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设计教案范文
时间:2024-01-26 17:28: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观规划设计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职 景观植物配置课程 信息化教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C-0154-02
要想营造一个令人们满意的园林环境,必须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将植物以及和植物搭配的各种建筑小品的景观表现出来。可见,景观植物配置在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中具有重要地位。景观植物配置课程是高职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主干课程,是景观设计的核心要素,在整个课程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植景观物配置的方法,这需要我们针对课程内容、学生特点,结合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并优化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高职景观植物配置课程中信息化教学的优越性
景观植物配置课程是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植物等素材,结合环境条件,充分发挥植物自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方面的美感,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的活动空间。在教学中,景观植物配置课程实践性强,要求学生掌握在不同环境及季节下的植物配置形式。由于受到季节、时间及学时数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一定的限制。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也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展教学,通过信息化技术对课程内容进行整理、加工、交流、存储和呈现,这一技术在教学领域中主要指多媒体、视频、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等。因此,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解决传统教学中景观植物素材不足、设计表现不够真实直观等主要问题,让学生能更真实有效地体验各种典型配置形式,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内容。
二、高职景观植物配置课程信息化教学的设计思路
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对园林景观设计岗位群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分析,以就业为导向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然后,在教学设计中落实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和知识要点,从课前准备、课堂实施、知识拓展到效果反馈,形成教学过程,将课堂实施环节设计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三大知识模块。具体见表1。
三、高职景观植物配置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具体设计
(一)课前准备
1.发放课程任务。教师可通过电子教室系统下发课程任务,让学生明确课程的整体要求,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完成的项目内容与要求、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需要收集与查阅的相关资料等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相关课前准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资料搜集整理能力。
2.信息交流平台。如今微信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通过创建课程微信公众号平台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依据课程教材及授课学生的情况,将与课程紧密联系的电子书籍、课程知识重点和难点、优秀作品、大师案例、行业网站链接等内容发放到微信公众号,学生可在课程的各个环节依据自己的兴趣点击阅读相应的模块,丰富学生的课程资源,加强数据信息的交流。
(二)课堂实施
1.认知环节。学生要想取得一定的景观植物设计能力,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植物辨析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培养这种能力,教师可考虑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丰富的课程信息直观、生动地传授给学生。
一是多媒体演示教学。在景观植物配置的理论基础环节,运用电子教案、PPT课件、植物种类解说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图文融合式地实现对景观植物的形态特性、植物群落、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的结合形式等内容的介绍与讲解,达到生动、形象、易于理解与接受的教学效果。
二是设置课程游戏环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大量植物名称、特性的识记,有的学生会觉得枯燥及困难,可通过选取景观环境真实场景的典型案例,结合Photoshop、Flash等图片动画编辑软件制作游戏动画,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利用游戏动画进行植物名字填充的竞赛,看谁能最快、最准确地将备选区域的名称对应到真实景观场景中来。这一环节的设计,可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跃课堂的同时,巩固学生对植物的种类、名称、配置形式的认识。
2.分析环节。在课程的分析环节,围绕“分发任务―查阅分析―归纳汇报―资源共享”的思路展开。将常见植物的名称分发到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依据接收到的任务,对植物的特性、实景配置形式等内容进行收集与归纳,学生在调查自然植物群落环境时,主动发现与分析,将资料归纳整理成幻灯片的形式进行汇报,积累相关知识。同时,对汇报信息通过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的形式进行修改整合,并将其共享到课程学习平台,加强知识的交流与学习,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促使学生熟练掌握景观植物的配置形式。
3.应用环节。主要包括如下两方面内容:
其一,形成设计理念。在接收课程项目任务后,方案的形成与提升环节,是整个课程的难点环节,考验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在此环节,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课堂及课后教学,如通过“爱课网”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网站、行业交流论坛等方法,使学生获取他们想要的咨询,通过对大师案例、实践案例、优秀作品展等信息的浏览,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理念,优化设计方案。
其二,设计方案表现。项目的表现阶段,主要考核学生通过手绘及软件表现设计理念。手绘方面,学生之前已开设相应的手绘基础课程。这一环节,教师可将典型景观设计表现手绘视频上传到“百度云库”,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终端设备在课后反复学习,丰富课后学习的领域,提高手绘表现技能。软件表现方面,可利用Auto CAD、Sketch Up软件,进行方案的实时表现与修改。Auto CAD主要是对方案进行平面布置表现的绘制,而Sketch Up在效果图表现上具备了场景实时再现、表现风格多样、可通过设置日照时间和光线明暗来模拟显示自然界真实光影关系、修改方便快速等优势。在方案表现中,可运用Auto CAD绘制出植物配置平面图,将配置平面图导入Sketch Up,然后依次选择树木平面图块,通过右键选择“重载”命令,以替换组建的形式完成植物的种植,模拟真实的环境场景,三维实时展现方案中植物配置的效果。
(三)知识拓展
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是完整的空间系统,植物材料是其中的一个元素,植物配置是创造最终目标环境空间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景观植物配置教学目标应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整体培养目标呼应,课程应与园林手绘表现技法、景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等前导与后续课程紧密联系与衔接,通过贯穿校园景观规划、企业实训工作项目、毕业设计方案等项目的设计表现,使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在实践项目中,将教学由课堂向课外实践教学延伸,让学生完整掌握植物景观配置的整体过程与方法。
四、高职景观植物配置课程信息化教学成效
建设网络课程平台,体现了整个课程教学成效。学生将课堂、课后作品提交到作品板块,提供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实现了线上作业练习与反馈的目的,在学习平台设置行业竞赛板块,更新各项最新竞赛资讯。学生通过参加各项专业比赛,共享比赛作品,公布获奖情况等形式,实现以赛促教、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的目的。
总之,信息化教学将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与现代教育方法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丰富、便捷、高效的课堂与课后学习环境,更好地解决了课程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们应顺应时展趋势,不断改革创新教育教学体制,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陶菊.谈城市绿地植物配置[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张一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4]蒋文伟,杨辉,邵伟丽.《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6)
[5]熊运海.园林植物造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