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现代化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篇1

一、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江苏不断挖掘土地产出效益和粮食增产潜力,实现农业生产“五个转变”:

(一)农业生产由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投入向依靠科技、投资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

传统农业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实现增长,而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科技、投资以及人才实现新增长。

1.农业科技支撑不断增强

2014年,江苏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4.2%,高于全国8.6个百分点,拥有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4家,育成超级稻品种17个,居全国首位,育成国家级畜禽新品种11个,居全国第二,主推品种覆盖率达到86%以上。聚焦产业关键技术,推行“首席专家+创新团队+推广单位+示范户”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培育6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建成80个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每年实施40项重大技术推广计划。

2.农业投资合理、高效利用

江苏省在农业投资方面,紧密结合国家农业方面的相关政策,加强对农业投资的专业运营管理,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农业投资模式。

3.凸显农民“新农村建设主体”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的还是农民,新型农民队伍建设是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所在,江苏省加快新型农民队伍的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骨干农民和核心农民,让他们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施展才华,建设现代农村。

(二)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条件生产向依靠设施的可控生产转变

省委省政府明确下达每年新增80万亩高效设施农业的目标任务,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分解下达,在确保年增长量的同时重点提升现有设施的质量和效益,保障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盐城射阳率先在全国提出的“联耕联种”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在村委会和农业部门的服务下,采取“农户+合作社”的新型农民合作经营模式。江苏农业适度规模经济的合作经营势头迅猛,以农民专业合作、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农村社区股份合作“三大合作”为主体的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

(四)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二、三产协调发展转变

在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促进“接二连三”是江苏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个重要方向。江苏省旨将现代农业发展成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生产领域向产前、产后延伸,加快农业的分工分业进程,鼓励发展不同的产业形态。

(五)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

江苏省为确保农业在生态方面的作用,第一步就是确保耕地面积,坚决守住耕地保护数量和质量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发展边界线这四条“高压线”,确保江苏省7100万亩耕地、6300万亩基本农田、3300万亩水稻的粮食安全防线。

二、推进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2014年12月,在考察江苏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在2015年省委1号文件《关于加大农村改革创新力度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意见》更是立足于江苏实际,提出走适合江苏发展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道路,展开“江苏版”农业现代化建设蓝图。目前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已取得十分亮眼的成绩,但是也面临重重阻碍,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经济效益与粮食保障之间冲突愈加明显

如果放松粮食和农业生产,一切发展围绕经济增长打转,只发展工业,那么国家粮食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农产品的供给就会出现问题。作为工业化、城市化走在全国前列的苏南,工业化、城市化的拉动,市场经济利益化导向的驱动,使得农业发展最基本的两个要素耕地和人才的流向,越来越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二)人才矛盾日益突出

2014年江苏省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857.2万人,转移比重达70.5%。农村人才大量流失,“谁来种田”是摆在面前的一大问题。

(三)农村空心化问题严峻

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购房,甚至转为城镇户口,农村“人走房空”的现象比比皆是,由人口空心化逐渐转为涉及人口、土地、服务、文化和基础设施的农村空心化问题正严重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人口空心化,导致农村发展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水平难以提升,农业转型面临人才制约;土地空心化,对宝贵的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而村民乱拆乱建,一户多宅,村庄布局混乱规划缺失又对村庄的治理、土地的利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服务空心化,随之而来的农村养老和留守儿童的医疗、教育、卫生等问题也日益凸显,社会服务的长期缺失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文化空心化,具有鲜明特色的农村文化逐渐被认为是过时的、土气的,已经很少有农民愿意去传承,延续几千年的农村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

篇2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融资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2-0030-02

当前,农业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各级政府也在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推进。从实际情况来看,金融服务不足仍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金融业应抓住农业现代化这一主题,提高金融的支农效率,积极支持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一、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 金融支农的服务功能薄弱。目前,各商业银行逐步退出了农村金融市场, 在农村市场业务大幅收缩,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服务功能弱化。如在河北省保定市,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中,只有农行在辖区各县都有营业网点,其他银行只在一些发达县保留分支机构;保定市商业银行只有4家县支行,华夏、中信、河北、交通、浦发等5家股份制银行均是这一两年设立, 且只位于市区, 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不足;邮政储蓄银行成立时间较短,能否真正在支持农业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尚待检验; 农村信用社是保定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但是自身实力不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落后,结算渠道不畅,影响了资源向农业领域配置,并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 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足。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 它不仅包括物质装备、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更包括农民的现代化。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经济发展对资金的潜在需求被激发出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科技推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金融服务的支持,这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但是,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金融产品少、 服务方式单一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如,有些金融机构只是对原有的业务重新包装宣传,推出的创新产品主要是信贷产品,在贷款方式、抵押担保形式及具体的手续办理上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咨询服务类、投融资类等技术含量高的服务提供得比较少等。缺乏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创新不足, 使得农业现代化对金融的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3. 还未建立有效的农业风险转移和分散机制。经过多年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而农业既面临旱涝、冻害、风雹等自然灾害风险, 又面临农产品价格起伏等市场风险, 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建立有效的农业风险转移和分散机制, 把各种风险转移和分担出去。但是,政府防范农业风险投入的资金少, 开办农业保险的仅有人保财险、中华联合财险等寥寥几家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发展落后,能规避自然灾害风险的优良品种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难以规避市场风险等等都表明有效的农业风险转移和分散机制尚未建立。

4.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自身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机构的投入。 农业现代化既要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幅提高,还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生产投入高、风险大、收益低,产出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与金融机构自身安全性、营利性的经营原则相悖,影响了金融机构贷款的积极性。农业产业化以后,产业链将进一步延长,一个周期可能要从科研、农户的生产、收购初级产品一直到销售等环节, 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败, 都会导致整个链条的失败,而这引起的损失将更加巨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机构的投入;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周期长、投资规模大而且风险高、回报率低,管理机制不健全, 承载主体不明晰, 极易形成贷款风险隐患; 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的农业科技进步研发周期长,受自然条件、生物特性的影响大,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都使得金融机构没有足够的动力满足各项资金需求。

5. 需求主体对金融产品和服务了解不够。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许多农民对金融业务的认知仅限于存取款等传统业务,对于消费信贷、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几乎不了解,甚至不会用自动柜员机,对银行新推出的业务品种甚至是信用贷款、 担保贷款等跟他们切身相关的知识也是一知半解, 这就加大了金融支持的难度。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农业企业对于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了解, 即使符合银行的贷款条件,也由于信息沟通的不顺畅而不能获得贷款。一些农业龙头企业符合上市融资条件, 但是对于什么是上市、上市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也失去了很好的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机会。

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路径

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现代化。由于农业和农业企业的高风险、低收益,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现代化的积极性要低于支持高收益产业, 因此, 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手段为金融机构提供政策扶持, 吸引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投入,鼓励他们提高服务质量,而这也是国外的通行做法。如,对金融机构开发的适合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给予政策支持; 对在县及县以下地区增设分支机构或金融服务网点的, 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等等。

2. 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资金的需求也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但是,目前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出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科技推广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对金融产品的需要,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如,扩大担保品的范围,推广林权抵押、仓单抵押、应收账款抵押等抵押方式;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为农户、农业企业等资金需求主体提供与农业相关的市场、 政策等信息咨询服务;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支付结算环境,提高服务水平;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推出如排污权贷款、许可权贷款、碳交易贷款等多品种贷款。

3. 疏通农业现代化风险分散渠道。 充分发挥政府在分散农业风险中的作用, 加强灾害管理投入的计划性和预见性,改善农业经营环境,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发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农业保险,扩大保险范围和保险对象,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鼓励发展农业互助保险和商业保险,成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再保险业务,分散农业保险中的农业风险,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 增强抵抗巨灾风险的能力;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尽快获得能抵御灾害的优良品种,并加大支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

4.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 农业价值链融资是指一个或几个金融机构为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不同主体提供金融服务, 通过对价值链各环节的深入分析,提供符合需求的产品,降低金融服务风险。 一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发展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农业价值链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 金融机构应该从整个价值链的角度深入研究当地农业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和各个环节经济主体的实际需求,了解潜在的风险,使得价值链融资模式更加适销对路。 二是对符合要求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营销等环节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而不是仅仅针对某一环节提供服务。三是针对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在产业链条上,农业生产等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而储运、销售等活动则不具季节性,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活动特点设计符合需求的金融产品。

5. 通过搭建金融创新服务平台等形式增进需求主体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了解。由政府牵头,协调人行等部门搭建金融创新服务平台,形成联动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该平台可以借鉴屏南经验 [10] ,与移动公司合作, 由移动公司提供技术、设备、人员等开发基于短信、WAP的信息服务平台, 为农户和农业企业等需求主体提供资金、 技术和信息服务; 还可以把金融机构新推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发给农户、农业企业等,使他们第一时间了解到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金融机构应深入农户和农业企业讲解宣传, 增加他们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识。此外,还可以通过电视、网络、 广播、 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大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 提高资金需求方的金融知识水平, 增加其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接受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志军,包海霞,鲁静. 农发行保定分行贷款投放突破31亿元[N]. 河北经济日报,2011-10-11.

[2]陈倩,吕会彬. 农行保定分行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去年放贷38. 6亿[EB/OL]. http://heb. hebei. com. cn/system/2011/02/28/010949137. shtml,2011-02-28 .

[3]王昊,李培,葛西劝. 保定农信社深入开展“30亿资金助三农”活动[EB/OL]. http://gov. hebnews. cn/2011-07/21/content_2157134. htm, 2011-07-21.

[4]赵亚锋,姜志军,刘雪莲. 农发行保定分行创新营销举措加大支农力度[N]. 金融时报,2010-12-09.

[5]焦文昭,李淅豪. 保定市36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通过省中期监测[EB/OL]. http:// heb. chinanews. com/baoding/11/2011-03-02/34802. shtml,2011-03-02.

[6]王昊. 乘风破浪会有时――保定农村信用社发展纪实[N]. 保定日报,2011-05-05.

[7]姜振水.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与金融支撑[J]. 农村金融研究,2011(5).

[8]何菁菁.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10.

篇3

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一)农业现代化具有历史继承性。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性比较强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一个国家、地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沿革状况,特别是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符合实际而又便于操作的决策。

(二)农业现代化具有区域性。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十分成功,但他们有自己的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生态自然条件。对于我们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寻求和我们国家情况相似的地方,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有特色地推进农业现代化。

(三)农业生产力的现代化。生产力是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农业现代化首先是生产力的现代化,主要包括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生产管理以及劳动者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工具的现代化,主要是农业机械化,指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机械和电力,替代人力和畜力、简单手工工具。农业机械化能大幅度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出,是农业现代化的首要标志。生产技术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技术的运用,把科学研究成果具体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是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技术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力量。生产管理现代化是指在农业生产中要强调科学管理,要有组织地生产,要把农民组织起来,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任务和生产计划,按照市场的要求,生产适合市场需要的农产品,提高生产的质量。农业劳动者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农业现代化是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思想观念和科学技术知识现代化,现代农业要求农民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能接受和应用现代技术知识,要有市场意识和现代管理才能,能熟练操作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

(四)农业生产关系的现代化。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农业现代化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现代化的进程。农业生产关系现代化包括农业生产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要面向市场,提高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商品率。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应实现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农业生产者之间既分工合作又相互竞争的关系,这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农业利益分配要市场化、公平化,在具体的操作中要注重效率,兼顾公平,将农民的劳动与所得利益相结合,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产品交换实现市场化、现代化。主要是农产品交换方式市场化,建立适应农产品流通的市场机制,建立商品流通、交换、销售网络,创新销售方式,拓展销售渠道;建立自主经营的农业合作组织,提供技术服务、销售服务、信用服务等社会化服务。农民消费现代化主要是促进农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合理,消费方式先进,消费内容健康等,从而使农民实现消费现代化。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特殊性

我国由于特殊的国情和历史特点,决定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上的二元结构决定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解放农村生产力。长期以来,农业为工业的发展积累资金,提供原材料,致使农业和工业发展失衡,在广大农村地区,仍然采用以手工工具、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传统生产方式,主要农产品的商品率很低,农业比较利益很低,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增无减。

(二)政治上的二元结构决定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要解决农民的国民待遇问题。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农民占总人口的60%以上,这么多的人口分散在广大农村,并与小块土地捆绑在一起,农民没有自发组织起来,实现村民自治,也没有任何一个组织专门代表农民的利益。这样,农民几乎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加之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拉大,农民没有享受应有的国民待遇。

(三)城乡之间在科技、教育、福利、文化等方面的二元结构加剧了农村的缓慢发展。城市居民能享受良好的教育,以及退休、生病以后有可靠的社会保障,农民只有靠子女养活,几乎没有什么社会保障。农村的教育形式上是国家财政拨款扶持,然而,这只是一种没有保障的虚套,农村的义务教育几乎全部由农民自己承担,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基础设施上,农村的电力、道路、天然气等都需要农民自己集资建设,没有得到国家应有的补贴。这都导致了农村发展基础薄弱,落后就是直接结果。

(四)人口的增长和土地的减少是农业现代化的障碍。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和对象,土地的减少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这更加重了农业生产的负担;另一方面土地资源的破坏致使有限的土地资源不堪重负,必然导致乱垦乱开,破坏农村生态,加速水土流失,形成恶性循环,拖了农业现代化的后腿。

(五)传统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农业现代化的障碍。分散的小生产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阻碍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家庭联产承包制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但它带来了农业生产小型化、分散化的负面影响。由于生产规模小,经济力量薄弱,无力抵御市场风险,也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同时,由于农民家庭很少有足够的经济力量来更新生产工具,学习新的科技知识,阻碍了大型生产工具和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使用,降低

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途径选择

(一)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前提下,带领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制具有自身的优点,适合我国经济发展要求,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它的优点。同时,按照市场化的要求,要走合作化的路子,通过建立农民合作组织,协调生产,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共同应对市场风险。合作化有利于农民引进先进技术,购买大型生产工具,进行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二)必须以科技进步为农业现代化的动力。农业现代化就是农业科技化。只有靠科技进步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才能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就是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推广应用的过程。

篇4

Explore the Demand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o Agricultural Special Talents

XIE Lifeng

(Harb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8)

Abstract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needs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rain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cording to modern agricultural demand for talent, agricultural colleges to market-oriented agriculture, for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and constantly deepen educational reform,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special talent,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agricultural special talen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 initiative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special talents; vocational education

1 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现代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农业机械、原材料及农业生产资料等大多来自农业外部,且农产品主要是供应给城市居民,形成一种外部循环。所以,我们要大力增加农业以外的能源和物资的投入,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的进程也随之加快,农业商品率不断提高。但农业现代化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全面的渐进式的过程。

一是内容的动态性。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变迁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均发生了变化。与二十世纪所谓的农业现代化相比,其内涵不仅包括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等,还包括农业标准化、质量化与信息化等,内容具有动态性特征。二是内容的包容性。现代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生产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还涉及经济关系、农业政策、环境影响等。三是地域性和阶段性。不同国家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因经济、技术、自然条件等实际情况的差异而制定的农业现代化的标准也是不同的。美国因农业技术水平高,所以它的农业现代化是通过先进农业机械的运用,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农民收入来衡量的。而日本由于人多地少,其必须通过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种植高产的经济作物品种来提高单位土地生产率和产值,从而来提高农民的收入。我国人口众多,而耕地面积相对不足,所以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推进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四是历史承继性。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在因循的基础上推进与实现,将传统农业中合理的生产技术、生产经验等继承下来,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科学化发展。

2 适应农业现代所需的人才

从农业现代化的特点不难发现,要想实现现代化,农业人才是必不可少的,是关键因素。

一是懂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为满足高质量、高数量的市场需求,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迫在眉睫,而这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研发队伍。因而,在人才培养中我们要以此为导向,针对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选课与实践指导,以培养尖端技术人才为主,兼顾对农民进行科技知识普及,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二是有技能――农业技术推广现今已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科研成果要尽快尽早地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努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农业人才培养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支技能精干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三是善经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技术人才的培养也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着眼全球视野,培养一支擅长经营管理,能够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农业经济型人才队伍。

除此之外,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还需要培养乐于服务农村,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才。培养农业产业化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人才是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得到社会认可的优秀劳动者,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和参与者。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农业产业化整体发展水平。目前,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人才资源匮乏,结构分布不合理,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在农业产业化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还比较弱,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充分认识加强培养农业产业化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农业产业化人才培养,作为实施人才战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总之,发展现代农业,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培养一支既懂科技又有技能和善经营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农业专业人才职业教育的现状

一是办学经费紧张。虽然中央不断强调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力度和增加资金投入,但由于具体指导政策不明朗,导致执行力度不够,转移支付不足,而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本身由于各种客观条件又缺乏相应的筹资渠道,最终使得维持其正常运行的经费捉襟见肘。由于办学经费不足,使得对学生进行基础培训的设施和设备都很缺乏,扩大教育规模成为空谈。同时,教师没有经费出去进修,很难把先进的科技成果引入教学中,限制了学术视野,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职业学校自身办学的吸引力。

二是师资数量严重不足且知识水平偏低。如前所述,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我们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面向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复合型人才,这需要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高水平的教师与足够的师资数量作为保障。而现实情况是,由于办学经费、人才待遇及重视程度等条件制约,师资数量严重不足且现有师资水平整体不高。

三是就业前景严峻。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扩招严重,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大众化教育趋势,精英教育褪色,且师资数量与学生数量不匹配,教育细分化不能得以实现,导致教育水平不同程度下降,培养的学生质量严重下滑,很难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不能找到适应的工作岗位。加之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向社会释放了大量的多余劳动力,就业变得越来越难。麦可思-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发现,近年来,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率总体水平偏低,农业院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只在30%~70%之间,明显低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情况。

四是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为了谋取经济利益最大化,一些农业职业院校不顾自己的办学宗旨和师资条件,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迎合社会“热点”需求,盲目上一些专业,比如开设二、三产业的专业,这很难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再者,即使本着自己的办学宗旨,一些农业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也存在短期行为,不能与时俱进地及时完善培养目标和及时调整相应专业设置,导致专业结构设置不尽合理,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差。同时,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一些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内容并未走进教学视野,导致岗位能力需求与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之间出现脱节,所学与岗位契合度低,学生不能适应岗位需求,影响了学校声誉。另外,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育现象,重知识、轻能力,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只会“纸上谈兵”,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4 培养农业专项人才职业教育需要的变革

一是加快转变观念,重新树立人才观。一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多层次、不同类型的多样化人才,不仅需要既懂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科学家和掌握精尖技术的科技工作者以及各层次高级专业人才,还需要各层次的初、中级层次的专门人才和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因此,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一种新的人才观,根据社会差异化需求,培养大量的既懂理论又有应用、操作技能的职业技术人才,以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农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近些年,随着不断深入的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日益关注,我国农业企业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我国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应该以日益丰富的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地进行专业调整,明确农业职业教育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做到“按体裁衣”,加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专业性。

三是改革教学设置,优化培养模式。农业职业教育要牢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现代科技农业服务和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服务的宗旨,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对职业技术教育进行改革。具体做法是:(1)周期性地对现有农业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以更新其农业知识,培养新技能;(2)要根据农村与农业发展现状,不断开发新专业,设置新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使学生和受训人员具有知识够用和技术一流的特点;(3)要采取贴近农村实际的培养模式,灵活办学。一方面职业院校可以与相关联的高等学校合作办学,以共享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专家下乡的方式,深入到乡村亲自指导农业从业人员学习。

篇5

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是经济与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业现代化”,既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又要与农村、农民现代化协调发展;既要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又要实现经营管理现代化;既要搞好农业生产过程现代化,又要注重产前、产后部门的整体现代化;既要注重提高当代农业生产水平,又要保护资源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当前,经济社会结构中最大的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收入分配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四化”进程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农业现代化滞后。只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才能推进“四化同步”,形成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新格局。

(二)提升农业竞争力、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迫切需要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提升农业竞争力、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河南农村发展形势的现实选择。各地必须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科学有效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农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农业又是农村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繁荣稳定就没有河南的繁荣稳定,没有广大农民的小康也不会有河南人民的全面小康。因此,必须把农业现代化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加快推进乡域农业现代化的策略

乡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单位,具有基础性、具体性、复杂性的特点,乡域内发展现代农业应求稳为主、忌急忌快。结合该区域经济、社会及生态条件,制定发展战略,以此促成乡域现代农业格局。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产业布局上有新突破

培育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业,应从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入手。目前,很多乡镇还没有明确统筹的产业布局规划,从乡镇到村的产业布局线条模糊。应根据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科学规划5年以上产业和产品区域布局,在发展产业中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特色,加速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和规范化经营。

(二)推广科技,强化培训,在科技创新上突破

发展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学技术,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掌握、运用是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和投入产业化发展的信心来源。发展农村科技,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的引进。发展现代农业,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关键是要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的引进,以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安全准入为标准,提高市场竞争力,树立产业品牌。通过培植农业科技示范户等途径,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示范活动,组织广大农民不定期到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充分发挥农技站在技术推广中的积极作用,将农村实用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加强培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培训是推广农村科技的有效方式。通过田间学校、田间工作站等形式,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及培训资金,通过组织培训、邀请农业专家等形式,将农村实用技术送到农民手中,送到田间地头。同时充分发挥镇、村农技推广队伍及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扶持培训专业技术协会等科技服务组织,实现多元化、社会化的科技发展推广网络。

积极引导,加快农业科研开发。按照企业办科研的方式,积极鼓励种植大户采取多种形式与农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形成通过科技支撑带动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拥有自己的科技创新再生力,才能使农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的发展水平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搞好服务的综合功能,能够带活农村,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规模化的基地生产相对集中起来,形成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要以工业的理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具有一定技术、资金的大户,尤其是要引进具有成熟的农业种植技术,能够在农民中起到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的大户,按照科学产业布局,实现产业的规模化,形成龙头企业带动的好势头。

(四)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标志,具有生产集约化程度高、技术密集、商品化率高等特点。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对于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对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各级政府制定的惠农政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努力把设施农业转化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形成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标志,培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五)建立农产品安全生产保障机制

篇6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 启示

一、引言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农业现代化就是应用现代先进的工业装备、科学技术、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来武装农业,使落后的传统农业转变为具有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可见,农业现代化有三层涵义:农业现代化是促使农业具有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机械化);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先进的手段来建设农业的过程(科学化);农业现代化是农产品生产过程和价值实现过程都要现代化的过程(社会化)。

1.发达国家农业的机械化。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程度非常高,农业从耕地、播种、施肥、喷药、收割到排灌、运输、烘干、贮存以及加工几乎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呈现四个明显特点:一是农用机械向大马力发展;二是宽幅高速、联合作业;三是逐步突破难于用机械操作的生产项目;四是用电子仪器装备农用机械。机械化的全面高度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2.发达国家农业的科学化。这方面主要包括良种、化肥、除草剂、农药和水利。以良种为例,各种农作物普遍采用良种,一般是科研部门培育良种,注册农场繁殖种子,种子公司供应种子,所以种子纯度高,庄稼长得出壮整齐。如法国新育成的“舒瓦齐星”小麦品种,更适应其南方较温暖的气候,它使小麦产量从过去的每公顷10公担提高到60公担。别的方面也都实行科学化,这就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3.发达国家农业的社会化发达国家农业与“上游”部门和“下游”部门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例如,日本建立了经济上和经营上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民间农协组织,为农业提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服务范围包括生产生活贷款、农户储蓄、物资供应、公共设施建设、农田改良和整理、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等,接受农协成员委托一家一户难以办到的农事作业或农业经营。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实差距

1.农业生产条件差。我国的农业落后,突出地反映在生产工具落后上。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用现代装备改造农业,即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点。虽然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农业械化水平还比较低下。以2002年为例,联合收割机美国为663千台,法国为200千台,日本为1042千台,中国仅为197千台。

2.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从生产技术环节上看,经过多年的技术改进,我国的粮食作物单产多数已经超过世界单产水平,但距离发达国家的单产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根据2004年的数据,美国的大豆单产水平为每公顷28635千克,法国为25333千克,日本为18667千克,中国为16777千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每公顷22531千克)。以农畜产品劳均占有量指标反映的差距更大,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农业生产管理弱。目前,我国农户规模狭小,不仅生产效率不高,而且缺乏合理组织生产的能力,难以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工具。2002年,我国农业人口人均经营耕地仅为0.17公顷,美国为29公顷,美国农业人口人均经营耕地面积是中国的170多倍,由于土地过于分散,导致农业生产的管理十分薄弱。另外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缺乏为农民提供服务,连接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从而导致竞争力不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农业与工商企业严重脱节,仍主要表现出自给自足的特征。我国不仅在数目上缺少相应的合作组织,而且合作组织多为官办,不能真正代表农民社员的利益,在最根本上弱化了管理。

三、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1.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的现代农业模式。我国农业资源严重短缺,应选择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一是注重节约耕地和水资源,如积极发展“精准农业”、 “节水农业”等,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生产经营效益。二是积极发展生态效益农业,提倡尊重自然规律和按生态规律办事,保持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将农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2.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之路应该是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尽快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通过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对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确化,实行精耕细作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综合效益,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将现代农业新技术与我国传统耕作、管理技术结合起来,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3.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和区域特色农业。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农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积极发展蔬菜、水果、花卉、畜牧业和水产业等劳动密集型农业,通过扩大农业出口以取得更多的比较利益和加快我国农业国际化进程。同时,充分利用各地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种植区、产业带。

4.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首先,现代农业要求具有合理的产业结构,针对我国目前农业结构不尽合理的现状,今后要积极引导农民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在保证粮食生产与供给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林、牧、渔业,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并及时调整农业品种和品质结构,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其次,大力发展农村教育,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重庆;农业现代化;规模经营;现代农业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和长江上游重要的经济中心,担负着中央赋予的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使命。重庆具有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特点,是中国国情的缩影,要实现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

一、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及特征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和历史性的概念,它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变为既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又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1.生产过程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者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2.生产技术科学化。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到农业中,从而达到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

3.增长方式集约化。是指将传统的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把增产的切入点转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4.经营循环市场化。是指现代农业应以市场作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面向市场来组织生产,投入—产出一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得以实现。

5.生产组织社会化。是指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要与社会上的有关部门、市场主体有机地联系起来,以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6.劳动者智能化。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要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农业现代化意味着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应具备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二、重庆市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在“十五”期间,重庆市农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农业仍然是弱质产业,农业发展依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基础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耕地资源量少质差。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人地矛盾突出。耕地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单位产出水平较低。二是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严峻。资源开发不合理,一些地方农村水源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三是农业经营风险大。重庆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区域间气候差异十分明显。受季风气候的影响,自然灾害几乎年年发生,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2.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长期以来在水利、道路、生态等方面政府投入增长缓慢,金融支持乏力,社会资金投入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农业生产仍以单家独户生产经营为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规模小,服务单一,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带动力弱。农业新型现代营销体系不尽完善,农副产品市场体系辐射力不强。

3.科技创新和应用水平不高。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和储备能力严重不足,高层次农业创新人才匮乏,科技基础条件薄弱。农业科技投资主体少,农业科研和推广经费不足,农业新技术研发推广缓慢。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主体素质不高,推广手段陈旧,技术到位率低,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4.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重庆市农村人口多,大量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增收致富的有效技能。

基于以上原因,重庆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为低下。因此,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努力实现本市农业现代化迫在眉睫。

三、重庆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1.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产业体系。由于重庆山地、丘陵面积比重大,这些地方的农民居住过于分散,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针对山地、丘陵地区的农村,首先必须进行集居建设。要有针对性地转移农村居民,加强农村人口集中,实现村民集居、集体迁移。其次,通过各种途径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加快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解决全市农村人畜饮水安全、病险水利工程除险加固、重点堤防建设等水利方面的重大问题,新建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提高农田旱涝保收能力。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目标。最后,根据各区县不同地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设立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地方产业体系的形成。在产业体系中重点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在整个重庆市范围内形成农业产业经济链,促使重庆农业经济得到高速发展。

篇8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日本;经验教训;中国;出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解决好农业问题是维系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以及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谓农业现代化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方法等作用于农业,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表明:农业资源禀赋的不同将会直接影响该国农业现代化之路的选择。我国与日本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在农业客观条件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日本现代化农业的成功经验

(1)农业保护政策的不断完善。1961年,日本政府颁布实施了《农业基本法》,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尽可能的缩小农民与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农业基本法》实施后,日本农业长期以来的细碎化耕作模式被打破,日本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同时,为了保障《农业基本法》的全面实施,日本政府还相继颁布了多项法律法规来完善该项农业保护政策。此外,日本政府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推动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对农业生产也进行了多项补贴,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现代化设备、农贷利息和农产品价格等方面的补贴制度。其中农产品价格补贴制度主要包括稳定价格制度、最低价格保证制度和差价补贴制度。所有这些法律政策的制定和不断完善为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农协组织体系的全面构建。日本“农业协同组合”简称为“农协”。农协分为三个级别:全国性农协组织、都道府县级农协组织、基层农协组织。针对农业生产规模小和分散经营的特殊情况,日本农协承担起了对农户大部分生产资料的供应。基层农协组织汇总农户生产资料的需求类型和需求数量并层层上报,全国性农协组织通过专门的农业技术中心对各供应商的货样进行检验并挑选出合格的供应商向其以统一的低价进行批发,然后再把订货交给基层农协组织,由基层农协组织将生产资料分配到农户。最终农户从农协得到高品质、低价格的生产资料。农协还设有技术指导员,在生产方面指导农民如何使用新品种和新技术。为了保证农民的自身利益并降低其市场风险,基层农协组织还建立了集贸所来负责农畜产品的销售。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农民,农协还参加一些金融保险业务。其中包括贷款业务,农协贷款总额的90%及以上是对农业及农户的贷款额度,且一般情况下不要求提供担保,贷款利息也比银行底0.1个百分点左右。另外,对于社员无力单独购买的大型设施,协会一般也会统一购置并提供给社员使用(只需要交纳一定金额的使用费)。日本农协对农户竭尽全力的层层服务,有效解决了单家独户无法解决或不能较好解决的农业生产问题,克服了小生产的局限性,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3)教育、科研与推广的合理规划。二战以后,日本教育规划在经济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1957年,岸信介内阁制定的《新长期经济计划》指出:“为促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发展本国技术,在整顿研究开发体制的同时,要加强中级和初级学校的科学技术教育”。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日本政府还相继参与了《扩大和振兴科学技术教育计划》、《高等教育扩充整规计划》的制定。日本政府合理规划教育,使农业教育在规模、层次以及结构上进行了适当调整,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日本还通过教育立法的形式来保证本国教育经费的充足性。例如,义务教育国库负担法、国立学校特别会计令、日本私学振兴财团法、私学振兴援助法等法令有效地保障了日本教育经费的充裕。1976年与1950年相比,日本教育支出增长了56倍多。日本国立大学在20世纪70年代以年均7.4%左右的增长额度接受政府的直接资助。1980年,日本拨付给大学的科研经费高达8100亿日元。1989年,大学农业科研经费预算为629亿日元,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0.57%。充裕的教育科研经费极大的促进了日本高素质和实用型农业科技人才、经营人才的培养。此外,日本农林水产技术委员会专门负责农业科研工作,指导国立科研机构以及地方和民间企业科技工作。日本农业技术推广则是以试验研究者、专门技术员、改良普及员、农民的路线展开的。教育、科研与推广的合理结合成为推动日本农业现代化的一剂催化剂。

二、日本农业现代化之路的教训

伴随着政府对农业的过度保护,日本出现了兼业化现象。兼业现象阻碍了土地的流动、兼并,不利于日本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这也正是日本农业规模化经营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由于日本兼业农户不愿意放弃土地,故农业主要由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承担,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在日本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40岁到50岁的农业劳动力则很少,多数年轻人更是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粗放经营现象严重。日本兼业农户众多,构成了农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兼业农户的农业经营规模较小,自身各方面的局限性较多,很难正确预测、判断农产品的市场形势,也很难采用现代化技术设施,成为日本农业规模化经营之路的阻力。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出路

(1)我国要采取农业适度保护政策。目前我国农村出现了人口“空心化”现象,即农村人口减少(以不同方式、途径大量流入城镇),尤其是农村青壮年人口比例减少,农村剩下的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我国的这种现象与日本非常相似。农村人口“空心化”给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然而与日本不同的是,我国农村人口“空心化”现象并不是过度农业保护政策所引起的。目前,我国农业保护力度相对于日本、欧美国家还较低,加强农业保护力度还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我国加强农业保护力度的同时,也应从日本农业现代之路中吸取经验教训,制定出一套中国特色的农业保护政策。因为我国农民对土地的情感根深蒂固,作为其安身立命的根本,过度的农业保护政策只会让农民对土地更加难以割舍,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开展。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出路。因此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的制定应立足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一刀切的农业补贴制度虽然可以带动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但不利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2)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日本农协在克服农业小生产并最终取得农业现代化发展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农协的全面构建,使日本农民的利益得到了充分保障。我国与日本相比,农户经营规模小而分散,但至今仍然没有像日本那样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针对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小等特点,要想短期内实现农业的规模化效应,难度非常大。因此,我国现阶段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应该在于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农民内生力量不足,非农成员比重大;经营管理不规范,假合作社、空壳社现象普遍;资金、人才匮乏,农民合作组织难以向高层次发展。故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重点在于政府应加大对其投资、监管力度。组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完善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3)加强农业教育、农业科研与推广。农业具有高素质人才是农业规模化经营实现的重要条件。日本通过制定合理的教育规划培养了大批农业人才,为本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我国应借鉴日本经验,加大农业教育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教育机制。在当前农村人口“空心化”背景下,应将重点放在农村老年人力资本和女性人力资本的开发以及对农业后继者的培养上面来。同时,针对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的现实情况,重新构建农业科研体系,提高我国农业科研水平。由日本农业推广体系,探索出我国行之有效的农业推广政策。只有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完美结合,才能快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参 考 文 献

[1]杜群.浅谈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4):81~82

篇9

1.1工农的性质改变

通过对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的了解,对其工业化的过程分析,了解到在这个过程的早期发展中,是以农业发展为主体。在农业生产中投放了大量的社会劳动力,再把农业发展产生的资源投放到工业发展中。在工业化过程的中后期,随着农业和工业的发展,2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工业渐渐取代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我国的工业会发展到现在的这个地步,工业发展和城市的建设取得如此大显著的成果,离不开农业资源的提供、农业经济的大力支持、农民的伟大奉献。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积累的能力在逐步提高,我国政府也随之改变了相关的政策,为了保证工农产业的平衡发展,缩短工业与工业之间的差距,改变城市和农业发展的不平衡,规定用城市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用工业发展来促进农业发展,增强农业经济发展的调控能力,全力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1.2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就是农业开始使用现代的工业、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的经济管理方法,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的农业逐步改变为现代化的农业。它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手段。现阶段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农业生产,建设现代化的农村,不仅会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生产力,创新农业经济的生产技术,还会为创建社会主义下的农村,实现现代化和城镇化,提供一定的物质支持。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经济也可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增强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村的竞争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增强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增强农业产品的国际和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加快执行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现代化的农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建设事业有着很大的意义。

1.3城乡一体化

在我国社会经济加速发展过程中,发生了不平衡,农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生产组织能力不高、生产设备匮乏、生产力低、增长过慢、农民收入较低。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过快,造成了工业与农业的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农民对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更加剧烈,要求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消除城市与农村的差距,实现城市与农村共同富裕。

2农业经济的转型对农业经济的管理学科带来了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经济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并给农业经济的管理学科也带来一些影响和改变。

2.1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带来了新的改变和发展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问题的增多,传统农业经济逐步被现代化的农业经济所取代,农业的发展也随之进入新的阶段,关于农业的学科渐渐增多,管理学科的对象应着重放在农业的产业链上,注重农业生产的过程,保障农业产品安全质量。

2.2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带来了新的改变和发展

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是当前主要的城乡经济结构。城乡传统的经济结构被打破。在社会经济的转型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定会得到极高的重视,管理学科的发展,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现代也是一个注重环境的时代。农业本身就是经济和环境的再生产结果,环境的改变也会影响农业产品的再生产,所以环境保护理论也成了管理学科关注的重点。

2.3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方针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带来了新的改变和发展

现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逐渐深入到农业发展中,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方针渐渐变成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重点,并且进行了一些探讨,主要体现在:政府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理念,把可持续性的使用和保护环境当作农业经济转型期的管理学科重点,以至于农业经济的管理理论发生了质的变化;怎样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将会成为农业经济转型期管理学科的重点。

3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和改变

3.1确定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社会经济的转型显示出很好的发展趋势,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但是转型过程中,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经济存在的矛盾。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很少,农业生产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还是比较零散的,没有形成农业产业的整体形态。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去农业发展只注重产品的重量,转变成现在注重农业产品的安全质量。这就激发了过去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与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2者之间的矛盾,所以要管理好农业,就要确定好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充分利用土地和劳动力,极力解决2者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3.2分析农业经济管理,着重变现学科之间的特色

在分析了转型期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管理学科的探讨对象的一些变化,了解到其中的差异,执行差异化的学科战略,把工农的性质结果、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战略作为农业经济转型期管理学科的研究重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注重农业经济的整体分析,注重生产之前、生产中和生产之后3个阶段的生产步骤,加大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研究,注重环境和国际方面的问题。

3.3加强人才的培养

从差异性的学科中可以发现,针对不同的重点有着不同的方针,这样就导致了需要不同的人才。可以提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合理和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地选取农业经济在转型期管理学科所需要的资源,例如教学教材、教师辅助教学所要用的资料和理论。恰当调整研究重点,将教学新理论、新方法和技术融入到管理教学中,培养探讨重点所需要的人才。政府应加大教学的改革和规划,推出新的农业经济管理教学中的人才培养对策,重点培养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和优秀的人才,增强培养力度。

3.4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

篇10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1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经济管理范围较小

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管理农业经济的过程中,需要综合把握农业发展的多样化特点,扩大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覆盖面,将优化农业发展的目标落到实处。但是,纵观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不够全面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度关注农业主体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忽略了后期程序及衍生部分的处理,影响了农业的经济效益[1]。

1.2管理体制与农业经济发展脱节

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小农经济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加之我国农业现代化起步相对较晚,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尚未完全成熟。1949年以来,我国曾长期处于国营农业的发展背景下,阻碍了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发展[2],使得管理体制与农业经济发展脱节。由于缺乏清晰合理的管理体制,科学管理的基本理念很难充分推广,影响了农业经济发展空间的拓展。

1.3管理信息化与人才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管理水平过硬的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和较高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而农业信息化正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3]。但是,在管理农业经济的过程中,管理信息化程度不足,信息化发展并没有赢得农业产业人员的普遍支持,因而信息化建设受到影响,不能发挥其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指导作用。同时,专业人才的缺失也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对于懂技术、懂管理的专业人才有极大的需求,但是这类复合型人才较少,使得农业经济管理的动力不足。

2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对策

2.1创新农业管理模式

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需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升级,重点要解决好当前实践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后期加工问题、食品安全控制问题等,保证农产品的基本质量。

2.2建立健全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体制机制

新时期,要想解决管理机制与农业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就需要建立健全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在这一发展机制中,要特别重视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既要推广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理念,又要配套现代化的管理软件和硬件,实现农业经济由粗放式到集约式、传统型到技术型的转变。

2.3强化专业管理队伍建设

专业技术突出、管理意识先进的管理队伍是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关键。针对当前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复合型人才水平较低的问题,要强化培养机制,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吸引更多的新型人才投入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作中。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培养,使其对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具有认同感,在基层实践中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