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范文

时间:2024-01-26 17:28: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

篇1

一、小学德育的重要性

在人们的思维观念里,常常认为只有中学期间和大学期间的德育教育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却忽视了小学教育作为初级阶段启蒙教育所有的影响效力,认为小学的德育教育不重要,可有可无。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养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的开端不是从中学教育或者大学教育开始的,而是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就已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当然无可否认:青年时期的确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小学时期的孩子们处于启蒙教育阶段,可塑性强只要正确地引导,就能促进小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变得更加优秀。反之,如果在德育的某一环节上出现偏差,则将使小学生向不良的方向发展,就成了大家眼中的“坏孩子”。所以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少年时代良好道德观念的树立,正是为中学和大学时期的德育教育,为青年时代人们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打基础、做铺垫,因此,小学、中学和大学中的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要求决不能截然分开,忽视和放松小学德育教育是不正确的、有害的。

二、德育教育的内涵

德育教育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既包括政治教育和思想观点教育的开展,还包括道德品质的引导性教育。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包括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树立远大志向等。思想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对一切事物的正确的基本思想观点,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其他一些观点。道德品质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不是相互独立相互隔绝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辅助的联系在一起,只有综合开展着三方面内容,才能真正实现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目标,才能为中学和大学时期的德育教育以及青年时代时期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三、开展德育教育方法

首先,老师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事实讲道理。小学生处于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对于认知世界更多是采用模仿的方式,因此老师在平时的德育教育中要懂得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明辨是非,不能带有主观偏见,不溺爱学生,制止错误的言行,肯定正确的言行,爱憎分明,为孩子们树立一个良好得学习榜样。在引导孩子正确思想行为、或者纠正错误思想行为的过程中,要注重用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和惩罚。

其次,注重“言行合一”,通过实践活动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目前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热爱劳动,便也不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为了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观念,养成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好品质,应该适当的让学生亲身实践,参与一些劳动活动,比如打扫教室卫生、学校卫生等活动。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就会发现身边有不讲卫生、不热爱劳动的人的存在,也能体会到不讲卫生、不热爱劳动的确是一种坏的生活习惯和不好的思想意识,使他们从内心产生抵制这种不良习惯的意识,进而使他们树立热爱劳动讲卫生的意识和观念。

再次,通过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为了活跃校园文化推动学生德育教育,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德育教育活动。可以通过这些主题活动,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主题教育活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每三个月确定―个教育专题。这主题教育。既要要主题突出,又要紧密相连,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德育。=是每个月行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在讨论、主体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品质。三是充分利用重大节日来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深入了懈重大节日来的同时得到相应的教育。四是可以开展先进个人、优秀小组、文明班评比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索质。

最后,创设良好环境,潜移默化培养。环境影响对学生品德成长有重要陶冶作用。一般情况下,良好的环境总足陶冶人的良好品德.不良的环境则形成人的不良思想行为。今天,我们更应自觉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以保证学生晶德健康成长。首先,学校要创设一个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小学生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美观清洁的校园、朴实庄重的校舍、明亮整洁的教室。有秩序.有节奏的教学活动和作息安排.良好的校风和班风等.不仅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产生奋发向上的最佳心理状态.起到心旷神怡的作用,还会使学生产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思想受到启迪,产生美好理想和实现理想的巨大力量。因此.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

篇2

小学生道德教育德育工作德育渗透道德价值观教育在当前社会遇到了更多的挑战,虽然我们在学校都会专门开始德育课程,不过千万不要以为德育就只是德育老师的工作,实际上道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任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德育要自然渗透进去,让学生在无声无息之中感受到德育工作的滋养,不知不觉间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长为一名对社会有益的人。小学,是我国义务教育的起点,是塑造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的基础,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德育工作能否有效进行,关系到以后德育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要从思想上将这项工作重视起来,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德育渗透工作。 

一、当前小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严峻 

与以往相比较,当前的小学生德育工作的确面临更多的挑战。首先就是价值观多元并存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不仅包括宏观环境,也包括家庭这样的微观环境,这些环境的存在都给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多复杂的情况。需要教育工作者理清这些情况,保持清晰的思路来开展教育工作。 

另外,就是孩子从小在家庭中所受的教育影响。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很多家庭中孩子数量为一,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导致行为规范培养极度缺乏,很多小孩子就是一种完全本我的状态走入了小学,带着这种自由无拘无束的本我特点与周围的环境和人相处,这本身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更加繁重的任务。而且,很多的家长过分疼爱自己的孩子,当在学校与其他孩子发生矛盾了以后,非常容易出现对自己孩子单方面袒护的情况,给教师的教育工作带来更多的阻力。因此,没有家长的配合,小学的德育工作更是举步维艰。 

二、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自然渗透道德教育 

任何一门学科的老师都有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而且从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能知道,单凭德育课老师来进行道德教育明显是不够的。就算在德育课上收获了再多的真理,明白了再多的道理,也抵不过其他学科教师一个失德的行为给小学生带来的影响大。因此,作为教师要加强自我约束,用师德规范来要求自己,给学生们做好榜样。作为班主任,更是首当其冲责无旁贷,首先要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心的接受老师的教育,而不会产生反感。这都是非常必要的,做的好会对整个学校的德育工作起到促进的作用,否则就只能是抵消的作用了。因此,从这一点看来,学校德育管理部门也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对师德方面有问题的教师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合格以后再上岗,避免对学生造成负面的恶劣影响。 

三、通过传统国学教育开展道德教育 

在我国经典传统国学中,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学校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对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国学来说,在小学生中开展这样的教育是否有难度,怎样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教育呢?这些情况在很多学校都得到了完美的回答。首先,虽然传统国学中用词较为精炼,但是实践证明在反复诵读中,小学生自然习得了很多礼仪,当然,国学诵读可以成为语文课的一部分,教师也要在组织学习国学的过程中,给学生适当的解释,这样就更方便他们对内容的理解。当然,单纯的诵读还是不够的,还要教师积极正面的引导,教师用言传身教来让小学生们自觉去习得这些规范礼仪。最好把家长也组织起来,让家长参与到国学的诵读和学习中来,跟孩子们一起学习国学,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国学学习氛围,慢慢地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 

四、在游戏玩耍中进行道德教育 

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情況,如果进行严肃的德育教育,不仅难以让小学生们接受,而且还会产生不理想的效果。所以,将德育寓于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教育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对德育产生兴趣,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这些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们的反应,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对现象的看法,从大家的争论中引出正确的观念,教师要进行正面的引导。 

总之,面对当前道德滑坡的大背景,小学的道德教育工作必须加强,而且要科学的加强,要根据当前环境的变化,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创新。不能只是空谈规范,而是要从思想和行为上真正让小学生知道是非黑白,让他们知道如何去分辨正确错误。德育工作要自然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让小学生从内在加强约束,自觉用健康的道德价值观来要求自己,做一个诚实友善,心中有爱的小学生。小学的德育工作是一个重要起点,有了这个基础孩子们才能有更加充足的营养去面对将来更加复杂的环境,才能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向死而生;高等医学院校;生死教育

《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说“当代教育否定死亡,认为死亡就是毁灭和失掉一切,换句话说,大多数人不是否定死亡就是恐惧死亡,连提到死亡都是一种忌讳,甚至相信一谈到死亡就会招来不幸”。对死亡的刻意回避使人有意无意地将死亡搁置意识深处,缺乏直面死亡的勇气和正视死亡的理性自觉,当死亡来临,于是(1)否认;(2)愤怒;(3)讨价还价;(4)消沉抑郁;(5)接受(几乎没有情绪感情可言),这是美国医学家伊丽莎白·库布斯·罗斯对于末期患者精神状态的临床发现,显而易见,负面情绪较多,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尊严都难以实现。因此,在全民范围内开展生死教育,尤其是在医学院校开展生死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医学院校开展生死教育的必要性

(一)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决定

《西氏内科学》对医学的定义是“医学是一门需要博学的人道职业。”医学作为一门认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应用学科,无疑具有自然科学性质(需要博学),但它同时具有人文科学性质(人道职业)。首先、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医史学家西格里斯说“当我说,与其说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社会科学的时候,我曾经不止一次地使一些听众感到震惊。医学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其次,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服务的对象也是人,无论是单个的人还是具体的人群,都是一定社会的人或人群,都具有不可分割的社会性。因而,医生在实施医疗行为时不仅要了解健康与疾病问题,更要了解病人,了解社会。

(二)医学教育的最低要求

2001年11月正式出台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包括7项宏观领域,其中除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3项外,其余4项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沟通技能;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都完全归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即使是临床技能和群体健康与卫生信息管理学科内容,也带有强烈的非传统医学色彩。作为培养医学生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死亡观的生死教育理应成为医学人文教育的题中之义。

(三) 医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工作无时无刻都在跟人的生命打交道,要求从业者不仅具有深厚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具有良好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人道主义精神,正如王一方老师所说“我们这一代医学家大概不能只是技术前沿的狐狸(智者),而应该成为背负人类生命质量提升、创造社会福祉的大象(圣徒)”。在医学院校开展并加强生死教育,有助于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本质,从而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挽救生命,惠及社会。

(四) 医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众所周知,医学生的课业负担非常重。面对学习、专业、就业、经济和情感等诸多问题,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当代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尽如人意,相当数量的在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不健康极其容易导致学生走向极端,如自杀或伤害他人等。据调查,大学生自杀率是同龄人的2~4倍,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医学生的职业特点是面向一个因疾痛或多或少有些心理不太健康的特殊群体,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着医学生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医患关系,甚至能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二、医学院校开展生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生死教育理论教学的开展

1、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平台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生死教育,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生命教育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方式。其次,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找准结合点和突破口对学生进行生死教育。(1)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道德部分结合人生观、价值观内容开展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教育;法律部分则结合民事主体的生命健康权讨论“病患的医疗权、临终病患的死亡权”等问题。(2)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结合百年屈辱岁月以及日本对中国人民生命的野蛮杀戮和生命尊严的肆意践踏,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尊严(3)在《原理概论》课中,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总是和它的必然结果,即始终作为种子存在于生命中的死亡联系起来考虑的”,结合对立统一规律讲述的死亡观,使学生认识死亡的本质,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培养理性对待死亡的态度;(4)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结合和谐社会建设讲述个体生命的存在以及生命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

2、充分利用选修课教学资源

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充分开发利用选修课教学资源也不失为明智之举。在选修课《西方医学哲学简史》课中,尝试将西方死亡哲学作为贯穿其中的主线之一。从“苏格拉底之死”引出死亡问题,并结合上古时期中外的神话或寓言故事中讨论死亡的特性,如“斯芬克斯之谜”寓意死亡的必然性、不可避免性,而我国的“精卫填海”则寓意死亡的偶然性、不确定性;从“苏格拉底之死得最美”说起,引导学生认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同时,“苏格拉底之死”也是一种自愿的被动安乐死,结合案例讲述安乐死的含义与历史、类型与现状;结合基督教哲学介绍基督教、佛教等不同宗教的死亡观,开阔学生关于生命与死亡的视野,使学生获得对死亡的超验性理解;结合近代哲学内容比较唯理论派与经验论派对于不死信仰的理性证明与理性否定,引导学生认识近代哲学把人的存在和生存置于首位,因而漠视死亡,全力追求今世生活的人生态度。这样就向学生展示了西方死亡哲学的历史演进:(1)古希腊罗马死亡哲学——死亡的诧异;(2)中世纪死亡哲学——死亡的渴望;(3)近代西方死亡哲学——死亡的漠视;(4)现代西方死亡哲学——死亡的直面。

3、整合其它人文课程

鉴于目前医学生学习科目多,学习负担重,而且生死教育特别是生命教育的内容与部分医学学科重合,所以整合其它人文课程,在合适的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死教育就成为不错的选择。例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突出“大学生与自杀”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来自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理性认识自杀现象并避免轻生行为的发生。在《医学伦理学》课程中,重点探讨终末期病人处置、器官移植、安乐死等有关死亡的伦理问题,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

此外,其它学校或国外的网络教学资源如“网易公开课”耶鲁大学的《哲学死亡》课程视频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当然,我们更希望能做成一门“生命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进课堂,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积极准备之中。

(二)生死教育实践教学的开展

生死教育如果仅仅是纯粹理论教学,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地位,那么生死教育就很难触及学生的灵魂,其“使人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人人都不可回避的生死问题,首先是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死,同时也认识和对待他人的生死”的主旨也难以达到。因此,我们在摸索开展生死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1、经典选读汇报课

结合我部开展的读书征文活动,推荐经典文学作品选读,并分组进行汇报。

2、榜样学习课

收集身边或名人身患疾病依然追求人生价值,珍爱生命、坦然面对死亡的案例交流学习,名人名言作为课前的“新闻播报”环节进行,向已经死了的人学习死,“学会了死,你才算懂得了活” 。

3、模拟死亡课

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人生观部分,在大一大二开展了“大学生生死观现状”的问卷调查、撰写“我的墓志铭”、“立遗嘱”等活动。不少同学都表达了对未竟事情的惋惜之情,纷纷表示要珍惜活着的时间,力争做最好的自己。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认为“死亡是此在(人)的最本己的可能性” ,将此在(人)定义为“向死的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即是“向死的存在”,因此,生命的每一时刻都是走向死亡的时刻。向死而生,“只有正确地看待人必有一死,我们才能在当下自由地活着”[12],只有当我们真正参透了“最平凡单纯”的日常生活所涵盖的“最恐怖可怕”的“向死的存在”这一事实,也即海德格尔的“先行到死”,我们才可能在“最平凡单纯”的日子里直面自己的死亡和自我生命的有限性,找寻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并借此建立自己的人生信念和生死态度,从而积极筹划和完善人生。

参考文献

[1] 索甲仁波切.生死书[M].郑振煌,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7.

[2] 傅伟勋.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尊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2.

[3] 王一方.医学人文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4] 唐建武.医学学科的人文内核[J].医学与哲学,2003,24(3):9-10.

[5] 王地.我国大学生自杀原因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9(11):82-85.

[6]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71.

[7] 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6-17.

[8] 杜治政,许志伟.医学伦理学辞典[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414.

[9] 李书崇.死亡简史[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280.

[10] 海德格尔著.陈嘉映译.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315.

[11] 林恩·德斯佩尔德,艾伯特·斯特里克兰著.夏侯炳,陈瑾译.最后的舞蹈·关于死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76.

篇4

一、了解高中女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情况

对于高中女生来说,她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变化,在身体方面,女生进入到了青春期,她们的身体发育导致身体各部分的能力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如动作协调能力暂时下降、力量不足、动作缓慢等。在心理方面,女生比较内向、敏感,怕累、怕脏,害怕别人的嘲笑。由于女生处于针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在进行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深入了解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变化,根据她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让她们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二、加强女生的体育学习意识,提高锻炼积极性

高中女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她们的心理情况和身体素质不同,对体育的兴趣也不同。大部分女生对体育学习不感兴趣,她们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因此,在体育课堂上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锻炼,还有的女生经常找借口不参加体育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对女生进行耐心的引导,让他们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素质的促进作用,能更好地让他们进行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体育^念,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在设计体育锻炼的内容时,教师要根据男生和女生身体素质的差异,给女生设计一些趣味性强、强度不大的体育锻炼任务,让她们以快乐的心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促进体育课堂的高效进行。

三、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女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女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教学中融入创新观念和创新元素,让女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不断提升她们的体育综合素质,实现高效的教学效率。

1.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女生进行锻炼的兴趣。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给学生展示奥运会上的体操比赛、游泳比赛、跳水比赛等视频资料。在观看过程中,能激发女生爱美的心理,让他们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把一些较难的体育动作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掌握体育项目的正确动作。在多媒体的直观教学中,丰富了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大大提高了女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体育运动,通过积极的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女生的学习效率。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合作过程中进行体育动作的探究。在体育教学中,高中女生由于心理的发展,他们不愿意单独进行体育动作的锻炼和展示。根据她们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女生进行小组合作锻炼,在小组中探究正确的体育动作,并分析体育动作的技巧。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中完成了体育动作的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3.结合韵律操进行教学,激发女生的锻炼热情。高中时期的女生的身体柔韧性和韵律感较强, 在体育教学中穿插韵律操进行教学,能激发女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锻炼中。在跳韵律操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跳。在师生的互动中,拉近了师生关系,让学生以教师作为榜样,积极主动地探究体育动作,并努力完成教师布置的锻炼任务。

篇5

【关键词】 生存教育 普通高校 体育教学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会生存”(learningto be)的口号,明确指出“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生存教育”就是以“生存”为核心目标,通过教育使学生提高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众多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和游戏所蕴藏的坚强、乐观、拼搏、永不放弃、百折不挠、再接再厉等精神内涵,对于大学生身体机能和心理的成长和在逆境下更好的学会生存有很大帮助。”

一、高校体育教学融合生存教育的重要意义

1、20世纪末,21世纪初自然灾害频发,成为人类热议的话题。面临灾难和突发事件,如何在灾难面前尽最大努力保存生命本身,却被忽略了。灾难的代价是惨痛的。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生存教育对于减灾抗灾的意义更在于此。2009年10月,长江大学3名“90后”大学生因救人而溺亡的事件传遍全国,再次给我们的教育敲响警钟高校开展生存教育已刻不容缓!

2、大学生是各行各业未来的骨干力量,减少灾害降临时非自然因素的伤亡对于我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和对实施“和谐社会”理念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高校教育通过融合体育教学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生存教育,培养大学生生存技能,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和谐精神的思维品质对丰富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生存教育依托体育教学在高校的开展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体现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和科学性;有利于体育教学内容的拓宽,丰富体育教学体系和体育其它社会功能的研究发展。给于高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一定启发。

二、高校体育教学融合生存教育的理论依据及优势

1、生存教育和高校体育教学的理念及教学目标相契合

1995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提出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即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学会生存。随着“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和人们对它的重视,国内新课程改革的热潮,国内的部分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开设了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学内容,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我国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理念而言由原来的着重对体育技能的掌握逐渐向学生健康第一的理念倾斜,但就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条件而言,暂时还不可能将生存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开展,只能将生存教育渗透于包括体育教学在内的各大学科教学之中,但两者在理念上有着契合点,因此生存教育也必将成为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

2、生存教育和体育教学的目标任务具有一致性

国内外研究认为开展生存教育对于学生应对突发性事件和自身生存能力具有积极影响,并且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独立生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生存教育的过程及目标主要是应以提高学生抵御突发事件和灾害能力为教学出发点;建立起相应的课程标准,不同标准下建立相对学习的实践内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诸如“拓展训练”“定向运动”“户外训练”等多种形式的扩展项目对于提高大学生生存能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3、生存教育是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内容之一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任是传统项目如传统的三大球,操类,小球项目等在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方面相对时代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结合以教育生存教育为目的开展结合生存教育相关项目的运动形式和教学内容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的与时俱进和可持续发展。使个体能够掌握合理生存的知识技能的同时,拓展相关知识及情感、态度以及人生观价值观,是对高校教育理念的升华。探索体育除健身急健心以外更丰富的社会价值及现实功能,对于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及学校体育功能多样化研究有积极的影响。

三、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存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1、在体育教学中树立“健康第一”和“学会生存”的教育理念

生存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学生生存意识和生存技能的教育理念,无疑也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存教育,就必须树立生存教育理念,将生存教育的实质和精髓贯彻落实到体育教学过程当中。首先,教育体制和教学改革,必须注重生存教育理念,给学生以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作为教育者,体育教师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身作则,大胆创新,将生存教育理念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项准则,并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和生存技能,使学生树立生存意识,积极自主地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坚强意志和吃苦精神,并努力学习各项生存技能。

2、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生存教育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实践内容

在高校体育课程中重视对在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强调耐力跑、障碍跑、跳越、投掷、攀爬以及体操、有氧练习、游泳等,以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和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基础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队拼搏的意志品质,提高生存的技巧。充分发挥大学教师主观能动性和理论研究结合实际操作的能力,加强理论成果向现实教学实践操作的转换,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增设一些“拓展训练”的内容。

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及科学的学习评价体系

注重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结合实际,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间相互协作,交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对生存技能的掌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存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评价的诊断、反馈、改进和激励作用,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重视学生社会适应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刘淑云,何海玲.生存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J].新余高 专学报,2003(3):87.

[2] 姜丽.大学生野外生存训练的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2005(2):285.

篇6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意义;对策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改进,现在越来越倡导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即学以致用,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注重将传授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开展生活情境教学就是在这种形势下适用的教学方法。

一、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1.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数学是学习其他科目的思想基础,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情境教学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够知识到数学知识有很强的实用性,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联系生活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质量。

2.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生活情境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传统教学只是教师进行单纯的理论讲解,知识与生活被割裂,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将生活与知识联系起来,适应了新课程改革重视知识的实用性的要求,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的对策

1.创设具有普遍性的生活情境

只有学生经历过的学生才能有更加深刻的感受。教学是面向多数学生的,因此所创设的情境应符合大多数学生的生活情况,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创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2.创设有价值的生活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多是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对于较简单的知识只用进行简单的讲解。过度的创设生活情境就可能会造成学生对知识的误解,使学生难以掌握学习的重点,降低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不利于课堂质量的提高。

3.适当地创设生活情境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生活情境教育要坚持适度性原则,对重点知识进行创建生活情境,不能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创设,这样不利于课堂时间的高效利用,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应该将开展生活情境教学当作教学的辅助,而不是教学的主体,应在保证教学时间的基础上运用。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情境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需要不断进行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篇7

关键词 幼师 生物教学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0.039

The Necessity for Carrying out Health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Teachers College Biology Teaching

JIANG Ling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Xianyang, Shaanxi 712100)

Abstract In teacher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biology class fully mining the knowledge of health education in biological teaching, carry out biology,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to cultivate students’ healthy attitude to life, and learn to correct health behavior.

Key words kindergarten teachers; biology teaching; health education

1 “K-A-B”模式的健康教育

美国健康教育专家大卫・布尔科曼对健康教育提出了“K-A-B”模式,即“K”指的是知识(Knowledge)指特定健康问题和预防所需的信息、“A”指的是态度(Attitude)指建立在知识之上针对有关健康行为应有的信念、“B”指的是行为(Behavior)指随后的实实在在的健康行为。

在幼师学校,绝大多数学生每天都生活在校园这个相对封闭的地方,学生的健康问题和预防所需要的信息无从知晓,学校没有专门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只能凭借经验、网络等来源获取,况且有的信息具有一定的误导性,所以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健康知识。生物课正是研究生物个体的一门学科,从课本知识中挖掘和学生健康有关的知识,从生理和心理两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通过对学生传授正确的健康知识,以端正她们的健康态度,使她们对健康有个正确的认识,有了想让自身健康的意愿,通过教育,她们改掉了不良的健康习惯,比如说不会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晚上“开夜车”或中午不午休;不会为了多睡一会儿而不吃早餐;不会为了减肥,吃一些对身体有害的减肥药物或是不吃饭,或只吃一些垃圾食品;不会因为自卑而不想学习;不会因为对自身的不了解,而受低俗信息的影响,甚至走向歧途等。

2 以人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注重学生的健康发展

教师不应是传统的控制者,而应该是促进者。以往的生物课程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课堂中教师是主体,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其学习习惯不好,在校的学习压力不大等因素决定了她们往往会被动地学习。生物课作为基础课程,单从课本知识来讲,不符合学生的职业发展,所以课程从知识本位向以人为本的转变,所讲的知识要贴近学生,符合职业特征,是时展的需要,也正是职业学校老师的需要。

幼师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与普通高中教育大相径庭,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没有升学压力,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因此,在校学生的状况为:

2.1 学生来源参差不齐

(1)层次:以初中毕业生为主,也有少数民族(主要是回族)学生,还有一部分是高中毕业生。(2)入学成绩:中考、高考成绩普遍较差,或者根本没有参加中考。(3)入学年龄:多数年龄在16~18岁之间,最小年龄14岁,最大年龄20多岁。(4)户口:农村与城镇之比为3:1。(5)区域:以银川周边的县、市及少数民族集居区为主。(6)经济状况:农村学生的经济条件较差(多为非独生子女)。城镇学生家庭条件相对优越。(7)家庭状况:属单亲家庭的占1/4。

2.2 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1)道德素质:缺乏科学的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感,缺乏礼貌,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2)生活习惯:精神涣散,办事拖拉,好逸恶劳、吸烟、早恋、网瘾。(3)学习习惯:没有时间观念,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4)心理素质:自制力差,敏感、自卑,又往往盲目自大,缺乏韧性和耐力及抗挫折能力。

这些所谓的被升学考试“淘汰”下来的群体,没有任何升学压力,不思进取,只想轻轻松松过考试关,混张毕业文凭,找个工作,便万事大吉。而思进取者,被夹杂于其中,难得享有学习的安宁,其意志力也被考验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了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但是无论如何,她们将来在工作岗位中要面对一个个可爱的祖国的花朵,那么如何在她们成为幼儿教师之前,就把这种健康的理念传授给她们,使她们本身健康,使她们未来从事的工作健康,使她们的工作对象健康。笔者作为生物教师,对学生肩负着教育的重任,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生存的知识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

3 深入挖掘生物教材中的健康教育资源

3.1 生物教材中与健康相关的内容

例如在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时提到水对人体的重要性,细胞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会发生死亡,不同类型人群含水量的不同,所以每天需补充足够的水分。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告诉学生婴幼儿在缺少钙、铁、锌等时的症状以及预防。例如在《细胞中的糖类和脂类》中讲解什么是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等,指出要合理饮食,多做运动等。例如《通过激素调节》中知识侏儒症、巨人症、甲状腺肿大、甲亢、呆小症、糖尿病、低血糖、女孩、男孩生理期,第二性征的出现,与健康有关的是各种激素调节量的多少会引起一定的疾病,激素水平要平衡,维持健康的身体、女孩月经的形成及其保健等。

3.2 在幼师院校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内容的优势

在幼师院校中,学生存在很多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在幼师院校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内容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2.1生物教材中的饮食健康教育

在幼师院校,学生基本为女生,绝大多数女生为了漂亮,以节食减肥的方式保持体形,或者有些学生会利用中午或下午吃饭的时候去练舞蹈等,长期下去就会导致低血糖,营养不良。所以在讲《糖类和脂质》和《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这两节的时候,我会以她们的饮食健康为主,告诉学生哪些食物是有营养的食物,要多吃。例如很多学生普遍爱吃油炸、烧烤等食品,及火腿肠、腌腊制品等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食品。在讲《细胞的癌变》一节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化学致癌因子,以及如何预防癌症。

3.2.2生物教材中的卫生健康教育

职业学校的学习压力虽然不是很大,但是有些学生在上自习课的时候去做其它的事情,眼看要交作业了,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晚上“开夜车”或中午不午休;还有些学生中午去练琴或练舞;有很多学生晚自习后都不休息,在宿舍里利用手机看电视、电影、小说、聊天等。在讲《细胞能量供应和利用》一节中告诉学生什么是“过劳死”及例子,如年纪轻轻就出现高血压,过度疲劳导致脑出血等等。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中告诉学生一些良好的习惯和不良的习惯是怎样形成的。

3.2.3生物教材中的性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城郊,尤其是幼师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女孩子,她们从小所处的生活环境中,所受的性健康教育很有限,有很多学生上初中时学校连生物课都不开,更不要说生理课了。有的学校在初中阶段生物课开展生理健康教育,虽然是由生物老师来讲解,但是很多老师出于害羞而减少必要的性知识,导致学生因缺乏正确的引导,而造成身心伤害。所以,可以在讲《受精作用》时,告诉学生新生命的产生过程,安全期知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瑞语.饮食与健康的标准[J].百科知识,2007(1):13.

[2] 苏太洋,韩秀英.健康新概念的内涵[J].中国健康教育,1998(1):28-29.

[3] 陈显强.在生物教育中渗透健康教育[J].贵州教育,2009(1).

篇8

关键词:生本理念;中职英语;现状;策略

生本教学理念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极具应用价值,它可以有效推进中职英语教学的开展,对促进中职生英语素养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本文以生本理念视域下中职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为视角对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

一、目前中职英语教学的实施状况

应该承认,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中职学校近些年来的招生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招生工作举步维艰,这也导致一些中职学校为了抢占生源,降低了招生的标准,大多数的中职学生都是中考中的落榜生,有的学校为了能够招来更多的学生,竟然取消了入学考试,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上学习成绩比较差,英语的底子比较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缺乏信心,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强,对英语学习缺乏热情;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在主观上也对英语教学缺乏重视,认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主要是为了就业服务的,因而专业课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至于英语学习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不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学生在主观层面也认为英语学习是可有可无的,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来学习它,在参与英语学习时有混日子的想法,英语学习的实效性不强。再加上目前中职英语教师在开展中职英语教学时,依然承袭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教师是中职英语教学实施的主导力量,中职英语教学活动的实施依然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为主,教师是中职英语教学的核心,学习的自主性不高,学生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教学主体性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对改变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是非常必要的。

二、生本理念的含义分析

夸美纽斯在其教学著作中指出:“在现实的教学实施中,能否探寻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再是枯燥的,教师的教学活动充满吸引力,教师教学活动的实施变得越来越少,学生学习的活动变得越来越多,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开展再也没有厌倦感,相反,学习成为一种需要,这样的教学一定是高效的教学。”这些话道出了生本思想的内在含义,高效教学活动的开展一定是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作为教学活动实施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教学的实施要关注学生的感受,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实施的根本基点,这种教学理念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意愿,教学活动的实施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展开,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这种教学理念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角色,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实施的组织者,同时也是教学活动实施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实施的核心,教学活动的开展要让学生由被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转变为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总之,生本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教学实施的方向。

三、生本理念下中职英语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1.在课堂导入环节落实生本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中职英语教师对于课堂导入的环节设计缺乏应有的重视,在课堂导入时往往是一带而过,教师认为导入环节只是教学的开始,无关紧要,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精力进行设计,课堂导入的好坏不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发挥,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开展得不好对教学实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些枯燥乏味的课堂导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难以调动起来。因此,要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精心设计一些充满吸引力的课堂教学导入活动,通过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中职英语教学的高效实施。例如,在教授Unit One的Warming up时,在教材中可以看到一些欧美国家建筑的图片,这些图片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有关这些图片的英文单词,教师要以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作为开课的内容,原有的导课内容是教师让学生听这些图片的单词,然后根据所听的内容连接相应的图片,这些图片的单词都是比较长的,比较晦涩枯燥,这种枯燥的开课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会觉得索然无味,这样的开课没有以学生的需求为本,开课的实效性不强。因此,教师要想使这部分开课内容更具吸引力,就应该创新开课的方式,精心设计导入的环节。可以在开课时让学生画这些国家的国旗,让学生收集这些国家的资料,教师要引导学生描述这些国家的特点,但是就是不说出这些国家的名字,只是以出示这些国家的国旗来代替,通过国旗的展示让学生迅速找到相应的国家,这样的教学导入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充分显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2.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凸显生本理念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对促进生本教学理念的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中职英语教师秉承着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都是围绕怎样提升学生的成绩而展开的,没有以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学设计的目标,这样的教学设计对于学生是缺乏吸引力的,教学设计的落实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要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凸显生本教学理念就要求教师对以往的教学设计进行深入优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根据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通过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以此促进中职英语教学的更好实施。例如,在开展基础模块 Unit One Listening and Speaking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对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巧妙的优化设计,如果只是运用传统的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会觉得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而教师通过优化不同的教学环节则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或不同的学习小组,在不同的学习小组间针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组织竞赛活动,在竞赛活动开展过程中,小组的分工各不相同,有的小组负责提出创新性的问题,而有的小组则负责解答这些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需要作为设计出发点的,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充分凸显了生本教学的理念。

3.以合作探究的有效开展落实生本理念

在传统的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很少出于学生的需要而让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学生都是进行单打独斗式的学习,学习的效率比较低,难以实现有效的合作,这样的教学对生本教学理念的落实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要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促进生本教学理念的有效落实。例如,在教学Unit One 这部分阅读教学内容时,教师先出示相关的视频,并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合作探究问题,这些视频与问题的出现,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合作和探究活动的开展,以此促进生本教学理念的更好落实。

研究生本理念下中职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问题对促进中职英语教学的更好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的中职英语教学中生本理念的落实并不理想,因此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法制 教育 意义 方法

引言

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保障他们健康成长是要害的一环。所以,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不仅可以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针对当前教育实际,中小学生必须重视法制教育,让学生从小学好法律,掌握法律知识。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学习的重要场所,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应该而且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让中小学生从小学习法律,掌握好法律知识很有必要,通过教育使学生知道法律规定那些行为是对的,那些行为是错的,对学生的行为能起到“医治”和预防的作用。学生懂法后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法律的约束,在平时就能做到遵纪守法。所以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是预防犯罪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面对当前部分中小学生法律和纪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的现状,进一步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浅谈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的价值。

1.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的方式

学校的法制教育要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制意识,促进他们遵纪守法,提高整体素质。针对当前教育实际,中小学校必须重视法制教育,让学生从小学好法律,掌握法律知识。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学习的重要场所,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应该而且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让中小学生从小学习法律,掌握好法律知识很有必要,通过教育使学生知道法律规定那些行为是对的,那些行为是错的,对学生的行为能起到“医治”和预防的作用。学生懂法后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法律的约束,在平时就能做到遵纪守法。所以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是预防犯罪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2.在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的方法

面对当前部分中小学生法律和纪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的现状,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抓好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目前学校法制教育还是一个薄弱环节,缺乏经验。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学校要结合实际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地教育。学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开展工作:

①开设法制教育课。每周开设一节法制教育课,做到有教学教材,有专职教师,或从当地公检法机关聘请干警担任老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保证学生学好法律知识,在平时并对他们进行法律知识测验。

②进行法制教育主题讲座。学校可请法制专家或学校法制教师主讲①,根据本校学生实际给学生进行主题讲座,尼木县中学聘请了尼木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担任尼木县中学的法制副校长,并且将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作为固定的法制课,有目的地对全体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③法制知识宣传教育。可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在语文、常识、思想品德等课中针对学生实际渗透一些法律教育内容,文道结合,细水长流,滋润学生,引导他们增强法制观念。

④组织学生开展关法制问题的主题班会。启发学生热烈讨论,提高法制意识。

⑤开展法律实践活动。采取模拟法庭、重点案例剖析、以案说法、情景模拟等显而易懂、生动有趣的形式,激发未成年人学习法律知识的爱好,尼木县中学法制副校长,组织学生到尼木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参加旁听,切实提高了学习法律知识的实效。

(2)争取家庭和社会的配合搞好法制教育。法制教育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家庭和社会良好的育人环境为搞好法制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①家长不但要学习法制知识,在家庭中自己的言行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孩子面前不要有不文明、不道德的言行。更不要在家里传播黄色或不健康内容。②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提高整体素质,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还需要社会的配合,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

(3)开展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组织建设。①成立法制教育办公室或成立法制教育领导小组②。目前有好多学校已对小学生开展法制教育,但还没有建立健全的组织。在法制教育工作中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在管理上不够规范,教育效果不好。②学校可以挑选思想品德好和热心这项工作的教师来担任法制教育工作,对他们进行重点培训,以达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积极地学习与探索研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知识和教育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在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的价值

中小学生的违法犯罪往往是从不遵守道德规范开始的,他们刚刚踏上人生的成长之路,心理状态脆弱,易受诱惑,喜欢模仿,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道德和理智相对模糊,易受外界的影响。纵观在所有中小学生罪犯中,部分罪犯就是从小养成了犯“小”罪的习惯,不听老师和家长的劝告,任性妄为地做些违反学校纪律或小偷小摸的犯罪行为,久而久之,便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应该是一项长期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平时教育中加以重视,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化、细化道德法制教育。“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让我们携手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构筑起一片纯净的法制天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法》

篇10

关键词:复习 教学 初中英语 中考

中考是一种既具有水平测试功能又具有选拔的考试,同时也是一种强化基础、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试。英语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培养语言技能、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发展智力和培养优秀品质的主渠道,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也就是说,学生复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和对教材的把握。教师上好复习课,可以帮助学生对初中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缺补漏,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中考英语复习的效率。

一、正确分析学生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策略

中学英语无论是在课程标准里面对时间的安排,或者是在总分数中的比重,对学生来说都有很高的要求。可是在我们教学中,尤其是农村的英语教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1.学生一般只在英语课堂上学习英语,课堂之外几乎不会学习或者接触英语,面对英语学习中的困难他们不能及时解决,日积月累,他们的英语成绩就会变差,成为学习没有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2.智力因素或外在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学生学习的快慢,掌握知识的能力不一样,从而拉开了彼此的差距。

3.学生的复习时间不长,复习任务重,要在短短的两三个月内完成初中三年所学习的知识极其困难。所以在复习英语的时候一定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有计划、有安排地去复习,制定一套复习策略,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二、注重记忆,讲究方法

1.背诵、抽查相结合,做好词汇复习。初中三年学习的词汇较多,如何帮助学生记忆浩如烟海的初中词汇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分课文、分单元、分册然后再汇总的分总方法进行复习。例如,在复习九年级上册的“Teenage Problems”这个单元的词汇后,教师就可以出题来抽查学生的词汇掌握情况:“We could not win the match without their___(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无法赢得这场比赛)。”

2.灵活复习,梳理知识点。对于知识点的复习,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以梳理为主导的灵活复习教学方法。在进行梳理的过程中要依据不同知识点的特点灵活采用教学手段和完善复习方法。例如,对“名词及其复数”这部分的内容进行复习时,就可以这样进行梳理:(1)一般在复数名词后加s,如cat―cats;(2)以s、x、ch、sh结尾的名词后加es,如watch-watches;(3)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名词,变y为i加es,如country-countries;(4)以o结尾的名词,后面加es,初中阶段只有potato(土豆)和tomato(西红柿);(5)以f、fe结尾的名词,变f、fe为v再加es,如knife―knives。

三、拿准教学的“度”

1.把握好基本点。学生必须了解冠词的基本用法:泛指和特指。如:

(1)_____Greens are preparing for the coming Thanksgiving Day.

A./ B.A C.An D.The

(2)I am upset these days,I have _____ problem,and I do not know how to deal with it.

很明显,第(2)题是泛指,第(1)题“the+姓的复数”则表示“一家人”,“the+adj.”表“一类人”则是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应要求学生理解并运用。

2.抓住易混点。不规则名词的复数形式是中考题中考查的内容之一。这些不规则名词的复数形式,如man-men、child-children、sheep-sheep、deer-deer等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以练习或语言交际形式反复重现的内容,直到学生运用自如。

多音节、不规则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等级是中考题中考查的又一个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训练学生观察形容词、副词的区别,形容词、副词比较等级的标志性词。一般来说,形容词修饰名词作定语、表语和补语,而副词则修饰动词、形容词作状语。

对于不规则形容词、副词要求学生掌握“两好,两坏,两多,一少,一远,一老”,即:“good(well)better,best;bad,worse,worst;more,most;little,less,least;far,farcher(further),farthest(furthest)”。

3.突破难点。现在完成时态是教学中最难完成的任务,弄清楚该时态的两种含义是前提:一是“表示过去发生的对现在有影响的动作”;二是“表示过去某时间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动作”。一般来说,如果有明显的标志性、提示性副词如just、already、never、ever yet等出现时,应考虑使用现在完成时,而句子中有具体过去时间则通常用过去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