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面积测量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26 17:28: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面积测量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GPS技术 测绘 应用
中图分类号:P2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b)-0045-01
为了提高我国的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对土地面积进行准确的测绘是其中的关键。在土地面积的测绘技术手段上,经历了钢尺测量方法、经纬仪结合过程测量的方法,以及全站仪的测量方法,现在已经逐步发展到了GPS测量技术阶段。在具体的应用中,GPS具有布点灵活、计算速度快而且精度高等优点,因此在土地面积的测绘工作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1 GPS测量技术简介
GPS卫星导航系统能够为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地区提供准确的定位、测速等,是美国开发的一种全球定位系统。GPS通过测量出测量对象和定位卫星之间的空间距离,然后利用定位系统所携带的各种功能来确定测量对象的具置。GPS测量技术为土地面积测绘带来了新的革命,它能够有效的提高测量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测量人员的工作强度,更加重要的上它能够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保证了测绘工作的质量。GPS测量技术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而且功能多样化,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非常简单。GPS测量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不需要测量点与测量点自己的通视,只下雨测量站的空间保持露天状态就可以,有效的降低了土地面积测绘的成本。
随着GPS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GPS测量仪器不断自动化、数字化水平也越来越高,而且系统的操作也越来越便利,进一步扩展了其应用。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是GPS测量技术到目前为止最为先进的技术,这种技术测量的精度能够达到cm级别,有效的满足了土地面积测绘对误差精度的需要。在土地面积的测绘工作中需要确定土地的界线范围,并且测定界桩的位置,并且对界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进行测量并进行计算。在传统的测量技术中需要对测量的数据进行计算之后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据,而实时动态差分法则可以在测量条件比较恶劣的环境中得到实时的准确的测量精度。通过在土地测绘中应用实时动态差分测量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地测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GPS测量技术能够优化地籍测量的设计,能够对测量设计方案进行系统、全面的优化,从而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且降低其成本。在传统的测量控制网中由于要考虑到其结果的可靠性、以及精度和成本等,GPS测绘技术具有比较复杂的函数和数学模型,能够有效的满足其优化设计的需要。而且通过对GPS控制网进行优化设计,能够进一步的提高GPS测绘技术的精度和效益。
2 GPS测量技术在土地面积测量中的应用
GPS测量技术的出现,使土地面积测绘工作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且随着其在土地面积测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了土地测绘工作中的重要手段。在传统的土地面积测绘中由于需要通视,这种测绘方法不仅增加了测绘的成本,而且也延长了测绘的周期,同时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比较大。在一些地形发展、通视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往往难以保证测绘结果的准确度。
GPS地籍测量首先要对被测区域内进行控制测量,这也是测绘过程中数据采集的基础。GPS地籍控制网点的密度可以按照测量地区的范围和先后顺序,分为基本网和加密网。在城镇界址点密度比较大的地区,为了保证网点的测量精度,应当适当的增大控制点的密度,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在GPS网下再加一级图根导线。GPS网点的各变和常规的网边长变化大而且具有结合灵活的特点,在实际测量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期布设,也可以进行混合布设来满足其密度的需要。在地籍测绘过程中应当遵守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将测量过程分为基本控制测量和地籍测量。基本控制策略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可以通过布设侧边网、三角网以及GPS网等形式。在地籍控制策略的过程中其坐标系统应当尽量选择国家统一的坐标系统,对于条件不满足的地区也可以考虑使用地方坐标系。在GPS测量技术中精度是其作用的指标,它对GPS网络的布置以及测量计划的确定、后期测绘数据的处理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我国的相关地籍测量的要求规定,地籍测量控制点和起算点之间的误差不能够超过 0.05 m。
在进行土地面积的测绘时,地籍测量需要对土地整个区域进行全方位的测量,从而为土地测绘提供有效的实时数据资料。在土地测绘的过程中通过对各个网点的密度和精度的控制,能够确定出土地权属的特征,GPS测量技术可以对测绘过程中的网点密度和精度提供正确的界址点。而GPS测量技术和传统的测绘方法相比,能够一次性的解决土地面积测绘过程中的密度控制,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也更加的灵活方便。
在GPS测量时,所获得的数据还需要通过坐标变换才能被使用。在实际的土地面积测绘中利用GPS测量技术得到的数据是三维坐标数据,在应用的过程一般需要使用二维图像来显示土地的地理信息。具体测量时手持GPS仪器沿着被土地的绕行,然后就可以得到一系列多个坐标点所组成的定位数据,然后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记下相应的二维坐标(x,y),并且然后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标号,其中x表示经度信息、y表示维度信息。将测量到的点的数据依次连接起来就得到一个具有多个顶点的多边形。由于地球本身是一个椭球性,所以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要采取投影的方式将其三维坐标转换为相应的二维坐标形式。在具体的计算时由于投影方法的计算比较困难,可以将地球看作是正球体来简化计算的过程。而且一般的土地面积测量的距离比较小,测量的距离也不大,所以简化的误差对最终结果的影响也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
根据GPS技术所得到的关于土地面积的丰富的数据,可以将地理信息和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建立信息数据库,从而对测量过程中的图像、图形以及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而且还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和存储。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测量数据的无缝连接以及叠加等处理,并且按照要求进行输出,提高了收集数据的准确性和应用的便利性。
3 结语
GPS技术在土地面积的测绘中具有巨大的优势,它减少了传统测量工作中所需要的控制点的数量和测试仪器的搬动次数,减少了测量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这种测绘技术具有工作效率高,测量结果准确等优点,减少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干扰。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信号干扰的问题,因此应当努力解决信号干扰的问题,不断的提高其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崔斌,何忠伟.浅谈GPS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5).
篇2
[关键词]GPS RTK 征地 测量
[中图分类号] P23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0-108-1
1前言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等方面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国家征收或征用。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地方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与各地方政府所做的大量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土地征收或征用工作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工作本身要求十分严谨、细致,又具有繁琐的特点,在征地土地测量中,引入了GPS RTK测量技术后,改变了传统的皮尺丈量模式,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本文将通过项目实践介绍RTK在征地工作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2 GPS RTK原理及实施应用
2.1GPS RTK原理
GPS 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传统RTK的工作原理是将一台接收机置于基准站上,另一台或几台接收机置于载体上,基准站和流动站同时接收同一时间、同一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基准站所获得的观测值与已知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得到GPS差分改正值。然后将这个改正值通过无线电数据链电台及时传递给共视卫星的流动站精化其GPS观测值,从而得到经差分改正后流动站较准确的实时位置。传统RTK根据数据链的通讯模式有电台模式、网络模式。
网络RTK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多基站技术,它在处理上利用了多个参考站的联合数据。该系统不仅仅是GPS产品,而是集internet技术,无线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和GPS定位技术于一身的系统,包括通讯控制中心、固定站和用户部分。
电台模式特点:
(1)作业距离一般为:0~15公里,在山区或城区作业,传播距离会受到影响;
(2)电台信号容易受干扰,所以要远离大功率干扰源;
(3)电台的架设对环境有非常高的要求,一般选在比较空旷的地方,而且基站架设得越高,作业距离越远;
(4)对于电瓶的电量要求较高,出去进行外业之前电瓶一定要充满电或有足够的电量。
2.2实施应用
我们知道在征地工作中,传统的土地面积测量方式是先用皮尺丈量地块的每条边,并画出地块的形状草图,把丈量的每条边的长度标于相应位置,待全部边长度标示完毕后,再进行计算,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地块,不仅丈量困难,而且计算十分繁琐耗时,完成一块土地面积的测量往往需要3人以上同时协调工作。而在采用RTK技术后,地块面积的测量一般只需要一个测量人员,测量员只需按着地块形状打出地块相应的拐点坐标,然后在测量仪器手簿上调出属于该地块的所有坐标,再点击计算按钮,地块的面积即可马上得出,省时又省力。可以断定,随着GPS RTK测量技术的普及,在大面积的征地测量工作中,传统皮尺丈量将成为历史。
进行测量前,首先要设置基准站的各项参数,如卫星高度角、采集间隔、数据链波特率、启动模式等;设置移动站参数,如:水平精度、垂直精度、卫星高度角、观测模式等。
在作业过程中采用过天宝GPS5700基准站和接收机,也采用过华测X91基准站和接收机,两类仪器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但操作步骤略有不同,各有优点,为保证测量精度,我们还要在手簿里进行内业校正,校正点采用作业区域内布设的七个E级控制点,校正精度如下表:
校正完毕,等待移动站锁定卫星进行初始化,固定后就可以进行测量了,测量一块土地面积的方法就是每天测量的第一块地命名为a地块,它的坐标点分别是a1、a2、a3…,第二块地命名为b地块,它的坐标点分别是b1、b2、b3…,依此类推,沿着该块土地的形状打坐标点,把地块形状打出来,然后可以在手簿里选地块相应的坐标点计算面积。
3总结
在征地工作中应用GPS RTK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为测量工作的可靠性和高效率提供了保障,也有利于GPS测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但在征地工作中应用GPS RTK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主要表现在RTK技术适用于征地面积较大,由于RTK仪器本身贵重,成本高,在小面积中应用,相对与传统皮尺丈量来说,成本太高;传统RTK也有它的局限性,表现在用户需要每天架设本地参考站、流动站和参考站距离受到限制、距离越远初始化时间越长、可靠性和可行性随距离降低;RTK技术受与GPS卫星有关的因素影响,卫星发生偏移时,初始化相当慢,在卫星或电台信号遮挡严重的地方,如树林底下、建筑物旁、大片水域旁等,容易引起周跳,也很难初始化。卫星观测时段不好或者遮挡严重的地方难以测量,必然造成农户的等待,影响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毋晓艳.论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出路[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8(6).
篇3
生态足迹法也即是通过将资源和能源消耗共同转化为提供这些物质生产所需要的土地面积,该算法提供了比较和测量人类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以及该需求于自然生态系统承载能力间差距的物理测量方法,操作性较强,且易于理解。生态足迹指数计算中,根据生态生产力的不同将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划分为以下6类生物生产土地面积:可耕地、化石燃料土地、林地、草场、水域及建筑用地。由于这6类生物生产土地面积的生产力不同,计算出的各类土地面积不能进行直接合计,需要在生态足迹计算中选用一个具有相同生态生产力的面积,均衡以上6类生物生产土地面积的生产力。Wachernagel通过借助世界平均生产力和均衡因子的概念来将上述不同的6类生态生产力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折算成为“以世界平均生态生产力为前提基础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并将其作为生态足迹的基础度量单位,使不同的6类土地面积可实现横向合计。其计算模型可参照公式(式略)式(1)中,EF为总生态足迹;N是人口数量;ef为人均的生态足迹;i代表投入的类型和消费商品类型;n为消费商品的项目数量;ia也即是i种交易商品所折算的生态生产面积;而式中iC则代表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iP也即是i种消费品的平均生产能力。在其指标计算当中,将各种能源消费项目和资源折算为上述6种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并将此再分别乘以相应的均衡因子,便可得到所要计算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这种基于Wackenrnagel提出的综合法是当前生态足迹中最为成熟的算法之一,应用范围也最为广泛。基于此,本文分别构建化工原料、能源、工业用地、水资源、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在对我国化工生态足迹进行计算时,只需将其6项内容简单相加即可。能源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为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首先必须实现能量投入的可持续性,显然通过依靠非再生的化石能源是不科学的选择。其次应优先选择生物圈中循环的碳,尽量不去开发沉积的碳储备,以防增加大气中的碳含量。由Wackenrnagel&Rees的估算我们可知,每年每公顷生物生产力的土地约能产生80GJ/hm2的乙醇净生产(能地比)。因此,本文计算采用以乙醇为转换媒介来计算化石燃料用地的生态足迹,即:公式(2),同时结合《中国统计年鉴》中能源消耗总量数据信息资料,根据国家财政部、发改委文件《节能项目节能量审核指南》(发改环财)中规定的热力当量值,另外还应结合化石能源地均衡因子,以此来计算出化工企业的生态足迹。(式略)式(2)中,1a能源地均衡因子,e表示为消耗的吨标准煤,而v则表示1kg标准煤产生的能量,h代表能地比。化工工业用水生态足迹的计算水是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从当前工业用水项目来看,可将其用水分为:制造本身的用水、冷却用水、产品用水、清洁用水等。当前工业用水生态足迹指工业企业为维持产品生产活动所消耗的各种水资源而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的面积。结合本文案例,由于该企业用水量主要是污水处理和输送用水,因此,可以将企业的用水量通过电力能源计算出其工业用水的生态足迹。根据公式(2)计算出电力用水的生态足迹即可计算出工业用水的生态足迹。化工工业用地生态足迹的计算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配备相应的库房、生产车间等其他附属设施,这些设施所占用的土地被称为工业用地。一旦某些土地被划拨为工业用地,其自身所具有的生物生产能力将长期或永久性的剥夺,实际上化工用地就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占用,是生态足迹必须进行计算的重要项目。结合本文案例,根据实际调查该化工企业的占地面积乘以建筑用地的均衡因子,即可计算出该企业的建筑用地的生态足迹。化工工业固体废弃物生态足迹的估算化工工业生产过程中固体废物的产生是必然的,然而这些固体废弃物并非全部都能被综合再利用,有的或被处置与排放,也有的或被贮存。而若将其进行排放、贮存等方式处理,势必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通常这种固体废弃物的占用是一种永久性的行为,其性质基本与建设用地性质等同。基于此,根据化工行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结合《中国环境年鉴》给出的化工产业固体废弃物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并将其乘以建成地均衡因子,由此便可得出化工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生态足迹估算结果,(式略)式(3)中,u为单位化工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或贮存等处理方式所占用的土地面积,y为化工企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
实例分析
本次以运城某化工厂为例,此化工厂以生产合成氨、尿素为主(1830项目),通对该公司进行实地调查取得2011年的各项数据后进行计算分析,最后得出该企业生态足迹。2011年该企业合成氨与尿素产量及原料消耗如表1所示,尿素产量为205247.18吨,合成氨产量为344766.75吨(如表1所示)。根据2011年企业的各项数据计算并得到各个账户的生态足迹结果如下所示:(1)原料的生态足迹,该项目主要原料为煤、焦炉气,还有硫酸、碳酸钠、催化剂等,后几类原辅材料其与煤和焦炉气用量相比来说非常少,因此在计算原料的生态足迹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煤和焦炉气的消耗总量来计算原料的生态足迹。公式(2)式中均衡因子a1=1.1,e为该化工厂消耗的煤的总量约为127580吨,折算成标准煤量为114822吨,1千克标准煤产生2.926×107焦耳的能量,h能地比为80GJ/hm2,计算出原料煤的生态足迹为4.6×104hm2。该企业的焦炉气的用量246385541立方米,根据《节能项目节能量审核指南》折算成标准煤量为147831.3吨标准煤,再根据公式(2),计算出焦炉气的生态足迹为5.9×104hm2。(2)能源的生态足迹该企业消耗的主要为电力,电力的生态足迹计算过程中,将公式改成:EFe=a1×q×w/h(式4)q为电力的消耗量,w为1千瓦时所产生的生物生产性能量为3.6×106焦耳2011年该企业生产电力消耗总量约为3.4×108千瓦时,根据公式(4)计算出该企业电力生态足迹为1.7×104hm2。(3)水的生态足迹该企业2011年工业用水主要是合成车间、尿素车间、空分车间以及污水处理站,其用电量见下表3。根据公式(2)均衡因子a为0.2,计算出该化工厂水的生态足迹为0.2×104hm2。(4)化工工业用地生态足迹根据实地调查,该厂实际占用土地面积为33.33hm2,工业用地的生态足迹为93.32hm2。(5)垃圾生态足迹企业全年产生的工业垃圾量大约为5万吨/年。工业固体废物一般都是填埋处理,本文按照处理1t垃圾约需占用1m2来计算。因此,根据公式(3)计算出垃圾的生态足迹为16.5hm2。该化工厂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如表4。从上表可以看出该企业的生态足迹为12.3×104hm2,其中原料生态足迹占的比重最大,其次为能源的生态足迹。该企业原料主要为煤和焦炉气,也属于化石燃料,因此可以看出该企业要想降低生态足迹,提高生态效率,应该主要从原料,能源这2个方面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例如提高该企业的能源利用率,开发新型的能源,降低传统能源的消耗量,其次,提高该企业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减少该企业建筑用地面积等等都可以使得该企业实现建设生态工业的目的。
篇4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对农村土地确权具有积极作用,在我国多年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中,技术不断更新,其中以GPS定位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将该技术与地籍碎部测量新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地基测量的准确度,保证土地确权的合理性。同时,确保我国农村土地开发和利用的合理性,确保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1地籍测量中的测绘新技术类型
1.1地籍碎部测量技术
地籍碎部测量技术包括地面测量技术和摄影测量技术。全站仪技术也是这一时期的新技术之一,在该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实现对不同碎部点中所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与分析,如可以测量地面斜距、水平角及高度角等。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还可以用来计算地面三维坐标,大大提高测绘效率。摄影测量方法改变了以往的手绘法,使图像更加直观,对于复杂地貌的分析更准确,充分利用了航摄片和测制底片[1]。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采用全数字化的摄影手法来获得点坐标,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准度,目前在农村土地测量中应用较广泛。
1.2地籍控制测量技术
地籍控制测量技术主要是对某一区域内的空间点、控制点进行全面视测,要求地籍图和界址点具有极高的精准度,这一过程中主要使用GPS定位技术对已经损坏的测量点进行重新定位,保证地籍测量网的准确建立,这一技术在地籍控制测量中是不可或缺的,是基础技术。测量使用过程中的必联测控制点要大于2个。
2测绘新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在农村集体土地地籍测量过程中,首先要整体确定农村土地面积,并通过土地调查进行测量布网和放线,采取多点控制和测量的方式,同时结合GPS控制测量技术、遥感摄影技术等来完成测量过程。现以某农村土地地籍测量为具体实例,重点阐述测绘新技术的应用。
2.1GPS控制测量技术的应用
GPS控制测量技术可以确定基准点,并引入控制点,提高测图精准点。在本次测量中,所有数据为动态的有效降水量计算以日降水量为准,日降水量小于5mm,视为无效降水;日降水量5~30mm,利用率为100%;日降水量30~50mm,利用率取60%;日降水量大于50mm,利用率取30%。土壤水利用量(W0-W)经分析计算,灌区统一取30m3/667m2;灌区地下水埋深一般在10m以下,农作物无法利用,即使随着灌溉水入渗补给,地下水位上升十分缓慢且有限,故地下水补给Wk=0。农作物生育期灌溉定额见表4。4结论采用彭曼公式对红堡灌区整个生育期的需水量进行计算。因为考虑了除气象以外的很多可能对农作物需水量的影响因素,比蒸发皿法、产量法等方法较为精确。这样的结果为灌区计算灌溉定额、制订灌溉制度提供了有力的依据。GPS数据,具有独立性。为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本次测试采取多次测量的方式,结合使用全站仪,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2]。本次测量选择了55个点,可以确定±2.34cm作为误差存在于反复观测点中。
2.2遥感摄影技术应用于权属调查
在权属调查中,遥感影像图通常用作底图,以提高图像的分辨率。与以往的手绘图相比,遥感影像技术的出现使图像更加清晰和直观,测量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划分宗地,并可以在测绘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检查,综合利用数字线划图对图像进行审核,减少问题图像的存在。但是,测量过程中必须保证两者的高分辨率,才能确保权属调查工作的开展,使测量人员准确了解地面建筑物对测量的影响。
2.33S一体化技术运用
3S技术主要是由卫星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组成。目前,这一技术是测绘系统中最为先进的地籍测量技术,具有综合测量、通信、导航等功能[3]。采用3S技术后,地籍测量数据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更加全面和具体,数据的分析能力也较以往有所提高。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3S技术数据保存效果更好,数据不容易丢失。在地籍测量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可以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对点目标进行明确定位,提高定位效率。但是,目前该技术还无法实现对地理属性的确定,需要结合RS技术,获得面状信息。同时,3S一体化技术还融合了信息查询、搜集、分析、处理等多种功能,弥补了以往地籍测量中数据测量方式单一、时间较长的问题。在农村大面积和复杂土地测量中,需要此类测绘新技术。3S技术还能够保存原有地貌图片,可以保证对数据和地貌的分析更准确,对土地的正确、合理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3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的开发与合理利用变得十分重要。尤其是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的土地测量工作任务关系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土地资源局作为负责部门,要不断采用先进的技术来保证农村集体土地测量的准确度,开发并使用测绘新技术。目前较常用的技术包括GPS定位技术、摄影摄像技术等,但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要保证我国农村土地的测量准确性,保证其可持续发展,依然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引入新技术并革新技术。
参考文献
[1]李耀辉,黑文艳.CORS系统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的探索[J].工业,2015(36):67-68.
[2]张小宁,王瑞娟.甘肃CORS网络系统RTK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14(4):20-21.
篇5
关键词:地籍测量;特点;籍图;方法
Abstract: the cadastre survey results directly for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land and resources, social economic macro decision provides the basis,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economic impact very profoundly. Below the cadastre of measuring technolog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 simple discussion.
Keywords: cadastral; Characteristics; Address map; methods
中图分类号:P2.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前言
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现代地籍测量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测绘技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的专门测量,它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具有现时性的土地详查资料,并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同时,地籍测量必须为进一步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系统提供准确、合理、规范、全面的基础数据。传统的地籍测量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所以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技术的结合日渐紧密,使地籍测绘工作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 地籍测量的现状
地籍测量包括权属调查和权属测量,是依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在土地登记申请的基础上,通过权属调查和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地籍调查的数据,图件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作好技术准备,对地籍测量的含义,内容及测量的基本方法进行论述。地籍测量是技术与法学的综合应用,是对地块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进行精确测定,并把地块及其附着物的位置、面积、权属关系和利用状况等要素准确地绘制在图纸上和记录在专门的表册中的测绘工作。
1.1 地籍测量的特点
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和专业测量有着明显不同,其本质的不同表现在凡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的测量都可视为地籍测量,具体表现如下:
①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技术行为。在国外,地籍测量被称作官方测绘。
②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
③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
④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
⑤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既要符合测量的观点,又要反映土地法律的要求。
1.2 地籍测量的内容
地籍测量的成果包括数据集(控制点和界址点坐标等)、地籍图和地籍册。其具体内容如下:
①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测设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
②测定行政区划界限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
③测绘地籍图,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
④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修测、重测和地籍薄册的修编,以保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与正确性;
⑤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1.3 地籍测量精度要求
因为地籍测量的对象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所处地区不同(如农村与城市,城市中繁华地段与一般居民区等)地价差别很大。《规程》和《规范》分别提出了实地和图上两种精度要求,现对比如下:
①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规程》规定: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位中误差,以及四等以下网最弱点(相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均不得超过±0.05cm。
《规范》指出:相邻基本控制点的相对误差图上不得超过±0.05mm;地籍图根控制点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图上不得超过±0.1mm。
②界址点的测定精度。《规程》提出:城镇街坊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其点位中误差为±5cm,允许误差为±10cm。城镇街坊内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界址点其点位中误差为±7.5cm,允许误差为 15mm。《规范》指出:界址点和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地籍图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及相邻界址点的间距中误差图上不得超过±0.05mm(当采用编绘法成图时,可放宽到±0.6mm),山地不得超过±0.75mm.对施测困难地区,界址点和地物点的精度要求,可按上述规定放宽 1/2 倍。
一般来说,图上精度因比例尺不同而异,容易掌握和应用,因此《规范》提出的精度要求,当前很少采用。而《规程》提出的实施精度,则主要是从划分权属单元时不致引起争议这一角度出发的,从理论上分析,这个精度要求更严格,应用更广泛。
2 地籍测量的方法
地籍测量是个基础工作,必须搞好,要想搞好地籍测量工作,必须了解地籍测量的原则和方法。我国地籍测量工作遵循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布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城镇地籍测量按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施测。这样施测界址点点位整体性好、精度高;宗地之间无重漏,检核条件多:宗地相互关系消楚,便于日常管理;资料齐全,规律性强,便于存档和保存;有利今后日常地籍管理,变更登记,动态监测。当前地籍测量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解析法、测算法、摄影测量方法和 GPS测量方法。
2.1 解析法
解析法是目前界址点测量的主要方法,是根据测区平面控制,通过测边、测角,计算界址点坐标的方法。解析法宜于在视线好,宗地面积大的城镇开展。解析法测定的界址点点位误差小,精度高:但对于较隐蔽的界址点,施测比较因难,特别是宗地密集的老街区用此方法施测费工多,成本高;解析界址点测定的基本方法有:极坐标法、距离交会法、角度交会法、截距法、自由测站定位法。各个测定方法的要求:
①街坊全部界址点,部分街坊内部明显界址点,原则上应在图根,图根以上的控制点上设站,用极坐标法测定。隔岸也可采用角度前方交会法,以保证依据这些界址点进一步发展确定街坊内部界址点的精度。
②街坊内部界址点需用支导线测量确定时,总长不得超过 100 米,图根点至界址点不宜超过 3 条边,仍有困难的,可采用距离交会法,截距法,直角关系推算内部界址点坐标。一般推算不宜多于两个层次,交会距离不宜超过 20 米,交会角宜在 20~40 度间,截距点应严格位于两已知点的直线上,用直角推算坐标时,定向边不宜短于推算边,尽量用第三方向检查。
2.2 测算法
通常以解析法施测街坊周围能够直接测量的界址点坐标,而对街坊内部隐蔽无法直接施测的界址点,可利用已测界址点的坐标、各宗地界址点间堪丈值和已知条件,灵活运用各种公式,计算隐蔽界址点的坐标值。
2.3 解析摄影测量方法
解析摄影测量方法测定的界址点坐标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满足界址点坐标测定的精度要求,且与其它方法相比,该作业方法速度快、外业工作量小、经济效益高。
3结束语
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技术工作。 计算机、RTK、GIS 等科学技术的运用, 为地籍测量工作的准确、 快速以及地籍测量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地籍数据不仅是城镇土地利用状况指标获取的最基础数据来源,同时也为土地利用的分类、分层次的数据统计,对土地利用状况合理评价、土地利用潜力挖掘的分析、显示和表达提供空间定位。
地籍基础数据对于土地管理部门从以前简单的登记和统计的被动管理模式向集调查、统计、分析、评价、决策和调控为一体的主动模式转变极为重要。地籍数据的运用是整个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 它对土地管理部门今后制定合理的地价、税、费政策,调整土地市场的供需平衡,对城镇土地利用结构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地籍测量;测绘技术;分析
地籍是指土地中应纳税的土地面积、土壤质量以及纳税额度的记录,其反映的是土地的档案情况。地籍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的至关重要,地籍测量实现的是权属明确条件下的地形测量,给出的结果为土地备案登记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以及数字测绘技术共同构成了今天的现代化测绘技术体系,特别是以这些技术为基础的各种先进测绘设备的出现,给地籍测量的影响只能够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地籍测量是服务于土地管理的一种专业测量,有其自身的特殊背景,它是城镇地籍调查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结合紧密,研究地籍测量不仅可以促进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还能促进当代高新测绘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不断的发展与创新。
1 地籍测量中现代化测绘技术的应用
在地籍测量中,现代测绘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地籍测量工作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相对于传统的测绘技术,采用现代测绘技术的地籍测量可以获得连续的数据流和高度集成的技术手段。另外,数据的无线传输、应用程序的高度集成、仪器操作的智能化均是成为了提高当前地籍测量质量的重要因素。现代化测绘技术的有效和广泛应用促进了我国地籍测量的现代化。所谓的现代化地籍测量主要是指,借助于目前现有的各种现代化测绘技术,对土地权属位置、土地境界、土地类型、土地面积等进行一定精度的测定,掌握我国各种类型土地的分布情况和质量情况的专门化的测量活动。现代化地籍测量的成果能够我国的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具有较高现时性的土地详查资料,是土地登记的重要依据。
1.1 GPS在地籍测量当中的应用
GPS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缩写,即全球定位系统,它的出现可以说本身就是促进测绘技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性技术。在现代化的地籍测量当中,测量人员为获得更高的测量精度,一般均会采用GPS技术来对整个测区进行控制。RTK(Real-time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法)或者说GPS-RTK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但是目前常用的GPS测量方法,该方法允许地籍测量人员在进行野外测量时获得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同时,该种技术方法可以实时地获取地籍要素的坐标信息。GPS-RTK技术不仅充分满足当前地籍测量高精度的要求,还可以在测量作业的现场便获得经过校验的测量成果,测量效率大幅度提高。目前,GPS-RTK技术在地籍测量当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方式:
第一种方式,“GPS-RTK设备+测图软件”。GPS-RTK设备具有远距离、高精度、快速和实时接收GPS数据信号的能力,它主要负责在野外接受实地测量所得各种的地籍要素的相关数据,该数据经过GPS数据处理应用程序预处理之后,便以数据文件的形式被存储下来,另外绘制出相应的草图,经过专业应用程序编辑之后便可以获得所需的测量图。“GPS-RTK设备+测图软件”的应用方式因为不需要过多的控制点,所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地籍测量的工作效率,但是因为卫星信号死角的约束,导致某些数据无法采用该种应用方式采集,必须再利用全站仪进行补充性测量。
第二种方式,“GPS-RTK设备+测图软件+全站仪+PDA”。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掌上电脑)具有移动办公的能力,特别是野外作业时,PDA往往重要的辅助工具之一。该种应用方式能够有效适应各种地形环境下的测量工作,并且测绘工作能够采用任意比例尺的地籍图,最终实现高效率、高精度、高速度、零障碍、全天候的内外业高度集成化的地籍测量。
1.2 “遥感+数字化摄影技术”在地籍测量当中的应用
“遥感+数字化摄影技术”在地籍测量当中可以说是应用前景非常光明。高速机动、高分辨率、多元化平台、高光谱、多传感器和多时相已经成为当前航空航天影像的显著特征,因此,人们在获取地理空间信息并进行地理空间信息更新时,高分辨率乃至超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图片越来越受到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机载三维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可以拥有数字摄像机、双天线SAR系统、激光成像雷达、激光测距仪、GPS/INS(全球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等更加多样化、高科技化的手段。这些技术手段在为地籍测量提供高精度测量数据的同时,还能够提供三维立体数字地籍图、正射影像地籍图等专题性的地籍图类型;另外,卫星遥感的实时性优势是其能够动态化监控我国的土地利用情况。“遥感+数字化摄影技术”当中的数字化摄影技术应用于地籍测量当中时,其数据采集对象主要是大比例尺航空像片,采用空三加密(即控制点和目标点采用航测区域网法和光束法进行平差)进行地籍数据采集,进而满足地籍测量对于地籍数据精度要求较高的实际情况。获得的大比例尺航空像片经过专业的数据处理程序处理之后便完成了地籍测量的内外业。数字摄影测量与模式得到的地籍图信息丰富,实时性强,既具有线划地图的几何特征,又具有数字直观、易读的特性;地籍图上的界址点完善,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除要用GPS像控和地籍权属调查外,大部分工作均是在内业中完成,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种广有前途的地籍测量模式。
1.3 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当中的应用
用扫描数字化方法对已有地形图或地籍图采集数字化地籍要素数据,而界址点的坐标数据则由之前所述的两种模式测出和计算得到,或把已有界址点的坐标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将这两部分数据叠加,并在数据处理软件的控制下得到各种地籍图和表册。“准地籍测量”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内业扫描数字化模式,即在已有的地形图上根据地籍台帐实地标绘宗地界址线,划分街道、街坊、调查区及编号,调查宗地座落、地名、门牌号码、房屋结构及层数,标示不清或精度不符时,可待日后做地籍调查和变更填补;这种地籍测量模式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测区内的地形图或地籍图现时性强,并且具有完备的控制点和目标点。
2 结束语
为了有效应对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国土资源在提出了“数字国土”理念,其相关工程目前也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数字国土理念给地籍测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能够构建起完善的地籍管理系统,也需要健全的地籍数据库为系统提供支持,所以当前的地籍测量必须要能够为该系统和数据库提供规划化、高度精确化以及全面合理的基础数据。此时,我们如果再采用传统的测绘技术,以上要求显然是无法满足的,因此,在地籍测量中应用现代化的测量技术是必然之举。
参考文献:
[1] 曹俊茹,宋振柏,孔维华.几种测量规范对地籍测量精度要求的分析[J].淄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2,(04):213-214
[2] 高瑞莲,吴健平.3S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8,(03):320-322
篇7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测绘仪器;测绘技术;工程测量;建设工程
1 房地产开发过程的测绘工作
1.1 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是建立结构优化、精度合理、技术可行、费用适宜的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取得可靠的控制点成果成图,是进行地形测图、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房产测量和变形观测等的控制基础,是房地产开发一切测绘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房地产开发控制测量,根据范围大小不同,需要进行的一般工作和要求是:①准备和收集开发区域及周边已有的相关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已有的各种小比例尺地形图、气象及地质等方面资料、以前施测的控制测量成果、国家等级以上的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②确定平面和高程坐标系统,一般宜选用地方平面和高程坐标系统,当然可联测国家坐标系统;③控制点应均匀布设于房地产开发区内(可利用旧点),优化选择点位,要求埋设牢固稳定,尽量确保较长期保存;④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依开发范围大小、开发性质及后续测绘工作兼容性等要求而有所不同。
1.2 规划地形测绘
房地产开发公司要实现开发目标,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必须具有含盖整个开发范围的大比例尺1:500或1:1000的地形图,全面地反映测区现状,其测量方法可依据具体情况选择:①在控制测量的基础上,现场进行数字化地形测量,依据规范和要求,运用南方CASS或清华山维绘图软件,实现数字化成图;②利用已有的开发区域地形图,进行必要的编辑(如坐标的统一)和修测,可经过扫描及数字化,形成符合要求的地形图;③利用拍摄航空像片,利用光学解析测图仪或全数字式摄影测量技术,在立体模型下采集三维数据的基本信息,使用用户命令,进行数字化编辑,实现遥感图像的数字化成图。
1.3 拨地测量
拨地测量是按照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下达的拨地条件,根据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将建筑用地范围测设到实地作为建设、施工以及土地权属等管理的最终依据,涉及的内容包括了土地产权、土地范围、土地类别划分等,并且这些内容的最后成果均具备法律作用。
拨地测量是提供建设项目实地划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桩位置、标定用地界线、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以供土地管理部门审查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的测绘技术工作,其实质是实地测设建设用地的界桩,可利用已有的地形图,通常基本方法有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从图纸上落实到实地,再从实地所实测的有效数据,进行数据解析计算,经检验无误后,展绘到图纸上,作为设计与施工的最终依据。
1.4 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是在权属调查基础上,利用测绘手段测定和调查土地及其附属物的权属、位置、质量、数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是征用或出让土地使用权的一项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作,通过地籍测量获得房地产开发区域的权属界址、土地位置、房产情况、土地面积、土地利用及地类等产权资料,绘制地籍图,获得的数据和资料均具有法律效力,是土地登记、发证和收取出让金的重要依据,地籍测量一般利用全站仪实施数字化成图,测定界址点及主要地物点的平面坐标,精度要求较高。
1.5 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是根据开发工程的整体规划和设计要求,进行主要包括场地的平整、土方量的计算、基槽与基坑抄平、建筑平面的放样、墙体测量、细部点放样、轴线投测、高程的标定与传递等一系列的放样、测设和计算工作,依据工程建设各环节的重要性、限差要求,利用场区的控制网或重建施工控制网,选用全站仪、水准仪、GPS等测绘仪器,确定适宜的精度,合理采取坐标法、极坐标法、交会法、水准测量法、三角测量法、投测法、激光指向法等方法,指导工程的开始建设到结束全过程施工,保证工程建筑物符合设计限差要求。
1.6 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是应以较高的精度,利用保存完好的施工控制点,进行平面测量、高程测量、面积测量和悬高测量,重新实地测绘新建建筑物的位置、高度、面积及与邻近地物地貌的位置关系,获取准确可靠的竣工图信息数据,编制竣工图,以检验施工质量、放样成果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检查该建设工程项目的外部条件是否符合规划要求,提供可靠的竣工验收资料和实现动态更新数字地形图,是换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证)的主要依据。
1.7 变形观测
变形观测是为了保证建设工程正常安全的使用而进行较长期地重复观测工作,是一项贯彻始终的高精度测量工作,一般宜选用独立坐标系统,合理确定观测周期,选择全站仪、水准仪等常用精密测量仪器或测斜仪等专用仪器,依据工程性质和设计要求,选用单向(高程或位移)或三维方向的变形观测,以掌握建筑物的安全状况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工程建设、维护和使用。
2 测绘过程中的注重问题
2.1 控制网的兼容性问题
在各项测量和测设中,都必须先有控制测量,由于各自的目的和要求不同,布设、点位及精度有所差别,房地产开发公司,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各项测绘工作尽量选用同一测绘院(队)完成,或选用不变的监理单位统一要求,开发区域内的各项测绘工作,先期布设适用性强、兼容性好的统一坐标系(地方坐标系统)和控制网,统筹设计控制点精度、点位等,设立统一鲜明的防损标志,以利于高效服务于后续的各项测绘工作,既使部分测量工作不完全适用,如变形测量控制点要求过高,也可兼顾其标石、点位等。
2.2 各测绘图件的异同问题
房地产开发测量中,规划地形测量属普通地形测量,精度要求一般不高,构建的地形图反映测区内的单位、房屋、管线、高程等主要地物地貌;拨地测量精度要求高,最后反测形成的图件要准确反映征地红线界址;竣工测量精度要求较高,形成的竣工图要准确体现建筑物实际形状、位置、层数、裙楼、建筑物间距与退让间距、出入口设置、管线、高程等;房产测量不仅要绘制房产基础图、房产综合图,而且要编制平面分幅图、分丘图,精度要求较高,一般图上不需标注高程。但各测绘图件的测绘方法、主要测绘内容信息等有类同和借鉴之处。
2.3 重视施工测量,合理确定放样精度
施工测量是指导工程建设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的先行工作,只有施工测量方法合适、精度可靠、放样准确,才能保证工程顺利实施。施工测量一般实行多级控制,分层施测放样,先放样中心线、轴控制线,复检控制线间垂直度一定在规范要求限差之内,再放样细部点。若是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可选用GPS技术方法,可在温差、风载等外界环境日照、因素影响下迅速、准确地完成平面轴线控制、高程传递。
2.4 认真测绘竣工图,严格检查无差错
竣工测量所提供的图件具有一定的法律意义,是换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证)的主要依据,要求竣工测量成果的错误率为零,测量成果在精度上比相应的地形测量的精度要高得多,如:竣工验收资料建筑物的拐角通常为直角或45°角,根据实际测绘的坐标值计算出的建筑物的拐角往往与其理论值不符,因此要求在外业测绘过程、内业数据处理以及检查工作要非常谨慎、细致、准确,落实“三级检查”制度,严查建筑退让红线距离、建筑间距、房屋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建筑占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等相关规划指标,做到内业 100%检查,外业根据竣工工程的复杂程度进行50%~100%的检查。
2.5 力争放开房产测绘市场,统一共享信息数据
房地产开发测绘各项测量工作服务于房地产开发的规划设计、土地勘测、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等阶段,涉及土地、规划、房产、地籍、市政、交通及电力等部门。过去,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这些测绘工作主要分由其垄断的测绘队伍承担,往往有测定的内容重复,而数据分类编码差异,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不利于测绘信息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共享,增加了房地产开发公司负担。
篇8
关键词: 工程测量 测绘技术 应用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digital technology, 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modern technology to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cadastr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and modern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an increasingly close, make cadastr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undergone a fundamental change.
Key words: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survey technolog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P2.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前言
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现代地籍测量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测绘技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的专门测量,它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具有现时性的土地详查资料,并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同时,地籍测量必须为进一步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系统提供准确、合理、规范、全面的基础数据。传统的地籍测量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所以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技术的结合日渐紧密,使地籍测绘工作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点
1.1 它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在屏幕上直观生动地(分层)反映出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地籍要素,而且一目了然,基本上改变和弥补了传统产品线条、符号和数字、文字等综合包罗,非具一定专业知识才能读懂的缺陷。
1.2 数字化测绘产品在使用、维护和更新上具有方便快捷的特性,能够随时保持产品信息的现势性,可以随时补充修改,随时出新图提供使用。
1.3 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可以对产品的各种要素进行数据再加工,得到不同用途的图件,而且还可以随意对图形进行拼接、缩放,用途更广泛。
1.4 利用数字化(地形、地籍)测绘成果,作为底图,可在计算机上进行各种规划与设计 (如土地资源开发规划和城市道路网的设计等),可方便地进行许多方案的计与比较,对各种要素的统计、汇总、叠加、分析也方便、准确。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大大提高了测绘生产作业的自动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度,数字化测绘产品的应用水平也将达到新的高度。除此以外,在其他方面还显示出很多优越性,但从以上几点足以可见数字化(地形、地籍)测绘很符合现代社会信息的要求,是现代测绘的发展方向。因而,以前以传统测绘为主的专业测绘单位,现在是以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作为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2 数字化地籍测绘的作业方法
2.1 控制测量
众所周知,地籍平面控制测量是地籍测量的基础,使用精密测量方法得到具有精确平面坐标值的平面控制点。随着GPS 技术的发展成熟及全站仪的普及,传统的三角测量方法逐渐被高精度的静态 GPS 控制和灵活简便的导线网控制所代替,这无疑大大地减轻了控制测量工作的强度,去掉了三角测量的繁琐和限制。首级控制测量可用静态 GPS 技术测定,并用随机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外业细部点的采集如果采用 RTK 技术无需做图根控制点,如果采用全站仪,需要在首级控制点的基础上做图根控制点,也可采用 RTK 技术直接加密,图根控制测量采用导线测量和各种交会测量等方法进行。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所采集的界址点、地物点的精度,使测图的精度控制在规程和用户允许的精度范围内。
2.2 界址点、地物点等细部点的测量
外业数据采集的方法有: GPSRTK 技术、全站仪、扫描数字化、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2.2.1 RTK 技术
对于无障碍、无遮拦的开阔地,一般建筑物的房角和较容易到达顶部的高大建筑,应用 RTK 技术进行测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野外采集的数据,自动记录在电子手簿或内存中,并在现场绘制地籍草图。RTK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其优势在于: 作业自动化、集成化程度高,测绘功能强大; 降低了作业条件要求,RTK 技术不要求两点间满足光学通视,只要求满足“电磁波通视”和对天基本通视; 定位精度高,数据安全可靠,没有误差积累; 作业效率高,操作简便、数据处理能力强。
2.2.2 使用全站仪进行外业测量
对于高大建筑物或较为隐蔽的界址点和地物点,则首先利用 RTK 测设一组图根点,使用全站仪利用图根点进行界址点和地物点测量,全站仪具有自动记录和内存管理功能,外业直接观测界址点和地物点的平面坐标,并记录在全站仪内存中,测量过程中注意绘制宗地草图。由于全站仪测量的坐标精度高,且又能如实记录数据,方便地向计算机传输数据,尤其是免棱镜全站仪的出现,可以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操作起来更加灵活方便,所以使用全站仪测量是数字化测图最主要方法。而对于在十分隐蔽的死角,或无法使用仪器进行测量时,可以采用量取界址点、地物点与已测点和线的关系距离,利用几何关系来确定其位置。不论是使用全站仪还是 RTK 技术,都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实现内外业一体化: 一是对测绘的对象进行边测边记,记录各种观测数据及各测点的特征代码和相互关系,然后将记录的信息输入微机,利用专业软件将其换为图形,再对图形进行必要的编辑和修正,便得到所需要的数字化地籍图成果。二是利用笔记本电脑,在测站直接将观测数据进行展点,并根据实地情况对地籍要素进行编辑、注记和绘图。
2.2.3 扫描数字化作业
对于已有的地籍图、地形图,可采用将原图用扫描仪进行扫描,得到栅格图形后,再利用专业的扫描矢量化软件将栅格图形转换成矢量图形,从而实现原测地籍图、地形图的数字化。利用该方法所获得的数字地图其精度因受原图精度的影响,加上数字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误差,因而它的精度要比原图的精度差; 可以通过采取修测、补测等方法,实测一部分界址点或地物点的精确坐标,再用这些点的坐标代替原来的坐标,通过调整纠正,可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原图的精度。
2.2.4 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它是通过在空中利用数字摄影机所获得的数字影像,内业通过专门的航测软件,在计算机上对数字影像进行像对匹配,建立地面的数字模型,再通过专用的软件来获得数字地图。可以说,这将是我们今后数字测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该方法的特点是可将大量的外业测量工作移到室内完成,它具有成图速度快、精度高而均匀、成本低,不受气候及季节的限制等优点,适合于城市密集地区的大面积成图。
3 结束语
数字化地籍测量的结果不仅可以提供一份图形资料,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含有各宗地数据信息的数据库; 地籍数据库包含宗地属性信息、宗地数据信息、界址点坐标、地物点坐标、宗地面积、街坊、街道分类面积数据统计等; 利用已制作的数字化地籍图,经过适当的处理,就可方便地入库,为建立地籍信息系统打下良好基础。当前数字化测绘技术正在围绕地理信息系统( GIS) ,结合全球定位系统( GPS) 与遥感技术( RS) ,以全新的 3S 技术逐步取代传统的测绘方法和观念。GPS、RS 是当代最先进的能实时快速获取数据和信息的采集工具,GIS是数据和地球空间信息处理、分析乃至决策的平台。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政府各职能部门实行现代化、科学化和自动化管理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工程测量 测绘技术 应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393-01
1、测绘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社会以及政府逐渐把土地及空间的位置的应用于开发放在其工作的重要的位置上,这也使得对工程项目的测绘工作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且尤其是表现在对工程测绘的测量精准度的要求之上,这使得工程测量学科的重要性以及应用性增大。对于工程的测量学科而言,其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其与国家的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是息息相关的,而且与社会的生产实践也是紧密相结合的,而这也是测绘学中最重要的分支学科。而随着当前我国的传统测绘技术向现代化的测绘技术转化,因此对当前我国工程的测绘技术的分析探讨也是对寻求测绘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重要过程,不仅如此,这对国家社会而言,也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2、GPS、RTK的测量技术
GPS、RTK测量技术是建立在载波相位观测值基础上的实时动态定位系统,文章就利用这项新技术在地形和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情况做一介绍,供同行参考。地形测图是为城市以及为各种工程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城镇规划和各种经济建设的需要。地籍测量是精确测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的位置,同时测绘供土地管理部门使用的大比例尺的地籍平面图,并量算土地面积。用常规的测图方法(如用经纬仪、测距仪等)通常是先布设控制网点,这种控制网一般是在国家高等级控制网点的基础上加密次级控制网点。最后依据加密的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测定地物点和地形点在图上的位置,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符号绘制成平面图。GPS新技术的出现,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各级控制点的坐标。特别是应用RTK新技术,甚至可以不布设各级控制点,仅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便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界址点、地形点、地物点的坐标,利用测图软件可以在野外一次测绘成电子地图,然后通过计算机和绘图仪、打印机输出各种比例尺的图件。应用RTK技术进行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如伪距或相位观测值)及已知数据?(如基准站点坐标)实时传输给流动站GPS接收机,流动站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在观测到四颗卫星后,可以实时地求解出厘米级的流动站动态位置。这比GPS静态、快速静态定位需要事后进行处理来说,其定位效率会大大提高。故RTK技术一出现,其在测量中的应用立刻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首先,就其测量方法而言,RTK 测量就是利用流动站GPS接收机对GPS卫星进行观测,而采集其相应的信息,与此同时,GPS接收机也接收由基准站电台所发射的信号,而进行处理得到基准站测量数据,接着,GPS 接收机利用0TF(运动中求解整周模糊度)的技术将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而求解得到整周的模糊度,最后就能够得出其厘米级的精度流动站的位置么人得到测绘中所需的数据。
3、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地籍和测量中应用RTK技术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图,同上述测绘地形图一样,能实时测定有关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位置并能达到要求的厘米级精度。将GPS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GPS系统,可及时地精确地获得地籍图。但在影响GPS卫星信号接收的遮蔽地带,应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细部测量。
在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中,RTK技术可实时地测定界桩位置,确定土地使用界限范围、计算用地面积。利用RTK技术进行勘测定界放样是坐标的直接放样,建设用地勘测定界中的面积量算,实际上由Ps软件中的面积计算功能直接计算并进性检核。避免了常规的解析法放样的复杂性,简化了建设用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在土地利用动态检测中,也可利用RTK技术。传统的动态野外检测采用简易补测或平板仪补测法。如利用钢尺用距离交会、直角坐标法等进行实测丈量,对于变通范围较大的地区采用平板仪补测。这种方法速度慢、效率低。而应用RTK新技术进行动态监测,则可提高检测的速度和精度,省时省工,真正实现实时动态监测,保证了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的现实性。
4、工程测量内的新型测绘技术
工程图的测绘和大比例尺地图绘制是工程测量的核心任务内容。传统的成图过程需要进行艰难的户外数据收集、室内的数据处理以及绘图完善。制图的过程难度大、周期长,很难适应现代工程的建设需求。在建筑工程发展的促进下,电子经纬仪、全站仪,还有GEO制图软件的产生与发展,使工程测绘完成了自传统制图至数字化测绘制图的革新。当前,数字化的测绘技术业已全面应用到城市的大比例地形图、基本图、地籍图等给绘制工作中来。软盘、纸图,还有其它种类的数据储存载体都为数据库建设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基础。当前已经投入使用而且有良好反应的数字测图技术主要有下面几类:
4.1 在户外进行数据收集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站仪,用于绘制草图以及编码的工作,并把数据测量结果储存到设备的内存中。接下来的数据处理可以通过与之相配套的仪器与软件进行数据的读取工作,并根据外部作业草图完成图形的后期编辑。同时外业数据采集得来的地形图能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接。
4.2 把电子平板便携机与全站仪进行搭配。这样进行数据采集时可以不需要编码,而直接进入到电子平板制图过程,并且实现现场化编辑修改。用电子平板实施测绘来代替常规测绘,优势是更加直观和方便修改。再者,便携机的移动操作可以实现实时显示新转换的测点数据,图形的编辑以及成图的质量都能得到较好较有力的保障。
5、结束语
总之,对工程测绘技术而言,其只会越来的越精准越现代化。而且从当前工程测绘技术的应用程度以及科学性而言,现代的工程测量工作的发展趋势必然首要的就是测量工程的内外作业一体,使得整体工作更加协调。其次就是测绘过程中的测量的数据获取以及其处理的自动化,也就是依靠当前的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其三,那就是测绘过程中依靠技术对其测量的控制系统行为的智能化。其四,测绘得出的测量成果以及测绘产品的数字化和测绘过程中的测量信息的管理可视化以及测绘得出的测量信息共享形式以及传播形式的网络化。而以上就是当前测绘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同样的,这也是测绘技术的现代化和准确性的必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地籍图;测绘要素;精度指标
1 引言
地籍测量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境界、土地权属界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为主要目的的测量工作,它是国家土地资源管理、城市建设管理决策的依据。地籍测量有其特殊的行业背景,不能简单地把地籍测量工作与地形图测绘工作等同看待,但是两者依据的测绘理论与方法是一致的,当前的新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也大有用武之地,结合测区地形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根据规范取舍测绘要素,按照《图示》综合表示图上内容,就成为当前地籍测量的研究热点。通过点位图形库层面划分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充分发挥“两图”优势,从而避免重复测绘,不断提高成图质量和作业效率,以适应土地管理和城市建设的需要。
2 地籍控制测量
2.1 图根点平面控制测量
图根点一般采用GPS布设高级控制网,然后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进行加密。根据测量规范,GPS控制网要求达到D级网精度,一般要联测3~4个高等级控制点,布设GPS点时尽量保证点位分布均匀,观测环境良好,并且能够长期保存。完成GPS静态观测与平差计算以后,利用导线测量方法加密图根点以满足测图需要,导线的布设方有符合导线和闭合导线,尽量采用符合导线,少用闭合导线。此处不推荐采用GPSRTK的方法加密图根点,因为RTK测量的对中和置平误差较大,城市地区信号的遮挡和干扰比较严重,不容易达到精度要求,而全部采用GPS静态测量则代价较高,故用GPS控制和全站仪加密的方法布设图根点在当前来说是高效并且可行的。
2.2 图根点高程控制测量
GPS观测的高程精度较低,故图根点的高程一般要采用三角高程的方法获得。这里亦不推荐采用水准测量引测高程,因为图根点之间距离往往达到数百米,水准测量架站次数过多,整条导线误差容易超限,而采用三角高程还能平面和高程同步观测,架站次数减少一半,大大加快了效率。为了保证精度,需要采用2”全站仪进行观测,测量前必须对所有仪器、棱镜进行校正,斜距两个测回,垂直角四个测回。
3 地籍图测绘要素
地籍图应该表示界址点、独立地物、道路、水系、管线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各控制点、地理名称注记等,并着重表示与城市规划、建设有关的各项要素。
3.1 界址点测量
界址点应该实测,并用相应符号表示。对明显的界址点用极坐标法测定其坐标值,对无法由仪器直接施测的界址点,可用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内外分点法等解析法实测界址点坐标,然后利用实测的界址点坐标采用极坐标法量算宗地面积。
3.1.1 界址点测量的资料收集整理
进行界址点测量时,应该充分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首先要根据收集到的土地权属资料和土地权属调查资料在工作底图上标记出界址点的位置以及宗地的用地范围、权利人和姓名,并在图上统一编制界址点点号和宗地号,注记出与地籍调查表中相一致的实量边长。然后制作界址边长误差表,根据实量边长和坐标反算边长之差来反应界址点的观测精度。
3.1.2 界址点测量的实施
界址点用全站仪进行测量,角度半测回并进行2C差校正,距离测一测回。仪器在每个测站开始作业时都必须用控制点或以前测量的界址点进行检查校正。对于墙角处的界址点,在照准棱镜时会产生目标偏心的问题,包括横向偏心和纵向偏心。对于横向偏心,要求界址点P和棱镜中心P’ 到测站点A的距离AP=AP’,即放置棱镜时必须使P 、P’ 两点在以A为圆心的圆弧上;而对于纵向偏心要求棱镜位置放置后能读出PP’ ,用实测距离减去或加上PP’,尽可能的减少测距误差。
3.2 建筑物(房屋)测绘
建筑物测绘是城市地籍测量的重点工作,要按照规范要求保证测绘的精确性和准确性。测绘房屋均以墙基脚为准,并标注建筑物材料和层次。临时性的建筑物可舍去。房屋及建筑物轮廓凸凹在实地上小于0.2m,简单房屋小于0.3m时,可用直线直接连接,房屋内部天井宜区分表示,并注记“天井”二字 测绘居民地要求准确反应实地各个房屋的轮廓和建筑特性,房屋一般要求逐个表示,主要房屋、附加房屋和同一房屋有不同层数、不同结构性质的都应分割表示,居民地范围要以相应的线状地物符号或地类界表示清楚;机关企事业单位较大的门顶和街道两侧、楼前的台阶应予以表示,私宅的门顶和台阶不表示,台阶按投影测绘,但若不足3级,悬空楼梯一般不表示;街道两侧用铁皮木板玻璃砖等材料装饰的商业实地宽度大于lin的商业门脸,外轮廓用虚线绘出范围;未封闭的阳台或全封闭的阳台均用内实外虚的方法表示,飘楼及大于lm的飘檐等悬空建筑以虚线描绘其外轮廓范围,飘楼加注飘出的层数。落地的阳台室外走廊及有支柱的室外走廊可综合房屋内表示,悬空阳台用虚线表示,似飘楼而其下有承重柱的楼房以《图式 中的廊房符号表示,两端及中间支柱按实地情况配绘,不依比例的支柱不论其形状如何均用直径lmm的圆圈表示;房屋四角有加固垛时,按加固垛测绘房屋,当房屋四角无加固垛但边墙有时按房屋角测绘;郊区居民地门前的水泥院落需要在适当的地方标注“水泥”,面积l0m 以下的非住人房屋、街道旁占用人行道的简易房、电话亭、正在拆除的房屋、建筑工地内临时用房、庭院内建造的非永久性的简易小屋、楼顶的楼梯间以及简易厕所等等均不表示。
3.3 独立地物的测绘
独立地物一般有对应的地物符号,对于没有统一符号的,可结合规范要求进行取舍。对于山顶的电视发射塔、微波传送塔等应测出来,而电视接受天线和楼顶避雷针可以不用表示,固定的交通岗亭要进行测绘,而广告牌、公汽牌等则可以省略;桥梁、广场、街道的路灯要表示,而单位内部的装饰灯不表示,街边公园以及单位内部的大花坛(大于l5m )需要测出来,测区内的散树和路边行树不用测;测区内的塔、亭、阁及景点内的假山石应择要表示;企事业单位学校大门前或大门内正中横卧地面的名称牌,宽在2m以上的需要依比例用虚线表示,符号内加注“厂标”或“校标 等。
3.4 管线与垣栅的测绘
管线与垣栅是城市地物中非常重要的地物,表示其拐弯点要准确测绘。对于1万伏以上的电力线必需测绘,其他电杆不表示,检修井和污水篦子不用表示;围墙、栅栏、栏杆等一般应该测绘外线,围墙测绘外边线,遇门要断开表示;上部为栏杆式围墙的,当底座的围墙体高出地面1.0m时按围墙表示,否则按栏杆表示;当围墙与房屋交接或围墙与房屋的阳台、门廊等交接时只测单实线,不需绘围墙符号,当房屋搭建在围墙上时(如靠紧围墙的简易房),宜将围墙表示完整。
3.5 注记
单位名称、行政村名、自然村名、道路名称、公路等级、建筑材料及层次注记尺寸按《图式》规定执行,单位名称原则上要求标注权属单位的标准名称,同一院、大楼有多个单位时,注记主要单位名称即可;居民地、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河流、山丘、桥梁等名称均需实地调绘,单位名称前为县级名称的可省略;建筑物应注记结构、层数、材料于房屋范围线的适当位置,注记位置应指向明确、明确、醒目、易读,尽量不要压盖符号。
4 精度指标
图根点对测绘成果起质量控制作用,其精度直接影响到成果的精度,因此图根点的测绘必须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规定的精度指标来完成。一级图根点用GPS静态方式联测国家已知点得到,然后再一级图根点的基础上用导线测量加三角高程的方法加密得到二级图根点。一级图根点精度指标参见GPS测量规范D级网的精度指标,此处主要介绍二级图根点精度指标。
4.1 图根平面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
其中n为测站数,导线总长小于500m时,其坐标闭合差不大于0.02m,方位角闭合差限差为:,相对闭合差可适当放宽。基本精度指标为:相对于起算点的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大干±0.05m,相邻控制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0.025m。
4.2 图根高程测量精度指标
平面图根导线控制点的高程数据采用三角高程测定,高程测量与平面测量工作同时进行。s为边长(km),HC为基本等高距,D为距边长(km),仪器高和觇标高(棱境中心高)应准确量取至毫米,高差较差或高程较差在限差内时,取中数。
- 上一篇:电气防爆安全检测报告
- 下一篇:小学教育专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