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支付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3: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线上支付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线上支付的好处

篇1

13年爱恨交加 冤冤相报终得休

早在2003年,马云就曾拜访银联,意在寻求为淘宝开辟支付通道,然而当时的马云遭到银联拒绝。本着“处处不留爷,爷当个体户”的心,2004年,马云一家一家银行地谈合作,创建支付宝模式。在当时,这一模式谈不上创新,实际上就是“中介担保”:你买了一样商品,不相信卖家,不敢直接汇款,就把钱放在支付宝。收到商品后,满意了就告诉支付宝这个中介,钱可以过去了,不满意就通知支付宝要求退款。支付宝,这一“中国特色”的交易与支付方式成功解决了网购时的信任问题,并由此推动了中国电商行业进程。13年后,马云带着支付宝再次站在银联面前,真正做到了“曾经的我你爱理不理,如今的我你高攀不起”。

在当时,相较于光鲜的银联,2004年才模型初现的支付宝,更像是马云受挫于银联后的不得已之作,颇有几分无奈。支付宝不构成银行清算网络的一部分,只是一个中转环节。所以支付宝的本质不是支付,而是信用中介。

一个在线下,一个在线上;一个是国有组织,一个是私营企业;一个政策性垄断,一个市场化垄断。看似生存空间不同的两者,却明争暗斗多年。银联国字当头,享受“躺着也赚钱”的待遇多年。但时过境迁,由于便捷等因素,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抛弃银联投入支付宝的怀抱。

最初,支付宝并未受到银联方面的重视,可随着支付宝越来越完善,各大银行开始着急了,联合起来为支付宝出了一道又一道难题―2013年支付宝线下业务被关,2014年四大银行对支付宝的支付额度进行限制,紧接着二维码扫码支付被央行叫停……

银联与支付宝像两个较真的孩子般你追我赶好多年,这一路竞争与合作并存,也许是双方都意识到未来出路在于强强联合,这才会再次坐上了谈判桌。

同分一块蛋糕,共拥一个梦想

如果支付宝携手银联的传言为真,那么银联也将分食第三方支付这块蛋糕,而一旦银联起势,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境遇可不会太好。

许多人费解,阿里巴巴牵手强敌,帮助银联在线拓展绝佳的线上支付场景,把“亲生儿子”支付宝置于何地?要知道,马云可从来不是吃亏的主,这一盘棋下得可谓老谋深算。

线上领域,支付宝是行业龙头;线下领域,银联占据绝对优势。在互联网覆盖不到的地方,银联支付却已经基本实现了完全覆盖。阿里巴巴接入银联在线,也就具有了拓展银联卡背后农村客户的支付手段,其农村电商业务自然会事半功倍。

当然,也有行业内人士的分析认为,支付宝急需银联的国字号背景背书,目的可能是为拿到一块清算牌照。毕竟支付行业太容易受到政策的影响了,支付宝与银联的强强联合,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而一旦银联入驻淘宝平台,通过银联在线完成的支付将清晰完整地呈现在阳光下。同时银联还可占据绝佳的线上消费场景,其线上支付业务必然会有大幅的增长,于各大银行而言,将会带来更多的谈判空间,不失为美事一桩。

此外支付宝如果能得到银联的大额支付渠道和客户,也有助他们更好地对抗微信支付的威胁。淘宝用户也会有了更多的支付方式选择,这也是对用户支付通道的一个补充,在遇到类似双十一等大促活动时,交易将会更加稳定。

凡事讲究“先来后到”,银联也不例外

在创建初期,银联曾享受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是随着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以及批准了大量第三方支付机构入局,银联承受的压力也空前巨大,相信这也是银联开始接洽支付宝的主要原因。

尽管在一些金融界人士看来,淘宝支付通道走向开放是一个必然结局,从银行角度也会更鼓励持卡人走银联通道,不过可以料想的是,银联插足第三方支付渠道后,其地位也不容乐观。

有业内人士分析,支付宝的使用者们大多数都已在支付宝里绑定了银行卡,或者直接把钱存进了支付宝里,也习惯用支付宝来进行支付,想要用户重新开始使用银联支付,难度可见一斑,而银联支付在其中的存在感也相当鸡肋。

篇2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 商业银行 竞争 合作

一、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竞争与合作现状

由于一个完整的网上购物链形成,第三方支付随着日益增长网购得到使得用户的黏性不断提高,它支持支付各类缴费,充值,并提供各种“宝”类理财产品,这种低门槛的理财使得用户愿意将闲散的零钱存进支付宝,对银行来说,以前一份份数额小的活期存款现在开始转移到支付宝当中,当然单独的小额存款和支付业务当然对银行的效益影响不大,但随着银行的客户群体的存款习惯和支付习惯的改变,对银行增值服务的效益的影响不能不引起重视。可即便如此,第三方支付不可能只以一个针对支付的服务形态就可以颠覆传统的银行金融业,因为银行金融有健全的内控制度,风险管理和实体支撑。第三方支付虽然可以做到支付的便捷,如二维码,扫一扫,但是快捷的支付手段同时带来的是资金的不安全以及用户个隐私的泄露。因此二者需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发展。银行可以借鉴第三方支付的创新和技术,第三方利用银行的信用和风控做后盾,两者互利共赢,将严格的风险控制与支付企业的技术创新相结合。

二、第三方支付与银行合作的优化建议

(一)实行差异化

对于支付宝来说,需要找到一家为其服务的银行,他们两个合作伙伴都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为自身和对方提供最大的利处,他们相互合作,也相互压制。给对方压力同样也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合作。所以,对于银行和支付宝来说,这样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服务对象方面,大型的商化性的地方和除买卖双方的进行交易的的地方两者有所不同,前者服务大型的公司而后者则服务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因为服务对象不同,所以两者的在利益方面的冲突就得到避免而且充份利用自己长处,以达到为行业贡献力量的目的。只有两者都能讲自己的任务做的完美,将自己的服务范围扩大,这种做法不只会对大的交易品台有所帮助还会在金融企业对其制度和自身的一些能力的改进有帮助。

(二)双方联手建立实体合作平台

对于某些地方来说,两者肯定充在一些冲突,但是也可以有协作,前者在有关技术方面给予帮助,这会使使用者因为对财产的担忧而对所属卡进行一些做法,尽管可以通过第二种方式通过自己的所属卡来进行资金方面的转化,然而第一种方式却不具有这种优势,所以两者未来可能会在这方面有所协作,使得不仅仅通过人工服务来完成这想业务,也可以自主完成,这样也许会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变,然而有更大的利益,两者的客人量会增加,资金会增多。尽管有些地方可以通过买卡来进行资金的转化,但是这在一些方面是受限制的,因为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买卡,而且这种方式也不是所有的银行都是有过的,不仅限于这一区域内的合作,第二者有许多方面可以与第一者协同完成,通过这种改革,这样第二者就不会有年龄区域的限制,人人都可以使用,这对经济的前行有着推动作用。

篇3

2月18日凌晨,苹果联手中国银联,Apple Pay正式入华。据悉,自18日早上5时Apple Pay正式上线,一个小时之内绑定银行卡的数量达十几万张;截至18日下午5时,上线12小时,银联内部报告显示,绑卡数量超过3800万张。居然,还有很多人还在吐槽说操作半天没有绑成银行卡,我报社曲姓记者就是其中之一。

消息不止于此。最新消息,在Apple Pay之后,三星与银联联手的Samsung Pay也来了,24日进行公测。然后就是一大堆的Pay的消息:第三方支付捷付睿通被小米收购,小米Pay呼之欲出;又有人说,华为Pay已在去年9月在华为Mate S上部署……

Pay来Pay去,好不热闹。

除了看热闹,让我们也来捋捋这些个消息都是怎么回事,移动支付市场到底怎么着了?

Pay的背后

这些“Pay”实际上都是说的一个事――NFC近场移动支付。

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是一种近场通信技术,短距高频的无线电通信,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20厘米距离内,源于日本,可以实现手机近场支付功能。

随着移动化趋势,近年来,移动支付成为主流。这从近年来淘宝双十一移动端成交量占比就可得到印证。按支付地点远近,移动支付可分为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

近场支付是指基于现场的移动支付方式,账户信息存于手机中,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特定的刷卡终端现场校验账户信息并进行扣款支付,比如在超市刷手机购物。

远程支付类似于互联网在线支付,指用户通过手机,基于移动通信网络,通过WWW、SMS、WAP、STK等方式远距离完成的支付行为,如用手机上网买机票、订酒店。支付宝、微信的扫码支付也属于远程支付。

而在我国近场支付市场,过去十几年来,一直存在着标准之争,即中国银联主导的、国际流行的NFC13.56M标准和中国移动主导的2.4G标准之争。前者源于日本,兼容性强,几乎国际通行,但其穿透能力相对弱,不适应我国手机材质、样式多样的局面;后者是国产本土标准,穿透力强,但在POS端的改造程度相对较大。

标准之争也是利益之争,背后是以银联为代表的金融集团体系和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通信运营商体系的利益之争,争的是掌握密钥的开卡权,因为开卡权决定了用户是属于谁的。过去十年他们是如何相争的,我们在这不多做赘述,只表结果――NFC标准胜出。但少了中国银联与电信运营商的精诚合作,手机近场支付近几年来发展得不温不火,而支付宝、微信通过补贴的形式,大规模铺设线下支付受理终端,“扫码支付”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先机。

近场也好,远程也罢,反正对于用户来说,就是通过手机实现支付这一件事。所以,这次银联与苹果联手推Apple Pay,大家的反应都是说它要和支付宝、微信来争夺移动支付市场,要三分天下。

说完过去,我们再来看看现在和未来,探讨几个问题。

为何落子中国

Apple Pay挑战几何

作为苹果的移动支付服务,Apple Pay于2014年10月率先在美国上线,接着2015年7月登陆英国,并于11月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推出。中国是亚洲首个、全球第五个开通Apple Pay支付业务的国家。

中国是苹果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消费市场,苹果手机在中国具有数以千万计的用户。绑定了中国市场,也就保证了Apple Pay战略方向的稳定。因此,苹果会利用其强大的影响力不遗余力地推动Apple Pay在中国落地。Apple Pay选择与中国银联合作,就是看重银联在全球范围内发卡量超过50亿张,以及2600万银联卡特约商户和190万网ATM机。

目前国内已经有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19家银行成为Apple Pay的合作方。另外,当当网、唯品会、大众点评等网站也将支持使用Apple Pay进行支付。Apple Pay支付操作流程简单,线下交易无需打开APP,也不用唤醒屏幕,只要是将iPhone靠近POS机闪付位置附近,屏幕会自动点亮,设备解锁,密码验证,POS机上面确认,就可以完成支付。

但作为后来者的Apple Pay未来的挑战仍然不小:第一,目前Apple Pay仅限苹果手机的用户,而微信和支付宝则适配于各种终端。第二,虽然Apple Pay支付起来更简单,但是对作为收款方的B端商户有要求,需要其提供特定的收款设备,而微信和支付宝甚至不需要专业设备,只需要收款人拿个手机就够了。这个设备大商户承担得起,但是很多小商户未必愿意购买。第三,支付宝和微信推线下支付,舍得花钱补贴培养用户习惯,而Apple Pay和银联是否有补贴的魄力?第四,市场时机上,讲真还是晚了。

业内人士认为,苹果支付上线首日的热闹绑卡潮,更多只是用户的新鲜感,以及品牌商的造势。对众多线上线下商户来说,除非能见到苹果支付的便捷性极大提高用户使用热情,否则都会继续观望,毕竟支持苹果支付会增加自身成本。如何获得更多的商家及果粉支持,是Apple Pay要解决的一道难题。

中国银联又是咋想的

马云当年“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的豪言已经成为事实。近年来银行,乃至金融行业都受到了来自互联网公司的巨大冲击。

在移动支付市场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烧钱大战中,中国银联受到了重创。“坦率地说,线上市场我们已经掉队,线下市场我们也无险可守,经营模式面临着颠覆性改变的风险。”这是中国银联某高层在内部沟通的原话。而这就是事实。

如今中国银联携手Apple Pay归来,意味着由中国银联主导的反击战正式打响。但挑战也是不小。首当其冲的是设备升级的问题,Apple Pay需要银联对现有的POS机进行改造。而相关数据显示,全国目前NFC手机终端整体占比只有25%,中国银联在全国1000多万台POS终端中,带有“闪付”标识的NFC终端仅有300万台。另外,目前支付宝和微信通过巨额补贴已经形成了用户沉淀和用户习惯,而中国银联推广NFC支付这种硬件解决方案又少了运营商这个最强有力的渠道,且中国银联的业务面临着国内外双重的竞争压力,与苹果的合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存在着不得不让步的可能,中国银联的压力可想而知。

在记者看来,此次将Apple Pay引入中国的中国银联,目标很明显是要借助苹果的影响力,在国内移动支付领域分一杯羹,从而制衡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最终夺回支付国家队的行业话语权。但结果,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另外,我们也要站在不同的角度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Apple Pay真的那么安全吗?苹果宣传,Apple Pay过程手机不保存真实卡号,商家和苹果公司均无法获取用户的银行卡信息,避免用户账户信息泄露的风险,同时配合安全性更高的指纹,与支付宝钱包、微信等常用扫码方式相比,更安全,更快速。但也有人认为,其实只要你用了苹果手机,只要你的信息保存在苹果手机上,就没有隐私可言。

中国银联、银行能玩得过苹果吗?有人评论,中国银联这是在引狼入室,担心客户变成了苹果支付的用户,不管是中国银联还是商业银行,都只是成为了为苹果挣钱的工具。

篇4

农行五点创新互联网金融

“到今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已达到5.9亿,其中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网民占4.64亿,各行手机银行客户总规模超过2亿。互联网来袭,金融行业面临重大变革。”中国农业银行技术总监曹少雄介绍,互联网与生活触点多、联系广、融合深,只有做好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大众生活,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网上银行挂号就医、家庭银行用电视摇控器转账、缴费等创新服务已经实现,但仅这些还远远不够。

曹少雄介绍,农行要从五个方面做好互联网金融创新。第一是互联网支付创新。整合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在内的全部电子渠道产品,提升线上与线下融合支付的服务水平。注重商户拓展并改善三农支付环境。第二是互联网融资创新。针对企业客户建立拥有主导权的在线融资平台,探索全新的对小微企业信贷体系。针对个人客户加快网络零售在线融资产品研发,推广信用卡升级、认证、签约,全过程一站式的零售贷款平台。对三农客户研发信贷产品,以在线、短期、小额等特点满足其生产与生活需要。第三是互联网理财创新。实现大众购买渠道拓展,同步线上、线下理财产品。拓展网络理财的产品与服务的种类,借助网络视频、即时通信等工具提供专业的理财咨询服务,挖掘客户需求,引领产品创新。第四是移动应用创新。这其中包括建立开放的移动金融门户,实现交易、网购、咨询等功能;紧随移动终端的变化,关注当前4G、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响应各类主流操作系统的软件;加大对移动支付,特别是农村移动支付产品的研发,丰富NFC、二维码等在现场支付方式上的应用场景;做好社交金融和移动金融的融合,建设具有交易、互动、服务、营销等功能的微型银行。第五是数据利用创新。它包括强化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大数据时代下高容量、快处理的要求;注重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强化内部管理,提升客户体验;学习数据挖掘的标准、应用流程,实现从需求发现建立客户模型到精准营销的全流程管理。

与曹少雄持相似看法的是IBM大中华区副总裁、金融服务事业部总经理王天義。她说:“今天中国的银行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变革时期。一方面需要运用新技术进行变革,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对客户进行深入洞察,创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转型。以客户为中心将成为银行制胜的关键。”IBM建议中国银行业应从发展轻型化的全渠道、跨渠道精准营销、构建大数据的分析洞察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驱动内部流程业务再造与外部结盟创新四个方面应对变革。

在优化金融服务体验方面,影像信息日益显露其价值。记者了解到,佳能参展的既有数字安防解决方案、文印系统解决方案等银行系统综合性部署的大型解决方案,又有处理海量单据的高速扫描仪、A类纸币验钞机专用的接触式图像传感器、业务员专用的便携式打印机等有特色的产品。其腾彩PIXMA iP100便携式打印机成为现场的一大亮点,体积和一台笔记本电脑不相上下,一个公文包就可以容纳,随身携带不再是负担,特别适合银行业务员或保险经理人为大客户提供贴身服务时携带,随时随地打印重要文件,节省服务时间。

支付蛋糕还很大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励跃在移动支付论坛上介绍,今年上半年仅银行机构发展的移动支付客户就超过3亿户,处理业务1.7亿笔,金额3.17万亿元。中国银联董事、执行副总裁柴洪峰介绍,通过与一卡通、LBS、优惠券、微信、O2O标签等业务和社交网络相结合,移动支付能为用户和商家提供综合支付价值,支付场景已经逐步变得清晰。

最近两年,互联网支付方式大幅度变革,其应用已经从网上购物、公共事业缴费等传统领域,逐步渗透到航空旅游、教育、基金理财、保险、社区服务、医疗卫生等行业和领域。

与此同时,伴随移动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移动支付标准问题也日益凸显。目前移动支付的一大发展瓶颈是缺乏统一的被广泛认可的支付安全标准。针对此问题,与会专家认为,一方面应该加强用于移动支付安全保障的信息安全基础和通用标准的研制,为移动支付的安全保障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应加强支撑移动支付业务应用的RFID标准研制,突破RFID空中接口安全保障技术。

中国的支付服务主体未来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这将会在提升支付行业竞争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打造中国“芯”

2013金融展上的另一热点是金融IC卡技术和应用。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琪在金融IC卡论坛上介绍, 截至今年一季度,银行卡发卡37亿张,其中IC卡近3亿张。去年全国有658万台POS终端、40多万台ATM机完成IC卡改造。银联数据显示,从今年1到7月份,金融IC卡累计跨行交易笔数近2.6亿笔,交易金额近4520.4亿元,分别是去年同期的14.62倍和13.03倍。7月份一个月IC卡的跨行交易达到1000亿笔,几乎相当于去年全年的数据。

记者在展会现场如约看到复旦微电子、华虹、华大、大唐等几家主流芯片厂商展台。会后,主流厂商代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从功能、性能、安全等各方面,国产金融IC卡芯片已经准备就绪。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金融产品线总经理贾峻告诉记者,容量从40KB到140KB的所有芯片华虹都已经实现量产,包括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双界面IC卡都可以进行灵活的配置,实现金融IC卡、金融+社保或金融+公交等各种应用。此外,北京信安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在展会上推出的IC卡互联网终端安全通道服务器NetCard,在服务端和IC卡互联网终端之间建立起了端对端的安全通道,确保交易信息和用户密码的私密性,成为金融IC卡和支付安全的代表。

篇5

他有一段话或许可以作为其自我介绍之语:“我可能跟传统的CTO不一样,他们可能会戴个眼镜,穿的也不是我这样,这些都是乐居造就的。”白色V领T恤外搭黑色呢子大衣,时尚的装扮,蓬松的发型,的确,这不是传统的CTO形象,而他所处的也不是传统行业。

崔兴龙的职称是易居中国副总裁兼乐居互联网及电商集团(以下简称“乐居”)CTO,他引领团队打破常规,不断创新,推出了“口袋乐居”、“E金券”、“乐居贷”等多项移动应用以及互联网金融产品。乐居互联网及电商集团曾是新浪的房产频道,自2008年成立至今,经过多年发展,逐渐成为房产家居互联网领域的佼佼者。

中国信息化周报: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新浪乐居的概况、业务及运营模式。

崔兴龙:2008年,易居中国和新浪合作成立了乐居互联网及电商集团。我们的业务范围涵盖房地产和家居领域。前几年,我们的运营模式主要是靠互联网广告,但是对于房地产和家居领域需要重视线下业务的公司来说,广告模式离营销很远。2010年以后,我们做了更多尝试。

当时,我们开始思索如何去颠覆这个行业。我们认为在O2O领域,依靠营销手段将能有所突破,所以在2011年,乐居联手SOHO中国实现网上销售及战略合作,将房子放到网上进行拍卖,包括网上销售和出租,前后做了好几期,每一期都非常成功。

如何和更多的房地产开发商把这条产业链走通?

经过摸索,我们推出了“E金券”,逐步从电商的1.0、2.0、3.0到今天的4.0。其实,乐居已经很接近开发商的营销场景,如果还想往下走,乐居要给购房者提供金融服务,这样整个链条才完整。

中国信息化周报:“E金券”是一款什么样的产品?

崔兴龙:“E金券”是乐居推出的创新电子商务交易产品,购房者通过第三方合法冻结预付金,获取“E金券”,从而获得指定楼盘的购房优惠。我们会先积累大批有价值的客户,获取他们的需求,再找一些对应的楼盘,根据开发商的销售金额和类型去设置优惠的幅度,我们希望通过开发商的降价举措给大家带来实际的好处。

中国信息化周报:如今,保险、汽车、度假产品等均被放到互联网上进行销售了,房产及家居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何?

崔兴龙:汽车行业和房产家居行业的电商模式非常像,都是将线上客户导到线下。但是如果线下没有金融衍生工具,现场没有相应的服务体系,那么产业链条很容易脱节。银行保险类产品是标准化的、小金额的商品,这种产品放到互联网上销售是没有问题的。

买房子是中国人生活中最大的三件事(医疗、教育、房子)之一,我们想要一种安定的状态,房子就显得格外重要。用户仅仅在网上看到信息而不去实地看房就购买,这种概率很低。房子有几个特点:第一、房子是不能物流的东西,是一个不动产;第二,产品不标准,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房子,就算一个小区户型一样,但是层数、位置和朝向也会不一样,建筑的角度也略有不同,所以房子是一个标准不统一的商品;第三,支付的金额很大,很难完全通过线上解决。

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当你有了购房需求,你可以拨打乐居的客服电话,我们会把你从家里、地铁站送到案场,也可以直接去案场找销售人员,我们将提供各种各样的产品,包括“口袋楼书”、后续的金融服务类产品。这是一个链条式的服务,不可能线上完全能够支付,这也是房产家居领域比其他行业复杂的地方。

房产家居领域的互联网公司仅仅做线上导流是不够的,我们要跟开发商、销售融合在一起,把Offline和Online整个流程融合在一起,将线上客群和线下服务、金融衍生品的链条穿起来形成一个闭环,提供一系列的产品做支撑。

中国信息化周报:乐居作为细分领域的互联网公司,有着什么样的(技术或资源)优势?

崔兴龙:我们最核心的资源就是乐居人积累下来的创新精神,这批员工是乐居真正的财富,大家对产品的创新性有着偏执的追求。真正具有乐居特征的员工总是处于亢奋的状态当中,跟我的类型比较像(笑)。

我们有百度、新浪的独家资源,在线下有易居强大的营销团队。另外,乐居的核心优势还包括资源优势、团队优势和理念优势。垂直领域的电子商务跟我们原来接触的互联网不太一样,像“滴滴打车”、“大众点评”等产品在线下只需要销售团队把广告变现,实现营销导向,但这个模式在我们这个领域行不通,因为它没有给开发商和网友带来利益,电商平台自然就产生不了效益。

中国信息化周报:您的团队总是处于特别亢奋的状态?

崔兴龙:在互联网公司里,大部分的团队都是如此吧。虽然我是技术出身,但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做产品和运营。

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力有三个:运营、产品、技术。当我们要对产品进行创新时,产品团队是核心驱动力,日常状态下,运营团队则是核心驱动力。只有运营团队和产品团队能够转的起来,再配备一个强大的技术团队,这种商业模式才能走下去。

我们常常给产品技术团队灌输这样的理念:当你把一个产品做到6分的水平时就要放到市场上,别憋在家里以为能做到8分,那是不可能的。只有经过网友检验,才有机会改好。我觉得一个产品做到5分的水平就一定要给大家用,在网友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再根据他们提出的意见不断修改。

我们的团队经常熬夜加班,回去吃完药第二天很早还来,这种状态是持续的。否则,如果我们做的东西很容易被人骂,骂完后也不改,那么网友对我们的认知度会越来越低,再花多少钱去推也没有用。就像我们在往一个池子注水时发现底是漏的,那么注多少水也储存不下来。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需要一个有激情、有战斗力的团队,但是也不能将员工绷得太紧。

中国信息化周报:在几天前的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您以“如何打造真正的O2O产业链”为主题进行了演讲。在您看来,线上与线下如何才能够更好的结合?

崔兴龙:我曾经说过,垂直领域O2O产业链的上游并不在我们手里。举个例子,网友如果想聊天不会先点开新浪乐居客户端,而是登录微信、微博,购物大家一定首先想到的是淘宝、京东、1号店等网站。现在,淘宝也在往上游布局,马云推出即时通讯软件“来往”的原因也是想抢占“入口”。

在各自领域里,我们一直处于下游,只有把产业链各个环节做透,把“入口”做深才有竞争力。我们不希望上游入口被别人抓住,所以要找到一个突围口――移动端。

其实在2011年我们就开始试水移动互联网,流量起来的也很快,从情况来看,今年重点发力移动端的时机是最好的。今年,我们投入了大量团队和成本。我认为目前各大互联网巨头在移动端的布局还没有完成,乐居推出自己的房产家居类应用还是有机会的。

乐居最开始纯粹是做房产和家居广告,走传统的互联网广告模型,因为有大量的品牌需求,广告业务创造的收入依然很高;2010年左右,我们逐渐往现有的产业链条里切入,2011年以后,我们就一直在做电子商务。今年开始,我们陆续推出了房产和家居垂直领域的金融产品,逐渐把产业链做实。基本上,我们的产品布局是这样的。纵向来看,新浪乐居属于房产和家居垂直领域的互联网企业。

中国信息化周报:乐居发力移动端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崔兴龙:我们要把现有的产品逻辑在移动端进行体现,例如做App产品。不是所有人都在用智能机,如果为那些不使用智能机的用户开发一套App,有着较低的价值,所以我们会提供Web App模式为他们服务。

在移动端,要靠产品说服用户。我们其实就做了两件事情:第一,我们做了Web App和App;第二,我们在移动端做的产品路径远比网页端的短。

移动端的用户相对比较精准,目的性更强。试问,用户使用移动端产品的场景是什么?多是地铁或公交。他们利用的往往是上班和工作的间隙时间,这时用户的烦躁程度较高,容易受打扰,当顾客打开我们的App,我们必须用很短的路径让用户迅速找到他们所需的房源。

除此以外,我们还做了更多的尝试,比如通过跟所有安卓版的发行渠道进行合作来占领“入口”。

中国信息化周报:乐居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是今年推出的吗?

崔兴龙:是的,已经推出了。我们不太可能做支付宝这类产品,但是我们一定会做房地产垂直领域的金融产品。因为假如某一家银行或保险公司把这个领域的金融产品做好了,那么乐居只能被动接入,就像现在所有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基本上都是接支付宝,后者已经把平台的“入口”占领了,想从头去做就很难了。这并不是由于技术门槛太高,而是用户固有的消费习惯,对金融产品稳定性、安全性的依赖等原因造成的。

中国信息化周报:一个用户从登上乐居网站开始到完成一笔交易,具体流程是怎样的呢?

崔兴龙:一般情况下,当用户看到新浪乐居网站以后,不会直接产生交易,他们看到的是信息。我们会提供各种各样的看房团,组织班车将他们送到案场,搜集他们的购房需求后,再提供相应的房产信息。当他们回到家后,还可以使用移动版的“口袋楼书”或“口袋乐居”。

除了参加看房团,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打电话,当你拨打乐居的客服电话,我们会记下你对房子的需求,过一段时间会推送信息。无论是哪种购房需求,我们都会有一系列的产品去做支撑。

将线上客流导到线下的方式是以上两种。总体上,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将用户带到案场,提品,如果用户首付不够或想用原有的房子做抵押,我们才会采用互联网金融服务帮助他们完成房子的购买。

中国信息化周报:您从事房地产家居领域互联网行业五年多的时间里,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崔兴龙:从2011年开始,乐居就开始推房地产电商的模型。我们发现,对于这个模型网友的接受度还是很低的,所以我们慢慢推出一些让大家更容易接受的模型,就是“E金券”,这个能给大家带来好处。我们的流程是:买“E金券”――刷卡――签合同――交房款。

目前,房地产电商的几个发展阶段相互交错,家居电商也是如此。房地产家居领域的电商模型不像传统产品那么标准,正在不断调整中。这几年摸索着走过来,我们的路走的还算比较顺畅。

光靠忽悠,对网友来说行不通。在外人看来,卖房子是一件特别土豪的事,不需要互联网的技术和产品,其实不然。表面上大家看到的产品很小,而我们内部需要做的支撑性的产品很多。比如几十个人的团队在做支付系统,我们每年有巨大的订单量,如果一笔出了问题,用户可能就买不到自己看中的房子,产生的后果将极其严重。

五年来,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如果想从业务模型上去改变一个行业,要靠每天持续不断的创新,这背后是产品、技术、营销领域的变革。我们在房地产与家居领域的创新是小步快跑的方式,房地产与家居领域电商模式的迭代周期非常快,不能停止创新,一停就会被很多人超越。

中国信息化周报:此前,您曾说过新浪乐居的团队十分优秀,从团队的搭建和管理方面,您能否给其他管理者一些建议?

崔兴龙:乐居的技术团队最早是33个人,到现在约200人。

乐居这些年在产品技术团队的投入很大,我们的团队里有来自百度、新浪、阿里、蓝标等业内知名企业的员工。我喜欢每个点都做到极致的人,搭配在一起很能出成果。我们的思路是搭行业内各自专业板块里最顶尖的团队。

中国信息化周报:未来,您希望乐居成为一家什么样的企业?

崔兴龙:从产品和技术上来说,我希望乐居是一家为网友带来实际利益的企业。如果不能给网友带来利益,那么乐居今天的收入和市值都是虚无的。

我们希望通过产品、营销、服务为网友带来真正有价值的利益,只有做到这一点,乐居才能更强大,甚至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中国信息化周报:2012年,马云和王健林打了个赌:到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零售是否占到总零售额的一半,如果达不到,马云要输给王健林1亿元,您更看好哪一方?

崔兴龙:这不是一个真正的赌局。我认为,这个赌局是一个噱头,甚至是一种营销手段。就算大家可以在线上把所有吃穿用品都买了,也得看电影、逛街,万达地产打造的正是体验式的消费场景。在许多城市,万达建的是城市中心甚至是时尚地标。

到2020年,我认为在产品标准化、中小金额支付、信息对称性比较高的领域,电子商务总额一定能达到百分之五十,但是体验式的消费场所不可替代,所以他们的赌局不在一个层面上,只不过创造了一个概念而已。

非传统行业的电商模式

房产家居领域的互联网公司仅仅做线上导流是不够的,我们要跟开发商、销售融合在一起,把Offline和Online整个流程融合在一起,将线上客群和线下服务、金融衍生品的链条穿起来形成一个闭环,提供一系列的产品做支撑。

O2O必须打造完整产业链

在各自领域里,我们一直处于下游,只有把产业链各个环节做透,把“入口”做深才有竞争力。我们不希望上游入口被别人抓住,所以要找到一个突围口――移动端。

发展“需要持续创新”

五年来,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如果想从业务模型上去改变一个行业,要靠每天持续不断的创新,这背后是产品、技术、营销领域的变革。

相关链接

企业简介

乐居互联网及电商集团隶属于易居(中国)控股集团(纽交所上市代码NYSE:EJ),是中国房地产互联网的领军企业。

乐居互联网及电商集团作为纳海量流量与精准数据、融专业运营与整合服务为一体的网络传媒,拥有新浪乐居、百度乐居和微房产三大强势互联网平台和中 国首家房产电商平台,通过提供新房、二手房、旅游地产和商业地产四大专业领域的资讯信息、线上线下互动和网络营销等服务,全面满足中国99.9%互联网用 户的购房需求,同时也是中国房地产企业的首选互联网媒体。

乐居最新推出的金融产品“乐居贷”是中信银行和易居中国联手打造推出的房产抵押综合授信形式的金融服务,消费者可以用住房抵押向中信银行申请综合授信,中信银行可给予抵押房屋价值70%的基础额度,视客户情况再给予抵押房屋价值的20%的附加贷款。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用于满足个人及家庭购房、购车、装修、留学、旅游、家居消费、婚庆等各项大宗生活消费需求。

个人简介

2004年,赴美就职于google,主要负责跨语搜索和PIM业务;

2005年,以MDA和跨语言搜索获得美国硅谷“十大青年科技先锋奖”,是唯一华裔获奖者;

篇6

2015年行业将处于风险高发期,风险有集中爆发的可能,表现为更多平台倒闭、跑路,甚至某些老牌平台、知名平台也可能出现严重的兑付危机,会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行业规模继续增长平台规模产生分化

2015年P2P借贷行业仍然围绕“银行不服务”和“银行服务得不好”的领域开展业务,全年新发放贷款额极有可能远超5000亿元,行业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而位居中下游的大量P2P借贷平台的交易规模增幅将产生明显分化,部分平台逐渐退出市场竞争或仅能勉强维系。

监管细则或将落地,行业并购呈井喷趋势

2014年几乎每个月都有媒体或行业人士预测监管细则即将落地,相关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也已经进行过多轮密集调研,预计2015年落地实施的可能性较大。届时,投资机构将更加凶猛地涌入P2P借贷行业,行业并购事件大幅度增加。

强化专业分工,生态圈进一步扩大

2015年P2P借贷行业的专业化分工趋势将进一步增强,其价值不言而喻。专业分工还将带来一个额外的好处――提升行业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促进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加速资金和资产的流动,优化资金配置效率,并为后续的平台并购、资源重组奠定较好基础。

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资金价格下降空间收窄

预计2015年的投资人仍以网络散户为主,但其它渠道(如银行)的投资资金占比将有所上升。如果不考虑监管政策的影响,2015年行业的资金供应情况不容乐观,这或许不至于显著制约交易规模的增长,却很可能限制了资金价格下降的空间,预计综合投资收益率和综合融资费率的下降速度将有所放缓。

场景化、移动化服务将成为行业竞争重点

大数据风控技术需要获取有关借款人的大量数据,场景化、移动化服务一方面创造了数据获取来源,另一方面也构成了大数据风控技术的应用场景。预计2015年以手机APP或移动网站为载体,针对各种消费、支付场景提供投资服务的P2P借贷平台

平台产品多样化,逐步形成综合化理财服务

在资产多元化、产品多样化之后,P2P理财将告别单一资产配置时代,有能力为用户提供综合理财服务,助其实现全面的资产配置。目前这一状况已经在线下发生,并日益向线上迁移。从长远来看,理财产品与服务的线上化迁徙是必然趋势,将撬动价值数十万亿元的市场,P2P理财具有抢占综合化网络理财先机的潜力。

篇7

[关键词]网络营销 “双十一” 促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3-0259-02

双十一,电商行业打造的网购狂欢节。每年的11月11日,被称为“光棍节”。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11月11日 除了原来“光棍节”含义,正在变成电商企业进行大规模打折促销活动的购物狂欢节。从2009年开始,天猫、 京东等知名电商的双十一网购活动在每年的11月11日零点准时拉开序幕。

1.网络营销“双十一”的由来

1.1 “双十一”的由来

“双十一”,顾名思义, 11月11日,这是网络新时代的年轻人创新的另类节日。在这一天的日期里有连续四个“1”的缘故,所以“双十一”被定为“光棍节”。“光棍节”是校园趣味文化的代表产品之一。随着一批批学子告别校园,“光棍节”的气氛渐渐向社会弥散。

1.2 网络新时代新意义“双十一”

以电子商务为主的商家为了迎合网络新时代的潮人,把节日促销这个促销理念发挥到极致,“双十一”便成了网民们名副其实的购物狂欢节。

天猫、京东、聚美优品等等各个线上商家在“双十一”的促销大战在11月10日零点准时拉开序幕。

京东官方微博数据,双十一期间三天(10日―12日)销售额达25亿元,三天订单总量超过680万单。根据阿里巴巴总部数据显示,截止至到本11月11日24时,2013年的“双十一”网络购物节,天猫以350亿元的交易额成功收官,刷新去年“双十一”创下的191亿元的纪录。这个数字,相当于去年美国网络星期一交易额的两倍。其中,手机淘宝就占了惊人的53.5亿。开闸第一个小时,160万个文胸叠起来已经有3个珠穆朗玛峰高,200万件内裤已经可以绵延3000公里。九个多小时后,奶粉销售破50万罐,可以供全国2个月大的新生儿食用一个星期。纸尿裤销售约6600万片,以一片吸水量是1000毫升计算,大约能吸干6个西湖。

光棍节的重要性因为联系到购物节而备受人们关注。2009年前,11月11日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而到2012年,它却成了一个标志性节点,一个销售传奇,一个电商企业、平台供应商、快递行业以及相关服务行业必争之地。围绕“双十一”,线上天猫、当当、京东、乐峰、苏宁易购、等电商提前热身,线下家电连锁卖场、商场也打得不可开交。2012年“双十一”服务于这次狂欢节的商家、快递业、支付行业、第三方服务业以及电商平台等相关行业从业者将达百万。

2.天猫“双十一”概述

2.1 天猫“双十一”的“双十一”的由来

天猫是淘宝网打造的网络商城模式。淘宝商城处在飞速发展阶段,多种新型网络营销模式正在不断被开创。加入品牌商城,将拥有更多接触最前沿电子商务的机会,也为全新的B2C事业创造更多的奇迹。虽然天猫的发展并不长,但是淘宝商城在这之前以为天猫的后续发展做足了准备。本身在网络的大环境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的发展,促使网上购物的消费者日渐增多,在网站的推动下现在网上消费已是一种趋势和个性的体现。

2009年,天猫(当时称淘宝商城)开始在11月11日“光棍节”举办促销活动,最早的出发点只是想做一个属于淘宝商城的节日,让大家能够记住淘宝商城。选择11月11日,也是一个有点冒险的举动,因为光棍节刚好处于传统零售业十一黄金周和圣诞促销季中间。但这时候天气变化正是人们添置冬装的时候,当时想试一试,看网上的促销活动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对消费者有吸引力的窗口。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双十一”成为电商消费节的代名词,甚至对非网购人群、线下商城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力。

2012年3月29日天猫全新Logo形象。2012年11月11日,天猫借光棍节大赚一笔,宣称13小时卖100亿,创世界纪录。天猫是马云淘宝网全新打造的B2C(Business-to-Consumer,商业零售)。其整合数千家品牌商、生产商,为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100%品质保证的商品,7天无理由退货的售后服务,以及购物积分返现等优质服务。

2.2 天猫“双十一”业绩的迅速发展

双十一网购促销2009年,“双十一”当日支付宝交易额约为1亿元;到2010年,增长到9.36亿元;2011年,增长到52亿元。2012年,“双十一”当日支付宝交易额实现飞速增长,达到191亿元,其中包括天猫商城132亿元,淘宝59亿元;订单数达到1.058亿笔。2013年11月,截至11日24时,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支付宝成交额达350.19亿元,刷除天猫外,京东、当当、苏宁、易讯以及国美等电商均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以吸引消费者,促销产品种类丰富,从化妆品、服装、鞋帽、家电,到食品、运动、珠宝。这种促销不仅仅吸引着大学生这一最庞大的消费者,而且影响着不分性别不分年龄的消费者。就这样在11.11这一天的销售额可抵一个大型超市半年的销售额。零点守在电脑前已是在这一天的必备选择。

2009年,天猫商城双十一销售额为0.5亿元;

2010年,提高到9.36亿元;

2011年,天猫双十一的销售额已跃升到33.6亿元;

2012年,“双十一”当日支付宝交易额实现飞速增长,达到191亿元,其中包括天猫商城132亿元,淘宝59亿元;订单数达到1.058亿笔。

2013年,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淘宝“双十一”交易额突破1亿只用了55秒;达到10亿用了6分7秒;50亿用了38分钟;凌晨5:49:,阿里当日交易额突破100亿;13:39达200亿元;17:31突破250亿;11.11日总交易额350.19亿。

3.网络营销下天猫“双十一”新的特点

3.1 促销力度大,热身时间长,线上线下联合促销

离“双十一”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天猫商城就打出11.11的一系列活动。吸引消费者,促进活动的顺利发展,在时间上利用自身优势比其他商城早宣传成为众多关注的焦点。还未开始活动就开始红了,有了前一年的经验有信心在双十一做出更好的成绩,结合较多的网络营销形式将商品带到消费者的面前。

线下传统零售也将全面转向电子化,线下门店、PC端、移动端等正在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线上线下的新零售模式。今年天猫双十一除了基于线上消费的天猫淘宝平台上各种类型的促销活动以及派发为数不少的购物红包以外,展示新的特点之一就是联合线下商家大玩O2O。10月17日,天猫宣布在双十一当天将打破线上线下商业界限,整合覆盖全国1000多个市县的3万多家线下门店,打造一个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购物狂欢。银泰商业集团也已与天猫达成了O2O战略合作,银泰遍布全国一线城市的35家商场将会全线参与天猫的双十一购物狂欢。大量线下门店,线下商业巨头与天猫的结盟,意味这线下商业和电子商务的进一步融合。

3.2 推广方式创新

今年天猫商城的推广方式与其他电子商城对比具有独特之处。分为三步走活动期间: 2013年10月14日00:00:0011月10日23:59:59第一步消费者可通过“积分兑换的方式”获取优惠券,第二步领红包凭抽奖来获得金额随机派发,第三步11.11当天可享五折优惠。采取网络购物三步走,低价意想不到想不到,消费者从将近一个月开始受商城活动的影响,参与活动不消费也会知晓,可见影响力之大。

3.3 提升附加服务服务品质。

天猫商城相对比普通店铺更有吸引力的是服务,不光是大卖家和大品牌的集合,同时也提供比普通店铺更加周到的服务:第一,正品保障:天猫卖家所卖物品都是正品行货,接受买家的监督和淘宝的监督。第二,七天内无理由退换货,无需担心买到的不合适,或者买到的东西和实际相差太大。无理由退换货:天猫卖家接受买家七天。第三,标准化物流。淘宝商城承诺年内将为9家快递公司提供超过50亿元的物流服务贸易交易额,即每天增量100万张订单,而快递企业们则将为天猫提供专属定制的多类标准化及增值服务。B2C(商家对个人)标准化的限时送达服务成为合作的首推项目。经历了三年的网购购物的“双十一”,已经让天猫意识到物流已经成为购物狂欢的一个瓶颈。天猫双十一就是对全国物流行业的一次大考,天猫表示,今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仍将整合全社会的快递物流资源,共同为消费者服务。同时,今年的物流数据雷达还和国家气象局数据中心合作,实现了全国高速公路的天气预报和实况,指导实时道路交通情况。

3.4 限时销售与饥饿营销有效结合

消费者认为限时的影响产品在一个阶段销售,低价就在这一时段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消费者会认为过了便会错过又很大的优惠和便宜的折扣。消费者经常受网页内一些特殊商品的影响,在购物的同时也会受其他评价的引导,现实就是将消费者犹如的心态拉到一个直截了当做决定的心态。譬如:你还在等什么,过了这会就没有了之类的刺激性话语。有的消费者认为买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但未曾想过这也许是商家销售一大噱头,让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认为买到的物有所值有所实。但往往这种消费心理是最大的误区,盲目且不明智。再买东西的过程中会发现马上会售完,将商品的档次提高,是消费者相信的一种途径。

3.5 手机终端促销

双十一的发展随着年轻人更具有个性化的追求改变着,促销活动因为这需求改变。天猫“双十一”的成功不可少网络营销在其中起的重要作用。促销的活动很多,同时消费的人也很多更大商城都想在双十一直以购物狂潮中大赚一把。据显示24小时过亿的交易额不可小觑发展速度之快,结合生活实际众多消费中何来理性何来感性呢,两亿多的交易额来自于手机客户端由此可见,手机现在已成为众多人生活中必备工具。在各类软件发展的同时网络营销也在飞速发展着,天猫随时间不长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会走向更好的台阶。有的市民为了确保网络畅通,除了家里的宽带,还拿出wifi(即:便携式宽带无线装置),使用4G网速来抢购”。

3.6 许可式促销模式的诞生

狂欢节上我们还会看到一种现象,这种热烈的气氛,让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人,都会大喊大叫、狂舞乱跳,人们会跟着队伍盲目的跑。各种规模,各种商品,加收藏、放购物篮、预付款……种种刻意营造的规模宏大、盛况空前的氛围,让理性的消费者被同化,没有付钱的痛苦,只有shopping的快乐,并产生群体模仿趋同效应。汕职业技术学院在其官方网站上挂出了一条“双11狂欢节不断电”的通知,宣布应许多同学的提议,学院决定11月10日晚至11日通宵不断电不断网。

这些都说明了天猫“双十一”促销已经引领了另一种促销的新模式的诞生,而且这个新兴的促销模式在网民的期盼中已经变相的由企业的主动变成消费者主动关注的许可式促销模式了。

4.双“十一”打造消费者自主消费攻略

第一,提前选择商品进行收藏

双十一活动当天很多商家页面都会有变动,之前看好的商品可能找起来很麻烦,聪明的做法是先把要买的东西收藏好,到活动当天就可以瞬间找出要买的东西,快速购买;1号到10号,就找那些价格诱人量又少的东西,把页面收藏好,提前排个队。晚上12点以后排山倒海的人冲过来,只要你看准号码和颜色,不用问客服,下手就对了。

第二,提前做好咨询

活动当天,大多商家咨询量都非常巨大,有时一个客服要同时应对几百个客户咨询,等客服回答你的问题时,可能已经过去很久了,一些爆款商品可能早已经被抢光,建议提前咨询好要购买的产品细节,活动当天就可不必咨询,直接购买了。

第三,支付宝预先充值

活动前就要看到自己要买的商品,做好充足的预算,然后在支付宝内留有足够金额,不要等活动当天再去充值,那样就来不及了。

第四,提高信用卡在线授信额度

很多亲是用信用卡绑定支付宝来购物的,平常情况下可能不会有太大的交易金额产生,但是双十一那天很多亲购物总金额都比较大,建议检查自己信用卡支付金额和单日在线授信额度,如果预算超出授权额度,需尽快提高单日交易授权额度。

第五,开通支付宝快捷支付功能

所谓快捷支付就是只输入一个支付密码就能付款成功,省去了登陆网银输入账号密码等等操作,节省很多时间,在大型活动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提醒:注意您银行卡单日消费限额,如果预算超过限额,最好提前提高限额,以免影响当天购物的顺利进行)。

第六,关注天猫双十一官方微博,获得最新双十一促销信息。

第七,淘宝商家会在双十一前发放很多现金券,优惠券,尽可能的收集这些优惠券,以便在双十一的时候使用。

5.结束语

11月11日,曾经大家还一直称其为光棍节,但是截止到2013年,在电商狂轰滥炸的宣传攻势下,变成了一个全民疯狂的购物日。除了网络商家之间相互较劲之外,微博上也在流行双11的各种段子。有市民表示,“五折难挡,秒杀凶猛,就算熬个通宵也要挺住”,有人则拿出4G网络这样的利器参与抢购。

天猫开创了“双十一”网络“促销的先河,正将网络促销做出了新的亮点,引领了促销方式的新一轮变革,希望“双十一”促销应该更充实更多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围绕网络新词产生的昙花一现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从双十一促销看电子商务营销活动的设计.陆英.《商业时代》2012年35期.

篇8

不过一年后,夹杂在兴奋之中的却是日渐增长的警告声。在过去数年间,类似质疑从未停歇。最著名的来自美国在线教育企业Knewton创始人何塞·费雷拉(Jose Ferrei)。后者质疑Groupon乃是旁氏骗局。他认为没有数据证明Groupon的商家们能与之长期合作,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存疑。

上述质疑曾令Groupon公司创始人安德鲁·梅森(Andrew Mason)无法释怀。“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要么是走在成为伟大的技术品牌企业的路上,要么仅仅是某些没有玩过团购或跟不上潮流的人眼中装酷的玩意。”一年前,梅森曾在公司内部备忘录中警告称。

不过,眼下Groupon正走在棘路上。比起糟糕的净利润,Groupon还有更糟的营收增速。一年前,Groupon还能以424%的速度增长,但眼下颓势渐显—最近的一个季度分析师们纷纷将其增长预期减至38%。

六个月前,安德鲁·梅森曾试图扭转这一切—5月,他在致股东的公开信中称Groupon将从团购服务提供商转型为本地商务平台,其转型的秘密武器是打造“本地商务操作系统”—借助于一套软件和技术服务, Groupon将整合融入到商家的交易环节中。

在旁观者看来,Groupon的转型空间尤在。“现在Groupon只是搭建了一个互联网销售平台,更多的是利用折扣营销。消费者在Groupon买东西后,服务链条并没有因此停止,还有订位、支付等等,直到消费服务完,才形成一个闭环。”易观分析师陈寿送对《环球企业家》说。陈认为Groupon需尽可能渗透到整个消费服务链条的各个环节中。在美国加州帕罗奥尔托的一个大型仓库内,超过300名Groupon程序设计师正发力于此,内容涉及包括网上预订系统、专门用于和参与交易的移动应用以及利用信用卡追踪并奖励消费者的积分项目等。为了拓展转型深度,9月,Groupon曾收购网络订餐创业公司Savored,后者在全美10个城市提供订餐服务并获取折扣佣金。

此后的10月,Groupon再下一城推出名为Breadcrumb的POS服务,意在为餐馆、酒吧及咖啡厅打造运行于苹果iPad的销售、订单管理、报告及支付系统。该应用可提供员工工作量、发送订单、管理现金收支、打印发票以及制作菜单等多项功能。若商家在iPad上运行该系统,需月付99美元—Groupon称若不采纳Breadcrumb功能,商家的花费则可高达数千美元。不过,这一业务能否被买单还尚待考验。

美团网副总王慧文认为将触角伸向预订支付环节,为本地商家提供整套商务操作系统,这都是Groupon的进步。如此行事的好处不仅在于提升顾客的消费体验,还能更加紧密的捆绑商家关系。

篇9

三木西端解释道:“信用卡似乎与我无缘。”过高的月费,长期的合同,购买刷卡机的开销以及专用的电话线等原因是他拒绝接受信用卡消费的理由。现金业务上,他做得还不错,但是他也极有可能损失一些销售额。

一个顾客把移动支付的理念介绍给了三木西端。“我听说了这种叫做Square的东西,我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使用这种移动支付方案,而且任何人都不用为它支付额外的开销。”

2011年1月,三木西端和Square签订了合同,并且收到了一部免费的读卡器,随后他的商店开始接受信用卡消费。结果如何?Hello Bicycle的营业额几乎达到了2010年的3倍。而且,他还能够通过无纸化系统这种环保的方式在8英里之外的办公室跟踪商店的实时交易信息,这让他激动不已。

增加销售

有一些人和三木西端一样也选择了Square。加尔扎(Joey Garza)是休斯顿一家运动康复中心的老板和理疗师,他在听说了Square之后第一时间内就申请了Square。在得到读卡器之后的两个月内,他的收入增加了10%。

加尔扎表示:“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转折点。”这个收费系统能让他在任何地方与顾客见面,并进行收款,让那些不愿意带现金出门的人也能方便地进行消费。事实上,康复中心内70%的顾客都更倾向于刷卡消费,加尔扎表示他可能比那些只接受现金的同行要忙一倍。

移动支付正在改变着消费环境。据巴克莱银行对美国商业销售的统计,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进行的交易在2011年度达到53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增长了83%。专注于电子媒体业务咨询的Generator Research公司预测,到2014年,移动支付使用者数量将增加600%,在全球范围内将达到4. 9亿人。

First Data是一家位于亚特兰大的公司,该公司为全美410万个场所提供支付处理和认证服务,并且是谷歌钱包项目的合作伙伴。该公司负责全球产品管理和创新的执行副总裁赫林顿(Mark Herrington)表示:“这是一个更好的支付方式,在2011年最初的时候,我们向人们询问,需要多长时间手机交易会超过信用卡,大多数人都说需要10年以上,而现在大家的回答多为3~5年,因为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更年轻的一代对手机的热情前所未有的高涨,并且他们愿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购物。”

改变公司业务流程

哈默马斯特(Greg Hammermaster)是McLean公司的总裁,该公司提供支付方案业务,他们最近将移动支付设备添加到业务范围内。哈默马斯特提出:“除了增加销售外,移动支付还能给商家带来其他好处。”他认为,真正的机会在那些提升业务流程的创新中,“试想一下,结账、汇款以及其他涉及支付的商业活动,都在等待新的移动支付应用程序的开发,这些创新将给商人带来更大的价值。”

你已经体验过了高科技带来的安全移动支付,这种快捷的支付方式只需将一个读卡器插在手机上,也体验过了快速签单的便捷,那么很有可能,这种支付系统会迅速在快餐车和集市上被推广。

在移动支付领域中,Square是一家领先企业,这家公司在2010年5月引领了移动支付的潮流,并且已经和诸如Visa等家喻户晓的信用卡品牌开始合作。尽管一些经营者对Square的客户服务以及智能手机上并不令人满意的用户体验而有些抱怨,但是Square仍然发行了超过80万台移动刷卡终端。

Square由Twitter的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Jack Dorsey)于2009年初创立。那时多西听说了一件事情,他曾经的老板、玻璃用品制作者麦克尔维(Jim McKelvey)由于不接受信用卡消费而损失了2000美元的销售额。多西发现,既然人们手中的手机具备了可与电脑媲美的强大功能,他可以为手机开发一种更加便利的支付方式的技术。

多西和麦克尔维仅仅用了1个月就开发出了Square的代码和硬件设备,随后又用了一年时间分析金融服务体系中的法律条款以及如何控制风险。结果是:Square能在一分钟内完成信用卡消费,无需信贷检查,交易额在第二天就能够到达商家的指定账户。(通常,建立一个传统的可以接受信用卡的商业账户需提交申请并等待很长一段时间,如果你幸运地通过了审核,还要缴纳安装费。)

Square的首席运营官拉波斯(Keith Rabois)表示,Square的使命就是让交易过程更加透明。近年来,由于信用卡经常含有一些隐藏费用,信用卡体系在商家中的名声逐渐下降。拉波斯说:“我们能够避免这些隐藏费用,基于Square平台上的交易过程十分清晰,使用者能够立即看到价值。”

的确如此,自从Square于2010年10月上线以来,交易总额在每个季度都能成倍增长,公司每年要处理20亿美元的支付交易。

North American Bancard (NAB) 是一家位于底特律城外的支付处理公司,该公司于去年2月加入了移动支付领域,推出了Pay Anywhere业务,该业务包括一个手机应用程序,与一个外形和大小都类似于橙子切片器的读卡器。

NAB的创始人加德纳(Marc Gardner)在2001年就意识到,移动领域将成为重大商机,那时他和妻子在欧洲购物,就在那时他见识到了这种新科技。“我妻子正在试穿一双鞋,一个柜员拿着一个无线刷卡机走过来,我那时就想,这个刷卡机很便捷,但是这种科技直到现在才显露出它的潜力。”

加德纳表示:“签约Pay Anywhere的客户数量远远超出我们的期望,并且数量还将以天文数字进行增长。”他说,每个月都有几千商家和其签订合同,他们的交易费用只有2.69%(市场中最低的之一),提供免费的硬件以及优秀的软件功能,例如商业分析以及在多账户中进行切换等功能。总的来说,这项服务有着优秀的用户体验,并且价格合理,以至于NAB公司暂停了信用卡无线终端硬件的购买,以Pay Anywhere服务取代,公司去年节省了300万美元的成本。

2012年,人们都期望着移动支付能够支持近场通信技术 (NFC) 。谷歌公司已经推出了谷歌钱包(Google Wallet)业务,这项业务让消费者只需用手机轻碰一下商家的感应器就能实现支付功能,要实现这个功能,手机需内置NFC芯片,并事先输入信用卡信息。这项技术已被 Peet's Coffee & Tea连锁店等众多商家接受,目前这些商家已经在店内安装了几万个这样的感应器。

NFC技术将在今年春天和夏天受到挑战。由AT&T、T-Mobile以及Verizon共同创立的合资企业,届时将推出移动支付平台“Isis”,这个平台将率先在盐湖城、奥斯汀以及德克萨斯推出,并计划于2013年推向全美。这些运营商与信用卡公司本来就有合作关系,而且使用他们服务的手持终端达到2.2亿部。

Isis市场总监约翰逊(Jaymee Johnson)表示:“这些消费者手中有8亿张信用卡可供支配,而当我们用移动电话把这些信用卡整合在一起之后,就很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购物、消费以及存款的方式。这项技术还可以识别消费者手中的购物卡以及代金券,只需轻点一下具有NFC功能的手机,所有事情都可以解决。”

奥斯汀商会负责全球科技创新的高级副总裁达文波特(Susan Davenport)希望Isis能在奥斯汀市得到迅速发展,因为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有能力迅速接受新科技,城市内69%的人口年龄低于45岁,其中包含了14.5万名大学生。达文波特还表示:“另外,社区内一共拥有35341家私人企业,其中3944家涉足科技领域,这些涉足科技领域的公司一共有95000名雇员,占了该地区劳动力总人口的12%。”

给市场营销带来新的机遇

移动商务的作用不仅局限在账单业务上。Sybase是一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都柏林的软件公司,该公司的移动商务产品总监米克塞尔(Andrew Mikesell)表示,移动商务还将为市场营销带来重大机遇:“移动商务会通过实时性和地域性两大特性为传统商务带来更多改变,就像Groupon Now的理念一样。移动商务将帮助商家即时寻找那些就在附近的潜在客户,这实在是太令人兴奋了。”(Groupon Now是Groupon推出的基于位置的实时移动团购服务。)

迪保莱(Todd DiPaola)是CheckPoints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和总裁,该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威尼斯,主要经营地区促销活动(签到、积分和发放奖励)。他认为:“实体店和网络商店共同协作的魅力就在于此,你既可以在网络商店进行购物,也可以上街,得到信息,进实体店购物。”

他还补充说:“对我们来说,这是历史上令人兴奋的一刻,近十几二十年来,我们一直喊着‘移动就是未来’的口号,某种程度上我们都喊累了,以为这个目标永远不会实现。现在,有了iPhone和安卓这样的智能手机,人们又一次开始向着这个目标加速冲刺。”

对于那些还没有感受到移动支付带来的好处的经营者来说,剩下的仅仅是时间问题。随着不断创新,移动解决方案将会日臻完美。

篇10

网购背后的数字

2012年,中国网购市场规模已超过12 000亿元,占据中国社会零售总额的6%,自2003年起到2011年期间保持了100%的年复合增长,这一扩张速度已超过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剔除通胀因素,2020年中国网购规模预估将达到25000~40000亿元,即使保守估计也将是2011年的3.5倍。中国的电商远未饱和,发展空间巨大。仅从2009年兴起的“双11”每年不断增长的销售额就可窥见一斑:2009年,也就是“双11”的第一年,天猫“双11”销售额仅为0.5亿元;2010年在加大了宣传力度以后,销售额增长为9.36亿元;2011年,天猫“双11”的销售额已跃升到33.6亿元;2012年,“双11”当日支付宝交易额飞速增长到191亿元,其中包括天猫商城132亿元、淘宝59亿元,订单数达到了1.058亿笔。2013年,根据官方数据显示,“双11”仅用了55s交易额就突破1亿,达到10亿用了6min7s;50亿用了38min,日总交易额为350.19亿。

这样的“疯狂增长量”足以说明网购的火热程度。今年“双11”结束后,各家媒体都把350亿作为头条新闻报道,一时间350亿的新闻铺天盖地,不仅销售额破了纪录,而且各项纪录也是屡屡刷新。为了更形象地比喻,天猫官方发微博称:“内裤销售200万条,连起来有3 000公里长。”以风趣幽默的方式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数字的概念,但是不乏有“较真儿”的人真的去计算这些数字,微博上知名的“警察蜀黍”@江宁公安在线就吐槽说:“为什么天猫卖的200万条内裤连在一起会有3 000公里长?你们卖的内裤尺寸平均每条都有1.5米长吗?这种尺寸的内裤对购买者来说有什么意义?谢谢。”后来此微博也对天猫的“6个西湖”的数据发起了质疑,虽然这看起来只是微博间的调侃,但是这样的追究也让大家对350亿这个数字产生了质疑。阿里巴巴官方公布的350.19亿的成交额是支付宝在11月11日当天全部的成交额,众所周知,支付宝为阿里巴巴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除了淘宝把支付宝作为主要支付平台外,国内各大B2C网站几乎都有对支付宝的接入,显然这样的“350亿”含了不少水分,这样的文字游戏也给“双11”蒙上了一层阴影。

电商业内观察人士用“脉冲式前进”来形容“双11”购物狂欢,在IBM资深战略分析师王祺看来,“脉冲式前进”是一种不健康的电商生态。天猫“双11”的疯狂,从某种程度上说,反映的是整个电商行业的空洞。无论是一个平台还是一个公司,能够持续发展的前提都是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王祺也认为,虽然消费者确实具有购买需求,但在平滑的销售曲线上人为地拱出一个波峰,仅从350亿这个数字来看,跟互联网夸张的几何增长相比,已经是在透支电子商务的能力。伴随着电商的“爆发式”发展,一些连锁反应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随着网购的发展,消费者也越来越“精明”,线上购物的发展也给线下购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网上购物节也催生了很多“比价”行为,而大数据又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网购背后的大数据

关注今年“双11”活动的人一定对“天猫预售”有着深刻印象,其实天猫预售的试水从2011年就开始了,天猫总裁张勇曾经表示:“我们希望借助‘双11’来推出C2B模式的一个雏形,就是预售。所谓预售就是先有销售订单,再有生产,再有运输,再有流通,最后实现销售。这样就保证了在这个环节里面的生产成本或者流通成本能够降低,流动资金的周转天数能够大大减少。”定向生产、定向运输,带来的好处是能够更有计划的去销售,在生产运输发生之前就已经对销量有了大概的预估,大大地节省了成本、时间以及人力。消费者的购买需求甚至可以改变产品的设计。据艾瑞咨询分析师苏会燕分析,预售平台能够快速准确地将消费者单个需求聚集到一定规模,最终影响到设计、生产、供货整个产品供应链,有效降低商家的生产成本和风险,最终降低商品价格,同时也有机会满足消费者小众化的需求。这种消费者决定生产的C2B模式实现了消费者和商家的双赢,未来或许将成为电商主流销售方式。

为了更好地将大数据和云计算运用在电商中,2012年7月,天猫、阿里云以及万网联合推出的一个“开放的电商云工作平台”——聚石塔,以云计算为“塔基”,为天猫、淘宝平台上的电商及电商服务商提供IT基础设施和数据云服务。这时候大家也理解了马云在3年前就单独成立了“云计算”子公司的动机,2013年的“双11”就显示了大数据的“威力”。

天猫副总裁王煜磊透露,今年的“双11”,天猫借助无线互联网将线上线下打通,通过社交互动,依托大数据运营,打破传统商业与电子商务界线。天猫根据消费者“双11”之前收藏、关注的品牌数据,结合历年购物习惯和消费数据,为其生成专属会场,消费者抢到的红包、领到的优惠券等相关信息也将集合在一起。2012年的“双11”,参加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的用户多达2.13亿,天猫此次将依赖数据分析能力,生成约数亿个不同的会场。不仅如此,天猫还利用大数据为商家提供了便利,今年天猫为商家提供了对数据深度挖掘的应用。品牌商可在后台直观看到流量来源、消费者购买路径分析,流量渠道转换率、消费者群体的基本情况等信息,并可获知消费者对某个活动、某个产品的喜好度等情况。

除此以外,支付宝推出的电子账单也是大数据应用的一个范例,这份账单不仅能直观展示自己的消费数额以及消费支出的细节,还添加了人性化的对比功能,可以看出自己所在的地区、年龄段甚至是同样购物习惯的人在具体开销上的异同以及淘宝对自己消费特点进行的点评,这一切都是依靠背后的众多数据分析完成的。

不仅是天猫在大数据上“下功夫”,其他一些电商也开始广泛应用大数据来进行更加科学的管理。亚马逊推出的“订购省”(subscribe&save)也是大数据的战略之一。简单地说,“订购省”就是有针对性地对一些有周期性购买需求的商品进行提前预定,消费者在购买某些常用商品时可以选择“订购省”服务,选定送货周期及数量,网站就会按照消费者自己设定的周期进行送货,并且还提供额外5%~10%的优惠和免费送货服务。根据亚马逊的反馈,“订购省”服务的推出催生了一批明星单品,其中好奇纸尿裤和欧德宝进口牛奶,都比正常的销售增长了10倍以上。

京东商城根据消费者关注的商品定时发送的优惠邮件、微博上根据淘宝浏览记录定向推送的同类商品信息以及各大网站的定向优惠信息,都时刻体现着大数据的应用。

不仅如此,一直饱受诟病的物流也开始利用大数据进行统筹规划,2013年11月11日单日全国包裹处理量就超过了6 000万,而像去年一样“爆仓”的惨况并没有发生,物流业也在悄悄进行着改变。

网购背后的物流

说到网购就不能不提到物流。伴随着网速的发展,物流业也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买卖行为同时伴随着物物交换,而运输也成为完成整个网购流程的重要一环。虽然网上购物方便快捷,但是物流一直都是大家头疼的问题。参与了2012年“双11”的消费者一定还记得悲惨的快递“爆仓”,也正是这次“爆仓”让一众快递企业和电商都意识到了物流的重要性。

现在以淘宝网、拍拍网为代表的C2C网站大多使用第三方快递公司进行运输,每家公司都有其运输特点,优势在于分布的网点广、快递人员多且灵活。但是每年快递延迟、丢件、破损和投诉也都集中在这类快递上。另外一种则是京东商城、亚马逊、凡客等B2C网站,他们拥有自己的物流并且在各大城市都建了仓库,在派送时间和质量上都更有保障,但是由于自有物流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所以对资金的要求较高。

亚马逊是一家成功的电商企业,但是它也陷入了与传统零售商同样的陷阱——赚的钱不少,花掉的钱却更多,它必须不断地投入巨资做广告,建立仓储及配送中心,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和美国传统商业做斗争。据EC123网上折扣店早些年的调查,中国网民对配送要求的时间,从下单到收到货物,能容忍3天,最长的达到7天,而在美国一般都要求24h内送达,经常的要求是1h就要收到货物。只有超过传统商业,网上购物才能生存下去。伴随着电商发展,中国网民的“耐性”也变得更加不好了,这也促使很多电商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物流网络。

京东商城从2007年开始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总物流面积超过50 000m2,京东遵循优先使用自营物流的原则,这才有了后来的“211限时”的业务。凡客诚品也意识到了物流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投资成立了自有的“如风达”快递,但是由于资源分配不均匀,所以反而给凡客造成了巨大的亏损,正如坚持不自建物流的当当网所说:“自建物流,短期来看有一定好处。但长远来看,无法覆盖全部城市,管理成本无形提高,最终将失去网售的低成本优势。”

随着国外FedEx和UPS等一些物流业“大佬”进入中国,加剧了中国物流业的竞争,想要用“小米加步枪”和国外的“钢铁大炮”一争高下,中国物流业从模式到结构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调整。马云辞去阿里巴巴CEO以后成立的“菜鸟物流”也昭示了他的野心,其目标是通过5~8年的努力打造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物流大平台,在全国任意一个地区做到24h送达。在未来,掌握了物流才是掌握了电商的咽喉。

网购大战已经从单纯的拼销量、拼客户数变为了“物流战”、“价格战”、“体验战”等方面的较量。而除了物流以外,网购支付是否便捷也成为了消费者判断一家购物网站优劣的主要因素之一。

网购背后的支付

支付宝(alipay)最初是作为淘宝网公司为了解决网络交易安全所设的一个功能,该功能为首先使用的“第三方担保交易模式”,买家先将货款打到支付宝账户,由支付宝向卖家通知发货,买家收到商品确认后,支付宝才会将货款打给卖家,至此完成一笔网络交易。支付宝于2004年12月独立为浙江支付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关联公司。现如今,支付宝已经发展成为我们最为熟悉的网购支付方式之一。

也许大家对支付宝最为熟悉,相信有过“海淘”经历的网友对PayPal也不陌生,它是电子商务在线交易平台eBay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也是全球范围被使用最多的支付工具。用户只需要一个邮箱,就可以登录开设PayPal账户;而且,PayPal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2.2亿用户,已实现在24种外币间进行交易。这给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真正实现了一个账户“买遍全球”。

第三方支付平台不仅带来了方便,更为交易的安全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同时也从另一方面为网站增加了更多的客户。各家电商也看到了这背后带来的利益,继支付宝之后,又有更多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线。腾讯投资创建的拍拍网同时也推出了在线支付平台“财付通”,依托苏宁云商而推出的“易付宝”也随后上线。

2010年8月,由央行牵头搭建的第二代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超级网银”上线,该功能可以为个人和单位用户提供跨行24h实时的资金汇划、跨行账户和账务查询,还能实现跨行扣款、第三方支付等功能。“超级网银”的上线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没有对其他第三方支付造成太大影响,甚至还为其增添了便利。目前,共有130家商业银行接入“超级网银”,基本覆盖了全国已开办网上业务的商业银行。2013年8月的数据显示,“超级网银”系统日均处理业务达到223.37万笔、304.79亿元,同比增长了176.27%、184.08%。但是央行在2013年11月下发了“超级网银”收费通知,预计从2014年1月1日起对该业务进行收费,银行可能会因此调整对客户的收费政策,所以此举可能会改变银行间目前的竞争格局。

2011年10月,证监会颁布了新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允许第三方平台进行基金产品的销售,给第三方支付企业创造了新的竞争空间。随着销售牌照的颁发,支付宝、财付通和快钱等公司都先后获得了第三方基金的支付资格。大家所熟悉的“余额宝”其实并不是第一款线上基金销售平台,第一批获得央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之一的汇付天下有限公司在2012年12月就推出了基金支付一站式理财平台“天天盈”。汇付天下总裁周晔曾在其微博上表示:“天天盈自诞生起,汇付就准备好长期持续投入!现在不‘赔本扩张’,3年后必懊恼无限。”现在,支付宝推出了“余额宝”;百度也上线了“百发”;苏宁手握牌照,也跃跃欲试地要加入线上基金销售的“大战”,这样的局面也印证着周晔当时的这一说法。

第三方支付除了在基金产品销售方面开始新的竞争外,移动互联网也成了“兵家必争之地”,移动支付的战局已经声势浩大地展开了。

网购背后的“移动战”

智能手机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大企业在互联网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根据地”以后,把目光又聚焦在了移动互联网上。在这个“掌握了入口就掌握了一切”的时代,移动电商的竞争自然也相当激烈。

一提到移动社交软件,最“火”的无疑是腾讯旗下的微信,微信在更新的5.0版本中推出了“微信支付”功能,也正式开启了“手机支付”时代。手机用户只需要简单地绑定一张银行卡,设定支付密码后就可以进行支付。

在微信推出了微信支付后,阿里巴巴也在2013年9月份推出了移动好友互动平台——来往,马云借此开始推进阿里巴巴的移动战略。2013年10月22日,马云在微信上了一条长信息,宣布自己不再使用微信,希望朋友都来支持来往,并且给阿里巴巴的员工下了“死命令”,甚至把年终奖与来往好友数量画上了等号。一直备受个人用户欢迎的支付宝PC端免费转账功能也被阿里巴巴叫停,以后只能在支付宝手机端享受免费转账的服务。虽然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此举将为支付宝每年多带来2亿元的收入,但更有分析称这项新规实际是阿里巴巴移动战略的新一步举措。为什么马云突然这么着急地要推进移动战略?移动战略为什么这么重要?

微信是目前中国拥有活跃用户最多的移动互联网社交工具,很多人认为其市场第一的地位不可能被撼动,业界甚至预计微信将来会成为移动互联网最主要的入口。这也许能解释马云强推移动战略的目的,掌握了入口未来才能有更多的发展。在2013年微信开放大会上,微信产品部副总经理张颖官方了微信的一些数据:微信公众平台开放以来的15个月内,已经有200多万的注册账号,每天保持8 000个的增长速度,每天有超过亿次的信息交互。微信上线3年来已变成一个国际化产品,了20多种语言版本,国内外月活跃用户超过2.7亿,遍及200多个国家,4.7亿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中微信就占有4亿。如此巨大的用户量,或许正是微信在马云屡次的“挑衅”中保持“巍然不动”的原因所在。

根据艾瑞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已经达1 064.1亿元,环比增长64.7%。超过上季度移动支付市场整体交易量。央行2013年8月公布的《2013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第二季度移动支付3.71亿笔、金额2.0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4.70%和363.92%。

虽然截至今年二季末,支付宝在移动互联网支付细分市场占有率达60.7%,排名第一,腾讯旗下财付通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5.8%,但是微信支付绑定银行卡,利用“二维码”扫描直接输入密码付款的简单方式是具有极大杀伤力的,反观支付宝付款局限性过大,这也成为了支付宝的软肋。

为了增加自己的移动端流量,支付宝利用“双11”活动连续祭出“大杀招”,不仅在手机端推出和PC端相同的“红包”活动,还额外增加了手机端中奖的几率及中奖数额。从天猫官方公布的数据:11月11日当天手机交易额的53.5亿元和3 590万笔的成交数量中,都可以明显看出这些策略的成功。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不仅阿里巴巴和腾讯在争抢市场,而且其他企业也都蠢蠢欲动,“一大波”新型的移动支付方式正在兴起。

盛大推出的Youni(有你)也是一款手机社交软件,在最近更新的版本中也加入了“Youni钱包”功能,注册用户可以通过发短信来向好友付款,像“收发消息一样收发钱”。而传统商业银行方面也“不甘寂寞”,交通银行、建设银行都在近期推出了“可视银行卡”,除了具有银行卡原有的芯片外还添加了一个LCD屏幕,卡片底部还设置有数字按钮,可以在卡片上直接进行余额查询以及转账,这种卡片普及以后将会对现有的移动支付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

然而腾讯和阿里巴巴的野心也绝不止步于此,腾讯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形态已经搭建完成,并拟在2013年12月初正式上线。同时,腾讯的金融服务将主要嫁接于移动设备端的微信之内。阿里巴巴的“余额宝”也在2013年11月14日宣布“余额宝”规模突破1 000亿,用户量达3 000万。

从表面上看,腾讯主要是圈用户,阿里则主要圈电商,但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二者的渗透率越来越高。圈用户的腾讯为了帮助用户在自己的生态下达成一站式服务,也要去构建电商业务,而圈电商的阿里为了防止自己的流量不受用户其他行为的限制和牵制,也会考虑在电商之外构建自己的流量闭环。很多人在担心主打社交的微信能不能在金融领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同时也担心拥有商业血统的阿里巴巴如何能利用社交拉拢更多的客户,双方都要在对方优势的领域画出自己的地盘,两军对垒,作壁上观。

结语

电子商务已经全民参与,而与我们连接最紧密的则是网购,作为网购最基本的参与者,大家考虑最多的还是在哪里能买到最合适的商品,哪里的购物方式最便捷,哪里的商品最好,哪里的支付最便捷,在哪里买能最快速地拿到货物,商家竞争的最基本目的还是争取更多的客户,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是最应该要做好的事情。“双11”刚刚过去,“双12”已经在预热,大家要参加吗?

声音

“除了那些同质化的无以复加的基础消费品外,消费者最终更加敏感的不仅是价格,还有价值。电商行业的红利期正从顶峰逐渐衰退。”

——王祺

IBM资深战略分析师

声音

”经过这几年“双11”的洗礼,消费者会慢慢产生免疫,未来购买时会越来越理性。“

——莫岱青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

“‘双11’做到第五年,我们不希望只是靠低价正品刺激非理性购物欲来做促销。”

——王煜磊

天猫副总裁

声音

“互联网是无边界的行业,垄断是它的一个属性。在互联网生态圈的建设上依然遵循此规律。”

——王祺

IBM资深战略分析师

“我们希望借助‘双11’来推出C2B模式的一个雏形,就是预售。所谓预售就是先有销售订单,再有生产,再有运输,再有流通,最后实现销售。这样就保证了在这个环节里面的生产成本或者流通成本能够降低,流动资金的周转天数能够大大加快。”

——张勇

天猫总裁

PayPal优势

PayPal集国际流行的信用卡、借记卡、电子支票等支付方式于一身。帮助买卖双方解决各种交易过程中的支付难题。在跨国交易中超过95%的卖家和超过85% 的买家认可并正在使用PayPal 电子支付业务。

声音

“来往和微信这个棋,我要看马化腾下一步怎么走。看他眉头皱起来我很高兴,竞争是一种乐趣。”

——马云

“微信的一家独大以及它的闭环特性,对其他互联网服务商来说,是件特别恐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