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4: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

篇1

 

关键词:现代化 人的现代性 内涵 关系 

一、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Modern),通常作为一段时间的概念来定义。主要指当今这个时代,可以涵盖“当代”和“近代”两个时期,古今对于“现代”一次释解各异。我国著名的现代化理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罗荣渠就曾对“现代”一词做过这样的解释:“Modern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最先使用的,是相对于Medieval即中世纪而言的,即把文艺复兴看作一个与中世纪相对立的新时代。”今普遍的看法是:现代不是一个绝对时间概念,而是一个相对于传统而言的词语。 

“现代化”一词来源于现代,主要是用以概括人类社会近期发展急速转变的一个过程。因此,“现代化”一词是表示一个动态的,不断进步的过程,而非固定的、静止的状态。 

1.国外学者对现代化的释解 

国外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可追溯到二战以后,但较集中的研究还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自美国兴起。当时的研究中心主要是传统社会如何向现代社会过渡;发展中国家如何向现代化国家过渡,研究认为不发达国家落后的主要根源是社会内部的传统性矛盾。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学者们的研究方面各有侧重。部分学者从历史发展纵的方面对现代化进行说明,如学者戴维·波普诺说:“现代化指的是发生在一个传统的前工业社会的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的内部变革。”部分学者却认为现代化是一个整体,是整个社会的全面变化。 

从上述国外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普遍的共识是从十六世纪以来,伴随着工业化所发生的一系列深刻的、全面的、总体性的社会变革包括着社会的各个方面。然而由于各学者关注的焦点及所站的立场不同,故强调的方面也不尽相同。 

二、人的现代性 

对于人的现代性目前缺少统一、标准的定义的。从人的现代化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人的现代化是人自身生产、综合素质以及实践活动能够适应并推进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传统人像现代人全面转化的过程:(2)人的现代化也就是人的文化素质的现代化;(3)人的现代化主要指的是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价值观的现代化;(4)人的现代化是人的观念、素质、能力、活动、交往等各方面表现出的同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普遍而深刻的变化;(5)人的现代化是指与现代化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全面发展。从以上的观点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人的现代化、现代性的理解存在着的角度是多样的。 

一般来讲,人的现代性的内涵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的人的品质而言的,表现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人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品质和属性;人的这种现代性的外延包括多种不同内容和形式,如人的社会意识的现代性、观念形态的现代性、心理状况的现代性以及行为方式的现代性等等。

三、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的关系 

现代化的社会是一种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充分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社会形式。现代化社会的基础就是现代文明建设的核心,即人的现代性。马克思所言:“社会产生人”,“人产生社会”。一方面,“社会产生人”。因为人的活动时时、处处受到社会制约,人们的活动形式上是个人的而实质上却是社会的。 

(一)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 

首先,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要求人的发展。市场经济把追求最大利润作为目标,经济活动就是为了满足需求从而调动一些因素去追求最大的经济价值。生产是追求价值的过程,生产过程中人的体力和智力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着产出、利润以及经济的增长。 

其次,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系要求配备发达的政治体系。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政治体系的支持和协调,具有现代性的高素质的人才对于现化化的政治体系的建构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公益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经济的不足,而充分就业、稳定的货币购买力,稳定的经济增长等问题又对政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代化政治体系这种高要求必须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去建构。 

篇2

关键词:物流经济;管理模式;战略发展;决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网络逐渐的普及到普通民众的家庭中,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用出门,便可购物,并且送货上门,良好的服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传统的物流经济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升。我国物流管理的模式已经逐渐的趋于完善。但是与其他发展较为成熟的模式相比,物流管理还处于婴孩的状态,毕竟其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不如其他模式长,本身也正处于发展的阶段中。因此,物流经济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还可以取得巨大的进步,其战略发展的决策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广泛的认识到。科学的物流经济管理模式是我们应该在实际中所追求、所完善的,因为科学的物流经济管理决定着当下我国的经济走向,占有着巨大的市场份额。

1、当下物流经济管理的模式

当下物流经济管理的主要模式主要包含电子商务管理模式和定额管理模式以及供应链式管理,下面本文就这两种方式进行具体的介绍和分析。

1.1电子商务管理模式

电子商务管理模式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而发展的,随着网络购物这等模式在中国的盛行,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依赖于电子商务,因此电子商务管理模式目前的发展状态非常健康。而物流作为和电子商务相依托的经济体系之一,其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不仅可以使我国物流的业务量得到明显的提升,对于物流体系的完善也会提供一定的有利条件。例如,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6万亿元,其中物流业务的收入高达1686.1亿元,其中只淘宝网的电子商务为全国的快递业务贡献了60%以上的力量。相信这些数字一定会让你眼花缭乱,然而这仅仅是一年的,更何况,近几年来电子商务在我国各地开花结果,电子商务的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潜力是无穷的。电子商务管理模式作为物流经济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模式对于物流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2定额管理模式

定额管理模式在当下的管理模式中,是较为先进的一种管理模式。在我国的物流经济管理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1)定额管理的内涵所谓定额就是指当对生产材料和设备进行合理使用并付出了一定的劳动力时,从将单位产品提前进行生产,到当完工后检验产品合格的整个过程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标准。定额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在某一时间段内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情况。企业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生产规模比较小而且产品相对单一,不仅不需要过多的生产资源,而且不需要进行周密的生产组织,只要职工具备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即可。但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高科技大量应用到企业生产中,而且机器设备更新速度较快,传统落后的管理观念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降低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因此,企业就积极转变观念,使用定额管理理念来促进物流经济的发展。(2)定额管理如何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定额管理要想在企业中正确有效地发挥作用,达到促进物流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就必须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才可以达到:第一,建立和健全定额管理体系。目前的定额管理体系仍然不够健全,存在着很多问题,限制和阻碍了物流经济的继续发展。因此,建立和健全定额管理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构建定额管理体系时,不仅要确定产品储配、送货的定额,而且还要明确对产品的综合管理定额。所谓综合管理定额,主要就是指物流企业在送货服务以便产品能够不出现问题并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情况下产生的消耗。同时,明确最小工作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对最小工作环节进行预算,在确定定额的基础上再加以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物流的效率,促进定额管理功能在企业物流经济中的有效发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1.3供应链式管理模式

上游、下游以及中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对于工作内容分工明确,从而使得运营的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物流企业的整体实力得到综合提升的管理模式叫做供应链式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物流公司因为其具有丰富的经验,往往在供应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2、新时期的战略发展决策

对于新时期的战略发展的决策决定着未来物流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其占有重要的地位,下文笔者将对新时期战略发展的决策进行几点方法性的建议。

2.1网络化的组织

当下社会,信息化已经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化的组织也是未来物流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我们借助信息化的技术,抓住契机,从而使得组织模式做到网络化。这就需要形成点、线、面之间有效结合的物流网络体系,各个单位之间都需要有特定的网络来连接。这种网络要依托于已建成的交通运输网络系统,通过这种有效的依托,可以将区域性和全球性做到有效的结合,从而使得物流的配送网络可以有效、安全、平稳的形成。这样网络化的组织,可以做到商品的买卖渠道得到拓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商品的库存也可以得到科学的分析,这样可以制定出更为合理的销售计划,做到物流和销售的有效匹配。

2.2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要做到现代化,要做到与时俱进,因为这种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体系是有利于实现物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可以使得物流经济适应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巨大的市场压力。这种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的物流经济,可以有效的规避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风险,甚至可以做到对不可预知的风险做到有效的评估,从而做出最为迅速和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法。管理方式的现代化是当下市场经济对于物流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物流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的动力。

2.3集成化的功能

未来物流经济发展的重要决策之一就是功能的集成化,也是未来物流企业的发展中所推崇的基本理念之一。集成化的功能具体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整合技术来简化生产、运输和销售等物流经济发展的具体环节,集成化的功能要做到减小成本,做到物流企业的产业链条延长,生产流、销售物流、以及信息流都得到整合,做到全方位的处理,从而使得物流经济体系的发展得到提升,使得物流经济管理的效率得到提升。

3、总结

电子商务是一个朝阳企业,在当下可以为物流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一定的契机,可以使得我国的物流产业得到迅速的扩张。通过做到网络化的组织、现代化的管理方式、集成化的功能,使得物流行业中添加一股热流,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我国的物流经济的发展中,应该做到从我国的当下的物流具体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因公司而异,推动我国物流经济体系的快速发展,不断的推动物流经济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立波 单位:汾西矿业集团营运分公司

参考文献:

[1]曾金盾.不同经济管理模式对快递物流行业的促进作用论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5)

[2]李璇.物流经济的管理模式与意义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4(21)

篇3

关键词:城市转型;经济转型;联动转型;战略定位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04-18(3)

中国城市化的创新实践和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行动,已经成为全球城市研究的新热点。长期致力于我国城镇化战略和城市经济转型研究的南京社科院副院长李程骅研究员,近日推出的《中国城市转型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以下简称《城市转型》)专著,是国内学界首部系统研究中国城市转型战略与实践路径的著作。作者在世界城市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战略新格局中,立足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全面探讨了中国城市转型的动力机制、演进路径、价值导向和节点突破,在产业升级和城市空间优化的双重维度下,构建了一个研究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学术框架和支撑体系,创新了中国城市研究的话语体系,同时进一步明晰了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与目标,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是中国城市研究的拓展与深化。

1 创新了中国城市研究的话语体系

基于上述的宏观把握与价值判断,作者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研究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学术框架。在这个逻辑框架之下,分别建立起产业动力机制对城市转型发展影响的“纵轴”和制度创新下的城市空间优化对城市转型支撑的“横轴”。“横轴”从产业结构升级与新产业体系构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生长等方面,来阐明中国城市转型与经济转型的互动机制和对应关系;“纵轴”则从我国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实践成效以及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整合作用,进一步验证城市转型发展中“空间响应”的重要性。“纵轴”与“横轴”的协同演进和正向作用,系统保障了中国城市转型的战略方向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从而达到或接近以先进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城市转型的实践创新,让持续的实践创新来丰富城市发展的理论体系的“理想状态”。

作为一部高质量的学术著作,价值理念的传达、话语体系的构建,不仅仅体现在研究框架的设置上,还体现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价值上。《城市转型》依照理论探源――国际视角――现实对应――实证检验――战略选择与对策建议的研究路径,以其严谨的学术框架、量化的研究方法、严密的逻辑论证、生动的现实案例印证,为国内学界研究“五位一体”总布局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与城市转型发展等重大现实问题树立了一个重要的范本。

在严谨的学术框架之下,作者围绕经济转型与城市转型相互作用的核心命题,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逐层论述产业结构升级与新产业体系构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生长对中国城市转型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机制,以及创新型城市建设、区域发展一体化进程、生态文明建设准则对城市转型发展的“空间响应”特征,形成了一个与国际对接的、充分表达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理念与行动的话语体系,也丰富了世界城市化、城市转型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内涵。

2 丰富了中国城市研究的实践内涵

城市转型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更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城市转型是城市发展进程及发展方向的重大变化、重大转折,也是城市发展道路及发展模式的大变革,现代城市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不断转型、提升竞争力的过程。而国际城市之间因为资源禀赋的不同、所处发展阶段的差异以及治理方式上的差异 ,对转型发展的时机切入、推进措施和具体对策,都会有自身的独特性,由此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转型模式,使国际城市转型行动呈现出丰富性的特征,这也为当前中国不同层级的城市转型的实践路径的制订提供了更多的借鉴与启示。李程骅的《转型研究》一书,从世界城市体系的变动趋势、国际城市成功转型的路径选择的综合分析中,指出我国的新一轮城市转型行动,应在充分借鉴国际城市转型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前提下,建构起基于创新驱动、生态为基、绿色发展的集约化、高质量和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新战略、新方式和新路径,即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加快城市转型升级的步伐,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使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体系,促进大行政区域内、经济区域内的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以此为基础平台,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与区域协同发展、城镇与乡村互动进步的现代化之路,全面拓展和深化了中国城市研究的实践内涵。

当代中国的快速城市化是“压缩型”的城市化模式。这种“压缩型”的城市化模式固然提高了发展效率,但也浓缩了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和矛盾,特别是近年来以交通拥挤、城市积水以及雾霾、生态环境恶化为突出特征的“大城市病”的集中爆发,严重影响了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倒逼经济增长方式与城市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因此,《城市转型》提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国家战略行动中,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中国城市要主动转型,要从过去追求空间规模的“外延式”向集约、高效的“内涵式”转变,要从过去追求经济增长指标的“速度型”向构建高端产业体系的“质量型”转变,城市的发展动力要从“投资驱动”变为“创新驱动”,中心城市、大城市的产业结构与整体功能必须实现从“制造型”、“生产型”向“服务型”、“商务型”的转变。

3 明晰了中国城市的“主动转型”路径

以新型城镇战略为引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准则下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如何探索出“主动转型”的新路径?对此,《转型研究》认为,我国的城市转型要立足于城市创新发展的时代前沿,来进行系统的系统设计,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来系统推进,既要确定创新驱动、集约发展和绿色发展的战略方向,同时也要制订差别化的城市转型路径,为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能级水平的城市提供对应的国际标杆,以整体提升中国城市的转型效率:坚持以经济转型带动城市整体转型的原则,即通过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速产业升级步伐,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建立起开放式的新型产业分工体系,打造与全球产业链对接的国家价值链,承担起参与全球经济活动、整合国际高端资源的职能,全面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篇4

下一步国企改革怎样走?回答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体系的调整,兹事体大,找准一个突破口并非易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图景,不同所有制经济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国有经济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历程中,部分领域也形成了垄断、一股独大、利益分配不均等影响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桎梏性顽疾。

对于中国如何认识和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问题及趋势展望,《英才》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他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是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过程,并非是谁吃掉谁的关系和过程,而是优势互补、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和发展潜力的长久之计。

《英才》:你怎么看混合所有制,这是否是下一步国企改革最重要的一步?

刘迎秋: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仅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而且是全社会企业发展的方向。第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阐述了积极混合所有制经济问题。这表明,在中央决策层面,对所有制关系、生产关系的调整、改革和改进,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混合所有制概念是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来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适应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国家战略高度、以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的方式、以单列一节的重头文字深刻阐释和明确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本目标,提出了全面深化所有制关系改革必须围绕的核心范畴及其基本要求。

第三,发展混合所有制不是权宜之计。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形态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处理上即新生产方式构建上的一个基础性目标选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形态归宿和基本实现方式是混合所有制,而不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或单一的私有制经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外在形态,将通过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样一种方式和形态更加充分地表现或体现出来。

第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过程不可能是行政性的,必须是市场化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生产关系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必然产物。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能够发挥的作用,一是制定和监督规则的实施,二是动用法律的和经济的手段加以积极引导和推动。

第五,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过程本质上也不是谁吃掉谁的过程和关系。如前所述,在经济形态及其内涵上,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内的股权是平等的、同股同权的。而在经济实践和企业组织过程中,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过程又必然是产权的合作、股权的融合即不同参与主体的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和能力叠加的过程与关系。现代产权制度和运行机制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混合”的实质,说到底,就是多元化的股权融合。从这个角度看,混合所有制经济,本质上就是股份制经济。

当前,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过程中,有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存有“怕吃掉”、“被共产”等担心,这种情况和现象的出现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后30多年、特别是近20多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发展实践均表明,中小微民营企业在市场供给、劳动就业、技术创新、市场发展等许多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继续支持鼓励和积极发展。

从这个角度看,任何把发展混合所有制视为是对中小微民营企业剥夺的看法、做法或企图,都是错误的。

《英才》:有大型民企管理者表示,“如果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控股,我不做”。具体到实践方面,怎样保证这些民企的利益?

刘迎秋:首先,混合所有制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而非行政强制和政府强迫去做一件事情。独资或者私人资本控股的各类公司,是否要发展多元化的、国有股或者非国有股参与的股份经济联合体,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混合所有制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内在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混合所有制经济将成为多数企业产权关系的基本实现形态,在整个经济生活中要占很大比重,甚至是企业的主要存在形式等等,但是,这并不表示独资的国有企业没有存在价值,也不表示独资的民营企业无立足之地。多元的社会是与多元的企业形态并存共生的。

第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按照股份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所谓混合所有制,本质上是股份经济,股权合作,股份融合是其要义。“混合”是形式,股权清晰是内容,产权明晰是基础,管理现代化是必须,治理现代化是保证,生产及其技术走在最前沿是要求,高效率、高竞争力是目标,同股同权、合作共赢是基本经济关系基础。

《英才》:绿地集团的混合所有制,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股权实现了多元化,这个样本是否有可复制性,可借鉴的意义在哪里?

刘迎秋:绿地本来是一个国有独资公司,最近才开始进行股权改革和股份制改造。一是吸收外部法人资本参股;二是实行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经过这次股份制改造,目前绿地已经成为一个国有股未超过50%、但仍然是最大股东的大企业集团。股权分散化是绿地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国有股权占比虽不足50%却仍然是国有控股公司的典型代表。

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 长江上游地区 低碳经济发展能力

自工业革命伊始,伴随着化石能源的开发使用,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被排入大气。目前,大气中过高的温室气体含量已经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冰川大幅度消融以及各种气候异常事件频繁发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发展低碳经济己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改革开放30年,传统的粗放式经济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向低碳化方向演进,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江上游地区处于我国西部的源头区域,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同时长江上游地区也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面对着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因此,对长江上游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一、低碳经济概念的内涵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官方文献是2003英国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一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此后,IPCC及联合国多项评估报告都对低碳经济进行过进一步的讨论,但由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地域、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等差异,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全面的界定,在低碳经济的评估方法上也缺乏深入的研究。

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将其定义为一种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形态。

对于低碳经济内涵的理解,本人认为低碳经济的本质主要涉及三层涵义:一是技术创新;二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三是国际低碳政治博弈。技术创新本质是低碳经济的核心。其本质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的以资源、能源等要素投入为主导向着以技术创新、治理创新等创新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区域发展由经济增长为主,转向经济、环境、生态、民生等多目标协调发展的转型。于此同时,在世界多极化发展格局的新形势下,低碳经济也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全球气候变暖为契机,争夺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新博弈。

二、长江上游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长江上游地区是指长江干流从源头格拉丹东雪山至湖北省宜昌地区,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重庆及湖北宜昌以西的部分地区。这一流域被誉为“黄金水道”,具有重要的交通地位,也是沟通我国南北经济、加强东西经济交流、促进海陆经济融合的重要桥梁。中央政府的“十五”计划中明确指出要把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纳入到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中,并将其作为西部大开发三大典型区域之一。

长江上游地区作为我国资源富集区,蕴含着巨大的水能资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也极为丰富,并且极具开发潜力,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前沿阵地。同时,长江上游地区居高临下,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对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在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长江上游地区的现状是环境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衰退,生态屏障功能十分低下,严重制约着本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成为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安全运行以及中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据水利部水利司统计,每年废污水排放总量约150×108吨,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2%,而且每年以3.3%的速度增长,在直接入江的394个排污口中,70%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因而,长江上游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

三、长江上游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低碳产业经济体系。企业应担负起自身发展低碳经济主体的责任,努力构建新的低碳型企业的循环经济模式。政府应出台更多扶持、引导和鼓励企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同时,政府还应对现有的产业政策进行调整,以减少碳源为目的,对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根本上改变由高消费化石能源导致的高碳排放,建立低碳产业经济体系结构。

(二)构建低碳技术体系。加快研发低碳排放技术,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现代化、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对现有能源技术方案进行改造以更强地支持低碳转型及经济增长。

(三)构建低碳生态文化教育体系。将低碳教育纳入文化教育体系,在学校教育中融入低碳教育,切实把低碳教育落实为一种政府行为,并依照不同需求,编制不同的低碳教育内容,强化低碳节能概念。

(四)构建低碳经济的管理体系。完善现有的环保采购立法,积极构建发展低碳经济的公众参与机制,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依托,出台相关的适应各个领域的子法,强化节能减排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DTI).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Z]. London: DTI,2003.

[2] 周婷.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关系研究[J].生态经济,2006(2):54-56.

篇6

现代化实际上是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志,体现着所要达到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程度。所以,现代化是一个发展方向,是对某种社会状态的反映。尽管在现阶段推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较“热”的经济态势,但无论怎样都无法回避这一发展方向和目标。从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来看,代表较高现代化水平的社会状态是以知识化与信息化为核心的,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经济社会。以这一标准衡量我们自己的发展程度,显然差距颇大。但行动起来却不能盲动,不能一哄而起搞现代化,而应在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在把握好宏观调控力度的基础上,持续地、渐进式地努力实现,才是明智的选择。所以,循序渐进地推进现代化进程,跟上现代化时代步伐的任务十分艰巨。一方面充分表明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已处于实施阶段,进入实质操作层面,是非实现不可的艰巨任务。另一方面,表明其实现进程的持续性,以进一步防止经济行为的短期化。因为要保持经济较长期快速运行以及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必然要依赖于长期经济增长提供坚实的发展条件,依赖于各经济活动的蓬勃发展和不断生成的经济增长亮点来提供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以不断解决和消化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因素。这就要求各主体经济行为都要围绕着现代化实现目标从长计议地设定和实施,积极投入到推动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进程中,从中挖掘和寻找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契机,以支撑长期持续发展对各生产要素的需求。

我国的现代化实现步骤是2020年完成基本现代化的第一阶段实现目标,即基本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2050年进入完全现代化社会。说明从现在起要用15年时间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即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目标和以市政建设为主的城市化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城市化过程则必然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产业要素的大规模积累和聚集。从我国目前宏观调控的领域及范围来看,显然会使这一阶段目标受到实现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因此,需要在不影响工业化和城镇化目标实现的前提下,以提升产业结构和提高城镇内在质量替代对工业和城镇化规模数量的追求,这是进行现代化目标调整的一大主题。因为从目前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强的趋势与预期结果看,实质上更需要调整目标,主要依据是:

(一)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要求结构调整向优化方向发展

宏观调控与现代化的实现并不相悖,应该说,加强宏观调控应更有利于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地增长与发展,从而有利于现代化目标的顺利实现。因为宏观调控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保持GDP相对稳定的增长,另一方面有利于缓解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需求,使投资向制造业、信息产业等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产业倾斜。按照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以这些产业为主导产业,其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一个实现了经济起飞,并基本进入工业化了的发展阶段。这就说明引领经济高涨的这些产业部门,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因而真正体现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和优化发展的要求。因此,可下结论说以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为推动源的新一轮增长周期的运行轨迹,是以真正实现增长方式转变为根本标志及核心内容的结构变动型发展格局,必将呈现持续稳定上升态势,这是我国经济真正进入并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运行规律的标志和体现。特别是注重产业内在质量提高的宏观调控,有利于以教育、信息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完成现代化所需的结构升级目标。所以我国至少在近二十年内都将呈现主要以优化结构为主导的发展特征。

(二)宏观调控更有利于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着眼点的“滴漏经济增长”的稳步实现以积蓄经济增长的后劲,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要实现和谐发展,突破口之一在于填补农村居民在拥有公共资源上的欠缺,以根本改变农村在各方面的落后状况。所以,我国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还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因为不但需要快速的财富积累,而且需要在财富积累基础上进行快速、全面的发展。尤其是要加快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建立健全以农村最低保障与农村救济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保障制度。同时,还应着眼于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环境的优美,生态文明的建设,形成社会经济的全面良性循环。这些现状的改善需要以巨大财富增长为前提,因此说,宏观调控应继续以强化政府对社会发展的责任为目标,全面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增长效率。

二、保障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得以实现的根本措施

面对新的发展局面,宏观调控作适当的调整是必然的。因为适当的调整则会使资源得到更合理有效的配置,适时的调整和正确的引导,则更有利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无论是调整还是引导,其作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证经济能够稳定、持续不断增长。针对目前的经济态势,有利于现代化得以顺利实现的根本性措施是:

(一)推进信息产业的发展,整体提升国民经济质量

作为推动当前经济增长、加快现代化步伐的信息技术,所衍生的新技术体系和新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可以扩展和涵盖几乎所有领域。可见,第一、二、三产业要想谋求快速发展,将有赖于信息产业的发展,形成具有信息经济意识、信息渗透和应用的产业结构类型。通过各产业的产值构成、生产要素的组合形态、以及产业关联度等方面的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来发挥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所起的作用。特别是根据信息产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高度关联,突出它对传统产业技术更新与改组改造的作用,保证信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向的统一性与协调性,真正带动起整个国民经济质量的提高和飞越发展。

(二)建立全方位的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的经济社会体系,构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社会运行机制

如果我们的能源消耗减少到日本的五倍,则能源供给能力就会在一个更宽松的区间内持续积累。从长期来看,降低能源消耗是缓解今后较长时期内由于较高经济增长而对能源供应产生巨大压力的根本途径。这就要求,一方面从生产的角度,以开发低能耗、节能型生态技术为突破口,建立资源、能源节约型的循环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从消费的角度,倡导低资源、低能源消耗消费品的生产和使用,建立低能源、资源消耗型消费体系。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共同努力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循环运行机制,以真正实现经济转型。

(三)以提高城市的可持续能力为今后城市化发展的主导性建设目标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现代化的标志性目标之一。但一定要以提升城市质量,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目标,建设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城市。今后的城市化发展思路是:(1)对新兴城市的建设,要尊重生态规律,以反映和保护城市生态规律为宗旨,进行合理的生产和建设布局,以生态型的经济组织、社会生活,达到遵循和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功能;(2)对原有城市应注重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协调其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恢复和保护城市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及其生态系统的自然净化能力与自动调节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以完善的城市体系满足城市多层次发展需求。

(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形成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篇7

记者:彭老师,党的十六大以后,人们都在谈论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今天我们也想听一听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彭定安:我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大家共同讨论。我觉得对于“小康社会”存在一个全面理解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概念是很全面、很科学的,值得我们好好领会。它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涵。然而,最近听到一些关于“小康社会”的谈论,差不多都是与经济内容有关的,如增长率达到多少、增长速度达到百分之几、GDP达到多少等。还有住房如何、吃穿如何、如何实现汽车私人拥有率、如何旅游、如何娱乐等,谈的都是经济生活、物质享受的预想,而没有或很少涉及文化,更没有全面地谈文化指标。可见人们比较普遍地没有注意到“小康社会”的文化指标问题。而忽略这个指标,在了解“小康社会”上,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缺失。

记者:您说得很对,在当前,这个问题确实存在。

彭定安:党的十六大报告的题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主题就是建设“小康社会”。报告对于“小康社会”的规定是全方位的,不仅在“小康社会”前面加上了“全面”这一重要的规定词,而且,特别重要的是整个报告在论述建设小康社会时,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展开了全面的论证,而绝不是只论述了经济的发展。这一论述的意义很清楚,即“小康社会”包括了“文化”的重要内涵和指标。

记者:请您给说明一下。

彭定安:报告在列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并列了四条,也就是四个重要方面,即:1.经济指标。在这里,列举了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经济体系的建设,对工农业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等,这属于经济范畴。2.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使人民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保障,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3.发展教育、体育、卫生事业,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4.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看到,在这四条目标体系中,除了第一条是属于经济范畴之外,其余三条,都包含浓重的文化意味、文化内涵、文化要求,也都是可以归入文化范畴的。且不说第二、三两条中直接提及“文化”,以及其内涵直接关系到文化的发展,即使是第四条,涉及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可以说也是处处提出了对文化的需要,对发展文化的要求。仅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就要求发展高科技,生产、生活、工作各个方面都要保护环境,人人提高环境意识、生态意识,要求全民族文化水准的提高,等等,这都不是一般的文化要求,而是高科技、高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的高文化水准诉求。至于这一条中的总结语所要求的“文明发展道路”,其文化要求的多方面、多层次、高水平,就更可以说是“万方归依是文化”了。

记者:我记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还特别地论证了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

彭定安:是的。报告单列一节“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可见“文化指标”在“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的存在与位置。它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指出了文化的基础的、根本的和战略的意义。可以说,没有这“三力”,民族就没有了生命,不可能创造,也凝聚不到一起,就成为丧失创造能力、没有生命的一盘散沙。旧时代的中国,就处于接近这种状态的境地,被世人蔑称为“一盘散沙”。我们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落后处境,中国已经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国际所重视,但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亟需大力、迅速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提高“三力”。而只有这“三力”的发展提高,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记者:您的这个观点点明了文化与小康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

彭定安:其实,社会的发展有如人体的发育成长一样,是全面的、系统的、有机的,而不是片面的、局部性的和机械的。人的发育成长,既包括四肢、五官以及内脏的各个部分等等躯体的、“物质的”方面,也包括精神的、心理的、文化的方面。如果借用中医的理论,后者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功能,则好似人体的经络系统、气血系统和津液系统。如果以电脑作比喻,则社会物质系统的发展,好比电脑的硬件系统,而精神、文化则好比软件系统。从小康社会来说,文化指标体系,就是社会的经络系统、气血系统、津液系统的健康发展,也是“社会电脑”的软件系统的建设。如果我们只是注意了、保证了、取得了物质的、经济的、外在的发展,而没有或者未能同步同等地建设发展社会的经络系统、气血系统、津液系统的建设发展,没有或者未能同步同等地发展建设软件系统,那么,“小康社会”的建设就是不全面的,是有着严重缺失的。事实上,如果这样做,“小康社会”也是建设不成的。

记者:以上我们谈了文化对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而“小康社会”是我们中国的一个提法,它实际上反映的是我们在走向现代化的一个过程、阶段,它是同实现现代化紧密联系的。因此,为了有助于理解建设“小康社会”,请您再谈谈国际上对现代化的看法。

彭定安:国际上社会学界关于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有许多种,各有各的特色和侧重点,但无论哪个学派,有两条是都会列入的(虽然表述的方式和话语不尽相同),这就是:经济增长(经济起飞)和社会进步。这第二个指标,实际上可以统归于文化之中。比如,在社会进步这一范畴中,除了城市基础设施、文化科技教育的发展等等之外,都有内容类同而表述不同的一条:人们高度发展的智能,能够进行创造性的生产、工作和文化艺术的创作。这表明,社会进步的概念是包含文化的全社会性的高度发展和社会每个个体的高度文化装备。现代化的这一文化方面的指标,标志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这样的现代化才是全面的现代化,是社会的全面的发展和进步。如果只有经济的发展,社会固然会发展、进步,但不是全面的,是有缺陷的,因而是片面的现代化,其成果难得巩固,也易产生其它方面的问题,如道德滑坡、国民素质下降、社会不稳定,等等。如果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从这方面来稍微列举一下现代化要求,我们就可以举出诸如大力扫除文盲,真正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受高等教育的人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以亿计的农民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以及对他们进行“现代化训练”(使他们从农业文化、前现代文化状态,转化为现代文化状态),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达到现代水平,如此等等,这历史性的任务,是何等艰巨、何等繁重!仅从这方面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指标是很多的,是极为繁重的,因此是值得我们重视,而决不可以忽视,更不可以无视它了。

国际著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曾经说过,一个国家、民族的落后,不仅仅表现为一大堆落后的统计数字,而且,还有人的文化素质、人的心理的落后。人的现代化,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必备条件。因此,经济、技术现代化了,人的文化素质和心理仍然落后,那还不是全面的现代化、真正的现代化。而且,如果人的现代化未能实现,经济、技术的现代化,也是不能完全实现的,进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再也上不去。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发展上没有后劲”。“小康社会”实际上是社会现代化进展到一定程度、一个发展阶段的“中国式说法”,所以有关现代化的理论、理念,都是适用的。我们在建设“小康社会”时,不能只是注意到改变统计数字的落后,即经济、技术方面的发展,而且,还要注意人的文化素质、文化心理结构的改变,即人的现代化。这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的内涵。

记者:近一时期,全国上下正处于防控非典的艰苦斗争中,出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尤其是广大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挺身走上抢救“非典”患者的第一线,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令人痛心疾首、无比愤恨的事情。有的制造、出售伪劣口罩、手套、消毒液,有的出售假药,危害人群、危害社会。这些是否也从反面说明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彭定安:是的。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与非典的斗争中,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得到突出的发扬与表现。民族精神中的优秀品质,如勇敢坚毅、舍己为人、视死如归等等,都得到充分的表现。这种表现,鼓舞和教育了全国人民。当然,也有不良现象出现。这表现了国民性中的固有的劣根性,表现了文化素质的窳劣。这些表现,都不是经济指标上去了就能解决的。它提醒我们对于文化的重视,对于人的精神文明的重视。非典的肆虐,也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出了在“小康社会”的建设上,必须注意文化指标的实现。SARS的存在和危害人类,除了它自身的性质和毒力之外,还必须有客观的环境和条件。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它造成危害的规律,但是,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人为的气候的变化与反常,种种药物(包括农药和人类治病的药品)的滥用,环境与生活卫生的恶劣,如此等等都给了SARS以可乘之机、以肆虐的条件。而所有上述问题,都可涵盖于文化建设之中。因此,也应该列入小康社会建设的文化指标体系之中。

篇8

【关键词】和谐发展;生态系统;和谐林业;林业建设

引言

和谐林业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相处。生态的文明与林业建设密不可分,生态危机严重的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类的各项活动都必须遵循竞争共生以及自生三大原则,这三者有机结合,生态才能稳定和谐的发展。我国目前的林业状况不容乐观,由于人口的剧增,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森林资源严重的匮乏,不能够完全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林业资源,改善林业建设的结构。

1、和谐林业

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和谐发展。为此,笔者根据“和谐发展”理论,提出了“和谐林业”概念: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和谐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

显然,和谐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对现代林业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求系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

2、我国林业现状

我国目前的林业资源不足,不能满足人们和社会的各方面需求,而且林业的资源结构也不够合理。现在许多林业方面的专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大量的数据,以及对近几年来的林业发展情况都做出了研究。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下,林业行政能力不够,林业部门的法制建设也不够健全,在林业建设中所采用科学技术也存在问题,这些都是制约着林业发展的原因。当前,我国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基本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渡,但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市场经济发育不全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各级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到位,政府行为方式还不尽规范、合理。

3、精心打造高效的林业行政机构

3.1切实转变职能

为确保林业机构高效运行,首先,必须严格行政管理边界,即凡属市场行为或法律管辖范畴的事务,都通过市场法则和法律的途径予以解决。林业部门工作的着重点必须定位在管理森林资源,而不是经营森林资源。

其次,借分类经营之机,将现有企业与原投资或主管单位彻底剥离,实现真正的“政企分家”,放开企业手脚,把其推向市场。而对于非公有制林业,林业部门只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进行行业监督,并彻底取消林业行政垄断,实行公平竞争,让他们自由经营,自主管理。再次是转变经营理念,促进林业向大生态产业转化。我们必须对传统的局限于“林”的林业经营观念进行反思、改革,将“和谐林业”的发展观念运用到具体的林业实践中去,真正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政府扶持,全民参与;分类经营,按需育林;和谐发展,永续利用。从而把林业建设成为高度发达的大生态产业。

3.2合理设置林业组织机构

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和法制化、规范化的原则,进一步改革现行林业机构,系统、科学地设置办事部门,弄清部门职责,建立部门沟通、协调机制,清理、压缩并严格控制各类非常设机构,切实发挥现有职能机构和工作体系的作用。要按照实施《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明确执法主体,解决政、事不分的问题;按照“人随事走”的原则,合理调配行政审批事权调整后的人员编制。

3.3转变管理理念,树立效能意识

林业建设中管理理念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树立效能意识。首先按,就是林业部门要加强对林业建设的监督,加大行政人员的办公效率,提高员工的服务精神,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专业性的素养。还要重视林业知识的培训,加强林业重要性的意识,要全面的提高林业产业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采取战略性的措施对林业进行建设,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社会作用。

3.4创新林业管理方式,引进竞争机制

时代的进步,许多的经营以及管理模式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进行改革。林业建设中管理方式应该全面的创新,丢掉传统的管理方式,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要积极的融入市场竞争中去,提高经济效益。林业建设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到公开,公正的程序,要规范林业建设的管理秩序。目前的林业建设管理制度仍然不全面,因此要全面的完善林业管理制度,创新林业管理方式,提高林业管理的效率,以及提高人的质量。

4、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建设现代化林业

现代的社会不仅是经济时代,更是科技时代,科技的发展代表着国家的世界地位。当今的各个领域都是运用高科技手段才蓬勃发展的。那么林业建设也不例外,它采用当今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生物技术,及时有效的运用到林业产业中去,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环境保护为优先原则,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实现林业建设的技术化,要积极的运用高科技技术,不断对技术手段进行革新,满足时代的进步。

4.1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提高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要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快实现机关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现代化,并以此为契机,重组优化林业组织结构、工作流程;要建立林业信息公开制度,整合共享信息资源;要充分利用现代办公手段;要以政府门户网站为政务信息、网上办事服务的总平台,通过内网改造和业务系统建设,逐步构建全天候、一站式的“电子政府”,从而极大地提升林业行政效能。

4.2科技兴林,建设发达的大生态产业体系

林业的发展离不开以科学发展观为原则,要纵观全局,转变传统的理念,采用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增强技术的创新,引进外来文化的精华。要全面的使用成熟的相关技术大力发展林业产业,达到预期的效果。

篇9

关键词:后发优势;后发劣势;模仿;创新

2000年杨小凯教授从改革的角度提请国人注意中国的后发劣势问题,林毅夫教授依据比较优势原理与之进行了全面的商榷,郭熙保等人则试图调和二者的争论,认为后发国家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并存,其中后发优势是主要的,后发国家可以通过发挥后发优势克服后发劣势来赶超发达国家。本文就结合我国的国情做具体的研究。

一、后发优势的内涵与表现

通常,由于后发国地位所致的特殊益处,这种益处先发国没有而后发国也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共生的,来自于其落后本身的优势,我们称之为后发优势。该理论主要来源于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国际分工、比较生产费用理论和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动态比较费用学说。因为后发国可以直接吸收和引进先发国的技术,其技术成本要比最初研究和开发的国家低得多。在同样的资金资源和技术成本条件下后发国家还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只要在国家的保护下达到规模经济阶段,后发国家就可以发展起新的优势产业,从而在其传统的资本或技术密集的分工领域内追赶或超越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可见,后发优势并不意味着凡是后来者都必然居上,只是指一种可能存在的发展潜力,后发国只有发挥这种优势才能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从经济发展的要素看,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制度、技术、资本、劳动力和经济结构等方面。

1、制度后发优势。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是最重要的后发优势。它主要指后发国家学习、效仿和借鉴先发国的先进制度和管理经验,经过本土化的改造所产生的效率和益处,是基于后发国与先发国之间存在的制度差距和后发国的制度短缺等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潜在优势。这种潜在的后发优势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制度模仿。制度模仿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过程,而是一个有选择的学习过程。由于先发国为后发国提供了制度安排的路径、经验和智慧存量,从而节省了后发国制度安排(试错)成本,同时也减少后发国制度需求诱导时间和探索的时间,所以制度模仿对后发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例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就是一个“百年跨越”的例子,日本通过学习模仿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一下子从二流国家变为世界列强。

2、技术后发优势。技术后发优势是指由于后发国和先发国之间存在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上的较大差距而产生的潜在优势。后发国一般通过“干中学”模仿先发国的科技推动本国的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东亚奇迹”就是技术后发优势的明显例证。后发国可以通过“干中学”模仿先进科技,引进先发国的机器和设备,进行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不断产生内在增长机制,实现知识积累,最终达到新经济阶段,经济得到迅猛增长和发展。技术后发优势也是学界讨论较多的后发优势。一般认为,大多数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先发国花费大量的时间、物资和人力发明创造的。这些先进的科技通常被认为是公共产品,具有很大的溢出效应,对于科技比较落后的后发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后发国一般不需要投入巨大资源重新研究和开发这些已存在的先进科技,通过引进外资、机器设备和国际技术转让,只需要花费很小的成本和时间就可以将这些先进科技直接运用到生产中去,这样节约了后发国的大量资源,缩短了与先发国的科技差距,从而可以使后发国比先发国发展得更快些。另外,后发国在技术模仿的同时还可以适时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在一定条件下跨越科技发展的某些阶段直接进入某些科技前沿领域与先发国展开竞争。例如,日本的现代化就是绕过了蒸汽动力阶段而直接进入大规模水力电气阶段,因而只用了50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西方现代国家200年才完成的历程。

3、资本和劳动力后发优势。一般来说,先发国的资本比较丰富,劳动力素质水平高但劳动力数量通常没有后发国丰富;后发国一般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本比较短缺。由于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因此后发国可以形成资本后发优势。后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只要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利用知识的溢出效应,提升人力资本的素质和水平就可以产生较大的劳动力后发优势。经济全球化和教育的国际化使先发国输出资本和技术,加上知识溢出效应,大大加快了后发国的人力资本提升速度。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也为后发国的快速增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4、经济结构后发优势。先发国一般拥有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各部门的生产效率都很高且差异较小,而后发国多为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化水平不高,部门之间的差异较大,这也就形成了重要的后发优势。后发国通过工业化、城市化把劳动力从落后的农业部门向生产率较高工业部门转移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仅就经济结构转换而言就可以产生先发国不具备的较高经济增长率。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将会促进后发国的经济结构实现较快的转变,促进后发国资源配置效率以更快的速度提高。有人测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仅仅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换对经济的贡献增长率就高达20%。可见后发国家的经济结构的后发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

二、后发劣势内涵与表现

已故美国经济学家沃森提出了著名的“后发劣势”理论,即落后国家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容易而模仿发达国家的制度难,落后国家倾向于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管理而不去模仿发达国家的制度,这样落后国家虽然可以在短期内经济获得快速的增长,但是会强化制度模仿的惰性,给长期增长留下很多隐患,甚至使长期发展变得不可能。从长期的经济增长的实际看,这个观点是不无道理的。根据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1820―1992年间世界七个主要不同地区在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排序上相当长的时期内并没有改变,最繁荣的地区仍然保持他们的优势地位,最贫困的地区仍然贫困。这个时期西方衍生国(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均GDP增长了17倍,西欧居次,增长了13倍,南欧10倍,拉美7倍,东欧和亚洲及大洋洲6倍,非洲3倍,地区之间的差距在近二百年间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可见后发国也确实存在着后发劣势。

1、制度后发劣势。杨小凯等人认为制度模仿特别是改革对后发国的发展有根本的重要性,是经济转轨的核心。尽管后发国经济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制度的落后或短缺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当今一个日益开放的经济系统内,一国的国内资本、技术和人才的短缺可以通过适当的政策从国外引进加以弥补,但制度上的严重缺陷不仅影响外部生产要素的流入而且直接影响流入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先发国和后发国的制度的差异主要在制度效率上的差距。后发国的分配制度往往不合理,政府活动有较大的随意性,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寻租普遍存在,财产权利和契约关系处于非正常状态,司法体系不健全,经济结构不合理并引起经济的过大波动等。由于利益集团为了维护既得利益阻碍低效率制度变革和新制度的推行,后发国的低效率制度往往因为供需两方面的原因会长期存在。即使通过外力强制制度变迁,但由于外来制度与本国的文化价值观念、传统习惯、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的冲突和矛盾,可能出现新制度水土不服、制度低效率或无效率。另外,制度变迁中还存在着自我增强与路径依赖机制,后发国的某些低效率或无效率制度一旦走上正轨将会在以后的发展中自我强化,甚至长期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状态。初始改革倾向为后续改革划定了范围,特定制度建立之后,其各种转制和退出成本高昂出现自我强化机制,使制度变迁陷入既定轨迹而难以改变。

2、技术后发劣势。后发国采取“干中学”与技术模仿实现经济速效增长是嫁接在他人研究和开发的基础上,从短期看后发国似乎节省了研究和开发的风险,但从长期来看同样也丧失了参与这种研究和开发的能力。譬如说,如果Intel和Microsoft仍在替IBM委托加工产品的话他们就不能实现超额利润,所以他们通过不断更新自己的产品或软件版本来巩固自身的垄断地位。后发国只凭技术模仿是不可能赶超先发国的,因为存在着技术的后发优势陷阱。事实上,在先发国不断实施技术创新和限制新技术转让谋求垄断利润的前提下,后发国与先发国之间始终存在着一个最后的技术差距难以逾越,所以只有不断引进,模仿、再引进,再模仿,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在技术引进和模仿的基础上实现独立自主的技术创新便成为后发国的必然选择。

3、资本和劳动力后发劣势。由于后发国与先发国在制度和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先发国较之后发国的资本产出率和劳动产出率都要高。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资本和劳动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由于集聚效应,先发国和后发国之间出现了资本和人才的“倒流”现象,先发国资本和人才资源日益集中丰富,后发国在资本和人才方面却出现了“双缺口”,这将会进一步恶化后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因而,如何克服资本和劳动的后发劣势是摆在每个后发国面前的紧迫任务。

4、经济结构后发劣势。后发国往往存在着经济结构性弱点、经济波动且产业结构通常不易顺利转换的缺点。主要表现为:工农业发展失衡,生产结构单一,生产和分配呈现严重的瓶颈状态,外贸严重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经常出现波动且有不断恶化的趋势,收入分配严重不均造成的两极分化,导致国内需求结构畸形,造成对国外市场的双重依赖,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而技术和人力资源开发严重落后,经济容易出现泡沫等。此外,后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惯性使其城市化和现代化任重而道远。

三、理论对比的现实启示

通过前文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后发国并存着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对于一个后发国家来说,最重要是在充分认识本国存在的后发优势和劣势的前提下,抓住机遇,克服后发劣势,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与比较优势,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才能实现对先发国家的赶超。否则,后发国潜在的后发优势就一定变为现实的后发劣势,阻碍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现在与发达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要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就必须把握时机,在客观认识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分析我们作为后发国家具有的后发优势与比较优势以及潜在的后发劣势,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与比较优势,克服与弱化后发劣势,扬长避短,适时创新,不断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优势,才能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

1、充分发挥制度后发优势,克服制度后发劣势。制度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都认为,制度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的因素。在国际竞争中,好的制度安排不仅能够吸引资金和人才,引进技术,而且能够节约各种费用,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社会效益。甚至,诺思和托马斯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当前,我们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实现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制度转变,从而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制度的高效率。要实现这种历史性的转变,一方面需要发挥制度后发优势,借鉴、模仿先进国家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理论、吸取和利用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存量,消除经济发展的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另一方面还要克服制度后发劣势,重视改革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和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换言之,也就是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制度在借鉴、模仿的基础上实现制度创新、创造适宜制度,而绝不能对西方的市场制度盲目移植,照搬硬套。否则会造成新旧制度、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矛盾和冲突,损害制度效率,阻碍经济发展。

2、充分发挥技术后发优势,克服技术后发劣势。1956年著名经济学家索洛教授在其经济增长模型中证明了实现持续经济增长的关键是技术更新。1957年他利用统计研究证明了美国经济增长有大约80%源于技术创新,仅20%左右源于资本积累。因此技术创新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作为发展中的大国,目前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仍然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不仅要发挥好我国的科技后发优势,借鉴、引进和模仿先进国家的先进科技和尖端技术,消化吸收,为我所用;同时还要抓住时机,在缩短与发达国家科技水平差距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研究,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争取和实现在高科技领域对先发国的赶超和竞争。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后发国的科技后发劣势从而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实现经济和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要实现科学技术的追赶、创新与超越,坚持信息化引导工业化、工业化推动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科技经济发展正确选择。

3、充分发挥资本和劳动力后发优势,克服后发劣势。经济发展史表明,资本积累在任何时候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是至关重要的。要解决经济发展中资本短缺的困难我国还需要大力引进外资。好的制度安排对引进外资和发挥资本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把创新制度安排、引进技术、技术创新和引进外资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资本的规模和效率,充分发挥资本的后发优势克服资本的后发劣势。事实表明,最近几年中国每年引进的外资数量占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总量的40%,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另外,发挥劳动力的后发优势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数量最多的国家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素质水平不高,只要我们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劳动力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劳动力后发优势就将会发挥巨大效益。需要指出的是,发挥资本和劳动力后发优势,加快劳动力的转移和提高劳动产出率,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提高资本产出率都要和我国的经济产业的结构优化重组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因为资本和人才的“双缺口”产生的后发劣势,提高整体经济效率从而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

4、充分发挥经济结构后发优势,克服经济结构后发劣势。当前,合理调整和转换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积极推动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跨越式发展最终实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率和水平与先发国的较大差距是我国潜在的后发优势。要发挥经济结构的后发优势就必然要求我们扩大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溶入到整个世界经济体系。只有溶入到世界经济体系,通过和先进国家展开竞争,才能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才能更快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新时期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郭熙保,胡汉昌.技术模仿还是制度模仿[J].学术月刊,2004(4).

2、韩东屏.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J].浙江社会科学,2004(2).

3、郭熙保,胡汉昌.后发优势新论[J].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3).

4、杨小凯.经济改革与转型――西方研究中国经济的两派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A],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马良华.经济增长差距:比较与反思[J]社会科学战线,2003(5).

6、吴敬琏.路径依赖于中国经济改革[A].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7、诺思,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8.

8、杰佛里・萨克斯.技术变革与经济增长――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演讲[A].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篇10

一、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模式”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词语,在英文文献中常用model、pattern、style或者form等词来指代(江时学,1996)。主流经济学家们一般不使用模式这个术语,二战后许多发展经济学家在不同的场合下广泛地使用,才使模式一词得以推广。时至今日,从模式角度研究经济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对于“模式”或“经济发展模式”仍然没有形成一个确切的定义。很多学者从宏观的视角来定义模式。布鲁斯(1984)认为,模式是表示经济机制运行的图示,它是撇开复杂细节,提供经济运行的主要原则的图示。查尔斯•K•威尔伯(1984:293)指出,“‘模式’这个词并不是指某国采用的每项正确和错误战略的细节,而是从该国发展的历史经验中概括出最有关的特点。……模式的价值在于制订一套结构,对数量研究所收集的事实与情况给予解释。”张蕴岭(2009)强调,“所谓经济发展模式,并不是指一种带有固定含义的范式,而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经济体制等方面的一种综合归纳,也可以说是经济发展所经历的一种方式。”也有学者认为,尽管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的含义不同,但“由于发展战略是发展模式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用发展战略界定发展模式或许是较为妥当的。”(江时学,1996)。从这个方面来说,发展经济学将“模式”理解为一国(或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将经济发展模式理解成经济体制的观点却不是所有学者都赞成的。李琮(1994)指出,“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体制模式不同,是指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这种基本特点,可从一组经济指标得到反映。经济发展特点和反映这种特点的指标,都在不断变化。但在正常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它们又是稳定的。这些指标的组合,集中反映了该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也就形成了该时期的特定经济发展模式。”隋娟(2007)认为,经济模式是建立在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的,经济模式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对现行经济进行抽象而得到的比较特色的东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以经济增长为前提和基础的经济发展基本特点,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状况。还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视角研究了模式的内涵。例如,钱纳里将20世纪50年代库兹涅茨的结构转换理论称为“库兹涅茨经济增长模式”,并主张结构即模式。张孝德(2002:8-9)指出模式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不同经济发展类型的界定;二是在一个大空间中对多因素相互作用构成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国际社会在总结中国发展经验的初期,曾经使用了许多不同的词语,如“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战略”等。乔舒亚•库珀•雷默(2004)在比照“华盛顿共识”的基础上,把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及经济成就概括为“北京共识”。郑永年(2004)指出,“中国模式”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形成的新的认知和比较确定的看法,这个新的概念正在各国政治人物和决策者中间流行起来。与“北京共识”相比,许多学者认为用“中国模式”一词更加适宜(俞可平,2006;庄俊举,2007;林春,2006;等)。中国模式尚处在发展之中,有些学者不赞成这一提法。里奥•霍恩(2008)认为,“中国模式”一说至少有三重含意:成功、可复制性和周密计划,这三个方面都还有待商榷。托马斯•海贝勒(2006)和大卫•施韦卡特(2006)也认为谈论“中国模式”还为时尚早。关于中国模式是否存在的争论,马丁•哈特-兰兹伯格和保罗•伯克特(2005)做了很好的总结,“中国后改革时代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进步主义者视中国为一种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经验表明,在现存世界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一种可行的、可资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尽管这一模式并没有得到绝大多数进步主义者的广泛认同,但是许多主流的经济学家还是将中国的发展视为一种模式。”“中国模式”到底何指?蔡拓(2006:320-324)从非常广义的范畴讨论中国模式,把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战略都包含在内,他认为中国模式是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道路与经验,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是全方位的社会发展模式。余金成(2006:151)指出,“从根本上说,所谓中国发展模式是落后民族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赶超先进民族,进而创造出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模式。它率先在实践领域展现自身的基本轮廓,继而显示在内容方面的客观性质,进而派生出在理论上的逻辑要求。”这种观点认为,中国模式实际上是先从实践上取得进步,然后从思想方面进行总结,基本上符合“中国模式”这一概念的发展历程。江金权(2007,摘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把中国模式定义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包括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体制。俞可平(2006:11)认为,“中国模式”的实质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它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

三、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前景

“中国模式”是在“中国”、“中国崩溃论”、“中国机会论”等争论的背景下提出的,对其的前景,仍存在许多争论。但总的来说,对中国模式持乐观态度的学者居多。王广谦(2008)指出,中国模式是中国对世界发展经验的重要贡献,还将长期持续快速增长。乔舒亚•库珀•雷默(2004)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但适合中国,也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效仿的成功榜样。对全世界那些正在积极融入国际秩序、又想真正保持独立自主的国家来讲,“北京共识”提供了新的道路。林毅夫(2004)指出,现有的理论不能解释中国经济增长,未来20年,中国经济仍可能维持高速增长。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中国模式”,堪称很好的经济学教材。庄俊举(2007:324)承认,中国目前的发展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隐忧,中国模式是一种正在生成、正在建构、尚不成熟的社会发展模式,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和挑战,但中国模式会在不断的调整中继续发展。也有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持悲观态度。1984年,“中国崩溃论”的始作俑者布朗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一说,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GordonG.Chang(2001)认为,“与其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还不如说中国正在崩溃”。克鲁格曼(2009)在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模式面临的问题后认为,中国的出口拉动型经济在金融危机下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因为美国过度举债、支出大大超过正常水平,中国不能再期望依赖于向美国出口而创造更多的财富,寄望通过扩大出口来恢复经济增长是不现实的。

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尽管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它仍存在不够完善之处。让—吕克多梅纳克在《中国让我担心》一书中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浪费”过于严重,付出的资源、环境和社会成本过高,中国经济的头上有四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农业、国有企业、股市、金融。①克鲁格曼(2009)指出,在全球经济严重失衡的背景下,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面临外需不振、内需在短期内难以提高的挑战,因此急需考虑转型。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如何转型,学者们基于各自的定位和出发点提出了相应转型方向与政策建议。马丁•沃尔夫(2006)指出,中国的增长过程必须植根于发展自己的技术与技能,不能过度依赖国外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林毅夫、蔡昉等(1994)、林毅夫、孙希芳(2003)、林毅夫、刘培林(2003)等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体系,通过批判传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赶超战略”,提出了未来中国应该遵循比较优势战略的观点。余永定(2007)分析了中国外向型经济导致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实质和福利效果,并对这种不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果状态的担忧,继而提出了实现增长模式转变的相关政策建议。张继久(2008)指出,中国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要加速开放型经济转型,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实现由数量型开放向质量型开放、由政策性开放向制度性开放、由局部开放向全面开放转变。宋林飞(2006)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动力,不仅来自对外开放和解除贸易与资本流动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建立有效克服外部负面冲击的适宜体制与制度安排。还有学者从其他角度研究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大卫•施韦卡特(2006:73)提出了“后继体系理论”(successor-systemtheory)来描述中国面临的局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洪银兴(2003)认为中国经济转型最为突出是市场化转型、现代化转型和集约化转型;吴敬琏(2008a;2008b)认为,中国转型的道路是建立政治文明下法治的市场经济;钱颖一(1999)把建基于法制的市场和高效廉洁政府看作是中国经济转轨成功的标志;金乐琴、刘瑞(2009)从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视角,提出了中国经济应该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