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演讲的思路范文

时间:2024-01-26 17:27: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即兴演讲的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即兴演讲的思路

篇1

一、恰当的准备技巧

1、知识素养准备:

演讲者的知识积累、兴趣爱好、阅历修养与演讲的成功有着紧密的关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演讲者感到演讲的最大困难在于没有演讲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做有心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广泛地阅读、收集、积累材料,上下、古今、中外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都要学习,同时加强自我的思想、道德、情感等各方面的修养。这是一个长期、琐碎而复杂的工作。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多收集历史资料,对那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的有关情况要熟记,并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

②多收集现实资料,对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事件、人物的有关情况要了如指掌,进行思考;

③加强记忆,多记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古典诗词、经典文学、寓言故事、时文政评等等。

练习:请分别以“珍惜时间”、“奉献青春”、“珍爱生命”、“和平万岁”为主题,收集名人名言、故事、古今中外的人物、典型事例。

请收集有关亲情、爱情、友情的古今诗词各5首并背诵。

2、临场观察准备:

演讲者要尽快观察、熟悉演讲现场,及时收集捕捉现场的所见所闻,包括现场环境(时间、地点、场景布置)、听众、其他演讲者的演讲等,以确定自己的话题,增加演讲的即兴因素。

3、心理素质准备:

既然是有感而发,就要有稳定的情绪,有十足的信心,有必胜的信念,这样才能保证思路通畅,言之有物,情绪饱满,镇定从容。

二、快速思维的技巧

临场性决定了即兴演讲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快速思维能力。快速思维即快速组织内部语言,实际上就是一个快速创作、打腹稿的过程。其技巧主要表现为:三定、四思、五借。

三“定”:定话题、定观点、定框架

定话题——应选择你想说的、观众想听的、你能讲的、社会生活需要的话题;

定观点——应确立明确精练、正确深刻、为大家所能接受的、言之有理的观点;

定框架——两种模式:

开门见山式:也叫金字塔式。方法为:先亮出主题,然后对主题作较详细地论证和分析说明。

曲径通幽式:也称为卡耐基的“魔术公式”。方法为:先举例,再叙主旨要点,三说理由,进行论证分析。

四“思”:逆向思维、纵深思维、发散思维、综合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即一反传统看法,提出与之相对或相反的观点。这是一种反弹琵琶式的思维模式,它鲜明地表现为对传统的批判精神,但要注意观点必须持之有据,能够自圆其说。

纵深思维:从一般人认为不值一谈的小事,或无须作进一步探讨的定论中,发现更深一层的被现象掩盖着的事物本质。即“透过现象看本质”。

篇2

关键词 情景模拟 即兴演讲 英语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

1.1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设计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场景、人物、事件,让学生进入情景,扮演其中的各种角色,进行模拟实战演练,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建立在情景认知学习理论基础上的。1989年布朗、科斯林与杜吉德在《教育研究者》杂志上发表著名论文《情景认知与学习文化》提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是处在情境中并在行为中得到进步与发展的。”根据这一理论,理想的教学应是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活动中,通过观察、工具的应用、角色的扮演来真正获得有用的知识和本领。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情景模拟教学法具有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的鲜明特征。

1.2即兴演讲教学法

30年代中国的演讲理论家杨炳乾指出:“即时演说者,事先无为演说之意,而忽遇演说之时机,不能不仓卒构思,以即时陈述也。”即兴演讲是演讲者被眼前的景、情、物、事的触动和诱发下,自发或别人要求的立即进行的演讲,是一种不凭借文字材料进行表情达意的口语交际活动。

戴尔・卡内基通过演讲教学实践,证明这种练习功用有二:一是它可以向班上的人证明,他们能够即兴思考;二是这种经验使他们在做有准备的演讲时,更为气定神闲,更有充分的信心。就算在做有准备的演讲时,最坏的情况发生,脑中突然一片空白,他们仍然有即兴演讲的根基,仍能侃侃而谈言之有物,直至重返原先的思想轨迹。

即兴演讲用在课堂上,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口语教学训练,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这种教学模式。

2在《口头报告》课堂上运用的情景模拟即兴演讲

2.1课程载体《口头报告》

《口头报告》是针对国际商务学生在第四学期所开设的,以全英授课的专业课程。课程目的为运用各种教学及实践手段,针对不同话题,训练学生在公众前进行口头报告的能力和素质。在这个课堂上,情景模拟即兴演讲成为了笔者课堂的主要实践手段。

2.2课前演讲话题准备

情景模拟即兴演讲话题的选择应尽量与本课程或学生所在专业的所学内容有衔接。如在同一学期内有与会议策划相关的课程,则可以将某次具体会议的策划作为即兴演讲的话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口头报告上;又如在课堂上,如本周有涉及企业产品推销的内容,则可以在教师授课开始之前,将对某产品的现场销售作为热身话题提前让学生进入状态,类似头脑风暴,但学生需要更为深入的思考。

2.3情景模拟即兴演讲实施

在每周课堂的开始阶段,介绍完本次课的大概内容后,教师会利用PPt,在屏幕上展示提前准备好的即兴演讲话题。

然后,教师指定一部分学生作为即兴演讲者。随后教师说明即兴演讲的要求(如演讲时长、音量、使用语言等),给即兴演讲者5-10分钟的准备时间。

准备好后,学生依次上台对给出话题进行演讲。

2.4“诤友”评价

在演讲过程中,没有参加演讲的学生担任着另外一个重要角色――“诤友”。

“诤友”(Critical Friend)最早是由一位公共部门顾问安德鲁・哈钦森于1998年引入华威大学的地方政府联盟,并于随后被该联盟的哈特利教授在其论文中引用。

考力克和科斯塔在Through the Lens of a Critical Friend(1993)一文中对诤友作出了定义:“‘诤友’可被定义为一位值得信任的,能问挑战性问题、能从另外的角度提供检测数据、能为你的作品提供批评意见的朋友。”

在演讲开始之前,教师会说明其他同学都将作为演讲者的“诤友”,对演讲者们的演讲作出自己的评价和建议。

每一位演讲者结束演讲后,教师会随机挑选三个学生,用英语从演讲的不同方面(如演讲内容、结构、演讲者礼仪等)对其进行评价并给出建议。最后,教师简短总结各诤友的意见,结合自己的建议对每位演讲者的即兴演讲作出评价。

一般来说,整个情景模拟即兴演讲及评价过程需要40分钟左右。

3情景模拟即兴演讲的作用及效果

作为英语口语课堂的主体,学生在情景模拟即兴演讲活动中扮演了两个角色――演讲者以及诤友。以下,笔者将从学生作为演讲者和诤友两个不同角色分析情景模拟即兴演讲对学生产生的作用和效果。

3.1情景模拟即兴演讲对演讲者的作用

3.1.1大大提高了演讲者英语口语表达的熟练程度

在许多英语口语课堂上,许多教师会采取以下形式组织演讲训练:提前一周时间给出演讲题目,学生课后准备,在下一周的课堂上进行演讲展示。随着网络在青少年群体中的高度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往往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就搜寻网络,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然后直接使用。在英语口语演讲的课堂上亦如是,常常会有同一个话题,不同学生给出了相似甚至相同的演讲的情况。这样的训练不仅不能真正锻炼学生对英语口语的运用,还会使演讲这一教学手段流于形式。

在英语口语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即兴演讲,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一缺陷。在十分有限的演讲准备时间内,学生需要对话题进行分析、构架、充实、组织语言等;在《口头报告》课堂上实践证明,比起依赖外界资源,更多的学生选择从自身知识体系中寻找适合的资源和材料,加以组织与构建,形成演讲的内容。

在演讲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背诵出早已背得烂熟的演讲稿,而是积极地根据自己组织的内容,运用所学英语口语和语法知识进行语言的组织。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逐渐习惯英语口语的即兴组织,从而达到熟练英语口语表达并用于交际的教学目的。

3.1.2实现了演讲者对其所学专业知识的回顾与运用

教师在准备每周演讲话题时,会综合学生在本课程以及学生所在专业其他课程作出选择;因此,在准备演讲的过程中,演讲者需要回顾其在本课程或者在其他专业课程所学知识,并将其运用进行演讲内容的组织。

如以下情景模拟即兴演讲话题:

Topic 5:

You work in the Customer Relationship Division of China Southern Airlines. A client comes to your office and complaints that his luggage is wrongly delivered to another airport. Now, comfort your client and tell him what you will do to solve his luggage delivery problem.

Questions:

(1)What is the first principle to deal with the customer's complaints?

(2) Are you going to report this case to your boss, why or why not?

此话题要求学生作为中国南方航空的客户服务人员,对顾客托运行李运送错误的投诉进行处理。要对此话题组织演讲,演讲者需要运用其在另一门课程――《协调客户服务策略的实施》中所学的处理客户投诉的知识和技巧,如创造安静环境、积极倾听、以问题释义、立即回应、报告上级等等。因此,对于演讲者来说,在组织即兴演讲的时候,也同时将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在头脑中过了一遍,筛选出所需知识并实际运用到演讲中。

3.1.3培养了演讲者在工作环境中所需的演讲礼仪

演讲除了存在于如大型会议、庆典等的正式场合外,更多地发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如定期工作汇报、活动策划会议或小组讨论等。掌握必要演讲礼仪,有利于学生日后在其工作岗位上创造和谐、积极的工作场所关系。总体来说,情景模拟即兴演讲从两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演讲礼仪。

(1)在演讲过程中的演讲礼仪。紧张、焦虑,是大部分学生在面对公众演讲时出现的情绪,许多学生会因为这种情绪不同程度地影响自己演讲的效果,如眼神飘忽、手脚僵硬、语速过快、忘词等。情景模拟即兴演讲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并展示话题演讲,紧张情绪对其影响在训练初期会表现的更为明显。但在长期训练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将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演讲内容和听众的身上,并学会通过对听众的观察进行演讲内容、语速、语音语调、站位、手部动作、工具运用等的调整。大部分学生能够在训练之后学会控制紧张情绪对自身造成的影响,培养所需的演讲礼仪。

(2)谦虚接受他人评价的演讲礼仪。在情景模拟即兴演讲训练中,诤友们会在演讲者演讲后出给自己的评价和建议。学会如何谦虚地接受他人的评价,也是演讲礼仪的重要方面。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会根据演讲者和诤友间的沟通和互动,将包括认真聆听、态度积极、进一步询问、表示感谢等“接受他人评价”的演讲礼仪渗透其中,使演讲者学会尊重诤友的意见,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提高演讲训练效果。

3.2情景模拟即兴演讲对“诤友”的作用

3.2.1学会合理、合礼地发表评论,给予建议

与演讲者需要学会礼貌介绍他人评价同理,学生作为评价者,学会如何合理、合礼地对演讲发表评论、给出建议,同样会在其日后工作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样,在实施情景模拟即兴演讲训练过程中,教师会根据诤友对演讲者演讲不同部分的评价,将“如何发表评论”的内容渗透其中,包括使用“我”作为评价开头、通过询问了解演讲者目的、针对演讲发表评论不针对人、着重可以改善的方面、使用积极的开放的描述如“我觉得你可以尝试……”、给出最多三个建议等。让“诤友们”学会合理、合礼地对演讲作出评价和建议,能很好地营造情景模拟即兴演讲训练的气氛,更能大大促进双方的演讲能力和水平。

3.2.2对优秀演讲需要具备的要素有更深入的认识

作为“诤友”,为了给演讲者作出公正的评价,学生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好的演讲应该是怎么样的”进行思考和总结。在一般的演讲训练中,大部分学生把演讲作为一种任务,只求完成,很少认真地对演讲进行总结,更别说关注他人的演讲。

而作为“诤友”,需要在教师的要求下对他人演讲的某方面进行评价,学生首先会结合自己的常识和课程所学知识,在自己脑中形成对“好的演讲”的评判标准;然后全程关注演讲者演讲,注意细节等,高度集中地投入到情景(下转第71页)(上接第65页)模拟即兴演讲的训练中;从评价者的角度参与训练,学生会从演讲者的表现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原来我那样的表现在台上看起来会是这样的”、“这个动作看起来不大方,以后不用了”。学生在对他人作出评价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反省自己演讲时可能存在的缺陷,为自身演讲能力的提高积累着经验。

4实施情景模拟即兴演讲训练教师所需注意事项

4.1应注意对演讲者人数以及演讲时间的整体把握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对演讲人数以及时间的整体把握。笔者在训练过程中总结,除控制演讲学生人数外,还要严格控制“诤友”评论的时间。例如,演讲者演讲时间为3分钟,“诤友”评论人数3人,每人一分钟内,则每位演讲者所耗时间不应超过6分钟。

注重对时间的把握不仅能节约课堂时间,还能在设定好的节奏中使演讲训练变得更加紧凑,学生关注度更加集中。

4.2应注意对演讲者演讲方向的引导

情景模拟即兴演讲训练初期,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因为英语水平有限,加之紧张情绪的作用,在准备期间没能很好地领会话题的题目和要求,导致演讲者在演讲时出现跑题或者无话可说的情况。

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在给出话题的同时对演讲者做出适当的引导。不应将题目要求讲得一清二楚,因为可能会限制演讲者的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全班讨论、头脑风暴等形式对演讲题目进行全体性的发散思维,使演讲者有基本的概念和思路。

4.3应注意对“诤友”评价的逐步引导

在“诤友”评价环节,大部分学生在训练初期会集中演讲者的礼仪,如音量、与观众互动、动作、表情等等,而比较少关注演讲者演讲内容和结构。这样容易出现评价相似的情况,也容易让演讲评价环节流于表面。

为促进“诤友”从各方面对演讲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价,教师应逐步引导“诤友”评价。如在第二或第三周训练开始要求“诤友”从不同方面(内容、结构、演讲者礼仪)方面对演讲进行评价,适时提出一些问题,或者让“诤友”为演讲者给出一些建议等等,以达到演讲者和“诤友”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效果。

本文从属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教改项目,编号JG13008。

参考文献

[1] 考利克,科斯塔.Through the Lens of a Critical Friend.[J].教育领导,1993,51(2).

[2] 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郑太年,任友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1.

[3] 李红霞.情景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18).

篇3

关键词:演讲 训练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244-01

为了培养中专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笔者坚持分阶段培养中专生演讲能力,对学生进行课前十分钟演讲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中专一年级的“自选式”演讲训练

首先,鼓励学生上台演讲,允许带稿。美国心理学家曾在三千人中做心理测试,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害怕在大庭广众之前说话。许多大演说家初次上台都非常紧张,更何况是中专一年级的新生。他们初次登上讲台,面对老师和全班同学讲话,非常紧张,胆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迈出了关键性第一步,有了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这一阶段,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鼓励,鼓励他们敢当众大声说话。能站到讲台上讲,不管讲得怎样,都是成功的开始。

其次,提出演讲训练的具体要求。训练要求如下:(1)人人都须参加,每节课二人。按学号轮流。(2)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鼓励学生自己写演讲稿。也可用优秀演讲稿,可讲故事,幽默小品。(3)演讲的内容不限。大至国家大事,小到个人情感。内容健康向上。(4)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让全班同学都能听清。(5)逐步过渡到脱稿演讲,时间为三分钟。少于一分钟者,下次要重讲。(6)同学上台演讲,听众要热烈鼓掌以示欢迎。演讲完毕,不论讲得好坏都应报以掌声。演讲结束,教师对演讲情况给予简要讲评,多指出进步,提示不足,重在鼓励。

这一阶段自选式演讲由于内容宽泛,可演讲的材料非常多,学生演讲的兴趣也非常浓厚。从内容是看,有学生自我介绍的,有谈对新学校的印象和看法;有倾诉思乡之情的,有介绍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爱好的;有讲成语典故、名人轶事;有谈理想抱负,有回忆最难忘的一件事;有说我的亲人朋友的;还有的谈自己弱点与不足等等。涉及面广泛。通过演讲,无论是演讲者还是听众都拓宽了自己的思路。

再次,自选式演讲训练应注意的问题。一年级有自选式演讲是口语训练的起步阶段,由于学生自身素质,性格特点,心理素质和口头表达能力等都存在差异,演讲效果可能不如人意。对此,教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能要求过高,急于求成,尤其是对那些胆小,口头表达能力欠佳,乡音重的学生,教师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每次演讲结束,教师讲评时,尽可能抓住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鼓励,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绝大多数学生胆量大了,消除了当众讲话的紧张心理,渐渐地对演讲训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这一阶段学生的兴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上。从口语训练来看,还只是量的积累阶段,只有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到口语训练的必要,训练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2 中专二年级上学期的“命题式”演讲训练

中专第二学期,学生学习了演讲的基础知识,掌握了演讲一些技巧,采用“命题式”演讲就十分必要。“命题式’演讲训练是前一阶段“自选式”演讲的基础上的提高,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要求,也是使口语训练上一台阶的必然趋势,否则口语训练就流于形式。

“命题式”演讲,笔者采用了三种训练方法:第一种:教师命题,学生自由选题。教师将六七十个演讲题目向学生公布,学生自由选题。学生事先写好演讲稿,背熟。再上台演讲。这一阶段训练要求:(1)普通话标准,语言流畅。(2)能围绕主题进行演讲,富有激情。(3)适当运用一些辅的态势语言。每次二位学生后,由教师指定一名学生主评。教师记分,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在案。

第二种,学生自己命题演讲。教师把命题权下放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出题,然后再由学习委员和科代表负责挑选题目。入选三个以上题目的学生可加分作为平时成绩。这样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形成了一种竞争的局面。许多学生为了出好题,特别留心观察生活,了解同学的生活情况,性格特点。课余时间勤上图书馆查阅资料;思考的问题也非常广泛。由于演讲题目是学生出的,他们的年龄、爱好、兴趣、水平又较接近,因此,演讲的学生不会感到特别难。他们在演讲都能紧扣主题展开,而且讲得绘声绘色,收到较好的效果。把命题权交给学生,不仅调动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也增加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挖掘出学生内在潜能。

学生出的题目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而且丰富多样。如:“中专生能圆大学梦吗?”“中专生的出路在哪里?”“校园一景――怡园”“班主任,我想对您说”“我最崇拜的人”“我的座右铭”等等。第三种根据所学课文,教师临时命题。给学生三分钟作准备,上台演讲。这种形式要求学生在充分熟悉和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加上合理的想象,分析,归纳,总结,使课文的某一片断扩充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或对名著改编电影进行评论;或对课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论。学生要完成这种训练,不仅需要熟悉课文,而且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缜密的思维能力。

这种演讲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命题。如:学习完《项链》时,可以命题“假如项链没有丢玛蒂尔德结局会怎样呢?”。学《祝福》与电影《祝福》在情节上比较;电影增添了一个情节: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教师不失时机地命题“电影添加此情节妥当吗?讲授完《林黛玉进贾府》可出“话说凤姐之辣”的演讲题。等等。

这类训练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拓展了学生思路,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经过中专第三学期训练,学生演讲的兴趣更浓了,演讲水平普遍提高,同时,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无形中得到提高。。这是口语训练初见成效的阶段。

3 中专二年级下学期“即兴讲话”式训练

即兴讲话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涉及到一个人能力的方方面面。加强其基本技能的训练,可以全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一阶段具体做法:教师任意指二位学生上台作一至三分钟的即兴讲话,不受命题限制。演讲后再任意指一名学生对演讲者的内容、材料、结构、语言及演讲者的表情、语音、语速、态势语言等方面进行评论。要求充分肯定其长处,也要指出不足。还可让其他学生作必要的补充。教师也可作适当的点评。

篇4

在戏剧学院学习表演的那段时期,使我能有很多机会与文艺界的一些杰出的老师一起学习,尤其是我的表演导师安振吉。这种表演的培训对我作为一个专业演讲者的职业生涯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这里是从表演技巧中总结出来的十个实用的秘诀,它们会帮助你在台上赢得奥斯卡奖。

诀窍之一:即兴创作

即兴创作意味着在你要行动的时候准备。它表示放弃一成不变,而是尝试新的和激动人心的东西。演员们用即兴创作释放他们的创造力,再借着剧本找到他们的最佳状态。

你能够通过尝试不同的方式来架构你的演讲来进行即兴创作。在一次激励演讲中,我根据演讲的基调即兴创作,提出一个有趣的故事,就是我在为母亲花一分钟买电灯泡和花一小时为女友买50公斤大米的事情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态度,以此来说明你对梦想和目标的欲望程度决定了你的行动的论点。很明显非常成功地用热情与幽默把意思表达了出去。

在说明不要不相信奇迹及自身的力量的结尾时,我变了一个魔术。将矿泉水瓶的瓶盖在瓶底拍打一下后,进入到了瓶内。结果你可以想象,所有的人目瞪口呆,如睹神物,对于前面论点的记忆我相信终身亦没齿难忘,结果不言而喻。

试着用即兴的词汇来表达你已有的故事——你会发现感觉最好的用词和表达方式。你不用去管时间,重复地用中速表达或乱讲一气。

这个观点是为了让你自由和开放。即兴创作给你空间使你有创意和显得自然。

诀窍之二:个性化你的故事

讲故事的关键不是记忆词汇,而是记忆那种体验。演员使用一个称之为“个性化”的技巧来达到这个目的。这意味着从你的生活中提炼出一种经验,然后把这种经验中的情感的影响力应用于表演的场景和故事当中。个性化是演员演得真实的秘诀。

举例来说,当安东尼·霍普金斯在影片《沉默的羔羊》中扮演杀人狂汉尼拔·莱克特时,他根据他曾经发狂地想去杀人的经历,再造了情绪的感染力。我们在荧幕上看到的霍普金斯是一个精神错乱的杀人狂。实际上,演员霍普金斯只是从他替代性的经历中演出真实的情绪。

作为一个演讲者,个性化意味着把你自己带进演讲。“就讲故事而言,如果你不能领会他,那观众也不能。”通过体验的再现把观众带进演讲。你得到的回报是,每一次你再造这个体验,它都会是新鲜的。

即使有时你在描述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也要把这个素材当作你自己的。“我所有的故事都是我自己的故事,”我的表演老师上戏教授安振吉曾经说道,“如果我听到我喜欢的故事,我会把它重新塑造。我会用不同于他人的方式来讲述它。”

诀窍之三:强烈的意愿

一个在演员在每个场景中都有一个意愿(或是目的),一个意愿对剧本来说是一条主线。意愿激励着每个角色。哈姆雷特的意愿是杀死他的叔叔克劳蒂斯。哈姆雷特一路上有很多障碍,但是他没有这个意愿的话,这部戏就演不下去了。

作为一个演讲者,你的意愿是任何你向观众所宣扬的--------你的观点。我的意愿是说服观众,双赢的谈判比单赢的更有效益。演讲者HELEN说,“我的意愿是让观众们说,‘哦。我从没有这样想过。''''是帮助他们建立新的观点。”而周可的意愿是,“不仅是提出观点,而是如何执行观点。”

没有意愿,你仅仅是一本会走路的百科全书。压滤机滤布勇敢地站出来,并加以表达!

诀窍之四:戏剧化

演员总是要在台上尽量显得真实。但是舞台上的真实----实际上只是我对我们真实经历的强化。真实却没有戏剧性是非常了无生趣的!即时是最敏感的电影表演都会有戏剧性的成分。

我的表演导师说,戏剧化是“你需要变成你自己,但是要‘比生活夸大,''''”她还说道,“要做你自己……但不是刻意的。”在以幽默结束他的关于科技的演讲时,诺贝尔得奖主对他的观众说起有关他和他的妻子在购物时看到小活塞的展示。他说道,“这次演讲最终以此来结束,就是我把活塞放在我头上,再把一个秃头的小伙子拉上台,把另一个活塞放在他的头上,然后两个人扔来扔去。”

记住好的表演是即使只是阅读电话号码簿,也会使观众得到享受。当你在和一大帮观众交流时,会有很多“电流”划过。使用这些“电流”,使演讲辉煌起来。

诀窍之五:精彩地开始

第一印象很重要。演员们知道他们必须尽快抓住观众。所以他们“精彩地开始”——他们的精神一开始就很高昂。作为演讲者,你的充沛的精力能够激发和鼓舞他们,你必须开始就这样。

很多演讲者建议,“强有力地开场。”这并不意味着你开始时要尖叫或在台上跳来跳去。适应观众的精神状态,开场是比他们稍高一点,如果他们精神实在低靡,不要显得过于兴奋,这样会把他们吓跑的。

我通常以一个故事开场,快速地尽可能多地吸引观众,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抓住故事进行中的场景、气味、热情和感觉等等。当然我也曾见过演讲者用半小时来热身,我的观点是——你会失去观众,如果你花过多时间来热身。

诀窍之六:保持敏锐

伟大的演员都是敏锐的反应者。他们一秒钟都不停。这意味着他们保持神经高度敏锐及紧张,不会去期望由另一个演员会去处理。杰克·尼克尔森的表演尤为激动人心,是因为他对其他演员的反应是很自然的,而不是事先计划的。

不要像我们曾经见过的那些演讲者一样,总在他的演讲中某些地方故意停上几秒钟让观众笑——而不管他讲得是不是好笑。那样就很傻了。让你的神经对你的演讲中的每件事都保持敏感,相应地调整你的演讲。

“‘魔术''''是自然的发生的,”魔术师刘成认为,“对观众进行反应。通常我最好的素材是取自演讲中正在发生的东西。我的演讲不是固定在一个轨道上的火车——它更像冲浪,这样或那样移动,甚至有时往下倒!!”

导演周可也认可这样的观点,“我脑中有一个大纲,但是我从来不知道我要说什么,因为我喜欢吸引观众,”他解释道,“当你问观众问题时,你可能会得到你没有期望到的答案,这时你会去处理它。我一些最好的思路是从观众中来的。”

诀窍之七:多样化

任何东西若总是用同样的方式表达都会显得很无聊。演员把一段场景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都互有不同。演讲者要致力于强调、移动、声音、精神层次、素材等等。

你能在你的演讲的组织中加入多样性,例如,故事……过渡……故事……主要观点……故事……等等。多样性能在你的声调和声高中体现。停顿也是一种多样性。不要忘记在你肢体语言中建立多样性。

我的老师曾对我说,“演讲者的敌人是重复。”记住,你的观众地注意力很短暂。多样性是一个抓住观众的有效方法。

诀窍之八:冒险

你记得影片《密苏里假期》马龙·白兰度演的“老奶奶”吗?愿意冒险使这位伟大的演员凸显出来了。这对演讲者也是一样的。“和观众在一起的时候要显得真实,但有时候你必须愿意从冲浪板上摔下去。”

在我刚迈入职业演讲的行业时,我曾冒险把观众带到台上,“我从来不知道谁会上来,也不知道他们会讲什么,”我必须承认,“但实在真的很刺激。”

最近,我在一次演讲中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舞台上,那是为了表现某个非常激动的心情和场景的重现,这是一次冒险。有的人喜欢,有的人却不这样想,但是没人会忘记他。人们仍然会走到我这里,问我,

“乐嘉,你的膝盖没事吧?”

所以,“你的膝盖如何?”你最近有没有冒险?朋友,毕竟,我们不是进行总统辩论。我们怕失去什么呢?

诀窍之九:对你的选择负全责

当白兰度穿上戏服,在影片《密苏里假期》在变成“老奶奶”时,就没有退路了。演员要进行有趣的选择,然后对其负全责。

如果你决定戏剧化,或是决定在舞台上冒险,不要后退。当我下跪时,我猛地沉下去,让身体与地板发出沉重的撞击声,然后把头埋在地上,开始痛哭,又是尖叫又是咆哮……

对我来说,负全责意味着,“对我的信息及其对观众职业的影响力充满热情和信心,”记住你要对你的

信息和你的选择负全责。

诀窍之十:你的放松在于你的专注中

如果演员的思路可以允许自由漫步,筛网滤布他会专注于他的紧张神经。演员通过他们专心地准备、剧本、和其他演员可以得到放松。演讲者可通过专注他们的意愿、客户、观众、定制的细节、室内的设备等得到放松。

很多演讲者通过会见和问候观众、分发材料、演讲前和观众交谈而得到放松。PETER通常很专注于他的观点,他和我说过“当我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的信息时,我意识到对我重要的对他们就未必重要,”他承认,“所以我专注于重新按主次先后排列我的观点。”

不要期望不通过努力就能赢得你的奥斯卡奖。新演员常提醒为他们欢呼的影迷,他们需要多年的努力才能得到“显赫的成功”。

篇5

1、“自由演讲”式训练。高一阶段是口语训练的起始阶段,由于学生的自身素质、性格特点、心理承受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都存在差异,演讲的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老师应当给学生信心和勇气。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走好这一步至关重要。这一阶段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明确告诉学生: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人人都参与,无一例外。学生既知没有退路,也就勇往直前了。

高一阶段的自由演讲,由于内容不受限制,学生兴致很高,可准备的材料很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内容相当丰富。因此,从学生演讲的内容看,有学生自我介绍的;有讲自己兴趣爱好的;有回顾自己最难忘的一 段经历的;有谈异国风情的;有讲成语故事的;有讲名人轶事的;有讲热门话题的等等,涉及面很广。通过演讲,无论讲者听者,都拓宽了自己的思路。而且每次讲话结束,老师评定分数时,要尽可能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信心和自尊。

2、“命题演讲”式训练。 “命题演讲”是“自由演讲”基础上的提高,它符合认知规律,适应学生的求知愿望和心理要求,也是使课堂口语训练活动深入下去的必然趋势,否则活动就失去了生命力。

这一阶段我采用两种训练方法:第一种是以科代表为首,由各小组长、学习委员和同学代表组成“命题小组”,负责出演讲题目。每次演讲后,由老师指定一名学生进行评分,并于课前向学生公布。这种方法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快速构思、列提纲、 打腹稿,语言要连贯、流畅、严密。第二种是根据所学课文,由老师临时命题,学生稍作准备,当堂演讲。这种形式的演讲,要求学生在充分熟悉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像、归纳和总结,使某一局部的内容扩展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有时给某个情节加个结尾,有时扩充某个内容,有时从课文中整理出一个故事。学生要完成这个训练,不仅需要熟知课文,还需具备一定的创造性和想像力。

3、“即兴演讲”式训练。

篇6

高一阶段的“自由演讲”式训练

首先,老师应当给学生信心和勇气。高一的学生初次上讲台面对全班同学讲话,需要勇气和胆量。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走好这一步至关重要。这一阶段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明确告诉学生: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人人都参与,无一例外。学生既知没有退路,也就勇往直前了。

其次,向学生宣布进行口语训练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是:(1)课前要作好充分准备,尽可能演讲自己写的围绕某一主题的一段话,也可以录用平时摘抄的好的文字;(2)所讲内容不限,只要是积极健康;(3)用普通话,声音响亮,让每位同学都能听清;(4)每节课原则上是一课一人,按学号轮流;(5)每人脱稿演讲时间不超过三分钟,不少于一分钟;(6)同学上台时,大家鼓掌欢迎,讲完后,无论讲得怎样都应报以掌声。结束后,老师作简要评分。

高一阶段的自由演讲,由于内容不受限制,学生兴致很高,可准备的材料很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内 容相当丰富。因此,从学生演讲的内容看,有学生自我介绍的;有讲自己兴趣爱好的;有回顾自己最难忘的一 段经历的;有谈异国风情的;有讲成语故事的;有讲名人轶事的;有讲热门话题的;有说我的爸爸、妈妈的; 有谈我的老师的;有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经验的;甚至还有讲我的弱点的等等,涉及面很广。通过演讲,无论 讲者听者,都拓宽了自己的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高一阶段是口语训练的起始阶段,由于学生的自身素质、性格特点、心理承受能力、口语 表达能力都存在差异,演讲的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对此,教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那些胆量小、口头表 达能力较差的同学,教师不仅要及时鼓励,更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尤其是每次讲话结束,老师 评定分数时,要尽可能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信心和自尊。

高二阶段的“命题演讲”式训练

“命题演讲”是“自由演讲”基础上的提高,它符合认知规律,适应学生的求知愿望和心理要求,也是使 课堂口语训练活动深入下去的必然趋势,否则活动就失去了生命力。

这一阶段我采用两种训练方法:

第一种是以科代表为首,由各小组长、学习委员和同学代表组成“命题小组”,负责出演讲题目。每次演 讲后,由老师指定一名学生进行评分,并于课前向学生公布。这种方法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快速构思、列提纲、 打腹稿,语言要连贯、流畅、严密。

题目由学生自己设计,他们的爱好、年龄、兴趣、水平等都很接近,演讲的学生一般不会感到困难,大都 能较好地扣题展开,而且讲得有声有色。出题的学生,出于荣誉感、责任心,平时特别留心观察生活,了解同 学的生活情况、性格特点,看书看报也勤了,思考的问题也广了。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增 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学们在准备过程中互相竞争,各显神通,大大挖掘了自身的潜力。

第二种是根据所学课文,由老师临时命题,学生稍作准备,当堂演讲。这种形式的演讲,要求学生在充分 熟悉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像、归纳和总结,使某一局部的内容扩展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有时 给某个情节加个结尾,有时扩充某个内容,有时从课文中整理出一个故事。学生要完成这个训练,不仅需要熟 知课文,还需具备一定的创造性和想像力。

这类口语训练方式不仅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够扩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 生的创造性和想像力。与高一阶段的要求、内容相比,难度明显增大,但只要老师使用正确的手段及时引导, 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完成这项训练任务是不成问题的。

经过高二阶段的练习,同学们的兴趣更浓,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演讲的水平普遍提高。此项课堂活动,使 学生大面积地活动起来了,口语训练成了知识、能力、思维等多方面的综合训练,而且寓思想教育、心理素质 教育于语文教学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其语文素质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高三阶段的“即兴演讲”式训练

这一阶段是在前面两个阶段训练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具体做法是:由老师任意指定一名同学上台即兴演 讲一至三分钟,不再受命题的制约,并由一名同学对讲话同学的讲话内容、结构、语言、仪态、普通话等方面 加以评论。要求充分肯定长处,指出不足,也可作必要的补充。教师作适当评点。

篇7

快速练就好口才的方法01第一,练习。

口才首先是一门技术活儿,而所有技术都是熟能生巧的过程。所有的世界冠军都是训练出来的,好口才也只有靠训练。

如果你刚生下来就会说话,在产房里就叫妈妈,你好。抱出产房又叫爸爸,你好!一定会吓你爹妈一跳!

除了少数的人生理上的毛病之外,绝大多数人口才的差别,只源于练习的多少。练得早,练得多,口才就好。如果你现在口才不好,只是因为,在此之前的练习太少。

练习的内容包括三样:大胆自信,口齿伶俐,思维敏捷。

第二,按正确的方法练习。

同样在一所高中上学,有的考上了北大清华,有的名落孙山,关键的区别在于学习的方法正确与否。

只看书是没法提升口才的,朗读朗诵只解决的口齿伶俐的问题,背绕口令顺口溜,那绝对是走偏了。

关键是要做情景式的做思维训练。正确的练习思维的方法,我当然推荐钻石法则这个套路。

当年卓别林和他的朋友,在小酒馆里,用手指头戳住放在桌面上的报纸上的任一单词,就讲两分钟。

这个练习的方法好不好?不错。可是这只能练习即兴打开思路,并不能有效地解决掉条理与逻辑的问题。

第三,坚持按正确的方法练习。

常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能坚持,半途而废的人多的要命。学好口才,必须刻苦。

一个人的悲剧不是你没有成功,而在于:你差一点成功了!为什么会差一点儿?因为你比人家差一点坚持!

水烧到99度,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开水。也许,你就差一点点坚持。

相信我,如果你以钻石法则作为套路,坚持在半年之内练上两百个话题,必然能快速突破口才的瓶颈。

记住一句话,成功靠什么?第一是坚持,第二是不要脸,第三是坚持不要脸。

快速练就好口才的方法021、提高自信心

提高自信心,保持良好心态是你在演讲训练中必先做到的一点,这样你才拥有自信,敢说敢做。所以你要相信自己,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我能行,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倒我!,然后放胆去说。

2、多看书

多看有益的书籍,能令你学习到更多知识,积累谈资。当你学富五车,谈资丰富,你说出口的话必定是蕴含大智,令人受惠的。

3、多读书

要提高演讲口才,除了多看书还要多读书,因为在读书过程中,你的发音、吐字、语调、语速将得到训练,令到你的发音越来清晰,吐字越来越准确,语调越来越纯正,语速也会越来越匀速有致。

4、学习演讲手势

一个好的演讲者除了口才好,还应有好的专业的演讲手势,令到你的演讲更精彩。所以,你可以系统学习一下演讲的专业手势,并规范应用这些演讲手势。

篇8

【关键词】语文 口语训练 课前三分钟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存在着很多会听、会写,但就是不会说的学生,或许成绩会很好,但不会,也不敢合理而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遇到需要在大家面前发言,就感到手足无措,四肢僵硬,这样的学生已经不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所以,我尝试每堂课花“三分钟”来专门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三分钟”,实际上是指利用每节语文课开始的前三至五分钟,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走上讲台大胆表达,以此来提高学生口语能力、锻炼胆量。

一、“三分钟”的理论依据

传统教育中,“说”的能力训练长期缺失。“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语出《论语・里仁》,表现出了孔子“讷言”的主张,这正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沉内敛相吻合,着重于行动,鄙于多言,着重于深思,鄙于张扬。认为“多言,必会如世间之浮华般,虚幻不实。讷言,则会如久磨之宝剑般,锋锐难抵。”实际上,类似的言论还有很多,例如《朱子家训》中的“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鬼谷子・本经符》中的“言多必有数短之处。”长期以来,这样的思想也对语文课堂形成了极大的影响,教学中总是以教师为主,一讲到底,学生永远只能是被动地接受。造就了大量只知埋头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而现代社会,更需要新时代的人才既敏于行,也敏于言。

另外,在2011版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所以,听说读写中的“说”的能力培养,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是很有必要的。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同时也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实际上是打破传统课堂老师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这样做,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有利于课堂教学深入地开展。

二、“三分钟”的实施策略

1、形式多样,循序渐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所以,活动要能够坚持,兴趣很重要,而人们往往容易对不断重复的行为,所以活动形式应该要丰富多彩,太简单的活动会让学生觉得不屑一顾民,太难的活动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觉得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做好,所以,活动的设置应该多考虑初中的各个阶段特点,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让学生从中找到成就感,从而保持对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例如,我在实际操作中是这样安排的:

七年级的时候以讲成语故事为主。刚进初中的学生,往往充满了对新学校新同学的陌生感,同时,表达的欲望较强而分析归纳的能力较弱。讲故事一方面比较简单,易操作,另一方面绘声绘色的故事讲述也能拉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迅速融入到新的集体之中。我往往要求他们在上课之前先将成语及其意思板书在黑板上,以便于其他同学背诵积累。

到了八年级,学生早已完成了初中生的角色适应,变得更成熟,却也因为青春期的到来而显得更叛逆。所以,在这一年里,我就结合国学教育,让学生来讲经典。八年级上册就选择《论语》,八年级下册选择的是《道德经》,学生提前一个星期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其中的一则,可以查阅资料,但是要自己完成观点的提炼,准备好发言稿,要求尽量能利用周末完成简单的PPT制作。之所以选择这两本经典,是希望学生能在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清静无为”的思想熏陶下,成为谦恭有礼、胸怀宽阔的人,在八年级这个关键的一年里,树立起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同时也增加他们的国学积累,人文积淀,提高分析、综合,最后准确、大方地表达的能力。

九年级的学生心志已基本成熟,开始要面临升学的压力,而且通过前面两年的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已经大大地提高。为了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我安排的是演讲的形式。九年级上册是事先确实好主题的演讲,主题由各小组商讨、提出,然后收集起来进行筛选,确定出一些学生感兴趣,又适合进行公开演讲的主题,仍然提前一个星期,由学生自己通过抽签的形式选出主题,准备好规范的演讲稿。九年级下册则主要是即兴的演讲,事先确定出一些在考场上也会经常出现的主题,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如何面对成功与失败”、 “自信、自强”、“换个角度看问题”等,或者是一些时事热点,让学生在上课前抽取主题,迅速拟出提纲进行演讲,要求观点清晰,论述有理有据。

2、提前准备,确保效果

巴班斯基曾说过:“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要达到“学的最优化”,每一个阶段的活动,都应该提前准备。讲成语故事和讲经典,以及定题演讲,都提前一个星期开始准备,要求有规范的发言稿,避免无准备的临时上场。最后阶段的即兴演讲也应该至少有五分钟以上的准备时间,让学生能够理清思路。只有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学生才能最大限度的克服紧张,发言效果也才能得到保证,不管是讲的同学,还是听的同学也才能从中有所收获。

3、指导激励,长期坚持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上台后如鱼得水,侃侃而谈;有的就结结巴巴,局促不安,可能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从来没有进行过类似的训练。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多从上台后的仪态、用语的规范方面对他们进行上台前的指导,让他们有方法可循,同时对于一些过于紧张的同学也要多进行鼓励,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发言结束后,对于学生要进行以表扬为主,同时指出明显缺点的点评,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有更多的收获,这一环节最初应由老师来做,等学生熟悉过后就可以让学生来进行点评。

当然,除了指导与鼓励,营造适当的竞争机制也很重要。所以,在学生发言结束后,可以快速的通过举手的方式,来判断同学们对发言效果的认同度,然后根据票数的多少给他们加分。有了竞争,学生会更有动力。

总之,语文能力的提高,在于厚积薄发,绝非一日之寒,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当然也不例外,所以,课前三分钟的训练,一定要在规范的基础上坚持进行,只有坚持,才能确保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9

俗语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对于任何考试来说,试题永远是重中之重,了解历年出题规律,把握当前时事热点,推究将来出题趋势乃是看题的关键。无论从什么角度说,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都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201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即将全面展开,此时梳理最近5年的国家公务员面试题型,一定是既有启发作用,也有借鉴价值。

五种传统题型分析

纵观2008-2012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的总体情况,结构化面试题量、难度不同,考试时长主要集中在15-25分钟之间,有听题和看题两种模式。但是在具体的考试中,由于面试题目设置的不同,可能是单一的听题模式,也可能是单一的看题模式,如果是材料题,还可能是听题和看题相结合的模式。

就面试题型而言,结构化面试重点题型主要集中在综合分析、组织管理、情景应变三大题型上面,集中考查考生的真实能力、真实想法,而且考查得更专、更细。具体来说,有5大传统题型。

一是综合分析题。五年来,综合分析题每年必不可少,为结构化面试必考题目。

在2008-2012年国家公务员面试考试中,综合分析题是重中之重,除了外交部外,基本上所有系统的面试试题中,综合分析题都是一道必不可少的题目。因此,建议考生在进行备考时,一定要着重掌握综合分析题的作答思路。

从出题内容来看,社会热点题目较多,言语理解类题目较少。社会热点是综合分析题的必考内容,在2008-2012年的国家公务员面试中,有关社会热点的题目所占比重要远高于言语理解类题目,对于社会热点的考查成为近年来国家公务员面试的重点。

另一方面,哲理性考查日久弥坚。这意味着面试考试中有些东西“常温常热”,考生务必细心留意。哲学思维是公务员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一种“杀手锏”。

二是情景应变题。从2008-2012年情景应变题目设置的场景来看,场景设置从随意向与所报考的岗位结合转变。例如,春运期间,大批群众涌向车站,其中一位孕妇占了一位就餐人员的席位,两人发生争吵,作为车站管理人员,你怎么办?

三是组织管理题。在2011年以前,传统的组织管理类题型都是考查考生组织活动的全过程,如“单位要举办一场新闻会,要你组织,你如何组织?”对于这样的问题考生在作答的时候,无论是不是按照模板进行作答,都会按照“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进行作答,这样的考查方式对考生的真实能力难以进行区分。

从2011年开始,国家公务员面试的计划组织协调题发生了转变,问题更注重考查考生是否能从活动的细节上下功夫,工作是否明晰轻重缓急以及处理思路。专门侧重考生对某一个方面的考查,如常问“调查过程中重点注意什么”、“如何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通过哪些渠道进行调查”、“你认为调查报告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等问题。这样考生就无法完全中规中矩地按照套路去作答,而是按照每个题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也是鼓励考生跳出套路,答出特点。

四是人际关系题。从2008-2012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对人际关系的考查情况来看,人际关系题的考查由多重向单纯转变,注重考查与领导、老同志的关系。例如,小赵和你是同事,平时做事很谨慎,经常在材料的细节上琢磨很久,甚至连标点符号都要反复斟酌,还总爱拉着你一起看,导致你的工作没法正常开展,拖延了你的下班时间,你怎么处理?

五是自我认知题。自我认知题是对考生报考动机的自我剖析,侧重考查考生的理念共鸣和思想状况。从2008-2012年自我认识题考查情况来看,以自我介绍为主体,多有追问,这一方面是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考生,一方面也是为了考查考生的抗压能力。

五大新题型分析

从2008-2012年各招考部门的面试公告来看,面试形式主要有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或二者兼有的形式,专业性较强的部门辅之以专业笔试、专业面试,甚至直接对考生进行外语水平的测试。整体上看,结构化面试的形式仍为主流,如大部分部办委局系统、海关系统、国税系统、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等;部分比较严格的部门则采取结构化面试与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从5年来的考试题型来看,也不乏新面孔出现,如材料题、漫画题等。这些形式新颖的题型在2008-2012年的国家公务员面试考试中均有所涉及,且比重有所上升。

材料题。从2011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开始,大部分职位在招考时引入了材料分析题。就2008-2012年的材料题考查情况来看,主要呈现两种特点,一是答案与材料联系的非常紧密,可以说答案就是从材料中概括出来;二是材料以对话的形式作为案例出现,要求考生从对话中分析出问题。

即兴演讲题。在经历了花样百出的演讲题,如漫画演讲题、辩证性演讲题后,逐渐回归到了就单一话题演讲的传统题型,如“‘转变观念天地宽’,请结合实际进行3分钟的演讲”。

情境模拟对话题。以前的情境模拟对话题是考查考生是否能够听明白试题,是否能够恰当的进行角色定位并解决问题。而2012年的国家公务员情境模拟对话题在个别职位的面试过程当中,增加了考官与考生的互动,彰显了面试的灵活。

篇10

布卢姆教学论指出:“如果每个学生都把一种情感经历带入教学,这种情感经历能够影响他或她对待学校的一般看法,或影响其对某一课程的学习。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同学,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或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迅速。”课前演讲所营造出的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能使学生乐于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乐于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形成高涨的情绪体验。情感教学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自觉能动的积极状态。因此,课堂上必要的演讲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锻炼学生的胆量

一个人的胆量是逼出来的,当全班每个人都接到必须上台演讲的任务时,他们已无可选择。因此,当他们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完成了第一次演讲后,教师给他们以表扬性的点评,并带动同学们给以善意的掌声鼓励,他们的信心就更足了,会使下一次的演讲准备得更好。一两次之后,同学们的课前演讲、课堂回答,都会比以前踊跃。人人都有表现欲,都想当众施展才华,“课前演讲”活动不仅为他们创造了表现口才的平台,更使他们的胆量得到了锻炼。

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课前演讲”活动,是学生在课上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是一种表现个人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尝试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配角,是指导者,是听众,或者说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演讲者、演员,虽是短短的几分钟,但他们要把一个故事、一个成语或一句名言完整地、准确地表达出来,需要课前充分的准备活动:查找资料、组织文字、熟记于心等,因此,课前演讲是系统而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方式。

三、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悟性就在你的脚下”。同学们在准备演讲稿的过程中,为了能在同学们面前露一手,搜集材料会特别用心。那些有意义的题材,来自于他们随时随地收集、分析、总结的所见所闻,这就锻炼了他们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调节课堂气氛,实现师生互动

短短的小演讲,不但不会浪费上课时间,反而能极大活跃课堂气氛。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改革基础教育的课堂结构模式,变传统的授课式为多元的合作式,压缩老师课堂讲授所占的比例,增加学生课堂活动所占的比重。“课前演讲”活动,除演讲者外,师生都做这个“小老师”的忠实听众,课堂上多了掌声,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其他同学看到这种情形都跃跃欲试,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几分钟后的上课时间里,气氛活跃,同学们对老师的问题都会积极思考、畅所欲言,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得到加强。

五、沟通师生的心灵,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当老师点评同学们所讲内容并发表看法时,学生就了解了老师的心态及老师的观点看法。老师通过听同学们的演讲,也知晓了他们对人生、对友谊、对社会的态度以及处理问题的思路,肯定他们的正确观点,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看法,这样,师生的心就拉近了。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心灵的接近是信任的基础,也是教学的基础,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对语文教学有很大帮助。

课前演讲的作用不可低估,尤其是对语文。真正进行一次成功的演讲,对其内容和形式必须要考虑清楚,教师可根据活动的具体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适当安排,比如:

1.学生可读自己写的文章,也可读别人的好文章。

2.教师可规定演讲大主题,学生自己准备具体内容,从国际时政到热点新闻,从同学关系到自我检查都可以。

3.讲授新课的前两天,要求学生阅读一些题材与新课内容相似的文章,演讲的内容与本节课所学有关。

4.形式多样,即兴演讲、自由演讲等。内容不限,背诵古诗、讲名人故事、表演课本剧等。

5.根据学期或单元教学重点安排演讲内容和形式,如语文教学进入议论文教学,课前活动可以设计为“谈谈你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的活动形式。在课下大家共同想出主题提供给老师,一般是同学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又感到困惑的一些问题,如“该不该穿校服”、“上学该不该带手机”、“课间十分钟该不该踢足球”等等。每次活动,当一个同学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时,其他同学可自由发表看法,或提出反对意见,或为演讲的同学补充发言。通过活动,学生可感受到“论点”的关键所在,解决议论文的入门难题,从另一角度来说,也化解了作文教学中议论文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