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3: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农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在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基础上,采用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技术传统农业在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上,采用合理调整种植密度、轮作复种、间作套种、桑基鱼塘系统方式等生态型农业生产技术和措施,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和环境,保持土壤的肥力和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性,使农业生态系统得到良性的循环,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产出,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1.用养相结合,保持耕地,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古代倡导的地力常新观主要是针对“地久耕必耗”而提出的。要保证农业的丰产丰收,最根本的是要保持土地能够被不断利用,就需要采取适当的耕作栽培措施,这就是地力常新观最基本的观点。因此,用地要和养地结合起来,只用不养,就会造成土地被不断的消耗,只有用养结合,采用作物轮作、土壤轮耕、合理施肥、利用微生物活动等有效措施,既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产量,又能够维持地力,保证土地被永续利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合理调整种植密度
为了解决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种植的作物株树越多,会导致单株的收获量减少这一问题,就需要适度减少单位面积上的作物的总株数,使得单株的收获量得以增加,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减少作物的总株数。这就需要在作物个体和群体之间进行关系的优化,即在个体和群体之间取最优的数量。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合理密植,合理调整种植密度,在保持合理的群体密度的基础上,给每个个体植株以较充分适当的生长空间和条件,保持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吕氏春秋》中“树肥无使扶疏,树硗不欲专生而族居;肥而扶疏而多秕,硗而专居则多死”,就有合理密植思想。肥沃之地,不可种的过稀,瘠薄之地不要过密。并说:“是以先生者美米,后生者为秕。是故其耨也,长其兄而去其弟”,意即植株过密,要实施间苗,把大苗留下,小苗去掉,大苗可成饱满之粒。小苗多半不成粟。这样做可使得每个植株能充分地得到光热条件,单株生长发育结实良好,加上群体密度适合,丰收自然。
3.间作套种
间作套种是农业增收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农作物的种植方法。间作套种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能够合理配置作物群体,使作物高矮成层,相间成行,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能更加充分地利用光、热、水、气、土肥等自然条件,在有限的生产期限内生产出更多的农业产品。并且,间作套种方法的应用能使得不同种类作物之间构成复合作物种群,往往能抵御病虫害,互利互惠。《齐民要术》第五卷《种桑、柘第四十五》中指出种桑树套种禾豆类的作物,将禾豆类离桑树近距离播种,利用豆科作物的根瘤菌起到固氮、肥田增产,又高效用地的目的。在《修齐直指》一书中,提出关中地区“一岁数收”和“二年十三收”的间作套种技术。杨秀元在《农言著实》中,也记述了三原县的油菜地中套种扁豆的间套做法。
4.轮作复种
轮作复种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大力推广,是指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进行作物轮作及连种、复种。传统农业中主要采用豆禾轮作,粮食作物与绿肥作物(一般是豆科作物)轮作的方式。这种合理安排作物前后茬关系的方法是高效用地的好办法,同时也达到土地用养平衡的目的。北魏的《齐民要术》对复种轮作的认识已经比较深刻。书中总结了一套轮作法,并对不同的轮作方式进行了比较,还特别强调了以豆保谷、养地和用地相结合的豆类谷类作物轮作制。
5.桑基鱼塘系统方式
桑基鱼塘是将低洼地挖深变成水塘,挖出的泥堆放在水塘的四周为地基,基和塘的比例为六比四,六分为基,四分为塘,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桑叶用来喂蚕,蚕屎用以饲鱼,而鱼塘中的塘泥又取上来作桑树的肥料。通过这样的循环利用,取得了“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桑基鱼塘发端于明朝中叶,由当时江苏常熟地区一个名叫谈参的人发明。他改变了原来那种把低洼的地方填起来防止水害的做法,而是将低洼的地方挖成塘,用于养鱼。挖出的土堆成堤岸,岸上种果树。池塘边种茭白等水生蔬菜,池塘上又架起了猪圈,用于养猪。这样养猪不仅不用占用耕地,猪粪还可以直接落入池塘喂鱼。堤外农田种植水稻,通过水塘的排灌,又可做到旱涝保收。由于经营得法,谈参一家的农业收入比别的农民提高了3倍,副业的收入又比农业的收入多了3倍,一下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翁。谈参的这种做法由于用地少而获利多,很快就在地势低洼的太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推广开来,并依照各地的实际情况,加以变通。在太湖地区,有的是以农副产品养猪,以猪粪肥田,形成田猪互养。有的是以青草、桑叶养羊,以羊粪壅桑。还有的是以鱼塘种桑、种果或种蔗等,形成所谓的“桑基鱼塘”、“果基鱼塘”和“蔗基鱼塘”,这种形式主要盛行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桑基鱼塘是人工生态农业的最初形态,它起到了各方面的作用,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水面养鱼增加收入,同时消除了内涝的威胁,有利于水稻灌溉,适应了当地地势低洼、雨水充沛、河道密布、水域资源丰富的特点,既能合理利用水利和土地资源,又能合理地利用动植物资源,不论在生态上,还是在经济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效益,可谓一举多得。
(二)利用生态方法
防治病虫害和杂草,施用有机肥,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古代先民习惯运用各种耕作栽培措施来防止各类自然灾害及病虫草害。最早有关害虫的生态防治记载的文字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如,“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这里是指利用耕作措施来防治杂草和害虫。在这个基础上,人们又不断积累了以虫治虫等经验。以虫治虫是指利用某些能寄生于害虫的昆虫、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线虫以及捕食性昆虫和螨类、益鸟、鱼类、两栖动物等来抑制或消灭害虫的方法。在我国历史上,除了用蚁防治柑桔害虫以外,还有很多利用益鸟、青蛙和养鸭来防治害虫的例子。明代陈经纶在其《治蝗笔记》中详细记载了自己发明养鸭治虫的经过。有一年,陈经纶在教人种甘薯时,看到天边飞来了一群蝗虫,把薯叶全给吃光了,一会儿又飞来了几十只鹭鸟,把蝗虫又给吃掉了。他从中受到启发,认为鸭和鹭的食性差不多,于是便养了几只鸭子,放在鹭鸟活动的地方,结果发现,鸭子吃起蝗虫来,比鹭鸟又多又快,于是就号召当地老百姓大量养鸭。每当春夏之间,便将鸭子赶到田地里去吃蝗虫。后来,这种方法果然成为江南地区治蝗的重要办法之一,不少的治蝗专书中也都提到了这种治蝗办法。养鸭治虫是我国历史上利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生物防治技术,它不仅可以消灭害虫,保护庄稼,同时还能促进养殖业的发展,起到化害为利的效果,是我国生物防治史上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关于施肥,有明确记载的可见于战国时期,如《孟子•万章下》说:“百亩之粪”。又《滕文公上》说:“凶年,粪其田畴而不足。”《韩非子•解老》篇说:“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此后施用有机肥,如粪肥、绿肥等长期一贯被视为“肥田之法”。如《吕氏春秋•季夏纪》指出杂草腐烂后可以肥田,说明那时已经认识并且重视绿肥的功用。到南北朝时期,又增加了旧墙土、草木灰、厩肥等等,其后像石灰、骨灰、食盐、硫黄、石膏、卤水等,在不同的地区曾经有当作肥料施用的。唐宋时期出现了踏粪法,利用家畜制造厩肥,宋代陈?则主张用粪池和粪屋来收集肥料,元代王祯在其所著的《农书》中首次对于肥料的种类进行了分类。他把肥料分为苗粪、草粪、火粪、泥粪四大类。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主要利用的是生态方法来防治病虫害和杂草,施用有机肥,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二、传统农业对生态的促进作用
一是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崇尚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农业的发展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是不可取的。传统农业采用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运用合理调整种植密度、轮作复种、间作套种、桑基鱼塘系统方式等生态型农业生产技术和措施,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良性的循环,也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良好结合。另外,传统农业不像现代农业似的,防治病虫害过多地使用农药,而是使用生态方法防治病虫害,如以虫治虫,同时,施用有机肥,这些都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二是促进了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石油农业的发展导致了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土壤硬化、板结、酸碱度失衡、有毒物质超标等问题,这主要是在发展石油农业的时候,过多地强调运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扩大产量和规模,却忽视了对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合理利用。传统农业的生产技术,如传统的施肥技术和除草技术对维持地力不衰及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河泥肥料的使用,不仅肥效高、可疏松土壤,而且对河泥的挖涝,对增强河湖的蓄水能力又是一大贡献,生态价值凸显。再比如,当今人们种田几乎没有中耕除草的步骤,完全靠除草剂,加速了土壤性能的板结等状况。要想维持地力不衰,就需要重视对传统生态耕作技术的保护。
三、传统农业的不足之处
尽管传统农业实践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发掘的潜力,但传统农业实践的经验还是有着很多局限性的,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形势下,还是需要改进的。
(一)传统农业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传统农业的生产力比较低下,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自给自足,不符合当前的社会需要。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得以提高,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以提高农业的产量和发展水平,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在新的条件下,农业的发展目标已经不仅仅是过去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了,而是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并且创造一定的价值,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农业生产的规模需要扩大,产量需要增加,质量需要提高。这些,都是传统农业所不能及的。
(二)传统农业的技术水平落后传统农业技术主要是长期的农业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是靠直观和表面的观察形成的一套技术思想体系,这种技术手段往往是比较落后的,导致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是以人力、畜力和各种手工劳动工具为主,技术装备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还主要是靠天吃饭。传统农业技术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逐步完善,而且长时期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状态一方面维持了传统农业的繁荣和传承,使我国传统农业和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另一方面又阻碍了技术革命和创新,使得近代以后远远落后于西方。
(三)传统农业的农民文化水平偏低作为发展传统农业的人,主要是农民,他们开展农业主要都是依靠的经验,文化水平较低,甚至大多数人根本没有文化,这就造成传统农业粗放的发展方式,没有专业的分工,农业想发展壮大是有一定难度的。
四、生态农业对传统农业的新发展
在认识了传统农业的生态优势和不足之处后,就有必要对传统农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传统农业中的生态观,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条可取之路。生态农业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至20世纪90年代得以在世界各国广泛发展。生态农业是在人们的积极参与下,遵循现代农业生态学理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利用农业生物和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系统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照人类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综合的农业体系。生态农业追求稳定持续增长的生产力;稳定持续的土壤肥力;健康协调的农村生态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在国内,现代生态农业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此后其理论和实践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内涵得到不断的充实。对于生态农业的概念,尽管表述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总体观点是基本一致的:我国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系统工程的方法,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进行经营和管理的一种良性循环、持久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现代生态农业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发展农业的系统的、整体的、全局的思想,是一种发展农业的优化组合技术,还是一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生态农业的新发展:
(一)化石能源消耗要减少,生物技术措施要跟进化石能源的利用使我国的农业生态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降低对化石能源的消耗,跟进生物技术措施。农业生物技术是指运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以及分子育种等生物技术,改良动植物及微生物品种生产性状、培育动植物及微生物新品种、生产生物农药、兽药与疫苗的新技术。生物技术已经为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创新型的解决方法,比如生物固碳、生物农药、生物植保等技术。在当前,为了在农业发展中广泛推广生物技术措施,建议国家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投入,首先从农民的需求入手,实施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惠民工程,大力普及沼气,积极开发秸秆气化。同时,对生物技术措施进行宣传,使农民认识到生物技术利用的好处,对积极采用生物技术的农户进行必要的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奖励,使他们真正享受到生物技术带来的益处,这样才能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增加生物技术的普及率。
(二)采用生态种植的方法,加强系统内部的物质再循环传统农业的间作套种、轮作复种等种植方法对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应该改进这些方法,发展生态种植。生态种植主要是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具体做法是在田野里使用微生物技术和轮作制,即豆类、粮食、苜蓿(一种氯肥植物)、根茎植物不断轮种,以增加土地的氮肥和氯肥,使地下水保持清洁。待农作物收获之后,再把其根茎和麦秆捣碎,喷洒上益生菌原液后埋入地下,使地表下形成一层肥沃的天然腐蚀质,同时又能促使有机物的转化,保持水土不致流失。
(三)应重视土壤肥力的维持和增进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给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它直接影响着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质量高低。通过施用人、畜粪尿及堆肥、沤肥、绿肥等有机质含量高的农肥来增加和保持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施用河泥、草碳等。建立合理的施肥、耕暄和轮作制度,综合培肥地力。
篇2
一、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是新形势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必然产物,是解决农业生产发展瓶颈的“金钥匙”。其必要性是: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现代农业的本质是集约农业,要求生产资料、科学技术、金融资本、农业装备的集中使用和有效管理,以此提高农业效益。集约农业在生产环节,主要表现为土地的集中使用和其他生产要素向土地的集中投入。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建立在土地规模经营基础之上,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二是提高生产力水平的现实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一家一户的家庭承包经营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向农田水利化、农业机械化、生产科技化、经营产业化和服务社会化上转变,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能有效破解大机械作业、作物结构调整、灌溉、植保、科技推广和农业节本增效等方面的问题,有利于标准化粮田建设,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为实现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具有重大的意义。三是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使大批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畜牧业、发展加工业、壮大劳务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推进了主辅换位和农村经济的战略调整,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我县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有“四个屏障”:一是有成功的典型带动。兴农镇进展村依托农机合作社,2008年在6屯建立了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坚持入股自愿、退股自由、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农民以土地为资本入股,采取统种、统管、统收、统销、统分的“五统一”运作方式,共吸收44户1 709亩耕地。全年总收入222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3 700元,为全村人均收入的2.76倍。今年,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五个自然屯,入社总户数达到214户,土地面积4 131.5亩。进展村巨龙农业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我县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一面旗帜。二是有优惠的政策扶持牵动。出台了《拜泉县土地规模经营工作意见》,制定了13项优惠政策,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1.农业专业合作社优先承包机动地。2.农委在科技入户工程、标准化良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上优先向合作社倾斜,并深入调研,帮助合作社整章建制,提高管理效益,降低管理风险。3.农机局优先提供农机具购置补贴,在农业专业合作社内部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同时落实深松整地补贴。4.林业局对发展专业合作社缺少资金的村屯,优先提供林木采伐指标。5.水务局积极为农业专业合作社争取水利建设项目,打抗旱用井,做好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抗旱设备的配套和新技术的推广工作。6.劳转办对入社的农户提供技能培训,开辟就业渠道,确保富余劳动力就地或向外埠转移,实现分工分业。7.扶贫办为合作社所办的加工企业争取产业化扶贫项目,对农业专业合作社优先提供扶贫互助资金。8.财政局对农业专业合作社在购置大型机具上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2009年,县财政拿出900万元,配合上级农机购置政策补贴289万元,共计1 189万元,用于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机械购置,有效解决了农业专业合作社机械力量不足的问题。9.畜牧局和国土资源局积极做好畜牧用地的审批。畜牧局对土地流转户发展养殖业优先落实可繁母猪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积极申报项目,对有一定规模的生猪、奶牛养殖场予以扶持。10.金融部门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给予信贷支持,简化贷款手续,延长贷款周期。11.工商、国税、地税等部门为申报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搞好服务、全力扶持,同时给予税收减免政策。12.农委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对接,签订原料种植和收购合同,发展订单农业,降低市场风险。13.保险公司认真落实农业政策保险补助资金,积极为农业合作社提供种植业保险,降低自然风险。三是有高效的服务促动。为切实加强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全程管理和服务,县在农委设立办公室,负责在信息提供、典型推广、科技应用、产业化发展、政策制定与执行、督导检查、综合协调、项目资金管理、考核评比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确保农业合作社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在市农委的指导下,在三道镇竞业村建立了村级土地流转交易市场,搭建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等服务平台,为合作社向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迈进进行有益的尝试。四是有完善的机制调动。我县将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列入目标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明确领导分工和职责,划定了各部门的工作任务,把抓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成效作为评选先进乡镇的必备条件,对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好的乡镇采取以奖的方式进行鼓励,调动各乡镇的积极性。
二、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取得的主要实效
我县在巨龙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引导带动下,农民自愿、自觉入社,入社积极性高涨。目前全县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已达88个,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入社土地面积达到57万亩。
在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上,开展了“四比四看”活动,即比农业标准化生产,看增产幅度;比生产费用价格,看节本增效;比人员安置,看劳转效果;比分工分业,看其他各业发展。其主要成效是:一是种植结构得到合理优化。各合作社能够结合市场需求和龙头企业加工、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安排种植业生产结构,改变了过去大豆生产一统天下的格局。据统计,2009年组建的31个合作社种植大豆28 934亩,玉米4 320亩,马铃薯1 193亩,甜菜260亩,向日葵527亩,芸豆959亩,谷子210亩,高粱233.2亩,南瓜100亩。较为合理的种植结构不仅体现了发展效益农业的要求,而且为今后科学轮作和建立科学的土壤耕作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订单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兴农镇进展村巨龙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六个合作社,与拜泉县丰农公司,签订了总面积12 806.6亩的大豆回收合同,统一由企业免费测土,以低于市场价每吨200元的优惠价不计利息赊供化肥,以进种价不计利息赊供种子和农药,以每公斤高于商品粮大豆0.2元的价格加价收购并现金结算。富强镇爱群村永鑫农业合作社种植高粱928亩,与齐齐哈尔长河酒业、广来酒业签订了回收合同,最低保护价每公斤1.20元,亩效益在450元以上。时中乡新安村金成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白瓜100亩,与哈尔滨客商签订合同,以每斤0.28元回收,按亩产白瓜4 000斤计算,亩效益1 000元。丰产乡有利村种植小麦541亩,由百姓面粉厂进行回收,每公斤高出市场价0.1元。通过发展订单农业,有效地规避了市场风险,为今后合作社发展探寻了新路。三是科技推广步伐明显加快。过去我们在推广新技术时,由于农民素质的差异、经济基础的差异往往导致农业科技应用不到位和技术应用跑粗的现象,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由农业技术部门一站式服务,解决了技术应用的问题。今年我县各专业合作社能够根据本地的实际,选择优良品种,合丰47、合丰50、黑农48、垦农18、垦农47等大豆新品种,吉单414、宝玉12、龙单38、九玉1等新玉米品种,加拿大白麦新品种,龙食葵2号、板嗑等向日葵新品种,龙杂5号等高粱新品种,红谷品种等新品种得到了大面积推广,良种普及率达到了99%以上;合作社科技推广步伐加快。大豆、玉米、小麦、甜菜、马铃署、葵花生产都增加了科技含量。特别是长春镇民生合作社、拜泉镇一心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积极推广大豆45cm小垄密植,玉米通透栽培技术,增强了粮食丰产能力。各专业合作社积极使用测土配方肥,农业中心积极开展服务,对农业专业合作社实行定向、定位配方配肥,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效;大豆、玉米、小麦生产都坚持机械化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将得到明显的提高。四是生产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各专业合作社大都能够与农资公司龙头企业订购种子和化肥,体现了明显的团购优势,购进价格明显低于市场零售价格。今年各合作社共节省资金达到64万元。五是分工分业成效显著。合作社的组建,大型机械的应用,使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当中解脱出来,外出务工或从事第三产业。各专业合作社依据生产需要,落实了生产人员,其余劳动力积极向外转移和就地转移。据统计,31个专业合作社共有劳动力7 745人,其中劳动力转移达到了6 142人,转移率达79.3%以上,预计劳动力转移收入达4 300万元以上。目前没有转出的或就地就业的多是老弱病残人员。兴农镇进展村巨龙农业专业合作社积极为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在做好外转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增加了一处粉坊、 新发展一个全年出栏150头能繁母猪的猪场,新办一处苗圃,解决“4050”人员就业难问题。三道镇竞业村农业专业合作社从年前起步,积极向外转移劳动力,通过自行组织转移劳动力249人,积极与劳转办沟通,通过县劳转办转移43人,共转移劳动力292人,转移率达到100%。
三、今后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对策
从我们拜泉实践来分析,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必须着重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坚持好四个原则。即坚持土地流转“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不得改变集体性质、不能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群众利益”的原则; “入社自愿、退社自由、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原则; “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注重质量、提高效益”的原则。确保组建一个,成功一个,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是要有一个政治素质好、懂经营、会管理、群众威信高的能人作为领办人。这是必要的前提。我县进展村巨龙农业专业合作社之所以取得良好的收益,刘占河这个带头人功不可没。清正廉洁,大公无私,兢兢业业,勤俭节约,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才能把合作社办好、管好。
三是要有较强的农业机械力量为依托。农业合作社的实质是土地规模经营,如果没有大型机械做保障,农民就不能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就达不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因此在组建合作社时,一定要选择机械力量较强的村屯,一般要建立在农机合作社的基础上。从发展情况看,我县已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到2012年全县合作社发展到200个,占现有行政村的 70 %,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55万亩。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加大对农机的投入。目前我县拥有大型农机具474台套,按每万亩耕地3台套计算,全县需100马力以上大型机械765台套。远远满足不了土地规模经营的需要,今后上级要在农机补贴政策上予以重点倾斜。
篇3
关键词:传统农区;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0-2542-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10.064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农区作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特殊区域,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1]。但是随着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各种资源的加速外流,制约传统农区发展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多,“谁来种地”、“谁来种粮”、“如何种地”等问题愈发突出[2]。在这样的背景下,客观评价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水平,找出制约二者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缩短与全国整体发展水平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就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此,本研究以黄淮平原的黄淮4市(河南省商丘、信阳、驻马店、周口)为例,定量分析评价传统农区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1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1.1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框架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一个动态综合的体系和过程[3]。通过对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的量化评价,不仅可以有效把握二者协调发展的趋势过程,而且也有利于发现影响协调发展的各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科学合理地选择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措施。因而,如何构建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二者协调发展的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和分析,使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向着实现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就显得极为重要。
按照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的原则,结合传统农区自身的特点,参考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4-7],建立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系统层是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子系统层包括6个方面:经济发展城镇化、社会发展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农业投入和装备的现代化、农业产出的现代化、农村经济的现代化。
城镇化指标体系中[8,9],经济城镇化反映的是经济结构演变的非农化过程,用人均GDP和人均工业增加值表示;社会城镇化反映的是城镇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高低,是城镇化发展的最终结果,用城镇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来表示;人口城镇化表现为城乡人口空间的分布结构,反映的是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的上升,用城镇常驻人口比率来表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中[10,11],投入装备的现代化反映的是农业生产手段和投入的水平,用单位耕地机械数量和有效灌溉面积比重来表示;农业产出的现代化反映的是农业投入产出的效率,考虑到传统农区的实际特点,用单位耕地粮食产量和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来表示;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反映的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用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表示。以上城镇化指标体系和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均为正向指标。
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首先对于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所谓指标的标准化就是将所有的指标都转换为无单位、取值范围在0~1之间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对不同的数据直接进行核算。由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含义、核算方法、量纲不同,因而不能进行直接综合计算,必须首先对指标进行标准化的处理,去除量纲的影响。由于所选指标均为正向指标,其数值越大越好。正向指标的数据标准化处理过程如下所示:
Rij=1,Vij>Vijmax(Vij-Vimin)/(Vijmax-Vijmin),Vijmax>Vij>Vijmin0,Vij
Rij是标准化指标,Vij是原始指标,Vijmax、Vijmin分别为原始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其次是对于标准化之后的数据采用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所谓熵值法就是通过指标信息熵对于指标的有效性和价值作出判断,信息熵越小,指标的权重越大。其计算过程如下:
为了使计算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城镇化子系统与农业现代化子系统协调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C为协调系数,P为调节系数,P≥2,取P=2。协调系数反映了在城镇化子系统和农业现代化子系统综合效益或者发展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即 l(x)和m(y)之和一定的时候,为了使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复合效益或者发展水平最大,也就是l(x)和m(y)最大,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效益或者发展水平进行组合的数量程度。C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最大值1就是最佳协调状态,最小值0就是最差协调状态,也就是协调系数越大,系统之间越是协调。
尽管协调系数能够反映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彼此相互协调的程度,这对于约束二者的发展行为,促进二者健康、合理、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协调系数却不能反映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综合效益的高低、整体发展水平的高低。也就是说具有相同协调系数的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其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水平会出现高低不平。按照协调发展的内涵,将衡量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高低的定量指标定义为协调度,公式为:
式中,D代表协调发展度,C为协调系数;T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琢和?茁为待定权数,本研究认为二者的重要性相同,所以选择?琢和?茁都是0.5。一般T的取值范围是(0,1),这样可以保证D的取值范围也是(0,1),便于比较分析。
2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全国、河南省以及黄淮4市历年的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个别缺失数据采取线性差值方法进行弥补,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03-2012年共10年的数据,通过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相对水平变动趋势,评价4个农业大市相对于河南省以及全国来说,其协调发展的水平。
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于指标体系中与价格有关的指标数据,比如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1990年的价格指数为基数进行价格处理,这样就可以消除物价因素带来的影响。然后对于原始数据的每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这样不同单位的指标就可以消除单位带来的影响,然后计算各个指标的信息熵、冗余度、权重,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城镇化子系统指标体系中,占比重较大的指标主要体现在经济城镇化,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对于城镇化的综合水平影响较为显著。单个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是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其次是人均工业增加值以及人均GDP。农业现代化子系统指标体系中,占比重较大的体现在农业投入和农业装备方面,这说明农业现代化的水平更多的受到投入和装备的影响。单个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指标都是乡村人均用电量,其次是乡村人均农业增加值和乡村人均肉类产量、单位耕地农业机械总动力。
2.2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系数、协调度得分
在计算出相应指标的权重之后,根据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全国、河南省和黄淮4市2003-2012年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系数和协调度相对发展水平的得分,结果如表2~表5所示。
2.3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相对水平的结果与评价
从上述评价结果可以看出,2003-2012年作为传统农区的黄淮4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自身的发展水平提升很快,协调状况一直在好转。但是相对于全国和河南省来看,该区域的4个农业大市的发展水平依然相对较低、发展依然相对较慢,尤其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水平方面,与河南省以及全国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1)从城镇化相对水平发展走势图(图2)可以看出,黄淮4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始终处于上升的阶段。但是与河南省、全国同期水平相比,黄淮4市城镇化发展的相对速度却越来越慢,导致差距越来越大。如2012年城镇化综合水平最高的商丘市为0.457 1,最低的周口市只有0.341 9,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为0.772 5,而全国城镇化的水平为0.993 5,这说明黄淮4市城镇化发展水平落后的状况相当明显。
2)从农业现代化相对水平发展走势图(图3)可以看出,黄淮4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高,甚至在个别时期与全国水平非常接近。但是整体水平依然落后于河南省、全国的平均水平,尤其是2010年以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2012年发展水平最高的商丘市农业现代化综合得分为0.674 4,略高于河南省0.661 8的水平,但是依然低于全国0.735 2的水平。
3)从协调度相对水平发展走势图(图4)可以看出,相对于全国、河南省的发展水平,黄淮4市的协调度虽然在上升,但是差距越来越大。在2012年最高的商丘市才达到0.524 8,最低的周口市仅为0.393 2,这说明相对于河南省与全国的发展水平,黄淮4市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很不协调,同时发展的水平也是处于非常低的阶段。
3 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由于传统农区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城市反哺农村的能力较弱,因而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就业岗位转移,结果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较为缓慢,二者处于低水平协调、甚至不协调的状态。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不协调或者协调性差的关键问题在于传统农区的城镇化水平发展滞后,不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阻碍了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作为一类特殊的区域,传统农区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国家的总体规划和功能区定位,在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生态环境良好和农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发展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提升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水平,坚决避免工业的发展造成农区环境的破坏和恶化[12]。
3.1 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夯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这需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健全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加大粮食生产的财政补助[13];建立粮食生产核心区,通过增加农民种粮收入的方式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拓展拉长农业产业链条,进行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延伸,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的发展,实现工农结合、农企结合、产销结合、促进农业发展的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通过土地的适度流转,推动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14]。
3.2 以产业城镇融化为基础,推动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
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过程就是非农产业带动的过程。对于传统农区来说,城镇化发展滞后主要是非农产业发展的滞后,因此只有产业兴旺发达了,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通过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通过就地发展小城镇,可以实现农民的就地转移,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这需要重点发展县城和中心镇,提升其公共服务能力,产业积聚能力、人口集中能力。由于传统农区城镇化和非农产业滞后,必须合理地引导部分农业劳动力异地城镇化,尤其是引导转移人口进入城市群来实现异地的城镇化。这就要求通过制度的改革,真正地为外来人口解决就业、入学、就医等问题,使其真正地享受市民化待遇。
3.3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根据城乡人口流动加快的实际,逐步放开城乡户籍制度,为农民进城、人口的跨区域流动扫清障碍;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解决城乡要素不平等交换的现实,尤其是通过农地制度的改革,实现城乡土地市场的“同权同利”。通过资源配置的均等化,实现新农村和城镇化的同步均衡发展,让农村和城镇都成为农民安居乐业之地。
参考文献:
[1] 韩长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实现“三化”同步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11(1):1-3.
[2] 王发曾.中原经济区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J].人文地理,2012(3):55-59.
[3] 魏厚凯.走好“双加速”下的“三化”协调之路[J].经济经纬,2012(1):1-2.
[4] 夏春萍.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5):18-23.
[5] 伍国勇.基于现代多功能农业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7):54-61.
[6] 吴文倩.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探析[J].商业时代,2007(17):42-47.
[7] LIN G. Chinese urbanism in globalizing China:A study of new urbanism in Dongguan[J].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2006(47):294-306.
[8] 欧向军,甄 峰,秦永东.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8(9):24-30.
[9] 宣国富,徐建刚,赵 静.安徽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6):47-51.
[10] 辛 岭,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11):46-50.
[11] 曾福生,吴雄周,刘 辉.论我国目前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形式――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1):19-23.
[12] 祝洪章.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分析[J].求是学刊,2010(9):18-25.
篇4
关键词: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职业农民;农业发展方式;粮食主产区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2-0041-03
一、问题的提出
农业发展方式是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等在不同时间、空间的表现,它是农业生产各个方面的具体特征的体现,是农业、农民、农村发展的综合反映。
国内学者对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研究较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还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因此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闻学良、袁天佑等做了较多的阐述。对于如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路径,马永耀、刘瑜琛等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从劳动力、技术、制度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思路和路径选择。还有学者从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建设现代农业、创建品牌农业等方面进行研究,如滕锡尧、徐国建、王朋等,探讨了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而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方法。国内学者对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情况研究较少,本文正是基于黄淮地区作为我国传统粮食生产主产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对于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着重要意义,开展了相关问题的研究。
二、正确看待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促进了农业生产科技化。农村人口的流动、国家农业政策的变更等加快了农业生产关系的改善。但是,单纯农业生产力的提升、生产方式的改进不能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是农业生产具有综合性特点所决定的。
应该看到,在较短的历史时期中,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并没有明显的跳跃、提升痕迹。因此,农业发展方式转型不能简单地从今天跳跃到明天,历史的、社会的发展方式转变是农业发展方式的特点。新时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虽然已经基本满足了国内粮食安全、国家储备的基本需要,但是国内农业需求向多样化、农村城镇化方向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农业生产的长期课题。因此,当前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重点应该是现代农业的建立。
三、农村土地流转情况
为便于样本的收集与整理,本次调查以河南省、安徽省为主,以周口市、驻马店市、阜阳市、亳州市的农户为对象,根据样本选择的要求,确定了323户农户为调查对象,以下数据均来自这些农户。
农村土地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土地经营权流转状况是农村市场经济活跃的重要标志,是非农行业向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下页表1是黄淮地区2007―2012年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到:
1.农村土地流转比例低
农民对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表现在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少,真正被流转的土地少,这表明,土地作为农业市场经济资源的灵活性没有发挥出来。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必须让土地的经济特性发挥出来,特别是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作为国内主要的粮食主产区、供给区,黄淮地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悠久的农耕历史和适宜的气候资源,造就了这里丰富的粮食、油料、棉花产区。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业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农业本身延伸出了粮食安全、农业观赏等更多种类,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农业土地供给与需求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农业土地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不平衡,地区与特定用途的土地权属、地价、地租等矛盾越来越大。
2.企业机构参与土地流转比例低
可以看到,农村土地流转到非农企业的比例不到5%,流转对象以本自然村农民为主。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目标,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是现代农业的标志,农业结构优化,农业发展设施完备,现代科技充分应用到农业中去,农产品、农业服务规范是现代农业的表现。
单个家庭、农户是国内农业生产的单元,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农户”等没有根本改变土地经营承包权,非农资金没有进入农业市场,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缺乏成熟的市场机制,行政干预经营权转让成分较多,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灵活的土地流转机制、以市场为主的产品供给体系没有形成,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很难实现。
3.二次流转中纠纷较多
在农户农地承包权流转过程中,首次因承包权流转而出现的纠纷并不多,不到9%,这主要是流转双方主要是本乡本土、亲戚、熟人,双方的矛盾、纠纷并不多。但是,连续二次以上的比例较高,一直维持在35%以上。在流转过程中,因承包费用问题、流转对象为单个农户、农民劳动力就业的不稳定等原因,造成同一块土地,在本村(集体)多次流转,影响了部分土地的高效利用。
四、农村劳动力就业及职业农民情况
农村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它是农业生产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农业生产技术投入使用和生产的关键因素,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无论是以家庭经营为主,还是以农业企业经营为主,都离不开农村劳动力的直接参与。表2是黄淮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情况,它反映出以下问题:
1.农业行业就业劳动力比例持续减少,非农行业就业比例逐步增加
2007年农业行业劳动力就业比例为32%,到2012年这一比例降低到19.8%。而非农行业就业比例由2007年的40%,2012年增加到47.2%。这显示出农业行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吸引力在加大,农业行业工资水平远远低于非农行业,农民或外出就业,或本地非农行业就业。以后,越来越多的农民改变传统就业模式,到非农行业就业,农民就业的空间、时间变化越来越大,会导致传统的农村、农业、农民的格局发生较大改变,城镇化速度越来越快,农业人口流动加剧。
2.农民在农业行业内部就业比例变化不大
农业内部就业比例来看,家庭种植、养殖就业比例最高,2007年以来,一直保持在60%以上,农业企业就业比例不高于15%,农业合作社就业比例保持在22%左右,这反映出,农业劳动力集中在生产环节,黄淮地区农业生产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没有达到现代农业生产中,农业劳动力在产前、产中、产后分布合理。
3.农业行业农民整体素质有待加强
从上页表2中可以看到,农业行业就业农民高中以上比例低于非农行业就业比例,2007―2012年,每年相差10个百分点。这反映出,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农民离开农村、农业,向非农行业转移,职业农民越来越少,农业、农村的发展难度越来越大。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懂技术、会管理的职业农民,他们有别于传统意义的“技术农民”,职业农民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作用巨大。
可以看到,随着农村、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成熟,更多的职业农民参与到现代农业的建设中,以现代农业技术为支撑,以市场经济为依托,摆脱传统家庭经营模式,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各个环节,由职业农民向农业工人转变,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转变为现代社会的农业员工,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黄淮地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的特点
本文仅从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流动及职业农民方面,对黄淮地区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发展方式进行探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环境不充分
改革开放后,黄淮地区农业经历了跨越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有了长足的进步,农业科技对农业的支持持续增加,农民技术水平逐年提高,农业产量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巨大,农民收入有了加大提升。
但是,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相比,黄淮地区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发展方式还处于较低阶段,作为农村、农业市场经济标志的土地资源还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土地经济资源稀缺性的本质没有出现,社会资本进入农业行业的机制体制不成熟,严重制约了农村、农业市场经济调节功能,仅靠农业行业内部的资源调节、技术支撑还远远达不到农业生产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农业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等环节还处于萌芽阶段。
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没有农民的劳动,就没有农业的存在与发展,也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同时,农业劳动力与先进技术的结合,使农业劳动力的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正是农业劳动力素质与质量的不断提高,才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了可能。因此,农村劳动力没有剩余,只不过是农业发展方式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农业产前、产后的功能没有产生,部分农民从农业、农村转移出去,促进了社会非农行业的发展,却削弱了农业发展的基础,客观上妨碍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
2.非农行业的资金、技术投入有利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型
黄淮地区为国内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型,还是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发展,粮食安全放到了首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工业反哺农业、非农行业的资金技术投入农业行业变得非常迫切,特别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农业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农业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使农业生产越来越“工业化”,农业本身没有更多资金、技术投入,非农行业向农业部门的投资显得尤为重要。
3.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离不开农业科技投入
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离不开先进的农业科技支持,黄淮地区农村科技体系有待加强,通过壮大农村科技服务队伍,培训更多的职业农民,让更多的懂技术、会管理的职业农民经营农业,使农业先进技术更多的服务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和现代农业形成。
篇5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应用研究
最近几年,青海省省委、省政府继续完善扶持政策,将以建设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为重点,按照“四区两带一线”战略布局,在东部地区重点打造西宁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海东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在环青海湖牧区重点打造海北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柴达木地区重点打造海西统筹城乡一体化农牧业发展示范区;在三江源地区重点打造三江源生态畜牧业发展示范区和黄南有机农牧业示范区。建设黄河谷地农业综合开发带、湟水沿岸高效农牧业发展带,兰青—青藏铁路沿线特色农牧产业发展轴线,并将继续以园区建设为载体,鼓励扶持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进驻园区,努力形成产业化聚集、园区化发展、生态化建设、规模化经营的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格局。
1生态农业含义分析
1.1商品性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性既是现代农业的特征之一,也是生态农业的的基本特征。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能力低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大多数都是自给自足。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生产力和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生产者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除了满足自己需求之外,大部分产品用来满足市场需求。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得小农生产模式被规模化生产模式所取代,尽管现阶段现代农业体系中生态农业的发展规模比较小,但是相较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要大的多,更好的体现出农产品的商品性特征。
1.2生态性
生态性是生态农业的典型特征,从传统农业向着生态农业发展在时间上是继承发展的结果,也就是生态农业不能脱离传统农业而单独发展,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共性是生态,是和生态环境相容和和谐发展。相同的是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都是按照生产规律开展生产,如合理轮作、间作、套种和有机肥施入等,不同的是生态农业更加体现出科技性,生产过程中积极应用高科技技术,通过人工手段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符合生态要求。也就是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生产的适应性,而传统农业由于生产技术、设备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只能被动的适应生态环境,无法很好的体现出生态性。
2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应用研究
2.1“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
这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以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以农业生产基地为基础,农户广泛参与的一种发展模式,能够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形成过程中要选择具有地区特色和优势农业项目,更好适应市场需求。该种模式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适合农户种植等特点,通过生产基地和农户的示范带动逐渐扩展到其他农户,促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地方龙头企业统一收购,打消了农户农产品销售疑虑。同时,企业能够紧密把控市场动态,能够保证生产数量和生产质量,从而不断增加农产品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在青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主要有青稞、油菜、马铃薯等农作物,近些年,地区结合自身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加速土地流转进程,同时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农民群众的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2.2“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农民通过参股、土地使用权流转发现现代生态农业,这种模式有利于保护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同时还能够更好发挥出地区的区位资源优势,通过农民群众自发组织合作组织,农民群众自发加入,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组织化程度。“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的推广,不仅增加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还加快了青海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进程,涌现出一大批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在青海的生态农业发展中,“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是主要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形式灵活,方便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但是这种发展模式由于政策扶持不到位,融资难度比较大,管理制度不健全,在今后发展中还需从管理、技术、资金、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2.3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设施农业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采用现代农业工程和机械化技术,人为的为作物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以科学施肥、科学灌溉、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要手段开展病虫害防治,以植物共生互补促进农业实现良性循环。最近几年,青海省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突破口,积极发展日光温室大棚,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农民经济收入进一步提升。
作者:孟克 单位:青海省乡镇企业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对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思考[J].郝朝晖.统计与决策.2005(14).
[2]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探讨与现实应用[J].李广祖,张吉国.山东经济.2005(04).
[3]论以畜牧业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J].李书民,杨邦杰.中国发展.2005(02).
篇6
一、苏北农业现代化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工业发展偏好的替代效应。近年来,江苏省政府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加快苏北发展的战略举措,这些措施虽然给苏北各市带来了积极的发展动力,但也形成了一定的赶超压力,“争先进位”成为苏北各市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据统计,2013年苏北五市(徐、淮、盐、连、宿)的工业增速分别为13.1%、13.4%、15.1%、13.9%和15.5%,整个苏北的平均增速为14%,而当年苏锡常三市的工业增速分别为7.5%、9.0%和11.6%,整个苏南的平均增速为9.4%。由于工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增长效应和带动功能,因而苏北地区为了实现赶超目标,在发展倾向上会将工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选择,这就容易忽视农业生产尤其是现代农业的发展。
设施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性。设施农业在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13年江苏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05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5.2%,居全国首位。其中,徐州市2013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1万亩,累计达到18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9.8%,继续保持全省领先。然而,据调研发现设施农业在苏北地区并非是均衡分布和协调发展的,在除徐州之外的其他几个苏北地市,农业生产依然是粗放式的和低效率的,尤其是在设施农业占比很小甚至是空白的村镇,依然延续了最传统的耕作方式,农民的经济来源或生活维持主要还是依赖于外出打工和粮食种植。
配套制度改革的不协调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农业发展中,农户本是主要的生产单位,但当前由于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的需要,农户优势逐渐弱化。又囿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户难以进城落户,这种被“玻璃幕墙”阻隔下的农户事实上成为进退两难的城乡中间人,难以真正体现农业发展的现代性。其次,当前旨在解决“三农”的各类政策调整虽然增加了土地的现时收益和潜在收益,但也强化了农民对土地的黏性,出现了很多原本已落户于城市的农村人口回流到农村的现象。这使得原来用于激励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支持被稀释和窃取,难以有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第三,现有土地流转形式亟待改进。经调研发现,当前苏北地区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较为滞后,主要表现在:虽然农业大户经营较为普遍,但规模有限,难以产生规模效应;虽然股份合作制经营方式倍受推崇,但组织运行存在诸多弊端,利益机制不协调;虽然租赁经营普受欢迎,但因缺乏有效的确权保障和规范的价格预警,难以避免市场交易风险。
二、推进苏北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几点建议
打破传统观念,推进四个转变。第一,要从外部助推农业向培育农业内在发展动力转变。对此,需要将当前苏北农业的内在动力主要转向于:寻求更具效率的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实现形式、提升土地的财产性价值、培育现代农业的组织载体、扩大并培育农业现代新型产业要素等。第二,要从单一发展农业向产业协调推进转变。传统农业发展主要满足于转移了多少农业劳动力、增加了多少粮食产量、扩大了多少设施农业等的自我型扩展,没有融入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之中。对此,不仅要重视工农的良性互动,而且还要注重现代科技对于传统农业的创新升级,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引进高端设备、培育科技人员等,多方位协同增进农业发展的现代要素。第三,要从过多强调土地的保障功能向发挥土地的要素生产力转变。对此,要打破土地的“强保障性”和“弱要素性”结构,通过将以耕作为主的传统经营性收入转变到以土地增值、土地服务等为主的现代多样性收入,弱化土地的保障。第四,要从“吃饭农业”向内涵农业转变。以粮食生产为例,其功能内涵除了基本的粮食消费、食品加工和粮食储备等外,还可以延展为粮食国际援助、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等。
创新经营方式,增强内生动力。增强苏北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推进苏北农业现代化所应有的题中之意。这不仅要提升农业发展的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和资本化等的水平,而且还要创新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如农户经营、农业大户经营、家庭农场经营、农地股份合作制经营、农业租赁经营等,并通过农地流转、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经营利润空间扩大和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等增强农业经营的内生动力。与此同时,还要在制度层面上进行相应的改进与创新,要在现有的各项惠农措施维持存量的前提下,将增量直接用于扶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经营的利润来源、拓展农业经营的利润空间,形成规模不断扩大、功能逐渐完备的农业经营体系。
发展农业企业,提升发展活力。近年来,国家虽然提出了家庭农场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经营形式,但家庭农场的发展还需要农业企业的支持和带动。农业企业的优势在于不仅能够改变农业的要素结构,可以用工业思维改造传统农业,而且还可以为现代农业科技拓展作用空间,形成与现代工业相匹配的农业产业体系。对此,一方面要通过税收优惠、项目扶持、重点资助等方式,鼓励农业企业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课程培训、实地指导、技术合作等方式,培养一批农民企业家,加快农业企业发展。与此同时,还要重点培育可以改变农业基础设施的农业经营主体。一般而言,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投资兴办并管理河流、道路、桥梁等各类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并将其输送到“地区性结点”,但是将“地区性结点”和“基层结点”连接起来继而进入“地头田间”,还需要发挥农业经营主体的纽带协调作用。对此,要积极发展并提升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及其质量,通过该类主体的传导性和协调性,将基础设施延伸至农村,改变农业发展的物流技术和经营环境。
协同四化战略,加快发展进程。当前,国家提出了“新四化”的发展战略,对此苏北地区应该紧紧抓住这一发展契机,积极利用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改造传统农业。一是要通过产业转移和产业创新等方式,将城市难以容下的产业迁移至农村,并结合农村的发展特色加以改进并创新,以此优化农业发展的动力结构,进而实现以工业化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二是要利用信息化助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互联网+”产业。可以说,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渠道和商业机会,而且借助信息化还可以为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商务沟通环境,为城乡之间的无缝对接提供通畅而便捷的信息渠道,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三是要以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在积极响应国家所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前提下,通过打破户籍制度的流动限制和消除土地黏性的利益诱惑,加快推进农村的城镇化建设,以此释放农业生产力,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改变农村发展面貌。
篇7
近年来科技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农机机械信息化技术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本文讨论了农业机械在当前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旨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中国是一个大农业国家,目前可以说正是处在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使其,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农业机械;现代农业;作用
1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积极作用
1.1保障作用
农业机械可以说是当前农业生产工具,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里有着十分主要的适宜价值,并且开始对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改变,从而为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给予主要的保障。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有很大差异。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生产力低下,生产过程受到天气的影响。为了对于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有必要适宜农机自身的生产行使其代替一些人工生产的形式。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在进行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汇总,适宜农机的时候,也能够非常好的对于环境给予保持,有效适宜农业的生产资源,其中涉及到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1.2促进作用
农业机械不仅可以在农业发展进程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可以有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主要用于促进农业科研成果和新科研成果的发展。最新农业科学研究的应用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为了尽快普及应用农业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通常需要以农机为载体,运用经济,智能,功能多样化的农业机械实践农业科学研究。例如,农业合成化学技术和植物的营养学技术,以及育种技术还有灌溉技术,以及良种技术还有农药的使用技术以及化肥的施用技术等。在农业机械种植和种植作物方面,根据农业生产要求,合理控制播种距离,种植深度,确保播种次数准确,距离准确,还可以利用农机完成种植沟渠工作,播种工作,施肥工作,套管工作和镇压工作。实践证明,与人造土地准备相比,使用农机可以有效提高种植效率,并确保出苗率达到要求,最重要的是减少施肥量,确保满足市场生产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机的应用也可以加速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商业化。传统农业属于生产活动,农产品的生产结构和形式比较简单,而在现代农业中,需要确保农业产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生产活动实现紧密结合。农业机械在促进产前活动,生产活动和产后活动相结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主要表明,高品质,高速,大型农机的应用可以统一选拔,种植,种植,灌溉,施肥,收获等一系列工作,可以促进农产品销售过程实现专业和社会管理。其主要作用是:
1.2.1农业机械极大的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之间的区别一目了然,每个人都看到了表面存在的差异。然而,生产率和商品利率之间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机械的广泛应用,使我国的土地开发更加广泛,种植面积更大。与以前的人畜生产不同,机械生产是其生产力的一百倍甚至一千倍。想象一下,我国农作物的广大土地,如果只是依赖于人和动物的力量,这是多么重的一份工作啊。可以说大机械只能在收获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其自身的使用也非常的快速并且高效,方便快捷的运输是人类和动物力量不能匹敌。显着提高生产力,农业机械也大大提高了商品率。经济作物的人民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运送到消费者手中,提高商品转化率。我们可以想想,一年的果实如果在家里积累水果,没有机械帮助他们转运,农民一年辛辛苦苦可一年那么其自身的劳动不就浪费了吗?尤其是奶农挤出来的主要是鲜牛奶,保质期可以说十分短的,假如不在最短的时间去转运出现,那么久会很快的超出了自身的保质期的。
1.2.2.农业机械对于土地出产率和资源使用率的获得提升
古代传统农业往往依赖于自然的环境。一年下来,人民的艰苦工作有太多的不稳定因素。多种自然的灾害,人为的因素严重限制了农业的快速发展,并且对农民的收获产生影响。如古代旱灾,就会使得很多难民死亡,严重甚至颠覆权力。现代农业由于引进高新技术,大型机械,可大大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所以土地的生产可以做到农民的一切收入。一方面提高了土地的生产率;另外,机械选种和机械施肥等简便快捷的操作能够极大的提升农作物本身的品质,令土地本身能够有更多的出产率,可以说是省市有非常的高效。
1.2.3农机推动了农业等行业的共同发展
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不需要太多的人力物力。农村许多年轻人选择在这个城市工作。在工厂,商场等领域工作,促进了许多非农业的发展。非农业发展尤其是农业发展,为农业提供了技术和机制,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简而言之,农业机械在农业中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现代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为其他非农业提供了劳动力。其他非农产业将其工业的成果事业在农业,使得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进程加快
2农业机械推进生物产业技术的快速普及
上世纪下半叶,生物科技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种育种技术,混合技术,克隆技术等。科技突破性发展改变了人们对农业的了解,慢慢开始接受跨作物,克隆作物。优秀的基因种子要将原作品替代为普通百姓的家园,当然需要机械作为推动者,播种在每一寸土地上的种子。其实只有大型机械才有这样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生物技术革新之后,优质种子或栽培苗将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这也需要收获和运输机械才能最大限度地获益。农业机械在实践中对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技术在实践中成熟的同时,必将培育新技术,改革原有的农业结构。
2.1农业机械推进了产业的社会化与商品化发展
以上详细描述了农业机械的农业生产,收割,运输等巨大的动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人民群众将有能力通过大型机械实现生产,供销,农业实现社会化生产,并能进入商业生产。农业机械的综合应用使农民作物多样化,符合社会各界的各种需要。应用机械多样化,可以保护农产品的新鲜度,种类,销售质量,促进农业专业发展。农业机械推动农业实现大规模生产的社会化和商业化,提高农业竞争力和产业特色,使得农业不再是国民经济的疲弱经济。希望能够吸收比较多的资金和相关人才,真正的达成农业一体化的发展。
2.2农业机械化是推进农民增收的科学方式
农业机械化可以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生产力和主要因素。农业机械化能够极大的是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获得提升,可以使得够很多的农村劳动力在重体力劳动里被真正的解放出来,使得农村劳动力能够获得快速的转移。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全面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机械化可以说是当前农业产业化生产的核心手段,是进行先进的农艺技术以及水产养殖技术,还有想加工技术密集的桥梁以及纽带,同时还是当前农业生产朝着专业化以及商业化还有现代化的物质保证。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民收入增加。例如:每年为农户开展农业跨越业务,产生的利润达到了亿元。
2.3农业机械化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主要支撑
农业机械化发展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机械化发展进步不仅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也可以促进农业工人提高文化素质,创造新农民,为更好地把握农机经营,使用,维护等农技,农民必须有一定的科技素质和种植能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步,也可以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可以有效促进农业持续效益,加快农村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农民差距。
3新形势下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有关措施
3.1设置相关的示范基地
引导广大农民和农业工人选择比较先进适合的农业机械,使其能够是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获得提升,减少生产的成本,提升农产品自身的竞争力,促进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3.2调整农业结构配套的农业机械
及时调整优化农业发展结构和布局在农业发展中的应当是当地条件,注重效能,突出地方特色,突出产业优势,促进产业发展的产业化,逐步形成区域优势。推进农业机械化从主要粮食作物大经济作物的发展,从种植转为森林和畜牧,还有养殖以及渔业的发展,是的农村经济能够获得飞速发展,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脚步。
3.3大力加强农机行业社会化
通过有效利用市场上的农业资源,克服了农机配置不合理的现象,拓宽了农业机械化服务领域,实现了农机规模和农机市场化服务水平的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
3.4优化政策环境,增加农机投入
大型农机成本高昂,农业机械作为服务农业经营的风险很大。中央文件1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与农业机械化发展密切相关,制定了优化政策环境和增加农机支持的法律政策。积极利用WTO“绿箱”和“黄盒”政策,加大农业部门先进农机机械和新机械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力度,新技术投入,增加先进设备购置农民补贴,加快推进推广新型农业技术。
3.5提高农机作业服务水平
增加对农业社会服务机构的投资。动员全社会力量发展农机化;开展农机中心和农机管理服务重点站建设竞赛活动,推动农机示范园成功经验;加强农业技术和质量监督,维护用户权益。
3.6发挥农业机械作用的策略
为了可以科学的发挥出农业机械自身的作用,我们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分析。首先要注意做农机购置补贴。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推进农机的基本先决条件是农民可以主动采购机械,提高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农民有购买能力的能力农机生产工作时,要注意加大购置补贴力度。在实施采购补贴工作时,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让农民选择是否购买农机,及时保证资金以及机构能够合理到位,保证补贴有效发挥自身的推进作用的农机效应。
4结语
总而言之,农业发展可以影响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要重视利用有效的策略摆脱小农经济地位的发展,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推动使用现代农业机械。为了使农机能有效发挥维护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注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推动和运用农机,必要的材料支持。另外,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要明确限制农机进一步普及的具体原因,避免盲目追求生产和效率的发展过程,使现代农业能够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佳丽,佟童,王丽娟,等.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重要性与前景[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4(07):3.
[2]王金武,李智.农业机械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贡献[J].农机化研究,2012(1):9-11.
篇8
技术进步与农业经济増长方式的转变“传统农业应该被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1]形成这种均衡的主要条件是:(i)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传统农民世世代代使用的祖先传下来的生产要素,并不因为长期的经验积累而有多大改变;(2)如果把生产要素作为收入的来源,那么,获得与持有这种生产要素的动机也是长期不变的,
即人们缺乏增加使用传统生产要素的激励;(3)由于以上两种状况的长期不变,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也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传统农业收入流的来源是传统的生产要素。当追加的收入流来源被局限于传统要素时,相对于表现为实际收入的边际产量而言,这些要素的价格是高昂的。收入流来源价格高,亦即向传统要素投资的收益率低。这对传统农民把收入中的更大部分储蓄起来投资于这种要素缺乏足够的刺激,储蓄和投资不能增加,传统农业长期停滞的状态也就不可能打破。
如果仅限于对传统要素做出更好的资源配置以及对传统要素进行更多的投资,实际上无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充其量也只能有很小的增长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业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使农业成为经济增长来源的关键,在于给予农业投资以平等的获利机会。舒尔茨(TheodoreSchultz)指出:“我确信经济增长理论的中心概念。
应当是投资的收益率。如果农业中得到的收益率等于或高于其他经济机会的收益率,那么就意味着,就每个单位的投资而言,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其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等或更大一些。”[2]换言之,把农业改造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投资问题,即必须使农业投资变得有利可图。
在什么情况下对农业的投资才是有利的呢?由于传统要素是高昂的经济增长的源泉,因此,农业投资不能投向已耗尽其有利性的传统要素。“处于传统农业中的农民一定要以某种方式获得、采取并学会有效地使用一套有利的新要素”B1。这些新要素可以使农业收入流价格下降,使农业投资变得有利。
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这种廉价的新生产要素新在哪里?新生产要素的新特之处,实际上就是许多经济学家反复强调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技术变化。“一种技术总是体现在某些特定的生产要素之中,因此,为了引进一种新技术,就必须采用一套与过去使用的生产要素有所不同的生产要素。[4]”第二,新要素为什么可以成为廉价的经济增长源泉?这是因为,新要素比传统要素有着高得多的产出效率。从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来看,“最近几十年在许多国家里农业生产的增加显然是巨大的。这些增加表明农民对新经济机会的反应。一般说来,这些机会既不是来自可以定居的新开发的农用土地,也不是来自农产品相对价格的上升。这些机会主要来自更高产的农业要素。[5]”这样,单位产出中投资成本的比重就下降了,从而使对新的现代要素的投资比对传统要素的投资更为合算。一旦辨明了隐蔽在技术变化中的新的生产要素,经济增长源泉的问题也就基本清楚了。
改造传统农业的目的,就是要把停滞、贫穷、落后的农业部门,转变为可以对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的高生产率的现代产业部门。要实现由长期停滞到快速增长的转化,唯有用高生产率的现代农业要素去替代已耗尽有利性的传统要素。因此,引入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农业技术进步,是改造传统农业和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之举和根本出路。
2产业结构升级与农业经济増长方式的转变
理论研究和经验事实显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工业和服务业的资源占用比重呈不断升高的趋势,而农业资源份额则显著地下降了。产业结构的这一转变,恰恰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了有利环境。
过多的劳动投入和过少的资本、技术投入的均衡是传统农业资源配置的基本特点,也是传统农业低效率的根源。传统农业要实现发展,就必须打破资源配置的这种低效率均衡,这依赖于资源的两方面流动:过剩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出和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入农业部门,从而在农业部门形成高效率资源对低效率资源的替代。产业结构的转变,为农业部门这两类资源的流动提供了条件。钱纳里(H.Chenery)和赛尔昆(M.Syrquin)关于经济结构转变的多国模型证明,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升级(由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来表示),农业单位产出所使用的资本量在不断提高,而所需劳动量却明显地减少了。这说明,在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农业部门的资源配置格局由传统型在向现代型过渡。
在产业结构转变过程中,农业生产率特别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在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未充分就业的劳动力大量存在,早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不断加快。“一旦人口迁徙和资本积累使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大量减少,其相对工资便会增长,农业的赶超过程也就会发生。因而,和其他部门相比,这一部门的资本密集度提高得更快一些,这是和要素生产率的连续增长相关联的。结果,农业开始缩小生产率的差距。[6]”进入发达阶段,“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发生在农业,多数发达国家的农业,已由劳动生产率低速增长的部门转变为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最高的部门。”
在产业结构实现成功转变的过程中,农业产出也在不断增长。产业结构转变导致农业比重下降,并不意味着农业产出绝对量的减少。这是因为,(1)农业份额的下降是与工业、服务业相比较相对比重的下降,它是由农业的增长率慢于工业和服务业增长率造成的;(2)农业份额的下降,从资源供给的角度看,主要是劳动力份额的下降。这种份额下降在结构转变的大部分时期,也是相对下降,只有在结构转变的后期,才会出现绝对量的减少。与农业部门劳动力供给这种相对量甚至绝对量减少相对应,是农业部门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的增加,还有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在钱纳里等人的经济发展理论中,伴随产业结构转变的农业发展过程,就是农业比重逐步下降和农业资源现代技术含量及产出效率不断提高的同步变化过程。或者说,农业发展的基本标志:一是宏观经济结构中农业份额的下降;二是伴随农业份额下降过程的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
3组织制度创新与农业经济増长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农业中,绝大部分经济活动是在微观经济组织内(家庭或农户)进行的,只有少量的经济活动是由超家庭的中间组织和更高层次的地域性组织或国家进行的。就各层次组织所进行的经济活动量占社会全部经济活动的比例而言,是以家庭经济活动为基础,各种中间组织的经济活动居次要地位,地域性或国家宏观组织的经济活动更少的金字塔结构。
现代农业组织结构区别于传统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间组织(主要是服务于市场交易的社会化组织)的充分发展及其经济活动比重的大幅提升。在现代农业中,不仅产前、产后的各种工序被分离出去,就是产中的部分重要工序也先后独立出来,形成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原来由一个农场完成的各种工作,现在则由专业服务组织分别承担。许多社会学者特别重视中间组织的地位,认为中间组织的发育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区分不同发展阶段的一个基本标志。与传统农业金字塔式的经济组织结构相比,现代农业组织结构是以中间组织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占据主导地位的菱形结构。从经济组织结构演进的角度看,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为上述金字塔型结构向菱形结构的转变过程。
决定农业经济组织结构变迁的因素有多种,最深层次的原因,是农业商业化进程中交易关系的改变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分工与交换是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随着市场交换范围的扩展,农业中的专业化分工日益发达。农业专业化的发展过程,同时就是农业组织形式创新和农业组织结构变迁的过程。只有为大规模市场交易而进行的生产,才能由专业化经济组织承担。现代农业中间组织的发展,实际上就是现代农业分工体系的扩展。
农业组织制度的创新,同时表现为农业组织的企业化。其主要表现是:第一,生产决策类型由生产导向的自主决策转向市场导向的自主决策。或者说,生产目标由产量最大化转向利润最大化。第二,产出中自给性消费部分日渐势微,市场销售量成为总产出的主要构成。第三,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要素已不一定或不可能完全自有,而主要通过交易契约获得。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这种交易契约仅限于土地要素时,农业生产单位还不能完全具备企业的性质;只有当这种交易契约同时遍及到非土地要素时,农业生产单位才被企业化。第四,农业部门的资本投入能够获得与非农产业部门大体相等的利润率。从本质上说,农业组织企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者经济人本性的组织体现。
农业组织的企业化与规模化是密切相关的。当农业生产组织的目标转向利润最大化时,当农业市场扩大导致农业领域分工和专业化程度提高时,当农业贸易特别是高级市场交易带来不断增长的利润从而使农业资本积累加速时,当农业日益成为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时,当非农产业部门就业机会的增长对农业劳动力形成较大吸纳力时,农业组织的规模化就不仅是必要的事情,而且同时成为可能。虽然农业组织的规模化受制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结构,因而会使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规模化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规模的合理化是经济发展的普遍和一般的规律,并不以国别或资源结构的差异而转移。农业组织规模合理化的基本趋势,是小农业向大农业的转变。雷纳(AJ.Rayner)和英格尔森特认为:“由于作为新技术一个不可分割部分的固定资
篇9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潜力;评价;保定市
中图分类号:F327;F592.7文献标志码:B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8.052
1休闲农业的相关概念界定
休闲农业的概念最早在《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一书中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学者从多角度研究休闲农业,已形成了表述不一的各种概念。综合来看,休闲农业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经营者依托农业产品与服务,集休闲、观光、科普、示范、旅游于一体的新型产业,达到让消费者参与农业生产、学习农业相关的科技文化知识,是传统农业内涵与外延的充实扩展[1]。
2休闲农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休闲农业发展的潜力来自于所在地区的经济基础、产业基础和社会基础,以及乡村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地区的资源、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为此,利用层次分析法、1~9标度法,确定相应指标权重,构建休闲农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以保定市休闲农业为评估对象,在评估过程中指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9—2016年《保定市统计年鉴》、保定市信息统计网站等。为了确保评估的准确性以及可操作性,对于搜集不到的数据,采取了选用该指标相邻两年的平均值。同时,为了便于计算,对各项指标数据采取了无量纲化处理。令Yit=Cit/Ci0,其中Yit为该指标第t年的数值,Cit与Ci0分别为该指标第t年和基年的统计数值。
根据各个年度该指标的数据值以及各指标的权重,计算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分。计算公式为:
Zt=∑Wi×Yit(1)
其中,Wi为要素层各指标的權重,Yit为要素层各指标在第t年的数值,Zt为第t年指标层各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分值。如果Zt+1≥Zt,则表明该地区休闲农业具有发展潜力,反之则不然。保定市休闲农业发展程度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3提升保定市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鉴于保定市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因素的多样化,明显看出保定市休闲农业发展地区居民旅游收入普遍提升,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也为保定市休闲农业发展潜力的提升提供了保障。为此,综合考虑保定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结合统计数据分析,针对提升保定市休闲农业发展潜力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行业指导,提高管理水平。完善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组建市级休闲农业协会,完成与北京、天津休闲农业协会对接。创新农业营销模式,利用网站、杂志、电视、微博及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宣传保定休闲农业。筹划和举办农事节庆活动,提升保定市休闲农业的知名度。
2)合理开发资源,注重内涵建设。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优势,保定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为此,要将其与休闲农业相结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围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风情,强化特色创意,培育知名品牌,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休闲农业示范点。
3)完善农业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立足保定市特色和现有资源,延长农业产业链,提供农事体验、度假休闲服务。鼓励多种经营主体协同发展,创新休闲农业精品路线,推动产业集聚。
参考文献:
[1] 张莉侠,马莹,谈平.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1):44-46.
篇10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对策;关键环节;可持续发展;途径和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2071
引言
我国农村自建国初期的后就遵循计划经济制度的要求,加入到互助合作社和的体系里,逐步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制的结果。城乡二元结构严重束缚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国家在政策上倾向于城市,使得很多投资,技术,人才都流向了城市。城乡二元结构不仅使得农业,农村,农民得不到发展,还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很多农民纷纷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打工。农村大量的田地被闲置,农民的进城潮还给城市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绿地减少,交通拥堵等等的问题。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在这项政策推动下,很多企业和个人从进场务工的农民手中获得农村闲置的土地和荒地的经营权,加入资金、技术的投入,盘活了农村闲置的土地、荒地。产生了一种以农业产品为资源,农村生态环境为依托,自己购进的设备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休闲农业”。
1休闲农业的概念
“休闲农业”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中期的欧洲。迄今为止,“休闲农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各个国家的各个学者给出的定义都不一样。国内外学者对“休闲农业”的定义大致如下:纵观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观点,休闲农业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在秀美的生态农业资源的基础上,设计、开发、建设集旅游、观光、住宿、购物、度假、教育等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其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的就业率,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生态平衡。
2休闲农业的特点
2.1低成本
休闲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传统农业以成熟的农作物来实现经济效益,从开始种植就需要大量的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培育期间还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产生的效益很低。休闲农业则是依赖于农业资源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之上,一次性购入建成可供游客观光、休闲、住宿、教育的场所,后期维护成本较低。
2.2高收益
休闲农业一次投入的成本可以产生高于传统农业同等成本产生的经济效益,很多农民在休闲农业中的收益远远高于在传统农业中的收益。2.3污染小传统农业一直在粗放式经营,耕作过程中流失的化肥、农药和收割时产生的大量秸秆对周边河流产生严重的污染。休闲农业主要以农业为辅、休闲为主,因此它比传统农业更加的环保。2.4产品附加值高传统农业只是单纯的销售农产品,休闲农业则不同,同样一片果园,传统农业单单的销售果子,休闲农业则可以让游客观光、采摘果子、动手榨果汁等。产品附加值远远高于传统农业。
3宝应县概况
宝应县始建于秦,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E119^7,43;~119,42.51,N33.2.46~33.24.55,属里下河平原区。全县共有乡镇1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全县拥有耕地面积7.67万km2。宝应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呈热带季风性气候特征。适宜动植物的繁衍生息和种植生长。
4宝应县休闲农业分析
4.1地理优势
宝应属于黄淮冲击平原,一条京杭大运河贯穿其中。境内海拔在2m左右,s331省道贯穿东西,s237省道贯穿于南北,县内湖泊密布,共有河流42条,是南水北调的源头地。周围有扬州、上海、南京、连云港等重大港口。宝应距离苏中机场只要近一h车程,在建的连淮扬镇高铁宝应站使宝应和全国大城市的距离大大缩短。
4.2文化优势
宝应始建于秦,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南接历史名城扬州市,北连文化名城淮安市。少时的读书处使得宝应更具有文化底蕴。久远的历史和现代文明使得宝应这座城市更具人文魅力。
4.3市场优势
宝应县2014年GDP总量408.20亿元,在政府的带动下,全县人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1%,居民的收入增加使得休闲农业的消费市场潜力增大。
4.4政策优势
201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农业特色化、规模化为目标,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和传统农业的有机结合。
4.5区位劣势
全县现有休闲农业企业11个,休闲农业个体经营户10家。多数休闲农业区位交通不便利。在推广时候难度很大,消费者群体范围大大被限制。
4.6内容单一、设施不健全
除了荷园和白鹭岛两个大的休闲农业外,其他休闲农业,内容形式单一,很多只是单纯的让游客进行采摘、垂钓活动,没有最大程度的开发,在和其他休闲农业企业竞争的时候缺乏优势。经营管理者素质低:很多休闲农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很多以前是从事农业生产、加工的工作,对经营管理休闲农业缺乏系统性的管理技能和知识,尽管有关部门在对很多管理者进行培训,但效果还不是很显著。
4.7休闲农业缺乏规范的管理
县内绝大多数休闲农业虽然取得营业执照、税务执照,但是很多很多游客反应自己要求开张发票的时候,很多休闲农业没有发票可开。休闲农业在县内已经运营数家,当时还没有一个真正的行业规范和技术指导。问题的根本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
4.8知名度不高,品位低
县内休闲农业的消费者群体还局限于本县及周边县市,原因是本县很多休闲农业定位低、规模小、低品味,没有品牌营销意识。内容不够丰富,设施过于简陋。社会影响力低。
5宝应县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策
国内外学者对于发展休闲农业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对策,通过对宝应县休闲农业的调查认为:下一阶段,宝应县休闲农业的发展思路一定要高举科学发展观旗帜、统筹城乡发展、坚持现代农业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和农业的优势。全力打造多功能型的休闲农业。
5.1科学规划布局、因地制宜
县有关部门一定以休闲农业长远发展为目标,要将休闲农业区位的定位同城市旅游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农业产业化规划结合起来。休闲农业的区位规划一定要突出特色,从各乡镇、各村的农业资源、经济资源出发,选择一条适合本乡镇、本村发展的道路。努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休闲农业。以农为本、以农为辅:休闲农业是依托农业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产业,但是整个产业一定要贯穿“农”字,千万不能脱离农业产品,不能盲目的追求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在以农为本的前提下,要合理的开发的第三产业,坚持立足农业,合理开发观光、旅游、采摘、住宿、教育等项目。
5.2制定政策、扶持休闲农业
政府一定要完善相关机制,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休闲农业中去,应积极鼓励农民自主开发休闲农业,对于自主开发休闲农业的农户给予政策激励,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扶持力度,引领农民自主创业。在用地审批过程中,一定要加大监管力度、规范用地,避免出现土地滥用、他用。
5.3加大品牌建设
休闲农业包含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经营管理内容,需要具有更专业技能的从业人员。很多从业人员缺乏责任感、品牌意识淡薄。只顾眼前的利益,没有立足长远的发展目标,致使休闲农业发展缓慢,效益低下。强化监督机制:休闲农业选址多在乡镇村落,很多时候政府的监督力不足,致使很多休闲农业胡乱经营,扰乱市场秩序。游客投诉处理不及时,使得休闲农业进入一个不健康的发展模式。因此,强化监督机制,加强休闲农业的管理,使休闲农业能通过正规形式占得市场份额。
6结语
宝应县休闲农业正在蓬勃发展,这种发展是建立宝应县的经济、文化、教育、旅游等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但宝应的休闲农业较周边县市的休闲农业水平还是较低。在政府的引导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可以产生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社会就业率、保护乡村民俗文化、提高教育水平等的乘数效应。对于促进农村和农业的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休闲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赖明洲,薛怡珍,谢佩珊.台湾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刍议[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2]郭焕成,郑健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3]范水生:休闲农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陈墀吉,陈德星.休闲农业概论,台北:威仕曼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
[5]廖树宏.新农村新休闲[M].台北:商讯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
[6]卢云亭,刘军萍.观光农业[M].北京出版社,1995.
[7]叶滢,刘杰.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