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前景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3: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养老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养老前景

篇1

关键词:高端养老社区:保单;实物养老

一、背景分析

截至2015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人口总数的16%,达到了2.2亿。加之曾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形成了“4+2+1”的家庭结构,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养老负担。但这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产生了对养老产业的巨大需求。其中,高端养老在我国需求强劲,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增长迅速。在个人高端客户金融服务领域享有盛誉的招商银行和全球领先的管理咨询公司贝恩公司联合的《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指出:截止2015年5月,中国大陆千万高净值人群数量已达121万,同比增长11%,为历年之最;亿元高净值人群数量7.8万,同比增长16%。香港和台湾千万高净值人群人数分别为19.8万和16.7万,亿元高净值人群分别为1.1万和9千。在这一庞大的人群基数上,未来高端寿险、养老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二)高净值人群倾向靠社区和保险养老。在考虑养老的问题上,高净值人群一般选择保险服务。有四分之三的高净值人群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了保险,平均每年缴纳保费13172元,养老险是其中的主要的险种之一。另据《第一财经日报》了解,现在一些高端养老社区成为高净值人群投资的方向之一,这些高净值人群在考虑养老安排时,观念开放,更能接受在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服务周到的高端养老机构中养老。针对这部分高净值人群的养老产业,孕育着巨大的财富空间。

(三)高端养老社区缺乏资金投入,保险公司险资寻求投资渠道,由此形成互补优势。目前,高端养老社区所需要的资金缺口严重,得不到有效的投入,虽具有一定基础,但总量普遍不足、布局与结构不合理,总体发展明显滞后,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寿险公司面临着大量险资无法得到有效运用,投资结构单一、收益率低以及风险较大、资产负债特征严重不匹配等诸多问题。

二、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优势

所谓高端养老社区嵌入保险单,是指投保人通过购买规定范围内的一定额度的保险产品,获得保险公司投资建设高端养老社区的入住权,并在达到规定的年龄后入住。这种高端养老社区获得充足的寿险资金注入,设施配备一流,集居住、餐饮、理疗、健身、娱乐于一体,符合高净值人群的养老需求。总体而言,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概有以下优势。

(一)资金优势。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涉及养老、房地产、保险三个方面。养老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保险则是国家鼓励大力开发发展的行业。首先,就养老方面,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养老问题十分突出,但事实上政府无力进行全盘操办,统的养老机构虽然能在不同程度上能获得社会或政府提供的资金、物资、设备,但是由于分散化程度高,不能产生相当程度的规模化效应,政府亟需社会上的企业将资金投入到养老行业。就房地产方面,房地产是初始投资金大、资金周转周期长的行业,少有企业有足够资金、敢冒风险投资养老房地产,而保险公司大量闲置的寿险险资的储蓄性、规模性与长期性的特点,恰好符合养老产业所需资金的要求。同时,保险公司有风险管理的特长,能够妥善预防、抑制投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二)连锁效应。相比于传统的养老形式,高端养老社区在满足高净值人群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实现了保险、医疗和居住生活的有机结合。社区配备高水平的医疗和护理团队,通常人均一位专属护士,各项生活设施均配有求救呼叫装置,入住者在因疾病、不适都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病历存档,则加有助于针对性治疗。同时,由于医疗费用的支出与医疗保险赔付的保险金成正比,保险公司会为减少保险金支付而压低医疗收费,所以在该模式下,被保险人能以付出合理的或者是较低的成本获取优良的医疗服务;对于保险公司,则可以通过被保险的病例存档,医护人员的日常观察,制定相应的健康计划,防患于未然,减少保险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因被保险人医疗成本的压缩而减少保险金的支付。

三、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的效益与前景

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并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养老养老。对于社会和保险公司而言,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具有以下效益。

(一)高效利用养老资源,缓解养老压力。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符合供给侧改革政策,有助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同时将养老资源集中供给,可以避免资源分散、利用率低造成的社会资源的浪费,较高的利用率则可以使更多老年人分享养老资源,从而缓解社会养老压力。

(二)填补服务业发展“短板”,扩大就业。高端养老社区从餐饮到医护,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人员配置,形成了对高水平服务人员的大量需求,创造出较多的就业岗位。对于择业者而言,在我国服务人员不易得到尊重的情形下,进入高端养老社区从事餐饮或医护不失体面,得到被服务人员的尊重相对容易,从而服务业的队伍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大。

(三)促进保险公司业绩增长,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对保险公司而言,高端养老社区与保单的捆绑可以促使客户购买更多的保险,保险销售额增长,保险公司现金流增加,投入的资金也逐步得到收回。同时,目前房地产仍是一项增值能力很强的投资渠道,放假升值也将构成保险公司的收益。另一方面,投资高端养老社区使保险公司闲置的大量寿险资金得到有效利用,而这一模式将保险与房地产业结合,以实物为保险保障的构成部分,可以避免出现大规模的养老险集中给付的情况,从而改善寿险公司长期资产负债结构,对企业发展具有非常的意义。

(四)提高保险公司知名度,树立良好形象。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巧妙地将保险完全融入的被保险人的生活中,入住者享受的餐饮、医疗设置均有保险险资的投入,该模式切实体现了保险行业能发挥的巨大作用,有助于提高保险业在国民心中的形象。同时,保险公司大规模投资新领域是企业能力的体现,是扩展力的体现,有助于提高保险公司的知名度。

(五)推动相关险种开发,促进保险业发展。一方面,保险公司要使较多客户总保费额达到能获得高端养老社区入住权的底限,就需要在关联险种上进行创新,以扩大客户的保险需求,由此可以推动保险创新;另一方面,投资渠道的开拓和保险创新有助于拉动保险公司间的积极竞争,从而推动保险行业的发展。

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房地产+保险”实物养老保障模式,目前需求量较大,发展态势较好,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保险公司投入大量险资,建设大规模高端养老社区,可产生中小型养老机构不能实现的规模效应。高端养老社区的设施、服务趋近完善,完全褪去了传统养老的消极成分,对高净值人群具有极大吸引力,随着项目的进一步扩大,配合得力的宣传,势必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一旦普遍实现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即入住权的获得需要购买一定数额的有关保险实现,保费收入便会大量增加。除了对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护理保险等外,保险公司还可以将急需提升发展的有关保险对接入口,有助于保险公司内部有关项目的发展。同时,由对高端养老社区的大量需求引发的对保险的大量间接需求也会促进保险的进一步设计和有关险种的开发,从而促进保险业的发展。

由此看见,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具有可观社会效益、企业效益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较为充分地了解到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的优势、效益和前景。寿险资金可在房地产、养老服务业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既为保险公司开辟了崭新可靠的投资渠道,又符合相关政策,有助于解决社会养老问题。

当然,并不是所有保险公司都可以尝试投资建设高端养老社区,保险公司仍根据其闲置资金量、资产负债比例等谨慎决策,量力而行。对于保险公司发展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模式,本文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以高水平的医疗队伍为重。切实保证入住的被保险人能随时、及时地得到有效的健康服务,以健康安全保障增强高端养老社区的吸引力。同时,只有被保险人对社区医疗足够信任,疾病发生时选择在社区内就医,才能使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的连锁效益得以实现,使保险公司获得从减少医疗费用赔付中获得盈利。

(二)大力开发潜在目标客户。调研发现,对于高端养老社区,中年群体的需求最旺盛,远大于老年群体,其主要原因是中年人群尚有强大的财富创造能力,对未来收入预期乐观未来,向往较高层次的养老需求。所以,建议保险公司目标客户的开发不可局限于当前有需求的老年人,中年群体更应注重。

(三)创新设计相关险种,扩大客户的保险需求。若只通过增加现有险种的购买,或增大保险金额以提高保费,难以使较多客户总保费额达到能获得高端养老社区入住权的底限,所以保险公司需要在关联险种上进行创新,以扩大客户的保险需求,增加客户的保险投入。

(四)增大宣传力度,配合体验型宣传。从目前状况来看,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模式被了解程度很低。因此在进一步发展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模式时,应配合适当合理的宣传工作。就实现途径而言,可以建设体验馆,赠予客户体验卡,让客户切身地体会到高端养老社区的不同,以切身体验刺激客户需求,实现更好的宣传效果。

(五)避免盲目扩大规模。一方面,保险公司投资建设高端养老社区应考虑其闲置资金量、资产负债比例等,量力而行;另一方面,目前房地产是一种增值迅速的资产,但现实是现在房地产业存在较大的泡沫,高端养老社区的建设应分期进行,根据具体运行情况调节规模,并做好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祁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新模式对大连市首创“居家养老”模参考文献,58页

[2] 隋牧蓉.我国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3.

[3] 刘海强.日本“养老”经验借鉴[J].房地产导刊,2014

[4] 孙秀娟.我国养老地产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篇2

关键字:养老产业服务环境功能复合综合型养老休闲社区

一、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1、普世现象-全球社会高龄化

随着世界范围内老龄化社会到来,如何提供适合高龄人群所需的医疗保健、生活照顾、养老善终等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安度晚年,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依联合国规定-老人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指60岁及以上的人群)。

2、面临问题-中国人口老龄化增速,养老服务设施严重不足

我国老年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相关设施严重不足

我国是世界老龄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社区保健、照护、疗养提出了更高的需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亿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人,占8.87%,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尤其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据资料显示,北京超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26.6万人;上海这一数字更是高达300.5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1.61%,老龄化已经接近日本等世界人口老龄化最高的国家水平。目前全国每年老龄化人口以近1000万人的速度增加,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面对庞大的老年群体,为其服务的社区建设及服务设施却不尽人意。目前养老社区严重不足,现有的养老社区,也大多存在规模小、配套功能单一、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老龄社区缺乏系统科学的发展规划指导。

二、养老潜在需求及特点

养老产业是全球性的朝阳产业,其市场增长迅速。据全国老龄办城市养老服务调查,目前我国老年人总的服务需求满足率仅为15.9%,还有84.1%的老年人服务需求没有被满足,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尚处于“沉睡”阶段。据权威专家测算,全国1.7亿老年人口可撬动1万亿元规模的养老产业。现状调查发现,老年人独立居住比重大、入住养老机构意愿较强,未来老人公寓、老人社区、疗养院及医疗看护中心等需求空间巨大,老年人的健康、精神以及生活需求成为老年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老龄事业、产业发展有广阔前景。

老人的需求特点

(1)经济需求:养老是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其它需求都以满足经济需求为基础。

 养老金:公共年金(公助)+企业补充年金(互助)+个人储蓄(自助)

(2)健康需求:老年人患病概率增加,亟需完整的医疗保健服务。

 老人保健:康体保健、健康检查、健康教育等。

 老人医疗:疾病治疗、卧病照护、残障赡养等。

(3)生活需求:老年人生活护理需求创造巨大的商机,形成老年人护理产业。

a.设施服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老人安养之家:身体较好、具自理生活能力而又不与家人同住的老人。

老人养护之家:病残、罹患痴呆或心理失调等老人。

老人特殊照护之家:长期卧病在床、已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老人的专业特别照顾。

 b.家庭服务:

包含了日间照护服务、家务处理服务、患病照护服务。

(4)精神需求:

 老人研习:咨询、讲习或社交联谊服务。

 老人休憩:休闲、娱乐、学习及训练等服务。

 老人休养:短期休养,保健及心理辅导等服务。

(5)社会需求:老人透过社会参与,实现自我价值

 老人再就业:技艺传授、智库咨询。

 老人志工活动:社会服务。

三、养老休闲社区的发展

现今社区功能因应环境需求的演化,已从过去单纯的居住转换为增添安全、休闲和健康等多元化功能;未来随着高龄居民人数的增加,势必衍生为兼具医疗、赡养和照护的全功能养老社区,形成兼具“居住+安全+休闲+健康+医疗+赡养+照护+养生”的复合型养老社区,成为专供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高品质居住社区。

 1、养老休闲社区的环境

 (1)无障碍设施环境:为老年人构建友善舒适的空间环境,在建筑及景观设计方面全面考虑老年人行动的特殊需求,提供轮椅坡道、电梯、浴厕等无障碍、确保安全的社区活动环境,使老年人自主、安全、方便地通行和使用相关设施。

 (2)健康建筑环境:建筑施工选材考虑老年健康需求,除全面采用绿色环保建材外,并严格控制日照、采暖等因素,提供舒适、宜老的物理环境。

 (3)养生景观环境:景观设计除适当配置老年户外健身器具、场地外,还考虑老年疗养所需的安逸、宁静氛围,导入具养生功效的药草花园等景观元素。

 (4)长乐休闲环境:针对老年慢生活的休闲、娱乐需求,可设置陶艺坊、小剧场、多功能活动中心等艺文设施,还可配置慢跑道、门球道等适于老年康体健身的轻运动场地。

 (5)乐享天伦环境:养老休闲社区住宅产品可根据地段、景观资源及需求等因素,规划以连排住宅、花园洋房、多层及合院等各种宜居产品,满足独居老人、老夫妇以及大家庭等多样需求,并搭配休闲游憩服务设施,创造亲属同住、假日照看和家族聚会的机会,使老年居民得享天伦之乐。

 (6)退休长住环境:养老休闲社区住宅导入园林度假等主题设施,除出售外,可提供中长期出租产品,吸引多层次的退休人士长住。

 (7)投资再就业环境:养老休闲社区可设置家庭民宿等居住产品及整合营销服务,提供身体健朗的老年居民参与投资经营。

 (8)社会参与环境:可引入以老年大学外延的智库咨询中心、技艺传授中心、老年志工服务中心等机构,创造老年居民持续参与社会服务、发挥余热的环境空间。

 2、养老休闲社区的服务

 (1)保健养生服务:针对老年人保健需求,可设置康体、养生等教育咨询指导服务,开展参与性强的养生论坛、饮食指导等健康活动。

 (2)医疗机构服务:依老年人体能状况,分别设置可及性高的赡养、养护和照护等医疗机构服务,依社区规模设置相应的医院、救护站、药店等配属空间。

 (3)家庭护理服务:老年社区护理,透过医疗培训中心导入小区护理组织,为个人、家庭、社区提供连续、全面的家居护理服务。

四、老年休闲社区的典型成功案例

-美国太阳城

太阳城坐落在佛罗里达西海岸,全年312天能够接收到日照,气候环境好。总体规模占地37.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0.2平方公里。社区内住户有16000多名,社区内设计建造了各种户型以适应不同类型老人的要求,呈现产品多元化的特点。1、社区设计特色-社区内实现无障碍设计:无障碍步行道、无障碍防滑坡道,低按键、高插座设置,社区住宅以低层建筑为主。同时,强调社区内的空间导向性:对方位感、交通的安全性、道路的可达性均做了安排。其次,实施严格的人车分流。太阳城是佛罗里达乃至全美最好的疗养社区。据说,该社区中的居住人群比美国平均人口寿命高10岁。

2、居住及配套产品全面多样在太阳城中有许多种住宅类型,以独栋和双拼为主,包括:独栋住宅,双拼住宅,多层公寓,独立居住中心,生活救助中心,生活照料社区,复合公寓住宅等。同时,配置了图书馆、乡村俱乐部、室外剧场、社区大学及各种工艺坊等文化类配套;健身房、游泳池、纸牌游戏室及草地保龄球场等多类型的运动空间,将娱乐设施与购物中心有机结合,设置综合性医院,强化医疗服务功能。

3、主要可借鉴的成功之处选址区域景观资源丰富,拥有湖泊、公园,环境舒适征对老年人特点,体现无障碍设计,强调交流空间的营造休闲配套设施多元化,以运动类、医疗类、文化类为主开发产品类型多样,以低密度、环境舒适为主社区内开设的课程和组织的活动种类多

太阳城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和开发启示,成规模、综合型休养社区的开发,需配备更全面的老年服务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将是老年人不断优化提升生活环境,实现安度晚年的重要保障。

 随着社会对老年群体越来越多的关注,未来,建设服务专业化、功能综合化、环境舒适化的规模型养老休闲社区将成为社会趋势,全面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服务、医疗保健服务及精神世界需求,使每个老年休闲社区都成为老年人颐养天年、健康长寿的宝地,使老年人真正沐浴在晚年的金色阳光里享受精彩生活。

参考文件:

1.《养老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出版日期:2009年08月27日;

2.《认识美国太阳城养老社区》,上海东滩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3.《养生休闲:健康引领旅游发展新趋势》,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方智俊;

篇3

保险企业跨界到养老服务中,所选取的养老服务模式也各有不同。有的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入口,投资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公司,打造互联网+时代一体化养老;有的从社区养老着手,在一二线城市中,通过竞标地产的方式建立属于自己的养老社区,采用高端护理模式,打造全护理概念。在建立养老社区的同时,保险企业还建立了健康养老体验中心,注重线下养老体验式服务,形成休闲养生、健康管理、医养结合、社区养老等多种业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例如,由泰康人寿投资建设的国际标准大型综合养老社区泰康之家燕园已在北京市昌平区投入试运营。社区总建筑面积约31 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可容纳3000 户约4500 位老人入住。泰康之家燕园的社区服务体系由生活服务体系、医养康复体系、活力文化体系三大部分构成,包括日常生活服务、餐饮服务、健康管理、专业护理、医疗问诊、康体娱乐、活力课程和社工服务等,全方位满足入住长者的综合需求。

养老业务拓展需要大量人才,2016 年3 月,泰康人寿与北京、上海等地20 余所开设护理专业的高校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形成以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破解养老人才短缺问题。

保险企业切入养老,一般都是大手笔,并迅速铺开,要取得规模效应,对资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但对于善于资本腾挪的保险企业来说,似乎并非难事。大型保险企业选择以投资商、运营商一体化的全资运营模式,通过自建+ 控股+ 合作的方式培养体系化的养老服务能力。还有一些保险企业采用股权合作模式,与开发商联合成立股份公司,该模式有望成为国内保险公司进军养老地产的主要模式。

而在美国,保险公司投资养老产业的渠道以间接投资为主,保险公司大都不直接参与养老社区开发建设。保险公司通过投资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成为养老住宅的持有者,获取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养老产业的发展前景是毋庸置疑的。2013 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 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2014 年8 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投资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保险服务业与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

但对保险公司自身来讲,在进军养老项目前必须选准市场定位和盈利模式,找到适合自己的盈利点及盈利模式。

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的养老项目多集中在地产领域,以养老社区的形式切入,其中并不排除圈地嫌疑。而持续的低入住率,让险资们看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也让其对养老行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中国平安集团子公司平安不动产的养老地产项目合悦,在2015 年春节后进行封盘。该项目以全龄化全方位社区服务为特色,提供颐养身心的全方位服务。据悉,合悦项目并未叫停,仅是暂时封盘。但外界对于平安不动产关注不是这一项目的暂时停滞,更多的是质疑其以养老名义圈地,但平安不动产方并未做出回复。

剥离房地产属性,养老社区并非暴利、高盈利的投资项目,其投资周期也许要长达8 至10 年。在项目投入前期,能维持收支平衡已较为不易。目前从各养老社区运行的情况来看,其短期收益大概仅为5% 至6%,若收益要达到8% 至10% 之间,则需要10至20 年的投资周期。

篇4

关键词:威海;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作为海滨宜居城市,威海市吸引了全国大量老年人口来威养老,这在推动威海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地区的养老压力。因此,如何进一步发展养威海地区的养老服务模式,在造福本地人的同时进一步利用养老服务产业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威海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威海市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模式现状

截止2014年底,威海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共有607574人,总人口2547478人,老龄化比例为23.85%。威海市人口老龄化在群体结构方面呈现失能老人多、高龄老人多、三无老人多、空巢老人多的“四多”趋势。此外,80岁以上老人占比较大,人口超高龄趋势明显。

威海地区的养老服务模式较为多样: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较为普遍的养老服务模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支持与重视。作为宜居城市,威海市的机构养老的发展也较为完善,不同消费水平的养老机构能为选择机构与候鸟养老的人群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二、威海市养老服务模式发展问题

1.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的不足之处

威海地区传统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居家及社区养老方面,社区活动的针对性较差,多数社区公益活动是针对老弱病残弱势群体开展,而单独针对老年人的活动较少。此外,威海地区社区养老发展不均衡:部分社区附近的没有配备相关的医疗及养老机构,缺乏与老年福利机构联系,难以形成完善的、一体化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就机构养老方面来看,威海的养老院层次并不分明。以东发老年公寓为代表的高端养老院数量较少,中层次老年公寓与敬老院的界限不分明。给来威海养老的老年人的选择增加了很多困难。机构养老还存在护理人员不足、护理设施不完善、平价养老机构床位不足、民办养老机构价格过高等诸多问题。

2.传统观念对发展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阻力

受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的养老服务模式。大部分老年人生活节俭,尽管老年大学、老年餐厅等新兴养老机构均有一定发展,但老年人的参与积极性普遍不高。

3.社会力量动用不足

社会力量动用不足主要体现在志愿者管理工作与企业和非盈利机构的参与方面。社区与高校等志愿服务团体的联系不够密切,志愿服务连续性较差。此外,威海地区的养老服务信息获取还较为困难。当前企业和非营利机构的服务意识不高、服务渠道狭窄而未形成系统、社会舆论导向性不足等因素导致企业及非营利机构的力量未能有效发挥。

三、威海市养老服务模式发展建议

立足于不同养老服务模式的角度,建议威海地区可以做出以下改进:

就居家养老模式来讲,各部门应加强具体服务对老年人的针对性,如在居家服务热线中,专设老年人服务板块,或者直接开设老年居家养老服务热线。社区养老应当与居家养老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如社区如政府进行协同合作,提供包括定期体检、日托中心在内的一系列高质量的短期服务,为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障。同时,社区应结合老年人关注健康,生活节俭的特点,适时举办健康讲座等活动,调动老年群体对社区活动的参与积极性。

消除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对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影响困难较大。社会一方面应当尊重老年人的自身养老意愿,另一方面应在举办社区活动的同时,适当提供物质奖励,鼓励老年人通过参与社区活动转变思想、促进消费。同时,老年大学、老年餐厅等老年人机构可结合老年人特点,采取渗透定价策略,注重健康服务,吸引潜在老年客户群体。

此外,威海地区各养老机构应明确层次,发展自身特色与企业竞争力,避免恶性竞争,使选择来威养老的外地老年人口在选择上更加便捷。通过高校专业设置导向和提高人员薪金福利等方式加强护理队伍的建设;并通过政府和民间多方资金投入,加强服务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建设。同时,各机构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互动,经验学习。有实力的养老院可以选择建立综合性高端养老基地。

我们应当意识到,充分调动社会各部门的力量,对改善养老服务模式也有着重要作用。各部门应注重志愿者培训事宜,确保志愿服务的连续性与专业性。另外,充分调动企业及非营利性机构的参与积极性,鼓励企业建立专业老年产业、致力于老年群体相关需求的综合运营服务公司,以提供完善的养老服务信息。

四、结论

威海市较为重视养老服务的发展,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等多种养老服务模式均有一定的扶持措施,但由于资金、选址等的限制,各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仍在完善进程当中。凭借优良的气候和环境优势,威海养老产业被普遍看好,并已经吸引了数家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在当地投资建设高端养老机构。结合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特点,威海市在发展养老服务模式时,应注重完善居家及社区养老等传统养老服务模式,为多数老年人的养老提供基本保障。同时,各养老机构应充分利用威海的地域优势,发挥企业特色与竞争力,为候鸟养老提供支持。综上,增加财政支持,政企联合、整合社会资源,鼓励企业及非营利机构的积极参与,从而扶持多种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将是威海市发展养老服务模式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胡伟娟.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产业发展前景[J].现代企业教育,2014,(12):464-464.

篇5

在没有竞争的市场上发展,是一种什么感觉?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专注于做养老地产的开发商寥寥几家,且都集中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几个指头就能数过来。在这个“容积率”很低的地产圈子里,大家生存得都很“舒服”。作为目前湖南唯一一家大型养老社区的康乃馨来说,没有劣势一方的追赶,也没有优势一方的竞争,可谓是“独霸一方”。

在目前中国养老地产市场普遍处在“模仿国外+自身探索”阶段的时候,立足湖南市场,打造标准化运营体系的康乃馨,不仅率先赢得了竞争先机,也为布局全国夯实了基础。

打造湖南首个高端养老社区

104万老人,141家养老机构,1万余张床位,养老机构床位数供不应求,无一家高端养老社区,这是2010年康乃馨正式进入长沙养老市场时所面临的状况。在传统养老方式越来越不符合社会发展和市场要求的情况下,建设一座适合老人居住的高档养老社区,为老人提供最好的晚年生活方式,成为康乃馨董事长李重九的最大愿望。

“我们的项目不是单纯的养老地产,而是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民生工程。”李重九对康乃馨的定位更倾注了一份对养老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这亦是湖湘文化“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写照。

中国老龄化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老龄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是开发商进入养老市场不可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责任与市场的双重吸引下,康乃馨在我国大部分省市的养老地产还是一片空白的时候,加入了探索中国养老地产发展的大潮中。

和很多刚刚进入养老地产开发的企业一样,到国外“取经”是一个必要和重要的步骤,这不仅能够使自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且还能让自己吃一颗定心丸,更加坚定这份事业的美好前景。

历经3年多时间,康乃馨派人考察了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台湾、新加坡运营成功的同类项目。经过艰苦而长期的论证和设计,康乃馨提出了包括建筑、医疗、护理、商业、文化在内的一整套适老化解决方案,总投资10亿元打造湖南首个大型养老示范项目“康乃馨国际老年生活示范城”,预计将能为5000名老年人提供高品质、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康乃馨项目共分三期开发,一期建设医院、呵护中心和配套设施,二期建设养生型住宅和疗养型公寓,三期是更高端的养老社区。时至今日,康乃馨350亩原生山水上已经矗立了一所二级甲等医院和老年呵护中心,同时还配套建成了10000平米翠湖和8000平米秀山以及园林景观,而10万平米专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养生型住宅和疗养型公寓已经封顶。“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建成后,康乃馨将是中南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环境最美、配套最全、服务最优的综合性高端老年社区。”李重九对康乃馨的未来充满希望。

开创“医疗+养老”的新模式

养老和医疗,一如硬币的两面。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数量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在养生保健和疾病治疗方面的需求迅速增加。据统计,目前亟需康复医疗服务的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如何实现养老与医疗的无缝对接?如何让高端医疗资源服务于老龄事业?成为养老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月6日,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探索与实践,康乃馨积极响应中央“优先发展护理康复服务,加强老年护理院和康复医疗机构建设”的政策,充分利用本省优势资源,率先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办康乃馨老年病医院,由湘雅三医院的经营管理团队和医疗专家全面运营,打开了国内大型公立医院与高端养老机构首次合作的大门,将有效提高湘雅三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快速建立完整的医疗养老服务体系,为更多有保健康复和疾病治疗需求的老年群体服务。

对于康乃馨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开创性的飞跃。“这一全国首个‘医疗+养老’的新模式,不仅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专业化的医疗服务,更能提高康乃馨品牌的综合实力,使其成为康乃馨布局全国养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李重九对老年人医疗服务的重视,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身体需要,为他们免去了后顾之忧。

打造全新老年生活方式

最美不过夕阳红,在不可逆转的岁月流逝中,人们都会渐渐变老,而变老并不意味着就不去享受生活。老人需要完整的居住街坊,需要一个适老和宜老的社区,需要以优化老年生活为前提的优质养老场所,要有园林、有活动场所、有朋友聚会……

“从外景来看给人以规模和气势很大的直觉,全新的建筑和环境色彩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印象中的‘养老院’。”这是老年人对康乃馨建筑外观硬件的普遍印象,而在李重九看来,养老社区的硬件并不是难点,每一个做养老地产的开发商都可以做到,而做好服务、为老年人打造更美好的生活方式,打造一个阳光、温馨和充满活力的晚年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于养老社区的建设商和综合运营商,不只是建好养老社区的硬件,打造运营养老社区的标准化体系和管理流程,形成独有的养老社区运营管理体系,是我们的终极追求。”李重九介绍到,为了服务好老年人,康乃馨创造性地引入国内首例中心供氧入户、24小时中央空调、中央热水、紧急呼叫系统、GPS定位、宽大医梯、防滑设施、智能化社区、色彩记忆等科技设施,全园均设无障碍通道,每层特设护理工作站,营养餐厅有专业的营养师根据老人的饮食差异,配备无糖餐、无盐餐等。

同时,康乃馨还开办有老年大学、文化俱乐部和老年艺术团等。一方面为老人提供学习、娱乐、休闲、游玩等机会,建立属于老年人自己的圈层,找到志同道合的知己朋友。另一方面充分尊重老人的精神追求,开创互动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创造更大的人生舞台,如义工联盟、养生客座等职务,发挥余热。让老人在此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静待时机 蓄势待发

经过一年时间的运营,目前老年呵护中心入住率已经达到了80%,康乃馨的服务在运营中得到了检验和提升,项目的硬件设施、服务水平也得到了社会和老人的广泛认可。

伴随着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起步的康乃馨,正在探索中逐步成长,但是李重九也坦言,康乃馨虽然在区域市场上占据天时地利的优势,但在中国养老地产运营的大环境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一线城市养老地产开发商是一样的。

李重九介绍,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发展不充分,主要在于:1、政府缺乏政策引导和支持;2、养老的固有社会观念难以转变;3、整个老年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还有待提高;4、医疗护理人才缺乏;5、大多数进军养老产业的只想做高端,中低端无人问津;6、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比较少,运营模式都还在摸索之中。

篇6

文|胡京晶

日前,《2016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出炉。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为6.0,紧逼合格线,较去年的6.51出现显著下滑,是过去四年来首次止涨走跌。

所谓退休准备指数,主要是考量受访者对退休责任意识、财务规划认知水平、财务问题理解能力、退休完善度、退休π畛浞侄纫约叭〉闷谕收入信心这6个影响因素,根据相应权重和相互关系计算出来的。据报道,报告里只有15.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为退休进行的准备是充分的,这个比重创下了近三年来的最低纪录,而认为退休准备不足、预期收入等难以支撑退休生活的群体,比2015年提高了10%。笔者认为,这些数字凸显了在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人们对自己晚年生活前景不确定性的担忧。

“退休准备”在中国虽然是个新概念,但是笔者认为,由于它所涵盖的主要内容是退休后如何养老的问题,所以这个概念所固有的核心内容其实并不新。比如过去常听说,某某老头打算投奔大儿子或二儿子;某某老太太一直在为自己攒“棺材板钱”,等等,这些都属于“养老准备”。

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形态、经济模式、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改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了,寿命也在不断延长,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育观和家庭观的变化,少子女、甚至无子女的老人有所增加,空巢家庭和独居老人比比皆是。在“养儿防老”难以实现的情形下,养老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养老准备”都要准备些什么呢?笔者认为,从居民个人角度讲主要应有两方面的准备。

首先是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准备。目前,社会和经济处于重大转型时期,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复杂多变。在此情形下,人们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尤其是老年人,更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树立独立、自强的心理,不要一遇困难就悲观失望、怨天怨地。

其次是物质和养老方式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第一步,根据自己的财力,在“夕阳无限好”的阶段,尽量多出去玩一玩、看一看。而对已经“近黄昏”的暮年生活,则更要提早安排:是去养老院,还是居家?生病了怎么办?需要人护理的花费是多少?都要算算账,做到心中有数。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居家养老”将是今后一个时期主要的养老方式。针对于此,政府的“顶层设计”要加快推进和落实,比如医疗资源的下沉(社区医院的建立和完善等)、“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兜底”,等等。与此同时,笔者特别想说的是,建立一个“友好互助型社区”是居家养老的重要支撑。我国“未富先老”的人群大量存在,这个群体特别需要关怀和照顾。同时,对经济条件较好,但高龄、独居或失能失智的老人同样应该给予关心,比如某个老人顾得起保姆、护工,但是如果没人帮他把保姆、护工找来,那么他有钱也没用。

建立友好型社区,要鼓励志愿和义工服务,引导人们参与互助。同时,还要探索不同形式的有偿服务激励办法,比如设立“助老有偿服务储蓄银行”――记录参与者为他人服务的时间和内容,当参与者自家有事或自己年老以后,便可以用自己的“储蓄”来“换取”别人的帮助。有一个说法――社区是出政治家的地方。政府和舆论应鼓励年轻人在社区这块最接地气的地方施展智慧和能量,为早日破解“养老难”探索出路。

篇7

[关键词] 社区;互助式养老;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b)-0176-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报告表明,2012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为1.19亿,占总人口的8.87%,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报告提供的预测分析指出,2014年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2025年超过3亿,2042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中国老年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与家庭负担不断加重,不少老年人希望老有所为,以减轻家庭负担,现有养老模式在应用中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存在老年人生活质量不高等问题[1]。为更好地解决养老问题,充分发挥老年人自身余热,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本研究通过构建社区互助式养老平台,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社区中年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建立平台前调查 2012年5月~2012年7月,本研究自行编制了关于目前社区养老模式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问卷,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对某社区老年人进行社区养老模式与满意度问卷调查。

1.2.2 建立社区互助式养老平台 2012年8月在社区成立互助式养老平台,其主要功能是协助提供老年人互助信息,如何人何时何地可以照顾别人,何人何时何地需要别人照顾。愿意参加互助服务的老年人到互助式养老平台登记备案,平台负责提供老年人供需情况,积极提供信息,搭建桥梁让互助者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互助双方签订互助协议,协议内容由双方约定,如可以采取以劳换劳方式,也可以采取聘请方式,还有部分老年人甚至采取无偿照护方式等,尽量让老年人通过互助养老,既发挥老年人余热,又能促进彼此间沟通,减轻孤独感、无用感。

1.2.3 成立社区互助式养老平台后再次调查 2013年1~2月,对参与互助式平台养老的22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构建社区互助式养老模式后的生活满意度资料。

1.2.4 问卷内容 主要包括对当前养老政策、家政服务质量、目前老年生活质量,互助式养老模式推行的可行性和构建社区互助式养老模式后的生活满意度等。

1.2.5 调查质量的保证 调查员为不参与信息平台工作并经过统一培训的护理本科生,调查员到现场一对一询问记录,被调查者回答问卷内容,完成的调查问卷由专人负责检查核实后双人录入数据。建立平台前后调查问卷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28和0.821,重测信度分别为0.806和0.81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满意度采用等级资料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建立平台前调查发放问卷244份,有效回收227份(占93.0%);成立社区互助式养老平台后,对参与互助式养老的22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有效回收196份(占89.1%)。

2.2 养老观念的调查

2.2.1 养老模式的调查 建立互助式照护养老平台前,227名老年人中,60名(占26.4%)认为最理想的养老方式为养老院养老,71名(占31.3%)选择子女养老,96名(占42.3%)选择社区居家养老;建立互助式照护养老平台后,196名老年人中,150名(占76.5%)选择互助式,25名(占12.8%)认为与建立互助式照护养老平台前无差别,21名(占10.7%)选择以前的养老模式。

2.2.2 居住方式的调查 建立互助式照护养老平台前,227名老年人中,63名(占27.8%)老年人选择与子女同住,97名(占42.7%)与配偶同住,独居者33名(占14.5%),养老院居住者34名(占17.1%)(图1);建立互助式照护养老平台后,75.5%的老年人选择愿意将本社区老人组织起来相互帮助,共同在社区养老,其中50.5%的老年人非常支持老年人互助服务。

2.2.3 对利用自身能力为他人服务的意愿 大部分老年人愿意为他人服务,目前正在进行者64名(占28.2%),缺乏平台者110名(占48.5%)(图2)。

2.3 养老政策、家政服务质量的调查

建立平台前,167名(占73.6%)认为当前养老政策不完善,16名(占9.3%)认为非常差;79名(占34.8%)不满意当前家政服务质量,45名(占19.8%)老年人表示相当不满意;建立互助式养老平台后,150名(占76.5%)老年人采取自己与他人相互提供服务的方式来提高生活质量。

2.4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调查

构建互助式养老平台前,有85名(占37.4%)老年人认为生活满意;构建互助式养老平台后,有154名(占78.6%)老年人认为生活满意,构建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表1)。

3 讨论

3.1 当前养老模式有待完善

在家庭养老模式下,老人生病或不适时需要专人照顾,存在资源浪费,而老人健康时,空闲在家,也存在资源浪费;政府出资兴办、由社会团体或个人经营、政府只起到监督作用的“公办民营”养老机构模式[2-3]和采用“以房养房”模式的养老机构[4-5]均存在设施、服务短缺,老年人生活质量不高,未充分发挥老年人自身潜在能力等问题。养老成为一个越来越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某社区构建互助式养老平台的调查表明,建立社区互助式养老平台可以有效减轻养老问题,促进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独立自主的能力。

3.2 互助式养老能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

老年人由于退休在家,生活习惯的改变,或遇亲友过世、丧偶、患病、独居等情况,易产生抑郁感、孤独感[6]。社区互助式养老平台提高了老年人互相交流的机会,在互助过程中,促进社区老年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7],促使老年人彼此协助,互相照顾,互相提供精神上的慰藉来疏导负面情绪,减少晚年生活的孤独感。

3.3 构建社区互助式养老平台可以发挥老人余热,减轻家庭负担

本调查结果提示,148名(占75.5%)老年人愿意在社区共同养老,其中99名(占50.5%)非常支持互助服务,这主要是因为社区互助式模式给老年人提供了发挥余热的平台,提供了聘请人照护的信息。表1显示,构建社区互助式养老平台前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虽然当前其他养老模式整合了政府、家庭、亲友、社区志愿机构的照顾服务[8],但都忽视了老年人自身的服务能力及老有所为的意愿。构建社区互助式养老平台既充分利用了老年人自身资源,显著提高了生活质量,又满足了患病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需求。

3.4 构建互助式养老平台的模式、工作内容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目前我们在社区构建的互助式养老平台规模较小,供需双方老年人参与不足,提供的服务内容只限于日常生活服务、精神慰藉、住院互助,在疾病基本护理方面缺乏相应的技能,互助式平台的运行管理费用及互助双方协议的有效性还需要政府和相关法律的支持。

综上所述,为适应快速增长的老龄化社会养老需求及解决当前养老模式存在的不足,构建社区互助式养老平台是一个有益的尝试,能够积极调动老年人的互助热情,实现老有所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佟晓光,黄毅.中国养老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9(27):190-191.

[2] 刘继同.公有福利机构改革基本思路与模式比较[J].社会福利,2004, 3(3):4-7.

[3] 尚振坤.中国养老机构的服务与管理[J].人口与经济,2008,11(2):50-54.

[4] 钟海波.“以房养老”模式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9(17):122-123.

[5] 张文君,徐雯,金燕,等.WTO后的上海养老机构[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22(6):431-433.

[6] 邱允盛.孤独是健康的大敌[J].健康指南:中老年,2012,2(12):53.

[7] 侯立平.美国“自然形成退休社区”养老模式探析[J].人口学刊,2011,14(2):58-63.

篇8

[关键词]“90后”;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产业;社区居家养老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151

[中图分类号]C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1

1 我国“90后”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需求

根据联合国的人口统计数据,中国将在2024-2026年前后进入老龄社会,而城市由于经济技术发达、医疗水平高、人口的出生率比较低,老龄化问题也比较凸显。城市老龄化问题的原因十分复杂,带来的影响也渗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而这其中“90后”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也很值得关注。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到目前已经有30多年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深入实施,我国的独生子女人数也达到一定的规模。与此同时,他们内部结构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目前,城镇“90后”独生子女逐步大学毕业,有的甚至组成“四二一”模式的家庭(“四二一”模式家庭是指,一对独生子女结婚生子后,家庭结构组成:4个父母长辈、1个小孩和他们2人。两个年轻人要负担起4个老人的养老重任和至少1个孩子的家庭压力)。其父母将逐步步入中老年。从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问题可以预想,这些家庭面临的问题不在少数。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想和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由于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接受网络和信息技术非常快成为“90后”的特点。

城镇“90后”独生子女父母年龄主要集中在40~55周岁之间。从居住情况来看,大部分的父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从经济状况来讲,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绝大部分可以维持基本生活。城镇“90后”独生子女父母对自己的子女比较爱护,孩子承担起家庭责任的年龄推迟,对家庭的责任感不高。目前城镇“90后”独生子女父母有的临近退休,具备工作能力,且身体状况良好,生活能够自理,尚未步入老年阶段。但是,目前的“85后”和“90后”是从小成长在核心家庭中(核心家庭指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的成员是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很多人受到父母家长的呵护多于责任的承担,所以他们之中的很多人还没办法真正独立,无论心理层面还是经济层面都会有些依赖父母。城镇“90后”独生子女父母通常会选择动用自己养老储备的资金帮助子女买房结婚,并不求子女经济上的回报。因此不可避免地减少了自身养老储备,产生代际之间的经济负担,对其晚年的养老选择以及消费造成影响,降低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

城镇“90后”独生子女父母的特殊之处在于子女人数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易“阻塞”。在面临困难时,主要依靠家庭力量进行解决,直接影响他们养老时所能够获得的帮助程度,同时也给独生子女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较大的压力。从目前独生子女的父母与社区关系来看,两者关系较为疏远。联系不紧密也是养老社会化“阻塞”的原因之一。另外,养老的支持面临不确定性。目前大部分父母具有自我照料的能力,并且配偶之间相互照料,能满足日常的生活需求。因此,子女对父母的照料能力以及意愿无法有效体现出来,而且独生子女从小成长在相对特殊的环境之中,其照料的能力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2 我国城市“90后”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应对措施

针对于以上的养老需求和社会现状,当前养老措施该怎样调整和发展,而社会各界又该怎样做呢?

2.1 提倡社区居家养老

基于中国父母和子女的观念,很多人还不愿意到专门的养老机构去,一些独生子女也想让父母在自己的身边养老。但现实问题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90后”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工作责任、婚姻和养育子女的责任,倘若对父母事无巨细地照料,会压力过大,甚至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对此,目前在中国新兴的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养老方式。它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其中,创办老年食堂是开展社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的重点和难点。

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老人可以住在家中,有家的归属感,同时还可以到社区参加具体的活动,使其能够融入社会。

2.2 发展养老产业

目前,很多养老政策的制定和养老计划的提出主要依靠政府层面,就社会而言,适当的发展一些老龄产业也是很好的选择。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国家已经有所突破。社区照顾首先在英国应运而生,老年护理保险制度也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这些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城市有经济能力去发展这些产业;随着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也会有一批专业的社会服务和工作人才,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提供很好地支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养老产业还是属于起步阶段,产业的项目比较单一,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 结 语

“90后”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可以采取社区居家养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时应该大力发展各种各样的养老产业,比如:老年大学,老年旅游等。这些新型的养老方式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还可以解决独生子女因工作繁忙不能对父母进行事无巨细的照顾的问题。虽然,这些方式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未来,这些方式是适应发展趋势的,有非常好的前景。

主要参考文献

篇9

摘 要:基于我国老龄化趋势加速的背景下,老年人口数目急增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亟需解决的一系列养老问题,例如老人的晚年生活单调、老人健康保健和安全保障问题等。本文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出发,以目前养老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养老市场发展前景的分析,创建了"归巢"养老项目。该项目以B2C商业模式为切入点,借助互联网作为依托工具,辅之以软件网站设计技术,通过"归巢"APP或PC端,一方面对个人数据记录进行状态监控和资源共享,一方面把区域相关优良资源通过该运营系统进行整合,形成全国范围内的信息资源网。

关键词:老龄化;服务型;养老

一、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老年人口在不断的增加,同时老年人口的寿命也在逐渐延长。但是市场经济的运转加快,年轻人工作忙,可以自己照顾老人的时间减少。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结构是“4-2-1”,独生子女既要工作挣钱又要照顾老人,往往应接不暇。另外,空巢家庭也在逐渐增加,进一步弱化了家庭的养老功能,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在我国,养老服务业至今仍属于一门新兴产业。目前,国家十分重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并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法规,但这样大多是一些原则上的要求,缺乏具体的一些配套政策。同时,相关专业的护理人员也严重匮乏,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分布不均,服务质量不高,这严重制约了养老服务行业的良性发展。

我国养老服务产业现状与老龄化水平不相匹配,供给与需求相差极大,可以说发展潜力巨大,老年人将成为新的高消费群体。

二、我国养老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老龄化趋势加剧

中国是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和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据联合国统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5亿的人口超过60岁,比美国人口总数还要多。

同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相比,中国老龄化问题出现的时间不长,但这些年来却有加剧的趋势。随着中国平均寿命的不断提高,由于中国实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年轻人口增长率一直低于自然增长率,在这两个因素的一起作用下,中国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更加严峻,已经引起了全球关注。

(二)养老产品和服务种类单一

由于我国目前出于对国外养老市场的模仿阶段,处于不成熟的起步时期,产品和服务的种类较为单一,创新性不强,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此外,由于市场准入门槛不高造成鱼目混珠现象十分广泛,极易造成消费者对该行业丧失好感,然后远离此种产品和服务并转投另一类市场信誉较好的产品服务中去。并且产品利润随着市场准入者的增加而减少,由于大部分投资者不愿开发研究,只想等待市场出现新的养老产品和服务模式,然后加以模仿并出售。

(三)养老产业发展相对集中,存在区域失衡

城市地^是养老服务业发展较为集中的地区,而农村地区使之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尚不足以支撑养老产业快速发展。除了养老产业发展的城乡差异外,养老产业在东中西部区域间还存在着不平衡。从养老产业规模和市场化发展程度来看,西部区域要落后于东中部地区;从养老产业市场发展程度来看,当前养老产业主要集中在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的东部城市地区。

(四)民营养老机构管理落后

我国老龄化进程将继续加快,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将大量增加,然而,我国现有的民营养老机构存在着很多问题:民营养老机构品牌意识差,在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中民营养老机构中的资金正常运转困难,我国民营养老机构多以个人合股或民间借贷为主,后诶资金不足,经常面临后续资金缺乏的情况;缺乏相关法制法规,优惠政策难以落到实处;经验和管理理念陈旧、缺乏活力,一些养老机构将养老直接定义为老年人吃饱穿暖,在管理中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让老人没有归属感。

三、我国养老市场发展的前景

(一)服务

养老服务是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问题凸显的情况下,快速发展的一类行业。现代意义上的养老服务,始于欧洲发达国家。为了解决人口普遍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问题,上世纪50年代,一些欧洲国家的政府、教会以及个人建立各种形式的老人院、养老院以及私人自助会。然而,这些生活在老人院及养老院的老年人常年与世隔绝,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于是,一些国家尝试“去院舍化”,让老年人回归社区及家庭,由专业人员上门提供全方位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型的养老服务模式也孕育而生。

根据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老龄化程度、养老服务文化及养老服务基础,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社区综合养老服务模式。宏观上来说,养老服务整合社会资源,将服务业延伸至养老体系中,一方面解决了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一方面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微观上来说,就是为老年人提供包括物质供养、生活照顾、精神慰藉、情感陪护、医疗卫生、康复护理、文化交往、社会互动乃至自我发展等方面服务,涉及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慰藉等层面的综合而全面的服务。

(二)用品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越来越旺盛,但整个老年人用品消费市场发展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健康长寿和新的发展机遇。在养老体系的不断完善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拥有自己的经济来源,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产业结构看,以衣食为主的传统消费模式正在悄然变化,娱乐休闲、康复保健、文化用品、公共福利设施等老年人消费比例上升加快,老年人消费需求呈多领域发展趋势。从产品结构看,服装、食品、保健品、旅游产品、助听、助看、助行、助浴、助康复产品、等生活产品多样化,养老用品需求潜力巨大。

(三)产品

在当今市面上,关于养老方面的APP并不多见,这对于归巢的市场占有率极为有利。由于当前多数家庭呈现少子化和空巢化,家中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工作在外的子女心头的一大忧虑所在。此时归巢的推出,必然会引起子女一代的兴趣。但是因养老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吸引了不少其他行业和企业开始进入,竞争对手的数量会越来越多。

在智能机越来越简便操作后,对信息接受较缓慢的老人来说,使用智能机已逐渐成为常态。智能机使用范围的加大,也会进一步扩大归巢拥有更多的市场占有率,适用对象将从子女一代扩散至父母一代。由老人自己亲自使用并反馈问题,将督促归巢提供更加舒适的服务,为老人打造更舒心的晚年生活。

(四)金融

关于养老金融行业,就不能避开养老保险这一主题。养老保险就不能避免养老保障产品,目前我国六家专业的养老保险机构中就有四家发行了个人养老保障产品,其中又以平安保险为最。据《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可知,养老保障基金投资范围非常广泛,基本包涵了市场上可投资的标的资产,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可供选择的投资组合,也更好地分散了投资风险,也为保险行业提供了新的契机。由此可以预见,在不久后,保险行业将出现许多针对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的相关产品。在诸多保险同业争相发展的同时,辅之以政策的引导和牵引,会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环境,促进养老金融业更好发展。

四、总结

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峻,养老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呈现出老年人口增长快,高龄老人占比大,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独居化加速,未富先老等特c,影响我国本世纪任务的严重问题之一便是养老。

国务院印发的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系列扶持政策。至此,我国养老体系的顶层设计方案初步完成,针对目前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融资难、找地难、招人难和运营难等问题,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政策支持。

由于传统养老模式的不利之处给老年人的生活、精神状态打来了一系列挑战,造成了严重的问题。让老年人回归社区及家庭,由专业人员上门提供全方位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型的养老服务模式逐渐开始发展。人口老龄化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健康长寿和新的发展机遇。未来我国老年人对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接受能力在不断加强,对信息化养老将有着强烈的需求。伴随着养老新型服务的发展,养老用品也成了热门话题,未来的5年以上的时间里,中国的养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 彭莉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征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

[2] 王小燕.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分析[J].2012

[3] 韩力.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成因分析[J].中国经济时报,2014

篇10

【关键词】养老;社区;设计

1、背景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多,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数据显示,全球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72个,2010年全球老年人口已达到6.23亿,全球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12%,世界百岁老人约15.2万。我国从20世纪末就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1世纪30年代将会达到高峰。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世纪之困。

1.1中国老龄化社会主要有以下五大特点

1.1.1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大

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占世界老龄人口总数的1/5。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

1.1.2高龄化趋势显著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大大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表现出明显的高龄化趋势。

1.1.3“未富先老”

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基本上在5000美元至1万美元,目前平均达到2万美元左右。而我国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尚不足1000美元。

1.1.4“空巢”老人迅速增加

关于老年人居住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四二一”的人口结构(一对夫妇同时赡养4个老人和1个小孩)愈加明显。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空巢老人的比例还将进一步增加。

1.2养老设施现状

我国各城市、镇均配有相应的养老设施,但这些设施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普遍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十几到数百个床位,远远不能缓解养老床位的需求;档次普遍偏低,缺乏高端配套设施,只能满足基本需求;服务水平较低,缺乏专业高素质服务人才,不能满足高端群体的需求;服务项目单一或流于形式,缺乏真正综合性、个性化服务能力;缺乏高品质、高标准,物业、景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服务项目相对齐全、针对中高端的大型养老养生国际型机构。

1.3养老地产的发展

《2013-2017年中国产业地产行业运营模式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9904个,床位314.9万张,年末收养老年人242.6万人。即“十二五”期间,我们的市场缺口需要在现有规模上翻一番,这让养老地产开始逐步成为各方追逐的投资热点。此刻,与“住”紧密相关的老年地产作为“银发产业”中最诱人的一块“大蛋糕”,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本觊觎争食。

由于受国人自身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老年住宅发展背景有较大的差距,但发达国家老年社区的内部组织及设计等内容值得我们借鉴。

2、案例

养老地产在我国大部分省份还是空白,国内纯粹作为养老地产项目来发展的楼盘屈指可数,做得比较好的有北京东方太阳城、上海亲和源,国外较好的案例是美国的太阳城。

2.1北京东方太阳城

东方太阳城位于顺义潮白河西岸的双青林场内,社区规划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建筑类型有现代独栋、水畔联体别墅、中式四合院以及四层电梯公寓等。项目有七个风格各异的小区,全社区无障碍设计,红外无线安防、水源/地源热泵等高科技智能产品应用于社区各项安全保障与服务设施。

2.2美国太阳城

美国太阳城从1961年开始开发建设,从一开始就规划成为佛罗里达乃至全美最好的老年社区。社区内娱乐设施和医疗保健设施十分齐全。全区共有7个娱乐中心、8个高尔夫训练场、3个乡村俱乐部、2个图书馆、2个保龄球馆、2个湖、30个教堂、19个购物中心。在这里,体现的是一种不孤独、不依赖、不满足温饱型的老年生活。

2.3上海亲和源

亲和源坐落在上海浦东康桥小镇,一期工程占地8.33公顷,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亲和源老年公寓由12幢多层电梯住宅楼组成,楼与楼之间有连廊相接。老年公寓设838套居室,可供1600位左右的老人享受其中。居室建筑面积约五十八到一百一十九平方米不等,室内橱柜床椅、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电话全部开通,冷暖水二十四小时供应。

3、规划设计要点

结合国内外实施案例,借鉴其先进经验,同时与中国国情相融合,提出以下规划设计要点。

3.1住宅选址与场地设计

空间布局体现老年人自立性、健康性、安全性。设备与设施按老年人的人体尺度和心理、生理特点进行设计。体现适用性,兼顾老人与照顾者的使用要求,空间具可改造性。

选择环境质量良好、交通便捷的场地作为规划的先决条件;靠近基本的社区公共设施,同时远离喧闹的文娱场所;尽可能在楼内外为老年人提供各种邻里交流、人际交流的公共交往空间和环境;场地应有足够面积,以满足开展户外活动的要求;居住区内路网设置合理,人车分流,来自主干道的噪音少;处理好合设或邻设的其他设施与住宅之间的关系,既提供公共交往空间,利于老人开展体育活动,又方便生活。

老年人室外休憩场所的设计:庭院的朝向应避开强风和日晒等不良气候因素的影响,注意庭院与室内、外的关系;庭院中步行通道的位置应与设置座椅的休憩区分区,避免干扰;室外座椅和桌子的设置应按照老年人体的特点制作,还要考虑老人们交谈的需要;花坛和种植地应高出地面至少75cm,预防老年行人被绊倒;室外标志地设计应考虑老年人视觉退化的特点,为行人设置的标志应与从时速25km汽车上观看的标志尺寸相同。

3.2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

根据养老社区不同的规模,配建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养老设施。健康老年人日常活动半径的设置为450米,以此标准确定服务设施的具置。

3.3建筑设计

3.3.1居室设计

光线充足的亮度:充分获取自然光,注意适当的亮度设计。

开关方便的门:最好采用平开门形式,采用平开门时,选用便于使用的握柄式把手。门的宽度满足轮椅进出,不设门槛,外门净宽不得小于1.1m,内门通行宽度不得小于0.8mm。

3.3.2公用楼梯设计

易识别的台阶面:为避免台阶面产生阴影,应考虑采光与照明的情况,改变台阶的颜色和材质,可便于识别。

踏步的防滑措施:台阶面使用防滑材料,台阶面边沿设置防滑条,要和台阶面保持在同一平面。

楼梯的宽度充足:考虑楼梯可并行通过使用拐杖的老人和搀扶人,宽度约1200mm。

4、结语

养老地产,作为地产界的新兴产业,未来必将面临广阔的发展机遇,作为起步产业,在策划、设计、建设以及后期运营过程中会存在多种问题,但这些问题对于促进该产业的成熟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更应该立足实际需求,以老为本,创造全龄化的和谐社区。

参考文献:

[1]罗福周 韩言虎,我国养老地产发展研究,《商业研究》2012(10)

[2]孙秀娟,我国养老地产开发模式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