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传统农业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3: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传统农业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简述传统农业的特征

篇1

关键词:绿色农业;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特征;原则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1-0002-2

1 农业生态保护简述

1.1 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与保护

生态系统通过漫长的演化过程使自身具备了在一定范围内的自主调节和自主控制等能力,使其在结构与功能上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从而保持相对的稳定。然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与对自然规律认知的严重不足,使人类长期处于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求发展的模式,它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与影响已经超出了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降低必然会导致其功能的退化,使其平衡难以维持,进而严重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这些发人深省的教训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要以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由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上,所以要求人类采取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维护和治理,生态保护的概念也由此产生。生态保护是人类以生态学为指导,遵循生态规律有目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维护和治理的活动。通过针对人类不合理的资源利用和开发活动进行约束和调整,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限制在生态承载力限度范围内,以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

1.2 针对农业的生态保护

农业生态环境是指农业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各种天然和人工改造的环境要素的总和,包括土地、土壤、森林、草原、水源、空气、阳光、温热、微生物等农业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这些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农业生态环境总和系统,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载体。

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离不开对农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这两者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态保护的重要对象。由此可见,农业生态保护的实质就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间的协调统一。

首先,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载体,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物质基础。人类不仅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资源,获得更多的生产、生活资料,更要从根本上解决如何通过保护农业生态安全来获取充足、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的问题,从而达到产量与质量上的双达标。

其次,人类作为农业生态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主体,必须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面对全球性的人口数量增加和消费质量要求的提高,必然会引起对于农产品消费总量和总体质量两方面的需求大幅增加。虽然人类试图通过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来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在不断加强,但是,这一过程所产生的“三废”等有毒、有害物质同样会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如果这种危害超出农业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危及到农业生产和人类安全。

2 生态保护与绿色农业发展的必然联系

2.1 生态保护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绿色农产品作为绿色农业的产出,与传统农业相比,不仅对农产品的营养、卫生标准要求严格,同时对农产品产地的生态环境、原料作物的生产规程、包装和储运过程都有着更多的规范,但对于绿色农业及其绿色农产品更基本的要求在于生态环境。

绿色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会对绿色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现实却是:“三废”排放无序、农化物质滥用等一系列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缩减和生态系统失衡的不合理问题在我国仍然十分严重。只有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着重发展农业生态建设,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绿色农业的立足点,才能使我国的绿色农业得以更好、更快的发展。

2.2 绿色农业的发展对生态保护起到促进作用

农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通常是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合理造成的。如果农业发展以破坏生态、掠夺资源的方式进行,它所带来的效益也只是短期的,而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却是长久的。这种不合理的发展模式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绿色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并已在我国农村逐步推广。由于绿色农业在理念上强调对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利用,追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并且把生态环境作为绿色农业生产的根本。所以,绿色农业生产会极大的提高农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绿色农业的生产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逐步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所以,它对保持生物多样性、提高植被覆盖率等方面都有长远的重要意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 绿色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1 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概述

首先,发展作为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的,其主要是农业生态环境由广度到深度全面提高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中的多数资源都具备可再生的特点,并且各因子的结构和功能都会根据农业生态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产生不同的变化以维持农业生态系统自身的稳定性,这些时刻变化的因素都使得绿色农业生态的发展具有动态的特性。

其次,农业的发展既要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又不能对生态环境产生过为严重的影响,所以,如何使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长期协调统一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重要难题。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自身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结合,其在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更是体现出极强的统一性。

最后,绿色农业生态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单纯的经济价值上,同时它还具备环境价值与社会价值,这就使其在功能上具备了一定的多样性。绿色农业发展是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整体,这是它区别于传统农业的重要特点。

3.2 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概述

3.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绿色农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与其持久发展的能力是分不开的,农业生态系统本身的调节能力固然重要,但要做到绿色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绿色农业系统的可持续性,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里的可持续性是指绿色农业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仍能保持或恢复其生产率的能力。

为贯彻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要求:第一,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节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生态允许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第二,有足够的绿色农业设施系统保障能力,确保在季节与气候不利的情况下仍可以确保农业生态的稳定性;第三,绿色农业生态环境的长期建设也决定了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2.2 有序发展原则 绿色农业生态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可以通过吸取国外的成熟经验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错误,但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绝不可以忽视农业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盲目的。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业尚处在不发达的传统农业阶段,农业生态环境也在逐步恶化,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所以,这就要求我国的农业生产要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现代农业科学分步骤制定与其相配套的农业生产管理办法,循序渐进地进行优化,为今后的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积累财富。

3.2.3 立足资源与环境原则 发展绿色农业,要立足节约优先、环境优先的原则,进行农业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在节约资源方面,要通过发展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绿色农业循环经济,尽可能的做到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非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在环境治理方面,要从政策上加大污染的防治力度,尽可能的减少其他生产活动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大面积污染,并对与绿色农业生产相关的水、地、生物等自然资源进行有效地保护,为绿色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逐步实现绿色农业和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立东,刘新勇,孟慧君,罗昆.绿色农业生态发展论,人民出版社,2008.

[2] 高旺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篇2

关键词: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3-01-03

农村是我国现阶段实现小康社会的主战场,而农村小康的核心问题就是实现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结构的提升与优化。社会资源在农业方面的分配正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农业结构调整是农村小康化发展的必要途径,调整要针对于农产品市场需求以及农业增产,因此,在农业布局中,根据各地的区域特点,发展特色农业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之一。

1 特色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1.1 内涵 特色农业是以区域性气候条件、资源优势为契机,以追求社会、生态、经济的最大化为根本目标,以农产品为特色,通过独特的生产工艺及方式,突出地域特征,产品特色鲜明,在同类产品中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特色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产物。

1.2 特征 相对于过去传统的农业发展,特色农业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征。(1)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本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比如气候、土壤、水源以及其他地区没有的资源禀赋,使得该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这种独有的区域特征,为区域农产品增色,提高市场竞争力注入了天然优势。(2)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和动态性。特色农业除了在天然优势上的特点外,还需要特殊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工艺,使得这些技术和工艺流程在其他地区或者生产厂商无法复制。由于技术进步与创新不断进行,以及技术进步的不均衡性,当生产技术在其他地区或其他生产者的技术超速发展之后,本地的原有技术独占的厂商或者农产品将失去自身的特色,因此,在这一角度上讲,特色农业具有极强的阶段性和动态性。(3)具有产品品质的特优性。特色农产品是特色农业的核心,具有较强的地方性,产品特征明显。概括地讲,产品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质,以名、优、特、新赢得市场地位。(4)特色农产品经营活动具有较高的风险性。特色农业的生产投入与技术应用具有一定的专有性,普及效应较小,特色农业生产活动范围与规模受到束缚。一旦农产品市场需求发生变动,特色农业所投入的技术及劳动无法及时做出变动以适应市场需求。此外,技术专业性及农产品特性阻碍了技术资源、投资的再利用,因而对特色农业的生产经营造成极大风险。

2 特色农业是农业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

2.1 农业发展阶段的特点 国民经济布局中,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其发展的特点同其他产业一样,同样具有农业特征的阶段特点。首先,农产品供给从弱于市场需求到供大于求,出现结构性生产过剩;其次,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越来越凸显,城乡二元结构渐渐模糊,农业产业化经营范围越来越广,农产品服务体系渐趋完善;第三,农业发展方式正由传统的投入式经营向以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农业转变;第四,农业生态系统在农业发展中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可持续发展观念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农业生产经营局面正在改变;第五,涉农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农民受教育程度、以及技术运用能力逐步提高,直接带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技术应用;第六,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了多元化,由过去的依靠农业增产向农业多种经营和非农业经营转变;第七,农业制度与农业政策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了农业的发展速度;第八,开放的农业经营以及农产品贸易使得农业发展的国际化程度和开放程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2.2 农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与外部经济发展所不适应的因素。首先,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方法同现阶段的要求不适应。短缺经济时代的烙印、计划观念和经营方式无法同步的适应新阶段,生产总量相对过剩的现实问题;其次,农业产业结构不适应现阶段的需要。农产品资源在市场分配中的错位问题仍然非常突出,无法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多样化、标准化、优质化、绿色化的消费需求。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因此急剧下降,逐步被高价国外农产品挤占市场空间。导致农产品价格走低并且剩余的原因就在于农业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不一,加工能力弱等。最后,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化结构与现阶段的要求不相适应。分散的个体农户直接进入农产品市场,面对市场竞争,农户的利益将直接受到市场的威胁,而强大的农业合作组织将对个体农户有一定的庇护作用。低层次的农业合作组织是农民在现阶段中参与农业经营的根本制约因素。农业科技支撑、农民受教育程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地位等都与现阶段农业的发展要求有不相适应之处。

2.3 特色农业拉动现阶段农业的快速发展 经过多年的农业发展经验表明,特色农业的发展是拉动农业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推动科技兴农、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发展模式。

第一,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看,特色农业是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阶段。传统农业的生产力普遍较低,而特色农业主要表现为土特产品,产业形成难度大,产量低,市场范围小。就多数特色农产品而言,大部分的消费者无法享用到,然而在近年来,随着特色农业的大力推广,科技应用对农产品增产的贡献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够得到满足。第二,特色农业伴随着社会分工细化而不断发展。信息化时代给社会资源带来的最大福利就是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资源配置效率不断加快,从而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出现与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产前服务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了垂直分工,生产区域及其影响范围扩大使特色农业规模增加与质量优化,同时还促进农家乐等关联性较强的旅游业等行业的发展。第三,特色农业极大化地发挥区位优势。特定的自然条件、特有生物资源,造就了独特农业景观。各地区应充分认识其资源优势,并利用特有的资源生产农产品,发挥农业优势,凭借此契机调整农业结构。第四,特色农业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多变化的要求。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是持续有力的,而且特色农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具有多层次性、多样性、数量品种多、质量稳定的特点。一个地区的农产品生产满足不了该地市场需求,需要来自其他地区的供给。因此,必须实现特色农业在不同地区的推广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第五,特色农产品适应了绿色消费、营养保健的消费需求。绿色、天然、营养的农产品供不应求,市场潜力较大,同时也是现阶段农产品消费的特点。各地区通过发展特色农业,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深层次的农产品需求。第六,特色农业开拓了国内农产品市场,而且增加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入世以来,农产品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特色农产品中的特色性以及产品差异性吸引了足够的消费者的关注。特色农产品在本地市场的地位,在外地市场的绝对优势,在国际市场的相对优势或绝对优势,体现了特色农业的巨大发展前景。目前,各地成功经验表明,特色农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增长点。

3 农业结构调整对特色农业的定位

特色农业是在充分有效利用本地的资源环境、气候、地理以及产业基础等条件,以市场为信号,发展起来的具有区域主导作用的高效农业。然而,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在由政府主导向农民共识和自觉参与转变。现阶段,我国已经存在的不同规模,不同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7.6万余家。在利益分配、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下,大量的分散农户联合起来,以集体的力量左右市场变动,让自己直接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去。特色农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充分、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本地特有农业资源或利用优势环境,从而形成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动力较为强劲,但持续性不高,发展初期会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因此,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为促进特色农业长期发展,实现持续推动农业结构优化提升,积极开展特色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应是当前政府和个体农户经营活动的出发点。

首先,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着本地独特的农产品,一方面稳固已占市场,另一方面有利于开拓其他地区市场。其次,发展特色农业有利用解决连片农业产区农业经营重复的问题,根据各地特殊情况,调整农业结构,进一步实现农产品结构优化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其三,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实现弥补农产品市场殊产品的稀缺,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对天然、绿色、不同地方风味产品的需求。其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良好的市场性、前瞻性和发展性,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有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良好的市场性和发展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前瞻性。

4 对策建议

近年来,政府持续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投入力度,虽有一定成效,但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地位。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方式之一,应更好发挥其作用。鉴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市场调查。做好前期市场调查,查明市场需求结构;根据区域内外,市场发展趋势,做出相应的生产调整。

(2)立项。通过对当地经济、科技以及农业专家、农民、企业代表等论证会意见的综合评估,确定经营项目。

(3)筹备、实施项目。组建项目团队,以该行业龙头企业为首,与分散的个体农户订立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协议,明确职责以及利润分配,建立规模的管理制度和运行章程,在公证部门与监督部门的协助下,顺利实施以确定立项的农业项目。

(4)政府职能划分与制定。当地政府部门要通过一些列的政策引导,给予适当优惠,鼓励农户与企业参与到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活动中,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适应性调整。

(5)重视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管理,发挥好政府职能,充分协调好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适时的把具有一定规模水平、品质水平的产品申请绿色产品资格、注册品牌,然后做好品牌的宣言与推广,选择适合的营销方案,开拓新市场。

(6)政府职能部门要充分做好服务工作。政府职能部门要端正态度、服务基层。及时修改、优化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资产,围绕经营项目的实施和发展,做好保障和服务,解决农户和企业在行政审批中的困难。

(7)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资源与生态环境既要充分利用,又要大力保护。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新产品研发和综合利用资源的技术应用,不断改善资源品质,建设和谐环境,实现农业产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伯亚,等. 特色产业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

[2]葛文光.河北省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2000.

[3]刘成玉.对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3.

[4]陈仁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J].现代农业,1998(11).

篇3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长效补偿机制

引言

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是指对因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而产生的非自愿移民的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的全面规划和施行,使其达到或者超过移民前水平,确保其在新的生产生活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传统的移民安置主要以农业安置为主,由于受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差异化影响,部分地区的水电工程移民普遍仍处于贫困状态,为从根本上破解传统移民安置难以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生计这一问题,广东三河坝水电站、东山电站等中小型水电站在移民安置方面突破了传统移民安置模式,采用了对淹没耕地的移民实行逐年补偿的安置方式,其中三河坝电站已实施类似长效补偿27年,东山电站实施长期补偿5年,以上电站在实施长效补偿安置后老百姓比较满意,总体上社会平稳安定,长期补偿已被当地群众普遍接受,具有一定的群众的基础。

1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长效补偿机制简述

水电工程移民安置长期补偿机制,简言之就是将原先单一的传统的一次性补偿转变为长期逐年的补偿,将项目业主和失地农民看作独立的利益个体,引入建设成果共享、实施风险共担的新理念,在保障水电站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和正常发挥项目规划效益的前提下,允许水电工程移民直接分享工程效益。

以广东省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其移民安置长期补偿机制的总体思路是将耕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以电站贷款形式投入电站建设经营运作,每年在电站利润中提取还款,交由当地政府组织实施长期补偿,补偿年限从被征地开始至电站报废止,不收回本金。

从以上工程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移民安置长期补偿机制具有两个主要特征,分别是长期性和补偿标准可调整性。长期性主要体现在长效补偿的期限是以移民耕地被征收开始至电站报废、库区重新复垦为终止;补偿标准可调整性则主要体现在因耕地亩产值波动等因素而需要增加价差补偿。由于耕地亩产值涉及到粮食作物的亩产量、单价、种植成本等因素,为了减少操作的复杂性,一般可采用固定粮食产量和种植成本比例,只涉及稻谷价格变化,每三到五年进行一次稻谷价格评估,并经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审核后作为补偿标准的调整依据。

2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长效补偿机制的意义

从已实行长效补偿机制的水电工程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受自然资源、经济水平、生产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等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不同地区采用的长效补偿标准和形式有所差异,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但整体而言,长效补偿机制对水电工程建设仍然有着积极的深刻的影响。

2.1增加移民收入,增强可操作性

采取长效补偿机制后,移民无需从事农业生产也可具有稳定的长期性收入来源,且收入水平可确保不低于原有甚至有所增长,基本口粮有了保障,旱涝保收。在解决移民温饱问题的同时,农民的劳动力得到解放,可投入到养殖业等二、三产业中去,拓宽了移民增收渠道和致富空间,有利于发展多元化经营。由于不再受可耕种土地资源的限制,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安置更多的人口,且移民的利益与电站效益挂钩,实现了土地补偿价值的最大化,避免了一次性补偿的弊端,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2.2化解人地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传统的移民安置主要是以耕地调整、荒地开垦等形式来发展农业生产安置,该方式能够解决失地农民的温饱和发展问题,能够保证农民享受到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但由于大型水电工程项目大多处于山区丘陵地带,耕地资源有限,大规模补充开垦耕地或改造中低产耕地并不现实,采用长效补偿不仅可以突破传统农业安置对于可耕种土地资源环境容量的瓶颈限制,有效解决库区耕地资源紧缺、调剂难度大、土地开发整理代价高的矛盾,还能有效减少随迁人口规模,有利于库区原有社会关系体系的稳定延续。

2.3缓解融资压力,减轻业主负担

由于长效补偿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耕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该部分补偿费是以电站贷款的形式投入电站建设经营运作的,换而言之,移民的耕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可以作为水电工程的建设资金投入到项目的建设中去,作为项目业主而言这意味着无需再将一次性、短期性巨额资金投入到对移民耕地补偿和安置补助中,而是可以将其转化为长期性、分散性的长期投入,一次性投资显著减少,有效缓解项目业主的资金融资压力,减轻业主负担。

3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长效补偿机制优化措施

3.1明晰和规范长效补偿的法律关系

实践中许多长效补偿常通过业主与水库移民签订补偿协议来达成,这种方式显然不利于移民发展权益的保护,也背离征地移民补偿的法理旨向。虽然长效补偿的最终费用需由项目的直接受益人――业主承担,但征地的性质已经决定了移民补偿的义务方必然指向国家。“征地是政府与农民之间的事,供地是政府和用地单位之间的事,补偿费是由政府给,在程序上与用地单位无关。”长效补偿的费用给付方不是业主,而应该是政府。因此,应建立由地方政府与移民签订长效补偿协议的运行机制,同时为保护移民利益,业主应与地方政府签订保障水库移民补偿安置费用具体落实的协议,通过该协议明确业主应该承担的责任。

3.2建立长效补偿的风险保障机制

长效补偿的目的在于让移民能够分享水电开发带来的发展利益。首先,为了保障长效补偿资金的来源安全,可将长效补偿经费列入水电发电成本,建立与上网电价的联动机制。其次,作为经营性的水电项目,必然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为了防范风险,可从水电工程经营性收入中提取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并把其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同时建立由项目业主的投资方或担保方提供连带责任担保的制度。

3.3建立长效补偿与一次性补偿的协调机制

长效补偿作为一种创新的移民安置方式,它本身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它是将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分期支付给移民,相对安置补助费等一次性补偿来说它只是移民征地补偿中的一个构成部分,对于失地而搬迁移民来说,安置补助费等一次性补偿具有重要的生存保障价值,而长效补偿更是日后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两者间是相互协调、相互依托的。三板溪电站是一次性补偿与长期补偿并存,罗旬县同一库区涉及两个电站,一个是双河口实行长效补偿,另一个是龙滩电站实行一次性补偿,自实行长效补偿以来并未有不稳定现象发生。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移民安置方式已不能同移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适应,作为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方式的一种改革和创新,从上世纪90年代初长效补偿机制的首次提出到现在被广泛应用于水电工程建设,长效补偿机制正逐步被人们所重视。基于政治的推动和现实契合性,长效补偿机制在水电工程移民征地补偿实践过程中将得到长足的发展,而它也必将成为日后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发展趋势中最主要的模式之一。

参考文献

[1]陈银蓉,梅昀等.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补偿现状与补偿原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8.

[2]闫文,许月明.河北省多样化征地补偿方式探析[J].调研世界,201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