要加强原种场建设,培育和推广良种,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应用推广种养育新技术。大力推进精深加工,以丝绸纺织技术、人才培养、新产品开发和服装设计等技术开发为重点,积极发展丝绸纺织工业,提高广西的丝绸纺织及服装生产水平。规划在宜州、北部湾沿海发展丝绸服装加工业,以丝绸加工为龙头推进桑蚕茧一体化发展。
木薯产业。广西木薯发展优势十分突出,拥有适宜木薯种植的气候资源和土地资源,2007年全区木薯种植面积达400万亩,鲜薯总产量达560万吨,平均亩产1.4吨。广西木薯淀粉加工企业已超过100家,淀粉和酒精深加工已形成较好的基础。
目前,国际国内能源紧缺,市场价格上扬,为弥补能源不足,国家确定广西为第一个以木薯为原料、生产和推广燃料乙醇汽油试点区域,利用木薯年产20万吨燃料乙醇的广西北海木薯燃料乙醇项目已经于2008年初建成投产,从4月15日起全区封闭推广车用燃料乙醇汽油。发展非粮型乙醇,得到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也刺激了木薯发展,木薯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
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一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开展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强小型水利、水源工程和田间排灌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和乐滩灌区引水工程等重点工程,积极推进桂中旱片治理工程,突出抓好200座大中型病险水库和重点小(I)型水库病险库的除险加固,努力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到2010年,农田总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350万亩,水田旱涝保收面积占比重达到90%以上,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2提高到0.45。继续实施“沃土工程”,提高耕地质量。
二是加强农业装备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建立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推广水稻插秧、土地深松、化肥深施等新型农机具,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结合广西实际情况,在大力推广大型农机具的同时加快发展适合广西农业生产的小型实用农机具。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在中心城市建设农产品物流中心,建成一批高标准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加快建设区域性农产品检测中心,加大农业标准推广实施力度,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加强农产品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全程监控能力。
三是提升科技对现代农业的促进作用。加大农业科研攻关力度,加强良种研发设施建设,主要农产品粮食、甘蔗、木薯、蚕桑、桑蚕茧的良种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重视农产品精深加工、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增产节资、资源循环利用的先进耕作、养殖技术研究。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良种、植保、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流通、农业装备、农业气象和农业信息化等服务能力建设。继续抓好农业耕作新技术、节水灌溉等科技的推广应用。
四是重点支持发展产业化。以打造百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自治区要重点扶持一批起点高、带动力强的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建设。加快实施农业产业化“十百万千”行动计划,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在全区培育出10家位居全国同行前列的支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100家
骨干龙头企业。着力培育壮大加工型龙头企业,力争2008年广西农产品加工率达到30%。
五是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加大农民培训力度,要充分利用农业科研、教学、推广机构的资源,围绕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加大农村劳动力生产技术、就业、技能、营销和经纪等培训力度,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要深入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阳光工程培训等,培养一批种养大户、生产流通经纪人和农民技术骨干。要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切实加强农业职业教育。要创新培训方式,灵活采取多种培训模式,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三、关于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
新世纪以来,广西服务业加快发展,实现了年均11.7%的高速增长,2007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7%。同时,服务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传统服务业比重从2000年的57.5%下降至2006年的43.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过32%。
广西服务业发展的方向是:构建充满活力、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广西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是: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科技、会展、中介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以及商贸流通、旅游、房地产、文化、市政公用和社区服务等面向群众生活的服务业。2020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50%。
物流业。物流业作为新型的复合型产业得到各方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从三次产业的形态看,现代物流业属于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工业化进程不可或缺的新型业态,是新型工业化的第三利润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突破口。
当前,广西制造业物流占全部物流的53%,远低于目前全国的85%,而商贸及居民消费物流占36%,农产品物流占11%。随着广西工业化进程加快,制造业物流需求将大幅增加和释放,如汽车机械,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煤炭、建材、食糖等重点行业物流将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区域合作的深化,国际物流和港口物流等领域也将迎来加快发展的大环境,加快行业物流的发展,提升水平,拓展功能,开展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物流服务,促进现代物流业和制造业在更高层次的合作已成为广西物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从发展大方向看,现有物流企业要通过及早吸收应用先进物流管理理念和方法,改善物流组织结构,拓展网络,提供多样高端服务;另一方面,要鼓励制造、商贸企业主动改造业务流程,推进外包物流,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广西产业竞争力。
总体看,广西物流产业的形态已形成,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但物流业总体规模较小,物流企业竞争力弱,服务层次较低,总体水平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西物流业正逐步从末端行业向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发展,其发展水平将成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当前工作的重点是着重强化政策扶持,着力培育扶持物流企业,着力加强重点同区建设,着力构建和理顺物流协调推进机制。
金融业。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血脉,离开了健全的金融体系,经济发展就失去了支撑力量。近年来,广西加快实施“引金入桂”战略,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金融三大行业同步加快发展。一是金融主体大幅增加;二是金融总量快速增长;三是经营效益明显提高。
广西金融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银行业机构数量相对较少,资产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二是保险业资产结构不合理,集中度过高;三是证券业发展滞后,上市公司数量少、实力有限。
广西金融业今后发展的目标,一是银行业,每年新增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2家以上,预测银行信贷投放平均增速保持在17%左右,2008年、2009年、2010年每年新增贷款分别为750亿元、850亿元、1000亿元。二是证券期货业,平均每年新增上市公司3家,力争2010年达到35家,企业上市融资及再融资累计达400亿元。三是保险业,到2010年,省级保险公司达到30家,保险业务收入增速年均在20%左右,到2010年达到170亿元。迅速崛起的金融业,将有望把南宁市打造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
旅游业。旅游业是以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历史文化景点为基础,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履行游览服务的产业。旅游业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链效应明显的产业,在降低消耗、促进环保的同时,可以带动酒店、交通、餐饮娱乐、文化休闲、商贸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虽然广西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的挑战也十分严峻:一是旅游投入不足,旅游投融资渠道亟需进一步拓展;二是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三是旅游产品竞争力有待加强,旅游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仍需进一步完善;四是旅游产业链短,旅游消费偏低,旅游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和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五是旅游企业大多小散弱,亟需整合壮大各类旅游经营主体,组建现代旅游企业集团;六是旅游人才的培养、引进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针对旅游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广西把建设旅游强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一是构筑广西大区域旅游发展格局,形成“一个旅游龙头、两条黄金旅游带、两大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区”的旅游发展总格局。二是实施资源整合、品牌带动、质量提升、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战略,构建支撑广西旅游强省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三是继续完善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和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四是创建现代旅游营销体系,将营销网络全面推向港澳台、日本、韩国、东南亚、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五是建立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化体系,制定和实施广西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等标准。六是健全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着力培养优秀的旅游行业管理队伍、旅游企业管理者队伍和旅游服务人员和导游人员队伍。七是通过改组、改制、兼并联合、资产重组优化等途径,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广西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旅游企业集群。八是促进特色旅游商品开发,重点挖掘、研究和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和鲜明地方特征的工艺美术品等系列旅游商品,建立和完善旅游商品营销网络。九是拓展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空间,积极开展与东盟国家为主的国际间的区域旅游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完善和加快广西与泛珠区域及周边省区的无障碍旅游区建设。
四、关于转变交通运输业发展方式
(一)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作为基础性、先行性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要求。一是交通运输自身发展规律要求转变发展方式;二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三是外部约束条件要求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
(二)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方向和重点
当前广西交通运输建设迎来了黄金发展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把广西打造成为多区域的国际通道、交通桥梁、合作平台,从根本上改变交通末梢的地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转变”的基本思路推进交通发展方式转变。即:从速度型向速度、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式转变;从单纯交通经济效益型向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式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从环境污染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从较单纯强调建设向建设、经营、管理全过程发展转变;从相对分散发展向综合运输转变;从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进一步推进交通运输管理体制转变。
一是实施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战略;二是坚持以优化结构为主线,促进交通运输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坚持科技创新,积极推进交通运输装备现代化;四是加快改革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和机制。
五、关于能源产业发展方式转变
(一)转变能源产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焦点。在能源利用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能源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二)广西能源发展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广西能源产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能源资源缺乏,二是能源结构亟待优化,三是能源效率较低,四是生态环境压力明显,五是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六是电源布局不合理。
(三)转变能源产业发展方式的方向和重点
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是转变能源产业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广西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原则是: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能源产业,做大能源总量;另一方面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加大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比重,促进能源发展由传统能源向新型能源转变。主要方向是:坚持节约优先,深度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火电,加快发展核电,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建设安全可靠输配电网络,保护生态环境,加强能源合作,构筑多元、稳定、经济、清洁和结构优化的现代能源体系。
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加快现代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是:
1、深度开发水能资源。
2、优化发展煤电。
3、加快发展核电。
4、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具有环境污染低、可永续利用等特点,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能源。广西要围绕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优势,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省区。
――木薯燃料乙醇。利用广西适宜木薯生长的有利条件,按照国家能源战略的整体部署,根据市场需求趋势,逐步扩大产能,在已竣工投产的中粮集团年产20万吨木薯燃料乙醇项目基础上,稳步推进梧州年产30万吨木薯燃料乙醇项目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争取到2020年,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达300万吨。
――沼气。结合生态家园建设,在巩固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成果的同时,积极探索新模式,推进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大户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规划用10年时间新建沼气池200万座。争取到2020年,农户沼气入户率达到80%左右。
――风电。在完成全区风能资源评价基础上,加快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工作,初步规划建设150万千瓦装机规模。风电主要建设西场、沙田、大容山、金紫山、龙头、南山、涠洲岛、交连岭、长春、唱歌山、那娄等风电场。目前这些项目已分别由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电力企业负责开展前期工作。
――秸秆发电。利用丰富的桑树枝条、甘蔗叶、谷壳等作为秸秆发电燃料,初步规划建设100万千瓦装机规模。目前,总装机3万千瓦的柳州鑫能秸秆发电项目已获核准,计划年底前开工建设。
――生物柴油。充分利用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南宁生物产业基地,加强生物柴油原料作物植株矮化、提前挂果、提高果仁含油率和产量等的科技攻关,逐步发展生物柴油产业。
――太阳能。重点做好太阳能热利用的推广以及边远山区农村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推进太阳能利用技术进步,逐步发展太阳能发电。
――抽水蓄能电站。根据核电发展和电网调峰的需要,适时在桂东南等地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5、加强成品油生产及原油储备。
6、积极利用天然气。
篇6
中小企业(含非公有制企业、乡镇企业)是推动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安置社会就业的主体。为了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我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做出更大贡献,特编制《##省中小企业“十一五”暨到2020年发展规划》,通过总结分析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成绩、问题和前景,提出了“十一五”期间以及到2020年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作为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指导性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将不断调整和完善。
一、当前全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一)发展现状
1、中小企业、非公制企业、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到2004年底,全省非公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9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比全省GDP的增速高6.3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44亿元、销售收入2712亿元、利税2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2%、43.2%、37.8%。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153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4365亿元、利税43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36.9%、39.9%。全省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2643.15亿元、营业收入9651亿元、利税863亿元、税金13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33%、16.8%、16.1%、24.1%。
2、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到2004年底,全省中小企业共有52个行业大类。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4.14亿元、2129.62亿元和459.39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2.05%、80.57%和17.38%。
3、对外合作与交流取得丰硕成果。到2004年底,全省中小出口创汇企业4807家,其中年出口年交货500万元以上企业355个,出口产品涉及46个行业,1000多个品种,远销到欧、美、日、俄罗斯、东南亚、非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出货值141.67亿元,增长15.55%,占全省出口额的约60%。累计已建成三资企业879家,境外办企业新增34家,达到244家。
4、企业素质明显增强。一是技术进步明显加快。2004年,全省中小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16000项,进行技术改造12500项,已建成技术创新中心和研发机构7903个,其中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5家。中小企业用于科技创新、科研开发资金占总投资的50%,研发资金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1.2%以上,部分企业已经达到4%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8%左右。二是企业管理水平显著提高。80%以上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和监督约束机制逐步实现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有5000多家企业推广实施了ISO9000质量管理系列标准,其中有350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家。三是产品质量明显改善。企业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95%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生产,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82.7%,已有300多个产品获省、国家名牌产品或优质产品称号。四是职工素质、人才结构有明显改善和提高。全省中小企业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职工密度达到4.83%,具有中专及技校毕业文化程度职工密度达到9.86%,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密度达到2.5%。五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7699家,年营业收入2381.6亿元,中小企业增加值的40%是由规模以上企业创造的。
5、产业集群和特色经济发展迅速。到2004年底,全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及特色经济增加值占全省中小企业增加值的25%。已形成郑州的耐火材料、水泥和铝型材,荥阳的阀门和建筑机械,偃师的钢木办公家具,林州的汽车配件,新乡的封头,长垣的卫生材料、防腐工程和起重机械,孟州的皮毛制品,沁阳的造纸机械和玻璃钢制品,濮阳的玻璃制品,许昌的档发,长葛的金刚石制品,漯河的食品加工,三门峡的果品加工,镇平的玉雕、南召的丝毯,虞城的钢卷尺,信阳的茶叶,周口的皮革及其制品等产业集群、生产基地或特色经济,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地位和作用
中小企业是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市场繁荣和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我省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小企业在推进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技术创新、吸引民间投资和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中小企业是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目前,我省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的60%,占实现利税的40%,占出口总额的60%。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为45%。全省工业新增产值的70%以上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确保我省国民经济整体增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我省中小企业数量多、分布广,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在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中占有较大比例。2004年,全省中小企业从业人员993.94万人,占全省非农从业人数的92%,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28.18多万人,吸收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数32.94万人。中小企业已成为失业人员再就业、新增劳动力就业和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
3、中小企业是推动全省国民经济结构性战略调整的生力军。中小企业形式灵活,分布广泛,在组织、生产、市场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灵便性,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中小企业能充分发挥其易于调整、适应性强的特点,为结构调整注入活力;同时,加速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要载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也是保持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经济技术全球化的推进,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入,中小企业在逐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的同时,通过与大企业的互补协作参与到产业链的优化重组中,形成了大中小企业的协作配套关系,在深化社会专业化分工、提高经济效率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快了我省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繁荣城乡经济的主要力量。以非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所有制呈多元化结构,其发展和壮大有力地促进了国有中小企业的改制,推动了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步伐。
4、中小企业是活跃市场经济的积极因素。中小企业以其经营机制活,市场适应能力强,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基础和最活跃的主体。中小企业的存在,使市场主体更趋多元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一个多元竞争、充满活力的环境,有效阻滞了垄断机制的形成,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推动市场竞争,促进市场繁荣。
5、中小企业是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保证。中小企业广泛分布于各行业、各区域,其发展对扩大就业,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管理体制不完善,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省、市、县(市)三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不统一、不协调,在机构设置、职能分工、管理手段、法规与制度、统计体系建设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亟待完善。
二是企业发展环境不宽松,缺乏完整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国家和省已出台的有关中小企业的政策法规,涉及的范围和领域未能涵盖中小企业发展中应解决的所有问题,对中小企业的“四乱”现象时有发生,中小企业获取资金、信息、技术、人才和各类服务的渠道不畅,市场准入的障碍较多,待遇不平等。
三是服务机构不健全、不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中小企业受自身条件的制约,需要社会化服务。目前,全省还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融资、担保、技术、培训、人才等方面服务的相关机构。已有的社会化服务机构由于受观念、认识的影响,服务对象覆盖面狭窄,未涵盖所有类型的中小企业。有的服务机构内部结构尚未健全,部分服务职能不到位。中小企业在技术推广、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智力引进、市场开拓及信息服务等方面所能获得的支持和帮助有限,难以适应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是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困难。中小企业受经营规模、风险承受能力、信贷抵押能力和信用水平的影响,在获取资金支持的渠道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投资机制和机构以及相应的担保机制和机构不健全,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与企业广泛的资金需求不相适应,资金投入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小企业缺少直接融资的渠道,很难通过发行债券、上市发行股票等方式获得资金。资金严重匮乏,已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五是机制创新不够。部分国有、集体企业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产权不清、责权不明、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问题,有的政企没有完全分开,有的企业决策、管理、人事、分配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不健全,机制创新不够,有的改制后的企业仍按照旧的机制运行等等。
六是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不合理。我省中小企业资源开发型产业比重大,加工链条短,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初加工产品多,名优特新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少,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差;新兴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成长缓慢;农业产业化程度比重较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企业布局存在着集中度不高,点多面广的不合理现象。
七是企业素质不高。企业创新能力弱,技术装备水平低,生产工艺落后,竞争能力弱;一些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粗放,产品质量较差;一些企业职工素质偏低,技术、管理人才,特别是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的企业家人才稀缺;少数企业污染环境,浪费资源。
二、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更大程度发挥,增强了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中央和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中央充分肯定了中小企业在推进国民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技术创新、吸引民间投资和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提出了对中小企业采取保护、扶持、服务、引导与规范相结合的方针,在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化服务等方面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等方面提供了政策保证。国家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鼓励出口的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召开了全省民营企业表彰大会,坚持“放心、放开、放手”的方针,提出了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放宽市场准入等,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经济全球化既拓宽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也使其面临更加激烈的国内外竞争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一方面使国际间的经贸合作越来越广泛,一体化的市场孕育着无限商机,许多限制我国产品出口的贸易壁垒被打破,市场潜力快速增长,企业的发展空间随之扩大。同时,中小企业对外合作与交流的领域会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会逐步扩大,对拉动我省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我省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实力弱,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与以强大资金实力为后盾、以高科技产品为武器的国外厂商相比,实力相差悬殊;中小企业对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缺乏必备的知识,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缺少具有竞争优势的名牌产品和专业技术人才,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困难和风险。
(三)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中小企业带来更多更好的发展契机,对中小企业自身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继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中原崛起,老、少、边、穷地区的加快发展等,创造出大量的投资机会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作为全省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生力军,中小企业也面临着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调整,提高企业素质的要求。中小企业将通过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外向型经济,加快产业升级,实现产业转移,拓宽市场渠道,扩大产品出口,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
三、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调整优化结构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为己任,实施科教兴企、东引西进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企业体制创新、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水平,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优势显著、制度优化、技术先进、管理科学、信誉较高、效益良好的中小企业发展新格局,为加快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奋斗目标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确保到2010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77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11.8%;全省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8500亿元,年均增长11.2%,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5400亿元,年均增长10.35%。
——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到2010年,全省中小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120万名,年均增加20万名以上。
——企业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到2010年,全省中小企业规模以上企业普遍采用国际同期的先进技术和标准,取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达到5000家;创出500个国家和省部级名牌产品;培育年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500个以上、规模以上企业1万家;大中型企业主要技术装备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传统技艺形成风格独特、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企业利税率达到12%左右;安全生产、节能降耗、职业卫生、减轻劳动强度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
——对外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扩大。到2010年,全省中小出口创汇企业达到8500家,创汇40亿美元,三资企业达到600家,境外办企业达到500家。
——产业集群、区域经济优势特色突出。中小企业产业、产品、规模和区域经济优势特色突出。经过努力,到2010年形成50个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行业优势、市场占有率高的产业集群;建成各类工业(贸)园区200个。
——企业活力明显增强。到2010年,大中型企业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主业突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规模经营的运行机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起比较规范的公司制企业,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争创同行业排头兵;小型企业积极向公司制转化,积极引进、探索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建成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新、小而强型企业;产业明晰,全省95%以上办成非公有制企业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混合所有制企业。
——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到2010年,全省中小企业第一产业有所增加,第二产业比重有较大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有较大上升。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中小企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5%、65%和30%。
——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到2010年,全省以信用担保、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信息服务、人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服务网络架构基本建成,完成省、市、县三级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每年为中小企业培训各类人员20万人次;建立一支由12个行业、3000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队伍,每年为5000个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推动1万户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
(三)主要任务
1、完善政策法规,转变政府职能。围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制定和完善促进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会同有关部门修改或废除已有的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简化审批程序,鼓励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和技术创新。制定和完善整治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强化信用管理,建立信用制度,优化市场环境。提出制定创办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针对部分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贷款成本高,制定信用担保机构的扶持政策,解决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惜贷”问题;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实行公平竞争;强化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建立并完善省、市、县(市、区)三级政府管理工作体系,推动政府职能逐步向政策引导、强化服务方向转变。
2、健全服务体系,促进企业发展。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充分运用来自政府、社会中介组织、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金融机构、商业性公司等多渠道社会服务资源,围绕中小企业的特色服务需求,构造省、市、县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服务体系,由政府机构、社团法人和公司法人等多种组织形态构成的服务网络,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推动建立包括创业辅导、管理咨询、投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市场营销、产权交易、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使中小企业在创造、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能够及时获得准确的信息和正确的引导。重点抓好以下六项服务。一是信息服务。充分利用“中国中小企业##网”为全省中小企业提供国家政策法规、产业导向、行业发展动态、经济发展趋势、投资融资、最新科技与成果、产权交易和合作项目、市场需求、推介产品、人才供求等信息服务。二是管理咨询服务。积极组织社会上专业化程度高、服务质量好的咨询、认证机构和知名专家,为中小企业开展管理咨询、企业诊断、企业策划和质量认证服务,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三是技术创新服务。充分利用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大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项目论证、产品开发、科技攻关等服务,帮助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四是市场开拓服务。鼓励各类贸易、商会、协会等组织,为企业提品洽谈、展销、订货、进出口、招商引资、营销策划等服务。五是教育培训服务。加快建立##省中小企业的人才开发系统,确立一批培训基地,采取多种方式,重点抓好创业者、经营者、中高层管理人员、关键技术研发人员的培训。六是创业服务。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创业辅导体系,建立各种“孵化基地”,促进新兴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创立,开发劳动就业岗位,缓解就业难的社会压力。
3、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国家鼓励发展的科技型、就业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出口创汇型、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能够迅速进入市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加品种,满足市场需求。积极开发特色产品和培育名牌产品,引导企业搞好新品、精品、名品的开发、引进和培育,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创名牌求发展的观念,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努力打造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实现优势产品产业化。积极发展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充分发挥我省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优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储藏、保鲜、运输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和附加值。培育、壮大一批各具特色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特别是加工能力大、科技含量高、出口创汇多、对农业生产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发展重点,培育出一批科技型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继续发展交通运输业、零售业、饮食业、物资供销业、文化娱乐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现代物流、通讯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业、信息服务业、市场开拓、筹资融资、贷款担保、风险投资、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服务业和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医疗卫生、体育、城市改造和社会福利业等行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传统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对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以及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中小企业,建立退出机制,优化产业结构,优胜劣汰。
4、加强合作交流,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组织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引进管理技术、人员培训、信息交流和产品展览等方式,与国外政府和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鼓励成长性好、市场潜力大、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企业在境外建立资源开发型、技术开发型、贸易型实体以及技术研发机构,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业务,带动和扩大设备、技术和产品出口。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吸收外商投资,切实改善投资环境,把引进外资和引进技术、引进智力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大力发展三资企业。巩固和深度开发日本、东南亚、港澳等传统市场;重点开发欧美市场,大力开发俄罗斯、东欧、中东、拉美和非洲等市场,培育新的出口区域。加快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由初加工产品为主,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转变。加快中小企业从单纯的产品出口逐步开始探索资本、技术、管理的输出,从主要利用国内资源向利用国外资源转变。积极实施东引西进战略,加强我省中小企业与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大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力度,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收购、兼并、重组不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拓宽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领域。
5、加快创新步伐,提高竞争实力。一是制度创新。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推动企业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建立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引导中小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监督和约束机制。二是管理创新。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逐步健全生产、质量、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制度,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转变为企业文化先进、战略目标明确、管理方法得当、运行状态良好的先进企业。三是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先进、适用、成熟技术的引进、开发、产业化,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和促进机构,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利用政府资金,引导、带动风险资本和各类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6、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全面掌握国内外中小企业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密切关注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全方位、多触角各种信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快速、准确、及时的信息和政策导向,推进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实现电子政务;构建全社会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信息手段,逐步健全向全社会开放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及时、准确地向中小企业提供急需的人才、技术、市场、融资信息以及政策法律咨询,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举办信息化培训班;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水平,在企业内部实现商务信息的传输与共享,探索和尝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的贸易方式在中小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使企业生产经营自动化、智能化和系统化。
7、大力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做好资源的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循环式清洁生产、建设绿色工厂。加强对有色金属、煤炭、石化、化工、建材、纺织、轻工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机械制造、家用电器等行业要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以及有利于产品废弃后回收利用的技术和工艺。包装行业要大力压缩无实用性材料消耗。加强对冶金、有色金属、煤炭、石化、建材、造纸、酿造、印染、皮革、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重点行业的管理,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综合利用各种建筑废弃物及秸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推广沼气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积极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废旧纺织品、废旧机电产品、包装废弃物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使全省中小企业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废弃物排放显著减少,初步建立起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工业化格局。
四、政策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央和省关于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乡镇企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从战略高度认识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促进竞争、稳定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加大宣传力度,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解放思想,消除所有制“成分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要正确认识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重视其他类型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稳定社会的作用,正确处理好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坚持科技型与其他类型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强化服务意识,为各种所有制、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公平的政策环境、健全的法制环境和完善的市场环境,形成思想统一、认识到位、政策宽松、措施得力的良好氛围。要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坚决取消和废止一切向企业的不合理收费,禁止向企业的各种摊派,加快改革与完善各项制度,实行政务公开,通过创新体制,形成预防“四乱”、治理和铲除“四乱”的长效机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加强创业辅导,努力扩大就业
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合理安排必要的场地和设施,为创业者提供所需的信息、咨询服务,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技能,减少创业初期的风险,简化创办企业开业登记手续,减免有关费用,降低开业条件,提高创办企业的成功率。通过创业活动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吸纳社会就业能力,解决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创业,吸引外国留学人员和归国华侨在国内创办中小企业,提供工商、财税、融资、劳动用工等方面的优惠条件。通过鼓励创办中小企业、建立创业辅导基地、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三)促进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发展,加强专业化分工协作
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向园区集聚,促进产业集群、特色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专业化工业园区,鼓励有产业带动能力的企业入园发展,通过政策引导中小企业入园配套生产。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引导和规划,形成有特色、有规模、体系完整科学的产业集群。坚持把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产业集群、小城镇建设、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合力建设,统筹规划,共同发展;坚持把工业园区建设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努力优化资源配置,资源共享,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整合现有的各类工业园区,撤销或合并规模偏小,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发展缓慢的各类园区。加强对工业园区的管理,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质量健康发展的目标,修订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改善园区软环境建设,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促进工业园区健康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平台,提高企业的聚集度,充分发挥群体产业优势,加快特色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重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分工协作关系,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积极推进大企业(集团)与中小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稳定的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协作关系,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
(四)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加强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充分重视并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要求,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完善科技项目风险投资机制,改善技术创新环境,推动技术创新工作。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组织社会科技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支持服务、共性技术开发、扩散和转移,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人才和技术不足的问题,提升其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进步。通过组织和引导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大企业的相关资源,建立公共试验室、检验检测中心、模具开发中心等,对中小企业提供相关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产品检测等开放式服务,提高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选择行业发展中带普遍性的、急需的共性技术难题,组织或委托社会技术开发机构进行联合开发并进行扩散和转移,对技术开发机构提供的非营利进行补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增强产品和技术开发能力;引导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科技人员合作。采取购买、资助、委托开发等方式,不断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等科技成果,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产品换代、技术和设备更新,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五)争取财政资金,加大扶持力度
积极组织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争取省工业(高新技术)、农业结构调整资金、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科技三项经费、农产品出口贴息资金、外贸发展基金以及国家和省“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等各种专项资金、基金的的支持,加大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用好国家和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争取建立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中小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重点项目、东西合作企业、出口创汇企业,对中小企业吸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城镇待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创业提供支持、资助和奖励。研究设立中小企业风险基金,提高中小企业在未来不可测事件中的防范能力。版权所有
(六)大力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发展资金
继续推进和健全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探索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途径。努力建立起以省、市、县政府政策性担保机构为龙头,商业性担保和民间互担保为两翼,多层次担保、联保、互保的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引导、推动市场化商业担保和企业(民间)互助担保机构扩展业务,增强服务功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形式的担保服务项目,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担保;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准入制度、资金资助制度、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行业协调和自律制度;建立信用担保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分散与化解信用担保风险,加强对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引导和鼓励金融部门改进金融服务,增加信贷投入;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创建政、银、企合作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集中授信、信用评级、资产评估、贷款担保的“一条龙”服务,为信用良好的企业开辟融资绿色通道;指导、帮助企业做好主板上市、中小企业板上市和香港板上市的培育准备工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等。
(七)建立统计信息系统,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积极协调统计部门,增加对中小企业相关经济指标的统计职能,建立中小企业信息统计指标体系。在全省乡镇企业统计信息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全省中小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加强对各项统计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关注中小企业发展动向及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制定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各项宏观政策提供及时、准确的参考依据。
- 上一篇:关于土地流转的法律规定
- 下一篇:企业股权分配激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