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演讲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26 17:2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生演讲的技巧和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英语 口语教学 对策 口语表达
口语,最常用的形式就是说,它是语言交流中最主要、最自然的方式。从长远来看,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好坏,“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口语教学已经成为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精神之一,也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一、引导信心,做好铺垫
我们知道中学生虽然在学习语言上占有优势,但是由于他们都是运用“哑巴式”英语学习法,对口语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我们中国人骨子里很腼腆,特别是初中生,他们在学习英语上还比较吃力,没有摸到学习英语的规律。初中生在小学阶段,只简单地学习了一些英语知识,对语音的使用还没有实现规范化的操作,发音不准确的现象十分普遍。进入中学之后,英语课程的实践虽然开足了,但是学生说的机会还是很少。并且在说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很恐惧,或者不好意思,显得很没有信心。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思路,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动嘴,说出来,引导学生树立敢说敢讲的信心,慢慢地习惯成自然,学生就会放开胆量来说英语的,长此以往,学生的口语水平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
针对学生不敢说的情况,老师应该走近学生,主动关心他们,及时与学生沟通,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心理上不畏惧口语课堂。老师应该始终强调“开口说”的重要性,从校正26个英文字母的读音开始,对学生进行为期3-4周的语音纠正的强化训练,让学生树立说英语的信心,大胆地鼓励学生多说多练,这就能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了。
二、标准发音,准确无误
要想提高口语教学的效果,掌握正确的发音,提高音准这是基本的要求。只有掌握了英语国际音标,才能正确地拼读、拼写和高效地记忆英语单词,进而进行口语的训练。针对发音不准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头做起,给予充分的重视,重点学习国际音标。在发音的教学过程中,交给学生已有的技巧,注意发音时的舌位与口形,同时充分利用汉语拼音知识的迁移作用,促进英语音标的学习。如|p|、|b|的读音即是汉语声母p(坡)、b(播)去掉o(喔)音的近似音。按照规范化的发音教学训练,再加上刻苦的练习,学生的口语水平一定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多加练习,锻炼语感
口语的练习首先应该从朗读开始,可以是老师带领诵读,也可以是学生自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寻找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性地提出建议,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在朗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打开口腔,重视语调和重音,读出文章中包含的情感。其实,朗读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还有全班读、分组、分排读、也可按不同的角色朗读等。在英语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强调英语朗读的语调、连续、停顿、重音、连贯等,所谓熟能生巧,读的多了,自然就找到了语感,读的多了,说的时候自然也就顺口了,那口语的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四、留足空间,勤学苦练
初中生的口语水平很难提高,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没有口语练习的环境,老师给学生口语练习的空间狭小,时间短暂,学生根本没有专门的口语训练机会。即使在课下,学生也只能是进行一些简单的英语对话,根本提不上专门的口语练习。要想提高口语教学的水平,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去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尽情地唱讲。其实,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也发现,很多的方法都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比如在口语课上开展英语演讲比赛、现场讲故事、及时复述英语文章,情景剧的表演等,都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就简单的以演讲比赛为例,在口语课堂上,老师可以放开课堂,让学生在一定的题目范围内,让他们自选主题,进行5分钟左右的现场口语阐述,但要要求学生能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做到语音、语调正确,表达连贯,无大的语法错误等,这样能使演讲的质量得以保证,又使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得到稳步有效的提高。
篇2
首先,我们先来界定什么是“口语交际”。口语交际中的“口语”是日常口头交谈时使用的语言,作为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在日常口头交流中广泛使用的规范性语言是普通话。“交际”一词,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常指二人及二人以上通过语言、行为等表达方式等进行交流意见、情感、信息的过程,是人们运用一定的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定义比较长,主要包含了几个要素:一是交际即为某种社会活动,包含了具体的情境;二是交际即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既有输入,又有输出,输入输出反复进行,而这种输入输出主要是借助汉语普通话口语的听与说来进行,同时这样双方的说依赖于听,交流的双方言语是随时变化调整的,并不按照某种预设的脚本一成不变地进行;三是在交际过程中,语言是载体,思维的交流才是核心。
根据以上对“口语交际”的界定,我们发现口语交际教学并不仅仅是“说”的事,还包括 “倾听”和听说的前提――语音基础,因此,我们应该从语音规范、听话技巧、交际技巧等方面多管齐下,分阶段进行训练,注重教学的系统性。
然而,初中生口语交际教学的课程目标是什么呢?口语交际教学作为从小学低段就已经开始进行的课程,那么初中和小学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的课程目标有什么不同?我们将课标中小学高段(5-6年级)与初中阶段(7-9年级)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的课程目标进行列表对比,如下:
我们会发现课标也是主要从“倾听”与“说话”两个方面来分点描述课程目标,而初中生的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相较于小学高段,整体上从鼓励“乐于”“敢于”交流逐步转移到交流的内容深度的把握上。我们不妨把小学高段的教学目标当做初中起始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起点和基础,这样初中阶段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的起点和目标都有了,尝试对初中阶段三个年级的教学目标做进一步的分层细化后,我们在语音规范、听话技巧、言语技巧等主要的三方面分部训练时,也有了相应的依据:
一、规范口语语音基础,消除交际初始障碍
在日常交际中,能够听懂交际语言,并用交际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的前提是熟练掌握和运用这门交际语言,中国现行的有利于广泛交流的语言即普通话,因此,普通话的语音语义方面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在日常交际中显得非常重要。对普通话语音规范的训练以及普通话语音的一些基本常识有必要学生,比如“典雅”等上声连用双音节词语的变音规律,“一”的变音规律等的知识介绍还是有利于学生在日常交际中更快的捕捉把握语义,也利于他们有效地将自己的想法更好地传递给交际对象。
中国存在着大量的方言区,特别是以方言为日常交际语言的农村和一些城市的城中村中,所属学校对于学生的汉语普通话语音规范训练就显得非常必要。想要让方言区的孩子养成用普通话思维的习惯,就应该将语音规范的训练提上议程。
这样的训练包括分解局部训练,如普通话声母、韵母的发音训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的训练等(声调的调值训练这一点特别重要,但往往最容易被忽略),也应该包括词语连读时语音的变化规律,不同句式和句调的问题等等。训练课程应该包括知识的讲解,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讲解后实践的练习和相应多方位的检测监督。
二、训练倾听基本技巧,打通交际重要环节
交际的第一步首先在于倾听,耐心倾听、理解说话者的观点和意图是口语交际能力的首要目标。课标中对初中生口语交际课程目标有关“倾听”方面的表述有两点:一是“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二是在讨论问题时,“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如何达成目标呢?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不妨在初中不同年级根据难易程度进行不同的听话技巧训练,这种训练可以穿插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也应该是专门的课时循序进行,方式包括:听写训练、听说训练、听评训练。
听写训练,即要求学生将听到的每句话都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训练方式,能够训练学生的语音辨识能力和语义理解能力以及书写能力。
听说训练,即要求学生在听完单人的一段话或具体的对话后,对所听的内容进行判定。相对于听写训练,听说训练不要求学生一字不落复述所听内容,但对所听的主要内容、关键词的把握、说话人意图的揣摩却有了更高要求。听懂,不仅仅是听进了语音,更重要的还在于思维上的辨析与把握,所以听说内容还包括听异同,听正误,听类别,听美丑。因而,听说训练可以在初中的三个年级分难易进行不同检测要求的听问训练。
评训练,主要是针对听到的文段进行评析鉴赏,可以针对文段的特点或优缺点进行评判,可以对文段中的语言、人物形象、写作特点等进行赏析,是以听带说的重要环节,同时对学生的听音辨音、思维发展等方面都要较高的要求,因此放在级进行比较适合。
听写训练和传统的听说、听评训练主要是在静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而真实的口语交际其实是动态的生成,因此倾听基本技巧也应直面动态的言语语境,对学生的训练也应该提醒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除了关注对方的话语外,还要注意观察其体态语言如表情、手势等。在课堂中如何引入这种真实动态生成的场景和素材供学生进行倾听基本训练呢?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播放能够再现生活真实浓缩的相声、小品、纪录片或是电视节目的视频,训练学生听看一体,听与观察同步的倾听基本技巧,为自我的交际目标实现打通环节。同时,听说训练和听评训练还可贯穿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每一个同学在一次的问题回答或发言都可成为一个可供“说”与“评”的最鲜活的素材。
三、培养动态言语能力,实践交际目标突破
交际交流既包括双方的互相倾听,当然需要双方动态的言语输出。因此,只有注重对初中生动态言语能力的培养,才能最终达到口语交际目标的实现。
动态言语是指交际中的语言词句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鲜活的,动态生成的,甚至相对于书面的静态语言来说,除了语言表意外,还是有音量、有音调句调、有表情、有动作情感去表意的。当然词语句子等静态语言表意很重要,但语言的学习并不是仅在口语交际课程中进行的,也不是口语交际课程训练的重点。除去“倾听”的部分,课标对口语交际在“动态言语”方面的课程目标设置如下:
1.交流: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
2.表达: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3.讲述: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4.复述: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5.演讲: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又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6.讨论: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想要实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课标进一步提出“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因此,在口语交际课程的设置中应注意口语交际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常用的口语活动包含课标上明确提出的讲述见闻、复述转述、有准备或即兴演讲、讨论。口语交际活动还可以包括绘声绘色讲故事、日常双人或多人交谈交际训练、辩论、采访、朗诵、表演等。
口语交际课程的设置中应注意口语活动的循序性与系统性。初中三个年级,学生思维的跨度还是比较大的,七年级刚从小学升入,其口语交际的能力更接近于小学高段的目标水平,讲故事、复述转述、日常情景交流等活动比较符合这个年级的学生;八年级可以适当在此基础上,增加朗诵、有准备的演讲、讲述见闻、讨论;九年级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即兴的演讲、辩论、采访和表演。当然,相同的活动形式,还可以以不同的话题和目标反复重复进行,如初中三年六个学期都可以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每次进行演讲的话题在贴近生活的基础上,可以随着学生思维的不断进步而灵活变化,七年级可以事先准备简短演讲如“我的名字乾坤大”,而到了九年级可以进行即兴演讲“近日热点我来评”。
口语交际教学中,主要应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让学生在实践中出真知。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教授课程的教师自身必须要有大量的关于口语交际知识的输入,才有可能选择更好的情景素材,才有可能选择更鲜活贴切的话题与活动形式有机结合。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也必须要有恰当的知识与理论讲解,如基本的礼仪文化的普及,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的讲解与点拨,语用环境要素的渗透等,这些能够为学生在真正动态的交际中提供有效的抓手。
话题的选择上,要注重贴近生活,符合初中学生的视野与能力,激发他们交际的兴趣。作为一门课程,课程中的活动不应只是生活日常交际的再现,而需要体现课程的价值,即学习课程的学生通过此课程,口Z交际的能力能够有所提升,而不是在原地踏步,因此在活动中话题的选择不可过分低幼和空泛。
篇3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导入的创新性
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承上启下和温故知新的必然途径,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心智,培养学生学习信心的教学技巧,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方法。英语教学需要有效思维的导入和知识的导入。根据课型、上课内容以及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笔者在英语课堂当中试行了以下导入环节。
一、预习导入法
课前预习一直是中国教学的一种优良传统,预习可以让学生事先了解课堂所要讲的内容,这样学生可以更快地进入到角色中。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并且适当设置几个问题,问题要具体,要由浅而深,但不可过多、过难,注重于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然后再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这一导入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9A Unit 3 Reading (What should I do?)针对这课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设置:
A.What problem does Millie have?
B.Why does Millie agree to do much work although she does not want?
C.Does Millie have hobbies? What are they?
D.What do you think of her problem? Can you offer her some advice?
这样四个问题来指导学生自学课文,带着问题去思考,这样一种先学后教的模式会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以学生为中心,用他们的言谈、表演等作为导入手段
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可爱,更重要的是他们好动,而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我们可以把学生的自由式的谈话、演讲、表演等行为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表演欲和成就感。
1.自由式谈话导入法。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学生间对话或由值日班长提出话题,各自发表看法,内容可以是天气、日期、学生的日常活动、时事话题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奥运会、世界杯等。教师可利用学生所讲的内容,适时地引入主题。
2.演讲式导入法。教师让一位学生演讲一两分钟,演讲的内容可根据演讲者的各自差异进行安排。通过学生的演讲话题直接设问,当然话题要围绕本课的知识点来展开,这样很自然导入到本文的知识点。
三、悬念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有所得。当学生遇到问题需要用新知识去寻找答案时,他们才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向学生巧妙地设置悬念,有意使他们暂时处于困惑状态,从而引导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揭谜活动中来。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如在教学8B Module 4 New technology Unit 2 If a snake bites you,take a photo.时,先问几个问题:Are snakes dangerous animals?Are you afraid of snakes? If you a snake bites you, what should you first do to save your life? 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可很少有人会想到用照相机拍照,这时老师接着说:One day, while a British cook was working in the kitchen,a snake appeared and bit him. At that time there was nobody else there. Was he going to die soon?What could save his life?这样激发起了学生破疑的愿望,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集中全神贯注去学新课。
四、讲笑话、讲故事导入
篇4
一、解读生本,抓住教育的契机
初中学生的成长过程的特点,决定了初中时期是实施感恩教育的最适当和最关键的时期。初中生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他们的个性非常不稳定,对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丑的识别能力不是很高。认识并不十分坚定,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思想和行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不成熟,对老师来说正是一个绝好的引导机会,教师必须牢牢把握这个机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通过积极的活动和温暖的关怀,教育和引导学生对知恩、感恩、报恩的认识,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把他们心中可能的“丑恶”窒息在摇篮中。
二、解读文本,参悟感恩教育
文本是学生学习知识,接受感恩等思想教育的载体,找准学生与文本的对接点,做到无缝接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初中语文的文本内容有选择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接受教育及启示。
(一)感恩他人
如:在探究《我的母亲》(作品)时,可以扣住文中“我在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到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这一句话,让学生联系自己说说:“你在哪些方面受到母亲的影响?”与同学交流后讨论:为了报答妈妈,你做了什么?以后怎么办?请你为母亲献上一份孩子的爱吧!然后写一个片段。
在《藤野先生》教学中,结合学校组织的教师节尊师重教活动,让学生给老师一份特别的礼物,如一朵花,一张贺卡,一句祝祝福,一个进步,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激发学生感恩老师的情感。在学习《羚羊木雕》时,解读文本中作者和万芳这一少年世界的人际交往,感受年轻朋友纯洁的,真诚的,无私的情感。然后让学生写或说一片断,写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事,激发学生珍惜朋友,感恩朋友的感情。不为小事和同学闹矛盾,甚至吵架。
(二)感恩自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感恩人还要让学生学会感恩自然。在教学中《看云识天气》,让学生观察,在观察中推知天气的变化。轮流看谁的天气预报准确,然后写观察记录,编辑天气报,写出云给人带来的便利,可以联想到古人看云彩断吉凶的故事,写出云给人类带来的福音,写出对云的依恋与感激。如学习《沁园春·雪》这篇课文,先让学生自学,然后说出自己的理解,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础上,二次探讨后,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壮观,在心中建立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激。
(三)感恩社会
如课文《信客》等这类题材,承载了对各类社会关系的表达;文言文《捕蛇者说》表达了当时社会的苛捐杂税对人民生活的残害,揭示了当时社会关系的不和谐,使学生联想到现在和谐的社会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学会感恩。
三、立足实践:渗透于圆融
(一)渗透在课堂中
由于新课程教材涵盖各种主题感恩文章,因此,教师应把握教材的内容,感恩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教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使学生感到感恩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牢牢把握大意,抓住机会教,渗透相应层面的感恩教育。我教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作者在家庭意外的情况下,朱自清的父亲告别儿子的过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更让学生圈出写父亲买橙子的动词。让学生思考的几个问题:父亲为“我”买橘子容易吗?你认为哪些动词最能体现父亲艰难吗?为什么我的父亲买橘子会如此困难?既然这么难,为什么他不让“我”自己去呢?同学探讨交流总结:父亲为我买橘子,是不容易的。文中“探”、“穿”、“爬”、“攀”、“缩”等动词都体现了买橘的艰难,因为父亲很胖,这就是父爱的体现。让学生想象父亲买橘子的场景,从父亲的一举一动了解父亲的爱和辛苦。通过这一个教育细节让学生领会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无私的,伟大的。父母照顾他们的孩子,孩子们尊重他们的父母,是值得提倡的道德,人类的进步是文明的体现,《背影》中正是描述的这种品德之美。接着让学生再读这篇文章,讨论:你联想到父母平日对自己的种种钟爱了吗?你该如何去感激父母对自己的爱?经过一层层的引导,让学生达到心灵上的升华。
(二)渗透在作文中
作文是学生在发泄感情的最好的工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的积累。因此,学生们结合课文内容写一些感恩方面的文章,帮助学生自我反省加强品德修养。当然,书面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一定限于一个命题,教师可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组织学生观看爱家、爱国,爱自然的影视作品,然后让学生看后的感受。例如,打开网络视频,让他们看中国名家的演讲,学生收益最丰的是邹越的演讲——《让世界充满爱》,邹越老师的演讲多少次让学生感动得泪水涟涟,学生从邹老师的演讲中感受到了真情,学会了感恩,同时也学习到了不少演讲的技巧。
(三)渗透在日常生活中
篇5
1、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部分学生存在“畏师”情绪,不敢互动交流
对每一位奋战在一线的教师而言,课堂是一块必须坚守的阵地,语文课堂亦不例外。然而受中国传统尊师重教思想的影响,学生眼中的教师是严肃和神圣的,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学生都对教师心存敬畏。在课堂上,当教师提出问题要和大家积极互动时,一些学生的表现总是过于紧张和害怕,教学效果也自然受到影响。因此,要想消除学生的“畏师情绪”,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主动,就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1.2、部分教师授课过于刻板,方式一成不变
大部分时候教师授课方式都一样,不管本堂课讲的是哪篇文章,哪类文章,是不是需要变换教学模式,教师的讲课方法都如出一辙。久而久之,每堂课对于学生来说都如白水般索然无味,学习兴趣即使再浓厚,也难免会审美疲劳。
1.3、结果高于过程,评价体系不够科学
目前,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学的评价体系都是以结果为主,结果性评价的比例远远超过过程评价。因此,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一刀切,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完全以分数作为考评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一方面扼杀了教师寻求创新的教学思想,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丧失了在语文学习中寻求美感、提升自身语文素养的美好诉求。
2、在教学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2.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优化课堂结构
我国传统的课堂结构是教师以决策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知识灌输。优化课堂结构就是要将教师的身份转换为教学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感知、情感体验,理解并运用。通过采取鼓励学生自主发问、自主学习以及相互交流探讨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知识进行内化并活学活用,进而升华为一种对语文的自我感知和掌控。这是一个感知、发现、理解、创新和升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置疑,同时也要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他们自主思考与探索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教师在发挥其主体作用时应当学会设疑。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深度,还要难易适中;既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又不能过分低于或者高于学生的整体水平。例如:在教《出师表》一文时,为启发学生体会诸葛亮身处特殊时期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技巧,教师提问:“诸葛亮在出师前又旧事重提,讲述自己经历的目的何在?”学生各抒己见,探究讨论,认识到诸葛亮的感激之情、效忠之意和出师决心,进而加深了学生对诸葛亮的语言技巧及进谏方式方法的认识。上述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能引起学生思考问题,同时能帮助学生消化课文,进行思维的严格训练。
2.2、建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情感关系是人际关系里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师生来说,情感关系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客观来讲,如果能够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美好的情感关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使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现更多的闪光点,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更大程度的升华。
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最需要的是教育智慧。教师的教育智慧通常表现为对常识、常理、常情的尊重,也表现为对学生生命、人格的尊重。教师的教育智慧还表现为对自身完善和所教学生终身发展的关注。因此,教师一方面应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无论外表还是内部修养都应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学生对教师心怀崇敬之意,对教师的指导和教诲自然铭记于心。这不仅能增强其学习动力,也能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要予以表扬,这不但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能使学生对教师的教诲常怀感恩之心。
2.3、重视过程评价,引导学生循序渐进
在当前过分重视结果的评价体系下,很多教师以分数作为评判学生语文能力的标准,这难免会引起学生对考试的恐惧和抵触。这种评价体系使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检验,出现了虽然分数高,但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并不强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把更多精力放在过程评价上,把对学生的评价放到口语表达训练、写作训练、阅读训练、书写训练或其他语文活动过程中。例如:学生在演讲比赛或征文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教师要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种表扬和鼓励不仅会给获奖学生带来非同寻常的心理激励效果,也能在其他学生中建立一种认同感,进而让语文学习由单一变为多元,由枯燥变得多姿多彩。
2.4、善观课堂实时变化,巧妙引导课堂突发事件
篇6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初中语文教学对文本内容过多地拔高分析和条分缕析地讲解,为了应付频繁的月考、抽考、统考等各种五花八门的练习和考试,学生挤占了对语文教学内容学习的空间和大部分思考时间,忽视了培养最基本的语文实用能力。笔者认为,初中的语文老师,应跳出传统语文教学的框架,把语文教学重点放到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上,使语文教学适应于学生将来之需要。
一、转变教与学观念,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教师首先要从自我做起,不满足于教学中的“轻车熟路”,不能固守着自己的“三亩簿田”过日子,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封闭的学科壁垒中走出来,学习相关学科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改善、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使自己成为综合型、通才型教师。
教师要帮助扭转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模糊认识。初中生正处十四五岁的成长期,可塑性较强,应善加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应用能力对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性,理解语文应用能力也是必备的一种能力,要重视语文水平的提高,做好全面的技能与素质储备,转变语文学习态度。
二、回归生活拓展教材内容
回归生活理念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回归生活的课程在目标上意味着要培养现实世界中会生存的人,即会做事、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人。语文课程的教学,要确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运用知识,并积极地观察自然、了解社会、思考人生,充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由于应试因素的影响,过去我们的教学十分重视教本,生怕学生没把教本知识学到手。岂不知语文教本对学生来说,仅是一种极有限的教育资源,生活才是语文教学永远的内容。语文教本也是生活内容的载体,但是其受内容局限,反映的生活面太窄。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要把生活的内容尽可能地引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教材内容,以生活内容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和素材。
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初中学生语文基础正是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一定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如读、写训练:阅读可从浅易、短小、切合初中学生实际或学生感兴趣的文章入手,要求上也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过程;要注重学生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的训练。要重视学生书写技能及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培养;写作训练时,可从学生写日记、请假条、书信等简易、实用文体入手,首先要求学生不出现错别字、病句,能将意思表达清楚,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写作要求。
四、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初中阶段是我们国家九年制全民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我们要在改进教学方法上功夫。所以教师既要抓住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理念,又要针对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但心理上尚不成熟,逻辑思维能力有待加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的心理特点,在促进学生独立的思想指导下,把学生“扶上马”,并为学生牵蹬引缰,为他们放开思维自主学习“送一程”。按照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单一到复合的教学基本原则,我们对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进行分项集中训练,努力在初中阶段使学生的写字、口语、应用文写作等实用性语文能力基本过关,在不加重学生的负担的基础上,让学生系统掌握相关语文知识和技能。
五、追求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应用和思维交流意识
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学生个性发展,思维交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思维交流意识。
1.思维交流的本质是知识的传播和共享
思维的交流是主动学习不可或缺的过程,存在于知识传播的全过程。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善于与学生进行交流,同时也要循循诱导学生互相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知道自己的长短处所在,因势利导发展学生的个性。
2.搭建平台,让学生实践
在近年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给自己定了一条这样的原则: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如不断为学生搭建表现自我的平台,给学生以实践应用知识的机会。例如,在学习《窗口的十七岁》时,我也让学生谈自己的困惑、谈自己的烦恼;在学习《雷雨》时,我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这样,学生不但踊跃参加,学到了课本知识,而且积极实践,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在课前开展不限主题的演讲活动
把班级的学生分成两个竞争小组,每个小组每天由一名同学演讲,演讲的内容是积极的即可。可以不限制内容和字数,但是时间都是三分钟。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演讲内容,师生共同当评委,判断两位同学的语言层次。
4.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命题讨论活动
我们的语文课程中有很多可以讨论的素材,比如关于文学作品中某个人物的性格,发生这一故事的时代因素等。这样的讨论活动,能够在巩固学习内容的同时,增加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和技巧。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应定位在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只有从小处入手,完成一个个小的目标,才可能给教学对象一个个实在的突破。因此,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初中语言教师的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曹颖群.正确认识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应用能力[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8,(06) .
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突出了英语的交际功能,我深深体会到了口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带来的喜悦,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善于表扬和批评
不要因为面对学生多了,对表扬和批评就草率了。学生永远在乎老师的评价。表扬和批评是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习惯、进行情感交流的手段。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白,语言练习本身就是一个从犯错、纠错,到犯错、纠错的不断反复的过程,要放大胆子、厚着脸皮开口说;要不怕别人笑话,克服羞怯和恐惧心理。错误将向教师展示学生所面临及正在克服的学习障碍。如果一味强调语言的准确性,有错必纠,其结果常常是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由于怕说错,而不敢开口。一旦丧失了开口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口语的流利性和准确性就无从谈起。所以教师要暂时容忍学生口语实践中的小错误,消除口语学习初期的紧张畏惧情绪,增强他们练习口语的兴趣及运用口语的信心和勇气。表扬会使师生感情贴近,使课堂气氛融洽。宽松的课堂气氛、灵活的表扬机制,非常有利于初中生的英语口语学习,使他们的口语内容更加随意,更具创意,也更符合真实口语交际。所以课堂上,要对他们的积极参与给予肯定,适当引导,及时帮助,加以表扬;在面对全体时要有所侧重,把重点放在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身上。除了鼓励、指导以外,应给予他们较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逐渐由羞怯变为敢说。表扬所具有的鼓励、榜样作用是巨大的。它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课堂上当场表扬、张贴背诵小测一览表、作业本上写上赞语等等。
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起始阶段,我们的操练大多是替代的、机械的,用来记忆某个简单的句型,因为难度不大,这对学生正确流利地说出语言,调动大多数人参与有较好的作用。可是,久而久之,学生只是重复语言形式,遇到实际会话便有畏惧心理,不敢变通,不敢开口,对老师的示范产生依赖。所以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应善于引导,进行创造际,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出来。并运用图片、挂图、简笔画、实物、多媒体等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加大课堂容量,切实提高课堂效率。除了借助教具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外,新课前的小演讲也很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结合与课材同步的话题,让学生上台作简短的演讲,练习讲的技巧,锻炼心理素质。临下课前,也可让好的学生充当老师,领读课文、对话,或给学生复述课文、归纳语言点等。
三、注重朗读与背诵英语课文
朗读英语课文不仅是我们中考口语测试的一项要求,也是练习英语口语的一个策略。朗读能够为我们扫清单词的障碍,如果一个学生连单词都不能正确地读出来,那他怎么会正确地说英语呢?毕竟,我们的母语不是英语,我们说的内容主要是从课堂中学习,而难以从生活中习得。叶圣陶曾说:“口语必须重叠练习,凡习一字一句,必须反复习诵十数次至数十次,到口音纯熟为止。”可见,我们朗读课文不仅要会读而且要读会,要反复朗读,读出语感。对一些含有重要句型和重要语法点的有代表性的句子或段落要背诵出来,从而为我们积累说的素材,夯实我们说英语的基础。正如南京大学德语教授张威廉所言:“学习外语无非是模仿和记忆,读要朗读,不能默念。口语、语法要双管齐下。”
四、加强英语思维能力训练
从我们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来看,我们进行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运用英语这门语言走出国门,或者在自己的祖国内迎接外国友人与宾客。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首先应当培养学生流畅、地道的英语口语,但放眼我们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存在着极为强烈的汉语式英语的状况。究其原因,其实是在于我们生长在一个汉语的环境当中,与英语的语言环境相比,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我们在思维方式当中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一点进而反映在语言当中,就形成了汉语式英语口语的状况。这样借助于母语表达出来的东西是不可能地道的,大都是Clingfish(中式英语)。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一些英语学习者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常说成 :You go first,或Go first,please。而地道的英语表达是:After you。再比如,中国人与朋友道别时,经常说“走好”、“慢走”、“慢点儿骑(自行车)”之类的客套语。一些喜欢用母语思维的英语学习者不了解英美人士常常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他们会习惯地说成:Go slowly,walk slowly或 Ride slowly。这些说法听起来很不自然。运用这种方式与人交际经常会导致交际出现障碍甚至失败。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听地道的英语,培养他们边听边直接用英语把听到而且理解了的东西储存在记忆里的习惯。学生在一系列的思维活动练习当中,不断地接受地道的英语信息,又不断地输出具体的英语口语,反反复复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会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总之,通过对学生培养口语表达的兴趣,采取适当的策略纠正学生口语表达时的错误,培养独立完整表达的习惯,以及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有目的、分阶段,由易而难,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展开训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声莲.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方法研究[J].知识经济,2010年10期
篇8
关键词:英语口语;口语能力;模仿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最基本的功能。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随着中学英语新教材的推广使用,特别是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被列为新目标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来,英语教学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已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如何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呢? 本人做了些探究,想借此文谈谈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一、抓好语音教学
要想提高口语能力,首先必须过好语音关。语音教学的基础是音标教学,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英语中大部分的音和形有着一定的联系,学好音标,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单词拼读和记忆的困难。因此教初一的学生时,应先抽出一段时间进行“三位一体”的教学,即进行字母、音素、单词的教学。通过字母的学习来认识音素,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学习五个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闭音节中的发音规律,做到见其形、辨其音、听其音、知其形。掌握了正确的发音方法,不等于会说一口漂亮的英语,还得注意发音技巧。所谓发其音技巧,是指连读、不完全爆破、句子重音和语调等。
二、提高学生听力
影响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很重要一个因素是听力,因为只有先听懂了,然后才能回答交流。所以在提高英语口语能力之前,首先进行英语听力的训练。听的训练包括听录音,听老师,听同学,听对话。听多了,听熟了,说起来也顺口了。学习任何语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要让学生愿说,首先必须让他们会说,这就需要强化模仿这一环节。经常模仿录音能使学生语音语调纯正,表达流畅。在反复模仿的基础上,学生大量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开口就不是一件难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呤”。这既适用于本国语文的学习,也适用于外国英文的学习。背诵成篇或成段的文章,有利于语音和语调的正确,熟练,有利于口语能力的提高。
三、创设语言学习环境
母语和英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影响学习英语口语的重要因素。我们把英语是作为外语学习的,在学习和交流中,学生习惯用母语的文化特点和语言表达方式表达英语。学生学习口语表达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能进行“有效的交流”,所以,在训练、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时候,我们必须设法保证:有一定的时间构建一个适合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语言环境。
尽力创设或寻找一些真实或半真实的交际情景,比如看病、问路、打电话等让学生置生于情景之中,进入角色,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气氛活跃。学生会带着好奇心在自觉不自觉的状态下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与此同时,也在不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一些实用口语,为将来的实际交际打下了基础,此外,学校生活和家庭情况等学生熟悉的内容也是口语训练的话题之一。为了拓宽学生思路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可让学生结合实际自创情景,自由发挥,通过自由会话训练,学生在台前表演就不再胆怯,说话能力越来越强,英语表达也越来越连贯、自然。
四、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语言学家Burt说过:"不犯错误是学不会语言的"。这说明犯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我们要正视学生所犯错误,学习知识有一个认识、巩固、运用的过程,不能要求学生一步到位。由于初中学生的独立性、自尊心、好胜心很强,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往往担心自己说不好而不肯说英语。所以英语教师对说英语的学生应该多鼓励,多表扬,不要吝惜使用good, excellent, good job, thank you 等词语。对于学生犯的基本结构错误,应引起重视,避免其泛滥,但在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过程中不宜去打断学生,过多纠正,更不要批评、训斥学生,以免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运用表扬、鼓励、关心与帮助来打破他们讲英语的心理围墙,增强他们说英语的信心与
勇气。
五、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
多方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在初中起始阶段,口语难度不大,记住些单词和某些简单的句型,便可学生正确流利地说出语言,起到调动大多数人参与的作用。可是,久而久之,学生会因内容没新意而日渐失去兴趣。所以,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应善于引导,进行创造际,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出来。我们可以结合与教材同步的话题或不作限制,让学生上台作简短的演讲,练习讲的技巧,锻炼心理素质。此外图片、挂图、简笔画、实物、多媒体等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英语思维、激发创新思维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使得课堂容量增大,增加了信息量和趣味性,课堂效率更高。
六 、加强词汇的累积
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词汇量的匮乏,使学生阅读和写作缺少足够的信心,更难于做到流畅的口语表达,因此,增加词汇量是非常重要的。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依赖大量有效的听读训练。听读训练中储备的各种有机的语言要素,经过重组、调配、优化,适时地、恰切地迁徙到口语交际活动中,使口语交际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教师应结合实际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促进学生各个方面均衡发展,使学生口语能力建立在逐渐提高的英语综合素质基础上。
搞好英语口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以上各种方式和策略只是我们经过多年教学探讨的基本思路,语言教学不是一朝一夕,通过合理的方式以及自然的过程,每个人都能很好的掌握其他的语言。口语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长期坚持。总之,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英语口语的成功秘诀的话,那就是一句英语谚语“Practice makes perfect.”,它道出了英语口语教学与训练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汪淑英.影响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因素及口语教学.中美英语教学,2006(1).
[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2001.
篇9
关键词: 音乐课; 学生; 自信心;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9-0016-01
自信心是学习的基本动力,更是学习音乐的内驱力。目前农村音乐课中,中学生们对于音乐教育的渴望与实际具有的音乐素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许多农村孩子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唱歌,却不愿意歌唱。这些怪现象都与学生的自信心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一名多年在农村一线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我就以自己多年的体会,谈谈音乐课上对农村初中生自信心的培养策略。
音乐教学不但要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增加音乐知识,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三者有机结合,使之融合贯通,以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兴趣是从事任何工作最积极的心理因素,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产生兴趣。实践证明,只有在学生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时,才能主动地、自觉地、经常地去关心注意有美的音乐知识并渴望参加有关的音乐活动,如:音乐兴趣小组、舞蹈队等。与此同时,也就把学习音乐当成一种乐事,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否则,不管你教师歌声如何动听,舞姿多么优美,甚至费尽唇舌,学生也会莫然置之,决不会有好效果。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面。
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该知道,小学音乐是一门通过“听”“唱”“动”等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的技能训练,培养初步的审美情感和课程,小学音乐教师应把握音乐艺术情感性和形象性的特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感的培养和美的熏陶,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组织教学。
一、解放思想,引发音乐兴趣
由于农村的经济落后,农村的家长和学生思想也相对保守,音乐课教学一直沉浸在“教师带,学生跟”的泥潭里,近年逐步演变成“为唱而教,为教而学”的唱歌课。这种课形式枯燥乏味,严重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的教学毫无积极性可言。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信心消失殆尽,势必严重阻碍学生的长期发展。因而改变课堂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也就成为树立农村学生音乐自信心的重要前提。
改变课堂形式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作为农村音乐教师更需要解放思想,引发音乐兴趣。农村音乐课无现成的模式可循,音乐教师要有勇敢的拓荒精神,大胆采用学生喜爱的、适应农村学生实际的方式进行教学,灵活自如地调控音乐课堂,用自己的行为、自己的创造,把爱音乐、用心感悟音乐的精神传递给学生,激发音乐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音乐,自觉主动地乐于领悟音乐。其实,只要敢想,只要真做,农村音乐课也会万紫千红,春色满园。其次,要根据农村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深入了解学生们的内心世界,对学生进行信念教育。加强农村学生的信念教育关系到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形成,关系到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树立。农村学生音乐基础薄弱,音乐氛围淡薄,学习自信心不强烈。加强信念教育,能让学生明白,音乐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艺术,它对每一位个体都是机会均等的,不存在城乡界限,不存在尊贵卑贱,农村有农村的资源,农村学生有农村学生的优势。美丽的自然风光、高山溪流、丰收的体会等,都是城里孩子所不能体会到的。每一位同学都具有音乐的潜能,他们的质朴,他们的纯真,都是原生态,都是天籁之音。只要给他们信心,就会发掘出他们的潜能,打开音乐的大门。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教育家杜威指出:“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适宜的经验环境,作为思维的开始。”农村孩子缺少音乐积累,缺少音乐场景感受。因此,在音乐欣赏之前,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一个优美的教学场景是很必要的。教学中,可以根据音乐的特征进行“音画转换”,展示给学生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音乐家肖像、风光图片、生活情趣图片等。如在欣赏贝多芬的奏鸣曲《月光》时,可以首先请有绘画天赋的同学根据作品的内容,在黑板上描绘出夜色迷蒙、万籁俱寂、月光如洗的美丽画面(给学生提供展开想象的空间),再请有演讲和写作能力的同学,以《月光》为音乐背景,创编诗歌,演绎与创作背景相关的故事情节,使大家真切地感受音乐的音响美、情感美和意境美。这样艺术美的氛围,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学生完全忘却了自己是在音乐课堂上,而早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音乐美的境界里。这种美的情境,不但启发了学生的兴趣点,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完整地体验了音乐,享受了音乐,树立了学习自信心。为进一步创造音乐奠定了基础。为了使每个学生通过音乐课堂的学习,真正地学有所获,以别人之长补己之短,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树立自信心,我还设计了“成果汇报”这个环节。在“成果汇报”――即“这节课我的收获”这一环节中,我让每个学生都畅谈了自己或大或小的收获。在无形的“比、学、攀”的竞争意识带动下,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浓厚了,审美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也逐步培养起来了,真正使音乐的学习成为了一种美的熏陶、美的享受。
三、精选内容,逐步培养心理素质
初中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受心理因素及社会生活的影响,表现出了发展性和不稳定性。因此,音乐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精选内容,逐步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提升其自信心。
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由于农村中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十分薄弱,若教师完全按照音乐教材内容去上课,可以说收效甚微,许多器乐曲欣赏,学生几乎就不知道是何种乐器演奏,因为他们没见过,更没有听过。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大胆删补整合教学内容,立足农村学生的实际。现今学生爱听、爱唱流行音乐的占大多数,对严肃音乐较为陌生。这是因为学生觉得流行音乐轻松,不要很多的技巧,唱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事,能反映他们的心声;而对于严肃音乐,学生总认为其冷冰冰的,讲的是大道理,技巧上太难,于是敬而远之。为此我特别设计了一种用古典音乐自己填词的教学法,经常在课堂上讲一些历史人物、英雄人物的故事,并把这些英雄的事迹编成一些小剧目,让同学们在剧中扮演不同人物,体验不同的角色,并把内心的感受用填词的方式填在名曲中,演唱出来。这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总之,农村音乐教学是一块贫瘠的土地,也是一块充满创造力的土地,只要教师有心、有情、有行动,这块土地一定会开出美丽的艺术之花。
参考文献:
篇10
在期盼中我们又迎来这庄严而又神圣的一刻,那就是升旗仪式。升旗仪式对于我们每周的开始具有一个象征性的意义,同样,能够对我们起到重要的教育意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九年级学生国旗下讲话稿,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学生国旗下讲话稿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九年级四班的王乃轩。今天,我能够站在这里代表九年级全体学生发言,心里感到无比的荣幸与自豪。
新的学期已经到来。我们在经历了寒假的休整之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生活。新的征途等着我们去跋涉,新的困难等着我们去挑战,新的目标等着我们去实现。
时间就像白驹过隙。九年级的同学们,当我们脱去寒冬里的棉袄,再次踏入学校大门时,我们在实验中学的时间就只有这最后一个学期了。无论我们以前是否努力,无论我们现在是否优秀,把握住这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吧,给自己的初中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同学们,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冲刺的时刻已经到来了。在紧张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我们一定要沉下心来,勤奋刻苦,分秒必争,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学习。同学们,我们还必须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在复习中把握学习重点,改正自身弱点,发扬自己的优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同学们,让我们鼓足勇气,加倍努力地学习吧!向困难发出挑战,向对手发出挑战,向中考发出挑战吧!相信自己,我们是秀的!胜利永远属于我们!让我们再加把劲,顽强拼搏,努力奋斗,展现出我们中学生锐意进取,斗志昂扬的英姿,亮出我们实验中学朝气蓬勃,青春焕发的风采!
同学们,加油吧!全力以赴,来迎接我们最后的胜利!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九年级学生国旗下讲话稿2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传递正能量书写少年梦托起中国梦》。
有一个流行关键词正能量,这个词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正能量指的就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现在,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都贴上了正能量的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
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为实现这一梦想,在这里,我向大家建议:
一、中国梦,我的梦,让自身充满正能量,做好自己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是古人给予我们的教训。今天,我们的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着一些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一方面抱怨人心冷漠,一方面又告诫自己少管闲事一方面抱怨别人不守公德,一方面又时常纵容自己。这种相互矛盾的双重标准,正是时下道德水准滑坡的原因之一。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把方便留给别人,不给别人添麻烦。做好我们自己,就能为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做更多的事,就会如有人所说: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二、让校园充满正能量,创建安全、稳定、文明、有序的校园
每个班级都是学校的缩影,每个学生都代表学校的形象,每寸校园都代表学校的面貌。同学们要做到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在校内不乱丢杂物、不吃零食、不欺负小同学;在家里尊敬长辈;在社会上做一个爱国爱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合格小公民。
三、让学习充满正能量,创立认真、勤奋、刻苦、求实的学风
我们要在全校创立一种优良的学习风气,凡事从认真开始,认认真真地读书、认认真真地上课、认认真真地完成作业,学业成功的过程离不开勤奋和刻苦,天才处于勤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名言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同学们,天下兴亡,匹夫责任,我们挑着民富国强的重担,我们要用自己的汗水传递少年的正能量,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美丽的少年梦,用自己的信念托起幸福的中国梦。
考试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讲话的题目是《考试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同学们,现在又即将进入期中紧张的复习阶段了,有的同学或许正为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苦恼,或许正为即将到来的考试而紧张,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头脑更聪明呢?据说有一个叫小机灵的小朋友,遇见了一个智慧大师,问:大师,怎样使我明天比今天更聪明呢?智慧大师说:给头脑充电,明天你就会更聪明!可是怎样充电呢?大师说了:一要多运动。二要增加营养。三要注意休息。四要手脑并用。所以说你要更聪明的话,一定不要忘记给大脑充电,不要忘记运动、营养、休息呀!
期中考试马上就要到了,你们准备好了吗?其实考试对于我们并不陌生,经历了考试,我们就有了更多的经验和教训;经历了考试,我们就会获得了更多的知识。
期中检测是对自己半学期学习情况的一次检验。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一代,更应该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目标,明确历史赋予我们神圣的职责,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认真做好期中考试的复习,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温故知新,拾遗补缺,注意复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争取取得优异成绩。
同学们,让我们抓住每分每秒,为期中考试,学习、学习、再学习,考出优异的成绩,向老师和家长汇报。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九年级学生国旗下讲话稿3敬爱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很荣幸代表九年级三班做国旗下讲话。我讲话的题目是《播种希望,收获成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亲爱的同学们,请珍惜每一个晴朗的早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让那灿烂的朝阳点缀我们的壮丽人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希望同学们在新学期里积极向上,大显身手,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成功之花是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刻苦自觉的精神,都需要顽强拼搏的勇气;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泓清池,必须不断有清泉的注入,否则,即使不干涸,也很容易混浊。读书也是一样,读书贵在持之以恒,要用心去感悟每一本书每一个文字。
莫泊桑说:人生活在希望之中,一个希望破灭了或实现了,就会有新的希望产生。新学期就是新的企盼、新的希望,新的征程,新的收获。新学期,新起点,新面貌,让我们憧憬更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再一次踏上征途!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同学们,好好播种,好好把握吧!
我们九年级毕业生离中考只有不到90天的时间了,希望我们九年级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团结拼搏、做好备考工作,努力争取在今年的中考取得优异成绩。八年级是初中三年的关键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全体师生要抓好班级管理使学生明白,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自己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七年级是打基础阶段,既要学好基础知识,又要学会做人,更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好时节,春天是千帆竞发的好时光。让我们道以春天的名义播下希望和成功的种子,只争朝夕。在新的一年里勤奋学习,再攀高峰,决不要让今天成为明天的遗憾和悔恨。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在新的学期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学习进步!
谢谢大家。
九年级学生国旗下讲话稿4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们讲话的主题是健康从心开始
我们知道种子长大了,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斗争,当第一缕光照时会看到地面;蛹出茧,必须努力让蝴蝶翅膀美丽如画。21世纪,我们必须排除生活道路上的所有混乱,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学习,在风浪中工作,勇于勇气。未来的社会还要求个人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所谓的健康,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国家,不只是没有疾病或不弱。所以我们对健康有正确的理解,我们不仅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有一个健康的头脑。
我们如何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灵?
1,我们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快乐,积极进取,同学们喜爱的品格,学生们在一起玩,学习快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遇到困难,通过挫折,为振奋精神,知道未来总是光明。经常保持一种乐观和快乐的心情。如通常学业成绩不佳或考试成绩回来,要正确理解,不要气馁,相信自己努力收获。要有正确的自我评价,如果你不能正确地理解自己,会使他们与周围学生的关系失衡,导致矛盾,例如自己的高评价,没有看到自己的缺点,思考,和学生不能一起工作,如过低不知道自己,会产生低自尊的心理,这些都不利于心理的健康成长,也会影响学业表现。
2,我们必须及时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有自尊,自信和自豪的感觉,不要自豪,不自卑,不自满,做错事,做坏事感到羞愧。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社会的规范,符合社会和道德要求。通常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如文化体育活动和有意义的社交活动,不要去网吧和游戏室等地方去成人。
3,父母的态度应适度,不要采取极端行为。显示一定程度的独立性,让家长担心。4,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不要忽视与父母的沟通和沟通。反正,长一代也来自我们的时代,凭借他们几十年的生活经验,看到问题变得更加成熟。我们慢慢成长,应该学会独立,但独立和成熟有一个过程,不是突然。
同时,学校和教师也为我们的健康成长作出了巨大努力,保护我们的成长。今年夏天,学校花了很多钱配备心理咨询中心,有个人咨询室,团体心理活动室,沙发游戏室,休息室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上课老师和魏老师预约。此外,学校还配备了一个新的道德展览室,从本周开始,道德教育展厅将对学生开放。每个班级将根据学校安排展示旅游。生命教育主题教育的第一阶段将在阳光情绪部分的学生解释情绪的调节,调整知识和技能的心态,希望学生可以收获。
同学们,昨天的习惯,创造了今天的我们;今天的习惯决定明天我们。
九年级学生国旗下讲话稿5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我是来自初三(11)班孙丝。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考,青春永不言败“
十年磨一剑,只为中考战,志同心相连,我辈必冲天。我们要做到:不做怯懦的退缩,不做无益的彷徨,我们将唤醒所有的潜能,我们将凝聚全部的力量,将拼搏进行到底,将中考进行到底。
流年似水,不应该只将泪水镌刻;风雨如磐,不应该只把羽翼淬火;或许曾经迷惘,或许曾经哀伤,然而,没有地狱的锤炼,哪来建造天堂的力量?没有流血的手指,哪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借口,与成功擦身而过。用我们所有的青春、热情和义无反顾的勇气缔造中考的神话。而今的我们,每一次的昂首,都是生命中永远的`从容;每一次的微笑,都是擦干泪水后的坚定。
- 上一篇:部门考核细则
- 下一篇:校长奖励基金发放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