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3: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篇1

[文献标识码]A

乡村的未来会怎样?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了解乡村的历史以及由悠久的历史所形塑的乡村社会的基本特征。李铁强所著《改造传统农业:一个学说史的梳理与分析》(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从思想史的角度对乡村社会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作者认为,传统农业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传统农业生产以较低的土地生产率与劳动效率为特点。它依靠传统的资本进行生产,经济增长主要靠密集的劳动与土地要素的投入。但在既定的生产要素约束下,所有资源都得到了有效利用,使传统农民具有了类似现代企业家的经济理性。第二,鉴于较低的土地生产率,人们对土地产权的竞取热情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在许多传统农村社区,有大量的公用土地。与产权共享习俗相一致,人们的合约方式更多地依赖于长久以来形成的道德习惯,或者说,人们之间的各种合约更多体现着道德的要求而不是经济关系。农村社会的贫困主要缘于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与农业生产能力之间的紧张关系。第三,农村社会内部也会有差别,如基于人口循环所造成的穷与富的差别;由于身份不同所造成的社会地位的差异,但这种差别不足以酿成大的冲突。农民们的生存压力往往来自于乡村社会外部,如政府的苛捐杂税将农民推向饥饿的边缘,就会使农民在生存压力下起来反抗。显然,这种反抗并不是为了改造传统农业社会,而只是求得生存,是一种消费意义的行动而非生产行为。第四,漫长的农业生产社会实践造就了独特的农民意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农民文化传统,其核心内容是天人与人际的和谐。基于这样的道德诉求,要求人们重视对自己内心的观照与行为的约束,重视对集体意志的顺从以及作为集体意志代表即共同体中权威的服膺。

传统农业社会将被现代化的洪流所湮没吗?如果是那样,我们由几千年农耕文明所涵养出来的乡愁,将何处寄托?显然,传统农业社会不能固步自封,应积极融入现代社会。但是,传统农业社会的现代转型并不意味着要摒弃传统,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以及伦理观念,是传统农业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应努力加以保存的方面。李铁强认为,传统农业的改造,应该建立在伦理与环境的可持续理论上,它应该以生态为中心而不是人的自利为中心,应该以天人以及人际和谐为中心从而避免天人以及人际的紧张对抗,应该致力于人的生活质量的实质性提高。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并不否认工业化对农业的支持作用,但不主张以工业化的方式来改造传统农业。它坚持认为,农业不仅是一种经济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可以兼容传统与现代性的文明。

基于上述目标,改造传统农业可能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制约:首先,要素投入不足,劳动力与土地的装备率低,生产效率低下;其次,社会制度不利于农民与农业;第三,现代化伊始,传统社会有可能面临着被解构的危险,传统伦理价值的体系崩溃会让农民无所适从;第四,在一个市场霸权不断扩张的时代里,小农生产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这种联系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在与工业世界交易的过程中,小农可能处于一种十分不利地位。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解决,传统农业社会的现代转型将很难取得成功。

《改造传统农业:一个学说史的梳理与分析》一书重点阐述了改造传统农业的实现机制。作者指出,改造传统农业的实现机制,基于自由资本主义、以及民粹主义的视角,其答案是不同的。自由主义者希望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国家不同经济部门的联合,使农业社会越过传统的藩篱,进入到现代经济部门的行列。者认为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公有制,促使小农经济直接越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才能彻底消灭农村社会的阶级对立,并克服小农生产的落后性。民粹主义者基于对农民集体主义意识的强调,认为通过农民的合作,完全可以使农村社会走出一条既不同于资本主义、也不同于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来。表面看来,这是三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昭示着三种迥异的经济体制。但是,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三种理论在关于农业发展的许多问题上,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存在着许多相同的方面。综括起来,关于现代农业的建立,离不开市场机制,政府作用十分关键,而农民的合作精神也是极其重要的。

篇2

现代农业具有科学化、机械化、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劳动生产率等特征

人类农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般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是人类农业的初期阶段,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主要特征是人类使用石器、棍棒等简单工具,有目的地种植和养殖以获得食物。原始农业的贡献是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但是,原始农业的技术和产量十分落后,刀耕火种,靠天吃饭。

传统农业是人类农业发展的一个很长的阶段,大约始于石器时代末期和铁器时代初期,迄今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总体上仍然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传统农业最基本的特征是技术停滞,农民以世代相传的直接经验为技术基础。由于技术停滞,传统农业的资源配置已经达到了极限,但是生产率很低,处于一种低水平的均衡。传统农业是“有效而贫穷的”。

现代农业是在采用大机器生产的现代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大体上是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现代农业的。现代农业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第一,科学化,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组织管理依靠深入揭示客观规律的自然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第二,机械化,现代农业实现了全盘机械化,并向自动化迈进。第三,市场化,现代农业是市场经济,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空前发达。第四,专业化,现代农业的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农业生产形成了地区分工、生产环节分工和生产工序分工。第五,社会化,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条延伸,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量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活动由各种专业化服务组织来完成,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第六,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农业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提供了大量农外就业机会,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大大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第七,环境优良化,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农民的生活方式根本改变,城乡差别明显缩小或消逝。

建设现代农业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

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是什么关系?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具体说,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和科技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为既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又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的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所谓“化”就是过程。建设现代农业,就是运作和推进这个过程。具体说,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农民发展农业。可见,本质上,农业现代化与建设现代农业是一致的,建设现代农业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农业现代化是目标,建设现代农业旨在实现这个目标。农业现代化应当怎样标识?由于没有一套国际和国内公认的农业现代化标准,我国各地都在探索建立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力图既符合国际一般规范,又能反映本国和本地区的特色。例如1999年广东省制定了《201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指导广东全省建设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规定的那些方面或内容,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具体目标。如果把达到农业现代化目标理解为终极任务,那么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工作重点,构成建设现代农业的当前任务。这是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区别。根据2006年中央1号文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建设现代农业是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2006年中央1号文件描绘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其中,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如何理解?

首先,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蓝图中,生产发展是首位和基础。没有生产发展,就没有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

篇3

[关键词]县域经济 发展路径 对策选择

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1. 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速度较慢

由于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滞后,增长主要依托所在地区的市区经济。从地域上看,市区经济是经济增长的轴心,县域经济发展则相对缓慢。根据调查,地级市所辖的县域经济,GDP仅占市总量的1/5左右,3个县域经济总量只有一个县级市的经济总量。人均GDP比全国人均水平低近40%~50 % , GDP对财政增长的贡献率比全国低近10个百分点,反映出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差距大,经济总量增长慢,经济运行质量差,经济增长与人口矛盾突出,难以提高人均富裕程度。

2.低水平加工工业构成县域工业主体,拖延了工业化进程

计划经济时期,农业县围绕农产品加工和为农业服务,形成了一批小丝厂、小肉联厂、小化肥厂、小烟酒厂、小农机厂等小型工业企业。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食品、纺织、机械、化工等企业不断萎缩,少数勉强维持生存,其余纷纷倒闭破产,使既有的工业体系遭受了重创。由于招商引资竞争几近白热化,先天条件不足的农业县成了被投资者不屑一顾的地方。近年来,改造和新上项目又很少,少量招进来的一些企业也因多种原因造成运转困难,导致其在工业存量调整时没有新的增量弥补,整个工业化进程非常缓慢。

3.传统农业主导经济发展,以农业经济为主是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县域经济中,工业经济地位微弱,农业产出占的比重很大。在县域经济中,粮食、油料、棉花、水果、肉类、蚕茧、水产品等起主导作用。并且农业总体上停留在传统农业水平,结构调整起色不大。目前,农产品品种结构、品质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因剖析

1.区位弱势明显,自然资源稀缺,基础设施落后,人口素质较低

绝大多数农业县远离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不沿边,不靠海,非物流主要通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项目、人才都要向最适合其增值的大中城市、交通枢纽和平原地区流动,对条件差的县级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边远山区、丘陵地区的小县,优秀人才大多是匆匆过客,企业落足屈指可数,区位劣势十分明显。县域地区,多数无丰富的矿产资源,也无优良的森林资源,水电气也不富足,除农副产品外,工业所需原材料,基本靠外地输人,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

2. 经济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不到位

农业比重过大,工业化程度低,是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从产业看,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特别是第三产业与市区经济差距很大,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从农业内部结构看,许多县仍表现出粮猪型二元结构的传统农业特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浓厚。农业内部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发展不充分,种植业以普通粮油为主,优质粮油和名优特新产品发展不充分;畜牧业内部以生猪为主,其他品种发展不充分;林果业以数量取胜,好的不多,多的不好,有量无质,有质无量,不能形成市场优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低质产品积压,优质产品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难以为农民增加收人。

3.现行财政体制不合理

1994年建立的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带有强烈的过渡色彩。最突出的是财权划分与事权划分不对等。一是收人上移,县乡财政成为层层集中的对象。中央集中税收过多,地方所得比重下降幅度大。二是事权下放,县乡财政支出不断增大。三是财政资金管理不严,监督不力,上级只下达财政收入任务,而对财政支出和负债缺乏刚性约束,导致县乡支出管理控制不严,核算不规范,支出随意性大,多年来统一制定的支出控制标准如一纸空文,有的盲目追求政绩,投资一再失误,留下巨额债务。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壮大县域工业经济,增强经济实力

县域经济要以工业化为核心,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改变农业大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的根本途经。以县城为中心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着力构建农产品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延长产业链,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工业结构,提高县域工业的产业层次,增强县域工业的竞争力。要加快县级企业改革进程,全面实施以破产出让、兼并转让、解体拍卖、引资合作为主要形式和“两个了断”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要使企业改制与招商引资相结合,鼓励实施企业资产重组,在资产重组中注意引进技术、人才、资金和项目,优化资源配置。

2.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为了适应加人世贸组织的新形式,县域经济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粮油,无公害绿色食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注重培养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名牌产品,采用连锁、超市、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进入城市消费市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按照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快建立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组织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

3. 改革乡镇财政体制,建立合理、规范的财力分配和转移支付制度

合理划分县、乡两级财权与事权。要调整事权和财权的划分程序,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事权,根据事权确定支出,根据支出再确定各级政府的收入,使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财权范围和支出职责得到明晰,减少各级之间的“侵权”行为,增强基层政府的财力,促使基层政府量入为出,消除其以事权、财权、人权分离而过度举债的口实。

参考文献:

[1]鞠正江: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2005(3)

[2]贾 徐慈贤:加快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05(10)

篇4

科技兴农主要是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形成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不是对传统农业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扬弃并存的转化。它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精华,又克服和改造传统缺点,从而把农业生产力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所谓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手段、现代管理方法基础上的农业。它的基本特征是用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工业产品装备了农业,改善了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及土壤因素;同时,现代农艺技术通过科学试验所提供的优良品种、科学的栽培饲养技术以及科学管理方法改善了农业。随着科技兴农战略的推进,现代农业的优缺点也凸显出来。

现代农业把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和劳动生产率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但也同时带来了弊端。农业生产过量的投入,不但导致投入产出率下降,而且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的化肥、农药等化工产品长年积累的投入,污染了环境,有益于农业的昆虫、鸟兽及微生物大量死亡;受到水污染的地方,鱼类绝迹;农畜产品有害物质的积累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等。所有这些,正在改变着人类生存和农业生产的环境。所以在运用现代农业手段推进科技兴农的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开发资源和生态保护的关系,使科技兴农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是我们应当重视的问题。

单一的开发、过度的开发、盲目的开发、掠夺的开发,使我们不知不觉地违背了自然规律,严重地恶化了农业生态环境,大自然已经惩罚和正在惩罚着我们。如果我们不能采取科学的态度,正确处理好开发资源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必将失去黑土、祸及子孙,丧失生存之地。农业资源是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系统和温、光、水、土、气等非生物系统交织而成的十分复杂的生态系统。对这个系统的开发利用,是一个多目标的方略问题。既要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在较少的资源条件下获得质量较好数量较多的人们所必须的农产品;又要保护资源,使有限的资源不断增值更新,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功能不断增强。走农业综合开发的路子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好办法。综合开发就是要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实现两者的辩证统一。

当然,保护是前提。大家知道,土地、水、森林、动植物物种资源是农业生产的自然物质基础或劳动对象,只有保护好农业自然资源,才能有效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综合开发是补偿和再生资源,保持农业生态的动态平衡,保护资源的永续利用,提高土地生产率的最佳途径。生态平衡是农业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因此,保护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土地,保护农业的命脉—水,保护陆地生态系统枢纽—森林,保护丰富的遗传基因—各种农业生物资源,应成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首要任务和最根本的指导思想。

篇5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县域经济;特色经济;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041-02

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农业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与必然选择,是实现农业与社会经济现代化的现实路径。从建国初期到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多年农村经济改革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取得了诸多阶段性成果,较好地解决了每一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更不能无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其中不少结构性问题的存在源自于路径选择。

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性考察

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形成和发展是一定环境和条件作用的结果。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存在不同的农业产业结构,所以农业产业结构随着条件的改变而应不断调整,因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过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在先后进行了四次结构性优化调整。或者说,三十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4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农民温饱问题与增收。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主要措施为调整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发展家庭小规模的畜禽养殖。这一阶段,在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下降,相应的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较之于解放初期,开始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整个农业经济有了较大改观,农民收入在增长基础上有所增长。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政策与措施主要是改变以往单一的农业结构,着重实现种植业内部的多样化与合理搭配,适当发展农副业经营。第二阶段(1985-1991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目标较之于第一阶段更为具体,主要是采取措施加速粮食转化,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大幅度调减粮食和棉花播种面积。就政策效果来说,由于政府强有力的干预和调控,农业结构确实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是由于政策设定过于理想化并未达到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目标即农民增收与农业经济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缺乏配套措施,结构调整没有着眼于社会经济的整体性而只局限于相对狭小的范围内。针对第二阶段的问题,第三阶段调整(1992-1997年)在“确保粮食稳步增长,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基础上,着重“把粮食生产摆在首位,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品质,提高商品率”,其主要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这次调整基本实现了其设计构想,但是农民增收始终有限,人口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被提到日程上来。

自1998年,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过程。其直接诱因是农产品价格出现结构性下跌,严重影响农民增收。在新形势下,农业生产面临着新的环境条件,农产品的市场条件和供需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我国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虽在历次产业结构调整中有较大变化,但并未从根本上得以改变,很难适应这种变化,农业产业结构问题十分突出。加之所谓开放市场体系中竞争机制的影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又面临着所谓国际竞争而缺乏相应的产业保护政策与措施,盲目追求所谓农产品贸易体制与国际接轨而又缺乏实际措施仅仅停留于表面现象。传统农业所面临的人地矛盾问题再次凸显,而与之相应的多功能选择在新形势下被错视为非现代化因素加以摒弃,导致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度,水土流失趋势日益严重,危机农业和整个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阶段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必须重新审视农业生产经营的合理选择,有选择地利用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目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问题与应对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第四个阶段,面临着诸多新的环境条件,需要解决众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以往没有解决的问题,也有新环境所决定的新问题。无论如何,必须对以往的结构调整做出总结分析。以往三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都属于资源型结构调整,应建立在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之上。经过三个阶段的调整,我国农业结构出现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我国地区间资源差异较大,农业技术差异较小,因此,资源型的农业结构调整必然带来地区间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另一方面,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单纯追求农产品产量往往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农业技术与生产资源配置不协调,农业生产抵御风险能力显著不足。我国最大的国情在农业领域的反映便是农业人地关系矛盾,这一情况造成资源利用技术效率下降而使得农民收入水平增长速度受到根本性限制。

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根本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人口增加,农业生产资源匮乏。其中主要是耕地资源不断减少,水资源紧缺。灾害多、损失大。农业生产的综合生产能力低,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老化;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率低,相应的风险抗御能力差。

一般将促进传统农业现代化作为农业经济基本问题解决的根本路径,也是整个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产业机构的优化调整是近三十年来实现所谓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主要措施与几乎唯一的路径选择。三十年来,尤其是第二个阶段以来,多将这一路径与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真正做到让农业经营活动根据市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其次要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成果与传统技术的优势,将二者进行结合,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利用市场机制与政策倾斜相结合,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适当合理方式,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克服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最关键的一点是要通过现有的市场与社会经济条件,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以解决中国农业历来最为突出的人地矛盾。市场路径的选择确实解决了我国农业经济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其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现代化的适应方面。但是也因此使农业产业结构遇到了新的问题。

但是,在市场引导下自发进行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这一故有传统农业经营方式与所谓现代市场之间有兼容性的一面,更有自身较强的特点。过分强调市场导向作用的做法是不切实际的,往往事与愿违。但是,历来一般的政策都强调顺应市场要求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但是这样的调整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对解决农业生产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显得无能为力至少是乏力地零敲碎打。换言之,尽管传统观点将这种现象归咎于市场机制的不足,但实际上,这是农业经济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强制性改变的措施选择是不明智的,一般情况下,发挥自身区域优势的适应性调整才是合理的。

3 县域特色经济的理性选择

解决上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传统农业经营方式之间所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传统农业本质特征的认识与路径的选择。传统农业分散经营的特点要求产业结构调整落到实处,应当主要着眼于县域之内的具体实施效果。县域经济是国家和地方经济的重要基础,为上述目的的实现提供了基础条件,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突出自身特色。

县域经济是基于县域区划的区域经济,落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最小单位。县域经济具有三方面的基本特征,即经济总量小,资源稀缺;资源条件雷同;经济结构富有弹性。县域经济应当是特色经济,以特色优势为特征的资源优化配置模式。其关键在于特色优势与资源配置模式,特色优势强劲,环境支撑有力,主导产业作用明显。发育良好的县域特色经济一定拥有一个处于主导地位的产业以及以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经济结构,而以县域作为农业的基本管理单位的传统使得二者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

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目标的实现最终要通过县域经济来实施,而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又需要借助农业结构作为现阶段的重要路径。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应以资源禀赋的空间分布依据进行划分,强调资源禀赋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同时适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变以往县域经济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范围内,依托县城和中心镇,以市场为导向,以非农经济为主导进行县级政府调控,优化配置资源,协调发展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做法,在特定资源禀赋条件下,回归县域以农业为主,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特色经济中农业经济的主导优势。

现代市场机制并不完全适应传统农业,而调节二者关系的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往往多重视宏观整体性的全局问题,对其实现的具体性问题关注较少,这恰恰是不符合传统农业特征的。县域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最具活力与内涵的经济形式之一,是目前弥合二者关系的最佳路径之一,而县域特色农业经济是这一路径的直接有效结果。

4 结语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阶段性历史成果说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定会面对不同的历史环境,并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我国现有农业产业结构所面临的问题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更多要求。鉴于历史经验,不仅要做出政策性调整,还要对其调整还应做出新的路径选择。产业结构调整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县域特色经济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理性选择与有效结果,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不同阶段。

参考文献

[1]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熊德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含义、关键、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2,(6).

[3]陶开宇.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四个原则[J].农业与技术,2004,(5).

[4]叶青.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突破口[N].经济日报,2004-6-26.

篇6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支撑体系;政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LO)02-0017-05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关键时期,在国家宏观发展战略背景下,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的产业支撑条件。能否尽快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因此,必须立足新的历史条件,准确把握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深入研究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建设具有战略性的支撑体系,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现代农业建设能有效推进并达到预期目标。本文以四川省这一农业大省为分析案例,对上述重要问题进行相关研究

一、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现代农业作为一个特定和动态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提出的,它是按照当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农业最新发展的一种表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进一步分析,现代农业就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新型产业体系。对中国现实而言,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也即是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现代农业是一个不断演化的概念,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以下五大特征:一是市场化程度日趋成熟,市场经济体制构成现代农业发展的制度基础;二是工业装备普遍采用,并且构成现代农业的硬件支撑;三是先进科技广泛应甩,技术进步成为决定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关键要素;四是产业体系日臻完善,其构成和效率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五是生态环境愈益重视。注重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二、四川农业的现实基础

四川是一个地处西部内陆、自然资源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悬殊的人口大省和农业人省。全省辖区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5位;总人口8700万,居全国第3位;耕地面积6089.6万亩,居全国第2位。由于气候、土壤地域分布的多样性,四川适合多种动植物繁衍和生长,经过两千多年的培育和筛选形成了不少独特的优质特色品种。但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均有较大差距。综合而论,四川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农业生产工具由手工农具、半机械化农具和机械化农具共同组成,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上不高,手工操作仍然在农业生产中居主体地位。

二是农业动力为人力、畜力、机械力、化学力、电力等同时并存,但仍然维系以人力和畜力为主的基本格局。

三是农业的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但靠天吃饭的格局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基础设施体系还突出地存在功能不全和效率较低的问题。

四是农业技术体系中包括传统生产技术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但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生产技术仍是主体,现代农业科技的作用还相对有限。

五是农民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但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与科技素质还相对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均衡流动的负效应日渐显现。

六是农业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农产品的商品率还较低,开放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矛盾仍较为突出。

从总体上看,尽管四川农业取得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进展,已经为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奠定了初始条件,但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统筹城乡发展任务十分紧迫和粮食安全问题有所凸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四川农业发展的资源性矛盾正日益充分地暴露出来,由于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生态负荷日趋沉重,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四川农业将主要面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滞后、农村劳动力非均衡流动矛盾日益显现,农业生产要素的外部流失愈加严重等关键性制约因素,由此成为四川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中难以回避的严峻挑战。

三、四川建设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

四川农业的发展还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初始阶段,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是四川农业面临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从四川人多地少、资源约束严峻、生态负荷较重、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实出发,四川现代农业建设必须高度注重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在模式选择上必须充分体现自身特点,突出发展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模式、劳动密集型现代农业模式、区域特色型现代农业模式、可持续型现代农业模式。为此,必须在加大投入力度,显著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科技推广水平的基础上,构建六大支撑体系,确保我省现代农业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一)农业财政金融与保险支撑体系

由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低,加之农业对土壤、气候等自然因素依赖较强,农业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较大。一方面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动力较小,另一方面农业内部积累能力不强,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农业发展投资不足。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加大投入,有效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因此,有必要构建有效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财政金融及保险体系。

1 构建高效的财政投入体系

财政支持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条件,需要划清中央、地方各级财政在农业投入中的界限和范畴,建立政府投资的长效机制,以保证现代农业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应进一步提高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和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在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中的比重,并要依法加大对农业部门基金和预算外支农资金的筹集力度,积极开拓农业发展资金的筹集渠道。加大财政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和补贴力度,一是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物抵资、以工代赈等方式,增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现代农业的发展后劲;二是加大财政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优势特色产业带建设;三是继续加大对农民购买良种、大型农机具的直接补贴力度,加速农业的科技

化、机械化和良种化水平;四是增加对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业科研推广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2 建立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

现代农业是以市场化运作为基本特征的高投入、高效益的农业,相比传统农业而言,现代农业所需的金融支持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因而必须建立起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必须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以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一是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的多种所有制结构,形成合作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并存的三大主体;二是完善农业贷款担保制度,保障农业经营者和金融机构双方共同利益;三是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做好政策性金融服务,发放优势特色农业开发贷款、生态环境建设贷款、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等;四是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扩大改革试点成果,使其成为现阶段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五是积极探索民间金融机构准人的政策调整试点,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组建村镇银行;六是培育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规范引导民间借贷,有效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缺口。

3 建设农业保险服务体系

为有效化解农业生产的自然和市场风险,有效支持保护现代农业发展,要尽快建立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农业保险体系,设计适合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具体险种及风险防范措施。一是鼓励现有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扩大农业保险经营范围,各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保险业务给予适当补贴;二是支持农民规范建立为农民生产服务的互助保险合作组织,通过财政补助、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等优惠办法,扶持其发展壮大;三是创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为投资较大、有一定风险的种养业项目提供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

(二)农业科技与人才支撑体系

农业科技落后、科技人才匮乏是制约四川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主要障碍之一,建设现代农业首先需要构建农业科技与人才支撑体系。

1 强化农业科技研发体系

一是建设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农业大专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为依托,建设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重点突破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重大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同时对全省农业科研机构进行分类改革、分层改革和区域科技资源的优化重组,建立分工明确、相互协作、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的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开发新体制。省级农业科研机构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中心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重点完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重大农业技术研发;市县级农业科研机构则在省级科研机构的指导下完成本地区农业技术配套研究,并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和推广;二是支持各类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参与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优化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的运行环境,加快建立产权明晰的企业化科技研究开发体系。

2 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在以政府主导的传统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日益瓦解的现实背景下,必须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进行创新。一是进一步支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农业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二是分类整合现有农业部门的资源,对公益性机构,由财政全额供养;对中介性机构采取“养一段,扶一程”,让其逐步走上半自给道路;对经营性机构则大力扶持,实行企业化经营;三是政府充分发挥引导、组织、协调作用,增强科技型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科技带动力及推广农业新技术的辐射功能。

3 构建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建设现代农业还必须全力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一是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造就一批农业技术专家和农民专业技术人才,为农业科技进步培养高素质的梯队人员队伍;二是进一步培训农业中初级技术人员。加强农业技术职业教育建设工作,将职业教育建设成为四川省农业科技人才培训的重要平台;三是加强农业科普知识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科技素质和科技观念。

(三)现代农业产业支撑体系

从本质上看,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同时就是用现代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和用现代经营方式来推进农业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具有一个健全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支撑体系。四川现代农业建设必须从农业经营制度创新人手,尽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支撑体系。

1 构建有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

应在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下,因地制宜地创新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重点是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运作模式,实施“订单农业”,让农民能够分享加工、流通等环节带来的利润。

2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要积极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来促进和规范全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使之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支撑。一是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协调和组织作用,使之成为降低生产成本、推广农业技术和保护农民利益的有效组织载体;二是在条件成熟的地方,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身开展产品营销和加工的运行模式,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兴办经济实体,并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主体。

(四)农业信息服务支撑体系

农业信息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四川现代农业发展必然依靠农业信息化程度的有效提高。农业信息如何进村人户、如何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仍是四川现代农业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目前四川省农业的信息化程度还很低,必须把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1 逐步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逐步建立覆盖全省所有县并延伸到大多数乡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经营大户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强化农业信息网络的服务功能,以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为基础,构建农产品质量预警体系和农业市场风险分析体系。

2 重视农业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本土化开发

充分重视农业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建设和开发,建立计算机农业专家决策支持系统,使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具有更强的服务功能。同时,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还必须重视本土化开发工作,努力实现农业信息平台自主开发,有效地提升本地农业信息平台建设能力和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

3 建设高水平的农业信息人才队伍

培养一批具有信息搜集、信息识别、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反馈和预测分析能力的农业信息人才队伍。除重点培养高素质农业信息专业人才外,还要着重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使农业技术人员同时也是农业信息专家,在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也能有效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撑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撑体系是以农业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证体系为基础,通过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引导等途径,对农产品从产地环境、投人品、生产过程、加工贮运到市场准

人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的基础支撑体系。四川省这方面还十分薄弱,同样是现代农业建设中必须尽快突破的一个重要领域。

1 建立农业标准体系

一是要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加大标准清理和修订力度,解决标准陈旧、技术指标落后、配套性和可操作性差、针对性不强、重点不突出等问题;二是要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将现行强制性标准转化为技术法规,对标准实施动态管理;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化种植(养殖)和标准化生产;四是要严格规范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开展清洁生产技术研究。

2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整合优势,形成以“省级质检中心为龙头、区域性质检中心为骨干、县级质检站为基础、市场(企业、基地)速测点为补充”、分工明确、定位清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建立健全覆盖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上下贯通、有效运行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检验检测的能力和水平。

3 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

一是规范认证行为,严格标识管理,构建完善的名牌农产品的培育、认定和质量跟踪机制;二是建立以产品认证为重点,产品认证与体系认证相结合的认证体系;三是加强对认证机构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农产品认证工作能够客观、公正地进行。

(六)现代农业市场支撑体系

加快发展我省现代农业,必须着力培育农业市场体系。在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以完善的市场体系为支撑,必须构筑农业市场体系与现代农业相互促进和联动的格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产业拉动作用。农业市场体系的建设必须进行重大创新,不能沿袭以政府为主的传统模式,而是要运用政策有效引导和启动社会资本进入,坚持企业主导,业主经营,探索全新的农业市场体系发展模式。

1 兴建农村集贸市场

农村集贸市场以向农民提供农畜产品收售服务为主,为广大农民提供十分重要的产品交易平台,能够直接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服务,满足农民日常的消费和销售需求。应当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大力兴建中小型农村集贸市场,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仍然较为突出的“买难”和“卖难”问题,消除农业生产资料购买中的矛盾,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2 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业市场化支撑体系建设的中心环节,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商品集散、价格发现、信息传递等功能。应当依托全省各地的特色资源和区域优势,建设符合四川省情、布局合理、辐射力强、信息灵敏、功能齐全、交易方式先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形成全省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网络。

3 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业

在全省农村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农村现代物流业,在城乡之间搭建起资金、物资、信息畅通传递的桥梁。积极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大型综合超市等新型业态,构建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新型农村物流网络,促进农村流通设施的升级和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大。

四、四川建设现代农业的政策措施

(一)因地制宜。选择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四川幅员辽阔、区域类型多样、资源禀赋差异较大,现代农业发展不能实行“一刀切”,采取统一模式。从四川实际出发,应当因地制宜地重点选择四种不同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一是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模式。从总体上看,四川农业资源严重短缺,人地矛盾突出,可利用资源与农业粗放经营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农业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日益严重。因而建立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模式成为四川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应积极发展“精准农业”、“无土栽培农业”、“旱作农业”和“节水农业”,走一条高度注重资源节约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二是劳动密集型现代农业模式。四川农村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发展劳动密集型现代农业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应在加强农业实用人才培训,显著提高农民技术素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蔬菜、水果、花卉、畜牧、水产等劳动密集型农业,在较大程度缓解四川人多地少矛盾的同时不断提高农业的效益水平。

三是区域特色型现代农业模式。四川自然条件的区域性、垂直性、过渡性分布特征,为全省发展区域特色型现代农业提供了多样化条件。应当根据各地的资源、技术和地理地貌等特点,面向市场需求进行优势资源的比较和筛选,发展各具特色的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重点发展名、优、特、新农产品,注重提高农业的整体功能与综合效益,形成特色农产品种植区和产业带,通过突出产业特色的方式发挥区域优势。

四是可持续型现代农业模式。推进四川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尽快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应当实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确化,实行精耕细作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综合效益,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广泛应用立体种植技术、作物固氮技术以及利用生物链防治病虫害技术,促进农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显著提高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合理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现代农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四川人地矛盾尖锐,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以保证农村内部稳定为基本前提,必须防止出现农村土地过度兼并倾向,避免在外部条件不具备时贸然将大量农民变成“无地农民”。在经济发达的成都平原区,应规范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在确保农民自愿和充分参与基础上合理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和集中。通过土地向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集中的方式,稳步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同步积极支持农民向城镇转移,在二三产业就业,从根本上完成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在经济欠发达的丘陵区和山区,由于区位和资源条件的限制,短期内不具备龙头企业进入进行农业开发的条件,因而必须避免使用行政手段强制推动土地集中,应当在稳定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以土地人股、合作经营的方式进行土地经营,克服小农户低效经营土地的弱点,构建小群体、大规模的更适宜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

(三)进一步优化优势特色农业区域布局

四川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省的资源禀赋客观地决定了主要农产品只能自求平衡,很难与其他资源相对丰富省区在主要农产品商品量增长方面一争高下。因此,四川在农业发展中必须十分注重突出特色资源优势,四川的现代农业应当是以优势特色农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四川农业的结构调整也应是以优势特色农业为主线的结构调整。一是要制定并实施四川优势特色农业发展规划,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分区重点建设优质粮油、畜产品、果蔬、中药材、林竹和茶叶等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六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二是应重点打造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进

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实现优势特色农业的连片分布,规模发展,通过推进基地化、专业化和区域化,培育具有较大生产规模的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以此为基础不断延伸加工环节,扩大市场份额,进而提高四川现代农业的效益水平;三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一县一品,一乡一品的发展道路,在全省每个县逐步培植起1~2个真正具有产业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以其为产业主体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

(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加快农工产品加工业发展,是构建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产品向商品、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起着决定性作用。从四川实际出发,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突破:第一,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重点和连接城乡产业的链条,依托优势特色资源,实施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重点项目;第二,合理调整空间布局,引导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布局县域范围,与城市工业形成梯次分布,依靠靠近农产品原料产地的优势,既有效增强产业竞争力,又充分发挥对周边农村的带动作用;第三,培育有知名品牌的大型龙头企业。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加强对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和补贴力度,着力培育和打造农产品加工知名品牌。

(五)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后续管理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四川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在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跨越的过程中,如何持续有效地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落后现状尤为重要。为了避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出现疏于管理、日久失修的问题,必须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注重现代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的可持续经营,务必做到“建好一处,管好一处”。一是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分类,对于受益面较窄的准公共产品,按照“谁受益、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将产权界定到个人,鼓励农户直接参与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管理过程;二是通过村民公选的民主方式,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公共设施管理小组。管理小组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的方式,化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各利益主体间产生的纠纷;三是政府相关部门为项目后续管理提供指导和服务。要改变以往政府只管投资建设,不管经营管理的弊病,相关部门应当负责指导和协助农村社区构建基础设施项目的后续管理机制。

篇7

关键词:生态农业;技术;特点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农业不但为人们提供衣食住行的原料,还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奠定基础,而生态农业则是现代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生产口号层出不穷,而生态文明道路、节约型社会以及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同样,这些理念也深深影响着农业的发展,成为当代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自生态农业概念出现以来,其对社会发展经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而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政府开始积极投入到生态农业的发展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化道路。我国对生态农业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时至今日取得了诸多成就。而随着全球经济融合程度的加深,农业发展也开始进入到新的阶段。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传统农业到生态农业的转型,如何进一步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是目前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 生态农业概述

1.1 概念

以生态经济学、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通过系统工程技术的应用,有机融合现代和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并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和社会资源,因地制宜的组织农业生产即生态农业生态农业。这是新型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不但继承了传统农业生产的优势,还兼具现代农业生产的便捷高效特征。

1.2 特点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保证农业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把生物工程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1.3 必要性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淡水资源分布也相对不均,加之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发展的影响,我国无法依照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方式进行发展,因此继中国特色化经济道路之后又提出了中国特色化农业发展道路,这种现代化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另外,生态农业所生产的农产品符合绿色食品要求,得到国际认证,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农产品出口。并且生态农业的理念和生产模式都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因此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 生态农业技术概述

2.1 技术特征

对农业生产环节进行预先设计,提出合理的生态工程,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调节生态环境,并实现环境保护。除此之外,生态农业具有高节能性、节水性,注重生态效益,提供了直接性的生产收益。最后由于结合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因而实现了人力、科技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推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2.2 技术内容

我国生态农业强调发展生态技术,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取其精华构成具有系统综合性特征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我国生态农业技术包括:生物共生互惠及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和营养生态位技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农业资源保护与农业生产自净增值技术;水土流失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开发等技术;物质与能量良性循环与再生技术;立体种植与庭院相结合的综合利用开发技术;资源多层分级与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开发的生态工程技术;农村能源互补型综合建设;能源副产品循环再利用技术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技术。

2.3 技术应用原则

尽管生态农业模式多种多样,结构有繁有简,但是均遵守以下各项基本原则:地域性、层次性、战略性、高效性、多样性、持续性、整体与协调性等,以达到资源合理利用,产品数量稳定增长,产品高质量,经济上高效益和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3 具体技术分析

3.1 立体种养技术

相对于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养殖活动而言,生态农业更加注重立体农业生产,将若干单一的平面农业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立体农业。通过在单位面积中,不同区域、海拔内,利用区域环境差异、植物特性等,有效分析温度、光照、水分含量、气体成分、土壤肥沃程度等条件,合理投资,运用现代科技建立体系性的农业生产。折中立体种养技术的特征在于能够有效利用生物种群之间相辅相成的特性,通过最佳的种群结合,充分发挥生物相生相合的作用,而不是依赖于人为的催发、抑制。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循环,和生物产品的高效利用,最大限度的发挥自然资源,通过这种最贴近生物原始生态的方式获取经济效益。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有利于土壤非礼的保持,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3.2 生态农业接口技术

生态农业接口技术是指不同产业或不同组分之间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的连接技术。它主要包含:饲料接口技术、贮藏工程技术、肥料接口技术和加工工程技术。

3.3 综合利用水肥资源

水资源缺乏是我国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节约用水一直是生产生活中提倡的重要口号。现代农业发展中,如何建立节水农业降低农业生产灌溉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节约型农业的重要手段。通过综合利用水肥资源,利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提高农业用水产出效益,结合化学节水、管理节水以及生物节水等手段,全方位提高生态农业用水效率。

3.4 庭院生态农业技术

庭院生态农业是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结合的产物,是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在农村充分利用庭院的设施、资源和劳动力等优势,运用先进的环保技术,从事适宜的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等生产经营。该技术包括庭院环境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这样可以改善小范围内的人类生活环境,如净化空气、美化生活、陶冶情操、防止噪声等功能。

3.5 能源的综合开发

农村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生产资源相对短缺,并且既有资源的利用率也相对较低,这些都极大的阻碍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基于这一点,在提倡能源节约的同时,还应当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利用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农产品的副产品开发新型清洁能源,例如利用动物粪便、作物秸秆生产沼气、太阳能发电、生物发电、风力发电等。这种能源的转换是新型生态农业遵循的基本原则。政府应当加大这方面的投入,重视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并因地制宜的选择清洁能源生产方式,加快清洁农业、新型能源工程的建设,推进现代化的生态农业发展。

4 结束语

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综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生态农业作为符合我国发展、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虽然在不断的改进中得以完善,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势。但是实际的生产中仍旧存在很多需要予以改进的地方。因此农业生产中应当不断总结实际经验,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实践中改进技术,令产业化动力推进农业生产生态化改造。不断寻求传统农业生产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建立友好型农业、绿色农业。

参考文献

[1]黄海滨.农村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36-3653.

篇8

2012年,内江市全面拉开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序幕,虽然时间较短,但取得的成效却十分显著。通过试点先行、摸索经验,已初步建立和完善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与推进方法。

其中,内江市市中区“尚腾新村”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影响广泛,具有重要的理论突破意义和实践推广价值。

“尚腾新村”在对农村土地、房屋“确实权、颁铁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三化”模式,即承包土地股权化、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村资源资本化。

深入考察内江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是坚持以保障农民财产权益为指向,围绕“确权赋能”这一核心来展开推进;二是立足丘陵地区实际,因地制宜构建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三是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通过严格改革步骤,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内实现了风险可控的改革突破;四是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和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使得改革符合法律和民主程序;五是在注重组织领导增强宏观导向与制度设计的同时,更加注重市场主体和群众的积极参与,通过“内外联动、上下互动”确保了改革的有序推进。

篇9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扩大内需城乡差距

2008年开始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许多国家陷入困境,冰岛、迪拜甚至面临了破产的危机;我国的CPI指数也直到09年的11月才由负转正,突如其来的衰退使得我国的出口贸易在2009年同比下降16.0%,出料加工和易货贸易等下降幅度甚至在50%以上。以沿海城市为主的大量进出口贸易公司倒闭。就业压力增大,农民工无功可循等现象随处可见。

统筹城乡发展可缩小目前城乡收入差距、减少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对内需增长的负面影响。使得农民充分享受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成果,提高农民收入,从而激发广大农民的消费需求,扩大内部需求。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同时可使得徘徊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得以安顿,保障社会的稳定。增加了市场的灵活性,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一、我国目前城乡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国家近些年的大力推进下,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持续上升。但城乡发展之间仍存在巨大的不平衡、区域性发展的特点仍旧突出。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公平性问题亟待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和乡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得以大幅提高,但随着改革的进行,城乡差距也在一步步的拉大。数据显示,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至34.8%,而同期的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仍高达43.7%。

从表和图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拉开的速度非常迅速。中国社科近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指出,过去的17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

2.城乡二元化发展及户籍壁垒制约经济进一步前行

我国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失衡的主要根源在于城乡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产业发展的不协调。城市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工业为主,农村则以小生产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农业为主,且城乡产业自成一体,关联性不强。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城乡差别发展的战略、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和“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仍然在发挥作用。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的对立,落后的农村与先进的城市分离的“双二元结构”,统称二元结构。二元结构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财政支农的比例要随着财政总支出的增加而提高。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2009全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支出达7161.4亿元,比上年增加1205.9亿元,反映出我国已认识到三农问题的关键。

根据经济学中边际效益的原理,城乡的发展提高、就业机会的增加,都会使得农民工去往大城市的意愿降低,而更倾向于在就近的乡镇进行工作,从而促进了新农村的发展,同时也保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2.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步伐,解决城乡二元结构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各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不可能一样,也不能走一些国家只发展大城市的路子。我国的城镇化要实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方针,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城市体系。注重发展小城镇,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在新的时期,各级政府应充分利用城镇化发展的有利时机,利用城镇的集约优势,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并将乡镇企业发展同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促进乡镇企业合理集中并升级换代。

3.改变户籍制度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户籍管理造成了对人口流动严重制约,降低了市场的活力和灵活性,在城乡之间形成了二元发展的壁垒。除农民工的无所归属之外,也造成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积聚在土地上,成为农业生产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就必须彻底改革户籍制度,加快城市化进程,让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顺畅地被工业化和城市化吸收,以便充分腾出土地资源开展农业的集约化经营,为农业产业化向高级阶段发展创造条件。

户籍改革制度必然使得农民工的权利得以实现,农民工可将更多钱用来满足自身需求,从而促进了消费的增加。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开始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不难推测,户籍制度改革可能迈出实质性步伐。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强调,在面对金融危机的困难情况下,我们将更加注重保障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切实的利益问题。在金融危机依旧笼罩全球上空之时,我们相信在党的带领下,中国定会妥善解决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建立起一个城乡统筹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和谐美好的社会。

参考文献:

[1]茅于轼.生活中的经济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

[2]张华.我国农村恩格尔系数达到43.7%[J].三农内参,2008,(11).

[3]陈宗兴.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建设[J].求是,2009.

[4]陈东琪.中国二元结构转换:对策思路[J].宏观经济研究.

篇10

关键词:职中教育 农业专业 教学思考

一、职业中学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简而言之,职业中学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两方面功能:直接为社会发展提供实用技术性人才;为高等院校输送学生,为以后提供实用技术性人才准备生员。从这层意义上讲,职业中学教育必须在稳固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强调劳动就业,在学生没有升入高等学府的情况下,能直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然而一段时期以来,不少职中教育却基本上是沿用普通中学的教育模式,虽然“专业性”极强,但“职业技能性”的特点却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没有从自身特点和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没有从单纯的学术教育中分离出来,形成自己独有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因此,对职中学生的教育,要做到“学术性教育”与“技能性教育”的双投入。既做到对学生基础文化的教育,又必须坚持“能力本位”、“能力中心”以市场标准为主导。

二、改善农业类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改善农业类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必须从课程体系改革入手目前,职中农业专业的课程设置,虽然具有“专业性”,但“职业技艺性”特点未能体现出来。总的说来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公共基础课所占学时比例偏大,结构不合理;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课时比例失调,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学科专业类课程比重大、技能训练课程选择面太小。根据上述情况,中专农业类专业课程改革必须从自身的特点和培养目的实际出发,建立一个以一定专业理论教育为基础,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保证的课程体系。

三、新世纪农业的主题是发展知识化农业

中专学校也应像高职、高专学校那样,抓住知识化的关键领域,培养、造就和储备大批适应这种变化的应用型人才或为高等学校提供一批坚实有力的后备军。知识农业是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为主导因素的农业,是知识高度密集,多学科高度渗透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农业。知识农业与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相比,有着明显不同的基本特征: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农业可稳定持续发展;高新技术作为无形资产投入农业并起决定性作用;农业高度产业化、市场化;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一些专家认为世界农业在迈向知识化以后的进程中,将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向高科技农业的方向发展,并将展现“基因农业”、“精准农业”、“网上农业”、“太空农业”等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面对汹涌而来的知识经济浪潮,面对不可抗拒的知识农业时代的到来,变革中的我国农业所面临的将是一次世纪性机遇和抗战!

四、抓好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坚定学生学农信心

职中学校学农学生越来越少,刚入学时学习兴趣提不起来,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因此学生入学军训后首先应该利用学生周会、上课、板报等对学生进行国家政策、国家发展形势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国情和在农业发展上方针政策;其次学校教师组织学生到到农业高新科技园参观,让学生亲自体验采用高科技种植但风味独特销路不错效益可观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学生们参观回来之后对农业学习改变了他们的看法,认为学农依旧光明前途,尤其科技园品牌农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使同学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学农积极性并坚定了专业思想,认识到学农照样可成才。

五、转变观念,实施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起点、发展方向和专业要求的不同,本着“立足够用、适当拓展”的原则,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兼顾大部分学生起点较低的现状,体现层次组合。在教学内容、进度上允许有弹性,激励学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超前发展。同时创造条件,鼓励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上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得到相应的发展,实现“人人成材,个个成功”的办学理念。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对口升学层次的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对基本理论的学习与掌握;而就业层次的学生则着重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并相应增加了专业技能的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实行作业、练习的区别化

六、理论联系实际,实施实践教学

农业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本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农业专业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造性的培养更显重要,而实践教学则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启发学生科学思维和丰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农业专业课程设计应紧紧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状况,通过科学的岗位能力分析,按季节和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组合各技能模块。对各目标课程进行认真编制,编写各学习单元资料,实施教学计划,课程组合上淡化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界限,把某些专业基础课放在专业技术课中讲授,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按照职业目标和生产季节组织专业教学。

七、更新观念,实施信息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