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媒体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媒体发展现状

篇1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网络

多媒体指载递信息的文本、图形、声音、图像等的组合。多媒体通信使人们在传递和交换信息时不再是利用单一信息媒体,而是同时利用多种信息媒体,即以“可视的、智能的、个人的”服务模式,把通信、电视和计算机三种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声、图、文并茂,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不受时空限制索取、传播和交换信息。在信息技术中,多媒体和电脑网络对教育的影响极为深刻,集图、文、声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由于其优越的功能为学校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给学习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这是其它媒体(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等)所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

一、多媒体系统的构成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用计算机把多种信息媒体集成并控制起来的系统。

多媒体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1.多媒体硬件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声音、视频和多媒体的输入/输出设备和装置,通信传输设备和装置。

2.多媒体操作系统。具有实时任务调度,多媒体数据转换和同步算法,对多媒体设备的驱动、控制较形用户界面等功能。

3、多媒体创作工具。具有操纵多媒体信息,进行全屏幕动态综合处理的能力,支持应用开发人员创造多媒体应用软件。

二、多媒体教学网络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已成为现代教学一个新兴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网络教学系统,能使以往靠多种设备、技术才能实现的课堂多媒体教学集计算机于一身,并能与现代通讯设备形成网络,构成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系统,它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记忆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表现力、参与性、重视力和受控性强的特点,既能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又能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的目的。

一般说来,可以把多媒体网络看成是由各自具有自主功能而又通过通信手段相互连接起来的复合系统,以实现彼此交换信息和共享资源的目的。

多媒体教学网络是利用电脑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现代教学活动的一个庞大系统,是在多功能教室中,把影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文字等媒体实时、动态地引入教学过程中的一种专用教学平台。教师通过服务器控制学生浏览的权限,同时,学生在一定的权限内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

三、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优势

利用多媒体系统的硬件系统,操作系统在多媒体应用软件中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集文本、声音、图像和动画为一体,把它应用于教学并实现网络化,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深刻的变革,形成新的教育模式,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首先,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识主体作用的发挥,人机交互是电脑时代的一大特点,多媒体教学课件所具有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界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同时,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认识主体作用,从而避免了传统教学过程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及学生作业都由老师决定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

其次,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丰富的内容、动听的视觉效果,组织严密的逻辑结构,友好的界面有利于知识的获取,更符合教育心理学,使用Authorware制作的《工程制图》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交互界面你可以随意选择“顺序阅读”“选择阅读”及“快速浏览”,为了检验学习效果,还可选择“学习”来检查阅读效果,同时,也可返因前一章或退出本课件。心理学家瑞特拉(Treicher)通过大量实验证实:人类获取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上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利用多媒体网络课件教学,调动了每个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学生通过手动、眼看,耳听,获得知识和信息,提高了学习效率。这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把感官都调动起来,认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课件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消化与保持。

再其次,多媒体教学课件还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使学习者在学习时更具有自主性和选择性,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此外,由于多媒体教学网络强大的渗透性,并能自我检查学习效果,信息量大在的特点,打破了时空局限,实现了资源共享。:

四、系统应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多媒体教学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现代教学过程中,但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许多不足。

首无,在多媒体通信中,信息媒体多种多样,数据量巨大,高倍率的压缩比往往是以损失原始数据信息为代价,因而多媒体本身的质量受到限制。

其次,多媒体通信的实时性要求,除了与网络速率有关,还受通信协议的影响。

篇2

关键词 体育媒介的;发展策略;娱乐化;生活化;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81-0020-02

体育新闻的传播是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兴媒体等,在我国体育专业报纸的发展进程中,一直受各种因素影响,这其中包括体育环境、其他体育媒体的竞争以及专业体育报纸本身经营管理等。这些相互作用的因素一同决定了我国专业体育报纸的发展现状。专业体育报纸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就必须不断的扩展自己的经营领域,打造跨媒体经营。从2005年到2006年间国内的专业体育报纸面临着非常痛苦抉择,尽管当初创办时的的豪言壮语犹在耳畔回响,很多报纸就连自己的生计都无法维持下去,更遑论争当体育平面报刊的老大!在卷起铺盖卷儿离开这个圈子的时候,留恋是他们最好的注脚。

《体坛周报》《足球报》成为硕果仅存的出版发行的体育类报纸,剩下的象《中国体《体育晨报》《体育周报》《足球周报》等一众媒体,要么举步维艰艰难度日,要么偏离主流无奈的支撑着日渐凋零的门面。照目前情况看,仍然还会有一些无以为继的报纸,在某一天象他们之前的同行一样,不得不黯然下场。就算是曾经风靡一时《体坛周报》和《足球报》这样的行业“旗舰”,也辉煌不再,前者发行量从最高峰的182万,跌剩下1/3,后者去年亏损两千万的消息不胫而走更让整个行业深深的感到唇亡齿寒。

《球报》和《南方体育》在国内的体育媒体中,是两家颇有代表性的报社,也是一时的重要角色,见证了我国体育报纸发展的整个历程。作为分别地处北方和南方的体育报纸,它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专业性体育专业报纸的发展进程中,体育环境、来自其他体育媒体的有力竞争以及专业体育报纸本身经营理念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交互作用共同影响下,我国专业体育报纸举步维艰的发展现状也就不言而喻了。

此外,包括新兴网络媒体在内的各种体育媒体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专业体育报纸的市场空间,其中综合性报纸开辟的体育版面、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专业的体育网站所造成的冲击最大。目前,全国各地的各种日报、晚报、都市报,基本都会开辟体育版面,无论在哪里举行体育赛事,全国各地的记者都会蜂拥而至,十分敬业的把信息传回自己供职的媒体。

相对与专业体育报纸的发展,体育新闻在广播电台中的发展很缓慢。对于一场体育比赛,网络可以文字直播、报纸可以专题报道、电视可以现场直播。电台虽说能声音直播,但那似乎是很久以前电视还没有普及的事情。现在这样的听众已经越来越少,电台这样的声音直播节目也变得日久稀少。电视作为体育新闻的传播媒介其影响力比电台大的多,电视将声音文字图画结合在一起是体育报道更为真实化,目前还有了专业的体育频道,人们可以通过现场直播观看到顶级的各大国际赛事。

如果要问时下很多年轻人从哪里了解体育新闻,相信大多数人的第一选择一定是网络媒体。3G、4G手机的出现和普及应用,更让这种潮流变得势不可挡。纵观当今国内四大媒体(报纸、电视、电台和网络),体育新闻发展得最壮大、最成熟的毫无疑问当属网络。网络具有平台大、容量大、更新快等优势,同时实时的评论交流也能轻而易举的实现,在网络上,不但有传媒的声音,还有观众的声音,而且这种声音是实效性极强的,几乎就是在鼠标一点的同时就能。这种快捷的宣泄是其他任何媒体都不能相比的。所以网络媒体已成为时下很多年轻人了解体育新闻的第一选择是理所当然的。专门的体育报刊虽然很多,专门的体育电视频道也有很多但是在时效性方面都无法和网络相提并论。专门的体育广播电台在国内可能只有极个别的,由于广播信号问题,我还没成功地收听过。除此之外,传统的三大媒体的体育报道基本“镶嵌”在综合类报纸、综合新闻的“结尾”部分或报纸的一两个版面与电视少数时间的体育节目。

网络和一些新兴电子的产生让传统媒介感到紧张,它弥补了传统媒介的不足,实现了各种媒介的综合,所以人们开始关注猜测网络对传统媒介的替代问题。网络的功能尽管十分强大,但它不是权威的媒介,信息的可靠性值得怀疑。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也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谣言的制造者。良莠不齐甚至低级趣味,也让网络媒体的大家庭越发显得鱼龙混杂。这就显现的传统媒介的规范性和权威性,对于信息者的规范管理和纪律约束、业务培训,让传统媒介更具有公信力。传统媒介自身的优势的存在说明传统媒介还是有旺盛的生命力,加上网络天然具备的劣势,所以只能说在传播领域随着网络传播管理手段的完善,信息内容的充实及经验的积累,这股新兴的传播将更强有力地冲击着传统媒介,以目前的网络传统所具备的力量是无法替代传统媒介的,就如同广播电视的出现不能代替纸质传媒一样,各自由各自得有点,各自有各自得发展空间,从积极的角度上看,网络等一些新兴的传播媒介在未来的发展之路将与传统媒介相互促进,相互完善。

体育媒介本身就是媒介的一大组成部分,也是广义上的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西方竞技产业早已成型,但在国内起步时间还不算长,随着今后与国际社会的接轨,体育波及的相关行业也会越来越多,受众的内在需求推动了体育媒介的变化与革新,同时也在无形中接受了其他媒体的影响。体育媒体专业化的趋势将会更加的明显,体育频道、专业体育报纸的出现,客观上将会对读者的市场细分。随着体育媒介的发展,体育媒介将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缩影。

参考文献

[1]杜骏飞.中国网络新闻事业管理.人民大学出版社.

[2]张志安,柳剑能.媒介营销案例分析.华夏出版社.

[3]中国体育报纸今夏遭遇寒流.中国新闻周刊.

[4]中国体育报纸的新生.中国新闻周刊.

[5]体育传媒生存现状调查.竞报.

[6]中国体育报纸今夏遭遇寒流.中国新闻周刊.

[7]中国体育报..

篇3

关键词:网络媒体;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

1 国内网络媒体发展历程

中国网络媒体走到今天,大约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5-1999),技术媒介阶段。准确的说,在这个阶段投身、鼓吹“第四媒体”的传媒人、学者专家仅仅看到了互联网作为一种可能的新的传播媒介,将会给传统媒体运作带来哪些挑战,而事实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任何内容网站均没有在互联网这样一种新的“媒介”上,真正包装出“媒体产品”来。

第二阶段(2000-2001),信息仓库阶段。这个时期典型的代表是新浪网。以体育社区起家的四通利方转型为全面的“互联网内容供应商”。这个“供应”很有特色,其主要手法为大量转载、引进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其核心能力是快、全和网络再分类。第二阶段的“第四媒体”还不成其为“媒体”,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媒体产品”,但它已经摸索并建立了向“媒体”过渡的几个重要核心能力,包括信息如何在网上再分类,网上信息如何合理排版以及怎样建设网络读者的阅读粘度等等。

第三阶段(2002-),准媒体阶段。“准媒体”的概念是,已经具有初步的媒体生产制造能力和一定的公众传播效能。这个阶段的主要表现特征是:网络媒体的及时性、海量性和交互性正在为传统媒体服务;网络媒体的部分个案报道和某些运作手法开始显露“新媒体”的威力;部分领域出现了相当规模和比较成熟的网络原创。

2 如何解决网络媒体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对互联网的管理,相继出台了有关规定和办法,但多数是属于行政性的,而且部门之间缺乏相应的协调和有效的监督,换言之,对网络媒体的监督主要依赖网络媒体的自律。

网络媒体在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网络舆论氛围营造等方面以其报道的迅捷性、社会影响的覆盖面、交互式的传播效应,显示出“主流媒体”的姿态。但网络媒体的局部成功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种种问题,也并不代表网络媒体已经能完全担当起一个独立媒体的社会责任。相反,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畸形的发展,对网络媒体规律的认识还不够,并且形成了一种畸形的格局。这种格局却在某些方面正好适应了中国的舆论信息环境,因此实现了某些方面的快速增长,而片面的发展是畸形的发展。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只有深入认识中国网络媒体的不足,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媒体体制,中国的网络媒体才能真正迎来自己的春天。

目前我国传媒业市场规模庞大,而且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网络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只要采取合理的政策,定能促进中国网络业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1)成立网监会,提供政策层面和操作层面的有效支持。网络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需要有良好的成长环境,而网监会的成立可为网络媒体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有利于确保网络业市场良好秩序,实现竞争与发展的公平有序。(2)成立独立于政府机构的第三方管理机构。独立于政府机构的第三方的管理机构是传媒业市场乃至网络业市场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这一管理机构通过对网络传媒业务的有效跟踪、信息等路径,给广告主和受众提供指导性参考,而且还能避免网媒在广告市场上的恶性竞争,进而促进网络企业苦练“内功”,不断提升自我竞争力,达到提升中国网络业整体质量的目的。(3)规范市场秩序,构建完备的网络业市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依法依规,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整顿、规范市场,坚决打击违法违规的行为,以进一步规范网络业市场,为致力于健康成长的网络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4)网络企业要准确定位适合自我发展的商业运行模式。不同类型的网络企业面临不同的受众、广告主和特色,也有不同的盈利模式和商业运行模式。目前,大部分网络企业的商业运行模式仍不稳定,因此,网络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5)加大投入,着力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应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在促进网络媒体健康发展的同时,实现其普惠价值的实现。

3 未来我国网络媒体发展预测

3.1 网络媒体走向

调查发现,我国未来的网民群体将更加智能化,更加社会化,呈现出多样化的需求。网络业界人士都在思考并关注其未来发展的出路。要而言之,我国未来网络媒体发展表现为两大最突出的方向:一是网络的发展表现出主流应用的特点,并将逐步实现对人民生活内容的全覆盖。从其自身所具备的优势来看,它是理想的传播工具,具有数字化、一体化、即时性、互动性、自由开放型、信息海量等优势。2004年Web2.0的概念被提出,并日益兴旺。Web2.0特别强调用户创新内容。数亿网民不仅成为了信息的源头制造者,同时也成为了舆论形成的必然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Web2.0的出现促进了网络媒体的娱乐化。二是移动通讯工具与互联网的结合已经使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手机已经成为迷你型电脑。人们通过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上网、阅读新闻、收发Email、游戏娱乐、订购商品与服务,等等。如果中国手机上网能否普及的话,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出版等新的媒体形态将改写传媒业。

3.2 网络媒体的路径选择

(1)注重大规模协作。协作的新前景是融合分散的人体和组织才能的能力。未来的几年,新的大规模协作生产模式将替代传统的公司层级制成为经济中财富创造的主要引擎。因此,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网络运营商、官方、企业甚至是竞争对手的多方协作,将使得网络媒体节约成本,集合集体智慧体获取更多的资源优势,从而实现网络媒体盈利。(2)整合传统的资源。整合力是衡量未来媒介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整合力是指对呈现环节之前的信息生产、获取和组织等三个环节所能获取的资源内化的能力,网络媒体就目前而言,主要需要在内容的整合,即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资源等一切优质资源。(3)清晰的市场定位。专业化、特色化,制作自己的资讯栏目内容,从而提高自身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网络媒体应在资讯的选择应用性、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等与个性化发展相关的方面提升核心竞争力,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提升用户的个人品位,并以此为准制定与之匹配的盈利模式。(4)注重品牌的建设。网络媒体的成长与发展应在降低用户选择网络媒体产品时的辨识成本方面更加努力,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树立品牌的过程。对于网络媒体来说,树立好的品牌与特色,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兼容并掌控人们心中所思所想,从而赢得更多的受众份额。

参考文献:

[1]唐·泰普斯科特,安东尼·威廉姆斯.维基经济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罗兰德· 沃尔克.网络新闻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3:31-32.

[3]吴飞.大众传媒经济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4]尼葛洛·庞迪.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2-1.

[5]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社,2006:79-83.

[6]喻国明.整合力竞争,未来传媒竞争的制高点[J].传媒,2005(08).

[7]杜子德.网络媒体发展机遇难得[J].中国传媒科技,2006(10).

篇4

网络访谈栏目作为网络媒体的一个重要的传播手段,其发展和变革的速度也相当快。麦克卢汉对于几种传统媒体的个曾经有过一种相当清晰的表述:“广播延伸了人们‘听’的范围,电视延伸了人们‘看’的范围,而报纸扩大了人们‘想’的范围。”而网络访谈栏目在“听”、“看”、“想”上都更大化的延伸了人类的感知范围。通过网络访谈栏目,网络媒体不仅可以提升网站的点击率、扩大网站的影响力,更能够带来直接和间接的商业效益。因此,网络访谈在网络媒体传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现状:三国演义各领

主流网络媒体访谈栏目现状:主流网站在网民的接受心理及浏览习惯的培育与引导上往往更具有号召力与权威性,这些网站的节奏、用语、运作思路及模板的采用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代表着中国网络媒体的水平与风向。

主流网站国家级的以人民网和新华网为代表,这两家属于同一级别的竞争,人民网的访谈栏目以强国论坛为载体,与网友的互动性很强;以内容为核心,访谈的编采十分精良;同时辅以图片和视频,使形式上更加丰富。新华网的访谈栏目,页面形式比较灵活,有的以视频为主;有的以文字+图片的直播为主;有的制作成专题页面,标题制作成图片突出处理,信息量大。因为是国家级的主流网络媒体,访谈主题涉及政治、经济、娱乐等各个方面,而且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嘉宾都是最高端的人士。

商业门户媒体访谈栏目现状:商业门户最大的两家就是新浪和搜狐,搜狐与新浪一直以来竞争激烈。但总体来看新闻报道上新浪处于相对领先地位,这里主要比较分析一下新浪科技频道的访谈栏目。

新浪科技频道的访谈栏目的总汇名称是《科技面对面》,内容分为:总裁在线、对话3G、创业访谈三部分,除了这种系列的访谈外,还有根据热点事件或者利用各种会议等不定时推出的访谈。新浪科技频道的访谈栏目的最大特点是所有的访谈栏目都是视频的,搭配上文字实录和少量的图片。新浪科技频道对通信信息行业的报道和介入比较深,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通信专业网媒要善于学习其反映能力和行动能力,在某些思路上更要注意借鉴。

通信专业媒体访谈栏目现状:目前全国专注于通信行业且形成品牌的网络媒体有十几家,我们选取几家有代表性的行业媒体来分析。中国信息产业网、通信世界、飞象网及C114,它们各自的背景不同,反映在访谈类栏目的建设上,从思路、观念、制作套路及风格追求方面均各具特点。

(1)通信世界网与飞象网

因为创办飞象网的主编是通信世界的前主编,因此通信世界网与飞象网在访谈类栏目的风格上比较相似,同时相比之下飞象网的访谈要更胜一筹,所以这里主要分析一下飞象网访谈栏目的建设。飞象网的访谈类栏目有两个:一个是《尖锋对话》,一个是《飞象访谈》,前者是主编在通信世界时创建的栏目,专注于比较高端的嘉宾,后者是在飞象网新创建的栏目,主要关注热门话题。飞象网的优势在于拥有一批做纸媒的资深记者,团队力量比较充足,而且结合了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但缺点是访谈频次一直在下降、内容处理不够深入、细致,整体的水平处于下滑趋势。

(2)C114C114总部在上海,可能跟身处的城市环境有关,市场化程度高,机制活,有什么就说什么。强调技术立网,以弥补内容短项,如推企业黄页、网上商城、舍得花成本下力气做论坛等,均是该网从实际出发做出的选择。因此,C114在访谈类栏目的建设上也延续了这样的思路,以专家访谈为辅,以企业访谈为主,紧贴商业。但是内容的制作上比较匮乏,一是频次比较低,没有固定的周期;二是内容制作简单、粗略,仅仅将访谈文章在网上。而可以借鉴的地方是比较好的贴合了企业与市场,比较容易实现商业价值。

(3)中国信息产业网

中国信息产业网开设的网络访谈栏目为《趋势对话》,从2008年6月推出到2009年11月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一共推出了34期,平均每两周一期;访谈的嘉宾都是业界的高端人物,包括相关领域及行业、产业的著名专家或者企业的总裁等;每期访谈从策划、制作到宣传都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并以专题为依托,形成直播与录播相结合、图片+观点+文章的表现形式。

《趋势对话》栏目开播以来,访问当天对网站点击率的提升平均达到28%,并在业界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已有出版社邀约将历期对话内容整理成集出书,同时,《趋势对话》栏目还为网站带来了商业价值与经济效益,成为企业客户非常重视的一个宣传推广平台。

突破:七剑出鞘点石成金

结合网络访谈栏目的建设现状,总结《趋势对话》能够在行业网站访谈栏目中后发制胜、异军突起的原因,在于七个要点:

把握趋势,占领舆论传播之制高点。趋势发展对于社会经济、行业发展以及企业发展等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要意义。把握了发展的趋势对于把握社会经济运行、行业产业进步以及企业未来方向和热点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网络访谈栏目如果能够关注趋势,就能够迅速提升媒体在业界的关注度,占领舆论传播的高地。

《趋势对话》栏目在这方面一直关注市场热点,把握行业趋势,因此栏目的访谈效果非常好。2008年5月24日中国电信业实施重组,6月起我们便陆续组织了《重组后的中国电信市场往哪里走?》、《面对全业务经营你准备好了吗?》、《中国信息产业如何“走出去”》、《不对称管制为时未晚?!》等一系列针对重组后电信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访谈,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很多媒体都转载过其中的观点或文章。今年两会期间,我们又邀请了行业内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进行访谈,更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因为紧紧把握行业的热点和趋势,使得我们在行业内占据了绝对的话语权。

一流专家,巩固行业地位之根本点。一个高端访谈的先决条件就是需要对话具有话语权、具有权威性的高端人物。高端人物不仅决定了内容的权威性,也大大提升了价值的信息,巩固了媒体的地位。网络媒体当前普遍存在的最大遗憾是原创内容严重不足,有调查显示,做得好的综合门户网络媒体自己采编的内容还不到20%,行业、专业网站中这个比率更低。而且中国 网络媒体由于采取了新闻共享的方式使新闻本身遭遇了“集体贬值”。通过对话一流的专家,就能够为媒体创造出高价值的信息。

《趋势对话》从创办之初就一直坚持对话一流专家的原则,邀请的都是业界相关高校、研究院、咨询公司及在通信业从业多年的专家、学者,还有企业的高层领导CEO、总裁,以及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领导等,这样的专家团队的权威性与影响力使得《趋势对话》栏目的权威性与影响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并奠定了栏目在行业同类栏目中的地位。同时,我们一直注重信息或者说访谈所得到的素材的切割、整合甚至再造,这种切割、整合甚至再造改变了一些访谈栏目直接将访谈内容包括文字、视频等直接在网上的传播形态,使得信息的价值被最大化的利用,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同时也成为最独特的价值。

互动参与,区别传统媒体之兴奋点。网络媒体新闻传播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互动性,它是媒体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的多向性、互动性传播。把互动做足、做实是彰显网络优势最独特的手段。对此,曾经主持总书记在“强国论坛”上同网民在线交流的人民网社区管理部主任刘红,在一次研讨会上曾深有体会的说:“网络访谈要注重互动,要特别注重跟网友的互动。每次访谈之后,如果有网友反映这期访谈不好,那就说明其中的互动不够。”

《趋势对话》在运作上非常注重互动性,在访谈前期就会通过网站预热,在网站的web2.0互动平台上相关信息,让网友可以及时了解,并可以参与互动,将自己关心与关注的话题留给嘉宾,我们会根据需要在访谈现场向嘉宾提问。同时,在访谈期间我们也开通网络直播,网友同样可以继续通过我们的直播平台进行互动。访谈结束后,我们同样会将相关的内容在网络互动平台上,网友们可以参与评论。并且我们还在网上建立了窗口,网络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期待的专家告诉我们。通过这种全方位的互动、沟通,使得我们的访谈栏目生动、立体,这也正是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的平面媒体访谈的最大优势。

形式创新,持续网络访谈之支撑点。根据网络媒体访谈栏目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网络媒体访谈栏目都在应用视频直播,这点也符合网络媒体多媒体性的特征。如果能够有效的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FLASH动画等多种形式,可以大大丰富报道的手段,使访谈更为直观、形象、生动,大大增加了访谈的现场感和冲击力。

《趋势对话》根据行业特点,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直播+录播”、“图片+观点+文字”的表现形式。因为是专业的行业媒体,受众对于内容的敏感度要远远高于对形式的敏感度,因此,在现有条件下,我们综合利用各种资源、突出内容的精耕细作,满足受众的需求。同时,网络访谈的形式也不能拘泥于坐在访谈间中进行,还要走出去。去年,我们走出了固定的访谈间,将访谈间搭在了运营企业老总的办公室,搭在了邮电高校校长的办公室,这种灵活的形式可以大大提升影响力,并可以采访到可能没有机会邀请到固定访谈间的嘉宾。

联动整合,延伸拓展影响之关节点。虽然网络媒体集三大传统媒体的诸多优势为一体,但是行业网站的社会影响力与报纸、电视,乃至一些主流网络媒体与综合门户网站相关频道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对网络、对栏目提高知名度、开拓传播方式和强化传播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整合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报网互动、网网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事半功倍。

《趋势对话》栏目在一些选题上与《人民邮电报》、《中国网友报》、《中国新通信杂志》等媒体上联动,访谈前期进行预告,访谈结束后再将访谈内容整理后进行,这样立体式、多方位的互动报道,自然赢得了更大范围的关注,也延续拓展了我们的影响力。

优质内容,提升商业价值之关键点。无论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内容都是支撑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好的内容才能吸引受众、吸引客户。而网络媒体自身具有的众多技术优势更加能够提升内容的品质,能够让内容升值、让媒体升值。

《趋势对话》栏目非常注重内容策划,并且利用网络媒体海量信息以及多媒体的特点,可以体现远远多于传统媒体的文字及图片,而制作精良的内容自然而然的吸引了大家的关注和客户的投放。同时,我们也注重将热点话题与商业价值相结合,例如11月推出的“3G与移动互联网发展战略展望”访谈,3G是运营业与制造业共同关注的焦点与热点话题,而制造企业又缺少与运营企业直接沟通的机会,我们就策划了运营商的高层管理者与制造商的高层管理者的联合访谈,这样的访谈不仅紧密跟踪了行业的热点话题,又给栏目带来了商业价值,得到了客户的认可,更为进一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篇5

关键词:新传媒;报纸;网络媒体;互动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340-01

1 前言

近年来,网络媒体兴起,在各种门户网站、新闻网站、专业服务类网站和播客等各种网络媒体的连续冲击下,传统报纸不堪重压,在客户阵地上频频失利。从1995年到2003年,美国的报业发行量下降了5%,报纸广告支出从占全国总广告支出的比例从1994年的22.4%跌落到2004年的17.7%。数字媒体对传统报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正逐渐侵蚀传统报业的生存空间。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是今后的发展趋势(程天飞,2009),在这个过程中,报业应界定自己的产业价值定位,而不能放弃平面媒体孤立探究新媒体产业(范以锦,李惠媛,2010)。

2 传统报纸优劣势分析

传统报纸与网络媒体相比,具有以下劣势:

(1)信息量不足。传统报纸区区几十页版面根本无法承载现代社会的信息洪流。网络媒体没有版面限制,条目灵活,更新迅速。

(2)缺乏互动。传统报纸是几百年前开始的以一对多的单方面的推送信息。和现在的互动交流、信息分享的概念格格不入,没有表达和反馈的平台限制了传统报纸的吸引力。

(3)非数字化,无法使用全文搜索。搜索引擎是网络信息的筛选器。各大搜索引擎不断地提供更快捷的查询和更优质的服务,让用户能够迅速准确地捕捉某一条信息。

但只要仔细分析,报纸行业具有主流网络传媒行业不具有的众多优势:

(1)优秀的从业人员和高端的品牌品质。报业记者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对事实观察敏锐,对事件评论深刻。报纸具有远胜于网络媒体的品牌优势,在社会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报纸的客户群体主要是有一定年纪的成年客户,对新闻品牌有一定的认识和偏好。

(2)报纸信息精炼,信息密度大。报纸的信息经过精心筛选提炼,分类明确,信息简要精炼。而网络媒体对于信息往往只经过略微筛选整理,条理性和顺序性较差。

(3)报纸是信息的源头,信息真实可靠。中国现有的网络媒体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新闻媒体单位。网络媒体除了依托于政府认可的新闻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等以外,其信息大多转载自传统媒体。报纸虽然新闻更新慢,但仍牢牢把握着新闻的源头。

(4)报纸运作更规范。报业属于新闻媒体单位,由新闻出版局监督管理,而网站常利用诸多低俗的消息增加访问量。

(5)报纸浏览方便。报纸浏览不依赖电脑等硬件设备,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常作为需要等待时的零散阅读。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兴网络媒体的影响力远小于高度发达地区。

由此可见,报纸依赖其鲜明的特色,拥有部分牢固的客户群体。网络媒体能挖走传统报纸的客户,是因为其弥补了传统报纸的不足。网络媒体是新闻重整合的再平台,扩展了传统报纸新闻的和传播渠道。

3 互动合作模式建议

3.1 依托报业,提供快速新闻

互联网门户网站的新闻大多来自报社。这些新闻必须在报社刊登后才可以被门户网站所获得。因此应发挥报社新闻采集快和网站新闻更新快的优点,再造新闻流程。目前许多报纸的网站已经开始提供电子版新闻,如人民日报电子版,华尔街日报网络版等。纸质报纸提供精炼的新闻综合,网络提供快速的新闻更新。

3.2 利用网络,积极开展本地化

提供小范围地域信息和生活信息的本地化报纸,受到网络的冲击一直很小,快餐式的新闻服务是报纸受欢迎的原因。而新闻出版总署规定,一个出版物号只能对应一种报纸,不允许以一号多刊的地方报纸。因此,报业可以依托网络开展自己的新闻网站或新闻聚合中心,通过网站提供多样化的地区。

3.3 定制化资讯

传统报纸的相对呆板的信息布局让更多人选择网络媒体。人们不会把时间花在不感兴趣的新闻上。因此报社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区分客户群,积极开展定制化的新闻服务,满足不同需要,不仅允许用户根据自己喜好访问新闻分类或RSS,还可以根据用户要求推送详细信息,如个性定制的新闻以套餐形式通过邮件或手机报等形式快速发送到客户手上。

3.4 信息互补

新闻信息具有不同的类型。有的新闻非常要求时效性,如正在进行的比赛结果。有的新闻需要通过统一的传统报纸向客户推荐。报社可以根据不同的新闻要求在不同的媒体上,或在不同媒体上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并互相引导读者参考另种媒体。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报业同时面临着挑战和机遇。要想发展,报业就必须和网络媒体互动发展,通过创新思路和全面改革,搭上网络技术的顺风车。网络媒体不单是传统报纸的竞争对手,更是合作伙伴,开拓了新闻传播的眼界。技术的更新带来新一轮变革,在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下,报业还将和其他各种媒体结合,综合运用不同的渠道平台,保留阅读灵活的纸质媒介,立足深度新闻和精选新闻,形成一种综合性行业,最终使读者受益。

参考文献

[1]程天飞.浅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J].新闻传播,2009,(11).

篇6

高校校园媒体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

校园媒体,是一种由学校专门的新闻部门成立的、以学校的广大师生为主要传播对象的、不以盈利为目的非商业化的一种媒介形式。目前,高校校园媒体除了纸类媒体、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外,包括新闻网和校园BBS在内的网络媒体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校园媒体根据各自的属性及内容侧重点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纸类媒体

校园的纸类媒体主要有报纸和杂志两种,是当前校园媒体中的主要形式。以吉林大学为例,目前校内报刊的数量就多达60余种。各种报刊的生存状态以他们对校方支持的依赖程度又可粗略划分为绝对挂靠依附、相对独立生存、绝对独立生存三大类别,但多以前两种为主。目前纸类媒体存在着思想不够活跃、内容不够全面、出版周期较长等问题。

2、校园广播

校园广播曾是校园宣传工作的主体之一,具有简短、快捷的优势,而且制作简单,具有形式轻松、活跃的特点。广播的制作成员多是学生,因而其影响力主要集中在学生方面。随着电视及网络快速发展,高校师生获取新闻和信息的渠道、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校园广播受到很大冲击。

3、有线电视

它在校园媒体中的出现,使校园新闻的视觉冲击力和现场感大为增强,成为广受师生欢迎的一种校园媒体形式。由于电视节目制作的成本相对较高,节目接受设备的限制等原因,目前多数高校的有线电视节目制作和更新速度较慢,一般每周播出一至两次,而且播出的时间、内容、形式随意性较大,节目创新性不强。

4、网络媒体

目前校园的网络媒体主要包括新闻网和校园BBS。由于校园网络建设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校园新闻网在高校的普及程度也各不相同。高校的BBS是一种学生参与程度比较高的校园媒体,由于其匿名性好,媒介接近性比较高,功能多样化,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文化的发展,发展十分迅速。

对校园媒体传播内容的引导

校园媒体的受众是全体高校内的人,以及受校园媒体辐射的部分社会人员。和社会媒体的报道相比,校园媒体的新闻报道更多地关注于所在大学校园。除了内部的激烈竞争外,校园媒体更要面对社会媒体的冲击。师生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信任的媒体的自,当社会媒体以海量信息扑面而来的时候,应对社会媒体的入侵的法宝就是以贴近学生的内容取胜。

1、对校内新闻的报道。由于多年来形成的旧习惯、旧观念影响,不少校园媒体对校内新闻的挖掘,简单地局限于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的报道。如何在会议和领导活动中挖掘对学生有用的信息而进行报道,是校园媒体转变报道思路的关键。

2、对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的报道。为了扩大影响力,报纸可以采用连续报道的形式加大宣传,还可以配上相应的评论员文章。电视媒体则可以利用声画优势!通过人物采访、生活情景再现等形式来增强报道的真实感,从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网络媒体则可以互动性强的优势,建立读者论坛,鼓励读者发表意见和感想,从而改变了读者没有主动获取信息权、只有被动接受传播内容的弊端。

篇7

关键词:新媒体;手机报;手机广播;移动手机电视;手机媒体产业

一、手机媒体发展和前景

世界上第一条短信息是1992 年在英国vodafone 的gsm网络上通过pc 向移动电话发送成功的, 而在我国开通手机短信业务则是在1998年。短短几年的时间, 手机短信由纯文本的形式逐步向融声音、图片、文字为一体的多媒体形式转变, 它能传播新闻信息, 广告, 成为手机媒体在现阶段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到2012年12月底为止,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64亿,手机网民则达到4.2亿,同比增长了293%。如果能够在短期内解决手机上网费用高与速度慢等阻碍普通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问题,手机上网的人群将在短期内获得超常规发展。普遍认为手机媒体非常具有发展前景,只要解决体制上和技术上的限制,它必将会代替传统媒体成为信息产业发展主要力量。手机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经历短信时代、彩信、3gs手机三个时代,更值得期待得便是不久即将投入使用的4g网络时代。

手机的媒体的发展克服了传统媒体的弊端,但也自身也存在着严重缺陷。综合多方观点总结手机媒体总体上的优点和不足。

(一)、优势介绍:

1.移动性

2.及时性

3.大众传播媒介和终端接受工具属性双重属性

4.信息服务个性化,手机媒体应充分挖掘手机用户实名制的优势, 细分受众, 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播,自主订阅。

5.手机的高度普及,信息垄断程度下降,短讯使个人成为信息制作者。

6.效果反馈速度快。

(二)、缺陷:硬伤:

1.新闻的原创性,手机媒体消息多来自转载,没有专业的采编人员其在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中处于弱势

2.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效果减弱,虚假信息。负面信息的大量传播造成信息污染和不良社会效应。

3. 缺乏成熟的传播理论支撑,手机媒体“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使“ 把关人”作用的极度弱化, 受传者和传播者身份的重合都造成了对传统传播理论的颠覆。在该情形下原有理论已经不能满足新媒体的发展需要。

(三)、技术瓶颈:

1.手机资费高,成为限制国内手机媒体发展的主要因素,高额的费用本身就不符合大众传播的“大中性”,发展潜力受到限制。

2.受众个人信息保护技术达不到,私人信息泄露会对媒体的引起信任危机。从另一角度而言影响手机媒体的使用深度。

(四)、其他观点:

手机媒体将因其有助于消减“媒介依存症”。其主要表现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满足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自网络媒体出现后,受众对于网络的沉溺比其对电视的沉溺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手机的移动性、参与性和沟通特性则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受众从这种封闭、缺乏社会互动的媒介环境中解脱出来,对现代人的社会病理现象的克服会有所帮助。

二、手机媒体在目前的发展来看,主要表现在与传统媒体的对接上。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手机报——与报纸融合;

2.手机广播——与广播和网络融合;

3.手机电视;

4.其他。

下面我将综合多方观点,介绍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对接形式中的优势和不足。

(一)、手机报、广播、电视的优缺点(不重复其共性,从传统媒体不具备的点上谈)

手机报:所谓手机电视,是指利用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视频资讯服务的业务

优点:1.是传统媒体数字化延伸的典范,弥补平面媒体不足在很大程

度上增强了报纸的竞争能力。更真准的加强报纸的传播范围和效果。

缺点:1.传输容量小新闻背景交代不清(断章取义) 2.新闻内容潜(报纸的最大优势不能够得到延伸) 3.阅读习惯问题广播:从广义上讲,手机广播即通

手机实时收听或下载播放音频节目就是利用具有收音和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收听广播。

优点:1.手机从一种通讯终端变成一种信息终端, 这种演变也给信息时代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2.广播节目成为可查询、可检索的信息资料。同时为其他媒体共享广播信息资源, 特别是音频资源创造了条件。

缺点:

电视:优点:(电视在传媒界的霸主地位,其本身优势再与手机的优势相结合手机电视发展无可限量。)1.消除电视最大弊端,可保存,不受时间现实 2.个人电视带来的私密化 3.互动性

缺点:1.强迫性接受广告(。因此在目前收费的状态下, 适度选取有价值的客户及一些带有植入性质的广告内容, 让读者和客户都满意。)

其他:手机电影:手机电影是指以手机为主要拍摄与制作工具,并能够通过手机平台传输与手机下载、观看的电影。

(二)、我国手机媒体产业发展现状

无限商机,发展潜力大发展初具规模,但产业小产业化成都不高,规模实力不够。(传统媒体跨行业机制不完善,不具备跨行业能力,国外大的传媒集团则具备)技术跟不上发展速度慢手机媒体产业(生产厂家)与传统媒体(资源提供方)还有移动通信服务方尚未找到适合发展的商业模式[如利润分成、业务范围等]缺乏配套管理制度

(三)、如何树立手机传播特色增强其生命力

1.建立职业传播者队伍, 具备较强的独立采编能力。手机媒体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与传统四大媒体相抗衡的大众传媒, 必须建立自己的独立采编队伍, 健全自己的采编体系、技术设备、运作模式等, 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要。传统媒体在向手机媒体领域扩展业务时必须根据新媒体的特点, 再造传统媒体的采编流程, 改变记者传统的发稿习惯, 建立容纳多个媒体内容的数字化处理平台。(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参考文献:

[1]《手机媒体概论》 匡文波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手机媒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李建伟 王克茹 新闻界

[3]《青年记者》杂志 2008 年3 月中 《手机报发展现状及前景探析》韩冰

[4]《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年9月 《中国手机媒体发展前景分析》匡文波

[5]《中华新闻报》2008 年3月12日 第c04 版 《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郭全中 陆地 尹坤

[6]《新闻界》2006年5月 新新媒体 《手机媒体发展前景展望》胡忠青 邹华华

[7]《南昌高专学报》 2008年第2期 《手机媒体发展探析》钟倩

[8]传媒学术网 《手机媒体发展预期——未来最便利的信息获取终端》王娟

[9]《新闻界》 2008年第一期 《我国手机报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王雪莲王雷

篇8

网络媒体受到金融风暴影响甚大

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美国广告商减少了对网络媒体的广告预算投入。2008年10月金融风暴正酣之时,美国comScore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广告主被问及金融危机之时是否减少网络媒体的广告投放时,年均收入为5万美元的阶层中80%的人认为会减少这些花费;75%年均收入在5万至10万美元的阶层认为会减少在网络广告上的投入。这种状况的原因显而易见,由于经济现状低迷,多数商家会想方设法减少支出,对于新媒体互联网的投入也不例外。

也是因为商业业务的减少,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互联网收入的减少。美国《连线》杂志总编辑克里斯·安德森认为,在美国2008年至2009年前半年期间,顶尖级的100个网站中,有34%的网站靠广告来获取收入;有12%依靠订购存活;有8%依赖虚拟下载品谋生;剩下者多为免费开放的网络。也就是说,对于美国的互联网市场来说,大部分的互联网都暂时没有获得利润。即使这样,金融风暴期间,在年收入为10万美元的网络媒体那里,2008年第3季度仅有3%的增幅;而在年底的第4季度,网络媒体获得的收入从上年增幅的23%下降到6%。更为让人惊奇的是,2008年第2季度里,美国的互联网媒体收入总额为56亿美元仅仅比上年同期增加2%,远远落后于预期11%左右的增幅。由此可见,金融风暴对美国的互联网媒体影响有多大。

金融危机对互联网的另一个影响就是: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上呈现衰减趋势。传统媒体必须与互联网媒体接轨,这是媒介的一个共识,人们常称之这段时间的转化为“拐点”。融合的主要形式是并购,其好处在于加速传统媒体的资产重组,使各类传统媒体纳入网络传播的形式,互联网媒体也可借助传统媒体提高影响力。由于金融危机,媒体由于收入的减少而不敢轻举妄动。2008年的12月中,在线媒体的并购次数仅为258,比2007年的315次减少了18.1%;交易值为90.49亿美元,比2007年的122.98亿美元降低26.4%。2009年以来,这种衰减趋势还在加剧:并购次数仅为43次,比上年同期的77次降低44.2%;交易值仅为3.9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0.45亿美元衰减了86.9%。互联网媒体的突出优势因为金融危机而受到损害。

互联网媒体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另一个表现为其内容影响力受到限制,一个有力例证就是普利策新闻奖。今年的93届普利策新闻奖第一次把网络新闻与网络媒体囊括在内,然而等到4月20号宣布时才发现,除了美国“政治新闻网”被提名以外,其他全部被排除在外。在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增长受到了抑制,一定程度地降低了它在内容上的影响力。

网络媒体利润丰厚与分布不均

网络媒体市场依然充满活力,虽然受到当前金融危机的困扰。根据TNSMedia Intelligence公司宣布的数据来看,进入2000年以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美国互联网广告额保持在13.30%的增幅。未来的互联网媒体市场增值前景依然令人乐观,只是在于利润的分配不均,主要是因为传媒市场的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剧,网络市场呈现出新的局面。

首先,从形式上来说,由于科技含量的不同,互联网的各类广告效果不一样,也会造成利润分配的差异。以美国互联网视频广告为例,其广告市场总额年均保持两位数的态势稳定增长,从2000年3千万美元,到2006年的2亿2千5百万,而且增长的速度在逐年加快。这几年的增长速度分别是33%、37%、54.4%、62.5%、66.67%,这种加速度的增长;远远高出TNSMedia Intelligence公司预计的13.3%的整体增幅。就技术成本比较低的互联网展示广告(display advertising)来说,因为效果比较差,据CompetitiveMedia Reporting公司统计,2008年第2季度其广告额增幅仅比其上年增加7%的利润,远低于互联网广告平均利润13.3%。更有甚者,美国著名媒体调查公司统计显示,网络展示类广告已经出现了数年的6%的利润下滑。

网络媒体广告的增值还表现在内容的细分上。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及相关各类信息增值幅度要大得多。比如,传统媒体的时事通讯的增值在不断减少:2001年至2007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0.3%;而2007年至201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衰减速度更快,为—6.7%。同时,新媒体互联网因为内容、方式不同,增幅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数据库信息服务年均复合增长率两段时间的数据分别为8.6%和8%,低于互联网广告额13.3%的年总体增幅;在B2B网络信息这一块,2007年之前的增幅为13.9%;2007年之后的增幅为22.3%。这说明B2B网络媒体将会是未来新媒体的一个新增值热点。

需要关注利润分布不均的网络内容还在于互动营销与在线消费类媒体。在线互动营销2001至2007年这个时间段里年增幅为40.4%,比传统营销的4.2%高出近90%的比例;而2007至2010年之后,减为增幅29.9%,传统媒体年增幅为3%,依然高出90%的增幅。之所以在线互动营销2007年之后会出现增幅的减少,是因为这块市场里,这块市场份额的基数在增大,只是比例上的相对减少,绝对增幅依然相当惊人。故此,利用互联网的互动特征,争夺传统媒体的广告份额是一种趋势。美国商业媒体(ABM)乐观的预测:2007年至2010年这段时间,互联网获得媒体利润将从2007年之前的33%份额到2010年的88%;传统媒体的份额将会相应地从67%减少到12%。而互联网媒体内部利润主要集中于专业化的内容制作上,如B2B信息与互动营销等领域。

网络媒体利润藏于深专业化运作

就美国当前的网络媒体市场的盈利情况来看,一般的媒介融合并不能带来丰厚的利润,真正的利润藏于深专业化的运作中。由于网络培养出一系列品味不同的长尾受众,对信息的需要已经进入到细分的时代,媒体需要在深专业化上下功夫,这已经是当前新媒体时代媒体人盈利的心得。

美国互动广告局(InteractiveAdvertising Bureau)统计的数据显示,到2008年10月为止,美国的在线广告收入总额已经达到59亿美元,当年第3季度的总额增幅为11%,低于13.3%的互联网平均增幅;而当年第2季度的增幅仅仅为2%。与此形成对比,这一时期的互联网搜索类广告额却占据增加值的50%,而搜索类广告与内容的深专业化运作紧密相连。Outsell公司预测,从2007年到2011年,具备搜索功能的新媒体,其年增值率可以达到15.6%。

Google媒体是满足长尾受众深专业化运作成功的最好诠释。2008年Google网1400万个样本的搜索词里,该网站排名前100个词条只占1400万词条总点击数的5.7%;前500词条只占样本总点击数的8.9%;前1000词条只占10.6%;排名前10000个词条只占搜索总点击率的18.5%。也就是说,一个网站拥有10000个成熟的搜索词条,获得的点击率仅仅只是应有注意力经济的20%市场;这样就可能失去80%的市场。故此,Google媒体的成功在于它面向长尾市场的深专业化运作,长尾最大的特点在于多样化的需要产生多样化的生产。

深专业化的另一个趋势是产业内部系统化内容制作,其成功的经典案例是Globalspec传媒。据美国调查咨询公司Outsell预测,以技术运用为中心的工业与工程信息的年增长额达到8.3%,高于2008年世界信息产业平均增长率的4%。Globalspec传媒在美国金融风暴期间保持着5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实际上就证明了网络媒体深专业化运作的潜力——远远大于8.3%增长率的整体工程信息市场,网络对于产业的搜索信息之开发有点石成金的特殊功效。

篇9

本文着重从互联网新媒体业务的总体特征出发,探讨互联网新媒体业务的产业范围、业务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新闻资讯类互联网新媒体业务发展的思考。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互联网新媒体业务的产业范围;第二部分侧重分析当前互联网新媒体业务的种类及发展现状;第三部分主要是分析互联网新媒体业务发展趋势及其主要特征;第四部分重点探索新闻资讯类互联网新媒体业务发展的思路。

一、互联网新媒体的业务范围和特征

根据维基百科,新媒体一词可以从产业区分、人机接口、艺术运动、及其多媒体形式来诠释,不同的诠释是由于不同领域的观点(产业、科技、艺术、及传媒)的出发点之不同。从产业区分的角度,所谓的“旧媒体”所包涵的产业范围,指的是印刷的报纸及杂志,电子的广播与电视。相较之下,“新媒体”所包涵的产业范围不如旧媒体的明确,其产业类型可以包括电玩产业、动画产业、搜索引擎、网络拍卖、等等[1]。

自互联网发展以来,业界对互联网新媒体这个概念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本文以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对“第四媒体”的界定,来阐述互联网新媒体的含义:第四媒体是指继报刊、广播和电视后出现的因特网和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从广义上说,“第四媒体”通常就指因特网(因特网是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不过,因特网并非仅有传播信息的媒体功能,因特网还具有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等重要功能;从狭义上说,“第四媒体”是指基于因特网这个载体来传播新闻和信息的网站[2]。

从各类媒体的特征分析,报纸的深度、广播的即时性、电视的现场感、网络的互动性使得四大媒体各有其突出的特点,下表对这四大媒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比较:

表1四大媒体典型特征比较

特征

传统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形式单一,文字单一,声音图文、声音和影像图、文、声音和影像受众被迫阅读,不可更改自由阅读,可转发技术印刷技术无线电技术成像合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互动性弱,尚停留在读编往来阶段较弱,听众可参与某些节目的即时互动弱,交互性只表现在专题节目中较强,但受众难以掌握主动盈利模式发行,广告广告广告,付费频道广告,娱乐,付费内容存储性可存储,但不方便查询本身不能存储,需借助第三方介质随时存储,查询方便移动性好好差较好到达率««««««««««使用时间««««««««信息容量«««««««««表现能力««««««««反馈速度«««««主动提醒 «地域性能力««««««««分众能力««««««时段性 «««««行为挖掘««««««««用户内容参与度««««««««

注:«->«««««:弱->强

由表1可见,互联网新媒体突出的特点反映在受众可自由阅读、可转发,媒体互动性强,存储性强;信息容量巨大;反馈速度快;用户行为挖掘能力强;用户内容参与度强等方面。

二、互联网新媒体业务的分类及发展现状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互联网新媒体业务有多种分类方式,本文着重从媒体内容提供的角度出发,对当前出现的互联网新媒体进行分类。具体包括以下五类:传统媒体的网络化业务、纯粹基于互联网的大众新媒体;基于用户自生产内容(UGC)的社会性媒体(Social Media)、互联网搜索引擎、聚合媒体(Mushup Media)。

第一,传统媒体的网络化业务是基础的互联网新媒体业务形式。传统媒体,尤其是报刊业在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是无法回避的,现阶段越来越多的读者倾向于通过互联网获取资讯信息,因此传统媒体数字化是其不可逾越的生存之道。至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企业,也面临着互联网广播、互联网电视服务的挑战。传统媒体网络化衍生而来的互联网新媒体业务已经是,并仍将是重要的互联网媒体类型。例如,《财富》杂志网络版、《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南方周末》网络版等网络媒体均是依托传统报刊类媒体发展而来;央视网络电视(n.com)、中国广播网()则是依托传统电视、广播媒体发展而来,为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图文、广播和电视服务。该类业务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有雄厚的传统媒体内容为依托,并且能够更大程度地覆盖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不同的用户群。

第二,纯粹基于互联网的大众新媒体是传统媒体运营模式在互联网载体上的对应形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体人认识到可以采用传统媒体的运作模式,以互联网为载体发展独立的新媒体。简单而言,传统媒体的大量“媒体记者+编辑”生产模式在互联网新媒体上依然有效,并且结合互联网内容的低成本和广覆盖的独特性,可以做到比传统媒体更深远的产业影响。例如,新浪网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新闻网站,依靠大量的网络媒体记者/编辑团队,成为中文网络新闻媒体的巨无霸,在全球范围内注册用户超过2.3亿,日浏览量超过7亿次[3];美国著名的通信技术专业网站Lightreading.com,致力于通信技术领域互联网媒体的发展,目前月均独立用户超过40万,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通信类专业媒体;ZCOM、POCO等电子杂志提供商更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P2P技术,在互联网上将杂志模式发扬光大。该类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与传统媒体相比拥有更低的内容成本,更丰富的内容量和更佳的用户体验。

第三,基于UGC的社会性媒体业务是颠覆了传统媒体内容提供模式的创新互联网媒体业务形式。过去,传统媒体采用的是精英化的记者编辑内容提供模式,读者则是被动的接受媒体信息,而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给予了用户内容的自主权,时下流行的Web 2.0概念的核心元素之一就是UGC。比较典型的案例有:YouTube视频分享网站,成立1年半,日浏览量突破1亿,截止至06年上半年,共25亿段视频被浏览,用户日上传视频量达6.5万段;起点中文网作为中文原创小说网站,2002年成立,2006年8月,日浏览量过亿,注册用户达500万、原创作者达6万、原创小说超过8万本、作品字数超过20亿;另外,博客作为一项新兴的个人媒体类工具,在中国迅速扩散开来,目前已经有近1/5的网民青睐在网上写博客,即博客作者约有3094万人[4]。上述数据充分说明了UGC社会性媒体业务充分解放了读者自由信息与交流的需求,以崭新的“草根”内容提供模式冲击传统“精英”模式。该类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提供成本低,用户自发形成的海量的、个性化的内容更容易满足相关群体的需求。

第四,互联网搜索引擎业务是以搜索技术为核心,以互联网内容为基础的互联网新媒体业务形式。这类业务模式的特点就是它是以搜索技术作为驱动力,整合互联网上的内容资源,以更便捷、更精确的方式将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提供给用户。Google毫无疑问是这类新媒体的霸主,它聚合了互联网上超过100亿的网页,目前美国月均搜索超过40亿次。Google! News业务是Google推出的基于搜索技术实现的新闻资讯类门户,它通过卓越的技术手段,以极少的人力实现了勘与庞大的编辑团队比拼的资讯门户。大部分美国人甚至认为,在Google上搜索不出来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凭借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技术优势,搜索引擎媒体在互联网媒体领域占据了领导地位。

第五,聚合媒体业务是互联网Mushup技术应用于媒体领域的互联网新媒体业务形式。聚合媒体业务强调的是对站外媒体资源的利用,通过接口标准读取站外媒体资源信息,并通过一定的算法或内容组合以崭新的方式呈现给用户。最基础的就是采用RSS和Atom之类的技术聚合相关内容,例如iGoogle、Yahoo! 360等个性化主页和Google Reader、周博通等RSS内容聚合服务,就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的资讯内容整合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用户DIY自己的资讯平台。另外,Diggdot.us也是聚合媒体的一个例子,它整合了Digg.com、Slashdot.org和Del.icio.us上与技术有关的内容。聚合媒体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能够更适合于精细化运营,能够低成本的更好的满足细分用户群的需求。

表2对上述五大互联网新媒体特征进行了比较。

表2五大互联网新媒体典型特征比较

特征传统媒体网络化业务纯粹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媒体基于UGC的社会性媒体互联网搜索引擎媒体聚合媒体运营成本优势««««««««««««««««内容量优势««««««««««««««内容差异化优势««««««««««««««用户覆盖度««««««««««««««««用户参与度«««««««««««««市场吸引力««««««««««««««««««

注:«->«««««:弱->强

对各类互联网新媒体而言,用户规模仍然是其关注的焦点,广告仍然是其核心盈利模式。与传统媒体广告相比,诸多广告主逐渐倾向于投放网络广告,互联网新媒体的广告市场份额也日趋增加。图1展示了中国和美国媒体广告市场份额的状况,2005年中国和美国的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分别为31.3亿元和130亿美元,分别占各自媒体广告市场的4%和9%。

图1中美媒体广告市场结构(2005)[5]

篇1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闻媒体人逐渐意识到科技在新闻传播和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电子阅读,微博、电视节目等依靠网络的传播手段逐渐兴起,使得传统的传播方式受到了冲击。当新闻走上科技发展的道路时,新闻传播则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出现了新闻缺乏公信力、真实度降低等情况。简要分析了新闻科技的发展现状,并探究了新闻科技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闻科技;新闻传播;传播方式;信息技术

新闻与科技是紧密联系的,新闻传播总是随着科技和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新闻传播与科技一样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许多学者都试图利用媒介技术的发展划分传播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等都是划分传播时代的重要因素,而科技本身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由此可见,社会文化意识、物质需求和科技发展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1新闻科技的含义

新闻是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可将其以一种便于传播的形式传递给大众。新闻科技是科技基础、应用和设备的总和,是将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包装成大众乐于接受的各种新闻产品,以此为大众提供信息传播服务,让完整的科技体系为新闻行业服务。新闻科技就如同新闻产品一样,是社会科技系统和社会生产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新闻科技是在信息产生、检验、传递和利用等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信息技术。当新闻信息具有某种特性时,就会利用科技处理新闻信息。能源、材料和信息革命共同形成了科技革命。在新型技术中,最典型的就是“3C”技术,即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传感技术。

2新闻科技的发展现状

2.1对媒体行业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相关人员纷纷开发新的传播模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例如手机阅报、网络访谈等。当传统媒体业陷入或舍弃自身优势或追逐潮流的两难选择中时,当其朝着新媒体方向发展时,不知会丢掉报纸阅读的优势,还是会失去一些利用传统方法接收信息的大众。对于新媒体,虽然它们能快速收集、传播信息,但是,科技的发展、更新速度也让其难以适应,导致它们无法有效控制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好比现在的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无法在短时间内准确查明出处。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迫切追求新的信息技术手段,而新媒体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在行业竞争中占有绝对的优势,不断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使得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2.2科技给新闻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2.2.1影响新闻的真实性科技的发展使得文字编辑方式呈现多样性。新闻作品的岀稿速度很快,采集媒体信息时,只需网上粘贴、复制即可,无需现场确认。当最终的新闻呈现出来时,新闻图片必须准确地展现真实情况,但是,新的科技手段的出现使得新闻经过一定的筛选以视频形式呈现出来,并且在后期剪辑中还会删减,导致人们最终看到的视频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因此,将网络图表合成技术应用于信息传递过程中完全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2.2.2媒体与大众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新闻发展的新形势下,媒体和大众都成为了新闻的传播者,两个团体相互影响。网络新闻传播的意义不再只局限于新闻本身,更多的是大众针对新闻给出的评论。由此可见,传统的新闻接收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例如“马加爵事件”轰动全国,媒体报道与大众点评如同博弈一般,从一定程度上讲,法院的判决受到了大众和媒体的影响。

3新闻科技发展探索

3.1改变新闻传播的老旧观念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变革使新闻的传播和接收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闻科技传播不能只由传统媒体完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获取新闻的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作为一名媒体人,首先要改变有关新闻传播的老旧观念,要将微博、电子书、手机等新型媒体设备与新闻传播结合起来,将新闻科技发展与娱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提高新闻的趣味性。

3.2拓展传播工具每一个传播时代的发展都会伴随新型媒体的出现,这样就会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的冲击,而网络媒体不管在内容上还是时效性上都优于纸媒。所以,处于信息化时代的媒体应该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不断加大新闻传播力度,实现新闻的科技传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地球成为了“地球村”,而互联网是一种能跨越时空,集合、分散信息的超媒体。从成本和效益的角度分析,现代新闻传播技术必须以互联网为依托,不断优化传统的传播手段。就新闻传播而言,传播手段、工具和技术都是依据计算机技术而组成的网络媒体,互联网的出现推动了新闻科技的发展,优化了新闻传播手段。因此,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改变现有的新闻传播手段,建立科学、高效的传播途径。新闻传播可以使用手机、微博等多种贴近大众生活的高新媒体,以实现新闻传播的科技化。就传播手段而言,互联网集合了各大媒体的优势,以多种方式传播,使传播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现代科学报道要求将声音、文字、图片结合在一起组成视频。这样做,不仅能缩短人们的心理距离,还能使新闻报道更容易被人接受。就传播机制而言,传统的新闻传播只是媒体发出信息的方式,是单向传播,还没有形成互动。而现在的科技手段改变了新闻传播的老旧模式,使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可以互动、反馈彼此的意见。互联网具有包容性、个性化和开放性的特征,它不仅为大众建立了一个评论问题的自由网络公共空间,还挖掘出了很多容易被传统媒体忽略的素材。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媒体要建立网络公共论坛,利用手上现有的素材吸引大众的眼球,实现新闻的科技化发展。

3.3改变新闻的传播方式传统新闻是以陈述语气传播一种事实,并没有考虑接收者的需要。近年来,新闻传播以故事化的形式呈现出来,采访者写新闻报道时会在新闻事实中添加故事因素。新闻报道善于从普通素材中挖掘深刻的主题及其中包含的情感因素,使新闻内容有理有情,展现人性的真善美,将人文关怀呈现在故事化的新闻报道中,提高新闻的传播价值。在具体工作中,新闻内容要作出如下改变。

3.3.1围绕读者设置新闻主题新闻要符合读者的思想和观念,根据大众的喜好、接受程度选择报道的题材、内容和形式等。另外,媒体人要贴近读者的实际生活,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新闻内容富有新意,戳中读者的内心,成功地将新闻内容传递给读者,实现新闻的科技化发展。

3.3.2内容体现出人文关怀新闻报道要在事件、人物的采写中体现“人文”的重要性,以读者为主体,重视读者的感受。尊重、了解、引导读者的新闻传播也能体现人文关怀。新闻素材是决定新闻传播的基础,也是新闻科技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新闻的“人文性”必须要尊重科学事实。

3.3.3新闻报道方式多样化在新形势下,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除了利用传统的报纸媒体、电视媒体外,网络媒体用生动、形象的视频方式报道新闻会比文字更能吸引人的眼球。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要从细节入手,将写作内容与大众生活紧密相连,以小见大,体现其趣味性,使新闻传播具有可读性。

4结束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新的媒体环境下,要想有效传播新闻,就必须利用科技手段拓宽传播渠道、内容和形式。目前,新闻科技的发展依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媒体人报道新闻事件时往往只是在网络上收集内容,但是,这些信息鱼目混珠,大大降低了新闻的真实度,给新闻科技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婉婷.探索新媒体时代广播的发展路径[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3).

[2]何复荣.论新闻科技发展的建构与挑战[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