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报告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3: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运营报告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总监责任制对公司战略目标进行分解、量化,落实到实处
总监责任制在分解与量化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过程控制”的方法,使得较为抽象的战略目标“一流的品牌、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系统、一流的机制”经过理解消化,还原成了具体的操作指标。在制订的过程中,公司相关部门以“技术立业”战略方针为指导,深入到公司的各个控制点,就可操作性这一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公司相关职能部门通过职能分配与目标分解,以及总监责任制的实施,把这“四个一”战略目标落实到了日常的运营、生产、安全、设备管理及成本控制当中。针对各个项目组具体细分出了四项责任目标。
1、生产目标:生产目标是根据公司总体目标与各个项目组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适合项目组发展的生产经营目标,既兼顾发展,又侧重落实,是完成公司总体目标的关键控制。只有各个项目组深入落实并完成各自的生产目标,才能确保公司的总体目标,生产目标是各个项目组生产运营的关键指标。
2、经济目标:经济目标是衡量各个项目组生产经营的又一个重要指标,包含了经营的收入与成本控制,是组织能够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指标。这项指标在于各个项目组利用管理的各种手段,确保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降低生产过程中失误造成的损失,理顺生产关系,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突发性事故,减少额外的支出,和不必要的支出。在此前提下,控制生产的成本,力争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管理目标:管理目标是旨在确保安全、生产、经济目标顺利完成的一项指标,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各个项目组需动用各种管理手段,以达到工艺技术、生产、设备管理的顺畅,在此制订的各项指标也是以确保正常运营为目的的。
4、安全目标:安全目标是各个项目组正常运营的一个先决条件,其贯穿到项目组生产的各个环节,各项安全工作应该置身于项目各项工作之首。没有安全的运营条件及运营环境,是不可能保证项目组正常生产运营的。制定安全目标是约束各个项目组的人员,以自身安全、环境安全、生产安全、操作安全、设备安全、工艺技术安全为先导去开发项目组的各项工作。
公司的战略目标就是要把这些具体操作指标落到实处,只有这些工作都做到位了,才能在日常的运营中达到理想状态,才能不断地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二、总监责任制明确了各部门及项目组的职能
明确了职能就等于说告诉了相关的职能人员如何开展工作,如何量化、细化工作,如何执行?如何检查等等一系列问题。对于任何工作来说,只有当做工作的人知道为何要做、如何做,这项工作才能够做好,才能能够有较好的结果。这也是管理达到先进水平的一个体现。
总监责任制从公司的人事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几个层面明确了各个部门及项目组的职能、职责与权限,明确了具体问题的具体操作与解决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激励与考核机制。这样,各部门及项目组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职能、职责与权限,明确无误地去干自己所要干和应该干的工作。由于有相应的激励与考核机制,各部门及项目组便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认真努力去干,从而产生良好的工作业绩与经济效益。
总监责任制的实行使得公司的管理职能更清晰、更合理,也更具操作性,是公司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上档次的标志。
三、总监责任制贵在落实与深化
任何一项工作都要落到实处后才会有结果,才能产生效果。总监责任制也不例外,只有经过实施才能检查其的正确与否。对总监责任制的实施,我们也必须以科学发展的思维,以哲学的导向去认识、理解、消化、吸收与落实,才会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公司领导层与相关部门经过现状的调查、实际的研究与分析,制订了总监责任制的具体实施方案,旨在深化公司的管理,保证公司目标的完成。公司各部门、各项目组要以总监责任制的要求开展工作,不断深化、细化各部门各项目组的工作,为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不断地做出自己的贡献。当然在总监责任制执行的时候可能还会遇到当初未考虑到的问题,这些需要我们进一步地深化、完善总监责任制,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公司管理的需要。
四、总监责任制制订与实施的意义
我们公司从成立到现在的发展,证实了我们公司当初以一种新的理念和模式的建立是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的,并在新的市场大潮中显示了其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生命力。随着我们公司的发展,经营项目的增多,新出现的问题不断地对公司的管理提出挑战,我们公司领导层以科学发展的思维、战略的思维适时地深化公司的管理,提出了以总监责任制为试点不断深化公司管理的思路。在我们公司不断深化管理、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总监责任制的提出、制定与实施对我们公司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具体反映在四个方面:
一是对过去的肯定。总监责任制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上进一步加强管理,是对过去已经清晰的职能进一步地整理,使之更趋合理,更具有操作性。所以,总监责任制是对过去的肯定,是在过去基础上的提高。
二是对现状的改进。过去明确的各种职能、职责,现在仍在延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已经不太适合现在的发展,公司要进一步地发展就必须予以完善或清晰,使责任落实到人,把工作做到实处,有些原来没有接触到的工作,现在也必须落实实施,这就需要对管理现状进行适当的改进,使得公司的战略目标顺利完成。所以,总监责任制是对现状的改进,是为了适应现状。
三是对未来的展望。总监责任制把公司的战略目标分解为目前可操作的具体指标,通过对现在的控制,逐步地实现将来的目标,目的是明确的,使得公司将来的目标变得更加清晰,从而增强了员工对公司未来的信心。
篇2
关键词:企业年金计划 确定缴费型计划 确定受益型计划 会计披露
我国于2006年初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对上市公司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信息披露作业了规范,但由于我国本身企业年金制度建设的薄弱,导致了该项准则仅解决的是缴费确定型年金基金的信息披露,企业对于企业年金的会计处理以及其他相关事项仍缺乏报告披露系统,这将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在国际资本市场运作时其披露的企业年金信息缺乏可比性与可靠性,因此建立完整的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规范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对企业年金计划会计报告与披露进行研究。
一、企业年金财务报告披露原则
(一)成本效益原则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财务报告体系,计提企业年金的企业应按照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按规定进行披露。因此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考虑,对企业年金及年金基金的报告应是在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体系下,采取补充报告的形式。即在现有的财务会计报告体系中加入必要的明细表、报表项目,并将大量的信息在报表附注上进行说明。采取补充报告的形式,可以保证财务信息的可比性、一贯性和相关性。通过规定报告的格式、内容等手段,使各企业的年金成本报告具有横向可比性;各企业在确定企业年金的相关政策后,要一贯的执行,使报告具有纵向可比性,即一贯性;而年金计划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如精算假设、财务指标等的披露,又体现了报表信息的相关性。
(二)明晰性原则 由于以企业为会计主体和年金基金为会计主体核算的截然不同,以至于企业年金的会计信息显得复杂而繁琐,如果表述不清晰,将影响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企业年金,特别是受益确定型企业年金,其多项会计信息的提供要经过诸多繁杂的程序,多层次的会计处理并且各种摊销、折现的会计处理方法晦涩难懂,繁琐复杂,其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精算假设以及各种财务假设,这些都有精算人员、会计人员个人的主观判断,这样复杂的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可能由于无法理解而变得无用。因此在报告与披露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时,应将繁琐复杂的会计信息在财务报告中用通俗易懂的概念、简明的陈述及形象化的图表进行披露,以增进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三)充分性原则 企业年金会计信息的披露不仅要清晰简洁,而且应该与充分性取得适当的平衡。财务报告披露的充分性原则要求必须包括与内外使用者相关的全部信息,不论是定量信息或定性信息,只要它们对使用者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财务报告都应当通过一定的报告形式予以披露。在企业年金的会计核算体系中,无论何种年金计划都包含了年金基金的会计核算,年金基金的运营状况也是信息使用者所关注的。因此尽管《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财务报告系统中并不包括基金资产的会计报告,但在财务报告中应对企业年金运营状况进行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就包含年金基金资产负债表与净资产变动表,根据充分披露的原则,这两份财务报告及其它事项的说明应在企业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四)重要性原则 企业年金计划相关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年金计划报告中不可能包含所有的信息。为了提高报告的实用性,企业年金报告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应该为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所以,在报告与披露企业年金计划时要遵循重要性原则。就受益确定型企业年金而言,年金基金资产的运营状况与企业日后的缴费密切相关,因此企业不能仅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同时应该在财务报表中予以确认,虽然信息使用人也同样关注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基金运营状况,但与企业无关,因此只需进行披露即可。同时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应当保证所提供的年金信息包括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的所有信息。
二、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及依据
(一)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形式 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加强企业年金制度的建设及企业年金资金的管理,企业年金会计信息的披露应在一般财务报告体系基础上结合披露的原则,根据不同类型企业年金的特点,将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与受益确定型企业年金分开进行披露,对于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由于提存金的投资运营状况是年金信息使用者关注的重点,因此财务报告披露应突出此类会计信息。而受益确定型企业年金,应将企业年金会计报告与企业年金计划信息的披露程度同企业年金会计处理的三项基本原则相联系。“递延确认”将一些及时、相关的会计信息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如未确认的过去服务成本、未确认的精算利得与损失等,因此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这些信息就显得额外重要。“企业年金成本以净额反映”和“资产负债相抵消”的会计处理特征使财务报表上的金额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在会计报表附注对构成这一金额的相关项目进行披露,将有助于信息使用者进一步理解已发生的各种经济事项,更易于理解报表列示的数据为何逐期发生变化。
(二)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的依据 企业可在现有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相关企业年金项目,增编企业年金计划相关明细表,增加年金基金资产负债表及净资产变动报表披露企业年金会计信息,从而弥补现行财务报告中企业年金信息披露不足的缺陷。具体的披露方式可以分为财务报表披露与其他报告披露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前者包括表内报告与附注披露。通常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基础上进行财务报表的表内报告,因此规范的报表项目应同账户保持内在一致性,有关会计账户的数字(金额)描述则必须合计于报表。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的成本支出在损益表的成本费用中列支即可。而受益确定型企业年金会计记录设置了“应计(预付)企业年金”科目与“年金期间净成本”科目,为了在报表中保持一致性,在资产负债表内增设“应计(预付)企业年金”项目,“应计企业年金”列在负债类,而“预付企业年金”列在资产类。损益表中增设“年金期间净成本”项目,各成本项目不单独列示。而在现金流量表中,可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中专设“支付给职工企业年金”项目反映用于企业年金福利的支出额或提存金,单独列示企业年金现金流是为了满足企业年金受益人及政府宏观管理部门的信息需求。附注披露的重要作用是为了帮助投资者更好了解财务报表表内的内容,由于缺少系统的企业年金计划准则,要使企业年金信息披露保持一定的体系,使信息使用者能较好根据披露的信息对企业年金计划的财务影响做出评价。在报表附注中用文字说明的形式披露DC计划的重要活动、参与计划的人数、计划条款的变动和投资
政策等,DB计划最低企业年金负债额、企业年金资产、负债成本计量的会计政策等具体内容。其他报告,如企业年金计划报告和精算报告,后者以文字和数据相结合说明精算假设的内容。包括采用的折现率、财务报表列报的各期所有计划资产的预期报酬率、预计的工资增长率、职工的流动比率、伤残比率和提前退休率、通货膨胀及其他重要的精算假设,这部分也可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三、我国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的设想
(一)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会计报告与披露 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计提的成本费用纳入企业一般的财务报告体系,在损益表中的管理费用中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负债类中可增设“应计企业年金”项目,用以反映年末尚未支付的年金提存金的余额。由于在DC计划下,职工的未来受益金额,根据企业和职工双方支付的提存金及所形成基金的经营效率和投资效益确定,因此年金基金的运营情况的披露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可在报表附注中根据企业年金基金机构提供的数据报告,编制企业年金基金的资产负债表、净资产变动表以及附注内容,具体编制的格式和披露内容可参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
(二)受益确定型企业年金会计报告与披露 由于在受益确定的方式下,无论企业年金的筹集,运营与发放都与企业有关,年金筹集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缴费,虽然年金的运营交于受托人负责,但运营收益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企业以后的缴费,而且企业年金的发放也由企业负责。因此企业对DB计划年金的会计报告与披露的内容就显得多而杂。
(1)在财务报表内列示与受益确定型企业年金相关的项目。在现行资产负债表流动负债中列示“应计企业年金”项目,反映期末预计年金义务现值超过年金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及相关调整项目的净额。它是根据“应计企业年金”总账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反映企业年金负债。鉴于信息使用者对于企业年金会计信息的需求,将应计企业年金从企业总流动负债中剔除出来单独反映,从而便于年金信息需求者清楚得了解企业年金的财务状况。若“应计企业年金”总账账户期末为借方余额,则采用一定方法确定资产后在流动资产类列示“预付企业年金”,反映企业年金资产。在现行损益表中列示“年金期间净成本”项目,反映当期企业年金所有的成本费用,包括当期服务成本、利息成本、计划资产的预期报酬、已确认过去服务成本和已确认的精算里的和损失等。它是根据“年金期间净成本”各明细账户汇总得出,并且与“管理费用”等项目共同列示于期间费用中。
篇3
对于卫星运营商来说,购置卫星时有三个关键性因素需要考虑:一是价格和效益;二是卫星的可靠性;三是一旦需要是否能及时供货。Futron公司的此报告针对最后这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对6个主要卫星制造商截止至2003年年底的各自10个通信卫星的制造项目进行了研究。
因为不断增长的预算和为了实现管理目标,卫星经营商总是不断地向制造商提出加快交付卫星的要求。卫星交付时间的延迟会造成经济损失,一般每年高达上百万美元。同时,运营商们希望更多更新的技术集成到卫星里,这也需要开发和试验的时间。更好卫星的更快交付似乎成为了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制造商对质量和稳定性的要求要远高于对时间的要求,但经营商因要向股东报告财务情况,计划时间不可能太长。如此说来,这种经营商对制造商的压力可能会继续发展下去。
Aircaims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宇航损失评估理算和信息公司,其数据被视为此类信息的产业标准。Futron公司报告依据的就是Aircaims的数据而进行的更加严密和客观的分析。Futron公司使用合同宣布时间作为产品周期的起始点。而这一时间并不总是与合同的最后签订或产品的长期项目的起始时间相吻合。
此研究报告最后形成以下结论:
所有制造商都存在或长或短的生产周期。
当推迟的调整与制造商无关(例如,发射推迟,运营商资金因难等),主要卫星制造商最近发射的10个通信卫星的生产周期,从最短的Astra 3A(Boeing 376)的15个月,至最长的Astra 1K(Alcatel Spacebus 3000)的59个月。
使用相同的标准,制造商的生产时间从洛克希德・马丁的24个月,至劳拉空间系统公司的40个月,平均为30个月。
生产时间变化值最小的也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其最短至最长项目的差值为12个月,所有制造商的平均数值为30个月。
背景
运营商购置卫星时的几点考虑:
价格和效益;
卫星的可靠性;
运营商一旦需要能否能提供。
卫星价格和效益的平衡对每个运营商来说都是不一样的。这种平衡要将卫星的商业预算能力与购买、运营和担保费相比较。然而,另外两点考虑则相对容易分析。
在此之前,Futron公司研究了各类商业卫星的稳定性,以及运营商容易接受的卫星载荷舱的设计。其研究结果在Futron有关卫星的保险率和载荷舱效果的两份白皮书中报告过了。
今年,我们分析了制造商近来关于卫星生产时间和生产时间变化值的情况。例如,当运营商需要时能够生产出来。卫星运营商不断要求制造商千方百计地让所制造的卫星符合市场要求,这点对卫星运营商的长期业务的增长至关重要。另外,各个国内和国际远营商都要求制造最好的卫星,并在最后期限前占据轨道位置。最后,卫星运营商自己也不喜欢他们的卫星交付日期的变化与不确定。
因此,卫星生产日期的总长度,以及生产时间变化值是卫星运营商们购置卫星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Futron公司报告的分析参数。
方法
为了集成分析的数据,Futron公司使用自己的卫星订单和制造的数据库,并综合了Airclaims SpaceTrakTM数据库,该数据库跟踪了已发射的商业卫星从建好至退役的重大事件。Airclaims的数据被确认为最完全,并被业界(包括保险商和其它金融机构)视作标准。Futron公司的数据通常也被认为是一致和有效的。通过使用上述两个数据库,Futron公司保证了此报告数据的准确性和无偏见性。
除了使用SpaceTrak数据,Futron公司还与Airclaims的分析师一道工作,获得了解析这些关键数据的建议,并研究了整个报告。
分析数据起始于制造商们最近制造的10颗卫星,以及以下制造商:
阿尔卡特
EADS Astrium
波音
洛克希德・马丁
轨道科学
劳拉空间系统
以下数据来自每颗卫星
订单日期
发射日期
至发射的总交付日期(月)
对因发射延迟进行的生产/交付日期调整的评估(月)
对非关制造商的因发射延迟进行的生产/交付日期调整的评估(月)
许多卫星的订单大都只知道签订的月份,为了保持数据的一致性,我们假定所有卫星订单日期为当月底。一旦多个卫星在同一时间签订,并在不久的时间段发射(例如Intelsat的9代系列),订单中的所有卫星的生产起始时间相同。如果卫星原本就定为地面交付(例如AsinaSat 4),那么发射延迟就被确认为与制造商无关。有一些项目过于复杂和创新(例如瑟拉亚),制造商的项目既有复杂和创新的部分,也有简单的部分,当分析制造商近来的10个项目时,其卫星的复杂程度被视为平均水平。
军用和民事政府项目被排除在此分析之外,它们无论是技术特点还是购置要求特点,都与商业用户不同。
对卫星生产计划的分析
与其它因素不同,影响卫星生产计划的主要因素是制造商的控制,它们包括:顾客对设计变更的要求,或者暂存和延迟执行的要求(包括发射延迟的要求)。然而,有时的延迟是明显的,这种随机信息一般并不提供给将产生这种延迟因素的公共领域。因此,Futron公司的分析表明,在最近10颗的发射中,所有的制造商都有长周期和短周期。如果延迟发射的调整与制造商无关(例如发射延迟、顾客财政困难),生产时间从Astra 3A(Boeing 376)最短的15个月,到Astra 1K(Alcatel Spacebus 3000)的59个月。如图1所示,一些制造商的趋势线比其它制造商的变化要大,这种变化将在本报告后部分进行说明和分析。
如图2所示,使用相同的调节标准,制造商最近发射的10颗商业通信卫星的制造卫星的平均时间从洛克希德・马丁的24个月至劳拉空间系统公司的40个月 ,总体平均为30个月。
图3粗略描述了制造商的产品时间的不同长度,以及两个卫星制造商间的变化。有趣的是,在本告中,所有制造商的最长和最短的平均值为30个月,这也与总体平均产品时间完全一致。
制造商的生产计划分析
以下部分提供了本报告所考虑的更多细节,尤其是截至2003年年底的最近的10颗卫星的制造和发射。
1、阿尔卡特
无论是较长还是较短的项目,无论是客户还是老客户,阿尔卡特的最近发射的10颗卫星表现出了相当平均的制造周期。阿尔卡特的总生产时间比平均值要稍低(29个月)。但最短和最长的平均值要高于所有制造商的平均值(42个月),既反映出了非常快的Eutelsat W4的制造周期,又反映出了特别漫长的Astra 1K的制造周期。在Eutelsat W4和AMC-9的情况中,总时间比生产时间要长的原因是金融/市场状况影响了运营商,而不是制造商的问题(表1)。
2、EADS ASTRIUM
EADS Astrium的最近10颗卫星的总生产时间比较接均值(32个月),其最短和最长的生产时间与阿尔卡特相似,接均值(也是32个月)。AsiaStar卫星比其伙伴卫星AfirStar显现出较长的生产时间。运营商指出,这也在他们的原计划之内。Hotbird 7至发射的总时间应归咎于加载的延迟,而此次发射也完全失败了。至于HellaSat 2,发射的追加时间反映出运营商多重计划的停止和重新启动,不是制造商的问题(表2)。
3、波音
根据总体调整后的生产时间,这里分析的波音项目比总平均时间要短(27个月),却是最短时间和最长时间间变化最大的厂商之一(36个月)。瑟拉亚项目的特珠时间长度反映了计划的复杂性,以及无集线器的太阳能电池需要改型(在相类似的卫星发现了同类错误之后)。AsiaSat C的制造没有延迟,是由于原本就是地面交付。随后发射的延迟则是缘于亚洲经济危机和市场困难。e-bird的延迟也是由于加载问题,而不是制造(表3)。
4、洛克希德・马丁
洛克希德・马丁的最后10颗制造和发射的卫星,比总体平均制造时间要低(24个月)。这个平均值也比本分析中所有制造商要低。另外,洛克希德・马丁从最短至最长的周期中具有最小的变化值(12个月)。最长的项目是一家全新的客户(新天卫星),或是一项新的合资业务(SES Americom的AAP-1)。最短时间之一是Nimiq 2。也许是因为曾有一项该卫星的订单,但在该卫星订单前,没有明显启动生产的证据(表4)。
5、轨道科学公司
作为此分析中的制造商之一,轨道科学公司不足完全执行的10颗卫星来提供研究,只有6颗。我们之所以列入它,是因为当客户看好较小型卫星时,轨道科学公司持续地直接加入与其它制造商的竞争。这是因为轨道科学的卫星相对小型,与其它制造商相比,也欠复杂。这些卫星的总生产时间也较总生产时间要稍低。然而,相对地从最短至最长(38个月)的变化值的平均数要高,部分原因是产品制造遗留的溶合问题(CTA和轨道科学)(表5)。
6、劳拉空间系统公司
最后分析的是此次研究的卫星中生产周期最长的公司之一(40个月),却是周期时间中第三个最小变化值的公司(22个月)。然而,相对长的生产时间是Intelsat 9代系列中的6颗卫星,签订在4次不同的时间。Intelsat因严重干涉生产过程而闻名,并且时常调整计划。因此,它的卫星生产周期时常较其它卫星要长。在这里的其它卫星中,Optus c-1因客户的财政问题而延迟了5个月(表6)。
结论
卫星生产要求将重点放在两个因素上:可靠性和及时性。可靠性是卫星长期成本的一个主要因素,而且是保险商和操作商最关心的。获得项目资金的能力,时常取决于金融机构对生产周期中没有不适当风险的满意度。获取生产潜力保险费的能力,则取决于用户在卫星发射失败后其网络不受其影响的的满意度。
同时,面市的时间对卫星操作商和客户来说,逐渐成为一个关键因素。对于卫星质量和可靠性来说,尽管最快并不一定意味着最好,但还是存在商务上可接受的卫星交付时间的限制。此外,行政当局和管理者也时常要求建设时间表,要求不超过发射时间的极限。
该报告仅只是西方卫星主要制造商近期生产周期的简要分析。但很明显,所有制造商在生产周期中都遭遇过挫折。事实上,这种挫折产生了生产时间的不断变化。而通过观察变化,便能分析出趋势。这种趋势在我们的这组数据中也得到了确认。
十分明显,某些较小和较简单的卫星承载舱设计的卫星较其它卫星的建造要快(例如波音376HP)。如果制造商提供了不同的生产线,也不表明卫星生产的变化会有什么不同。有时,卫星生产变化的原因只是当卫星遇到了意外延迟。尽管这一延迟被看作制造商造成的,但却是因相似的在轨卫星明显的类似错误所造成的额外的重新试验和制造的需要(例如波音 702/GEM系列)。我们也注意到了所产生的明显相似的卫星生产变化时间,这是因为某些运营商签订了额外试验的合同,这样因其追求更高的稳定性而使生产时间延长。
篇4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管理,防范和控制管理运营风险,确保保险资金安全,维护保险人、被保险人和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保险业稳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是指委托人将其保险资金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意愿以自己的名义设立投资计划,投资基础设施项目,为受益人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第三条委托人投资受托人设立的投资计划,应当聘请托管人托管投资计划的财产。受益人应当聘请独立监督人监督投资计划管理运营的情况。
第四条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托管人、独立监督人以及参与投资计划的其他当事人应当依法从事相关业务活动,并按照本办法规定,签订书面合同,载明各方的权利、义务。
第五条投资计划财产独立于受托人、托管人、独立监督人及其他为投资计划管理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组织的固有财产及其管理的其他财产。受托人因投资计划财产的管理、运用、处分或者其他情形取得的财产和收益,应当归入投资计划财产。
第六条受托人、托管人、独立监督人及其他为投资计划管理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组织,因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等原因进行终止清算的,投资计划财产不属于其清算财产。
投资计划财产的债权,不得与受托人、托管人、独立监督人及其他为投资计划管理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组织的固有财产产生的债务相抵销。不同投资计划财产的债权债务,不得相互抵销。
非因执行投资计划产生债务,不得对投资计划财产强制执行。
第七条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应当遵循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和资产负债匹配原则。委托人应当审慎投资,防范风险。受托人、托管人、独立监督人及其他为投资计划管理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组织,应当恪尽职守,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义务。
第八条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负责制定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有关政策。
中国保监会与有关监管部门依法对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各方当事人和相关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投资计划
第九条本办法所称投资计划,是指各方当事人以合同形式约定各自权利义务关系,确定投资份额、金额、币种、期限、资金用途、收益支付和受益权转让等内容的金融工具。
第十条投资计划的投资范围,主要包括交通、通讯、能源、市政、环境保护等国家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计划可以采取债权、股权、物权及其他可行方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
第十一条投资计划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政策;
(二)具有国家有关部门认定最高级别资质的专业机构出具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和评估报告;
(三)具有或者预期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回报;
(四)具备按期偿付本金和收益的能力,或者能够提供合法有效的担保;
(五)已经投保相关保险;
(六)项目管理人(以下简称项目方)控股股东或者主要控制人,为大型企业或者企业集团,且无不良信用记录;
(七)项目方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业务许可证;
(八)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投资计划以债权、股权及其他可行方式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除符合第十一条规定条件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自筹资金不得低于项目总预算的60%,且资金已经实际到位;
(二)项目方资本金不得低于项目总预算的30%,且资金已经实际到位;
(三)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已经建成的项目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投资计划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经国务院或者有关部门批准后,各方当事人方可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投资计划不得投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基础设施项目:
(一)国家明令禁止或者限制投资的;
(二)国家规定应当取得但尚未取得合法有效许可的;
(三)主体不确定或者权属不明确等存在法律风险的;
(四)项目方不具备法人资格的;
(五)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四条投资计划至少应当包括下列法律文件:
(一)投资计划说明书;
(二)委托人与受托人签订的受托合同,合同至少应当包括投资计划项目名称、管理方式、受益人及其权利义务、经营期限和金额、投资计划财产的收益分配和支付、管理费用和报酬、投资计划财产损失后的承担主体和承担方式、违约赔偿责任和纠纷解决方式等内容;
(三)委托人与托管人签订的托管合同,合同至少应当包括托管财产范围、投资计划财产的收益划拨、资金清算、会计核算及估值、费用计提、违约赔偿责任等内容;
(四)受托人与项目方签订的投资合同,合同至少应当包括投资金额及期限、资金用途及划拨方式、项目管理方式、期限及质量保证、运营管理、违约赔偿责任等内容;
(五)受益人与独立监督人签订的监督合同,合同至少应当包括独立监督人的监督范围,超过限额的资金划拨确认以及资金划拨方式、项目管理运营、建设质量监督、违约赔偿责任等内容;
(六)受益人大会章程;
(七)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法律文件。
前款第(二)、(三)、(四)、(五)、(六)项规定的合同应当载明其他当事人参与的有关受托、托管、项目投资、监督等事项。
第十五条投资计划说明书至少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投资和管理风险;
(二)投资计划目的和基础设施项目基本情况,包括项目资金用途、金额、期限及还款方式、保证条款及违约责任、信息披露等;
(三)各方当事人基本情况,包括名称、住所、联系方式及其关联关系;
(四)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市场分析、成本分析及收益测算;
(五)投资计划业务流程,包括登记及托管事项、风险及控制措施、流动性安排、收益分配及账户管理;
(六)投资计划的设立和终止;
(七)投资计划的纳税情况,包括各种税费支付来源、支付环节及支付优先顺序;
(八)投资计划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内容。
投资和管理风险应当在投资计划说明书的显著位置加以提示。
第十六条投资计划各方当事人应当在投资计划中书面约定受托管理费、托管费、监督费和其他报酬的计提标准、计算方法、支付方式、保证条款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
有关当事人经协商同意,可以增减约定报酬的数额,修改有关报酬的约定。
第十七条投资计划的受益权应当分为金额相等的份额。
受益人可以转让全部或者部分受益权。受益权的受让方应当是机构法人。投资计划受益权转让后,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因转让发生变化。投资计划受益权的份额划分和转让规则,由中国保监会商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投资计划终止:
(一)发生投资计划约定的终止事由;
(二)投资计划的存续违反投资计划目的;
(三)投资计划目的已经实现或者不能实现;
(四)投资计划被撤销或者解除;
(五)投资计划当事人协商同意;
(六)投资计划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条投资计划终止后,受托人应当在终止之日起90日内,完成投资计划清算工作,并向有关当事人和监管部门出具经审计的清算报告。
受益人、投资计划财产的其他权利归属人以及投资计划的相关当事人应当在收到清算报告之日起30日内提出意见。未提书面异议的,视为其认可清算报告,受托人就清算报告所列事项解除责任,但受托人有不当行为的除外。
第二十条投资计划的各方当事人应当严格按照投资计划约定的时间和程序,分配投资计划收益和有关财产。
第二十一条受托人、托管人、独立监督人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投资计划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向受益人或者委托人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第三章委托人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所称委托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的保险公司、保险集团公司和保险控股公司。一个或者多个委托人可以投资一个投资计划,一个委托人可以投资多个投资计划。
第二十三条委托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符合《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指引(试行)》规定,且执行规范;
(二)建立了项目评估和风险监测制度;
(三)引入了投资计划财产托管机制;
(四)拥有一定数量的相关专业投资人员;
(五)最近3年无重大投资违法违规记录;
(六)偿付能力符合中国保监会有关规定;
(七)风险管理符合本办法第九章的有关规定;
(八)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委托人可以授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代其履行相关权利义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委托人,应当符合前款除第(六)项外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保险公司、保险集团公司和保险控股公司申请担任委托人,应当向中国保监会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一)投资申请书;
(二)投资于投资计划的可行性报告;
(三)公司董事会通过投资于投资计划的决议;
(四)受托人、托管人有关材料及合同文本;
(五)内部管理、风险控制、项目评估及风险监测制度;
(六)相关业务部门设置及主要业务人员情况;
(七)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最近3年公司财务报表;
(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最近3年公司内控管理建议书;
(九)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文件及材料。
中国保监会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20日内,做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五条除中国保监会另有规定外,委托人投资于投资计划应当符合下列有关投资比例的规定:
(一)人寿保险公司投资的余额,按成本价格计算不得超过该公司上季度末总资产的5%;财产保险公司投资的余额,按成本价格计算不得超过该公司上季度末总资产的2%;
(二)人寿保险公司投资单一基础设施项目的余额,按成本价格计算不得超过该项目总预算的20%;财产保险公司投资单一基础设施项目的余额,按成本价格计算不得超过该项目总预算的5%;
(三)保险公司独立核算的产品账户投资的余额,按成本价格计算不得超过保险条款具体约定的比例。
第二十六条委托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研究项目投资可行性,评估投资计划,确认投资项目;
(二)测试投资计划风险及承受能力,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和预案;
(三)选择受托人和托管人,约定受益人权利和独立监督人职责;
(四)与受托人签订受托合同,确定投资计划管理方式,约定受托人管理、运用及处分权限,监督受托人履行职责的情况;
(五)与托管人签订投资计划财产托管合同,监督托管人履行职责的情况;
(六)协助受益人与独立监督人签订监督合同;
(七)约定有关当事人报酬的计提方法和支付方式;
(八)定期向有关当事人了解投资计划财产的管理、运用、收支和处分情况及项目建设和管理运营信息,并要求其作出具体说明;
(九)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投资计划的约定或者因未能预见的特别事由致使投资计划不符合受益人利益的,要求受托人调整投资计划财产的管理方法;
(十)受托人违反有关法律规定和投资计划约定,造成投资计划财产损失的,要求受托人恢复投资计划财产原状、给予赔偿;
(十一)受托人、托管人违反投资计划目的处分投资计划财产或者管理、运用、处分投资计划财产有重大过失的,根据投资计划的约定和本办法的规定解任受托人、托管人;
(十二)保存投资计划投资会计账册、报表等;
(十三)接受中国保监会的监督管理,及时报送相关文件及材料;
(十四)投资计划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七条委托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
(二)投资未经中国保监会审核的投资计划;
(三)利用投资计划违法转移保险资金;
(四)妨碍相关当事人履行投资计划约定的职责;
(五)投资计划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禁止行为。
第四章受托人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所称受托人,是指根据投资计划约定,按照委托人意愿,为受益人利益,以自己的名义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信托投资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或者其他专业管理机构。受托人与托管人、独立监督人不得为同一人,且不得具有关联关系。
第二十九条受托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国家有关监管部门认定的最高级别资质;
(二)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信誉良好,管理科学;
(三)具有完善的内部管理、风险控制、操作流程及内部稽核监控制度,且执行规范;
(四)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项目评估、甄选及管理体系;
(五)具有独立的外部审计制度及定期审计安排;
(六)具有足够数量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管理人员,重要岗位人员专业经验丰富;
(七)具有投资计划风险管理责任人,建立了风险责任认定及责任追究制度;
(八)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具备对业务人员和投资计划执行的有效监控制度;
(九)最近2年连续盈利;
(十)最近3年无到期未偿还债务、未发生到期不履约现象、无挪用受托财产等违法违规行为;
(十一)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三十条信托投资公司担任受托人,除符合本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条件外,还应当满足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本金不低于12亿元人民币,且任何时候都维持不少于12亿元人民币的净资产;
(二)具有从事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丰富经验;
(三)原有存款性负债业务已经全部清理完毕,未发生新的存款性负债或者未办理以信托等方式变相负债的业务;
(四)自营业务资产状况和流动性良好,符合有关监管要求;
(五)完成重新登记3年以上;
(六)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第三十一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担任受托人,应当符合本办法第二十九条以及第三十条第(一)、(二)、(六)项规定条件。
第三十二条受托人应当向中国保监会提出设立投资计划申请,并报送下列文件及材料:
(一)设立投资计划申请书;
(二)营业执照(副本)或者营业执照有效复印件;
(三)公司治理的说明;
(四)内部管理、风险控制、操作流程及内部稽核监控、基础设施项目评估、甄选及管理制度,包括董事会和高级经营管理层的有效监控手段、独立的外部审计安排等;
(五)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最近3年公司财务报表;
(六)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最近3年公司内控管理建议书;
(七)公司全体董事履行受托职责的承诺书;
(八)主要业务人员的名单和履历;
(九)投资计划包括的所有法律文件及投资计划受益权的划分方法;
(十)投资计划可行性报告及项目评估报告;
(十一)基础设施项目立项报告及有关部门批复;
(十二)执业5年以上具有专业经验律师出具的有关投资计划的法律意见书;
(十三)尽职调查报告;
(十四)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文件及材料。
信托投资公司担任受托人,除提交前款规定的文件及材料外,还应当提交其符合第三十条规定条件的有关证明材料。
第三十三条中国保监会从管理资产规模、公司治理、资信状况、信用等级、管理能力、内控制度和投资计划的项目选择、风险控制、托管安排、监督机制等方面,对受托人提交各项申请材料内容的完整性进行形式审核,并出具审核意见书。
第三十四条受托人与投资计划的其他当事人正式签订的有关合同,经中国保监会审核同意后方始生效。
第三十五条受托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调查投资项目情况,出具尽职调查报告;
(二)选择基础设施项目,评估项目投资价值及管理运营风险;
(三)设立投资计划,与委托人签订受托合同;
(四)与项目方签订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合同,约定项目方书面承诺接受独立监督人的监督并为独立监督人实施监督提供便利;
(五)为每个投资计划开立一个独立的投资计划财产银行账户;
(六)为受益人最大利益,谨慎处理投资计划事务,确保投资计划财产安全;
(七)在投资计划授权额度内,及时向托管人下达项目资金划拨指令。超过投资计划授权额度的指令,必须征得独立监督人的书面认可;
(八)及时向受益人分配并支付投资计划收益,将到期投资计划财产归还受益人或者委托人;
(九)协助受益人办理受益权转让事宜,完成财产转移手续,并书面通知有关当事人;
(十)及时披露投资计划信息,接受有关当事人查询,如实提供相关材料,报告项目管理运营情况;
(十一)持续管理和跟踪监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或者运营情况,要求项目方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
(十二)编制投资计划管理及财务会计报告;
(十三)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审计投资计划管理和投资项目运营情况;
(十四)保存处理投资计划事务的完整记录及投资项目的会计账册、报表等;
(十五)依法保守投资计划的商业机密;
(十六)受益人大会实质性变更投资计划的,及时将有关投资计划变更的文件资料报送中国保监会审核;
(十七)遇有突发紧急事件,及时向有关当事人、中国保监会和有关监管部门报告;
(十八)主动接受有关当事人、中国保监会和有关监管部门的监督,报送相关文件及资料;
(十九)投资计划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十六条受托人按照投资计划约定取得报酬。
受托人违反投资计划约定处分投资计划财产,或者因违背管理职责、处理投资计划不当致使投资计划财产损失的,在未恢复投资计划财产原状或者未予赔偿前,不得请求给付报酬。
第三十七条受托人违反投资计划约定,致使对第三方所负债务或者自己受到的损失,以其固有财产承担。受托人违背受托合同约定,管理、运用、处分投资计划财产取得的不正当利益,应当归入投资计划财产;导致投资计划财产受到损失的,应当向受益人或者委托人承担赔偿责任。受托人提供虚假或者模糊信息,误导独立监督人,造成投资计划财产损失的,应当向受益人或者委托人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人或者受益人大会应当按照投资计划约定解任受托人:
(一)受托人违反受托合同约定或者未能履行受托合同约定及其承诺的职责;
(二)受托人利用投资计划财产谋取约定报酬以外利益,或者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三)受托人因管理不善或者督促项目方不力,不能按期分配并支付投资计划应付收益和投资计划财产;
(四)受托人向投资计划有关当事人提供虚假文件资料,或者有其他欺骗行为;
(五)受托人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者被依法接管;
(六)委托人有证据认为更换受托人符合受益人利益;
(七)投资计划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受托人有上款所述情形的,中国保监会和有关监管部门可以建议委托人或者受益人大会解任受托人。
第三十九条受托人被解任的,委托人或者受益人大会应当在30日内委任新的受托人。
受托人被解任的,新受托人继任前,原受托人应当继续履行有关职责,妥善保管有关资料,及时办理受托管理业务移交手续。新受托人应当承继原受托人处理投资计划事务的职责。
受托人出现第三十八条第(五)项情形时,委托人或者受益人大会应当指定临时受托人负责投资计划的相关事宜。投资计划终止时,受托人应当继续履行有关职责,直至清算结束。
第四十条受托人职责终止的,应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受托管理投资计划的行为进行审计,将审计结果书面通报投资计划的其他当事人,并报送中国保监会和有关监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一条受托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挪用投资计划财产;
(二)将投资计划财产用于信用交易;
(三)以投资计划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或者向项目方之外的人提供贷款;
(四)将投资计划财产与其固有财产、他人财产混合管理;
(五)将不同投资计划财产混合管理;
(六)将投资计划财产再委托其他人管理;
(七)不公平管理不同投资计划财产;
(八)将受托人固有财产与投资计划财产进行交易或者将不同投资计划财产进行相互交易;
(九)从事导致投资计划财产承担无限责任的投资;
(十)受托人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从业人员,在托管人、独立监督人或者其他受托人的机构中任职;
(十一)投资计划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中国保监会禁止的行为。
第五章受益人
第四十二条本办法所称受益人,是指委托人在投资计划中指定,享有受益权的人。投资计划受益人可以为委托人。受益人可以兼任独立监督人。委托人是唯一受益人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解除投资计划。投资计划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四十三条保险公司、保险集团公司或者保险控股公司受让投资计划的受益权,应当符合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条件,并按照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提交申请材料。中国保监会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20日内,做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四十四条受益人为保险公司、保险集团公司或者保险控股公司的,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二十五条有关保险公司投资比例的规定。
第四十五条非保险机构受让投资计划的受益权,应当遵守投资计划的约定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监管部门的规定。
第四十六条投资计划受益人为两人以上的,应当设立受益人大会。受益人大会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召开:
(一)受益人大会由持有投资计划1/3以上受益权份额的受益人提议召开。提议的受益人可以担任召集人。召集人至少应当提前30日将受益人大会的召开时间、会议形式、审议事项、议事程序和表决方式等通知其他受益人;
(二)每一投资计划受益权份额具有一票表决权。受益人可以授权人出席受益人大会并行使表决权;
(三)受益人大会应当有持有1/2以上表决权的受益人出席方可举行。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受益人或者其授权人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但是,大会作出转换投资计划管理方式、更换受托人、托管人及独立监督人、提前终止或者延期投资计划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受益人或者其授权人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受益人大会的决议和有关情况,应当及时向受益人披露,并报中国保监会备案;
(四)发生严重影响投资计划执行的重大突发事件的,任一受益人或者其授权人都可以提议召开并负责召集临时受益人大会。
第四十七条投资计划生效后,受益人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一)享有或者转让投资计划受益权;
(二)参加受益人大会,按其持有投资计划受益权份额或者投资计划约定行使表决权;
(三)查阅受益人大会决议及相关情况;
(四)推举一名受益人代表,披露受益人大会召开、议题审议和表决情况;
(五)要求受托人分配并支付投资计划收益和到期投资计划财产;
(六)受托人、托管人违反投资计划目的处分投资计划财产或者管理运用、处分投资计划财产有重大过失的,根据投资计划的约定和本办法的规定解任受托人、托管人;
(七)选择、更换独立监督人,与独立监督人签订监督合同,督促其履行监督职责;
(八)监督受托人及项目方,及时获取投资计划管理、项目运营、投资收益等有关信息;
(九)投资计划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四十八条受益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保存投资计划财产收益分配的会计账册、报表等;
(二)按照投资计划约定办理投资计划受益权转让手续,告知投资计划其他受益人,并报送中国保监会备案;
(三)接受其他当事人、中国保监会和有关监管部门的监督,及时报送相关文件及资料;
(四)投资计划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四十九条投资计划终止或者受益人将其投资计划受益权全部转让后,其受益人权利义务自行终止。
第五十条受益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授意受托人违法违规投资;
(二)损害其他受益人利益;
(三)妨碍其他当事人依法履行职责;
(四)投资计划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中国保监会禁止的行为。
第六章托管人
第五十一条本办法所称托管人,是指根据投资计划约定,由委托人聘请,负责投资计划财产托管的商业银行或者其他专业金融机构。一个投资计划选择一个托管人。托管人不得与受托人、项目方和受益人为同一人,且不得与其具有关联关系。
第五十二条托管人应当符合中国保监会规定的有关条件,并已取得相关托管业务资格。
第五十三条托管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与委托人签订托管合同,忠实履行托管职责;
(二)根据不同投资计划,分别设置专门账户,保证投资计划财产独立和安全完整;
(三)根据委托人指令,及时托管投资计划财产,办理委托人的资金划拨;
(四)根据受托人指令,及时办理投资计划的资金划拨,将投资收益及到期投资计划财产划入受益人指定账户;
(五)及时将受托人超过授权额度的资金划拨指令,通知相关当事人,取得独立监督人认可后执行;
(六)确保项目方支付投资收益和清算财产分配进入投资计划专门账户;
(七)负责委托人投资的会计核算,复核、审查受托人计算的投资计划财产价值;
(八)了解并获取投资计划管理运营的有关信息,要求受托人、项目方作出说明;
(九)监督投资计划资金使用及回收、项目进展、投资计划收益计算及分配情况,发现受托人违规操作的,应当及时向其他当事人及中国保监会和有关监管部门报告;
(十)定期编制托管报告;
(十一)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投资计划托管财产;
(十二)及时披露投资计划信息,如实提供相关材料,报告投资计划执行情况,接受委托人、受益人及独立监督人的查询;
(十三)保存投资计划资金划拨指令、收益计算、支付及分配的会计账册、报表等;
(十四)主动接受委托人、受益人以及中国保监会和有关监管部门的监督,向其报送相关文件及资料;
(十五)投资计划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十四条托管人按照投资计划约定取得报酬。
托管人因未履行托管义务造成投资计划财产损失的,应当向受益人或者委托人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人或者受益人大会按照投资计划的约定解任托管人:
(一)托管人违反托管合同约定或者未能履行托管合同规定及其承诺的职责;
(二)托管人利用投资计划财产谋取约定报酬以外利益,或者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三)托管人向投资计划有关当事人提供虚假文件资料,或者有其他欺骗行为;
(四)托管人管理不善或者未履行监督受托人职责;
(五)托管人依法解散、被依法撤消、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者被依法接管;
(六)委托人有证据认为更换托管人符合受益人利益;
(七)投资计划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托管人有上款所述情形的,中国保监会和有关监管部门可以建议委托人或者受益人大会解任托管人。
第五十六条托管人被解任的,委托人或者受益人大会应当在30日内委任新托管人。
托管人被解任的,新托管人继任前,原托管人应当继续履行有关职责,妥善保管托管管理资料,及时办理托管业务移交手续。新托管人应当承继原托管人处理投资计划事务的职责。
投资计划终止时,托管人应当继续履行有关职责,直至清算结束。
第五十七条托管人职责终止的,应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托管投资计划财产进行审计,将审计结果通报其他投资计划当事人,并报送中国保监会和有关监管部门备案。
第五十八条托管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挪用其托管的投资计划财产;
(二)将其托管的投资计划财产与其固有财产混合管理;
(三)将其托管的不同投资计划财产混合管理;
(四)将其托管的投资计划财产转交他人托管;
(五)与受托人、项目方、独立监督人合谋,损害受益人利益;
(六)未经独立监督人认可,按照受托人指令划拨超过受托合同约定的授权额度的资金;
(七)投资计划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中国保监会禁止的行为。
第七章独立监督人
第五十九条本办法所称独立监督人,是指根据投资计划约定,由受益人聘请,为维护受益人利益,对受托人管理投资计划和项目方具体运营情况进行监督的专业管理机构。一个投资计划选择一个独立监督人,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可以分别聘请独立监督人,投资计划另有约定的除外。独立监督人与受托人、项目方不得为同一人,不得具有关联关系。
第六十条独立监督人可由下列机构担任:
(一)投资计划受益人;
(二)最近一年国内评级在AA级以上的金融机构;
(三)国家有关部门已经颁发相关业务许可证的专业机构;
(四)中国保监会认可的其他机构。
第六十一条独立监督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相关领域内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最高级别资质;
(二)具有良好的诚信和市场形象;
(三)具有完善的内部管理、项目监控和操作制度,并且执行规范;
(四)具备承担独立监督职责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五)从事相关业务3年以上并有相关经验;
(六)近3年未被主管部门或者监管部门处罚;
(七)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十二条独立监督人应当向中国保监会报送下列文件材料:
(一)相关业务经营许可证和相应资质证明文件的有效复印件;
(二)公司基本材料,至少应当包括公司名称、组织架构、注册资本、经营范围,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最近一年公司财务报表;
(三)内部管理制度,至少应当包括实施监督的动态监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监控操作流程、监督报告制度等;
(四)基础设施项目监督经历及监督主要项目说明;
(五)监督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及运营的专业人员简历;
(六)监督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基本方法及措施;
(七)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承诺书;
(八)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除提交前款规定材料外,独立监督人还应当提交符合本办法第六十一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中国保监会从监督基础设施项目经验、公司治理、资信状况、信用等级、管理能力、内控制度、监督机制等方面,对独立监督人提交各项申请材料内容的完整性进行形式审核,并出具审核意见书。
第六十三条独立监督人与受益人正式签订有关合同前,应当提供中国保监会出具的审核意见书。
第六十四条独立监督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与受益人签订监督合同,遵守职业准则,忠实履行监督职责;
(二)必要时聘请法人、自然人及其他组织,协助完成独立监督职责;
(三)监督受托人管理投资计划以及履行法定、投资计划约定职责的情况;
(四)跟踪监测项目方管理的基础设施项目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投资计划资金投向,项目期限、质量、成本、运营以及履行合同情况。发现项目方财务状况严重恶化、担保方不能继续提供有效担保等重大情况,应当及时向有关当事人以及中国保监会和有关监管部门报告;
(五)分析项目建设及运营风险,及时提出防范和化解建议;
(六)审核受托人超过受托合同授权额度的资金划拨指令,出具书面意见,并及时报告受益人;
(七)了解、获取投资计划管理及项目运营的有关信息,并要求受托人、项目方作出说明;
(八)列席受益人大会;
(九)向委托人、受益人和中国保监会提交监督报告,主动接受委托人、受益人以及中国保监会和有关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报送相关文件及资料;
(十)投资计划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六十五条独立监督人按照投资计划约定取得报酬。
独立监督人因监督不力造成投资计划财产损失的,应当向受益人或者委托人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益人大会按照投资计划约定解任独立监督人:
(一)独立监督人违反与受益人合同约定或者未能履行合同规定及其承诺的职责;
(二)独立监督人利用投资计划财产谋取约定报酬以外利益,或者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三)独立监督人监督受托人、项目方不力,不能有效监督投资计划财产管理和项目运营情况;
(四)独立监督人向投资计划有关当事人提供虚假文件资料,或者有其他欺骗行为;
(五)独立监督人依法解散、被依法撤消、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者被依法接管;
(六)受益人大会有证据认为更换独立监督人符合受益人利益;
(七)投资计划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独立监督人有上款所述情形的,中国保监会和有关监管部门可以建议受益人大会解任独立监督人。
第六十七条独立监督人被解任的,受益人大会应当在30日内委任新独立监督人。
独立监督人被解任的,新独立监督人继任前,原独立监督人应当继续履行有关职责,妥善保管监督资料,及时办理监督业务移交手续。新独立监督人应当承继原独立监督人处理投资计划事务的职责。投资计划终止时,独立监督人应当继续履行有关职责,直至清算结束。
第六十八条独立监督人职责终止的,应当通报其他当事人,并报告中国保监会。
第六十九条独立监督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与受托人、托管人和项目方合谋,损害受益人利益;
(二)投资计划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中国保监会禁止的行为。
第八章信息披露
第七十条各方当事人应当根据投资计划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中国保监会以及有关部门的规定,完整保存投资计划相关资料,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保证有关当事人可以查阅或者复制。各方当事人应当按照投资计划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准确、及时、规范报送有关投资计划管理运营、监督情况的文件资料,并对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七十一条受托人应当按照投资计划约定向委托人和受益人披露下列信息:
(一)公司治理情况;
(二)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最近3年公司财务报表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最近3年公司内控管理建议书;
(三)投资计划设立情况,包括项目方和项目基本情况、委托人和受益人范围和数量、资金总额等;
(四)尽职调查报告;
(五)投资计划财产评估程序和方法;
(六)投资计划管理最新情况,包括项目风险,收益变化因素,后续管理情况等;
(七)投资计划潜在风险和可能造成的损失,包括项目方出现财务状况严重恶化,项目出现重大事故导致损失发生,担保方不能继续提供有效担保,各方当事人对合同约定的责任产生重大争议等,以及拟采取的策略、实施方案及选择理由;
(八)管理投资计划财产和其他不同类型财产的风险隔离措施;
(九)投资项目担保方财务状况及其提供担保的理由;
(十)投资计划终止以及财产的归属和分配情况;
(十一)投资计划季度、半年、年度管理报告,其中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十二)涉及投资计划和各方当事人的重大诉讼;
(十三)投资计划重大事项的专项报告;
(十四)各方当事人的关联关系;
(十五)突发紧急事件情况和拟采取的措施和预案;
(十六)重大股权变更情况;
(十七)高级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重要变动情况;
(十八)投资计划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中国保监会和有关监管部门规定披露的信息。
受托人应当向托管人、独立监督人披露前款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十一)项信息。
受托人应当向中国保监会和有关监管部门报告第一款第(十)项至第(十八)项的有关情况。
受托人向委托人、受益人披露信息,向中国保监会和有关监管部门提交报告,应当提供托管人、独立监督人出具的复核意见书。
第七十二条委托人、受益人应当向中国保监会报告第七十一条规定的有关内容。受益人召开受益人大会的,应当及时向受益人披露受益人大会的决议和有关情况。受益人转让投资计划受益权,应当在转让协议签订后10日内,及时将转让协议报送中国保监会和有关监管部门备案,同时还应当向有关当事人披露受益权转让的价格、份额和交易对手等信息。
第七十三条托管人、独立监督人应当向其他当事人以及中国保监会和有关监管部门披露、报告本办法第七十一条第(十六)项至第(十八)项规定的有关信息,还应当向委托人、受益人以及中国保监会和有关监管部门披露、报告下列信息和事项:
(一)受托人履行职责情况;
(二)受托人执行受托合同状况;
(三)投资计划收益及财产现状;
(四)托管报告及监督报告;
(五)其他需要披露及报告的事项。
第七十四条受托人、独立监督人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促使项目方详尽充分披露有关信息。
第七十五条各方当事人提供报告和披露信息时,应当保证所提供报告和信息真实、有效、完整,不得虚假陈述、诋毁其他当事人,不得做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承诺。
第七十六条除本办法规定的内容外,凡有可能对委托人、受益人决策或者利益产生实质性影响的信息,各方当事人均有义务履行披露职责。
第九章风险管理
第七十七条委托人应当根据《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指引(试行)》,建立投资计划风险控制制度,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一)产业、行业发展研究制度;
(二)项目评估、甄选和储备制度;
(三)投资决策制度;
(四)资金划拨授权制度;
(五)风险监测制度;
(六)投资计划当事人信用评估制度;
(七)管理人才培养制度;
(八)突发事项紧急处理制度。
第七十八条委托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投资计划投资过程中的决策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
(一)规范投资决策流程,建立集体决策制度,投资决策过程每一环节应当有风险责任人签字,防范投资决策风险;
(二)引入专业评估机构,建立信用评估制度,全面持续跟踪有关当事人的信用状况,防范信用风险;
(三)设置相关业务部门,建立岗位分离制度,梳理揭示投资计划投资的主要风险点,制定控制措施,防范投资操作风险;
(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立投资监督制度,对重要岗位、主要人员和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和制约,防范道德风险;
(五)审定合同要素条款,建立合规审查制度。起草、修改或者签订有关合同,应当经执业律师独立审查,防范法律风险。
第七十九条委托人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投资决策流程和风险控制制度做出决策,主要业务人员应当熟悉有关投资运作规则和风险控制方法。
第八十条委托人、受托人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和专业机构,从经济、社会、技术、财务等角度,论证投资计划的可行性。可行性报告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项目综合评估,主要对项目的社会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先进性、财务可行性和市场前瞻性等进行评估;
(二)项目预算评估,主要对项目投资预算、项目资金来源与筹措方式的合规性、可靠性等进行评估;
(三)项目运营评估,主要对项目建设期和管理期的政策环境、管理方式、运营状况、配套设施,以及运营风险进行评估;
(四)项目效益评估,主要对项目财务收入、现金流量、资产负债、投资成本、投资收益、项目方偿付能力等进行评估;
(五)各方当事人评估,主要对相关当事人的法人资格、治理结构、资产负债能力、资信状况等进行评估;
(六)投资信用评估,主要对投资计划担保人资格、担保能力、抵(质)押物价值、信用增级措施等进行评估;
(七)投资风险评估,主要对投资计划面临风险及不确定性进行评估。
第八十一条委托人、受益人应当及时与受托人、托管人、独立监督人通报相关信息,跟踪监测投资计划执行和具体管理情况。委托人、受益人跟踪监测,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各方当事人情况;
(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调整情况;
(三)投资计划运作和项目运营情况;
(四)项目有关担保情况。
第八十二条委托人、受益人应当每年对受托人、托管人和独立监督人进行尽职评估,必要时按照投资计划约定予以更换。
第八十三条各方当事人遇到突发事件时,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尽可能降低投资计划财产损失。
第八十四条受益人大会修改投资计划,受益人为保险机构的,应当及时报告中国保监会,并采取必要措施防范投资风险。受益人大会修改投资计划导致其不符合本办法有关规定的,中国保监会可以要求前款所称受益人转让所持有的投资计划受益权。
第八十五条各方当事人不得违反投资计划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中国保监会规定,泄漏与投资计划相关的商业秘密。
第八十六条投资计划以债权方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应当取得担保。担保方式可以为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等。
(一)提供保证担保的担保人,应当是国内信用评级机构最近一年评级在AA级或者相当于AA级以上的金融机构,也可是上年末净资产达到*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非金融机构。担保人必须提供保证担保的有关证明文件;
(二)提供抵押、质押担保的担保人,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提供相应的资产抵押、质押物清单和有处分权人同意提供抵押、质押的有效证明文件。提供抵押担保的,抵押担保的债权不能超过抵押物价值的50%;
(三)提供留置、定金担保的担保人,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提供相应的资产留置清单、定金合同和有处分权人同意提供留置、定金的有效证明文件。
第八十七条投资计划以股权方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受托人至少采取以下风险控制措施:
(一)必须取得对所投资的项目的决策权;
(二)必须取得项目方的至少一个董事席位;
(三)确保具有可执行的股权退出机制。
第八十八条投资计划以转让收益权、经营权及其他可行方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受托人至少采取以下风险控制措施:
(一)确保与受让权利相关的基础设施财产权属完整,且没有他项权利请求;
(二)确保与受让权利相关的基础设施财产的所有权人承诺,对因该基础设施财产引发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赔偿责任;
(三)取得最近一年国内信用评级在AA级或者相当于AA级以上的金融机构或者上年度末净资产在*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非金融企业提供的担保。
第八十九条投资计划以物权和其他可行方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应当制定健全的风险控制措施,应用科学的风险管理手段,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第十章监督管理
第九十条中国保监会依法对投资计划当事人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必要时可以责令各方当事人聘请具有相应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投资计划业务和财务状况。各方当事人应当积极配合,不得发生以下行为:
(一)拒绝、阻挠监管人员的监督检查;
(二)拒绝、拖延提供与检查事项有关的资料;
(三)隐匿、伪造、变造、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四)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禁止行为。
有关监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受托人、托管人和独立监督人等有关当事人的业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九十一条中国保监会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负责对委托人、受益人及其高级管理人员和主要业务人员进行检查和问责。对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进行质询和监管谈话,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委托人、受益人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主要业务人员离任后,发现其在该机构工作期间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第九十二条受托人、托管人、独立监督人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中国保监会将记录其不良行为。情节严重的,中国保监会可以暂停其从事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业务,并商有关监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中国保监会可以限制、禁止委托人、受益人投资有不良记录的受托人、托管人和独立监督人参与的投资计划。受益人已经投资该类投资计划的,中国保监会可以要求其转让受益权。
第九十三条中国保监会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和投资运作情况,适时调整本办法规定有关当事人的资格条件、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
第十一章附则
第九十四条本办法所称关联关系是指有关当事人在股份、出资方面存在控制关系或者在股份、出资方面同为第三人所控制。
第九十五条保险资金以委托等方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具体办法由中国保监会另行制定。
第九十六条保险资金通过产业投资基金方式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具体办法由中国保监会另行制定。
篇5
全美前25家多系统运营商通过改进数字电视、高速数据、视频点播、高清服务和电话通讯技术来吸引新订户。两家直播卫星运营商―――直播卫视公司和回星卫视公司共拥有2200万订户,其数量超过了最大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康卡斯特有线电视公司。由于鲁珀特・默多克目前掌控着直播卫视公司,所以,有线电视公司知道,一场订户争夺战为期不远了。
直播卫星提供商继续吸引着新订户,但这是以争夺有线电视多系统运营商的利益为目标的。仅2004年第一季度,直播卫视和回星卫视的订户就增长了82万,总数达到2260万,而前23家多系统运营商的基本订户为6210万,这几乎就是整个多信道业务的市场了。
自2003年以来,前25家运营商的排名发生了一些变化。凯伯瑞吉传媒(Cebridge Communications)取代了它接手的老有线电视系统经典传媒(Classic Communication)第14位的排名;亚特兰大宽带公司斥资765万美元购买有线电视公司的有线电视系统,排名上升至第18位;扩张后的柯诺基控股有线电视公司(Knology)排名23位(一年前排名第28位)。阿德尔菲亚传播公司决定接管拥有14.5万订户的有线电视系统后,2003年排名第16位的远程媒体有线电视公司(Tele-Media)便从排行榜上消失了。
同样落榜的还有千年数字化媒体有线电视公司(Millennium)(2003年排名第24位),2004年该公司的订户数量从15.3万下降到12.7万。
有些运营商打算整体或部分收购阿德尔菲亚的有线电视系统,因此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还会有更大的排名变动。像时代华纳有线电视公司、康卡斯特和考克斯这样的大公司都很有可能是竞购者,但是一些小公司或许同样会尝试收购阿德尔菲亚的有线电视系统。比如远程媒体已经表现出了收复失地的兴趣。
直播卫星提供商的廉价数字节目包抑制了有线数字电视订户的增长,但是有线电视运营商希望通过同时提供三种业务和推出视频点播、数字录像以及高清业务来促进数字电视业务的渗透率。根据运营商的报告,时代华纳以42%的渗透率处于领先地位,其次是先锋新屋传媒(Advance/Newhouse)(40.5%),康卡斯特(37.5%),考克斯(36%),缆视(35.9%)和布雷斯南(Bresnan)(34%)等有线电视公司。
更加引人注目的增长来自高速数据业务的订户,2003年在各有线电视多系统运营商都出现了20%至40%的增长。据运营商的报告称,目前这项技术的订户总量已达到了1,790万。
许多运营商都声称自己成功推出了兼容数字录像和高清技术的机顶盒业务。时代华纳提供了59.1万个具有数字录像功能的机顶盒,先锋新屋传媒的业绩为11.1万。
篇6
在信息化时代下,企业会计工作较以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使得会计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为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这对于企业日常会计工作而言显然是大有裨益的。在日常会计工作中管理会计报告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其与财务会计工作结合起来可达成互补,为公司日常运营提供有力支持。鉴于此,本文对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应用进行了综合性探讨,提出了相关观点,供以参考。
关键词:
财会管理报告体系;内部资源;信息化管理
一、管理会计报告概述
管理会计报告作用对象主要包括三个阶层即基层、中层以及公司最高层。从基层角度来看管理会计报告可为基层工作人员提供工作导向,遵循管理会计报告,基层管理者可对日常工作进行有效规划、协调。从中层角度来看,管理会计报告可为其提供汇总性信息及营运控制信息,便于中层管理者了解企业运营状态并作出有效调整来应对市场变化等。对于公司最高层管理者而言,他们需要从宏观面对公司运营状态及发展状态进行有效判断,从而把握公司处于正确的发展方向。管理会计报告则为最高层管理者提供了各部门总绩效信息,从而保证最高层管理者可对查核状况原委进行实时追踪。
二、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特点分析
相对于单纯性的管理会计报告而言,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则上升了一个层次,并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动态性。公司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是不确定的,随时可能发生变动,这种多变性也给管理者决策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然而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则可贴合这些动态性变化进行调整,也就是说整个利润体系会根据外界因素的变动作出相应的变化,使之与实际需求相互贴合。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司管理工作。借助管理报告体系可为公司内部管理者提供真实、稳定、可靠的决策信息。相关报告以责任制度为导向,并通过全面预算工作来实施未来计划规划,与财务会计报告的事后控制作用形成互补,进一步完善事中控制及事前控制,保证公司运营评价的合理性。三是目的性显著。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其主要对象为公司管理层,它遵循目标理论,并且不受其他规范性理论所限制。因此在信息方案制定或筛选过程中表现出了高灵活度,形式也呈现了多样性,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四是时效性。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为管理者提供最新的信息,这样也就保证了决策者可以随时掌握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出现的变化,让决策发挥真实效用。
三、公司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实际应用分析
从需求性角度来看,公司希望在短期内重新获得市场的主动权,在这种要求下公司管理层希望能够借助管理会计报告可得到及时有效的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切实反映出公司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管理层可结合这些信息对公司走向以及市场动向做出迅速、可靠的决策。从公司高层来看他们需要通过管理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作为全面预算及全面成本控制的基础,并且在公司核心业务方面能够实现独立利润核算。从公司中层管理来看,他们主要负责对象为成本中心。因此需要公司管理会计报告为其提供各项成本,并获取各部门细致化的成本控制目标。与此同时,还需要管理会计报告可清晰反映出各部门业务量变化,并且体现出这些变化对成本所带来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了技术性影响等方面。从可行性方面来看建立全面的管理会计体系必然需要增进一部分人力,这部分人力资源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成本提升。但从综合角度来看,这些成本投入产生的潜在效益是十分可观的。为了让体系得以正常运转则需要在公司各部门设立专项人员对数据信息进行充分整合,并且公司内部需要建立专项管理部门,对所有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得到相关分析报告,作为管理会计体系的基础。
(一)预测决策内部报告体系
预测能力是公司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能力,有效的预测可以保证公司处于正确的发展方向。在管理会计过程中相关预测工作需要结合公司之前的情况及当前客观条件进行综合性权衡,并遵循一定的原则,按照规范性程序对经营活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测活动可以让管理者对公司今后发展的资源需求进行准确的把握,细化为人力资源配置、物力资源配置及财务资源配置等。通过预测可促使公司经营活动更为平衡化。从时间维度上来看预测决策又被分为短期预测决策及长期预测决策。短期预测决策管理的基本目标是让公司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相关报告分析主要涉及成本及对应的业务量,并且要对时间价值与成本分摊进行妥善把握。长期预测决策管理则需要从长远角度考虑公司的发展状态及发展计划,一般针对于某些回收期超过一年的大型项目。从某个层面上来看尽管公司的核心目标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商业利益及利润,也就是说预测决策管理与公司利益是直接关联的,但是决策过程中还应当考虑到公司运营行为是否与法律、道德等相冲突,公司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应该产出社会价值,实现共同和谐发展。甲公司预算决策内部报告体系由多个子模块共同构成。其中基本预算模块负责公司整体性预算,并可进行汇率预算管理;元件材料预算模块负责编制元件材料成本明细账目,并将其汇总,整理为档案从而得到成本预算表;费用预算模块以预算表为基础进行细致化整合,从而得到更为详细的账目。另外预测决策内部报告体系还包括投资预算、折旧预算、作业成本运算以及生产成本预算等多个模块。为了让整个体系更加完善化还添加了筹资预算管理模块及现金收支管理模块,为各个部门制定了统一化标准,促使预算工作可规范、有序进行。
(二)规划控制内部报告体系
规划控制会计主要目的是让经营控制与计划规划能够相契合,将二者进行紧密结合起来。规划控制会计有效实施的前提是明确决策目标,并且以经营目标为导向,使得全面预算得以落实。换句话说,规划控制会计应当以全面预算为主体。通过将规划控制会计与公司实际经营充分结合,可以供以决策方案更为细致的信息。规划控制会计管理所涉及的范围也较为宽泛,如产品成本预算、销售预算、现金流量预计以及资产负债预计等均属于其范畴。通过构建规划控制内部报告体系可让公司资源得到最优的生产率,并保证获利率最大化。在规划控制内部报告应用过程中需结合成本单价构建完整的预算模型,同时要求各级责任中心管理人员对之前部门实际运营情况获取销售、成本等预算。以预算数据作为参考指导之后的部门运营活动。在出现销售、成本变化时要及时获取差异数,并将其体现于责任中心报告中。通过以上行为促使责任中心报告与规划控制内部报告体系形成关联,保证公司实际运营与预算计划相匹配。
(三)责任会计内部报告体系
责任会计内部报告管理主要以责任中心为主体,而责任中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投资中心、利润中心及成本中心:一是投资中心。在体系中投资中心具备了最高的级别,但也担负了最重的责任。这就要求投资中心对成本、利润负起全责,同时也要担负起投资结果的责任。基于上述因素使得投资中心不仅仅要对成本、利润等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处理,同时还要对销售利润率、资金周转率以及利润回报率等进行计算分析。二是利润中心。利润中心的首要负责对象即为公司运营利润,也就是说利润中心需要同时控制成本与收入。通过对成本指标、收入指标及利润指标进行计算,并分析其中存在的差异性,促使利润指标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利润中心产出的管理会计报告中应当包含收入、成本的预算数及实际数,还要体现出利润的预算数与实际数。在责任会计内部报告体系中置入责任考评模块,从而对各部门的责任予以明确,将考核业绩与奖惩与责任考评模块关联起来,来提升员工工作整体积极性。四、结束语综合来看,公司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体系导向下可促使公司相关资源配置得到综合性优化,为公司管理者决策工作提供有利支持,使得决策可与公司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相匹配,从而充分发挥决策的作用。在有效决策下使公司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当然从大环境来看公司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依然处于发展阶段,在相关理论不断成熟的情况下,未来必然会得到更大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唐睿明,刘君.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J].商业会计.2012(08)
[2]张先治,戴文涛.基于会计相关性的企业内部报告问卷调查与分析[J].会计研究.2011(11)
篇7
1论文题目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6进度安排
文献综述
1 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结论
1.1资本运营的涵义
1.2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
1.2.1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2 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3产权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4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3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
1.3.1概念
1.3.2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
1.3.4并购方式
1.4研究课题的意义
2目前研究阶段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论文题目
资本运营及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企业资本运营是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纵观当今世界各大企业的发展历程,资本运营都起到过相当关键的作用,并且往往成为它们实现重大跨越的跳板和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在我国,近年来不少企业也将资本运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并获得了成功。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了重视生产经营、忽视资本运营的瓶颈,认识到资本运营同生产经营一起,构成了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可以预见,资本运营在我国企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特会越来越大。本文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 wto为背景,比较全面描述了国内外资本运营的现状,深入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以及对于国外资本运营经验的借鉴和教训的吸取。
在研究领域发展方面,国外对资本运营的研究和运用都多于我国。在中国,资本运营是一个经济学新概念,它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投资管理学科基础的理论学科。资本运营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课程。它是将公司财务管理、公司战略管理、技术经济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综合起来,依托资本市场相关工具,以并购和重组为核心,以企业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标,通过资本的有效运作,来促使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资本运营概念虽然产生时间短,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广泛地进行资本运营。事实证明,如何有效依托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资本运营课程在我国研究也比较热门。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资本运营观念在不断影响着企业管理者们。在资本运营的大潮面前,许多企业也在跃跃欲试。但从我国资本运营的实际来看,进行资本运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时,国内企业也要面对跨国企业的挑战。要搞好资本运营,必须先去了解和认识资本运营。
本文就是针对上述现实,充分考虑到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资本运营的内涵、形式、核心、企业并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对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提供依据和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本文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内容综述。重点分析和探讨资本运营核心——并购的模式、动因、效应分析,并通过国内外资本运营历程分析我国资本运营发展趋势。最后通过企业并购案例说明资本运营的过程及总结资本运营重点把握的要点和技巧。预期通过本文对整个资本运营在企业管理运营中的重要性、特点、操作、评价过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对资本运营中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本文理论部分主要参考金融投资类、经济类报刊杂志;以及图书馆中大量有关资本运营与企业并购方面的书籍;投资学教材与参考书和教学中老师对资本运营模式的总结与案例分析;另外,指导老师在研究过程中会提供较大量的参考资料。
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块: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及其相关的概念、资本运营的特点、形式、国内外发展状况及重组、并购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重点介绍资本运营的核心——m&a,并通过一个案例分析说明资本运营的全过程、特点和技巧。最后一部分主要总结全文,对资本运营的发展趋势、特点做一分析和总结。文章在阐述理论问题紧扣what—how—why,并加以背景的介绍,使文章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性。
篇8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流量需求骤然爆发。目前国内常见的数据流量套餐(包含GPRS以及3G)往往是100M以上,部分“高耗能”人群的流量套餐往往要500M起,广州移动推出的某套餐流量上限更是达到了3000M。即使如此,我们仍能不断听到人们关于流量“不够用”、“太贵”的抱怨。
但实际上,能真正用完套餐流量的人很多么?一份来自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的报告显示,中国尚处于3G发展的早期阶段,四成左右的智能手机用户没有用满过套餐流量——53%的数据卡用户和42%的智能手机3G用户从没有达到或超过其流量上限。这个报告调查涵盖中国4个一线城市和14个二线城市,共采访超过2200名移动互联网用户,颇具代表性,结果也很让人吃惊。
我们知道,目前运营商对智能手机用户提供的数据服务与定价计划还相当原始,不是基于使用量,而是基于一个打包计划,所以并不能精确地反应用户使用数据的量与属性(套餐外流量倒是已经实现了按使用付费,但价格令人绝望)。而按照上述报告结果来看,无疑造成了运营商与用户的双重浪费,因为这意味着运营商要为承载越来越多的开发应用与内容,消耗大量带宽资源,同时用户并不能精确地为自己使用的内容与应用付费。
美国新兴技术公司ItsOn提供了一种新玩法。它可以“让用户能以每个应用为基础来为他们所使用的数据服务付费,甚至可以付费购买某个应用一天的使用权。”
从目前并不完全的披露来看,ItsOn通过与运营商展开合作,在其基础上应用独特理念和云平台技术,可以使各种产品支持更灵活的移动计费选择,如按照用户使用Facebook移动客户端一个月的单独流量收费、使用带广告的数据服务等,甚至支持按工作和个人使用分开计费。如此一来,ItsOn的服务一方面为用户省去不需要的额外数据消费,一方面还可以为运营商省下剩余带宽的消耗,而在此之前这两件事情是无法兼容的。
10月底,硅谷知名投资人、网景公司创始人马克·安德森的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领头向ItsOn公司投资了1550万美元,这也使ItsOn正式进入公众视线。此前ItsOn已获得了Verizon通讯、沃达丰和百思买的投资。安德森直言他看好这家公司的创始团队,而且认为“这家公司必须存在”。
目前,ItsOn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的大约2万名消费者中进行了测试,现在则已做好了商业化的准备,有一些商业化交易正在进行,此外还有更多交易也在洽谈中。
ItsOn的业务模式与需求长尾
支撑ItsOn这家初创企业“必须存在”的理由是什么?
一个“耸人听闻”的事实是,在如今的移动生态链上,缔造了移动App时代的苹果以及依附其上的大批开发者,实际上它们越成功,越是会对移动网络基础设施支柱造成破坏一在目前的业务逻辑下,开发者不会为其应用所使用的带宽买单,而是将这种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与此同时,消费者对每个应用会让他们花费多少数据费的问题茫然不知。
ItsOn则正尝试采取创造性的方法来让移动网络变得更具备盈利能力而可以维持下去——概括的说,ItsOn彻底改造了运营商对移动服务进行收费的方式,以及哪些消费者能付费使用这些服务。
按照安德森的说法,ItsOn如果能够获得成功,移动业务“对所有人都免费”的时代即将终结。“如果当前的情况继续下去,那么整个网络就会崩溃。”安德森说道,“有一种方法是,所有用户都必须支付高得多的费用,而我们正试图避免发生这种情况。”
这种“崩溃”趋势的一大推手是,智能手机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高,流量消耗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多的内容正在涌入智能手机——数据显示,为了维持移动宽带正常运行,运营商的资本支出已经达到每年200多亿美元,而且这种费用甚至不只是被转嫁给那些会在实际上使用应用的消费者,80%的用户正在支付过高的费用来补贴移动网络的顺利运转。
而ItsOn的服务,则正尝试采取创造性的方法,来让运营商的移动网络变得更具备盈利能力和可以维持下去,同时又为消费者保持公平的定价。
ItsOn的产品包括同时安装在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远程服务器上的软件,这种软件将这些设备连接到移动服务商的网络,从而允许网络运营商跟踪每台设备的数据流量消费,以在用户流量远高于或远低于流量计划时,为用户建议其他服务选择。
按照目前其公布的可能产品模式(ItsOn产品还未正式),ItsOn不仅要颠覆现有的数据套餐消费模式,而且还要完成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既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数据流量消费模式,让他们少花冤枉钱,又让运营商们挣到更多的钱。
首先,ItsOn的软件可以让运营商支持多个灵活的数据套餐计划,让消费者只为自己实际使用、或需要付费的那部分流量付费。
通过安装在用户手机端的软件和它的云平台,ItsOn允许用户可以先购买一个相对廉价的数据套餐,假如本月流量要超标了,用户可以在几秒钟内就升级到下一个数据套餐;为某个经常使用的单个应用购买包月数据套餐(如Twitter应用套餐),而让那些不经常使用的应用按实际流量付费。
其次,ItsOn的服务支持按工作和个人使用分开计费。运营商完全可以给出你的雇主能为你在上的消费买单,而你自己可以付费玩《愤怒的小鸟》。
另一种颇具颠覆性的服务模式是,ItsOn允许应用通过内置广告抵消用户上网流量。具体的计划是,ItsOn协同运营商推出针对性的免费流量应用,如允许用户通过使用某款应用,比如直接通过亚马逊移动购物应用免流量购买商品、使用Google的地图应用免流量查找路线——用户需要付出的,不过是在进行这种“刚需”操作时,被动接受一些广告。
总之,ItsOn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归根结底,ItsOn不希望用户支付更高费用,而是想要让人们为自己所使用的东西付费。使用它的软件——既是一个云平台,并通过个人的手机上运行的App来提供检测和服务——用户能以每个应用为基础来为他们所使用的数据服务付费,甚至可以付费购买某个应用一天的使用权。
需求迫切,运营难度大
正如上文所说,ItsOn这项服务诞生的背景是,在全球范围内,流量重负迫使运营商陷入困境。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对传统业务的分流以及数据业务的增量不增收,使得运营商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思科2012年初的年度报告中指出,全球无线数据流量在2011年增长了133%,增长率超过了它之前预测的131%。中移动董事长奚国华也表示,中移动网络数据流量今年增长率将超过150%,同时预计未来几年中移动数据流量将继续大幅增长。
在网络升级的压力下,运营商又不得不设法从目前的业务中获得更大的利润,以维持公司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只好通过提高数据业务套餐资费的方式解燃眉之急。
为了适应这种流量的激增,运营商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运营商在普及智能手机之余还应注意与其相关的社交应用、定位应用的市场创新计划。而目前80%的3G用户上网流量其实在非移动状态下产生的,应对这种需求需要运营商在流量经营的技术上加大创新。
ItsOn的软件平台和云服务,正是这种最值得期待的技术创新。
在美国市场上,这意味着运营商将可获得一种方法来更好地调整成本和收入结构。不过,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有一个明显的使用实例,它能允许更多用户负担得起第一次使用网络的成本。
业内人士认为,将标准付费方式进行数据切割,转为个性化承载服务,比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如果用户规模过大,差异化太严重,简单的数据切割成本会大幅增加。如果用户只想开通1个小时的3G服务,这个产品中国移动即使有心去做也无力做好。
但是ItsOn提供的就是这种服务。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这样一部分的个性化需求的客户或者市场,这也符合用户需求与长尾理论。而且,ItsOn还能让更多原本独立的设备变成可以联网,而且能免费向消费者提供新服务。想象一下,如果能够通过谷歌在汽车里使用地图应用,而且无需为其支付无线费用,那将无比吸引人。
必须注意的是,正如上文所述,这种数据计划按需切割付费的服务从未出现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技术和产品不是一般创业团队能够完成——尤其是与不得不与运营商“亲密无间”的合作并得到其授权方面——安德森也一再表示看好ItsOn的创始团队。
ItsOn是由格雷格·罗利和查理·吉安卡洛联合创建的,后者最出名的事迹是曾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负责领导思科的产品开发业务,前者则发明和商业化了4G和最新的WiFi技术的某些部分。此外,罗利还曾创建了一家名为clarityWireless的公司,随后这家公司被思科收购;以及另一家名为Airgo Networks的公司,该公司已被高通收购。
这两人的共同点是,无论是罗利还是吉安卡洛,都是熟知问题以及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和如何向运营商出售产品的人。尤其对罗利来说,这家移动软件公司是他职业生涯的顶峰。
另外一个值得遐想的空间是,ItsOn的技术能力也开辟了赞助商支付特定类型的数据使用。比如亚马逊或者某品牌商家可能会在特定时间内赞助用户的一部分数据费用——只要用户在其平台上完成指定的购物行为,毕竟各种让利、返券也不过是吸引消费者的手段,那么在流量资费高启的时候,“独家免流量”甚至“额外赠流量”会不会更吸引入?
篇9
关键词:财务会计;公司运营;价值;房地产企业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财务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主要分支之一,是指全面核算与监控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流动,并为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利益相关方以及政府部门提供企业财务状况与盈利水平等会计信息。财务会计的主要手段和最终成果是会计报告。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并开始执行新修订的《公司法》,从而对公司治理和会计制度有了新的要求与规范,财务会计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以房地产企业为例,对财务会计在公司运营的价值与功能进行了一些探讨释。
一、财务会计有利于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政策趋于常态化,房地产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成本上升而利润减少。在此新形势下,房地产行业迟早会出现大洗牌和大重组的局面。为此,企业必须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控制成本费用,增强品牌知名度。可以预料的是,将会有一大批房地产企业将在此轮洗牌中被淘汰出局,只有那些管理严格、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高的房地产企业才能幸存下来。要闯过这一关,企业首要工作就是制定原则明晰、便于落实,可操作性强的企业发展战略。只有明确发展目标,企业才能知道发展的道路对不对,员工才会将自己的前途与企业的目标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团队凝聚力,减少内耗,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才能取得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而企业管理层能否做出及时、正确的战略决策,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会计报告的有效性与前瞻性,取得于财务会计的质量与水平。
客观地说,房地产公司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规划的难点在于计划的不确定性。如土地储备、项目开发、征地拆迁、工程施工、房屋销售等发展计划难以提前确定。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计划值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的情况。
相比于记账会计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更善于结合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来提供企业发展战略决策的依据。当代财务会计不仅要提供公司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现金流动状况、其他公司资源变动状况等企业财务状况信息,还应提供市场需求变化、行业发展趋势、市场占有率变动、竞争对手发展情况、客户满意度等大量的非财务信息,从而为企业管理者洞察先机、有针对性地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改善经营管理能力、提高长期竞争优势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高质量的会计报告不仅要对企业以往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总结,还要反映房地产企业运营状态及未来发展趋势,并通过编制财务规划和财务收支计划,实现事前指导功效,借以推进公司整体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二、财务会计有利于规避经营风险
任何公司的运营活动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运营风险就是公司管理者在企业运营管理活动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无法实现预期目标,从而造成运营管理损失或经营失败的情况。房地产公司运营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经营管理具有更大的风险性。首先,由于房地产项目的不动性,在地域上决定了房地产运营项目对市场供求的不可调剂性。其次,房地产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房地产项目投资周期长,占用资金多,从经营方式上决定了房地产项目运营对市场供求变动的反应不可能十分灵活。第三,房地产投资经营具有固定性,这决定了房地产投资项目不易变现,一旦现金流出现问题,资金链断裂,就会产生极大的经营风险。第四,房地产市场信息具有分散性,这又加剧了房地产项目变现的困难。
从国际范围来看,现代会计报告的重点已经以利润表为主转为以资产负债表为主,资产负债表是第一报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资产负债表为主,就是资产至上和未来至上。因为资产负债表体现的是房地产公司所控制的未来经济利益。但我国在会计报告制度方面一直沿用“收入—费用法”。该方法认为,收益是成本与相关收入配比的结果。显然这与“资产—负债法”关注净资产的计价及其价值的增值是有很大不同的。与“收入—费用法”相比,“资产—负债法”的优越性在于公司的资产和负债都是真实、可量化计算的,因此该方法不仅是财务会计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帮助房地产公司构建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财务危机的早期信号,使公司管理者在财务危机还处于潜伏期就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经营管理。
总之,高质量的财务会计能够全面核算和监督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有利于规避经营风险,对于利益相关方,如投资者、管理者、债权人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应如何提高财务会计报告对于财务预警的作用呢?本文建议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设置并分析一些敏感性指标的变化,对公司可能面对的财务风险进行检测和警报。这些指标重点应体现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项目运营能力、发展潜力、风险水平、现金流量水平等六个方面。其中,偿债能力主要由资产负债率、长期资本负债率、长期借款与总资产比率、营运资金与借款比率、息税摊销前利润与债务比率、流动资产比率、现金比率、营运资金比率、营运资金对资产总额比率等指标构成;盈利能力主要由营业利润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净利润率、流动资产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成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期间费用率等指标构成;项目运营能力主要由资本密集度、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运营资金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股东权益周转率等指标构成。
三、财务会计有利于推进企业税务筹划工作
所谓税务筹划,是指在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涉税事项的事先筹划与安排,尽可能获得达到少缴税或递延纳税目标。在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如企业交易行为发生后才缴纳流转税;收益实现或分配之后,才缴纳所得税;财产取得之后,才缴纳财产税。这在客观上提供了对纳税事先做出筹划的可能性。另外,房地产行业的经营活动是多方面的,相关税收规定也具有针对性。当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性质不同,税收待遇也有可能不同,这也为纳税人提供了可选择较低税负决策的基础。
年度会计核算是税务会计最基本的前提,也就是说,税制是建立在年度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某一特定业务的基础上。因此,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密切相关,财务会计中的核算原则大部分适用于税务会计,高水平的财务会计有利于推进税务筹划工作,并提高企业税务会计的水平。
此外,由于税务筹划是企业一种长期行为和事前筹划活动,因此需要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不仅要着眼于当前企业的经营活动,还要与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如果仅仅服务于短期和局部利益,而忽略企业的长远与战略利益,那么,筹划活动就有可能得不偿失。如仅为贷款利息能在税前列支而大量向银行贷款,则会加大后续年度的经营成本和还贷风险。因此,税务筹划必须以企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重,把筹划活动放在整体经营决策中综合考虑。同时还应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加强自身的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管理。在这种情况下,高质量的财务会计能够为企业做好税务筹划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具体来说,房地产企业财务会计应根据税收法规对应税收入、可扣除项目、应税利润和应税财产进行确认和计量,计算和缴纳应交税金,编制纳税申报表来满足税务机关等利益主体对税务信息的要求。由于任何税务筹划方案都要以完整、规范的企业财务报告为基础制定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因此,房地产企业要提高税务筹划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收集系统和税务筹划数据库,以实现税务筹划对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相关适度性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税法和企业的发展计划对税金支出进行预测,对税务活动进行合理筹划,尽可能使企业税收负担降到最低。
总而言之,高效、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在公司运营中具有突出的价值和功能。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房地产公司管理者应充分重视财务会计的作用,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不断提升财务会计质量,从而保证本公司运营目标和长期发展战略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叶剑平,谢经荣.房地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应淑仪.财务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篇10
关键词:经营财务分析;价值增值;运营
一、经营财务分析的优势
财务报表分析主要依据财务报表和披露的财务信息,并不触及具体经营领域,只能展示企业宏观的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并根据过去的趋势预测未来的前景,是外部利益关系人进行价值投资、市场监管的主要信息来源。而经营财务分析则以更深入、多元的运营信息(包括财务、业务、管理、市场)来揭示经营业绩背后的原因,分析业绩驱动因子,并为改进提供建议,更能有效地寻求企业资源利用方式,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二、经营财务分析的内容
一般来说,管理报告体系分为战略决策、经营决策和经营活动监控三个层面,战略层面决策包括:市场策略、产品定位、外部环境、长期目标。经营层面决策包括:市场份额、销售增长、投资回报、现金流量、价格分析、成本控制。经营活动监控决策包括:销售收入分析,产品毛利分析、市场客户分析、信用分析、存货周转分析、采购价格分析、生产成本分析、项目投资回报分析、资本性支出分析。
三、如何让经营财务分析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一)转变会计思维,建立管理报告体系目前很多企业对管理报告的分析内容、指标定义和展现形式缺乏规范指导,各子公司自行进行分析后上报。首先,财务部门应根据企业的具体业务和管理需求,设计出统一格式的管理报表结构和层级框架,以及经营财务分析汇报模板,制定出完善的关键业绩指标体系(公司级、业务级);其次,财务部门要根据管理报告的内容识别数据需求,确定数据获取方法,规范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的计算口径,并与业务部门达成一致;第三,要将管理报告的编制流程和操作指南向业务部门做好沟通和培训,使他们理解与自己的职责相关的关键业绩指标的定义和数据来源,有利于经营业绩的可持续提升。第四,根据各层级管理者关注点的不同,定义不同专题报告,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第五,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职能架构和沟通机制,确保每期子公司的经营业绩能及时传达至财务。第六,应保证与财务报告保持一致的全范围,即覆盖全部业务线和子公司,以保证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全貌。
(二)建立洞察思维,分析改进业务1.运用滚动预测和差异分析洞察业绩分析每项指标的实际与上月滚动预测之间的差异,比分析实际与年初预算之间的差异更能洞察业务。在计算差异过后的关键任务是挖掘每项指标差异金额产生原因和影响金额,这需要财务和业务部门一起来做,将会计数据按照产品、客户、地区分类,可以确保业务人员查询和回忆本月发生了什么故事导致实际偏离了预测。差异分析还可以从驱动因子出发,以销售收入举例,驱动因子有销量、价格和产品组合,在洞察销售收入差异产生的原因时可以将差异分解,分析各驱动因子的差异原因。2.绩效改进计划和绩效反馈沟通差异分析工作是伴随着解释与跟踪“行动清单”来开展的,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在每月的经营分析会议上需要对产生重大差异的指标进行解释,对未达标的业绩需要拟定改进行动计划,然后追踪监控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和效果,进入PDCA循环。
(三)运用管理会计判断思维,支持管理层决策决策分析是基于特定业务场景做出财务分析,用来辅助管理层做出决策。具体决策模型的具体步骤为:与业务部门一起收集和识别数据、预测未来收入与成本、提供给管理层选择方案、执行决策、最后对决策做出评价。其中前两步非常关键。在决策分析中运用管理会计思维,对收集到的大量信息,只考虑真正对决策起关键作用的相关信息即可。而预测的相关收入和相关成本,均发生在未来,因方案的不同而不同。这样可以为接受或拒绝临时订单、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产品的定价、多产品生产组合、客户盈利能力与客户增减、分公司和业务增减等决策提供支持。