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养老的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社区养老;必要性;可行性
0 前言
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快速发展。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198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总量为4980.6万人,占全部人口比重为5.1%,低于世界0.9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总量相当于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三个国家之和;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为1.17亿人,占全部人口比重为8.7%,高于世界0.9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总量超过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三个国家之和的近30%。到2050年人口老龄化达到高峰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升至30%以上。
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已引起了政府及社会学者的高度关注,尤其在老年人的社会方面,政府建立了一批养老院及托老所,使每千位老人占有的养老床位达2.7张[1]。同时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老年人居家的社会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
社会养老及家庭养老是我国目前主要的两种养老方式。但是,这两种方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之处。因此,社区养老的方式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1 家庭养老及社会养老的局限性及存在问题
1.1 家庭养老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不断地受到社会大流的冲击,家庭养老是建立在血缘亲情上的,而今由于婚姻自由,闪婚、离婚的数量在不断上涨,这时产生了更多更为复杂的家庭关系,这给家庭养老带来了较多的问题。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1.1 受目前家庭结构的影响。在我国颁布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呈现出快速的增长态势。尤其在农村地区,由于“养儿防老”及“传宗接代”等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人口的增长速度很快。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生育率大幅度持续下降,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提高,我国从过去的“多子一老”变成如今的“一子多老”的局面,老年人的照料需求与家庭成员的承担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1.1.2 城镇化的发展及人口迁移的频繁。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和了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大量流动,使得更多家庭处在异地生活及工作的情况。这一情况使空巢老人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从而给家庭养老带来了不少问题。
1.1.3 传统养老观念的弱化。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认为,不养老是有悖道德伦理的“不孝”行为,是会受到社会上下的谴责。而今在西方文化及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的养老教老思想已有不同程度的淡化。不少家庭把老人送去养老院就等同完成了养老任务,而不愿把家庭养老作为养老方式。
1.2 社会养老
社会养老是指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经济来源和生活服务由社会提供,如老年人的退休金、医疗费、福利费、救助费、生活照料等方面由社会保障机构、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提供,而不是由家庭提供。老年人养老的居住形式有养老院、敬老院、托老所等,其特征是集中养老。从家庭养老发展到社会养老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但随着我国老年化程度的日益加剧,社会养老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2.1 社会养老是一种集中养老的方式。这种方式减少了与家庭之间的正常联系,客观上淡化了老人与家庭的亲情关系。这对与我国大部分老年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1.2.2 集中养老不利于我国”尊老爱幼“等社会美德的传承,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社会的广泛传播,忽视老年人在养老阶段所带来重要的社会价值。
1.2.3 我国社会养老目前存在在养老服务设施太小、养老设备不够完善、分布不够均衡;养老院的服务不够细致、周到,缺少人性化服务,社会矛盾较大;养老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较大。
2 社区养老的必要性
社区养老在综合了家庭养老及社会养老两种方式的特点提出来的。这种养老方式是老人长期居住在家庭所在的社区中,老人平日的生活起居,包括体检、就医、外出旅游、文化娱乐等多项。其均可根据老人及家庭的需求,由所在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提供或与家庭共同承担。
许多学者在研究养老模式时,都强调了家庭养老的不可替代性,提出了要推广以家庭养老为主,其他养老模式为补充的养老保障体系。在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下,家庭在老年人的养老中仍主导作用,家庭养老仍是最主要的养老方式。我们知道,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除了在生活经济上给老人以保障外,还必须在精神心理上对老人进行关心照顾。而以养老院的社会养老很难做到这一点。
社区养老,可使老人选择住在自己或亲戚的家中,继续享受家人关爱的同时,由社区来承担养老的服务工作,或由社和家庭成员共同承担承担。这样老年人可以不离开多年生活的环境、和睦的邻里,而去陌生的地方养老。
应当看到,社区养老不仅发挥了社会和家庭两方面作用,提高了养老保障水平,而且对促进家庭和谐,净化社区精神物质文化环境,以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都是非常必要的。
3 社区养老的可行性
(1)社区养老时,老人居住在自己家中,因此社会无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效益易见明显。
(2)社区养老问题的就医问题,可安排社区医疗统一解决。医疗所通过安排专门医生,上门就诊、巡诊。这样一来不仅更为有效地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同时充分的利用了医疗资源。
(3)对老年人的日常照顾,可由社区家政服务公司统一安排上门服务。具体的服务内容、要求可由家庭成员提出并监督。当老年人需要特别照顾时,可要求社区志愿者协助。
(4)每个社区可通过设立社区养老服务协调员,其工作内容是统一负责社区养老的工作及对日常工作的监督和检查。政府通过提供一定的经费对其进行支持。
4 结语
社区养老服务已引起了人们愈来愈广泛的关注。目前我国北京、上海等部分社区已经开始实行社区养老。社区养老综合了居家养老及社会养老两方面的优点,更具可操作性,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因此应当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国家统计局,2006,3,16.
[2]孙树菌.我国社会机构养老发展探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4):28-31.
[3]李楠.人口视窗与养老保险改革分析[J].西北人口,2007(3):1-2.
篇2
>> 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从人口结构变化看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的体系建构研究 完善我国居家养老的对策 论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的完善 多维视角完善我国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居家养老方式探析 我国新型“居家养老”模式发展研究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中的人力资源系统的构建 我国开展老年居家养老服务的原因分析 完善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研究 日本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对我国的启示 对我国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究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对策研究 推动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对策 我国的居家养老发展现状分析 发达国家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对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资料来源:同上
③资料来源:http:///jrzg/2007-05/28/content_628517.htm
④资料来源:http:///news_show.asp?id=503
⑤资料来源:同④
⑥资料来源:民政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http://.cn/policy/txt/2011-02/12/content_21903019_3.htm
⑦资料来源:同⑥
⑧资料来源:同⑥
⑨资料来源:同⑥
⑩资料来源:http:///wiki/Long-term_Care_Insurance
参考文献:
[1]程春子.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我国椒江区、田家庵区为例[D]. 浙江大学,2012.
[2]杜鹏.北京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挑战与对策[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上)[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郭竞成.居家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社会保障研究,2010(1).
[4]黄聪,孙志,马金鸽.新型养老模式发展思考——基于部分城市的实例分析[J].中国社会保障,2011(5).
[5]胡建文.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应对人口老龄化[J].时代金融,2013(3).
[6]刘丽萍,蒋升漠,陆发安.我国城市养老模式及其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07(12).
[7]王来华,约瑟夫·施耐德.论老年人家庭照顾的类型和照顾中的家庭关系——一项对老年人家庭照顾的“实地调查”[J].中国老年学,2000(4).
篇3
【关键词】医养结合 老年人 养老模式
随着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 作为现有人口9413万、全国排名第三的河南省,面临着十分严峻养老问题。据调查统计,目前我省已有1300多万老年人,相当于每8个人中有1位老年人,8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以3.65%的速度递增,失能老人达到88.66万人,而我省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为18.6张,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20~30张的水平;我省养老模式仍以居家养老为主,辅以机构养老;绝大部分养老机构和家庭,仅局限于老年人简单生活照料等“养”的问题,没能解决看病治疗等“医”的问题。因此,为实现健康老龄化所要求的“老有所养”与“老有所医” 的养老目标,必须把养老服务业与健康医疗有机结合,搭建一个养老、保健及医疗等全方位“医养结合”的平台。
1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内涵
“医养结合”作为一种集“医、养、护”三位为一体的养老模式,为老年人各种疾病进行临床诊断,提供及时、便利的医疗服务,并将生活照料、身体康复和临终关怀相结合。
“医养结合”模式并非单纯指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整合,而是医疗资源对养老的介入与融合。医护人员提前介入养老机构,对老年人健康指导、疾病的防治,高效利用医疗资源,实现由低端“托老托养”模式向中高端“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升级。
2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的必然性
老年人健康直接关系到老年人晚年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我省 GDP在全国排名十六名,人口排名第三,针对经济欠发达、人口多及子女外出打工的这种现状,慢性病、常见病老人和空巢老人逐日增多;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的出现,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受到影响;养老服务发展缓慢、滞后,影响老年人的生存或生活质量。因此迫切需要政府解决他们的生活、健康、医疗服务等问题,在此情况下提出有效整合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的战略框架,促进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协调与整合,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2],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有效地实现健康老龄化中提到的“老有所养”与“老有所医”的养老目标,助推我省多元化的养老方式共同发展。
3 探究适合我省“医养结合”养老的四种模式
国家卫计委家庭发展司家庭发展指导处蔡菲处长,介绍我国“医养结合”的目标:是面向社区在全国建成一个覆盖城乡、规模适宜的医疗服务网络,大幅度提升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能力与水平。结合我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探究“医”与“养”如何结合?因地制宜建立科学、合理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模式,以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健康养老目标[1],同时在此基础上助推我省多元化的养老方式健康发展。
(1)开放社会养老服务市场,实行城乡一体化。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政府从税费减免、优先用地、床位补贴及吸引外资等多方面制定政策,积极推动国有、民营或合资医院向养老服务延伸;引导企业投资养老市场,并与医疗机构对接。计划在全市每个县、区建设1-2家集“医养结合”的规范、先进的服务机构,或借鉴国外先进的养老模式,建立“中国式养老示范社区”,力争在2020年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数达到25张。同时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面对我省家庭、社区及养老机构功能薄弱的局面,充分利用县级部分二级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医院资源,因这些部门存在病员匮乏、医疗资源闲置和人力资源流失等情况,借助基层医疗卫生改革的契机,转变成康复医院或护理医院,为周围社区提供综合的、连续的养老医疗服务,逐步推动医疗护理与养老服务的无缝对接。
(2)增设医疗服务资质,完善现有的养老机构。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的养老机构没有医疗资质,2014年国家卫计委曾印发关于养老机构医务室、护理站的基本标准,对设置在养老机构内的医务室和护理站,从工作人员、房屋建筑、仪器设备、制度等方面作出相应规定[3]。只要有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就能申请设置医务室,大大降低门槛,对老年人的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早期干预和疾病康复等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同时有条件设施的养老机构,政府还鼓励它开设老年病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护理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
(3)鼓励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深度合作。目前这种模式比较普遍、适用,值得推广。养老院就建在社区服务中心附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定期上门巡诊,遇到紧急情况社区服务中心也能及时处理,及时转诊。如我省安阳市文峰区中华路办事处敬老院,已与安阳市区灯塔医院、二院、人民医院结成了帮扶对象定期开展会诊、义诊,坚持了医养结合的办院理念,为自理、半自理、全护的人们提供全方位的养老、医疗、康复、娱乐、学习、活动等服务。这种模式也是国家特别鼓励和推荐的。
(4)利用信息技术,把医养结合融进社区和家庭。借助互联网、蓝牙技术、云计算及物联网等技术,开发居家养老智能产品,建立居家、社区、机构一体化养老服务网络,主要依靠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通过推行家庭医生模式,为社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这种模式对以居家养老的人群是一个较好地模式选择,既节省人力、财力,又快捷便利,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业向信息化、多元化发展。
4 结语
“医养结合”作为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年人照顾服务。我省部分区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医疗机构的优质资源、政府部门或企业的资金投入等,逐步实现医疗、护理、养老、康复等一体化养老服务,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五种“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真正做到老年人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既提高了老年人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又减少了国家对慢性病、重大疾病的资金投入,为逐步实现我省健康老龄化所要求的“老有所养”与“老有所医” 的养老目标,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我省多元化的养老方式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2013.9.6.
篇4
【关键词】辽宁 社会化 养老 路径
一、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是解决辽宁老龄化问题的必然选择
古人云,养儿为防老,养儿防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流传下来并且并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成本逐年提高,加之年轻人的社会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大,很多年轻人因为到外地工作和生活,降低了照料老人的能力,子女无法为老年人提供照顾,传统家庭养老支持功能日趋弱化,使得养儿防老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辽宁作为历史悠久的老工业基地,不仅老年人口数量基数大、比例高,而且还呈现出高龄化现象,对辽宁来说,老有所养不再仅仅是一个小家庭所要操心的难题,它更是社会这个大家庭需要关注和结局的民生问题。对辛苦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来说,老年生活的是否具有确定性决定着这些老人对社会的信心,让老年人在晚年能够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每一个子女也是社会要充分考虑的问题。老龄化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既要考虑老年人愿意在家颐养天年的愿景,也要充分考虑子女不能充分照顾老人的社会现实,基于此,就需要政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积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实现老人早已习惯的居家养老模式,可以通过建设完善和成熟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动员社区的力量,链接政府、市场、邻里及志愿组织等多元社会力量,通过社区照顾、机构照料等方式来补充老年人居家养老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让老年人无后顾之忧的颐养天年。
二、辽宁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面临的困境或问题
把养老服务推向社会,由社会资源来取代家庭成员进行养老不仅是一种可以解决辽宁老龄化、高龄化问题的出路,更是顺应养老产业市场化的发展需求。但是,在推行社会化养老服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
其一,如何进行规范的社会化养老服务,现实中并没有一个成熟的、可供借鉴的模板。通俗的说,社会化养老,就是通过利用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即通过社会途径实现养老的目的,但并没有和家庭脱节,只是更加强调了以个人和社区为责任主体的养老方式,可以实现老年人养老不离家、不离开社区,让老年人心理上不再觉得养老是一件孤独的事情。但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就是,还不能有效辨析个人养老、家庭养老和社会福利养老的内涵和外延,使得社会化养老实施受到观念上的阻碍。
其二,辽宁社会化养老服务市场化发展滞后。社会养老服务业虽不是纯公益事业,但带有一定程度的福利性,加之社会养老服务主体严重匮乏,投入大、风险高和行业利润空间小,养老机构、社会力量、个人对养老服务业产业发展的认同性不大、积极性不高,不愿为老年人在社区进行居家养老提供相应的硬件基础设施和优质便利的配套服务,使得辽宁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推进比较困难。
三、推进辽宁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的路径
(一)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相关法律和政策
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使老年人在不脱离家庭和社区的情况下安度晚年,老年人不会产生排斥感,但发展的同时需要相关法律、政策的保障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虽然辽宁非常关注老龄化问题,并且为此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但关于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方面的实施法规政策却相对缺乏。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责任主体等并不明晰,社会化养老服务步伐无法可依,开展缓慢。只有通过法律政策对除政府以外的其它服务主体加以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恰当合适地支持他们的发展,将那些管不了管不好的具体服务交给社会,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探索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长效机制。
(二)发挥市场作用来加快发展辽宁社会化养老服务
辽宁老年人口数量庞大,政府无论在财力上还是人力上都无法提供养老服务的所有产品,养老服务的出路就是探索其社会化、市场化,实现养老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养老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断挖掘与推进养老服务市场养老服务领域,应当破除把养老服务产品的提供当作纯粹的福利性事业,发展多元投资主体,积极推动社会化养老机构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来优化配置整个辽宁社会的养老服务资源。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也应适时退位,但并非不管不问,政府除了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引导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外,还要充分发掘民间力量,唤醒居民的公益意识,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自愿者队伍中来,提高为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三)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辽宁社会化养老的帕累托最优
篇5
关键词 老龄化 居家养老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死亡率也不断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也在逐年增加。伴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长,现有的经济、政治、社会以及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将收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中国的经济尚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健全,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为严峻的挑战,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和家庭养老功能的缺失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我国的养老需求,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居家养老”的概念
从国内现有的研究著作来看,对于“居家养老”的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1)强调居家养老是一种与机构养老相对的一种养老方式, 指的是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中,自己生活并安度晚年而不是像机构养老那样集中居住,它是一种“半社会化半家庭”的养老方式。
(2)认为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这两种养老方式互补之后产生的。
(3)认为居家养老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一种更新与补充,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区和政府的基础上的一种养老方式,它是以居家养老为形式,社区养老信息网络为基础,国家制度政策法律管理为保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养老体系”。
(4)强调居家养老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这种养老方式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保证其健康发展。
2我国发展“居家养老”的必要性
2.1家庭养老的困境
在我国,由于核心家庭的逐年增加,新一代青年的生存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年轻夫妇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照顾老年父母等众多因素的相互影响,而造成了家庭养老功能的不断弱化。同时“代际倾斜”、“重幼轻老”的现状日益严重。所以,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2.2机构养老的困境
(1)资源和资金不足。根据现在我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可以发现现有社会养老机构的床位严重不足。加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2)与中国“孝道”不符。机构养老与中国传统“孝”的社会伦理观念也存在相悖之处。大多数的老年人都难以承担养老院的高昂费用,同时也很难以在精神上得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慰藉。
(3)服务人员素质欠缺。现阶段,我国的养老服务组织和机构较少,从业人员少,素质较低,服务水平不高。这不仅不能解决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反而会使我国的养老现状更加严峻。
2.3居家养老的优势
由于我国的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居家养老的优势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符合经济性和效率性。居家养老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家庭物质资源的基础上,又可以根据老年人自己的生活习惯安排日常生活,同时也可以保证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2)服务对象具体、服务针对性强。居家养老服务是以社区为依托,其服务对象相对而言较为单一。社区也可以通过对老年人进行信息采集和档案管理,而对老人的身体状况、收入和家庭大概情况等建立档案,从而根据档案中记录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兼具物质方面的和包括精神层面的。
3我国居家养老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从现有的实践经验来看,居家养老模式在解决我国的快速老龄化问题中的养老问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居家养老模式的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了诸多的问题:
一是我国相关养老制度及配套政策的不完善;二是居家养老运行体制和评估机制有待完善。政府主导是目前居家养老实践的普遍形式,这使得其对政府依赖性较强,覆盖范围较小,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质量较差;三是居家养老的相关服务队伍数量有限且成员的个人素养亟待提高;四是社会组织力量薄弱。这些问题都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
4关于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
(1)资金方面筹资方面。首先,应该在保证基本养老金足额发放的前提下,政府应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同时制定相关政策,吸纳社会资本,投资居家养老服务。在养老金方面,应当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组织和管理,确保养老金的保值和增值,为居家养老提高良好的基础。
(2)服务质量方面。在人员配置方面,首先应当合理利用现有的社区服务人员。同时,也可以鼓励进城民工、下岗职工等人员加入服务队伍,以解决服务人员不足的问题。同时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个人素质,对其进行岗位培训等考试。在评估机制方面,评估机制主要针对社区服务者以及参与服务的志愿者。在对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评估方面,一定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估方式。
(3)政府角色方面。作为居家养老供给主体,政府应当逐步减小政府在公共资源配置中的比重,提高社会的自我调节作用,采取多元化的模式。
(4)社会支持方面。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老、养老的良好氛围,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作用,表彰尽心尽力赡养老人的子女和家庭,抨击不尽孝道的人和事,形成赡养老人的良好氛围;加强对老年人的教育,帮助老人树立科学的老龄观,维护老人应有的权利。
(5)法律保障方面。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加强赡养老人道德教育的同时,还应通过法制手段来保障老年人的权益,真正做到“老有所养”,使得老年人能够安度晚年。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未来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5):2-14.
篇6
党的十从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战略出发,明确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要在老有所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要求老年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首先,明确养老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养老机构少,保障力度小。民办养老机构普遍资金投入不足,规模小,设施简陋,服务水平低。其次,明确推进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重要性。发展老龄事业关乎国计民生、社会和谐、队伍稳定、企业发展。要大力倡导“积极老龄社会”,实施社会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相结合,努力探索发展养老新路子,开创养老工作新局面。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企业为骨干、家庭为基础的“四联”养老社会化服务模式,就是一项社会管理的创新。所谓社会化服务,是企业和政府在社区建立一个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即老人分散在家居住,社区服务机构提供非营利的公共服务,来解决老人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问题。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以社区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是我国养老模式的一大特色和主流养老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社区服务。
实施“四联一体”养老模式,体现了整体协调全面发展的科学理念,有效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力,加速推进老龄事业的现代化、科学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需要政府担纲,把发展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纳入政府工作日程,统筹协调,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各相关部门、领导树立全局观念,积极配合,各负其责,协同作战,家庭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合力,保证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卓有成效地开展。
二、多措并举,建立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的运行机制
居家养老服务是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社区、企业、家庭同抓共建,广开渠道,抓好“五个落实”:一是思想落实。普遍进行家庭美德教育。努力营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尊贤,养老爱老助老,为老年人服务浓厚的舆论氛围。同时还要引导老年人转变养老观念,接受新的养老方式。二是组织落实。社区普遍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逐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服务中心可依托街道、社区、居委会,政府应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中心。三是场所落实。用房统一纳入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设有食堂、“日托”休息室、健身娱乐室等。加强老年活动场所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增添设备。三是制度落实。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服务标准、服务流程和服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制订奖惩措施,实现规范服务。四是政策落实。建立持续增长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按照国家关于支持养老服务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养护服务,建立对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资助机制和高龄老人、残疾、重病、特困老人的救助服务。五是工作落实。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将政府购买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社区互助服务、市场有偿服务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体等各类设施和社会服务网点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综合服务。开办老年人健康讲座、老年人文化沙龙、老年康乐服务中心,多方面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解决好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对涉老法规的执行与监督,增强老年人自我保护意识,严厉打击骗老、坑老、害老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老年人权益。
三、育人建队,提升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的执行能力
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其能否健康有效地实施推进,关键在于有一支勤于学习,开拓创新,善于做群众工作素质高、作风好的退管工作队伍,关键在于大力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队伍建设。
加强理论学习。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善于运用科学思维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创业创新,勇于“三超”,勇创一流。
带头敬老助老。真正把老人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人为善,真诚待人,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做老年人的知心朋友,积极为老年人排难解忧,做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模范。
加强职业培训。鼓励自学成才,掌握老年工作过硬的技能本领。
实行激励机制。积极动员、组织、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组织、大中学生和市民,为居家老人提供各种公益,充分发挥社会志愿者的作用。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和管理,对志愿者给予适当的服务经费补贴,充分调动社会志愿者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积极性。
篇7
关键词:居家养老;行政管理;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079—02
一、研究背景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这说明我国已经成为老龄化国家。
与其他国家老龄化国情不同,中国的老龄化问题集中体现了两个特点。
第一,老龄人口基数大。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老龄人口数量上升快,到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将近1.4亿。
第二,未富先老。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生产力仍然处在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阶段。中国目前的生产力还不能完全满足巨大的养老需求。
所谓居家养老是指这种以家为养老场所,以社区照料服务网络为依托,以国家政策法律为保证,同时积极调动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以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体系模式[1]。鲁东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赵立新指出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就是“家庭供养+居住在家+社区服务”的局部社会化养老方式[2]。所以,从居家养老的特点上看,居家养老兼有机构养老、家庭养老的特点,可以充分调动家庭、社区、社会的养老资源。
二、问题提出
在中国实行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依然面临这一系列的障碍和挑战。这种挑战有来自主观方面,也就是由于中国历史而形成的社会意识。还有客观方面,主要来自中国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由于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民一直保留着“养儿防老”的社会意识,因此家庭养老一直占据中国养老模式的主流。
在客观层面,目前中国社会还缺乏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导致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在推行过程中,缺乏人才和专业支持。缺乏人才和专业支持,就缺乏了推行居家养老模式的理论指导,不能及时、准确和在根本上解决居家养老模式推行的障碍。
政府推行居家养老力量不足,缺乏必要的行政干预与支持,是居家养老模式长期不能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一,计划。目前,中国政府还未出台全国性的居家养老推行文件,只是在极个别的省份出台了地方性文件。这样导致居家养老模式片段化,没有统一的原则和执行规章,而且难以在全国推行居家养老模式。
第二,组织。目前,中国政府还未建立专门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只是在个别推行居家养老模式的地区,政府将居家养老服务承包给社区机构,有社区机构进行管理。政府并没有安排相关的人员配备,也没有额外的资金支持。
第三,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的关键事件和重要领域上,政府必须起主导作用,而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之一。因此,在推行居家养老模式上,中国政府必须起到领导作用,为居家养老模式推行提供强大的人力物力保障。
第四,政府有重要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职能。推行居家养老模式,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且加强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章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厉查处,保证居家养老模式顺利推广。
三、描述分析
表1 是否愿意参加居家养老服务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愿意参加居家养老的为262人,不愿意参加居家养老的有146人,愿意参加的占总样本的64.22%,超过一半。这说明大部分老年人愿意参加居家养老服务。
四、回归分析
上表是老年人是否愿意参与居家养老的回归分析表。从上表我们可以发现,政治面貌是党员的老年人更会倾向于参加居家养老服务。
从是否与子女同居的角度看,不与子女同居的老人更倾向于愿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这可能是因为,独居老人独立性较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与其他群体相比较弱。因此,独居老人他们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较强。
从收入上看,收入越高的老年人,参加居家养老的意愿越高。一方面是因为,家庭条件较好的老年人,思想较开放,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而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老年人思想较为保守。另一方面,家庭经济越好,说明老年人抗社会风险的能力越强,这样的老年人群体容易去尝试新鲜事物。图1 老年人意愿参与居家养老服务ROC曲线图
ROC图指的是敏感性与(1—特异性)的散点图,ROC图可以检测logit回归的模型拟合效果,从上图可以看出ROC曲线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达到0.68以上,所以,模型的识别程度比较高。logit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上述回归结果和分析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五、整改方案与建议
由上述的回归分析,我们基本上找到了政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推行的着力点,这些着力点包括老年人的思想观念、老年人的家庭经济状况、老年人的抗风险能力等。政府应该紧紧围绕影响老年人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影响因素,找到问题,发挥优势,提高行政效率,努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推行。
第一,在计划方面,政府应该将长远的战略规划与短期规划相结合。首先,政府应该做好居家养老服务战略规划,制定战略总目标和实施的阶段性目标。这不仅是为了保证组织的目标统一、力量统一、资源统一,也是为了保证组织在运作过程中的连续性。其次,在短期规划上,要注意政策的灵活性。短期规划必须与政策实施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相适应,并且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组织是社会行政管理的基础。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推行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政策,因此,政府应该在中央设立居家养老专门办事处,并且在各地区设立地方性办事处,专门处理居家养老问题。在各个职能部门的设置上要保证责权利明确,保证机构按规章办事。另外还要设置参谋机构,聘请资深居家养老研究专家对政府的政策实施评估。
第三,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作为一种养老方式,对其管理肯定存在社会分工,但是,如果只有分工,那么就没法保证组织的协调与统一,因此,就需要领导。领导是为了避免各部门各自为政,相互梳理,领导有利于加强组织配合,有利于信息沟通和资源配置。
第四,控制。监督和评估是组织进行控制的两种重要手段。在居家养老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要建立规范的监督机制,对组织行为、经济运作等进行监督。另外,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要对居家养老政策本身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石梅华,刘宝成.社会分层视角介入城市居家养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J].学理论,2010,(14).
[2]赵立新.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J].人口学刊,2009,(6):42.
[3]Kalvinde urity Protocols in a Home Health Care System[J].2009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 and System Security, Australia,2009.
[4]孙树菡,葛英.我国社会机构养老发展探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16(8).
[5]吴玉霞.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研究——以宁波市海曙区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06.
[6]杨菊华.社会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技术——STATA软件的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篇8
[关键词]分级;照护;医养结合;养老;体系
现在,我国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制度存在明显的不衔接,当老年群体发病后,需要在医院、家庭和养老院等机构来回往返。加上老年人群本身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如此周折增加了老年人的负担,也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如何更好的解决老年人群的医疗和养老问题,达到医养结合的资源合理配置和长短互补,使老年人群更好的安度晚年生活,成为当下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分级照护医养结合养老社区服务体系,实现了居家养老功能的最大化,遵从老年群体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的需求差异,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优秀的发展蓝图。现在,本研究就该体系建设中的内容、发展必要性、问题及改进措施等综述如下。
1.分级照护医养结合社区服务养老体服务体系的内涵
1.1医养结合社区服务养老体系
医养结合社区服务养老体系中,医是医疗保障服务,医疗保障服务的内容兼具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检查、疾病诊断、治疗和护理、医疗知识咨询、医疗设备保障和临终关怀等,帮助老年人远离疾病的侵害,提升生活质量。养是老年患者日常生活的主导,包括日常生活看护、开展趣味文化活动、精神心理照顾等服务,给老年人增添生活的乐趣,帮助老年人开心、舒适的度过每一天。医养结合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策略,将老年患者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医疗、养生、康复等结合为一体。这种老年人的日常康复治疗和生活关照融为一体的新型模式,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大化利用。
1.2分级照护的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论证
分级照护的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论证是结合了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社区老年养老和医疗的基本特征,基于养老服务相关理论和政策背景,结合服务体系涉及各方人士深度访谈,明确分级照护医养结合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体系内涵结构及相应责任主体,形成体系中配套制度,论证制度的衔接、运行机制及保障。通过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横向比较及国内历史的纵向比较,并参照地方经济发展现状,阐述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一步论证长期护理保险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老年意外伤害保险以及涉老政府补贴政策间关系,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以长期护理保险为主的养老服务体系经费保障制度建议。
1.3分级照护的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医养结合需要医院的医疗专业水平达到一定的等级,具备有完善的诊疗项目、健全的科室、足够的硬件设备和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疗人才。同时,也应该有专业的养老机构。两者统一合作,将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管理等结合,提高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身体孱弱的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医养结合通过社区内医院和养老机构签订合作计划或在养老机构设定内置医院,实现医院和养老机构的资源共享,将医疗、养老和康复全程紧密结合,使老年人群享受到从养老机构到医院治疗的全套服务。
2.我国分级照护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必要性
2.1人口老龄化加重,老年人医疗养老需求增加
我国从20世纪初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发展中国家中,是较早的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几个国家之一。据统计,现在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5%左右,在65岁以上的人口约占人口总数的10%左右,而这一数字将在21世纪中期达到30%。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逐渐加快,因此,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老龄化还在不断发展。而与此同时,家庭结构在不断变化、年轻人群同比减少、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等导致家庭养老能力不断削弱,养老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老年人群还是多种疾病的高发人群,其慢性病的患病率是其他人群的3倍以上。老年人群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十分强烈。我国当下急需合理的措施和制度促成医疗卫生和B老服务体系的结合,以适应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2.2我国医疗机构难以提供精致的养老服务
在我国,即使是一些大型的医院也主要以各类疾病的诊治为主,相关的护理服务也多集中在病人治疗后的康复期,无法完成长期的、细致的生活护理。医疗机构本身的基础资源未涉及到老年人群的非疾病期的养护,加上医疗机构本身的资源有限,许多老年人的真正需求无法满足。因此,迫切需要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机构出现,保障老年人的常规合理、治疗和康复的完美衔接。
3.分级照护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
随老龄化发展老年人群依赖外界支持及长期照护的需求量会明显增加,而长期照护更是养老服务中任务最重、最难解决部分。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重点应解决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无论从服务的覆盖面,还是养老服务的持续性来看,医养结合的立足点和重心都应在社区、在居家。而从慢性病和老年失能失智的防治特点来看,诸多研究证实尽早预防的积极意义,基于社区的医养结合模式将有利于主动预防策略措施的实施。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居家老人最易获得的卫生资源,为建立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医养结合模式提供了有效途径。
3.2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融入问题
由于老年人群的特殊性,医学专业服务不仅是养老服务重要组成部分,更因其专业性强,使其成为制约养老服务系统质量的关键环节。我国养老和医疗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构建医疗卫生资源融入的有效机制和适宜途径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问题。部分的养老机构、社区医院等资金条件有限,医疗设备不完善,不能够满足高质量医养结合的老年服务。当老年患者突发疾病需要治疗时,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健康无法得到正常保障。针对这一情况,需要政府和社会加大资金支持,鼓励有能力的养老机构和医院联合起来,举办有一定服务质量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参与合作的各个单位需要明确自身的义务、责任,构建有效的双向转诊体系。条件较好的养老机构可设立内部医疗机构,保障老人的养老和医疗需求。
3.3居家养老照护的分级标准问题
目前老年照护分级标准多参照临床护理分级标准制定,多用于养老机构。这需结合地方养老服务和社区可利用资源现状,制定合理、可行的居家养老照护分级标准,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3.4医疗和护理人员不足问题
篇9
关键词:老龄化;多支柱体系;农村;养老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全国总人口的2/3以上,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75%左右。我国农民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和历史原因,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事业更远远滞后于城镇,其中农村养老问题更是重中之重。能否解决好广大农民的养老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因此农村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 我国农村养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农村老人数量巨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据国家统计局1%人口的抽样调查资料,1998年我国老年系数就达到7.43%,步入老龄化国家阵营。2006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中指出,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近1.44亿,其中近六成分布在农村,庞大的农村老年人口数量是农村养老问题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当前,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但老龄化的速度却不断加快,呈现出“未富先老”的势态。因此,单纯依靠国家力量来解决养老问题是不可能的。
(三)土地养老的保障功能大幅度减弱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流失现象日益严重,失地农民的大量出现大大限制了土地养老功能的发挥。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从1978年到1998年,全国农民平均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由91.5%下降到了57.2%。市场经济的发展快速推动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民所掌握的土地资源不断的减少,依附于土地的 “土地养老”的保障功能也日渐退化。
二. 在我国农村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1.我国农村养老情况复杂,依靠单一支柱实现养老的可能性较小
通过上一部分对农村养老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我们能够得出结论,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单纯依靠由国家财政或支撑的养老社会保险及由家庭支撑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当今是无法实现的。因此,需要在我国农村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由各方共同承担起养老责任。
2.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已成为今后养老保险发展与改革的大趋势
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各国开始对已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使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实践,验证了多支柱体系对解决养老问题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
3.在农村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由于我国长期处于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建立多支柱的农村养老保险,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将逐渐接轨,成为一体,因而在农村建立与城镇多支柱养老保险相适应的养老保险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二)可行性分析
1.经济的发展为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基础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农村地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果,这些都为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政府职能的转变明确了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责任主体
当前我国政府正处于转型时期,改革目标是成为“服务型政府”,强调以人为本。因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来保护公民基本生产权利,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3.国家政策为农村多支柱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大力支持
2009年,《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这就为农村地区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依据。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我国农村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非常必要的,而当前我国的发展也为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在农村的建立提供了可能,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建设农村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步伐。
三. 建立农村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推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我国近年来实施的针对农村居民的一项养老保险制度,它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体现了三方共同责任。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实现农民基本权利,发展农村经济与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当前新农保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养老金替代率低、战略难题多,以及部分地区财政补贴不足、集体补助缺位、转移政策不一等问题。
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拓宽筹资渠道,加强对新农保基金的管理,其次要根据现实情况并充分结合农民意愿,及时制定和更改战略政策和目标,使新农保能够紧密贴合农民需要切实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二)大力提倡家庭养老模式
大力提倡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第一,应当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以此提高农民家庭养老的积极性;第二,通过法律确保老年人受赡养的权利,明确子女们的赡养义务,并加强在农村地区的宣传;第三,要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道德,保护和激励中国传统“孝”文化。
(三)积极建立农村集体或社区养老机制
要建设集体或社区养老机制,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农村的老年服务体系,包括医疗服务、生活照顾、护理服务等,同时加强对家庭养老的引导和督促。另一方面,关注老年人精神贫困问题,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民喜闻乐见的老年文化,努力让农村老人“老有所乐”。
总结
总之,建立健全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多支柱体系,要从实际出发,吸取各方的经验与教训,走出一条适合我国的道路。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增加受力面,获得多点支撑。相信通过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农村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能够发挥其巨大作用,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长足的发展。(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冼青华.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理论研究综述.经济理论,2011,3:42
[2]唐爱元.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篇10
【关键词】养老地产开发 PPP模式 可行性 必要性
一、引言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速最快的国家。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最新统计,201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已经达到21242万人,占全国比重15.5%,65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3755万人,占全国比重10.1%,对比联合国的人口老龄化标准,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十分严重。
根据民政局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3月底我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7.5张,与政府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要求的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张仍有较小差距,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50到70张更是差距不小。
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和潜力巨大的养老服务市场,我国“十二五”纲要规划提出,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在“十二五”期间,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民间资本、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业,致使近年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养老服务成为投资新热点。
同时,与养老服务行业相关联的养老地产市场因此也方兴未艾,各方投资者都在积极寻求成功的融资框架和开发模式。本文在现有的养老市场背景下,综述相关研究和实践,提出一类新的养老地产开发模式与融资框架建议――PPP模式,为有关企业投资开发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养老地产”从字面上看,可理解为“养老+地产”的一种复合地产开发模式。这种模式将房地产开发项目主题化,整合其他资源,为客户提供特殊生活模式和消费方式。养老地产由适老化住宅拓展而来,最初只是将养老主题融入传统地产开发,但发展至今已融入了商业地产运营、养老服务和金融创新等属性,形成养老地产的广义概念。目前国际上对于养老地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国内外发展养老地产的先进经验分析、人口老龄化下的养老地产的开发研究和关于养老地产的规划研究。罗福周和韩言虎(2012)根据我国养老地产的发展现状及结合典型案例,并从老龄化社会、老年产业经济、房地业和房地产企业转型角度,分析了养老地产的特性,介绍了国外养老地产的发展经验,阐述了当前亟待发展养老地产的必要性。姜睿和苏舟(2012)从中国养老地产的内在发展逻辑来看,养老服务社会化、养老服务设施集约化与养老服务高端化是催生中国养老地产的内在动力,养老地产金融化是养老地产的发展依托和现实路径。Deng Y, Gyourko J和Wu J.(2010)认为养老地产作为一种融合复合地产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尽管在中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其系统性和复合度很高,发展潜力巨大。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或简称P3s)即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是指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而建立的一套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也可以说是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来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非政府部门的融资,改变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运作方式,并通过非公共部门引入市场机制,利用其创新和经验,提高基础设施和管理的水平,以达到增值基础设施的目的。目前国际上对PPP模式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对PPP项目融资风险因素的识别及分类、风险评估、风险分担原则、分担模式和在公共设施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彭桃花和赖国锦民(2004)认为无论是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PPP模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风险的辨识与合理分配是成功运用PPP的关键。张桂玲(2014)认为将PPP模式应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孙学工,刘国艳和杜飞轮等(2015)认为PPP在我国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多个行业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现有PPP模式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应迫切需要进行相应改革,并尽快开展新型PPP模式试点。R.Scott Fosler和Renee A.Berger(1982)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美国7座有代表性城市政府在提品和服务时引入私人部门的案例,其得出的结论是当地政府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城市的自然条件、经济结构和政治体制特点等,因地制宜地选择PPP模式。
三、我国养老地产开发分析
(一)开发模式
当前,我国养老地产开发模式大多模仿美国的CCRC(Continuous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ies,持续照护退休社区)模式,但在开发规模、功能定位和建造选址上有所区别。我国早期的开发项目是模仿美国的大规模、低密度社区,以辅助生活区、家庭照料社区等为主,设置一定比例的护理型公寓和医疗护理设施,如东方太阳城、北京太阳城等。之后我国又模仿美国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小、定位高端的独立生活型机构,以老年公寓、老年聚集区为主,如椿萱茂、和熹会等。近年,国内也出现了将生态和养老结合打造的旅游养老、集中商品住宅社区小户型社区养老、主打养生牌的温泉养老等不同的新型养老地产开发模式,如无锡九如城等养老综合体。
(二)盈利模式
目前国内在养老地产的盈利模式方面有三种类型:“出售”、“长期持有”和“出售+长期持”。
(1)出售。一般而言,销售型养老地产更偏向于传统房地产开发,出售对象可以为是产权也可以是使用权,养老地产的开发以住宅产品的销售为主要利润。
(2)长期持有。长期持有自主运营,养老社区将只租不售。目前很多开发商考虑尝试采取会员制的运营模式,即老年人住进来需要交一定金额的会费,入住以后根据不同的养老服务等级每月再缴纳相应费用,当老人去世之后,剩余的会费将退还给家属。会员制与普通房产销售类似,是通过销售会籍,迅速锁定目标客户使资金快速回笼,也为多地养老的开展提供了客源基础。
(3)出售+持有。养老住宅的开发需要社区可持续性发展,盈利模式就需要将产品销售和运营服务二者并重。“销售+持有”型就是为了弥补全部出售模式下后期运营质量无法保障而提出的改进方案,一般是销售自理型住宅,继续持有护理型公寓和医疗护理设施,典型案例是北京太阳城。
(三)融资方式
养老地产具有前期投资大、回收资金慢、收益率低、公益性较强等特点,由于这一特殊性,养老地产很难取得银行贷款。
第一种方式,在我国最为常见融资方式的是由政府独资,养老服务作为社会福利事业,由于其回报率较低,往往由政府拨发一定比例的财政支出来开发养老地产。
第二种方式,由开发商单独投资,作为地产项目来开发销售,这种形式在国外较为多见,美国就已有专门开发建设老年地产的连锁公司,但开发成本过高,风险性大,国内较少。
第三种方式,开发商投资和住户集资相结合的方式,住户可将原住房出售或作抵押来筹集所需资金,入住后只需交付少量的费用,但可操作性较差。
四、PPP模式的引入
(一)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我国主要的养老服务形式以机构养老为主,属于我国的福利事业,通常以养老院为主,但准入门槛较高,由政府提供。而政府因为财政压力较大,对于养老院这种前期投资大、回收资金慢的基础公共建设项目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再加上我国近年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有限的养老设施越发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养老服务多元化的需求。社会资本作为当今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有着充足的流动资金和灵活的经营理念,根据准公共物品的特点,养老地产实际上属于准公共物品的范畴,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完全可以让更有活力的私营机构作为主导进行建设,使之成为政府机构养老的有效补充。
PPP强调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为提供公共服务组建项目公司或约定长期合作,在项目中各自投入资源并合理分担风险,实现各相关方共赢。企业通过获得政府授予的特许经营权,提供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的建设与服务,通过运营回收投资并获得合理收益。养老地产本身具有的公益性,以及投资回收期长、现金流相对稳定或增长的特点,满足了PPP应用的基本条件。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鼓励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养老服务的供给,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减轻初期投资和运营期税费带来的财务压力,专注于提升养老服务和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应用PPP模式也将大力推动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与改革。
(二)养老地产PPP项目的构成
(1)项目发起方组建项目公司。项目主办人可以是某家公司,也可以是多个投资者组成的联合体。由于养老地产属于公益性项目,发起人应该拥有优秀的资质和良好的信誉。
(2)项目公司与政府签订特许协议。在养老地产PPP项目中,政府是最重要的参与者和支持者。首先,养老地产PPP项目必须得到政府批准,并在特许协议中与项目公司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其次,由于养老地产PPP项目属于公益性项目,政府可以提供资金、信誉、履约等方面的支持,政府也可以持有项目公司的股份。
(3)项目公司与银行签订融资(贷款)协议。一些国家政府的出口信贷机构、商业银行和一些金融机构,往往是PPP项目融资的资金主要提供者。在PPP项目融资中,往往由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组成一个银团对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4)项目公司与投资者签订投资协议。项目公司的融资形式可以多样化,在主要资金从银团获得外,还可以通过发行公司股票或公司债券等来募集资金。
(5)项目公司与承建商签订承建合同。承建商负责项目工程的设计和建造,通常与项目公司签订固定价格的总价承包合同。项目公司可要求承建商带资进入项目,建设款项的支付可根据事先签订的协议,在项目有现金流入的时期内分期支付。
(6)项目公司在养老地产建成后与营运方签订运营合同;老年住户与运营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在养老地产PPP项目建成后,老年住户并不直接与项目公司签订租赁合同,而是与养老地产的管理运营方签订租赁合同,但运营公司需要向项目公司支付项目收益。这样便于项目公司和运营公司各自的分工和管理,项目公司更可以成为监督方和管理方。
(7)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是分担项目风险的重要一方,项目融资的巨额资金以及未来许多难以预料的不利因素,要求项目各方准确的认定自己面临的重要风险,并为他们投保。
(三)模式优缺点分析
养老地产这一大型公益性项目的开发,单靠政府或企业自身,往往会面临开发成本高,收益率低,回收资金慢等问题,而采用PPP模式,通过让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行业可以提高服务效率和降低服务成本,产生共赢的良好局面。同时,政府的参与提高了养老产业的监督和信誉,加快了养老产业的发展,而社会资本的加入也提高产业经营效率,增强了资本增值能力。
另外,采用PPP项目融资方式建设老年地产,利用由多个银行和金融机构组成的银团贷款,降低了单一的银行的风险,还有保险公司的介入,也可以分散项目各方的风险。采用PPP模式融资建设大规模养老地产项目,还可以创立统一的品牌,建立统一的服务中心,建立自身的物业管理公司和医疗救护中心,提高了养老服务的多样性。
但是,采用PPP模式建设养老地产,需要的相关条件较多(需要政府的支持、需要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介入、需要社会资本愿意忍受回收资金缓慢而主动介入等条件),所以仍需要大量的沟通和协调工作,才能确保养老地产PPP项目的正常开展。
五、我国养老需求现状下的PPP模式开发建议
(一)加快模式应用,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根据民政局2014年公报数据显示,2014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94110个,其中各类养老床位577.8万张, 与2014年底我国60岁老年人口数量21242万差距巨大;同时数据显示2014年底我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7.2张,与政府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要求的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张仍有较小差距,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50到70张更是差距不小。
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市场配置的不均衡。研究表明,2014年全国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不到65%,公办机构的“一床难求”和民办机构的“惨淡经营”形成鲜明对比。公办养老院往往因服务好、收费低的特点受民众追捧,有新闻报道称第一福利院排号甚至要等100年。然而,高性价比的公办养老院背后是超过70%面临收不抵支的财务困境。根据 《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公办养老机构应当优先保障孤老优抚对象和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民政部关于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了公办养老机构“托底”的职能定位。也就是说,公办养老院本应保障低端养老需求,而现在承担了过多社会养老责任,中端养老市场仍旧供给不足。同时,现有的养老机构还存在城乡发展不均衡,功能过于单一和设施相对简陋等问题。
因此,面对广阔的养老市场,我们应加快PPP模式在养老地产的应用,利用PPP模式降低养老服务成本,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同时当前我国弥补巨大的市场空白。同时,注意在应用PPP模式开发养老地产的过程中,注意养老产品的层次性,以满足高、中、低三类不同养老市场的需求,注意城乡发展的协调性,确保城乡养老服务的共同发展。
(二)提升模式内涵,注重产品多样化发展,满足不同养老偏好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同时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据预测,2050 年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将达到46:100,即每46个老年人口需要100个年轻劳动力人口去赡养。而社会中的老年人口数量和比例仅仅是在宏观层面上表明了我国养老市场的规模,而具体的养老需求分析仍需要依赖微观调研结果。结合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调研结果,可以将当前我国养老需求特点和PPP模式应用的建议总结如下:
(1)大部分老人仍倾向于居家养老,居家养老市场潜力巨大。2010年远洋地产市场调研数据表示,15%被访者考虑过入住养老公寓,其中7%入住意愿较强,其余则表示不考虑入住此类养老机构。虽然入住意愿比例较低,但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20000万多,乘以15%仍有3000万老年人口的市场需求,这与目前各类养老床位577.8万张之间依旧存在巨大的市场份额,机构养老市场仍大有可为。
同时,PPP模式在居家养老服务上依旧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面对居家养老这一巨大的市场,政府往往很难靠自己独立支持,而当下应用PPP模式的政府购买第三方居家养老服务的项目实施,也为我们PPP模式进入居家养老这一市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2)社区尺度上存在明显空间差异,养老地产开发应覆盖多方面。2013 年对北京6类典型居住社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养老需求在社区尺度上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相较之下,普通混合社区和单位大院的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更加热衷;新建商品房社区内的老人更加倾向于服务质量和环境较好的民办养老机构;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集中的混合社区青睐中等收费水平的民办养老机构;习惯了彼此熟悉、朝夕相处的大院生活的老年人则主要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公办养老机构。
针对不同社区的养老人群,我国养老地产PPP项目的开发中,应该尽量兼顾到以上各类养老人群的需求,以PPP模式开发的养老地产不应该是只针对低端、中端或高端中某一类养老市场的单个养老产品,而应该是覆盖多个层次的养老综合体。
(3)健康状况和文化程度影响养老方式选择,养老服务物质精神共结合。相关研究发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水平和文化程度显著影响养老方式的选择。2007年的调研结果显示,慢性病患者和较高文化的老年人更加倾向于选择养老机构进行养老。而这一类人群的养老需求往往不仅限于居住保障和生活便利,同时也会融入交流、情感、甚至自我价值再实现等养老需求,这些都是我们PPP模式应用于养老地产开发中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的,要确保养老服务的物质保障基础之上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当然这一需求的实现,也将不断推动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和改革。
参考文献:
[1]罗福周,韩言虎.我国养老地产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12.
[2]姜睿,苏舟.中国养老地产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2.
[3]Deng Y, Gyourko J, Wu J. Evaluating Conditions in Major Chinese Housing Markets[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0.
[4]彭桃花,赖国锦.PPP模式的风险分析与对策[J].中国工程咨询,2004.
[5]张桂玲.PPP模式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