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的出路范文

时间:2024-01-26 17:27: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村官的出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村官的出路

篇1

关键词:大学生 班级管理 班委 班集体

一、研究的重要性

班级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构成模式,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而当今90后大学生在整体上体现出懒散、自私、烦躁等情绪。而90后大学生班级管理模式研究目的在于收集整理资料并探索更加适合90后大学生的班级管理模式,促进班集体的凝聚力与创造力的发展。而所谓班级管理,即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为实现班集体共同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和协调的综合性方法。它包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课外活动等各项工作的管理教育的活动。为研究并促进90后大学生的发展,以民主的思想指导、科学的管理方式、有效的组织模式,培养和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一个好的班级管理理念,可以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班级,一批优秀的学生,可随着时代的改变,以及每个班同学差异的存在,很难找到一个通用的管理体系!

班级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一个出色的班级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也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甚至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当代大学生从80后向90后的转变,大学开始研究适合90后大学生的管理方式,但由于他们的特点,使得班级管理与班集体建设面临着种种困难。但通过对大学生班级管理的调查研究,相信可以总结出大学生在班级管理的一些不足以及可借鉴之处,这些都可作为后人的借鉴。

这次调查主要具有以下三大点的意义①有助于为学生老师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育人氛围,能使班级具有监督功能,促进班学生向自我管理迈步;②有助于培养90后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创造力;③有助于90后大学生的潜能挖掘和个性化发展。增强90后大学生的自主、自律及民主参与意识,调动其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现状及问题

国内学者认为,中国大学班级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1 认识模糊,不认为班级管理应下狠功夫,普遍选择宏观放纵。蒲绿河在《对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中提:大学生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务必抓好,不可放任自由。放任自由只会使班级更加懒散,更缺乏凝聚力,使班级学生慢慢失去集体荣誉感,最后甚至制约了班级同学的发展。

2 班干部制度有待改善。郑卫权等人在《班干部轮换制在大学生运动员自我管理教育中的作用》中提出:班干终身制往往限制了管理改进及人才培养,故应以轮换制替代终身制。现今是民主社会,班级管理也必须体现出民主理念。民主选出的班委,才会更有号召力,同学们才会信服。

3 管理固守传统,缺乏必要的创新。《学分制条件下的传统班级管理体制改革》对学分制的不适应时展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改革迫在眉睫,方法应不断创新,从社团,寝室入手,多方面改进管理工作。我组成员在对同学们的访谈中,大多同学都表示现在班级的管理都是传统式的管理,几乎没有任何创意可言,这是导致大部分对班级管理员缺乏信心的原因。

4 管理没有把老师与同学结合。许多高校普遍存在忽视班主任或同学们的作用的现象,单一重视一方,班主任和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唐日新在《谈高校教育改革中班主任的作用》中强调,班主任应是教育改革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应充分发挥其组织管理、领导、引导、指导的作用,不可忽视班主任的作用。而一些学校过分重视老师的在管理的中作用,同学只是被动式的参与,甚至不参与。两者作为班级的管理不可忽视的力量,能动性都应得到调动。

5 班干组织内部不团结,有些班级还存在相互争斗的现象,班干内部凝聚力严重不足,如果自身内部都不团结,这是很难调动班级同学的积极,只有班干更加团结,意见更为统一,才能说是真正地发挥出班干的作用,才算完成了自身的职责。面对此现象,应不断加强班级团体工作机制,组织机制,活动机制等等。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学界对班级管理研究非常多,但对90后的班级管理研究少且不够深入,大多数学者停留在理论分析方面,非常缺乏相关实证研究及案例分析。进入新的时期,面对90后大学生,高校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应根据90后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工作,从而使班级管理更富有成效。

三、对策及建议

篇2

本文针对2008年国家出台大学生村官政策以来,针对大学生村官产生的背景,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机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大学生村官的健康成长关系三农的发展,关系国家后备干部的培养,积极统筹各种社会资源,解决他们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选聘、培养和奖惩统一的长效机制,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保持这一群体的稳定性。

一、大学生村官政策出台背景

大学生村官政策出台有几个方面的原因:(1)宏观的环境:中国农村的乡土性使农村治理主要依靠家长制、宗族制和人情关系,这与现代社会的民主法治需求形成鲜明对比。(2)现实的状况:社会利益格局分化,村级领导自身素质良莠不齐,致使基层治理频现危机。(3)社会因素:随着城镇化的加剧,农村人才资源的流失以致农村工作后继乏人。(4)直接的原因: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近五年都在七百万人左右,2014年高校毕业生更是高达727万人,就业形势日趋严峻。[1]

二、大学生村官遇到的问题

一是非农非公的身份尴尬、角色定位模糊。被镇政府借调得多,真正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少之甚少,即使有创新的想法与合理的村级发展意见,没身份没地位、也难以表达。

二是专业不对口,农村需要的是农学、经济学、计算机等专业,但是招聘的时候不限制专业,有很多村官毕业于理工科甚至是音乐、艺术、广告设计等专业,他们难以施展自己的专业特长。对于农技推广的学习,财力不足,缺乏资金;能力不足,缺乏培训;动力不足,缺乏社会认可。

二是各项保障机制的缺失,缺乏必要法律依据,权益受害。中央一次性安置费2000元未到位,国家级贫困县本来工资就少,国家每月补贴的300元还不到位。在制定相关政策公告时应切实考虑大学生村官的利益,不能重招聘轻出路。

三是婚恋问题,本科毕业的大学生一般二十三四岁,工作二三年就二十六七岁了,更别说研究生毕业考录村官的了,到了谈婚论家的年龄,婚恋问题却成了老大难。大学生村官在乡镇或村工作相对闭塞,生活单调,人际交往相对较少,社会认可度较差,身份尴尬,村官群体注定了大量剩男剩女的存在。

四是未来出路迷茫。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全国共有30多万名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针对大学生村官三年任职届满后的出路,2010年中央出台了《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工作意见》,提出了大学生村官任期满的五条出路:自主创业、另行择业、定向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考取省属大学研究生(笔试加10分)、续聘或加入村两委班子,但是这些政策并未真正解决发挥效用。

三、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优化建议

(一)严把关口,加快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选聘机制

(1)选聘合理数量的大学生村官。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一直提倡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并不可取,例如山东省存在省派第一书记,再去招聘大学生村官担任其助理,造成人才的浪费和不均,存在省派书记的村庄无需再吸收大学生村官。而对于经济条件较好,亟需人才资源的典型村庄,如滕州的龙泉街道下辖的几个村,应该增加选派名额。

(2)选聘农村亟需专业的大学生村官。当前社会村庄严重的“考上大学、走出大山”的思想,导致一些学校的农林专业多年都是冷门专业,而英语、经济、工学相对热门,就业面广,就业压力相对较小。省委组织部在选聘村官时应专门拿出一部分名额专门招收农林牧渔业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村官,以期更好的适应能力,更迅速的为农民答疑解惑,解决农民存在的实际问题,不再因专业不对口问题绊住前进的步伐。

(3)优先选聘本户籍地的大学生村官。[3]农村地区具备特殊性,生活条件艰苦,交通设施、公共设施严重缺乏,大部分习惯了城市生活的大学生来到这里做村官,很难适应,而本地的大学生则有较强的适应性,如果是本地的大学生村官还可以顺利成为村两委成员,不用担心社会上所认为的大学生村官进两委与村民自治条例相违背的情况,能更好的融入乡村服务群众。

(二)完善机制,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美国《侨报》2009年3月30日发表了《大学生村官别闲置》一文,文中谈及中国大学生到农村,就像种子落进了泥土,实际上两方面都面临着严峻考验,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的,还是基层政府对待他们的实际态度:不仅要重选拔,更要重培养,更要重管理监督,形成一个完整的机制。[4]

(1)加强大学生村官岗位责任机制

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模糊,地位差,不受尊重,社会认可度较低的情况,我们应给予其准确的身份界定。2013年山东省把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合并这一开创先河的举措,利大于弊,首先解决了大学生村官尴尬身份的问题,连续2年考核合格可直接转为选调生,村官们不用再纠结于自己到底是什么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学生村官才能踏下心、稳的住、留的下。在其位,谋其职,无论在村里还是借调到乡镇,思想上不再懈怠,反而更加积极主动承担职业责任。

(2)健全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机制

建立大学生村官定期交流与学习制。重点培训农业科技和村情民俗,以期让大家尽快融入基层,进入角色,发挥特长。泗水县委组织部2012年9月组织全县26名大学生村官赴滕州市龙泉街道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学习,聊城市委组织部于2013年10月组织20名大学生村官赴广东参观学习,这些交流学习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豪情,也借鉴吸收了许多成功经验。

(3)完善大学生村官考核奖惩机制

大学生村官工资由中央、省、市三级拨付,不足的地方政府补贴。由各级党委组织部管理,省市县三级组织部要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根据地方实际为其制定每月和年度的考核标准、目标任务,让乡镇政府、村两委成员、所任村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参与评议,评议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对思想先进、认真履职、干事创业、有所作为的大学生村官要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如推荐入党,树立典型营造全县学习先进氛围,对大学生村官群体按照年度综合考核结果,择优发放奖金。对那些责任心不强、无正当理由长期不在岗的,慵懒散的大学生村官给予口头警告,找其座谈及时劝勉,对于连续二年考核不合格的及时予以辞退,以儆效尤。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政工小卡片.2014.03(63)

[2]郑卫宇.复旦大学研究生.《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学生村官政策研究》.2011

篇3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流失原因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D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375-01

一、农村大学生“村官”流失的原因

为了解农村大学生“村官”的真实生存状态,分析农村大学生“村官”流失原因,笔者对湖南省岳阳市河市镇和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两地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尽管两地社会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存在差异,但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面临许多相似的困境和难题,这是造成农村大学生“村官”流失的重要原因。

1.工作环境艰难

许多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地方都是条件艰苦,民情复杂的农村,工作环境十分艰难。一是存在语言障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村官”会被分配到陌生的农村工作,但农村老百姓基本上是用本地方言交流,不懂方言就无法开展工作,所以很多大学生“村官”就只能留在乡镇政府部门做些简单的文员工作,很少下村与干部群众交流;二是村情民意复杂。中国农村治理自古以来依靠家长制,宗族制和人情关系,这与现代社会的民主、法制要求形成鲜明对比,初来乍到的大学生“村官”不了解当地村情民意,很难依靠自身学到的民主法治办法处理群众矛盾,解决裙子困难。三是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大学生“村官”没有工作经验,又没有解决问题的权力,因此很难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再加上许多农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既便是简单的矛盾调解,如没有老村干的帮忙,大学生“村官”也只能“袖手旁观”。

2.工作待遇较差

大学生“村官”不是国家公务员,因此,在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上都比较差。一是政治前途渺茫。虽说国家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但他们并不是公务员,只是被聘任到农村的特殊人才,工作期满还是要靠自身努力解决出路问题。即使有面向他们的各种优待招考,但那也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大部分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二是经济待遇低。大学生“村官”没有公务员一样的经济待遇,工资低,例如河市镇的村官工资只有1200元每月,经济条件较好的三垛镇也只有1900元每月,这与在城市工作的大学生相比显得十份寒碜。正是较差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使得大学生“村官”失去了工作动力,最后不得不因为生存问题而离开。

3.生活条件清苦

农村的生活条件清苦也是迫使许多年轻大学生“村官”早早离开的重要原因。对外来尤其是外省的大学生“村官”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情感独孤。比如不能常回家和家人团聚,尤其是地处偏远乡镇的农村,出门一趟十分不便,加上路途遥远,对收入不高的村官而言负担过重。另外,农村缺乏娱乐设施,让大学生“村官”的生活极度乏味,而农村年轻人又少,村官们很少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交流,尤其对处在谈婚论嫁年龄的年轻男女而言,村官工作不稳定,工作待遇较差,使他们很难找到男女朋友,因此情感婚姻问题难以得到解决。

4.自身素质不高

大学生“村官”是基层工作的新生力量,首先他们自身要具有很高的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同时还要一心为民,吃苦耐劳,有较高品德,热爱基层。而现实是很多大学生选择当“村官”并不是出于对基层的热爱和奉献农村理想的追求,而是出于找工作的无奈和追求安逸的生活,因为大学生“村官”相比公务员而言要求较低,容易考,工作也比较清闲和安逸,成为许多人缓解就业压力的跳板。再加上学多大学生“村官”专业不对口,综合素质不高,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最后也不得不离开。

二、破解大学生“村官”流失的对策

要解决两地农村大学生“村官”流失严重问题,破解基层人才不足的困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政策,改进措施。

1.改善工作生活环境

大学生“村官”要真正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鲜血液和有生力量,必须尽快提高他们适应农村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态。一方面要改进岗前培训方式。很多地方大学生“村官”的岗前培训都是和公务员一起在地方党校进行的,缺乏实践锻炼,培训时间短,很难起到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要改善大学生村官的生活环境,首先解决好基本的衣食住行问题;其次是完善生活娱乐设施,包括与提供与外界交流的信息网络,组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等;最后是帮助解决其情感归属问题。例如,在招聘大学生“村官”时应注重男女比例平衡,组织各种相亲联谊活动,使其情感得到归属。

2.提高工作待遇

主要是提高政治和经济待遇。政治待遇方面,应该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工作保障和奖励机制,对任期满三年以上,表现较好的村官可以转为行政或事业编制,在公务员等招聘考试中,对大学生“村官”提供更多的岗位支持,让大学生“村官”在政治上有前途。经济待遇方面,首先是提高工资水平,可参照当地公务员的待遇提供各种工作生活补贴;其次,要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对表现优秀大学生“村官”进行奖励,并建立浮动工资制度,适当上调大学生“村官”工资和补贴;最后是要加大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支持力度,提高创业资金资助比例和额度,并为其提供各种创业信息和资源,开展各种创业培训,助力大学生“村官”发展。

3.完善大学生“村官”自身的综合素质

篇4

一是突出规划引导。明确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方向。制定出台《年市大学生村官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村官分类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大学生村官培养举措、流动目标,使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大学生村官不同的气质特点、专业特长和发展潜力,将他分为社会管理型、创业富民型、服务三农型、党政后备型等四种类型,实施分类培养,强化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生涯设计,把大学生村官的专业优势与任职地产业优势、潜能素质与岗位要求结合起来,让大学生村官的优势、热情得到更好发挥。

二是突出培训提升。夯实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基础。坚持按需施教、差别培训,一方面是开展纵向分层培训。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各级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明确培训主体和责任。市级重点培训担任村“两委”正职和创业有成的大学生村官,县(区)重点开展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乡镇重点做好大学生村官日常帮带和阶段性工作培训。另一方面是开展横向分类培训。先后举办16期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科学发展能力培训班,帮助社会管理型大学生村官提升综合协调和处理村级复杂事务能力;先后举办23期SYBIYB等创业培训班,组织三批大学生村官到雨润集团开展体验式培训,帮助创业富民型大学生村官提升创业能力;举办56期农村实用技术推广班、科技知识普及班,引导服务三农型大学生村官发挥专业特长,开展实用技术推广、送戏下乡、扶弱助残等活动;帮助综合素质全面、具有一定领导潜能的党政后备型大学生村官,提升理论素养和领导水平。

三是突出实践锻炼。提升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能力。努力创设锻炼平台,不断提升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能力。一是结对跟班锻炼。安排400名“双强”村党支部书记与大学生村官结对,提高大学生村官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探索大学生村官互助成长机制,安排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优秀大学生村官与新选聘大学生村官结对共建,帮助他尽快融入农村、开展工作。二是上挂学习锻炼。大力推行“1+X以村为主、上挂锻炼培养模式,分期分批选派大学生村官到县乡机关、事业单位进行“轮岗”进修”、治安、拆迁安置、招商引资等急难险重岗位接受历练,让大学生村官直接负责一件实事,独立解决一件难事,牵头完成一件大事,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三是拓岗复合锻炼。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设岗定责的同时,村级服务中心设立大学生村官“为民服务岗”积极引导他发挥有知识、懂法律等优势,结合农民群众需求开展社会服务行动,引导当好远程教育管理员、关爱留守陪护员、民事调解员。

四是突出竞争择优。构建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机制。按照大学生村官“五条出路”要求,构建流得动的竞争激励机制。一是公推公选—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选拔上去。采取公推公选的方式将在创业富民中涌现出来的带头致富强、带领致富强,且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大学生村官选进村(居)两委”班子,乡镇干部补缺优先选用大学生村官。二是定向招录—把考核合格、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输送出去。协调事业单位定向招聘大学生村官,同时,积极与大型国企、民企联系,举行面向大学生村官专场招聘会。三是倾斜政策—把懂经营、善管理的大学生村官留下来。采取多予、少取、放宽、放活的工作方针,鼓励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单体创业、抱团创业或者联合创业。

市在拓宽大学生村官流动通道方面创新了路径:一是培养了一批“双强型”村干部。136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居)两委”正职,通过五年来的实践。640人进入村(居)两委”班子。二是培养了一批乡镇党政后备干部。结合乡镇党委换届,81名大学生“村官”选拔进入乡镇党政班子、纪委班子,有5人担任县直群团部门班子成员,另有135人进入公务员队伍。三是培养了一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骨干。全市有110多名大学生村官先后进入市委农工办农村经济管理站、市接待中心、县城管局等市县区事业单位工作。四是培养了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探索政企合作模式,创建大学生“村官”资源市场和“村官”人才体系,先后向江苏雨润集团、江苏洋河集团、民丰银行等非公有制企业、国有企业输送了85名大学生“村官”。

篇5

一、大学生村官的职责及作用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是村级组织特设的岗位人员,系非公务员身份,不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职责分为两大类,其中担任村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大学生村官,主要协助做好宣传、贯彻、组织、实施党的政策安排与任务,做好本村产业经济、科技的发展,做好计划生育、矛盾调解、社会保障、调查统计等工作,参与村务和村团组织建设;担任村委或党委成员职务的,则按照所担任的具体职务确定工作职责。

大学生村官工作有效改善了农村干部队伍的结构,打破了人才流动的城乡壁垒,推动了人才资源向农村的流动,为基层干部队伍增加了新鲜血液。大学生村官工作有效增加了农村活力,大学生村官利用自身优势,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普及新科技新技术。我国的大学生村官工作也逐步成为基层培养党政干部的新途径。广大农村成为大学生村官锻炼成才的大舞台。

二、大学生村官与本土意识冲突产生的问题

大学生村官到基层任职,为基层组织的健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观念的变革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大学生村官政策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瓶颈。其中,基于本土意识而产生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村官无明确身份的身份认同问题

大学生村官既不是当地的村民,也不是真正的公务人员,这种非官非农的身份让其无法真正参与到农村事务的管理决策工作中。“我们算什么人?”大学生村官或多或少会遇到这种身份上的尴尬。同时,部分村民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外来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排斥心理,如若大学生村官对当地人文风俗不了解或遭遇语言障碍,就很难真正融入到村民之中,开展工作就更加困难。

(二)大学生村官满怀热情却遭遇本土冲突问题

除了出身农民家庭的大学生村官,其他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对于农村事务并不熟悉,他们不了解当地农村的风土人情和处事风格,他们习惯用学校里的处事方式去处理农村事务。而广大农民盼望有知识、有魄力的大学生带领他们致富,而不是倒过来“照顾”不能吃苦的“小皇帝”。大学生村官不了解当地农村特定的现实,不懂得“乡土中国”的实际情况下,无法胜任当地的工作,最终丧失了工作热情。

(三)大学生村官专业不对口或经验不足的问题

由于大学生村官选拔的广泛性,致使各种专业人才拥入农村。而从农村角度看,大学生村官中农学、法学、医学等农村急需的专业人才所占比例很少,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学非所用也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的发挥,一旦他们觉得在农村难有作为,扎根农村的意愿也将丧失殆尽。

基于上述多种原因,实现大学生村官本土化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村官“留下来”的重要方法。

三、实现大学生村官本土化的路径

面对种种问题,完善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机制,对实现大学生村官本土化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从选拔有知识、懂管理、会经营的“土生、土长、土宜”的大学生村官,再到对村官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多元化的流动,最终为我国农村培养“思维创新能提升上去,联系群众能深入中间,工作任务能执行下来”的大学生村官。

(一)招聘选拔本土化

在选择优秀大学生村官时,严格选聘程序,选聘有当地户籍的大学生,用“家乡话,故乡情”促进大学生村官更快融入群众之中。选聘有真才实学、吃苦耐劳的大学生村官,尽量杜绝拿基层工作当跳板的现象,发挥大学生在基层的最大价值。选聘专业对口,优先选择适宜农村发展所需要的农林、畜牧、经济管理、医学等专业的大学生,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为农村干实事,干好事。

(二)管理村官本土化

一方面,建立一套规范的调研评价、学习交流、考评考核制度,通过大学生村官任职期间的综合表现,为其工作进行评议,对实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进行提升;在核定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名额及各种评奖、表彰活动中,适当向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倾斜,从政治上给予激励。另一方面,安排专项基金为大学生村官购买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待遇,从经济上保障大学生村官的基本工资及国家规定的各项补贴。通过服务于家乡,从而受益于家乡,促进大学生村官更好地扎根基层。

篇6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自我认同 群体反馈 互动关系

自2008年始,中央决定连续5年分批次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大学生村官随即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以社会学互动关系理论为视角,通过对M区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调查,试图探讨其中相关各方间的互动关系是怎样发生的,影响如何及何以改良。

一、大学生村官制度推行的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逐步实现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时期。从大学生村官制度产生的背景来看,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城市发展之迅速有目共睹。与此同时,广大农村虽也日新月异,但由于历史基础差,观念落后,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仍相对滞后。为了让改革开放的优秀成果惠及每户家庭、每个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基层农村干部素质低,能力差,年龄老化,思想陈旧,便是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在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覆盖人群的教育改革中,大学生数量逐年增长,社会整体就业形势却日趋紧张。加之大学生实践能力、知识结构和求职心态的影响,其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此外,金融危机下世界经济整体低迷,也在相当程度上加剧了就业紧张。国家一方面提供众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另一方面,也不断为其择业就业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大学生村官,就是国家将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对人才知识的迫切需求与大学生缺乏历练、就业困难的客观形式结合产生的创举。让大学生到基层农村接受锻炼,用他们的新鲜思维和专业知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这种供需协调配置,是“一举两得”的双赢之举。

二、S市M区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行现状

M区是S市城市化比率最高的区县,近邻省会城市,区位优越,省际省内交通便捷,近年来发展蔚为可观。其下辖各村,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资源、历史基础、人才结构,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日益明显的分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城中村”与城市无异,同时享有众多支农惠农政策,也有“城边村”发展得好日益向中心靠拢,但更多的仍在边缘徘徊。

1.大学生村官

小宋现在M区委机关任职。他是山西某大学03级本科生,中文专业。毕业后他响应国家支援西部的号召,参加了“西部置换”。此后回到M区,迫于就业压力,以及在置换服务中保有的到基层燃烧人生的热情,他又到Q镇做了村官。

“实话实说,从西部回来就业形势很难,当时已经很难了;另外一个是在基层干过一段时间以后,实话实说,基层人民很需要像咱们这样有一点文化的人。你比如说,村里孩子上学舍不得买书,都是找以前的。我就写了个告示收旧书,他们可高兴了。”

“其实我在村里时间不长,这个体制你也应该知道,不可能一直留在村里头。”

“其实,你说国家搞大学生村官挺好,可是只要一落实到基层就出问题了。”

2.农村老百姓

J村近邻区委区政府和经济开发区,已渐有成为M区中心之势。旺叔家有一幢临街小楼,一层门面开了日用品店,1998年还是J村仅有的3家商店之一。而今已然满大街店铺,老店门口冷清不少,这是市场充分竞争后的必然结果。老两口很早开始做买卖,虽是老农民,没什么文化,可思想十分开放,平常总爱看看新闻、听听广播,说起现在的社会头头是道……

“咱这些地方就不行,好容易来个大学生,还排挤的人家娃娃不能干,最后不是走了。”

“就应该经常派你们这些年轻人大学生来,光那些农村干部们,遇时候办事可成问题了。咱老百姓都能想清楚的道道,人家领导就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3.上级政府官员

小康,33岁,本科,T镇政府工作,两年后升职为部门主任;丈夫经商,生活优越。

“大学生村官根本没用。国家一年花上两三万块钱给你发工资,就是一年给人们家修修电脑甚的,有甚用了。不值得。越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可不行。”

“你去人家大公司大单位成长起来多快了,你在人家那些地方是跑了么,来了这村里是走,一点点意思也没有。”

4.本土村干部

老张,49岁,在J村做村委会办公室主任已四年,勉强可算高中文化。

“大学生根本不知道这农村工作的复杂。基层工作最难做,他不了解,根本不行。”

“我们就有一个从临汾来的大学生村官了,小伙可能干了,不要看人家才是师专毕业,对村里情况了解得可好了,每天来上班,礼拜天我们开‘两委’会都是人家做记录,可勤快了,像你们这小年轻,能像人家这实干可不容易了。他走了这不是又分过来一个,这个就不行,就前天下午过来和我打了个照面,这两天就不见了。”

三、问题揭示与原因分析――非良性互动导致双方间的消极排斥

大学生村官,大多是刚走出校园的“后学生群体”,由象牙塔里的书生骤然转变为村官,社会角色突变。是否能迅速适应,一方面取决于其自身所做准备的充分程度,包括心理、专业知识、社情民情调查及承受农村艰苦生活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则受到其接收群体各种反馈的影响,村民和本土干部的评价是他们认识自我价值的主要依据。是欢迎鼓励还是抵触排挤,对其形成自我认同,强化归属感和成就感,会产生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影响。

走访中我发现,大学生村官进村后面临着身份定位模糊、没有实际工作、难以融入村民主流群体、生活单调乏味、缺乏沟通交流等现实问题,因而年年有人来,年年有人走,流失率居高不下。

1.个体认同缺乏――预期与现实落差显著

(1)学生进村动机。关于当初为何选择当村官,小宋坦言,首先是就业难,没其他更理想的出路,希望借助村官这块跳板准备今后的发展。从大学生村官频繁的流失中,亦可反观。迫于城市――尤其是一线大城市沉重的就业与生存压力,他们不得已才选择走进农村。他们对村官这份事业缺乏起码的认同,如此选择是出于无奈,走进农村不过是暂时蛰伏,一旦有机会,便随时准备着飞离这乡野之地。这样又怎能在工作中保持热情和动力,一旦稍有困难拦路,他们便望而却步,至于创新就更谈不上了。这便是典型的缺乏自我认同造成的后果。

(2)专业不对口,职务虚空。当然,也有一部分大学生的确有志于在基层发展,想要充分运用所学和才干,扎根农村干一番事业。他们虽有热情,却又因为相关措施落实不力,导致分配的地区和专业不匹配,岗位与专业不对口,所学无用武之地,他们的热情自然就渐渐冷却,由踌躇满志变为得过且过。这是缺乏自我认同造成的另一后果。

2.群体反馈消极――配套体制保障缺位

从大学生村官的主要接收群体来看,在大学生本来已经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深陷于缺乏自信和成就感的境遇时,外界并没有给予及时的疏导、鼓励和支持,这就使他们不得不在自我和外界的双重否定中一再强化挫败感,对村官这份职业越来越丧失信心和热情。

(1)本土政治排挤。本土干部大多有庞大的家族势力或多年累积的威望。从年龄结构和文化水平看,多是50岁上下和中学以下文化的农民。他们有着浓重的官僚思想遗留,更有着“家丑不可外扬”的根深蒂固的警惕和敏感。上级派来大学生,是外人,经常有些“时髦奇怪”的想法,不了解情况瞎指点,不帮忙反添乱。我走访的J村,干部年年“捆绑贿选”,分属不同的家族势力,村民心知肚明。来了大学生要按年龄、性别、学历分配代表名额,老干部自然不答应。大学生村官被当作“匆匆过客”“年轻娃儿”,随便支应个差事混混,一年半载就干不下去自己走了,根本接触不到核心事务。

(2)熟人社会抵触。虽说有些村民对大学生带着新思想进村持欢迎和期待的态度,但质疑和抵触也绝不在少数。走访中,就有村民很不屑,“都是些城里娇生惯养只会念书的独生子女,要啥啥不会,下地嫌脏,拿个纸不停地擦鞋,热天再打上个伞,能干了活儿?”“成天关着门在屋里,也不和人说话,甚也不了解,起不了大用,再说了,人家肯定都待不长。”村民始终觉得外来大学生有距离;大学生自己又不懂得主动走进农民,和他们打成一片,就更显得高高在上不可亲近,村民自然也觉得和这些“外人”没什么好说的。没了沟通,自然不得理解,在中国农村数千年形成的熟人社会中,这些外来大学生感受不到他们原本设想的来自农民朴实的热情,只剩下抵触和漠然。

(3)政策保障不到位。大学生进村后,就被扔在了“天高皇帝远”的偏远农村,再没人问津。没有及时的了解困难所需,没有娱乐生活调剂,没有朋友畅谈交流,甚至连补贴工资有时都不能按时发,没有起码的保障,他们便产生了一种被社会抛弃的悲凉感,小宋说:“咱以前年轻人在一块儿,多带劲。去了村里,我这还是好的,离城近,能经常出来转转,可有在那山里,没网没啥的,打个手机长途还怕贵,待得没意思。”这些都是大学生村官进村以后面临的实际困难,这些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村官们心定不下来,工作效果可想而知。

四、依托互动关系,完善制度体系

当大学生选择做村官来实现人生价值时,无论其将之作为人生跳板,还是长期事业,都需要充分的自我认同和接收方积极的反馈,只有这种互动关系畅通有效地运作,才能真正使大学生村官来得了,干得稳,留得住。以M区推而广之,应当从确立大学生村官对于其身份和事业的自我认同开始,引导当地接收各方表达积极反馈,并使这些信息在双方间充分传递,改善沟通,畅通互动。

1.针对大学生――严格选聘,科学配置

(1)严格选聘制度,细化考评标准。大学生作为高知识群体,社会分工自有其特点,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志向者适应的职业和岗位各有不同。以大学生为考察主体,他们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主动方,其对于某一身份的自我意愿与适应程度尤为重要。大学生村官制度,并非要将所有大学生都推进农村“再教育”,而是给那些具有对口的专业知识、对农村发展怀揣梦想的大学生一个渠道和平台,使他们能走上一条自己热爱的创业之路。走访中,我发现不少大学生对村官职业缺乏感情,也就难以与当地村民、干部较好地沟通,更难在面对困难时保有激情和信心。因而,在选聘大学生村官时,应将大学生自己的意愿作为首要条件。严格挑选确实有志于在农村发展的人,将其对当地的了解、设想、工作思路等纳入考评体系,作为衡量其能力和意愿的重要指标。

(2)专业、地域科学配置。以大学生的专业背景作为地域配置的主要依据。譬如M区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形复杂、水资源缺乏是制约许多农村发展的障碍,就可考虑派遣具有地理、气象、环境、农林等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来此任职,让大学生真正为传统村官所不能为,既让村民干部看到他们的能力和作用;也让大学生自己在切实服务当地发展中获得自我认同,强化创业信心。

大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或家乡周边的环境最熟悉,有天然的亲切感,这是他们扎根农村、创业农村最稳固的基础,是他们与自己将要投身的事业最紧密的联系。同时,由于地缘关系的亲近,当地人也更容易接受大学生返乡,减少抵触,强化认同,有利于双方良性互动。

2.针对相关接收方――委以实职,灵活调度

(1)落实岗位,明确权责。当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都闲置于虚设职位上,最多给领导写写材料、讲话稿、整理会议记录,基本等于文秘。大学生觉得自己“有没有都一样”;于是认为农村并不需要他们,因而放弃努力,另谋出路。然而现实是,新农村发展非常需要他们的知识和活力。当前只是由于双方互动不充分、信息交流不完善而导致了这种令人失望的假象。因而必须赋予他们实际工作――尤其是与其专业知识背景相关的工作,让他们在真正适合的岗位上发挥效用,同时深入了解农村实际,确立其对于自我身份价值的认同。明确岗位和权责是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使其内心踏实稳定的保障。

(2)保障出口多元、畅通。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大学生村官制度仍将继续处于试运行阶段,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与培养青年人才方面继续发挥作用。长远而言,我们致力于让有热情有能力的年轻大学生扎根农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贡献力量,但这一长效目标的实现,必然不能直接跨越其作为临时措施缓解就业紧张形势的过渡阶段。大学生由“书生”转变为村官的过程,正是其寻找人生定位的重要时期,如果外界一味冷眼打击,对他们确立自我社会角色的认同极为不利。

现阶段应首先保证该制度充当好大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连接板”。切实保障他们进得来出得去。即便他们中大多数留村时间不长,但同样能发挥传递新鲜观念和引进先进技术的作用。潜移默化地解放农民思想,提升农民基本素质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结语

篇7

(一)促进农村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近年来,大批中青年农民纷纷外出务工,使村级干部队伍建设面临困境。文化层次低,年龄老化,工作能力有限、方式简单、积极性不高等老大难问题一直伴随着这支队伍。女大学生村官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一状况,为广大农村干部队伍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有利于更新农村传统思想观念。尽管女大学生村官在经验等方面有不利的因素,但他们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较高,思想观念先进,法制民主科学意识较强,思维敏捷,视野宽阔,给农村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有利于农村干部在科技文化素质、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民主法制、科学意识等方面的整体进步。

(三)促进了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女大学生村官整体素质较高,对国家政策、方针和措施的认识更多。对于农民权益的保障缺失,她们往往能敏锐地察觉,也常常能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仗义执言。能够自觉地按照国家有关法律依法办事,能够充分听取广大村民意见。

(四)调动了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对于许多毕业于农业院校或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她们在农村工作期间充分发挥了她们的专业特长,把一些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带到农村,在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了很强的带动作用,较好地解决了村级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医疗等社会事业水平较低等实际问题,得到了广大村民的广泛赞誉。

女大学生村官除了具备以上特点外,还有性格柔顺,认真细致,亲和力更好,富有同情心,更善于和人沟通等优势,便于与农民沟通,能更有效的化解各种矛盾,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她们能歌善舞,有文化,有文艺专长,也有利于加强农村新文化建设。

在调查和接触中,女村官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反映出来的许多问题非常值得深思。

在调查中,不难发现当前女“村官”们刚进村都会面临一些困惑,如专业不对口、所学东西用不上,村里情况复杂、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水土不服、工作无从下手等。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就是“三难”:异地环境融入难、岗位作用发挥难、农村工作安心难。

首先是部分地方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关心、支持不够,村官截留现象存在,不利于农村一线干部队伍的优化和农村工作的推进。对农村建设人才缺乏的状况不仅没有改善,反过来还造成人才浪费。

其次是后期政策不定性,造成女村官们工作不安心、不稳定。第一,性别的差别,农村干部以男性居多,村书记也大多是中年男性,为了工作更快地进行,他们大多会选择男村官。第二,待遇的差别。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不同,各地村官的待遇也不一样。贫富不均的现象,使得很多村官在农村工作很难安下心来。第三,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大学生村官工作期满后,后期管理的问题、挂职期满以后的安置问题,大学生村官都对自己期满后的出路表示担心和迷茫,这就直接加剧了村官不安心、不稳定工作的情绪,使他们难以扎根农村、深入工作,同时也使村干部、村民,觉得村官到农村工作是暂时的,不可能长久,拉开了村民、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之间的距离,使双方不能更加融洽的融合到一起。

最后是女村官们自身思想定位的不到位。部分到村任职的女大学生村官把到农村任职当作曲线就业的“跳板”,当作一种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无奈选择,缺乏真正热爱农村、扎根农村,在农村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思想基础,对适应农村艰苦环境、条件的心理准备不足,承受能力较差,时机一旦成熟,就会自然“流失”。

鉴于目前女村官们的现状,为了使这一政策能够有效的得以实行,能够使大学生短期的服务产生长远的效益,使农村发展有良性循环。建议应做出以下的努力:

(一)加强制度建设。一项好的政策出台后,必须有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政策的落实。通过与村民的接触,许多村民还不知道村子里来了大学生村官,这说明村官政策还有宣传不到位、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村官是一项战略工程,而不是权宜之计。所以,第一,要逐步建立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诸如建立健全必要的法律、法规,以防止大学生村官过于频繁的流动。第二,要通过制定更多的政策和待遇,比如说: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在对大学生村官定期考核后,对于优秀分子,可以选拔进入镇公务员系列,或者是选拔进入镇领导班子等,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农村留住优秀人才。第三,对于到任的大学生村官,不能置之不理,而应当是进行定期的培训,以达到在弥补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基础上提高其服务的能力。

(二)加强镇、村的领导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理解,打破传统的旧思想。在与大学生村官的交流中,发现许多村官都无法真正的参与到村子的管理事务中去,尤其是女性,村干部大部分认为女孩子在村里没有什么能干的,只能做些端茶倒水和电脑文书的活。因此,这种观念必须加以改变,作为领导,应当按照农村的实际需要,一开始就应当明确或制定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任务或工作目标,一方面能让他们明确工作的方向,同时也感觉到了肩上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让他们能真正参与到实际的基层工作中,而不只是作为一种摆设。这样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促进大学生村干部队伍的长期发展。

篇8

毕业 下决心回乡当村官

2008年,孙茜顺利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毕业了。那一年,要在城里找一个IT行业的工作并不难,而且工资还挺高。但是,和班里其他同学的想法不一样,孙茜不愿留在城里打拼,他要回乡当村官。

“回家?当村官?”当得知这一消息,孙茜的父母和几个姐姐都震惊了。“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又要回到穷山村,大学真是白读了。”亲朋好友都极力劝阻,可孙茜的决心已下。

孙茜任职的地方是自己土生土长的叙永县营山乡营山村。这个村是营山乡的场镇村,尽管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发展却很滞后,许多大学生村官都不愿到这儿来工作。

由于地皮熟,人缘好,孙茜到营山村任村主任助理后,各项工作开展都比较顺利。父老乡亲对这个从小看到大的年轻村干部也都很满意,只是仍然觉得这样一个大学生留在村里是“大材小用”了。父母更是为他的将来担忧:要钱没钱,要名没名,公务员没考上,村官任期到了出路在何方?

创业 带领村民共同走致富路

孙茜知道,回乡这几年,父母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在过日子。可他一直没忘当初的梦想――创业,带领村民改变营山村落后的面貌。

试过几次考公务员后,孙茜放弃了把村官作为“跳板”的想法,转而利用这个平台,带动老百姓共同致富。营山乡的经济支柱产业以烤烟、玉米和土豆为主,但近年来由于烤烟向精品模式发展,对土地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许多人都选择外出务工赚钱,农村的摞荒地也就逐年增多。孙茜认识到应充分利用这些土地让大家致富。

穷则思变,孙茜结合村里的实际,于去年从县里争取到了试种原种土豆50亩的扶贫项目。但是在土豆原种基地建设过程中,农户对这个项目持怀疑态度,孙茜决定先做给大家看看。在乡政府的支持下,他租用了村民的闲置土地50亩,请村民试种原种土豆――鄂薯5号。土地租金每亩300元,工钱一天70元,农户在家就能打工,既挣了钱又照顾了家里的老小。

由于整个生产过程都严格按照农业局培训的技术以及村上远程教育平台学来的技术进行规范操作,去年试种便获得了丰收,孙茜的纯收入达10余万元。示范作用明显起效了,今年,营山村的郑洪湘和林春鑫就从外地赶回来跟着孙茜一起干。

今年,孙茜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20亩,满山绿油油的土豆藤昭示着土豆即将大丰收,他上扬的嘴角透露出喜悦。但这只是他创业路的起点,未来5年的规划已然在他心里生根发芽:依靠村里一处占地面积达5亩多的山坪塘发展水产养殖,围绕山坪塘建设生态农场,条件成熟后成立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村官是我的圆梦平台,只要肯动脑筋肯实干,实现梦想是完全没问题的。”一直描述着自己美好蓝图的孙茜,让人钦佩,80后年轻人不缺的就是这种逐梦的精神。

篇9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各层面的改革与尝试。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矛盾多发,国内外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瞬息万变,这为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

一、 大学生村官政策出台的背景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一个社会性困扰因素。我国自高等教育改革以来,开始由精英式教育转为大众式教育。伴随着1999年以来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效的准入门槛放宽,大学生已经不再是统包统分时期的天之骄子,而转为普通劳动者。高校的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再加上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民进城打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峰叠加的局面”,就业就更加困难。另一个就是解决“三农”问题,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长期的工农“剪刀差”的存在以及各种政策制度上的原因,长期以来发展缓慢,农村人口素质低下,穷困落后,缺乏人才。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再加上农民子弟考学和农民迁移城镇的增多,导致农村中的精英外流,出现了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居多的现状。而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解决“三农”问题就成了国家的头等大事。因此,我国自2004年以来连续6年在中央1号文件中注视“三农”,并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也频频出台,支农资金连年升高,农村建设呈现一派大好景象。

在此双重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其中针对大学生的有“西部志愿者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特岗教师计划”、“社区民生志愿者计划”,鼓励大学生向基层发展,到基层创业、就业。反观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对人才求贤若渴,急需引进人才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强大的智力支持,而新时期的就业形势和国家政策,也为大学生反哺农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农村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农村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以及深厚的地方文化,如果开发成功,其潜力巨大。鉴于此,大学生应转变固有的职业取向,致力于向农村进军,顺着国家促进就业的东风在农村基层干出一番事业。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有许多种途径,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无疑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方式。大学生村官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发展空间,一有财政支持,二有制度保障,三有展现自我才华的平台。他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头脑灵活,视野宽阔,文化素质高,参加农村的管理、规划,不仅可以进一步的锻炼自己还可以为新农村建设锦上添花。

二、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状况

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状况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为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缓解就业压力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李庆波(2008)认为“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但“大学生村官”模式也面临着大学生基层就业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且出路窄,待遇差,吸引力不够等问题。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成为增强这一政策实践性的有效途径,应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严肃选任,健全保障机制,创新管理模式,持续帮扶,开展校市及校县合作。李江波,李禄(2010)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认为我国的“村官”现状是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政治素质低、法制观念差。大学生就读的并非村官专业,隔行如隔山,让他们当村官,未必就能当好,而且学非所用,对国家来说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认为“大学生村官”只能是权宜之计,并非长久之策。邓艳葵(2010)指出要解决“大学生村官”是否“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这一问题,很重要的就是要优化“大学生村官”的成长环境。首先要营造成长的舆论环境,注重宣传,加强与村民的相互了解;其次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通过开展农业知识讲座和结对子“传帮带”帮助大学生进行角色转变,通过岗位锻炼、项目培训、创业引导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施展才能的环境;再次,优化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环境,在生活待遇、文化环境、人际环境、制度环境等方面予以重视和完善。

三、 大学生村官的探索

怎样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自我实现的双赢,许多学者就这一问题也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施爱民,潘献奎(2009)提出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迫在眉睫。一是要通过观念教育,促使大学生树立到广大农村地区就业的职业理想,要及时传递政策信息,使大学生全面了解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关于“三农”和促进大学生基础层就业的政策及投入。大学生要重新自我角度定位,抛弃固有的优越感,同时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还应改变职业评判标准,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只要是对社会有用的职业都是有价值的;二是通过实践教育,坚定大学生对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念,以目睹农村发展成果、服务“三农”、调查农村现状的形式深入了解“三农”状况,培养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感。王俊刚(2007)根据对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和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心理倾向的调查分析,指出大学生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并就目前制约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提出了政策建议。认为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人才匮乏,而城市人才资源却相对过剩,大学生农村就业呈现出一种结构性缺失,制约大学生参加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有:传统的计划体制模式的制约,考试录用方式存在不合理性,大学生对参加新农村建设政策存在疑虑,政府财政经费保障存在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政策建议有:主张以志愿者服务队伍为主要载体开放引导大学生走进农村,以科技项目为依托最大限度地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创业,让“大学生村官”通过新农村建设实践脱颖而出,改革农村干部人事管理模式,建立大学生新农村建设生活保障机制。

新形势下,我国处于政治经济体制转型期,在建立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背景下和在高校扩招及金融危机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与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期待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此学者们已经做了诸多的研究与分析,剖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制约新农村发展的“瓶颈”性因素,并提出了很多建议和对策。但通过综述,发现学者们大多关注大学生村官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少有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庆波.对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担任村官的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 李江波、李禄胜.村官学校的设立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J].农村经济,2010

[3] 邓艳葵.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及其优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0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计划”;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8—0011—05

作为公开选拔到农村村级行政单位担任一定职务的大学生“村官”,既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地方党政机关后备人才的重要培养对象。在有关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本课题组于2012年上半年,对来自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华北、东北等6个地区的550名大学生“村官”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大学生“村官”及相关组织部门领导进行了深度访谈。本文在对当前“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近况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从选拔、培养、监督、考核等几个方面对建立完善大学生“村官”长效管理机制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近况调查

课题组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调查问卷》,在大学生“村官”集中学习及培训时,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集体施测,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填写完成后当场收回。调查问卷第一部分包括性别、年龄、户籍、受教育程度、院校类别、工作岗位、月收入等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包括单选题和限选多选题两种题型。其中限选多选题为限选两个选项。调查问卷的内容具体涉及“报考动机”、“期满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所在工作部门的考评状况”、“工作意见的采纳情况”、“大学所学知识在‘村官’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主要外部因素”以及“在政策方面对政府的期望”等内容。调查采用非概率配额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最终在华东(江苏如东、江苏无锡、浙江下沙)、华南(广东惠州、惠城)、华北(山西运城)、东北(吉林通化、通榆)、西南(四川宜宾)、华中(湖北鄂州)等地区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回收问卷632份,严格剔除废卷后,共获有效问卷550份,有效回收率为87.03%。在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中,男性为288人(52.4%),女性为262人(47.6%);专科学历126人(22.9%),本科及以上学历424人(77.1%);华东地区132人(24.0%),华南地区135人(24.5%),华北地区19人(3.5%),东北地区85人(15.5%),西南地区140人(35.5%),华中地区39人(7.1%)。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主要来自5种不同的岗位,其中,村主任助理249人(45.3%),村党支部书记助理170人(30.9%),社区工作者24人(4.4%),借调乡镇政府70人(12.7%),其他岗位37人(6.7%)。为弥补问卷调查法的不足,课题组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还对部分大学生“村官”及相应的组织管理部门领导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自身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并请举例说明”、“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主要外部因素有哪些?并请举例说明”、“如何才能更好地保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顺利实施”等内容。

(一)报考动机调查

课题组对大学生“村官”的报考动机进行了调查,在被调查的550名大学生“村官”中,有240名(43.6%)大学生“村官”表示当初是希望通过村官岗位这个跳板来考取公务员,有201人(36.5%)表示希望能够服务农村而选择了“村官”工作,另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10.9%)表示当初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或只是为了积累工作经验才去从事“村官”工作,并不是为了服务于农村,准备在农村长期发展。因此大学生“村官”群体中,绝大部分并不是因为想服务农村才报考大学生“村官”岗位。

(二)期满后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调查

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究竟会有多少人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发展?对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550名大学生村官中,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村官”(54%)选择任期满后会去考公务员,而只有不到三分之一(31%)的大学生“村官”表示任期满后将选择续约,愿意继续服务农村。此外,还有15%的大学生“村官”表示期满后将选择自主创业、去企业工作或者报考研究生等。

(三)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状况调查

大学生“村官”能否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并做到学有所用,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知识应用方面,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中,只有30人(5.5%)认为,大学所学的知识完全可以用到工作实践中去;315人(57.3%)认为可以用到一些;181人(32.9%)认为很少用到,且作用不大;24人(4.4%)认为,所学到的知识在工作实际中完全用不到。调查结果反映了大学生“村官”所学知识与其工作实际存在一定脱节的现象。

(四)岗位考评状况调查

从大学生“村官”考评状况的调查结果看,有90.7%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所在部门采用了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评方式,可见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考评工作整体上状况良好。然而,仍有极少数(9.3%)大学生“村官”反映,所在部门采取了不闻不问或者偶尔过问的考评方式。这说明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不重视对大学生“村官”考评的现象,这种现象虽然比例不高,但这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五)工作意见的采纳情况调查

我们还对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所提意见被采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中有124人(22.5%)表示工作中所提出的意见经常被采纳;有261人(47.5%)表示提出意见且偶尔被采纳;同时也有56人(10.2%)表示所提意见未被采纳过,109人(19.8%)表示未提出过意见。此调查结果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村官”所在工作单位的相关领导缺乏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意见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村官”自身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多提建议,学会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工作想法和利益诉求。

(六)外部制约因素调查

“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主要外部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94人(71.6%)选择了“身份不确定”;有326人(59.3%)认为是“保障机制不健全”;另外有156人(28.4%)认为是“缺少相关培训和指导”;122人(22.2%)认为是“不受组织的重视”;而有100人(18.2%)选择了“缺乏村民的认可”;40人(7.3%)认为曾经“受到排挤”。调查结果表明,“身份不确定”和“保障机制不健全”是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主要瓶颈因素。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很有可能影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直接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

(七)政策期望调查

“您期望政府在政策方面能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的调查结果表明,有492人(89.5%)认为,政府应当给予大学生“村官”事业编制和待遇;有238人(43.3%)认为应当给予“当地招考公务员加分”的政策;有174人(31.6%)认为应当“享受当地住房优惠政策”;有142人(25.8%)认为应“给予较多的培训学习机会”;有140人(25.5%)认为应“给予创业优惠政策”。由此可见,大学生“村官”最希望解决的还是自身的“身份”问题。当然,这种想法也相对比较现实。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访谈资料的认真梳理和进一步的统计方法检验,我们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报考动机不纯,大学生“村官”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不少大学生“村官”之所以当初选择“村官”工作,主要是想以“村官”岗位为跳板,进一步考取公务员;也有部分大学生“村官”是因为毕业找不到工作,不得已所采取的一种缓兵之计。进一步的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村官”的报考动机在学历和毕业学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专科学历的大学生“村官”中,有42.9%的人报考“村官”是为了服务农村,而本科学历的大学生“村官”中,为了服务农村的人数比例只有34%。另外,毕业于不同院校类别的大学生“村官”在报考动机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别。毕业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村官”中,有37.7%的人选择“村官”工作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村,而毕业于重点高校的大学生“村官”中,这一比例却只有。诚然,“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各级党政机关储备优秀干部人才,但是大学毕业生如果不能从基层做起,没有为基层服务的意愿,即便以后考上公务员,也不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另外,报考动机不纯的毕业生,到了“村官”工作岗位上,必然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工作中去,在工作中难免会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少必要的内在动力,最终必然会选择离开农村。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当初的报考动机对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统计结果显示,当初愿意服务农村的大学生“村官”,有61.6%的人在任期满后愿意留下继续服务农村。当初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选择村官工作的大学生“村官”中,只有36.4%的人最终愿意继续签约。而当初选择考公务员的大学生“村官”,愿意续约的人则更少,只占到15.1%。

(二)专业不对口,所学知识难以应用于实际

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所学的专业与农村工作相差甚远,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也很难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比如有些艺术类、体育类和工科类专业的大学生“村官”不知道自己到农村能干什么,缺乏主观能动性,加上公务员招考时的专业又受到种种限制,最终会造成这部分大学生“村官”工作热情下降,工作态度逐渐变得消极。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社会实践和职业生涯规划会对大学生“村官”知识应用情况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统计结果显示,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村官”中有64.6%的人认为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中完全可以用到或者用到一些,而未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村官”,只有28.6%的人认为所学的知识可以应用于工作实践。另外,在大学期间是否接受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这对个体的知识应用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大学生“村官”中有73.7%的人认为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中完全可以用到或者部分用,而未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大学生“村官”,只有53.3%的人认为所学的知识可以应用于工作实践。可见,社会实践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够帮助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有的放矢的学习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收入较低,保障机制不健全

由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时间还比较短,大学生“村官”的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一方面,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收入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除了考公务员和竞聘村主任及村党支部书记之外,其他出路很少,前途缺乏应有的保障,这就造成大学生“村官”不能安心工作,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有不少大学生“村官”把精力主要放在各类公务员考试上,而并非农村的实际工作上,这也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也表明,保障机制(比如月收入)会对大学生“村官”期满后是否继续愿意留在农村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大学生“村官”中,有32.3%的人愿意服务期满后续约,而月收入在3000—4000元的大学生“村官”中,则有68.1%的人愿意服务期满后续约。可见,只有提高收入水平,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才能真正留得住大学生“村官”,才能保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顺利实施。

(四)身份不受重视,随意借调现象严重

由于大学生“村官”目前的身份还不确定,职责还不明确,有的甚至最终沦为“打杂”的“临时工”,而得不到村民和领导的重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地方依然存在不重视大学生“村官”的现象。曾有大学生“村官”向我们诉苦,称某些地方作风比较严重,对大学生“村官”缺少足够的重视,缺乏支持性的民主氛围,大学生“村官”的意见根本没人理会,这就严重挫伤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还有些单位则对大学生“村官”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造成有些大学生“村官”出工不出力,消极怠工,“空挂”现象比较普遍。有些乡镇部门甚至随意借调大学生“村官”帮助工作,造成部分大学生“村官”村里镇里两头忙,无法专注于农村工作。统计结果也表明,考评方式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存在一定差异。在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中,有15.7%的被借调到乡镇政府工作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所在单位采取了偶尔过问或者不闻不问的考评方式,这也远高于村长助理(8.0%)和村支书助理(7.1%)等岗位。意见的采纳情况也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岗位存在密切的联系。相对而言,村支书助理所提出的意见最多,被采纳的也最多(80.6%),而被借调乡镇政府的大学生“村官”中,只有51.4%的人承认自己提出的意见曾经被采纳过,这也远低于其他岗位的大学生“村官”。

(五)缺乏良好的“传帮带”制度

据有些大学生“村官”反映,部分当地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持有“戒备”或“抵触”心理,虽然这不是普遍现象,但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部分村干部认为这些大学生“村官”是在抢他们的“饭碗”,所以不希望这些所谓的“空降兵”过多的参与村务管理,或者对他们的工作不闻不问。这会使得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直接有效的指导,毕竟大学生“村官”刚刚走出校门,对农村还缺乏了解,工作上还缺乏经验。只有通过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传”、“帮”、“带”,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才能帮助大学生“村官”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建立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议

(一)明确“村官”选拔对象,制定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

进行大学生“村官”选拔时,在注重个人学历,政治面貌之外,应当根据当地农村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考虑选聘对象的专业适当向农学、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倾斜,让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能够真正学以致用,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优势,满足“村官”的岗位要求,尽量减少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在选聘“村官”时,也应该考虑到语言,风俗习惯等问题,尽可能优先选择原籍的大学生“村官”,这样有利于大学生“村官”入职后能够更快地融入农村,缩短工作适应期。此外,对大学生“村官”的选拔除了注重对知识、能力、品德的考察之外,还应加强对个人报考动机的考察,因为报考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去留问题。

(二)建立完善大学生“村官”的岗前和岗中培训制度

岗前培训能够让大学生“村官”更好地了解岗位要求、当地的实际情况及相关规章制度,能够尽快投入到农村基层工作中去,实现大学生“村官”从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干部的角色转变。诚然,要有效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光凭岗前培训还是远远不够的,岗中培训才是整个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的主导部分。岗中培训需要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实际出发,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水平,实现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工作实践的“无缝”对接,使之具备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必须具备的优良品德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以符合农村工作的需要。岗中培训,除了采用通常的授课的方式之外,还应建立“一对一”的“传帮带”制度,为每位大学生“村官”安排一名来自村镇领导班子,具有丰富农村一线工作经验的专职“导师”,及时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在学习、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尽快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三)加强“村官”管理部门的监督工作

做好大学生“村官”的绩效考核的同时,也需要对这些“村官”所在的管理部门及其相关领导做好监督工作。一是对村干部进行有效监督。乡镇部门应做好对村干部的监督工作,防止村干部在工作中对大学生“村官”产生戒备和排外心理,积极配合大学生“村官”开展各项工作。二是对乡镇主管部门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县级组织人事部门对乡镇的管理工作应至少半年开展一次督查工作,开设各种信息反馈渠道,接受大学生“村官”与社会的来信、来访。三是对县级以上主管部门展开监督。上级监管部门应督促县级以上直接主管部门将大学生“村官”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并对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评估,防止村官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现象。

(四)优化工作氛围,规范大学生“村官”的借调和考核制度

各级组织部门应当重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所在组织应当为大学生“村官”创设民主、团结、互助的工作氛围,摒弃作风和官本位思想,尊重大学生“村官”的人格,认同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关心大学生“村官”的切身利益。鼓励大学生“村官”多参与决策,允许不同意见的出现,不要对不同意见者进行批判和恶意攻击。另外,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方面,应当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和工作职责,不应随意改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性质。目前,大学生“村官”的“借调风”盛行,很多大学生“村官”被借调到乡镇政府后,沦为“临时工”、“打杂工”,这就失去了大学生“村官”深入群众,去农村基层锻炼的意义。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规范大学生“村官”的借调制度:一是在大学生“村官”上岗第一年,任何理由不得借调;二是不可完全借调,大学生“村官”在被借调的同时,应该兼顾村级具体事务;三是乡镇借调大学生“村官”一次性不得超过两名,可根据个人意愿和期满职业发展需要,实行轮流借调方式;四是针对大学生“村官”所谓的“空挂”现象,要早发现早披露,坚决把投机者清出大学生“村官”队伍,确保“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的纯洁性与公平性。此外,各地还应根据当地具体实际情况,建立大学生“村官”绩效考核标准,并将工资与绩效考核结果严格挂钩,提高绩效优秀者的工资待遇水平,从而有效激励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

(五)做好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组织管理部门需要认真分析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通道,结合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大学生“村官”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设计,尽力为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发展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提供职业发展的相关信息,促进个人职业目标的达成。通过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大学生“村官”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做好职业目标定位,理清职业发展方向,从而调动大学生“村官”工作和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通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设计,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退出制度,对于工作能力突出,愿意服务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可以留在农村继续培养,或者通过支持其报考公务员、提拔农村干部的形式,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党政管理后备人才;对于那些不适合“村官”工作,但是愿意留下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学生“村官”,可以进行调岗或者推荐到其他可以服务农村的岗位;对于工作表现良好,但不愿留在农村,选择考研、自主择业或创业的大学生“村官”应当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保证大学生“村官”既能“留得住”也能“流得动”。

参考文献

[1]段小力.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公共选择视角[J].江西农业学报,2008,(10).

[2]吕书良.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其政策考量[J].中国农村观察,2008,(3).

[3]马德峰.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的客观影响因素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4]赵晓凯.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及解决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5]杨雪英,李义良.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思想政治建设为视角[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9).

[6]杨应云.对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理性思考[J].理论导刊,2009,(10).

[7]吕洪亮,吕书良.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J].中州学刊,2009,(01).

[8]房国忠.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8).

[9]周玮,吴兆基.高校在大学生村官实践中的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