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现状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3: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金融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前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很多不足,而农村金融运行效率关系到广大农村经济运行状况,也直接影响带新型城镇化的实现。本文以咸阳市秦都区为例,在对农村金融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提供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系;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金融经历了多次的重大改革,目前逐步形成了由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组成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体制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个严重的症状——城乡金融元,即农村金融单一扭曲的缓慢发展和城市金融现代化的综合高速发展并存。农村金融发展缓慢,对农村经济推动力严重不足,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近年来,咸阳市秦都区在农村金融发展中,以切实改善农村的经济条件为基本出发点,在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资金投入外,金融系统加大了对农村的信贷资金投入,这也是秦都区新农村建设的着手点。本文以咸阳市秦都区为例,在对农村金融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提供几点对策建议。
一、当前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村金融网点覆盖率低,涉农资金供给不足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转变,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将农村机构网点撤离,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大幅下降,农村地区基层机构的贷款逐渐萎缩。目前农村金融的供给主要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为主,以及刚刚成立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为辅,资金的供给难以满足农民和农村经济的需要。另外,这些正规的银行为了避免各种商业风险,手续相对繁琐,要求比较苛刻,很多农民无法从中获得贷款,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民间金融借贷逐渐发展起来,但这种农村民间借贷不受市场政策的调控,具有较大的风险,经常会出现金融诈骗的现象。
2、农村金融产品单一,服务方式落后
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需要农村金融在信贷、结算、委托、信息咨询、投资理财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引导。目前农村金融在产品和服务方式上有了一定的创新,但是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传统的存、贷、汇业务,信贷产品除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小额存单质押贷款和少量的农户联保贷款外,其余就是担保抵押贷款,而农民本身能做担保的抵押物十分稀缺,特别是农户在住房、就医、求学等方面的消费性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同时,基于现代金融服务的ATM机、商户POS机等基础设施缺乏,农民不能充分享受到农村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成果。
3、民间融资需要进一步规范化
由于正规金融组织无法满足农民及大量涉农企业的需求,导致民间金融大量存在。然而,民间借贷的利率和风险比正规金融机构高,且缺乏必要的监管和规范,高风险使农民面临较高的经营成本和交易成本,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隐患。特别是民间融资存贷利率不对称,贷款利率普遍过高。这样,受到高利率的利益驱使,民间融资易演变为非法社会集资。
4、农村金融环境不佳
农村金融环境不好也是阻碍农村金融发展的一大问题。因为,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农村金融发展的步伐,好的金融环境能够对农村经济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近年来,秦都区农民的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来讲,法律意识、金融知识仍然欠缺,意识也相对淡薄,在农村没有形成很好的金融服务文化氛围,这些问题综合起来导致了信用环境整体的不完善,支农信贷风险增大,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和盈利性无法保障。
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
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因此,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金融体系势在必行。
1、营造开放的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当前,农村金融供求仍然失衡。首先,应该统筹农村金融发展规划,在现有的基础上,重点确立乡镇金融服务网点的铺设计划,提高农户贷款覆盖率;其次,营造宽松、开放的农村金融市场,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激励和促进更多的商业银行、外资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进入农村市场,推动商业银行在县域以下设立机构网点,切实解决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再次,继续鼓励和扶植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立足县域,承担服务“三农”主力军的作用。
2、积极推进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第一,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小额信贷、农户联保、惠农卡综合授信等贷款模式,简化审批手续,推广一站式金融服务。第二,逐步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信息化、电子化发展,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POS机、信用卡等服务手段,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现代化。第三,积极探索多种担保方式,多层面、多渠道解决农户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例如,通过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农牧饲料等抵押贷款方式。
3、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速较快,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不断增强。首先,可以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标准,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微小金融组织,科学设置,合理布局,有序推动;其次,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搭建资本运作平台,引导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吸收银行资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和实体组织等多种途径拓宽融资渠道;再次,政府应该加大对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扶植力度,落实相关的财税优惠政策,尤其是对于小额贷款公司,建议参照农村信用社和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相关财税优惠政策标准执行。
4、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当前应该重点把握好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关,确保其法人治理结构、资本充足率符合相关规定;同时,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一方面,规范民间金融的组织形式,在承认民间金融存在基础上,让它们能够以合法的形式存在,并鼓励其金融创新,增加金融供给;另一方面,对于现有民间金融中的高利贷、地下钱庄、非法合会、非法集资等给予坚决取缔和严厉的打击。总之,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资金量的需求是巨大的。而要长期有效的对新型城镇化提供巨大的资金支持,就需要对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行完善,建立一个长期市场经济环境良好的金融环境。
【参考文献】
[1]高辰.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J].对外经贸,2013.03.
[2]廖春萍.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不同发展方向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07.
篇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二是“三农”贷款持续增长。
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农业贷款余额近3万亿元,约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14%,60%以上农户的贷款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也存在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农村地区资金外流情况严重。目前,通过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商业性金融组织,每年从农村地区流出的资金大于从城市流入的资金,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城乡差距过大。二是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商业银行改革以来,几家主要银行都大批撤出了在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与此同时,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建设没有跟上,造成机构网点覆盖率偏低,农民接受金融服务困难。三是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盈利水平不高。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经营传统的信贷产品和商业保险产品,而对农民需求量较大的小额贷款和农业保险则缺乏创新,造成金融产品单一,盈利能力严重不足,造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弱,而一些非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由于金融服务比较符合农民需求,发展较快,但是潜在风险较大。四是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支付结算体系落后。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电子化、票据化基础设施研发和建设不足,覆盖的地域范围小,便捷化程度低。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金融“三农”服务的能力,严重制约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可行性建议与措施
通过对农村金融的经营背景及现状的分析与比较,为促进其更快更好的发展,从而裨益乡民,较好辅助“三农”政策的执行,特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相关风险补偿核准规划。通过财政部门等尽快偿还原拖欠农信社的相关贴息,同时剥离先前由于政策性原因而导致的不良贷款,地方政府应完善农业部门的信用评级制度及相关部门的贷款担保机制,控制农业贷款的可能性风险及损失。
2.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在引导农村信贷资金回流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一是要为抑制农村信贷资金外流提供制度性保证;二是要合理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通过财政资金补偿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农村资金高效率地转化为农村投资。增加对当地经济信贷投放较多的金融机构再贷款额度;鼓励邮政储蓄资金参股农村信用社,投资设立农村小额保险组织,试办农村小额贷款机构,为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长期的资金投入来源。
3.制定《农业投资法》,规定县域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或购买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建议以县为单位,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贫困县和非贫困县,贫困县免除所得税和营业税,非贫困县免营业税、所得税减半征收。加强对县域资金流动的监测和预警,限制国有商业银行或农村信用社系统内上存资金比例,通过运用差额准备金制度,对上存资金比例过高的金融机构可以提高超额准备金比例实行缴存,并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
4.发展农村社区基金和小额信贷机构,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近年来农信社改革的商业化趋势不断强化,一批农信社将撤离偏远落后地区。这种趋势无法逆转,只能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农村社区基金和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就是弥补农村金融空白的重要手段。
5.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改善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环境,重点是完善农村经济基础条件,提高农户和农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建议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服务的投入,改善农村经济运作的基础。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在市场交易的谈判地位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出资成立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带动其他担保机构的发展。要扩大有效抵押品的范围,增加农作物收益权、权利质押,同时保护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权。探索运用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形式,根据“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不同特点,采取“一企一策、一户一策”的办法解决农民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
三、美国农村金融体系对中国的启示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美国农村金融体系来看,美国已经建立起了包括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农村保险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制,建立起了支持农村建设资金循环的长效机制,较好地支持了农村和农业发展,维护了广大农民利益。借鉴美国经验,结合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已经成为下一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主线。
1.要鼓励金融组织创新,推动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的创新
要按照农村现实和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培育和发展商业性的、可持续的金融组织。条件许可的地方可建立社区银行和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引进国外农村金融中的专门为农业设计的金融品种,以满足农村金融需要。
2.对现有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明确功能定位
农信社要巩固已有改革成果,办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农业银行要结合股份制改革,通过机制和体制的转换,充分发挥农业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优势,切实提高对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县域经济的服务;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按照商业化原则,引导邮政储蓄资金支持“三农”。
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现状与问题发展对策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二是“三农”贷款持续增长。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农业贷款余额近3万亿元,约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14%,60%以上农户的贷款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也存在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农村地区资金外流情况严重。目前,通过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商业性金融组织,每年从农村地区流出的资金大于从城市流入的资金,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城乡差距过大。二是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商业银行改革以来,几家主要银行都大批撤出了在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与此同时,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建设没有跟上,造成机构网点覆盖率偏低,农民接受金融服务困难。三是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盈利水平不高。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经营传统的信贷产品和商业保险产品,而对农民需求量较大的小额贷款和农业保险则缺乏创新,造成金融产品单一,盈利能力严重不足,造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弱,而一些非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由于金融服务比较符合农民需求,发展较快,但是潜在风险较大。四是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支付结算体系落后。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电子化、票据化基础设施研发和建设不足,覆盖的地域范围小,便捷化程度低。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金融“三农”服务的能力,严重制约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可行性建议与措施
通过对农村金融的经营背景及现状的分析与比较,为促进其更快更好的发展,从而裨益乡民,较好辅助“三农”政策的执行,特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相关风险补偿核准规划。通过财政部门等尽快偿还原拖欠农信社的相关贴息,同时剥离先前由于政策性原因而导致的不良贷款,地方政府应完善农业部门的信用评级制度及相关部门的贷款担保机制,控制农业贷款的可能性风险及损失。
2.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在引导农村信贷资金回流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一是要为抑制农村信贷资金外流提供制度性保证;二是要合理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通过财政资金补偿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农村资金高效率地转化为农村投资。增加对当地经济信贷投放较多的金融机构再贷款额度;鼓励邮政储蓄资金参股农村信用社,投资设立农村小额保险组织,试办农村小额贷款机构,为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长期的资金投入来源。
3.制定《农业投资法》,规定县域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或购买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建议以县为单位,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贫困县和非贫困县,贫困县免除所得税和营业税,非贫困县免营业税、所得税减半征收。加强对县域资金流动的监测和预警,限制国有商业银行或农村信用社系统内上存资金比例,通过运用差额准备金制度,对上存资金比例过高的金融机构可以提高超额准备金比例实行缴存,并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
4.发展农村社区基金和小额信贷机构,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近年来农信社改革的商业化趋势不断强化,一批农信社将撤离偏远落后地区。这种趋势无法逆转,只能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农村社区基金和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就是弥补农村金融空白的重要手段。
5.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改善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环境,重点是完善农村经济基础条件,提高农户和农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建议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服务的投入,改善农村经济运作的基础。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在市场交易的谈判地位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出资成立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带动其他担保机构的发展。要扩大有效抵押品的范围,增加农作物收益权、权利质押,同时保护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权。探索运用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形式,根据“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不同特点,采取“一企一策、一户一策”的办法解决农民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
三、美国农村金融体系对中国的启示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美国农村金融体系来看,美国已经建立起了包括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农村保险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制,建立起了支持农村建设资金循环的长效机制,较好地支持了农村和农业发展,维护了广大农民利益。借鉴美国经验,结合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已经成为下一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主线。
1.要鼓励金融组织创新,推动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的创新
要按照农村现实和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培育和发展商业性的、可持续的金融组织。条件许可的地方可建立社区银行和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引进国外农村金融中的专门为农业设计的金融品种,以满足农村金融需要。
2.对现有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明确功能定位
农信社要巩固已有改革成果,办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农业银行要结合股份制改革,通过机制和体制的转换,充分发挥农业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优势,切实提高对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县域经济的服务;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按照商业化原则,引导邮政储蓄资金支持“三农”。
3.加强政策引导,开展金融知识教育
要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转变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理念,要努力塑造有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用市场化利率覆盖其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章奇.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多元思考.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7).
篇4
[关键词] 农村金融;现状;存在问题;发展策略
[作者简介] 陈耀红,北海市铁山港区兴港镇政府经济师,研究方向:农村金融服务,广西 北海,536000
[中图分类号] F83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4-0007-0003 近年来,伴随农村经济要素流动的不断增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基于城乡二元分离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积聚多年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因此,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识。
一、农村金融服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内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我国城乡二元分离的背景下,农村资本高度稀缺,严重阻碍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抑制了经济发展的内在性需求。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服务,能够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加强生产要素流动,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能够丰富金融品种,满足农村的多样化金融需求,是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能够加强对农村金融风险的甄别、预防和控制,是控制农村金融风险,推动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
二、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伴随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建立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系”政策的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力度不断加深,农村金融服务规模、质量和水平有所提升,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种类有所增加,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体,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培育农村金融市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受城乡二元分离结构、农村资本流动性差、农业的弱质产业特点、农村金融获利空间小等因素的制约,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在服务机构、品种、资金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以几个方面:
(一)金融服务机构缺乏
从表面看,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包含了各类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银行。但事实上,大部分商业银行伴随商业化进程的加快,逐步撤出农村金融市场,减少了信贷投入,越来越边缘化;农业发展银行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业务逐渐处于萎缩状态,支农功能严重弱化,支农业务单一;邮政储蓄银行主要以吸收存款为准,大量资金外流城市,加剧了农村金融服务的供需矛盾。在此背景下,农村信用社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垄断性优势,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培育与发展,限制了服务内容的创新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二)金融服务产品单一
目前,与城市中多样化的金融服务相比,农村金融机构仅提供存、贷、转、汇、兑等基础服务,主要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金融产品单一,中间业务品种较少,很少开展保险、担保、证券、委托理财、信托贷款等金融业务品种,难以满足农民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同时,伴随乡镇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对票据融资、项目理财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现有的金融服务难以满足需求。
(三)金融放贷严重供不应求
农业属于弱质产业,资金回笼慢,回报效益低,投资风险大。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和风险管理的实施下,许多农村金融机构减少了农村放贷量,上收信贷审批权,提高了贷款的门槛,有的甚至将贷款投向经济发达的城镇和非农项目集中,加大了农村贷款的难度。同时,由于土地使用权不能作为抵押,大部分农民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物,不得不放弃贷款。因此,贷款难、贷款慢、手续烦琐、效率低下、权力集中的问题在农村长期存在,现有的信贷市场难以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降低了农村资源的流动性和配置效率。
(四)发展环境不健全
首先,目前农民的信用意识淡薄,信用商品化程度不高,在现实中债务人恶意逃债的现象经常发生,恶化了信用关系,严重影响了金融机构支农贷款的积极性。同时,农村信用信息开放度不高,征信建设刚刚起步,金融机构和企业、农户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难以掌握真实情况。其次,农村严重缺乏为农民和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机构,加大了农村担保贷款的难度。再次,国家带有政策性色彩的金融支农贷款,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风险由金融机构承担,在风险可控、利益最大的金融经营理念下,金融机构的积极性被严重降低。
三、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策略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农惠农力度,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要加强政策对“三农”的倾斜和支持,充分发挥政府、金融机构、农村企业和农户的作用,形成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整体合力,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
(一)调整准入政策,推动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进一步落实国家“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有关决定,降低准入门槛,放宽准入条件,大力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培育成立农村保险和信贷担保组织。同时,积极制定优惠政策,为农村金融机构在工商注册、税收优惠和费用减免等方面提供优惠,激发其支农惠农的积极性。通过调整准入政策,培育更多的农村金融服务主体,打破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的局面,提升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性,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内在活力和创新动力。
(二)发挥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优势,形成服务的合力化
充分发挥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机构的作用,各有业务侧重,拓展延伸功能,全面提升对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能力,形成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的整体合力。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功能,支持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生产环境、社会保障等公共基础项目建设。发挥农业银行的骨干作用,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利用在县域资金、网络和专业等方面的优势,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主力军作用,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增加服务品种,提升服务功能。发挥邮政储蓄银行的功能,利用营业网点多、与“三农”联系紧密的特点,丰富业务范围,创新服务品种。同时,积极发挥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的补充作用,约束其规范运用,控制运营风险,增强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的可选择性与多样化。
(三)拓展农村金融服务业务,推进服务内容的多元化
针对农村经济的弱质性特点,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金融机构要细分农户和企业的不同特点,实施差异化服务战略,创新金融服务品种,加大保险、担保、、租赁、保管、个人理财、信息咨询、银行卡等新型金融产品的推广力度,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内容。同时,伴随土地银行业务的发展,可以探索“土地信托”业务,发行土地债券,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筹措资金。
(四)创新农村信贷方式,推进农村借贷的便利化
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金融支农惠农的政策,在防范借贷风险、保证资产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不需抵押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等,满足农户和企业的资金需求;要改变相对集中的贷款审批制度,适当下放权限,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农户和企业贷款效率;要创新农村担保物范围,探索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农用生产设备、林权、宅基地使用权作为担保物,创新应收账款、股权、仓单、存单等权利质押贷款,采取多种方式解决贷款担保难的问题。此外,国家应通过财政奖励、税收优惠途径激发金融机构的支农借贷行为,鼓励金融机构适当放宽利率。
(五)优化农村金融环境,推动金融服务发展的规范化
首先,要按照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方式,由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民间共同注资,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担保公司,建立担保公司的资本补充机制,提高担保公司对农户和乡镇企业借贷的支持能力。其次,政府要快建立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加强对征信重要性的宣传和普及,建立农户和企业信用档案,解决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困境。再次,政府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加快推进农村金融立法,维护农村金融市场的秩序。
四、结 论
由此可见,农村金融服务对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着服务机构少、服务内容单一、信贷供应不足、发展环境不健全等问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金融机构、农村企业和农户的作用,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敏,王冠宇.农村金融供给:基于需求视域下的分析[J].商业研究,2009,(8).
[2]减景范.有效提升农村金融业务质量和水平[J].中国金融,2010,(5).
篇5
关键词:农村金融;贷款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一、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发展与问题都是并存的,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同样也伴随着很多的问题。
1.农村金融机构双重供给不足,即资金总量和机构总量不足决定的规模型不足和结构性不足。农业发展银行是政策性银行,并不面向一般涉农企业和农户贷款,邮政储蓄机构只提供储蓄业务而不提供贷款,农业银行虽然有涉农贷款,但主要是面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等,也很少向农户贷款。为数不多的商业银行也因为经营理念的变化,不愿意对分散的、数额小的涉农贷款业务进行受理同时较多的中国农村地区,金融结构单一化、农村金融市场日益垄断化的趋势较为明显。亿万农户和成千上万的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只能从农村信用社申请贷款。而全国农村信用社只有4万多家法人机构,远没有形成金融网络。因此便出现了农村金融领域一贷难求的局面。
2.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弱化严重。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许多地区县域内的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已经完全退出。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各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及以下)机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后,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后有商业银行日渐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1998年至2007年,四大国有银行共撤并3.1万个县及县以下机构,而且撤并还在继续。而商业性保险、证券、担保、信托投资、租赁等金融机构在县以下农村地区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事实上,农村合作信用社成为了面向西部农村地区进行贷款的唯一正规金融机构。
3.金融机构的城乡布局和区域布局失衡。我国金融机构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城市,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分布密度较小。按照“经济算法”,以每亿元GDP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作为衡量指标来看,东部地区相对于中部、西部而言,区域内所设置的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低于中部、西部水平,东部地区每创造1亿元产值约设置1.1个农村金融机构,是中部地区的49%,占西部地区的43%。农业银行在东、中、西部地区每亿元GDP所设置的机构数量为0.3、0.5和0.7;农村信用社为0.5、1.2和1.4;邮政储蓄为0.2、0.4和0.4。从资产结构上看,存贷款业务是各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的主要业务,从每亿元农村金融组织存贷款额所配置的机构数量这一指标来看,在东部地区所设立的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也均低于中部、西部水平,东部地区为7.04个,只占中部、西部地区的63%和54%。农业银行在东部地区每亿元存贷款设置0.9个机构,而中部、西部则为1.6个和1.5个;农村信用社在东部地区每亿元存贷款设置2.4个机构,而中部、西部则为4.6个和6个;邮政储蓄在东部地区每亿元存款设置3.7个机构,而中部、西部则为5个和5.5个。由此可看出,我国金融机构区域分布失衡想象十分严重,对于中西部落后地区大多数农村居民和农村企业而言,可以享受的金融服务仅仅来自农村信用社的垄断性供给。
4.缺乏自主经营与风险贷款。商业银行在改革中为防范金融风险,一律上受信贷审批权限制,农村金融处小额存单质押贷款和个人小额贷款有审批权外,其他贷款几乎无权审批,对支持农村经济建设较难发挥作用。同时为了控制信贷风险,贷款审批链条加长,延长了贷款的发放时间,企业如需贷款,需要经过银行一系列的审批,层层审查通过才能发放贷款,这很难满足企业对资金流动性的需求。而农村金融机构对金融风险的控制普遍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和信贷资产“零风险”制度,对于新增贷款要求“百分百收息”,但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有效的激励制度,导致金融信贷人员缺乏主动开多市场的动力。重罚轻奖,使金融支持经济缺乏积极性。
5.企业贷款成本过高。企业办理抵押贷款,需要办理资产评估、证照等一系列繁琐的手续,而在办理这些手续的过程中,不但中介部门收费过高,增加了企业融资的直接成本和银行处置抵债资产的成本,而且耽误了使用资金的最佳时机。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企业“贷款难” ,银行“难贷款” ,直接影响了信贷营销,阻碍了县域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支持。
二、深化农村金融的几点思考
1.放宽市场准入制度,构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要突破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瓶颈,解除农村供给型金融抑制,就必须正视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的现实,并以金融需求为向导,构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营造竞争性金融秩序。引入竞争,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制度,适度发展民间金融,放宽农村的金融供给,对于非正规金融要给予合法地位,并进行规范。
篇6
关键词:湖北;现代农村金融创新;成绩;问题
一、前言
在我国,农业仍是一种弱质性较强的产业,对金融的支持有着强烈的需求和依赖性。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农业总产值每增长1%,就需要农业贷款增长2.2%。[1] 农村金融专家李树生、何广文曾说过:“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不依靠金融绝对不行”,“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不断的制度创新,我国农村金融基本的制度框架已经建立,农户与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资金约束仍然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瓶颈’之一,而其根源正是来源于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制度供给与需求的错位,在实践层面的表现就是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出现严重的错位与失衡。”[2]
湖北是个农业大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我省“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湖北跨越式发展与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重大举措,关系着我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整体发展的大局。2005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就曾提出:在2006年将新安排21亿元财政支农资金,为“三农”输血。
2006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些非常具体的量化指标,比如:“在全省34个试点县市区新建或改建比较规范的乡镇农家店500家、村级农家店2500家。投入1.8亿元资金,解决农村5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筹集10亿元资金,建成通村油路1万公里。” 同时,省委省政府明确指出要加快我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完善我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湖北现代农村金融创新第一次被提到了推动我省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
二 、湖北现代农村金融创新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我省农村金融机构不断突破传统的束缚,探索出了一系列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为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建设农业强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涌现了一大批成功的案例,树立了很多正面的典型,在国内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一)集中了有限的信贷力量,加大了支农力度
近年来,我省农业经济发展正呈现出从传统向现代、从小规模向规模化、从粗放式到集约式的可喜变化,对农村资金的需求比以往更加强烈。在风险管控的基础上,积极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商业金融机构农业银行以及农信联社等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力度,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支农信贷的投入总量。据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我省全省农信社各项存款达3370亿元,比年初增加600亿元;各项贷款2105亿元,比年初增加375亿元,据计划下半年还将至少净投125亿元,存贷款比将达到60%以上。[3]到2012年6月末,我省的涉农贷款余额高达3399亿元,同比增长33.6%,高出全部贷款增幅16.4个百分点;新增涉农贷款467亿元,增长30.3%,高出全部贷款增幅13.1个百分点,占全省新增贷款的39.9%,同比提高13.7个百分点。[4]这为解决长期困扰我省广大农村地区金融信息闭塞、信贷难等问题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加大了农村金融改革力度,促进了信贷主体多元化和金融服务便利化
我省作为首批为支持新农村建设而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试点省份之一,正积极采取必要措施推进现有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首先,加快我省农信社的改革,提高其支农的能力。据统计,目前全省79家农信社已有38家组建了农村商业银行。其次,率先开展农业银行“三农事务部制”改革。湖北钟祥支行2010年初被列为全国首批试点,其成功经验将在我省69个县市支行逐步推行。截至2011年7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为54.6亿元,贷款规模达到12.1亿元,比改革前的2010年初分别净增13.1亿元和6.1亿元,增幅达24%和50.4%,有效地提升了对县域经济的融合力和支农惠农的服务能力,夯实了“三农”业务的发展根基,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再次,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作为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的新事物,近几年在我省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积攒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我省首家村镇银行――仙桃北农商村镇银行2007年4月28日挂牌成立,开创了村镇银行的多个“全国第一”:首家拥有网上银行系统、首家开展自助服务功能和首家发行银行卡,而且在信贷抵押模式、还贷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十一五”末,我省农村银行网点已经达到2900家。最后,积极稳妥地推进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工作。目前,全省申报小额贷款公司137家,已批准设立118家,注册资金达70.1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70.7亿元,贷款余额56.9亿元。[5]
三、制约湖北现代农村金融的因素
虽然我省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发展完善,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必要的血液,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发展,积淀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农村金融体系中许多陈旧的观念和做法与我省农业经济的转型,与我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与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以及我省经济整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宏伟蓝图还有一定的距离。
篇7
一、支持“三农”工作总结
(一)机构网点设置基本实现全覆盖
农村信用社是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力军。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县乡机构,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农村市场营业网点最多,客户资源最广,业务品种最齐全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
(二)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
经过多年努力,我社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存、贷款余额逐年增加,显示了其资金充裕、信贷规模扩张,支持我区企业、个人的生产及消费,有效保证了当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平稳的发展。
(三)不断加大支农资金,充分体现支农主力军地位
农村信用社作为当地支农资金的主要投入者,近年来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在全区金融机构总体农业贷款中的占比已由年的.%提高到年的.%,真正成为当地支农工作的“主力军”。
二、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问题
我社在支持“三农”发展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但随着“三农”快速发展及自身经营存在的缺陷。主要有:
(一)可用资金短缺
由于农村地区资金外流现象严重,造成我社支农资金供给不足。农村经济主体一方面需要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又将大部分资金存入其他商业银行,造成我社后续资金补给不足,且难以满足当地“三农”发展的信贷需求。
(二)信贷服务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我社支持“三农”信贷投入不断加大,基本满足了广大农民的简单生产信贷需求,但随着当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信贷服务机制跟不上,导致新时期下当地“三农”发展的新需求未能得到满足。
三、完善服务机制的建议
(一)立足服务“三农”,积极探索服务新模式
我社市场定位为服务“三农”、服务县域、服务中小企业,并把支持“三农”工作作为强社之基、固社之本,常抓不懈;积极创新服务“三农”的业务品种,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1、通过创新服务手段、丰富业务品种等措施,有效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目前我社业务种类已达多个,如小额扶贫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抗震安居工程贷款、农村妇女自主创业和林果业、畜牧业贷款等等。并按照自治区产业结构规划和市场需求研制开发了设施农业、个人生产经营、工资质押等贷款品种。
2、在推广农户小额信用、农户联保贷款等传统精品业务时,在参考农户资信状况、种植面积及物化投入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最高贷款金额。
3、加强网络电子化建设,网点电子化覆盖率达%,银行卡受理网点覆盖面达100%,为客户提供24小时的服务。
4、通过为进城务工经商农民提供结算、信贷等综合金融服务,做好涉农企业的信贷服务等工作,针对涉农企业有效担保资产不足的情况,量体开发了农副产品收购封闭运行贷款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等。
(二)加大支持农业产业化、设施农业及新型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力度
1、全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主动采取“有保有压、有进有退”的信贷政策,有效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动加大对优质、高效农业的支持力度。培植扶持农业生产基地,增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牵引机制,通过支持“公司+基地+农户”、“农村经济组织+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的模式,积极引导农户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由兼业经营向专业经营转轨,信贷优先支持优势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实现了银企农共赢。
2、支持设施农业力度进一步加大。设施农业不仅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也是促进全区农民增产增收的突破口,已经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我社以“积极稳妥、打造基地、规模经营、注重实效”的信贷支持思路,全方位、多层次满足当地设施农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支持建设了一批设施农业示范基地。
3、支持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初见成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不仅对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对促进全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已经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三)利用优势,多渠道融资金
根据县域存款业务的新特点,树立创新观念,把存款市场做强,把组织存款作为增强经营实力和提高效益的第一要务,扩大存款总量,积极寻找客户,对存款大户实行立体攻关,发挥人熟、地熟、点多面广的优势,多渠道融资金,最大限度的开辟市场。
篇8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供需失衡 现状分析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村金融是决定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河南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也是河南省的一个棘手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几年,随着国家和河南省对农村金融的重视,许多优惠政策不断实施,例如2010年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和增量奖励等政策,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农村金融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出现。那么,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现状究竟如何,过去那种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状况是否扭转?搞清楚当前形势下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的具体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这对河南省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刺激内需、以及保持河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有着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通过选取样本进行实地调查,并运用访谈法和问卷法收集数据,进而对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进行分析。
一、样本的基本情况
为准确了解当前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的现实情况,我们在淮阳县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和经济发展状况分别选取了郑州市、信阳市的、商丘市、三门峡市、新乡市的下属县进行了一定数量的农户调查,以期比较全面地揭示当前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现状。
根据调查结果的统计,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详见表1和图1。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此次调查主要是由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完成,尽管事先给学生做了培训,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受访户的人均年收入偏低,样本的收入构成不太理想。原因一是受本校学生来源构成的影响,二是受访户在涉及收入这个较为敏感的话题时有意降低自己的实际收入水平。
二、农村金融供需状况
通过对选取样本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对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而且农村金融供需失衡又出现了新的特点。
1、供需总量失衡
供需总量失衡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供求缺口巨大和金融机构农村存贷差额巨大两个方面。
在农村金融供求缺口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在被问及有借钱的需要上80.77%的受访户有借钱的需要,82.06%的受访户认为所在地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自己的金融需求。15.38%的受访户所在地周围没有正规金融机构。85.9%的受访户的借钱需求是通过亲戚朋友这个非正规金融渠道,只有24.36%的受访户的金融需求是通过农信社满足,3.84%的受访户的金融需求通过农业银行满足,而只有7.18%的受访户的金融需求通过其他正规金融机构满足(这个问题是多项选择,因此百分比之和不是100%)。被调查农户对银行业机构的贷款服务满意度不高,借贷的高利率和高门槛是贷款难的主要原因。受调查农户中认为金融机构“办理贷款程序和时间简便”的只占21.24%。由此不难发现,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的覆盖面和金融服务远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
在金融机构农村存贷差方面,2000―2008年金融机构农村存贷差变化如图2所示。
由图2不难发现,金融机构农村存贷差自2000年以来呈逐年增大趋势,尤其是2004年以后,存贷差更是急剧加大。
2、资金用途失衡
资金用途失衡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机构供给与农户金融需求出现用途上的错位。
农户的收入水平不同,对农村金融服务的种类也不同,因此其金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调查发现,农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依次为生产贷款、存款、生活贷款、助学贷款、通存通兑业务、扶贫贷款、汇款、银行卡,其中生产用途如买种子、化肥、养殖、牲畜等,占31.85%;其次为子女上学、婚丧嫁娶等,占16.83%;消费用途,盖房子、买电器等,为7.07%;看病,占4.87%;经商,占39.38%。而对代收代付、买卖各类证券、保险、个人理财业务、外汇业务等需求较小,需要这些业务品种的农户比率不足受访农户的4%。因此,农户资金的用途仍主要在生产、经商方面,消费用途和看病上相对较少。原因主要在于农业生产是低收入农户的必须,经商是高收入农户的资金用途。看病不是不需要钱,而是很多农户由于看不起病不到不得已就不看病。
现有县、乡、村的商业银行、农信社和邮政储蓄机构一般都仅仅提供基本的存贷汇服务,而且大多数金融机构“惜贷”,2009年农信社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97.87%。农村金融供给明显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除存贷汇以外的金融业务覆盖率较低,县及县以下地区对住房和汽车等生活贷款、助学贷款、银行卡等业务的需求较大,但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农村银行业网点不足20%;二是村一级由于缺乏银行业网点,当地居民和企业难以享受到便捷的服务。据调查,行政村中设有的网点多为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网点,一般只能办理存款,汇兑,代收税费、代付粮食直补资金等业务,农民和农村企业需求最大的贷款业务无法在村一级的银行业网点办理,更难以获得其他金融服务。
3、资金额度和期限失衡
由于当前小农经济的特点和农村金融需求结构上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在资金额度、需求时间和需求期限等方面的分散性和不固定性。一般来讲,基本生产性需求,如购买化肥、农药、种子等的资金需求,需求时间相对较为规律和固定,资金额度相对较小。而子女上学、盖房、医疗卫生等基本生活性需求在农户金融需求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需求时间极为分散和不固定。调查结果显示,在农户生产性需求中,5000元以下的占比76.67%,10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3.33%,在生活性需求中,10000元以上的仅占12.75%,5000元以下的占87.25%。而在消费性资金需求中,1000元以下占15.15%,1000―5000元的占比为60.61%,5000―10000元的占18.18%,10000元以上占6.06%。而在贷款期限中,选择3年以上的占6.41%,1至3年的占34.62%,半年至1年的占比为29.49%,半年以下的占29.48%。因此,农户所需小额贷款数量较大,1至3年的期限最多。当然,由于本次调查人均年收入较高的样本所占比例不大,可能会影响数量和期限的统计结果。而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一般仅提供大额信贷。小额信贷比例又小而且要求较高。如额度一般都在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大都需要农户联保或抵押,贷款期限一般都在1年以下。因此,不难看出,农村金融的供给相对于需求在额度上和期限上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
三、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失衡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失衡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供给的数量、结构和质量等满足不了农村金融的需求。其根本原因在于现代金融机构的经营原则与当前农村经济的特点不一致。
当前河南省农村经济的特点主要有:第一,农村信贷需求主体(农户)数量庞大,信贷需求规模及经营规模小,空间上高度分散,因而数量小而交易成本较高。第二,农业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市场组织化程度弱,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率较低,因而收益率相对较低。第三,农业生产有很强的自然依赖性,自然风险较高且不可抗力,而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又使农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风险。因此风险较高。第四,农村地产和房产等不动产产权不明晰,农户自我发展和积累能力弱,他们拥有的有效资产和抵押品严重不足,而信用体系建设又十分落后,因此信用缺乏有效保障。第五,由于交通运输、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及医疗、养老、教育等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水平和服务效率低下,潜在支出较多,因此容易出现偿还困难。而现代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金融机构都追求安全、流动、盈利性的经营原则。与城市业务相比,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利润低、风险大,农村金融业务收益不能完全覆盖风险。这与商业化金融机构经营原则相矛盾。因此,金融机构收缩农村市场是金融资本在追逐高额利润的商业思维下的合理选择。
为此,如何通过一些政策措施解决现代金融机构的经营原则与当前农村经济的特点不一致是从根本上扭转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关键。因此,应该加大“三农”投入,转变农村生产方式,分散农业风险,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大力提高农民收入等,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变当前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利润低、风险大的痼疾,吸引现代金融机构返回农村市场,发挥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而推动河南省经济的持续发展。
(注:本文系2009年河南省政府决策课题“扩内需、保增长形势下的河南省经济持续发展研究”(B395)和河南省社科联课题“新形势下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调查和分析(SKL-2009-3076)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骆波:河南省金融业发展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6).
[2] 赵书茂、张秋云、王仕豪: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对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7(6).
[3] 郑鑫:统筹城乡视角下的农村金融发展对策――以河南省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1).
篇9
关键词:农村;服务;金融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一、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以下三类金融机构组成: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近年来,黑龙江省邮储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也相继进入了农村市场,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股份商业银行逐渐恢复了相关的农贷业务,竞争性金融格局初显。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共有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网点3794个,比2004年末增加近千个,相继成立村镇银行5家、农村资金互助社2家,批准筹建了小额贷款公司160家。
二、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体系存在问题
(一)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备。相关法规规定具有较强的原则性,缺乏变通的同时也无法与当地实际情况相配套,例如:部分法规缺乏具体的操作办法指导,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但无法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要求,导致在实际监管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地方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目前没有统一标准,在小额贷款公司的高利率情况下,农户的收益率可能会低于贷款利率,这就影响了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如果发生债权债务纠纷,小额贷款公司也无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信用风险相对较大。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风险整体较高,农业银行作为早期的集政策性、商业性、深入农村等特点于一身的综合型银行,在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浪潮中积累下了在各大商业银行中最高的不良贷款率。农业发展银行在办理粮油收购专项贷款过程中,也存在资金被挪用、挤占的现象,目前也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贷款。农信社的风险问题更加突出,几乎承担了历次农村改革过程中的大部分成本,目前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大量农信社资不抵债,经营十分困难。
(三)产权制度不明确。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没有形成“权、责、利相称”机制。以农村信用社为例:目前入股农信社的社员,仅仅为了得到稳定的股金分红或者得到信用社的优惠贷款,并不关心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否真正转变,这种风险基本由政府承担。另一方面,股权结构的非农化倾向比较严重,部分地区在农村信用社的增资扩股改革过程中,对股东身份、社区范围没有明确限定,非农人员持有的股份明显增加,农民被边缘化。
(四)金融监管力度不足。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监管体系还没有充分完善,其内部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以金融监管办事处为例,目前为止,许多县没有设立,即使部分地区设立了金融监管办事处,也很少有专门化的农村金融监管部门,农村金融监管主体硬件的缺失,注定了农村金融体系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不仅如此,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中还存在缺乏监管经验、缺乏人力、多家单位工作协调难度较大、易形成多头监管及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五)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目前,黑龙江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正稳步推进。与城市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相比,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仍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支付系统网点通汇率较低。部分农村基层网点人员少,实行柜员制,无复核人员,不具备支付系统业务操作条件。二是征信体系法律制度框架尚待完善。征信市场发展不成熟,信用评级参评企业少,信用评级结果运用范围狭窄。三是反假宣传普及面狭窄。居民反假主动意识不高,大都局限于简单的识别防伪标识,打击假币犯罪的法律意识不强。
三、完善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对农村金融立法体系加以补充。法律保障是解决目前黑龙江省农村经济金融支持不足的根本之策。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地理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金融体系建设程度不一等因素导致各地区难以适应同一部法律进行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黑龙江省应该在原有国家法律的基础上,以适应当地金融发展为原则,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合理补充和完善。以达到监管标准、监管方式和技术手段适应适应市场监管要求,对具体事件有具体操作办法的目的。
(二)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加强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信用制度建设,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信用宣传与诚信教育,增强全民的诚信观念。二是切实规范中小企业设立、兼并、重组做法,确保银行债权的落实,严禁用各种违法违规手段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的发生,严厉打击通过各种途径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政府部门对相关人员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严禁逃废债者异地做官甚至提拔重用。
(三)确定合理的产权制度。明晰农村金融产权关系,需要从产权主体的形成、改革模式的选择和改革方式的选择等各个环节突破。不仅要形成多元化的产权主体,还要选择多样化的改革模式。通过股份制模式的一整套运作机制,达到产权明晰化的目标,使终极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真正分离。另外,新生产权的形成也有有利于农村金融产权的明晰化。
(四)构建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黑龙江省各地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因此,可考虑逐步建立银行分层次管理制度,即社区银行在内的地方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其它中小金融机构,可下放由各省银监局审批。其中社区中小银行及农村信用社交由地方政府管理。同时,完善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建立金融风险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
(五)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增加地方及乡镇支付系统网点数量,保证网点的覆盖面,同时加强对各网点的监督管理,实行统一复核;二是实行信用评级和信用奖励等措施,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法律制度框架;三是成立农村金融相关知识宣传和培训的机构,加大对农村金融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农村金融法律意识。四是重点推进农村信用社资金清算系统建设,推动区域性票据交换中心建设,广泛吸收农村信用社加入,增强其结算功能。
参考文献:
[1]关颖哲.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7).
[2]孙慧茹.对规范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J].科技视界,2012(30).
[3]唐立新.建立村镇银行及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J].安徽农业科学,2007(32).
[4]童鹏.美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状况及经验借鉴[J].时代金融,2010(11).
篇10
关键词:农村金融 现状与问题 发展对策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二是“三农”贷款持续增长。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农业贷款余额近3万亿元,约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14%,60%以上农户的贷款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也存在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农村地区资金外流情况严重。目前,通过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商业性金融组织,每年从农村地区流出的资金大于从城市流入的资金,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城乡差距过大。二是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商业银行改革以来,几家主要银行都大批撤出了在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与此同时,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建设没有跟上,造成机构网点覆盖率偏低,农民接受金融服务困难。三是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盈利水平不高。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经营传统的信贷产品和商业保险产品,而对农民需求量较大的小额贷款和农业保险则缺乏创新,造成金融产品单一,盈利能力严重不足,造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弱,而一些非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由于金融服务比较符合农民需求,发展较快,但是潜在风险较大。四是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支付结算体系落后。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电子化、票据化基础设施研发和建设不足,覆盖的地域范围小,便捷化程度低。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金融“三农”服务的能力,严重制约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可行性建议与措施
通过对农村金融的经营背景及现状的分析与比较,为促进其更快更好的发展,从而裨益乡民,较好辅助“三农”政策的执行,特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相关风险补偿核准规划。通过财政部门等尽快偿还原拖欠农信社的相关贴息,同时剥离先前由于政策性原因而导致的不良贷款,地方政府应完善农业部门的信用评级制度及相关部门的贷款担保机制,控制农业贷款的可能性风险及损失。
2.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在引导农村信贷资金回流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一是要为抑制农村信贷资金外流提供制度性保证;二是要合理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通过财政资金补偿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农村资金高效率地转化为农村投资。增加对当地经济信贷投放较多的金融机构再贷款额度;鼓励邮政储蓄资金参股农村信用社,投资设立农村小额保险组织,试办农村小额贷款机构,为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长期的资金投入来源。
3.制定《农业投资法》,规定县域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或购买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建议以县为单位,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贫困县和非贫困县,贫困县免除所得税和营业税,非贫困县免营业税、所得税减半征收。加强对县域资金流动的监测和预警,限制国有商业银行或农村信用社系统内上存资金比例,通过运用差额准备金制度,对上存资金比例过高的金融机构可以提高超额准备金比例实行缴存,并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
4.发展农村社区基金和小额信贷机构,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近年来农信社改革的商业化趋势不断强化,一批农信社将撤离偏远落后地区。这种趋势无法逆转,只能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农村社区基金和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就是弥补农村金融空白的重要手段。
5.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改善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环境,重点是完善农村经济基础条件,提高农户和农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建议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服务的投入,改善农村经济运作的基础。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在市场交易的谈判地位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出资成立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带动其他担保机构的发展。要扩大有效抵押品的范围,增加农作物收益权、权利质押,同时保护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权。探索运用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形式,根据“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不同特点,采取“一企一策、一户一策”的办法解决农民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