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行动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3: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振兴行动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振兴行动计划

篇1

针对我县城市与农村之间、片区与片区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县委统筹考虑全县地理区位、发展基础、资源禀赋、自然条件等因素,提出加快构建“五路共进、全域振兴”发展新格局,重塑全县区域经济版图,明确了每一路的区域划分、功能定位和重点产业,致力于推动各路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同频共振。县委作出部署以来,县五路共进全域振兴领导小组充分发挥作用,县级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积极行动,全县各区域发展呈现出协同推进、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然而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产业结构、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县各乡镇(街道)在经济规模、经济实力、发展质量等方面的差异仍然较大,而且短期之内无法彻底消除,因此必须继续深入推动“五路共进、全域振兴”发展新格局建设。在推进过程中必须要抓好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三个重要发力点,多点突破、系统推进全县各区域协调平衡发展。

推动“五路共进、全域振兴”,首先要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矛盾,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要统筹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积极争创市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和一批省级、市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示范村。要注重城乡融合、多规合一,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合理编制完成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试点规划,加快推进土地整理助推乡村振兴试点。要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和乡村平安建设,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要立足资源禀赋,依托麦冬、藤椒、生猪等农业基础优势,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不断延伸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价值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综合效益,自觉对标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标准,积极争创省级园区。要认真学习推广浙江省“千万工程”先进经验,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为主攻方向,完善新村聚居点公共场所配套设施,积极打造幸福美丽新村升级版,大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要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坚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纵深推进“三变”改革,深入开展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认真抓好绵阳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省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强权镇等各项改革试点任务。

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构建‘五路共进、全域振兴’区域发展新格局”工作方案》,优化拓展中路50万人口、5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推动北路平坝河谷区率先突破,重点发展东路乡村振兴试验区,持续深化南路丘区脱贫攻坚示范区建设,整合提升西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示范区。县五路共进全域振兴领导小组要积极落实战略研究、总体策划、政策制定、统筹协调、督促检查等职责,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原则,及时制定落实各路发展规划和年度行动计划,分区域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加强县级层面资金、项目统筹力度,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促进土地、人才等要素在各路各乡镇(街道)间有序流动,加快形成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全域振兴的发展新格局。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xx是农业大县,城乡发展差异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推进城镇化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对实施“11331”发展战略,推进高质量超常规发展,加快建设四川三产融合示范县和深度参与川渝合作示范区、打造绵阳南向东出战略支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严格执行城市控制详规和乡镇总体规划,促进城镇空间布局优化升级。要深入推进宜居县城建设,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水平,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要持续推进全国重点镇和“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小镇。

篇2

一、基本情况

通过向县、街道领导汇报、与村两委成员和群众座谈,查阅文件档案,到古村落、田间山坡、低保户家中实地察看等,力求尽早吃透上情,摸清下情。

xx村位于县城东南部,距济荷高速平阴出口x公里,与新建的x国道相距x公里,属于省定贫困村。全村共有x户常驻村民,共x人,党员x人(含预备党员)。全村总面积x亩,其中耕地面积x亩,山林面积x亩(全部由村集体统一管理),村庄占地面积x亩。

2021年新一届村“两委”换届后,两委班子成员共x人,其中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为x年出生的年轻干部xx一肩挑,党支部成员有xx、xx,村委会成员xx、xx,班子团结,工作积极性高。

二、问题分析

在前期调研基础上,梳理分析出两个方面的重点薄弱环节。

一是村集体收入薄弱。2020年村集体收入xx万余元,主要收入来源为落地光伏发电项目补助资金,及少部分土地租赁收入。

二是致富途径较单一。产业结构单一,以小麦、玉米等传统种植业为主;没有重点产业,村内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务工,65岁以上老人xx余名,空心化、老龄化较为严重。人均收入较低,年人均收入xx余元。

三、下步工作

认真学习x月x日县委xx书记去xx村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扎实落实书记提出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榆山街道“乡村振兴”举措破题谋划,下一步在“文化兴、经济强、生态美”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寻求突破。

1.文化兴。深入xx村文化内涵,提炼并赋予时代价值(如xx等精神),讲好村落故事,树品牌,助发展。

2.经济强。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围绕xx村开发、建设用地利用、流转土地规模种植等抓好产业振兴。

3.生态美。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治理3年行动计划,实现环境美;抓党建引领、促组织振兴;通过讲党课、办实事,送优秀传统文化进家庭等举措,让“爱国、守法、友爱、和谐”理念深入民心,实现心灵美。多措并举,探索实践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

篇3

恢复启动,规划先行

四川省旅游局在5月28日时就成立了“市场恢复与发展工作组”等8个工作组,开始着手制定全省旅游市场恢复计划和措施。在调查评估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旅游资源和产品及接待能力、受灾程度,制定了旅游市场恢复启动的规划。规划中将全省旅游市场恢复振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今年下半年,消除潜在旅游者疑虑,增强来川旅游信心,开展“四川人游四川”活动,全面恢复性启动非灾区旅游,争取今年下半年非灾区市场恢复超过震前20%;轻灾区力争达到震前水平。树立“汶川地震百年不遇・四川旅游依然美丽”的安全旅游形象。第二阶段,2009年,积极稳妥开展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增强人气,配合逐步开放的灾区和轻灾区的旅游景区,全面推广性恢复四川旅游,树立“天下四川有爱・熊猫故乡更美”的舒适旅游形象。第三阶段,2010年,旅游市场全方位恢复,逐渐推出震后形成的新资源和新产品,使灾区的旅游业成为先导产业,重塑“天下四川・熊猫故乡”的完美旅游形象。

启动精品线路,加强市场调研

为了尽快启动恢复全省安全区的旅游市场,四川旅游局策划开展了“四川人游四川”活动,并与成都市政府共同举办了旅游购物节,在成都举行了“汶川地震百年不遇・四川旅游依然美丽――平安四川游”活动暨“中国奥运年・文明游四川”活动启动仪式。通过一系列的市场恢复及宣传推广活动,使四川旅游市场逐步恢复,游客出游信心逐步增强,这对重树四川安全旅游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四川省旅游局正与世界顶尖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合作。麦肯锡公司来川免费提供了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市场营销规划服务,现已进入灾后旅游市场调研阶段。

旅游振兴与危机应对国际会议

由国家旅游局、四川省人民政府、世界旅游组织主办,亚太旅游协会(PATA)支持,四川省旅游局承办的“旅游振兴与危机应对国际会议”于2008年11月16日至18日在成都世纪城假日酒店举行。

会议集中探讨旅游行业如何应对突发性危机事件造成的不利影响,分享开展有效沟通、制定行动计划以及旅游恢复发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就危机应对和旅游振兴的方式方法发表了各自的学术观点。与此同时,大会对四川省积极争取国际旅游界的大力支持,恢复国际市场对四川地震后旅游业的信心,加快四川省旅游业灾后重建与恢

篇4

**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地处云贵交界,是云南的东大门,全县国土面积*平方公里,辖9镇1乡2街道、*个村(社区)、*个自然村,2018年末户籍人口*人。**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全省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县,**魔芋和**乌猪两个地方品牌享誉全国,**乌猪是国家两个地方生猪优良品种之一。近年来,**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轮驱动”战略,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奋力谱写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5.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3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73元。

2014年以来,**县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精准聚焦8个贫困乡镇(街道)、130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728户111138人,深入落实五个精准、六个一批,在全县干部群众的努力奋斗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至2018年末,实现22861户100821人稳定脱贫,115个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6.1%降至1.5%,2019年4月30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系列。2017年以来,上海市**区结对帮扶**县,在为期3年的沪滇协作扶贫工作中,在资金支持、人才交流、产业帮扶、劳务对接等方面给予了**县极大的帮助和支持。

一、沪滇扶贫协作工作开展情况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沪滇扶贫协作工作,紧紧围绕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农村建设、资金支持、携手奔小康行动六个方面,密切加强与**区委、区政府、**区张庙街道、淞南镇以及**区合作交流办、教育局、卫计委等相关部门的交流协作。三年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621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13个;**扶贫干部、党政干部、专技人员等共13批70人次到**参加培训、6名年轻干部到**挂职锻炼,7名专业人才到上海进修;组织了58个沪滇劳务协作招聘专场,进行了2234人“订单式”劳动技能精准培训,连续两年设置1000个公共服务岗位,实现了2650人劳动力输出;**区张庙街道与**县后所镇连续两年签订“携手奔小康”协议,上海市**区淞南镇、上海电气集团等16家企业与**县36个深度贫困村结成“携手奔小康”帮扶对子;组织搭建**农特产品销售渠道,举办对口帮扶地区展销会,召开上海电商企业与帮扶地区企业座谈会,为**县农业龙头企业产品在上海打开销路,已实现销售总额达600余万元。开展沪滇扶贫协作工作以来,惠及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户22321户95887人,帮助8600人(含残疾贫困户953人)实现脱贫,为全县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沪滇扶贫协作“十三五”以来取得的主要经验和典型案例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县2018年成立**县沪滇扶贫协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2019年按照机构改革方案对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充实,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行业部门、乡镇(街道)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定期专题研究沪滇扶贫协作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把沪滇扶贫协作工作抓在手上、责任扛在肩上,确保沪滇扶贫协作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二)制定行动计划。为进一步推进沪滇扶贫机制的不断健全,协作领域不断扩展,**县把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交流、教育扶贫、贫困村提升、携手奔小康作为工作重点,全面编制《**县沪滇扶贫协作2018—2020年三年行动计划》,逐年逐项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具体内容,确保沪滇扶贫协作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落实考核要求。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评价办法>的通知(国开发﹝2019﹞13号)要求,将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评价6个方面19项指标、5项创新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建立工作台账,加强沟通协调,通过信息系统督促落实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将沪滇扶贫协作工作纳入全县脱贫攻坚考核范围。进一步强化督查检查,抓好问题整改,确保沪滇扶贫协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加强资金监管。严格执行《上海市对口支援云南省项目管理办法》、《**区关于对口支援“自选动作”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出台《**县援滇资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2018年沪滇扶贫资金“以奖代补”温氏养殖小区建设的实施办法》。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公示公告制度,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科学、规范、安全使用和管理沪滇项目资金,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强化统筹安排,高效推进落实,按照确定的协作项目内容,严格过程管理、质量管理、绩效管理,实行目标倒逼、任务倒逼,确保项目早建成、早受益。

(五)促进消费扶贫。主动“走出去”,积极主动联系上海电商和企业,做好**农特产品的推广销售工作。积极搭建组织化转移就业平台,精准对接上海市企业用工需求,针对性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劳务输出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让更多群众到上海就业增收。积极“引进来”,以沪滇扶贫协作为契机,立足**资源优势,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引进上海企业到**投资兴业,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典型案例—**镇沪滇扶贫协作黄桃种植项目成效显著。为破解贫困户无种植技术、市场销售难、增收难等问题,**镇2018年立足本地优势,在新铺农业有限公司带动下,发展黄桃种植2200亩,分两年实施。经县级多方评审论证,决定从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资金中安排680万元用于发展**镇黄桃种植项目。该项目两年计划总投资1520万元,采取“贫困户+农业龙头企业+镇扶贫开发分公司+村服务社”运行模式,贫困户以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资金和产业扶持资金作为股金入股,村集体参与协调管理,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产业收益分红可带动建档立卡贫户1133户4740人增收,壮大18个村集体经济。

根据入股协议,建档立卡贫困户按投资占比分红当年净收益46.2%(村集体经济占10%),当年净收益53.8%为公司(合作社)盈利。为了杜绝贫困户坐等“分红”现象,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根据贫困户务工、积极参加公益活动、通过自身发展脱贫等挣积分方式实行积分制分红, 2018年起铺、挑担、党恩佳园贫困户533户分红26.43万元,户分红0至1000元不等;57户贫困户每年每亩土地流转金500元,75名贫困人口基地务工人均年增收15000元以上。项目见效后,所带动的贫困户户均增收可达5000元以上。同时,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继续扩大黄桃种植规模,力争达到万亩黄桃种植基地规模,实现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一条龙”的产业发展链。

三、沪滇扶贫协作当前和“十四五”工作中面临的形势和主要困难

我县在开展沪滇扶贫协作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产业扶贫方面。受自然极端天气、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部分扶贫产业出现绝收、减产等现象,或因市场价格偏低,销售困难,导致产业扶贫项目难以达到预期收益。    

(二)在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一是劳务培训组织难度大。由于在家务农的群众年龄偏大,平均在50岁以上,大部分是妇女为主,要照顾老人和小孩,对技能培训意愿不强烈,培训后效果不明显;二是培训后转移输出难。大部分培训后输出到上海地区的外出务工人员,受家乡观念、饮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在当地扎根务工,输出后回流比例较大;三是乡村公共服务岗位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实施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可以让贫困群众不用外出务工也有稳定收入,同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但由于部分村、组的管理不到位,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安排的岗位人员未能全面履职,实施的效益不够理想。如安排的村保洁员未能按时打扫,打扫时敷衍了事,村内人居环境难以彻底得到改变。

(三)在消费扶贫方面。一是有好产品卖不出去。虽然多次以对接会、展销会等方式在上海推销本地农特产品,但受品牌效应弱,产品包装简单,产量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物流成本过高等方面的影响,本地农特产品对外销规模依然偏低,难以彻底打开上海市场;二是发展观念滞后。当地企业家在发展的观念、理念上依然停留在传统思维模式,同一产品多种小散品牌,各吹各打,未能抱团发展,而且市场信息不对称,商机稍纵即逝,难以形成品牌影响力,消费者认可度极低。通过消费扶贫带动贫困户增收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十四五”期间沪滇扶贫协作的主要目标、方向以及需要投入的资金情况

“十四五”期间,我县将进一步加强沪滇扶贫协作工作的领导,健全协作机制、细化协作内容,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和乡村振兴战略相关要求,全面落实东西部扶贫考评各项指标体系,全力抓好沪滇扶贫协作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大产业扶贫投入力度。将沪滇扶贫资金重点投向农业产业,培育一批能形成规摸、减贫带贫机制明显、能长期见效的产业。对能形成固定资产的明确产权、股权,避免资金损失浪费。

(二)强化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组织有劳动能力、就业意愿强的贫困劳动力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就业技能水平,同时积极对接周边、省内及上海市企业,实行劳动力转移输出。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解决外出务工困难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

(三)深入推进携手奔小康行动。继续实施36个深度贫困村、2个深度贫困镇的结对帮扶,动员社会力量捐资捐物解决特殊贫困家庭、贫困生的实际困难,携手共进奔小康。

(四)进一步拓展消费扶贫领域。通过资金、政策的支持鼓励,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加强宣传对接,引导政府机关食堂、学校、医院、企业等机构采购使用贫困户农产品。引进外地企业与本地企业合作生产销售、电商平台销售拓展消费扶贫领域。

(五)“十四五”期间各类项目需要投入的资金总额以及需要上海对口支援额度。根据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基本要求,"十四五"期间预计需投入58.08亿元,其中产业发展5.17亿元,农村建设7.56亿元。由于上级扶贫资金投入有限,希望上海能每年对口支援4000万元左右,五年支援2亿元。

五、完善沪滇扶贫协作体制、机制方面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增强工作中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交流与对接,为沪滇扶贫协作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有效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在努力改进和学习的同时,提出以下三点建议意见:

一是加强两地企业交流合作。我县的农特产品大部分属于初加工阶段,产品利润不高。在深入开展企业交流对接时,不仅要加强本县农业龙头企业市场、品牌及合作意识培训和引导,更希望能引进**先进农业加工企业、农产品科技企业到我县考察,合作投资。

篇5

1.文化活动少,成长动力不足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逐年增多,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进。但是,教师精神生活贫乏。山区学校学生人数少,教师“一个萝卜一个坑”,教学器材、设备也比较缺乏,开展一些活动,既缺人手,又缺器材,教师很难享受丰富的文化生活,造成他们的课余生活比较单调、沉闷。

乡村学校条件艰苦,老师工作强度大,精神上有压力,部分教师缺乏成长动力。比如,教师在教学上遇到不懂的问题,需要请教,而没有人给予业务指导和帮助;有些乡村教师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却评不上相应的职称。他们长期处于紧张、繁忙的工作状态下,难以体会到工作的快乐和成就感,缺乏归属感,时常感到疲惫不堪、心力交瘁,容易使他们萌生退意,对乡村学校敬而畏之。

2.缺少认可和尊重,心理压力大

乡村教师的精神困境,不仅仅来自工作本身,现在社会对教师的尊重程度越来越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当今社会对教师的职业操守要求越来越严,对教师的师德提出种种质疑,而教师的基本生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他们不得不产生苦恼和烦闷。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因而,乡村教师一有机会,他们就拼命去报名参加考试,考到城里去,或去考公务员,从此跳出乡村学校。教师是一个弱势群体,心理压力让部分教师苦不堪言,迫使许多乡村教师对前途感到迷茫,造成乡村教师的大量流失、流动。

二、破解乡村教师精神困境的对策

1.提升乡村教师的职业自豪感

乡村教师担负着振兴乡村教育的光荣使命,是发展我国乡村教育的中间力量,他们承载着乡村教育的希望。近年来,我国乡村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广大乡村教师为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5年6月,国务院出台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国家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按照有关规定颁发荣誉证书。同年9月8日,我省也出台了《甘肃省乡村教师支持行动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进一步提出,适当扩大省政府“园丁奖”表彰数量,名额分配重点向基层一线和乡村教师倾斜等。两个计划的相继出台,表明了党和人民对广大乡村教师辛勤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有力支持。照顾乡村教师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犹如和煦的春风,温暖着乡村教师的心田,使乡村教师感受到无比的荣幸和自豪。正是广大乡村教师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精神,点燃了乡村教育的熊熊火焰,使乡村教育从落后走向先进,从愚昧变成科学,由弱小走向强大,逐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教育进程。全国各族人民对广大乡村教师由衷地敬佩。

2.提升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乡村教育强,中国的教育才能强,而支撑乡村教育最重要、最关键的力量是乡村教师。因此,关注乡村教师就要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生活待遇,让他们在乡村待得住、干得好,扎根乡村,安心教学,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和地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解决他们后顾之忧的一剂“良方”。为此《计划》提出了一系列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的相关规定。

各地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认真组织开展“最美乡村教师”典型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广大乡村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师和乡村教育的浓厚氛围,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职业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3.创造乡村教师的晋升空间

要留得住乡村教师的人心:一要靠提高工资待遇,提供适宜的教学环境;二要创造一些提升空间,维护乡村教师长期从教的信心和为人师表的尊严,使乡村教师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认同。《计划》提出,要改革乡村教师职称(职务)评聘制度,实行评聘合一,动态管理。乡村教师在晋升高级职称(职务)时,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的刚性要求等。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应注重乡村教师自身学术和学养的提升。一方面要加大培训力度。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乡村教师共享城市的优质资源,缩短与城市的距离。

4.丰富乡村教师的精神生活

乡村教师也有丰富的情感世界,他们对自身工作价值的期盼是多元的、丰富的、立体的,既有物质方面的需求,也有精神方面的需求,只有将二者完美结合,才能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安心教学。各级党委、政府要顺应时展的要求,在满足他们丰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乡村教师的娱乐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让歌声充满校园,让他们笑口常开,感悟乡村学校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

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各种项目基金,配齐配全乡村学校藏书,让乡村教师足不出校就能借阅到所需的各种书籍。切实解决乡村教师的一些实际困难,让乡村教师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从心底里热爱乡村教育事业,迸发出蓬勃的热情,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发出光和热,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5.乡村教师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乡村教育大有希望,乡村教育大有作为。乡村教师要树立远大志向,坚守乡村教育这片沃土,清贫乐道,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善待自己,追求理想,笑对人生。托起乡村教育明天的太阳,为乡村教育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乡村振兴;林下经济;对策;辽宁

一、引言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辽宁省出台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系列文件,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基础产业的林业,即是实现生态宜居的主体,也是实现农业现代的主要载体。本文通过对辽宁林下经济发展特点的分析,探讨如何在乡村战略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林下经济的效益。

二、辽宁林下经济特点及效益分析

(一)辽宁发展林下经济的背景。在集体林权制度发生改革后,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农民通过对林下土地的种植、养殖等进行立体复合经营,从而实现农、林、牧等各业的共同发展,在不砍伐树林的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森林覆盖率、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巩固集体林权改革和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1]。辽宁通过退耕还林政策的推进和几年来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森林的生态效益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也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从东北地区的角度看,近几年来的林间养鹿、林下参药、林间种蛙都取得了较好的收益,2011年仅松江河地区在林业方面收益达8.65亿元,而林下经济的收益占到了总收益的2/3。东北地区盛产的黑木耳、人参、松茸等都可以林下种植。从全国的角度看,大多数研究和调研表明,发展林下种养增收增效是显著的:寇祥明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发展林间套种牧草和养鹅的循环农业模式比稻麦轮作模式增收2.8倍;丁大俊等认为发展林下养禽经济效益显著,还能修复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周乃富的研究也认为林下养鸡能有效改善土层养分;吴宝成等对比了低树龄杨树套种中药细柱五加和露地栽培细柱五加的根冠农艺性状和根皮产量,发现套种的细柱五加的农艺性状和根皮产量均高于露地栽培的;丁晶晶等研究结果表明,杨树林下种植雪菜可使农户每公顷林地年增收纯收益4.6万元;陈州调研发现,林茶间种,除了林木的收益外,茶叶的采摘期可延长8-9天,单位面积产量提高8%,茶园平均每亩增收500元左右。可见,发展林下经济具有较为明显的综合效益。(三)辽宁地区发展林下经济成功案例。辽宁位于环渤海和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东北地区唯一沿海、沿江、沿边省份,拥有出海大通道,“一带一路”的重要建设节点,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在集体林权体制改革过程中,辽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截止至2018年,辽宁林业用地面积为735.92万hm2,森林面积为571.83hm2,森林覆盖率达39.24%。辽宁的气候、水源、地形和土壤条件适宜食用菌、果菜、药材等林下经济作物的发展。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辽宁看到了发展林下经济的前景,在各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全省林下经济开发面积达143.33万hm2,林间养殖动物驯养存栏量达5000万头(只),建设了中药材、食用菌培育基地和野生动物驯养示范基地,成立了建昌核桃、朝阳杏枣、铁岭平榛、丹东日本栗、抚顺平欧杂交榛、桓仁林蛙、西丰梅花鹿等一批特色产业企业,建立了与林下经济有关的专业合作社近千个[2]。截至2018年,以林蛙驯养繁殖为主营项目的辽东地区实现林蛙年产量2亿余只,年效益达13亿元。以林下饲养河蟹为主营项目的盘锦年产河蟹7.2万吨,年效益36亿元。截至目前,我省已经开发的并获得收益的林下资源有林下人参、细辛、刺五加、玉竹、五味子、龙胆草等药材;榛子、南果梨、薄皮核桃等干果(水果);平菇、香菇、滑子蘑、木耳等食用菌;刺龙牙、大叶芹、龙须菜、蒲公英、蕨菜、猴腿蹄盖蕨、水芹菜等山野菜;林蛙、狍子、野猪、梅花鹿、鹅、鸡等动物;青山沟、凤凰山、关门山、医巫闾山等森林旅游资源,逐渐形成了辽东森林食品、药材、旅游为主要发展项目,辽西林药和林下种养的产业发展格局。(四)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林下经济的瓶颈。辽宁林下经济发展的基础雄厚,也取得了良好的收益,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近两年来辽宁林下经济的增速趋向缓慢,经济发展遇到了瓶颈。林下经济开发不单追求森林资源的开发,而是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打造林下立体经济和多功能文化体验,实现森林康养,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目前,全省建立的多种经营体协同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数量不足,还需大力挖掘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辽宁林下经济新的增长。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辽宁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

(一)建立新型林下经济经营主体。乡村振兴既要实现产业振兴,也要实现生态宜居,发展林下经济是林区经济转型的发展方向。实现林下经济高产优质,就要形成采、收、产、销的完整经营体系,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构建多种经营主体协同发展的新型林下经济经营主体至关重要。根据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以市场为导向,对政府、金融机构、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经营主体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布局,形成功能稳定且各发展相关主体之间互促互进的发展模式。1.加强龙头企业对其他经营体的带动与合作。龙头企业作为林下经济经营的骨干,能够保证林下经营产品的供应稳定,因此要积极进行林下新产品的研发,在深加工、产品产业链条、连锁经营等方面寻找新的突破点和增长点,积极开发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不断利用科技创新培育新品种,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龙头企业将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推广给一些中小企业、个体、合作社、家庭林场等其他经营体,这些经营体通过服务于龙头企业提供其所需的产品[3],进而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各经营体间要相互合作,协同发展,形采、收、产、销的良性的互动,共同推动辽宁省林下经济的发展。2.拓展林下经济产业链条。形成林下经济产业链条是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资源、客户、终端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产业链条。培养一些规模化的企业为龙头企业,加强龙头企业与林农的有效合作,向林农宣传并推广好现代林下经济与传统林业经济的区别,加深对林下经济的理解[4],提高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意识,不断加强龙头企业基地与林农间的联系,优化关联产业的布局,实现林下经济的有效发展和管理。3.加强科技研发和金融机构扶持。科技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发展林下经济也不例外。政府要扶持龙头企业的科技研发力度,积极建立企业、农户、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空间,探寻适合该地区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龙头企业也要加大科研的投入,利用科技的力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产品的精深加工。辽宁的林下经济基础雄厚,应面向高校推广林下经济项目,引领科研机构为企业和林农提供科技支持、做好新产品的研发推广、指导林农科学生产经营[5],同时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龙头企业搭建与高校的联合实践基地,吸引更多的人才在林下经济中实现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转化。政府也要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通过推出金融产品、灵活贷款方式等渠道[6],增加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信心,缓解企业、林农发展林下经济资金短缺的困难。4.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政府部门通过完善行政行为,比如统一管理或者削减林业税费、补贴种植费等举措来促进林农主动发展林下经济;通过与林业协会的对接,发挥林业协会在行业间的推动作用,帮助经营主体实现市场化信息服务一体化,打造林下经济产品的品牌效益,提高消费者对林下经济产品的认可度。(二)实现林区的可持续发展。林下经济发展不可人云亦云,当地应根据自身的生态环境因素和生产生活特点找到适合本地区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推进,以地区整体经济布局为出发点,做到不过度开采,不浪费资源[7]。辽宁已经形成了林下经济发展的区块产业,对于处在发展瓶颈上的项目,也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找新的突破点。林木都有正常的生长周期,而森林资源自身的生长恢复速度较慢,开发利用森林资源要加强后备资源的培育和引种,保证原材料的供给;而对于林下经济而言,随着林木的生长和森林微生态的改变,可选择的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以及经营模式都应当随之调整,一成不变的经营模式无法实现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探寻适宜的土壤环境和林木生长条件,特别是龙头企业要准确把握可发展的林下种养殖品种和种养模式。科研部门要指导企业、合作社、林农在瓜果蔬菜、牧草牲畜等复合模式经营中应注意的问题[8],比如品种的选择、树种的间距、作物的管理等。(三)加强“智慧林业”在林下经济发展的应用。2016年国家林业局编制完成了《“互联网+”林业行动计划——全国林业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互联网+”林业模式在林下经济上得到了有效应用。“互联网+”林业主要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量子通信技术为支撑,以网格化、数据化、物联化的形式,实现林业的多元管理和资源的精准共享[9]。而“互联网+”林业就是以“智慧林业”为发展方向和目标。“智慧林业”的应用,使得林业发展的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形成统一的、一体化的、互动的运行模式,林业建设得到了更加科学的规划,林业经营得到了更加高效的管理,林下经济模式选择得到了更加精准的分析,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协同推进。与此同时,“智慧林业”也为林下种养殖产品广开销路。随着人们对绿色产品的渴求,林下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农村电商将优质的林下产品向全国人民推介,企业发展、林农的收益得到了保证。“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是重中之重,更需要发挥“智慧林业”的作用,使林下经济发展更精准,更贴近人们的需求。(四)打造森林旅游与康养产业发展。森林康养即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开展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辽宁开发了很多森林旅游资源,拉动了地区经济的增长。随着生态的恢复和森林覆盖率的提高,更多地区的森林公园和湿地保护区因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具备了康养要素条件。一些乡镇依托乡村振兴的有利政策,自主开发一些短期旅游项目,一方面让游客在参与体验生产的同时放松了身心,另一方面家庭林场在当地完成了林下产品销售,降低了运输和销售成本[10]。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有效推动了林业供给侧改革,在发展森林旅游的同时,也要加快培养森林康养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宣传森林康养知识,开发森林经济的体验模式。森林康养专业人员将自然科学知识传播给游客,让游客的农林知识在森林康养产业中得到普及。大力开发人们追求的“森林疗养院”“森林瑜伽馆”等创意休闲模式,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产品,将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山林文化传播出去[11],不断丰富森林康养的文化内涵,使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深度结合。

四、结语

林下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潜力,有投入少、回报大的优点,可以成为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经济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社会、市场、人们对生活需求品质的改变而不断地调整。政府应出台更多政策扶持林下经济发展,尤其是各经营体之间更应融合协同发展,加大林下经济的集约化模式。在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要因地制宜规划好各地区的发展目标和特色发展模式,不断推进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让乡村的产业发展更加兴盛,生态环境更加美好,人民的收入持续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陈鹏.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发展重点分析.中国林业经济,2017(2):77-78.

[2]李载栋.建设生态辽宁促进绿色发展——辽宁林业发展思考.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6):56.

[3]车晓芳.基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视角的辽宁林下经济发展.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0,11(6):73-75.

[4]张彤,刘笑冰.国内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林业经济,2018,11(6):32-34.

[5]杨晓刚.发展林下经济拉动林农致富增收“新引擎”.内蒙古林业,2020,11:9-10.

[6]周健培.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南方农业,2017,11(17):53-54.

[7]万丽萍.试析我国生态林业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现代园艺,2019(24):163-164.

[8]王强盛,杨娟,祁明华,倪雪颖,夏萌霜,李钰.几种作物种植模式在林下套种的实际产量和效益评价.江苏农业科学,2019,47(4):120-122.

[9]王建武.“智慧林业”在森林资源管控中的应用和思考.园林生态,2018(11):88.

[10]钟春艳,张斌,孙素芬.生态保护为主的区域乡村振兴模式与路径——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为例.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0,48(10):55-60.

篇7

安徽省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安徽省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培养输送人才、项目支持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几方面:

培养输送人才

一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安徽省高校紧密围绕全省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围绕“861”行动计划,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高校的专业结构,有针对性地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目前,省属高校理、工、农、医、管理学类的硕士点数所占比例已达67.5%,本科专业点数所占的比例达66.1%;制造、材料、环保、旅游等与安徽省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类专业点比例已达到全部专业点数的70%。

二是积极选派干部到县乡村挂职锻炼。近五年来,安徽省高校系统经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和团省委共选派了30余名处级干部到县(区)担任副县长或科技副县长。在省委组织部组织的3批下派到乡镇和村的干部中,高校系统共有68名同志担任乡镇副书记、副镇长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是为新农村建设培养输送专门人才。安徽省积极探索实践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新模式,为新农村建设培养输送专门人才,主要包括:开展农科专业单独招生试点工作,定向培养乡村致富带头人;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尤其是卫生技术人员比较紧缺的贫困县、山区县,定向招生,为乡镇卫生院培养卫生技术人员;广泛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技术人才。鼓励支持安徽农业大学在科技开发大别山和服务地方经济实践中形成的“大别山道路”,充分发挥该校作为安徽省高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和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基地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更多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项目支持

一是加强产学研项目合作,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安徽省高校通过委托研究、合作研究、技术转让、技术转让加销售提成、合资入股、与企业共建工程中心等形式,在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形成特色,有力地服务了地方经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5年以来,省教育厅、各高校已先后与有关市县共同组织举办了5次大规模的产学研合作活动,共签订合作项目680多项,双方投入研发经费近2.6亿元。合肥工业大学坚持“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的办学理念,围绕“以服务‘861’行动计划为核心,开展科技创新,构筑发展平台”这一主题,在加工制造业基地、原材料产业基地、化工产业基地、能源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防洪保安工程和通达工程、信息工程、生态工程等方面进行科技创新和平台建设,探索实践产学研结合、推进安徽省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路子,取得明显成效;安徽大学与宁国中鼎公司共建橡胶技术与材料研发中心,合作开发了纳米橡胶与汽车关键零部件,已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引导项目,年销售总收入达到3亿元;安徽农业大学积极参与“小麦高产攻关行动”,研发并推广小麦新品种,为安徽小麦单产、总产双超历史最高记录做出了贡献;安徽工业大学以自有液压技术创办马鞍山惊天液压锤有限公司,其液压锤产品在国内占据了30%以上的市场。值得肯定的是,安徽省高校还拥有科技型企业50多家,绝大部分经营情况良好,2007年度总收入已超过12亿元。

二是依托项目有力助推新农村建设。安徽省高校积极开展联系帮扶长丰县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活动,组织有关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经济开发项目。一些高校帮助一些县(市、区)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等。在服务“三农”、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涌现了一批心系农村、无私奉献的典型,安徽大学教授、全国“十大扶贫状元”、“魔芋大王”何家庆就是典型代表。

安徽省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些高校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

安徽省高校中有不少人认为搞基础研究和才是做学问,轻视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看不起向合作,看不起产品开发和工艺创新,更看不起科技成果在县乡一级的推广工作。一些大学仍然偏向于追求纯粹的学术价值,论文导向过重,缺乏服务社会的现实责任。习惯于自我封闭在“象牙塔”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动力不足,能力匮乏。

科研经费和科技成果转化经费相对不足

一是财政投入不足。安徽省高校科研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由于受财力限制,与全国相比,安徽省高校科技投入的总量偏小,强度不足,结构不尽合理。2005年,79所省属高校科技研究与发展经费累计支出还不到7000万元,全省高校教师人均年科技经费不足3000元,仅占学校经费总支出的2%;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纵向科技经费不足9000万元,仅为中国科技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两所学校纵向经费的34%。由于科研经费短缺,特别是由于严重缺乏科技成果在产业化前期的“种子”资金,致使安徽省高校相当一部分拥有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不能得到及时转化。

二是融资渠道不畅。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转,缺乏强烈融资理念、市场意识和丰富的融资实践,因此,安徽省高校一直难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金融手段融资,成果转化和创业主体还主要依赖中小企业,科研成果转化可供利用的资本市场相对单一、风险投资市场发展滞后等问题突出。据统计,安徽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企业个数少,融资规模小,各类投资公司不到20亿元,融资能力不足50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还不到15亿元,融资能力十分有限。尤其是目前,大多数高校负债运营,进一步加剧了高校科研和成果转化的融资渠道“阻塞”,导致高校和企业对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不愿投”、“不敢投”或“无钱投”。

协调机制不够健全

高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把握市场需求动态,把人力、智力和项目供应方的高校与作为需求方的地方政府、企业紧密联系起来。这方面,安徽省高校和地方政府、企业间还存在问题,尤其是各级政府在高校和地方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导作用没有切实发挥,高校和地方政府之间紧密合作的机制不够健全,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政府、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尚没有形成主动对接、互通有无、共谋发展的良性格局。

科技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不高

安徽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比较低的表现主要有:

散――产学研合作渠道不畅,各行其是。当前安徽省科技投入管理与调控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科技投入管理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缺乏统筹,往往造成重复立项与支持不足矛盾、项目研究开发与成果应用分离,分散。

少――直接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开发类科技成果偏少。现行高校绩效评估机制容易使教职工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乐于做理论文章,忽视研究成果的转化,科研成果往往是“只见论文不见效益”,使科研成果往往“束之高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作用较小。

低――应用开发类科技成果占高校全部成果的比例以及转化率低。安徽省每年高校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超过1.5万篇以上,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也超过4200篇,每年在研项目达7000余项,但是高校每年获得的专利总数却不足450项,被转化的科技成果每年不到500项,离发达国家80%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差很大。

小――就地转化的科研成果产业规模多数较小。从各校签订的科技成果转让合同个体来看,多为单一项目的开发研究,合同期短,合同金额达到百万元量级的很少,大多数合同集中在1万~5万和10万~20万的数量级上。

失――一些开发前景较好的项目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形成“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安徽省高校科技成果流向省外的达到70%~80%之多。鼓励高校师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不够健全

一是高校现行管理、人事和激励机制不利于引导师生基层创业。就科研工作而言,安徽省高校科研体系和社会相对脱离、自我封闭,科研成果的发表以及教师职称的评定都是在高校内部系统进行,一旦评奖和职称评定结束,许多科研成果便完成使命,因此,大多数科研人员把评奖和评职称作为科研首要目标,而不是主要用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鼓励师生基层创业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近些年,安徽省已经出台了一些鼓励师生到基层创业政策,成效显著。但一些政策仍然存在缺乏实施细则、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导致一些师生虽然拥有一些科技成果,也有自主创业的渴望,但由于对现有政策的“含金量”把握不透,患得患失,畏缩不前;一些教师担心下乡支农后自己的待遇不能得到保障,反而影响自己的职称评聘和教学科研工作;一些下县乡挂职的教职工由于组织关心不够或一些政策待遇没有兑现,有“到村镇有成就感,到家里有愧疚感,到学校有失落感,到单位有不适感”的想法;一些选调到县乡工作的优秀大学生,由于编制、资金等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干事舞台和平台,影响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小额贷款,也存在审批严格、担保门槛较高的问题。

进一步推进安徽省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创新完善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议由省教育厅牵头,省发改委、省农委、省经委、省人事厅、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等部门参加,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高校服务经济社会的人力、智力、财力、项目等重大问题,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自主率、科技创新的品牌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科技成果的本土率和科技难题的破解率。

二是健全信息沟通和合作机制。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运行机制应是一个高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机制。高校、政府和企业应积极作出努力,建立供求信息畅通的良性机制,努力使更多的创新资源在安徽聚集,更多的创新技术在安徽交易,更多的创新成果在安徽转化。高校要改变观念,立足安徽省县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增大应用研究项目比例,调整评价标准和奖励机制,做好与有关县市、企业对接工作。应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省级政府要注意优化环境,出台政策,形成有利于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导向,同时引导鼓励县乡政府、企业主动与高校对接。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要主动与高校对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提出需求,提供条件,积极依托高校解决难题。

加大财政和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于有明确市场前景、高技术内涵、对安徽产业有巨大示范带动作用的科技成果,政府应主动介入投资。建议以国家“大飞机模式”设立政府大型科技成果投资专项基金,列入年度预算,并按照发展需要每年适度增加,主要用于安徽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而开展组织协调、调查研究、考察论证、学术交流、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建议专门设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研究基金”,鼓励高校开展新农村建设中重大理论、实践和共性问题的研究。同时,高校自身也应将校内原有的“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校长青年科学基金”、“大学生创业基金”等科研基金,划出专门比例,资助应用项目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二是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除了一般的项目融资、国内商业银行信贷外,帮助高校利用政府贴息的办法吸引金融资本来改造或扩建高校基础设施,通过资本市场进行教育融资――发行教育国债、教育彩票,成立教育银行建立发展资本基金、获得国际银行组织贷款、吸收社会资金。建议出台相关优惠经济政策,为走出校园创业的高校师生在税收、土地租金、“孵化”启动资金、贷款利率等方面予以配套支持;建立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投资融资渠道,激活社会资金,促进高校更多科技成果走向县乡,生根开花结果;积极促进风险投资市场发展,建立地方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共担的风险投资机制,解决社会资金“不愿投”、“不敢投”、“无钱投”的问题,为高校科技成果落户企业提供资金和风险保障。建立科技成果担保融资制度,由政府主导,设立专门科技成果担保公司,允许科技人员以自有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评估作价后向担保公司质押贷款。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

一是要继续推进以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在加大对中国科技大学已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的同时,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根据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及新兴学科建设的需要,选择2~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进行重点建设,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有1~2个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行列。进一步抓好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以省级重点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为主要依托,将相关科技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新建设30千左右省级重点实验室。

二是要大力加强以行业共性技术、产品开发和技术转移为主要目标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通过采取高校与企业、行业合作共建的方式,首批遴选20个左右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财政应继续加大投入,力争“十一五”期间有1~3个中心进入国家研究中心建设行列。

三是要加强以公共服务和科技资源共享为主要目标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抓住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机遇,以信息化带

动教育、科研工作现代化,并以此为基础搭建教育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具体包括:高水平的计算机网络服务平台,高性能计算服务平台,以科技成果信息、科技期刊信息、图书馆和博物馆为主体的数字化科研信息资源平台,开放的公共实验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

强化项目带动功能

通过设置重大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围绕安徽省自主创新实践,打造学术团队,实施科技攻关,力争攻克一批对创新型安徽建设有重大支撑的关键、共性和“瓶颈”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围绕新农村建设,在小麦增产计划等的基础上,新上茶业振兴行动、玉米振兴行动、新农村民生科技促进行动等计划,促进高校厘清角色定位,在这些重大项目中有所作为;围绕安徽省正在实施的民生工程,鼓励高校依托专题项目,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积极开展决策咨询服务和科技中介服务,帮助政府出台相应政策,解决具体问题;围绕文化强省建设,引导高校深入参与徽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开发利用工作,参与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在促进安徽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针对安徽省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公共突发事件、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等热点难点问题,设置项目,委托高校深入研究,提供解决方案等等。

加强人才培养和输送力度

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厚口径、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原则,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努力培养各类实用管理和技术人才。一方面,高校要主动承办政府和企业举办的培训班,让不同领域的学员走进学校,接受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市县要主动与高校联合,联手打造人才培训和科技成果推广基地,使课堂进企业,进城镇、进农村,让教师走出去、下基层。以推进“农民素质教育工程”为重点,结合“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一村一品”等工程的实施,高校与市县乡镇合作,不断拓宽新型农民培训途径,为我省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加大人才输送力度。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利用5年左右时间培养6000人,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进一步加大选派科技人员(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要同等重视)到县、乡挂职力度,为更多的渴求直接在我省经济社会中建功立业的师生创造条件,为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师生服务基层农村提供渠道和保障。

篇8

截至2015年底,我国还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832个贫困县和12.8万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630万人。当前,贫困问题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短板”,脱贫攻坚形势复杂严峻。

脱贫指标如何确定

《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罩饕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紧密围绕这个总目标和总方向,从约束性和预期性两个方面提出了10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包括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贫困户存量危房改造率5项。并明确指出,到2020年,563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有序退出,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预期性指标包括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农村集中供水率、义务教育巩固率、贫困户因病致(返)贫户数、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项,并明确指出,到2020年,贫困地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3%以上,贫困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这些指标的设置,既强化了“十三五”脱贫攻坚工作的底线要求,又体现了《规划》的预期引导作用。

有哪些具体路径

农村贫困人口致贫因素复杂多样。从大的方面看,一类是与生存环境和资源禀赋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致贫因素;另一类是因病、因学、因无劳动能力、因综合素质等与个体条件密切相关的致贫因素。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从8个方面实化细化了相关路径和措施:一是产业发展脱贫,主要包括农林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科技扶贫等方面,提出了13项产业扶贫工程或具体措施;二是转移就业脱贫,主要从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和促进转移就业等方面,提出了6项就业扶贫行动;三是易地搬迁脱贫,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四是教育扶贫,主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降低贫困家庭就学负担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和措施,不断提升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逐步消除因学致贫问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五是健康扶贫,主要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等方面,提出了6大健康扶贫工程,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效缓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六是生态保护扶贫,主要从生态保护修复、生态保护补偿机制2个方面,提出了11项重大生态扶贫工程和4项生态保护补偿方式,使贫困群众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实现脱贫;七是兜底保障,主要从社会救助、基本养老保障、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等方面,提出了社会保障兜底措施,通过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解决好特殊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的脱贫问题;八是社会扶贫,主要从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帮扶、企业帮扶、军队帮扶、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帮扶,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和要求。

为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规划》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活力作为重要原则之一,明确提出,要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扬自强自立精神,依靠自身努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实现光荣脱贫。要创新贫困人口参与机制,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组织化水平,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利益与需求表达机制,加强贫困群众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市场意识培养,推动扶贫开发模式由“输血”向“造血”转变,推动贫困群众观念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创新体制机制

新时期脱贫攻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构建一个强有力的体制机制,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保障。国家发改委地区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主要从5个方面提出了与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一是精准扶贫脱贫机制。《规划》对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动态调整、定期核查、程序退出等作出了明确要求,同时规定,在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退出后,国家原有扶贫政策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确保实现稳定脱贫。

二是扶贫资源动员机制。要发挥政府投入主导作用,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推进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统筹和规划衔接,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

三是贫困人口参与机制。要充分发挥贫困村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和致富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参与脱贫攻坚的组织保障机制和利益与需求表达机制,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市场竞争的自觉意识和能力,激发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是资金项目管理机制。要建立健全扶贫资金、项目信息公开机制,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和审计、稽查等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确保资金项目在阳光下运行,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精准。

篇9

从全省乡村教育的实际出发,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免费师范生的覆盖面。加大地方免费师范生培养试点工作,以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免费师范生为抓手,为乡村教育定向培养一批热爱教育事业、基础知识面广、专业技能扎实、综合素质较高和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能力的乡村教师。

一是实行师范生提前批次招生录取,加强录取过程中的面试环节,录取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对部分边远、贫困地区实行本土化招生、定向培养,毕业后回乡从教的办法。

二是建立乡村教师特殊岗位津贴制度。乡村教师的特殊岗位津贴应列入财政预算,津贴的标准要结合各地实际,达到稳定乡村师资队伍和吸引人才到乡村学校工作的目的。对长期在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标准,逐步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待遇差距。

三是完善乡村教师带薪进修制度。完善各地乡村教师带薪进修制度,使教师通过带薪进修参与交流、观摩、讲评、研讨等活动,推进教师从“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教育家发展。

四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在招收乡村小学教师时适当提高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教师的招录(名额)比例,对成建制的小学逐步配齐专业的学科教师。对于有寄宿生的学校,要配置专职的思想老师和生活老师,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

五是建立新型的乡村教师激励与管理机制。设立奖励基金,对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予以奖励,解决乡村教师“留得住”的问题。

二、加大乡村教育经费支持力度

一是不断加大乡村教育的财政经费投入。加大对乡村教育事业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各级政府乡村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明确规定各级政府乡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建立起稳定和规范的乡村教育资金转移支付制度,使教育经费得到切实保障。针对乡(镇)一级财政收入困难的实际,要积极吸引社会上的团体、组织、企业甚至个人进行乡村教育投资,加大力度吸引社会资金。

二是创造良好的乡村教师生活、工作环境,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实施乡镇工作生活补贴制度,实现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全覆盖,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费;强化乡村教师生活保障,改善现行的医疗制度,关注乡村教师身心健康;每年为乡村教师组织一次体检,设立乡村贫困教师帮扶基金,加快乡村学校教师宿舍建设等。

三是实行对乡村教师职称评聘的倾斜政策。降低乡村教师职称申报评审条件,提高乡村学校中高级职称岗位设置比例。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根据从教时间长短,分别由省市县颁发荣誉证书;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乡村教师,由省政府给予奖励。

三、加强乡村后备教师培养

一是把师德表现作为乡村教师资格认证和聘任的首要依据。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前师德教育,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融入职前培养。加强乡村教师文化建设,建立乡村教师宣誓制度,加大优秀师德典型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梳理师范院校的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以及毕业要求等,加快融入基础教育、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支持高校教师进行乡村教育教学改革试验,担任教育类课程的教师要有中小学教育工作研究经历;聘任中小学和幼儿园名师为高师院校兼职教师。

三是探索建立高校、地方政府和乡村学校合作培养定向师范生的新机制。调整师范教育类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推动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结合。强化实践环节,落实定向师范生普遍到乡村学校教育实习一学期制度。探索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和高师院校服务基础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径,建设一批乡村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基地。

四、推进城乡教师轮岗任教

一是地市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建立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促进区域内的教师流动,建立城镇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和乡村教师到城镇学校学习的“双向交流”机制,促进城乡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同时,要建立城镇学校校长向乡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长效机制。

二是积极推进城镇教师下乡支教制度,对下乡支教教师的工作构建一个完善的制度,对支教老师作出的贡献量化为教师评定和职务晋升相挂钩的指标,既能对乡村教师队伍进行一定的改善,同时也能锻炼城镇优秀教师的能力。实施大学毕业生服务乡村教育和大学毕业生青年志愿者行动计划,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乡村任教、支教。

三是对现有的各类支教和交流活动进行有效性评估,增强支教活动效果。建立支教活动的评估体系,派出学校和受援学校要定期沟通信息,掌握支教教师的工作情况,量化一些考核指标,科学评价支教活动。

五、创新乡村教师培训模式

一是树立乡村教师终身发展观。重视发挥乡村教师以德化人、言传身教的作用,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融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

二是改革乡村教师培训体制。要大胆改革乡村教师培训模式,实现乡村教师培训的多样化。以指导教师实际教学为重要目标,由训练指导方式向实践活动方式转换,通过参与交流、观摩、讲评、研讨等活动,让教师通过个人体验的方式把教育教学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三是创新乡村教师培训内容。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创新培训内容既要按照国家颁布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标准执行,也要积极开发河南的地方课程和教材。同时,要大力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保证培训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是健全教师培训的保障体制。建立和完善乡村教师培训的体制保障是乡村教师培训质量保证的先决条件。要按照国家乡村教师培训的有关规定和政策精神结合当地的实际现状,因地制宜制定规则和制度,使乡村教师培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 dYLw.net 提供毕业和会计学论文服务] 

篇10

第一个“实“表现在讲成绩恰如其分。报告主要用事实、数据加以说明,简化文字表述,着重通过实例及数字对比说明五年来全市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建设、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社会事业、民生状况和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概括既真实全面,又客观实在。第二个“实“表现在讲问题实事求是。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毫不回避地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毫无保留地摆在全市人民面前,这充分体现了市政府不回避矛盾、不畏惧困难的一贯工作作风。第三个“实“表现在讲发展更加务实。报告在安排部署未来五年和2010年工作时,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扣科学发展与促进和谐的主题,突出了实现全面振兴的主线,思路清晰,高屋建瓴、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具体,切实可行。第四个“实“表现在讲文风力求朴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文风朴实,不苛求华丽的辞藻,无大话、空话,重点突出,语言简练,平实中显示了市政府的务实之风。

借此机会,也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一下我们一年来的新农村建设情况。我们位于黄陂区南部,与武汉中心城区仅一河之隔,全街国土面积78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和3个居委会,人口4.2万,耕地2.4万亩,水面1.2万亩。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商贸活跃、工业发达、城镇化程度高。2010年实现社会总产值47.8亿元、财政收入720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12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9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800元,同比分别增长10%、15%、

10%、10%和12.5%。先后被评为武汉市文明单位、黄陂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绩效目标考核先进单位。

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部署后,特别是武汉市提出“家园建设行动计划“以来,我街迅速行动,周密部署,确定了围绕一个定位(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用活两大政策(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和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试点镇两大配套政策),完善三大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做强四大产业(农副产品及铁路货运物流、新型建材、医药化工和汽车零配件产业),建好五大平台(融资平台、就业平台、激励平台、保障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六大工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城镇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民利建设、重大生态环境项目建设)的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坚持以增加投入为基础,以优化投资结构为核心,大力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努力把滠口建设成为城乡和谐共融、产业高度发展、功能齐全完善、环境优质一流的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第三产业产业繁荣聚集区。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采取对上争一点、部门帮一点、农民筹一点的办法,累计筹集建设资金万元,共建设中心湾10个、湾内出行路45.3公里、排水管网6.85公里、多功能活动场所4处,改造危房、泥草房40余栋,完成了什仔湖、南湖和三闸等三个机站的机组更新,解决了50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二是农业开发取得新突破,以促进农民多元化增收为目标,着力加强农业基地建设和项目开发。改建了服务都市的特色农业项目甲壳类基地,建成了500亩的枫橡咀草莓基地、3200亩的什湖特色养殖基地和盘龙休闲农业园。依托四季美农贸城,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业,目前滠口“城市立体农业试验基地“项目正在紧张筹备中。通过现代农业开发,共转移劳动力460人,实现人均增收元。

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坚持以人为本,全力解决群众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共建设多功能活动场所4处,新增健身设施4套,全面完成了农村和城镇居民医保,共有40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领到了养老金,有1.1万农民积极参保。

四是农村环境整治取得新突破,把环境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改善乡村面貌,使群众短期内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共投放垃圾桶180个,建设垃圾堆放场18个,集中清理“四堆八乱“,严厉打击破坏基础设施行为。突出绿化美化,花草木齐上,透墙现花、见缝插绿,共栽植树木2.16万株,完成人工造林230亩,打造成远近成景、层次分明的绿化景观带,实现了街在绿中、人在景中。我街三闸村被评为市级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

通过具体实践,我们深深感觉到,要建设好新农村就必须:

以村屯规划为龙头。结合中心区建设编制好村屯建设整体规划,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重点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搞好房屋修建、道路改造、自来水入户等基础项目建设。

以农民增收为根本。在扶强扶壮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的同时,引进新建一批新的农产品加工龙头,完善企业、基地、农户“三位一体“的利益连接机制。同时,不断扩大绿色、特色农业规模,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税。

以提高农民素质为依托。依托产业发展,面向市场,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创建文明村屯为先导。大力整治农村环境,美化绿化净化村容镇貌。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改陋习、树新风,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