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法律法规范文
时间:2024-01-26 17:2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使用法律法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各学科的教育教学领域中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各学校逐步地开展并深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识到新课程实施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现状,突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现代信息技术从技术上给予了这三种学习方式强有力的支撑。下面以《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与昼夜更替》一课为例,浅谈我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的运用。
二、实践
(一)课前制定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与昼夜更替》,在教学设计中,我对教材的知识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制定了基础知识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①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掌握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②能够理解昼夜更替的原因和意义;③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与昼夜更替现象。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如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信息,获得知识;②以学生模拟实验,分组讨论为主,以课件演示为辅助手段,在有关事实的基础上,自己得出地球自转与相关地理意义的结论;③学会关注网络,通过阅读网页上地球运动的资料,了解从中搜集、整理和整合资源的能力。
(3)情感、思想目标:①培养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②培养科学的世界观、环境观。如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培养学生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能够认识到探索事物的规律必须要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网络教学法
我的教学设计是在课前先由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搜集与地球自转运动相关的信息(文字信息、图片、视频等),通过软件制作成教学网页。在课上学生通过网页上的相关链接,进入《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与昼夜更替》一课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自己操作,顺次完成学习内容,然后由教师组织进行“模拟地球自转的规律”的讨论,找到掌握该部分的措施,最后进入课堂反馈,检测学生对当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教学过程的实施
1.课前指导预习探究,明确任务、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
课前我告诉学生们下一节课的内容将由他们与老师共同完成,要由他们自己上讲台为大家进行新知识的讲解,学生们表现得兴致勃勃,跃跃欲试。然后我布置了课前探究预习的相关内容,如下所示: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与昼夜更替》这一节课主要涉及了地球自转的基本概念和图像及昼夜交替和光照图的判读。首先我将学生分为三个大组,根据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用一周的时间查阅书籍、上网(可以利用学校电子网络中心、教室的网络平台、或是家庭的电脑上网)分别查询收集三方面知识的相关资料。
2.合理选择与利用网络学习资源
在课前布置预习探究的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利用网站的检索功能进行学习资源的索取与收集,同时给出了一些相关的地理网站作为资源库,从而较好的保障了学习任务完成和学习目标实现。这也为他们今后获得更多的地理知识打开网络信息之门,开阔了视野,尤其是教会他们如何利用身边的工具去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关注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动态和行动情况,培养关注环境的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分组合作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通过在预习探究过程中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找到的资料汇总、整理筛选后我发现学生们收集到的信息多种多样,分析思路广、角度多样,会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会从网上查找资料补充观点。同时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为更好的讲述材料有的同学制图、有的同学出点子,提供思路,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加工、整理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4.创设多样的学习情境
在课前探究预习过程中,有些学生找到我说他们想用情景短剧的形式来介绍全球增温的危害。在一起分析了他们收集的资料后,我认为完全可行。学生们忙开了,有的当导演指挥,有文笔好的学生将收集的材料编辑好台词,还有当演员的背台词,学生们用简单的道具和中午的时间制作《昼夜更替》的实际演示。作为第一个观看者,我被学生创设的情境深深的感染了,学生的参与性很强,效率挺高,效果也很好。
5.分组展示、师生交流、综合渗透
通过学生的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学习成果的展示,顺利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们能够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知识,并且能够理解昼夜更替和光照图的判读。
6.讨论分析,培养创新思维
在对上述问题有充分了解后,我组织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建设性、开放性、创新性的意见探讨,由于预习探究准备的充分,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高,入情入境,回答问题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讨论气氛很浓,并有一定深度。学生十分关注地球的各种运动和相关现象,引发了进一步的思考,充分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堂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着,在完成上述全部内容后,由教师小结,巩固知识的掌握,然后进入课堂练习。
三、小结
通过《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与昼夜更替》这一节课的教学尝试,我认为在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有明确的理论基础,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我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
四、再次反思
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充分的展示了学生们收集信息、加工信息、整理信息和制作课件的能力,效率挺高,效果也很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多给学生一些锻炼的机会,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炫.高中地理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05).
[2]林建影.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思考[J].快乐阅读,2011(04).
篇2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管理;途径
中图分类号: P285.2+3 文献标识码: A
实施土地规划是要保证土地的利用能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促进经济的增长,土地规划是依据现有的自然资源、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的合理的配置等来实现的,充分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1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重要意义
土地使用规划的整体程序主要是两个步骤:编制以及执行,两者之间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假如只注重规划的设计,没有按照规划落实执行,那么也可以说规划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实现。经以往经验证实,规划的价值就在于执行。没有执行,再好的一张规划图纸也只是一张废纸。只有按照规划进行执行,才能使社会、经济、生态利益得到完成。
规划只有被执行了才有意义。为了确保规划能够得到执行,一定要对执行阶段开展管制。所以,在土地使用规划的执行阶段中,要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经济以及技术的措施,经过土地使用规划编写、审批建筑工程、划分耕地用地、审批土地开发项目、土地执法审查、土地使用情况监督等办法,对规划执行开展全面管制,才可以实现土地规划对于土地使用的用途,将规划落实到实处。
2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与管理的途径
2.1 建立健全土地开发整理的规划审查制度
应及时检查土地开发整理指标是否得到切实执行,重点审核其规模和布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以保障耕地占补平衡并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2.2 强化土地利用立法和监察管理
增强土地使用过程中能够依靠的法律规范是贯彻落实土地规划的依据。应制定详细具体的土地使用规划管制条例,同时把它归属于法律制裁中。并且,应该创建按时的规划监视机制,对于违法占用土地的活动要使用法律手段进行制裁,确保土地使用规划的顺畅执行。
2.3 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应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区用途管制制度、占用基本农田严格审批与占补平衡制度、基本农田质量保护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监督检查制度等。
2.4 加强城市和村镇规划审核
应加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用地布局及近期建设占用耕地面积等方面的审核,切实保证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
2.5 强化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
实时、确切的了解土地使用活动行为,特别是监督城郊地区的农田用地的更改以及建筑用地的扩张行为,进而使规划的执行以及管制供应措施保证。应该充分使用规划阶段中以及活动行为中检测到的属性和空间数据,创建土地使用规划管制资料体系,按时检测、解析规划执行动态,提升规划管制的工作效率。
2.6 制定有利于规划实施的经济政策
为了能够尽早的把规划付诸于行动,还应该拟定相关的有助于执行规划的经济对策,例如土地整治、开发以及复垦都进行优待,对开发者在拥有权、融资、建造材料这些方面开展协助,抑或是制定相关的相应时间内减免税措施。这些措施由相关政府带领相关机构一起进行探讨,成立政府规章。全面推广土地有偿运用机制,在土地使用中充分利用经济手段,调整土地在供应以及需求方面的矛盾。并且,针对损坏土地、损坏生态平衡、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污染的企业以及个人,要根据国家颁发的相关文件进行责罚。
3 土地利用计划编制的步骤
土地使用规划就是国家对土地如何使用制定了相关的计划。它是土地使用整体规划的详细执行规划。编制土地使用规划的根本,是按照土地使用整体规划所拟定的各个级别的政府对土地使用宏观掌控目标机制。
3.1 上报计划建议数
首先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部署和计划控制指标,根据本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土地利用的实际状况,参考基期(本年度)计划执行情况,提出本行政区域计划期(下一年度)的土地利用计划建议数(预报数),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查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3.2 下达计划指标
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产业政策、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建设用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在各地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议的基础上,综合平衡,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报国务院批准。
3.3 上报计划修正数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接到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后,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组织所属基层土地管理部门和计划部门对原上报建议进行修正,将上级下达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耕地保有量计划指标和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逐级分解,拟订实施方案。各地在拟订实施方案时,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增加若干控制指标。实施方案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下达。
4 土地利用计划的实施和管理措施
4.1 建立严格的用地审批制度
各级土地管理部门要完善土地审批程序,严格土地审批手续。在建设项目立项时,要充分考虑土地的供应量,在用地选址时,考虑土地用途管制的限制,在审批用地项目时,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净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
4.2 完善土地开发整理政策措施
为了能够顺利的对土地使用进行规划以及执行,应该成立专门的土地使用资金。土地开发整治工程,尽量做到用最少的钱,达到最佳的状态。并且创建服务机制,对土地开发整治供应资本、物料、工艺等,确保土地开发整治活动能够根据规划顺利开展。
4.3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需严格按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土地有偿有使用费用。这样一方面用地单位会从实际经济效益出发,主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另一方面,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又可为土地开发整理提供经费来源,从而有效保证了用地计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计划的实施。
4.4 土地利用计划检查
土地使用规划下发之后,还一定要对土地规划实施情况开展常理性、整体性的审核。第一,要监测其规划执行状况。规划实施企业是不是将土地使用规划制定的宗旨以及工作当做自身将要完成的宗旨,是不是拟定了实施规划的有关方法,确保规划能够完成。第二,审核规划执行状况,在最早的时间内察觉规划实施过程中具有的问题,进而运用方法增加管制,并且还要发现以及整理实施规划的经验,并进行普及,推动规划的实现。第三,增加对规划的监管,但凡发现违法用地违法征地的行为,要立即进行改正以及阻止,情况严重的要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置,确保土地使用规划的顺利开展。
5 结束语
执行土地规划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能够确保土地的开发使用能够满足广大民众的需要。规划是按照现在所拥有的自然、措施、人力资源的散布以及配置情况,充分的使用每一寸土地,不会因为人为原因对土地使用形成浪费现象。
参考文献
[1]姜志法,刘双良.构建土地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体系的思考[J].中国房地产,2009(10).
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土地流失;农民权益;保障制度
一、引言
城镇化是我国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巨大推动力,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然而,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不能以加重失地农民贫困为代价。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失地农民权益流失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日益加剧。失地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现有法律的缺失,主要体现为法律赋予农民的权利无法抵御非法征收、非法批准征收土地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清以及土地征收前提条件界定不清等问题,因此关注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流失现状、理清失地农民权益流失的原因、思考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探讨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的必要性以及健全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充分认识到保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的紧迫性性和必要性性。目的在于加快建立相对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能及时并妥善的安排农民的基本生活,从而使失地农民能安居乐业、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切合实际的保护失地农民权益,以期为我国从事该项目研究的相关领域略尽微薄之力。
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推进城镇化同失地农民的关系
流失土地的这一部分农民是伴随城镇化进程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因此城镇化建设与失地农民的关系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的问题,已成为当下迫在眉睫急需研究的一大课题。城乡农民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就如同他们世世代代守护的土地,正随着城镇化的飞速发展而渐渐流失。
1.土地赔偿不公平的现象日益凸显
主要表现为土地赔偿标准不公正合理,现阶段规定的征地补偿费是按照与市场毫不相关的静态政策性价格来计算的,这就与土地的市场价值有着巨大偏离。
2.广大农民正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劳动对象
农田、耕地被占,农民的收入来源无法得到保证,而且由于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根本无适应现代社会中工业、科技等发展所需的各项专业技能,想要顺利融入城市再就业,保证家庭正常收入就变的难上加难。
3.农民本身有权享有土地增值收益权
伴随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生产水平的逐步提高,土地等资源将成为未来社会最珍贵的资源之一,因此其本身的经济价值和潜在的可能性收益根本无法估价和衡量,这就潜在的给失地农民造成了不可预期的损失。
4.农民转入城市生活后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无法有效缓解
从农村进入城市生活的失地农民,在生活成本上有了更高的负担,另外其子女教育问题难以解决,养老和医疗保险等各方面也没有妥善的配置。由此可见,切实为这些转入城市生活的失地农民解决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的重重困难,是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面前的一大难题。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失地中农民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有个别地方政府企图降低城镇化建设成为。为谋取地方利益,不惜以牺牲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为代价。着眼于政府角度看,存在以下弊端:
1.以公共利益为借口低价征收农用地
我国《宪法》有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土地征用或征收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规给予征收人适当的补偿。"我国《物权法》也有明确规定:"当个人需求与公共利益需求发生矛盾时,依照一定的法律法规,国家可以征用或征收土地,其中包括单位和集体拥有的土地以及个人房产。"由此可以看出征用农民土地应以满足公共利益为前提,但许多地方政府严重违背了公共利益在法律范畴内界定的含义,在发展城镇一体化过程中,喊着为了公共利益需求的口号,践踏劳动人民的心声,严重侵犯着其合法权益。
2.以情况特殊为名义,为非农建设违规征用农民土地
有些地方政府为扩大其地区利益,罔顾人民的意愿,喊着情况特殊的口号,公然强占集体用地以及承包给农民的合约内的土地,在强行征用的土地上进行其他商业活动。这种做法不仅使广大农民散失了对土地的支配权,农民的利益招到了损害,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国家的土地资源遭到了浪费。
3.税费与出让金过于偏高,土地以后潜在的增值未能享有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即使在中央政府三令五申下,地方政府仍然从农民那里征缴过高的出让金地方政府土地,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却有增无减。反之失地农民获得的征地补偿金一直偏低,很难公平的享受到土地增值收益。
从另一失地农民的角度分析,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耕地被占用后农业收入大幅减少,同时进城就业困难也是广大农民都会遇到的问题。
其次,教育支出大,农民不堪重负。农村人口多,也没有严格的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因此每家每户的孩子普遍多于城市,这就使得在他们的教育问题上要投入很大一笔金额,更加重了失地农民的负担。
最后,失地农民大多缺乏发展资金。现阶段所有失地农民都涉及到转变生活方式的考验,然而苦于没有没有资金,因而不能实现其自身失地后的规划。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权益流失成因分析
(一)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不能充分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1.公共利益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界定
法律规定只有在涉及公共利益时才能征收农村用地,却未予以公共利益明确界定,这就导致"公共利益"的范畴由地方政府随意规定。因而诸多现象,农民的土地被强行征收或征用,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等率见报端。
2.法律的时效性,维护不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土地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虽然《宪法》修正案确定了土地补偿和保护私有财产,从最高法的角度明确了农民的土地权益,但是其他《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等子法律之间却有严重冲突,这就给企图侵犯失地农民权益而满足自身利益需求的群体达到带来可趁之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征地补偿标准偏离市场价、分配不合理、征地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二)农民依法维权意识淡薄,土地权益司法救济渠道单一
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损害时,一些农民无处维权,无法及时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1.失地农民依法维权意识不强。
由于广大农民严重欠缺法律知识,维权意识淡薄,致使其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善于、不主动、不及时通过法律渠道来维护自己的土地权益。
2.农民土地权益司法救济渠道缺失。
宪法明确指出:"当人们享有的最基本权利受到外界损害时,法院必须给予受害者适当的帮助,维持他们生活的基本权利,从而保证司法的公平与和谐。司法救济渠道在城镇化表现的种类很少,因此出现一些农民采用过激的方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现象,为社会的稳定埋下了隐患。
司法救济是指当宪法和法律赋予人们的基本权利受到侵害时,法院应当对这种侵害行为作有效的补救,对受害人给予必要和适当的补偿,以最大限度救济他们的生活困境和保护他们的正当权益,从而在最大程度上维护基于利益平衡的司法和谐。但城镇化的过程中司法救济渠道极度单一,农民利益受损后,他们往往会采用一些偏激的方式来争取利益保护,这就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三)金额补偿过于偏低,补偿模式过于呆滞
1.补偿渠道过于单一
我国主要基于如下两个补偿方式进行补偿;一是现金补偿;二是用户口代替土地使用权。这两种基本的补偿方式过于单一,已经不能很好解决城镇一体化出现的土地纠纷问题。
2.补偿金的算法不合理
目前土地补偿金的审计由当地政府一手操作,明理迎合着我国《土地管理法》四十七条第五款任何规定,暗地里一手操作审计价格,这样导致补偿金严重跟现实生活不相符合。
(四)政府公开信息透明度不高,农民表达意愿门道很少
法律明确规定,集体拥有农村土地的使用权,从法律流程显示,地方政府经常罔顾农民的意愿,直接跟村干部沟通就可实行征地,此外,由于征地过程中的公开程度低,往往土地在不知名的情况下就已经被征用了。
由此可以看出,农民的诉求没有渠道,主体地位也比较缺失,这也从中体现了农民权利得不到正当的维护,也没有相关的法律对此类事件保护农民的的基本利益。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看到引发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权益的流失并不是推行城镇化建设自身的过错所致,而是因上述与城镇化建设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不完善和科普法律知识的不全面导致的。
四、健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对策及建议
由于近年来因征地问题而产生的矛盾愈演愈烈,政府、开发商、失地农民三者之间利益平衡的问题便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全国农村范围内因强制征地致使农民与开放商甚至各地政府产生的正面冲突日益凸显。这引发我们深刻思考,要切实全面的保护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从而为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收侵犯,加快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立法进程
现阶段,随着城镇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已经远超前土地相关法案,土地相关法律已经不能解决日异月新的土地纠纷问题,而当前政府部门的立法相对比较缓慢,因此制订、修改土地相关法律法规显得刻不容缓。
1.赋予集体所有土地同国家所有土地平等法律地位
法律意义上上赋予的公有和私有产权是相对平等的,同时规定集体产权同国有产权这件也是相互平等的。这就意味着公权不能侵犯私权,同时国有产权也不允许侵犯集体产权。但据目前情况看,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畸形,想要把集体土地变为国家的土地也不是个能够简化的流程,必须有较高透明度,因为这是一种针对权利的平等交易行为。这就意味着,政府应制定一套完善的法律以保证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和国有土地产权在现实中享有平等地位。
2.国家只能因公共利益征收农用地才予以批准
鉴于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生产力迅猛扩大的"爬坡时期",政府必须加大力度扶持各行业提高提高盈利幅度。这就导致各地政府支持一些开发商在农村征用土地。因此为解决这一弊端,法律必须明确规定,政府只有当公共利益需要在农村征用土地时,才可在与农民积极沟通并得到准许的情况下实施征地。
3.细化农村征地程序,保证失地农民能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
城镇化过程中,政府想要征用农村土地,首先要提前出示公告,给土地所有者对其合理、合法性提出质疑的时间与机会。在得到征地批准后,需再次出示公告,并就征地补偿等问题与土地所有者进行协商,如存在争议,所有者可以提出申诉和申请仲裁。为实现此措施,政府应积极成立专门的土地法庭或土地法院,专门处理城镇化进程中由征地引发的纠纷和冲突。
(二)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建立利益分享机制
1.公平分配征收土地补偿款给失地农民
现阶段,政府在征收农用地后并不是按征收土地的实际价格,分配补偿金给失地农民的,而是选取了按征用土地的原用途进行补偿的方式,这使得征地补偿费明显偏低,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不利于对农村耕地进行保护。
为了切实的保护农民利益,保证不以侵害农民权益为代价降低城镇化建设成本,政府应积极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着手:第一,尽快完善相关条款,如《土地管理法》,第二,相关价值之间的转换,应以土地市场价值作为征地补偿依据,协调以及分配土地产生的增值效益。第三,始终以市场作引导,缓解农民要求与国家补贴征地补偿款之间的矛盾。
2.健全规划利益分享原则
为实现征地补偿机制的多样化,可以建立多条渠道。其中就包括"以地换地"--以征地附近的土地作为交换分配给失地农民,也可以通过债券或股权的形式补偿给失地农民,力争为失地农民提供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等科学的切合实际的补偿。
对于那些征用后勇于做公益事业的农民土地,政府要为这一群体内的失地农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基金,以保证他们正常生活。在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始终处于最弱势地位,因而要充分尊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让广大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的再分配,才能使广大农民充分的分享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累累硕果。
(三)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妥善安置广大失地农民
在城镇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农民的安置工作以及农民社会保障要得到有效合理的处理,如果得不到有效合理的处理,会造成大批农民流离失所,给社会埋下不稳定的因素。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第一,展开城市的怀抱,将他们纳入城市当中,同等享受城市福利,而绝不是将他们弃之不管;
第二,妥善解决他们安置工作。可从如下2个方面进行着手:一是提供相关的住宿,帮他们解决住房问题。二是稳定收入来源,政府可实行劳动培训,增加他们的劳动技能,从而增强他们再就业的能力。
1.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协调:
首先是养老保险方面,养老问题始终是广大农村农民关心的头等大事,政府对这一问题应加以特殊的重视,将征收土地的补偿安置费和土地流转后的增殖收益纳入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并将这一部分资金分由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并将失地农民这一群体中符合政策条件的农民纳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
其次是失业保险方面,相关部门需要为失地农民这一群体制定有针对性的特殊失业保险方案。政府从分配给农民的征地补偿金中扣除一部分,纳入失业保险基金,而农民个人不再交纳失业保险费,以减轻失地农民负担。
最后在医疗保险的完善上,应有所作为。基本医疗保险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必须得到政府的长期高度重视。在建立失地农民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过程中,可采用共同承担的方式,就是让政府出资一部分,征地补偿款中筹集一部分,
2.积极拓展失地农民安置渠道
从农业生产角度出发,政府征收城市规划区外的集体农用地需采取以下四种方式:利用农村集体机动地;承包农户自愿交回的承包地;承包地流转以及土地开发整理新增加的耕地。保证失地农民始终有基本的耕作农地继续进行农业生产,保证城镇化进程中广大农民的正常生活。
从重新择业角度出发,政府必须积极创造条件,为失地农民提供免费的岗位技能培训。在应聘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为失地农民提供优先就业机会。
最后是异地移民安置方面,如果该地区确实不能为失地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那么可以以充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失地农民意见为前提,经政府统一分配,进行异地移民安置。
(四)强化宣传普法工作,提高失地农民维权意识
现阶段由于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强,导致他们在土地权益受到侵犯时无法及时采用科学的方式维护合法权益,不仅农民的权益受到了危害,而且也威胁着社会稳定。所以,要做好法律宣传工作,提高失地农民维权意识,即法律是唯一维护自身权益的办法。
政府应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失地农民、进城农民工都属于社会弱势群体,这一群体社会地位底下并且经济能力有限。因此,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在城镇化进程中受到侵犯时,根本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寻求法律途径及时维权。宪法中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广大农民身上根本得不到充分体现,这将会导致一些失地农民做出偏激行为,无形之中带给社会巨大的安全隐患。
由此可见,为失地农民提供多渠道的法律援助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农民的土地权益获得切实保护。
五、结论
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其拥有的土地和土地蕴涵的潜在收益是农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自古以来,土地一直是与中国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成原料,这就要求批准征收的每部分农用地都必须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因此,必须做到在法律形式上长期赋予和保证农民土地使用权,使他们有所保障。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征地市场机制,做到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控土地流转价格。
放眼长远的角度看,做到切实的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可从如下几点进行着手:第一点,是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关键。主要要做到兼顾好农村土地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
第二点,充分尊重农民,切实关心农民的利益。把农民支持与否、受益与否、满意与否作为衡量地方政府工作的标准尺度。第三点,进一步健全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相关制度,让农民从土地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让农民也分享到济发展硕果进而长期维持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加依法、有效、持续的推进。
参考文献:
[1]李奋生: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J],经济与法制,2012年10月。
[2]周维: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问题的研究综述[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4期。
[3]赵丽:保障农民权益需重视法律制度顶层设计[N],法制日报,2013年9月4日004版。
[4]立:城镇化进程中要充分尊重和切实保护农民权益[J],南方农村,2012年11期。
[5]陈吉红、黄培浩:浅议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的保障[J],决策与信息,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