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4-01-26 17:27: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务英语现状及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务英语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1

关键词:商务英语;现状;发展趋势

要培养能够从事国际经济贸易的专业人才就要进行商务英语教育,这是不断的跟随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近几年来,从我国的商务英语的发展趋势来看,商务英语专业已经成为了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为了迎合现在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各大院校都注重培养商务英语的专业人才,不论是从国际经济贸易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需求来看,还是从各个学校的专业来看,都是期望可以培养出全能型的商务英语方面的专门人才。本文对于我国商务英语的目前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判断,并且分析了我国商务英语在未来发展中所要面临的发展趋势。

一、 商务英语概述

商务英语在西方的国家一般称为Business English,在中国人们从事的商务活动被称为商务英语(Business Activity)。商务英语的研究方向是商务活动,是用英语语言学作为基础。在我国70年代末的时候,在对外贸易时使用商务英语,所以还有一个名称是外贸英语。现在的经济发展逐渐全球化,我国对外的经济来往也越来越密切,在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等很多方面都有合作与交流,现在的商务英语设计的方面也十分广泛,不只是在对外贸易时使用商务英语,它还涉及到各个领域,在任何对外交往时都会使用英语。

二、 商务英语的发展背景及定位

现如今,世界的通用语言是英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商务英语的使用,要想有经济来往与各国进行有效经济贸易,单单依靠英语沟通是不足够的,所以商务英语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有些使用英语做母语的国家,很多高等院校都开通了商务英语学科,很多注明大学都开通了相应的考试,例如住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都已开通了商务英语考试,在美国也是如此,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也都开设了相应的商务英语学科,在普林斯顿大学还形成了一国际贸易为考试中心的制度,由此看来,商务英语在现在的经济交流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来到中国开设公司,中国的企业与国外的经济交流和贸易也越来越频繁,这对商务英语的专业人员需求也随之增长,现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越来越多,不再只是需求单一的语言专业毕业生。我们要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市场的发展,我国也逐渐在很多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

三、 中国商务英语的发展现状

3.1教学目标没有明确统一。我国的教育部门还没有对商务英语的教学有明确的规定,还没有对商务英语有明确的学科含义,开展条件、课程的设置、教育目的、教学纲领、考核要求都没有给出具体的规定,这样就使不同的院校在开展课程的时候各行其政,不同的学校根据不同的理解方式和自身的办学条件去开展课程,还有很多学校在师资力量上也有不足,没有专门的专业教师授课,只是单一的英语教师讲授,这样学生学习到的只是一门语言,从商务英语的角度看学习范围根本不足够,用这样的不专业方式教课培养出来的专业学生是不能满足社会市场所需求的。

3.2师资力量薄弱。现在很多院校已经开设商务英语课程,但是没有专业教师授课只是单一的英语教师教授,这使学习商务英语的学生学不到应有的知识,要想培养专门的商务英语人才就要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的建设,中国一句古语“名师出高徒”,只有高素质的专业商务英语教师,才能培育出高质量的商务英语学生。现如今,我国的各大院校从事商务英语的教师的水平高低不一,在培养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人才的同时也要提高商务英语教师的质量,学校在安排教师去教授商务英语时,不要使用单一讲授语言的教师也不能使用只能教授商务课程的教师去进行商务英语教学,从事商务英语的教师要有高素质的教学经验还要对国外的民族礼仪熟知,最重要的是要懂得专业知识还要有实际的管理经验。商务英语时一门对从事者有很高要求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国家经济发展的专门人才。

3.3技能型课程较多。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市场中所需要的人才各式各样,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不能再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学校所建立的学科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商务英语这门学科更是体现了这一点,多样化、多层次是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特性,对学生可以学习相关学科的只是有很大帮助,可以帮助学习扩大视野,从多方面得到信息,培养学生对全球经济的眼光,不同的院校都开设商务英语课程,是为了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职业学院、专科院校、本科学校甚至重点本科学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课程,在讲授过程中不在只是单一的提高英语水平,也从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商务知识这两方面一同提高,这样才能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四、 中国商务英语的发展趋势

4.1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对教学总体的效果和整体目标有很大影响的是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结构和能力水平还有综合素质。在培养专有人才的同时也要确立商务英语的培养目的,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全新时代,我们要对商务英语的培养目标有新的认识,根据新的目标要建立新的课程体制,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上进行优化改革,培养在国际中通用的商务英语人才。

4.2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也限制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使用多媒体技术改革教学手段,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行商务英语教学,要完全体用学校提供的设备,例如,投影仪、幻灯机、计算机、互联网等等现在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既能增加课堂上的趣味,也能生动形象的展现商务英语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既能提高学生在听、说、读、写、作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能够自己独立用商务英语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4.3加强培养目的及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在加强培养专门人才的同时,可以采用传统的英语的教学习惯,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用大量时间去讲授专业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对商务英语有足够的理解和认识。还要使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一旁辅助的方式进行教学,要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现在很多院校的课程设置方面也不是十分合理,要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要有专业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使用多元化多样性的课程设置,来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学生。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商务英语学科的建设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在分析我国商务英语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现在情况的分析,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海外贸易一直在不断的深入发展,在经济贸易的工作中对专业人员的需求也是随之增加。但是,我国的商务英语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客观条件的制约,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条件,去制定正确的合理的培育人才的方式,这样才能十分有效的提高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素质也更能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 莫熊树,张勇,张云基于语言经济学的商务英语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 曾温雄,邓云耘.任务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的运用[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3(3).

篇2

关键词:中职;商务英语;教学现状;问题;对策

一、当前我国中职商务英语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中职商务英语教学行进虽然已有多年,但是在很多方面发展还显得很不成熟,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具体体现如下:

(1)总体上说来,商务英语教学商务特色不明显,至少体现不够充分。关于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的采用上,很大程度上还是采用大众英语的教学方法,没有体现出商务英语对翻译和交际的实践教学教学重视,教材和教学内容与普通英语教学也没有差别,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等也一样和大众英语通用;教学效果和质量不明显不突出,学生就业竞争力不高,服务社会的水准还有待提高。

(2)中职学校商务英语教学都在积极探索改革,已经形成了一些必要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增加许多诸多商务专业知识类的课程和相关商务背景的知识课程,比如普通英语的相关课程、经贸类英语口语与翻译课程、经贸类英语公文与函电;同时也开设了诸多商务课程,比如市场营销学与管理、经济管理、公司管理和工商管理等;还注重了一些英语背景知识课程的开设,比如英语世界的历史、文化、地理和经济等。不过整体上看来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二、当前我国中职商务英语教学的问题

虽然我国中职商务英语发展有了一些进步,但是整体非常不理想,遇到了很多笔高校商务英语更多的问题,比如学生英语基础特别差、师资力量非常紧缺、教学模式陈旧和教学应付性占多、课程体系和教材选用上滞后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着我国中职商务英语教育的发展。

(1)中职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与时俱进不够。当期我国中职商务英语教学基本上还采用普通的教师唱主角,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采用放羊式的教学办法,对学生极其不负责任,对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利用不够,没有发挥它们的提供方便的商务英语训练语境的有力条件。整体上反映出中职商务英语在教学方法上,没有积极采用合作学习和交际教学等方法,没有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更谈不上创造性和自主学习性。

(2)中职商务英语的教师队伍教育水平有待大力提高。当前从事中职商务英语教师很多是教学普通英语的教师,这些英语教师的背景知识多半是语言文学,对商务与经济学科的专业知识知之不多,可以说很缺乏。这就导致其教学上,很难真正做到商务实践与英语的完美有机结合,这体现了当前我国中职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和转型,尤其是需要双师型教师的教师。

(3)中职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体系建设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层和教师的眼光,当然更多取决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办学目标和模式。由于对当前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的认识不够,导致整个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始终处与社会需求的发展有一些脱节,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很难做到与时俱进。

(4)中职校学生的英语基础非常差,导致其商务英语教学很难快速推进。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都非常低下,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就更不用说了,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处于初中英语中低下层次。鉴于以前的应试教学后果,很多学生连基本的大众英语听说和翻译能力不高。在学生这种大众英语水平极其低下的基础上,如何才能真正的提高这些中职学生的商务英语水平,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当前中职商务教学中还面临着一个非常苦恼的大问题,那就是首先得考虑提高学生的普通英语水平。

三、当前我国中职商务英语教学的对策

鉴于我国当前商务英语教学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唯有坚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中职英语改革各个层面的改革。具体如下:

(1)积极推进中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建构一套适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的课程体系,促使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当前我国中职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要走多元化的道路,真正将于商务、国际经贸与英语相结合,将学生的语言语用交际能力、商务经济知识和人文素养素质的提高作为重点,形成完整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在基础上,组织专家编写和编写一套科学的中职商务英语教材,大力渗透商务文化,形成立体化的教材体系,充分利用网络,发挥网络版教材的作用,积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加强普通英语教学基础上,加强中职学生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创设中职商务英语学生学习练习英语的有利环境,真正建构起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在继承传统英语教学基础上,采用各种形式,大力培养中职学生的普通英语水平。在这个基础上,中职商务英语教师务必要积极采用交际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方法,为中职学生学习商务英语提供足够的锻炼机会;还可以采用实验模拟教学方法和情景教学方法,创设商务英语使用的各种情景和场面,让学生在各种精心设计的商务英语实践运用的实验中,积极提高自己的商务英语实践能力;也有必要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尽量多选取商务中英语运用的案例材料,让学生思考分析和领会商务英语的实际运用过程和注意事项。

(3)加强中职商务英语的师资队伍建设。这是关系到中职商务英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积极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商务英语教师和学生到企业中锻炼和充电,参加各种商务英语教学论坛和聘请企业家到中职校讲解商务知识和英语在商务中的使用情况等,大力提升中职商务英语教师在企业管理、国际商务知识和英语实际运用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4)采取各种办法,比如分层次的教学办法,对中职学生进行分门别类的指导与训练,有针对性地对中职学生进行有效的普通英语补习训练,夯实其进一步学习和训练商务英语的基础和功底。

总之,当前我国中职商务英语教学发展的确层次不高,在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模式、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上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还处于非常不成熟和不成型的状态。鉴于这些问题,我国中职商务英语务必要以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就业期望等为导向,坚持和吸收最新的商务英语教育理论,积极将传统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技术相结合,全面推进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和教材体系的建设,在抓好学生大众英语训练的基础上,全力强化学生商务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和和提高,这样方能够推进中职商务英语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胡英.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年1期.

[2]盛美娟.以需求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问题.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3]佘绣珠.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商务英语教学实践探析.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年第二期.

[4]栾芳;傅佳.我国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株洲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

[5]陆海霞.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探索.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4期.

篇3

【关键词】商务英语 学科建设 社会发展 关联性

一、前言

商务英语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愈来愈受关注,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非常广泛,可以考虑考取教师资格证,当一名大学英语教师,还可以去做一名外贸工作的翻译,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这方面能发挥商务英语的能力,商务英语,文化差异,翻译的技巧策略,方法原则和商务合同等关键词高频出现,已经构成了近十来年商务翻译研究的热点,关于商务英语是近几年的新型专业,以前并不是被人们所熟知,甚至学习的人数也少之又少,现在各英语类高校都在极力推广此专业,让商务英语获得了新生的机会,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迅速,对外贸易日益增加,此专业得到了用武之地,快速的发展起来,我认为各高校还要加强此专业的投入,不仅要投入资金,还要投入人力,让更多的学子去学习,毕业之后,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能力。

中国经济发展十分的迅速,并且市场需求单位快速发展,民办大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越异突出,民办大学中商务英语课程作为该大学单位培养现代化知识技能的人才的标准之一,在人才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在近几年尽管外语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商务英语教育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运用自主学习的应用研究,不仅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而且,为商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困惑于有效的教学方法而提供了指导和建议,民办大学商务英语的教学涵义,通过对实际教学经验的思考和对相关文献资料查阅得出了民办大学商务英语教学现状的问题,提倡和鼓励大家运用自主驱动对学生进行教学,该专业队教师的双师型素质的培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学环境的建设和有效利用为课程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单位保证,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在一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为高校该专业的发展提供软件上的支持。

二、商务英语的专业界定

关于商务英语学科和专业的界定,并且回顾一下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历史,并且可以发现,即使近十几年来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的研究会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总结一下,研究会主要抓了商务英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过去几年,该专业刚兴起,一切都是那么不成熟,新鲜,毕竟是刚发展的新专业,各高校投入的精力和资金不是那么丰富,只是试探性的去建设,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此专业已经步入了正轨,教育资金的注入,硬件条件的配备,包括大力建设语音教室,实践基地,就可以完全体现出来,商务英语的建设正在进行着跨越式的发展,将来的前景一定会更加辉煌,会为国家的建设输送更多的有用人才。

商务英语专业将来的就业方向,就是从事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是一门注重实际应用的学科,它的翻译需要进行跨文化的交流,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出现了一些偏差,所以,翻译人员一定要了解一些西方的文化知识,了解西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并且知道西方与中方文化之间差异点和结合点,这样才能够在商务英语交流中有效避免失败与尴尬,例如,西方人赴约不喜欢早去,或者接近约定的时间才去,不像中国人,往往会提前很长时间就到,这需要我们从事商务英语翻译的人员了解文化的差异。

英语有很长的发展史,自20世纪70年代末,ESP在我国兴起至今,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国内ESP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促进国内ESP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也急需更多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外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以便更好地适应日益增长的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而商务英语作为其中一种的代表,其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ESP研究应更加注重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研究更具科学性,我国应加大对语料库的建设力度,不仅局限于书面语,更应注重真实情境中口头语的存储,我国也应加强将体裁分析法在学术类体裁中的应用,例如,商务英语写作及阅读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我国加强学科ESP研究,不仅仅侧重于人文社科类也应当关注自然科学类研究,以此类推,大学商务英语全面均衡的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商务英语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中国现今有许多的国际发展中心,为我国民办高等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上海有三所高等院校开了该专业,大连也有几所,但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经过有关人士的调查分析,这其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并也提供了较完善的建议,调查发现,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存在定位不够明确,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并通过对地域经济的发展及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指出,应该确定培养应用型专业人士的专业目标,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利用商务情境实训基地的进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以科目课程改革为基础,进行整合,强化学生对专业技能也动手运用能力,实现专业与企业岗位的对接,精确的把握企业所需人才要求,推进校内的实践项目的建设,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但是商务英语的发展历史不是太长,但是潜力还是巨大的,商务英语专业必须面向地域的经济建设,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应该持续,动态的过程,应该以企业为主,培养真正能够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合格人才,让我国经济更加快速的发展,让该专业人才成为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

说到商务英语的建设就不得不提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如何的,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竞争力更加突出,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交流和沟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也有新方向,只懂得语言但缺乏专业知识的人士在实际工作中会碰到各种麻烦,甚至找不到工作,毕业就等于失业,我们和家长都不愿意看到这一切,白白四年就这么荒废了,所以,关于课程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某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对专业学生的课程要求,教学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阐明了原因,当然了,分析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带我们更好的去发掘研究,所以,我们要注重各方面的因素对商务英语的建设,只有弄明白了这些问题,那么该专业必定会成为主要的学科。

四、二十一世纪商务英语的发展趋势

商务英语不仅要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还要与一些工科相结合,共同发展,工科与文科相结合已经有一些年了,其中灌输的理念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好评,商务英语作为其中实用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在大时代的社会背景下,以工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商务英语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和发展,两者结合,各自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缔造了商务英语的优越性,工科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学习化学和物理专业的学生,每天多是以实验为主要课程,旨在培养他们的动能力,将来就业方向也多为科研研究等,而英语专业多以训练口语,语法理论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商务英语,则更加注重两方面的优点,既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也锻炼了学生们勤劳苦学的思想,实则一举两得。在当今的时代中,不是你有体力就行的,当然只有脑力也不行,用一会儿,头就疼,这种单一能力在社会中普遍存在,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双重能力,强者自然会得到更多的机会,而如果你有两种能力于一身,那么你一定会在广大的社会中得到一席之地的,国家的发展也极力的缺少这种新型人才,所以,全国各大高校应加强商务英语的建设。

在历史的发展中,有多少学科专业烟消云散,不复存在,但是也在激流的长河中,不少新型的专业正涌现出来,并在各高校专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商务英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成功,极大的推进了社会的发展需求,我们应更加努力的建设我们高校的新型专业,让商务英语有朝一日迈向全世界。

参考文献:

[1]林梅.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敏感的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

[2]王素芬.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

[3]郭亚卿.商务英语语言经济价值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

[4]李海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真实性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临沂大学学报,2013.

[5]班伟.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

[6]刘宁.基于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的基础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

[7]孙树鹏.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学理论,2012.

篇4

关键词:商务英语 数字时代 连接主义 作用 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a)-0183-02

随着全球经济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快,商务英语教学指标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其教学核心已经开始由传统知识型教学转变为应用型教学。但当前许多学校并没有认识到上述内容,没有依照数字时代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指标形成对应教学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语教学的发展。如何顺应商务英语教学需求,构建与数字时代相协调的教学体系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 传统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过分强调知识型教学

许多学院在商务英语教学中都只强调英语知识型教学,只是对商务英语知识理论进行教育和推广,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务英语的发展。除此之外,许多学院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商务英语经验描述和归纳,没有对学科内容进行深入挖掘,直接造成知识型教学深度不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务英语的发展。

1.2 核心理论构建不全面

商务英语具有一定的交叉性,与语言学、国际商务学等内容息息相关。在对该英语教学理论进行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从上述学科内容出发形成对应核心理论体系,这样商务英语研究才能够得到进一步深入。但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只是对商务英语理论进行分析,其教学理论体系支离破碎,缺乏核心支撑,导致商务英语教学一盘散沙。

1.3 学科资源运用效果差

商务英语学科内容覆盖面较广,教学资源较为分散。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对学科资源进行合理把握,依照学科资源形成复合型学习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商务英语教学质量。教师无法合理运用学科资源,无法将学科资源整合、分配和转化,最终造成学科之间相互认可难度上升,导致商务英语教学成为一片“孤岛”,其教学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受到严重影响。

2 数字时代下连接主义商务英语教学的作用

连接主义教学是基于数字时代的一种新型教学途径,其主要以网络学习为基础,通过网络学习实现节点的连接,形成系统化、层次化、科学化网络学习结构。该主义中明确指出教学核心是分散在多个个体、站点或软件中的,需要依照上述“节点”形成对应网络体系,实现节点资源、信息等的高效运用。连接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1)节点和信息源之间具有一定的连接通道,该通道的内容为学习;(2)不同领域、思想和观念之间的核心技能为其发现连接的能力;(3)连接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对连接活动进行合理设置,要注重培育、理解和维护连接单元;(4)连接单元分析过程中要从系统着手,最大限度提升有效连接价值,而并非分析单一概念。

随着数字时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商务英语教学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构建高效益商务英语教学体系在数字时展进程中势在必行。连接主义形成了网络化学习结构,通过网状结构将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个人―网络―组织”的统一,对学习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该网络结构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进行了全面培养,为学生构建了广阔的学习和实践空间,对学生商务英语运用效果的提升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连接主义商务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开放性内容作为教学核心,依照该教学需求对商务英语相关学科知识进行融合,从不同学科提炼商务英语学习理论,以“嫁接杂交”法得出最凝练的商务英语学习原则,形成高度集成的多元学习理论;连接主义商务英语教学可以通过网络结构对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系统化资源体系。在该体系中资源内容高度交叉,学科资源融合效益大大上升,这对商务英语学科内容的丰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上述资源集中和融合也为商务英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商务英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连接主义下商务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

3.1 教学对象设计

网络连接主义下商务英语教学体系构建时要对教学环境、教学网络、教学资源进行 全面设置,选取教师和学生作为主要参与和执行对象,在该对象上设置师生教学空间、连接空间、表达空间等,形成以教师和学生为核心的连接结构。

3.2 教学板块设计

商务英语教学模块构建的过程中要对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学术交流、创新创业及友情链接进行合理设计,依照对象需求形成对应节点,具体板块见图1。

(1)理论知识模块:要设计静态及动态理论节点。静态节点要包括商务英语理论、商务理论、金融英语理论、营销英语理论等;动态节点要包括商务英语考试大纲、考试试题、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音频资料等。

(2)实践知识模块:要把握好知识内容,设置与职业发展相关的社会实践、职场实践、实训基地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与此同时,还要对商务英语软件平台进行完善,构建以国际商务流程为核心的软件系统,让学生在该系统中训练商务英语,模拟商务英语沟通情景。

(3)学术交流模块:要加强商务英语学术研究重视程度,构建学术交流节点,如学术会议、专家会议、教师科研、学术论文等。

(4)创新创业模块:要将创新与创业作为节点构建基准,在该需求下合理运用校外平台,如阿里巴巴、淘宝等。在该平台上进行创业建设,对优秀创新创业内容进行宣传和展示。

(5)友情链接模块:要依照连接主义教学需求对学生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工具、学习参考资料等进行拓展,形成友情链接节点,提升学生商务英语学习效益。友情链接板块可以适当加入商务报纸、电子词典、读音模仿等。

3.3 教学实施设计

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好学生教学板块学习内容,要依照商务英语学科特点构建任务驱动型教学体系。该教学中教师对各项商务英语知识点进行讲解和强调,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商务英语学习,利用教学板块资料和内容高质量、高效益完成任务,教师与学生责任分明,教学关系非常突出。学生存在问题后可以及时通过学术交流板块与教师交流,与教师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教学完成后学生以调查、小论文、分析报告等形式将本课程中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阐述和上传,形成阶段性学习知识及经验总结。教师汇总上述总结并进行分析,给予学生相应学习建议及指导,将优秀作品在学术交流模块进行展示。

3.4 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中要把握好总结性评估、阶段性评估两部分评估内容。总结性评估为期中、期末试卷测试成绩,阶段性评估为学生学习过程评估成绩,即学生日常表现、学习任务完成状况、学习态度、学习潜力、学习参与次数等。要依照上述两方面数据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给予学生商务英语学习迅速的反馈。

4 结语

商务英语是一门以实际运用为主的英语学科,对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具有非常高的要求。连接主义可以从网络结构出发对商务英语体系进行丰富,形成持续的、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交互的商务网络教学结构,对商务英语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的开展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在该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将知识连接和结构连接放在设计的核心,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能力,从本质上提升商务英语学科构建效益。

参考文献:

[1] 程婷婷.全球化背景下的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3(1):7-10.

[2] 张金宏.跨文化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实训模式探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63-164.

篇5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商务英语教学 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我国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对外经济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涉外商务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既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又具有较强的商务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已成为社会需求的热点,因此商务英语成为近年来高职高专教育的热门专业。但就目前来看,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得并不很成熟,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不适应现代的教育目标。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传授商务理论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方法,将书面考试作为检验教与学效果的唯一手段。这种不注重加强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及贸易实践能力培养的注入式教学模式,使得商务英语的学习形成了一种从理论知识到理论知识、从书本到书本的不合理状况。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因缺乏运用所学商务知识顺利进行各种商务活动的实际能力,不能立即适应第一线工作岗位需要。我根据商务英语教学的经验,以及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状况,对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改革谈谈以下观点。

二、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问题

当前商务英语专业发展迅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商务英语专业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

1.教学观念陈旧。

目前商务英语教师还是沿袭传统的教育观念,而传统的教育观念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脱离社会实践的倾向十分突出。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怎样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怎样学,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主要由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

2.课程设置单一。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都摆脱不了“英语+商务”这种英语和专业脱节的现象,沿袭了传统本科教学模式:基础英语学习(进行听、说、读、写基础训练)结合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实务学习,最后学生进行校外实习。这种教学模式的缺点是:在基础英语学习阶段,学生认为与专业联系不大,不会认真对待。在商务英语学习阶段,学生又会认为太难。最后毕业时,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如英语专业的学生,商务知识不如经济、工商类的学生。这样的教学内容既没有有机融合英语知识与商务知识,又不能体现高职教学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3.“双师型”教师匮乏。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中语言教师多、复合型教师少,担任商务课程教学的老师只懂商务,而英语水平有限;担任英语语言教学的老师大多数是英语专业毕业,缺乏系统的商务知识。结果学生所学的商务知识无法与英语语言知识有机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双师型”教师的缺乏将会直接影响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效果。

4.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实践教学处于辅助地位。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不可能培养出既有实际的英语应用能力,又具有商务实践能力的实践型人才。

三、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改革

基于以上提到的当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问题,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的首要条件。更新教育观念使教师树立以素质教育和突出应用能力为主线,以“重视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实践,提高素质”为原则,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崭新的教育观。

2.调整课程设置,进行课程整合。

课程设置是完成培养目标的关键。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以行业为目标,强调实践教学、双语教学,对现有课程进行有效整合。要培养有扎实英语基本功的商务人才,就要探索按能力培养目标设置模块化课程,以不同的课程模块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应分为三个模块: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和商务实践。基础英语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基础英语课程包括英语翻译英语写作、口语、泛读、精读和听力。在调整后的课程体系内,我们可把这些英语课程整合成一门“综合英语”贯彻整个商务英语教学始终,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专业英语模块中,我们可以采用双语教学,传授商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目前,商务人才不但要掌握市场营销、外贸函电、进出口单证、商务谈判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要熟悉和海关、银行等部门打交道的程序。因此,课程设置要把这些课程模块化。商务实践模块贯穿商务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可分为实训和企业实习两个方面。对于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安排学生进行企业实习的课程,我们可以安排教学模拟实训、仿真训练,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有效结合起来;对于可安排企业实习的课程,我们可加强学校和企业的交流,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运作,增强实践动手能力。

3.加强师资建设,培养“双师型”人才。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集合了不同学科的内容,这就要求商务英语教师不仅对基础英语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对商务英语中不同的学科有一个较全面较深的了解。但是一些商务英语教师语言功底较强,而商务方面的知识较弱。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商务人才的关键。因此各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鼓励担任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通过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在教学中及时补充、介绍本专业最新知识。各高职院校在招聘教师时,应打破从高校招聘毕业生的传统模式,从企业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虽然缺乏教学经验,但是通过岗前培训,以及与专业教师的交流互动,也可适应高职教学。总之,培养出一批双师型、一专多能型的教师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有成效的关键,也是培养专业商务英语人才的保障。

4.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重。

商务英语教学环节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复习指导等;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写作及答辩等。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实践教学处于辅助地位。要想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培养出既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又具有较强的商务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唯有调整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旧的教学环节比例分配,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为学生成功走上外经贸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总之,我们既要根据商务英语专业特点加强商务实践实训练习,又要结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自身特点,遵循语言教学规律,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同时调整和制定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加强师资建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我们的教学改革才能达到目的。

参考文献:

[1]Ellis M.,Johnson C.商务英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贾琰,程欣.浅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J].开封大学学报,2007,1.

篇6

关键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改革

1 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沿用普通高校模式的现状及独立性改革探索

1.1 沿用普通高校模式的现状

由于高职类电子商务教育师资力量和研究深入的欠缺,很多高职学校的电子商务教育只是简单沿用或者模仿普通高校电子商务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而忽略了两者的教育区别。普通高等电子商务教育注重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完整性,结构严谨,培养的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备科学理论创建、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其教授的知识涵盖本学科的主要内容,课程设置应体现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接受较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但这种课程结构,对于各门课程在实际运用中相互之间的联系考虑得不够,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足,难以在就业后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1.2 独立性改革探索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的课程结构以突出应用能力为主,以特定的能力要求为教学目标,其课程结构要突出执业能力的培养,更要有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重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使学生毕业后直接创造社会价值,要求其课程结构不按学科内在系统、逻辑要求而按执业能力要求来确定,其课程模块可以是独立的,相互之间不强求知识内在由浅入深的紧密联系性。因为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要在生产第一线和工作、服务现场从事为社会直接谋取利益的工作,如电子商务专业要培养网络技术员、电子商务应用规划人、分析家和编程员、销售员等。只有按职业能力来确定相关课程结构,讲求相对独立性,才能更好地达到上述目标。

2 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内容的过时性现状及前瞻性改革探索

2.1 课程内容的过时性现状

电子商务作为新兴发展的高技术运作模式,由于其所依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它能在较短的时期内不断得到技术手段、方法的更新。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构建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结构时,未从发展的角度来设计课程结构,仅考虑学生当前的需要,没有考虑到未来的需求。如构成专业课模块的各课程子模块主要是:电子商务概论、国际结算、网络实用技术、网络营销、电子贸易与支付、商务英语、网络经济与管理、电子数据交换、网站建设等,学生学习这些课程子模块的内容后,掌握目前电子商务应用中的一些简单技术,就能胜任。但随着电子商务的继续发展,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还需要了解计算机处理技术、EC 标准、软件翻译等,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需要了解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知识,这就显现出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目前的短处。学生在学校通过几年所学的相关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不够用或过时了,这不能不说是高职教育的一大遗憾。因此,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要与整个社会就业大环境的变化紧密联系,要敏锐预测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各课程子模块,使学生和用人单位都获得最大的收益。

2.2 课程内容的前瞻性改革探索

前瞻性改革原则是指构建专业课程结构时,要预测未来社会发展形势所带来的人才结构变化,依据预测后的需求对课程结构进行超前设置。前瞻性改革原则是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具有创新性的保证,按此原则构建的课程能解决课程的滞后性。如何使教育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是整个教育系统所面临的难题。社会日趋进步,职业也日趋分化,高职院校的课程、教材,尤其需要赶上科学的发展,使学生不至于落后于社会形势,落后于科学发展。贯彻前瞻性改革原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者要有预见未来电子商务技术发展的能力。高职教育者要经常掌握国内外有关电子商务技术发展的情况,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法律,能够从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现状及发展中所遇到的阻碍,敏锐预测到电子商务在未来较长时间的发展趋势。如要能预见到电子商务将从模仿走向创新,出现更多的在传统商务中没有的模式;电子商务的模式将日趋多元化,并在与传统商务融合过程中日趋复杂,电子商务模式创新将从业务流程创新到管理创新,再到组织创新,渐次展开和深入。[ ]

(2)要明确本专业的人才结构。教育者要能根据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明确该专业未来职业的范围、规范和要求,并据此明确其应有的职业道德及职业知识、技能和能力结构。

(3)要创新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结构。根据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结构,教育者要大胆创新课程的结构,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等要素融入到该专业课程结构的研究设计中,使这门课程的结构能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为学生就业和职业转换创造条件,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某种或某些职业的需要。

3 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实践课时比例不足的现状及强化技能性改革探索

3.1 实践课时比例不足的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重视学生实践环节,加强技术操作训练是一个关键。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毕业就能上岗工作或经过短暂适应期后就能适应岗位工作,也是目前用人单位对该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中实践课模块所占比例很小,如整个课程结构包括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3 大模块,而其中又把仅有的作为实践课的毕业作业合并到了专业课模块中,3 大模块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比例不相上下,从中可看出,实践课与理论课课时比例严重失衡。这样设置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学生很难有机会在学校参与各项实习、实训,动手能力培养被大大淡化,这样的毕业生,要成为企业中电子商务应用方面合格的经理、规划人、分析家和编程员,其难度可想而知。

3.2 强化技能性改革探索

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要把握高职教育的实践性特点,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较强的专业技能。技能包括动作技能(或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或智力技能),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具有较强操作技能,又要具有良好心智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实际应用性,能在电子实际商务运作中较好应对各种问题。贯彻技能性原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实践课程模块所占比例远远高于普通教育,知识与技能并重。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是企业中能较好胜任网络技术、网络营销和网络经营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课程结构体系中只有实践课程模块所占比例足够大,才能使学生获得职业技能,取得执业资格。

(2)重视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要合理考虑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资格证书考核这些实践环节在整个课程结构体系中所占比重、先后顺序,使学生在了解“必需、够用”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在各实践环节中形成专业技能。如有的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中,专业基础课模块中的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子模块包含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专业课模块中的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课程子模块也都包含实践教学环节,其综合实训在校内以系办教学实训商场为基地,让学生用学过的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商场进行实际经营运作,在校外则与相关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和信息产业公司合作,让学生在公司顶岗实际运作。这样的实践课模块在课程结构中的安排较合理,有利于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3)要根据电子商务的动态,及时补充实践课模块。在构建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结构时,要根据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和实践应用的新发展,补充新的实践内容,要恰当联系社会实际、职业实际及管理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及时扩充实践课模块的容量,让学生得以在实践中逐步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

4 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没有较强岗位针对性的现状及订单化培养改革探索

4.1 课程结构设置没有较强岗位针对性的现状

社会需求是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出发点,促使该专业课程结构必须要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但部分高职院校构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时,没有全盘考虑电子商务人才到底包括哪几类人才,具体涉及哪些岗位。如课程结构有的划分为政治课、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有的划分得更为简单,仅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2 大块。上述课程结构,都没有结合电子商务岗位职业特点,没有将适应同一岗位要求的课程归为一个模块,致使学生到实际岗位上时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电子商务工作。

4.2 订单化培养改革探索

订单化原则是指构建课程结构时,以企业订单为导向,确定课程的结构,组织人才培养工作,以符合企业所需。目前,人力资源已成为各企业赖以快速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企业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要为社会提供真正有用的人力资源,也需要企业的支持和帮助,这是订单化原则能够实施的基础。构建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结构时,应充分考虑订单化原则,使学生能有针对性地接受相关知识和技能,可在以下方面考虑如何贯彻订单化原则。

(1)关注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有的放矢。就业市场需要电子商务人才,电子商务专业就应运而生,开设该专业就应满足企业电子商务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要事先做好市场调研,密切关注人才市场需求变化,根据企事业用人单位所需,调整该专业课程结构,把满足企事业工作需求作为该专业课程结构构建的基点,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真正按订单构建,才能有效集成资源,全力提高该专业课程结构的针对性,使该专业办出效益,办出优势和高职特色。

篇7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ESP教学 教师角色

1.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深入的今天,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被广泛采用,社会对于既精通专业又能熟练应用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在高校引入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教学已成为客观的需要,这就使ESP教学越来越多地受到了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视,同时对ESP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语言方面而且在专业知识方面也要能担当重任。然而,目前高校ESP教师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师资作为开展并完善ESP教学的前提和关键有待于进一步的建设和完善,这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高校实施ESP教学的重要性

ESP是指与某种特定的职业或学科相关,并根据学习者特定的目的和需求开设的英语课程。如电子商务英语、旅游英语、营销英语、医学英语、科技英语、论文写作等。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ESP教学目的明确,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熟练运用英语以达到进行交际的需要。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学生要掌握的词汇和所要培养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作了详尽的规定。大学英语教学就是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仅仅具备基础英语知识难以承担起与某专业相连的专业英语工作。具有较强的专门英语能力无疑将起到提升其职业能力、增加毕业生竞争力、缩短工作适应期的作用。所以大学英语课程应帮助学生实现从基础语言到使用专业语言的转换,这样就能更好地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即学以致用。ESP恰恰为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观念和工具,能最大限度地将学习与实际需求相结合,适应多元化、专业化的社会发展趋势。

3.我国ESP教师的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我国ESP教学与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都未进入成熟阶段,在此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师资是开展并完善ESP教学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高校从事ESP教学的教师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英语专业毕业从事普通英语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师。这类教师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长时间从事英语教学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他们缺乏对学生专业领域的足够了解,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有些教师虽然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去研究课本却不能跟上学科专业的最新发展态势。他们上课多采用词汇语法为主的语言教学方式,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翻译,一涉及专业知识就缺乏信心,ESP教学就成为了简单的翻译课。

另一类是某些专业中英语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这类教师精通专业知识,在英语阅读、写作和翻译等方面的能力一般,没有经过正规的语言教学培训。他们采用以内容为主的教学方式,注重讲专业知识,忽略教学中英语语言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很难得到提高。由此可见,ESP教师队伍是不尽人意的,建立一支具有稳定素质的教师队伍十分必要。

4.如何扮好ESP教师角色

(1)语言教师

ESP教学是以语言学习为目的的教学活动,ESP并不因其内容的不同而采取与其他任何语言教学不同的教学形式。所以ESP教师从根本上说是语言教师。要成为好的ESP教师,就必须掌握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并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但对于上述谈到的ESP教师现状,专业知识丰富但语言方面欠缺的教师常常将语言课转换成专业课,他们对语言教学无优势,缺乏自信。可以对一部分专业教师进行语言及教学的强化培训,使他们真正达到语言熟练使用的要求。同时还可以聘请外籍专业教师,发挥他们的语言优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语言教学是互惠的,学生不仅能从教师那学到知识,教师同样可以从实际教学中扩充积累知识。

(2)管理者

ESP教师除了是语言教师外还要能担任教学管理者的工作,譬如分析学习者的需求、编写教材、评估课程等。需求分析是针对学习者的信息和所要使用英语的目标情景进行信息收集的一个过程。ESP教学模式的灵魂就在于把需求分析作为教学出发点和中心点。课程内容要以需求分析为基础,提炼、整合各因素,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形成一个完全的教学路径,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要求。ESP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需求分析,重视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及学生知识水平,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及时作出调整,这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会在不同阶段有明显的提高。同时,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参与,这样才能确保ESP课程体系的建设,在过程中不断评估、不断修改和完善,以提高ESP教学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实效性。

(3)研究者

ESP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不仅在语言方面,而且在专业知识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大学严重缺乏这样的师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ESP教师就要具备研究者的精神,就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对于语言教师而言,要努力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或得到专业培训,掌握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以便能胜任培训学生用英语进行学科知识方面交流的工作;对于专业教师来说,他们还必须深入研究语言理论基础和语言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获取经验。ESP教师应该在思想上和心理上时刻准备好,不断地运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在ESP领域中大胆地探索,寻找一些实用的理论,并将这些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教学与研究是相互发展并促进的,ESP教学也就是在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中完善起来的一个过程。

5.结语

高校加强ESP教学势在必行,这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必须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学队伍,这是加强ESP教学的必要条件。除了通过自身的努力积累丰富的经验完善自我外,挖掘现有教师的潜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很必要。还可以成立ESP教学协作组织等,加强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的业务合作,围绕培养目标进行信息交流,创造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有效地培养出大批合格的ESP教师。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T.,A.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CUP,1987.

[2]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3]胡艳芬.ESP教师素质、现状及培训[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2).

篇8

关键词:转型跨越发展 英语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190-02

一、引言

高校具有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适用型人才的职责,具有为社会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目标,因此,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的过程中,高校应担负起更加重要的职责与使命。山西素来是一个煤炭资源大省,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今天,以煤为主的经济发展逐渐凸显出资源枯竭、成本上升、污染严重、发展滞后等特点,因此,迫切需要进行全省范围内的经济结构大调整。在此区域背景下,山西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进行全省经济转型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和安排,但是如何实现转变、能否转型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支撑。此外,随着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经济体制及经济结构的多元化趋势也愈发明显,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及全国经济体制与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企业的发展对于复合型人才,尤其是英语过硬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由此可见,如何培养和输送合格的英语复合型人才来帮助全国的企业进行经济体制与经济结构调整,来帮助山西在这次转型跨越发展中成功转型、走向世界,是摆在所有高等院校、尤其是山西各大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山西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

1.山西经济发展现状及转型跨越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山西是一个地处内陆的中部大省,是一个依托煤炭资源而兴建和发展起来的煤炭资源大省,在我国经济发展建设初期,山西提供了巨大的能源支持,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产业结构上以煤炭资源开采为主,呈现出产业结构单一的特点。目前,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开采量的逐年增加,山西的煤炭经济出现了资源渐趋枯竭、开采成本上升、支柱产业单一、产品初级化、接替产业发展滞后、失业人员增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严重,所有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山西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山西省的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在山西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以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为总体战略目标,实现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山西的转型跨越发展是在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的国际大背景下提出的,全省各行各业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等方面的往来本已日益频繁,随着经济转型跨越式的发展,全省与世界各国的往来沟通将会更加密切,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以往单一型的外语人才已越来越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求。各种企业和组织越来越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懂英语,能用英语流利顺畅地和国外合作商进行洽谈、沟通、切磋、商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要想实现这些目标,英语复合型人才是关键。如何为山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英语复合型人才保障,已经成为摆在山西省高校面前的现实问题。全省高校审时度势,依托各自的办学优势和实际情况,探索出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高校学生对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需求。针对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对于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需求及对目前高校英语教学现状的满意程度,笔者对太原理工大学大一和大二的共100位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既要提升语言能力、为了自己以后就业增加筹码,又要取得学分或者毕业证(如四六级考试)、为将来考研或者出国做准备,同时也可以看到,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取得学分或毕业证以及为以后就业考虑是最广大在校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为了能达到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绝大多数学生期望目前英语学习教材的内容应该是既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目标结合,要与现行的科普知识结合,又要与现行的时事结合。此外,认为英语学习教材的内容应该与学生所学专业目标结合是学生普遍认同的观点。

在回答“关于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各个方面的需求程度的感受”问卷时,62%的学生表示希望以英语为工具,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75%的学生表示希望学校开设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如专业英语等);61%的学生希望学校开设专门用途英语(即针对职业目标的英语课程,如新闻英语,财经英语等)。

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学生都不满足于将大学阶段英语学习内容局限在仅仅通过四六级考试之类的通用英语(EGP)学习上,更希望以英语为手段,涉猎更多相关的科普知识,了解与其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GEAP),最终顺利地过渡到专业英语课程(ESP)的学习上。通过对于学生内在需求的分析,不难看出学生渴望能够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使自己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英语复合型人才。

如何通过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满足学生对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需求,为山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乃至全国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英语复合型人才,成为山西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英语复合型人才指的是既懂英语,又懂专业知识,能与外界用英语就专业领域的问题进行顺畅沟通和交流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全国对于这种人才的需求量相当大,而山西的供给尤为匮乏。针对这样严重的供需矛盾,为了满足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太原理工大学在借鉴其他高校先进做法的同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主要采取四种人才培养模式:

1.调整非英语专业学生基础英语学习时段的课程设置。与英语专业的本科生相比,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是高校教育中占绝大多数的群体,因此,输出的复合型人才总体英语水平的高低关键取决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如何调整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基础英语学习时段的课程设置,使其更好地与专业挂钩,更好地向高年级的专业英语过渡,决定着未来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多寡与优劣。

调整非英语专业学生基础英语学习时段的课程设置,引入模块类教学模式,彻底改变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基础英语学习时段只有通用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输入的状况。

首先,将针对非英语专业一、二年级本科生传统的大学英语一至四级的课程设置调整为分级授课。在学生入学伊始,进行分级考试,按成绩高低,将其分为一、二、三,三个等级,根据其水平差异选取不同级别的教材,进行语言模块的基础教学,因材施教。其次,针对在随后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已通过国家英语四级的学生开设语言模块类、文化模块类、学术模块类和专业模块类的课程,学生可根据其专业方向、未来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等选择不同的模块类下设的不同课程进行学习。

语言类课程模块旨在夯实语言基本功、侧重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训练,培养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为日后英语六级考试及考研、出国打下基础。主要课程包括大学英语(五、六),大学英语翻译,英语视听说(初级、高级),实用英语写作等。

文化类课程模块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学习兴趣,使其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法制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课程包括英文影视欣赏、西方文化与翻译、英美文学赏析、英美概况、英语演讲与辩论等。

学术类课程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学生讲解学术英语的语体、学术论文的写作、学术英语的翻译及学术报告的陈述等,使学生掌握学术英语在词汇、句型、表达、风格等方面的特点,提高其学术能力,实现了由通用英语(EGP)学习向学术用途英语(GEAP: General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学习的转变。主要课程包括学术英语写作、学术英语阅读、学术英语翻译、学术英语听说、学术英语交流等。

专业类课程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通过学习和阅读专业类的英语科普文章、英语论文等,了解专业英语的语体,扩大专业英语词汇量,实现与高年级专业英语学习的对接,实现了由学术用途英语(GEAP)学习向专业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学习的转变。主要课程设置包括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函电、法律英语、工程英语(如矿山英语、化工英语、土木英语)等。

2.调整英语专业学生课程设置。英语专业应在夯实学生英语基本功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其综合素质。在课程设置时,应在强化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如商务、财经、法律、医学、公关、文秘、旅游、计算机等。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在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拓展其视野,增强创新能力和对专业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3.开设国际班。各个专业可以根据专业性质、国际需求及职业发展开设国际班,诸如在校内学习两年专业基础类课程后到国外的合作院校再学习两年专业类课程,而后取得学位。这样通过国外的学习可以接触到更多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英语能力,真正意义上完成了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任务。

4.开设二学位。此类模式中,在大学二年级末、三年级初的时候,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英语专业作为第二学位或者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另外一个专业,如法律、计算机、管理等,进行学习。在学习期间,如果达到了该专业的学习要求,则可在大学本科学习期满后获得除本专业的学位外的另一个专业的学位。相对于第一、二类培养模式,此种模式中的学生对于另一个专业的学习有更多的热情、积极性、主动性和时间投入,因此在大学本科的学习过程中,就会将专业学习与英语学习更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结语

在山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大背景下,太原理工大学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了一套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方案,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能为山西经济建设,转型跨越发展输送一批批合格的英语复合型人才,解决目前此类人才匮乏的现状。同时,也希望山西其他高校对此方案提出宝贵意见,共同为山西的发展输送更多更好的优秀的英语复合型人才。

[本论文为山西省科技厅“高等教育转型时期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课题编号:2013041046)课题研究结题论文,课题主持人:秦茵。]

参考文献:

[1] 余瑾,覃成强.国际化背景下“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M].广西: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 常俊跃.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林景英.泛北部湾经济建设背景下广西高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5)

[4] 戴炜栋.关于面向21世纪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J].外语界,1999(4)

[5] 于美荣.创设更加自然的小学英语学习环境.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4(11)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区域经济;共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7-047-02

一、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概况与淮安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淮安是江苏省北部中心城市,是江苏南北交通的交汇中心。现有职业院校32所,在校生14.5万人。其中,高职院校3所,在校生3.1万人,均位于淮安市高教园区。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集机械、电子、粮工、法律、信息等多专业协调发展的综合型高职院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150人,教职工482人,专任教师373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700万元。拥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个,市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3个,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在47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为社会输送了4万多名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广受社会赞誉。

近年来,淮安区域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建设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壮大千亿元主导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淮安工业经济以制造业为龙头,提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目标。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345亿元,2011年1-5月份,重点培植的特钢、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等三大产业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110.93亿元、32.99亿元、89.23亿元,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2%,淮钢、富士康、华尔润是其中的龙头企业。2011年2月,淮安市工业大会提出了重点培育五大干亿元产业的五年行动计划,力争2015年五大主导产业销售分别超千亿元,打造全国特钢产业链研发生产基地、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新盐都”、全国节能环保示范基地和食品生产基地。

目前,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领跑者”,五大千亿元产业正发展壮大:淮钢成为全国最大的管坯钢生产基地;富士康等一大批企业成功落户并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一跃成为销售超300亿元的主导产业;台玻集团、中国盐业集团、省盐业集团等三大巨头齐聚淮安,中国“新盐都”实至名归;永江新能源、金太阳电力等光伏产业链项目部分投产,新能源产业取得突破;今世缘、双汇食品、旺旺食品等食品生产企业再上新台阶,淮安台资集聚的“高地”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二、淮安区域社会经济对高职人才需求情况

淮安的人才需求,特别是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成为影响淮安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同时,为促进江苏城市的协调发展,充分体现苏北中心城市的地位,淮安应尽快形成苏北地区高技能人才集聚和辐射的新高地。而地方高职院校的职责之一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级技能型人才,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端技能人才。

淮安市人才状况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人才总量与人口总数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淮安市的各类人才总量占人口总数的比率只有5.13%,远低于全省9.95%的平均水平。

2.人才结构不太合理,高层次人才紧缺。本科以上学历人才仅占人才总量的21%左右,拥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不到人才总量的20%。据淮安第二次经济普查公报(2010年3月)数据,截至2008年末,淮安市单位从业人员106.87万人,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技能人才应达到从业人员的50%,按此标准,淮安市技能人才应达到53.4万人,而目前各类人才总数仅为27.7万人,只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5.9%。单位从业人员中专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只占25%左右,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都有很大缺口。

3.人才积聚能力较弱。淮安市经济发展水平与苏南城市比较相对落后,工作条件、物质待遇、生活环境等对人才的吸引力还比较弱,在区域人才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企业对人才的积聚能力尤其薄弱,部分企业改制后研发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严重流失。

淮安市人才总量、人才密度和专业技术人员数在全省排名仍然靠后,较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等少数几个行业,工业经济、新兴产业科技人才匮乏,外向型经济领军人才严重缺乏,县区人才存量不足。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总量偏小,经济发展第一线人才相对缺乏,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缺乏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这样的人才结构与当前淮安市经济发展状况是不相符的。如果单纯靠“引进”人才和技术资源,不仅成本高昂,而且极易受到技术壁垒的威胁,无法适应淮安未来发展需求。因此,淮安只有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根据自身实际培养人才,研发产业技术,才能满足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大规模转型的需求。

三、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服务淮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淮安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及对技能人才提出的数量和质量、规模和类型上的需求来进行专业建设,重点发展具有显著特色和优势、区域经济急需的专业,使这些优势、特色专业在某些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使专业结构和淮安经济结构达到动态匹配。依据淮安市重点打造五大千亿元主导产业、新兴高附加值产业,提升制造业竞争能力对相关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需求增加的实际,在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不断调整着专业设置。目前,学校开设会计、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金融保险、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汽车营销、粮食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商务英语等30个专业和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13个方向,涵盖了工、农、经、管、文和艺术等多学科。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态势和省、市两级政府,行业企业的全力支持,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

学院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先后举办江苏省高职高专财务会计骨干教师研修班、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双师素质”教师培训班,建成淮安市中小企业服务基地、江苏省饲料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粮油人才培训基地、淮安市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淮安市财税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淮安市金融从业人员考试培训基地、淮安市创业培训基地和淮安市下岗再就业培训定点单位等。

学院确立“立足淮安,面向全省,放眼周边”的地域定位,即生源和就业市场以淮安为主,主干专业面向全省,特色专业面向周边省市甚至全国各地招生和就业。借助校企互动,实行联合办学,先后开设了“中央新亚订单班”、“淮钢订单班”、“今世缘营销学院”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企业订单班,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学院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满足地方企业需求,近年来不断加大校内外实践教学投入比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按照工厂化、车间式进行布局和设备选型,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开发生产性实训项目,积极承担生产任务或参与对外技术服务,不断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强实训的效果。目前,学院建有数控加工、模具制造、汽车商务、粮油检测及省级会计、经贸实训基地等多个校内实训基地,承担着校内实践教学、双证考核、市级科技研发和社会专业培训等多种职能,充分发挥了“校内基地生产化”的功用。

校外实训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在教学组织上将学生分成项目团队参与生产,同时将部分课程带到基地,由兼职教师组织实施、开展教学,充分体现了学中干、干中学,实现教学与训练、训练与生产的有机结合。目前,学院每年定期安排学生到富士康等大型企业进行数周的顶岗实习,既促进了企业发展,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充分发挥了“校外基地教学化”的作用。

四、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建议

高职教育受教育与经济两大规律制约,必须协调好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找到适合教育规律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发展平台,既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能充分发展自身。

篇10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方向;教师认知;教学研究型;信息技术;教学能力

收稿日期:2013-10-19

基金项目:上海电力学院校级重点教改项目“2012年卓越教改——基于外语自主学习平台课后学习模式”的研究(C-8268-

10-024)的资助

作者简介:王治琴(1968-),女,上海电力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一直在紧锣密鼓进行着。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逐渐迈向国际化,带给英语教学的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处于改革浪潮中被裹挟的大学英语教师,不管是否情愿,必须在多方面做出不同程度的调整,否则很有可能被时代甩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谈到“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可见,教师的重要作用在教学改革中不容忽视。教学的研究从教学方法技巧、研究学生差异、学习策略和自主性转移到研究教学中的“教”,焦点放在了教师研究上。

本文将结合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目前正在实施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讨论大学英语教师今后发展的途径,并对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大学英语教师整体现状

了解大学英语教师的现状与困境,是全面思考解决问题,进一步改善大学英语教学的第一道门槛。许多发表的论文都谈到了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问题[1][2],归总起来,涉及三个方面:学历职称问题、工作量大、科研能力弱。具体来说,有如下可视化的外在特点:

博士学位所占比例很小,职称结构偏低,女性为主;教师边缘化;课时繁重,内容重复,缺乏挑战性;研究能力整体弱,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能力,无明确的研究方向,主要依靠上课完成工作量。论文著作,科研项目廖若星辰;教学知识得不到更新,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少,自身知识难有长进。

除此之外,学生的四六级通过率还压在肩头。如此辛苦,还要招致“应试教学,费时低效”的指责,还要承担着“哑巴英语”的凶手罪名。面对着或兴趣全无或满怀证书动机的学生,面对功利社会,大学英语教师困惑重重。长期恶性循环,导致了大学英语教师整体自身问题:自我提升能力、方法、意识弱;后续发展动力欠缺;课堂教学不善反思;同事间学术教学沟通少。

二、大学英语教师今后的发展方向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今后大学英语教学的趋势应该继续沿着教育部高教司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内容纵深发展。《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学生)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笔者发现对于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内涵,很少有研究者给予明确的定义,在《教学要求》中也没有确切说明。从狭义角度来说,可以包括听、说、读、写、译五个技能,从广义角度来说,可以涉及到以下方面: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学习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调控策略、认知策略)、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文化理解、文化知识)、情感态度(国际视野、祖国意识、合作精神、自信意志、兴趣动机)[3]。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广义角度的理解更符合目前英语教学的目标。

围绕着这一宏观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分为三个不同层次: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那么,围绕着《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也可以,规划出以后的发展途径。

方向一:开设人文素质类或单项技能类课程

依据:“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开设课程可定为:选修课,如影视评论课、西方文化史、中国文化英语谈、英美文化概括,笔译或口译、中高级口语、中高级写作、阅读技能课等。具体目标:深入拓展学生人文兴趣,改善人文知识结构,强化弱项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依托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的教学模式,将知识与人文素质融合,使英语教学多元化。

方向二:开设专门用途英语(ESP)下的通用学术英语(EAP)或行业英语(EOP)课程,依据:“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标准。”开设课程:电力英语,商务英语,房地产英语,财会英语,机械英语等等,凡是用英语作为工具讲解专业知识的课程,即“英语+专业”课程。具体目标:为培养学生成为复合专业型人才铺垫过渡。

方向三:研究具体课堂教学

依据:“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具体目标:大学英语课程教师教学实践丰富,开展基于课堂、用于课堂的教学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可操作性强,能够更清楚认识教学规律。

上述的方向发展具有内涵多层次性、发展可持续性。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沿着上述三个方向,找到发展自我切合点,设计切实可行的发展途径,找到准确定位,然后提升自己。当然,这些都离不开所处的外在环境的支持。

三、实现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手段

近几年,研究大学英语教师如何走出困境的建议很多,有的借鉴西方理论[4][5];有的对新形势的变化进行个人思考[6][7];有的专注于教师发展中某一具体问题[8][9]。这些方法策略对于解决大学英语教师的困惑都有一定意义。笔者欲结合《教学要求》,重新拾起该话题,进行讨论。

1.深化教师认知

教师认知包括教师所思、所知及所信。教师认知,是一个概括教师综合思想方面的集结词,涉及教师学科文化、学习生活经历、教学经历、专业教育经历等。教师认知是教师的精神世界,具体内容包括语言学习、学科知识、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教学态度、价值观,涉及语言理论观、语言教学观、专业知识、师生角色、课堂活动设计、教学方法等。教学不仅仅是课堂表现,更是支撑课堂表现的基于各种知识、信念之上的决策过程。认知上的差异导致决策的不同。教师课堂行为由教师潜在的、相对稳定的无法观测到的思维决定。教学改革在于教师,教师能够带来教学变化的第一步在于教师信念发生变化。在教师认知中,最重要的当属教师“所信”,即教师信念。思维决定做事,比起知识,教师信念中的对改革的态度更重要,是教学改革之“本”,指导着教师一切教学行为。

尽管《教学要求》制订的要求针对学生,换个角度来看,可以看作是对教学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已到了非改不可地步,作为教学主体的大学英语教师对于自上而下改革的看法,对于改革的方式,改革的内容,改革中遇到的可能困难,是否有了心理的充分准备,这些是关键问题。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做出的决策直接影响着教学各个方面。对于大学英语教学一直进行的改革,困扰着教师认知一个共同的、突出的问题是:自己的语言观、教学观、语言学习观与教学改革相一致,但囿于认知环境(学校文化、高风险考试等)和认知对象(学生、学校领导、教师同行等),教学实践却在不同程度实行着“应试”教学[10]。外语教育政策与具体教学层面之间需要教师衔接。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知识复杂的过程,教学改革更具复杂性、艰巨性。对于《教学要求》中的规定目标,需要教师不断深化各方面的认知,不断更新信念和知识,根据不同的教学处境,不断进行反思,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达到“以学习为中心”重在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

2.变为“教学研究型”教师

“教师即研究者”重新界定了高校外语教师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站在较高的平台上,本着探索、发现、创新、提高的态度时,才会感到工作得心应手。作为大学英语教师,立足于课堂教学,不能仅作“教书匠”,还应承担研究者的角色,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外语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本文已指出,大学英语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结合自身条件和自身综合素质,以及自己对未来发展形势的判断,寻找自己发展方向。无论何种方向,教师都应主动发展自己,具有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提升教师内在专业特性。只有这样,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

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研究课堂教学是发展自己专业的一个抓手。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经验和感性知识丰富,对课堂教学熟悉,将课堂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将教学实践和理论联系起来,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教学理论,积累更多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教师可以从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研究,找出办法。这一过程就是专业的发展过程,既可以提高教学水平,又对自身专业发展有利。换句话来说,课堂教学既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教学成长发展的实践途径。“教研结合,以研促教”是大学英语教师发展趋势,是自主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学科研有机结合可以作为教师自身发展与培养学生的接口,即教师与学生同步发展的结合点。专业化发展可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素质,拓展自身发展空间,改善师生关系,促进良性循环。

ESL教师教育已从对教师的培训转到了描述、理解教师如何通过自我意识及反思学会教学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探索已成为教师摆脱职业倦怠的有效方式。一线教师应该有意识参与探索性的反思教学,结合实际情况,变通教学法(每一个教学法都有存在的理由和实践的价值),根据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调整教学,以适合教学处境和教学对象的需求。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应该具有个性化。

3.重新认识教学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教师在智力、经验、教学态度等方面随着环境的变化可以不断发展,所以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根据《教学要求》内容,大学英语教师需要调整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学科知识的扩展和教学技术的更新。

目前,还有一部分大学英语教师没有接受过从事教学的正规培训,他们从学校直接进入教学领域,缺乏应有的教学理论意识及训练。外语教学法加上多学科理论知识,构成外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内容。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灵活运用在教学实践中,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的另外一种能力,不同于学科知识(语法、词汇、语音、形式),所以,这部分教师更应该加强教师的教育观念。

国外关注的是二语教师的发展教育,而我国本质上是有别于ESL的EFL的教学,只有扎根于真实的课堂中,借鉴合理的理论并发展新的自己的个人教学理论和模式,才能真正提升自己教学能力。世上无十全十美的教学法,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指导。

教育信息化带来了巨大的教育改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专门阐述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问题,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的信息化。信息技术的使用,在英语教师资格培训中没有明确的定位,所以既不能看作是灵丹妙药,也不可看作是洪水猛兽。我们把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定位于教学工具,应该与课程有机整合。如何使用这一工具是教师教学能力的表现。应该注重技术能否合理融合到交互式的学习活动中,促进自主学习,而不能看技术的新颖性、刺激性。教师如同一个房屋建筑师,从琳琅满目的建筑材料中根据自己设计的挑选有价值起作用的不同材料,搭建不同用途的房屋。总之,教师应该能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同时能促进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主动学习。

四、结 语

自上而下的大学英语改革能否进一步顺利进行,关键在于站在课堂前沿阵地的每一位教师。教师的理念、情感、态度、能力与课堂教学效果直接相关。大学英语教师从事的是基础学科教学,在大多数的院校中处于基本边缘化的位置,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改革带来风险,同时带来的是机遇。把科研置于课堂教学之中,寻找自己专业发展突破口,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在教学中采用行动研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组织教学设计,调整优化教学,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挖掘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外语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当然,这一切需要外在教学处境的支持,教师的工作需要交流、合作、引导、帮助的群体文化。可喜的是,我国在2009年已成立了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笔者相信,大学英语教师一定会在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学校支持的和谐环境下,展示各自充满创意的个性化教学。

参考文献:

[1] 陈凤然,马兰.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J].教

育与职业,2011,(2):63-64.

[2] 刘玉杰,宋银秋.大学外语教师发展现状及互动发展新

范式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11):73-75.

[3] 于学勇.蓝鸽校园网语言学学科培训第17期主题发言,

2013,8.

[4] 陈钧.论“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外语教师自主发展[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2):

134-137.

[5] 王玉萍.论外语教师PCK发展路径[J].外语界,2013,

(2):69-75.

[6] 曾正平,敬金秀.新课改背景下外语教师的自主发展[J].

教学与管理,2013,(9):51-53.

[7] 耿畅.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师角色的转变及能力发展研究

[J].中国报业,2012,(14):194-195.

[8] 胡胜高,谭文芬.行动研究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J].黑

龙江高教研究,2012,(1):88-90.

[9] 陆敏.论外语教师的意识发展[J].教学与管理(理论

版),2011,(9):50-51.

[10] 郑新民.聆听大洋彼岸的声音:外语教学改革 教师研

究为本——Donald Freeman教授访谈录[J].外语界,2006,

(3):38-41.

Teacher Development on the Journey of

the ELT Pedagogical Innovation and Change

WANG Zhi-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