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范文
时间:2024-01-26 17:28: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小学德育的重要性
在人们的思维观念里,常常认为只有中学期间和大学期间的德育教育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却忽视了小学教育作为初级阶段启蒙教育所有的影响效力,认为小学的德育教育不重要,可有可无。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养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的开端不是从中学教育或者大学教育开始的,而是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就已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当然无可否认:青年时期的确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小学时期的孩子们处于启蒙教育阶段,可塑性强只要正确地引导,就能促进小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变得更加优秀。反之,如果在德育的某一环节上出现偏差,则将使小学生向不良的方向发展,就成了大家眼中的“坏孩子”。所以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少年时代良好道德观念的树立,正是为中学和大学时期的德育教育,为青年时代人们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打基础、做铺垫,因此,小学、中学和大学中的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要求决不能截然分开,忽视和放松小学德育教育是不正确的、有害的。
二、德育教育的内涵
德育教育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既包括政治教育和思想观点教育的开展,还包括道德品质的引导性教育。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包括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树立远大志向等。思想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对一切事物的正确的基本思想观点,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其他一些观点。道德品质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不是相互独立相互隔绝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辅助的联系在一起,只有综合开展着三方面内容,才能真正实现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目标,才能为中学和大学时期的德育教育以及青年时代时期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三、开展德育教育方法
首先,老师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事实讲道理。小学生处于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对于认知世界更多是采用模仿的方式,因此老师在平时的德育教育中要懂得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明辨是非,不能带有主观偏见,不溺爱学生,制止错误的言行,肯定正确的言行,爱憎分明,为孩子们树立一个良好得学习榜样。在引导孩子正确思想行为、或者纠正错误思想行为的过程中,要注重用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和惩罚。
其次,注重“言行合一”,通过实践活动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目前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热爱劳动,便也不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为了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观念,养成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好品质,应该适当的让学生亲身实践,参与一些劳动活动,比如打扫教室卫生、学校卫生等活动。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就会发现身边有不讲卫生、不热爱劳动的人的存在,也能体会到不讲卫生、不热爱劳动的确是一种坏的生活习惯和不好的思想意识,使他们从内心产生抵制这种不良习惯的意识,进而使他们树立热爱劳动讲卫生的意识和观念。
再次,通过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为了活跃校园文化推动学生德育教育,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德育教育活动。可以通过这些主题活动,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主题教育活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每三个月确定―个教育专题。这主题教育。既要要主题突出,又要紧密相连,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德育。=是每个月行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在讨论、主体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品质。三是充分利用重大节日来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深入了懈重大节日来的同时得到相应的教育。四是可以开展先进个人、优秀小组、文明班评比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索质。
最后,创设良好环境,潜移默化培养。环境影响对学生品德成长有重要陶冶作用。一般情况下,良好的环境总足陶冶人的良好品德.不良的环境则形成人的不良思想行为。今天,我们更应自觉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以保证学生晶德健康成长。首先,学校要创设一个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小学生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美观清洁的校园、朴实庄重的校舍、明亮整洁的教室。有秩序.有节奏的教学活动和作息安排.良好的校风和班风等.不仅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产生奋发向上的最佳心理状态.起到心旷神怡的作用,还会使学生产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思想受到启迪,产生美好理想和实现理想的巨大力量。因此.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
篇2
小学生道德教育德育工作德育渗透道德价值观教育在当前社会遇到了更多的挑战,虽然我们在学校都会专门开始德育课程,不过千万不要以为德育就只是德育老师的工作,实际上道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任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德育要自然渗透进去,让学生在无声无息之中感受到德育工作的滋养,不知不觉间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长为一名对社会有益的人。小学,是我国义务教育的起点,是塑造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的基础,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德育工作能否有效进行,关系到以后德育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要从思想上将这项工作重视起来,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德育渗透工作。
一、当前小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严峻
与以往相比较,当前的小学生德育工作的确面临更多的挑战。首先就是价值观多元并存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不仅包括宏观环境,也包括家庭这样的微观环境,这些环境的存在都给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多复杂的情况。需要教育工作者理清这些情况,保持清晰的思路来开展教育工作。
另外,就是孩子从小在家庭中所受的教育影响。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很多家庭中孩子数量为一,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导致行为规范培养极度缺乏,很多小孩子就是一种完全本我的状态走入了小学,带着这种自由无拘无束的本我特点与周围的环境和人相处,这本身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更加繁重的任务。而且,很多的家长过分疼爱自己的孩子,当在学校与其他孩子发生矛盾了以后,非常容易出现对自己孩子单方面袒护的情况,给教师的教育工作带来更多的阻力。因此,没有家长的配合,小学的德育工作更是举步维艰。
二、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自然渗透道德教育
任何一门学科的老师都有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而且从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能知道,单凭德育课老师来进行道德教育明显是不够的。就算在德育课上收获了再多的真理,明白了再多的道理,也抵不过其他学科教师一个失德的行为给小学生带来的影响大。因此,作为教师要加强自我约束,用师德规范来要求自己,给学生们做好榜样。作为班主任,更是首当其冲责无旁贷,首先要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心的接受老师的教育,而不会产生反感。这都是非常必要的,做的好会对整个学校的德育工作起到促进的作用,否则就只能是抵消的作用了。因此,从这一点看来,学校德育管理部门也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对师德方面有问题的教师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合格以后再上岗,避免对学生造成负面的恶劣影响。
三、通过传统国学教育开展道德教育
在我国经典传统国学中,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学校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对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国学来说,在小学生中开展这样的教育是否有难度,怎样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教育呢?这些情况在很多学校都得到了完美的回答。首先,虽然传统国学中用词较为精炼,但是实践证明在反复诵读中,小学生自然习得了很多礼仪,当然,国学诵读可以成为语文课的一部分,教师也要在组织学习国学的过程中,给学生适当的解释,这样就更方便他们对内容的理解。当然,单纯的诵读还是不够的,还要教师积极正面的引导,教师用言传身教来让小学生们自觉去习得这些规范礼仪。最好把家长也组织起来,让家长参与到国学的诵读和学习中来,跟孩子们一起学习国学,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国学学习氛围,慢慢地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
四、在游戏玩耍中进行道德教育
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情況,如果进行严肃的德育教育,不仅难以让小学生们接受,而且还会产生不理想的效果。所以,将德育寓于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教育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对德育产生兴趣,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这些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们的反应,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对现象的看法,从大家的争论中引出正确的观念,教师要进行正面的引导。
总之,面对当前道德滑坡的大背景,小学的道德教育工作必须加强,而且要科学的加强,要根据当前环境的变化,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创新。不能只是空谈规范,而是要从思想和行为上真正让小学生知道是非黑白,让他们知道如何去分辨正确错误。德育工作要自然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让小学生从内在加强约束,自觉用健康的道德价值观来要求自己,做一个诚实友善,心中有爱的小学生。小学的德育工作是一个重要起点,有了这个基础孩子们才能有更加充足的营养去面对将来更加复杂的环境,才能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向死而生;高等医学院校;生死教育
《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说“当代教育否定死亡,认为死亡就是毁灭和失掉一切,换句话说,大多数人不是否定死亡就是恐惧死亡,连提到死亡都是一种忌讳,甚至相信一谈到死亡就会招来不幸”。对死亡的刻意回避使人有意无意地将死亡搁置意识深处,缺乏直面死亡的勇气和正视死亡的理性自觉,当死亡来临,于是(1)否认;(2)愤怒;(3)讨价还价;(4)消沉抑郁;(5)接受(几乎没有情绪感情可言),这是美国医学家伊丽莎白·库布斯·罗斯对于末期患者精神状态的临床发现,显而易见,负面情绪较多,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尊严都难以实现。因此,在全民范围内开展生死教育,尤其是在医学院校开展生死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医学院校开展生死教育的必要性
(一)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决定
《西氏内科学》对医学的定义是“医学是一门需要博学的人道职业。”医学作为一门认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应用学科,无疑具有自然科学性质(需要博学),但它同时具有人文科学性质(人道职业)。首先、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医史学家西格里斯说“当我说,与其说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社会科学的时候,我曾经不止一次地使一些听众感到震惊。医学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其次,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服务的对象也是人,无论是单个的人还是具体的人群,都是一定社会的人或人群,都具有不可分割的社会性。因而,医生在实施医疗行为时不仅要了解健康与疾病问题,更要了解病人,了解社会。
(二)医学教育的最低要求
2001年11月正式出台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包括7项宏观领域,其中除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3项外,其余4项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沟通技能;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都完全归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即使是临床技能和群体健康与卫生信息管理学科内容,也带有强烈的非传统医学色彩。作为培养医学生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死亡观的生死教育理应成为医学人文教育的题中之义。
(三) 医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工作无时无刻都在跟人的生命打交道,要求从业者不仅具有深厚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具有良好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人道主义精神,正如王一方老师所说“我们这一代医学家大概不能只是技术前沿的狐狸(智者),而应该成为背负人类生命质量提升、创造社会福祉的大象(圣徒)”。在医学院校开展并加强生死教育,有助于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本质,从而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挽救生命,惠及社会。
(四) 医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众所周知,医学生的课业负担非常重。面对学习、专业、就业、经济和情感等诸多问题,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当代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尽如人意,相当数量的在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不健康极其容易导致学生走向极端,如自杀或伤害他人等。据调查,大学生自杀率是同龄人的2~4倍,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医学生的职业特点是面向一个因疾痛或多或少有些心理不太健康的特殊群体,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着医学生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医患关系,甚至能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二、医学院校开展生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生死教育理论教学的开展
1、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平台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生死教育,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生命教育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方式。其次,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找准结合点和突破口对学生进行生死教育。(1)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道德部分结合人生观、价值观内容开展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教育;法律部分则结合民事主体的生命健康权讨论“病患的医疗权、临终病患的死亡权”等问题。(2)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结合百年屈辱岁月以及日本对中国人民生命的野蛮杀戮和生命尊严的肆意践踏,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尊严(3)在《原理概论》课中,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总是和它的必然结果,即始终作为种子存在于生命中的死亡联系起来考虑的”,结合对立统一规律讲述的死亡观,使学生认识死亡的本质,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培养理性对待死亡的态度;(4)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结合和谐社会建设讲述个体生命的存在以及生命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
2、充分利用选修课教学资源
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充分开发利用选修课教学资源也不失为明智之举。在选修课《西方医学哲学简史》课中,尝试将西方死亡哲学作为贯穿其中的主线之一。从“苏格拉底之死”引出死亡问题,并结合上古时期中外的神话或寓言故事中讨论死亡的特性,如“斯芬克斯之谜”寓意死亡的必然性、不可避免性,而我国的“精卫填海”则寓意死亡的偶然性、不确定性;从“苏格拉底之死得最美”说起,引导学生认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同时,“苏格拉底之死”也是一种自愿的被动安乐死,结合案例讲述安乐死的含义与历史、类型与现状;结合基督教哲学介绍基督教、佛教等不同宗教的死亡观,开阔学生关于生命与死亡的视野,使学生获得对死亡的超验性理解;结合近代哲学内容比较唯理论派与经验论派对于不死信仰的理性证明与理性否定,引导学生认识近代哲学把人的存在和生存置于首位,因而漠视死亡,全力追求今世生活的人生态度。这样就向学生展示了西方死亡哲学的历史演进:(1)古希腊罗马死亡哲学——死亡的诧异;(2)中世纪死亡哲学——死亡的渴望;(3)近代西方死亡哲学——死亡的漠视;(4)现代西方死亡哲学——死亡的直面。
3、整合其它人文课程
鉴于目前医学生学习科目多,学习负担重,而且生死教育特别是生命教育的内容与部分医学学科重合,所以整合其它人文课程,在合适的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死教育就成为不错的选择。例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突出“大学生与自杀”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来自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理性认识自杀现象并避免轻生行为的发生。在《医学伦理学》课程中,重点探讨终末期病人处置、器官移植、安乐死等有关死亡的伦理问题,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
此外,其它学校或国外的网络教学资源如“网易公开课”耶鲁大学的《哲学死亡》课程视频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当然,我们更希望能做成一门“生命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进课堂,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积极准备之中。
(二)生死教育实践教学的开展
生死教育如果仅仅是纯粹理论教学,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地位,那么生死教育就很难触及学生的灵魂,其“使人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人人都不可回避的生死问题,首先是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死,同时也认识和对待他人的生死”的主旨也难以达到。因此,我们在摸索开展生死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1、经典选读汇报课
结合我部开展的读书征文活动,推荐经典文学作品选读,并分组进行汇报。
2、榜样学习课
收集身边或名人身患疾病依然追求人生价值,珍爱生命、坦然面对死亡的案例交流学习,名人名言作为课前的“新闻播报”环节进行,向已经死了的人学习死,“学会了死,你才算懂得了活” 。
3、模拟死亡课
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人生观部分,在大一大二开展了“大学生生死观现状”的问卷调查、撰写“我的墓志铭”、“立遗嘱”等活动。不少同学都表达了对未竟事情的惋惜之情,纷纷表示要珍惜活着的时间,力争做最好的自己。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认为“死亡是此在(人)的最本己的可能性” ,将此在(人)定义为“向死的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即是“向死的存在”,因此,生命的每一时刻都是走向死亡的时刻。向死而生,“只有正确地看待人必有一死,我们才能在当下自由地活着”[12],只有当我们真正参透了“最平凡单纯”的日常生活所涵盖的“最恐怖可怕”的“向死的存在”这一事实,也即海德格尔的“先行到死”,我们才可能在“最平凡单纯”的日子里直面自己的死亡和自我生命的有限性,找寻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并借此建立自己的人生信念和生死态度,从而积极筹划和完善人生。
参考文献
[1] 索甲仁波切.生死书[M].郑振煌,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7.
[2] 傅伟勋.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尊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2.
[3] 王一方.医学人文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4] 唐建武.医学学科的人文内核[J].医学与哲学,2003,24(3):9-10.
[5] 王地.我国大学生自杀原因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9(11):82-85.
[6]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71.
[7] 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6-17.
[8] 杜治政,许志伟.医学伦理学辞典[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414.
[9] 李书崇.死亡简史[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280.
[10] 海德格尔著.陈嘉映译.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315.
[11] 林恩·德斯佩尔德,艾伯特·斯特里克兰著.夏侯炳,陈瑾译.最后的舞蹈·关于死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76.
篇4
一、了解高中女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情况
对于高中女生来说,她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变化,在身体方面,女生进入到了青春期,她们的身体发育导致身体各部分的能力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如动作协调能力暂时下降、力量不足、动作缓慢等。在心理方面,女生比较内向、敏感,怕累、怕脏,害怕别人的嘲笑。由于女生处于针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在进行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深入了解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变化,根据她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让她们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二、加强女生的体育学习意识,提高锻炼积极性
高中女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她们的心理情况和身体素质不同,对体育的兴趣也不同。大部分女生对体育学习不感兴趣,她们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因此,在体育课堂上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锻炼,还有的女生经常找借口不参加体育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对女生进行耐心的引导,让他们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素质的促进作用,能更好地让他们进行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体育^念,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在设计体育锻炼的内容时,教师要根据男生和女生身体素质的差异,给女生设计一些趣味性强、强度不大的体育锻炼任务,让她们以快乐的心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促进体育课堂的高效进行。
三、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女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女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教学中融入创新观念和创新元素,让女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不断提升她们的体育综合素质,实现高效的教学效率。
1.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女生进行锻炼的兴趣。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给学生展示奥运会上的体操比赛、游泳比赛、跳水比赛等视频资料。在观看过程中,能激发女生爱美的心理,让他们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把一些较难的体育动作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掌握体育项目的正确动作。在多媒体的直观教学中,丰富了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大大提高了女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体育运动,通过积极的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女生的学习效率。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合作过程中进行体育动作的探究。在体育教学中,高中女生由于心理的发展,他们不愿意单独进行体育动作的锻炼和展示。根据她们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女生进行小组合作锻炼,在小组中探究正确的体育动作,并分析体育动作的技巧。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中完成了体育动作的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3.结合韵律操进行教学,激发女生的锻炼热情。高中时期的女生的身体柔韧性和韵律感较强, 在体育教学中穿插韵律操进行教学,能激发女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锻炼中。在跳韵律操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跳。在师生的互动中,拉近了师生关系,让学生以教师作为榜样,积极主动地探究体育动作,并努力完成教师布置的锻炼任务。
篇5
1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优化体育教学结构
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初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身心发展状况以及实际学习水平,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生本教育时,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选择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的具体发展上。
所以,教师在体育生本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考虑让学生如何学、学什么,更应当考虑这种学习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时刻将学生需求放在教学首位,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爱好,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激起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欲望。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善于从教学教材的理论知识、运动技术、技能的实用性、科学性中挖掘出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的教育因素,注重用生动具体的教学手段说明体育教学三基,以及强身健体同社会发展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体育观。只有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人,才是教育教学改革中所提倡的教学结构。
2 注重课堂自主生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新课程背景下强调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有能力也避让会克服问题,不断发展,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课堂活动的有效生成,进而推进生本教育教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开展与组织有利于促进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宰者,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探究的能力,同时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只有在实践操作活动过程中才能有利于将知识的内化与吸收。例如:教学“中长跑”时,在讲解完有关中长跑的技巧与注意事项后,教师可以组织小组竞赛的体育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感受到体育学习的魅力,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锻炼的热情,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与吸收,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与意志品质,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生本教育就是一种一切为了学生发展需要的体育课堂教学,是教育艺术最高境界。
3 鼓励学生质疑探索,激活学生锻炼热情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一切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展开,教师是课堂中的绝对权威者,不允许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质疑与探索,要求学生绝对的服从与接受,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拓展与兴趣的培养,达不到体育教学的应有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教师只有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质疑与探索,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只有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索的教学活动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活动,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综合素质,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因此,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生本体育,教师必须也应当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探索。让学生主动参与过程中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与乐趣,获得知识经验与基本技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活动项目(足球、篮球、踢毽子),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活动项目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能力,可以适当设置一些具有探究精神的活动项目(立定跳远、三级跳远),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发现与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教学教学效果的优化,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4 注重学生体育锻炼的开放性,打造开放性教学平台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是开放性的。开放性课堂教学包括课堂上的开放和课外开放。在生本教育课堂上,课堂教学注重的不再是教师的封闭控制,而是教学开放性。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针对体育问题开展自由讨论和小组内意见交流,接触到更开放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学生和老师之间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正是生本教育的直接体现。所以,在初中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要紧跟时代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开展课堂教学,创造开放性教学环境,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
篇6
一、创设宽松民主的个性化阅读氛围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他们有着独特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兴趣爱好、有别于他人的思维方式,教师的“统一要求”、“标准答案”往往会扼杀学生的个性。课堂上,我常以“老师喜欢听到不同的回答”、“谁还有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于是,在我的课堂上也常常能听到令人耳目一新的回答。此外,我还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向教材“挑战”,敢于不唯书、不唯师。对于学生的“挑战”,只要他们言之有理,我都能予以肯定。课堂上,我还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言论自由”,放手让学生“我口说我心”,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引导学生“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展开讨论,讨论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更是思维碰撞、迸发智慧火花的过程;鼓励学生“唇枪舌剑”展开辩论,辩论中,他们彼此互相倾听、互相阐述,不断展现自我、张扬个性,不断接纳别人,实现自我超越。此外,对于学生的“插话”、“抢答”,我总能欣然接受,因为“插话”、“抢答”留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更让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了解放。总之,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教师要努力创设这样的氛围。
二、尊重差异,鼓励自主阅读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气质、兴趣爱好、学习基础各不相同,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最擅长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理解和感悟课文。例如,在教学《燕子》这课时,我就尝试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自主阅读。学生们所采用的方法是不同的:有的学生轻声朗读,边读边思考;有的快速默读,边读边旁注;还有的分小组合作学习……尽管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对学生来说却都是行之有效的。
三、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阅读材料
德国美学家姚斯认为:文学作品本身没有生命,是读者的阅读赋予了作品无穷的意义。而阅读的角度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意蕴也不同。因此,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有创意地去阅读。如童话《七只母鸡》的教学: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完之后,教师让学生对七只母鸡各自的做法进行评价,要求各抒己见,不隐藏自己的观点,大家公认讲得好的,教师给予表扬奖励。此时,学生都争相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一只黑母u太粗心大意,桥板坏了竟然看不见,因而落水差点丧命,她应该接受教训。”“第二只母鸡有勇无知,她不会水而盲目跳水,救人动机虽好,但此举无济于事,且容易丧生,是非常危险的。”……大部分学生评价第七只母鸡做得最好,而有个别学生评价第六只母鸡做得最好,因为她先扔下树枝把落水的母鸡拽住,没让大水冲跑,这样才能给会水的鹅、鸭赢得时间跑来救落水的母鸡,否则两只母鸡可能被水冲走淹死了。教师对大部分学生评价“第七只母鸡做得最好”与个别学生评价“第六只母鸡做得最好”这两种不同的意见,都给予尊重,给予鼓励,并对敢于谈不同意见的学生给予特别表扬。
四、倡导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看法
篇7
关键词 幼师 生物教学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0.039
The Necessity for Carrying out Health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Teachers College Biology Teaching
JIANG Ling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Xianyang, Shaanxi 712100)
Abstract In teacher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biology class fully mining the knowledge of health education in biological teaching, carry out biology,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to cultivate students’ healthy attitude to life, and learn to correct health behavior.
Key words kindergarten teachers; biology teaching; health education
1 “K-A-B”模式的健康教育
美国健康教育专家大卫・布尔科曼对健康教育提出了“K-A-B”模式,即“K”指的是知识(Knowledge)指特定健康问题和预防所需的信息、“A”指的是态度(Attitude)指建立在知识之上针对有关健康行为应有的信念、“B”指的是行为(Behavior)指随后的实实在在的健康行为。
在幼师学校,绝大多数学生每天都生活在校园这个相对封闭的地方,学生的健康问题和预防所需要的信息无从知晓,学校没有专门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只能凭借经验、网络等来源获取,况且有的信息具有一定的误导性,所以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健康知识。生物课正是研究生物个体的一门学科,从课本知识中挖掘和学生健康有关的知识,从生理和心理两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通过对学生传授正确的健康知识,以端正她们的健康态度,使她们对健康有个正确的认识,有了想让自身健康的意愿,通过教育,她们改掉了不良的健康习惯,比如说不会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晚上“开夜车”或中午不午休;不会为了多睡一会儿而不吃早餐;不会为了减肥,吃一些对身体有害的减肥药物或是不吃饭,或只吃一些垃圾食品;不会因为自卑而不想学习;不会因为对自身的不了解,而受低俗信息的影响,甚至走向歧途等。
2 以人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注重学生的健康发展
教师不应是传统的控制者,而应该是促进者。以往的生物课程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课堂中教师是主体,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其学习习惯不好,在校的学习压力不大等因素决定了她们往往会被动地学习。生物课作为基础课程,单从课本知识来讲,不符合学生的职业发展,所以课程从知识本位向以人为本的转变,所讲的知识要贴近学生,符合职业特征,是时展的需要,也正是职业学校老师的需要。
幼师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与普通高中教育大相径庭,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没有升学压力,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因此,在校学生的状况为:
2.1 学生来源参差不齐
(1)层次:以初中毕业生为主,也有少数民族(主要是回族)学生,还有一部分是高中毕业生。(2)入学成绩:中考、高考成绩普遍较差,或者根本没有参加中考。(3)入学年龄:多数年龄在16~18岁之间,最小年龄14岁,最大年龄20多岁。(4)户口:农村与城镇之比为3:1。(5)区域:以银川周边的县、市及少数民族集居区为主。(6)经济状况:农村学生的经济条件较差(多为非独生子女)。城镇学生家庭条件相对优越。(7)家庭状况:属单亲家庭的占1/4。
2.2 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1)道德素质:缺乏科学的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感,缺乏礼貌,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2)生活习惯:精神涣散,办事拖拉,好逸恶劳、吸烟、早恋、网瘾。(3)学习习惯:没有时间观念,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4)心理素质:自制力差,敏感、自卑,又往往盲目自大,缺乏韧性和耐力及抗挫折能力。
这些所谓的被升学考试“淘汰”下来的群体,没有任何升学压力,不思进取,只想轻轻松松过考试关,混张毕业文凭,找个工作,便万事大吉。而思进取者,被夹杂于其中,难得享有学习的安宁,其意志力也被考验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了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但是无论如何,她们将来在工作岗位中要面对一个个可爱的祖国的花朵,那么如何在她们成为幼儿教师之前,就把这种健康的理念传授给她们,使她们本身健康,使她们未来从事的工作健康,使她们的工作对象健康。笔者作为生物教师,对学生肩负着教育的重任,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生存的知识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
3 深入挖掘生物教材中的健康教育资源
3.1 生物教材中与健康相关的内容
例如在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时提到水对人体的重要性,细胞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会发生死亡,不同类型人群含水量的不同,所以每天需补充足够的水分。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告诉学生婴幼儿在缺少钙、铁、锌等时的症状以及预防。例如在《细胞中的糖类和脂类》中讲解什么是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等,指出要合理饮食,多做运动等。例如《通过激素调节》中知识侏儒症、巨人症、甲状腺肿大、甲亢、呆小症、糖尿病、低血糖、女孩、男孩生理期,第二性征的出现,与健康有关的是各种激素调节量的多少会引起一定的疾病,激素水平要平衡,维持健康的身体、女孩月经的形成及其保健等。
3.2 在幼师院校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内容的优势
在幼师院校中,学生存在很多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在幼师院校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内容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2.1生物教材中的饮食健康教育
在幼师院校,学生基本为女生,绝大多数女生为了漂亮,以节食减肥的方式保持体形,或者有些学生会利用中午或下午吃饭的时候去练舞蹈等,长期下去就会导致低血糖,营养不良。所以在讲《糖类和脂质》和《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这两节的时候,我会以她们的饮食健康为主,告诉学生哪些食物是有营养的食物,要多吃。例如很多学生普遍爱吃油炸、烧烤等食品,及火腿肠、腌腊制品等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食品。在讲《细胞的癌变》一节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化学致癌因子,以及如何预防癌症。
3.2.2生物教材中的卫生健康教育
职业学校的学习压力虽然不是很大,但是有些学生在上自习课的时候去做其它的事情,眼看要交作业了,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晚上“开夜车”或中午不午休;还有些学生中午去练琴或练舞;有很多学生晚自习后都不休息,在宿舍里利用手机看电视、电影、小说、聊天等。在讲《细胞能量供应和利用》一节中告诉学生什么是“过劳死”及例子,如年纪轻轻就出现高血压,过度疲劳导致脑出血等等。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中告诉学生一些良好的习惯和不良的习惯是怎样形成的。
3.2.3生物教材中的性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城郊,尤其是幼师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女孩子,她们从小所处的生活环境中,所受的性健康教育很有限,有很多学生上初中时学校连生物课都不开,更不要说生理课了。有的学校在初中阶段生物课开展生理健康教育,虽然是由生物老师来讲解,但是很多老师出于害羞而减少必要的性知识,导致学生因缺乏正确的引导,而造成身心伤害。所以,可以在讲《受精作用》时,告诉学生新生命的产生过程,安全期知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瑞语.饮食与健康的标准[J].百科知识,2007(1):13.
[2] 苏太洋,韩秀英.健康新概念的内涵[J].中国健康教育,1998(1):28-29.
[3] 陈显强.在生物教育中渗透健康教育[J].贵州教育,2009(1).
篇8
关键词:生本理念;中职英语;现状;策略
生本教学理念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极具应用价值,它可以有效推进中职英语教学的开展,对促进中职生英语素养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本文以生本理念视域下中职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为视角对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
一、目前中职英语教学的实施状况
应该承认,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中职学校近些年来的招生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招生工作举步维艰,这也导致一些中职学校为了抢占生源,降低了招生的标准,大多数的中职学生都是中考中的落榜生,有的学校为了能够招来更多的学生,竟然取消了入学考试,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上学习成绩比较差,英语的底子比较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缺乏信心,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强,对英语学习缺乏热情;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在主观上也对英语教学缺乏重视,认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主要是为了就业服务的,因而专业课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至于英语学习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不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学生在主观层面也认为英语学习是可有可无的,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来学习它,在参与英语学习时有混日子的想法,英语学习的实效性不强。再加上目前中职英语教师在开展中职英语教学时,依然承袭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教师是中职英语教学实施的主导力量,中职英语教学活动的实施依然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为主,教师是中职英语教学的核心,学习的自主性不高,学生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教学主体性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对改变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是非常必要的。
二、生本理念的含义分析
夸美纽斯在其教学著作中指出:“在现实的教学实施中,能否探寻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再是枯燥的,教师的教学活动充满吸引力,教师教学活动的实施变得越来越少,学生学习的活动变得越来越多,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开展再也没有厌倦感,相反,学习成为一种需要,这样的教学一定是高效的教学。”这些话道出了生本思想的内在含义,高效教学活动的开展一定是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作为教学活动实施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教学的实施要关注学生的感受,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实施的根本基点,这种教学理念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意愿,教学活动的实施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展开,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这种教学理念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角色,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实施的组织者,同时也是教学活动实施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实施的核心,教学活动的开展要让学生由被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转变为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总之,生本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教学实施的方向。
三、生本理念下中职英语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1.在课堂导入环节落实生本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中职英语教师对于课堂导入的环节设计缺乏应有的重视,在课堂导入时往往是一带而过,教师认为导入环节只是教学的开始,无关紧要,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精力进行设计,课堂导入的好坏不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发挥,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开展得不好对教学实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些枯燥乏味的课堂导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难以调动起来。因此,要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精心设计一些充满吸引力的课堂教学导入活动,通过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中职英语教学的高效实施。例如,在教授Unit One的Warming up时,在教材中可以看到一些欧美国家建筑的图片,这些图片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有关这些图片的英文单词,教师要以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作为开课的内容,原有的导课内容是教师让学生听这些图片的单词,然后根据所听的内容连接相应的图片,这些图片的单词都是比较长的,比较晦涩枯燥,这种枯燥的开课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会觉得索然无味,这样的开课没有以学生的需求为本,开课的实效性不强。因此,教师要想使这部分开课内容更具吸引力,就应该创新开课的方式,精心设计导入的环节。可以在开课时让学生画这些国家的国旗,让学生收集这些国家的资料,教师要引导学生描述这些国家的特点,但是就是不说出这些国家的名字,只是以出示这些国家的国旗来代替,通过国旗的展示让学生迅速找到相应的国家,这样的教学导入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充分显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2.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凸显生本理念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对促进生本教学理念的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中职英语教师秉承着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都是围绕怎样提升学生的成绩而展开的,没有以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学设计的目标,这样的教学设计对于学生是缺乏吸引力的,教学设计的落实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要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凸显生本教学理念就要求教师对以往的教学设计进行深入优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根据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通过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以此促进中职英语教学的更好实施。例如,在开展基础模块 Unit One Listening and Speaking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对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巧妙的优化设计,如果只是运用传统的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会觉得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而教师通过优化不同的教学环节则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或不同的学习小组,在不同的学习小组间针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组织竞赛活动,在竞赛活动开展过程中,小组的分工各不相同,有的小组负责提出创新性的问题,而有的小组则负责解答这些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需要作为设计出发点的,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充分凸显了生本教学的理念。
3.以合作探究的有效开展落实生本理念
在传统的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很少出于学生的需要而让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学生都是进行单打独斗式的学习,学习的效率比较低,难以实现有效的合作,这样的教学对生本教学理念的落实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要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促进生本教学理念的有效落实。例如,在教学Unit One 这部分阅读教学内容时,教师先出示相关的视频,并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合作探究问题,这些视频与问题的出现,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合作和探究活动的开展,以此促进生本教学理念的更好落实。
研究生本理念下中职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问题对促进中职英语教学的更好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的中职英语教学中生本理念的落实并不理想,因此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篇9
2004年9月,广发银行发行了国内第一张大学生信用卡,同行业纷纷跟进,校园信用卡一时间极受大学生们的喜爱,大学生信用卡市场逐渐升温,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场面。校园贷就是以银行通过向大学生发放大学生信用卡提供信贷的形式出现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大银行之间开始非理性地盲目竞争,高逾期率、高坏账率、高注销率和高睡眠率这些乱象也接踵而来,各大银行开始收不回借款,这种表面繁华的市场背后所隐藏的危机逐渐显露出来。2009 年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直接导致各大银行提高发放门槛甚至叫停对校园信用卡的发放,最终导致校园信用卡退出了大学生市场舞台,校园贷进入了沉眠期。
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以及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再次刺激了人们的网络购物欲望,网络购物的市场吸引了一些电商企业、消费金融公司和P2P 平台等进入到消费贷款领域。我国在校大学生接近3000 万人,消费需求十分旺盛,市场规模预计可超4000 亿元,并拥有高速增长的潜力。显然这块被各大银行“摒弃”的校园信用贷款市场必将成为各大金融贷款新成员的进军之地。2014 年以来,校园贷以更加吸引大学生的形式在高校校园内为大学生提供分期与借贷服务,由此促进了校园信贷的迅猛发展。
2、 校园贷将对象锁定为大学生的原因分析
2.1 大学生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如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大学生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也逐渐增多,“校园贷”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在大学生群体中“亮相”,以其诱人的条件欺骗大学生借贷,致使部分大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盲目参与其中,甚至不考虑后果的严重性,学生在面对新事物时的不理智为“校园贷”在高校校园内不断蔓延提供了可乘之机。
2.2 大学生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存在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阶层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在校学生的年龄和阅历有限,攀比心理较重,常常会购买一些自己无力支付的高档消费品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校园借贷平台轻易将钱借给学生,帮助他们暂时的周转资金,无形中助长了大学生的攀比心理和消费欲望,出现了严重的超前消费、奢侈消费现象,有的甚至远远超出了个人甚至家庭的承受能力,身负“巨额债务”,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恶性循环。
2.3 大学生暂无收入来源的实际状况。
从现状来看,大多数大学生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尚未实现经济独立。不论是大学的学费、生活费以及在校的其他费用依然由父母承担。但是,很多大学生并不满足于此。他们渴望寻找到一种“既可靠又稳定”的经济来源,以便于满足他们额外的需求,增加自身的优越感,而校园贷款就是他们选择的方式之一。
2.4 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并未认识到校园贷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校园贷”的迅速崛起导致一些“乱象”随之出现。众多校园借贷平台将目光瞄准了法律意识淡薄的大学生群体,埋下了诸多隐患。“校园贷”平台缺乏监管,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缺陷和风险漏洞,甚至一些借贷平台还存在着严重的违法行为。不少“校园贷”平台为了争取大学生市场,不惜进行虚假宣传,直接刺激了大学生非理性借贷和不合理消费。现阶段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尚未成熟,他们无法认识到“校园贷”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上当受骗,深陷“校园贷”的泥潭。
2.5 家庭及学校教育的缺失。
“校园贷”在各高校校园中屡见不鲜,但学生家长们却少有耳闻。家长的不知情使其无法直接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思想引导,导致学生不计后果地盲目追求“校园贷”。与此同时,“校园贷”的肆意泛滥也是学校教育的一大缺失,高校理应从新生入学之日起向大学生普及树立正确消费观念、抵制不良校园贷款等方面的思想教育,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金融常识与法律知识,引导大学生理性的辨别贷款消费类型,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基于以上原因,校园贷通过金融平台进行校内推广、宣传造势,贷款人鼓励大学生通过借款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在其推行过程中抓住了学生的消费心理,甚至放宽了对借款人的主体资格的限定,并且通过予以大学生借贷的诸多优惠活动来吸引大学生的眼球、迎合大学生的消费需求。
3、 校园贷的危害及案例解析
3.1 大学生网贷平台门槛低。
对借款人资质审查不严格或者根本就不需要相关资质的审核,很多借贷平台的审核和风控几乎如同虚设。对于有强烈消费意愿但尚未经济独立的大学生来说,仅凭一张身份证和学生证就能在校园借贷平台在线办理借款,既方便又快捷。此外,各校园贷平台之间对同一借贷人的借款信息没有实现数据共享,同一借款人可以在多家平台借款,这便导致了大学生盲目贷款、过度贷款,进而出现了消费过度等不良现象,以至于最终无力清偿债务。
3.2 极大多数的高校学生没有固定的收入,日常的生活花销均由父母承担。
如若学生在校时存在严重的攀比心理以及生活恶习,那么父母每月所提供的费用肯定不足以满足他们的真正需求。因此,这类学生可能会将目光转向“诱人”的校园贷款,一旦其无法按时还贷,最终还是应由学生的家长承担相应的责任。可想而知,这对于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无疑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3.3 当大学生贷款过度,无力清偿债务时,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碍于面子的大学生,可能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躲避债务。
有的学生会选择赌博或者寻找其他借贷平台进行“二次借贷”,有的则会选择偷窃他人财物等违法犯罪行为,更有甚者会选择以自残、自杀等方式来逃避债务。总而言之,“校园贷”引发的悲剧比比皆是,不论是以上哪种逃避方式,都严重威胁着高校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 廉洁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027-02
高校承担开展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任务,肩负优化教书育人环境,培养德才兼备合格人才的重要使命。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高职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对高职学生开展廉洁教育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廉洁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廉洁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开展学生廉洁教育重视不够。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改革时基本围绕培养能够“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来进行。近年来,大多数高职院校发展的精力放在学校规模扩张和办学条件改善方面,以及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在党风廉政教育方面更多的是针对教职工党员干部的教育,较少涉及学生群体,对开展学生廉洁教育重视不够。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使学校开展学生廉洁教育难度增大。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特点是高考分数较低,文化基础较薄弱。在学习方面,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学习意识不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比较大,容易出现厌学情绪;在思想方面,高职院校学生较缺乏对未来发展道路的清晰规划,大多着眼于自身技能方面,对廉洁教育认识不够;在行动方面,高职院校学生自律性比较差。以上这些特点使得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廉洁教育的难度增大。
(三)对如何有效开展学生廉洁教育的研究不够,未形成长效机制。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廉洁教育势在必行,但是目前对如何有效开展学生廉洁教育的研究不够。要有效开展学生廉洁教育研究,应从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一些普遍现象入手。由于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腐败现象在一些校园中出现,如学生干部竞选时拉选票、挪用班费会费;出现“学术腐败”,如论文抄袭作假;部分学生获得奖助学金后购买高档商品;部分学生中出现扭曲价值观等现象。在研究如何有效开展学生廉洁教育时,应重点分析学生的特点,找准教育重点,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形成制度长期贯彻执行。
二、对策
廉洁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应有内容,廉政文化是大学文明的基本体现,与高等教育目标相一致。培养一大批思想素质高、作风正派、专业技能扎实的合格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可采取以下策略开展学生廉洁教育。
(一)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开展学生廉洁教育。主要的实施思路可从重视―融合―实施―反馈四个方面去完成。重视,就是从学校领导层面到专业系(二级学院)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开展学生廉洁教育是高校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基础工程。应按照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将学生廉洁教育纳入学校统一工作规划中;融合,就是要与一直贯彻开展的校风学风班风教育、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党员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并针对普通学生、学生干部、学生党员采用不同的教育侧重点;实施,就是要通过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建立和完善学生廉洁教育的长效机制,针对不同阶段的时代背景和要求,利用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等载体积极推进学生廉洁教育实效、系统和规范地开展;反馈,即对学生廉洁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是否开展学生廉洁教育纳入学校和专业系(二级学院)党风廉政建设任务书中并进行短期和中长期的分析和评判,不断创新教育实践的新途径和新手段。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有效开展学生廉洁教育。高职院校不仅可以通过“两课”对学生进行廉政主题教育,同时还可以将廉洁教育纳入入学教育、安全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中,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一些“不廉政”现象进行分析和教育。同时,还可以利用业余党校、发展对象入党前培训、学生干部培训、社团活动等载体,有效开展廉洁教育。在开展学生廉洁教育的过程中,在对部分学生出现的不良现象加以归纳分析后,应因材施教,找准重点,进行廉洁教育。此外,在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可融入廉洁教育,组织相关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采取课内外案例分析、教师讲、毕业生谈、访用人单位相结合的形式,达到课堂效果和教育效果双目标的实现。
(三)在开展校园主题文化活动中融入学生廉洁教育。各类学生党团组织和社团在开展校园主题文化活动时,应重视融入廉洁教育,特别应注意在诚实守信、正直节俭、清廉守法等方面开展教育。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廉洁教育主题活动月、学生诚信教育活动月、文明修身勤俭节约主题活动等活动,通过整合校园资源,积极打造品牌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活动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主题,比如在廉洁教育主题活动月中开展“廉政从古到今”漫画展、观影活动、名师讲堂、廉政文化图片展等活动。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了“静湖讲堂”这一校园活动品牌,通过校内外名师定期开讲时事、道德、感恩、职业发展等不同主题讲座,为学生廉洁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教育途径;又如,在学生诚信教育活动月中,组织了诚信签名、诚信演讲比赛、诚信征文比赛、感恩回报社会和父母等活动;再如,在文明修身勤俭节约主题活动中,开展我的读书成本计算活动、宿舍文化节约活动、“光盘”行动;开展“节约之星”、“文明之星”、“守信之星”评比活动等。这些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需求、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四)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积极营造学生廉洁教育的良好氛围。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当前信息网络发展的新趋势,利用校园网络建立学生廉洁教育专栏或网站,在“两课”、“业余党校”或专门的廉洁教育网站上建设网上课堂,上传一些廉洁教育的真实案例、讲座以及国家机关制度和廉政理论体系知识,提高受教育人群的覆盖面。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班级QQ群、班级飞信群、开设学生党团组织微博等信息平台,努力做好学生廉洁教育宣传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拓宽廉洁教育途径。
(五)建立长效教育机制,确保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施。长效机制是保证学生廉洁教育持续有效开展的重要环节。应通过建立以学校主管领导为主导,整合纪检部门、宣传部门、就业部门、思政教育基础部门、学生工作处、团委、教务处、科研处、专业系(二级学院)、辅导员、班主任等人员参与的教育组织机构,形成合力。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长效机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教育组织机构应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发挥上下联动的作用。此外,还应负责制定学校中长期学生廉洁教育实施方案,制定年度学生廉洁教育工作方案,深入研究学生廉洁教育实施保障的相关制度,比如建立和完善学生道德修养评分考核制度、奖助学金评选使用制度、学生干部管理制度、学生社团党团组织经费管理制度、监督申诉举报制度等,工作开展的成效应纳入相关部门负责人党风廉政考核中,与部门的年度工作考核挂钩。同时,还应重视学生廉洁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针对“两课”、就业指导、业余党校的相关课程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建立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卢迪.试论新形势下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及其管理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3(7)
[2]邓振芳.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3]朱玉珍,秦植林,杨凯,等.高校廉政文化载体实效性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3(3)
[4]唐雪,梁远华.当代大学生廉政教育内涵问题与策略[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3)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2012ZJ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